发展经济学文献综述(精选8篇)
关于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相对比较完善,许多学者对于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内容扩展到了很多领域,Michael Hoel 和Tor Iversen(2002)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强制保险和非强制保险下人们的行为差异进行研究,得出了在某些领域实施强制责任保险的必要性。William R Johnson(1977)对强制保险下的逆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科学合理的强制保险制度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提高经济效率。Adam Whitmore(2000)建议将强制保险制度引入环境保护中,实行环境责任强制保险,以化解因为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气候改变的风险。
国外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对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进行了研究,Michael G.Faure LL.M(Netherlands)(2004)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强制责任保险进行了研究。他在研究中阐述了目前国际学术界对现行强制责任保险的两个方面的争论,一是强制责任保险政策的制定者制定相关法律和规定时是否经过了深思熟虑,二是一个完全竞争的保险市场能够根据相关的法律政策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在他看来,这些争论表明了现在强制责任保险发展的一个趋势:即从强制第三者责任保险向强制第一责任保险转变。
Michael(2004)教授认为当市场失灵时,对市场给予一定的干涉是必要的,可以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在此基础上他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强制责任保险的功能、运行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另外还对强制责任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逆选择等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Paul Bou-Habi(University of Essex)(2006)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强制责任保险的作用作了阐述。他认为,适当的强制责任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他不赞同“家长式的强制保险”,而是提倡“非家长式”的强制保险(NPCI),只有这样才能让强制责任保险的实施走出困境。
Tony Sheldon(2003)认为,现行的强制责任保险保障范围太小,强制责任保险应该扩大保障范围,只有在某些关键领域和高风险领域实施相应的强制责任保险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从国外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来看,发达国家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相对比较成熟,一般都有多个成功实施的强制责任保险险种,并且在强制责任保险的立法,实施和监管方面都积累了大量成熟的经验,形成了适合自己国情的运作模式,这 些经验值得我们国家学习和借鉴。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学者对于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强制责任保险的界定方面,杨华柏(2006)、赵华栋(2006)、邹志洪、曹顺明(2007)等人都对强制保险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契约自由是近代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之一,对于强制投保的合理性,邹志洪、曹顺明(2007)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曾祥生、周珺(2007)等人对强制责任保险与社会保险、政策性保险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阐述。
在强制责任保险的运营模式方面,强制责任保险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由专营公司经营,其二是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目前国内学术界普遍主张采用商业化的经营模式,以交强险为例,操道伟(2006)认为,采用商业保险公司代办经营的方式有诸多好处:其一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保险资源,避免了政府直接运营的压力;其二是可以实现既定的“不盈不亏”的经营原则,部分减轻了普通民众的投保负担;第三是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对提高保险服务质量大有裨益。武汉大学的汪炜(2006)则认为,基于交强险的特殊性质,在效率追求与平等目标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实现效力的安排,即在我国确立专营公司作为交强险的保险人的规定。在交强险实施一年后的费率调整听证会上,也有代表(蔡国峰,2007)提出应参照商业保险模式经营交强险,另外有代表(李冠如,2007)建议采用代办模式来实现交强险的商业化经营。
对于我国目前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邹志洪、曹顺明(2007)认为,我国强制责任保险立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于目前我国确立的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广大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汪炜(2006)从保险人、赔偿原则、立法方面分析了交强险制度的不足之处。上海财经大学的丁凤楚(2007)认为,我国直接规定机动车强制责任制度的《条例》的法律效力等级偏低。
在完善我国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方面,赵华栋(2006)建议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法律制度体系,修改现有法律制度中不合理的规定,建立科学合理的强制责任保险设定制度。杨华柏(2006)主要从监管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邹志洪、曹顺明(2007)等学者认为,我国当务之急是要明确立法理念,理清立法思路,增设强制责任保险的一般规定;允许地方性法规设定强制责任保险;明确强制责任保险的统一监管机构。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来看,强制责任保险发展缓慢,险种较少,理论研究也主 2 要还是局限于目前正在实施的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上面,对于强制保险的立法,强制责任保险的运行机制和经营模式等问题的研究较少,对于整个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进行的研究较少。
文献综述范文之二
制度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理论综述
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与创新、国家制度供给一起被称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四大支柱”,而且,在很大意义上,制度的起源、变迁与创新、供给与需求都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相关。从结论上说,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回瞻
1.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制度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有离开制度(马克思的提法是生产关系,实质上就是制度)的生产力及其发展。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组织和运行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一个持续一定时间跨度的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制度框架)为生产力提供了一个相应发展的制度“空间”,这对许多经济学家研究制度与经济增长和发展关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启示。
2.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流派的论述
(1)模型派
他们认为:社会经济的增长或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叠加和质变的结果。他们将各种增长要素作为自变量,把经济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收入等表示)作为因变量,确定函数关系,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解释经济现象。最著名的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即索洛=斯旺模型)以及卡尔多、罗宾逊、帕西内蒂等人倡导的剑桥经济增长模型。这些经济增长模型实质上只是说明了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中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力求使得产出决定的总需求的增长要与生产产品的总生产能力匹配,逐渐强调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忽视了制度因素的作用。
(2)结构派
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既是一国经济量(总量与均量)和能力的增长与扩张过程,也是一国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主要有刘易斯等的“二元结构论”;纳克斯的“贫困循环论”;由“投资不可分性”而产生的罗丹的“大推进论”;钱 纳里等人主张的“发展型式”理论;以及“两缺口理论”,以及“平衡与不平衡增长”的理论等等。在这一流派中,已经隐含着制度这一因素和背景。其中,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尤为明显。因此,有人甚至将刘易斯划为新制。
(3)阶段派
代表人物是罗斯托,他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准备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不难看出,制度背景的框架越来越明显。
(4)因素派或起源派
这一流派中,丹尼森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成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细分为八个方面,(有人归纳为7个)即:使用的劳动者的数量及结构;工作小时;使用劳动者的教育程度;资本存量的规模;知识的状态;分配到无效使用中的劳动的比重;市场规模;短期需求压力的格局和强度。
丹尼森在1967年出版的《为什么增长率不同:战后几个西方的经验》中利用了因素分析方法。习惯称为丹尼森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引发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各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通过模型进行计算,但是,是什么原因(因素)将这些因素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个问题:将应该计算的因素计算之后,仍然存在“剩余”或“余值”,即所谓“剩余溢出”,那么,这些“余值”应该归入到哪个因素?
而库兹涅茨强调需求结构的高改变率对现代经济增长中生产结构的高转换率影响巨大。它会引起创造新产品的技术高新与发明,促进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最终促进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速度。
(5)新增长理论派
主要有罗默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式”;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鲍依德的“动态联合体资本增长模式”;阿温杨的“创新与有限度的边干边学模式”等等。这些理论不仅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增长理论确认了制度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并总结出了一套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例如,支持教育;刺激物质资本的投资;保护知识产权;支持研究与开发工作;实行有利于新思想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传递的国际贸易政策;避免政府在市场上的大的扭曲等。
(6)劳动分工演进派
杨小凯为代表的这一学派首先指出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先天不足,即,将社会的产业结构或分工状态当作固定不变的因素,然后研究资源在其中的最优配置,然后构建了分工演进模式解释经济增长。他们认为,当人们经验不多时,生产率低下,因此付不起交易费用,人们只有选择自给自足。通过实践学习,生产率提高,能够付得起交易费用,因而,人们开始选择高一级的分工与专业化水平。而这种通过专业化学习会加速学习速度,从而可以支付更高的交易费用。这个正反馈(良性循环)将使劳动分工自发地演进。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产力正是因为专业化造成了某种信息不对称,卖者对于自己生产的产品知之甚多,而作为买者 却知之甚少。
杨小凯等人的分工演进理论模式给我们有两点启示:
启示一:促进分工与交易以及知识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极为重要。
启示二:一国的制度创新,应当朝促进分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方向发展。
(7)“反增长”或“零增长”派
以米多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经济增长和发展付出的代价太大,因此主张反增长或增长价值怀疑论;米多斯将人口增长、粮食供给、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5大因素连接成为一个“反馈回路”,建立了“世界末日模型”。为了避免世界末日来临,就必须使主要的经济增长因素实现“零增长”,因此,该理论被称为“增长极限论”或“零增长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论点
1.诺斯的观点
(1)制度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与经济发展有创造性贡献的是诺斯。他关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核心论点简明扼要,即,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在制度因素中,财产关系的作用最重要。其依据是,在传统经济学中,市场的运作被假定为完备的信息、明确界定的产权条件和零成本的运行过程。人们在市场交易的过程被过滤为单纯的价格机制的操作,就连为达成交易而搜寻信息的费用也不存在了。在这一模式分析逻辑下,其它一些协调组织与组织经济活动的“制度”和“组织”被看成无足轻重。如果用传统经济学分析方法无法解释1600年到1850年海洋运输业在技术上并无多大进步的情况下,生产率却有较大幅度提高的现象。因此,制度因素不可忽视。制度的功效在于通过一系列的规则来界定交易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减少环境中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进而保护产权,增进生产性活动,使交易活动中的潜在收益成为现实。
诺斯指出: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会、法律规则,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规则,而制度本身是“一整套规则,它遵循的要求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以约束个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制度不同于体制,它是一系列被制订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框架约束着人们的选择集。既然这些规则不仅造就了引导和确定经济活动的激励系统,而且决定了社会福利与收入分配的基础,那么,制度结构在静态上就决定了一个经济实体及其知识技术出路的增长率。诺斯认为:许多经济学家将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和知识进展等等归入经济增长的原因,其实就是经济增长本身。而引起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是制度的变迁。制度变迁是从均衡到不均衡又回到均衡的过程。在各种因素使潜在的外部利润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无法实现时,新的制度就有可能建立以降低成本。他认为,除非现行的经济组 织或制度安排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发生。进而,诺斯对制度的供给与需求进行了分析,当制度的供给与需求相一致时,达到制度均衡。这种制度均衡的实现条件是制度供给者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据此,诺斯提出了构建有效率的新制度的基本(理想)标准或原则是使得新机制(制度)下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相等或接近。
(2)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国家并非“中立”的,国家决定产权结构,而经济增长有赖于明确的产权,但在技术和现有的组织制约下,产权的创新、裁定和行使代价都极为昂贵,因此国家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提供产权保护与强制力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以维护经济增长和发展,并最终对造成经济的增长、发展、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
(3)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的特征有三个:
第一,意识形态是节约机制,通过它,人们认识了他们所处环境,减少了“试错”成本。
第二,意识形态会通常与个人观察世界时对公平、公正所持的道德、伦理评价交织在一起,也就是说有时会在相互对立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中作出选择。例如,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评价等。
第三,当人们原有的观念或经验与意识形态不符时,他们就会改变试图其意识形态,来发展一套更加适合其观念或经验的新的理性选择。
因此,意识形态是影响制度安排和经济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国际经济增长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
(1)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维持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率两大难题,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基本制度框架,例如,寻租。
(2)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首先,制度通过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塑造力以及建立社会交易的基本规划而扩展了人类的选择,即经济发展的目标。其次,制度“矫正价格”的努力成效,即对经济发展的基本的和长期贡献。再次,尽管技术创新会推动经济发展,但在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依赖于促进创新、界定产权和契约关系或分担外在风险的各种制度安排。
(3)从制度的供给与需求方面研究,制度创新需求产生于经济中无效率的增多、技术变化、市场特征以及确立个人与集团维护自身利益方式的立法秩序;而制度供给依赖于立法秩序、制度设计成本及寻找可选择目标的知识基础。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确立以立法秩序为核心的制度环境,塑造市场力量以驱动创新。
(4)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根本问题是缺乏发展市场经济的制度背景。如法律和秩序、稳定的道德、产权的界定、人力资本的供给、公共品的提供、支配交易和分担风险的法规等。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如何使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制订一套公开、透明的规则体系,防止寻租、以权谋私和欺诈行为,为市场经济运作制造出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才是实现市场经济顺利转型并高效 运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简单的评述及问题
1.诺斯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框架,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应用现代产权理论说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使制度研究和分析更加成熟,对经济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2.新制度经济学派方法的应用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许多原来对制度不以为然的经济学家广泛地吸收和利用了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的分析方法,普遍认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只关注资本积累、技术引进、资金筹集、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的改善等等纯经济方面的因素,而更加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制度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上。
3.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研究的范围内,大大扩大了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视野,而研究对象也由以前的以资本主义发展中小国家或地区为主转向发展中的大国。
4.几个应当深入研讨的问题
(1)在许多人看来,制度仍然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何将制度因素进一步量化。
(2)既然制度变迁在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怎样才能加快制度变迁的步伐,促进经济的发展。
(3)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获取已经非常容易,那么,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基石之一的交易费用的地位是否会动摇。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许多观点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上述这些问题仍然困扰着新制度经济学派及其追随者,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文献综述范文之三
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
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目前经济全球化正向纵深层次发展。我国已加入WTO,一方面,成千上万的跨国公司蜂拥而至: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成百上千的我国企业走出国门:我国已渐渐融入世界经济这个大家庭中。但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政府一时也难以认清复杂的国际市场,因此,研究经济全球化理论已是十分迫切与必要。
一、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
经济全球化理论在西方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过去200多年的岁月里,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对经济全球化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内容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流派: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我们可从马恩(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简称,下同)1845年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分析、表述“世界历史”的定义与特征里看出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最初理解。他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之所以是绝对必要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使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会重新开始争取生活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在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替代。”(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86.)恩格斯在其著作《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个国家的事变的影响。”(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368.)由此可见,最初,马克思把经济全球化寓于“世界历史”之中,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各国人民的普遍交往、彼此紧密联系是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恩格斯则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根本诱因,经济全球化的最根本内容和基础是以世界市场为纽带的世界性的物质生产和消费。1848年,马恩在其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又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与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267.)在马恩看来,只有在各地区、各民族广泛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世界市场,才意味着从根本上消灭了各地区、各民族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从而最终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同时,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其他方面的交往必然也随之发展起来。由此可见,马恩在这里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与民族问题、国际分工的关系,并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非经济影响。马克思在其不朽著作《资本论》里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以及它们的影响。他说:“现在,一切国外投资都已采取股份形式„”,(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1030.)“成立国际卡特尔,例如英国和德国在铁的生产方面成立的卡特尔,使得英、德两国的铁产量飞速增 长„„”(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495.)。可见,马克思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主体:跨国公司的早期形式——卡特尔的性质与作用。后来他又指出,“资本输出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支付手段或购买手段的输出,另外一种是作为投资为目的的输出。”(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653.)“资本输往国外„„是因为他在国外能够按较高的利润率来使用。”(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285.)“生产的全球化使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代之而起的是使用来自世界各国原料的工业„„生产的‘国界’因此被模糊。”(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497.)从以上论述看出,马恩不仅找到了经济全球化执行主体——跨国公司,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运行方式:生产全球化和资本运作全球化(商品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而且还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对利润的追求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2.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发展的新特点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巴兰在其《增长的政治分析》中认为,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是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即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它一方面攫取了很大一部分生产剩余,为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外来的破坏性竞争摧跨了发展中国家幼稚的民族工业。沙米尔·阿明在其《世界规模的积累》、《不平等的发展》等著作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对外扩张问题。他认为,资本对外扩张的原因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心”(宗主国)的结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它仅包含一种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二个特征是资本积累过程基本上是在宗主国内地产生的,竞争使得内地的利润率下降,使资本不得不寻求距离“中心”越来越远的市场。伊曼努尔在其著作《不平等交换:贸易帝国主义》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生产价格形成问题,论证了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交换剥削欠发达国家。美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伯克特在其题为《第三世界的金融限制和金融自由化:对新古典发展理论的批判》一文中指出,历史地看,全球范围内资本积累的不平衡发展限制了第三世界的工业化,从而妨碍了第三世界国家金融的自由发展,也导致这些国家颁布限制利率的政策。第三世界国家的金融发展及其政策其实是受它们各自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帕洛依克斯在其《世界范围的资本扩张》、《资本的国际化和社会资本循环》等著作中指出资本的国际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商品资本被国际化,这引起世界市场的出现。第二阶段是货币资本循环被国际化,资本被迅速积累。第三阶段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引起了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3.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S.Amin、A.Callinicos和S.Gill是该流派的代表。该流派的主要观点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就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帝国主义化,他们认为,今天的全球化代表了反动的全球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胜利(Callinicos,1994),其结果必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贫富两极分化,当今各国政府已经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代理人(Gill,1995)。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西方文明(西方体制、西方观念等)的全球性扩张(Amin,1996)。
(二)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1.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喜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首先,斯密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体现在他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里。他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里提出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倡导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他还看到了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对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意义。他说:“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步社会的资本,首先大部分投在农业上,其次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对外贸易上。”(注: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349.)他的经济自由主义在国际贸易上表现为主张自由地发展对外贸易,反对垄断和政府限制政策。他指出:“以某种形式把世界上最远的部分连接起来,让他们满足相互之间的需求,增加生活的乐趣,相互推动工业的发展,那么这样的总趋势就会使大家受益。”(注: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356.)可见,斯密不仅提倡国内贸易自由化,还主张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并对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及其影响做了预测。其次,斯密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体现在其倡导国际贸易的“绝对成本”理论中。他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而国际分工的基础则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增加物质财富。可见,斯密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自然资源或后天的生产条件,并指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节约资源、世界总产品和福利的增加。李嘉图认为,对外贸易是一国经济的重要补充,是一国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他还强调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发展与自行调节。在国际经济交往和经济政策上,他认为使国际贸易处于自由状态是最明智的选择,一国的繁荣不是由另一国的贫困来促进的,对贸易的自由不加束缚并制定开明的政策,才能最好地促进每个国家的福利与所有国家的福利。他说:“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于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它使得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注: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2,113.)李嘉图在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优势”理论即相对成本说。他认为,在资本和劳动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前提下,即使一国在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与他国相比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仍然会进口产品,因为每一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产品,而应权衡利弊,按“两优取其更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原则进行国际贸易。这样,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可见,李嘉图不仅认识到国际贸易的作用,提倡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还希望国际贸易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他突破了斯密的见解局限,提出了符合国际贸易实际的“相对优势”理 论,为后来西方各国国际贸易的增长与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赫克歇尔与俄林的经济全球化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只是解释了贸易为什么会给贸易的双方带来好处,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生产那一种商品上也具有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与俄林的要素禀赋说则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比较优势的源泉。它从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考察一国的比较优势。根据要素禀赋说,各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种类和质量是不同的;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商品的价格差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而产生各国商品价格差异的原因又是各国生产这些商品的生产诸要素的价格与配置的比例不同。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应利用它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其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进行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入后面这些种类的商品。最后,他们指出,国际贸易的一般趋势是可以消除(即使是部分地)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从而使国际间商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三)当代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
1.新自由主义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K.Ohmae和W.Grieder是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经济和市场一体化,其市场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正和游戏”,是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绝大多数国家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得到长远的比较利益。他们还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进步的先驱,因为它正促使全球市场与全球竞争的一体化的出现(Ohmae,1995;Grieder,1997)。新自由主义流派还大力赞美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功能,因为它确立了国际贸易的四项普遍性原则:即非歧视性原则、互惠性原则、透明性原则与公平性原则(Sachs and Waner,1995)。新自由主义派强调市场的作用,通过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贸易、资本、技术、信息等冲出国界,生产国际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认为,自由贸易有利于发挥各国比较优势,而国际化生产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最优配置,形成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推动经济增长。
2.怀疑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其代表人物是P.Hirst和G.Thompson。该流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神话。首先,怀疑派从经济史的角度提出,20世纪以来的全球化并不是史无前例的,19世纪末的“金本位”时期就已经出现过全球经济、市场和金融的更高度的一体化。如果以商品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标志,那么,1993年的一体化水平与1913年的情况类似(Thompson,1996)。该派认为,如今的全球化充其量是一种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化(Hirst and Thompson,1996),或者只是一种区域化而已,因为它只是三大区域(欧洲、亚太和北美)的金融与贸易的合作(Boyer and Drache,1996)。而经济区域化却正朝着逆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因为今天的区域经济日益走向排他、封闭与保护。所以,目前的区域化不是全球化的发展,而是阻力(Gordon and Weiss,1998)。所以,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完全是一种错误的“夸张”(Hirst,1997)。同时,该派通过大量的定量研究,认为“全球化”学派所认定的国家弱化与消亡完全是耸人听闻、无知可笑的,因为这从根本上低估了国家和政府干预国民经济的持续性力量,目前所有国际间的经济交往只有依靠国家与政府的协调和推动,才能保证经济合作的正常运转。所以,政府决不是国际化被动的牺牲者,而是国际化的主要建筑师和设计师(Gilpin,1987)。
另外,怀疑派认为,国际化并没有使南北差距、不平等消失,相反,它意味着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边缘化的发展,因为贸易和资本更多地在发达国家间流动,并由此产生更强大的“排弱”效应(Hiest and Thompson,1996)。怀疑派还认为,在经济结构方面,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国际化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世界经济的不平等、不公正的旧秩序和等级结构。所以,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只能导致更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兴起、促进世界文明分解成不同文化、宗教和种族的独立领地,而不是什么世界大同、全球文明一体化的出现(Huntington,1996)。
3.秩序转型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其代表人物是Anthony Giddens、J.A.Scholte和M.Castells。该学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推动社会、政治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并正在重组现代社会和世界秩序(Giddens and Castells,1996)。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史无前例的。跨国界的政治和社会正在对世界进行重大的调整,国际与国内、外交与内政的界线已不清晰,所谓的“国内外相交的事物”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意义上的“边疆”,经济全球化正在促使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空间急剧扩大,成为影响一个社会和地区的决定力量(Rosenau,1997)。所以,该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正在产生一种强大的“转型”力量,导致世界秩序中的社会、经济与制度的剧变(Giddens,1996)。另一方面,这种世界秩序的剧变又充满着变数,因为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在根本上是一种偶然的历史进程,谁都无法预测它的发展方向与它所构建的新世界政治经济秩序(Ruggie,1996)。
二、对各流派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及我们的观点
(一)对各流派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
1.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本文认为,马恩侧重从生产关系角度来考察经济全球化问题。他们抓住了资本的本质“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并科学划分经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借贷资本全球化与产业资本全球化。因此,他们不但预见了分工、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趋势,而且还从商品经济和资本运动的规律性角度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根源。但他们毕竟受制于历史的局限性,无法提出有关经济全球化具体方式的见解,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也分析较少。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较客观地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攫取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剩余”,并使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但他们没有看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新马克思主义派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是有失偏颇的,他们只看到西方文化、体制伴随着经 济全球化输入的负面作用,并把这种作用认为是主要的,而无视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发展所起积极的、主导作用,最后得出一个悲观的经济全球化结论。
2.对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斯密和李嘉图都认识到对外贸易及其自由化的重要性,这无疑具有进步意义。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在当时对指导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他只看到了其对外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掩盖了在一个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对外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及其工业化的负面影响。另外,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作为“绝对优势”的自然条件与生产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已退居次要地位。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无疑比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更深刻、更有见地,但他的理论建立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等一系列假设条件之上,因而大大降低了其理论的可操作性。赫克歇尔与俄林仅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并认为国际贸易的结果导致各国各生产要素价格趋同,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他们没有揭示国际贸易中资本的作用,以及国际贸易对欠发达国家的不利影响。
3.对当代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新自由主义派认为,经济全球化从长远来看会使“绝大多数国家”受益,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先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从工业革命至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亚洲的欠发达国家仍陷于贫穷、落后之中。所以,这是经济全球化程度不够呢,还是应把“绝大多数国家”改为“少数国家”?本文认为至少应改为“部分国家”。怀疑派的一些观点也值得推敲:他们认为经济区域化阻碍了经济的全球化,其实,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是紧密联系、互为条件的。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经过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邻的两个区域又通过协议实现两个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以此类推,当全球经济都实现了一体化,经济的全球化也就完成了。秩序转型派肯定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社会、政治的巨大影响,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偶然的、其发展趋势是不可预测的,这就否认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可知性,显然是错误的。
(二)对经济全球化的几点看法
一、男子排球运动发展趋势
把握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有利于我们找准发展方向、找出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科学合理地制定未来几年中国男排的发展方向, 是中国男排走出困境, 重振雄风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对世界男子排球发展趋势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论述, 一是宏观角度去谈目前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如:吴平在《当今世界男排强队进攻战术的特点及发展态势》中认为目前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是: (1) 全面性, 立体化”成为进攻战术的主导; (2) 贯彻“快速化”的战术思想; (3) 采用“多变化”的战术组合; (4) “合理、简练、实效”的战术是现代排球发展的主流方向;二是从微观角度具体分析世界男子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如刘子众在《从2000奥运会排球比赛看世界男排技战术的主要演变趋势》认为世界男排技战术发展趋势为:发球的速度和力量明显提高, 失误减少;三人接发球成为主流;均衡的实力加创新是夺取金牌的基础。
二、中国男排技战术问题的研究
技战术是竞技排球运动发展的核心问题, 先进的技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男排在80年代创造的优异成绩无不跟中国男排创造的“前飞”、“背飞”、“拉三”、“拉四”的先进技术有关, 但80年代后中国男排逐渐失去亚洲霸主地位, 在国际比赛中也没有出色的表现, 无不与我国男排的技战术逐渐落后有关。我国有关的专家学者对中国男排技战术存在的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查阅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 发现目前对我国技战术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单纯的技统计或单纯的战术统计上去研究, 从整体技战术运用上研究的较少。
如:张欢在《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进攻差距分析》中通过对第10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的现场统计分析表明, 中国男排总体进攻效果均低于前8名各队, 且强攻不强, 快攻无变化, 缺乏攻击力, 没有发挥出中国队快速多变的战术特点, 后攻居于中等水平。中国男排的进攻实力与前8名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王娟在《中国男排防反技术的调查与分析》中认为防守技术仍是中国男排所有技术中最薄弱的一项技术。中国男排跳发球的落点多以中路后区为主, 世界强队多以边路底线为主, 中国男排在控制发球的线路、落点的变化 (找区和找人) 与欧美强队存在明显差距;中国队发球起始区位置比较单一, 不能灵活的应用中区发球区。中国男排发球的落点多以中路后区为主, 与世界强队没有明显差异。陈建杰在《中国男排拦网能力不足析因》中认为拦网理念滞后、目的不清, 移动和起跳技术不符合拦网的总体效益要求, 原地起跳和滞空能力差, 以及对对手进攻过程的观察、判断和分析能力薄弱, 是造成目前中国男排拦网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三、中国男排非技战术因素问题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中国男排非技战术因素的研究较少, 主要是通过身体形态等因素进行对比研究。如:屈东华等在《中外优秀男排运动员身体形态和扣拦高度特征的比较研究》中认为中国男排队员的平均年龄和身高与奥运会前8名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与奥运会前8名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平均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上高于奥运会前8名球队的平均水平, 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中国男排运动员身体的充实度和肌肉力量还远不如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 虽然在拦高度指标上占优势, 在与欧美强队比赛中却处于下风。席振坤在《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运动员非技术因素的比较研究》中认为我国男排运动员的身高已接近世界强队水平、队员的平均体重较轻, 与世界强队差距较大;在拦网高度上, 中国队队员的平均拦网高度都超过其他三队, 可见中国男排在拦网高度上比较有优势, 但队员的拦网技术欠佳, 判断能力不强, 起跳时间掌握不准, 特别是拦截对方的高点快攻, 几乎很难拦到球。
四、小结
综上所述, 目前国内对中国男排的研究多是结合世界大赛对中国男排技战术问题进行研究, 但由于中国男排参加世界大赛机会较少, 特别是奥运会比赛中国男排更是历史上仅参加过两次。所以对中国男排研究的文献存在不够全面、时效性也较差等不足。且多数只是对问题的研究, 未来发展思路深入研究较少。如能借北京奥运会男排比赛获取较权威的数据, 结合近几年世界男排联赛, 分析中国男排的问题、与世界男排的差距, 提出未来几年中国男排的发展思路。使对中国男排的研究可能会更全面、更具体、更有现实理论意义。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 从男子排球运动发展趋势、中国男排技战术问题、中国男排非技战术因素问题进行综述研究, 旨在为中国男子排球发展文献进行总结, 为中国男子排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国男子排球,发展,综述
参考文献
[1]张红松:《中、巴、意男排网上实力比较研究》,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4 (4) :71-73。
[2]蔡志源、季平:《中国男排当前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6, 25 (2) :84-92。
[3]王燕:《对影响中国男排训练质量提高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5 (4) :56-59。
[4]沈钟:《对我国男排进攻战术的特点分析》, 《辽宁体育科技》, 2005, 27 (3) :63。
摘 要 新兴产业代表着市场对经济系统整体产出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转换的新方向,同时也代表着新的科学技术产业化新水平的,正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形成阶段的产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新生力量,新兴产业的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对新兴产业的发展理论做一个综述,结合我国现状,提出我国发展新兴产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兴产业 文献综述 政策建议
一、新兴产业的概念及起源
1.新兴产业的概念
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现在世界上讲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
2.新兴产业的研究的起源
研究新产业的成长最早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间以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市场分工理论。他写道:“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这段话被后来的经济学家称之为斯密教条,斯密定理即由此而来。现代国外学者对于新兴产业成长和培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政府的作用以及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上。
3.新兴产业的行业特征
新兴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我国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李悦教授在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讲话的第五讲《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结构》中提到了,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开始建立时产值比重不大,但生产增长率高;第二,多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科研经费高,职工的科技水平高;第三,产品的附加价值高;第四,对于国民经济现代化具有较强的推进和带动作用。
结合新兴产业的行业特征,发展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技术的创新与新兴产业联系在一起,技术创新可以产生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也可以促进技术的创新。伴随着最近二十年间发生的诸多技术革新,出现了信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其次,新兴产业作为社会新专业生产或专业服务的集合,是社会生产分工发展的最新成果。发展新兴产业可以加快社会分工发展变化的过程,由原有产业间分工结构逐步衰退、消亡,新的产业间分工结构逐步形成、发展;第三,新兴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供给力量,其产品适应了市场需求变动的新趋势。发展新兴产业可以推进和带动国民经济。
二、新兴产业的发展理论
1.国外关于发展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
20世纪中后期,学者开始研究新兴产业的发展,典型的两大理论是:
(1)“TFP全要素”理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索洛建立其模型,即经济增长中减去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后,即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称之为全要素贡献率(TFP)。TFP通过假设将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化处理,主要包括:市场条件为完全竞争市场;技术进步是中性的;生产要素投入主要是资本和劳动,且资本和劳动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等。由于此前提假设带来了TFP在使用上的局限性:首先,要求资本、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这与实际生产情况差别较大;其次,借助经济计量和数学推导,用总生产函数间接地测定“余值”作为技术进步的贡献。“余值”不仅包含了狭义的技术进步,还包括了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环境的改善、自然灾害的减少、劳动质量的提高等。如果不能区分这些因素,将直接汁致技术进步贡献力的高估。虽然TFP理论存在弊端,在经济国际化的大趋势下,经济增长成为各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生存的重要条件。
(2)新经济增长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和卢卡斯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探讨用新的理论来解释经济的增长,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尤其是在内生的技术变化。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只有资本的不断投入和劳动力的持续增长,经济未必保持持续增长。因此,尽管某些特定的技术突破可能是随机出现的,但技术的整体增长同投入的资源成正比;技术进步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率,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率。
“TFP全要素”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都强调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而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就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因此两大理论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国内关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
国内学者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等问题,对新兴产业及扶持政策、主导产业及主导产业的培育与选择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张胜荣、金高峰在《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中提出了新兴产业进行战略选择时的几条建议,首先要塑造产业结构,要从整个产业的角度出发,和其他新兴产业一起寻求和制定游戏规则。其次,正确对待产业的外在性,在新兴阶段,企业自身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产业中的其他企业的发展。还要选择正确的进入时间,进入过早或过晚都对企业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一般认为,早期进入新兴产业是有利的。最后,掌握预测技巧,图景方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黄南在《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中指出,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是新兴产业崛起的重要手段。他在分析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历程后认为,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的积极引导,可以促进各种要素资源向新兴产业的集中和倾斜,这确实是发展新兴产业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关涛、张永岳在《新兴产业群的发展与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思考》中讨论了新兴产业群出现的必然性,发展新兴产业群不应该盲目地模仿日本或者欧美的做法,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同时应该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学关注的核心,并应该据此形成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特定学科范式。他们还提出了,体制性障碍的存在是我国新兴产业群的一个重要特征,伴随着新兴产业群的发展,体制性障碍这一问题会进一步突出。
林文在《战略产业演变机理及产业培育可行性分析》一文中得出战略产业形成的重要结论:需求收入弹性大,关联效果强的产业易演化成新的战略产业。并且认为战略产业主要培育时期是产业发展的幼稚阶段和成长阶段。在幼稚阶段应该主要是确定研究与开发战略推动技术发展;在成长阶段应该主要培育产业和市场的规模。他将战略产业的转换机制分为两部分,第一步是由科学技术孕育战略产业,第二步是战略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总的来说,国内对于新兴产业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次上,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具体的发展措施,也没有提出像国外“TFP全要素”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那样的发展理论,虽然已经有学者把上述理论运用与我国的现实相结合,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国外的理论在我国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新兴产业发展理论的创新。
三、新兴产业发展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现代国内外学者对于新兴产业成长和培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政府的作用的影响因素上。
在分析政府在新興产业发展中的角色时,国外与国内理论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一方面,国外的学者认为政府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作用轻微,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国内学者则认为政府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是直接干预者。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特殊的经济体制决定的,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在企业的发展中的作用还是重大的。我国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应该逐渐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完全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去,只有这样,我国的新兴产业才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西兰学者Toby Harfield在《新兴产业的竞争与合作》一文中主要研究了新兴产业对于追求利益的竞争和行业间合作关系的处理,并说明在新兴产业出现的过程中,相对于政府的鼓励措施,市场竞争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更为必要。
美国学者Nicole Pohl于2005年4月發表《日本产业振兴一政府角色与市场的平衡》,探讨了日本产业振兴合作组织(IRCJ)作为政府调控市场的一个半公开组织的目标以及与市场的关系,分析了产业振兴合作组织由于功能不是很明确,在产业的扩大再生产方面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相反,该组织的目标只是提供一个区域性的安全网络。
郭辉勤在《新兴产业亟须政府干预》认为,目前以演绎西方理论为主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同我国的现实脱节。要振兴我国的新兴产业仅仅依靠企业自发的能力修养无济于事,必须由政府直接干预。政府干预不是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减免税收和扶持资助。具体来说,就是要吸收计划经济的优点由国家直接创建、掌握和控制一批新兴行业的国有企业,还要借鉴市场经济的优点,把研发、制造、服务等繁杂的环节通过竞标外包的形式甩给社会企业,籍以迅速形成一批由这些国有虚拟企业为龙头的新兴产业群落,整体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陈洪涛、施放等在《基于政府作用的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中导出了政府对新兴产业作用的模型,接着详细阐述新兴产业发展水平衡量因素及政府行为的作用程度评价指标,指出当前我国政府在产业政策、产业激励政策、外部环境和国际合作四个方面,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方式的重要性。
四、写作思路
通过对新兴产业发展理论的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应该说国内在新兴产业方面的研究还是不够的。我打算选取具体的某一个具体的新兴行业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要界定这一行业,发展的必要性;其次,运用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学知识,从市场容量、创新条件与环境、投入要素的供给状况和政府政策、其发展前景等方面分析这一行业的市场结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第三,结合文献综述部分分析国内外关于扶植发展这一产业的政策措施及发展历程;第四,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
[2]张胜荣,金高峰.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特区经济.2008(5).
[3]黄南.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科技与经济.2008(10).
[4]关涛,张永岳.新兴产业群的发展与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思考.贵州社会科学.2007(2).
[5]林文.战略产业演变机理及产业培育可行性分析.资源•产业.2005(2).
[6]郭辉勤.新兴产业亟须政府干预.经营与管理.2004(7).
[7]陈洪涛,施放.战略产业演变机理及产业培育可行性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7).
摘要:所谓民以食为天,餐饮业的出现是随着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自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餐饮消费成为拉动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综述各个学者对我国餐饮行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对餐饮业的概念和我国餐饮业的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总结出我国餐饮行业存在的问题,以期我国餐饮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餐饮业;发展;现状;特征;
民以食为天。“我国改革开放30年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00多倍,餐饮消费成为拉动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 [1]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认为,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中,餐饮业是起步最早、开拓发展最快、收效最明显、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2] 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餐饮业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进步与发展的历程走过了具有历史性、跨越性和巨变性的30年,在行业规模、企业水平和社会地位影响和经济拉动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
一、餐饮业的内涵
科学认识餐饮业的内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的定义:餐饮业是指在一定场所,对食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的服务活动。[3]
按欧美《标准行业分类法》定义餐饮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餐饮服务机构。[3]
著名饮食文化学者陶文台给它的定义是“餐饮业是行业的一种,其主要内容是,从事该行业的组织(如餐厅、酒店、食品加工厂)或个人,通过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满足食客的饮食需要,从而获取相应的服务收入。”[4]
文志平认为:“餐饮业是指以从事饮食烹饪加工和消费服务经营活动为主的行业。主要包括宾馆,酒店,度假村;各类独立经营的餐饮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餐厅及一些社会保障与服务部门的餐饮服务机构。”[4]
孙勇涛认为:“餐饮业是指在专门场所,通过经营有关餐饮及其服务等内容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相关组织和个人。[5]
综上所述,餐饮业是指在一定的场所,通过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经营与之有关的服务、盈利等活动以满足顾客饮食需要的一种行业。
二.我国餐饮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一)我国餐饮业的发展历程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餐饮业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进步与发展的历程走过了具有历史性、跨越性和巨变性的30年在行业规模、企业水平和社会地位影响及经济拉动作用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一个具有非比寻常和巨大历史意义的30年。回顾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餐饮业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将我国餐饮业30年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数量型扩张阶段、规模连锁发展阶段和品牌提升战略阶段。
1.改革开放起步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我国餐饮业在政策上率先放开,政策的开放引导和各种经济成分共同投入,使餐饮行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受到冲击,社会网点迅速增加,市场不断繁荣,“吃饭难”的局面得到较大缓解。[6]特别是社会上出现的一批个体私营的中小型网点,以价格优势、经营优势、灵活的服务方式和方便实惠的定位赢得了市场认可,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7]正是在这个历史条件下,经万里、王震、习仲勋、陈丕显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倡导,原商业部部长刘毅精心策划,中国烹饪协会于1987年正式
宣告成立,一些地方餐饮行业协会也如纷纷建立。[8]
2.数量型扩张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需求逐步提高,社会投资餐饮业资本大幅增加,餐饮经营网点和从业人员快速增长,国际品牌也纷纷进入,外资和合资企业涌现,行业蓬勃发展。同时,餐饮业发展积极调整经营方向,面向家庭大众消费,满足市场需求能力提高,使餐饮业焕发出新的生机。[9]
在30年的发展进程中,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据中国烹饪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在改革开放前夕的1978年,全国餐饮业的经营网点不足12万个,员工104.4万,零售额54.8亿元。自1991年以来,全国餐饮业的经营网点已突破800万个,员工已突破9000万,销售额年平均550亿元以上。2006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345.5亿元、同比增长16.4%,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个百分点。2007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餐饮社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我国餐饮产业再创佳绩,餐饮消费持续快速增长,餐饮业经营网点数量的增长速度在我国第三产业中攀升至第一。
3.规模连锁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餐饮企业实施连锁经营的步伐明显加快,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品牌企业跨地区经营,并抢占了当地餐饮业的制高点,市场业态更加丰富,菜品创新和融合的趋势增强,各地代表性连锁餐饮企业不断涌现,规模化、连锁化成为这一阶段显著特点。[9]
这一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连锁餐饮企业的零售额大幅增加,同时连锁餐饮企业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正餐这一种餐饮形式,而逐步向餐饮形式多元化发展;再次,连锁餐饮企业中内资连锁餐饮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外资连锁企业,可见我国本土连锁餐饮企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4.品牌提升战略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餐饮业发展更加成熟,增长势头不减,整体水平提升,特别是一批知名的餐饮企业在外延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文化建设,培育提升企业品牌,积极推进产业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综合水平和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并开始输出品牌与经营管理,品牌创新和连锁经营力度增强,现代餐饮发展步伐加快。[11]
高秋英认为,经历30年的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中国餐饮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模式连锁化和行业发展产业化的新阶段,我国餐饮业的发展势头持续强劲,发展前景更加看好。[9]
(二)我国餐饮业的特征
1.整个市场持续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餐饮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9]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餐饮业全年营业额总计超过8800亿元,比上增加约16%。2006年营业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巨大的餐饮市场同时又吸引着众多资本形态的进入。许顺旺认为,近年来,中国餐饮行业已经成为投资热点,不同水平、不同档次的餐饮企业已经基本形成全方位市场竞争格局。同时,餐饮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市场大、增长快、投入相对少和容纳劳动力多的特点受到社会广泛重视,也是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资本和品牌输出的重要载体。麦当劳、肯德基等外国餐饮企业,已经在中国遍地开化。有迹象表明,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外国名牌餐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12]
2.买方市场日渐复杂
消费者是餐饮企业的衣食父母。我国餐饮业市场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归根到底是由于拥
有巨大买方市场。准确地把握市场的变化是餐饮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所在。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普通百姓的个人消费能力大大增强。按照国外的经验,人均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时,食品行业包括餐饮业就会进入大发展时期,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许多城市已达到这一水平。在这种背景下,餐饮行业迎来了庞大的大众化市场。众多的百姓支撑起了餐饮市场的半边天,私人消费持续稳步增加,从而刺激了餐饮业的持续发展。大众消费由此成为餐饮市场的主角。
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餐饮业的迅速发展,既有政策引导的结果,又有自身特点的优势,比如不受投资规模限制、投资回报直接等等。但与此同时,迅猛发展也导致了激烈竞争。餐饮的竞争实际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竞争使得都市餐饮风味集市化。竞争促使后加盟餐饮行业的需要调整方向的经营者寻找生存空间。引进新的风味可以在当地市场形成新的特色,产生新的卖点,而众多风味的引进,自然使都市成了异域新品、不同风味的集市。从这种意义上讲竞争导致的客观结果丰富了口味、繁荣了市场既给消费者带来实际利益,又不可避免地引来降价促销。降价促销的实质是将餐饮带入到了微利经营、低成本运作的年代。[12]
4.市场挑战日益严峻
在餐饮市场红红火火的表象下,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和危机。[12]对于每一个餐饮业内人士来说,这种挑战不仅来自于国内竞争对手,更来自于已经和将要走进中国国门的国外餐饮企业。如果不对这些挑战做出清醒的回应,今天的成功者就可能变成明天的失败者。从2000年到2005年餐饮百强经济类型变化所昭示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国有独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股份合作与有限责任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呈下降趋势,外商与合资企业大幅攀升。其原因,就是外商与合资企业长期置身于全球市场经济下的风口浪尖,已经锻造了一身过硬的本事,才会很快地在我国的餐饮市场扩大份额。而中国的入世,使得更多的国外大型餐饮企业必须携品牌、资本等众多优势大规模地进入了中国市场。国际餐饮品牌既快且多地进入中国餐饮市场,将给中国餐饮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5.发展趋势日渐明朗
随着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激烈竞争中的国内餐饮市场将不断地向国际规则选靠拢直至完全的接轨,市场将会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净化。[12]我国的餐饮业市场潜力巨大。当前餐饮业的发展势头仍然很迅猛,行业规模将不断扩大。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市场细分化程度的深入使企业特色与个性化更加明显,竞争焦点将更集中地表现在创新能力、经营方式、管理水平与人才保证等方面。
三、我国餐饮业的现状及其问题
(一)我国餐饮业的现状
近2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餐饮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餐饮业行业规模和经营领域不断扩大,成为国内消费需求市场中增长幅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13]在第三产业中,餐饮业也是发展较快的一个行业,已经成为发展经济、拉动内需、扩大就业的一支重要力量。相对于其他一些行业而言,投资餐饮业具有发展前景良好、技术及进入门槛较低、投资回报率较高等优势,这直接导致了我国餐饮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14]中国巨大的餐饮市场可以说是压力与机遇并存,尤其是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餐饮业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崭新的发展趋势,及时把握这些新动向,是提高餐饮经营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也是餐馆提高自身竞争力、赢得主动权的关键因素。
简言之,餐饮业的类型可以分为住宿餐饮企业(旅游饭店)、独立的餐饮企业和其他类型的餐饮设施(如单位食堂)。具体来看,不同类型的餐饮企业(或设施)其现状是不同的。就住宿餐饮企业而言,发展势头迅猛但其整体营业额占总体市场份额不是很高。据商务
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餐饮业百强企业的营业额为537.0亿元,仅占全国餐饮市场17.2%的市场份额,2005年我国餐饮业百强企业的营业额为681.0亿元,仅占全国餐饮市场17.7%的市场份额。而美国前50名餐饮企业的营业额占美国餐饮市场的比例高达20%以上。独立餐饮企业如快餐店、连锁店等,是餐饮行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自改革开放以来,独立餐饮企业发展速度相当快,在我国的餐饮行业中占有巨大作用。据中国烹饪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在2008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中,独立餐饮企业的零售额占整个餐饮业零售额的45%,足以体现其重要性。但由于大多的独立餐饮企业属于私营企业,所以存在问题也较多,如食品卫生等问题。
而其他类型的餐饮设施如单位食堂等,由于这类餐饮设施具有稳定的消费群,故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也是三大类型中存在问题较多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经营管理体制落后、创新性差、竞争意识不强是其存在的较大弊病。
(二)我国餐饮业的问题
我国餐饮行业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其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具体来讲,我国餐饮行业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规模小,现代化水平低
餐饮业总体上是由中小企业组成的通过连锁经营、集团化发展的大型企业所占比重很小。由于餐饮网点缺少规划,同时由于一些大城市从居民居住环境角度出发禁止在住宅楼中进行餐饮经营,使得不少店铺委身于临时建筑、违章建筑,“短期”行为非常严重。由于投入和积累不足,加上市场进入和退出不规范,餐饮行业也被称为“开关行业”做大做强的基础很不牢固。[15]
2.市场秩序有待整顿
市场秩序方面问题突出反映在餐饮业管理缺少法规来规范竞争行为。老字号、名字号被随意“克隆”仿冒存在大量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和恶性竞争等行为;许多中小餐饮企业食品安全隐患突出;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没有关于保证基本服务质量、明确服务企业权利义务的法规,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也对餐饮服务行业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规范。[16]
3.卫生状况急需改善
由于中国餐饮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大量企业涌入,导致业内某些企业运作欠规范服务质量较低,卫生是一大问题。餐饮企业无证经营现象普遍,一些小型餐饮店、街头商贩和社区网点在没有办理任何证照的情况下就开业经营,也没有为接触食品的生产人员办理“健康证”;进货渠道混乱,不到卫生部门指定的定点单位进购放心原材料,甚至是用变质的原材料加工食品,使用非食用原料添加剂等;许多小型餐饮企业生产场地的卫生情况令人担忧,生熟混放,共用砧板造成交叉污染等。[7]
4.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
我国餐饮业目前的行业标准体系尚不明确。[17]餐饮业巨头麦当劳的标准化管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无论国内国外,所有分店的食品质量和配料都相同,并制定了各种操作规程和细节,如“煎汉堡包时必须翻动,切勿抛转”等。另外,麦当劳还竭尽全力提高服务效率,缩短服务时间,例如要在50秒钟内制出一份牛肉饼,一份炸薯条及一杯饮料,烧好的牛肉饼出炉后 10分钟、法式炸薯条炸好后7分钟内若卖不出去就必须扔掉。如此严格的标准化运作,麦当劳没有理由不成功。而对于国内的餐饮企业,由于中餐的烹调和食用特点,标准化似乎是一个奢侈的话题。我们国内餐饮业要想稳健发展,必须在口味、服务、管理、制作工艺等方面多做探索,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业标准体系。[18]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餐饮业也在迅猛地发展。因为餐饮业在整个旅游行业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我国整个餐饮业的发展势头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其
存在的很多缺陷和问题都要不断完善和解决。
在当前国内国际消费市场日益成熟壮大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餐饮业不仅要跟紧国内发展潮流,更要和国际环境相适应,努力发展,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施涵韵.中国餐饮业概述[J].行业与技术论坛,2005(8).[2] 马开良.餐饮生产管理[J].商场纵横,2007(3).[3] 付启鹏.浅论中国餐饮业的服务与管理[J].现代信息,2006(6).[4] 文志平.旅馆餐饮服务与运转[J].当代管理与经营,2006(3).[5] 何晓群.来自大洋彼岸的风暴[J].中国统计,2004(7).[6] 孙勇涛.酒店财会内部控制策略与技巧[J].中国质量,2005(5).[7] 汪纯孝.饭店食品和饮料成本控制[J].北京:北京大学,2005(6).[8] 林香君.餐饮食务[M].人力资源管理,2004(6).[9] 高秋英.餐饮管理—理论与实务[J].台北:台北大学,2006.[10] 许顺旺.宴会管理—理论与实务[J].台北:台北
茶叶包装的应用与发展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2006级包装工程1班
指导老师:
周家华教授
日
期:
2009年5月
摘 要
茶叶自从成为世界贸易重要一部分之后,对于其包装的设计定位、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应用方面有着明显严格的要求,因而,近年来,茶叶包装的应用发展引起了众多学者和商家的深入研究。本文针对茶叶包装中涉及的定位、文化、包装形式、设计可预见问题、多功能多用途设计、发展趋势、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以便找到最佳切合点,使得茶叶包装的应用发展得到改善,促进茶叶贸易的发展。
茶叶是具有中国典型文化意义和文化形象的的传统产品,可谓源远流长,而茶文化更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从茶文化、设计定位和发展趋势的角度出发研究茶叶包装的方法,不但可以增加茶叶视觉效果和商品的附加值,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通过茶叶包装设计弘扬茶文化,并给茶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
首先,回顾古代的茶叶包装,以古鉴今,研究茶文化的特性、内涵和艺术体现。其次,研究茶的包装形式方法分析和技术要求,目的是为包装奠定理学基础。再次为茶叶包装做设计定位,分析可预见的问题,展开多功能多用途设计的思考,最后就茶叶包装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茶叶包装的去向,由此探索出茶叶包装设计的新思路。
关键词:茶叶
茶文化
茶叶包装设计
多功能多用途茶叶包装
包装多样化
目录 前言.............................................................1 2 茶叶包装的文化性.................................................1
2.1 文字的应用.................................................1 2.2 图案的应用.................................................2 2.3 色彩的应用.................................................3 3 茶叶包装形式.....................................................3
3.1 茶叶分类及特性.............................................3 3.2 茶叶包装形式...............................................4
3.2.1 纸包装................................................4 3.2.2 竹包装、木盒包装......................................5 3.2.3 陶瓷包装..............................................5 3.2.4 金属容器包装..........................................6 3.2.5 塑料袋包装............................................6 茶叶包装设计定位.................................................6
4.1 设计创意定位............................................6 4.2 视觉表现................................................7 4.3 结构材料................................................7 多功能多用途茶叶包装.............................................7 6 茶叶包装注意可预见的问题.........................................8
6.1 产业包装设计中考虑文化因素.................................8 6.2 茶叶包装设计对茶叶信息传达要正确...........................8 7 茶叶包装的存在问题...............................................9 8 浅析茶叶包装的应用发展趋势......................................10 8.1 茶叶包装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设计绿色化、人性化和品牌化是未来茶叶包装之路.....................................................10 8.2 快速发展茶叶的深加工产品包装..............................10 8.3 发展旅游系列的茶叶包装....................................10 8 小结............................................................11
前言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有着千年饮用历史的茶叶,在人们日益注重养生之道的今天,获得更多的青睐。2003年中国茶园面积达到119万公顷,茶叶总收入为340亿元,相当於1990年的7.4倍。随着茶叶消费市场的扩大,茶叶的包装也趋於多样化,各种包装技术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现代包装技术的更新使得茶叶告别了“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落后情况,目前,关于茶叶包装的应用发展更是引起关注,有相当的人员深入针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例如:针对包装形式、包装设计、发展趋势等分别进行研究,特别是茶文化方面投入人员更是多了,可是,只有相当小的或者极小的人员对茶叶包装的应用发展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造成知识不连贯性。
为此,本研究工作通过广泛了解关于茶叶各方面的知识进行研究、归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前人优秀文化,将各知识点贯穿起来,让人能够以小见大,窥视茶叶的奥秘。
通过数据库里面搜索,将有关文献材料归结,合聚百家之长,学习茶叶文化底蕴,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透过中国茶行业和茶叶包装设计的现状,通过分析其中的文化特质和内涵及存在问题,从而对茶叶包装发展趋势作有益的探索。茶叶包装的文化性
中国先民对茶的发现,若以神农尝百草而证明茶可解毒的传说算起,迄今已有5000 多年;如从西周初年《尔雅》中有关茶字的记载算起,亦有3000 多年的历史了。因此,可以断言,茶伴随着人类日常生活的时间,是同中华民族古老而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一样悠久。几经沉浮,茶叶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饮品,并且早已超出止渴的范畴,渗透进中华文化之中,衍生出门类繁杂的文学与艺术之花,酿造了特有的茶文化。2.1 文字的应用
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经过历史的锤炼,岁月的琢磨,使汉字本身即已具备了形象之美而达到艺术的境界。许多企业的形象标志就是汉字的抽象变形、组合。由于民族的欣
赏习惯,对传统书法体有着极强的接受能力及喜好程度,其视觉效果已成为设计民族风格的一种形式特征。
茶文化与汉字书法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它们之间本身就早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用书法字体作为茶叶包装的视觉元素的确是恰到好处,如国际品牌茶叶———立顿红茶,在新推出的茶包装系列中,其中三款为中国风味茶,为了充分展现立顿的国际性形象,却又不致使立顿与中国茶有格格不入的感受,特以“茗闲情”作为副品牌名,且以毛笔书写其品名,东方情调,深受中西方人士的赞赏。2.2 图案的应用
茶秉天地至清之气,却能让人在繁杂的尘世中获得片刻清闲,所以它深受文人墨客的赞赏,并常以绘画、诗词、歌赋等形式来表达品茶的情趣,使茶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文徵明为茶而作《品泉图》;苏东坡更是留下“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千古绝唱;郑板桥也因此感叹:“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受斗茶”。可见茶早已具备文化的品味。
目前,世界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崇仰华夏文化,然而,他们更看重养生之道,从明代末开始,茶叶贸易牵动了西方的心脉,外国人通过茶叶了解到茶文化,接触传统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下的图案,更加使得茶叶包装形象化、生动有趣。真正传统感的包装给人一种有文化、有内涵、超凡脱俗之感,这和茶的个性也相符合。同时图形的视觉效果强烈、涵义丰富、容易记忆、特征突出等特点,使得大多数包装设计人员都非常重视图形设计的运用和创意。依靠图形的隐意来烘托字意的感染力,以促使消费者的心理联想,牵动人的感情而激起购买欲望。
中国传统图案在包装设计运用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具象题材、抽象运用。传统图案中的主要题材均直接或间接取自自然界和平民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器皿、用具等。图案在造型中不受这些具体形象的限制,往往服从视觉上的快感,突破平凡的樊笼,体现出抽象形式的艺术美感。
(2)对称与均衡的构图方法。对称与均衡的构图进一步表现了传统图案具有组织性和装饰性的艺术效果。
(3)繁复求变,乱中有序。体现增加图案的层次和内涵的一面,讲究在纷繁中体现出节奏和韵律,对比与调和,将疏密大小、主次、虚实、动静、聚散等做协调的组织,做到整体统一、局部变化,局部变化服从整体,由此增加图案的层次与内涵。我们在包装设计中利用传统图案的造型特点,通过概括、抽象和夸张等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使图形本身的信
息简洁化,符号化。2.3 色彩的应用
要使茶叶包装更富有文化气息,还离不开色彩的渲染。色彩在视觉艺术中常常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它是美感中最普及的形式,极易引起人的情感反应与变化。因此,把握住包装设计中的色彩,亦即抓住了消费者的情感。
人对色彩具有主观感情和客观感情,因此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联想,如绿色象征希望与生命;蓝色展示沉静与清爽;红色则体现活泼与热情等等,设计师只有对色彩情感有充分的认识,对商品属性有极度的了解,才能驾驭美的颜色。
不同的茶叶也给人不同的感受,绿茶清新甘甜;红茶强烈醇厚;花茶清香味纯。这些特别的品质得用相宜的色彩来体现。如“张记茶庄”的包装色彩具有非常准确的定位,绿茶包装采用绿色系,红茶包装采用红色系,这使消费者一目了然。“野茶王”系列包装的色彩灵感来源于民间青花的色调,蓝色为主调,加上小面积的绿色,同样展示了商品绿茶的属性,以及茶文化特有的清秀儒雅。茶叶包装形式
茶叶包装的目的是为了在流通中保持其良好品质,包装形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茶叶的贮存质量。那样,我们必须了解一下茶叶的特性。3.1 茶叶分类及特性
分类:要了解茶叶的特性,必要了解一下其分类。(1)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 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2)以季节分类:
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3)按其生长环境来分:平地茶和高山茶 特性
茶叶具有吸湿性、氧化性、吸附性、易碎性、易变性等特征。如果保存不善, 茶叶中的多酸类物质就会自动氧化, 从而导致茶汤的色泽变暗, 香气失散, 味道变淡, 甚至
变质不能饮用。因此, 茶叶包装必须具备密封性好、遮光、避气、防潮、防挤压等条件,故茶叶包装需要根据其特性,进行各项测试,再分类包装。3.2 茶叶包装形式
茶叶包装形式主要有硬包装和软包装两种,按照材料可分为如下: 3.2.1 纸包装(1)纸盒包装
纸盒是用白板纸、灰板纸等经印刷后成型,纸盒包装防止了易破损,遮光性能也极好。为解决纸盒包装茶叶香气的挥发和免受外界异味的影响,一般都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装茶叶再装入纸盒,纸盒包装的缺点是易受潮。最近几年来出现了纸塑复合包装盒,克服了纸盒易受潮的问题。(2)棉纸包装
绵纸价格低廉, 质量轻, 易折叠且无异味, 适合用来包装茶叶。用纸来包装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 唐代陆羽的《茶经》就有用纸囊来包装茶叶的记载。云南的普洱茶、沱茶大多使用绵纸来包装。但是绵纸比较薄, 在运输中容易蹭破。而且绵纸包装也给人一种廉价的感觉, 与普耳茶、沱茶的高品质不相吻合。为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可以把绵纸与纸盒或木盒来配套使用。绵纸的另一种包装形式是做成袋饱茶。由于每袋含标准化, 茶叶的浸出率高, 方便使用, 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3)纸袋包装
又称为袋泡茶,这是一种用薄滤纸为村料的袋包装,用时连纸袋一起放入茶具内。用滤纸袋包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浸出率,另外也使茶厂的茶末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袋泡茶有冲泡快速,清洁卫生、用量标准,可以混饮,排渣方便,携带容易等优点,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很受青睐。
(4)多层复合喷铝纸
不透光、防潮、气密性好且轻薄、价廉, 对茶叶有很好的保质效果。美中不足的是, 用这种喷铝纸袋包装茶叶, 抽成真空后, 表面形成皱巴巴的茶砖模样极为不雅。有必要结合其它形式的包装来改善其形象,如把喷铝复合纸袋包装的茶砖装进一个精美的纸盒里,即可达到美化的效果。
3.2.2 竹包装、木盒包装(1)竹筒包装
竹筒包装的茶叶, 又称“ 竹筒茶” , 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如:云南传统的竹筒香茶, 顾名思义使用的包装材料就是竹筒。竹筒外观朴实、雅致, 有着良好的防潮效果,密封性和刚性也都不错, 适用于各种茶叶包装。用竹筒来做外包装, 内部放置镀铝纸袋密封的茶叶, 不仅美观还能有效的保护茶叶。竹筒还易于加工, 可以用机床加工成各种造型来吸引消费。
(2)竹壳包装
竹壳价廉、轻便且环保, 用它包装茶叶也有着一定的历史。用竹壳包装的茶叶, 又称“ 笋壳茶”。广西六堡茶的传统包装, 使用的就是竹壳其包装方法是先把竹壳包裹成桶状来盛装茶叶, 然后分段拦腰束扎, 整个外形酷似葫芦竹。这种包装形式曾经广泛使用, 如今由于竹壳气密性差, 同时不利于货架摆放, 故很少用来包装茶叶。(3)竹偏器皿包装
竹编器皿茶叶包装有着悠久的历史, 宋代的皇家贡品茶—“ 北苑试新” , 就是用一个“ 细竹丝织岌” 来包装。竹编器皿防潮性好、刚性也不错,‘但气密性较差, 可用作外包装, 内部配合密封袋来使用。须要注意的是, 竹器皿易生虫, 用它来包装茶叶前需要做防虫处理和高温消毒, 以保证竹器具卫生合格。
木盒包装是由木箱包装逐步演变而来的。木盒密封性好、能遮光, 有很好的刚性, 而且表面的纹理美观耐看,很适合用来作茶叶礼盒包装。近年来, 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方形的木盒茶叶包装, 盒内有硬纸分为数格, 每格放置有一列袋饱茶。这种包装形式既美观大方, 又很好的保存了茶叶。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木盒的气密性较差, 装茶叶之前最好在木盒内壁贴上一层铝箔纸, 以防止木气味渗人茶叶中。3.2.3 陶瓷包装
明清时期用陶瓷器装茶叶最为盛行, 出现过各种样式的茶叶缸、茶叶峨和茶叶瓶。陶瓷旅的优点是质地坚硬、不透光、干洁、无异味,用它来装茶叶既能保持茶叶的色、香、味, 形, 又是一件很好的工艺品。陶瓷器存在着一些不足它易碎、且自重比较大,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保护, 提高了运输成本。
3.2.4 金属容器包装
(1)马口铁罐包装
马口铁罐防潮, 避光, 密封性好, 且外观华丽、高贵,是比较理想的包装容器, 可用于高品质的茶叶包装。
(2)银罐包装
用银罐来包装茶叶很有益处, 银可以杀菌, 是众多金属中杀菌效果最好的一种。把茶叶置千银曦中, 可以达到很好的保质效果,但价格较贵。
(3)锡罐包装
锡罐也有着良好的杀菌效果, 且密封性好、透气率低, 避光、无异味。用它来包装茶叶, 能很好的保持茶叶香味, 是包装茶叶的理想容器,但相对成本较高。3.2.5 塑料袋包装
此前开始使用的塑料包装为单层塑料膜,但其气密性和避光性交差,使茶叶变质。近年来出现了复合薄膜袋包装, 复合薄膜有很好阻气性、防潮性、保香性、防异味等优点, 是理想的茶叶包装材料, 适用于各种茶叶的包装。总的来说, 塑料袋刚性较差, 比较适合作内包装或小包装。茶叶包装设计定位
好的茶叶包装设计能够提升产品的消费价值, 增加产品的销售量, 树立品牌形象, 体现茶文化的内涵, 更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认同感和购买欲。因而, 一个好的茶叶包装设计离不开整体设计思维。定位、视觉表现、结构材料是茶叶包装 整体设计思维的三大基本要素。4.1 设计创意定位
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 人们购买欲望的不断提高, 以及加入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 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减少, 品牌之间使用价值的同质性增大, 因此对消费者而言二什么样的产品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什么样的产品能让其选择购买,这就对同类产品的包装设计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包装设计的创意定位策略上下工夫, 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因此, 创意定位在包装设计的整个动作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首先是产品定位什么样的产品, 适合怎样的消费阶层, 潜在的消费对象是谁, 他们的文化经济、观念及生活方式、个性、爱好等等都是直接影响设计风格的重要因素, 也是产品定位的基本依据, 产品是由市场的需求决定产品的出现,由潜在的目标市场决定设计的走向。
其二是风格定位当我们认定谁是目标消费者的时候, 也是我们所有工作中完成的第一步。作为设计而言,风格是所有设计程序中的总规划, 也是设计的总方向。正确的方向是赢得市场的开始。只有准确的设计定位, 明确设计方向, 注重茶文化内涵才能为茶包装设计打下成功的基础口 4.2 视觉表现
图案、色彩、字体的设计使得茶叶包装更具强烈的视觉冲击力。4.3 结构材料
一般选择结构精密、便于开启的材料做包装,不能盲目追求表面的华丽,根据茶叶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材料加以合理的运用,尽善尽美,加强环保意识,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多功能多用途茶叶包装
中国商品全面走向世界,就要以新世纪自主创新的民族新型品牌、暂新的档次展现世界,顺应社会潮流发展,响应绿色生产。设计多功能多用途茶叶包装是市场竞争的需要,更具实用价值,再利用率高,减轻包装快速便废弃物的压力,利于环保,使得民族新型的绿色茶叶包装受国际欢迎。
设计多功能多用途茶叶包装是国际市场的需要
早在唐代,丝绸之路牵动了东西方贸易,茶叶影响着世界许多国家,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产茶国家产品,中国面临国际大市场的挑战,竞争环境激化,迫使我们树立新观念、新认识。入世后,以新的市场战略目光,加强茶叶包装新研究,实现“绿色包装”,改进茶叶包装设计理念是世界包装改进形势发展的需要。包装既利于环保又符合消费原则
多功能多用途茶叶包装,按照国际流行,减少包装废弃物的3R和产品全过程管理的原则,重点突出回收再生再利用的主旨和适度包装的目标。设计现代民族特色新型包装
设计艺术总是受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氛围的影响,受现代文化科技艺术氛围的影响,民族文化艺术的包装能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远的文化底蕴,有民族性才有世界性。多功能多用途的茶叶包装,充分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优秀,突出前年飘香的中国茶叶,树立中国茶叶商品的咱崭新形象。茶农、商家的希望
茶叶包装设计使得生产者和经销商看到了茶叶的无限活力和美好经济效益的前景,冲出饱和的中国市场,面向硕大的世界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茶叶包装的文化、艺术
多功能多用途茶叶包装结合传统地方特色和现代意识,它不是单纯的包装,用完之后可以成为一件极具观赏价值的工艺品。面向世界,就要尊重他国文化习俗,满足其心理。茶叶包装注意可预见的问题
6.1 产业包装设计中考虑文化因素
首先考虑的是地域文化因素,各种茶叶原产地都各具特色,设计应当把地域文化表现出来。其次,是考虑不同茶种传递的文化品质,不同品种的茶叶给人不同的口感,向消费者传达正确的商品特性。再次,表现文化性有多种方式,或以国画为主,意境高远,或以书法为主,源远流长,更能传达很强的东方情调。6.2 茶叶包装设计对茶叶信息传达要正确
茶叶包装是茶叶在流通、销售领域中保证质量的关键,一个精美别致的茶叶包装设计,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超市不断出现和销售方式改变迅速的今天,能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起到无声售货员的作用。因此,在 8
进行茶叶包装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外,还需要准确地传达茶叶的信息。
茶叶包装必须传达各种茶叶商品的最基本信息,包装的标志要醒目、整齐、清晰,要有完整的标签,要在包装中标明茶叶的品名、生产厂家、地址、生产日期和批号、保质期、等级、净重、商标、产品标准代号等信息。让消费者能对茶叶有较为详细的了解。体现延续性与独特性,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包装不能过分,要重在体现茶文化的有内涵、文化、超凡脱俗的神韵特质。茶叶包装的存在问题
茶叶包装的基本功能首先是保护茶叶,根据茶叶的特性, 它必须起到防止外力的挤压和防潮、蔽光、防异味的作用。第二是促进产品销售, 这就要求包装具有一定的可视性,独特性和较深层的文化内涵。三是便于购买者携带。
尽管我国的茶叶起步早,可是现代包装技术应用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有相当一部分茶叶生产企业和商家对于茶叶包装的认识不够,对标准的认识模糊,因而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
(1)包装不符合“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包装与产品分离。(2)对标准化法认识不清楚(3)生产日期与包装日期混同(4)包装市场分混乱
(5)包装防潮性能差, 使茶叶水份超标(6)包装材料差, 影响茶叶质量。
(7)雷同现象:在商场的货架上,可以发现多数茶包装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样,表现手法雷同,图形文字相似,使人感到设计的雷同感大于个性化化和人情味。(8)过度包装和欠包装:在商场中的茶柜上或茶专营店里,可以发现有2种过度包装现象:一种是外包装及其奢华,让人丝毫不怀疑里面茶叶的质量;一种是外包装与内装物严重失调,精美的大盒子与里面少得可怜的茶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消费者买回家后才 发现自己上了包装的当,这些问题给消费者造成误导和逆反心理,应该说这是设计师与厂商合谋追求短期利益的结果。
过度强调包装的魅力和效果而不以内在品质为基础包装现象使商品大战变成了包装
大战,大量“花”而不实的包装产品涌向市场,精美的包装变成了美丽的 陷阱,影响了公平竞争和行政公正,容易误导消费者。浅析茶叶包装的应用发展趋势
8.1 茶叶包装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设计绿色化、人性化和品牌化是未来茶叶包装之路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提高,饮茶风日趋普遍,茶叶流通日益繁荣,在选购茶叶的行为上,从原来的大宗茶转向名优茶,更懂得挑剔。久负盛名的名茶,加上精美的包装,犹如锦上添花,不仅使茶叶本身增加了魅力,对提高茶叶产品的附加值和扩大茶叶的销售,都起了无声的推销员的作用,如祁门红茶、漕溪黄山毛峰等。在生态环境被日益破坏的今天,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而茶叶作为天然绿色食品,用铁罐、锡罐、磁罐来包装,既能很好保存茶叶,又是室内装饰的精美工艺品,因可长期使用,不但节约了材料的损耗,而且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是很好的绿色包装。
8.2 快速发展茶叶的深加工产品包装
茶叶深加工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到今天已成为产品纷繁的茶叶加工行业。深加工的产品主要是茶饮品、茶食品等,其中茶饮品的代表是袋泡茶。由于袋泡茶有冲泡快速, 清洁卫生、用量标准, 可以混饮, 排渣方便, 携带容易等优点, 适应当今人的生活快节奏的需要, 在国际市场上很受青睐。随着茶叶深加工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安徽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包装不断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接受,形成其包装特色,提高茶叶综合经济效益。8.3 发展旅游系列的茶叶包装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到各地旅游的人与日俱增,而绝大多数人又离不开饮茶。所以近几年,在市场上出现了专适合外地旅游、出差时携带的小包装茶叶,此类包装容量体积小巧,包装精致。另外,礼品系列茶叶包装,在现有的茶叶包装中已有一定的影响,此类包装造型稳重、厚实,适合于配套小件礼品的包装和几种品种的组合包装,颇受顾客的欢迎,是节假日馈赠亲朋好友理想的礼品。
小结
回归自然, 返朴归真已逐渐成为新的时尚。茶叶流通日益繁荣, 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包装作为商品的外部载体, 更是直接地影响着商品的价值和销售状况。我国茶叶自古以来便携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包装又是文明与进步的具体体现, 如果既有优质的茶叶, 又有相付完善的茶叶包装, 使茶叶与包装相得益彰, 融为一体, 就更能展现出茶文化的隽永魅力, 使消费者真正感受到一种从里到外的享受。同时也积极地树立了产品形象, 使其面对市场, 更具竞争力。
通过本次研究,集百家之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设计有关茶叶包装的的资料整理,有效继承了前人优秀文化结晶,贯穿各种知识,将茶叶包装更好地展现给人们。研究的结果跟前人大多符合的观点,有序地将问题陈述清晰,对于知识面向前迈进一大步。
茶叶包装的学问深似海,一时之间怎么能弄个彻底的明白呢,虽然本次研究将有关涉及的知识都进行归纳总结,可是,篇幅过长会导致令人感觉到混混沌沌的负面效果,反而不如从小处分析的好。
参 考 文 献
1.中国行业研究网,2008.5.30,茶叶包装的发展趋势
一、关于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概述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是一种解释企业产生的原因和企业组织的经济学意义的理论。它主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企业是什么(企业的性质)?企业组织是如何出现的和演化的?企业的经济功能有哪些?企业的边界如何界定?
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中,有大量的篇幅是论述企业和企业行为的。但是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真正的企业理论是从科斯首创的,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的解释不能算作真正的企业理论,因为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实质上是生产理论,是在假定企业已经存在,并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生产的价格和产量决策理论。这种理论讨论的是投入—产出关系,而对使用投入和生产产出的企业本身则没有进行讨论,企业成了一个“黑箱”(black box)——企业是怎样出现的?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如何?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并没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是没有企业理论的。
企业理论的开创者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教授,后继者主要包括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阿尔钦(Armen A.Alchian)、德姆塞茨(HaroldDemsetz)、张五常等人。与企业理论有关的理论包括交易费用经济学、企业的产权理论、企业的激励理论以及其他非主流的企业理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形成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把科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当做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山之作,因为它解释了企业的起源和决定企业规模的因素。第一次成功的把企业和费用相联系,说明了企业在一个专业化的交换经济中出现的根本原因,给出了一种可用新古典经济理论去分析的企业的定义,填补了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没有企业理论的空白。
科斯的企业理论的出发点是把企业也看做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他用费用的节约解释了企业出现的原因。他还认为,企业替代市场机制是由于存在市场交易的成本,而企业不能无限扩张成一个大企业则是因为企业组织交易也有成本,所以,根据经济学的边际原理,企业规模是有边界的。企业与市场的边界由以下原则确定:增加一笔交易通过市场来实现所耗费的成本与通过企业实现所耗费的成本相同。
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是对科斯的细化和发展,使后者具有可操作性。他在一系列著作中阐发了企业理论,主要有:《市场与等级制》(1975年)、“规制经济学”(论文,1984年)、《资本主义经济制度》(1985年)、《交易费用经济学》(1987年)、“经济组织的逻辑”(论文,1988年)。威廉姆森对企业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把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隐含的交易费用概念显性化和系统化,并把交易费用结合到对企业的经济分析之中,使交易费用经济学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为分析企业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二是系统的考察了企业的内部组织问题,发展了不同类型的企业模型(如著名的M型假说),推动了交易费用理论在垂直一体化、企业规模极限、技术转让、企业联合、工作组织体制、老公组织、现代公司内部组织及管理、跨国公司等领域中的应用。
威廉姆森企业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特定类型的交易要用特定的规制结构来进行组织个管理;企业理论的一个基本任务是要分析交易如何与其规制结构相匹配的问题。交易费用的节约就是通过把不同特性的交易分配与相应的规制结构来实现的。按照这个思想路线,威廉姆森不但解释了企业的产生,而且说明了企业边界的确定,或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划分问题。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从不同于科斯企业理论的视角论述了企业的性质和功能。1972年,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在《美国经济评论》第62卷上发表《生产、信息费用和经济组织》一文,在这篇文中他们认为,市场交换和企业内部组织交易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企业本质也是一种市场。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企业理论把企业的动力问题置于核心地位,他们用团队生产(team production)的有效性和团队生产过程中监督的必要性来解释资本主义企业的起源和性质,揭示产权结构、激励机制、经济行为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企业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团队生产是一种合作性生产,这种生产会诱导出一种合约形式,合约形式形成了所谓的企业。
张五常的企业理论是对科斯企业理论的重新解释和发展。1983年4月,张五常在《法和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契约性质》一文,与威廉姆森从交易费用出发强调市场交易的内在缺陷不同,张五常认为企业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市场失灵,企业并不是用非市场方式代替市场方式来组织分工,而是用劳动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是用一种市场代替了另一种市场,其实质是用一种契约取代了另一种契约,这对科斯企业理论具有实质性的发展。说张五常的企业理论是对科斯企业理论的发展而不是否定,是因为张五常仍遵循着科斯的基本思路,不同的协调分工的方法有不同的交易费用,采用何种方法以交易费用的大小为依据。
企业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些理论在不同程度上
偏离了科斯等人的建立在“交易费用”基础上的企业理论和阿尔钦等人建立在“团队生产”基础上的企业理论,首先是人力资本的企业理论,这种理论把T.W.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和贝利(Adolf A.Berle,Jr.)的“两权(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思想引入企业治理分析,认为现代企业是建立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两种资本的基础上,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物质资本产权和人力资本产权,企业所有者拥有物质资本产权,企业经营者拥有人力资本产权,企业剩余既来自物质资本也来自人力资本,因此所有者和管理者共同分享企业剩余。其次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这是由斯蒂格利茨等人提出来的一种企业理论,也称作“多重委托—代理理论”(multiple principal agent theory)。这种理论认为,现代企业的真正所有者不是股东,而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既包括股东、债券持有者和贷款者这些企业债权人,也包括经营管理者和工人,甚至还包括与企业活动相关的某些政府部门、供应商和大顾客。
三、参考文献
[1](美)科斯.企业的性质[J].载《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美)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美)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和经济组织[J].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4]张五常.企业的契约性质[J],载《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美)斯蒂格利茨.转轨过程中公司治理失效[J],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6]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8]李志强.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J].经济师,2001(12).[9]孟令彦,崔海阔.企业理论的发展历程[J].时代经贸,2007(01).[10]王倩,蔡飞.西方企业理论综述[J].经济与法
[11]黄冠钥,吴强.新制度经济学框架内的现代企业理论:局限性及思考[J].经济论坛,2006(22)
[12]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史晋川教授提出,虽然早期的古典主义学派、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都对法经济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但真正使法经济学确立的却是于20世纪早期成为经济学主流的新古典主义学派。因此,主流的法经济学主要接受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在法经济学研究中体现为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以外其他所有对法经济学的研究都属于非主流学派。Ejan Mackaay教授所认可的非主流法经济学学派有:制度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和奥地利学派。田洪鋆(2009)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以詹姆士? 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
一、法经济学的名称
在西方,曾有许多概念被用来指代法经济学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如“法律的经济分析”(Economic Analysis of Law)、“经济分析法学”(Jurisprudence of Economic Analysis)、 “法和经济学”(Lawand Economics)、“法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The Law)、“法律经济学”(Legal Economics)、“法律的经济方法”(Economic Approachto Law)和“经济法理学” (Economic Jurisprudence)等。
有些学者将上述概念均视为法经济学这一学科的代称,从而对上述概念不做区分。更多学者则认为以上诸多概念的内涵既有联系,又有相当程度不同,因此需要注意区别。例如罗宾·保罗·麦乐怡(Robin Paul Malloy)认为“,法律的经济分析”仅通过新古典的经济模型研究既定社会制度的法律问题;而“法和经济学”的研究在方法上更注重经济哲学、法律哲学与政治哲学三者的相互关系,在研究对象上探究各种可供选择的社会模式中法律制度与经济关系的后果。此外,“经济分析法学”(Jurisprudence of Economic Analysis)、“法律的经济分析”(Economic Analysis of Law)和“法律的经济方法”(Economic Approach to Law)等概念,偏重强调在法学研究中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这是以波斯纳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当前主流学派)对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其他非主流学派的法经济学者并不认可。 例如卢宾·鲍·马劳伊就将法经济学理解为“关于政治权力和稀缺性经济资源分配”的学科。
至于法经济学的学科名称,目前在英文界已被普遍认可的是“Law and Economics”,直译为“法和经济学”或 “法与经济学”。许多国内学者指出,借助“and”一词所表达的并列关系,这个名称不对研究范围和研究视角做出限制,同时又包容了法学与经济学的相互影响与交叉渗透。但吴锦宇(2003)认为考虑到“Law and Economics”的跨学科性质,还是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其加以意译更可取———从法学角度,应译为“经济分析法学”;从经济学角度,应译为“法经济学”;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则可采用直译。魏建(2002)主张将这一学科译为“法经济学”,以着重体现其经济学性质,并认为“法经济学”比“法和经济学” 更符合汉语中命名一门学科的规范。本文即采用“法经济学”来指称这一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二、分析方法或研究对象定义的法经济学
通过揭示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或研究对象来明确法经济学的概念及其内涵,是目前学界主流的做法。
理查德·A·波斯纳将法经济学描述为“法律的经济分析”(Economic Analysis of Law),意即“将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主义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分析”的学科———具体说,法经济学采用经济学(主要为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特定社会(即现实社会)的法律制度、法律关系以及不同法律规则的效率。波斯纳只关注特定社会, 原因在于其仅以“使法律制度的原则更清楚地显现出来” 为研究目的,而不致力于改变法律制度。他关于“法律的经济分析”的核心思想是“效率”,即如何分配与使用资源以实现价值(社会总福利)最大化。
尼古拉斯·麦考罗 (Mercuro) 和斯蒂文·G·曼德姆 (Medema)的定义为“:法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经济学理论(主要是微观经济学及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来分析法律的形成、法律的框架和法律的运作以及法律与法律制度所产生的经济影响的学科。”他们认为,“个人理性”及相应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是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基础,经济学的效率是其核心衡量标准,成本 - 收益分析及最大化方法是其基本分析工具。
沃纳·Z·赫希指出:虽然不同的学者对法经济学的方法和研究视角看法并不一致,但是大部分人(指主流学者) 都支持一个观点———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包括经济理论与计量分析工具)构成了法经济学(指主流法经济学)的基本特征。
加里·贝克尔提出,定义法经济学应当根据其方法———即理性选择方法,而非根据其研究对象。魏建 (2002)也论述道“在法律问题上理性选择理论的应用、深化和反思过程”构成了法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
被国内学者广泛引用的查尔斯·K·罗利(Rowley)对法经济学的归纳是:法经济学是利用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检验法律与立法制度的形成、结构、演化和影响的学科。
曲振涛(2005)认为,法经济学以法律制度原则、经济效率及公平三者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法经济学视法律制度为经济运行的内生要素,分析法律制度的经济效应。
三、法律的经济分析与经济的法律分析
罗纳德·科斯认为法经济学由两部分构成,而且这两部分已日趋分离。一部分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来研究法律,即法律的经济分析———该领域的最高成就者为波斯纳法官。另一部分则是研究“不同法律系统的运行对经济系统运行的影响”———这是科斯本人真正感兴趣的法经济学领域,该部分研究可称之为经济的法律分析。
显见,波斯纳与罗利对法经济学的定义仅为科斯所理解的法经济学的第一部分,即法律的经济分析。科斯与加里· 贝克尔均认同法经济学的这一部分研究现已高度发展。
尼古拉斯·麦考罗和斯蒂文·G·曼德姆虽未明确提出将法经济学分为两部分,但他们在给法经济学的定义中描述了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运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法律的形成、法律的框架和法律的运作,又包括研究法律与法律制度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客观上他们的认识与科斯是一致的。
四、狭义的法经济学与广义的法经济学
魏建(2002)提出,应当把法经济学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法经济学研究社会中法律现象和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不但从具体、微观层次上分析二者关系,亦从抽象、宏观的层次上讨论二者间的联系(例如马克思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研究);狭义的法经济学则仅指形成于六十年代之后的美国、以芝加哥和耶鲁两高校中的一批研究者为代表的当代(主流)法经济学。
以波斯纳为首的当代主流法经济学家(即芝加哥学派) 把“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于“法律的经济分析”。他们将现代经济学(主要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成果应用到法律研究领域,分析法律系统中行为人的决策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尽管各主流学者对法经济学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均强调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在法学中的应用。综上,狭义的法经济学即为“法律的经济分析”。
与之相对,麦乐怡与马劳伊等学者所定义的法经济学以及科斯提出的法经济学第二部分就属于广义的法经济学。按照广义理解,法经济学的学说思想史可以追溯很远。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就已提及法律制度对价格体系的影响。马克思也对法与经济的关系有深刻认识,他指出法律关系不过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而法律本身则是统治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其后的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对法律与经济关系的诸多思想也被包含于广义的法经济学之中。
五、交叉学科定义法
有些学者为了不限制法经济学的覆盖范围,将法经济学宽泛地定义为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例如秦海 (2003)主张使经济学与法学充分对流,为此他给法经济学的定义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法律,从法律的角度看经济学。”一般这类法经济学的概念属于广义上的法经济学。
肖松(2011)提出,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法经济学内部法学与经济学的“知识面积”并不相等———从量上看,后者多于前者;从质上看,经济学的知识含金量也显然要更高。他进一步指出,假设一个经济学家和一个法学家学术能力相当,前者只需补充一些简单的法学(法律)知识即可进行法经济学的交叉研究,而后者要进行同等水平的研究却必须打造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丛中笑(2011)认为,在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共有二门交叉的边缘学科,即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前者是把法律现象纳入经济学研究,即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法律现象;后者强调对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即从法学的视角考察经济关系。可见,丛中笑理解的法经济学事实上为“法律的经济分析”,即狭义上的法经济学;而她理解的经济法学则与科斯等所关注的“法律系统对经济的影响”紧密联系。
六、总结
“Lawand Economics”作为法经济学的学科名称已在英文界被普遍认可,汉语直译为“法和经济学”或“法与经济学”。而将其译作“法经济学”,则着重体现了“Lawand Economics”的经济学性质,同时更符合汉语语言规范。法经济学的概念应分成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法经济学即“法律的经济分析”———将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主义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分析———这是以波斯纳为代表的当代主流法经济学家(即芝加哥学派)对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广义的法经济学则涵盖一切对社会中法律现象与经济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不仅包括“法律的经济分析”,还包括科斯、麦考罗和曼德姆提出的“法律的经济影响研究”(即经济的法律分析),亦包括从古典主义经济学派至今的所有关于法律与经济关系的思想学说。
摘要:法经济学是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法经济学采用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特定社会的法律制度、法律关系以及不同法律规则的效率。由于各学者对法经济学的概念理解的不同以及分析方法、研究对象的不同,法经济学有法和经济学、法律的经济分析等多种名称。狭义的法经济学即“法律的经济分析”,而广义的法经济学则涵盖一切对社会中法律现象与经济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其研究范围涵盖从古至今的所有关于法律与经济关系的思想学说。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传统管理会计;区别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59-01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科,从产生到现在只有百年以下的历史并且关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历史更是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而已。到目前为止,不论是国内的研究还是国外的研究,管理会计理论都未能形成一套标准的,公认的理论体系。最初的“管理会计”名字,在H·W ·奎因坦斯教授出书的代表作《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中出现,之后西方国家的各个会计学者和相关组织机构根据自身的专业了解程度,开始从不同角度对管理会计进行描述和分析[1]。1997年美国会计学者罗伯特·S·卡普兰在他与其他学者合作写的《管理会计》第二版中定义:管理会计能够为各级管理者和组织中的员工提供财会和非财会信息的过程。此过程需要组织内部全部职员对相关信息需求的推动,并有助于员工们设计出各类投资和经营决策方案。1970年到1980年之间,我国决定引入国外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中国对管理会计研究非常优秀的学者有汪家佑和李天民[2]。
二、管理会计主体
管理会计主体通常是指管理会计为其办事的某一特定单位[3]。众所周知,管理会计大部分是向内部管理者提供有效决策信息的内部会计,不需要遵从公认的会计准则,所以管理会计的主体是具有层次性的。依照企业内部的各类管理需求,管理会计的主体既是企业内部各个责任单位,也是一个企业。然而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无体企业是可以依照交易的需求,在短时间内能把若干个体由网络连接起来一起工作,交易结束便可以告知解散;再比如有些上市公司拥有多个子公司,而每个子公司又有许多联营企业、关联公司等。在这种情形下,有些学者建议,有必要拓宽管理会计主体的空间领域。不仅是企业内部的各个责任单位或单个小企业整体,还可以是多个个体的联合体,如母子公司或者是无实体公司。
三、管理会计的发展
(一)成本控制是管理会计初期阶段的基本特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启用“科学管理”模式来解决日益严峻的生产问题。泰罗是古典管理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曾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利用与会计紧密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有效的资本管理。他认为成本管理是企业控制和规划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所以他把成本会计的管理机能交由计划部门来执行,这样做有利于在一般的生产设备的条件下可以推进企业用稀少的材料和较短缺的工时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泰罗的研究成果在经过不断的实践发展后对管理会计的兴起起了关键性作用,逐渐构成以泰罗学说为基本方向的管理会计。在这一期间,管理会计以成本节制为基础,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为目的,关键内容有三个方面:预算控制、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
(二)预测决策是管理会计决策阶段的重要特征。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开始兴起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派别认为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应该由最初的以事体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这同时也是管理思想的一个重大改革。行为科学之后便是管理科学。在管理过程中管理科学流派采用科学的方式并运用数学来攻克问题的方案,偏重解析了管理中的科学和理性等。之后,管理会计合并了管理科学中大部分内容。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战略管理会计是随着信息普遍化和全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本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跨国企业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管理环境都很重视,他们认为这样更有利于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并且,企业为了能实现最终目的,得到核心的发展能力和逾额利润,就得分析企业本身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包含竞争者、 客户和政府机构等) ,并及时传递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义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斯在1981年提出的,他将“战略管理会计”解释为:“用于监督与构建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4]它主要分析的是企业的竞争地位和提升企业市场占有率。研究结果表明这不仅扩展了传统管理会计学的研究范围,还联系了竞争者经营管理的分析来对本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进行探察[4]。
四、战略管理会计特点
(一)适用范围:较为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管理,跳出仅关注企业内部管理的固定框架,能为企业提供更为有利的财务信息,尤其注重各种相对指标或绝对指标的分析和计算。
(二)决策目标:战略管理会计比较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超出了较为单一的期间范围,还能利用它了解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动态变化。
(三)研究对象:战略管理会计一般分析与企业经营策略有关的非财会信息,例如生产指标的弹性、产品品质、客户的满意程度、市场占有率、与战略资本有关的数据、企业资产的规模和基本产业布局对企业的影响等。
结论
战略管理会计是由传统管理会计的延伸而来,近几年来它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运用较广[5]。随着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自由发展空间较大,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自主决定其投资、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问题。加之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快速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能更好地收集,整理和使用这些信息,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持。企业运用战略管理会计,来制定合理的战略方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利润最大化,为企业赢得经济市场上的优势。但是,传统的管理会计在当今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对我国企业原有的内部管理依然具有广泛地实用性。所以,我们得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管理会计和战略管理会计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使两者能够相辅相承,互相补充,进一步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杨.刍议管理会计思想的演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第7卷第5期
[2]宫昕璐、张媛.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08年第4期
[3]吴君.浅谈战略管理会计[J].财经与管理. 2008年 NO.09 (下)
[4]王义华.战略管理会计研究[J].理论探讨.2003年11月
[5]郭永清.战略管理会计的兴起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 2004年3月第3 期(总第24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