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拓展训练报告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综合素质拓展训练报告(精选8篇)

综合素质拓展训练报告 篇1

在综合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中,黎老师带领我们做了一个大型的活动项目“越狱”,在活动的开始,没个同学都跃跃欲试,但发现根据个人的力量完全无法通过,于是在队长的安排和同学的集思广益下,我们进过严密的分工,最终完成整个活动。

这次的综合素质拓展训练虽然只有短短的一节课,但对我们这次参加拓展的训练同学来说是值得纪念的。它不仅仅是几次简简单单的游戏,更是一次有意义的增强团队合作,增进团队友谊的交流活动。整个活动中,我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努力地完成各项任务。在参与过程中,去完成一种体验,进行自我反思,获得某些感悟。

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只有设定明确的目标才能使一个团队产生共同的行动方向和行动力,这一点无论是个人或团队在学习和工作中必须要确立的。

一个完美的团队都会以团结为核心思想。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团队的凝聚力、相互关心、激励、包容、建议无形中使团队更加团结。

一个成功的团队必须要有素质过硬的决策者,决策者代表了团队的方向与大局。决策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大局意识与团队意识。面对目标团队每个成员都会产生自己的方案,这就需要一个领导出来,对大家的方案做决策,以确认最好的解决方案。如若不然,大家在争吵中浪费时间,在各自为政中浪费精力,到最后,可能团队目标没有完成,还是乱成一团。

计划性是一个团队取得成功不可忽视因素。比如在沙漠掘金游戏中,考虑行军路线,食物和水,天气状况如何的问题都必须在事先有一个整体的构思,只有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很有可能做无用工,浪费时间,重复工作,事倍功半。我们在工作中也是如此,行动之前必须先制定计划,以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影响工作的效率。

作为团队的一员,我们首先必须有责任心,明确每个人的责任,明确领导者的责任,明确整个团队的责任。每个人都拥有了强烈的责任心才会将团队的工作作为自己成长的一部分去用心对待;第二我们必须有上进心,无论是专业技能的提高或者是各种知识的吸取,通过大量的学习去保持积极的上进心才能使团队一直保持前进的动力;第三必须有感恩的心,实现一个目标不能只靠自己,而是学会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一定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帮助过你的人,感谢你有能力去帮助别人。

综合素质拓展训练报告 篇2

一、素质拓展起源及目的

素质拓展, 又称拓展训练、外展训练 (Outwardbound) , 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 它是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环境, 通过精心设计的野外、场地等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让受训练者在掌握一定的遇险生存技巧的同时, 开发其心智、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的一种户外活动方式。

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 当时一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的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 针对这种情况, 汉思等人便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 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撞礁后的生存技巧, 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

拓展训练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 其主要目的是“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它能有效地提高人在体能、毅力、智慧、沟通、协作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并且可以把其升华到可能达到的顶巅;它能够培养参与者具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敢于挑战自我极限的勇气和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素质拓展训练更有利于参与者个人潜能的挖掘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二、素质拓展训练形式及效果分析

(一) 素质拓展训练形式

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丰富多彩, 其课程主要有水上课程、野外课程和场地课程。水上课程形式包括:游泳、跳水、划艇等;野外课程形式包括:登山攀岩、远足露营、野外生存技能等;场地课程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 利用各种训练设施, 开展各种攀岩、跳跃等心理训练活动。

(二) 素质拓展训练效果分析

1) 提高身体素质。拓展训练是以综合体能活动为引导, 无论是野外生存技能训练项目还是专门的场地课程, 对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体能要求, 并集中体现在参加训练的过程中, 在受到一定负荷的基础上达到训练的目的和要求。通过训练, 学生在耐力、柔韧、灵敏、力量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 挖掘潜能, 培养创新能力。拓展训练所设置的项目十分丰富, 采用的形式多种多样, 刺激性、冒险性强, 这正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这些内容看起来很危险, 使学生感到压力, 甚至有些活动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这就对学生的心理、智慧和体力形成了一定的严峻考验。每个学生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信念的驱使下, 自身的潜能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在训练中教师只能起指导作用, 要完成训练中各种任务只能靠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 并发挥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这种特定情景中, 学生就会发现自身的思维所具有的创造性, 从而激发了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 磨练意志, 培养优秀品质。在拓展训练中经常听到一句话:“不是你不能, 只是你不敢;不是你的能力问题, 而是你的心理问题。”训练中学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 挑战心理恐惧。在这种环境中, 能否及时调整心态, 控制自己的情绪, 挑战自己、战胜自己, 果断勇敢地跨出一步, 将是获得成功的关键。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克服自身惰性, 使学生变得积极向上, 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 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冷静、果断、自信、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 释放全部的力量, 改变落后的学习方法, 进入自我教育, 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 创造出理想的自我。因此, 拓展训练可以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 培养健康的心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提高和强化学生的自我挑战精神, 培养高尚的人格, 使学生由内而外的强大起来。

4) 改善人际关系, 培养团队精神。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从小到大受到父母的细心呵护, 有较好的自我感觉和较高的期望值, 一旦脱离了父母的庇护, 要独立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 则往往出现了许多无法面对或无所适从的感觉, 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甚至做出一些不恰当的举动。同时有不少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 如多疑、孤僻、自卑、害羞等。而素质拓展训练则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团队精神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在训练中, 学生们之间的沟通是多向的, 方式是多样的, 所有学生在一个共同目标下, 团结协作, 共同努力, 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 享受快乐的同时体会着心酸, 这种特有的氛围使得每个学生都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 建立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关爱, 懂得帮助别人的同时就是帮助自己, 从而培养了互相协作、互相信任的团队精神。

三、拓展训练要求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在拓展训练过程中, 教师自身素质表现出许多不足之处。正是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素质拓展训练的步伐。因此, 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 要求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 高尚的道德品质, 扎实的思想教育能力。教师应自尊、自重、自爱、注重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在思想品德、作风情操乃至举止风度等方面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 丰富的业务知识, 过硬的业务能力。第一, 组织者应该具备相关的体育学科知识。第二, 丰富的人文知识, 较强的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

3) 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从教育目的这一根本性观念转变做起, 变面向少数为面向全体学生, 变单纯重视运动技能为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在这种现代教育理念指引下要不断探索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拓展训练,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

综上所述, 通过素质拓展训练, 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使得学生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更胜一筹。

参考文献

[1]陈军.拓展训练对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重视阅读训练,提升综合素质 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预习;阅读;揣摩;运用;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广泛阅读是开阔学生视野的必要途径。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也指出:“现在国文教学悬着明晰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而“阅读又是写作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阅读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不断吸收文化,积累知识,增长才智,促进他们自身素质的发展。

阅读能启迪思维,开阔视野,渊博的知识来自广泛的阅读,古今中外成千上万的诗人、学者,直至革命领袖、导师,他们的学问、智慧、成就无不来自阅读。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北京图书馆工作期间博览群书,日后成为运筹帷幄、指挥三军的伟大领袖,同时又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政治家、诗人。贫苦出身的高尔基,他的“人生三部曲”,他著名的长篇《母亲》,也出自于他刻苦的自学、广博的阅读。阅读,它能将知识汇聚成记忆的长河,能把智慧堆集成金色的大山,让我们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可阅读的源头必须从小就要开凿,挖的早,开的深,日后才会源远流长,因此在中小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阅读教学。

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时期,抓紧这时期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多读多记,多思考,对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定将受益匪浅。作为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让他们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叶老说过:“有了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要求他们多设问,多思考,读懂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大纲也要求我们,初中阶段让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的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习惯的养成并非短时间能奏效的,它要靠平时的训练和积累,日久天长,习惯成自然。因此我们平时就要加强这方面指导训练,让学生喜欢阅读,并懂得读什么、怎么读,懂得学习方法以达到今后“不需要教”的目的。

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靠平时的训练。语文教学中,可以在课内、课外两方面进行相应的训练。

一、课堂教学

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读懂每篇文章的途径之一,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叶老指出:“阅读的目的,在于吸收知识,增加自身的经验……要使书中的知识化为自身的经验,必须从记忆入手,抓住要点,条理清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课堂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着重训练:

(一)课前预习

叶圣陶先生说过:“练阅读最主是预习阶段,让学生自己动脑,解决困惑”。课前在布置学生阅读每篇课文的“预习提示”“自读提示”时,要求学生抓要点,把握每篇课文的文体、作者、线索、人物、主旨,甚至特色等,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正确读音、含义。有的课文老师还可以设计课前的预习问题,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阅读。比如学习《荷塘月色》一文之前,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每篇文章一般都会有它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的背景是怎样的呢?(2)不同文体的文章就有不同的学习要点,这篇是什么文体的文章,可以从哪些要点方面来学习?(3)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与这些要点相关的文句,并简要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阅读相关的课内课外的资料,需要自己动脑筋。或者还可以让学生预习后提出问题,供课堂上讨论。预习作业完成的好,课堂上学习起来就容易些,就可以得到老师的肯定,学生往往就会产生第一步成功的喜悦,学习的积极性就上来了。

(二)课上阅读

“阅”即看。阅读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做好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各方面的能力也就相应地得到训练和提高。课堂阅读不是走马观花似的,而是要看到内容,能讲出条条道道。“读”,包括默读和放声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们知道,一篇课文的阅读可以泛读和精读相配合,在读中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感受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训练语感。如在教老舍的《我的母亲》一文时,先播放龚玥的《母亲》歌曲,并将歌词幻灯演示给学生看,学生看着歌词听歌,容易被感染,能够为课文的学习营造感性的氛围,之后再请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自己觉得最为感染人的语段,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当我小学毕了业的时候……”,这段中母亲除夕之夜送儿子“返校”的事情,然后指名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来朗读演绎这段文字,有的学生还从自己母亲的事情上进行比较,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这样的阅读较之老师对课文的分析,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都得到了更积极的锻炼;这样的阅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也得到体现。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想是活跃的,言论是没有约束的,他们体会到了身心投入阅读的愉悦,慢慢地就会喜欢上这样的阅读。

(三)揣摩运用

通常阅读一篇文章后,列举一两个重点段落作为“精读细研”,让学生揣摩运用。教师点拨指导他们从字音、词语、语法、句子、层次、情感等方面提出问题。可采取分组方式,一组学生出题,另一组学生回答。这样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如果是教学诗歌,则可以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揣摩体会,一首诗歌,听录音中“美读”或教师“范读”,或采用学生个别读、分组读、整体读等相结合的方法,读出声调,读出感情,才能使学生在听读中陶冶情操,在一次次的听读中感知揣摩诗歌的意象、作者的情感以及诗歌的意境,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仿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体味。

(四)安排课堂的阅读欣赏课

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安排一节课堂的阅读欣赏课,学生把自己平时阅读中喜欢的好文章推荐给同学,在课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在朗读、讨论中既训练了读、听、说的能力,又拓宽了知识面,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地提高了,综合素质也就得到了提升。

在平时语文教学中,通过以上形式的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学生就可以逐渐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逐渐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步锻炼提高自身的能力,把知识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

二、课外阅读

“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这是语文教学中带有规律性的经验。阅读教学也应充分体现这一点。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以及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阅读平台,丰富了人们的知识积累,对人们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果光靠课内阅读掌握的知识,那是永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在当前形势下能够左右逢源,在今后工作上运用自如,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必须指导他们课外广泛阅读,积极主动去获取各类知识、信息,为达此目的,在课外学有所获可以这样:①鼓励学生养成每天阅读书报信息的习惯;②用摘抄优美精辟语句的方法阅读鉴赏,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③制作读书卡片,积累阅读知识,写读书心得笔记,提高收集资料、练习写作的能力;④班级中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齐分享,谈方法,谈体会,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锻炼提高听说的能力。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深刻指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广泛的阅读可使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心胸开阔,可以提高学生对形象的感觉、知觉和记忆能力,大大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阅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阅读,让我们带领学生浏览祖国壮美的山川,领略旖旎的风光;穿越上下五千年,横逛中外数万里;体验作者丰富的情感,感受生活的艰辛与甘甜。阅读把学生带入美的殿堂,那么现在趁他们正处在“黄金的年华”加强阅读训练,发展学生智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得法于课内”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扩展,从而“得益于课外”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出神入化的境界。为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奠定良好的基石。

素质拓展训练报告 篇4

训练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有大家一起做的配合游戏,有个人体验项目。不管结果怎么样,大家都一起走过来,每次项目结束,训练老师就和大家围成一圈坐下,一起讨论心得体会。

“断桥”这是一个让我最深刻的项目,这个项目是我们第一个挑战的,也是最有难度的项目,这是一个高空项目,对于我们女生来说这件是一个难题。但是我们队的女生都勇敢的迈出了自己的脚步跳过了桥。我还记得当我爬到一定高度时,我就开始害怕了,我从来都没有那样的爬到那么高的地方,我不敢往下看,我只有抬头往上爬,当我上去时我的腿一直在发抖,但是我还是没有犹豫的跳了过去。每当上去一个我们队长就带领我们唱起队歌,给挑战的人鼓励,也许就因为我们互相鼓励我们队每个人都挑战成功了,这不仅仅是挑战项目的成功,更是挑战自己突破自己的成功。

“雷阵”和“电网”是团队合作项目,这两个项目让我体会到做事前要有个固定的方案,这个方案既要简洁,又要包括整个项目的每个部分,大家还需要一个领导,有他一个来发号施令,而不是你一句我一语的乱说一气。

“信任背摔”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我在电视上看到过,那时候我觉得挺简单的,但是当我站上那个台上时,我才知道要倒下去需要多大的勇气,当倒下去并被接住时,我深刻体会到自己的队友是值得信任的。

在经历了“断桥”“雷阵”“信任背摔”“电网”后,我又体验了一个高空项目,那就是“天使之手”,所谓“天使之手”也就是走钢丝,在经历了“断桥”后,我觉得这个也没有那么可怕了,其实只要不看下面,顶着上面可以抓的绳子,慢慢往前走就行了,很高兴的是每一个人都过了。

综合素质拓展训练报告 篇5

让每一个孩子都认识到学习原本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探索者本着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大力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以增强中小学生拓展知识,培养拓展自己的意识,培养了协调互助的集体精神,大力推进综合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面向社会推出走向成功------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营(野外快乐营)。

这种训练至今已发展成为培养中小学生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它以合作意识、进取精神的激发和升华为宗旨,利用大自然和人工创设的特殊情境,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挑战极限”性质的活动,帮助激发潜能,增强集队活力、创造性和凝聚力。它着眼于受训者的基本面的全面改进,激发、调整、升华、强化受训者的心理、身体、品德素质和潜能,力求使受训者达到心态开放稳定、敢于应对挑战、富有创新活力、促进团队形成的目的。它由四个部分组成: A、团队熔炼合作篇:

教孩子明白集体力量的巨大,领悟合作精神带给自身的重要性,克服排他情绪和性格孤僻心理,培养与人沟通融合能力,感受分享带来的无穷乐趣。项目组合:无敌风火轮、信任背摔、丛林寻宝、独木桥、梅花桩、有电车、铁甲战车、金字塔、托力接运、扎营帐露营、篝火晚会等。B、生存意识训练篇:

培养孩子生存意识,竞争意识,逆境自救能力,学生克服自然险阻和障碍的技巧,通过内化,举一反三。项目组合:攀绳网、扎伐、陷阱、野炊、绳结技能、救伤护理、自我保护。C、积极进取人生篇:

培养孩子上进心理,增强抗挫折和抗打击能力,使个性变得坚强而富有韧性。项目组合:扎帐折睡袋比赛、摘旗、花开应有时、情智寓言、市长竞选。兴趣小组辅导、领导才能训练、组织策划能力训练、心理突破训练。

D、潜力自我发现篇:

教孩子认识自我潜在能力和极限,克服恐惧心理和思想障碍,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自信心和自我约束能力,完善人格。项目组合:命题对白(思辨能力)、命题拼版(动手能力创造力)、独索、缅甸桥、吸纳(颂诗)。训练方式

训练营采用启发内化方式开展每一项活动。这里没有讲授与被接受的学习模式,一切尽在“玩”中解决。孩子们在完成规定的项目前,只须了解游戏规则,然后在训导员的启发下去完成游戏即可。训练营由领队、训导员和队医组成,领队和训导员在活动中只担任项目指导、鼓励和保护者,不会用严厉管束方式管理,他们是孩子的“大朋友”。因此它有别于部队军训和其他夏令营。预期效果

1、更为通情达理。

2、学会关心人,体谅人,善解人意。

3、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

4、懂得尊重和珍惜,理解父母的辛勤,独立意识增强,对生活的含义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多元化的活动可培养孩子

1、充实知识、学习技能,探索新事物;锻炼强健体魄,增进个人智慧和才能;发展潜能和创造力;懂得自主、自信、自律及自发能力;体验群体生活的意义和团队精神;关怀别人,服务他人;培养德、智、体、群的均衡发展。

2、培养领导才能;提高办事组织能力;丰富个人常识及经验;充实人生,为未来做好准备。

3、培养责任感。极具特色的体验式活动

王锡财教练谈综合素质训练(改) 篇6

2011年9月——11月,市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锡财连续在市局机关、长沙县局、城郊分局、宁乡县局主持了四期主题为“提升综合素质,打造卓越团队”的大型培训,并亲自担任主讲教练。这种训练体系立足于公路系统的干部职工队伍实际,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领先的NLP教练技术紧密结合起来,突破了传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代之以全新的、以探索和整合内心情感能力为基础的体验式学习法。这个课程体系以个人心灵成长和建设卓越团队为两条主线,采用串讲、互动、游戏、故事与案例讲析、体验、研讨、练习、分享、嘉许等方法,寓教于乐,活泼而不失严谨,生动而寓意深刻。一方面让学员树立真善美的信念和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心态,另一方面让学员体会诚实、感恩、信守承诺和责任担当,增强了团队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紧密配合的意识和行为导向。这种培训创新了学习载体,丰富了学习内涵,增强了学习实效,为干部职工学习交流创造了一个耳目一新的平台。培训过程中,通过王锡财教练循循善诱的层层启发、步步推进,每个学员都积极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以及对这种培训的喜爱。学员普遍认为这种学习方法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直达人的心灵深处,受益很深。这种培训先后得到了市委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领导小组、市关工委、市直机关工委领导的好评,认为这是我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活动中最具特色的 1

培训体系,这种把体验式学习法运用到党政机关的学习活动中,在我市是首开先河,具有独创性。中国公路网刊发了长篇通讯,《湖南公路》和《长沙机关党建》等杂志也进行了报道。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训练体系的内容,回答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最近,我们专门咨询了王锡财教练。

问:什么是综合素质?它包括哪些方面?

答:综合素质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权威解释。“综合素质”在工具书中的解释是:指人具有的学识、才气、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特长等综合条件,也称综合表现力。专家学者们则见仁见智,我的理解是: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和各种能力(如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表现。

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道德素质:包括价值观念(能否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有无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人格素质(是否诚信正直、平和宽厚、坦率直率、热情大方)、气质修养(是否文明礼貌、仪态端正、谈吐不俗、举止得当)、法纪意识(是否遵纪守法、以理服人、光明磊落、不沾黑道)等。

二是能力素质:包括承受压力、创新发明、实践应用、生存与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三是专业素质:包括学习能力、知识层面、有无一技之长、在专业领域的地位、对前沿资讯及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把握等。

四是身体素质。

五是心理素质:包括心态是否平稳(是否积极进取、热爱团队、喜怒有度)、胸怀气量如何(是否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性情平和)、是否适应变化(处变不惊,主动适应环境)等。

六是审美素质:包括美学知识、审美观念、艺术才能等。七是角色素质:包括家庭角色、组织(单位)角色、社会角色等。

问:您推出这个综合素质训练体系的初衷是什么?您认为已经开展的综合素质训练达到了您预想的效果吗?

答:综合素质训练体系的诞生,源于一个梦想:让公路人生活得更快乐,工作得更出色,成长得更快速。

2008年初,组织上安排我到公路局任职,分管组织人事、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后发现,公路系统的干部职工具备思想单纯、业务能力较强、特别能吃苦、潜质好等许多优良品质,但也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学习风气欠缺、视野不够开阔、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人才成长量少速度慢、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水平和表达能力亟待提高等问题。对此,我当时的想法是一方面多选送一些干部职工参加部、省、市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另一方面市局组织系统学习培训,甚至想过建立培训学校(中心),尤其想把我曾经学习过国际流行的NLP教练技术引入我局。但由于经费非常困难,大家工作也非常忙,这些想法不大现实;特别是请外面专职的导师或教练来我局推广NLP教练技术根本不可能。我在非常遗

憾的同时,就萌生了一个自己土法上马的想法。

现已完成的课程和我预期的效果还有差距。该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目前只完成基本课程,为初级阶段。该课程最大的特点:一是查找认知上的盲点。如在日常待人接物中,大家都知道要诚实、守信、守承诺,然而在红黑游戏中,却暴露了人性的某些缺陷,一心只想打败别人,或寄希望别人的失误,充分显示了内心的阴暗面,对别人的不信任,冷漠无情。二是查找心态上的盲点。平时工作生活中,有些人一遇到不如意就抱怨这埋怨那,或对别人善意的忠告,当作是挑毛病,耿耿于怀,无法释怀。再或者是好爱对别人评头论足,这些都是没有很好地摆正心态。课堂中多数人在态度上会有所改变,但触及心灵深处确实要改变的却很少,没有真正达到第一阶段觉醒的目的。

问:关于课程运作、特点是什么?与一般的培训有什么分别?我也看很多书,看书可以吗?

答:课程与一般的培训最大的分别在于其以体验式练习作为运作模式。一般培训适宜讲授为主,讲的在讲,听的在听,加上讲义和笔记。综合素质训练课程跳脱这框框的模式,以练习和活动为主导,体验为精要重点。这方法在欧美(甚至国内)早已广泛在取代了传统学及培训。简单说,就是坐在课堂上也是学习,也是体验,更实在的例子,学电脑,没有实践经验如何学得会?学开车,没坐到车上如何真的学到开车一样。看书可以得到理论,但没有体验和真正的经验。生活不是活在理论,是在实践和体验中。

问:您认为要怎样把综合素质训练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

答:现在社会上有一些观念的误区,想通过歪门邪道来获取更多的金钱,我想通过训练,净化心灵每个人,让他们头脑更清醒,并且有个清晰的目标,那就是钱不是认生最重要的,怎样回报社会,清清白白做人,拥有一个更幸福、更完美的人生才是人生的真谛所在。让他们懂得怎样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好家庭、工作、社会的之间关系。同时,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创新工作,关爱身边的人,整个团队才会互相关爱,共同进步,让爱和付出发挥做大力量,工作才会做到一流。

综合素质拓展训练报告 篇7

有调查表明, 初入社会的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职业目标不明确、不愿从事基层工作、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社会经验、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和动手实践能力不足等方面问题。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培养出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是高职院校急迫解决的难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一) 思想政治方面

总体来说, 高职院校学生主流思想和价值观是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 政治鉴别能力较强, 比较关心国家改革和发展, 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 对政治问题的分析较为理性, 不容易因为某些政治事件作出极端反应, 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较强, 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但也存在爱国情感强, 但爱党、爱社会主义和爱国的高度不统一, 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数、比例逐年下降。少数学生在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上存在一些困惑, 不清楚政治觉悟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很少主动思考如何提高政治觉悟,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不透彻, 践行力度不大, 也有极少数把入党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 一部分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表现出焦虑情绪等问题。

(二) 身心健康方面

近几年, 高职院校学生身心素质与全国高校的情况基本一致, 呈逐年下降趋势。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是不少学生热衷在宿舍玩网络游戏, 宅在宿舍, 很少外出运动;二是由于在高中阶段, 主要的目标任务是学习文化课, 故而缺乏锻炼时间;三是部分高职院校处于发展建设初期, 体育锻炼基础设施还没跟上, 满足不了学生开展体育健身的需求;三是受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高职学生存在恋爱纠结、人际交往矛盾、择业压力、学习焦虑等方面问题, 部分学生不会自我调节或寻求帮助。

(三) 科学文化方面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科学文化基础薄弱现象。由于在高中阶段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 学习兴趣不浓, 学习进取心不强, 学科知识结构不牢固, 不少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文学史、艺术知识欠缺, 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和文化遗产知之甚少, 对中国古代哲学知识几乎空白。进入大学之后, 接触类型的学科学习机会少之又少, 学校也相对缺乏这种科学文化氛围的营造, 学生在校期间, 较难得到这方面的提升。

(四) 职业技能素质方面

绝大部分学生入学后, 都渴望能掌握一技之长, 便于毕业后找工作, 但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客观因素, 导致部分学生职业技能掌握不熟, 实践动手能力一般。一些学生填报志愿时由于对职业、专业认识不够, 进入学校后, 开始排斥专业, 进而缺乏足够的毅力参与专业学习、实训, 导致职业技能较差。高职院校规模虽然不断扩大, 但个别专业由于设备经费不足、实训场所不够、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 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得不到长远提高。

二、形成原因分析

(一) “90后”群体的共性。

目前, 高职院校学生年龄段均为“90后”,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 学生的心理意识是不稳定的, 在思想情感上表现出随意性和主观性, 在政治观点和政治追求上缺乏坚定性和自觉性。他们易于接受外部信息, 但缺乏理性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 外界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引起他们政治素质的内在运动。

(二) 社会政治因素影响。

现在的90后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后, 接受新鲜事务能力比较强, 也容易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尤其是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最大, 这些学生对历史选择党领导中国的必然性认识不足、体会不深, 党内的个别腐败问题和现在的社会矛盾, 影响同学对党的认识和看法, 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三) 校园育人氛围不够。

高职院校学生中, 还存在一些对基本道德规范不愿遵循, 诚信意识不足等问题, 这与一些高校的校园纪律育人氛围不够有很大关系。学校虽然有较为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 (包括考勤、考试、寝室内卫等) , 但在实际执行中, 有时候失之过宽, 或者没有认真贯彻, 导致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缺失。

(四) 教学资源有限。

目前,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相对侧重于专业技能的教授和培养, 对学生人文、美学、史哲方面的培养涉及不多, 学校提供的选课平台过窄、开设的课程类型不丰富, 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个别专业由于设备经费不足、实训场所不够、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 导致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不足, 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不能完全吻合。

三、综合素质训练体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 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突破难点, 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论证, 结合高职人才质量培养目标总体要求, 特制定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体系, 思路如下:

(一) 构建素质拓展训练模块

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训练为目标, 突显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 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训练模块, 设计和制定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素质拓展项目, 建立素质拓展学分量化细则, 实施素质拓展证书认证制度,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综合素质训练模块主要是:思想政治道德与法律素质、身心与健康素质、科学与文化素质、劳作与审美素质、技能与创新

素质五个方面, 搭建平台和活动载体作为主要的提升途径, 如下图示:

(二) 成立三级素质拓展训练机构

成立由学校、院系、班级三级素质拓展训练机构。校级一级机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兼任, 执行工作机构设在学工处, 负责审核各院系的素质拓展训练实施方案, 监督、落实实施情况, 负责建立学院、院系、辅导员、学生为一体的素质提升工作考核评价体系。院系成立二级机构, 由院系总支书记和辅导员组成, 负责审核所在院系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情况, 负责班级素质学分的审核审查。班级成立三级机构, 负责组织班级学生参加各级素质拓展项目, 素质学分的申报。

(三) 搭建五个平台

1、课程平台。即思政课的内容要符合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特点, 把握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原则。

2、教学平台。发挥体育课、军训课、选修课、公益服务课、实习、实训主课堂的作用, 拓展第二课堂教学, 把学生素质教育纳入教学管理体系中, 作为必修课, 实施第二学分制, 与学生毕业挂钩。

3、队伍平台。建设和培养好德育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队伍四维一体队伍, 搭建学习、培训、晋升的平台。

4、基地平台。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建立国防教育、德育教育、社会实践、实习实训、服务学习、素质拓展、创新培养、创业就业、心康辅导、校际交流等基地, 发挥基地作用。

5、文化平台。围绕学生成长、成材、科学素养、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志愿服务、科技文化、修身立志等重大校园文化项目的建设。

(四) 各项保障

1、制度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学院各种规章制度, 特别是学生日常管理、第二学分制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等制度, 并认真落实, 保证学生素质提升计划顺利开展。

2、机制保障。每学期学院要对实施综合素质提升计划的各部门进行考核, 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考核指标。把学生参加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情况, 作为学生综合测评的重要考核条件, 并与评先、评优、评定奖学金、入党、入团、就业推荐、毕业等挂钩。

3、经费保障。学院要成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工作专项经费, 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网络平台建设、社会实践、大型活动、学术研究、考核评比和表彰奖励。

总之,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是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发展必然趋势, 也是高职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只有切切实实把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作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目标, 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 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摘要:21世纪初, 中国的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凸显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素质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培养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人才, 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难点和挑战, 本文基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视角, 谈谈如何构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体系。

综合素质拓展训练报告 篇8

关键词:业余田径训练;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见解

·【中图分类号】G823.4

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业余田径训练是锻炼其耐力、柔性、灵敏度以及助于个人身体全面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少儿综合身体素质越来越低。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以及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在我国小学的课程设置中田径运动成为一门必修科目,成了新改成改革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业余田径训练本身存在很多不足,发展稳步不前。可以说,建立适合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育的和内容新颖的科学训练体系是目前形势的大势所趋。

一、少年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

少年儿童处于初级发育阶段,其心理和身体都不够成熟,因此必须结合其身心发育的特点,制定适当的业余训练项目,才能提高其综合身体素质。(1)身体增长迅速。因为少年儿童在少儿时期身体的自然增长速度特别快,因此对业余田径训练的要求非常高。适当的业余田径训练可以帮助少儿提高运动成绩,同样的自然增长也能做到这一点。但是自然增长会受到业余田径训练的影响,所以说要根据少儿身体自然增长的特点来进行业余田径训练,这样的手段不但有助于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生长而且能够使少年儿童有效完成训练科目。(2)易发各种成长问题。处于少儿时期的少年儿童其身体发育正是最旺盛的时期,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呈现出一种快速发育的状态。比如说12~13岁的少年儿童每一年的身高能够增长8~12cm,因为身体各个器官发育太快,因此整个身体系统都比较脆弱,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很多问题。其次,因为少年儿童圣体增长迅速,因此所需营养也就增多,要是营养无法满足,加上训练强度过大,很可能造成少儿骨骼发育不良、贫血等多种疾病发生。由此可见,在对少年儿童进行业余田径训练的时候,必须将保护少年儿童的心血管系统以及训练强度的控制、营养的供给等放在首位,避免发生不乐观的状况。(3)少年儿童的身体各个部分发展不够平衡。身体各个部分发育不够平衡是少儿身体发育阶段的特点之一。其心血管系统及内脏器官的发育落后于运动器官;韧带和关节的发育落后于肌肉。所以必须在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前提下进行业余田径训练。在避免各个薄弱器官受到损伤的前提下达到加强训练的目的,这样就能够提升少儿的综合身体素质。

二、业余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少儿对田径训练的兴趣不够浓厚

有关调查表明,大部分少儿对业余田径训练教学没有太多的兴趣,因为业余田径训练的运动量过大而形式单调,没有几个少儿愿意坚持下去。还有的学生觉得业余田径训练与他们的学习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没有多大用处,因而对业余田径训练产生怠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少儿学生正确认识业余田径训练课程教育的意义,然后再采取新颖的方法使其对田径训练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

2、教师对田径训练的认识不到位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可见教育部对学生的教学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课程的实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健康第一的发展理念,但是田径教学教师在段时间内并未适应这种新理念。有的教师甚至认为业余田径训练课程形式单一,没有别的科目那么好玩,心理上就会出现一些不平衡。再加上学生对这门课程没有多大兴趣,在平时训练配合中不够默契,任课教师难免会出现怠慢课程的心里和现象。

3、田径训练的教学方式不够恰当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一部分任课教师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略的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田径训练课程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的情绪,导致少儿只能被动地训练,最终不但影响的教学效果而且会使少儿对田径训练产生的厌倦心理。

三、基于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上的业余田径训练创新策略

1、更新观念,重视业余田径训练

業余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提高以后,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更有助于田径训练课程的开展。首先从校领导做起,任课教师为主,将重视业余田径训练科目的意识传达到每一个少儿的身上,转变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将业余田径训练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来开展。校领导对于此门课程从根本上予以政策支持,例如投入适当的经费,构建合适的田径运动场地,和不断推进新课程的开展。任课教师必须从心理上明确田径训练对少儿一生综合身体素质的重要作用,不断学习、创新训练方式,提高教学水平。除此之外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使业余田径训练项目顺利开展。

2、改进方法,建立健全的业余田径训练体系

要想提高业余田径训练的效率就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业余训练教学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在实际教学训练过程中,探索利于少儿身心发展的方法,例如任课教师可以制定科学的训练课程计划。对学生平时的训练结果身体潜能多加分析,争取为每位学生制定一套适合学生身体发展的训练计划。把握好每一次训练的强度和运动负荷,甚至练习的时间及顺序,注重少儿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密切联系,使业余田径训练的效果能够从根本上有所提高。

3、分类指导、建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训练模式

我国旧有的业余田径训练模式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因此要想将素质提升和人才培养看做同样重要的教学任务,就应该实行分类指导的方法。首先要将业余和专业的关系把握好,根据少年儿童的不同情况来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尤其对那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要选择专业化的训练方式来队其综合身体素质进行提高。对于没有兴趣参加业余田径训练的少儿来说,最主要的是先培养其训练兴趣,从最基础的训练做起,以激发其对业余田径训练的兴趣。

四、结语

少儿业余田径训练是全面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业余田径训练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得到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各个方面的鼓励与支持,形成以少儿身体生长为主要目的而制定的业余田径训练计划。

参考文献

[1]黄竞.少儿田径项目科学化训练叹息[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02).

[2]吴健.队新时期地方青少年田径鱼洞训练的思考[J].学报,2010(08).

上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下一篇:内部项目承包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