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反思

2024-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反思(精选11篇)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反思 篇1

——新教师教学反思

青春是美丽的。但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放出美丽的火花。可以因虚度而懊悔;也可以用结结实实的步子,走到辉煌壮丽的成年。这就是我的青春格言。正是在这条格言的指引下,一路走来,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从成为教师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唯有勤奋才能让自己从一个新手成为能手;唯有谦逊才能让自己由“孤军奋战”到“博采众长”,只有二者兼备才会有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工作中,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绝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2012年刚参加工作,学校就安排我担任两个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兼九(17)班的班主任,兴奋中夹杂着惶恐和不安,但我很快冷静了下来,将压力转换成动力,积极投身于工作和学习中。

教学上本着“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教他们学习知识,而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极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此外,我还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经常阅读各类专业书籍,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并适当加以改变运用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时刻做到学以致用。我还积极与备课组其他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交流,向他们虚心请教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复习的方法策略,汲取他们的教学经验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不知不觉一学期下来,听课次数达到了56节。教学之余,我也经常与同事一起探讨教学科研方面的问题,了解教学改革的新动态,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不让自己所教的内容成为滞后产品。天道酬勤,在2013年的中考中,我所带的班级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进入重点高中的人数达到了22人,录取率超过了50%。我们学校的物理平均分排名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名列全县第一。我取得的成绩与学校的培养和物理组这个优秀的团队是分不开的。

我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工作一丝不苟,教学以实为本,育人从实际出发。我深信只要踏实肯干,定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同事的认同。

今年我接手八年级(12)班的班主任工作,以及四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经历了毕业班工作的“洗礼”,再一次身处班主任的位置上,我的工作开始变的得心应手起来。在接班以前,我就了解到,这个班在陆老师的管理下,各项考核指标已达到年级组前列,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好班”。在信心与压力俱在的前提下,结合学校的现代班级建设理念,我对班级进行了多项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首先是着力打造班级管理团队,从班委会、值周组、小组长以及团委,实行竞聘上岗和监督机制。班级内部有班委会和值周组两套管理体系,班级日常管理有值周组负责,班委领导和考核值周组,团委除了本职工作外还要负责考核班委。管理者之间合作与竞争达到了平衡,有效提高了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其次是制定了《希望12弹性惩戒制度》,把学生被动挨训变为主动接受惩罚,体现了自我教育的理念,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管理,班风有了很大的改善,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同时也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谓一举两得。针对学风不浓的现状,结合学校“打造书香校园”的契机,在班级展开了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取得了显著地成果。在学校一年一度的评优树模活动中,我也荣获2013-2014学“优秀班主任”称号;所带班级也获得了“文明班集体”殊荣。

日常生活方面,我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乐于奉献,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地做好领导交给自己的每一项任务。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秉承“才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同事及学生面前做出表率,力争成为一名大家公认的合格乃至优秀的青年教师。在完成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也希望能挖掘展示出自己更大的潜力。

马克思说,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追求的。我坚信这句名言。因此,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渴望有更多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所以从进入三中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让自己在三中的舞台上能有所成就。在学校组织的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我也是积极准备和参与,获得了校级二等奖。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反思 篇2

一、高校教师心里健康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生活压力也越来越重, 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许多人都在超负荷工作, 身体和心理始终处于亚健康状态。有调查显示, 仅在2003年—2004年一年的时间里, 有关高校教师师德沦丧、师表不存的报道就有20多起, 究其深层次的原因, 仍是压力过大导致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近几年, 高校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 有51.23%的高校青年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其中32.1%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 16.56%的教师存在重度心理障碍, 2.4%的教师己经形成心理疾病。常见的表现是焦虑、烦躁、睡眠不佳等多种形式, 有时会出现心悸、不安、胃绞痛, 各种与现实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教师的亚健康状态。

二、高校青年教师心理亚健康表现形式

首先, 个人人格缺陷。高校的青年教师90%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工作的, 有的是学士, 有的则是硕士、博士, 他们从小到大, 一帆风顺, 没有受到一点挫折。在大学阶段, 他们都是优秀分子, 在一片褒扬声中成长, 参加工作后, 虽然人还在高校, 但身份不同了, 要求也不一样了,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在职务职称评定、待遇分配等问题上, 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造成心理失衡及不平等的感觉, 心理承受力显得比较差。在自我认识方面, 他们大多自视甚高, 自我感觉良好, 自尊心过强, 领导批评不得, 同事说不得重话, 一旦受挫, 容易产生偏激、冲动、抑郁, 对现实要求过高, 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偏差, 在归因方面, 往往归因于外, 少从自身找原因。

其次, 人际交往不畅。大学教师具有多重角色, 他们既是学生的教师、子女的家长、父母的子女, 又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社会的模范公民, 繁忙的工作使他们的人际交往面过窄, 无更多时间去与人沟通、交流和进行心理调节, 而易产生种种亚健康心理问题。

最后, 躯体性反应。很多大学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及课题、科研的压力经常熬夜, 总感到身体不舒服, 疲乏无力、肌肉酸痛、失眠焦虑、身体机能下降。健康的人在疲劳后稍加休息便可得到恢复, 而亚健康的人则长期、持续处于“累得很”的状态。

三、高校青年教师心理亚健康的对策

1. 社会———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氛围

社会的变化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变化致使教师感受到压力。面临外部社会的急剧变化, 为了使教师心理有所准备和具有相应的适应能力, 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要求进行改革, 改革的内容和形式适合教师的现实。其次, 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要求和态度也是教师压力的重要来源。政府应从战略高度对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再认识, 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政府切实增加教育投入, 改善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 鼓励、支持高校青年教师认真育人、大胆创新。

2. 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学校制度的改革也是影响因素, 高等学校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 将解决这一难题作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解决教师的角色冲突, 提高大学青年教师的心理应激能力, 建立和完善工作上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增加投入, 积极改善大学青年教师工作和生活的硬件设施;对大学青年教师进修、学习和科研工作进行专项支持;要通过实施导师制和传、帮、带, 加强引导和扶持, 帮助青年教师开阔视野, 丰富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提升科研能力, 在团体创造中实现个人突破。通过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中创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 增强相互了解,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家庭———建造一个温暖的生活空间

家庭与高校青年教师是个互动的系统, 青年教师刚刚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家庭, 承担着对家庭和亲人的重要责任, 而家庭同时也是他们人生温馨的港湾和加油站, 家人的理解、支持与关心是他们心灵的鸡汤和事业成功的动力。高校青年教师阅历浅、缺乏经验, 可能遇到难以承受的问题, 难免将问题带回家里, 这时家人的鼓励与支持就成为他们理想和信念上的重要的支撑。因此, 高校青年教师的爱人及其他亲人要真诚地关怀他们, 使之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有效地减少高校青年教师的孤独, 提高青年教师的自信。

4. 个人———有效进行自我调适

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 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帮助只是外因, 而个体的自我调适才是内因。高校青年教师了要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户外活动等, 可使人舒缓长期紧张的神经, 又可使精力得到恢复;学会避免不良认知, 学会经常进行自我表扬和反思, 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教学行为, 从而找到焦虑、紧张的压力来源, 制定合理解决方案, 逐步进行落实;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同时要劳逸结合, 学会自我放松, 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摘要:教师职业是一个高压力职业, 职业上的持久压力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本文从实际出发, 论述了新时期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现状及表现形式, 并就改善青年教师心理亚健康状况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青年教师,心理健康,亚健康

参考文献

[1]王金辉.高校管理中重视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 .

[2]邱莲.大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J].四川精神卫生, 2003, (3) .

青年物理教师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篇3

一、反思教学思想,形成寓教于乐的教学效能

良好的物理教学思想是优质物理教学的行动纲领,能引导教师沿着正确方向实施教学过程。物理承担着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深刻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等能力的培养任务,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青年物理教师必须熟悉物理学科的能力培养目标,领会其核心所在,使学科教育思想在自己心目中形成正确、深刻的教育导向,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了解物理的思维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认清掌握物理知识应先“死”后“活”的特征,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思想,能变通地掌握知识,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不再是苦中求乐的“苦行僧”生活。

对物理教学思想的反思能形成寓教于乐的教学效能。它能使学生学习物理不偏离正确方向,少走弯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能减轻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负担。

二、反思教学对象,形成因材施教的教学效能

学生学习物理呈现层次差异,但更多地表现为个体差异,高中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得班级差异明显,因此教师必须摸清学生的底细和特点,找准切入点,实施有效教学。

学生层次差异主要是知识基础、应用能力、习惯养成、方法掌握等差异;个体差异主要是智力因素、努力程度、心理素质、心态等差异。教师必须在认真分析学生存在差异的真正原因后,再针对学生的缺点“对症下药”,依据教育需先疏导再引导的原则为学生量身定做教育发展计划。对优生要有具体的培优策略、实施步骤、 测评方法等设计,并对优生进行心理素质、综合能力、应试技巧等全面辅导,鼓励优生在知识理解及应用上大胆进行自主性、创造性学习,给其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要避免优生任其发展;使其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地发展,不能让优生的自主发展成为其特权,否则会令其无拘无束,教师无法控制,将使培优适得其反,一无所获。

对学困生培养,首先要尊重其人格,帮助学困生克服畏惧物理的心理障碍,建立征服物理的信心。教师与学困生共同分析其学习困难的根源(如基础知识薄弱、基本能力欠缺、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恰当、自制力差、自信心不足等);使学生对自己在学习物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客观的认识和危机感,并有主动解决问题的决心。然后一起寻找学习物理的方法,确定短、长期奋斗目标,并制定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转变措施。一旦学有成效,学生获得成就感,就能遏制消极因素的影响,恢复其学好物理的信心。对于学困生,青年教师还必须反思教学进度是否偏快、难度是否偏难、知识是否落实,反思对其习惯养成的教育是否到位,只有把这些工作做细、做到位,才能确保学困生的转变和进步。

对教学对象的反思能形成因材施教的教学效能。它使物理教师教有所用,学生学有所获,使教、学双方和谐发展。

三、反思教学内容,形成优质高效的教学效能

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已深入人心,但高考仍是检验素质教育成果的主阵地.对理科生来说,得理科综合者,必先得物理,才能得高考,这说明物理是理科生高考成功的关键。青年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物理的引导者,不仅要弄透各个知识点,而且还要熟悉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并关注每年的细微变化。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先设计,再针对性地讲解、训练、强化知识,通过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面对问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平稳的心态,能从容地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反思教学内容应包括知识讲解、理论传授、定理、定律理解及应用、例题选择、习题编制,讲解分析等做得是否准确到位。反思教学内容会使物理教师更加注重教学细节、教学效果,教师的这种行为能引导学生不满现状、不断上进,养成其高标准、严要求的学习习惯,达到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能形成优质高效的教学效能。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动力,有利于学生物理实力的提升,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四、反思教学方法,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效能

面对同样层次的学生,讲授同样的知识内容,不同教师用不同的方法讲解,教学效果差异很大。物理教学中,只有经过教师潜心研究的教学方法才能有较强的实效性,但由于带有教师个性特征,所以不能简单地仿效。

青年物理教师在讲解一个知识之前,尤其是重、难点教学,必须准备几种教学方法。经过思维整理、加工后,筛选出既便于自己讲清楚,又利于学生接受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例如高中物理中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就有很多种方法供教师选择使用。教师可先让学生直接做分组实验,在巡视中搜集学生出现的问题后,令其暂停实验,先了解探究实验目的、操作方向;然后学生继续做实验,此过程要引导学生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不同结论,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最后教师才对学生的结论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探究实验成果。这样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创造性学习能发掘其自身潜力,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能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效能。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还能使物理教师进发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激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对教学艺术的反思,能形成收放自如的教学效能。它使课堂既在教师的调控之中,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张弛有度,能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青年教师教学反思 篇4

本周,新进入汉光中学南校的十六名老师将一一展示自己的风采,我是被安排在周一下午第二节,在多媒体功能室与初二1班的孩子们共同完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探究。课前我认真准备:钻研教材教法,精心制作课件,与教研组老师反复商讨修改学案;课上,采用新课堂模式,运用小组计分和个人计分规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让他们深刻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并升华情感。课后,教务处杜主任和其他老师对我的指导、建议让我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在这里我将总结自己的一些不足,作为今后教学上的指导。

在专业方面:

1.在讲述探究实验时,要巩固学生关于对照实验和变量的记忆;

2.在讲述狼孩故事做情感升华时,最好展开来讲,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区分狼孩的行为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并对学习行为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课堂组织方面:

1.教师讲授过多,学生自主体现较少。在课堂反馈环节,可以课件上给出答案,让对桌互判;

2.两个探究的任务不明确,可以让各小组自主选择其中之一,并组织小组间对抗竞争,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参与度。

培养青年教师 教学反思 篇5

教学反思

杨桥螺山小学 倪婷婷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3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宜秀区杨桥镇中心学校组织的英语对话教学研讨活动,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art B Let’s talk&Let’s play,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后专家教师们的点评,我对本堂课进行了如下反思:

一、反思导入环节

热身活动是一种课前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引发学生学习英语动机的活动,我采用谈话、唱歌的形式首先创造了浓厚的氛围,所以学生英语的兴致就很高,但是在歌曲的长度上考虑不周,歌曲过长。

在复习旧知It’s ____.(cold/warm/cool/hot)的环节中插入了新词degrees的教授,由具体的温度来更深刻的理解旧知cold/warm/cool/hot的含义,但是或许目标设置不够明确,在之后的巩固环节中发现学生对warm和cool的理解不到位,在教学设计上欠考虑,在旧知和新知的融合上设计不够科学,既没有达到巩固旧知的效果又没有很好的呈现新知。

二、反思新授环节

在新授环节我创设了恰当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语言并理解语言。通过Listen and choose、Listen, look and fill in the blanks、Practice in pairs三步帮助学生由浅到深理解对话,从整体到细节不同层次上理解对话,有效处理本课时的重难点。但是整个过程中缺少教师示范读,学生分角色朗读的环节,缺少对学生英语基本功的有效训练,有些急于求成,以至于在Practice in pairs的环节中学生不能独自完成表演任务,需要借助课本才能完成。在学生表演的时候,我看着自己做的PPT,当时就思考应该在PPT中加入恰当的关键词,以辅助学生完成角色表演的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在分析中西方对气温描述差异的.设计中,只呈现了26℃和26H在同一温度计中的位置,未能将其对应的华氏度或者摄氏度的具体度数予以呈现,不能让学生直观形象了解两种气温描述之间的差异,导致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出现偏差。

三、反思操练环节

在操练环节中我创设 Let’s travel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觉到有趣,愿意根据所学知识编新对话。通过给出对话模板,适当降低任务难度,保持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参与度。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练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练习。

在本环节中,由于对各大城市名的教学渗入不够充分,在对话中学生只选择简单的城市名进行交流对话,对复杂的单词产生畏难情绪,在教学设计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上准备不够充分,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努力改善。

四、反思巩固环节

学生的语言输出是体现英语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在巩固环节我设计了Write a letter to your family or friends(关心亲人或朋友所在城市的天气)写信的方式,既巩固本课时所学又检测学生完成语言输出的程度。为了课堂效果,我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这封信,从而大大降低了任务的难度,不能达到检测的效果,任务的设置应该与学生的能力相一致,不能过低当然也不能过高,应做到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五、反思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上突出了本课时的重难点,由于担心课堂时间和课堂效果的问题,在课前便将重难点内容板书完成,缺乏学生认识的过程,有些仓促,并且不够美观。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反思 篇6

浅谈新课程下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影响

2007年,我走出校园,踏上三尺讲台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历史教师,短短的四年从教经历,断不敢说有多少经验之谈,但是收获还是颇多的。回顾这一路走来,教学反思当是我们青年一代教师快速成长的最主要的动力源泉。

反思存在于生活中的时时处处。那么什么是反思呢?反思,一般是指人能够以自己及其行为为对象而进行的审视与思考。教学反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所以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有人说,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带着遗憾的艺术。即使做好再充份的准备,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历史知识结构、历史思维能力各不相同,再加上课堂上教学环境的差异,也会使一堂课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未能达到预期遗憾。怎样才能发现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呢?接下来本文着重从教学观念、教学设计和作业设置的反思三个方面谈一点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活动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课堂上,学生才是自我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活动的主角,而教师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与考试目标的实现,将教学与生活完全隔离,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使学生感觉只是为了了解历史而学习历史,学生的生活经验完全不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展现。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上完一堂课后,我们应该反思: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的是一种怎样的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了吗?今天我表扬学生或是批评学生的方法方式是否合适?今天的学习是否联系到了相关现实问题?是对学生今后 的学习和生活有一点点帮助和改变?我们应当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接近生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世界,变历史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促进学生主动求知、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着“活力”的人的世界。

二、教学行为的反思

关于教学行为的反思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课后反思。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的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教学前反思更多的是针对教案和教学环节的设计。在新课的设计中尽可能合理的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学生乐于思考和探究。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已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这一课的设计过程中,对于“思想家老子”这一知识点的设计起初是这样的:简单的让学生提取重要的信息点:老子生活的时代,他是那个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品是什么,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老子的思想,我还专门补充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但时间花了不少,效果并不怎么好。后来就考虑是不是能将这个问提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帮助学生理解呢?于是做了以下调整:

案例一:关于老子思想的分析,借助学生所知道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故事,设计以下问题 :

1.哪位同学能讲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的故事。

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立面,举一个你知道的或遇到的对立面互相转化的例子。3.学生真正懂得了老子的思想后,让学生结合老子的思想,谈谈怎样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好事与坏事。

设计反思:实际上,学生对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是比较了解的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福——祸——福——祸这一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过程.再将这一问题与生活实际中对立面相互转化相结合,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了老子的思想内容,更让孩子们体悟到了他的思想精粹。帮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失败不气馁不放弃,成功不骄傲不自负的品格。

教学中反思要求我们回过头想想课堂教学中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全情投入到历史课的教学活动中?是否给予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理解教学内容,及时提出相关问题或质疑,师生共同探究?是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历史课堂教学在师生的互动中进行,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去激活思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案例二:在讲授七年级下册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课时,课堂遭遇突发状况。在讲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开发台湾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时将其与清朝设置台湾府的意义混淆在一起了。在补充讲述当时清朝与台湾的关系后,有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孩子突然冒出了一句:“太可耻了哎„„”针对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时,遭遇这些突发事件临时我重新调整了问题设计: 1.请那个调皮的孩子说一说他认为郑成功后代“可耻”的原因。2.请同学们讨论:台湾归顺清是好事还是坏事,是该归顺还是拼死抵抗,为什么 ?

3.这件事对中华民族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 ? 4.我们应当怎样评价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的举动。

课堂反思:让我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同学们对这一个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热情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产生了激烈的辩论。在最初的时候如果将郑氏后代归顺清朝放在维护祖国统一的高度,会有多 少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这一行为是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的呢?一个孩子的想法改变了这一个问题的整个设置,一步步深入、共同探究,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这样的效果要远远好过教师将已有观念“填鸭”给孩子。

课后反思的一般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第一是检查审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怎样处理这样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二是下课后思考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并且及时的记录在教案上,以备下次教学。课后反思比较难的是及时和坚持,因为有的时候思想的火花就在一瞬之间迸发,所以就要很及时的记录下来,否则转瞬即逝。还有就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记录、不断总结、时常思考分析。

三:作业设计的反思

合理有效的作业布置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教学效果评价的一个参考。日常作业往往更重视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而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他们更喜欢的是灵活多样,活泼有趣的作业。比如搜集资料型作业;调查、访问型作业;观察、体验型作业;汇报、表演型作业;喜欢手工、绘画型作业等方式都是他们比较乐于接受的。这样的作业不仅能激发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且还能让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比如:让学生以一名小小的外交顾问的身份,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见或建议。比如让孩子们在了解了《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之后,以一位北宋时赴京赶考的秀才,给家人写一封叙述当时国都——东京衣、食、住、行的家书。再比如当下比较流行的新事物也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在学习了建国以来突出的科技成果以后,将今天学习的收获写成一条微博共同交流分享等等。实践证明,这些类型的作业大受学生欢迎,不仅很好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大大提高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小结:

教学没有固定的模本,丰富的教学经验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对于我们这样从教时间不长,没有经验的青年教师更是如此。作为青年教师更应勤于记下每堂课后的点滴体会,零碎经验或教训,长此以往,便可聚沙成塔。课后的教学反思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你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并弥补历史课堂上留下的遗憾。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进行交流,我认为各种形式的交流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交流学习有多种形式:观摩名师、优秀教师上课;多参与教研活动;多听取教育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多与同行交流等,也包括与学生的交流,都是能够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不竭动力。

一个善于思考的青年教师总能够有机会找到通往智慧大门的钥匙,成长就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再解决的循环往复中逐渐产生。时常反思教学,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着巨大的帮助。让我们在不断地反思中,深刻认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让我们在不断地反思中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自己的教育视野;让我们在不断地反思中,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让我们在不断地反思中,吸纳先进的理念,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逐渐开始重视过去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更多关注教育的热点问题和深层次问题,促进自身更快的成长。

乌鲁木齐十三中学

王孟选 2011年4月

参考资料:

1.《浅谈课后反思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吴忠高级中学 郝夏琴 2.《反思性教学》熊川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探讨 篇7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校发展的潜在力量, 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总体教学质量。为了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进程, 缩短从学生到教师转变的适应期, 要设立专门的教师教学培训机构, 建立以岗前培训、教学基本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外出进修培训等多层次有机衔接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

一、岗前培训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统一

岗前培训的目的, 是让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了解高校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学习高等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提高基本素养, 并了解其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目标, 为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打下基础。

敬业是教师师德建设的核心。青年教师有了敬业精神, 自然就会恪守职业道德, 就会乐于钻研业务。奉献是教师的无私美德。青年教师要树立对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强烈使命感、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精神, 忠诚教育事业, 做到与人为善, 乐于助人, 尤其是要关爱学生、善待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因此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他们认识到教书育人是一项神圣的职业, 献身教育事业是一种崇高的选择。因此, 岗前培训工作也需要注意对年轻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二、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为确保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不断提高, 学校教师教学培训机构要每年制订教学基本技能培训计划, 同时聘请教学理论丰富、实践水平高的退休老教授担任专职的培训指导教师, 通过开展各类活动, 为青年教师搭建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平台。

教学基本技能培训的内容主要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以及多媒体教学基本技能。其中, 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语言技能、板书技能、讲评技能、变化技能、演示技能、提问技能等;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则包括导入技能、强化技能、组织教学技能、试误技能、结束技能等。

青年教师今后都将传道、授业、解惑, 所以进行试讲是一个必要的环节。根据今后工作安排, 青年教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 认真准备第一次试讲。试讲时, 将由学校教学职能部分根据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并记录在培训考核表中。一方面, 评价结果为青年教师的今后努力方向提供依据;另一方面, 用于培训结束进行第二次试讲时的比较和参考。

另外, 还要注重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是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个性化培训, 是各系 (部) 在学校教师教学培训机构指导下, 结合学科、专业、课程开展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各系 (部) 要每年制订具体的专业技能培训计划, 主要针对本单位所开设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 使青年教师熟悉相关课程及对教材的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 提高专业知识教学水平、为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技能纯熟的名师的传、帮、带作用, 要由各教学单位遴选符合条件的指导教师, 通过教学结对指导、教学规范培训等多种形式, 搭建专业技能教学交流平台, 使青年教师较迅速地熟悉课程教学大纲、教材, 明确教学任务及要求, 较好地进行教材、单元 (章节) 分析, 形成较强的授课能力。指导教师负责对青年教师进行以教学工作为主的全面指导, 包括试讲、备课、教学观摩、参加实验等, 指导教师在每个学期的期末要为青年教师写一次评语。

每个学期, 青年教师所经历的教学工作和培训内容都不尽相同, 所以在每学期结束时要进行工作总结。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有“量”与“质”两方面的要求。在“量”的方面, 要求按照培训计划完成全部内容, 并认真总结和填写考核表。在“质”的方面, 要求进行第二次试讲, 并与第一次试讲比较, 证明教学质量是否提高。

三、鼓励外出进修培训, 实现培训形式多元化

要拓宽培训平台, 注重把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 建立、健全以更新知识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制度, 坚持在职为主、形式多样、加强实践的原则, 实现有明确目的性和较强针对性的培养, 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进修, 做国内访问学者, 参加骨干教师进修班或高级研讨班, 开展学术讲座、学术会议、新办专业或新开课程进修培训等, 实现培训形式多元化。为充分调动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学校应制定青年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办法, 提供进修机会, 明确支持培训经费、保留学习期间相关福利待遇等, 以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进修培训。

参考文献

[1]申继亮, 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1) :64-67.

[2]蒋伟进, 国秀琴, 姜文.高校教师素质结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3, (1) :78-79.

[3]于晓娟, 周晓晶.发展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若干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34) :235-236.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探析 篇8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是高校的青年教师需要认识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探讨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问题,讨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01-02

大学青年教师被形象的称为“青椒”,主要是指初入职场、年龄小于40岁、中初级职称的一类人群。“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青年高校教师应如何给学生上好课,得到学生及社会的认可,这是每一名青年教师都应关注并认真思考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青年教师培养缺乏体系化及长远发展规划,理论研究偏弱,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也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1]。青年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来逐步的成长,特别是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逐步学习、积累的过程。以下是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几点关于教学能力提高的探讨。

1.重视课堂教学组织,认真上好每堂课

课堂教学的组织非常重要,课堂教学的组织不是由教师单方面传授教学内容,应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所以作为教师要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要重视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逐步转变为内在的需要。

同时,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所受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作为工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从教学规律上来看,教学工作首先应把握住的一个原则应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应考虑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可能做到高效的教学。

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不仅要从自身主动着手,而且要从高校制度层面设立系列促教保障,从而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切实提高[2]。

2.加强教学过程中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队伍自身就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以及创新的行动和实践。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是需要我们在实践当中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虽然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培养了最多的工程技术人才,但是现在的工科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比20年前要差。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倡导的“回归工程”、“强化实践”。坚持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实践与创新平台,将课堂教学、课外创新实践、科技开发与服务等融为一体,使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充分的提高。

为了突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特别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环节。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需要参加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技能实习、毕业实习、毕业实践等多个实践环节,这多个实践环节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在教学实践中,各专业还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建立了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包括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3]。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企业的生产与教师的教学科研结合,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企业、认识企业,从而为今后服务企业打下一定的思想基础。

另外,通过促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通过开展与专业结合的课外科技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3.坚持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结合

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有很大意义,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是互相促进的作用[4]。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

通过把科研成果带入课堂,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将科研课題转化为教学,形成了多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成熟做法。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本科实验教学内容中,固化为教材,可以保证实验内容新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海文.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4):107-108.

[2]杨燕,沙润.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学研究,2007,30(2):132-135.

[3]龚艳冰.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2).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反思 篇9

《有理数》复习课教学反思

克井一中杨梅玉

本章是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负数,使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在“数与代数”中,运算是核心内容。“引进一种新的数,就要研究相应的运算;定义一种运算,就要研究相应的运算律”,这是代数的核心内容。因此,本章的重点是有理数的运算与运算律。

具体实施策略: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数及运算的知识,就是有理数及其运算的知识,数的范围限制在“正数和0”。因此,本章内容的教学,首先要做好与以往算术知识和方法的衔接,在原有基础上自然引申出新的问题和思路。例如,对负数的认识,借助实际生活、生产中大量存在的“相反意义的量”,提出引入“新数”的需要,然后借助“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自然引入“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难点突破:

1、利用数轴,通过数形转化,帮助学生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掌握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认识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2、在学习运算法则时,一是坚持“归纳式”教学,二是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通过“收入5元,支出3元,还剩2元”解释5+(-3)=2

3、可以通过例题示范和使用活动单来规范答题和形成技能。

本章分2课时进行复习,第一课时主要以复习有理数中的.有关概念为主,第二课时主要以复习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运算顺序等。我的设计思路是先自学复习概念,然后针对每一个概念进行相应题目的训练,再复习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运算顺序,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训练,点拨讲评,强调注意事项,经过这两节课的实践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优点

1.采用了一点一练的方法复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归类掌握知识;

2.课堂上注重归纳总结,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3.注重学生自主复习,少讲多练,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效果较好;

4.多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多用展台节省时间。

二、不足

1.内容多,时间紧,落实不够,最后没有预留总结时间;

2.有理数的运算训练时间太短,下节课应该继续训练。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论文 篇10

第一,缺乏实践经验,虽然他们有着充分的理论基础,但很难与现实实践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

第二,教学当中的重难点不够突出,“大而全”的教学特点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从而导致了学生对学习积极性不高;

第三,语言的精炼程度不够,很多都是照本宣科,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无法做到深入浅出的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能有效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第四,讲课节奏太快,咬字不清,声音微弱,严重影响的教学效果;

第五,教学不规范,手段单一,并且有过于依赖PPT的现象,一旦停电或电脑出故障,没有多媒体帮助,就无法进行正常教学的情况;第六,课堂板书随心所欲、胡乱书写,使学生课上无笔记可记,板书没有达到服务教学的目的。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导致的。在这里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教学能力,通俗的`讲就是教师完成教学活动所应具备的能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缺少对青年教师的岗前系统培训。青年教师一般学历层次比较高,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专业知识较为扎实、知识结构新、创新思维强、接受新事物快。但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并不是师范院校毕业,没有师范类课程专业学习与培训,因此教育学理论知识与技能也相对缺乏。而多数学校也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也不够重视,培训内容往往趋于形式化,高校对于青年教师使用多、调教少,这就导致了大多数的青年教师对职业技能只是一知半解,并没有真正地掌握。部分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考虑对相应课程与教案的熟悉度,却忽略了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势必会造成教学内容过于枯燥,重难点把握不精准等方面问题。

第二,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教学研究是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自我完善的有效方式。青年教师年轻、精力旺盛、家庭负担小,往往是教学一线的主力军,每学期承担了大量的课程教学,使得大量的时间被用于应付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时间精力去进行教学研究。另一方面,由于部分院校资源分配不均,再加上青年教师刚入职,科研成果较少,在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往往是成为弱势群体。再加上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几乎都要求申报人至少是副高以上职称,从而导致很多青年教师无法获批一些重大项目,这严重限制了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三,青年教师教学反思意识不强。一直以来,教学反思都被认为是教师职业发展与自身成长的最核心的环节。通过对教学中重难点问题的教学反思可以使青年教师认识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很可能就上升为教育中的创新理念与新模式,用于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反思 篇11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17-03

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青年教师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当中。他们中绝大部分缺少教学训练,缺少教育理论基础和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不仅是提高高校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自身需求。因此,各高校纷纷通过开展教师教学比赛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活动中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本文即以浙江大学2012年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复赛成绩作为样本,为教师教学培训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进行了讨论。

一、浙江大学2012年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实践

(一)比赛形式

浙江大学于2012年6-10月举办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比赛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初赛,由学院(系)自行组织,具体规定和要求由各学院(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第二阶段为复赛,由学校组织,采取专家随堂听课的形式进行。第三阶段为决赛,由学校组织。经过院系初步选拔,最终有51人参加复赛,本文即以51位教师的复赛成绩作为数据分析样本,探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服务对象以及途径。

(二)比赛指标分析

浙江大学2012年教学技能比赛评分指标如下:

教师参赛水平的评价是一个相对性概念,本次比赛改变以往评分细化(到5分)的情况,而采用分大类给总值的打分方法,根据复赛人数和学科特点,共分成3组进行,每组的打分专家均为5人以上,尽可能保证每组参赛教师的评价结果公平可信。

(三)备赛工作

本次备赛,突破以往院系自主辅导的传统,在全校开展了多次针对性的赛前培训和辅导。首先,特别邀请了清华大学资深青年教师指导老师为我校青年教师进行了针对性的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使得参训教师对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各项比赛标准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理解;其次,我们邀请了浙江大学3位资深教师为参赛教师进行赛前的VIP辅导,过半参赛教师参加了这次辅导,近距离面对面地向老教师请教教学中的疑惑并获得帮助,使每一位教师都获益匪浅;我们还邀请了在2010年青年教师比赛中变现突出的教师以沙龙的形式同参赛教师交流比赛心得。经过这样的系列备赛活动,不仅让参赛教师对于参赛了解深入,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校园都掀起了教师教学技能交流的热潮,其影响意义是深远的。

(四)复赛结果与分析

1.参赛人员组成分析

本次复赛人员中,教授占比12%,副教授占比63%,讲师占比25%。截至2012年底,浙江大学全校在职教师队伍中教授占比39%,副教授占比43%,讲师占比11%;全校40周岁以下的教授占比11%,副教授占比57%,讲师占比17%,可看出,在参赛教师中,拥有副教授和讲师职称的人参赛积极性较高,而拥有教授职称的青年教师对参赛的关注度相对不高。

2.复赛成绩分析

复赛中,最高成绩为95分,最低成绩为77分。根据成绩,分为高分组(91分-95分)、中分组(81分-90分)和低分组(76分-80分)三组。

在高分组中(91分-95分),教授占比14%,副教授占比86%,讲师为0;而全部参赛教师中教授比例为12%,副教授比例为63%,讲师为25%。可见,拥有教授职称的教师基本发挥了应有的教学水平,而在高分组中表现突出的是拥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他们更加注重钻研教学技术、重视教学比赛,在比赛中表现较为突出,高分组中讲师人数为零,可见,重点培养和提高讲师教学水平是未来工作重点之一。

在中分组中(81分-90分),教授占比11%,副教授比例为占比%,讲师占比26%,同全部参赛教师的职称构成比例基本一致,可见,本组中教学水平同专业技术职称有一定相关关系。

在低分组中(76分-80分),教授占比12%,副教授占比44%,讲师占比44%,全部参赛教师中教授比例为12%,副教授比例为63%,讲师为25%。可见,在复赛中整体表现不佳的职称群体是讲师。

从年龄分布来看,本次所有参赛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5周岁,高分组(91分-95分)平均年龄为38周岁,中分组(81分-90分)平均年龄为35周岁,低分组(76分-80分)平均年龄为34周岁,可见,一定的教学时间积累对于提高教学水平是必须的。

3.学科分类情况分析

根据参赛教师所在学科并结合浙江大学学部分类特点,共分为5组,见表3。

注:(1)平均分1是指组内所有参赛教师的平均分值;标准偏差1是指全组得分的标准偏差;(2)平均分2是指组内拥有高级职称(包括教授和副教授)的参赛教师的平均分值,标准偏差2是指拥有高级职称(包括教授和副教授)参赛教师的得分的标准偏差;(3)平均分3是指组内拥有讲师职称的参赛教师平均分值;(4)全体1是指组内所有教师情况;全体2是指组内拥有高级职称(包括教授和副教授)的参赛教师情况;全体3是指组内拥有讲师职称的参赛教师情况。

从表3可见,复赛中医学组参赛教师表现突出,不仅平均分最高,而且标准偏差最小,说明医学组的参赛教师水平普遍较高;表现不佳的是农学组,不仅平均分最低,而且从标准偏差来看,全组中总体表现均不佳。其他组的平均分差异性不大,但从标准偏差值来看,组内参赛教师表现差异性较大。

二、关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的思考

(一)对象分析

从比赛的参与程度来看,拥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对参赛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对教学的关注度较高;从比赛成绩来看,拥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注重钻研教学、重视教学比赛,在比赛中表现突出。出于内在需求,未来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方面仍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拥有讲师职称的教师对教学热情度较高,但是在参赛中表现出的教学水平总体偏下,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讲师的平均得分比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平均得分少4分,因此,讲师是未来提升教学能力的重点服务对象。讲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于推动全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杠杆意义。

从年龄分布来看,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积累是必须的,高分组的平均年龄比低分组的平均年龄大4岁,比全部参赛教师的平均年龄大3岁,可见,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风格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积累,这也符合人的学习规律。

从学科分类来看,浙江大学的医学组参赛教师全体表现优异,而农学组参赛教师表现不佳,且从标准偏差值来看,全组水平均较低。医学组内讲师占比为0,这是医学组取得的好成绩的原因之一。但是比较各组内拥有高级职称参赛教师的得分情况来看,医学组仍保持最高平均分和最低标准偏差值。因此,医学组参赛教师的教学水平值得肯定和推广学习。

农学组内讲师比例为25%,文科组内的讲师占比50%,但农学组平均分比文科组平均分低2.7分;从拥有高级职称的参赛教师情况来看,农学组平均分比文科组低4分,可见,农学类组内拥有高级职称的参赛教师仍需在教学上加大培训和提升力度。

综上所述,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工作重点是初上讲台的讲师群体,为他们提供教学培训和教学发展的时间至少应该持续3年,最佳的持续时间应保持在3-5年。此外,农学类的教师群体也是浙江大学教师培训和发展的重点服务对象,学校对于提高农学类的教学水平势在必行。对于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在其较高教学水平的基础上,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交流平台,不断精进教学技能。

(二)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首先,教学是一种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切实得到教学训练。但是仅有实践,没有理论指导和提升还是不能形成良性发展。浙江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长期致力于为教师提供教学训练和教学实践机会,针对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特点和规律,及时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国际知名卓越教师,企图通过构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发展模式,促进我校教师教学技能的不断精进,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其次,教师的个人发展离不开教师团队的建设,浙江大学正在构建以课程群或专业为依托的基层教学组织架构。要求基层教学组织有稳定的课程建设与发展方向(或专业学科发展方向),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在此基础上,对组织内的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培训,在相似知识背景下,较易学习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技能。同时,组织内的教师定期开展相互听课和观摩教学。基层教学组织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归属感和荣誉感。

再次,在当今科研压力普遍较大的前提下,让更多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精力的有效办法是尽量拓宽理论学习渠道,尽可能方便教师获取教学理论知识。因此,浙江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即时跟踪国际最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库,向全校教师免费开放,方便教师网上学习和下载资料,为教师的教学理论提升提供全方位帮助。

[参考文献]

[1]颜研.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反思[J].绿色科技,2012,(10).

[2]熊匡汉.高校教学竞赛意义与品牌示范效应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责任编辑:雷艳]

上一篇:通讯工程师个人简历下一篇:停水危机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