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精选10篇)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并会写本单元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文章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学习过程

一、回顾导入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今天,我们来复一下本单元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

在读课文时,复习本单元的生字教师随机听写本单元的生字。

三、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再读课文,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学生自读课文,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教师巡视指导。

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四、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自己体会,体会写作的方法。

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展开一次辩论.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3.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五、做课前准备好的练习题,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讲解练习题,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教师讲解练习题,掌握学生的复习情况。

六、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窃读记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篇2

到了高三复习阶段,许多学生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过不了英语单词关。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英语单词记过就忘,记得快也忘得快;而教师往往也会疏于词汇复习有效方法的探究。因而,如何使用合理的方法使词汇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值得教师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问题。在教授新课时,许多教师都采用丰富而生动的多媒体辅助,精心设计引入新课的第一教时,以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背景、主题并积极拓展相关知识,让学生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那么,为什么要到复习的时候把这片森林变成“木条地板”呢?

牛津英语(上海版)S3A第一单元“Helping People”一课的话题为“帮助他人”,教材的阅读文本内容是三则校园活动报道,拓展阅读是关于献血志愿者的。前者内容虽然是校园故事,但是类似的活动在本地区缺乏普遍性,而后者内容则因很多学生尚未达到法定的献血年龄而不为学生所熟悉,所以,就文本内容而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系并不密切。

我所执教的班级为理科班,学生以理科成绩见长,不少学生对于英语的词汇积累有畏难情绪,平时教学中的常规默写的效果不理想,词汇的碎片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词汇识记与综合运用之间落差影响了他们对本学科的学习信心与内驱力。

高三复习阶段对于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度要求比基础年段高,教师应该综合高中阶段的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把词汇分主题梳理、归类,设置适当的情境,帮助学生把知识的复习与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并在温故与知新之间搭起脚手架,让学生能循序渐进,跳一跳摘到“果子”。

[问题提出]

要让一个个孤立的词汇变得鲜活起来的重要手段是让它们回归本原,把词汇复习和课文主题复习整合起来,即在一个具体的主题“Helping People”框架内收集、归纳、操练语言,并在适当的语境中加以灵活运用。

我预计本课时的重点与难点有三个方面,即如何把散落在各处的词汇收集起来;如何对这些碎片语料进行操练;如何在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时给予必要的帮助。针对这些重点与难点,我在本节高三词汇复习课的教学中,尝试以课文主题为线索,通过激活学生的词汇记忆库,把与主题相关的重点词汇归类,再巧妙设计使用语境进行分类操练,以听力素材的输入给予学生输出的样本,帮助学生结合一定的语言技能通过综合运用这些词汇来完成具体的输出任务,从而将词汇与使用语境紧密结合,既兼顾了课文内容又有选择地复习了词汇,还突破了词汇复习的瓶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第一课的主题词汇,能够用第一课中的词汇进行演讲。

能力目标:学会具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技巧。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的意识,学会团队合作。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将其在第一课中所学知识应用于说服性演说中;教学难点是收集归纳与主题相关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设计及重点环节说明

1.Pre-task环节

我以白血病患儿急需骨髓移植来康复的图片与问题引入,快速进入本课的主题“Helping People”。我提问:"Where do you think these children are?Why are they there?”

2.Whi le-task环节

第一,激活学生的词汇记忆,有意识地进行归类梳理。在导入话题之后,我从“who need(s) help”这条线索把课文中的需要帮助的相关人群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归拢在一起。我归纳几种表达人群的方式:the+adj./participle,如the poor,the disabled;(n.),如flood victim;those (people)+prep.,如those (people) in trouble/difficulty/need/;those (people)+who,如those (people) who need blood。另外一个线索是“How can we help them”,我把课文中的重点动词都集中在一起进行复习。

●to sponsor/to finance a charity event/

●to donate—to/(to give donation)

●to sacrifice——for

●to volunteer to do/(to be a volunteer)

●to participate(take part) in

●to raise funds/to collect money

●to do sth.for chari ty/in aid of/forthe benefit of

●to be willing to do

●to appeal to sb.for (to make anappeal)

我以两个概括性的问题为抓手,把学生被动的接受状态改为主动参与。这一活动主体的改变让课堂变得生机盎然,使散落在各处的词汇朝着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聚拢过来,形成相互关联的网格知识,为接下来的学生操练活动准备好了语言素材。

第二,在语境中训练和拓展,达到初步运用的要求。语言知识的收集完成之后,教师需要根据语料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操练方式,但是这些初步运用的操练都必须在一个相对集中的语境中。我利用5个句子的补全或翻译拓展来帮助学生达到初步运用的要求。

在归纳核心词汇donate和require这两个动词的基本用法后,我先让学生补全下面的句子:Donating blood to people in need requires courage rather than pain while helping to save a life.在这个基础上,我接着又追问了以下两个问题要求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What does caring for the old require?How about helping the dropouts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

我通过对重点句型的操练对学生输出环节做好铺垫,以下这个翻译句子糅合了pattern和idea:It is calculated that the Hope Project received nationwide donations of 286 million yuan in2006 and financed 290,000 dropouts.

我融入学校里发生过的真实事例来操练,唤起学生的记忆:It was a great idea for last year's graduates to raise money by selling secondhand books for the students in Zangwen Middle School,Yunnan Province.教师可以追问:“What else can be a great idea to raise money?What other idea do you have?”

我通过整句翻译来直接展示必要的句型。How would you feel if you were dying from lack of blood while others are not willing to donate?(如果你快要死于缺少血液而别人又不愿意捐给你,你会有什么感受呢?)I heartbroken when I saw these homeless people shaking in the cold wind.(看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在寒风中颤抖,我的心都要碎了。)

这个操练环节由教师设计的比较机械的补全句子入手,过渡到学生在初步运用的同时引发他们思考如何关爱老人和失学儿童的真实问题,并在师生问答时使学生进入到他们自己创设的语境中。虽然难度逐渐提高,但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进入了兴奋状态,他们都积极地动脑筋来回答问题,达到“情”与“义”紧密结合的效果,也为下一步的综合运用奠定了基础。

第三,提供素材与示范,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在完成复习“Helping People”这个主题后,我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词汇来进行演讲,呼吁人们帮助有困难的人。学生仅靠课文中语言材料和已有的能力水平是难以完成的。于是,我就让学生边听演讲边在画线处填入空缺的单词或句子,既让学生关注那些画线处的关键点又巧妙地提供了一个范例,让学生从中总结出有说服力的演讲具有的结构和特征(听力材料文本为教材第4单元的写作内容)。有了这些材料的支撑和准备,学生发现要组织一个发言稿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做替换练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自己创设情境、造句子、组织文本等。

3.Post-task环节

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他们想要帮助什么人以及怎么帮助他人。教师要提醒他们组织演讲稿时参考手头的听力材料文本,并随时检查是否运用了他们在之前总结出来的5条演讲稿特点。最后,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演讲,每组完成以后由其他学生来点评,评价侧重演讲内容、组稿技巧、词汇运用三方面。

4.课后作业环节

独立完成150字的演讲稿,进一步巩固本课的复习内容。

[自我反思]

这堂课从最初的思维火花开始,经历了大致的设计思路成形、教学设计斟酌、磨课研讨改进直至最后的公开执教,从中我得到了一些启发。

要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就要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在交流中唤醒沉睡的词汇记忆库。激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二是通过巧妙的归类把新旧词汇揉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滚雪球”的效应。从“温故”过渡到“知新”的活动起点低,容易让学生进入状态,只有让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才有可能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目标达成度。当然,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要主次分明,不要面面俱到,梳理的角度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主题的确定进行变化。

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产出意识,就要让学生根据词汇的意义自己构建情境,提高他们语言运用的主动性。教师要特别关注精讲多练,突出重点与难点,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还要关注练习的梯度,从机械操练到灵活运用的节奏把握恰当,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操练阶段思维的拓展不可忽视,不能只停留在教师给idea,学生操练,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new idea为输出做准备。

要扩大词汇的交际功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要把词汇与句子结合起来,把句子关系糅合到语篇中去。教师要把所学的词汇延伸到某一种语言功能上,设计一个或多个产出性的任务,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在设计一个培养综合能力的任务时要考虑完成它所需要的词汇、句型、与课文主题相关、此任务所需要的技能要求等方面的因素,在学生有困难的地方铺设台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鼓励,给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和舞台。

本节课的最后输出阶段还可以做得更精细。在学生展示小组成果时,教师可以设计检测量表,以此进一步检测本节课的重点落实情况。另外,课后作业的要求还可以加大难度,如增加一些含有相关词汇的阅读量或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结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在课后做仿写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词汇,既巩固了所学词汇,又可以降低学生的遗忘率。

[专家点评]

在这节高三复习课中,陆跃勤老师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薄弱环节——语言材料的匮乏,设计了以“Helping People”为主题的复习课。围绕“Helping People”这一主题,通过创设语言情境和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语言知识,并帮助学生在完成语言交际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这些语言知识。这一做法有效地激发了高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高三学生英语语言复习的实效性,加强了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把语言知识的复习和运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并有效地进行了道德情感教育,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节课打破了以往教师只要求学生单纯死记硬背词汇的做法,富有创意地在围绕主题复习的过程中,抓住圣诞节这一真实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欢乐时要想到帮助别人,在讨论中引导梳理出topic vocabulary,突出常用的名词、动词及相关表达法、常用句型等语言结构。陆老师通过问答、翻译、听说、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这些语言知识。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及时点拨下,巧妙地借助补充语料给学生铺设台阶,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显著,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提高英语单元复习课质量 篇3

通常的单元复习课是以教师的总结概括代替学生的自主复习为主要方式,整节课教师或“满堂灌”,或以练代讲成为练习课,或讲解作业成为习题评讲课等等。实践证明这类复习课效果不太理想。有的学生虽然通过练习也收获了一些知识,但对整个复习过程都处于被动应付之中,缺乏复习的主动性,更谈不上兴趣的培养。如何彻底改变复习课上这种死气沉沉的状态呢?我认为采用“任务型整体复习”模式可以收到很好的复习效果。

“任务型整体复习”模式是遵循《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整体设计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活动途径激发学习兴趣的基本理念,着眼于学生做事能力的培养,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探索而形成的较为实用、易于操作的一种英语教学途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不仅是新授课的教学任务,也应该是复习课的追求目标。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英语学习最终以“能做某事”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后,应该学会用本单元的知识来做相应的事情。这也是单元复习课最主要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中心任务,我设计了三个任务。任务一——找一找:围绕本单元所要做的事情,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有用的词组和句型,并各造一句,然后翻译成汉语。任务二——说一说:围绕本单元话题讨论,通过学习本单元我们应该形成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学到了哪些做事的方法,拟好发言提纲。任务三——写一写:模仿课本写作范例,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写出所要做的事情。要体现目的、过程及情感态度等。其中,任务一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自主复习本单元所有内容,并通过造句、翻译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因为本单元的重点词组和句型在新授课时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分散在各部分中,现在要求学生自己尝试着把“珍珠”找出来,再以完成任务的需要为线索,把散落的“珍珠”穿成“珍珠链”,以便更好地记忆、理解与运用。这个过程也是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将教材由“厚变薄”的过程。一般把它作为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以便在复习课的开始部分做交流。任务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听说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要求学生在掌握本单元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理解课本内容,并通过对话形式梳理、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相互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相应的做事能力。这个过程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的过程,是将知识转化为文化并逐步沉淀的过程,也是学生走出教材、走向生活的过程。同时,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也为下一步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任务三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书面表达方式,在模仿范文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来完成所要表达的任务。这是一个综合运用语言输出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写完之后通过相互批改、班级交流、教师批阅等形式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完善自己的作品,从而圆满地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以“Go for it”5B unit 15为例阐述该操作方法。本单元重点讲述了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树立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重要意识。因此,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事例介绍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围绕这一总任务,设计三个任务分别让学生完成。找一找:请从课本中找出词组和句型,并各造一句话,然后翻译成汉语,上复习课时首先要求学生交流各自所找到的词组和句型及其所造的句子,并对其中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纠正。说一说:要求学生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围绕①Why must we protect animals?②Why must we protect our environment?就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建议。写一写: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中学生如何保护环境,使我们的家园更美好,并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学生写好之后,小组交流,教师以点评形式帮助修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篇4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调查表。

与 文 学 握 手 ,做 最 知 心 的 朋 友

班级 姓名

你经常逛书店吗?哪些类型的文章或书籍吸引你?你最喜欢哪一类?

答:

你平时一天、一个星期花多少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

答:

你有什么样的读书习惯?

答:

你读的书是自己选择多还是别人推荐多?

答:

你向别人推荐你喜欢的书吗?为什么这么做?

答:

你平时做读书摘抄、写感想吗?为什么?

答:

你从书中学到了哪些东西?请具体说说。

答:

你读了哪些名著?了解了多少作家的生平?记住哪些作品中的人物?你为什么记住了他们?

答:

你知道文学作品有哪四种类型?

答:

你认为我们中学生看哪些书比较合适?

答:

课堂学习:

第一块: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语 :明确任务,具实回答问题。听讲

2布置活动:让学生填写调查表,并进行巡视指导。学生按表上各项要求进行填写

3布置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学生小组交流补充完善。

第二块:了解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大组交流并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交流

第三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1出示评价内容:

1、你学到了哪些你不知道的关于文学各方面的知识?

2、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什么优势?

3、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

5、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

6、本学期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有什么计划了吗?自我反馈

第一单元复习课 篇5

一、教学目标

1、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生命,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2、通过生命的话题,把整个初中知识结合起来,使知识有条理性。并会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运用理论解决实际的热点问题。

2、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从而珍爱生命。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与讲授法相结合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五、课前预习

初一(七上p27—32)

1、我们应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

2、人类怎样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 初二(八下p24—31)

1、法律为什么,怎样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2、我们如何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3、我们如何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初三(p4—29)

1、如何做负责任的公民?

2、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有何意义?

材料:一女婴出生才23天,因为患有先天无肛和其他几种疾病,被家人遗弃在临终关怀医院,放弃了治疗,正在等死。原因:一是孩子的病很复杂,治疗很痛苦,而且不见得百分百会治好,所以放弃。二是:孩子的病谁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没有后遗症,如果有后遗症,孩子一生不健康,痛苦,也会给国家和社会增加负担,所以放弃。

六、课上探究

(一)以下是生命的知识结构图,相信你有更好的建议,就请自行补充。

(二)课堂辩论:这位女婴“小希望”究竟该不该被放弃?理由是什么?

(三)自主练习

1、为什么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并列举出三个虽死犹生的历史人物。

2、请写出你的生命箴言。

3、身临其境谈做法,在下列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办?

(1)上学的路上骑自行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看见红灯亮了。

(2)星期天在公园里游玩,看见一个少年不慎落水。

(3)在家忽然闻到一股煤气味,发现厨房里的煤气没有关好。

(4)放学后独自一人往家走,一个陌生人骑着摩托车说:“小同学,上车吧,顺路,送你一程。”

4、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学生冒着生命的危险,跳入长江救起了两名不慎落水的少年,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不幸遇难,教育部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授予了他们荣誉称号,并决定在教育系统开展向他们学习的活动,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些活动的意义。

(1)、有人说牺牲了三个大学生救上来两个少年不值得,你这样认为吗?

(2)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精神?

(3)开展向长江大学生英雄集体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4)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你打算怎样向这样的英雄模范人物学习?

5、2008年11月13日,53岁的残疾女作家张海迪当选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张海迪曾被誉为“中国的保尔”她身残志坚的感人事迹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人,张海迪5岁时因意外导致胸椎瘫痪,她虽然没有走进校门,却自学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还学习了英语、日语、德语等,翻译了近二十万字的外文资料等,自学了医疗知识和针灸技术,为农村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还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和散文集《生命的追问》。她怀着“活着就要对社会做个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热奉献给人们,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励志传奇。

(1)张海迪说:“我像一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工作,谱写了生命的赞歌,结合她的事迹,请你谈谈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2)张海迪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请你从珍爱生命的角度谈谈如何向她学习。

6、热点点击:

(1)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53人被困井下,截止4月14日,115人成功获救。结合“珍爱生命”思考,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生的希望,井下被困矿工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每天以树皮、木头和煤块为食物,喝脏水和尿,他们凭着对生命的渴望和坚定地信念,顽强的坚持了八天,创造了生命的奇迹。(2)多年来,港人黄福荣热心内地公益事业,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阿福。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在当地孤儿院担任义工的阿福本已及时逃离,又冒险折返废墟,英勇地救出了3名孤儿和一名教师,而他自己却在余震中遇难,时年46岁。

“我们着急地刨,刨了两个小时才把阿福刨出来。刨出来的时候,他还有气息,不停地问着:孩子和老师如何了?可是大概20分钟后,他就没有气息了。在场的两名医生也没能把他抢救过来……”阿周回忆说。

阿福的朋友、这家孤儿院的一位筹建者赵林说,阿福是香港一名一般的货车司机,每月工资只有一万多港元,在香港这个高消费的城市根本不够花,同时阿福有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都需打胰岛素,却还要省吃俭用把钱攒起来从事公益事业。每年阿福有三个月的假期,全部用来在各地从事公益活动。

据了解,阿福多少年来一直为“中华骨髓库”扩容捐助和大力宣传,曾经徒步从香港走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筹款;在1991年华东水灾期间,阿福知悉后宁愿放下工作,四处向司机筹款;2008年汶川地震后,阿福又在灾区做了3个月的灾区重建志愿者。

“我们平时经常在网上聊天,他多少乎不聊自己的私事,我们的谈话内容是纯粹的公益话题。当时,赵林对阿福开玩笑:“你身体不好,能上高原么?万一死了如何办?”但阿福的一句话,让赵林这个从事了11年公益事业的 “老公益”感动良久。阿福当时回答说:“在公益和奉献爱心的道路上,如果我死了,是上天对我的恩赐。”

7、有关生命的名言: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

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谚 语

8、请同学们反思自己在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方面哪些地方还做的不到位?今后你打算怎样改进?

9、学完本节课,在对生命的感悟方面,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七、课后延伸

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范文] 篇6

自主复习

提示:因为本单元知识量大,知识点集中,向学生布置自主复习的任务。明确复习任务为梳理文言基础知识,具体包括:重点实词、虚词解释、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句子翻译、名句积累等。投影出示练习题:

学生看投影并思考回答

提示:自主练习题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文言基础知识题,需要学生强化记忆。讲评时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要求学生把出错的环节重点记忆,归类整理。合作探究

投影出示问题:

分析归纳《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出师表》三篇史传的主旨立意、人物形象、写作特色。教师巡视并参与、指导部分小组的讨论,了解学情,进行调控。学生小组讨论理解内容,进行主旨、人物形象、写法特点的概括,充分讨论后,小组代表进行归纳。教师及时点评、鼓励、引导、订正。展示交流

1、主旨立意:

1、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着力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再现了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2、文章在人物对话中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3、在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学法指导:归纳主旨是在借助注释,联系背景的前提下,总体阅读,整体把握,局部剖析进行概括。

2.分析《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出师表》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陈胜: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胸怀大志,有反抗精神,敢于斗争,有志有谋。

唐雎:有胆有识、沉着镇静、不畏强暴、机智果敢、据理力争。

诸葛亮:远见卓识、足智多谋、运筹帷幄、雄才大略、鞠躬尽瘁,是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学法指导:分析人物形象是在了解作者对文中所写人物的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进行提炼。

3.总结《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出师表》的写作特色。

写作特色:

《陈涉世家》: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故事情节完整,语言简洁富表现力。

《唐雎不辱使命》:通过对比、衬托、人物对话,突出人物性格,《出师表》:议论、叙述、抒情水乳交融;语言质朴、恳切、精练。学法指导:总结写作特色是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欣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进行评价。学生明确、圈点勾画、记笔记、拓展迁移、总结反思、循序渐进,学有所获,让学生就本节课的内容、写法及感悟体验等仿照例句进行归纳,总结,反思,评价。(可以谈学习本文后从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观看法或体验,引导生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

例:陈胜少有壮志,不甘平庸,后来终于成就大事。可见,小时候养成的个性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唐雎智勇双全,谱写了一曲以弱胜强的赞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运用我们的智慧战胜困难,获取成功。

《出师表》一文总结了蜀汉得以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君王的“亲贤臣,远小人”。国家的振兴离不开众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要做国家建设的“贤人”。

探寻单元复习课的突围之路 篇7

然而长期以来, 单元复习课被这两种现象所包围着:要么是将整个单元的内容重复一遍, 教师带学生梳理知识“走过场”;要么将复习课上成练习课, 单调枯燥, 使得阶段巩固和提升过程流于形式。面对这样的形势, 如何实现单元复习课的轻松突围?针对这一教学现状, 笔者在一次比赛教学中进行了单元复习课的尝试, 以下就以自己尝试的《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5 The Seasons的单元复习课为例, 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1. 整合内容, 归纳知识重点一体化

每个单元的内容繁杂, 字、词、句、篇、语法、发音, 对于这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 教师要独具慧眼, 用精巧的心思寻求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寻找一根主线, 把各个环节巧妙地串联起来, 整合到一个情境中, 让学生在全新的语言环境里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交流和运用,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 笔者尝试的6B Unit 5就是以教师自己为线索, 由自己喜欢all the colourful seasons of travelling引出课题:旅行中的四季 (The seasons of travelling) 。首先, 让学生谈论自己旅行中的所见, 引出季节, 从而描述季节, 并选择喜欢的季节和同桌谈论家乡的天气, 这也是对本单元词汇和句型的复习。其次, 告诉学生假设想去国外旅行, 要在三个城市中作出选择, 其中New York是对课文的复习回顾, London和Sydney作为新的文本材料进行技能的训练,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城市, 并总结自己想去哪一个城市, 前后呼应。再次, 从国外回到国内, 向学生介绍教师自己去过的四个具有显著特点的城市, 并用本单元以及学过的句型来制作旅游指南。

这样以人物为主线, 很好地将各个复习任务串联成一个整体, 将熟悉的语言知识迁移到陌生的、全新的语言情境中去, 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归纳和对比分散的知识点, 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刺激点和兴奋点,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语言实践的热情,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建构意识。

2. 推陈出新, 梳理复习内容条理化

复习课是建立在学生已学知识基础上的, 如果仍旧采用机械而又重复的教学活动, 则必然让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因而重要的是, 教师要能够归纳整理并翻新旧知识, 给学生一种新鲜感, 调动其积极性。要努力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梳理复习内容使之更具有条理性, 使学生在复习中转化旧知识, 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

(1) 头脑风暴, 复习词句。

【教学片段1】

T:I enjoyed the four seasons of travelling.On my trip, people are in coats.Can you guess which season it is?Let’s have a brainstorm. (逐一出示coats→sleep→flowers→green→warm&rainy, 并每出示一个单词就让学生猜测季节)

S:It’s spring.

T:Yes, it’s spring.You’re so clever! (出示思维图) OK.Can you describe the seasons?Please imagine!

学生根据三个季节联想学过的词汇并说出。

T:Wonderful!You can say so many words about the seasons.I want to talk about the seasons in Wuxi. (示范后) Now, please choose your favorite season and talk about it with your partners.These sentences can help you.

学生之间进行同桌问答。

将词汇句型的复习置于头脑风暴的活动中, 让学生了解四季, 可以从服装、天气、活动、颜色、节日等方面来谈论, 这些单词虽然不是本单元的重点, 但是有助于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关于季节的知识网络, 学生可以充分联系新旧知识, 主动地进行语言知识的复习、整合。接着, 让学生结合本课的重点句型来说说无锡的四季, 将原本杂乱无序的句型进行梳理, 逐步形成知识体系。

(2) 创编小诗, 复习语音。

【教学段断2】

T:Do you notice the words“now”and“show”?Do they have the same pronunciation?Can you read them?

学生认读音标, 看音标说出单词。

T:Wonderful!Now can you help Mr.Smith complete the new rhyme?Don’t forget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通过短文介绍悉尼的天气和各种活动后, 对本课的语音进行了复习。由短文中now和show两个“ow”的不同发音入手, 先让学生比较发音的不同, 并出示音标让学生认读, 说出该单词。最后通过新小诗的编写, 进一步感受“ow”的发音。

3. 深度开发, 再构文本内容多样化

复习课不仅是对单词及句子的简单复述, 而且还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升。教师可以采用课外或自编的、与本单元教学内容程度相当的阅读材料来辅助课堂教学, 简单地说, 就是智慧地创新, 有机地生成。

例如本课安排了两个城市的介绍, 伦敦天气主要是渗透中英不同的文化, 因此笔墨不多, 仅仅采用“看动画、选图片”的呈现方式, 同时解决了本课rain等词的词性语法点。自编的材料来自Mr.Smith的小诗, 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填写表格, 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澳大利亚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四季与中国相反, 悉尼的天气和各种活动, 而且也对本课的语音进行了复习。与之前伦敦的天气介绍、呈现形式、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训练的技能也各有侧重。

这样通过呈现与新授课不同的语料,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从而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复习。更重要的是, 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再现、重组和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单元中出现的知识点, 进一步进行知识的深层次内化和综合运用。

4. 综合活动, 全面提升技能策略化

例如最后的Make a travel guide的环节, 先播放教师去过的四个城市的视频介绍, 要求学生四人为一小组, 每人根据桌上的图片和一些提示词, 设计其中一个城市的旅游指南。最后四人组合成一本旅游指南册, 向Ben、Tom、Mr.Smith介绍我国的城市。

复习课上, 课堂中多样化的训练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听、说、读的机会, 但写却往往被教师忽略。这里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旅游指南册, 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 而且说写结合, 锻炼了学生写的能力, 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思维, 巩固所学语言、强化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复习课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科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策略例谈 篇8

一、单元复习课中的常见问题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对学校一位教师在执教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复习课》时的课堂过程进行了记录。

【复习课观察】

复习目标:通过归纳、概括、阅读、练习等形式,巩固复习本单元的所有基本知识点。

复习模式:教师先把本单元的内容归纳、概括出来,让学生回忆旧知、阅读识记概念(复习资料),然后安排了作业本中的单元练习、练习卷练习(包括填空、判断、选择、简答)等,这样动笔形式的练习占了70%的教学时间,练习过多又内容相近。

【透视思考】

在单元复习教学中,一些教师把大量练习融入了教学,强化了学生科学知识的巩固。但很多情况下,上述《〈溶解〉单元复习课》中出现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牢牢地抓住单元知识点,设计众多练习进行单元复习,但这些练习往往形式单一,缺乏分层,忽略技能与方法。学生在大量的识记中产生学习疲劳,在题海中摸爬滚打,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学生的练习又都在教师的讲授之中进行,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如此被动地学习,导致单元复习效率低下,只是流于形式。

二、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如何改变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现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复习课变得有趣、有效?笔者曾有幸聆听了几堂优质的单元复习课,下面就结合这些具体的课例进行探讨。

(一)以核心概念引领单元复习

《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去获得一堆由事实和理论堆砌的知识,而应是实现一个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件和现象。

核心概念是一个科学领域中的核心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核心思想和观念。它是该领域内每个事实、知识、主题的高度概括,并不是具体的知识,也称“大概念”“关键概念”。科学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一单元的七个或八个课题是紧密联系的。教师如能找准单元中的核心概念,并能围绕核心概念设计复习方案,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复习效率将会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如四年级下册《电》单元的导语中提出:电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电路是怎样形成的?它是如何控制电器元件的?这些问题都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以及电在电路中的流动与工作。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前后课题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一位教师在组织《电》单元复习的教学活动中,创设了一个情境:李大爷家的新房子需安装电灯,并由此引发需要哪些元件、怎样检测电路、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等问题,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帮李大爷解决了问题。教师的设计紧紧围绕核心概念,把复习内容有结构地串联起来。

又如五年级下册《沉与浮》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原因不但可以被发现,而且还可以利用其原理改变物体沉浮状态,并以此来制造各种工具。紧抓这一核心概念,让学生自己玩“浮沉子”,并结合已学知识玩出名堂,进行解释。借助核心概念,复习重点和目标得到明确,同时将复习方法的引导渗透其中,学习的有效性也便有了保障。

(二)借趣味实验整合单元探究

小学科学的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活动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情感,单元复习课也不例外。在单元复习课中,我们可结合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复习课的趣味实验不是一个单一的实验,我们要根据单元总目标,把每课内容有机、系统地融合起来,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从单元重点、难点、关键点、疑点及易混淆处入手,立足于学生的需要,让学生高度重视、学有重点、思有目标。如在五年级下册《热》单元复习课中,从咖啡壶煮咖啡这一趣味实验引入,由咖啡壶本身及煮咖啡的过程唤起学生关于热的认识。虽然该实验操作复杂、材料成本高,只能由教师演示,但煮咖啡的全过程都通过实物展示台在大屏幕上进行展示,学生清晰地观察了咖啡的冷热变化,又一次学习了酒精灯的使用,更是共同享受了煮咖啡的乐趣。这种方式不但激发起学生的复习兴趣、体现出科学学科的特点,同时也在咖啡壶上再现了本单元的三维目标,展现了单元复习的重点内容,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科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三)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体系

科学课的单元复习,重要的是针对主题进行梳理。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有结构地学习。由于学生对知识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把握,就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亦能做到举一反三。

当我们把知识框架和层次结构梳理清楚时,我们需要记忆的散乱的知识就变得清楚、系统、有条理。在五年级下册《热》单元复习课中,借助咖啡壶煮咖啡这一趣味实验,学生对《热》单元有了更系统的认识,教师随即板书,形成了一个新的知识框架(如下图)。

《热》单元复习

在复习课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气泡图,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如四年级下册《电》单元的复习课中,教师在展示情境、解决问题后提出:我们用哪些知识帮李大爷解决了问题?然后完成《电》单元知识气泡图(如下图)。

当然,思维导图不一定要在单元复习课中完成,我们也可以让学生综合单元概念,独立完成思维导图。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绘制,在绘制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在小学科学论坛中,杭州东城小学的六年级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就值得我们学习(如下图)。

(四)匹配导学单帮助互动交流

导学单即引导课堂学习的任务单,包括观察记录、知识建构、学习评价、练习巩固、思考讨论等内容。根据单元复习课中的实验综合性强的特点,我们可以配上与之相适应的导学单,它既是实验记录单,又是复习导学单,帮助学生做好实验记录的同时,也复习了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等关键内容,达到记录与复习的双赢。同时,因为有了导学单,学生的互动交流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不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班学生之间的展示评价,导学单都起到引领作用。

如《热》单元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如右表)。

(五)结合总结课进行综合应用

我们总以为单元复习课就是整个单元结束后的巩固整理课,其实不全是这样。仔细研读我们的教材,不难发现,很多单元安排有起始课、总结课,而总结课的教学应该有助于学生核心概念的形成,应该对该单元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我们也可以精心设计总结课,结合总结课进行单元复习,实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如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7、8课是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评价、改进学生的太阳能热水器。因为太阳能热水器涉及很多科学原理,所以这两课的活动要让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课我们就可以当作复习整理课。又如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安排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设计制作活动,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学生在经历设计、制作和交流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发展诸方面的素养,这也可以为本单元的学习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篇9

复习目标:熟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在句子运用。背诵课文、古诗。

复习重点:复习巩固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字词,掌握笔画和部首。

复习时间:2课时

复习过程:

一、复习生字

第一课时

1.抽读1—6课的生字:哪、枝、柳、脸、醒、换、新、豆、流、潮、通、金、光、情、禁、片、像、图、岸、座、坡、种、民、植、晓、眠、唐、然、觉、得、和、就、点、喝、轻、舒、服、泉、愿、已、经、于、每、被、眼、幸、倒、处、找、浅、淡、发、所、静、交

2.复习部首

3.复习要写的字(书空、数笔画)

二、熟读课文,背诵古诗《春晓》

1.《春天在哪里》:采用问答的方法朗读。

春天在、在()、在()、在()。

2.《闹花灯》:采用引读的方法朗读。

积累词语:人流如潮、灯火通明、金光闪闪、情不自禁的。

书空“片”和“竖心旁”。

3.《春雨沙沙》齐读课文。

复习“提土旁”,积累带有“提土旁”的.字。复习多音字“种”。

4.《一粒种子》采用分角色朗读,问: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5.《小山泉的心愿》分角色朗读,问:小山泉的心愿是什么?你懂了什么?

积累带有“衣字旁”的字

6.《绿》背诵课文

练习说话:()是()。

什么怎样

第二课时

做复习卷

教后反馈: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篇10

【积累与表达】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渺小( ) 潇洒( ) 古刹( ) 滟滪( )

木橹( ) 剔透( ) 仲春( ) 谛听( )

参差( ) 轨迹( ) 勾勒( ) 隐匿( )

竹篙( ) 瞬息( ) 摇曳( ) 璀璨(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荡yànɡ( ) 犬fèi( ) 颠bō( ) móu( )子

安mì ( ) shān( )然 cānɡ( )桑 chán( )岩

沟hè ( ) 喧xiāo( ) 杂tà( ) biān( )骨

3.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加以品析。

(1)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2)我看着不远处的那位年轻的司机,他仍旧那么肃穆,默默地望着远处的一个地方,丝毫没有交流情感的意思。

【阅读与感悟】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船入西陵峡,江面骤然变窄,两岸连山,没有了“极目楚天舒”的感觉。但那“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的壮观景象,足以使人忘却一切烦恼。显然,王维的“赖多山水趣,稍解离别情”是有些保守了,或许是情太浓了也未可知呢。

②美丽的画卷接连不断,照相机已不能胜任,我后悔没有摄像机,只好极目四望,再不时的闭上眼睛,努力记住这美好的景象,这是心理学家的建议,很管用。

③最先过的是“灯影峡”。崖顶有形似唐僧师徒的石头,据说在落日的背景下,会更加惟妙惟肖。游人争睹,我却不以为然,其实,这个山崖的石头与众不同,发白,很光亮,经少量草木的点缀,很像一幅中国水墨画。

④过了“灯影峡”,很快就能看到江边的一个红墙黄瓦的建筑,那是“黄陵庙”,因山顶有一“黄牛石”,所以,好像也叫“黄牛庙”,历史悠久,东坡有诗云:“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籍”。庙里的禹王殿有很多巨大的柱子,斑驳的`漆上还有100多年前的水迹,记录了一次最大洪水的高度。

⑤不过,这是后来我从电视上看的,当时没办法上岸,好在它在三峡大坝的下游,将来不会被淹,还是能有机会仔细看的。

⑥三峡大坝是建在西边的三斗坪,那里有个中堡岛,岛长一公里,宽200米,花岗岩结构,建造大坝的天然条件极好,50年代就做过勘探,周总理亲自把这里确定为坝址。船过的时候,看到已经有机械化的施工大军在烈日下工作,条件很艰苦,向他们致敬。

⑦西陵峡以险著称,有几个出名的急流险滩,我只记住了一个被称为鬼门关的“崆岭滩”。陈子昂诗曰:“的的明月水,啾啾塞夜猿”看来不仅要晚上过,还得有猴子才能感受到“空”和“冷”。

⑧再往前就是“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那里也是险滩,暗礁遍布,崖岸上有形似牛肝和马肺的彩色巨石,还有一个长条石,酷似宝剑,不远处的山洞口,有一个一叠书样的石头,故名。

⑨大坝建成后,这里将被淹,通航条件将大大改善,但这些石头也不会被遗忘。郭老有诗云:“兵书宝剑存形似,牛肝马肺说寇狂”,怎么回事?原来帝国主义侵略者竟在炮舰上向那石头开炮取乐,被炸痕迹至今犹存。这帮“文明人”真是混账!

⑩船再前行,就到了屈原故里--秭归。据传屈原投江后,其姊大呼“哥回……”感动了神鱼驮回屈原遗体,乡民划龙舟争相迎接,并以粽子祭奠,这里后来改名为“秭归”,相应的民间活动也一直流传至今。

⑾关于屈原的古老建筑有很多,有屈原祠,屈原纪念馆,屈原墓等等,都将要被淹没。因船要停在前面的巴东,无法上岸去看,可能要永远遗憾了,尽管将来可去下游看新迁的,但心里总是觉得差点意思。如果近年还有机会去,也应该去看看附近的也要被淹掉的昭君故里,尤其是女孩子们,更要去香溪带回一点昭君的灵气。说来也真神,内蒙的昭君墓我去过,据说周围的草木是四季常青的,所以又叫“青冢”。

⑿经过约半天的航行,船到了巴东县。我上岸后,特意找了一家临江的小店住下。凭窗俯看,江面上一个个巨大的漩涡接连不断,顺流而下,清晰可见。开始下小雨了,商贩们都挑着担子顺山路回家,我安排好了第二天的旅程,也没有在小街上多逛。听着奔涌不息的长江水,难以入眠,想到次日要去漂流神农溪,就更加兴奋。那是我向往已久的小小三峡,是我此次三峡之旅最重要的安排。

4. 首段画线部分的引文介绍了西陵峡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 文中表明游踪的词语或句子有哪些?请找出来。

6. 作者描写三峡时,用了一些修辞手法,请选出两种,并给出例句。

7. 第⑾段作者写屈原故里和香溪时用了“遗憾”、“差点意思”,作者想表达什么?说说你的体会。

【中考题编选】

8.(·威海市)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口号是: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假如你是志愿者,请与同学们分享其含义。(50字左右)

9.(2010·恩施州)语文实践。

湖北省委、省政府将我州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的重要板块。州政府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要求相关部门继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为此,恩施电视台将组织一次恩施州旅游宣传推介活动。请你参与到以下活动中来。

(1)请列举你熟悉的恩施州内的两个旅游景区。

(2)从你列举的景区中选出最熟悉的一个,写一则广告词(不超过20字)。

(3)请你为上述某个景区或其中的某个景点设计一段导游词(50字左右)。

上一篇:小学数学期中总结下一篇:小学毕业的感人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