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道德发展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少年道德发展(精选8篇)

青少年道德发展 篇1

可乐小学王忠慧

内容摘要: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塑造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探索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作用,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作用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细胞,每个细胞的和谐,整个社会的集体才会和谐。俗语有约:“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长是价值观念的传递者,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成员之间能否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对孩子身心发展、心理、品德、血液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家庭的和谐与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家庭教育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孩子,关键是家长,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成员之间能否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对孩子身心发展心理、品德、学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是青少年教育链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学生德育的第一堂课,家庭对孩子影响非常重要孩子最初的思想道德形成是从家庭开始的,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很大的区别。通过家庭教育,不仅提高

家长的素质,优化青少年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而且是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基石。

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有着早期导向作用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现代三大教育,它们共同组成现代教育体系,而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们最早受教育的场所,俗语有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接受的第一课堂,而父母则是孩子无可选择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春天,栽什么树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人在13岁以前所打下的根基决定人一生的发展个人人品质的形成,是一他小时候接受教育和所养成的行为习惯为基础的,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从小开始培养。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的教育,孩子在父母的抚养及家庭成员的影响中,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受到思想道德的启蒙教育,无形中引导孩子的思想道德发展方向。所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有着早期导向作用。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对人的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家庭教育就像建造一座工程,每一根支柱都是由父母来建造,当然,家庭教育的好坏从来不是一家一户的私事,与社会发展、国家命运、民族素质紧紧相连。任何没有家庭教育的学

校教育或社会教育,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这一细致而复杂的任务。而学校教育则在这座大厦上添砖添瓦,让这座建筑从里到外丰富起来。然而,在学校里一个老师至少要教育几十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个孩子的生活、学习、语言,思想、行为都了如指掌。而在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已经占据大部分,在独生子女的现代家庭中,往往是爷爷婆婆、父母等几个人关注一个孩子。所以,家长比教师更能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更易觉察孩子在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从而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再者,从中国的传统习俗来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带有强制性,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具有特殊的权威性。因此,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3、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具有长期性的作用

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由于年龄小的特点,一般来说,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处于萌芽状态,其思想道德的可塑性很大。要使青少年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连续而不间断的,不断重复的教育过程。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较,家庭教育更具有长期性。人们从一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离开父母,走上独立的生活道路,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一般都是连续生活在家庭这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中,父母是比较固定的教育者,学校教育则不同,学生而从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初中到高中期间会更换多个老师。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接触最多的也是父母。父母的思想、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在生活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父母可

以经过连续不断的反复教育,反复熏陶,多次讲解,多次灌输,使子女逐步形成稳定的思想和行为,其时间之长久,具有长期性。

4、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具有直接性的作用

家庭中的教育者父母与受教育者子女,具有血缘亲情关系,不同于学校、社会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庭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具有十分亲密的感情联系。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相互之间的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也越大,相互的信任程度就越高。很多小孩在看电视时,总会指着某个人物问父母,那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遇到很多不懂的事也是向父母提问要答案。父母的回答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是深信不疑的。在纷繁的社会环境中,对人的心理及思想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直接的是家庭环境,这是因为:首先,家庭是人们出生的地方,是人们有生以来所接触和生活的第一个环境,是一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对一个人的身心成长,到的品质的发展,个性特诊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家庭使人们连续生活实践最长久的生活环境。孩子最初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就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心理品质、性格特点、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三,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等都是深深的影响孩子的心灵。家庭对人的个性形成及道德形成有巨大影响。所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具有直接性的作用。

当前,在我国青少年家庭教育领域尚存一些问题:家庭教育片面注重智力教育,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父母存在错误的教育观念、教

育方式和教养方式;家庭结构不完整容易导致青少年“家缺失”和“爱缺失”;过度强调站在父母的角度和立场上去思考如何教育孩子,缺乏对青少年本身的关注等。这种教育理念扼杀了青少年的独立人格与创新精神,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探索应对之策,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在未来发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青少年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关注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明确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育人的角色;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通过立法明确相关主体的权责,并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规定,以促进青少年家庭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和睦健康型的家庭里,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是和谐快乐充满爱的感觉。在溺爱娇宠型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都比较任性。在暴力型家庭里的孩子心理压抑,内心孤独,而且容易形成一些粗暴,不友爱的性格,并且有特别严重的逆反心理。在单亲型家庭里,孩子缺少母爱或者父爱,存在感情缺陷。所有的这些情况都会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家庭只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但我们决不可小看这个细胞,因为人类社会就是由这众多的细胞构成的。而家庭德育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自然生活过程实现的。作为学校,我们有责任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使他们协助学校搞好思想教育,配合老师促使学生尽快进

步。我们应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多渠道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生.现代领导新知识全书.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2]廖永新.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影响研究.2012

[3 ]郭时永.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广角.2010(03)

青少年道德发展 篇2

一、四川某地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现状

(一) 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处于比较高的层次

1. 青少年有较强的爱国意识。

爱国意识是青少年思想道德积极健康发展的基础。调查显示, 75.7%的青少年知道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 他们对祖国的认识主要通过平时各种爱国活动的积累, 意识里都深爱着我们的国家。据调查, 72.1%的青少年认为如果有外敌入侵是否会主动报名参军保卫家园时“愿意主动报名, 自愿参军”, 反应都是积极的。85.5%的青少年觉得作为中国人“很自豪”。

2. 对自身的发展有较明确的认识。

调查显示, 74.8%的青少年觉得自己的成才要靠“勤奋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82.6%的青少年“愿意参加中国中青团或者中国共产党”, 把入团和入党当作一件有意义的事来做。78.9%的青少年愿意和“诚实守信、有才华的人交朋友”。

3.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直接关系到他们对社会不良思想的抵御, 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据调查青少年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方面的认识有一定基础。关于这些方面的书82.2%的青少年“看过”。对“八荣八耻”也有一定认识, 82%的青少年对“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很了解”。

4. 青少年积极维护集体利益。

青少年的集体观念是树立社会责任感的基础。调查显示, 76.7%的青少年表示如果学校要求要你参加义务劳动会“积极参加, 随时奉献”。77.5%的青少年表示对身边的公共财物的“非常爱护”。86.7%的青少年表示在排队购物或者乘车时会“自觉排队”。结果都表明青少年对集体利益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的。

5. 对社会公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面对周围发生不良现象时, 69.1%的青少年“挺身而出, 当面制止”。对同龄人的道德评价6%的人觉得高, 12%的人觉得较高, 36.5%的觉得一般, 26.1%的觉得较差。对成年人的道德评价11.6%的人觉得高, 23.9%的人觉得较高, 21.4%的人觉得一般, 30.8%的人觉得较差。对老师的道德评价20.3%的觉得高, 26.5%的人觉得较高, 46.2%的人觉得一般, 19.8%的人觉得较差。

调查表明, 尽管在新时期多样、开放的社会环境下, 青少年思想道德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很难用简单的词汇来描述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状况, 但从总体上看, 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表现出积极、健康、明朗的发展态势。对社会主导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度。

(二) 青少年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

1. 价值取向模糊。

据调查57.6%的青少年认为加入中国共青团和共产党不是人生必要的, 不认为这是一种神圣的选择。58.5%的青少年不因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政治理想、社会理想与个人生活理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离。

2. 责任意识淡薄。

据调查, 43.7%的青少年在得知自己的好朋友有不良行为时会“不告发, 于己无关”。没有把自己和朋友的关系放到一个正确的位置, 不认为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共同进步。48.6%的青少年面对周围发生不良现象时, “于己无关, 一走了之”。没有应有的社会责任感。41.1%的青少年觉得有人分裂国家, 是否应积极行动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时认为“太危险, 尽量逃避”, 国家的兴亡在他们的心中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

3. 社会公德失范。

据调查, 35.7%的青少年在排队购物或者乘车时会“遇见熟人时插队”, 20.3%的青少年会“强行插队”。社会的良好风气在青少年当中如果没有很好的形成, 那么在以后的大环境的形成中就没有必要的基础。

4.“自我中心主义”凸显。

据调查, 33.7%的青少年在得知自己的好朋友有不良行为时会“不告发, 于己无关”, 21.8%的青少年“告发”。自己的利益是第一位的, 与己无关, 高高挂起的心态在青少年的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部分学校日常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不能否认, 学校对青少年的日常德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但是, 与此同时, 我们必须看到, 很多学校的德育教学已经陷入了“格式化”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有学者认为, 我国传统的格式化的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 (P45)

(1) “格式化”的道德教育场所---课堂;

(2) “格式化”的道德教育设置---课程;

(3) “格式化”的道德教育内容---教材;

(4) “格式化”的道德教育方式---灌输。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日趋僵化, 缺乏创新的现状。

(二) 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

社会转型期,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谷时期, 再加上我们曾一度对马克思主义片面理解从而导致“理想”的落空所带来的悲观主义的蔓延, 这在一定程度上销蚀了马克思主义在价值信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绝对性主导地位和权威性的削弱, 使青少年在价值选择上陷入了迷惘和困惑状态。

(三) 家庭美德教育没有很好的模式

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然而一些家长对青少年的关心却往往只是专注于学习成绩的高低, 而忽视了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状态引导, 从而易导致未成年人的片面发展, 人格扭曲, 这是家庭教育上的失误。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对策及措施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 应从全方位角度来进行整体综合建设。这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 在社会转型期要从整体上统一协调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力量, 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 形成一种正向的合力, 从而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发挥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一) 道德教育必须注重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素质

就学校教育而言, 21世纪以来, 进入了一个新的教育时代, 现代的教育理念, 不是以知识为本, 而是以人为本, 现代人才培养的理念, 不是以技能为本, 而是以素质为本。提出并实施素质教育顺应了现代教育规律和社会变化对人的要求, 体现了教育的价值。

(二) 注重家庭美德建设, 为青年价值观塑造提供良好的

家庭氛围家庭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长期的、深刻的影响

弥补我国家庭教育的缺陷, 一方面在家庭教育中要克服家长专制作风和无限放任的作风, 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 形成家长与孩子之间平等和睦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必须注重对子女的品德、人格的教育。调查显示, 父母的身体力行直接关系到孩子对以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态度。

(三) 充分发挥社会引导教育的作用

就社会视角的价值观教育来看, 重要的是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能够为青少年群体构筑起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影视媒体行业要加强自律, 在传播中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 努力实现影视作品的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完美结合。

(四) 必须不断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研究和德育的理论研究

必须经常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调查, 获取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了解他们的所思所为。面对多变的世界, 学会变化, 学会应对是德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要以符合时代要求、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观念要求青少年。对青少年中一些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 应加以引导, 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给予正确的回答, 真正使德育成为一种人文关怀, 并关怀到一切人。

参考文献

[1]刘志山.对传统的格式化道德教育的反思与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10) .

[2]安国启.建设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 (2005) 研讨述评[J].中国青年研究, 2005 (12) .

[3]佘双好.武汉市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建设措施研究报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2) .

[4]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道德问题"调查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状况及其建设[J].社会科学, 1995 (4) .

青少年道德发展 篇3

一、网络社会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面对崭新的、自由的、开放的、陌生的网络生活,加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网络生存与强化管理、监督的现实生存形成的强烈反差,很容易使本来就喜欢探索、喜欢创新同时又缺少传统道德规约的青少年形成自己的网络化的道德意识,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价值观念。网络社会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价值的多元性、道德生活的丰富性蕴含其中。但同时会导致信息的膨胀和泛滥,影响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导致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迷惘,以致角色自我的迷失,形成不良品质。

2.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人机对话”会使青少年迷失情感自我,逐渐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沉迷于网络,形成极度膨胀的自我中心心理,并搅乱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定位。

3.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青少年接触新型媒介和上网时间延长,传统学习的方式减少,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也减少了,势必影响他们人文学科的学习、人文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他们社会化的进程。

4.道德法制观念。大多数人进入网络的初衷是为了享受现代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但也有一部分人被网络所“异化”,把猎奇和寻求刺激作为网上生活的重要内容。网上资源良莠不齐,信息垃圾混杂其中,常有很多黄色、暴力内容,对抵抗力不强的青少年有很强的腐蚀力。

二、网络道德构建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面对网络社会带来的道德难题,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地阻止网络的发展,更不能阻止青少年接触网络。我们既要看到这是互联网刚刚兴起时必然会出现的一种负面现象,更应通过加强网络伦理道德的构建与教育,来协调网络人的关系,规范网络人的行为,促进网络社会的发展。

(一)在宏观上,社会应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

网络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个活动空间,在这个崭新的世界中,基本上还没有法律和道德规范。然而,网络同样需要教养,网络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同样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我国为了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也于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并在1997年3月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刑法》中也增加了对计算机犯罪的惩罚规定。同时,要侧重于网络行为的一般规范和网络责任构建。我国由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联合推出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也规定: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二)学校教育要加强网络道德观建设

1.把网络道德融入教育系统之中。在德育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增加“网风”与“网德”教育、网络法纪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最终促其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

2.加强青少年集体责任感教育。不管是从人际疏远还是从道德冷漠角度,都要大力发扬和提倡集体主义伦理理念,来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责任感。在网络社会中尤其要强调或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冲突时,应优先考虑社会的普遍利益,用集体观念代替个人主义。3.培养青少年自觉的道德意识。在网络生活中,通过教育发展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注重从道德角度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计算机和网络的作用,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青少年道德标兵申报材料 篇4

张完中心小学 周欣如

周欣如,郸城县张完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现任班级劳动委员。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充满爱心、乐于助人,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一个文静且聪慧的女孩,六年以来,在众多园丁的辛勤培育下,她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在许多人的眼里,周欣如是一个善良、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刚上一年级,班上许多学生向老师反映看不清黑板,请求照顾,要往前调。老师也不了解学生视力情况,就提议:请视力好又自愿坐到后排的同学举手。老师的话音刚落,周欣如第一个举起小手,在她的带动下,又有很多同学举起了手。妈妈知道了这件事,怕她个子小坐在后排被高个子挡住影响学习,劝她向老师要求把位置换过来。她就主动做妈妈的思想工作:“前面的同学挡着我,我把头偏一偏或把凳子挪一挪不就看到了吗?”望着懂事的女儿妈妈一时无话可说。就这样,几个学年过去了,个子不高的她依然坐在后排。正因为周欣如总能替别人着想,同学们非常信赖她,每年总是全票通过班委选举。因她在班里人缘特别好,什么难办事、棘手事经她一说就特别顺利。

周欣如的班上有一位叫宋丹的女同学,智力上有些缺陷,因为性格古怪、木讷,班上很多同学都不愿和她玩,有些调皮的男孩子还经常嘲笑她,拿她开心。周欣如虽然年龄没有她大,却象一个大姐姐一样照顾她、关心她、帮助她。每天课余时间,别的孩子都出去玩了,可周欣如却和宋丹一起在班里做作业,讲习题。如果听不懂,周欣如就反复地讲,直到她听懂为止。在周欣如细致入微的帮助下,宋丹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原来不爱听课的她,也开始认真地听讲了,原本性格内向的她,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同学们也开始主动和她交往了。

一个星期天,周欣如和妈妈一起坐车去郸城,中途上来了一位老爷爷。老人穿着一件肮脏的衣服,身上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车上有的乘客皱起眉头捂住鼻子,而周欣如却起身主动给老爷爷让了座。巧的是,这位老人和周欣如同一个地方下车,她看着老人颤颤巍巍,步履艰难的样子,就搀扶着他下车。老人非常感动,连声说:“麻烦你了,麻烦你了,小姑娘!你真是个好孩子”!

如今,大多数孩子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养成了只知索取,不懂回报的坏习惯。周欣如却十分体贴父母、关爱家人。父亲是教师,工作辛苦而忙碌,妈妈做生意也很忙碌,她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之外,还主动承担了许多家务。每次吃完饭,她总是主动洗碗;家里的卫生她也主动打扫;遇到休息日,她也会做上几个拿手菜给家人吃。

最值得一说的是,她的爷爷因偏瘫而生活难以自理,她就主动的担负起了照顾爷爷的重任,什么时候该提醒爷爷起床,帮爷爷穿衣服;什么时候该提醒爷爷吃药,帮爷爷倒水;什么时候该提醒爷爷休息,帮爷爷洗脚„„她都有详细的计划和周密的安排。以至于爷爷亲切的叫她“小钟表”“小护士”。现在她的书桌上还贴着两张表--《爷爷作息吃药时间表》、《自己作息时间表》。

在家里她是好女儿好孙女,在学校她也是老师的好帮手。身为班委,她对班级的事情非常热心。每天早读课,她都要站在讲台上组织早读;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她领着同学们唱歌醒神;班上的黑板报都是由她策划的;她还是班上的文艺骨干。去年“感恩节演讲大赛”上,她带领全班同学克服重重困难,一举夺魁,成为了全校的小明星。今年“三八”妇女节,她的一位任课老师生病了,她和几个班委商量了一下,组织全班同学利用几个课间时间,每人折了一只千纸鹤。每只小纸鹤上都写上了祝福的话:“老师节日快乐”!“老师祝您早日康复”,“老师,我们想你”„„她用针线把这一只只传递真情的纸鹤穿在一起,放学后和同学们拿出他们平日舍不得花的零花钱凑在一起,买了鲜花和水果去看望生病的老师。这位老师看到后,被同学们的真情深深感动了,深情的说:“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孩子呀!”

在农村学生眼里,钱是格外的重要,对于家境不好的周欣如来说,更是想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为了省钱,她的作业本总是正面用完了,再用背面,铅笔总是削到用手捏不住了还不舍得丢,再用废纸卷个纸筒套上面,接着用。但在捐款的事情上,她却从不吝啬,汶川大地震她一次捐了十元,十元或许对于有钱人微不足道,可这却是她一个月的零花钱啊!每次捐款她都第一个举手,第一个捐钱,接过那带着她体温的一角一分,老师总是感动的热泪盈眶,这可都是她积攒好久、保存了好久都没舍得用的啊!

青少年道德培养基地申报材料. 篇5

青少年道德培养基本情况及工作规划

一、学校基本情况

竹溪县地处鄂西北边陲,目前尚属国家扶贫重点县和省级财政特困县。这块瘠土上的竹溪县应用科技学校成立于1975年3月,原名“竹溪师范”。1983年5月,经湖北省教育厅审定更名为“竹溪县教师进修学校”。1993年,依托该校成立十堰市广播电视大学竹溪分校。1997年12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竹溪县职业教育中心”。1998年5月,原在水坪的竹溪县职业高中整体并入我校。从此形成“竹溪县教师进修学校”“竹溪县职业教育中心”“十堰市广播电视大学竹溪分校”一校三牌的办学格局。2000年12月,被省教育厅确认为“512工程”合格学校。2003年9月,经十堰市教育局批复,“职教中心”更名为“竹溪县应用科技学校”。2005年12月,经省教育厅验收确认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省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合格教学点”。

学校现占地30亩,有校舍12399.6平米,有微机室五个,电子电工实验室、理工实验室、琴房、学术报告厅各一个,有4万册图书和教学专用闭路电视系统及校园网;有在职在岗教职工72人(其中有特级教师1人,中、高级职称41人,“双师型”教师11人),退休教职工23人。

学校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以“管理强校、质量立校、礼仪兴校”的发展思路,以“让学生留下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笑起来”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秉承教师教育,突出发展中职教育,带动成人学历教育的综合性办学格局。

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多渠道开展联合办学,实行工学交替模式,形成了省级重点专业计算机及应用为首,种植技术、电子技术应用、家电维修、酒店管理4个特色专业为主的专业群,现在籍中职学生2584人,实现了就业有保障、升学有希望的办学目标。教师教育科学规划,针对性强,地方特色鲜明。继2006年初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后,2010年又获“省教师培训特色基地”称号。电大成人学历教育,抓住“规模发展”和“内涵发展”两条主线,以招生工作为重点,逐步形成全员参与、职责明确、重点突出、奖惩分明的电大招生新机制。现有成人学历教育在籍本、专科学员771人,其教学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

二、青少年道德培养现状

多年来,学校以“管理强校、质量立校、礼仪兴校”的发展思路,以“让学生留下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笑起来”的办学理念,一切为学生着想,精心设置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壁,让学生在诗意氤氲的气氛中接受熏陶与净化。

学校将企业管理理念引入校园,渗透到课堂,把企业的规章制度与校规相结合,更严格地引导学生学会自律,定期组织学生进厂参观、进招聘会现场感受等活动,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要求的“无缝对接”,让学生“未出学校门,已知企业事”。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技能大赛,组织师生走进社会免费为百姓服务,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全体教职工用爱孩子之心爱学生,用管孩子之法管学生,用“家”的理念经营学校,为学生提供温馨的家庭般的生活。“1+1”师生帮带团队和“1+n”师生互动团队把育人的责任具体化。每个教师每个学期要

带一名学习、生活、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重点帮助;每个教师每个学期要与数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倾听来自学生们的各种心声,随时解除思想“疙瘩”。学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教学、文艺、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起来、唱起来、跳起来中快乐起来,成长起来

学校在苏州工业园区和南京建起了办事处,为每年在联建、可成、亚帝欧、绿点科技等知名企业上岗实习的千余学生,建起了“家”;为陪伴学生,给学生排忧解难的教师建起了“家”。

“做中学”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过程,实现了人人有爱好、个个有发展的培养目标。分层教学,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层提问,分层布置练习,分类进行辅导,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对学生充满吸引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因有成就感而而开心地笑起来。

校园歌手大赛、技能竞赛、演讲比赛、学生硬笔书法作品汇展、篮球联赛、趣味运动会等各类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中提高,挖掘了学生长处,增强自信力,激发了兴趣和参与意识。艺术活动室、声乐舞蹈兴趣小组、电子电工兴趣小组、电脑维修兴趣小组、网

络维护兴趣小组……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艺的平台,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010年,针对中职生礼仪缺失、行为习惯较差等不足,学校以经典教育、安全健康教育、感恩教育“三大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诵读经典 传承文明”活动。活动紧扣厚德、博学两条主线,抓住垂范、培养、互动三个重点,以《弟子规》作为学校人文教育的突破口,以传统美德育人。学校为全校师生每人赠送一本《弟子规》。学生以班为单位,内容进课堂;学校统一组织考试,以考促学。学生读《弟子规》、《点亮心烛》,教师也读,而且还学习《教师人文读本》、《我为谁工作》、《细节决定成败》、《陶行知教育名著》等读物。经典教育,喜见成效。提升了教师的内涵,引领学生提高了人文素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明显提高,带动了家庭和社会的进步,形成了小手拉大手,文明共进的良好氛围。学校的这一做法在2011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交流。

精心设置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承载体。为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该校巧编《学生成长指南》、《学情日记》,巧用《学生成长档案》,为学生“修身”设置了有效路径,让学生本人、家长和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获得学生及家长一致欢迎。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几年来,学校相继获得“省级重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市级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创新先进学校”“平安示范校园”“绿色校园”“规范管理奖”等殊荣;《爱心涌动泛春潮》《风好正是扬帆时》《礼仪花香春满园》《细节生辉》《学园、家园、乐园》等德育工作经验介绍刊登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十堰日报》、《十堰教育》上。

三、设立基地后的工作规划

“全国学校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是服务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全新载体和模式,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争建“实验基地”,积极争取项目办的优质资源和服务项目,协助做好交流研讨、论坛、知识竞赛、专业培训等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道德培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将积极整合德育资源,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培养工作。具体计划是:

一、建设一支队伍,夯实德育基础

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以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为核心,党政工团和全体教职工齐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强化每个教师都做育人的第一责任人工作。用爱孩子之心爱学生,用管孩子之法管学生。每个教师每学期要带一名学习、生活、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重点帮助;每个教师每学期要与数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倾听来自学生们的各种心声,随时解除思想“疙瘩”,培养学生“老总的理想,专家的技能,军人的规范”,真正“让学生留下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笑起来”,形成德育工作全面渗透、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德育业务培训,提高教师德育工作能力和素质,为搞好德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和保障。教师要用自己的爱育出学生的爱,用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爱的追求引导学生理解爱、体现爱、付出爱,把“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真爱的体现。完善德育奖惩制度,倡导以校为家的主人翁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和不计得

失的奉献精神,提高教师的内在修养,调动教师的内驱力,挖掘教师的潜能,增强了德育团队的凝聚力。

二、健全两项机制,完善德育体系

一是建立教职工“全员育人”机制。为了使德育工作贯通于教学、实习、后勤服务、生活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全过程,学校推行全体教职工“全员育人”责任制,每个教职工都要负责6至7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每个教职工都有一本学生联系记录卡,记录对所包学生的谈话情况和思想发展情况,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格局。

二是建立学生德育评价机制。推行德育积分管理制度。以学生本人的道德和学习行为表现为依据,实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获得者以及团员发展对象的重要依据。学生德育积分采取增减分办法进行,每月(四周统计一次,将积分结果在班内公布。

三、筑牢三块阵地,丰富德育资源。

一是筑牢课堂教育阵地。课堂教育是学生德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多年来一贯坚持德育课程进课堂、上课表,同时要求德育课教师不断改

进教学方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使德育课程真正能够让学生受益。各科教学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二是筑牢共青团、学生会阵地。学校创办业余党校把党性教育引入到学校的德育体系,开辟了一块学生德育工作的特殊阵地。加强共青团工作,积极引导共青团员中的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带领其他同学追求进步。帮助、指导学生会干部开展工作,锻炼才干。加强业余党校学习培训工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教育,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我们党的先进性。

三是筑牢课余活动阵地。各类课余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体现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重要舞台。学校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为指针,以加强“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环保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等六大教育为重点,制定详细的德育活动计划。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教育;利用每周班会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利用专题讲座、校园网站、广播台、电子屏等媒体播放红色影片、红色歌曲、红色故事;在校园设置德育教育宣传标牌;开辟德育

宣传专栏墙报;创编文艺宣传节目等,加强校园环境净化、美化、绿化建设,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文化熏陶,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四、注重四个结合,增强德育实效。

一是德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德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针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继续用制度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实行日查、周评、月总结、学期表彰的管理模式,完善“首问负责制”“首视负责制”。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像这样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监督,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趋向经常化。精心实施包括经典教育行动、安全健康教育行动、感恩教育行动在内的“三大教育行动”,提高师生道德素质、文化品味和安全健康意识,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二是德育与重大节日、纪念日相结合。节日、纪念日所蕴含的教育因素为德育工作供了极为丰富的教育信息。在节日、纪念日来临前就对学生进行有关的德育教育,利用班会让学生自主查找有关节日的资料,然后再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习。学校开辟传统文化节日专栏,采用出黑板报、主题班队会、征文、主题节日欢度活动等形式

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人与人之间真诚理解和交往的意义。

三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许多学生的品行与其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谈心室,设置学生心理咨询信箱,并安排资历深、教学经验丰富的心理老师负责心理咨询工作。学校积极在班级内组织开展一对一谈心活动,并把谈论的内容或者解决的问题以书面的形式上交给班主任,让班主任及时了解班级内发生的一些情况和学生心理状况,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行动,化解矛盾、建立和谐的班集体。

四是德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办学导向,这就决定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应与就业指导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我校根据中职生的特点,与企业加深沟通,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根据企业的需求营造全校性的德育氛围,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职业习惯;在德育内容上重点加强学生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德技”兼备的合格技术人才。

青少年道德教育材料之二 篇6

遵守职业道德,做合格的好职工

宣讲人李如能

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职业道德将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全社会良好道德的形成,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和总和。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特殊要求,带有职业明显的特征。如政府“官员”要有“官德”,教师执教要有“师德”,医院医生要有“医德”,文艺工作者要有“艺德”,经商的要有“商德”等等。因此,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员应提出不同的职业要求,规定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但是各行各业也有它必须遵守的共同职业道德规范。为此,我们要大力提倡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首要环节。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做好工作的思想基础和重要前提。一般来讲,凡是热爱自己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人,都会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不讲条件,不计待遇,不挑精拣肥,不论职务高低,都会努力地去追求、探索、创新,即使在工作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信心百倍,坚韧不拨,知难而进,勇往直前,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奋斗。反之,“这山望着那山高”、“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安心自己本职工作,总想找个生活轻松,工资丰厚,名声好听,外快很多的工作。这样的人,无论到哪个单位,做什么工作,都不会热爱自己的岗位,不会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本职工作,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任务。那种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干活吃饭,百事不管”的态度对待所从事职业的人,是不可能热爱自己工作的,也不会有持久的事业性和责任感,最后只能是一事无成。敬业,就是要用认真、严肃、积极、创新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工作专心,认真,积极负责,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那么你就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爱岗敬业就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李素丽是北京公交车上的普通售票员,因为他有崇高的理想,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摸索总结了一套为老人、孕妇、孩子„„服务的经验,她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受到了乘客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成为全国的知名人士。五十年代有位掏大粪的工人时传祥,他热爱工作,不嫌苦、不嫌脏、不嫌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掏到了钱包、金戒子、手表„„都要想方设法物归原主,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受到了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亲切接见。爱岗与敬业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爱岗才能敬业,敬业了在工作中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工作有了成绩,不仅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实现了你自身的价值,反过来你就会更加热爱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所以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必须掌握的首要环节。

二、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根本。人无信无以立,职业无信也不能立。在市场经济条件,诚实守信是不可缺少的道德要求。遵守合同,言而有信,是每个经济主体得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基本条件。没有良好的信誉,就没有良好的企业形象;而无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企业是这样,做人也是如此。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反复告诫他的弟子,要“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孔子看来,为人处世不要夸夸其谈,但说话就要算数;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怎么可以。事实上,在现实社会中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那么谁也不会愿意与他交往,在社会中这样的人也难有立足之地。所以,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诚信也是事业成功的根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遵守契约,言而有信。许多事实证明,凡诚实守信的人他就事业有成,反之就会身败名裂。田家炳先生在回答学生对他提出的“你的事业是怎么发展成功的”时,田家炳主要讲了两个字,那就是“诚信”,由于田家炳先生在漫长的经营生涯中诚实守信。因此,他的客户都十分信任他。在亚洲金融危机时,许多客户都帮他的忙,使他渡过了困难。武进县个别乡镇企业长期生产不合格的一次性输液器,去年全市在集中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时,这些企业只能全军复灭,彻底破产。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还不健全,社会信用状况令人担忧,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坑蒙拐骗行为时有发生,企业恶意拖欠、逃废银行债务、偷税逃税等等。为此,提倡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刻不容缓。只有诚实守信,我们的企业才能在加入WTO以后,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三、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内容。它要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要在本职工作中,以国家法律、法规、各种纪律、规章制度,以及公共道德准则为标准,秉公办事、公平、公开、公正地处理问题。各行各业都必须办事公道,并以此为准则,履行自己的职责。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做到办事公道,就应该从三个方面去努力。第一,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坚持原则是办事公道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原则是保证本职工作正常进行的准则,是保证国家、集体、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的规定,是衡量职业行为善恶的尺度。所以,只有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办事才能公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等价交换买卖公平的原则。但是,现在有些工厂企业,往往把紧俏产品作内部处理,甚至把它当作“人情”,以最“优惠”的价格卖给各有关领导,亲朋好友及关系户,这种没有原则的做法,最终是损害了国家和集体利益,也侵犯了职工的利益。还有少数单位领导把公家的钱去送礼,以讨好有关领导,自己也从中捞点好处。最后,企业经济效益滑坡,自己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第二,奉公守法,不谋私利。作为机关公务员,不能借职务之便而损公肥私,多贪多占,搞权钱交易。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奉公守法,不谋私利。这样才能处事公道,才能深得民心,才能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办事合情合理的良好社会氛围。有人说,当“官”的有权,他们必须奉公守法,清正廉洁。我们没有权,也没有什么私利可图,事实并非如此。各个岗位都有自己的责权,比如营销人员,你若不奉公守法,就会偷鸡摸狗,买原材料高价进,而把工厂的产品低价卖出,自己则从中得利。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又如有些重大工程的施工人员,明明知道施工不合标准,但为了自己多拿奖金和保住“饭碗”,既不啃声,也不举报,结果桥断、房塌,危害人民。所以,有私心的人,想得私利的人是不会办公道事的。第三,照章办事,平等待人。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处理个人和群众的以及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问题上,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不论职位高低,关系亲疏,一律服务周到,态度热情。一律要按党的方针政策办事,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按各单位的规章制度办事。能解决的就解决,能办到的办,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决不能去拉关系,走后门搞特殊找靠山那一套,也不以关系的远近、亲疏和权力的大小来定夺事情。从业者处事不公,往往会在群众中产生严重的矛盾和恶劣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为此,必须在从业人员中树立公正意识,做到办事公平合理。浙江省军区政委兼金华军分区政委范匡夫,他一身正气,不管办任何事情,都照章办事,一视同仁。以前金华市在征集女兵时,因指标特少,一直控制在小范围,只有那些“家庭背景特殊”的女孩才可望当兵。1997年,在征集女兵时,已调任金华军分区政委的范匡夫就一改过去的做法,他明确指出:“依法服兵役是每个适龄青年包括女青年的权利和义务,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的女儿为什么就不能当兵”?此事在媒体发表以后,全市有500多人报名,在政审、体检、年

龄合格前提下,高考分数高的优先录取。有人想走后门,范匡夫说:“符合条件的不能跑,不够条件的跑没用”。最后录取14名女兵,其中7人是普通农家的女儿。由于招兵工作照章办事,按条件录取一律在阳光下公开操作,因此,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处理好一件公众关注的敏感问题,就大大地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四、服务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同样,服务群众,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也必须在职业道德中体现出来。服务群众的具体要求就是每个职业劳动者心里应当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乐群众之所乐,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所从事的各项正当职业都是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这就要求广大职业劳动者必须把职业责任变为自觉履行的道德义务。以发挥本职和岗位的职能作用。医生就要治病救人,认真负责的对待所有的病员,教师就要教书育人,像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教育好关心照顾好自己的学生。售货员、营业员就要耐心解答顾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热情、周到地为顾客提供服务。否则就违背了本职工作的义务。常州瑞和泰茶座营业员姚燕芬、谢鸿、周艳娜拾到了一只顾客遗忘的皮包,内有人民币800元、手机及驾照等重要证件,第二天失主来找时,他们将包完璧归赵,当失主有意酬谢他们时,三人却众口一词“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三位营业员,以自己的感人行动,自觉履行了职业道德义务。虽然人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目的是相同的,就是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同时通过交换服务来服务自我,以谋取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幸福。我们通常讲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就是这个意思。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保持各行业之间有序的合作,绝不能相互刁难,相互扯皮,相互要挟,相互推诿。否则就是失职,就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如触犯法律,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比如,医院病房医生要抢救病人,急需抢救药品,需要管药部门帮助解决,那么管药部门就应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搞到急需药品,及时送到病房。如果管药部门不把药品及时送给医生,延误抢救时间,以致造成人员死亡。这应受到道德的谴责,也是失职行为。为人民服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为此,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热爱本职工作,甘当人民的勤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中要做到心中有群众、真情待群众,尊重群众、方便群众、尽职尽责地为社会公众服务,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需求,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好战士雷锋,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北京公交公司售票员李素丽,扎根边疆治病救人的医生吴登云、支援西藏工作的好干部孔繁森„„他们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他们没有多少“豪言壮语”和“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都在自己不同而又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为此,应该把他们的光辉业绩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作为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五、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高要求,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无论什么行业,无论什么岗位,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他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就是为社会作出贡献。如果在工作中,不求名、不求利、只奉献、不索取,则体现出宝贵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奉献社会职业道德的突出特征:一是自觉自愿地为人民、为社会、为祖国贡献力量,完全为了增进公共福利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而积极劳动;二是有热心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事业感,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不计报酬,不计时间,完全出于自觉精神和奉献意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我们要大力提倡和发扬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奉献社会则是这五项要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一个能够奉献社会的人,同时也是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有一些人受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世界观、人生

青少年道德发展 篇7

一、网络道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网络带来便利快捷方便的网上生活、多姿多彩的信息潮流的同时, 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不好的综合症, 因此它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作为一大部分中小学生精神寄托、课外消遣的主要方式, 夹杂的里面的负面内容对中小学生的侵扰难以防控。网络文化的鱼目混珠对于富有好奇心、求知欲强、精力充沛的中小学生有着很大的诱惑力, 加上网络的无约束性和隐蔽性所带来的不利信息的横行, 对这些自我监管能力不强的中小学生行成了网络行为没有规范的环境因素。陷入虚幻、上网成瘾、黄毒侵害等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的社会网络问题, 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着不利的影响, 严重阻碍了他们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

二、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从体验式开始

1. 首先要调查分析, 了解掌握目前中小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的放矢进行工作。

经过对初中几个年段中部分班级的学生进行摸底调查, 发现有一大部分同学以完成老师的作业任务为借口, 然后就用来网上聊天或开始玩游戏, 这种现象占大部分, 大部分学生的上网时间是选在星期六日, 在这段时间内很多父母忙于自己的周末事务, 无暇顾及子女, 大部分学生就可以自己自由自在地支配时间, 这时只有他们自己的网络行为的道德责任感可使他们自我监督。这一现象警告我们, 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2. 如何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体验活动

(1) 以孩子的认知体验为出发点

网络道德教育要结合在平时的电脑课教学中, 当中小学生在学习理解领悟网络信息技术的关键时刻, 老师就要及时提醒同学要文明上网, 不要被网上的不良信息所迷惑, 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注意自身的上网行为。孩子正处在认知能力的起步发展阶段, 在网络中有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的大量不良信息, 孩子在选择时会产生困惑、迷茫, 会不知不觉在虚拟的世界中找不着道。老师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分析辨别是非, 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正确的上网行为。在电脑课上, 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网络道德行为, 讲解我国对于网络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 老师要用翔实、具体、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来教育学生, 使孩子们从一开始上网就具有正确的网络教育观。

(2) 以孩子的道德情感体验为落脚点

通过老师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掌握很多的网络道德知识, 但是有了道德知识并不一定就会有对应的道德行为, 老师必须遵循孩子的道德形成规律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引导并启发孩子的良性内心情感。道德情感是指与人的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互相联系的心理体验, 是人们的道德需要有否得到满足而引发的内心体验。老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了解学生的上网情况, 交流学生的上网感受。对那些经常上网聊天和打游戏的学生, 要做思想工作加以劝阻, 逐步帮他们戒掉网瘾, 而转向做一些积极向上活动。老师平时要可组织孩子们参加电脑课件竞赛、电脑绘画比赛、网络知识竞赛, 使同学们的课外网络生活逐步走上规范、健康、文明的道路, 从而步入正轨。

(3) 以孩子的行为体验为着重点

如果只有对孩子进行理论上的苦口婆心的说教和网络道德规范的空洞教育, 是没办法让学生真正培养出积极向上的网络道德观念的, 只有让孩子在上网过程中慢慢体验、逐步引导, 才能培养出文明的上网习惯。在电脑课上, 老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网络活动, 引导学生在上网过程中体验, 引导学生如何整理、辨别搜索信息, 现场指导学生如何筛选和鉴别, 引导学生制作电脑作品, 如何利用网络为己所用, 使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3. 创造良好氛围, 从家校联合做起。

想要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网络氛围, 必须做好家校沟通, 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要通过写给家长的一封信、举行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 让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的上网进行引导, 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向上的娱乐观念和方式、培养孩子的正确兴趣导向、选择网络内容的注意事项。同时要清楚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上网、上网的时间、浏览的内容, 要尽量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 尽量控制孩子不要到外面去上网, 了解孩子把零花钱用在什么地方, 引导孩子把上网和读书的关系处理好, 做到上网为读书所用。

三、孩子的网络道德教育要从制度入手。

构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防线 篇8

一、校园暴力事件成因

1.学生主体对暴力电影和小说的偏好,对现代科技和大众媒体的利用,都显示出“21世纪”的特征。哗众取宠的媒体大肆宣扬一些极端暴力事件的细节,网络媒介又加速其传播,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容易受其影响,甚至模仿。

2.极端的行为就像火山爆发,其积聚的能量往往来自于平时的校园生活。印度校园枪击事件中的两位主角供认,被害的那名同学一直欺侮同学,是学校一霸。为了除掉这个“恶霸”,他们才决定杀掉他。

3.孩子们仿佛在以一种近乎惨烈的方式提醒世界,使孩子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是多么重要;学校为已经受到伤害的孩子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是多么重要!

二、遏制校园暴力事件的途径

1.把握思想教育的导向,构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防线。透过校园暴力的制造群体,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制造者年龄大都在12—20岁之间,而且事件发生地大都在校园。因此,我们在做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注重人文的关怀,对犯错误的学生的改正工作应持有“五心”:爱心、恒心、耐心、信心、细心。切忌对犯错学生进行体罚、虐待,要以崇高的师德师风形象引导学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标准。同时,利用一些传统的节日,开展具有传统教育意义的课外教育活动,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辱观、依托性。为他们构筑坚强的思想道德教育防线,加强对祖国事业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2.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现代社会,各种媒体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青少年学生尤其如此。因此,把握正确的舆论工具,加强对媒体中色情、暴力网络的打击和取谛,尤其是大力整治社会生活中的黄、赌、毒、黑势力的滋生和蔓延,成为政府有关部门尤其是相关执法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责无旁贷的义务。如:取谛不合法的酒吧、网吧、游戏机室等娱乐场所,关闭色情网站,从而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

3.提倡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疏导和帮扶教育机制。在学校教育中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引导青少年学生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养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加强青少年学生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学生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促进学生情绪交际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学生心态良性变化,帮助青少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加大心理卫生投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各年级各班的思想政治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舆论引导、文化消费、志愿服务、专业咨询、心理医疗等各个方面。如开展成长教育,聘请心理专家到校讲学,设立师生心语交流信箱,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心连心文艺汇演、设立校园心理咨询网站,开展心语交流书信活动,与医疗部门联合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救助站,使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治疗。

4.做好暴力事件隐患排查工作,完善学生管理监控网络。根据校园暴力事件的潜伏性和爆发性,适时进行监控和排查是刻不容缓的。校园暴力事件的隐患排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学生之间思想矛盾的排查,这是暴力事件发生的内在因素,不容易让人察觉,但又是事件发生的导火索。二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进行测试和排查。并建立相关的档案。三是对学生随身携带物品进行排查。四是对学生的活动范围进行排查。

校园监控网络的手段可分为人力资源监控、设备资源监控。人力资源监控是基于学生自觉性监控之上,是一种“以人监督人”的投资少的监控网络,是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最基本模式。例如:建立校外人员来访登记制度,学生民主管理制度,教师责任追究制度,跟踪管理制度,领导、教师值周值日制度,家校联系制度,教师配合政法机关执法制度,明查暗访制度等。设备资源监控是利用当代电子拍摄技术、电脑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组成的电子监控网络,这种监控体系最大的优点在于实时全程监控、跨越时空的方便和快捷。例如:在校门口等人员密集基地安装摄像头、在校园内开通家校联系网站、学生家访服务热线等等,不断地完善校园的监控网络。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学生的行为动向,才能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使校园暴力的发生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总之,根基牢了,才不会溃堤;根底深了,才不会栽跟;力度到了,才不会反弹。构筑牢固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防线,建立庞大的教育管理监控体系,才能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上一篇:三年级英语八模块教案下一篇:中班班主任工作计划九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