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普及社会调查报告(精选7篇)
学校: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专业:09秋工商管理 姓名:潘腾飞
学号:094500145018
5城市人口普及社会调查
我是中国广西南宁市人士,现居地也还都在南宁,关于人口普及社会调查形式有所研究。我市虽然不大,但都有几十万人口,这还只能算是在市内,要是按照整个南宁城区来算的话,少说也有百来万人口。根据中国人口平均调查显出我市也能算是中等城区。中国34个省56个民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也能称得上人口密集的地区之一。而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现已成为世界全球最加人居地,这是2007年被全球公认评出的奖项。
广西还算是在亚热带地区分部,南宁在亚热带地区是一块盆地,水源地区邕江中下游分布,水源直流广东沿海一带。壮族是广西最多的民族,也是整个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类族群,广西也称之为壮乡之家。壮族的象征除了铜古之外,还有绣球,就像民谣里说的铜古和绣球是壮族象征的标志,就像是中国的五星红旗和国徽那样,作为象征性的标志。
南宁市原本只是一个很旧的一座城市,那是在九十年代以前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城区,到了改革开放后,九十年代初,我市就开始迅速的发展起来。每隔两三年就有一次大的变化,先是从桥做起,本来只有一两座桥的,一下子又多了几座桥,直到现在南宁市的桥少说也有十几座,使得桥南、桥北两岸畅通无阻,交通方便。不单只是桥的变化,路也做了很多条,而且道路还经常被扩宽,方便行车路线不堵塞。还有路面上的路灯,一条接着一条的,路变多了,就连灯光也显得格外的明亮起来。路灯旁边的花草树木也是在这灿烂的灯光下徐徐儒生地生长着,变得空气清新,二氧化碳排放干净。既然路变宽了,桥变多了,自然的就少不了城市里的居民小区了。南宁市的人口也就从原来的十几万人,一下子就变成了百来万人口,我市算成为了城市中的典范。人口不断增加,小区不断扩大,慢慢的就越来越热闹起来。再加上房地产不断的投资,使得南宁市小区人口越来越多。人口多了,那肯定就少不了车辆了,车辆多了,那就少不了交通道路和桥梁的扩充形式了。
到现在南宁市已经完全的成为了商业化的城市了,满大街到处都是商场和娱乐场所,每年还要举办东南亚民歌艺术节和东盟博览会,搞得真是热热闹闹、漂漂亮亮的,还时常开有美食节。说到吃的就不能不提起南宁市的中三路了,每到晚上,中三路一条街的都是吃的,什么山珍海味都有,每天晚上全都是满座待席,人来人往的气氛浓重级了。水果也都是各式各样的摆在路边,中三路可称得上是南宁市里的美食一条街了。外地人来到南宁不得不来中三路凑凑热闹,过过夜市,逛逛街,吃吃东西。这可真是尝美食怎么能少得了中三路一条街呢,对不对。
商场也有很多,原本只有市中心才有的,现在满大街的都是商场。就拿市中心来说吧,得先提到南宁市最早的的商场就是百货大楼和裕丰商场,在下去还有和平商场跟交易场。除了这些,又新开了好多购物商场,例如市中心的百盛和沃尔玛,其他的还有梦子岛和南城百货超市,北京华联和利克隆再加上聚福隆等。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梦子岛和沃尔玛,梦子岛还开了很多家分店,生意是越办越红火。而沃尔玛虽然只有两家,一家是在市中心,另一家则在航洋国际那里,也就是会展中心斜对面,但是每天到那里购物的人也是源源不断的,还真是热闹极了。南城百货、北京华联、利克隆、聚福隆生意没梦子岛和沃尔玛那么好,但在南宁市也算是不可或缺的购物商场了,给南宁市也增添了许多外来游客。南宁整个城市现在都成为了商业化的城市了,说是商业中心也不为过了。
旅游景点光从市里面来说,就属青秀山最为突出,然后还有一些比较大的公圆,例如人民公园、动物园、石门森林公园和狮山公园、南湖公园等都属于比较大的旅游景点。在这些旅游景点里,每天都有着一定量的游客观光。到了周末和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热热闹闹的。除了市里的这些,在市区里还有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和花花大世界等比较重要的旅游专区。这些旅游景点每天都吸引着外来的游客进来观光游览,给南宁市增添了许多热闹的气氛,游客一边游览景点一边又享受着南宁市的繁华景象,也别有一凡滋味。
娱乐的地方也有很多,街上到处都有KTV娱乐城和电玩城,还有电影院。就南宁市里面来说,KTV少说也有几十家,电玩城也是有许多,都是提供给大众休闲、娱乐用的。电影院也是一样,其中最出名的电影院就属市中心里的万达电影院了,在那里每天都是游客爆满的,全球最新最先出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在万达电影城里首次放映。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娱乐场所,南宁市才会有很多外地来的富商进来投资、开发,所以南宁市很快的就发展成了以商业为主的城市。
酒店、宾馆也有好多,五星级酒店、宾馆在主要的交通要道基本上都有,特别是在东盟国际博览会那段期间酒店、宾馆都被外来游客订满。南宁市的每一条路都设有旅馆、招待所,为了方便外来游客的衣食起居,这些旅馆、招待所里的设施基本上都是设备齐全的,都调整得干干静静,清清除除的。随着外来人员的不断增加,以上这些都是为外来宾客特别准备的,这样一来对外来宾客的衣食起居也算得上是够负责的了。南宁市也因此显得吸引很多游客进来观光、游玩。
客运站也有很多,例如江南客运站、琅东客运站、北大客运站、安吉客运站这四个客运站都是南宁市最主要的交通路线。还有火车站,现在南宁市里的火车站都已经跟得上主要干线的路段了,通往哪个省的首府都有着专线直达,在中国已经成为了铁路中的主道了。提到这里,肯定少不了飞机场这块最为重要的外交航线了,外来省市和国外的地方,都要经过机场才能更方便的抵达南宁这座城市。特别又提到东盟国外的游客,能很快的到达南宁参加东盟国际博览会和民歌艺术节,飞机场是少不了的重要交通航班。
南宁市里的学校也有很多所,光算高中的都有几十所,再加上中小学,少说也有四十来所,还有中专、技校、大学加起来有五十几所左右。一个学校少说也有两三千人,那么多所算起来都有几十万在校学生。本地高中生大约也有十来万人,中专、技校也是,几所大专、大学也相同的比例。人流量光从学校加起来都有几十万了,最后再算算工作岗位上的职工人数量一共加起来也有百来万人口了,不过真正属于南宁市人口的就只有几十万人而已,其他的都是外地来读书和工作的人数。南宁整个城区的人流量、客流量在最近这几年都基本上都爆满了。所有每天上公车的人数基本上都是满座的,不用说在市内了,就连客运站、火车站、飞机场也是满载而归的。
一、安徽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近况
安徽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大省,2013年人口城镇化率为47.86%,与全国平均水平比差5.87%。目前全省有农业转移人口1 788万人,其中近三分之一在省内流动,有六个地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比重在15%以上,阜阳市的人口最多,达32%。虽然安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期,但土地城镇化仍大于人口城镇化。如何有序推进上百万的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市民,融入城市社会,不再过着“年轻在城市、年老回农村;工作在城市、保障靠农村”的“半城镇化”生活,已然成为安徽各级政府迫在眉睫的重要议题。我们课题组拟从城市社会治理角度,通过实地调研与抽样调查,探寻如何改革政府主导的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城市社会治理,有序推进安徽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社会。
(一)调查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共发问卷700份,有效600份,合格率85.7%。问卷设计主要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考察安徽农业转移人口基本情况和融入城市的情况,对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市进行了实地调查。采集对象是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农民工及家庭成员。从我们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可以看出,男性农民工占75.1%,女性占24.9%,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33岁,平均居留时间为7年。农民工已婚者的比例最高,为64%,其余约27.8%为未婚、离婚和丧偶人士。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 占55.8%,其次为小学及以下,占18.8%,高中、大专所占比重为17.3%。月均收入为1 501元 ~3 000元人群最多,为52.6%, 3 001元 ~5 000元的人群次之,为31.4%,1 500元及以下的人群为10.2%,5 000元以上的人群最少,仅为5.8%。农民工个人迁移的比重比较小,为29.6%,其余超过七成的人都是家庭化迁移(包括部分家庭成员同住和举家迁移)。
(二)安徽农业转移人口融入社会的现状
我们认为,城市社会融入是一个多维概念,指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界限不断模糊、融合的过程。我们把安徽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细分为“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和“心理融入”四部分来测定。 内容是:(1)工作是否满意;(2)是否办理本地社会保险;(3) 是否掌握本地语言;(4)是否认同本地文化;(5)是否认同城市价值观;(6)收入是否满意;(7)是否有居留意愿;(8)与市民交往范围。
从我们的调查分析中得出:工作满意度76.2%、办理本地社会保险61.3%、收入满意度74.3%,这三项指标是与农业转移人口的“经济融入”密切相关;本地语言掌握程度84.7%、社会交往范围76.5%与“社会融入”密切相关;本地文化认同程度64.3%、城市价值观认同74.2%与“文化融入”密切相关; 未来居留意愿21.6%,与“心理融入”密切相关。我们以各个方面的信息采集贡献率作为权重,对每种“融入”得分进行加权,然后加总得出“城市融入”总分,即城市融入度,约为73.21%的农业转移人口愿意融入城市社会。
二、分析安徽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面临的多 种制约因素
安徽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制约因素既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自身的因素,又有政府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制度和政策性的因素,其中,根植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度性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
(一)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自身的因素来分析
1.农业转移人口对融入城市,思想认识上有误区。大多数农业转移之人认为自己生活在被歧视、被排斥、工作没有保障的城市里,主要是受经济利益驱动。他们没有安全感、成就感,更无归属感,真正使他们具有心理归属感的还是乡村。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认为自己“还是农村人”的占51% ,认为自己“已经是城里人”的占18.2% ,“说不清楚”的占10.8%, 这说明大部分农业转移之人还把自己定位为农民。另有5% 左右的城市郊区农业转移人口“不欢迎城镇化”,基于土地承包、粮农补贴和安全等因素。
2.农业转移人口自身文化、技能普遍不高,难在城市稳定就业。这首先表现在安徽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程度低,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年,其次表现在缺乏岗位培训,技能素质低。在我们调查的农民工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8.8%,初中占55.8%,高中占17.3%,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8.5%。接受过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占比不超过30%。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要求也“水涨船高”,一些缺乏岗位技能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二)我们从政府的制度、体制因素来分析: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体制机制依然是阻碍了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主要因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虽然今年国务院已出台政策取消城 乡户籍管理,但附属于城乡户籍上的差别依然存在,它使得农业转移人口无法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市民待遇”。农业转移人口只能在城市奉献劳作,却不能在城市共享发展“红利”,这种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也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社会治理的需要,已成为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最大制度成本, 也是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的巨大障碍。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2013年,安徽城镇人口比重虽然已达47.86%,但非农业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仅为22.9%,两者相差近25个百分点, 这表明目前相当一部分人群虽然居住在城镇,但没有同步享受城镇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市民化待遇,有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
2.城市就业制度没有实质性变化,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远未实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首先遭遇的是就业歧视。因为很多城市在就业制度设计上把农业转移人口排除在岗位之外,迫使他们只能在“体制外”寻找那些没限制、几乎没有任何劳动保护的边缘职业和底层职业,即收入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就业没有保障的最底层劳务市场。这无疑加大了他们的职业风险。即便如此,许多农民工还会面临着随时被解雇的命运。虽然目前安徽的城市就业政策已逐步放宽, 但城市内部传统的就业方式、就业观念等并未实质改变,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还远没实现。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务工还须办理“居住证”、“城市增容费”等各项收费。
3.城市教育制度对农民工及子女的教育有歧视现象。我们在合肥、芜湖、马鞍山的调查显示:有32%的人在工作之余选择继续学习,55%的人希望城市有关部门能组织技能培训,只有10%的人对学习兴趣不大,时常有看电影、电视等低层次的文化消费,他们缺乏父辈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 既看不上低收入的体力活,又没有能力找到高收入工作。另外,有55%的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反映受到过城市学校老师的冷眼、同学的奚落和嘲笑。主要表现在:一是安徽各城市虽然都开展了针对农民工岗位技术培训,但多数走过场,农民工受益很少。二是城市的教育体制是“分级办学,属地管理”,虽然政府也出台了市民与农业转移人口子女“一视同仁”的教育政策,但实际落实却有各种“玻璃门”、“弹簧门”阻挡。
4.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城市社保和公共服务,阻碍了他们融入城市。从我们的调查资料来看:有65%以上的农民工被克扣和拖欠过工资,被拖欠工资最短的有1个月,最长的八年,平均被拖欠了4个月,并且没有加班补贴;40%的农民工得不到工伤补偿;50%的农民工未与用工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更谈不上什么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等。而城镇职工却普遍享受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保待遇和基本公共服务。农业转移人口几乎都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之 外。尤其是“无地农民工”,除劳动报酬外,他们既无“土地保障”,又没有城市社保。因为安徽最低工资制度、医疗、工伤、养老等社保制度设计从一开始就是针对城镇居民制订的,对于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保几乎没有政府的制度安排。
(三)我们从城市社会治理方面来分析
1.政府是城市社会治理的主体,都根植于城市,习惯于从城市市民角度上来制定政策,作为市民利益集团的“代表”, 势必以保证市民的充分就业、市民收入、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城市社保的完善作为重要目标,不愿与农业转移人口共享城市发展“红利”,自然会对具有潜在“威胁”的农业转移人口实行各种排斥和歧视性的政策。同时,长期以来政府并没重视农业转移人口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由于安徽城市社会治理组织体系是通过“单位”来实现的,没有单位的人基本上不能组建民间组织,国家规定:民间组织只有挂靠在正式的单位,否则得不到批准。据我们调查, 安徽农业转移人口只有不到7%的人加入了城市中有亲缘和乡缘关系的“商会”组织。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城市户口,他们就没有资格在城市组建自己的组织,也没有城市社会组织给他们“撑腰”,他们是没有话语权的弱势群体。这使得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保障。近年来,就有不少城市用工单位肆意违反《劳动工资条例》,任意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城市各种侵犯农业转移人口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创新城市社会治理,有序推进安徽农业转移 人口融入城市的路径
1.在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过程中,要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消除城市户籍基础上产生的如就业、社保、教育等制度性的弊端,给予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平等的市民待遇。
首先,改革城市户籍制度,取消以居住地和职业来划分农业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制度,保障公民正常迁移和自由择业,使城乡居民不分地域享受平等的待遇。其次,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取消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各种限制,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引导和社会管理。再次,有条件地将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市居民,要纳入到城市的各项社会保障中,消除对农业转移人口直接或间接的歧视,给他们“市民待遇”。
2.在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他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技能水平和自身价值,扩展社会交往,努力适应城市生活。
在实现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过程中,农民工自身的素质、技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工自身应该具备城市定居的意愿、稳定的就业与拥有城市平均生活水平的能力等三个基本条件,其中,稳定就业最为关键。
随着安徽“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城市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农业转移人口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城市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能力、生产技能以及城市社会规范与行为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克服不良习俗,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的价值含金量, 才能拥有城市基本生活的能力。
3.在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过程中,政府和城市市民都要转变观念,尊重、关心、帮助农业转移人口,同时也要发挥媒体的宣传功能,树立农业转移人口的正面形象。
首先,城市政府和市民要转变观念,尊重、关心农业转移人口,要把他们的教育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等,纳入城市的财政预算。剔除歧视、排斥农业转移人口的政策与心态, 优先给予有技能和专长的农业转移人口平等的“市民待遇”。其次,各级政府要主动帮扶农业转移人口,为他们“撑腰”、“打气”。比如,建立健全企业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专门用于应付突发性、群体性的欠薪纠纷;建立健全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约束保障机制,提高农民工维权意识。再次,媒体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客观介绍农民工在城市建设中的突出贡献,打消市民对农民工的排斥误会,使农民工没有城市“过客”心态。
4.多渠道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让一部分农民工率先在所在城市市民化的同时,引导农民工向家乡城市“回归”, 让其在户籍所在地“中小城市市民化”。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安徽应多渠道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让一部分农民工率先在所在城市市民化的同时,引导农民工向家乡城市“回归”,改变农民工长期城乡两栖的流动方式,避免农民工流动带来的诸如“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政府要多渠道投资、引资,建设一批10万 ~30万人的城镇,让农民工在户籍所在地的“县城市民化”。实现进城农民工与县城居民的平等权,逐步实现进城农民工与县城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从2009年4月1日至5月30日,我市近万名党员干部,深入全市84个乡(镇、街办)、2334个村(居)委,对城乡困难群众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并结合调查摸底对现有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了普遍复核,主要情况如下:
一、调查结果及综合情况分析
全市现有城乡困难人口共62893户、11400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1%。其中:农村困难人口48541户、81468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5.0%;城市困难人口14352户、32540人,占城镇人口总数的6.1%。
按照绝对困难和一般困难人口划分,全市共有绝对困难人口14711户、23047人,占困难人口总数的20%。其中:农村12041户、18504人,占农村困难人口的22.7%;城市2670户、4543人,占城市困难人口的14%。全市共有一般困难人口48182户、90961人,占困难人口总数的80%。其中:农村36500户、62964人,占农村困难人口的77.3%;城市11682户、27997人,占城市困难人口的86%。
城乡困难人口调查统计表
县
市
区
农 村
城 市
绝对困难人数
一般困难人数
合 计
绝对困难人数
一般困难人数
合 计
人数
占农业人口比例(%)
人数
占农业人口比例(%)
城区
32279
267
24.3
776
9409
1018
53.7
泽州
519
414053
19247
4.3
2958
3010
6.1高平
4440
13954
19128
4.7
1132
4257
5389
7.4
阳城
2707
13201
13879
4.4
521
5086
5607
8.3
陵川
3121
13703
16824
7.4
545
4328
4873
17.0
沁水
2649
7212
9718
5.9
1517
1959
3476
8.3
合计
18504
64402
81468
5.0
4543
27997
32540
6.1
综合分析城乡困难人口的现状,主要有四个特征:
1、贫困人口总体规模变化不大。2003年、2006年,我市曾先后两次对全市农村贫困人口进行过粗略排查,当时的排查结果分别是7.9万和8.1万人。这次调查为8.2万人,与 2006年相比,增幅为1.2%,贫困人口总体规模变化不大。这次调查贫困人口略有增加,主要一是因为贫困人口构成是动态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部分农村家庭因病、因子女上学、因突发事故等原因使本不稳定的生活受到打击,造成致贫返贫;二是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农民打工就业渠道变窄,收入锐减,造成部分家庭生活困难。在贫困人口分布方面,陵川县贫困面达到7.4%,沁水也达到6%,而其他县区基本都在5%以下。全市5.1%的贫困面,相对全省而言居中偏下,比较符合我市实际。
2、现有制度对贫困人口救助效果比较明显。十六大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强力推进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我市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日趋完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2008年底,我市的城乡困难群众有9.5万人已享受了城乡低保救助,0.5万余人享受了五保供养待遇,累计11万余人次得到了城乡医疗方面的救助。这些制度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下岗失业、因病因残、因灾因祸等城乡困难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缓解了城乡困难群众看病难等问题,对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结合这次调查,对已享受现有救助制度的对象进行了复核,根据保障对象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原则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低保扩面的要求,在一部分人退出低保的同时,将有一部分人被新纳入低保、五保范围,从而使我市的社会救助工作惠及人数更多,基础更扎实,保障更有效。
3、农村贫困人口自我脱贫能力弱化。一些贫困群众之所以长期陷入困境,处于不救不活、不救难活的状态,根本原因就是因老弱病残造成丧失劳动能力,自我脱贫能力严重弱化。突出表现在两类人员身上:一是年老体弱人员。全市现有孤老孤儿5552人,占农村贫困人口的6.7%;农村贫困家庭中65岁以上老人21667人,占农村贫困人口的26%。这些困难人员既无劳动能力也无其他经济收入,孤老和孤儿也没有赡抚养人,其他老人的家庭成员大部分自身难顾,无力履行赡抚养义务。二是因病因残致贫家庭。全市现有久病无劳动能力人员17603人,占农村贫困人口的21%;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8449人,占农村贫困人口的10%。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一人不幸患重病(有的家庭甚至是多人病残),整个家庭将会面临沉重的经济压力。因无钱治病,这些家庭的患病成员大部分是小病拖、大病扛,有的常年卧病不起,其他成员也深受其累,无法从事生产劳动,久而久之,加剧了家庭的贫困程度,甚至出现贫困代际转移的问题。陵川县平城镇扬寨村民焦宝宝,现年46岁,一家四口人,其本人和17岁的女儿都是残疾,基本上丧失了劳动能力,13岁的儿子还患有肾结石病,全家仅靠妻子一人种地维持生活,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全家人虽然按最高标准享受了低保待遇,但也只能对其困境起到缓解作用,不能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农村困难家庭中无劳动能力人员情况表
类 别
“三无”人员
重残
久病无
劳动能力
65岁以上老人
子女
上大学
单亲户
人 数
528449
1760
321667
1849
9170
占贫困人口比例
6.7%
10%
21.3%
26%
2.2%
18%
4、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势在必行。这次调查确定的11.5万城乡困难人口,有将近一半是因为家庭缺乏劳动力、因突发变故或遭受自然灾害、因子女上大学或单亲家庭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暂时性困难的,这类家庭有一定的自救能力,只要政府和社会实施及时救助,帮助渡过眼前难关就可以使他们缓解或摆脱困难状态,重新走向正常生活。例如一个家庭有2名以上子女上大学,政府和社会只要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和扶持适当就业,就可使一个家庭彻底摆脱贫困。又如一个人突然患急病或遭遇事故后,只要给予应急救济,就可缓解他们的困难。因此,建立和完善临时性救助制度很有必要,不但能为急需帮助的困难人口雪中送炭,而且有利于降低和减少救助成本。
二、调查摸底工作的积极效应与不足
这次调查摸底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摸清了国际金融危机下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1、党委政府重视,把调查活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各级党委政府都把这次调查工作与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加强领导,有力地推动了调查工作的开展。今年3月,市委书记张茂才同志主持召开了全市城乡困难群众调查摸底工作座谈会议,并在有关会议上多次强调和安排调查工作。市长王茂设多次深入乡村,督促了解调查工作开展情况。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学梅多次到基层研究解决调查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民政局牵头制定了《晋城市城乡困难群众调查摸底工作实施方案》,对调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调查范围和内容、调查时间和方法步骤,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市、县(市、区)两级都建立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城乡困难群众调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调查摸底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调查工作开始前,市、县两级先后召开了动员会议,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在调查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保证了调查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负责。调查摸底实施过程中,市、县两级调查领导小组对基层的组织实施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协调解决调查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市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结推广了部分县、乡镇和村委开展调查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对基层调查摸底工作起到了示范指导作用。
2、党员干部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这次调查工作的实施主体是县乡级政府,各县(市、区)组织近万名党员干部开展了“进万家门、察万户情、暖万人心”的活动,既保证了调查工作顺利进行,也使党员干部受到了教育,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增加。从4月1日至11日,各县(市、区)和所属乡(镇、街办)、村(居)委层层发动,共抽调20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8000多名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组成了2300多个调查小组,用3-5天的时间集中进行动员培训,讲清了调查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调查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建立了乡(镇、街办)干部分片包村、村(居)委干部包户到人的工作责任制。并按照“组织准备、调查实施、总结汇总”三个阶段,逐日做出计划安排,制作成调查工作流程图表,印发调查成员人手一份,统一了调查工作的时间和进度。在此基础上,从4月11日开始,近万名党员干部深入村庄窝铺和街道社区,全面展开了对城乡困难群众的调查摸底工作。为及时掌握调查摸底工作的进展情况,加强对调查工作的协调指导,有的县和乡镇政府还建立了调查工作定期分析会议制度,要求包村党员干部都要建立调查工作笔记,乡镇党委政府领导每周组织听取一次汇报、查看一次调查笔记,集中研究解决调查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保证了调查摸底工作的顺利进行。一些机关党员干部深有体会地说:这次调查工作,使我们对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今后,我们不仅要做“锦上添花”的工作,更要做好“雪中送炭”的事情,多为困难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才能对得起一个党员干部的良知。许多困难群众在调查过程中也深受感动,对调查工作给予了赞誉。陵川县平城镇东街村民王满富身患直肠癌,两次手术下来不仅将几万元积蓄花了个精光,还欠了不少外债,两个上高中的儿子面临辍学。这次调查把他们家确定为特殊困难对象给予救助,使王满富深受感动。
3、强化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为保证调查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各县(市、区)和基层组织都尝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既增强了调查工作的公正性,也对基层民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公开政策规定。各县(市、区)都把这次调查摸底的目的意义和政策规定印制成宣传资料,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在街头巷尾张贴,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二是把好“四个关口”:民主评议关。民主评议会议必须由村支两委全体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评议结果必须超过参会人员的半数以上同意方为有效。有的村支委还采取了“实名制”投票评议的办法,较好地防止了个别参会人员不负责任乱拉选票等问题;入户调查关。必须由乡镇干部、村支委干部和村民代表三人以上共同入户查看,共同签字以示负责;张榜公示关。评议结果必须在村(居)务栏内公示5日以上,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调查复议;复核审查关。乡镇党委政府召开评审会议,听取包村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对上报对象逐村逐户评审把关。调查结果统计:全市共退出经济条件好转的农村低保对象4400多户、11135人,城市低保对象2200多户、4174人;新增城市低保对象1583户、3900人,农村低保对象13528户、25792人。
三是严格工作纪律。调查摸底过程中,市、县(市、区)都明确规定: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少数干部优亲厚友、拉关系、送人情等错误行为。调查人员要秉公办事,不为关系所扰,不为人情所动,入户调查人员对其调查的结果负责。对在调查中弄虚作假或干扰调查工作的,要及时进行处理,严肃追究责任。陵川县还明确规定了“四个不准”,即:现任村(居)委主干、会计本人及其配偶、子女、父母不准享受低保待遇;在行政或企事业单位担任副科职以上职务并领取工资的干部本人及配偶、子女、父母不准享受低保待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有领取财政工资的家庭不准享受低保待遇;户籍已迁出本县区域的不准享受低保待遇。调查过程中,陵川120多名村干部主动放弃了低保待遇,受到了群众的好评。群众反映说,这次调查摸底,参与人数多,指导力度大,规定程序严,不亚于一次村委会换届选举。
这次调查工作虽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村(支)委班子软弱涣散,影响了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的村、支两委不团结,在评议贫困对象时,以派性划线,各持己见,无法形成共识,使个别确有困难的对象不能及时得到救助;有的责任心不强、能力弱,不能有效地发挥班子的决策作用,在民主评困时,吵架、上访告状的比较多。二是城市社区建设比较滞后,基层民主评困环节出现了断层。目前,除城区外,其他县(市)城镇社区居委会都不健全,困难群众申请低保找不着相应的机构,调查工作无人组织实施,民主评困无人负责,严重影响了城市困难人口的调查工作。
三、帮扶困难群众的建议
为有效保障我市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逐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真正使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举措落在实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晋市政发〔2007〕42号),群策群力做好以下工作:
1、落实现有政策,对城乡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认真落实省、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任务,适度扩大我市农村低保覆盖面,将现有7.7万农村困难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针对特殊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的分类施保制度,发放低保金时给予重点照顾、适当倾斜;把符合条件的5552名农村“三无”对象全部纳入农村五保供养范围;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三无”对象,由县(市、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对困难家庭中的患大病成员,按照我市《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给予医疗救助。
2、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社会救助工作的合力。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帮扶困难群众的合力。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社会救助资金预算自然增长机制,每年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救助人数和所需资金,按规定比例分级足额列支。建议将各县(市、区)政府救助资金的投入配套情况,列入工作考核指标。医疗卫生部门要设立困难群众看病定点医院,开辟就医绿色通道,门诊、床位、医检等方面费用给予适当减免,以减轻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城建部门要加快城镇经济实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的步伐,建立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和建房财政补助制度,解决好城乡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劳动保障部门在免费开展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时,要优先照顾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优先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使他们通过就业摆脱贫困。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贫困家庭的法律援助工作,保证他们享有同等受教育和受法律保护的权益。
3、发动社会广泛参与,推进救助工作社会化。要发动社会力量,发展和扶持慈善协会、红十字会,各种公益基金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救助机构,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保障。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服务网络,探索新的社会捐助方式,在政策救助的基础上,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更多的物资救助。要加强社区建设,以社区为依托,组织社会救助工作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义工”服务、“结对帮扶”、社区互助、邻里互助等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互助之风,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地方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形成龙头企业与贫困群众的利益共同体。今后,凡市、县(市、区)所属企业,在招聘协议合同工时,要优先照顾接受低保家庭中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成员。
4、以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各级党委、政府在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观念,分期分批地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政府机关和乡镇党员干部与所在地的特殊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一对一地进行帮扶,并形成制度,坚持下去。在帮扶活动中,既要给他们物资上的帮助,也要给他们摆脱困境能力上的帮助;既要帮助他们渡过暂时困难,也要帮助他们做好脱贫致富的长远打算。所有帮扶干部每年至少要走访一次帮扶对象,帮助解决一个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提出一个脱贫致富的有效办法。从而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四、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足额列支配套资金,保证困难人口应保尽保、按标施保。
对困难群众的救助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各级政府要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足额落实配套资金,保证困难人口应保尽保、按标施保。根据省、市政府关于农村低保扩面的要求,下半年,全市农村低保对象将增加到7.7万人,城市低保及五保供养人数也有一定的调整和增加,市级财政和各县(市、区)财政都要按民政部门新调查核定的人数,足额列支配套资金。不能因中央、省财政支持力度加大而减少本级财政投入,更不能虚列或列而不支。凡因资金不到位,应保对象得不到保障,出了问题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新增的救助对象所需救助资金,仍按省财政厅、民政厅晋财社〔2007〕118号文件规定执行。
2、认真解决全市社会救助人手不够、经费不足问题。
全市现有城乡贫困对象十多万人,市、县(市、区)两级管理人员只有35人,绝大部分乡(镇)和街道办事处都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只有1名民政助理员兼职管理,而且还承担着大量的其他事务,很难集中精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建议按市政府晋市政发〔2007〕42号)文件精神,在乡镇(街办)成立社会救助工作站,按当地人口每1万人配备1名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当地的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城镇社区居委会的步伐,完善基层社会救助功能,在每个社区和村(居)委会确定1-2人负责本居委、村委的社会救助工作。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工作经费,按民政部规定的每1名低保对象每年20元给予补助,所需经费由市、县(市、区)两级财政按1:1比例列支,民政部门统一发放,做到费随事走,责权统一。
3、扎实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增加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次调查工作,又暴露出一些班子不团结、软弱、涣散等“难点村”的问题。实践证明农村各项工作解不解决好,关键在基层组织,特别是“两委”班子。5月6日,省村务公开协调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贯彻中纪委、中组部、民政部等12部委《关于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从今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开展这项工作,我们也应尽快安排部署,认真做好“难点村”的调查摸排,组织治理工作组,制定一村一案、一村一策的治理方案,推动治理工作有序进行。(晋城市民政局)
文章来源课件 w ww.5 Y
一、当前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
(一)素质低能化。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来自于生活贫穷、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劳动技能,且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二)心理功利化。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在本地生活窘迫,对自身处境不满才流入他乡。他们背井离乡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以此改善自己当前的生活处境。这些人口中不乏为了经济利益而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之人。部分流动人口因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并通过各种形式发泄私愤。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受外界刺激和腐朽思想影响,为达到自己物质上满足和精神上刺激滋生犯罪动机,走上犯罪道路。如2005年10月3日,我县南安镇新安村发生一起两名湖南籍流动人员为达到侵财目的入室抢劫杀死二人的特大案件。
(三)结构复杂化。流动人口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来源广泛,流出地多,其来去行踪不易掌握,且成份复杂,良莠不齐。流窜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危险群体,随时都有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从近几年犯罪方式看,外来流窜犯罪人员相互结成团伙进行作案越来越多,一人被抓,其余便作鸟兽散,给追捕和办案、结案造成很大困难,给社会治安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性。
(四)行为短期化。大部分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均非正式,无正式劳动合同书,雇主或雇用单位辞退他们异常随意,再者流动人口由于从业场所和职业的多变,使他们居无定所,呈流动居住态势。行为短期化极易造成顺手牵羊,打一枪换一炮的犯罪动机。
二、目前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尽管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明显滞后。由于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加和管理工作的滞后,给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了诸多不安定因素,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呈上升趋势。据有关数字统计,违法犯罪案件当中,流动人口占70%之多。当前流动人口在管理上还存在以下弊端。
(一)管理体制不畅。流动人口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工作,但从目前情况看,流动人口管理未真正纳入政府行政行为的管理轨道,有关部门侧重于文件的上传下达或做协调工作,没有真正投入力量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没有很好地发挥和调动用人单位的作用,相关部门、单位、基层组织缺乏信息沟通、制度约束、责任追究机制,无法形成强大的管理合力,从而造成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只能由公安机关单枪匹马、孤军作战的具体管理的现状。
(二)协作配合不顺。从近年来的工作看,流动人口的流出地与流入地间相互脱节,流出地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流入地做好工作,往往暂住人口的发函均达到100%,但是回函却了了无几。特别是对一些在逃犯罪分子和混迹其中的不法分子失去了抓捕时机,给流动人口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雇用责任不明。雇用流动人口的单位和个人不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为了达到自己的经济利益,对“谁管理、谁负责、谁用人、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置若罔闻,不如实呈报外来务工人员的底数,贪图方便,存有侥幸心理,随意留用“三无”人员等违反流动人口管理规定的比比皆是,极大地减弱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效果。
(四)管理难度大。流动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收入不稳定,生活不安定,居住不固定,缺乏自律约束。其中的不少人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其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时,往往盲目地采取聚众闹事等群体行为,给社会带来危害。外来人口中大部分在私人出租房、个体小旅店、建筑工地栖身。公安机关由于警力不足,难以经常巡查,而一些私人房东、个体老板见利忘义,有意庇护,使这些场所成为违法犯罪的“避风港”,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给治安管理工作增加很大的难度。
三、流动人口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目前,正值流动人口流动高峰与刑事案件发案高峰的双高峰期,尽快形成新的管理机制,在确保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控能力,成为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新挑战。
(一)转变管理观念,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作为流动人口管理的主体,尊重和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是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基础。应当首先考虑如何改善广大流动人口的生活、工作条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使他们安居乐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流动人口应当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权利,我们不能把他们当“外人”看待,也决不能将他们视为治安恶化的罪魁祸首,随意侵犯他们的合法权益。应当逐步减少对流动人口各种各样的限制。同时,要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就业、改善就业环境、保障其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工作,为流动人口更好地工作与生活创造更加有序的社会管理环境,从而引导、促进流动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健康发展。
(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基层基础建设。党委、政府和政法各部门要以改革强化基层、创新建设基层、发展服务基层为目标,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研究解决基层基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从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保障、技术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效率,切实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基础工作方面,各乡镇应建立由综治、派出所、工商、计生、民政、司法等部门组成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公安、计生部门要以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为目标,大力加强以人口登记为基础的暂住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和查验等项基础工作,全面、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底数和有关情况,加强对具有现实和潜在社会危害性的高危人员的管理,积极预防、控制犯罪。在基层工作方面,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政权组织建设,积极发挥乡、镇和街道等基层政权组织和党组织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有效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为流动人口排扰解难。在流动人口聚居区和用工单位建立各种服务协会,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和团体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化解矛盾的扶危济困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社区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要求,努力建设开放型、多功能的城镇社区,紧紧依靠和利用社区资源,使社区成为政府各部门对流动人口提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纽带,成为流动人口融入城镇生活的桥梁。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参与社区工作,激发流动人口投身社区的意识和活力,促进流动人口融入社区生活,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
(三)加强出租房屋管理,提高管控能力。加强出租房屋管理,首先要理顺管理体制,打破房屋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分别管理出租房屋的体制,改由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统一领导,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要健全和完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房屋租赁市场的综合管理,强化流动人口落脚点控制,落实“以房管人”的工作机制。并且要认真落实综合治理责任制,依法严厉处罚违反《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者;要提高出租人自觉管理承租人的意识,使出租房管理工作走上良性循环轨道,为更有力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基础保证,从而确保广大居(村)民安居乐业,确保房主和承租人员的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要着重从日常跟踪管理、流动管理入手,突出对形迹可疑人员的重点查控。这就需要民警真正树立一切依靠群众的观念,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依靠群众了解情况,发现线索,然后实行重点跟踪查控。要在流动人口中发展治安积极分子,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通过他们了解和掌握流动人口中可疑人员的动向。
总体来说,我县农村人口到城镇落户程度化不高,农村人口城镇落户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我县是山区贫困县,二、三产业不发达,农村城镇化进程不快,所能容纳的农村人口有限,就业机率低。
一、农村人口到城镇落户程度不高
近几年我县农村人口向城镇落户除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被征收的农转非外,主要是城镇个体经营户、进城买房户的农村人口落户城镇,务工或其它落户城镇的较少。抽样调查表明:个体经营户、买房户的农村人口落户城镇的占农村人口落户城镇的75%以上,其中户主40-50岁的占了78%,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城镇较少;其它25%不到的农村转移落户人口主要是城镇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亲戚,属于不就业、投靠人员。同时,从公安局得知我县近五年来几乎没有由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的城镇居民。
二、农村人口城镇落户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我县是老、少、边、穷山区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加上目前交通不发达,导致二、三产业全面落后,城镇二、三产业所能容纳的劳动力非常有限,目前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已经很困难,可以留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职位只有苦力活、服务员等且数量极少;同时这些职位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少、社会保障低、安全事故发生率高;抽样调查得知,我县农村人口城镇就业主要分布在建筑苦力、餐饮和商场服务员、老爷车出租等,占整个农村人口城镇就业人员的76%以上,而这部分人仅占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10%左右;被调查人员80%以上的人认为当前城镇就业形势严峻、找到工作或好职位很困难;同时工作的连续性不能保证。可以看出我县农村人口城镇落户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三、我县在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城镇落户就业方面的举措
我县是小县,县城面积小、能容纳的人口不多,二、三产业不发达、城镇化程度不高。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县委、政府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首先是县城扩容,将行政中心南移,县城面积增大三份之一,从而使县城能容纳更多的人口;其次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用打造“开放、活力、生态、文明、和谐”“五个汝城”和把汝城建设成为湘、粤、赣边际中心县城来招商引资办企业,扩大就业机会;鼓励农民“零手续”进城办厂、开公司;再是用实际行动关注和重视城镇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状况;用足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的正当合法权益;切实加强劳务市场管理,维护劳务市场秩序;强化对劳务人员培训,稳固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机会。
四、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思考与建议
近年来, 随着社会流动的逐渐增多,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员到城市打工。武汉市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一座大城市, 更是吸引了不少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而形成了多民族散杂而居,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超过世居少数民族人口的现状。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使得他们的特点鲜明, 他们在与城市的融合过程中相对于其他流动人口更困难一些。其中, 融入城市最困难的当属穆斯林民族,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上的巨大差异, 使得他们在扎根城市的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问题, 如食物不够多样化, 民族服饰不易购得等。当然, 他们也有着跟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一样的融入困境, 如医疗资源在他们身上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子女教育得不到全面的保障、社会支持网络脆弱等。如何尽快地融入城市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同时也是城市管理者的一大头疼问题。
在以往的研究中, 学者们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研究范围宽泛, 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管理、民族关系、城市适应等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城市民族工作及城市管理只有通过改革和不断探索才能落实民族政策, 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 促进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也将有益于我们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协调城市民族关系;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城市中各民族的和谐相处对当地城市和民族工作的发展以及把城市建设成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和谐家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力度, 促进其城市适应, 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课题, 也是减少民族问题、社会冲突的问题的关键。而从再社会化的角度论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丰富, 从这一点上说是很有意义的。
从社会学视角看, 再社会化是指在生活急剧转变中, 一个人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而适应另一种对他来说全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根据再社会化的特点, 可以将其分为主动再社会化和强制再社会化。主动再社会化是指根据环境的变化, 个体自觉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参与形式;强制再社会化是指背离社会规范, 个体而被迫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再社会化就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离开原先所生活的环境而投入到全新的城市生活环境中, 重新确定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武汉市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中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指在城市中生活的有工作或者曾经有过工作的没有城市户籍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此次共发放问卷233份, 实际回收197份, 回收率为84.549%, 其中, 男性157人, 占79.7%, 女性, 40人, 占20.3%, 涉及回、土家、维吾尔等11个少数民族。
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再社会化的阻碍因素
(一) 制度因素
1.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国家及地方对流动人口管理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是比较多的, 如《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湖北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条例》等。但是, 我们这些法律法规存在着侧重“管”, 不太重视“理”、管理方责任不明确等不太完善的地方。如我们在与一位维吾尔族兄弟的访谈中得知, 他计划与兄弟4个一起开烤羊肉串店, 各个部门间的相互推诿使他来回在多个部门跑来跑去, 证明开了不少, 但好长时间没有结果。
2. 户籍制度。
调查结果显示, 有54.3%的研究对象表示没有武汉市的户口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不方便。访谈中得知, 他们的不方便主要是体现在就医的不方便, 如他们得将医疗费用拿回老家进行报销、办证或子女上学时往往需要社区或者相关部门开具其他的证明等。
(二) 管理机制
1. 管理方式的不尽合理。
关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 政府往往将其纳入流动人口管理的范畴。但是, 由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着其本身的特殊性往往会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照顾不到的地方, 如因不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而产生距离感或歧视, 从而不能真诚有效的沟通导致矛盾重重甚至发生冲突。我们在武汉市洪山区某小区的访谈中就发现, 社区管理人员与流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双方存在着很多的分歧和矛盾。在社区管理人员眼中, 这些人就是一些只会闹事, 老搞特殊还不支持社区工作的“无赖”。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眼中, 管理人员就是吹毛求疵, 态度不好, 歧视甚至欺负他们的“恶势力”。双方的相互不理解, 导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出现很多难点。
2. 管理内容的不全面, 现实中的管理与法规上的规定差距很大。
2012年湖北省人大委员会出台的《湖北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条例》规定了流动人口子女与当地户籍学生一样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并对流动人口创业、就业以及维权等提供咨询、帮助和服务等一系列全面的规定。但由于权责不明确, 在管理过程中, 实际涉及到的只有户口、计划生育、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而如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想在城市扎根生存, 他们需要更多的落在实处的服务。
(三) 环境因素
1. 社会支持网络的脆弱。
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际支持大多来自家庭成员、老乡或朋友, 有94.4%的人认为自己得到了家庭的很大支持和帮助, 87.8%的人认可老乡或者朋友是自己的坚强后盾。其次, 有43.7%的人认为邻居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最后, 只有30.5%肯定了社区和政府相关部门对自己的帮助。
同时, 我们在访谈中得知, 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参与当中, 参与自发性活动组织的占到了绝大多数,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老乡会或以宗教为纽带的各种组织, 并且他们认为这种自发性的组织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社会组织, 如志愿者服务组织、基金会等对他们的关注也比较少。
2. 经济环境。
由于多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65.5%) 来城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多挣一些钱。因此, 在城市中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对他们自身以及整个家庭的生活状况来说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则对他们进一步的社会参与以及在社会参与中实现自我价值并融入城市社会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 主观性因素
1. 文化素质偏低。
大部分来武汉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都不是很高, 39.1%的人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了72.6%。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 他们中90.2%的人在城市里从事服务行业。在城市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 这显然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融入城市主流社会。
2. 风俗习惯的差异。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他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保留着自己有特有的风俗习惯或宗教信仰, 穆斯林更是有着宗教的严格要求。这与城市居民开放、追求自由的理念有很大的不同, 因而他们在进入城市后, 会因种种差异而感到不适应。在与市民、社区的互动中也可能由于差异性而导致沟通的断裂。
3. 社会参与的公民意识低。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武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赚钱, 调查显示只有17.3%的人有着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是他们感觉自己是外来人, 没有必要参与;自己文化素质低, 公民意识不强;社区未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未将他们纳为社区的一份子, 使他们在心理上没有真正认可所在社区。社会参与度较低导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的交流过少。同时, 来汉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62%来自西部农村地区, 他们要树立公共物品保护意识。在农村主要是以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使用的多是私人产品, 所以, 对于自己的私人产品会有很强的保护意识, 但是缺乏对于公共产品的保护。
三、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再社会化的对策
(一)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 完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相
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保障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法律法规是公民权益保障的最有力的武器, 由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对于一般流动群体的特殊性, 我们应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时, 涉及更加全面一些, 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同时, 法律法规中更应明确相关的责任部门, 将责任落到实处, 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切实感到有保障。此外, 也应告知他们应履行的义务,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2. 创新管理机制, 实现真正的全面管理。
现有的管理存在管理内容上的不全面, 管理方法不正确等问题。因此, 创新管理机制是势在必行的。我们可以尝试在流动人口管理中专门划分出一部分人员专门从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这些专门人员可以是经过相关培训的或本身就是很了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少数民族人员。再者, 我们可以尝试在社区内寻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领袖人物, 让他进行直接的参与管理。这样, 不仅能更加实现管理部门与管理对象的良性沟通, 还可以真正发挥其自主参与的意识。
3. 在组织支持方面, 社区与社会组织
联手共同主动出击为其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组织资源的匮乏导致他们只能在其生活的小圈子里获得社会支持, 不能走出社会获得更多的资源, 更不用谈很好地融入城市。因此, 充分发挥社区以及社会组织的作用对发展其社会参与意识有很重要的作用。
4. 大力支持及扶持其创业就业, 增加或提高其劳动技能。
经济因素作为其融入城市的一大阻碍, 我们应该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促进其谋生手段的多样化, 实现其收入的稳定乃至增加。
5. 打造民族特色文化街。
民族特色文化街是利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的优势建立的可以充分实现更多人就业以及满足少数民族人群在食物、服饰等方面需求的民族特色标识。打造民族特色文化街既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又可以实现民族和谐发展, 是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很好的选择。
(二)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 提高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的提高可以拓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渠道, 提高其公民意识。因此, 城市应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多种多样的提高其自身素质的办法。如定向安排教育机构、利用社区资源与当地市民共同学习等都是十分可行的办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己更应自觉学习, 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以适应城市节奏。
2. 主动增强社会关系网络支持。
再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重新构建新的联系和社会关系网络的过程。为了在城市生存、适应和发展的需要, 他们必须学会和社区、和市民打交道, 在交往的过程中, 加深理解和沟通。同样,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支持越强大, 他们就会更容易融入社会。因此,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应当自觉主动地与当地居民交往, 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 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3. 提高社会参与意识。
社会参与可以增加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当地居民、当地风俗习惯的了解, 也可以让当地居民了解到本民族的风俗习惯, 使他们在交流中实现对彼此的认同, 从而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因此,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应当主动参与社区、社会团体活动, 增强与城市居民的沟通。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员来到城市, 但他们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受到了一系列因素的阻碍。本文分析了阻碍其融入城市的内、外部因素, 并从再社会化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
关键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再社会化,对策
参考文献
[1]凌锐.试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D].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1) .
[2]黄忠彩.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和谐新探——以湖南城市民族工作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3]陈云.城市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适应——以武汉市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 (双月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2006.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5]陈敏.差异·调试·融入——浅谈农民工再社会化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J].成都教育学报, 2005.
九龙坡区人口计生委 黄娟
一、活动背景
九龙坡区下辖7个街道,11个镇,92个居委会,102个村委会,有常住人口102万,流动人口20余万,人口众多,经济、政治、文化比较发达,具有大城市带带大农村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区范围的扩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和“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各类企业和集贸市场,给该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同时,由于城市人口,特别是外来人口的增多,人口结构多样性、流动性等特点日益突出,随着户籍制度、社区管理体制、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城市旧街改造、旧房拆迁、部分职工下岗后不少“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以及出现不少人户分离现象等等,城市人口管理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过去城市人口管理的一些形式和办法已经难以适应,也给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复杂性,成为当前城市人口计生工作中的难点和薄弱点。面对城市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九龙坡区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进一步认识做好城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城市管理水平高、功能较齐全、人才众多和信息灵通等方面的优势,从城区实际出发,与建设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相结合,努力探索创新城市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加快建立城市人口和计生工作新机制,带动、配合农村人口计生工作,共同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城市是由多个社区单元组成,大量的社会性服务职能转交给了社区,必须从社区出发,破解城市人口计生服务管理难题。因此,该区在不断探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全区开展构建网格式服务管理模式创建城市人口计生示范社区活动,以提高城市人口计生服务管理能力。
二、活动目标
(一)依托社区,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机制,形成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的工作程序、科学的质量标准。
(二)健全城市社区计划生育组织机构和管理服务网络,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增强社区计划生育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和自治能力。
(三)坚持社区资源整合共享,社会力量互动,共驻共建,完善社会利益导向与保障机制,形成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新格局。
(四)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尊重社区居民的主人翁地位,把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和群众性工作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群众在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家庭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出生人口素质、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五)发展人口文化事业,使社区居民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理解支持和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形成少生优育、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新型生育观念和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三、活动内容
(一)加强领导,实施统筹管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为前提,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城市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多次到基层调研城市人口计生工作。全区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将城市人口计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建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狠抓工作落实。同时充分发挥区级各有关部门作用,出台•九龙坡区加强城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有关部门职责‣,形成职责明确、行为规范、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
(二)重心下移,强化责任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城市人口计生工作的管理主体和职责。首先确定管理主体,明确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为人口计生管理责任主体,负责本单位、本辖区的人口计生工作,破产企业已婚育龄妇女归并到社区管理。其次明确了街道、社区、计生管理服务人员、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责,共同做好人口计生工作。
(三)完善措施,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由居委会计生专干、流动人口协管员、片区管理员、居民小组长、楼(院)长、物业公司联络员、计生协会会员、企业计生干部组成的人口计 生干部网络队伍。出台社区楼栋长和计生信息员同等的补贴政策,每月社区楼栋长享受补贴100元。设立城市人口计生工作专项资金,预计将投入450万左右开展工作。流动人口工作经费按全区上年度公安实有人数,每人每月1元的标准补助到区、镇、村(居)。
(四)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功能。区委、区府办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构建网格式服务管理模式创建城市人口计生示范社区活动的实施意见‣。总体要求是以创建城市人口计生示范区为目标,以创建城市人口计生示范社区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城市人口计生工作机制和服务管理体系,打造一批管理科学、服务优质、群众满意的城市人口计生工作示范社区,推动城市人口计生工作不断深入。2010年全区10%的社区达到示范社区,2011年40%的社区达到示范社区,2012年所有社区达标。各级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区、镇街、社区、居民小组、楼栋(院)及相关部门等“六个”服务管理工作网络,明确相关单位、部门职责。实行以社区为单位,以楼栋(院)为计生网络管理片区,对辖区内人员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是创建城市人口示范社区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计生专干、流动人口协管员负责社区的宣传教育、优质服务、人口信息采集录入、统计报送及流动人口管理等日常工作;居民小组长、楼(院)长、协会会员协助配合社区做好人口信息的收集、上报,发放避孕药具和宣传品等工作。
(五)制定标准,完善考核办法。制定了•九龙坡区城市人口计生示范社区评估标准‣。考核突出领导重视、队伍建设、利益导向、宣传教育、依法行政、信息管理、优质服务、药具发放、流动 人口服务管理等重点工作。检查评估分值达90分以上(含90分)评为城市人口计生示范社区,颁发创建“城市人口计生示范社区”奖牌。城市人口计生示范社区3年复查一次,复查评估分值低于90分的取消其“城市人口计生示范社区”荣誉称号,第二年重新申报。在创建活动中,区人口计生委从实际出发,实行分类指导,对工作基础好,争创意识强的社区积极引导,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对工作较差的社区进行重点帮助指导。5月中旬在九龙镇试点社区召开了全区现场会,各镇街以此为契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对照标准,统筹安排,积极申报。7月—8月,区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对申报的镇街到社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验收,至年底,全区20个申报社区,17个社区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城市人口计生示范社区称号,同时给予每个社区5000元奖励金。
四、可行性分析
通过活动的开展,各项工作均衡发展,内涵质量、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同时也创造了不少工作亮点,初步实现社区基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促进人口计生长效工作机制的建设。
(一)党政领导更加重视。为开展好创建活动,各级加大了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投入,区级投入近100万建立城镇社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解决了658个城市计划生育困难人员,今后能享受此政策的人员还将每年逐年递增100人左右。各镇街投入增加2—5万元,用于出台计划生育惠民利民政策,以及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社区投入增加1—2万元,用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等。
(二)相关部门更加配合。建立了人口计生部门与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更加理解人口计生工作难处,明确部门职责,协调配合到位。区委办、区政府办配合出台相关文件,财政、人力社保等部门密切配合出台城市人口计生困难人员利益导向政策,教育部门配合出台流动人口优惠入学等相关政策,妇联、团委等配合开展流动人口健康讲座等。
(三)惠民政策更加多样化。共计出台了30多项人口计生惠民政策。九龙镇制定•计生困难家庭、困难中年丧子户救助办法‣,建立人口计生“关爱超市”,每月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提供30元的生活物品,每年投入2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关爱中年丧子户。金凤镇为0-14周岁流入人口独生子女父母发放奖励金,以及开展育龄妇女免费、优惠服务项目,走马镇出台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优惠政策,杨家坪街道团结路社区为计生困难家庭发放“关爱卡”,每月到永辉超市领取价值50元的生活物品。
(四)计生干部更加有为。在创建活动中,进一步要求基层计生干部准确把握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指导方针、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在学习法律知识,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的基础上,增强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同时着力强化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网络,通过配齐配强协管员,完善居委会、协管员、楼栋长、志愿者等管理服务网络,落实相应的工资待遇,最大限度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筑牢了城市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网底工程。各社区主任普遍反映,居委会所有工作人员都积极参与到示范 社区创建活动中,达到了与其他工作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五)广大群众更加满意。各社区建立了信息登记建档制度、定期清查制度等,及时掌握各类人群信息变动情况,各类资料更规范,PIS系统更完善,数据质量更高,使基础工作水平提高。同时建立了集宣传教育、咨询服务、便民维权、信息采集、优生指导、随访服务、药具发放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结合本地特点建立了“8+4”错时服务工作机制,更方便群众办理有关事务。建立了“新市民学校”,创建了爱心QQ群,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大型城市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牌和宣传墙。黄桷坪街道新市场社区开展了“少儿敲门日”活动,让社区儿童当志愿者,为群众送上计生宣传资料和服务卡,减少了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戒心。白市驿镇第一社区建立了移动手机网,定期向社区居民和流动人口发放计划生育政策和生殖健康等知识,使群众的计划生育知识知晓率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人口计生工作“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通过年终测评,基层群众对全区人口计生工作更加满意,满意率大大提高,达到99%。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通过综合分析,该活动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口计生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城镇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发展不平衡。为解决以上问题,九龙坡区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逐步完善 工作机制。
(一)扩大活动范围,加大考核力度,开展人口计生示范村(居)评选活动。出台•关于印发†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村(居)评选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九龙坡委办„2011‟64号),把评选活动扩大到农村,并充分调动全区人口计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将此项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对镇街人口计生工作的年终考核,凡有1个村(居)被评为示范村(居),其所属镇街年终考核总分值加5分,有2个及以上村(居)被评为示范村(居),其所属镇街年终考核分值加10分。
【城市人口普及社会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10-13
精选城市绿化社会实践报告07-08
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11-02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07-01
英文版社会调查城市务工人员学习情况09-29
中国人口老龄化报告10-11
城区人口管理调研报告07-25
流动人口清查情况报告11-29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查报告06-24
人口普查摸底工作数据分析报告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