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优秀作文600字

2024-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习惯的优秀作文600字(精选20篇)

习惯的优秀作文600字 篇1

习惯在老妈的N次“骚扰”后迅速的掀开被子,然后迅雷不及掩耳的寻找毛衣、袜子、毛裤、外套、外裤。习惯在出门之前嘴里叼一块夹心面包,手里拿一瓶蒙牛核桃味牛奶。习惯在走到楼底时,才发现忘带钥匙,然后匆匆忙忙的跑回去。习惯在院门口搭车去学校。习惯在学校门口再吃一顿早餐——豆子面条。

习惯在没上课之前,偷偷与同桌对作业答案。习惯在晨会上玩弄自己的书本。习惯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以便每次考试能拿到老妈的奖励——钱。习惯在做课堂作业时把腰杆挺的直直的,以便得到老师的.夸奖。习惯在下课听到别人叫我的绰号时说声“满好听的,谢谢咯”习惯在别人说某某在背地里说我坏话时笑笑,说“管他呢?我自己快乐就好!”习惯在别人说我“心胸宽广”时说声“没有那回事拉!”

习惯每天放学回家时与同学说说笑笑。习惯路过书店时忍不住进去翻翻看看。习惯在看到好书时,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扑上去,想把它买走。习惯在到家门口时,把借的、买的书都夹在腋下。习惯在进门以后喊一声“妈妈。”然后不解鞋带的脱鞋。

习惯在放暑假前疯狂购物,买的都是什么五颜六色的绳子,扎头发的小饰品,贴在书上本子上的超可爱贴画、大贴画。习惯到彩泥画坊把一个学期都没做完的彩泥画做完。

习惯在家里一边看书,一边享用着小零食;当一片豆腐片掉在书上时,我会极小心的把它用牙签挑走,然后简单的抹几下,然后说:“下次在也不在看书时吃零食拉!”

习惯在老妈走后,偷偷把英语磁带换成流行歌曲磁带。习惯了这样的夜晚——英语读不完,歌曲听不腻。

习惯了在春天穿单衣,在夏天穿三分裤,在秋天穿白毛衣配黑色紧身喇叭裤,在冬天穿翠绿色羽绒服……

习惯的优秀作文600字 篇2

一、留心观察认识生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胸中无物, 在写作文的时候必然没有什么可写。要想解决这种问题, 初中语文教师就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刻意培养学生观察的良好习惯。即让学生随时观察, 还要仔细观察, 不要走马观花, 浅尝辄止。因为生活才是写作的真正源泉, 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这些素材的获取只有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去捕捉, 去认识并为写作服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练习写作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在今后服务于生活, 应用于将来的生活。一切都决定了进行写作的材料应该在自己的生活天地中去寻找。综上所述, 教师应该做引导初中生的引路人, 让学生留心生活并观察生活, 养成仔细观察并认识生活的良好习惯, 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和生活时时刻刻捆绑到一起。这样做才能在写作的时候得心应手, 生活中的素材也会信手拈来, 并且得以灵活应用, 轻松自如地驾驭作文。

二、经常进行阅读

目前, 初中生在写作的时候犯一个通病, 那就是心中有很多要说的话, 但是提起笔这些话就写不出来, 恰如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这是学生十分头疼的一个问题, 很多学生还跟我屡次提到这一难题, 他们十分揪心, 也很着急。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技巧不熟练, 在组织文章和布局谋篇的时候打折扣。第二方面是语言不丰富, 在表情达意行文造句时理屈词穷。解决这些问题, 最奏效的一点使学生必须养成经常阅读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 写作水平的高低跟阅读的质量密不可分。学生只有把阅读量提上去, 在进行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用心借鉴, 尤其是那些名篇以及技巧性强的篇目, 更要拿出来重点阅读, 以便从中积累写作技巧, 提炼作文语言, 丰富写作经验, 从而把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到新的档次, 更上一层楼。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 操千曲而后晓声。

三、养成经常动笔的良好习惯

教师要告知学生不要心存侥幸, 一味指望写作文的时候, 或者考试的时候发挥灵感一气呵成, 这些想法很幼稚。作文离不开平时的勤于动笔, 否则写起作文就会难产。这也是许多学生害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懒于动笔只能让写作文越来越被动, 难怪这些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就是换做其他的任何事情, 熟能生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 必须依赖于反复实践和练习。写文章同样也不能例外, 要想写好作文, 只依靠作文课上有限的练习, 远远不够的。课堂作文时间有限, 一学期也就那么几节课, 如果把写作文局限在课堂上, 这样做就大错特错。真正的训练应该是大量地进行写作实践, 也不要把写作文局限在系统学习, 运用教材基础知识这一层次。正确的作法应该是把写作融入生活, 把作文练习当做生活的一部分, 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 勤于观察, 仔细观察, 并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 随时拿起笔都要写下来。只有养成经常动笔的良好习惯才能让自己的水平得到真正锻炼, 写作的功底才会更加扎实。

四、先想清楚然后动笔

有些学生写作文时表现得非常痛苦, 又是皱眉头、咬笔杆, 又是抓头发, 唉声叹气, 皱眉苦脸, 好像挤牙膏一样, 想一句写一句。这部分学生也不是没有材料可写, 而是只能写一两段, 下边就不知怎样进行了。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动笔前没有想清楚, 以至于在写作过程中断断续续, 前后不连贯, 要讲究胸有成竹。作文同样要胸有成篇, 写几个自然段, 每个段落是什么意思, 怎样开头怎样收尾, 运用什么技巧, 表达什么意思, 采取什么方法都要提前心中有数。如果仅仅想到了要写作材料, 但没有经过加工酝酿就盲目下笔, 这种仓促的做法写出来的文章必定不成功。因此, 中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提醒学生动笔之前必须先想清楚, 本次所写文章要围绕什么中心, 然后选取哪些材料,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顺序要分明;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详略要得当;如何开头怎样结尾, 首尾要精彩。只有把这几个问题落实好了, 那么动笔写作才能一气呵成, 充其量也就是把头脑中的作文用语言为载体摘录到本子上的一个过程。如果经常像这样做, 形成良好习惯, 学生就不会在写作文的时候前言不搭后语, 不再尴尬, 收获了成功, 收获了希望。

五、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中学生在写作的时候, 有两种毛病比较突出:语言毛病之一是初中生喜欢用大量的华丽词藻堆砌在一起, 大加粉饰, 把本来不该形容的内容多形容, 不该比喻的地方作比喻, 弄巧成拙, 画蛇添足, 像八股文一样有一种酸气, 让人读了很不舒服。通病之二就是表达一个意思本来用一两句话就能完成, 结果啰啰嗦嗦写了一大堆, 写得越多反而越不明白, 就像迷魂汤, 头绪不清楚, 让人读起来不知其所言。其实, 语言是表达的工具, 它是表达意思的载体, 作者要想把意思传达给读者, 就要靠语言这一工具。一篇作文的好坏最终都要以语言说了算, 所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就格外重要。初中生虽然积累了很多词语, 但是简明却是一个永恒的追求, 写文章的言辞要言简意赅。叶圣陶曾经这样说:“作文要经济, 如同人们花钱一样, 该花钱的地方不要吝啬, 该省钱的地方一点也不要浪费。”其次, 要朴实真切, 写文章就是用笔来说话, 要真切、要自然, 不要搞得像演节目一样哗众取宠, 华而不实, 应讲究真善美, 杜绝假大空。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篇3

一、修改作文要“五看”

修改文章不仅可以提高分析、鉴赏能力,而且可以提高综合运用各项写作知识的水平和自觉性,有利于从小养成严肃的写作态度和认真修改文章的习惯。修改作文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看中心是否明确了,是不是把要写的内容写具体了,写清楚了。如果发现有遗漏的地方就要补充,有意思模糊的地方就要改动。二看层次是不是清楚了。如果句子间或段落间有重复现象,可合并或则减;如果意思杂乱应想法理顺。三看开头和结尾是否得当。四看用词是否准确,说话是否得体。哪一个词用得不妥当,就换一个合适的;哪一句读起来不顺口,就修改通顺。或换一种说法。五看有没有错别字,标点是否正确。作文的修改不外乎删、补、调、改。修改的一种好方法是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写文章时是“我笔写我口”,写完后还要“我口诵我文”,随诵随想,发现说不清的,读不通的,不顺口的就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作水平在自改文章中提高,要培养认真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二、修改作文从大处着眼

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认真修改自己写的文章,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与习惯,这是十分正确的。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要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必须认真修改;文章是个体认识、情感的外显形式,要准确表现自己的认识、思想情感,就必须认真修改;文章又是写给他人看的,要让人看懂、喜欢,也必须认真修改。文章不可能一作而妙,需要反复修改。好文章是字斟句酌地修改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假。启发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是在培养学生严肃的做事态度,对人、对己高度负责的精神。学生在推敲、修改文章的过程中,又会不断积累作文经验,逐渐明了作文之法。修改文章的能力,是自能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懂修改、不会修改,其作文能力的内涵与外延是不全面的。作文教学就应该格外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三、把修改优先权还给学生

作文的过程包括修改和润色的过程。修改文章体现在教学过程上是不同的:学生自己的修改属于作文中的指导,而教师的修改则属于作文后的指导;体现在教学目的上也有所不同:前者体现为对学生作文素质的指导,而后者强调的是对学生作文的“订正”。语文教师辛苦,而中学语文教师更是辛苦。学生每写一次作文,教师就得修改几十篇作文。作文本堆成山,教师为“移山”累得喘不过气来,学生则只是一味为教师“筑山”,连认真阅读教师批语的兴趣都极为少有。这样,从课堂作文看,学生既然是奉命作文,不负修改的责任,也就无所谓主体意识与质量意识,其写作水平自然是提高得极为缓慢。

四、掌握修改的方法

修改是写作的重要步骤,修改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不厌改”,好文章很少是一次写成的,人的认识不能一次完成,往往需要多次反复;语言的表达,也不能一下子就十分准确,需要反复推敲。一挥而就的情况虽有,但毕竟是极少数。“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关于作家修改原作、推敲字句的佳话实在太多了。往往越是著名的作家,越重视文章的修改。曹雪芹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推敲本身就是关于修改原作的典故。从修改的方法来说,主要是增补、调动、删减、更换。增补是对语句不完整的地方加以润色,对内容或材料不充分的地方加以补充;删减是对多余累赘之处加以剪除,使语言和内容更加简洁精粹;调动是对词语、句子的顺序,以及材料和结构的安排加以调整,使之更加有条理;更换,是删掉不当的词语、句子或材料,换上恰当的词语、句子和材料。改的程度视需要而定。可以小修小改,也可以大修大改,甚至重写。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作文素质,提供了一个锻炼平台,教师一定要谆谆教导,不厌其烦,使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形成能力,最终全面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学生修改作文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按学生认识规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以习惯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篇4

作文六:习惯

有时候习惯了一个人,当他离开,就会感到空虚。

——题记

40天前,还是这个教室,这个讲台,这两个人,我们65名同学,大家期待地看着这两位实习老师做自我介绍,期待着他们在今后所给我们带来的学习、生活上的帮助。

40天后,依旧是这个教室,这个讲台,这两个老师,我们65名同学,而却不是我们所期待的—老师的告别语。老师是笑着说的,而我哭一下,从指缝间偷着看老师一下,泪水止不住。

习惯了,这40天来已经习惯了教室里这两位实习老师,习惯了早读时,他们提前赶到教室,温和地督促我们早读;习惯了数学课上,他们坐在教师后面静静地跟着听课;习惯了新闻收视时,他们给我们一张一张地发习题;习惯了自习课他们不辞辛劳耐心地帮我们把习题一道一道地讲解;习惯了晚自习他们坐在讲台上值日同学的旁边,思考着;习惯了当遇到难题时,一抬头看见实习老师,一举手老师便主动走过来帮自己做题目…

老师临走时说:他现在是个大富翁了,拥有了我们这么多的财富。老师说:他们要回对面的理学院继续当学生去了。老师还说:我们仅仅只相隔一条马路。但是我知道,人海茫茫,即便相隔的只是一条马路,却像隔着千山万水。

我不求以后上天能够让我和实习老师再见面,也不求互相都永远铭记,因为我知道,人生会遇到过很多人,不一定会都记得,习惯了,却获得空虚,只要心中曾经铭记过有这样一个人走过你的人生就够了。

后记: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总有那么些人,匆匆走过,给我的人生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回忆。我会好好珍藏这份回忆,用它来告诫自己要珍惜现在,不要等到没有了现在,却捧着回忆懊悔。

作文七:可怕的习惯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习惯真是一种可怕的势力呀,它让你老是摆脱不掉过去的种种……

是啊!当我看完这句话时,可真是深有体会。习惯,有好有坏。可能,会往往使你一生都会变动;习惯,总是在无形中产生的;习惯是一种势力,是可怕的。习惯啊,习惯,你怎么会如此地折磨人呢?

就像我,就有两大不好的习惯。第一,我经常会丢三落四的,东西放在哪里一会就不记得了,作业经常做完之后有时会忘记放回书包里。东西喜欢随便乱放,所以老爱不见东西等等。都对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对我以后步入社会当中,也一定会造成一定的困扰。第二,我从三、四年级开始变得很凶,爱跟别人打架很吵架,对他人的要求太过于苛刻。有时,我很想帮助别人,却因为习惯凶了,所以总是我的善心被别人误解成恶心,这让我十分地苦恼。因此,我在班上也没多少个好朋友,让我有时候感到很孤独、很无助。别人总以为我很强悍,什么也不怕。其实,我表面上是很强,但内心却脆弱地很,别人在说我凶的时候,我的心也会痛,但我表面上却不会流露一点点出来,这让我感到和忧心、很忧愁。

听了我这两大习惯,一定已经深深体会到习惯的可怕性了吧!是的,没错。一旦养成不好的习惯,也许会后悔一辈子,一声的成就说不定也会毁于一旦的,所以呢!从现在开始要戒掉这些不好的习惯,一定要下定决心改掉它,要不然,后果可是会不堪设想的,一定会对一声产生极大的痛楚和困饶。别看它,以为是小毛病而已,这些事可是说大就大的。必须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努力去克服一种种困难吧!

作文八:谈习惯

一谈到习惯,一些人立即会想到“饭前便后要洗手”这类人人皆知的习惯,他们并不了解习惯的真正含义。习惯是指人们自然而然地完成某些动作的行为方式。叶圣陶先生说过:“习惯不嫌其多,只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习惯是要分好坏的,坏的习惯正如叶老先生所说的两种。包括一切的不好习惯在内,我们应该坚决地加以唾弃。

我们是提倡大家发扬好的习惯而去改掉坏的习惯的。

然而,凡事都是说着比做着容易。高尔基曾经谈到:“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我们总说要改掉坏习惯又没有恒心,习惯不是一会儿就有的,也得逐渐样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是需要用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同学的难处了——没有毅力给自己长期施加一种强制力。然而坏习惯是不需要这种强制力的,所以养成一种坏习惯比养成一种好习惯容易得多。

但是如果我们有毅力,有恒心,时时警觉,时时克制自己。时间久了,习惯一经养成就会自然而然的沿袭下去,这便是“习惯成自然”了。不用强制与警觉,也能行所无事的做去,这就养成了终生受用的好习惯了。

一但我们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不益于身心健康,学习和工作的顺利完成,不益于社会影响。对我们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相反地,我们会终生受用于我们所养成的好习惯,就有助于我们的学习的进步,身心的健康,对我们是有所裨益的。

习惯作文600字 篇5

昨晚,你对我说,你要去一趟海阳帮小姨办点事,我漫不经心地答应了。

今天早上,当我被闹钟吵醒时,我才意识到你已经动身离开。当我在卫生间洗完脸怎么也找不到梳子时,我下意识地大喊了一声:“妈,梳子呢?”平时你早已经在厨房中忙碌着并大声指点着我,而今天回答我的只有空荡荡的房屋。我有些失落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原来,你做的事,你的声音,已经成为我的习惯。

整整一上午我在家写作业,平时你会坐在我身边看看书或者手机。但今天只有空气陪伴我,当我猛然回头想说些什么时,清冷的四周将我的声音硬生生地塞了回去。我懊恼地摇着头提醒自己,妈妈今天不在家中。原来,你的陪伴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

时间过得真快,午饭糊弄过去后,便是午睡起晚的窘迫。我慌忙地奔出门上课,在路上不断地骂着自己。原来,我已经习惯了你叫我起床。

五点半的的课程结束后,我便要奔赴作文课的战场。我习惯地走向你停车的地点,显然,只有空旷的街区等着我。我这才想起你跟我说这次要我自己坐公交车去。此时天已经黑了,风很冷,直往我脖子里钻。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月亮朦胧在一片黑云之中。车迟迟不来,我冻得瑟瑟发抖。是啊,已经习惯了坐在你温暖的车里的我,又如何经得住这夜晚一个人孤独的寒冷?

在公交车上,我明白作文课已经是必晚无疑了。车上人很多,挤来挤去,我只好将书包提在手里靠在车门边。眼前是黑夜中城市的星点灯光,我的手已经冻僵得伸展不开。此时我想起你的一切,你的陪伴,你的话语,你的接送,和我的习惯。想到这儿,泪好像要掉出来了。耳边是人群嘈杂的吵闹,我急忙拭去泪花,被人看见多不好意思!

这一天过的很艰辛。即使只有一天,我也深刻意识到了你对我的重要。我明白了这习惯的可怕,但我却宁愿,这习惯将我们永远地绑在一起!

习惯作文600字 篇6

也许我天生就和书有缘吧。从小我就爱和书“玩”。上幼儿园了,妈妈就给我买了许多带插图的书,她边看边给我讲故事,而我也像个小大人似的听得津津有味,好像能听明白似的。慢慢的,我就认了一些简单的字,自己也能读懂一些简短故事了。

后来,上小学了,我学习了拼音,也能认识更多的字了,我读的书也逐渐的多了起来,已不仅仅局限于老师推荐的书,我读书的内容也复杂起来,有故事书,有科技类的书,也有历史类的书。在这些书中我认识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它让我的思维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此,我只要有空就坐下来看书,慢慢的看书就成了我的一种习惯,也成了我的一大乐趣。

前一段,爸爸又从图书馆给我借了几本书,其实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奇妙的数王国》。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在一个数学王国发生的各种和数学有关的故事。在这里我认识了奇数、偶数、方程、因数、图形,以及它们的各种联系与运算。这都是提高了我对学习的兴趣,也对我数学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帮助。记得有一次在做数学作业中遇到一个难题,我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起来,忽然灵光一现,我想到了书中提到了一种方法,我根据这种法不一会儿就做出来了。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篇7

文章不厌百回改。相传唐代诗人贾岛初到京师时, 一次, 在驴背上得到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后来, 他又想把“敲”字改成“推”字, 正琢磨不定时, 撞上迎面而来的韩愈的马车。韩愈问明情由, 不但没责怪, 倒帮他斟酌起字句来, 说:“敲字好!”这就是“推敲”的由来。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 就曾先后修改过多遍。由此可见, 修改不仅是作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写好作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养成自己修改文章的习惯”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力求通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这确实是抓住了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现在, 我们的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可以说是非常重视的, 一学期下来, 除了完成了教材规定的作文之外, 还让学生写了不少的小练笔。但在作文批改中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影响、制约着学生修改作文习惯的形成。一是对语文教材中规定的作文, 教师的批改过于细致。错别字、病句等都由教师直接用红笔改在原文上。由于教师包办过多, 留给学生自己修改的余地很少。这样, 学生练习修改的机会自然也就不多了。二是对学生平时写的周记或小练笔, 教师更多使用的是评判性而不是指导性的批语, 如“中心不明确”“记叙太笼统”等等。由于学生不明白具体问题所在, 无法着手修改。三是看不懂老师的批语, 加上平时有些教师对订正后的作文本复查不严, 因而有些学生对修改不认真对待。四是教师在批阅时就已打上了作文成绩, 使一些学生感到作文的修改与成绩的好坏无关。久而久之, 学生就对作文的修改失去了应有的认识和兴趣, 认为自己只管写, 修改则是老师的事。这些问题的存在, 反映了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疏忽了对批改这一环节的研究, 没有对作文的修改提出严格、适度的要求, 学生也没能得到更多的训练。那么, 如何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呢?

第一步, 教师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书面批阅, 将文中的主要错误或其他不妥之处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标出, 并加上一定的眉批和总批。为留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 教师一般不作具体的修改, 也不批成绩。第二步, 在对学生作文中一些主要的、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评讲之后, 再进行面评面改。教师将作文本发下去, 让学生仔细体会批语, 然后将他们逐一请到面前, 让他们一边读自己的作文, 一边对标出的错误之处说说自己的修改意见。有的学生看不懂批语, 或提不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教师就当面说明具体的修改指导意见。如对内容不合题意, 或随意编造而不合情理的, 帮助他们分析, 指导他们重写;对因文句不通、条理不清无法下笔修改的, 就让他们边说边改, 逐段改好;对基本功较好, 文句通顺, 结构合理, 但不够具体生动的, 引导他们丰富内容, 再提高一步。第三步, 在面批面改之后, 让学生动脑动手, 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步骤, 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认真细致地“删、补、调、换”修改。第四步, 教师一边对照查看他们的修改情况, 一边对誊写后的作文再次进行批阅, 然后批上成绩, 这对学生认真修改作文是一种肯定和鼓励。第五步, 教师进行第二次集中评讲, 着重表扬能对作文进行认真修改的学生, 推荐改得好的篇章和片断, 鼓励他们再作适当的修改。经过师生双方这样反复多次的修改, 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 差在何处, 懂得了该怎样写, 不该怎样写, 自己再修改时, 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当学生初步具备了修改作文的意识和能力之后, 教师就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每次初稿完成之后, 教师先进行集体讲评, 然后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同时也由人人面批面改改为按需要进行面批, 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学生已写好的作文, 允许保留几天后再上交, 鼓励他们隔几天再改;最后, 教师再根据学生作文的修改效果, 综合评定成绩。学生通过每次修改前后的对比, 实实在在领悟到了认真修改的好处,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 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在后来进行的两次调查中发现, 他们不仅能百分之百地按照教师批阅的要求进行认真修改, 还有许多学生在完成初稿交给教师之前就已经作了多处的修改。

作文要养成写提纲的习惯 篇8

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作战的计划,要力求写得符合要求。有些同学常写“1. 事情的开始;2. 事情的经过;3. 事情的结果”一类的“提纲”。这太空洞,对作文没有什么用处,不成其为“提纲”。也有同学把提纲写成文章的内容提要,这又太繁琐,也不好。还有的同学把提纲写得呆板、生硬,缺少变化,缺少特色,这样的提纲当然也不算好提纲,也会严重影响作文的质量。

应该如何写提纲才合要求呢?

一、提纲要切题。例如,有同学写《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提纲是这样写的:1.“有心”就是有明确的目的;2.“有心”就是有正确的方法;3.“有心”就是有认真的态度和创造精神。认真审一下题便可知道,这一种提纲就比较切题。

二、提纲要体现体裁特点。假如要以《门》为题分别写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则其提纲,应该分别体现出不同的体裁特点。

议论文提纲:

总说“门”启迪我们要入好、把好人生的每扇大门。

知识、生活、社会的大门,门门入好:①入好知识门,才能获得知识;②入好生活门,才会懂得生活;③入好社会门,才可能成为社会的好成员。

家庭、国家、思想的大门,门门把牢:{1}把好家门防风雨盗贼;②把好国门防敌人侵犯;③把好思想门防腐蚀变质。④努力入好、把好每扇人生的大门,让生命的航船扬帆远航。

说明文提纲:

1. 门有古老的历史——与人类同时出现。

2. 门有独特的构造——由门面、门框、门袖等构成。

门的种类多种多样——按质地分,有金属门、非金属门;按作用分,有多用途门和专用门;按位置的所属物分,有建筑物的门、交通工具的门、其他器具的门。

门正向轻巧、牢固、美观、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记叙文提纲:

首先,舅舅家是一扇寒伧的小门;

后来,有了一扇红漆大门;

现在,新楼前是一扇威武的大铁门。

三、提纲要简洁。写提纲要根据需要或详或略。但详不是繁琐哆嗦, 略也不是空洞无物,要做到不管详略,都力求简洁、精炼。例如有同学写《十年以后返校来》时,其提纲是:

1. 宣传窗内,有声有色地放映着历届校友和在校三好生的动人事迹。

2. 展览厅里,小爱迪生们的小发明千奇百怪,琳琅满目;

3. 图书馆名著荟萃,座无虚席……

其实,这提纲完全可以精简成:1. 宣传窗有声有色;2. 小发明琳琅满目;3. 图书馆座无虚席。

习惯作文600字 篇9

在我很小的时候,床头那橘黄色的灯光下,都是妈妈给我讲故事的温暖记忆。在妈妈每天的坚持下,不知不觉,我爱上了读书,我每天有时间就捧起书本,边笑边看,有时边看边哭。我喜欢在书中遨游,书如大海,无边无际,书如高山,连绵起伏。

看书的习惯让我虽足不出门,却能领略到外面世界的精彩。

在《三国演义》中,我看到了那刀枪剑影的战争,看到了孔明料事如神的背影,感受到了关羽的重义重情。

在《西游记》里,我和唐僧、和机灵厉害的孙悟空,贪吃懒做的猪八戒,憨厚老实的沙和尚一起,共赴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

在《水浒传》中,我跟着一百零八将,去安定天下时,豹子头林冲,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这些人物让我心潮澎湃。

在《哈利波特》里,那神奇的魔法,栩栩如生的人物,还有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我大开眼界!

这些故事让我爱上了读书,让我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因为看书让我从书中吸取营养,变得有力量,茁壮成长。

我看书多,但写的少,所以我的作文总是不好。这个暑假,吴老师发动了一场博客大赛,经过了21天的写博,我从刚开始的抓耳挠腮,到最后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吴老师的写作主题,思考,写博,并乐此不疲。我的作文也越写越好。

习惯感恩作文600字 篇10

《感恩的习惯》讲的是作者受到了小侄儿的影响,在生日的时候给母亲买了一件羊绒衫,同时,作者的女儿在耳濡目染中亦学会了感恩。一个感恩的习惯,就能改变三个人的一生。

“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不能忘了说声谢谢。”这是文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只有先学会感恩,才可能让别人再次帮助你,从细微之处学会感恩,在公共汽车上,有人为你让座;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人向你伸出援手;在最失意的时候,有人在你身边鼓励你,安慰你……很多时候,只需要一句谢谢,就可以让帮助你的人感到快乐。

要从细微之处学会感恩其实很容易。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笔者去参观外国的一间学校,正巧赶上学生们完成每日都必须做的作业—制作感恩贺卡,每个学生所感恩的都是例如“母亲中午做了我最爱吃的菜”“母亲今天帮助我们全家洗衣服”“姐姐帮我打扫了房间”这些很习以为常的事,笔者很奇怪就去问那些兴高采烈的学生,听到的却是一句惊讶的反问“别人帮助我们,难道不应该感恩吗?”从小学会感恩,学会从细微之处感恩,对那些孩子的成长历程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恍惚间想起小时候排练的那首歌,当站在舞台上唱完了这首歌的时候,每个人的眼里都盛满了泪水,不为别的,只是那时候想起了太多太多,对老师、同学以及对身边所有人的感谢全都融合在了歌声中。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习惯 篇11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其重要。我们常常发现,学生作文程度差异特别明显,在很多抄袭、虚假的作文中,总有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很欣赏。稍作了解就可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能写好,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作文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想、多练。作文程度较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应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养成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

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灌注在里面。记得前不久我布置给学生一道作文题,要求学生先认真观察一个自己熟悉的小动物,且要观察一周,并做好观察记录。作文课上,同学们开始交流他们的观察所知,这时一位同学这样说道:“今天,我看到小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我想,它们一定是饿了吧,我就抓了一些鱼食撒进鱼缸里,两条鱼就立刻游过来吞了下去。”我试探地问:“是真的吗?你亲眼看见小鱼吞下食物了吗?”他看着我,犹豫了一会儿,摇摇头说:“没有,我没有亲眼看到小鱼是如何吃食物的。”我问:“那后来呢?”他说:“我等了一会儿,不耐烦了,就走开了。”“你没有再去看吗?”我又问。他说:“后来我又去看了,发现鱼缸中的鱼食都不见了,一定是小鱼吃了。”我笑着说:“小鱼趁你不在时偷偷地吃了鱼食,想想看,为什么?”“也许是小鱼刚来我家陌生吧,也许是它在和我玩捉迷藏吧……”孩子联想着。“你能把看到的事真实地说了出来,并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如果能写下来一定是一篇好文章。”我连忙不失时机地表扬他。这时,这个聪明的孩子明白了我的意思,笑着对我说:“老师我明白了。”是的,学生明白了就可以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事情真实地写下来,这样写内容会更丰富,语言会更生动,情感会更真实自然。而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成功地教会孩子们写作文时一定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

二、养成多阅读、多练习、多思考、多修改的习惯

阅读能帮助我们吸收前人所创造的知识与经验,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增加思想源泉和力量,使自己充满生命的活力,观念不断地更新和提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是吸收、积累的过程。尤其是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就如同我们身边的鲜花一样,不但可以欣赏,而且还可以采撷。多读的确是通向写好作文的成功之路。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是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就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写好作文,还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习作环境。比如:让学生记些日记,写出一天中的见闻、感受,看到的某些场面。如运动会的竞赛场面等,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总之,多读多写文自工,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出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因此,小学生应勤练笔,只有持之以恒,写作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为了让小学生能够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好文章,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就要从小养成说真话、表真情,多读、多思、多练、多修改等良好的作文习惯。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培养小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篇12

学生作文教师改, 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 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权, 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概莫能外。“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鱼”的道理, 教师们都懂。《小学语文大纲》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 或者组织他们相互修改。

把修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 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洒脱一身了, 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和指点, 要设法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技能。首先, 要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稳定持久的写作积极性, 同时要着力于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认识。其次, 要给予学生批改作文的技术, 指导使之具有相对的可操作性。最后, 还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范围和要求。写的能力要靠写来培养, 也要靠改来扶持;改的能力固然离不开写的根基, 而改的能力则重要由改的实践来造就。在学生明确了作文修改的范围和要求之后,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去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呢?

1. 冷却法。

冷, 既是冷处理。先将学生完成的作文收集起来放置3—4天后再还发给学生, 引导学生站在修改者的角度通过默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 找出其中尚需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 并着手修改。此法既可消除学生作文后“私与自是, 不忍割截” (白居易语) 的心理, 又可使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引发新的思维火花。长期进行这种作文修改训练, 在潜移默化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2. 换改法。

即将学生作文进行同学之间的交换修改。此方法可在学生中采用。或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一学生撰写, 另外几名组员修改, 组员间相互轮替帮改。换改法可使学生完全改变自身角度, 以鉴赏者的姿态, 根据自己的评审标准汲取原作的长处, 且大胆地指出原作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对自己而言, 也是一次学习和提高。

3. 集体评改法。

在班里挑选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 印发, 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先就自己的见解谈说, 主要从作文的可取性和不足之处两方面谈, 再有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势, 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教师总结,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

4. 引导指点发。

此法较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给予修改的引导和指点, 提出切实可行而有效地修改意见。教师对学生习作的点滴进步, 都应及时地赞扬和鼓励, 学生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 就能激发写作的热情, 发挥本身的天赋、潜能、创作力, 不在被动地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完成作文。当然, 对写作中的不足提出的意见, 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点拨性。

5. 师范修改法。

此法是指用师范作文启发学生在比较中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 并作出修改的训练方法。师范作文可以是经过教师修改后的学生的优秀作文, 也可以是教师的自写作文。但要注意防止学生盲目模仿和照抄照搬。

6. 定点修改法。

定点修改法是指包括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在内的诸多板块, 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 分解为若干训练点, 然后逐步进行有针对性的定点修改训练。

对学生的习作要及时反馈, 要讲究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习作批改后学生要及时修改, 能及时地唤起学生心中的感性积累, 这样学生的一篇作文从构思到完稿, 从批改到修改, 从修改到定稿, 进步效果显著。学生写作水平有高低, 但对此作文的感性认知训练, 均能快速融入“有序———无序———新的有序”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读书习惯作文600字 篇13

几点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睡觉?看完这章再说吧。室友半夜爬起来上厕所,问我为什么不睡。我说,等我想睡自然就会去睡。

可每每我终于等到他们熟睡,下床去点亮小灯。都会被我心急的脚步给破坏。“走路声音轻点,明天要不要早起要不要上课啦?”没有办法,不能去辩解,也不能去看书,只能乖乖的上床睡觉。等着下一个夜晚。

也尝试过偷偷溜出寝室,就着路灯在外面看书。总会刚好碰到巡查的寝室阿姨。被叫到外面去罚站,书也没了。在被微风吹拂下站着,听着树叶的沙沙声,望着时隐时现的明月。总会让我联想起书中的内容,使我去幻想后面的情节。这也算是上帝对我的安慰吧。

看书已是生活的常态,不看书成为了生活的点缀。

我也尝试过在食堂吃饭时看书,边买早饭边看书。走着走着后面会传来,这谁的早饭啊?唉,真可怜。两个包子都掉了。看着手里空空的袋子和手上的书,完了,早饭又没的吃了。是怎样的魔力才能使一个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变得这样呢?我也不知道。

“儿子,别在吃饭的时候看书,都把汤撒裤子上了,多大个人啦。”

“儿子别看书了,老师要求我们再看书好多回了。写作业去!”

“儿子别在车上看书,你看看你看个书安全带都不系。把书放下,多危险啊!”老妈也总是因为我看书的事情来数落我。翻来覆去就这几句。

于是我开始想要改掉看书这个习惯。

“喂!图书管去不去?”

“不去了,不去了。现在我觉的书是人类退步的阶梯。它让我受了好多骂遭了好多的罪。我在也不看书了。”

一开始还是耐不住去看书,但时间一长我渐渐的没有了看书这个念头。

终于,我失去了看书这个习惯。

养成好习惯600字作文 篇14

优秀,谁都想拥有。但优秀是很难得的。乱扔纸屑、随地吐痰,你要是有这些恶习,你就没有真正的优秀。

什么是优秀呢?我查了查字典,是非常出色的意思。但真正的优秀不是光靠字典就能理解的。人的学习、品德、行为都和“优秀”这个词有关系。

如果你还不懂,那么就看看我的.优点:我的写作能力较强。不管它是写人的、写景的,还是写物的、写事的,只要略加思考,我就能一气呵成;我的道德修养很好。我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会在班上散步什么谣言;我乐于助人。当同学有困难时,我会尽力地去帮助他,为他排忧解难。。。。。。我可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些优点我是否拥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能看出来。

为什么说这些优点就是优秀的呢?请看:写作能力,是学习上的一种优秀。只要你有精彩的文笔,你就会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你就会因为好文章而交到更多的朋友;乐于助人是品质上的一种优秀。帮助他人,给他们带来温暖,一样是很出色的表现。

要想真正优秀,就得先明白一个道理。至于是个什么道理,我先卖个关子。请你再想一想,优秀仅仅是为了你自己吗?拿道德品质来说吧,一个人如果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出口成“脏”,受伤害的就不只是他一人了。随地吐痰、乱扔废纸,就破坏了环境。现在地球的环境已大不如以前,如果再进行破坏,真不敢想象我们以后会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骂脏话,这也是很恶劣的习惯,倘若你毫无顾虑地对一个同学说脏话,那这个同学心里会怎么想?是继续和你在一起还是讨厌你?

习惯的优秀作文600字 篇15

关键词:高考,开放,作文,发散性,思维习惯

新材料作文是随着课改的脚步而自然出现的,第一次正式出现在高考作文上可以追溯到2006 年。2006 年的高考全国卷语文卷中,材料的内容是关于乌鸦和老鹰的故事,题目要求是让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己选择一个立意来进行构思创作,题目自定,但是作文的内容含义不能超出材料范围。这种类型的作文相对于传统的命题作文来说多了一则材料,更具开放性,但又和以往的话题作文以及旧材料作文有很大区别,因此被命名为新材料作文。而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新材料作文热,很多学校也将这一类型的题目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一、新材料作文的设置价值

新材料作文出现后,从学者到教师再到家长,都在分析这一新型的作文题目相对于以往的作文题目来说,价值到底体现在何处。语文是高考中的重要学科,无论文理科,语文卷都是必考项目,而作文又是语文卷中的重要环节。写好了,分数很容易得到。但一旦出现偏题、走题,就会失去大量分数。作文是学生需要重视的一个项目,而新材料作文出现后,写作文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阅读材料,这在以往的试题中未曾见过,因此说明新时期的语文卷更加侧重于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即分析材料以及综合运用能力。学生需要对材料反复阅读,掌握到材料所要表达的主体意思,然后根据主体意思来拟定作文题目,进行论述写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材料的审读成为难点之一。因为人的思维是有差异的,不同的人看同一个材料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根据主流思想来把握材料的利益,确定文章主题。

其次,新材料作文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写作不仅是考查书面表达的能力,更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新材料作文出现后,其要求看似开放,实则是加大了难度,要求学生自己根据材料来确定文章主题。学生需要在此基础上,运用精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完成一篇合格的作文。

二、新材料作文审题中常见思维习惯问题

新材料作文出现后,从对历届高考的作文分析来看,出现走题、偏题的现象甚至更加严重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思维习惯方式出现了问题。

一是思维定式问题。学生在日常的作文训练中,有时会习惯性的运用同一种方式来审视作文题目,没有学会用发散性思维来思考问题。这就导致有时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把握不了材料的真正主题,继而使得作文显得僵化,失去了创造性和灵动性,难以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严重的甚至会偏离主题,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二是逻辑混乱问题。新材料作文中给出的材料一般都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文章片段等,具有鲜明的立意。但很多学生在分析材料时逻辑混乱,将材料所表达的意思混淆、主次不分。在写作的过程中将大量篇幅用来叙述次要含义,而忽视了材料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难以获得满意的分数。而一些学生容易钻牛角尖,将思维局限在某一个点上,从而忽视了整个材料所表达的意思。

三是表述问题。高考阅卷是极其繁重的工作,阅卷教师在阅卷过程中不可能像学校考试那样逐字逐句地细读学生文章,而是快速地浏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卷面写作时,就需要将文章结构主次把握好,尽量把重要的内容写在段落前面。有些学生在写作时习惯由浅到深的论述,而且没有紧密联系材料,这样很可能就会让阅卷教师没有直接看到文章与材料的联系,这样容易会被判定为走题,十分可惜。

三、训练学生培养正确审题思维习惯

新材料作文出现后,很多学生面对这种开放式的作文题一下难以接受,出现了很多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首先,针对很对学生的思维定式情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抛弃原有的旧观点,根据现有知识和社会背景,理性思考,总结出材料的关键点来论证,还原材料本来想要表达的内容。注意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文章与材料的联系,突出重点。

其次,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要学会分清材料主次内容,不钻牛角尖。在学校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增加材料分析的课程,不一定每则材料都要写一篇作文,但可以让学生把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次要思想写出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分清主次。

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草稿纸。很多学生认为草稿纸是做数学或理科题目时才需要用的,语文考试中发的草稿纸很多人都忽视了。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在写作文前,可以将材料内容分析写在草稿纸上,并将文章大概提纲写出来。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会漏掉材料中的中心点,也会保证文章主次结构,一举两得。

四、结语

如何培养中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篇16

一、辨文体

要修改一篇文章首先要定文体。有的同学写出来的文章四不像,不像记叙文也不像说明文,不像说明文也不像议论文。在作文修改时,强调学生要边读边想,作者写的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

1.写人和记事的文章都要做到有人有事,事情的记叙要交待清楚要素,要有顺序,详略得当;写人的要求有详细的人物外貌、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写事的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看是否有主题,你的这次所见、所闻、所做后有什么感想,要在文章的某个地方点出来达到“以情动人”。而文中的“情”,就是你对所见所闻的体验或感悟,可称为“悟性”,这“一悟”能否表现主题。

2.写景的文章至少要对一至两个景点详写。要做到观察仔细,抓准景物的特点来描写,并做到描写有序,句子生动优美。

3.想象的文章是否做到大胆想象,合理安排,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吸引人?

最后把你的看法和作者本人进行交流,取得了统一的意见后再着手修改,若有疑问可以找老师探讨,最后又拿回去再次思考定稿。

二、谋篇布局

一篇文章精彩、巧妙的构思,新颖的形式是由作者谋篇布局确定的,是作文成败重要的因素。因此作文修改要引导学生从谋篇布局着手。

1.审内容。作文要真实健康关键是材料。选的材料抒发的情感要真实。对于胡思乱想,胡编乱造,想象不科学、不真实的内容,都要毫不留情地修改掉。自然,这里的真实既有生活的真实更有艺术的真实,它不一定真发生过,但一定是会发生的。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等,是否有新意。内容是否具体,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材料怎样安排”前后是否相互衔接,联系紧密,先后次序如何等。然后根据中心和内容的需要,进行充实、调整、删增。

2.理结构。作文的“结构”也是作文训练的重要一项,一篇文章的结构成分,由文章的情节发展规律确定,考虑文章整体框架,即是“结构”是否完整,说白了就是文章的“起承转合”如何?文章的过渡如何?你在六七百左右的文字中,文章结构是否紧凑,段落分得如何?平时的作文同学对分段不够重视,习惯于“三段式”结构,无论是哪一类的文章,都要做到层次清楚,详略得当、布局合理,过渡自然,结构完整。如你以往的习作是老三段的话,不妨将第二段再进行设计,加上有创意的小标题,把它分成二至三段,让“小题眼”能熠熠闪光。这样既可以使内容“化大为小”,也可以突出材料的集合的力量,分段中要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也可以适当调整一下叙述的顺序,运用倒叙、插叙等手段,让作文的层次结构看起来活泼有序。

3.斟词句、标点。词句、标点虽小,但同样影响文章的成败得失。因此修改作文也要斟酌词句标点的运用。

(1)词句。修改作文的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是首先做到通顺,没有语病,即是指读改字词,指着文章一句句地读,发现错别字、意思重复等明显的错误要及时加以修改。如有拗口和连接不畅的地方,必定有毛病,要及时查出原因,动笔修改。其次简洁,把可有可无的字词句一律去掉,不用自己不懂的字词,不生造字词,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安排得井井有条,行文合理连贯,相互照应。而初学写作的人常爱堆砌辞藻,滥用修辞,过分追求文辞的华美,并以此为荣。其实,文章的美并不在于用了多少修饰语,有多少名言警句,而是要看它词句是否通顺,表现是否合理确切,因此我们在修改作文时应先求通顺,使作文文从字顺,简洁明了,在此基础上,再对语言进行适当的加工润色。

(2)考虑句式。首先,句子要简单完整。中学生在作文时,尽量不用或少用复杂的长句,尽量用些短句,在修改时要看文中有无病句,要让每个句子都能准确无误的说清楚一个意思。

其次,注意句子的前后搭配,防止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用词时要注意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选择恰当的字词表达自己的意思。

再次,过分雕琢的地方,仔细分析每一句话,看它表述是否恰当,是否适合文体,是否符合平时说话的习惯,对话是否符合人物的各自身份,不要写书生气太浓的语句。

(3)标点。标点符号也是不容忽略的,标点符号运用的格式,特别是每行开头的第一格不能用句号、逗号、分号、顿号、问号等标点,省略号、破折号等应占两格,分清句读,这些虽然是些很细微的地方,我们也不可忽视。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相互评改,养成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实践证明,按照这种方法修改作文,更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

习惯了 高一作文600字 篇17

我在“围棋吧”对局的时候,只要你在线没别的事情,都会进入我们的对局室,发一个“加油!”然后默默地看着。

一天,你在网上给我留言:亲爱的朋友,我搬家了,以后我要去别的围棋学校了,可是你永远是我的好朋友,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从此以后,你只要在线看见我就会问候一声,“嗨!你还好吗?”,我也会一声问候“你好吗?么么哒!”。从此以后,你我之间的问候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了我们之间的一种习惯。

可有一段时间,大概一个多礼拜,你都没有上线,我感到了一种失落,右击你灰色的头像给你留言:小狄,你去哪里啦,我好想你啊!一次、两次、三次……不知道有多少次,每次留完言心里都会空荡荡的。

大约过了半年多,突然发现你的头像又变成彩色的了,心里一阵狂喜,赶紧给你留言:你去哪里了,干嘛不理我,呜呜呜呜!你回答我:对不起,我有哮喘病,前段时间发作得很厉害,妈妈给我停了半年的“围棋吧”,带我治疗,我也想你的。我赶紧说:告诉我你的电话号码,免得下次又把你弄丢。你告诉了我号码,我马上打过去,给了你最真诚的问候,希望你早日完全康复,两个小伙伴在电话里一边说一边哭。爸爸妈妈挺感动的,说:“没想到小小的人感情会那么丰富的”。

关于生活习惯600字话题作文 篇18

爷爷老是坐在他那早已掉漆的太师椅上,捋着他那几根花白的胡子,戴上老花镜,看那几本早已发黄了的《三字经》。那张不时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的太师椅,据说是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已经是好几代了。爷爷老是不愿换上一张新的,虽然爸爸好几次说要买一副沙发换上。只要爸爸一开口,就遭到爷爷的训斥:“祖宗的东西能随便搬掉吗?你这个不肖的子孙!”于是爸爸便唯唯诺诺地退到一边,不敢再提买沙发的事。而爷爷大概是气昏了,坐在那太师椅上,花白的胡子习惯地一翘一翘的。

我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看到爷爷坐在这张太师椅上,闲悠闲悠的。有时几个老朋友来探访他,于是兴上心来,背着“之乎者也”,身体也就习惯地摇摆起来,活像一座古老的摆钟。——即便是他一个人在家,也是经常这样背书,这样摇摆。他这样摆得习惯了,我们也就看得习惯了,虽然爸爸仍然很想买一副沙发,但也终于没有提。

我也经常爬上太师椅,学着爷爷的模样摇摆起来,但总觉得自己摇得不比爷爷好看。但假如被爷爷看到了,自然是会有一顿训斥的。训斥完后自然是坐在太师椅上,胡子习惯地一翘一翘。坐上太师椅,爷爷俨然是至高无上的。

我对这张破旧的“老古董”可以说是“恨之入骨”,这不单单是遭到爷爷的训斥而迁怒于它。它摆在门边,经常无缘无故地磕痛我的脚,有时还磕破了皮渗出血珠来。这种恨促使我起了弄坏它的念头,我趁爷爷不在家,偷偷地拔掉那几个快要掉落的楔子。

爷爷回来了,他习惯地把拐杖倚在太师椅旁边,撩起长衫,习惯地往下一坐。“哐啷”一声,等一家人从内屋跑出来一看,爷爷早已倒在地上,他的大腿扭伤了。

爷爷被送进了医院。他躺在床上“唉唉”地叹了几声气。我去看他的时候,看到他那艰难的样子,真想向他承认这是我的过错,但我终于没有说出口来,尽管心里有着莫名其妙的内疚。

爸爸终于买来了一副沙发,摆在那太师椅的位置上。那张早已支离破碎的太师椅,被堆在靠墙的一个角落。

爷爷出院了。他在家里看到了沙发,依然是叹息几声,没有再说什么。

好习惯帮学生写作文 篇19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虽然说现在的教育正在改革, 不再重视分数, 然而在考试中, 分数仍然是一个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就不用说高考等等。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集中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所以, 让学生不怕写作文就成了我们需要重点钻研的问题。

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无论做什么事情, 一旦成为习惯, 就会成为不可抗拒的力量, 就会不自觉地去做。写作也是如此, 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笔者认为, 要让学生养成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的好习惯。如果学生养成这些好习惯, 那么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直线上升。

一、培养学生爱阅读的习惯

除了课内所学知识, 学生所得到的大量的间接知识要从书本中来。所以学生要养成爱阅读的习惯。阅读途径有很多, 学校阅览室, 订阅杂志报纸、网络等等。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 知识才厚实, 才能博古通今, 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 才“如有神”助。在阅读中, 学生会见识到好词好句, 为写作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还可以学会语言、情感的不同作者的不同表达方式, 写作手法也会在阅读中储存起来, 一旦在需要的时刻, 便会泉涌而出, 任你调用。因此, 要培养学生善于阅读的好习惯, 以丰富间接生活积累, 开掘学生视野。

因此, 教师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一些读书会或阅读专题沙龙,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使学生在阅读中, 汲取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华, 同时, 也开拓了学生知识面, 丰富了学生知识, 积累了大量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想使学生有话可说, 就要注重注重材料的积累, 让学生多阅读文章, 博采众长。以从中获得对生活的丰富感受, 提高生活的认识。

二、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多观察的习惯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缺少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美景, 关键是看你会不会欣赏, 能不能发现。观察是习作的基础, 没有观察就不能写出深刻的文章, 就不能把握事物特点, 就会写得没有条理。在经过小学, 初中的写作训练后, 相对于高中生来说都已经能够利用基本的观察方法, 会抓住事物特点来进行观察, 但教师一样还是要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辩证地观察的好习惯, 使学生学会站在不同角度去观察、去思考, 这样在观察过程中, 能够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会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找出同类事物千差万别的个性和特征。一件平常的事情, 如果换个角度观察, 可能看到的情形就会完全不一样。

有些学生在写作文时感觉到无话可说, 就是因为对生活缺少必要的观察, 不能很好地抓住事物特点, 不能有条理地进行分析、观察。“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 写作的源泉就会源源不断, 在写作时就不会再有无从下笔的尴尬局面。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多思考的好习惯

思考是人与动物的区别, 人可以进行严密的思考, 而动物很少可以。人在思考中进步, 在思考中探索。只要活着, 人就会一刻不停地思考。当然, 思考要有目的, 目的明确才能助人事半功倍,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学习, 有的同学就不如其他学生?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 学习方法也就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对头, 才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差异。

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恰当的、适当的思考方法来进行学习。比如在阅读时, 不能一味地只是读, 还要边读边思考, 这篇文章怎么样?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在这里为什么要用这些修辞方法?如果用另一种叙述方法会是什么样子, 给人感觉会变成什么样?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吸收消化的过程, 只有学生在思考时, 才能留心到这些技巧层面的问题, 也才能把这些东西吸收到自己的学习体系中。一旦学生习惯了思考, 那么在写作时, 就能以深入细致的观点来写作, 必然会使读者感觉文章有道理, 有深度。

没有思考就没有深邃隽永的文章, 每篇文章都是需要材料与主题的, 如果思考成为习惯, 那么, 在动笔之前, 就已经思考好需要什么素材的, 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

四、教师要指导学生多练习, 多动手

实践出真知, 无论水平多高, 说不出来, 写不出来, 还是不能表达, 所以, 把所学到的表达出来, 才是真正学会。但是写作的水平、技巧不是一天就能提高的, 这需要多加练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让学生培养起爱动笔的好习惯, 这样, 学生才会在练习中提高自己写作能力, 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 也才能更加努力与自己所看的所学的去比较。比如, 教师要培养学生写日记、笔记、读后感等的习惯, 在不断的练习、实践中, 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而在写作时, 平时所吸收、消化的技巧、语言会自觉地使用上, 这样就再也不愁写作文了。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篇20

【关键词】中学生;培养习惯;作文

在平时的作文写作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作文程度差异很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几个同学的作文让老师拍案叫绝。稍作分析,我们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作文习惯。那么,究竟应该养成那些良好的作文习惯?

一、养成敢说真话敢诉真情的好习惯

目前,很多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着虚假现象,写的作文中的人物是虚的,事情是假的,感情更是虚假的,一切都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应付作文的学生身上,一些作文功底不错的学生也有这种弊病,他们的作文虽然很有文采,但因为胡编滥造的毛病,缺乏真情实感,所以很难打动人。前不久,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温暖》,先布置作文兴趣小组的学生完成,准备从这些写作能手中发现几篇佳作,然而事与愿违,多数同学编造的痕迹明显。最终写得最打动人的是未参加兴趣小组的普通学生。这位学生饱含深情地叙述了自己身患重感冒后,父母悉心照料的情景,此文写得让人感动。可见,文章贵在真情,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有些学生在写作中,一味地说套话,以为只要朝着光明的一面去写就没错,其实人的感情丰富多样,不论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应该如实表现。如有些学生在平时的言谈中,对有些教师批评有加,但在写作文的时候却一味地对老师歌功颂德,这样的作文能写得好吗?其实学生作文创作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我认为作文创作应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诚坦白的抒写自己。因为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

二、养成善于观察、体验积累的好习惯

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究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缺乏思考。殊不知,大千世界,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会长流不息。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 对于学生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因为只有热爱生活,妙笔才会生花。只有观察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才能形成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感知的习惯。积累在写作中也是相当重要的,有的同学提笔作文,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原因是他们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仓库里储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写不出文章,痛苦万状。其妻见曰:“怎么比我生小孩还难?”对曰:“当然更难。你生孩子是肚里有货,我写文章是肚里没货。”学生写不出作文也往往是肚里没货。因此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做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

三、养成多练精思善修改的好习惯

1.多练

任何的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练习,写作也不例外。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培养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

2.精思

除了指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之外,在写作时,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动笔之前,要精心思考选什么样的材料,定什么样的主题,以及对材料要如何组织等等。

3.善修改

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而修改又重在养成学生自改的习惯,要多方面培养学生自改的习惯。

四、这些良好的习惯都离不开老师的鼓励

老师要善于鼓励:作文只要有一点值得肯定,我们就要表扬、鼓励。要想鼓起学生们那份失落的自信,就必须要使学生们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们,科学家经研究证明:我们每一个人的大脑,正常情况下均相差无几,并且潜力是无穷的,这对一个人来说也是最宝贵的。既然这样,我们每一个人还有什么理由自卑呢?我们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但我们也一定有别人比不了的地方,即: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在我的启发教育下,学生们又找回了那份失落的自信。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经常鼓励学生们,不要认为只有在作文课上才考虑作文的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常用“大语文的观念”启发学生们:应该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生活中做的、听的、见的每一件事,只要你用心去观察、体验、思考,这对你总会多少有点启发,即有可能成为你以后作文的极好素材,使自己在作文选材方面得心应手。反之,如果坚持做生活中的旁观者,对生活不留心观察、思考,多么新颖生动的素材业会悄悄地从你的眼前溜走,不会被你捕捉到!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们做生活的主人,我告诉他们,我们熟悉的一些名人比如毛泽东、鲁迅、冰心等,他们写的文章那么好,并非他们多么天才,而使他们善于做一个合格的生活的主人,他们平时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能从别人熟视无睹的事情中,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内容,再写出来,就会使人耳目一新!在我的启发诱导下,学生们不管参加什么实践活动,都争做一名生活的合格主人,他们用心去尽量观察每一个细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之中,由生活的旁观者,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而找回了那份失去的自信,这为达到课堂上教学的和谐状态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上一篇:幼儿园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工作报告 2013下一篇:党性自我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