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的实践报告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爱老人的实践报告(推荐14篇)

关爱老人的实践报告 篇1

一、关爱老人,感动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当真诚的心被理解,那瘦小的身躯拥向我时,只那一秒钟的感动,眼角微湿之后,我恍然明白:敬老爱老不再是一个传说,须用真心去体味。2014年7月5日下午三点,关爱老人公益服务团队于十堰市东风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开展了免费为老人血压、血糖测量,老人一元剪发,老人才艺表演交流会等活动,与老人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伴随着爱暖夕阳团队队员詹军的主持话语,免费为老人血压、血糖测量,老人一元剪发,老人才艺表演交流会等活动同时开始。首先邀请了十堰市东风社区艺术团团长做才艺交流会前的讲话,随着乐器伴奏,以黄梅戏拉开交流会的序幕,婉转细腻的唱腔,多种优美的乐器曲调聚在一起,韵味十足;转过身后是王阿姨为老人一元剪发活动现场,老人们一边观看才艺表演一面耐心等待,王阿姨不烦不燥的为老人剪着发,收获的是一个个慈祥的笑脸;最左边的是天年生物爱心企业免费为老人做身体检查,认真记录老人们的检测结果,并向老人提出健康常识,叮嘱老人定期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进行身体检查,还有别忘了经常锻炼身体。现场忙碌的志愿者身影,当看到老人们幸福的表情,满意的笑容,内心的感动自是不言而喻的。

活动的最后,以每位团队队员的一句祝福,一句感谢的话画上圆满句号。老人们不舍的表情,永远定格在黄昏的那一刻。

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敬老爱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奉献一点点爱。当我们走过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爱在,你我永远不会感到寒冷,爱暖夕阳,我们在路上!

关爱老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二:关注老人,关注我们的明天!

2014年7月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爱暖夕阳,我们在路上关爱老人公益服务团队,走访了十堰市老龄办,对我市老人人口数量、老人生活状况、老人幸福状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下午2:30,爱暖夕阳,我们在路上关爱老人公益服务团队一行7人从桃园广场出发,在欢声笑语中我们来到了十堰市老龄半,并得到了老龄办张主任的盛情接待。据张主任介绍,目前十堰市老人数量达5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4%左右,在全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十堰市老龄化也不例外,目前正进入人口老龄加速阶段,预计到2030年达到顶峰。同时为解决十堰市老龄情况,老龄办在坚持党政指导的基础上,下设24个职能部门,解决老人的多方面的问题,同时提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观点,张主任同时强调,根据十堰市具体经济、社会情况,倡导90%居家养老,5%政府养老、5%社区社会养老,坚持国家养老与社会养老,共同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据了解,十堰市目前开展社区养老试点60余个,效果明显,今年预计会增加至80余个,十堰市养老状况得到了好转,为老人解决了诸多困难,但张主任表示,目前养老问题任是社会突出问题,经济是重要保障,快速发展经济,倡导社会养老、单位养老,同时老龄办也在极力的探究与追求大环境下新的养老方式、有效解决的方案,致力解决社会的养老问题。坚持国家养老与社会养老并行,积极鼓舞广大社会各界人士,倡导全民养老、全民爱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关注国家动态,切实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关注老人,关注我们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微公益,微能量,传递我们的爱心,还老人一个心愿,圆明天一个梦想。爱暖夕阳,我们在路上!

关爱老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三:关注老人们的健康,关注老人们的幸福

烈日挡不住前进的脚步,爱暖夕阳,我们在路上,2014年7月4日下午2:30,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爱暖夕阳,我们在路上关爱老人公益服务团队组织,天年生物爱心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在十堰市东风社区,对社区60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身体检查。关注老人们的健康,关注老人们的幸福。

再也不用跑多远去检查,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这是免费的...老人笑着说道,来现场检测的老人络绎不绝,6位技术人员,现场为老人们进行血压、血糖检测,认真记录老人们的检测结果,并向老人提出健康常识,叮嘱老人定期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进行身体检查,还有别忘了经常锻炼身体。当老人们听到自己血糖血压正常,身体状况良好,方才放心的离开了,老人离开时幸福的表情,是那么美,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据统计本次身体检查惠及老人达百十余人,爱心企业负责人王叔介绍到老人们身体状况普遍较好,血压血糖指标基本良好。活动结束,王爷爷人双手合十表示非常感谢爱心企业能到社区来为我们老人服务,感谢我们这群小伙子,看到老人双手合十表示感谢的样子,内心充满了感动,我们的努力得到了肯定与支持。

关爱老人的实践报告 篇2

1.1 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 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 也使得退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2]。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的退休人数逐年增加, 退休老人由于技能衰弱, 社会角色的改变, 在生活的某些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问题, 这是值得关注的现状。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研究并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生存质量, 是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责任。然而, 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 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社会养老金准备不足, 给养老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近年来, 尽管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 使老年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有所改观, 而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以及社会、历史和老年人自身的原因, 他们的生活状况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让每一个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应该关注养老问题。因为人口老龄化特征比较明显, 应该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利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2 政府政策

江苏省对退休老年人的救助和服务 (1) 进一步完善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制度, 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 (2) 在执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 对低保对象中的70周岁以上 (含70周岁) 老年人, 可在原有补贴标准基础上适当上浮。 (3) 各级政府设立“尊老金”, 对高龄老年人发放长寿。 (4) 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优待。 (5) 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优待。 (6) 为老年人提供文体休闲优待。 (7) 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优待。 (8) 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8) 加强对老年人优待和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3]

2 实践结果

对500份调查问卷整理得到约450份有效问卷。对调查问卷的构成进行分析: (1) 生活环境类:问题1、2、3。 (2) 人际关系类:问题7、8、9、11。 (3) 自身状况类:问题14、15、18。 (4) 利他行为类:问题16。 (5) 对于社会满意度:问题4、5、6。 (6) 自身综合类:问题10、19。 (7) 对子女满意度:问题12、13。 (8) 自己对幸福感的理解及增加自身幸福感的因素:问题17、20。

有效问卷的分析结果:

结果一:见下表 (满分为4分)

根据表格一:I南京退休老人对其生活环境满意度挺高;对社会满意度比较低。在调查过程中, 老人普遍反映: (1) 退休老人工资低, 分配不均; (2) 医托、保健品推销扰民; (3) 外地的看病难, 无医保; (4) 有的地方小偷经常出没;II退休老人的人际关系基本在2.9分;利他行为得分较高, 说明退休老人乐于助人;III自身状况与年龄关系最明显:随年龄增加, 退休老人对自身状况越不满意;IV退休老人对子女满意度与年龄无关, 子女经常看望老人、陪伴老人的, 老人会比较幸福, 对子女满意度也较高。

结果二: (满分为4分)

居住状况与老人幸福度的关系:独居老人的幸福值为2.68;与老伴生活在一起的幸福值为2.72;而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幸福值高达3.35.

可明显看出:老人与子女一起住更幸福。人际关系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 人际交往的频度对于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 这说明老年人通过广交朋友, 形成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4]。

另一方面, 亲密朋友数量多的老年人在与他人交往互动的过程中, 对于他们的活力、生命热情有着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对生活的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的体验;增加他们的爱心和帮助他人的行为, 从而获得高的幸福感。国外研究也表明, 在均衡人口统计学、健康和经济等因素之后, 没有密友或同伴的老年人幸福感比有密友或同伴的老年人更低。同时, 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促进的。人际交往频度越高, 越有可能形成朋友的亲密关系, 而亲密朋友数量越多, 同样会使老年人人际交往的频度增多。因此。良好的社会关系对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水平和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果三: (满分为4分)

老人居住环境得分:马群:2.5, 亚东花园城3.8, 仙林新村3.0, 尧化新村2.8, 紫金3.0。

可以得出:南京退休老人对其居住环境的满意度不等。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身体健康对老年人获得幸福感有着积极的作用。当一个人身体较健康时, 他能较多地体验到生活的快乐, 主观幸福感也较高;而当一个人身体不健康, 处于病痛折磨之中, 他更倾向于体验生活中的不幸, 主观幸福感会明显下降[5]。限制活动和导致疼痛的疾病都能使幸福感降低, 病人会感到抑郁和焦虑, 生活满意度会明显降低。路径分析表明, 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 由于身受疾病折磨, 影响到他们对生命的热情, 从而无精打采、缺乏活力, 最终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养老环境的好坏对老年人的幸福感存在直接影响。同时, 还通过负性情感、利他行为和人格成长对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对养老环境的态度不仅反映老年人的主观感受, 而且还反映老人对生命、生活的态度。对生命充满热情的老年人在生活中往往是积极的、富有爱心和乐于助人的, 而且能够不断地完善和悦纳自我。和谐的养老环境还有利于减少老年人对生命和生活的消极态度以及降低消极、焦虑、抑郁等情感。

结果四:

统计数据表明:I南京退休老人的幸福度与其学历、曾任职业无明显关系;II大部分老人对幸福感理解的次序是:儿女在身边—有个幸福的家庭—受到理解和尊重—有钱—对社会做贡献 (在有钱和对社会做贡献的选项中, 生活在高层的老人认为后者较重要, 底层老人认为前者较重要, 说明文化水平影响人的认知和思想的深度) ;III对于问卷的最后一题, 绝大多数退休老人认为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增加他们的幸福感。

3 解决方案

(1) 南京政府对退休老人的社会保障应该更加重视, 尤其是退休工资的均衡问题和社会医疗保障, 希望短时间内较有效地解决退休老人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并且改善一些退休老人居住环境。 (2) 努力制止医托, 推销保健品等扰民行为, 发现就立即进行教育并实施一些惩罚。 (3) 随着老人年岁增加, 社会和子女应更加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经常带老人去医院体检, 把一些老人常见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并且社会与子女更要关注老人心理健康, 不与老人住一起的子女要经常探望老人, 独居老人真的很寂寞, 很需要关怀。 (4) 南京政府应该加强人民安全建设, 有效打击偷、盗等危害社会安定的不良行为。

4 实现的困难

(1) 宣传不到位, 群众参与意识不强, 对有关政策了解不透彻。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老年人福利政策, 但由于宣传广度、深度不够, 群众知晓率较低。即使老人对各项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但还是对一些具体的发放程序和有关要求了解不够, 有关政策规定掌握得不透, 造成了误解和工作上的被动。 (2) 部分补贴申领手续过于繁琐, 群众办理比较费力。有的补贴申领程序复杂, 所需资料多, 部分山区条件差的群众来往路途远, 费时费力, 极为不便。 (3) 政府很难使偷、盗等不良行为在短期内消失。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比较大, 工作时间比较长, 只有很少时间休息和探望父母。 (4) 投入资金总量不足, 结构不尽合理。尽管各级一直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但由于老年人收入水平不高, 资金总量仍然严重不足, 加之投资渠道过多, 投入结构不合理, 没有整合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

摘要:为研究退休老人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其作用途径, 我们采用综合幸福感问卷》 (MHQ) 和自编的《南京退休老人幸福度调查问卷》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个模块, 以及生活环境满意度, 物质生活, 人际关系, 自身状况, 利他行为, 对社会满意度以及自我综合评定等七个维度, 对随机抽样的500名南京市退休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幸福感的各个维度分值显示出退休老人自我价值, 生活满意度及反映的一些问题。本项目着重就退休老人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高老人幸福感进行调研分析, 并就有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1]。

关键词:退休老人,幸福,政府政策,实现困难

参考文献

[1]高红英, 苗元江.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因素探析[J].2008.11.

[2]高红英.南昌市社区老年幸福感研究[D].南昌大学, 2007.

[3]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年人优待和服务工作的通知 (苏政办发[2007]98号) .

[4]李德明, 陈天勇.北京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14 (1) .

关爱老人就是 关爱我们自己 篇3

还有一位朋友,在德国完成博士学业,现为香港一公司高管。每年其父生日,总要返乡,陪父亲小住三两日,已形成惯例。问其缘由,他的回答颇为有趣:我们在生活中常有可能遇到这样的事情,捡到10元钱或丢失10元钱,同是等值的10元,你偶然得到它的欣悦、与你不小心失去它的沮丧远不能相提并论。为此,在不断搏命事业与财富的同时,为不使自己的人生有过多的遗憾,我选择了一种尽可能周全的生存方式。反过来看,每年陪老父这几日,带给他的快乐,远甚于我这几天微不足道的时间损失,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听罢此君一席高论,深以为然。抛开传统文化层面的人伦孝道不谈, 其以极小的时间成本代价获得了极高的道德与情感回报,这是极为值得提倡的。

作为一本深受老年读者喜爱的大众健康读物,《家庭医药》每期都有众多名医、专家为读者提供详细而通俗的用药指导和治病良方,对读者的健康进行全方位的服务。这是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中老年读者朋友一致赞赏和肯定的。《家庭医药》“分享健康”公益大行动的举办,也是希望通过杂志社和读者的共同努力,让《家庭医药》的关爱和呵护走进更多的家庭,带给更多的老人。把《家庭医药》送给自己的父母,让他们在家中都可以看到名医、专家们对一种药、一个病的讲解,学会一些必需的就医选药知识,掌握科学的健康理念和常识,换取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这不也是以极小的经济成本代价换取极高的道德和情感回报吗?

关爱孤寡老人社会实践报告 篇4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加强我们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2012年3月20日星期二我们班组织开展了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是全班组织去敬老院看望并照顾那里的孤寡老人。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栖息之所,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们也主动进去敬老院。里面有许多老人以前都有值得骄傲和让人敬佩的职业,如:军人、教师、干部等!他们选择敬老院,有的是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而感觉生活寂寞;有的是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处,拥有共同的兴趣,相近的人生观念和相似的人生态度,让他们更能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的生活乐趣。

我们在校门口集合,由社会实践委员带队,步行前往天池公园的敬老院。老人们一看赶来看望他们的学生,立刻关心起来,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十分关心我各方面的情况,体现出了老一辈对年轻一代殷切的希望和关怀,还有一些老人们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与我分享自己当年的“金戈铁马万户候”的战争岁月,还与我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老人们都感慨的说,正是国家的各种福利和党的政策才能像今天这样无忧无虑的安享晚年的生活,更多的老人表示同学的到来为他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生机和乐趣。和老人们聊了一会儿,有位老婆婆提议和我们拉歌,老人们唱一首歌,我们唱一首。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时间匆匆而过到中午老人们休息的时间了,我们不得不在老人的送别声中列队回学校了!

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将自己活力释放的同时,我们感到一种充实。这些活动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在我们镇上也赢得的一致好评。一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关心他人,敬老爱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一个弱群体,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继续更好的传承下来!

Xx班xx报告

空巢老人关爱的情况调研报告 篇5

全县5.1万空巢老人,每个人都建立了健康档案。主要以乡镇为主体,村(居)党组织具体实施,其内容包括姓名、健康状况、年龄、病史、监护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并将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划分为健康、一般、较差、失能四个类别,及时更新登记,档安一式三份,由乡镇党委备案、村(居)党组织留存,乡村医生使用。

乡村医生随叫随到

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6

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总结1

随着经济发展,老龄化不断加快,老年人群体不断壮大。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都如何呢?近日,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夕阳天使”心理健康实践队,依托心理、医学专业知识,以老年人为对象,在瓯海区吕家岸、樟岙山、丹东等地周转房相继开展爱心服务类活动。

在志愿服务中,实践队成员们结合专业的“阿尔兹海默症”量表,通过指导语对老年人注意力、定向、记忆力等方面进行初筛。据不完全统计,筛查发现中度阿尔兹海默症老年患者5名,轻度共有4名。

针对这些特殊群体,“夕阳天使”成立专业小分队开展陪伴、追踪和回访。入户送上新鲜水果,面对面慰问阿尔兹海默症老人,同时做好家属心理安抚。

阿尔兹海默症是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危害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需要平和的环境,让患者居住在原有的环境中,不要搬家,不要装修,甚至不要更换家具,照料者也不要换来换去的,因为他们对于环境和照料者的变迁很难适应。很多家属难以习惯患者记忆差、精神异常是病态,总以为患者在故意作对,十分生气或焦虑,对病人和家属自身的情绪都有十分恶劣的影响。实践队员表示,“希望大家能像关爱孩子一样关爱老人,多一点耐心,也多一点包容。”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还通过血压、血糖测定提醒老年人注意饮食、锻炼;根据需要,直接将按摩、理发生活服务送到家门口;还为老人私人定制合照和”萌萌哒的自拍照,给他们的晚年生活留下珍贵和童趣记忆。

温州医科大学“夕阳天使”实践队还相继开展义诊服务进街道活动中心、慰问老年护理中心的孤单老人等活动,以周转房等活动平台,针对老年人开展系列关爱活动,学以致用专业特色,积极为夕阳天使们送健康送清凉。

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总结2

7月7日下午,嘉兴学院商学院关爱空巢老人志愿队22名成员前往嘉兴万达广场,举行了一场以“情系夕阳,爱满空巢”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呼吁关爱空巢老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本次活动得到了万达集团的鼎力相助。

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前期,团队经过充分讨论与准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宣传单的发放与讲解、倡议板签字与留言、祝福视频的录制和小游戏四块活动内容。还在活动前进行了线上线下的宣传推广,为活动进行预热。

活动半小时,志愿者们就成功发放了100余份宣传单,不少市民主动扫码关注了团队开设的宣传平台,并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志愿者赵凯雯深有感触得说:“我们也没想到,现场会有这么多人愿意停下脚步,细心听我们的讲解,甚至还有志同道合的人希望加入我们的队伍,这让我们感觉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开开心心”一声稚嫩的声音传来,只见活动场地中间,一位可爱的小女孩站在鲜花和气球之间,对着镜头一字一句地说出她的祝福语。稚嫩的祝福,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好像是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曾经为这个时代付出一生的那一代人的寄语。在祝福视频录制场地,有像这样幼年的,也有很多年轻的大学生,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年过半百的老年人。他们有的是为父母,为爷爷奶奶祝福,也有的是为了同龄的却比自己更需要关爱的独守空巢的老人送上一份祝福。一位参与者说,自己是在孩子的鼓励下来拍视频的,小孩子都有这份心,作为大人,更应为关爱空巢老人做出一份努力。显然,关爱空巢老人,需要不同年龄段的人共同的努力与付出。

整场活动下来,团队宣传平台的关注量翻了好几倍,团队的负责人也接到了其他公益组织的合作电话。作为一支由大一学生组成的公益团队,能够获得这样的支持,既是对团队的肯定,也是一种莫大的动力。这充分显示了社会各界对空巢老人的关注,也预示着国家老龄化事业的可持续性。团队成员希望经过接下来的努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空巢老人,关爱空巢老人,让空巢老人不再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

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总结3

为扎实推进党员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宗旨,7月8日上午,西固区地税局志愿者来到西固区岸门村空巢老人家中开展以“关爱空巢老人,邻里相伴”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们为空巢老人提供了料理家务、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服务,还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品,与每位老人建立了结对联系卡,方便开展长期的帮扶活动。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增强了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倡导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弘扬了社会主义正能量,进一步营造全社会爱老助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总结4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7月8日下午,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到“莆田幸福院”,给老人送去关爱,送去温暖。

刚来到幸福院队员们和爷爷奶奶打完招呼,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清理活动,小组队员拿起扫帚、拖把认认真真把幸福院打扫了一遍,帮助奶奶梳头发,和爷爷畅聊国家大事,老人们都侃侃而谈。他们相信当每个人都伸出爱的双手保护着他们,老人就不会孤单。

踏着夕阳归队,队员们都很开心,大家的感悟也很多,最美是孝心,这份美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中得以熏染和升华,放射出最真实、最朴素的幸福和光芒。最美夕阳红,浓浓敬老情。

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总结5

20xx年春节即将临近,为充分体现对辖区内老年村民的关怀和尊重,让他们过一个快乐、祥和、平安的节日,集资办通过召开代表大会,从实际出发,决定对全村60岁以上村民开展春节慰问老年人活动,把温暖实实在在送至各家各户。

通过前期对慰问工作进行精心、周密的安排、部署,统计出年满60周岁的老年村民名单,制定相应方案,对60到70年龄段的村民发放慰问金400元,对70周岁以上发放600元慰问金,要求老人亲自领取,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会将慰问金送上门,确保节前顺利发放到每个人的手上。

1月9日上午,辖区内60周岁以上老年村民纷纷前来集资办领取自己的春节慰问费。集资办妇女主任认真核对每个人的情况,悉心关怀他们的身体状况,了解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倾听老人们的心声,把关怀送到老人的心窝里,老人们纷纷表示感谢党和组织的关心。

“百善孝为先”、“孝老敬老为上”。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谐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为老年村民送上节日慰问,既是关爱老人生活,也是进一步落实“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践行群众路线,切实服务民生,为民办实事,着力营造和谐南塘良好氛围,真正“惠民生,暖民心,促和谐”。

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总结6

经过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们xx学院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队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这几天中大家因为天气炎热而有所懈怠过,也因为生活环境不好而感到困顿过,但大家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更多地是互相鼓励,以最短的时间去调整心态,积极的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学会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我们懂得了老一辈们生活上的不易,他们的`勤俭节约与我们的奢侈浪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倍加珍惜我们幸福的生活。当他们如同我们这个年纪时正顶着烈日在农田干活,而我们坐在空调屋里抱怨这抱怨那;当他们吃着咸菜时,我们在评说着食堂的饭菜不好吃;当他们奔跑于田野时候我们正玩着各种无聊的游戏。在与老人们的相处的这几天中,老人们的无私与伟大深深打动着我们。这些空巢老人的子女常年不在家,他们有的独自生活,有的还需照料不能随父母去外地的孙子孙女,所以生活上的节俭可想而知。

而且,老人们年纪大了,有的老人会经常生病,在生病期间由于子女未在身边,所以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他们的心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身处外地的儿女总是以工作忙为由而不回家,这让老人想让子女回家又怕耽误了他们的工作。导致老人只能如此孤独的一日又一日的度过。生病时也只能自己强忍着,不敢告诉儿女,怕他们担心。

关爱老人的实践报告 篇7

1 公益海报设计主题

设计初衷:通过对于社会的洞察,发掘出社会中存在的不好社会现象,通过海报的形式表达出来,对于当今社会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空巢老人,很多儿女因为工作或者即使有空余的时间但由于其他种种原因而不能多陪伴自己的父母,以至于父母和儿女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空巢现象因此越来越多。希望通过公益海报的形式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让做儿女的我们多陪伴在父母的身边。

2 公益海报设计理念

亲切:题材来源于生活,少了一些商业气息,多了一分人性化的意味,所以笔者在设计中,将社会时事通过图形语言来表达,让人们真切的感受到有“身在其中”的意味。

实用:将社会现象和设计美学相结合,塑造出一个完整、直观的公益文化形象。让人们能够更快更直接的认识到我们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直观:公益海报以面的形式表现公益文化,运用黑与白有强烈的对比关系,因为黑白具有很强的时尚感。黑白也用来表达忧郁颓废的情绪或是怀旧的感觉。

3 公益海报设计实践

3.1 岁月年轮之时间:

整体是老人张开口的形状,用了同构的方式,把老人的上下嘴唇同构成了两个张开双臂的人,就像两个好久不见的老朋友一样一见面相互拥抱,拐杖和时钟的摆针同构,牙齿和时钟的时刻同构,表达的主旨是随着岁月的年轮一点点转换老人的朋友越来越少,这时作为儿女的我们更应该给予老人更多的爱,应该多抽些时间陪陪自己的父母。(图一)

3.2 岁月年轮之相拥:

从十指连心的出发点进行设计,把左右手的食指分别同构成了老人和子女的形象,双手相拥的情形,表达一种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一辈子,现在该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爱的一种情怀。(图二)

4 公益海报设计手法

4.1 同构:

在海报中多次用到同构的表现手法,嘴唇和人的同构、拐杖和时针的同构、牙齿和时刻的同构(图一)、食指和人物头像的同构(图二)图形的同构的表现方法运用,使得画面更加的丰富,更具亲和力。

4.2 拟人:时间的拟人表达和手的拟人化让画面更多了份趣味。

4.3 对比,是平面设计中一种以对立冲突的方法,把要表现的事物通过对照和对比表现出来,借彼显此,达到突出重点的效果。

在海报设计时,背景图形以及每一个细小标识和整体大图形都有很多方面的对比。

5 公益海报设计评价

海报设计手法采用块面的表现形式,以抽象、实用、黑白为主,以社会现象作为背景,依据客观存在的实时性问题进行创作,在表达主题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公益文化、对于社会道德观念也有了更深一步的加强。

设计观点:黑白分明、遐想无限,易于识别。将公益文化与设计创意相结合,塑造一个系统、整体的社会公益文化形象。

图形创意:公益海报通过把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和主题进行结合创意,把岁月年轮时间以及拥抱的理念反面的进行图形创意同构的方式进行表现,让人感受到公益海报的真正的含义,以及传达出来的理念。

6 公益海报启示及设计意义

公益海报中所运用的同构图形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相同形状的物体或者拟人化形式上的思维拓展。一方面,让画面更加的丰富更耐人寻味。另一方面,强烈的视图化语言,给人们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让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其中震撼人心的意义。

总之,公益海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的触角可以打破很多的界限,让设计师们尽情的释放自己想法传达自己的创作理念,公益海报设计通过图形、符号、色彩、文字等元素折射出来的社会现象影响这人们的价值观。只有在形式上让人们接受,才可以使所诉求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成功实现公益海报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杨正奎.千禧电影海报及衍生品对社会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3,(10).

[2]彭军.同构图形在环保公益海报中的视觉魅力[J].包装设计,2010,(01).

多给老人精神关爱 篇8

那天我去老战友家聊天,见老战友正在为其90岁高龄的老父亲读报。老战友说,他为父亲读报已多年。老父身体还好,晚年生活单调,照顾好父亲吃穿,抽时间再给父亲读读报,是为调剂父亲的精神生活,让他老人家过得更愉快些。老战友还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他的父亲退休后,由于腿脚不便,多年不能出门。一次老战友看到父亲对电视画面上的山山水水,流露出留恋的目光时,老战友便暗下决心,一定带父亲外出走走。老战友将此事告诉了父亲,老父亲竟一夜兴奋得没合眼。老战友便经常在好天气里,推着一架单车,带着父亲游遍了家乡周边的山山水水。老人开心极了。

老战友的所作所为令诸多做儿女的深思。

身体好的,眼不花耳不聋的老人,自己可以参加一些有利于健康的户外活动;难为的是那些腿脚不便的、身体不好的老人,如果再得不到儿女的关心和体贴,其晚年生活之孤单寂寞是可想而知的。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展示了现在许多老人孤单寂寞生活的一个真实画面:两位鬓发斑白的老人,高高兴兴地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静候着儿女们归来。然而,两位老人等来的是儿女们有事不能回家的电话,失望至极的老人脸上露出了落寞与无奈。

如今,大多数儿女以为只要让老人吃好穿好,就算尽到心了,其实不然。正如孔子所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曾国藩也曾说:“孝亲得以欢心为本。”因此,儿女们在给予了老人温饱的物质生活外,还应尽量为老人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天地,让老人在有生之年能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

关爱空巢老人暑期社会实践论文 篇9

暑期社会实践论文

关 爱 空 巢 老 人

姓名:

学号:

专业:

学院:

2014年 8月

-0

关爱空巢老人暑期社会实践论文

关爱空巢老人暑期社会实践论文

一:引言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交通通讯技术的发达,越来越多的人离家工作,常年在外,越来越多的老人只能忍受着不能常见子女的辛酸。于是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空巢老人现象越来越严重,各种矛盾与问题也日益凸显,空巢老人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优秀传统,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的同时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我们又怎能忘记那些人说着寂寞和无助的空巢老人呢?于是在得知暑假要进行实践活动时,我们几人组成的团队队员都果断选择了关注空巢老人这个话题。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人们更了解空巢老人的现状,空巢老人现状产生的原因,希望人们可以反思和体会空巢老人生活的不易,探寻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让空巢老人们生活可以不再艰难,可以不再面临太多的辛酸。有人说:“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这是许多空巢老人的写照。可我却想说:“只要有爱,即使巢空了,她们的心也不会空。

二:前期准备

在社会实践告一段落之后,回到家乡发现我们村存在许多空巢老人,大多都是子女外出打工维持家里的收入,让他们的子女和父母有

关爱空巢老人暑期社会实践论文

教您怎么用。”

**村多是老人们在家,天气炎热,老人们手拿蒲扇在棚下乘凉,实践队负责人对成员分组安排工作,上前与老人交谈。村里老人们对我们的到来很是欢迎,我们的爱心辅导班也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队友们亲切的和他们拉起了家常,询问他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不断地嘘寒问暖,一位爷爷很是热情,不断询问我们的生活状况、学习情况,接着就讲述他儿女孙辈们的生活。据了解,老大爷的儿女常年都在附近的工厂上班,孙女已经大学毕业,也在外地工作,家中只有自己,晚上等儿女们回家吃饭,相聚的时间并不长。我们耐心的陪着老人们,津津有味的听他讲起一些年轻时候的事情,到过哪些地方,经历过什么稀奇的事情,吃过多少苦。当回想起那些往事时,老人不断地告诫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一门本领,利用自己所学习的现代化知识,找到一份好工作,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同时,老人们也纷纷表示我们的到来使他们的孤独感减轻了许多,脸上洋溢着舒畅的微笑 五:感悟

夕阳红关爱老人实践调研作品说明 篇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夕阳红——关爱老人”暑期社会实践队以“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为主题,为西安市颐和园老年公寓、春晖老年公寓、朝阳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组织、策划、开展了爱心募捐、爱心义卖、志愿清洁、生活服务、手工制作、养生保健、慰问演出、娱乐互动、老年人趣味运动会等志愿服务活动。实践队员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在长安区、雁塔区等地深入农村、社区就养老问题进行走访调研,以更好的了解到老年群众所面临的养老问题,更好的聆听到人民群众对养老问题的看法。实践活动得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官网、中国夕阳红网、中国老年维权网、中国老人网、易众网、天祉楼网、中国大学生网、中国大学生校内网、中国志愿者社区网、西安高校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合肥教育人生网、搜搜新闻、好网新闻、荣耀西安资讯、天津鹤童老年公益基金会官网、南京保健网、土豆视频点播网、新浪网视频等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

关爱老人的实践报告 篇11

多年在基层从事医务工作的我对此体会颇深。患有慢性老年病的人,尤其子女不在身边,怎样才能避免意外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对此我归纳了几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儿女要带父母到医院做一个全面检查。尤其是年满50岁的老人,一般在身体不适时,很少到医院体检,子女在离家之前,最好让父母做个全面的检查,对父母的身体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如果父母有血脂、血糖、血压异常,医生确诊疾病后,尽量留下专业医生的联系方式,以便以后交流和咨询,完善治疗。

第三,父母患有慢性疾病,譬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一定要老人坚持长期用药,因为这些病一般都是不能根治的,大多需要终身治疗,才能避免并发症或意外的发生。

第四,支持父母同所在地区的社区医生或乡村医生建立固定的直接联系,让当地医生参与指导父母的长期用药。同时定时做些基本的檢查,譬如血压、血糖、心电图的动态监测,以免老人到大医院的奔波之苦。子女多与社区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掌握父母的病情,避免父母只报喜、不报忧而使子女不知情。

第五,子女只要经济条件许可,还是要抽空经常回家看看,给予父母必要的经济帮助。作为子女十分关爱老人的身体,不但对老人是个极大安慰,更有利于老人配合医生做长期治疗。

第六,一定要让老人参加当地的新农合或帮助父母参加医疗保险,并对当地医疗补助和报销情况作适当了解,以防不测。

关爱老人的实践报告 篇12

一、当前幼儿关爱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一些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进行了个案访谈, 总结出当前幼儿关爱教育实践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 家庭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1. 家长过于关注幼儿的智力, 忽视其社会性与情感方面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在的孩子, 尤其是独生子女, 大都置身于爱的海洋之中。但一些家长迫于社会竞争的压力, 在幼儿阶段就急不可待地开发孩子的智力, 期待孩子在学业上成功, 很少在意幼儿是否关爱他人, 是否在社会性与情感方面发展良好。

2. 家长对幼儿无原则地溺爱, 忽视了爱的反馈

我们在幼儿园调查期间, 有个大班孩子去菜园浇水时弄得鞋上全是泥, 孩子打电话让妈妈送双鞋来, 结果正在上着班的妈妈很快就送来了。班里的老师发出了一声感慨:“还是你厉害, 让妈妈什么时候出现她就什么时候出现。”其实孩子的柜子里是有一双备用鞋的, 妈妈也是知道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长期这样无原则地满足, 后果便是孩子做事根本不去考虑他人的处境和感受, 不懂得关爱别人。

3. 家长多言教少身教, 不注意营造关爱的家庭氛围

“家庭环境对于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 “一个人的感情能否正常地发展, 他能否理解爱, 既懂得接受别人的爱, 也能给予别人爱, 这种感情方面的社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条件”。[2]由此可见, 家庭环境对幼儿关爱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但现实中一些家长不注意以身作则, 家庭成员经常争吵, 使幼儿处于缺少关爱的精神环境中, 这就很难在其心灵播下关爱的种子。

4. 家长不注意引导孩子用正确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关爱

我们时常会见到这样的幼儿, 他们时不时地去推或掐旁边的孩子一下, 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这些幼儿一定有攻击性行为, 但实际上这些幼儿是想表达对对方的喜爱、亲昵之情, 只是采取了在成人看来难以理解的方式。其实, 只要仔细观察一下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就可以找到原因, 当我们的孩子用稚嫩的小手拍打父母或冷不丁地推父母一下的时候, 父母往往不会生气, 反而还会冲他们笑, 使孩子误以为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对方高兴, 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了用“暴力方式”向周围人表达关爱。

(二) 幼儿园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1. 幼儿园迎合家长需求, 功利化倾向明显

关爱等社会性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短期内很难见效, 需要长期坚持。但一些幼儿园出于争夺生源的考虑, 把主要精力放在具有外显性的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上, 让家长尽快见到“实效”, 而不去在具有长效性、内隐性的社会领域教育上下工夫。这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 只能造就“单向度的人”, 使孩子想问题、做事情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对其整个人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2. 教师由于专业素养欠缺、职业倦怠等原因, 不注意榜样示范

关爱教育是一种心灵的教育, 教师应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 以饱满的热情和心态出现在幼儿面前, 用爱感召幼儿。但现实中一些教师由于专业素养欠缺、职业倦怠等原因, 没有做到尊重、理解幼儿, 给幼儿塑造了不良的榜样, 比如有些教师偏爱某些幼儿, 有极个别教师在家长、领导面前对孩子温和但背后却不尊重幼儿, 甚至随便对幼儿生拉硬拽。这些做法不仅不能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而且极易造成幼儿情感上的冷漠, 对其心理的后续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3. 教师不善于把握生活中的教育契机随机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品质

关爱教育从属于社会领域教育, 具有潜移默化和长效性的特点, 应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通过幼儿与他人的交往和共同活动来完成。但在实践中, 一些教师过于依赖有限的教学活动, 忽视生活中具有真实情境性的教育机会, 造成教育内容与生活脱节, 使幼儿对关爱等方面的社会认知表面化, 很难内化为自觉的情感和行为。

二、改善当前幼儿关爱教育实践现状的对策思考

(一)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

通过访谈了解到, 当前家长对孩子期望较高, 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科学育儿意识比较淡薄。焦虑的家长对孩子成长进行的盲目干预, 很可能使孩子“伤在起跑线上”。因此, 各级教育部门、幼儿园及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家长站在孩子生命全程发展的高度看问题, 使其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

(二)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关爱教育

1. 家长在给予幼儿关爱的同时要提供机会让幼儿学会关爱

让幼儿学会关爱, 首先要给予幼儿关爱, 让爱滋润孩子的心灵, 让他们体会到被爱的温暖, 久而久之, 孩子也会用爱来回报周围的人, 懂得关爱他人。但爱的浇灌并不一定会结出爱的果实, 关爱是需要技巧的, 让幼儿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才是真正的爱。因此家长在给予幼儿关爱的同时, 要关注孩子的情感世界, 注意创造机会让幼儿体验, 学会关爱他人。

2. 注重发挥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 让幼儿在充满关爱的精神环境中成长

幼儿园的政策制度、人文氛围、教师评价机制等都影响着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水平以及对工作的兴趣。因此, 幼儿园一方面应创设“以人文本”的制度和氛围, 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使其用“心”育人;另一方面应积极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引导教师用积极的情感和言行关爱每一个幼儿。在家庭教育方面, 家长应认识到家庭氛围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并能够以身作则, 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3. 家长应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关爱

前面我们提到, 有些幼儿并非没有关爱意识, 而是由于家长错误的引导方式, 使他们习惯用“暴力方式”表达对周围人的关爱。这就警示我们的家长:对幼儿在生活中做出的错误行为应及时进行教育, 并因势利导, 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使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关爱。

4. 教师应提高自身对幼儿日常活动中教育契机的敏感性, 把关爱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隐藏着许多可以进行关爱教育的契机, 教师应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 重视幼儿日常生活的教育价值, 把幼儿一日生活中所隐藏的、潜在的“教育契机”提升到显性层面上来, 有意识地进行有效干预, 使幼儿在生活中学会关爱。

(三) 形成幼儿园、社区、家庭合一的关爱教育环境

家庭、幼儿园教育的不统一状态导致了孩子在幼儿园五天的教育还不如在家和社会两天的熏陶, 对幼儿关爱品质的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3]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 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内容一般集中在孩子的学习、健康状况等方面, 而孩子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往往被忽视。关爱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存在于幼儿园、社区、家庭等方方面面, 需要幼儿园、社区和家庭多方力量共同参与, 密切配合, 长期坚持。

参考文献

[1]李敏.对品德心理研究中关爱主题的新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 (5) .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修订本)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关爱老人的实践报告 篇13

活动准备

要开展关爱社区孤寡老人的活动,首先要了解你的身边有哪些孤寡老人,他们的情况是怎样的,可以开展一个小调查,将他们的资料记录下来,做成资料收集卡。

___________社区孤寡老人资料收集卡

活动过程

一、制订帮助孤寡老人的活动计划

—————小组关爱孤寡老人活动计划书

组长:

组员:

帮助的对象:(可附上他们的资料收集卡)

帮助的主要措施:

人员分工:

时间安排:

二、做好帮助行动前的准备

行动之前,还有一些准备工作要完成:

1.事先与你们要帮助的孤寡老人或社区的居委会、办事处取得联系,约好时间,不要贸然来访。

2.根据计划,做好准备工作。如排练好要表演给老人看的节目:收集、统计、整理好要捐助给老人的物质:带好为老人打扫卫生的劳动工具等等。

3.做好资料收集的准备工作。如带好纸、笔、相机等。

4.为了扩大行动的影响,让更多的人都来关注孤寡老人的问题,你们还可以事先联系一些新闻媒体,如校园电视台、特约小记者站等,让他们一起参与你们的活动,并进行活动的报道与宣传。

三、开展具有实际意义的帮助行动

1.捐献物质

我们可以捐助一些物质,为他们送去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2.帮老人做家务

我们可以帮助老人们做家务,打扫卫生、提水、做饭,帮老人梳头、按摩等。

3.与老人谈心、聊天

多和老人聊开心、快乐的事情,并做好听众的角色,让老人们能倾诉内心的感受。

四、做好活动的长远规划,坚持下去

————————小组关爱孤寡老人活动规划书

组长:

组员:固定的帮助对象:

固定的活动时间、人员安排:

采取的主要帮助措施:

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报告 篇14

——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

系部名称:民航飞行学院专业:民航运输管理 年级:大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践单位: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政府及小学

实践时间: 2010年7月5日 至2010 年7月20日 共15天

前言:据目前数据,我国留守儿童数量达到5700万,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为此,我们深入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地区,实践调研,通过采访、支教、“走近孩子,走进幸福”的活动、走访以及活动反馈等形式完成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并达到以下目的:①让政府更清楚地了解留守儿童在心理、学习、生活的现状。②让学校能够根据不同的儿童因材施教。③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④让父母能够了解子女的真实想法和关爱的力量。⑤让儿童更加了解父母辛勤劳动的艰辛和对他们的无私的爱。⑥培养我们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吃苦耐劳,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⑦宣传民航知识,以扩大儿童的知识面。

正文:

2010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热烈展开,我们组成了“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分队,成员9人,计划深入陕西省咸阳市农村地区,通过采访、支教、“走近孩子,走进幸福”的活动、走访以及活动反馈等形式展开留守儿童课题研究。7月8日,我们到达活动目的地——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开始为期7天留守儿童调查行程。

在乡亲们家安顿好后,队长找来竹竿将院旗立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民航飞行学院)向村民们介绍了团队的来意。出乎每一位成员意料,短暂的支教活动引起了乡亲们热情的关注,他们放心地让孩子接受队员的指导。

当笑容满面的孩子们早早地端正坐在教室里,队员们感动不已。一张张纯洁的面容,像是一幅幅无瑕的画卷,让队员们感到了肩上的责任。为了更有效率的指导孩子们学习,团队分成八组,分别指导一至八年级的学生。每年级七到八人——后来队员们得知,原来这所乡村小学总共仅有56名孩子。教学开始,第一天没有准备齐全,队员们在教育中显得有些紧张。但一天的初步指导后,他们也很快发现了情况:这群孩子们不乏性格孤僻、沉默不语的“问题学生”,而且接受的教育也多少落后于城里的孩子。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竟不会两位数乘除,仅仅依靠手指头计算加减法。这些问题显得急迫而困难,队员们只有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帮助他们学到该懂的知识,并与他们的家长耐心的交流。第二天,学习照常进行,三个时间段——“7:00-9:30,10:30-12:30,15:00-18:30”,孩子们按时上课。不同的是,孩子们比第一天竟多出了一倍:村里人听说大学生来支教后,纷纷让自己的孩子赶来接受辅导。在村里人眼中,放假了的孩

子是格外调皮、捣蛋的,而在学校里,孩子们才能乖乖地学习,不调皮捣蛋。因此,团队的教学中又多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保障每个人的安全。“铃??”,熟悉悦耳的声音响起,孩子们纷纷欢喜地冲进教室找好位子坐下。这温馨的场面让每一位队员很感动,这也是他们曾经历过的。

七月的咸阳,天气灼热烤人。而队员和孩子们毫无倦意。对孩子们的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即便是同一年级的孩子,也是差距明显,所以一些三年级的孩子不得不被放在一年级中指导,而一些五年级的孩子则已经可以预习初中的知识。一位性格内向的女孩儿,虽已小学三年级却还仅仅会单位数字的加减法。如此掉队的学习热情让指导她的刘文学队员极其担心,队员们商量一下后,决定用各自的空余时间对她进行额外辅导。乘除法不会,便从简单的加法教起,甚至用数手指的方法来让她熟悉基本的运算法则。短暂的几天支教,也许并不会对她的学习状况有根本改变,但她脸上的笑容至少证明队员们的努力给她带去过鼓励、欢乐。

七月十一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离开了支教长达一星期的咸阳市礼泉县庄河村。这段独特的“旅行”给队员留下了太多的回味,尤其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留给队员深深印象的同时也提醒了每个人:“留守儿童”问题任重而道远,对孩子们的关爱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带着种种疑问和沉重的责任感,团队开始了实践调查的第二站——陕西省政府。

经过队员们提前百般预约,最终团队得到了陕西省政府人力资源部陈建强秘书长的热情接待。两名队员在陈秘书长的带领下走进了办公室,陈秘书长打开电脑,耐心的查阅相关资料。经过介绍,队员得知,陕西省在2005年专门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旨在对下一代儿童加强学习、心理上地辅导。当被问到这样的一系列措施在陕西省各地的落实情况时,陈秘书长认真的说:“大量的留守儿童是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单靠政府的政策是难以解决的,更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让社会行动起来才会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他建议队调查发现员们应该继续进入基层发现问题,在大量分析基础上得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或意见。两个小时的访谈,让队员们切身体会了政府对待留守儿童的问题上作出的巨大努力;而此时此刻,队员仍旧感到肩上的重担,责任在催促着每一位同学马不停蹄地工作。

面对即将结束的行程,每一位成员心情仍旧沉重。就在团队刚刚到达西安的第二天,报纸上便出现了一则惨痛的新闻:陕西丹凤县五名儿童相约自杀。而经过了解,其中三名是因为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如此的重担摆在眼前,即便是出现很久的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如今进步的社会里仍旧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团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会继续追踪问题的深层细节,得出最终的分析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行程结束,队员们搜集了一个星期的支教中所相积累的资料以及之后的采访调查报告。在查阅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积极的分析留守儿童问题,我的调查结果如下:

一: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1.心理问题

在我们支教礼泉县小学中,一个三年级的女孩子总和周围同学相处不融洽,整日沉默不语,性格孤僻。经过多方了解,我们得知她并不存在语言沟通上的困难,可能是家长的疏忽及周围的同学冷淡的态度导致她怪异的性格。长期的不合理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孩子的动向。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

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造成不良后果。2.学习问题

在这所小学里,家长对孩子成绩普遍的关注。然而却很少有能够帮助孩子学习的。一方面,农务繁重,家长抽不出时间监督;另一方面,家长本身文盲,无法给予孩子知识上的辅导,也没有清楚的认识到知识对于孩子未来的重要性。我们在最后一天的孩子家长会上,将这一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讲将每一位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家长沟通,提出孩子在学习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法。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加上监护人本身意识问题,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加以管束,孩子在偏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这种现象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极为普遍。3.生活问题

我们所接触的大多数孩子,并没有城里孩子那般阔气。儿童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城市儿童,是备受父母及亲友呵护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这些儿童在生病的时候,也往往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救治,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方法治疗。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建议

为了保证属于“留守儿童”的学生的健康成长,我结合陕西省留守儿童问题政策及礼泉县(活动实践地)政府政策措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留守儿童”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

2、学校各科老师,主要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心理教育,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疏导教育,达到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目的。

3、大力开展校园活动。这几年,每年学校都要开展大规模的校运会、广播体操比赛、庆祝六·一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对“留守儿童”也是有吸引力的,缓解他们的厌学情绪。

4、实施制度化的家访,逐步建立起了学校与“留守儿童”照管者共同支持的教育模式。

总结:

幸福,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这样的一群孩子,本身并没有任何缺陷,真正缺少的是社会给予的优良教育和心理指导;他们缺少的是社会本应带给他们的快乐。十几天的支教活动,走近了孩子,也走进了幸福。与孩子的相处,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孩子们内心质朴的对于快乐的渴望,让我情不自禁的想带给他们充实的生活。这也许就是经历的责任感,也带给了我久违的幸福。他当队员们用简单的计算方法解答了他们沉思已久的问题,每一位孩子都会激动不已,拿起一小截儿铅笔在纸上努力的演算。他们渴望得到知识,渴望有人给他们讲解心中早有的疑问。他们是快乐、懂事的孩子,却都没有注意到被社会的忽视,没有对自己人生理想的一点塑造,也没有对前途隐隐的担心。为什么当孩子们的父母去外地辛辛苦苦的打工为社会奉献大量的劳力和时间,而孩子们却得不到本因属于自己的教育和关爱?这是社会的缺陷,是社会的忽视。农村地区原本落后的生产力会在如此循环往复的体制中愈发落后,而进步的社会如果能回过头拉住他们,便会改变这一现状。

让孩子们真正快乐,就给予他们应有的教育和关爱,让社会关注起来。当孩子们一切安好,社会本身也是一种幸福。篇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

践调查心得体会 课题: 关爱留守儿童地点:栖霞市蛇窝泊镇柳口村 时间:2013.7.24—8.8 院系: 口腔医学 年级:2012级 班级: 1 姓名:刘淑静

学号: 1210750105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调查心得体会

遵义医学院口腔学院:刘淑静

乡村有这样一群孩子

留守着村里的炊烟

遥望远方爸妈打工的城市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背井离乡,用勤劳、智慧和有

力的双手为社会经济发展默默书写崭新的篇章。此时的他们和我们的童年一样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需要享受家的温暖,需要得到长辈的教诲,却过早地体念着亲情的缺失,忍受着孤独的煎熬,困惑着成长的迷茫,他们这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2013年7月24日到8月8日,我走访了栖霞市蛇窝泊镇柳口村的一些留守儿童家庭,就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展开了社会实践走访调查。并深入留守儿童生活的环境,深入体验留守儿童的生活。这次制定的调查的具体内容如下:

1、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学习用品。

2、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分析他们存在的问题。

3、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给他们辅导功课,整理房间。

按着自己制定的计划,每天一有空我都会拿着笔和纸往村里的留守儿童假期托管中心跑。在这十四天的社会实践调查里,我受益匪浅,我想这段经历将是我人生当中最难忘的时间。

一、调查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80%的留守儿童是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有15%的留守儿童是和伯伯叔叔住在一起,值得让人吃惊的是有5%的留守儿童是自己单独居住。栖霞市蛇窝泊镇柳口村在2009年就建立了留守儿童假期托管中心,村里的留守儿童可以白天在这里学习,这里有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师帮孩子们辅导

功课。

2013年7月 25日我迈进村里 的留守儿童托管

中心。当我迈入村

里留守儿童的家

门时,给我印象最

深的就是孩子们

脸上的灿烂微笑,那种微笑让我既

温暖又贴心。首

先,我给他们送去的学习用品虽然不多,但是孩子们非常的感激。孩子所学习的教室是一个废弃的厂房改造而成的,门和窗都很破旧,一间大大的教室里,摆放着十几张陈旧的课桌,孩子们很安静地坐在课桌前认真书写自己的作业。

每每夕阳的余晖照进这间教室,孩子们凝视窗外,双眸暗淡无光。蓝天、白云,在孩子们的眼前尽显妩媚;阳光、微风,纵情挑逗孩子们的脸蛋。可是孩子们却视而不见,迷茫的双眼,尽是寂寞;校园里欢快的小鸟、美丽的玫瑰带给孩子们的不是开心,而是忧郁。看到这段文字的人可能会问为什么?

在和孩子们的聊天中,孩子们告诉我,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就是孩子们快要背着书包回自己家里的时候。想起回家,孩子就会想起在远方打工的爸爸妈妈。孩子们的视线在夕阳的余晖里迷茫了双眼,那暗淡的光线里仿佛在演绎着已经过往的昨天,曾经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的岁月。那时孩子的手还很小,父亲那双宽大的手包裹啦孩子的小手掌,他们一起行走在回家的马路上,马路边绿油油的青草,美丽的杜鹃.......孩子们每每和我谈起这些,泪水就止不住滑过脸庞。正当灿烂年华,无忧无虑的年龄,可是上帝却赐给了他们一个可恶的名字“留守儿童”。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很讨厌看到托管中心大门前“柳口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这几个大字,更讨厌人们把这样的字眼加在孩子们身上,可是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又用啦这样的文字,我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我知道孩子们也惧怕这样的名字,孩子们想爸爸、妈妈!可是,他们只是遥远的一个声音和钱的体现。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没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从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主,有一小部分跟近亲住在一起。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细心的关爱,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2013年7月

27日下午,我去了 留守儿童王涛的家里,我还清楚的记得那天下午,当

我走进王涛家小

院时,王涛正在洗

衣服,一看见陌生

人来,王涛的眼睛里表现出的眼神至今都让我感到惊讶!我不知道这是一种畏惧?还是一种.......小孩子停下手中的活,跑进了门。当我走进他的家里,看见小孩子躲在爷爷的背后。在和王爷爷的聊天中,我了解到,小王涛今年7岁,在上小学二年级,爸爸妈妈在他一岁半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啦!很少回来,一般都是过年过节才回来看看孩子。当我向小王涛递过去我给他带的学习用品时,小孩表现出来是格外的羞涩。直到爷爷说:“快接过大姐姐送你的东西噻!”小孩子才羞涩地接过我手中的小礼物。

当离开他家后,在我回家的途中,我想起啦姑父的孩子,差不多也7岁吧!

我在想,他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每天沐浴着同样的阳光和雨露,可为

什么孩子们的差距就这么大呢?同样

值得让我深思的是在这个时代,一个7 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会自立,开始学

会洗衣服,姑父的孩子是做不到的。2013年7月31日,我走进啦留守

儿童刘斌的家里,小刘斌和爷爷奶奶

生活在一起,今年9岁的他已经学会

啦做饭、洗衣服等家务。但由于小刘

斌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的记忆里一点也想不起爸爸妈妈的样

子。爷爷告诉我说,“孩子妈妈在孩子

两岁时就离家出走啦!爸爸为了供小

孩上学,很早就离开啦家,由于在外

面一直工作不好,没找到多少

钱!所以很少回家。”谈话中,我了解到这个家的贫穷,对于

这个家庭的遭遇我深表同情。

在我和爷爷聊天的时候小

刘斌走了出去,不一会一闻到篇三:社会实践报告---关爱留守儿童

附件一:

社会实践(调查)信息反馈表

学生姓名:张威 专业班级:机制1班学号:1003010136 籍贯:湖北枣阳 调查时间:2012/7/11地点:武汉工程大学

调查人签名:张威 2012年 7月 11 日

武汉工程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 专业:机制 班级:1班 姓名:张威

学号:1003010136 2012年7 月 11 日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 ? 背景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 调查

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众所周知,然而具体薄弱在哪里,好象鲜有提起。我于2012年7月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到枣阳市七方镇助教。七方镇小学学校占地15000余平方来。现有小学班9个。初中班8个,学前班1个,在校学生达1300余人.是一所典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这里的孩子大多数天真可爱,朴实却活跃,但他们的见识实在是太狭窄了,初中的孩子的知识面不及城市里小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孩子们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害怕交流与表现。面对严峻的教育问题,除了教学,我们也对当地留守儿童的家庭及经济情况做了各种问卷调查,走访了留守孩子的家,收集各种资料,虽然我所在的学校或许具有其他学校所没有的特点,虽然由于本人水平所限,或许并未能看到更多隐藏于简单表面之下的事实,但我相信,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更多的人对农村教育更为细致的考察一定能切实提

高我们农村的教育水平,并解决好令人担忧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调查数据

很少与父母联系的25%

父母只有过年才回家的80% 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的95%

非常想父母的65%

做错事被批评时当面顶撞的37%

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15%

害怕陌生人的25%

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41%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57%

学习上听老师的话,很刻苦的25.3%

觉得身边得人不太关心自己的49.1%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34.7% ?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二、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三、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心理上的寂寞与生理上的缺失,造成孩子封闭自己,害怕与陌生人交流的畸形心理。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

上一篇:平常事物中的美作文下一篇:马克思主义考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