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虚词教学设计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文言虚词教学设计(精选7篇)

初中文言虚词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教学重点:掌握“之而其为以于”的常见用法。教学方法:归纳总结,讲练结合。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文言虚词“之而其为以于”使用频率高,是武汉考纲要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

二、考点阐述:

首先让我们看2010年武汉中考题: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以塞忠谏之路

1.考点设置:常见虚词“之而其为以于”的意义和用法

2.题型设置:为选择题,选项为四个,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意同。3.题料来源:所选阅读材料以外的例句几乎全选自课内所学课文。4.考查难度: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

三、复习方法:

①掌握常用虚词的一般用法。

②通过比较分析,根据语境推断虚词的意义和作用。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

四、复习常用虚词“之、而、其”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 故时有物外之趣。菊之爱,陱后鲜有闻。水陆草木之花。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菊,花之隐逸者也。彼竭我盈,故克之。渔为甚异之。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辍耕之垄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 泉香而酒洌

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失丽

日出而林霏开

呼尔而与之

朝而往,暮而归 面山而居

人不知而不愠

其(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屠大署,恐前后受 2

其敌(《狼》)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意义 舍其文轩 望其旗靡 不可知其源 增其旧制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其西南诸峰 其喜洋洋者矣

五、完成《能力训练》相应题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常用虚词“以、于、为”

教师讲析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意义

以光先帝遗德

以咨诹善道

无从致书以观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教师讲析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3.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4.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于”的用法意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告之于帝(《愚公移山》)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苛政猛于虎也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教师讲析

㈠动词wéi(1)“做”①行拂乱其所为 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作为、当作、成为” 例: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3)“说”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

(4)“是”例:①知之为知之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㈡介词wèi ⒈“替、给、向” 例:①愿为市鞍马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⒉“被” 例: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生练习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此不为近者大而远者小乎”。(《两小儿辩日》)“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宋所为无稚兔鲋者也”。(《公输》)为我为云梯之械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弃其杖,化为邓林 以牒为械

知之为知之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此为何若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 贤能为之用

二、小结

初中文言虚词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虚词,以,文言虚词阶梯式积累

虚词相对于实词而言, 可以说是“实词”的对称。《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指出:“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 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其配合实词、完成语法结构的功能来分, 虚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等类型。学好对实词有着重要的“协助”作用的虚词, 不但是学好实词的必要, 更是学好《语文》、提高表达能力的需要。因为, 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 一个虚词之差, 可能谬以千里;巧妙运用虚词, 则可语句增色。

古代汉语的虚词教学自初中阶段开始分步骤、成系统地进行, 这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初中学生的现代语文理解力已经基本成熟, 这时要指引他们探求原本, 追根溯源, 了解古代文化知识, 要实现这一目标, 一个基础的条件就是, 扫除语言阅读的障碍, 做好文言文教学。而相比于现代汉语虚词来说, 就初中段的学生学情来看, 文言虚词的教学难度要高一些, 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长期的教学试验中, 我们找到了一个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就是“文言虚词的阶梯式积累教学法”。具体而言, 即指, 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找出文言虚词的多重意义在教材中的序列关系, 引导学生不断积累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 在强调中内化为学生的知识, 为学生夯实文言阅读的基础。

以下, 我们以常见虚词“以”的教学 (初中《语文》人教版) 为例, 说明文言虚词的阶梯式积累教学法。

一、横向比较:对虚词的多种用法进行综合

主要的做法是, 与教材相比较, 对权威工具书中“以”的用法进行汇总, 总结得出7~9年级《语文》所包含的词语意义及用法。结果如下: (1) 介词“以”意义众多。虚词的意义更要根据语境来判断, 需要成熟的语感。“以”可以解释为“用”、“把”、“凭借”、“按照”等, 需要补充提供典型的文言语境。 (2) “以”兼属连、介两类词。无论连词、介词, “以”皆可译为“因为”。辨别“以”作为“因为”解释时的词性一个难点, 需要极典型的例句来解释。 (3) “以”还有动词用法。词典解释为:“ (动词) 用”;“介词, 用”。根据教材选篇情况, 只需强化“以”的介词用法。等到虚词使用积累至一定的程度后, 解说虚词的来源, 说明其从动词虚化而来, 再介绍其动词用法。

二、纵向比较:对初中段的虚词用法加以辨析

主要的做法是, 找出7~9年级教材中的所有“以”的例句, 归纳整理, 时时注重“温故而知新”。 (1) 七年级内容:“以”的介词、动词、连词词性。第一, “以”作介词, 表示“用、把”, 如七年级下册《狼》。第二, “以”作连词, 表示“以便, 用来”, 如七年级下册《狼》中反复用到。第三, “以”作动词, 表示“认为、以为”, 如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口技》。因此, 七年级的文言文教学要紧紧围绕《狼》、《孙权劝学》、《口技》三篇课文, 讲授和及时复习“以”的常用意义。 (2) 八年级内容:介词“以”的典型用法。分别是“凭借”、“按照”、“因为”, 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满井游记》。《送东阳马生序》是特殊的选篇, 共出现七次“以”, 并包含了“是以”的用法, 可以作为虚词用法的总结课程。 (3) 九年级内容:“以”与“所以”的联系。本阶段总结复习, 选篇中的虚词用法比较综合。如《出师表》中出现“以”12次, “所以”也有用及。文言文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不同, 也需要做充分的讲述。

三、疑难解析

(1) “以”译为“用”, 它是动词还是介词?“以”作介词, 一般在名词之前, 形成介宾短语, 充当状语、补语。句子中有突出的谓语动词的情况下, “以”作介词为常见。例如:“辞以军中多务”中“辞”作为谓语动词, 可译为“推辞”, 用“以”引出介宾结构“以军中多务”来推辞, “以”是介词。 (2) “以”译为“因为”, 它是介词还是连词?“以”作介词, 与其后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介宾短语, 一般充当句子的状语。例如:“夫不能以游堕事” (《满井游记》) 。“以”后紧跟名词“游”, 组成介宾结构, 充当状语, 所以“以”是介词。“以”作连词, 可连接词与词、短语和短语、句子和句子, 译为“因此”、“以致”, 前后多为因果关系。例如:“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以”连接两个因果关系的短语, “以”为连词。

综合上述, 初中阶段文言虚词的讲授需注重阶段特征, 采用阶梯式教学的方法, 对新知识敏感, 对旧知识熟悉, 为求“知新”, 巧妙“温故”, 形成知识体系, 以序列式教学步骤保证学生的习得效果, 并帮助学生建立起稳固的知识体系。

关于“以”的用法, 附录教学内容如下:

附录: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篇3

一、之

1、助词“的”

例: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臣之妻私臣 ④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⑤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代词“此”“这”

例:①渔人甚异之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燕赵韩魏闻之

3、代词“他”“它”“他们”“它们”等

例:①公与之乘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 ③执策而临之 ④先帝称之曰能

4、助词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助词 宾语前置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 ②无鲜肥滋味之享

6、助词 后置定语标志

例: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马之千里者

7、助词 无实义凑足音节

例:①公将鼓之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二、其

1、代词 “他的”“他们的”“它的”“它们的”

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③增其旧制 ④谓其妻曰⑤下视其辙

2、代词 “他”“它”“他们”“它们”

例:①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②醉能同其乐 ③宜有司论其刑赏 ④安求其能千里也

3、代词 “这”“那”

例:①欲穷其林 ②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代词 用在数词之前,相当于“其中的”

例:①不能指其一端 ②不能名其一处

5、副词 表示反问语气“难道”

例:其真无马耶?

6、副词 表示推测语气“恐怕”

例:其真不知马也

7、连词 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

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8、助词 形容词词头

例:其喜洋洋者矣

三、而

1、连词 表承接

例:①学而时习之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日出而林霏开 ⑤舍生而取义者也

2、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

例:①妇拍而呜之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③感极而悲者矣 ④报先帝而忠陛下

3、连词 表示修饰关系

例:①窥镜而自视 ②暮寝而思之 ③登轼而望之 ④执策而临之

4、连词 表示转折

例: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四、以

1、介词 “凭借”

例:①可以为师矣 ②何以战?

2、介词 “用”

例:①醒能述以文者 ②以衾拥覆

3、介词 “因为”

例:①以中有足乐者 ②以其境过清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不以千里称也

4、介词 “凭……身份”

例:生以乡人子谒余

5、介词 “把”“将”“拿”

例:①撰长书以为贽 ②咨臣以当世之事 ③必以分人

6、介词 “按照”

例: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动词 “认为”

例: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皆以美于徐公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8、连词 “用来”“来”

例: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俯身倾耳以请 ③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④属予作文以记之

9、连词 可不译

例:①计日以还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10、连词 “以致“

例:①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以伤先帝之明

五、于

1、介词 “在”

例:①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③躬耕于南阳 ④相与步于中庭 ⑤战于长勺

2、介词 “从”

例: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3、介词 “向”

例: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欲有求于我也

4、介词 “给”

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介词 “比”

例:所欲有甚于生者

6、介词 “因为”

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介词 “对”

例: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六、乃

1、副词 “竟”“竟然”

例:①见渔人,乃大惊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副词 “才”

例: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3、副词 “于是”“就”

例:①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②乃重修岳阳楼 ③乃入见

七、虽

1、连词 “即使”

例: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连词 “虽然”

例: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游人虽未盛 ④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八、为

1、动词(wei阳平) “做”“干”

例:①可以为师矣 ②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③故不为苟得也 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动词(wei阳平) “作为”“当作”

例:①以捕鱼为业 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③撰长书以为贽

3、动词(wei阳平) “成为”

例:①全石以为底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4、动词(wei阳平) “是”

例: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新课程初中文言虚词用法与例举 篇4

㈠动词wéi

⒈“做” 例:①并自为其名 ②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③为我为云梯之械 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行拂乱其所为 ⑥好为《梁父吟》 ⑦行拂乱其所为

⒉“作为、当作、成为” 例:①弃其杖,化为邓林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③以丛草为林 ④武陵人捕鱼为业  ⑤以牒为械

⒊“认为”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

⒋“是” 例:①知之为知之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天下为公 ④中轩敞者为舱  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⑥此为何若人  ⑦若为佣耕

㈡介词wèi

⒈“替、给、向”例:①愿为市鞍马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⑤为楚造云梯 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⑦为天下唱

⒉“被”例:①二虫尽为所吞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山峦为晴雪所洗 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⑤士卒多为用者  ⑥贤能为之用

二、之

㈠动词“到” 例: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③辍耕之垄上

㈡助词

⒈“的”  例:①水陆草木之花 ②虽有千里之能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  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⒉无义,不译

⑴主谓间,取独 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大道之行也  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⑥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⑦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⑵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⑶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马之千里者

⑷凑足音节 例: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②鸣之而不通其意   ③怅恨久之  ④公将鼓之

㈢代词

⒈代人 例:①或置酒而招之 ②借旁近与之

⒉代物 例:①渔人甚异之 ②录毕走送之 ③策之不以其道

⒊代事 例:①闻之,欣然规往 ②属予作文记之 ③弗之怠  ④吾既已言之王矣  ⑤肉食者谋之

三、以

㈠介词

⒈“把、拿、用” 例:①以衾拥覆  ②徐喷以烟

⒉“凭借、按照” 例: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④何以战

⒊“因为” 例:①以中不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于 ④勿以善小而不为 ⑤不以千里称也

⑥徒以有先生矣 ⑦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⑧先帝不以臣卑鄙

㈡连词

⒈表目的“来” 例: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⑤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⑥杀之以应陈涉

⒉表修饰,同“而”的`用法  例:①俯身倾耳以请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㈢动词“认为” 例: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③皆以美于徐公

四、而

㈠表并列“和、又、并且” 例: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起坐而喧哗者③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④国险而民附⑤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失丽  ⑥生于忧患而无于安乐  ⑦蔚然而深秀  ⑧舍鱼而取熊掌

㈡表承接“就、然后”或不译 例:①日出而林霏开 ②既醉而退 ③强饮三大白而别  ④夺而杀尉 ⑤挟天子而令诸侯   ⑥呼尔而与之  ⑦长跪而谢之

㈢表修饰 不译  例:①朝而往,暮而归 ②杂然而前陈者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④执策而临之 ⑤佣者笑而应曰 ⑥面山而居   ⑦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⑨仰而视之 ⑩在楚城上而待楚寇

㈣表转折“但是、却、然而” 例: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④足肤龟裂而不知 ⑤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⑦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⑧出淤泥而不染   ⑨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㈤表因果“因而”例: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夸父)道渴而死

五、于

㈠表比较:有超过的意思  ①皆以美于徐公 ②所欲有甚于生者 ③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㈡引出时间、地点、对象“在、到、向、从、对于”

⒈引时间:①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试用于昔日

⒉引地点:①躬耕于南阳  ②战于长勺  ③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⒊引对象: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过于诸侯  ②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③胡不见我于王  ④生于忧患  ⑤万钟于我何加焉  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㈢表被动“被” ①受制于人②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六、者

㈠指代人、物,“的人、的东西”

①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  ③卜者知其指意  ④或异二者之为  ⑤得道者多助 ⑥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⑦往来而不绝者 ⑧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⑨肉食者谋之 ⑩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⒒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e也 ⒓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㈡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 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③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

㈢放在主语后,引出原因

初中文言虚词教学设计 篇5

(一)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二)作代词。同“尔”,译为“你的”。之

(一)作代词

1.指代人、事物,可译“他”“她”“它”等。2.第一人称,译“我”

(二)作动词,可译“往”“到......去”

(三)作助词 1.译“的”。2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3.调整(凑足)音节,无实义。4.用在主谓结构中,消句子独立性。5.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为

(一)作动词 1.译“做”、“成为”等。2.作判断词“是”用。

(二)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为着”“为了”。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3.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三)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以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二)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 其

(一)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3.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4.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也

(一)作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肯定、疑问、感叹、祁使等语气。译“了”“啊”要视具体情况定,或不译。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不译。

(二)作副词,表示反复。于 作介词

1.引进动作的对象,译“对”“对于”“给”“与”“跟”。2.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地点,译“在”“ 在„„方面”“到”“从”“自”。3.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译“由于”“因为”。4.表示比较,译“比”。5.表示被动,译“被”。乎

(一)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 1.表疑问。可译为“吗”“呢”。2.表测度,可译为“吧”。3.表感叹,译“啊”。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具体用法见“于”。

(三)作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四)作词尾,相当于“„„的样子”。焉

(一)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二)作代词

1疑问代词,译“哪里”“怎么”。2.指示代词,译“此”“这”。3.人称代词,译“他”“它”。

(三)助词

1.语气助词,用于句末。2.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四)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者

(一)代词,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二)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若„„者”,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三)作助词

1.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常与“也”呼应。2.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3.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3.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所 作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二)作名词,译“处所”。

(三)“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译“„„的原因”“用来„„”。盖

1.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2.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

略论文言虚词的学习 篇6

一.知其源流

学习文言虚词, 有两个问题是需要明了的:一是有部分虚词在书写符号上使用了同音假借字;二是有一些虚词是由实词虚化而来。

先谈同音假借问题。同音假借是指语言中的某个词原本没有相应的专门字来记录它, 后人便借用一个与它音近或音同的词的相应字来记录,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造字的造字法。同音假借在虚词的用字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所以, 清人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说:“凡语词 (虚助词) 之字, 多非本义, 但取其声。”例如, “而”字的本义是指颊毛, 由于音同或音近的关系, 借用来记录文言中的虚词。又如“焉”, 从字形上看是一个象形字, 其本义是指一种鸟, 也是由于音同或音近的关系, 借用来记录文言虚词。另外, 像“其”、“为”、“也”、“则”等虚词也都使用了假借字。明乎此, 就不能把文言虚词的意义与假借字的本义混为一谈。

再谈实词虚化问题。在文言中, 虚词兼类是一个普遍现象。就高考所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而言, 大多数虚词兼有三、四类词。但如果我们了解实词虚化现象, 就会清楚为什么虚词多有兼类, 这有助于学习者区分虚词的不同用法和功能。已有的研究表明, 在汉语实词虚化的过程中, 存在着动词﹥介词﹥连词的虚化链。也就是说, 某一个虚词之所以兼有介词、连词的词性, 是因为虚化程度不同所造成的, 它们在历时层面上曾经有过联系, 连词的用法是从介词进一步虚化而来。

下面, 以“与”的虚化过程为例来说明这一情况:

(1)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诗·击鼓》)

(2) 今我战, 又胜荆与郑。 (《国语·晋语》)

从词性的角度来讲, 例 (1) 中的“与”是一个介词, 而例 (2) 中的“与”是一个介词还是一个连词, 不太好区分。然则, “与”为什么有介词和连词两类词性, 这两类词性之间又存在着什么关系呢?这要从“与”的本义说起。“与”的本义是“党与”。从“党与”之义引申出“参与”之义, 又从“参与”之义引申出“偕同, 与……在一起”之义, 在这个义位上, “与”开始了虚化, 又由于相关的句法环境, 触发了“与”从伴随介词向并列连词的方向演变。

此外, 还需要对文言中的两个特殊的虚词“者”和“所”加以注意。从现代汉语共时的平面来看, “所”和“者”已经虚化成为了词缀, 但在文言中它们是两个比较特殊的虚词。

“所”往往同VP相组合, 表示转指VP的对象。例如:

(3) 古之为市也, 以其所有, 易其所无者。 (《孟子·公孙丑下》)

(4) 子虚言楚云梦所有甚众, 侈靡过其实, 且非义理所尚。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例 (3) 中的“所有”是一个短语, “所”是指有的对象;例 (4) “所尚”的“所”是指推崇的对象。在文言中, “所”是一个名词化标记, 其作用是使一个谓词性成分转化为体词性成分。

“者”加在谓词性成分之后, 构成一个“VP+者”结构, 整个短语结构也转变成一个体词性成分。例如:

(5) 作者之谓圣, 述者之谓明。 (《礼记·乐记》)

(6) 穿汾、河渠以为溉田, 作者数万人。 (《史记·平准书》)

上两例中的“作者”同现代汉语有所区别。在现代汉语中“作者”是一个词, 而在较早的文言中它是一个短语, 表示劳作的人。

二.古今观照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它们之间是源和流的关系。但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者难免不受现代汉语的负迁移影响, 以现代汉语虚词的种种情况去想当然。因此, 加强对比性学习, 以现代汉语虚词为参照系, 将有助于我们对文言虚词知识的掌握。同现代汉语虚词相比, 文言虚词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言虚词的消亡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实词相比较而言, 虚词虽然较为封闭,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点, 通过如下两方面就不难看到:

语气词的兴替。从句法位置上来看, 文言中存在着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和句末语气词, 而在现代汉语中, 前两类语气词已经消失了, 只有句末语气词。如表示陈述语气的“也”、“矣”, 在现代汉语中基本不用, 代之以表示肯定的“的”和表示变化的“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哉”、“与”、“乎”等被“吗” (是非问) 、“呢” (特指问、选择问) 、“吧” (揣度问) 所代替。

表敬副词的消亡。文言中有一类特殊的副词次类———表敬副词, 如“敬”、“谨”、“窃”、“敢”、“猥”等。这类词体现了古代重尊卑等级的观念, 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一观念存在的土壤已经失去, 所以这类词在现代书面语言中已难觅踪迹。

2.古今用法有别

同已消亡的文言虚词相比较而言, 更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古今“同中有异”的一些虚词及虚词相关的用法。

例如:“稍”, 古今都是副词, 现代汉语中是“稍微”、“略微”的意思, 而在文言文中则是“渐渐”、“逐渐”的意思。如“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 稍夺其权” (《史记·项羽本纪》) , 其中“稍”便是“逐渐”的意思。又如“颇”, 古今都是表示程度的副词, 但所表示的程度的深浅发生了转移, 现代汉语中“颇”常表示程度深, 但在文言中往往表示程度较低, 如“然战国之权变, 亦有可颇采者, 何必上古” (《史记·六国年表序》) , 这里的“颇”就是表示程度较低。再如“但”, 现代汉语兼有副词和连词的用法, 但文言中“但”主要用作范围副词, 其义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仅仅”等, 如“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 但见其老弱及羸畜” (《史记·刘敬传》) , 其中的“但”就是“仅仅”、“只”之意。

还有一点需要提到, 由于常用的文言虚词兼类的现象特别普遍, 因此文言中的一个虚词常常对应现代汉语的几个虚词。如文言虚词“于”就对应现代汉语中的“在”、“从”、“比”等虚词。

3.同形异义

语言的发展﹑演变是语言的基本规律之一, 所以共时平面上的一些同构的现象在历时上是存在着差异的。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观察, 有一些双音节虚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短语结构;反过来说, 在古代汉语中的有一些短语结构由于语义的相宜性、高频的同现诱发了它们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固化, 词汇化之后成为一个词。这就告诉我们在阅读古文献之时, 要注意语言的历时差异, 不要以今律古, 把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虚词连用的结构理解成为双音节的虚词。例如:

【虽然】

现汉:连词, 用于上半句, 表示承认某一事实, 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与之相呼应, 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 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文言:即使这样, 虽然如此。是两个单音词连用。“虽”, 连词, 可译为“虽然”“即使”;“然”, 指示代词, 可译为“这样”、“此”。例如:“虽然, 受地于先王, 愿终守之, 弗敢易。” (《唐雎不辱使命》)

【不必】

现汉:副词,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的不需要。

文言:不一定。是两个单音节虚词连用。“不”, 否定副词;“必”, 语气副词。例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非常】

现汉:形容词, 异乎寻常的, 特殊的;副词, 十分、极。

文言:“非”是一个否定副词, “常”为一般、永恒之意。例如:“盖世必有非常之人, 然后有非常之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其实】

现汉:副词, 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承上文, 多含转折意) 。

文言:是两个单音词连用。“其”, 代词;“实”, 名词。“其实”之意为它的果实。例如:“桔生淮南则为桔, 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

从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出, 文言虚词在其历时演变过程中, 用法发生变化是一个普遍现象, 因而在学习中应注意分清各种不同的对应关系, 以免以今律古。

三.有的放矢

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所选录的文选。就高考所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言, 每一个都在教材中多次出现, 但是它们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均匀分布的, 有的词出现的频率高, 复现的机会也就多一些;有的词出现的频率要低一些, 复现的机会也就少一些。因此, 我们要有意识地注意那些在教材中低频出现的虚词, 扫一扫可能存在的知识盲区。为了方便大家对文言虚词的学习, 我们对高考中所要求的18个虚词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各个虚词之间的频距并不是等距关系, 频率差距悬殊。

出现次数最高的“之”和出现次数最低的“何”之间频数相差396次, 也就是说这两者在教材中出现的机会不均等。这意味着教师讲解“之”的机会可能远远大于讲解“何”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人工干预, 有意识地提高学习“何”的次数。

常见文言虚词练习 篇7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渠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

庐陵欧阳修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A.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因其暇日

A.蒙故业,因遗策

B.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凡图之所载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乃为之书

A.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

A.犹且从师而问焉

B.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A.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B.入则孝,出则弟

C.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雒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亨之。”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不能遂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亨。”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楚反时,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

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方上之困于彭城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

B.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有敢收视者,辄捕之

B.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C.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D.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

A.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诸侯)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C.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

A.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

A.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B.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C.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D.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D.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8题。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

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笔。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节选自《魏书•胡叟传》)

【注】①探赜:探索深奥的道理。②鄙黩:轻蔑傲慢。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唯《易》乎

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拂衣而出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何夸言若是也

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B.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C.徐公何能及君也

D.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何遽而反乎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以吾一日长乎尔——盖进乎技矣。(比)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叟才士,颇相礼接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C.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D.皆以美于徐公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

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D.介词,可译为“替”“给”。A.动词,可译为“以为”“认为”。B.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C.介词,可译为“因为”。

2.【答案】:B

【解析】:B.介词,可译为“趁着”。A.动词,可译为“因袭”“沿用”。C.介词,可译为“通过”“借助”。D.副词,可译为“于是”“就”。

3.【答案】:B

【解析】:B.用作名词,可译为“处所”“地方”。A、B、C.用作助词,放在动词的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短语,表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4.【答案】:A

【解析】:A.副词,可译为“于是”“就”。B.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C.副词,可译为“却”“竟然”等。D.判断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是…‘就是”。

5.【答案】:C

【解析】:C.句末语气助词,可译为“了”等。A.代词,相当于“之”。B.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D.兼词,可译为“从这里”。

6.【答案】:C

【解析】:C.连词,相当于“就”“那么”。A.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B.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D.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却”。

7.【答案】:A

【解析】:A.助词,变主谓结构为偏正结构,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B.助词,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C.动词,到……去、往。D.代词,相当于“我”“自己”。

8.【答案】:B

【解析】:B.用在“今”等时间词后,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语气停顿,可不译。A、C、D.表称代,用在动词后,使之具有名词性质,可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9.【答案】:B

【解析】:B.动词,结交、援助,此处可译为“跟……联合”。A.动词,给予。C.介词,可译为“给”“替”。D.连词,相当于“和”“同”。

10.【答案】:D

【解析】:D.连词,表层进,可译为“况且”“再说”。A.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B.副词,可译为“尚且”“还”。C.副词,可译为“将”“将要”。

11.【答案】:D

【解析】:D.代词,相当于“你”。A.动词,像、好像。B.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C.代词,相当于“这”“这样”。

12.【答案】:D

【解析】:D.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A.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B.句末语气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啊”。C.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停顿,以引起下文。

13.【答案】:B

【解析】:B.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A.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C.表示指代,③相当于“那”、“那个”。D.兼词,他。

14.【答案】:D

【解析】:D.皆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A.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才”“就”等。B.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但是”等。C.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15.【答案】:C

【解析】:C.皆为疑问副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A.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B.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D.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16.【答案】:C

【解析】:C.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相当于“吗”或“呢”。A.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B.相当于“于”,表比较,可译为“比”。D.相当于“于”,表时间、地点、范围:可译为“在”。

17.【答案】:D

【解析】:D.动词,可译为“认为”。A.介词,可译为“用”“按照”等。B.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为”“由于”。C.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来”“用来”等。

18.【答案】:C

【解析】:C.介词,可译为“在”“到”等。A.介词,可译为“对”“对于”。B.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D.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

【作者简介】

胡启贵,特级教师,执教于深圳市益田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上一篇:高一班级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拾金不昧-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