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英语(通用8篇)
【摘 要】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本文作者阐述了七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七年级 英语阅读 现状 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多年中高考试题可以看出,阅读题的比例达到30﹪以上,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留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但只要师生间把握、完成好各阶段不同的教学任务,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
一 、七年级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七年级英语阅读:1.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2.除教材外,英语阅读量达四万词以上。国家课程标准虽然对七年级英语阅读要求不高,但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阅读起着主导作用,它往往决定着听、说、写三种技能的发展和提高。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英语阅读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英语阅读不但涉及词汇、语法等各方面的知识,而且本身还有很多技巧性问题。学生唯有在七年级之初攻克词汇这座堡垒,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为今后阅读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七年级英语阅读现状
七年级英语阅读始于Unit 1 Topic 3 Section D部分,随后每个单元的每个话题中出现一到两篇短文,篇幅较短,句型简单,偶有从句出现,内容较为简单,紧扣话题内容,主要针对本话题内容做进一步的总结和概括。但因为诸多因素导致七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
1. 阅读意识不强
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之前学习的影响,小学阶段虽然开设英语这门课程,但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特比在广大农村地区。升入初中的新生不但没有具备应有的知识体系,反而对英语形成一种偏见,认为英语不好学,故而不学。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对话部分比较感兴趣,课堂师生间互动较好。但是,阅读课就会冷场,几乎每次老师是主角,学生不愿意主动的阅读,原因主要表现为:学生不知从中获取什么信息、带着何种目的进行阅读;受学习能力的影响,学生不能理解文章大意。
2. 词汇量少
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基于小学英语之上。我国大部分地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这门课程。故,相比较而言,新课改后的中学英语无论是从词汇量还是内容难度都大幅度提高。七年级英语词汇板块在复习小学内容的同时还增加了很多新的单词,根据有关要求,小学毕业生的英语词汇量在500-700之间。但是,进入初中阶段,许多学生连正确的拼读都很困难,就更谈不上正确的运用了,加之每课出现大量的新词汇,词汇量不足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尤其是英语阅读,阅读的基石就是词汇啊。
3. 阅读习惯不好
虽然英语与汉语在句子结构上大体相同,都是主谓宾顺序,但是受到母语的影响,学生阅读过程中喜欢逐字逐句将英语翻译为汉语;阅读过程中学生遇见新单词不会猜其意思,而是逐一到单词表查找其意;学生对于默读概念模糊,阅读时不是发出声来读就是在心里默念;阅读时学生不是以一个意群为单位,而是着眼于单个单词,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而且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4. 知识面窄
自上世纪以来,国家教育部就将英语学习纳入初高中必修科目之一,其一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他国语言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及其科技、军事等各领域各方面的内容,并且对两种不同语言造就的不同文化做一对比。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课外阅读量有限,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所以,学生语文的知识都非常的窄,英语方面的知识就更不用谈,这样对于理解用英语表达出来文章的难度就更大了。
三、有效提高七年级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1. 激发阅读兴趣
人们常讲:有兴趣了,就等于学会了一半。平时在讲授课本知识的时候,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阅读。首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正常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首要因素。然后,精心设计阅读课的导入环节,七年级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且受学生喜爱的导入方法:直观导入法-----利用图片、幻灯片、简笔画、实物、多媒体等直接导入与课文相关的词汇和句子;故事导入法------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他们渴望了解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老师可以把自己的经历或学生中的一些事情编成故事再配上一些相应的图片来导入课文,能激起学生很大的兴趣;自由交谈或讨论导入法------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情境,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加深对新课的印象。除此外老师还可以把课文的有关内容、时代背景等编成对话;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等,不同方法的实施需要老师根据不同内容做不同安排和总结,例如:讲授Custo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此课时,课前导入老师可以到学生面前做一些我国常见的礼貌和不礼貌行为举止,让学生判断是非,然后过渡到他国不同的风俗习惯。这样不但提示了学生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还了解了其他国家的不同习俗,扩充了知识面。
2. 掌握猜词释义的技能
猜词释义是一项很重要的阅读技能,如能掌握,将会使学生的阅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测词义的方法有很多,如利用上下文的同义关系;利用上下文的反义关系:根据整个句子的意义;利用语法知识,构词法等,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初学者来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然而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阅读文章时,老师应该要求学生:(1) 阅读时要默读,不要出声; (2) 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不要逐字逐词地读;(3)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难点;(4) 不要掺入太多自己的主观看法,尤其是一些故事性的阅读材料,要尽量从作者的观点出发来考虑全文。
4. 拓宽阅读范围
将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词汇、语法知识,把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之后,阅读由课内转向课外就成为必然。但是对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需要教师把握好。大纲要求在教师有计划地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即泛读)。在给学生选择材料时可以掌握以下原则:(1)思想性强,内容健康;(2)材料难易适合学生实际水平;(3)题材涉及面广,趣味性强;(4)文章体裁多样化;(5)语言地道、规范。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5. 引导学生做好自我评价
积极的阅读体验和自我评价是阅读主体不断进行阅读活动,并获得更多阅读实践的心理基础,也是阅读主体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阅读行为的动力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客观地看待学生阅读的进步和不足,研究学生在阅读中体现出的某方面阅读优势,善于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亮点,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地反思,并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在学生完成一篇阅读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在学生自己设定阅读目标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复杂的学习目标分解成具体的、简单的学习目标, 通过一步步地完成任务,学生从中可以体验到自己的学习进步,获得满意感,最终把复杂的任务完成,增强了自信心,进而激发自主学习的愿望。
6. 务实基础
词汇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只有必备充足的词汇量才能阅读,才能将各种技巧投入实践。老师在教授各种阅读技能技巧同时必须严把学生的词汇关,对于课本中出现的基本单词要求每个同学能读而且还要通其意,针对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常用词汇。回答问题是检查学生阅读最常用的手段,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能理解文章大意,但是因为知识范围的限制,学生不能理解某些问题的具体含义,这样也就无从答题,如:“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saying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wrong? ” according to “根据,依照”,following “如下”,这两个均为初三的知识点,对于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理解难度就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但要教授阅读技能技巧,而且还要给学生归纳常见的提问方式。
总之,要想让学生在七年级之初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一步一步的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训练,并注意适时适当的调整方法,一定会受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必隐. 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 罗佩元. 英语阅读教学的几个步骤[J].湖南教育,(9)
[3] 叶红君. 谈七年级英语阅读教学
[4] 欧锦嫦. 新目标七年级英语教学思路
一、课堂组织到位,是新课堂教学的保证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求知欲强,新奇好动,课堂教学组织不好就会出现学生“满堂乱”、教师“满堂喊”的局面,教师会弄得疲惫不堪,学生则嬉戏玩乐一无所获。我的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1. 确定新课程教学的目标,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案。
简单地说,就是针对学生的上课情况编制一个考察评估表,对其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关能力的发展,学生努力的程度等进行全面评价。
2. 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学生上好课。
具体做法是正视个体差异,倡导过程激励。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对所学内容进行单元测评,测评优秀者给予奖励分数,一学期下来统计分数多少,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3. 培养课堂助手,让学生参与组织教学。
这就是选一些英语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课前让他们组织学生预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课堂上让他们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朗读对话并表演对话,在小组讨论时,促使基础稍差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认真倾听别的同学的讨论内容。实践证明,发动学生参与组织教学,比教师唱“独角戏”要好得多。
二、教师指导到位,是落实新课堂教学的关键
指导学生预习。此预习是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至前十分钟,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检查学生在家的预习情况,这主要通过检查讲学稿上的课前预习的练习来完成;如果内容少一点,教师就应辅导学生先看书上内容,然后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重点、难点;如果内容多一点,教师首先指导学生看一遍内容,然后找出文中的生单词,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文中的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复习。 (1) 作业布置的指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重点,有的内容基础性强,对于每个学生都有认真做的必要,那就均衡要求,但有的题目过于简单,那就对基础不太好的学生着重要求,严格强调;但对于一些能力要求高,题目又有相当难度的,则对基础好的学生严格要求。 (2) 作业批改的指导:根据作业布置的不同情况,对作业批改采用了“好顾差”、“中兼中”的措施。所谓好顾差,指基础好的学生以作业的形式对基础差的学生的基础题进行批改以巩固其没做的缺陷;中兼中指中等生之间讨论并进行批改,然后由教师讲解纠正。这两部分的指导加上课堂其余部分的引导构成了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新课堂教学的关键。
三、能力培养到位,是落实新课堂教学的根本
通过新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而且应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观察能力、动口能力、分析判断,使其综合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得到同步的提高。其中动口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英语新课堂教学的两个主要任务。教学中如何落实,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 应尽可能锻炼学生的动口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终极目的就是用、说,光学不说,那是“哑巴英语”。“哑巴英语”学得再好,也没有实际的用途,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口: (1) 教师要求学生课下、在家等其它非教室场合动口说英语; (2) 课堂上尽量不讲汉语。七年级学生由于英语词汇的有限性决定着其表达的困难,但我要求他们只要能用英语说的一律不准用汉语,说错了没关系,要么教师引导纠正,但更多的是让他们学多了以后慢慢纠正; (3) 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在小学学习英语的基础上,在七年级刚开始,我就系统地教学生学好英语音标,毕竟音标是学习英语词汇的一个手段。在学习音标之后,对于练习册等其它辅助资料上出现的一些简单易记的生词鼓励学生去记。词汇积累得多了,表达起来就不那么拗口了。通过上述措施,学生的动口勇气和最基本的动口能力基本上得到了落实,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满足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2. 应注重启迪学生思维。
为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做到手脑并用。比如我在教学Unit 14的十种颜色时,一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物品的颜色引入这一话题,提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要求学生动手制作一些又简单又明显表示这十种颜色的一些实物小卡片,有些学生用水彩笔仅三、四分钟就制出了十种颜色实物小卡片,然后让学生拿着卡片练习:“What’s this?”及“What colour is...?”等句型并学习颜色,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并加强了记忆。分析和综合是思维最基本的过程,分析合理透彻,综合也就顺理成章。
3. 鼓励课外拓展,语言习得。
活动越多,学生可理解性的输入越多,语言习得就越多,“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教师不仅在课内,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任务延伸到课外。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丰富教学内容,创造运用英语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现学习成果的机会。如制作School cards, Lost and found, Christmas cards, calendar, Time table等,把它们展览出来,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成功感。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习方式,加强教师的科学引导,做到既新颖别致,又踏实稳妥;既重视语言情景的创设,又使课堂简洁高效。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本校七年级英语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针对英语的新课程标准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引导学生乐于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Could you lend me your dictionary?” “Of course.” “你能借给我你的字典吗?” “当然。”
2. one不仅可用作基数词表“一”之意,也能用作代词替代前面所提可数名词中的“一个”或代指“任何人”。如:
One and two is three. 一加二等于三。
I don’t have pens. Please give one to me. 我没有钢笔,请给我一支。
One must love one’s country. 任何人都必须爱国。
3. You’re welcome.用来回答对方的感谢,相当于That’s OK./That’s all right./Not at all.。如:
“Thank you very much.” “You’re welcome.”
4. 当名词前有定冠词、指示代词或物主代词修饰时,all 习惯上放在这些限定词之前。如:
all my books我所有的书
5. the other 通常表示两者(部分)中的“另外那个(些)”,而 other 多用来泛指“另一些”。试比较:
The twins are English. One is Lucy, the other is Lily.
这对双胞胎是英国人,一个叫露西,另一个叫莉莉。
I have many friends. Some are teachers, others are policemen.
我有很多朋友,一些是教师,另一些是警察。
6. socks, shoes, trousers, glasses(眼镜)等表示两部分构成的整体东西的名词习惯上用复数形式,如果表示数量指“一双(副)”,应用a pair of 短语修饰。如:
a pair of socks一双短袜 a pair of glasses一副眼镜
A pair of shoes is under the bed. 床下有一双鞋。
7. 当询问“某人(物)怎么啦”时,常用句型“What’s wrong with…?”,这里的疑问词 what 不可受汉语的影响误用 how。如:
“What’s wrong with your kite?” “It’s broken.” “你的风筝怎么啦?” “它坏了。”
8. worry作及物动词用时其后习惯上只接人作宾语,意为“使……担心”;worry 用作不及物动词时其后能接人或物作宾语,但必须用介词 about,意为“担心……”。如:
The recent changes in the Earth’s climate are beginning to worry scientists.
近来地球的变化使科学家开始担优。
Don’t worry about my lessons. 别担心我的功课。
9. tea, milk, bread, water, meat, rice 等物质名词均为不可数名词,此类名词无复数形式,其前不可用不定冠词、基数词、指示代词等直接修饰,若要表示它们的数量,其前必须加“计量名词+of”短语。如:
a bottle of orange 一瓶桔汁 two cups of tea 两杯茶
10. something to eat(drink)意为“吃(喝)的东西”,to eat(drink)为不定式短语作后置定语修饰不定代词 something。如:
我们学过两类:基数词和序数词。基数用于表示数量多少,而基数词用于表示次序,常在日期中出现。区别:基数词前面没有“the”;序数词前一定要有“the”。
1. 最基本的基数词如下表所示:
1~10 1 one 2 two 3 three 4 four 5 five 6 six 7 seven 8 eight 9 nine 10 ten
11~19 11 eleven 12 twelve 13 thirteen 14 fourteen 15 fifteen 16 sixteen 17 seventeen 18 eighteen 19 nineteen
20~100 20 twenty 30 thirty 40 forty 50 fifty 60 sixty 70 seventy 80 eighty 90 ninety 100 one hundred
*基数词的写法 :21~99 的两位数,十位与个位之间用连字符“-” 基数词的写法 。
例:21 twenty - one 32 thirty - two 99 ninety – nine
百位数:个位数基数词形式加“hundred” ,表示几百,在几十几与百位间加上 and。
例:101 a hundred and one. 320 three hundred and twenty 648six hundred and forty-eight
2.序数词的构成 .
1)一般来说,是由相应的基数词加词尾 th 构成。例, four+ th--- fourth six + th --- sixth seven + th --- seventh ten + th --- tenth
2)下面这些基数词在变为序数词时,有特殊的变化。例, one --- first two --- second three --- third five--- fifth eight --- eighth nine --- ninth twelve --- twelfth
3)十位整数序数词的构成方法是将基数词的词 y 变成 i,然后在加 eth.例, twenty --- twentieth thirty --- thirtieth forty --- fortieth ninety --- ninetieth
4) 两位或两位以上的基数词变为序数词时,仅将个位数变成序数词。例, twenty –one ------ twenty- first thirty-five ------thirty-fifth a hundred and fifty-three ------- a hundred and fifty- third
*基数词变序数词的口诀:
基变序,有规律;词尾加上 th(fourth, sixth)
一、二、三,单独记;结尾字母 t, d, d;
(first,second,third) 八去 t,九去 e,(eighth,ninth) ;
ve 要用 f 替; (fifth,twelfth)
整十基数变序数,ty 将 y 变成 i ;
th 前面有个 e;
要是遇到几十几,前用基来后用序。
3 分数
a) 分数的分子用基数词表示,分母用序数词表示,如果分子大于1,则分母用序数词的复数形式表示。
b) 1/2,one half, 2/3, two-thirds, 1/3, one-third, 1/4 , one fourth (one quarter), , three-fourths
注意
1、“前有,后无;前无,后有”
即 two hundred books
hundreds of books
2、分数:分子用基数词,分母用序数词;
分子大于一, 分母加 s
3、如 eight-year-old 的词后面要加名词
4、“在某人几十岁时”用 in one’s +整十的复数
如:in her fifties, in their thirties
5、表示“ 多高、多宽、多长、多深,年龄少大、
距离多远”时,用“数量+单位+形容词”
如:two months old, twenty meters deep
6. 时间的读法:
5:10, 11:30, 8:46 (顺读法)
8:05, 10:15 11:45 (逆读法)
7.日期的表达:
先掌握12个月份,星期 的写法与读法 ,实记基本的几个序数词
3月1日 :( 读法与写法)
表达日期,序数词可缩写
1 , 2 , 3 ,4 , 20 , 21 , 22 ,23 ,24
日期的写法:英语“月 日 年”
-7-19 :
练一练
练习:
一、请翻译下列短语。
(1)60名学生 (2)15本英语书
(3)九杯凉水(4)4个孩子
(5)12月31 (6)6月2日
(7)第九周 (8)11+7
二、把下列基数词改成序数词。
one--- two--- three--- nine--- fourteen--- twenty---thirty-five--- five eight
三、根据括号中的数字填写合适的序数词或基数词(写单词)。
1、Bill is (14)years old , he is in Class (2)Grade (6).
2、My birthday is on the (3)of March .
3、September is the (9)month in a year .
4、Which boy is thinner , the (1)one or the (2)one ?
5、There are (55)students in our class .
四 单项选择
( ) 1. We’ve planted _______ trees in the center of
our city this year. (2000)
A. hundred B. two hundreds
C. hundred ofD. hundreds of
( ) 2. About ______ films were shown during the
5th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A. two hundred of B. two hundreds of
C. two hundred D. two hundreds
( ) 3. We’ll have a ______ holiday. What about
going to the West Lake? ()
A. two days B. two-day
C. two-days D. two-days’
( ) 4. Now children, turn to page ______ and look
at the _____ picture in Lesson Two. ()
A. twentieth; one B. twenty; one
C. twentieth; first D. twenty; first
( ) 5. During the seven-day May Day holiday,
_____ families went sightseeing. ()
A. thousand B. thousands
C. thousands and thousands D. thousands of
( ) 6. During World War II, a Jewish (犹太人) lady was
protected by a local family in Shanghai in
her ________. ()
A. fifties B. fifty C. fiftieth D. the fiftieth
答案:DCBDD A
目 标
1.Understand the text
2.Remember the words red mix paint rainbow yellow blue
3.Make sure the Ss can introduce each other in English
重 点
难 点
Key points: How about……? How many colours do you see ?
Difficult point: phrases in the text
教 法
选 择 Speaking method 课 型 New
课 前
准 备 some pictures 是否采用多 媒 体 Yes
教 学
时 数 1 课时 教 学
课 时 第 1 课时 备 课
总 数 第22 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Step 1. Warming up.
1. Greeting:Good morning,class
2.Review: the dialogue in the last lesson briefly.
Step 2. Lead in.
Ask the Ss the questions in Chinese:
1. What colour do you want?
2.What can you wear with it?
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m.
Do you want to know?
Step 3. New lesson
1. Presentation.
Showing three colours and teach red, yellow, blue. Ask the students to find out what kind of items are in those clours.
Encourage
them to review
Ask the students questions
present Review the dialogue in the last lesson briefly.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ith the Ss in Chinese
Listen carefully the lesson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Make sure the Ss can understand it Encourage them to repeat.
2. Listen and say. Play the tape for the Ss to follow.
A: What color is it?
B: It’s red/ yellow/ blue.
A: Do you like red?
B: Yes, I do.
Step 4. practice
Work in pairs. Encourage the Ss to practice the dialogue in pairs. Demonstrate the dialogue with one or two Ss, and then ask some pairs to act it out for the rest of the class.
Step 5. Summary.
Sum up the lesson briefly by practicing all the dialogues in the text.
Encourage the Ss to practice the dialogue
in pairs
summary
Practice
the dialogue in pairs
Master
key points
作业设置 Read the text and practice the dialogue.
教学札记 通过本节课上下来之后,总体上,大部分学生能够把握所学知识的重点,通过课堂速记的方法掌握所学大部分新单词的发音与拼写。
不足之处:1.太过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而导致学生很少得到口语方面的表达和练习,如把语法知识的练习留到课后,尽量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阅读课文和说英语,平时也与学生多进行口语方面的练习等。
2.听力方面的练习也很少。我觉得光是让学生听练习还不够,还可以下载一些有趣的文章或是音乐放给学生听,以提升学生练习英语听力的兴趣和能力
材料二: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要求家庭、学校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1)运用第四单元知识劝说那些追捧鬼故事书的同学。
①鬼故事书是一种不良诱惑,追捧鬼故事书可能使我们沉溺其中,付出沉重的代价。材料中的学生喜欢聚在一起讲鬼故事,说明他们受到了不良诱惑,他们应该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材料中的一些同学看了鬼故事晚上不敢睡觉,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却继续追捧鬼故事,说明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样既影响自己的生命健康,又不能很好的履行受教育义务。他们应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让自己健康成长。
(2)、“有了自我保护意识,青少年就能健康成长”,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①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②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自我保护,我们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智慧和方法,从而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
③由材料二可以看出,党和国家为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做了大量的工作,制订了相应的法律还规定学校和家庭给予适当的保护,说明了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需要自我保护,同时还需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司法等各个方面的保护。
④我们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学会向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求助,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2、某校初一(1)班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组成了一个调查小组,对本校初中生受不良诱惑的情况进行调查。
(1)、调查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调查本校初中生受不良诱惑的情况,使青少年认清其危害,并进一步提出方法让青少年远离不良诱惑。
(2)、调查小组想给学校领导、政府部门、学生提出一些建议,你准备提哪些?①给学校领导的建议是……
②给政府部门的建议是……
③给学生的建议是……
3、小S前一阵子刚学会上网,兴趣很浓,每天吃过饭便开始摆弄他的电脑。他的父母并不干涉,只要不影响学习,何况上网还能学到很多知识。可是最近,母亲觉得儿子有些不对劲,半夜三更还在玩电脑,白天萎靡不振,成绩下降很快。有一天她到儿子房间查看,结果电脑上正显示着不堪入目的图像,原来,这些都是儿子从网上下载的……
你能帮他出个主意,让他早日摆脱这些不良诱惑吗?
①学会分辨不良诱惑,认清其危害。可以动员老师、朋友共同进行劝阻,增强其分辨是非的能力。
②要结合实际,用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正确的方法,摆脱干扰,避免危害。让小S多参加集体活动,多感受高雅的事物,抵制这些不良诱惑。
4、小刚、小强是同桌。小刚多才多艺,能说会道。小强一开始觉得小刚太爱出风头,弄得自己像是他的陪衬因而心中很不自在希望调换座位。后来通过学习小强开始改变看法,发现自己有这么一个同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自己也变得开 1
朗了,从此,两人愉快的做起了好朋友。
请你运用《做情绪的主人》这一单元知识谈谈小强的改变说明了什么?
①小强前后情绪的改变产生了不同的后果,说明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情绪犹如双刃剑,既可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又可能对人产生消极影响。
②小强通过学习成功调控了自己的情绪,说明情绪是可以调控的,我们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③小强转变了自己的看法调控了情绪,说明情绪与个人态度紧密相连,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往往有更多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他使用了理智控制法。
6、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发、理智控制法。
正确运用这些方法要注意的问题是?
①根据个人特点和实际情况,适度、灵活的运用。
②不忘关心他人,不危害社会、自身,在合适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③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7、正如美一样,高雅的生活情趣不是天生的。它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积极的感受。怎样才能陶冶高雅的生活情趣呢?下面是同学们的讨论:
小光: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就会有浓厚的兴趣,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小明:情趣就是流行,大家都干的事,你也去干,那才是有情趣。
小亮:我们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生活内容是学习,只有学习好,才能有情趣。在这个问题上,你的观点有哪些?
P75 框架 共5点。
小光: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就会有浓厚的兴趣,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小明:情趣就是流行,大家都干的事,你也去干,那才是有情趣。
小亮:我们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生活内容是学习,只有学习好,才能有情趣。①小光的观点是片面的。好奇心有一定的好处,但一不小心也会误入歧途。而且仅有好奇心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
②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盲目从众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情趣之中,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③小亮的观点是片面的。我们是初中生,基本任务和主要生活内容是学习科学文化只是。但是学习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课堂里的学习。我们应该努力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8、上小学的时候,玲玲的成绩名列前茅,是老师和同学们称赞的对象。可是上初中后,玲玲发现新同学中强手太多,她忽然觉得自己什么特长都没有了,没希望了。因此情绪消沉,影响学习。在一次月考中,玲玲成绩很不理想,她对生活也失去了勇气。
请结合所学知识,针对玲玲的问题,帮助她走出困境。
①玲玲觉得自己什么特长都没有了,没希望了,说明她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她应该全面的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外在形象,又看到自己的内在素质,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缺点。她还应该发展的认识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②玲玲情绪消沉影响学习,说明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情绪犹如双刃剑,既可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对人产生消极影响。她应该学会调控情绪。
③玲玲对生活失去了勇气,说明了她没有珍爱生命。她应该克服困难,刻苦努力,认识到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
(2)、你赞成小菲的处理方式吗?说说你的理由。
①不赞成。
②因为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两者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营造一种和谐温馨,合作团结的气氛。P409、鹰妈妈不小心把一个蛋落在鸡窝里,结果被鸡妈妈孵化了,小鹰快乐的在地上生活着。有一天鹰妈妈发现了小鹰,告诉它:“你是鹰,能够飞翔。”小鹰说,我是在地上长大的,不会飞。鹰妈妈不再说什么,一把将小鹰推下了深渊,小鹰张开翅膀飞了起来。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①人的特长往往是人某方面潜能的表现,还有许多潜能隐藏在角落里,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巨大金矿。
②我们在实践中才能激发潜能、发现潜能、开发潜能。
10、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的美,才能终其一生。
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观点的?
①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②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③我们应该既认识到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认识到自己的内在素质,注重培养自己的学识、道德等。
11、某调查表明,吸毒者中,因好奇心而吸毒的占53.7%,因亲友影响占27%,为寻求刺激占13.5%,因其他原因占6.8%。
(1)吸毒者为什么会“偶一为之,最终成瘾”?
①吸毒是一种不良诱惑。
②“因好奇心而吸毒”表明,好奇心有时会让人误入歧途。
③“受亲友影响而吸毒”表明,盲目从众有时会使人从事没有意义的活动,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④他们都缺乏对毒品的认识,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
(2)在打击和遏制毒品斗争中,我国法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请说说我国法律规定。
12、在某中学召开的家长会上,中学生手机问题成为焦点。据统计,大部分学生拥有手机。但随之而来的是攀比。一些学生将大量金钱投入到虚荣心的满足上,而且振振有词,认为追求时尚是自己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
请你对这一现象进行评析。
①中学生的这种行为是片面的。
②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追求时尚是正常的,因此使用手机等物品是物尽其用,是正当的。
③但将这些物品进行攀比,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是受到了不良诱惑,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④中学生应该学会合理消费,抵制不良诱惑。
13、有些学生结成“团伙”,名为“讲义气”,实际上专门欺负弱小或是他们看不顺眼的同学,以多欺少,甚至敲诈勒索。
面对校园暴力,你会怎么做?
①提高警惕,这是避免侵害的前提。尽量不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上学放学结伴而行。
②用智慧保护自己,这是防范侵害的关键。如果对方过于强大,可以先把钱物给他们,然后向学校和家庭寻求帮助。
③用法律保护自己。在劫持者经常出没的地带,可以请警察出面干涉。
14、小菲在日记里写道:“小刚的成绩好特别爱帮助别人,我有什么问题都喜欢问他,他也很高兴为我解答,可没过多久,就有同学在我们背后指手画脚,说我对他有意思。我很怕别人这样说我,从此便躲着他,他也疏远我了。”
(1)、小菲担心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①小菲担心自己与异性同学相处的过程中被人指手画脚,误解自己与异性同学的关系。
②因为小菲进入青春期后,内心充满矛盾,既渴望与异性相处,又不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与异性相处,而同学们又误解了他们的关系,所以产生了这样的担心。
15、“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
(1)、请你谈谈这句话中蕴含着什么道理?
①每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②要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③要学会扬长避短,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
(2)、你讲通过哪些科学的方法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16、迈克尔·乔丹是一名伟大的球员,在他的自述《是什么让我如此出色》中提到:球队中的一名同伴——另一位出色的球员斯科特·皮蓬,他进队时就做好向别人请教的准备,因而不断的取得进步。乔丹说,“在场上我感觉自己是在同孪生兄弟一起打球”,在其他队员的配合下,他们每一次进攻都会给人们创造一次惊喜。
请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知识谈谈读了上述材料后的想法。
①皮蓬新到一个团队中,做好向他人请教的准备,说明他积极与同伴交往,乐于学习,良好的学习态度是皮蓬不断取得进步的原因。
②乔丹、皮蓬和其他队员互相配合创造一次次惊喜,说明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协作互助前行,集体的力量才更大。
17、请结合实际谈谈,怎么才能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①确立共同的目标,形成前进的动力。(结合实际,如:确立一个和谐、优秀班级的目标)
②每个同学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结合实际,如:作为班级中的一员,自己要为班级……)
③团结协作,互助前行。(结合实际,如:当其他同学遇到困难时,我……)
18、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中这样写道:孩子,你稍加思考,就会知道,如果你不上学,你的生活变得多么的乏味和可悲,因为无所事事的羞耻感正在吞噬着你的心,游戏玩乐让你感到厌倦。
亚米契斯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①这段话说明了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有重大的意义。
②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权利和机会。
19、小华的父亲患上绝症,医生说大约只有两年的生命。父亲无法承受这样的打
击,拒绝治疗,拒绝进食,准备放弃生的希望。
小华非常的心痛,他该对父亲说些什么呢?
价
①生命只有一次,要学会寻找生命的乐趣(为什么),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了什么样的挫折,都不应放弃生的希望。(怎么做P29)
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每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都是有价值的(为什么P30、31)。要尊重、肯定、悦纳生命,当自己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怎么做P31)
③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为什么P32)。要努力延伸生命的价值。(怎么做P32)
20、丛飞,10多年来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150多人,金额超过300万。后因患胃癌入院治病,在辞世前还决定死后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丛飞走了,但他在人们的心中却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有人说“丛飞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①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丛飞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说明了他在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同样善待其他人的生命。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在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能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②丛飞捐献眼角膜,说明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他延伸了生命的价值。
③(总结)丛飞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行为让自己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我们应向他学习。
21、刘丽同学学习成绩一般,许多能力也不出众,平时在班里不受同学关注。为了引起同学注意,她决定买一条漂亮的连衣裙,可是妈妈批评她:学生不需要外在美。刘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对自己非常失望。
你若是她朋友,你会从哪些方面开导她呢?
①刘丽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自身的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她应该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②要重视他人的评价,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妈妈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她应该首先提升自己的内在素质。
一、培养学英语的兴趣, 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1. 强化学习英语的动机, 引导学生入门。
初学英语的学生, 对英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 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价值的认识。明确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而产生兴趣。
2.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采用各种激趣方法,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让枯燥的英语单词直观形象化, 吸引学生的“眼球”,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 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 使学生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3. 体验成功, 激起学习兴趣。
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 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设法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更多的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注意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 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不断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
在英语技能中, 听说是读写的基础, 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 才能促进读写能力的发展。因此从一开始, 英语教师就应把握好课堂教学中听说训练的渗透与融入, 设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强化学生听说英语的意识, 让他们在运用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与表达的习惯,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 用英语组织教学。
大部分学生平时缺少英语语言环境, 通常只有在英语课上才能接触英语。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尽量用英语进行教学, 创造浓厚的英语课堂气氛,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跟着教师的思路用英语去思维。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语感。
2. Free talk。
通过每天Free talk, 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来训练口语, 在这项训练中, 学生有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并可以提前准备。课前由一名学生讲三分钟英语, 内容可以是校园生活、英语学习、个人轶事、班级活动和小故事等。此项活动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 增长见识和扩大了词汇量。在这项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 使学生的口语得到锻炼。
3. Role play。
根据课文对话或短文的内容进行角色表演, 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进行真实、生动、有趣的模仿。把课文的语言材料转化为流畅的英语口语, 达到交际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三、进行学法指导, 培养自学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有计划、有系统地介绍英语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只有学生学会学习, 进而善于学习, 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新的单元前, 建议学生按以下步骤预习:首先, 拼读新单词, 大声朗读新单词, 然后听录音带, 大声模仿跟读, 直到听熟、会读为止。在课堂上, 学生应做到“五动”, 即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动耳, 其中关键的是动口。即:抓住机会积极答问, 敢于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背诵, 敢于参加表演活动, 不要怕犯错误, 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方法, 能自主地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互动;多媒体;文化角
对于刚步入初中的学生,英语学习要越早越好。而就现实来说,初中生普遍反映英语学习起来十分困难。当然,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接触英语较晚,大多数学生单单把它当作一门功课,为了成绩而学习。另一方面,我们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教学发展,引入情景教学已成必然。下面就谈一谈我在英语情景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方法与策略。
一、课堂多加互动
在英语学习中,一定要重视“说”的作用。英语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语言更多是要说出来,用自己的嘴表达出来,而不是只把它默默记在心里。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提问模式,代之以学生之间用英语互动。还可以组织一些对话,让每位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课堂互动。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英语小游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中,既有情景的表现,也体验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在几乎每个学校的教室里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英语情景教学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表达出来。多媒体设备不仅可以使学生听到标准的英语发音,同时,多媒体中的真实英语对话情景更能吸引学生。研究表明,学生对直观真实的场景记忆要比抽象不可看到的更为牢固。多媒体所创设的英语情景交流,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英语教学模式。
三、开设英语文化角
我们可以开设一个英语文化角,每一周或每一天抽出一些时间,在教室的某个地方共同进行英语交流与学习。在英语角学生可以自行設置一些情景进行交流。比如学生可以在这个英语角表演小型英语节目,或者把自己在这几天里的英语学习再用对话方式复习一遍。英语文化角作为一个情景交流平台,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英语情景让学生来完成。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情景教学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在情景教学中摸索新的方法,寻找新的突破。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扮演好情景交际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