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培养方案调研报告(共8篇)

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篇1

XXX学院专业调研报告参考格式

调研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标题、前言、主体及结论四部分。

一、标题

“江西现代职业学院XXX分院XXX年XXX专业调研报告”

二、前言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时间

(三)调研对象(对调研对象基本情况作简单介绍)

(四)调研方法(问卷、座谈、查阅资料、参观等,所运用方法、作简单介绍)

三、主体 主要内容包括:

(一)省内外(尤其是省内)各有关具体调研单位目前和今后对现有专业就业主要岗位、人才需求的情况和趋势。

(二)省内外(尤其是省内)各有关具体调研单位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结构、质量的要求,包括学历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核心职业技能等。

(三)具体调研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及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四)本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工作表现及用人单位对往届毕业生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五)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率、在工作单位的持续发展情况及待遇等情况。

(六)省内外(尤其是省内)各单位目前和今后急需哪方面专业人才。

(七)省内外(尤其是省内)经济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数量、规格、质量和结构的要求。

四、结论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对本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二)专业人才需掌握的专业岗位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

(三)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备的专业岗位关键职业素质。

(四)本专业就业面向的岗位及岗位群,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辅助岗位、迁移岗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培养模式。

(五)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需开设的有关课程。

(六)其他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相关的建议和措施等。

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篇2

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方案

1 调研的基本情况

1.1 调研的目的

根据建筑管理类相关专业建设的需要, 经管系在系主任李英俊老师的带领下一行七人于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对建筑行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 尤其是对工程造价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细致的调研。本次调研的目的是: (1) 调研建筑企业现状及工程造价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规划; (2) 掌握造价行业人才就业情况、薪酬情况及造价行业招聘企业形势; (3) 掌握造价行业及建筑企业对造价人才的需求; (4) 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

1.2 调研的安排

此次实践专家研讨会以实地考察、网络调查及问卷调查相结合, 共调研建筑企业十家, 其中造价行业6家, 发出问卷调查表50份, 收回38份。

2 建筑企业现状及工程造价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规划

2.1 建筑企业现状与发展规划

据调查2009年, 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5864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13827亿元, 增长22.3%;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2333亿元, 比上年增长18.2%。从今年及未来发展态势来看, 全国10余个区域经济规划的推出与实施, 高铁建设的巨大投资以及大规模保障性住房的开工建设等, 预计2010年的建筑市场仍将会保持增长态势。

辽宁省全年建筑业增加值980.7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25.6%。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4893.2亿元, 比上年增长23.4%;实际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19652.5万平方米, 增长34.5%;上缴税金133.5亿元, 增长18.4%;实现利润104.6亿元, 增长18.6%;全员劳动生产率176307元/人 (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 , 增长14.9%。2010年力争全省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0%。

2.2 造价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规划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行业是建筑业的一个子行业, 同时又与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业和勘察设计业紧密相关, 工程造价体现的是公平、公正的交易价格, 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体现在对交易各方主体利益诉求的回应。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贯穿于项目投资、设计、招标投标、合同签定、工程施工等全过程, 对于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和建设管理水平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据调查统计, 辽宁省现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256家, 其中甲级48家, 乙级208家, 省市两级造价管理机构在编人员283名;造价专业人员中, 注册造价师近4000人, 造价员35000余人, 年完成工程造价计价总额1200多亿元, 完成产值近3亿元。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崔国杰同志在全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我省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与发达的上海、广东、山东等省份比较依然存在短板现象。一是企业规模不够理想, 目前还没有超百人的企业, 年完成产值超千万的寥寥无几;二是能承担大型公共设施如隧道、大型场馆、桥梁等的企业不多, 且水平有限;三是有些企业短期行为严重。2010年的主要工作是继续完善2008年计价依据体系, 继续做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工作, 更重要的是加强工程造价队伍建设。为了提升全省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整体素质, 也为了造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下大力气培育一批能够跨行业执业的大型、知名咨询企业, 鼓励企业间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合并和重组, 发挥各方优势, 建立强势企业, 以适应全省建设行业的需求。我们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契机, 努力以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创造性推动工程造价事业可持续发展。

3 造价行业人才就业情况、薪酬情况及造价行业招聘企业形势调研分析

3.1 造价行业人才就业情况调研分析

针对造价行业的就业分析:人员的分布主要还是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但随着造价企业的发展, 对造价人才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针对辽宁省而言, 自2010年春节后, 虽然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给就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但是从网络统计的数据显示, 和去年的数据对比, 2010年1月竞争指数是15, 也就是说平均一个工作岗位有15个人在申请, 反观2009年1月份, 竞争指数是32, 同期比较, 就业环境有了很大改进, 竞争缓和, 说明经济形势好转, 企业用人需求增加。

3.2 造价行业招聘企业形势分析

从2009年开1月份开始, 造价行业招聘企业数在出现短期下降, 春节后又出现上涨, 到2009年10月份, 已经有2300家以上, 虽然3至6月份出现一定平稳, 7月开始, 招聘企业数进一步扩大增长, 市场对行业人才需求明显回升。2010年1月份相对2009年1月份有明显的提升, 网络数据达到1000家。从造价企业招聘职位的需求来分析, 需求最多的是造价工程师, 其次是造价员、项目经理、造价技术负责人等职位, 注册造价工程师, 这类人才一直以来都是供不应求, 每个企业都需要, 且人员需求量大。

3.3 造价行业人才薪酬情况调研分析

注:以上调查得出均为2009年该职位在全国的平均月薪水平

据以上调查的数据显示, 有关人士指出2009年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但造价行业的中高端人才的薪资待遇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 随着经济的复苏,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大幅度的扩大, 造价这个新兴行业发展十分迅猛, 在未来的10年内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 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的分析

4.1 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对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

根据对建筑行业调查和学生跟踪调查, 确定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是土建、安装工程造价员岗位, 也有部分从事合同管理员岗位, 具体岗位所需知识、能力见岗位知识、能力分析表。

4.2 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就业的主要岗对素质结构的要求

4.2.1 政治思想素质

(1)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 事业心强, 有奉献精神; (2)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遵纪守法, 为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4.2.2 文化素质

(1) 具有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2) 知识面宽, 自学能力强; (3) 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 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 (4) 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4.2.3 身体和心理素质

(1) 拥有健康的体魄, 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 (2) 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3) 朝气蓬勃, 积极向上, 奋发进取; (4) 思路开阔、敏捷, 善于处理突发问题。

4.2.4 业务素质

(1) 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2) 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立业创业的意识, 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和人生观。

4.2.5 职业素质

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 商务日语 人才需求 市场调研

一、调研目的意义和内容

(一)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方向调查,得知就业方向,掌握国际商贸企业一线岗位对日语技能的需求。并且通过进行联系调查和实地考察,主要包括各单位所需的人才层次、所需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所需职业资格证、所需条件,从而确定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

(二)调研内容

1、针对中小型私营外贸企业,调查了解企业对商务日语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情况,要求单位填写“专业人才需求调研表”,对单位近期急需相关专业人才和5年内拟需相关专业人才的情况进行调查。

2、针对这商务日语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进行了岗位工作任务和任职要求的分析,填写了“岗位及对应工作职责与任务、任职资格分析表”,从岗位名称、职责与任务、任职资格三个方面对每一个就业岗位进行调查了解。

3、针对本专业就业比较多和市场需求比较大的主要就业岗位,我们详细了解了每一个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并填写了职业岗位(群)及对应的岗位工作任务和任职要求分析表和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与核心课程分析表。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来中国投资、旅游的日本人逐年增加,企业、商務需要大量的日语口译和直接以日语为工作语言的基层管理人才,特别是复合型贸易和生产管理人才,日语专业的职业定位已经不再是口译与笔译,而是增加了生产管理、旅游服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职业方向,总体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

(二)适合毕业生从业的岗位群及岗位分析

各行业中需要招聘日语专业人才的岗位有:业务员、外贸工作人员、各级助理、管理员、文员、翻译、生产管理、导游等。从已毕业学生就业岗位来看:文员30%、助理 25%、外贸工作人员25%、翻译10%、其他 10%。从用人单位现有日语相关岗位数据来看:翻译30%、外贸工作人员25%、文员15%、管理员15%、生产管理10%、助理8% 、其他2%。目前比较紧缺的人才为:营业,技术,生产管理,开发设计,品质保证,机械电子类,采购等。

(三)相关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要求分析

1、外贸工作人员:具备熟练的商务信函写作能力,口语流利;能熟练使用互联网,具备外贸业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文员:具备良好的商务日语专业知识,日语听说读写能力;熟练操作电脑等办公软件;能执行办公室日常行政事务,具备一定英语基础和贸易知识;有较好的沟通、协调及执行能力。

3、助理:日语听说读写能力;能用日文邮件及电话处理对日的日常业务,能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熟练操作办公软件;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沟通、协调、执行能力和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业务助理需辅助生产管理及业务上的工作。

4、翻译: 具备良好的商务日语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熟练操作电脑等办公软件同时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贸易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日语口语。

5、生产管理:熟悉生产环节,具备商贸知识和生产线管理知识,能熟练的运用日语与客户交流产品各部位的指示及做法。

6、外包服务:要求具备极高的服务意识,能按照客户要求完成指定工作。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被调查单位希望专科层次的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具备多种能力,最为突出的是贸易实务能力、日语翻译能力、日语听说能力;外贸企业认为商务日语专业人才要有一定的财务会计、单证、跟单的相关知识;日资企业认为学生要掌握好日语基础知识同时还必须要掌握报关、跟单、办公文书等知识。被调查单位对服务意识、吃苦耐劳、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二)建议

1、课程设置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和特色紧密相联。因此,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对省内对日贸易行情展开调查,分析其变化动态,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确保所教知识能够适应学生的就业需要。

2、构建“日语语言+商务职业技能+若干商务知识”的课程设置模式。商务日语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在课程开设的时候应该将日语语言课程、商务职业技能训练、若干商务知识讲授课程按照适当的比例设置。以语言课程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开设针对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如商务日语翻译与实践、商务日语函电等应用型的课程。加大实训力度,将语言实训与商务实训结合,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机动车驾驶等职业技能,拓宽职业能力范围。

3、高职院校应突出“实训+考证”的模式,构建更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广泛联系用人单位,积极开拓稳固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日常教学中把职业资格认证要求与教学要求统一。开设考证相关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鼓励、学生参加并获取相关证书。

4、重视商务日语专业学生英语的学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提高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将会大大拓宽学生就业选择面。因此,应该保证英语的教学分量,使学生达到四级英语水平,并能处理简单的英文文书,接听英语电话等。

5、改革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每一节课。针对商务日语专业学习任务繁重,总课时偏少的情况,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灵活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协作教学法等,将课堂单一教学平面扩展成包括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主学习的立体结构。

【参考文献】

[1]《高职商务日语专业_能力本位_课程体系的构建》,陈要勤,职业教育研究,2009.7;

[2]《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吴敏、王金锟、张剑虹,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篇4

关于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专题调研报告

一、调研组织工作

根据学校《关于做好2014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准备工作的通知》精神,环旅学院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院长任组长,教学副院长和专业负责人任副组长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确保工作任务的落实和顺利开展。2014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地理、旅游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在院长黄润教授带领下对相关院校进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展开了考察调研。

二、调研考察开展情况

1、省内高校调研

2014年3月28日至29日,环旅学院一行四人到赴池州学院和安徽师范大学两所学院进行考察调研。在池州学院,考察组一行得到了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主任胡文海、党总支书记崔泽玉和副主任张乐勤等系领导的热情接待。胡文海主任解读了池州学院以“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介绍了池州学院强化实践,突出应用、能力导向、素养为基、专长分流、合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展示了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特色,依据专业专长能力设置课程模块,同时开发校本教材。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以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为主要形式,课内实践包括课程实训、实习、论文、课堂辩论赛等,课外实践以校外实习基地、企业课堂为主要形式,积极与企业合作,同时胡院长分享了在酒店实习中如何选择酒店和管理学生的做法,最后介绍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去向,以及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随后参观了该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并就相关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了解。

3月29日,考察组一行来到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与院长焦华富、副院长苏勤、旅游系王朝辉主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座谈。王朝辉主任强调旅游人才培养定位要准确明确,旅游专业更加注重学生应用型培养,其中外语技能尤为重要,学院在一二年级设立了旅游英语课程,三四年级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课程设置结构是采用公共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程体系,拓宽学生基础。同时强化旅游专业实习,建立完善的实习制度和实习学生的专业实习导师制,全程跟踪学生实习。焦院长就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考察组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并提出诸多宝贵建议,鼓励更多旅游专业老师到旅游企业挂职,最后实地察看了各专业实验室。28日晚,考察组一行还择机亲切探望了在安师大读研的环旅毕业生,认真听取毕业生对母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2、省外高校调研

2014年4月19-20日,环旅学院院长黄润教授率地理教研室主任李远平、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余佳华,以及部分专业骨干教师,对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进行考察和调研,对地理、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实验室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19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汤国安教授、旅游系主任黄震方教授、GIS系主任龙毅教授热情的接待黄润院长一行。旅游系主任黄震方教授介绍了南师大在旅游管理本科培养方案上突出“需求导向原则”、“系统构建原则”、“结构优化原则”、“就业导向原则”、“强化应用原则”以及“可操作原则”的做法,采用模块式方向选修课程体系,强化实践应用能力,以及校企合作的实训实验模式。

20日上午,黄润院长一行来到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万绪才教授接待了来访。双方就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模块以及实验实训经验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万绪才教授在加强优势学科的建设和专业课程应用性设置上给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会后对旅游实训中心进行参观。

三、地理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总结

(一)地理专业

1、地理专业的社会需求与素质、能力要求

除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纳入教师教育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招生地理科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以外,其他学校的地理专业均为师范专业。从安徽省内来看,中等学校地理专业教师招考2014年全省统一招考,在此之前,均为各市、县独立招考。每年约提供招考岗位200-250个,采用笔试、说课、授课等环节,综合考核人才素质。目前安徽省内共有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皖西学院、滁州学院、宿州学院、池州学院等6所本科院校招收地理专业本科,每年毕业生人数350-400人。各校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都很高,约30%左右,“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关专业输送优质的硕士研究生生源”是培养目标之一。每年共有约245-280名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教师岗位对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教师教育能力和素质要求高。

总体来看,从业市场对地理专业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无论毕业去向是继续深造,还是走上中学地理教学岗位还是到公司企业就业,具备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就是给未来插上翅膀。地理专业目前招生主要是文科生,毕业授予的是理学学位,从将来学生的发展来说,尤其需要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安徽师范大学和池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均开设了超过了100学时的高等数学,开设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

2)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专业课程学时大幅压缩的情况下,片面强调针对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在短期内可能效果比较明显,但对毕业生将来的持续发展来说,往往显得后劲不足,发展受限。在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专业,对中学地理教学方向的学生实行“双导师制”(校内校外两个导师),开设跟中学地理教学结合方面的课程,着眼于学生继续深造的专业方向则开设不同的课程,注重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拓展。池州学院地理专业也分为“地理教育”和“学科拓展”两个专业方向,课程开设有所侧重。

3)教师教育专业技能。从前几届学生来看,在应聘教师岗位时,往往笔试成绩比较好,而在说课、授课环节不尽人意,最后遗憾地失去机会。这就要求在校期间除了开设有关教师教育方面的理论课程以外,要注重加强说课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自主训练的意识,长期地不间断地进行训练。从调研的几所高校来看,都很重视教师教育技能方面的训练,包括课内训练、微格教学训练、教育见习、实习等。

4)学科调查研究能力。在高年级开设适当的学科拓展课程,有利于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专长,拓展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几所学校开设的学科拓展课程来看,既介绍学科前沿与发展,又注重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既考虑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又突出区域特色。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学科调查、科学研究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2、地理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皖西学院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9级做了比较大的变动,此后除了2011级没有进行修订以外,每一级都进行了修订,但变动不大。2013级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课程等几大模块组织教学。毕业需达到185学分,其中全校公共通识教育课程55学分,大类课程51学分,专业课程38学分,实践课程41学分。

现行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关于公共基础课程问题。地理专业招生服从学校考生报考率、录取分数线的考虑,招生以文科生为主,但毕业授予的是理科学位,同时现代地理科学具有横跨自然、人文社会和技术三大领域的特点。在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上,单纯划为大文类或者大理类都不合适。其结果是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不伦不类。

2)关于教师教育课程问题。2013级培养方案中教师教育课程共开设了38个学分。看起来学分很多,热热闹闹,实际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在开设了普通话、三字书写、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等课程以后,又由教育学教研室开设3个学分的“教师技能项目训练(含口语表达技能、书面表达技能、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在公共通识课程中规定学生必须选修3个学分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在4-6学期又规定选修三个学分的教师教育课程,这些课程由教育学教研室统一开设,课程重复、脱离中学学科教学实际、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比较差。教育实习一项高达14个学分,在毕业论文等所有实践实习环节中学分最高,其他学校相同专业教育实习学分一般8-10分,没有见到超过10学分的。

3)专业课程学分过低。在公共通识教育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几大模块中专业课程学分最低。学生专业理论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难以保证,专业发展后劲不足。

3、对本专业本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意见与建议

1)真正做到“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差异和地理科学专业的特殊性,给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特别是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更多的灵活性。

2)在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中,可以限定总的结构和学分,而将课程及学时的安排设计权限放到二级学院,以便根据专业特点和中学地理学科教育实际组织相关课程,以取得实效。

4、对全校公共课程、通识课程设置与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1)加强对全校通识选修课程的建设力度,同时加强监督和管理,有针对性地出台教学评价与课程考核办法,促进其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对大文、大理类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要经过充分论证,考虑不同专业实际和特殊情况,给予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5、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总体设计的意见与建议

1)重新划分各课程模块学分比例构成,全盘考虑,务求实效。

2)重新论证大文、大理类公共基础课程及学时、学分,避免不仅没有达到“厚基础,宽口径”,反而不伦不类。

3)重新设计教师教育课程。应将教师教育课程设计成一个真正独立的模块,而不是既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又将教师教育课程分布于通识选修课程、实践课程中。

(二)旅游管理专业

1、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与素质、能力要求 1)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调研中感受到,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十二五”期间,伴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特别是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产业内部分工更加细化,专业化程度更高,不断产生的新职业需要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带来新的就业领域。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企业缺乏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人才,需要大量的应用性、创新性旅游人才,在旅游行业中高素质导游、旅行社营销-外联、旅行社计调、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等人才短缺,同时随着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对旅游休闲、旅游会展、旅游规划、旅游企业资本运作、旅游地产等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量大。

2)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 a.旅游业人员要有多层次的知识结构

旅游业的综合性、开放性、服务性要求旅游专业人才应有多学科知识背景,构建由专业性知识、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其他一些科学文化知识的多层次、较为宽泛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具备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业务、饭店管理、景区管理等旅游专业理论,旅游业前沿及发展动态。b.要有多元化的能力水平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要重视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内在能力素质。对旅游应用型人才来说,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应特别突出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较强的职业能力,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学生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具备人际沟通能力、热情、富有亲和力的团队精神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等非智力素质。

c.要有多维度的品质素养

多维度的品质素养包括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有事业心、进取心和创新精神;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旅游行业有正确的认知,良好的心态,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2、旅游管理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旅游管理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 a.学分和课程体系结构

以旅游管理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毕业需达到175学分,其中全校公共通识教育课程55学分,大类课程51学分,专业课程33学分,实践课程36学分,课程体系按照“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结构进行设计。

b.大类课程

分为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主要包括旅游学概论、基础会计、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旅游实用英语、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市场营销学等。

c.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核心、专业方向和专业选修课程:

(1)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起决定性作用的课程。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如饭店管理、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实用礼仪、旅游管理信息系统、餐饮管理、导游业务、前厅与客房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会展经营与管理、旅游景区管理。

(2)专业方向课程。在学生掌握了必备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拓展专业素质、了解专业前沿和交叉学科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而设置的课程模块。现有酒店方向、景区与旅行社两个专业方向。

(3)专业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根据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合理选择课程,适度考虑学科的交叉。

d.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模块教学目前开设了餐饮管理技能训练、前厅与客房管理技能训练、旅游实用礼仪实训、导游业务技能训练、专业见习、饭店管理、餐饮管理、综合专业实习、旅行社经营管理技能训练、会展经营与管理技能训练、模拟导游实训、学年论文、毕业论文、顶岗实习等。

2)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不高。学生入校后,专业转出率较高;专业学习期间,缺乏职业发展规划;学生毕业时,行业内就业意愿有待提高。

2.特色优势显现不够。培养出的学生个性化、差异性、多样性不足,竞争能力不够。在紧密结合地方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传承皖西旅游文化,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培养更多地方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旅游人才。

3.与市场对接不紧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没有很好紧密结合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表现在:知识不够全面、系统;对旅游管理的应用认识不够。

4.课程设置问题。课程设置之间安排衔接对知识的连续贯通性考虑不够,有待进一步提升。

5.实践教学设施不足。专业实验教学设施匮乏,目前仅有3D导游仿真实训室、旅游礼仪实训室,很难满足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3、对本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意见和建议

1)调整新生首学期专业课程设置。针对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认知模糊,应在第1学期开设一门或两门学科概论或专业基础课程,由外聘专家或本专业资深教授开设,为学生系统介绍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本专业学生就业、创业情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科、专业背景,明确专业学习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该课程开设加强新生对旅游管理专业认知和专业学习指导。

2)调整课程适应市场和企业的新需求。满足旅游新业态的需要,专业课程平台中的课程应尽可能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科学性、前沿性。如开设休闲度假、智慧旅游相关课程。

3)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实践课程效果,提升职业能力与素质,让学生更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如《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模拟导游》等课程中注重实践环节。

4)开辟地方特色课程。可开设皖西文化、皖西旅游资源等课程,配套编写挖掘本地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的教材,实现旅游本科基础教育和区域旅游业需求的统一。

5)提升各学期课程间的承接性和均衡性。课程设置及开设学期的安排,要充分体现课程体系本身的科学性,注意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与知识衔接,同时要考虑周学时的均衡性。

6)增加新专业方向培养。在现有的酒店方向、景区和旅行社方向下开辟市场需求的新方向,努力形成多元应用型人才培养格局。

7)减少不同类型课程间的重复。个别大类课程与专业课内容存在重复,部分课程的类别需要调整。

4、对全校公共课程、通识课程设置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思政课程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可分课内、课外执行。课外教学采取学生社会实践、撰写读书报告等方式执行。形势与政策以课程尝试其他形式,如开设讲座形,增强教学课堂效果。

2)大学英语改革。大学英语为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大学英语教学要根据新的教学大纲,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分别开设不同等级的大学英语课程,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免修大学基础英语,直接学习高水平英语课程。

3)高数课程改革。高等数学根据专业和学生需求,实行分层次完全学分制教学。

5、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总体设计的意见与建议

1)学校要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修订原则、修订的具体要求。2)认真借鉴其他相关院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充分调研社会需求,听取全校教师、毕业生、高年级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权威性。3)突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4)积极探索尝试新的人才培养改革。

新农合方案调整的调研报告 篇5

新农合制度构建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切实缓解广大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途经。近日,根据区合管局的安排,我院组织部分村干部对我乡新农合的实施情况作了调研,通过听取汇报,深入有关部门、村卫生室以及农户家中,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对 新农合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我们调研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和建议简要分析如下:

一、新农合制度实施运行情况。

调查表明,自2003年开展新农合试点工作以来,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农合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其目的、政策、资金、筹集和使用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新农合的知晓率逐步提高。2008年 提高了补偿水平,扩大补偿范围,参合农民受益面逐步扩大,农民群众参合积极性更高。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普遍认为新农合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是 关心农民疾苦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从心底里感谢党的好政策。从走访的群众反映来看,都能够在办结出院手续时,及时领取到相应住院的补偿金,大大缓解了 “小病拖,大病抗”和“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身体健康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保障。

二、新农合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认为,我乡新农合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但仍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逐步解决。

1、宣传氛围不够浓厚。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群众对政策理解不够或理解走样,对新农合政策期望过高,在参合宣传及参合费收取方面,少数基础干部对推行新农合制度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对新农合政策精神实质掌握不够,工作不细致,方法简单。

2、合医办工作人员不固定。新农合的实施是一项长期工程,参合人数多,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但由于缺编少人,合医办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兼职的,再加上办公经费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合医办的运行管理和巩固发展。

3、农村卫生服务功能薄弱。受医疗器械、卫生条件、资金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导致部分乡村卫生院在人才设备、综合服务等方面欠缺,医院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很难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就医的需求,影响了参合农民的实际受益水平。

4、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有待加强。尽管合作医疗的各种管理规定在不同程度上约束了医疗机构的行为,但合作医疗管理规则受到了医疗机构“对策”的挑战,部分医疗机 构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想尽办法使自身利益最大限度的实现,出现了一些医疗机构不规范的医疗行为,影响到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

三、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改善宣传方法。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了解,来源于乡村干部的占91%,来源于广播、报纸等媒体的占8%,来源于其它途径的占1%,因此,在宣传方式上把农村干部与农民群众面对面作为主要方式,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模式,在宣传内容上,首先,帮助农民最大限度地了解和接受“新农合” 政策,同时表明政府的立场和承诺,消除农民思想疑虑;其次是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单纯的短期收益观念,增强农民互助共济的社会责任感。乡镇及卫生部门要加大宣 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各种宣传方式。宣传时要注意文字表述的严谨性、准确性和易理解性,要用通俗语言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必要时可在学校 学生中进行专题宣传,要用农民看病报销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使群众充分了解住院、结报等各项程序和优惠政策,从而提高农民的参合的积极性。

2、明确乡镇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明确乡镇合医办编制和固定专管员,确保新农合工作有机构、编制、人员、场所和办公经费。建议提高新农合的计算机网 络信息管理水平,尽快开发使用相关软件,以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缩短报销时间,确保数据准确和资金安全,促进科学管理。要加大对合 管办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熟悉参合农民就医与结报程序,更好地为农民释疑解惑。

3、改善卫生条件,加强医疗机构管理。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群众对乡村医生的要求愈来愈高,特别是医疗服务水平,卫生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的经费,对医护 人员实施定期强化培训,开展职称评定,严格考核。要改善医疗设施和服务设施,尤其是乡村医院,要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和陪护设施,比如增加能为住院病人及其 家属提供监护洗漱用水和可烧饭的用具和场所。与此同时,要鼓励各级卫生机构的纵向合作,如采取上级医疗单位派员帮教,到上级医院跟班学习等方式,使各级医 疗机构的技术服务向基层延伸,让农民能够就近享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

4、建立健全监督机构,确保基金运行安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监管到位,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和措施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要严惩违规单位和相关人 员,对违反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行为或套取、骗取合作医疗基金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决不姑息。以确保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价廉、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服 务。

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篇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做好新时代年轻干部工作,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建设一支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优秀年轻干部是党的宝贵人才,是推动党的事业接续发展的中流砥柱。近年来,xx坚持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纳入组织工作大局中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不断优化完善年轻干部成长链条,促进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成长成才。

一、亮点工作

一是注重源头建设。

着眼现实需求和长远需要,畅通年轻干部入口,持续加大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公务员等招录力度,大力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优秀年轻干部,吸引更多“双一流”高校、紧缺专业、事业单位优秀年轻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20xx年以来,考录大学生村官xx名、选调生xx名,招录公务员xx名,从事业单位调任xx名年轻人才为县管领导干部,切实保障年轻干部队伍数量,始终保持总量充足的“优质活水”。二是注重研判发现。坚持“备用结合,择优选拔”原则,每年由县委常委带队深入开展回访调研,重点发现一批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经过党组织书面推荐、考察组调研了解、组织部集中研判、县委常委会集中审定“四道关口”,及时把在基层一线、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压力大、责任重的岗位上表现优异的xx余名优秀年轻干部纳入县后备干部队伍,保证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三是注重分类储备。统筹全县干部资源,把优秀年轻干部按照年龄、性别、学历、专业特长、个性特征、工作经历等分类建立台账管理。着眼我县发展需要,分党政综合类、经济金融类、城建规划类、社会管理类、农业农村类、文化旅游类、历史考古类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每年结合干部学习经历。

二、主要做法

1、加强交流,为年轻干部积累经验提供舞台。我们一方面实行年轻干部定期交流制度。针对一些年轻领导干部长期在一地任职,作用发挥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制定干部在一地任职的期限和重点热点岗位交流的规定,让那些较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全面的培养锻炼。近两年,我们利用县乡班子换届的契机,共交流年轻干部xx人。另一方面采用各种交流形式培养锻炼干部。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企业两个置换、xx教育学教活动、农村建整、农业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让年轻干部在多个岗位上得到锻炼和充实。

2、强化培训,为年轻干部提高素质铺路搭桥。年轻领导干部有激情、有干劲、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但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领导方法简单、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我们针对这些情况,一是重点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班以基础理论、领导科学、政治与经济形势、科技现代化知识、党的建设为教学主要内容,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通过组织培训班学员进行述学、评学、考学,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理论功底,推动理论学习的深入。二是注重抓好中青年干部的实践锻炼,结合xx学教活动、社区党建活动把中青年干部放到条件艰苦的村居中开展工作,通过实践,年轻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一定锻炼提高。三是抓好年轻干部的经常性培训。在大专院校、沿海地区开设培训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年轻干部进行培训。通过高层次的学习培训,使年轻干部不断丰富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层次。

3、深化改革,为选拔年轻领导干部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干部辞职制度。把由于个人能力不够,自身行为不当,未能很好履行领导干部的职责,身体状况欠佳,不适应现任职务,或因工作失误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的领导干部,通过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办法调整下来。二是实行干部任期制。对领导干部任职最高年龄和在同一职位的任职年限作出规定,为年轻干部腾位子。对超过任职年龄的干部在班子换届时,一般不安排进班子,而改任非领导职务。对在同一职位上工作超过规定年限的,在班子调整时,原则上规定必须调离原工作单位。三是实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拿出部分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在机关部门积极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为年轻干部上岗创造更多机遇。四是规定班子年轻干部的配备比例。抓住党委、政府、人大等班子换届时机,明确班子配备的年轻化目标,提高年轻干部在班子配备中的比例。

4、加强管理,建好管好后备干部人才库。一是推行后备干部公示制。把后备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向基层、向群众、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基层干群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推行工作评议制。有计划地组织后备干部每月向所在部门、每季向班子成员、每年向人大、党委进行工作汇报和述职,开展民主讲评和评议,强化后备干部进取意识,增强自我培养的压力和动力。三是推行跟踪考察制。通过日常观察、专项测评和定期访谈、年终考评等方法,考察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能力素质等,并把考察范围向生活圈和社交圈延伸,及时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使他们保持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四是推行谈话提醒制。在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责任人的基础上,增强管理的主动性,经常性地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克服自身不足,防患与未然,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五是推行动态管理制。根据人才成长的动态过程,实施后备干部队伍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补充,把经不住考验、没有培养前途的及时调整出去,对基本素质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及时充实进来。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区县市干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目前仍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还需要不断总结、完善和探索。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当一部分领导班子未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两头小、中间大,年轻干部总量偏少,50岁以上干部总量偏少,乡镇街道班子平均年龄偏低,县直单位班子平均年龄偏大。二是相当一部分年轻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知识和专业结构欠合理。缺少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熟悉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缺少熟悉现代经济、农业、外经外贸及法律的干部。三是选人视野过窄,选人余地过小。区县大都只注重从行政事业单位选人,一个区县行政事业单位每年进人相当有限,公招人数更少,企业两个置换后人员基本没有管理起来。以上问题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大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已经成为当前组织部门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总揽全局,着眼未来,规划建设大后备干部人才库。建设一支来源广、数量足、素质高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保持领导干部队伍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干部工作必须总揽全局,树立大后备的观念,打破行业、区域、所有制以及身份、资历、职业、文凭界限,把选拔人才的触角伸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选人渠道,使各类人才充分涌现。干部人才库应包涵各种、各类人才:在身份构成中,既要有干部,又要有工人、农民和其他身份的人才。在门类构成中,既要有党政领导型人才,又要有经济管理型人才。在层次构成中,既要有县处级以上高级后备人才,又要有科局级中级后备人才,还要有股级以下初级后备人才。在梯次构成中,既要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型领导人才,又要有新世纪的储备型人才。还要有适当比例的妇女干部、非党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等人才。储备的干部越多,选人用人的余地越大。

2、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由于体制上的障碍及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干扰等种种原因,在当前选拔干部的工作中,仍存在着小圈子选人,凭印象选人,公开度、透明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必须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增加干部工作的透明度。一是与自荐相结合。培养选拔青年干部,需要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同时也应特殊重视青年干部的毛遂自荐,使和自荐有机结合起来。要提倡、鼓励青年干部毛遂自荐,要破除枪打出头鸟、含而不露等陈腐观念,强化舆论导向,为青年干部自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自荐者行列。二是重点培养与公开竞争相结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人才苗子经过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的培养,会更快更好地成长,对成熟的人才,要优先选拔、优先重用。但重点培养不能代替公开竞争。公开竞争,可以更有效地拓宽识人选人的视野,发现和掌握一批优秀人才。公开选拔要注意公开,条件、标准、程序、结果要让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参与和监督。

3、实践育人,按绩选人,促进年轻干部走向成熟。一是选人视野要面向工作实践。要有改革创新精神,有丰富实践阅历和实践经验,政绩突出,为群众拥护的干部选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二是选人要重视实践经历。要看一贯的德才表现,要看实践中显露出的特长和优势。衡量德才要依据工作实绩。要善于从干部的工作业绩中辨析德才,对在实践中表现出政治上坚定、不尚空谈、不图虚名、埋头苦干并有突出政绩的干部,要优先提拔起来,或调整到重要岗位上去。三是培养干部要重视实践锻炼。要使年轻干部尽快成长起来,就要把他们安排到比较艰苦、比较重要的岗位上去,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对他们要给位子、压担子,放手让他们去干、去闯,使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工作方法,积累成功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全面增长才干。要继续推行干部交流制,从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难易出发,加大对干部的交流。要把是否经过多岗位锻炼,是否在几个岗位上都能取得明显的工作实绩作为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

玉露增殖培养试验报告 篇7

玉露的幼嫩花茎。

2 试验方法

2.1 无菌材料的获得

将选取的玉露幼嫩花茎小心剥去苞叶, 先用适量的洗洁精清洗, 倒去洗涤剂, 然后流水冲洗2h。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浸泡60s, 无菌水冲洗2~3次后, 再用0.1%Hg Cl浸泡3~5min, 并添加1滴吐温;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将消毒后的材料置于无菌盘内, 剪切成1cm左右的小段, 放入无菌锥形瓶中封好瓶口备用。

2.2 培养基的筛选

以MS基本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 确定诱导培养基:MS+NAA0.1mg/L+6-BA 1.0mg/L;增殖培养基:MS+6-BA0.5mg/L+NAA 0.2mg/L;生根培养基:1/2MS+NAA0.25mg/L, 以上培养基均添加3%的蔗糖, 6%的琼脂, p H5.8。

2.3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 (25±2) ℃, 光照强度2000~3000Lx, 光照时间12h/d, 大约15~25d后, 试管中接种的外植体就可以膨大, 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形成标志着接种的外植体的生长状态已脱离分化状态, 开始重新恢复分生能力。愈伤组织形成1周后, 就可将愈伤组织转管进行继代培养或分化培养。

2.4 愈伤组织继代培养

将愈伤组织在接种室无菌环境下, 从玻璃瓶中取出, 用镊子和解剖刀清除附着在愈伤块上的培养基, 直到愈伤块上无残留培养基为止。然后用解剖刀将愈伤组织切成小块, 再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玻璃瓶中, 在与诱导愈伤组织相同的培养基下继续培养。几天后, 玻璃瓶中的小愈伤块即可逐渐长大。通过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原来接种的1个玉露茎尖组织可以繁殖出大量的新组织, 这些新材料可用于分化培养。

2.5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

在无菌环境下, 将愈伤组织从玻璃瓶中取出, 用镊子和解剖刀剔除组织上的培养基, 并切成小接种块接种到分化培养基的玻璃瓶中, 分化培养的条件和愈伤组织培养相同。大约30~50d后, 愈伤组织就可以分化出芽, 并长出新叶片。当幼苗分化出一定数量或长到一定高度后, 将这些小幼苗在无菌室取出, 进行下一步的生根培养或重新诱导分化。

2.6 诱导生根培养

当玻璃瓶中幼苗的叶片长到3cm左右时, 将幼苗在无菌室取出, 放入生根培养基玻璃瓶中培养, 培养条件与分化培养相同。大约半个月左右, 幼苗便可以生根。

2.7 炼苗

幼苗具有2~3条根, 根长1~2cm时, 幼苗的形体已显健壮, 便可将幼苗取出转移至温室或塑料大棚内。用清水清洗附在幼苗根上的残留培养基 (注意:一定要清洗干净, 否则会导致烂根) 。将洗干净的幼苗整齐地排好, 用清水喷湿, 在温度15~25℃、湿度60%~80%的条件下炼苗24h, 也可视情况而定缩短为12h。当幼苗茎叶颜色加深, 根系颜色变为黄褐色并延长、伴有新根长出时表示炼苗成功。

2.8 移栽

炼苗后, 将幼苗进行移栽。先在由蛭石组成的驯化苗圃中进行驯化, 每天定时给幼苗喷施培养液和清水, 大约15~20d后, 便可移栽至基质以过筛的沙壤土︰草粪=2︰1的苗圃中。根据幼苗大小在苗圃中划出深1~3cm的小沟, 深度以叶片不接触基质为宜, 株距以苗不相互接触为宜, 以细雾状喷水, 基质表面不积水为度。成活率达90%以上。

3 结果分析

3.1 丛生芽的诱导

把2~3cm的玉露幼芽接种于6种不同增殖培养基内, 20d基部变黑, 出现淡黄色幼芽原基, 30d以后发育成芽, 50d左右可以分切, 进行继代培养。表1为接种50d的结果。结果表明, 玉露分化增殖培养中, 以MS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6-BA浓度1.0mg/L, NAA 0.5mg/L为宜, 丛生芽多而壮, 是玉露最佳的分化增殖培养基, 单芽增殖了17个, 苗高为5.2cm, 6号培养基的幼苗有玻璃化现象。

3.2玉露生根培养 将丛生芽分切成单芽, 接种于6种培养基内, 每瓶接种4个芽, 每种培养基接种30瓶, 并观察其生根情况。在接种后10d、15d、50d观察玉露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 3号和5号培养基生根最快, 4号培养基生根最晚;1号、2号、3号培养基苗长势一般, 4号、5号6号培养基苗较键壮。说明玉露生根培养要求营养元素以MS为宜, 1/2MS表现营养不足, 添加生长素NAA的浓度不宜超0.3mg/L较好, 浓度过高会抑制根的分化生长。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0.1mg/L+IBA 0.2mg/L, 接种10天生根率达86%。

3.3 移栽后的管理

苗床基质保持湿润, 避免积水, 以防烂根。每月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和0.1%多菌灵混合液。施肥时注意肥水不要溅到叶上, 否则会形成斑点, 影响观赏。夏季高温时植株呈半休眠状态, 生长缓慢或停滞, 可移至通风、凉爽处养护, 避免暴晒和长期淋雨, 不可浇水过多, 停止施肥。玉露对光线较敏感, 若光照较强会导致叶片生长不良呈浅红褐色;栽培场所太过于荫蔽, 又会造成株形松散、不紧凑, 叶片透明度变差;在半阴处生长的植株, 叶片相对会比较肥厚、饱满, 透明度也会增高, 因此可以放在光线明亮, 无直射阳光的地方进行养护, 入秋天气凉爽后可恢复正常的肥水管理。冬天要求充足的光照, 如果最低温度不低于13℃, 可以继续浇水, 让植株生长, 但是不要施肥。

4 讨论与结论

玉露分化增殖培养中, 以MS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6-BA 1.0mg/L, NAA 0.5mg/L为宜, 丛生芽多而壮。

玉露较易生根, 有无激素均能长根, 但生根的快慢和多少各不相同。试验结果表明, 玉露生根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 1/2MS表现营养不足, 添加生长素NAA的浓度不宜超0.3mg/L, 过高抑制根的分化生长。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0.1mg/L+IBA 0.2mg/L, 接种10天生根率达86%。玉露试管苗移栽基质以过筛的沙壤土︰草粪=2︰1为宜, 栽后少浇水并遮荫, 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参考文献

[1]黄清俊, 丁雨龙, 杨祎敏.万象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 39 (6) :642

[2]陈红刚, 高素芳, 杨韬.玉露的组织培养与快速扩繁[J].北方园艺, 2011. (12) :101-102

[3]孙涛, 李德森.截形十二卷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 38 (6) :586

[4]戴策刚, 谭文澄.厚叶莲花掌的组织培养和植物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7, (2) :55-56

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励志歌曲 中职 问卷调查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27-02

中职学生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而遭遇到挫折,造成许多学生丧失了自信心,如何才能让学生摆脱并走出这一困境。我于2014年9月对本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有关励志歌曲培养自信心一些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得知,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信心及他们对于励志歌曲态度情况有了一个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励志歌曲,开展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用励志歌曲培养其自信心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1.具体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歌曲的爱好情况

(2)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碰到挫折时对歌曲的选择情况

(3)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挫折后听励志歌曲后的情况

(4)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概喜欢哪些励志歌曲的情况

2.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是否喜欢歌曲、喜欢什么样歌曲、是否听过励志歌曲、尤其挫折后听励志歌曲有何感想、挫折后听励志歌曲心情有何变化等的五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本校高一、高二、高三的三个级中进行,共发问卷182份,回收有效问卷182份,完成目标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召开了一次学生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也为问卷提供了一些补充,为我们的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学生座谈结果显示,中职学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歌曲情况的现状分析

(1)对歌曲的喜欢情况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都明显表示喜欢歌曲,一年级的学生有96%的学生喜欢,二年级有92%的学生喜欢,三年级有87%的学生喜欢。这为我们开展音乐教育及在其中进行励志歌曲的教学打下基础。

调查还显示,你在什么情况下更喜欢听或唱歌曲?一年级学生表示,开心时55%,不开心时38%,其他方式7%。二年级学生表示,开心时51%,不开心时44%,其他方式5%。三年级学生表示开心时51%,不开心时40%,其他方式9%。从这里可以看出,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在碰到不开心时,他们基本上都会并采用歌曲的形式来为自己排忧解闷。

(2)碰到挫折对歌曲的反映

通过调查得知,当学生碰到不开心时会听什么样的歌曲?一年级的学生,励志歌曲38%,其他歌曲29%,无所谓33%。二年级的学生励志歌曲58%,其他歌曲17%,无所谓25%。三年级的学生励志歌曲52%,其他歌曲35%,无所谓13%。通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学生遇到挫折时,二年级与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听励志歌曲来调节自己,鼓励自己,使自己振作起来,从而起到摆脱因挫折造成的心理损伤。

(3)励志歌曲

当调查到是否听过励志歌曲时,一年级的学生63%听过。二年级的学生83%听过,不清楚的17%。三年级的学生87%听过,不清楚13%。从上述数据来看,随着学生的年龄增大,心智发育日渐成熟,逐渐明白事理,在自己不开心时能够理性地选择排泄方式,更多地开始选择用励志歌曲来为自己排忧。但励志歌曲虽然得到广大学生的喜欢,却也有部分学生尚未明白什么是励志歌曲,这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有很大关系,从而也可以说在中职学校开展励志歌曲的教学很有必要。

(4)励志歌曲的效果

当调查到你听过励志歌曲后心情如何?一年级的学生,很好9%,好27%,一般54%,没什么感觉10%。二年级的学生,很好12%,好22%,一般55%,没什么感觉11%。三年级的学生,很好18%,好28%,一般44%,没什么感觉1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听过励志歌曲后,能够感受到励志歌曲对自己起作用的占比低于50%,这说明励志歌曲对他们影响不是很大。

(5)最喜欢什么励志歌曲

一年级学生喜欢的有《没有什么不同》 《最初的梦想》 《海阔天空》、《水手》、《我》、《阳光总在风雨后》。最喜欢的是哪一首?《没有什么不同》。二年级的学生有《奔跑》、《年轻战场》、《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相信》、《最初的梦想》 《怒放的生命》、《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是一只小小鸟》。最喜欢的是哪一首?《我相信》。三年级的学生有《最初的梦想》、《海阔天空》、《水手》、《没有什么不同》、《奔跑》、《我》、《相信自己》、《最好的未来》、《我相信》、《倔强》、《隐形的翅膀》,最喜欢的是哪一首?《最初的梦想》。从以上得知,三个年级的学生所喜欢的励志歌曲,有其相同点,也有其不同点,但不管如何可以作为我们为学生开展励志歌曲教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2.中职生对励志歌曲的看法

调查显示,当前中职学生对歌曲是喜欢的,这也反映出一个时代青年人的青春活力所在,但也反映出以下特点。

(1)个人爱好的多元化

现代社会传播媒介的发展,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很多的现代社会的文明传承,从而也为他们寻找到解决自己心理与情绪问题的金钥匙,而且作为歌曲也并不完全是学生排忧解闷的唯一方法。

(2)个体心智成熟化

正处在青春期的这些学生,也正好是其心智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随着其心智的日渐成熟,其对于励志歌曲的理解与欣赏也有所不同,高年级的学生更倾向于听励志歌曲,这与学生的心智发育成熟有密切关系。

(3)励志歌曲的普及化

虽然学校没有专门从事励志歌曲的教学,但从调查来看,其学生基本上都了解励志歌曲,也唱过励志歌曲,而且更多的是用励志歌曲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为自己排忧,鼓舞斗志。

(4)励志歌曲的未知化

从与学生访谈中可以知道,他们在受气或郁闷时听音乐,一是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选择;二是没有人来开导,只能自己一个人闷在那儿,无所事事;三中听音乐方便,用手机就可以,而且不化钱,也没有场所的限制。学生们虽然喜欢歌曲,也听过励志歌曲,但却没有人引导,他们都是自发的去欣赏与听励志歌曲,不了解音乐的背景与旋律的意义。本意的出发点是为了排除心中的苦闷与不适,但却缺乏老师的有效指导,所以其效果并不理想,所以说学生对于励志歌曲尚处于启蒙阶段。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1.调查结果所反映的基本情况

(1)当前造成中职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分析

中职学生由于在初中升学考试时失败,被无奈分流到职业学校就读,而职业学校本身在社会就有一个不会读书的 “代名词”。这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面对家长的责骂,同学的耻笑,朋友的疏远,这无形中就成了他们成长中的障碍。所以他们在苦闷中也会选择励志歌曲来倾听,也希望通过听这个歌曲来分解自己的苦恼。也想通过听励志歌曲来振作自己,摆脱这一种不利于自己的尴尬境地。

(2)中职生喜欢励志歌曲

励志歌曲其本身有吸引学生的地方,容易学,歌曲旋律铿锵有力,歌词也都积极向上,很能振奋人心。作为青春期的学生,能够处发的喜欢上励志歌曲也就理所当然了。

(3)在中职学生中开展励志歌曲教学

在中职学生中,由于学生自发的学唱励志歌曲,虽然学生的主观愿望很好,但是由于没有老师的教学指点,其音乐本身所有的魅力也就很难为学生所理解,尤其励志歌曲的音乐背景、音乐旋律、歌词的寓意等都并非学生所能理解,它需要通过老师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更为有效的了解与掌握,从而才能达到其理想的效果。

2.形成促进学生学习励志歌曲的对策

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因素非常复杂,因此帮助学生养成其自信心的任务也非常艰巨,但为了能够更好地让这些学生在中职学校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真正树立起信心,改变原来的习惯,努力学习,迎头赶上,掌握起一门能够安身立本的技术,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自信心的培养。而在学生中开展励志歌曲的教唱,无疑是最为值得我们老师去做的一条捷径。

(1)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励志歌曲的意义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其情绪多变,如何对他们开展较好的引导,是我们每个老师的责任,而作为教育者的老师,必须在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才有更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而这一切都需要老师所做的必须学生所能接受的。而歌曲恰好是这一学生工作的良好切入口。所以老师必须高度认识到用励志歌曲来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性。

(2)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

根据前面的调查可知,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学生对于励志歌曲的喜欢是不一样的,其关注度也不同。所以针对这些情况,必须有计划的作出安排,通过对学生的循循善诱,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3)精心对待励志歌曲的教学

通过对前面的调查结果发现,其实学生都很喜欢歌曲,大部分也都喜欢励志歌曲,当其受到挫折时,也会选择去听励志歌曲,但后来其效果却不理想,这是什么原因呢?或许就是因为没有老师教授的问题。毕竟一首脍炙人口的音乐歌曲,其内涵也并不是这些学生能够解读清楚的,他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背景基础之上才能达到。正因为这样,所以学生自发的学唱时,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老师通过精心教学,讲清歌曲的内涵,才能让励志歌曲起到其真正的作用。

(4)积累资料,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如何让学生对励志歌曲愿学、爱学、乐学,确实是一个问题,虽然现在学习的素材很多,但却没有现成的励志歌曲的学习材料,而要让学生好好地学习,必须呈现给学生一个良好地学习材料,所以老师有必要积累这些资料,通过精心编写,做成一本校本教材,才能为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励志提供一个便利的条件。从而提高其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淑珍.音乐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J].中国音乐教育,2005,(2).

[2]许燕云.学生给音乐老师几点意见[J].中国小学音乐教育,2004,(6).

[3]吴炜东.音乐教师常“变脸”.音乐周报,2003年第3版.

[4]张宝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J].中国音乐教育,队2006,(1).

[5]余 冰.论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国音乐教育,2006,(1).

上一篇:仇和在昆明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下一篇:临床试验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