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社团活动记录(精选12篇)
评曾老师的《精美的陶艺》——盘泥条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2、训练手的灵活性,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和掌握用盘泥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难点:能用盘泥条的方法做出结实的陶艺作品。
三、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木制陶艺工具、陶泥、围裙、袖套。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
(1)提问:这件作品是什么形状的?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吗?(2)揭示课题:盘泥条
2、发展阶段:
(1)提问学生会用什么方法来做泥条?(分组讨论)(2)学生代表发言。(3)教师总结学生发言(4)教师示范搓泥条:
A将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块,揉成泥团。B用手掌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C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
3、强化阶段
(1)教师示范手形器皿的制作步骤: A在压好的泥板上画出底部的形状。B用工具切割出底部的形状。C在底部上盘筑泥条并粘紧。
D继续往上盘筑,用工具或手指压紧。E整理口部。F装饰外形。
4、作业阶段:
(1)根据老师的要求,能用盘泥条的方法做出手形器皿或足形器皿。(2)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5、评价阶段
(1)展示学生作业成果。(2)教师小结作业情况。评课:
一、陶艺艺术的重要性
我国的历史非常久远,陶艺艺术与文化艺术有着很深的渊源,文化艺术为陶艺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陶艺艺术上显示出我国的民族特色与人文情怀。在陶艺艺术中拥有浓烈的中国元素,即使当前遇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也未能改变我国陶艺艺术的创作基础,而是融合西方的文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结合的陶艺艺术作品,保持我国陶艺艺术的生命与活力,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与魅力,富有独特的中国民族精神品味。当代的陶艺艺术离不开现实社会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变化,通过陶艺艺术可以展现出我国现代人们的生活面貌,同时,作为陶艺艺术的工作者,把文化创作资源作为一种素材,与国际化素材相融合,在陶艺艺术的创作上重注文化观念与审美观念的有效相结合,与国际相接轨,促进陶艺艺术能够整体协调发展。陶艺艺术还可以体现出人们的精神价值观念,在陶艺艺术的创作中,通过泥与火的交融,塑造出人们心灵上高层次的审美追求与向往,彰显我国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运用现代的陶艺创作技术,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艺术的长足发展[1]。
二、陶艺教学对儿童潜能发展的影响
陶艺教学可以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儿童来说,陶艺艺术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艺术交流的平台。儿童爱玩的天性很容易使他们的交流融为一体,在陶艺教学的平台上,儿童在游戏中增进交流,促进儿童之间增加感情,并且提高自身的情感认知,在交流共享中培养了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陶艺教学可以培养儿童的责任感。陶艺艺术贴近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儿童在进行陶艺教学的游戏中,感受到陶艺也有一定的规则性,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儿童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在陶艺教学中,儿童可以找到对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位置,体会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在学会尊重别人的同时,感受到给自己带来的愉悦,为他们在将来的生长与发展中,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2]。
陶艺教学还可以让儿童在合作中培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在陶艺教学中,儿童之间形成了一种合作的关系,增强默契的同时,也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在相互的帮助下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在制作陶艺作品时,儿童会遇到一些难题,这就需要儿童之间互相提供有用的信息,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见解,学会利用有用的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扩大自己的想象与创作空间,从而培养儿童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三、儿童陶艺教学活动的方法
1、培养儿童对陶艺的兴趣
兴趣是最能激发人们提高学习意识的主要动力,只有引起兴趣才能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儿童的天性是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由于他们的年纪都比较幼小,主体地位不明显,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但是遇到感兴趣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并且很投入的参与到学习与认知中去。作为陶艺教学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用更形象与直观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兴趣,比如各种萌呆的小动物或者娃娃,或者形形色色的脸谱等各种造型,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注意力。我国的陶艺艺术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可以通过欣赏古代与近代的陶艺艺术品,让儿童了解不同风格与风情的作品,从而对陶艺艺术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比如,非常闻名的“泥人张”的作品、著名的唐三彩、太原晋祠的宫女等各种造型的陶艺作品,这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色彩丰富的陶艺作品很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告诉他们,这些艺术品都是由泥巴做出来的,激发了儿童强烈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想亲手尝试制作陶艺作品的欲望。另外,陶艺教学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关陶艺作品制作的参观活动,进一步拉近儿童与陶艺艺术品之间的距离,亲眼看到陶艺师傅把一块普通的泥巴,最后制作成一件漂亮陶艺艺术品的过程,在活动中增强儿童的制作兴趣,同时,还收获了有关陶艺制作方面的知识,开阔了对陶艺艺术方面的视野。
2、为儿童提供陶艺技术上支持
儿童在进行陶艺教学活动中,由于手部的肌肉与功能发育还不够成熟,手指与眼睛的协调性较差,即使有一些丰富的创作想法,在制作陶艺作品时很多想法都难以实现,不是经常弄得一身泥巴,就是把小动物的耳朵、四肢不小心弄断了,各种制作失败的情况经常出现,让儿童产生一种挫败感,不能实现自己的创作想法,很容易失去继续学习制作陶艺的信心。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为儿童提供陶艺技术上的支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与成就感。但是,为儿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并不是全权一手包办,代替儿童制作陶艺品,而是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儿童如何去操作,给予儿童一定的启发,在讨论中掌握制作的准确手法。比如,教师可以为儿童提供足够的陶土和制作工具,先让他们自己进行独立创作,教师在旁边观察他们做出的各种小动物或者小桌椅等,等到泥巴全都干的时候,儿童就会发现存在一些断裂的情况,这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儿童,在制作中最好用整块的泥巴来完成,这样就会避免出现断裂的情况了。如果需要黏结时必须要加水,并且要紧密压实,同时提醒儿童在做桌椅时,腿部不能做得太细,否则就容易断开。教师在陶艺教学中,还可以给儿童提供一块擀好的泥片,然后问他们怎样能把泥片制作成粗细均匀的面条,儿童在讨论中发现,把泥片切割成粗细差不多的长条形,再加以简单揉搓就可以制作成粗细均匀的面条了。由此可以看出,在这样的启发下,儿童在进行下次制作时会寻找制作陶艺的捷径,在实践中逐渐掌握陶艺的制作技巧[3]。
3、营造愉悦氛围提高自信心
陶艺教学作为一项培养儿童艺术气息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为儿童营造愉悦的氛围,让儿童在陶艺活动中体验到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并且要以儿童为本,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开拓他们的思想意识空间。教师在进行陶艺教学时,自己要新手制作,给儿童提供示范,用自身的体验与感受来增强感染力。比如,在制作时,可以和儿童说出自己在摸触泥巴时感觉到非常有趣的地方,并表现出非常快乐的享受,这些都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对陶艺制作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每个儿童的能力与心理都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此,教师在进行陶艺教学时还要注意观察每个儿童的特点,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另外,不能轻易对每个儿童的陶艺作品作出好坏的评价,擅于发现儿童作品中的优点,特别是能力稍差的儿童,要多加鼓励,给他们动力与信心。比如,在制作人物时,有的孩子用各种方块,看起来似乎不太合理,但是经过组合后成为了一个机器人,由此可以看出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因此,作为陶艺教师要具备足够的耐心,与儿童之间建立信任感,给儿童相应的指导,鼓励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采用分组教学演示陶艺重点
在进行儿童陶艺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详细分层次讲解与演示陶艺制作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可以让儿童坐在教师的身边,按照陶艺的制作顺序一一讲解陶艺的制作过程,尤其涉及到一些制作中的重点与难点部分,要认真演示,在演示过程中提醒儿童哪里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位置或者技巧。比如,演示怎样从整块泥巴中进行抽拉,怎样进行黏结等演示。另外,教师还可以与儿童共同收集有关陶艺作品图片,在与儿童的互动中,让儿童以欣赏的形式学习陶艺的色彩、造型等方面的艺术制作技巧,增强对陶艺活动的认知与感受,知道看起来很普通的泥巴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制作出非常漂亮的陶艺作品。通过儿童与陶艺作品之间的认识与交流,加深对陶艺艺术的理解,这样才能在实际制作中,展现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与制作水平,进一步提高陶艺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总之,在陶艺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儿童的想象力与创新力为原则,在制作陶艺品时善于挖掘儿童的潜能,提高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在学习陶艺制作过程中,感受到艺术创作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观察力、创作力,在不断提高陶艺制作水平的同时,真正体验到陶艺艺术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吕发敏.赏识教育——培育儿童心灵的沃土[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4期
[2]江扬帆.关于儿童模拟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8期
【关键词】非遗资源;陶艺社团;活态;固态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是我国文化的象征。国家大力扶持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如今它的社会认知度和出现率急剧上升,同时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已经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课题。
陶艺本身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对陶艺也是由衷地热爱,通过多次的培训交流,在两年多的陶艺社团教学中,结合了其它非物质文化的素材进行了陶艺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下面就具体来谈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陶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具体举措及实际效果。
一、在陶艺社团常态教学中结合多种的非遗资源
笔者在陶艺课程的选材上主要结合了非物质文化的不同形态对此进行了开发和研究。
(一)结合活态的非物质文化素材
1.民间文学故事
学生结合文学故事临摹了梁祝文化公园的雕塑,它山堰十兄弟的面塑等等,通过临摹不但掌握了浮雕和圆雕的基本制作方法,同时学生还会大胆创新,比如在创作过程中,有的学生制作了现代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有的学生制作了一对精美的蝴蝶,有的结合梁祝文化公园中的婚育文化园中的抽象雕塑进行各种人物的塑造,这些作品都很好地体现出当代中学生对爱情及幸福生活的理解。
2.各种工艺制作技能
工艺制作的分类很细,如:草席编织技艺、根雕、木雕、面人、糖人、泥人、石雕、剪纸、漆画、泥金彩漆、造船、篆刻等。课外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问交流等多种方式来了解上述各种非遗文化的发展历史及制作技法,并将这些技法恰当地结合在陶艺制作中,让陶艺的装饰手法呈多样化趋势,例如,部分学生通过长辈们了解到家乡黄古林草席的编织方法后,就将草席的编排方式运用到陶艺的房子等作品中来进行装饰。有个学生的爷爷是个篆刻家,他就邀请部分同学到他家来听爷爷讲关于篆刻的历史、技法等,好几个学生就开始用篆刻的技法来进行陶艺作品中文字的浮雕制作,效果显著。
3.礼仪、风俗、节日庆典
每年的元旦、春节、元宵、五一、端午节、六一、国庆等节假日是大家所期望的,孩子们讲到节日就有做不完的题材,如有制作小孩子放烟花的、一家人在游玩的、元旦、文艺表演的、生肖动物等等。此外孩子们还会结合开渔节、庙会等风俗来制作各种脸谱、唱戏人、海底动物等。这些陶艺作品都能很好地体现出孩子们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结合固态的非物质文化素材
1.名胜古迹
我国的名胜古迹很多,如故宫、长城、鼓楼、天封塔、天一阁等。在进行小小建筑师课程安排的时候,笔者先向学生介绍各地的名胜古迹,尤其是对当地的名胜古迹做了详细的介绍,让学生通过印象、图片、文字介绍等进行了名胜古迹的制作,如有制作天封塔的、鼓楼的、长城的……
2.公园
主要结合学生所熟悉的月湖公园、南宋石刻公园等来进行陶艺制作。在学生的作品中有月湖公园里的各种动物游船,有游玩的人群、有将军的形象。
二、社会实践中参观、感受各种非遗资源
平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实地考察我国形式各异的非遗资源。如:去年我们初二的学生去了绍兴的鲁迅故居,在那里有一家买泥塑人物的店,店里的作品都是由非遗文化继承人宓风光老师所制作的,陶艺社团的学生在那里经过店家的讲解、老师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了泥塑人物的制作流程、上色技巧等,还有几个学生在那里座了乌篷船,回来后就制作了乌篷船及有地方特色的船老大。又如:我们每隔两年就会带陶艺社团的学生去宁波博物馆参观,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我们宁波河姆渡文化的历史及社会价值,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当地的文化。再如:结合宁波的南塘老街的糖画艺术、面塑艺术等。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习形式各异的非遗文化,这些都为更好地进行陶艺制作起到了积极的的效果。
三、非遗资源进中学陶艺社团的时效性
笔者认为在中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非常有效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师生是非遗传承的主体,学校通过持续性、常态化教学活动,把非遗项目植入校园生活。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交流、比赛,这些都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校的文化内涵,培育师生的文化素养,大力推动我校的陶艺教学。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一项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开创性举措,更是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陶艺社团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责任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三)我们陶艺社团活动中学生通过陶艺造型都能够享受着进步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因此陶艺社团成了学生最受欢迎的社团。
四、结语
笔者在日常的陶艺社团活动中挖掘各种活态和固态的非遗资源来开展教学,实践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非常有效的,它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校的文化内涵,培育师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学生在陶艺社团活动中享受着进步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喜悦。相信通过今后的努力我陶艺社团将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研究》安徽出版集团主管2012.9(上)
[2]《中国美术教育》江苏省教育厅主管2013,02
今天,我们一起去上陶艺课,老师讲完话以后,到我们进入了教师,陶艺课就开始了。
首先,老师问我们什么是陶艺,有人说是做一些平常没有的东西。还有人说是用黄河泥做的东西。老师都说:“你们说的都很对,但是要别人问你什么是陶艺,他说是捏泥巴玩,人家就会给你一巴掌。陶艺不是捏泥巴,它是一门艺术。同学们懂了没?”我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懂了!”。然后老师给男生女生分好后就开始了。我们一开始有的在玩黄河泥,但渐渐都不玩了,开始认真的坐了起来,做了一半,下课了,我们出去玩了一会,上课铃又再次打响,我们又开始做开我们的作品,搞笑的是,杨元翰和王若晨不会做,所以他们在玩黄河泥,下课了,我们组我做的最不好,我们组优秀的有:杨海龙、张邵凯、安鹏程。下课之后,我们就回宿舍了。
虽然我做的最不好,但我从中学到了,每件事想做成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本学期让同学们接触陶艺,既让他们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陶文化有更深的认识,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他们来说可谓意义深远。
通过学生进行陶艺作品制作的实践活动来看:首先从认识上,学生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操作角度来看学生能很熟练的操作,并且能制作和加工出比较精美的作品来;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制作出很有创意的作品来,总之,在这一学期的活动课中学生从操作及思维创新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玩泥”是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这么简单的活动中却启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了孩子一种终身受用的高尚志趣,开始懂得美,开始懂得艺术。
暖暖的阳光下,大家一起来到作品展示屋,欣赏造型各异的陶瓷作品。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孩子们和家长开始动手进行彩绘啦!你看,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孩子们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专注地给陶瓷样胚上色。参与其中的每个家庭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亲子快乐制作,一件件作品新鲜出炉了,做出了造型各异的作品,每一件都极富个性。活动现场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与家长沉浸在欢乐的气氛里。
孩子们互相欣赏着作品,家长们更是赞不绝口,在活动的最后,家长和孩子们自豪地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家长们都表示,此次的亲子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非常有意义,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亲子共享了陶艺乐!
上个星期,我们学校22名免考生前往少年宫参加拓展性课程,我也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说心里话,这次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在我的脑海深处却留下了不可消磨的记忆。做蛋糕,学陶艺,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学陶艺,而且收获还真不小。
我们在两位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来到一个陶艺工作室。那里可美了,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陶瓷工艺品,有茶壶、杯子、花瓶,还有餐具……形状各异。等大家都坐下了,我们系上围裙,要开始做陶艺了。老师告诉我们,今天要学做一只大公鸡,因为今年是鸡年,要求每个部分要做细致。说完,老师便开始示范了。他温和地对我们说:“鸡的身子比较难做,我把它示范一遍。首先要把一块正方形的泥块切成两块相同的长方形,取一块把它搓圆。再用擀面杖把泥块擀平,拿出报纸,把它揉成一个小小的圆,放在泥块上,再用泥块把报纸包起来,这样鸡的身子就完成了!身子有可能会破,但不碍事,只要用泥浆补上去就解决了。” 我认真听完后,便开始动手了,迫不及待的做起来。我把老师刚才讲的鸡身子做完,就开始做头了。首先把刚才用过的长方形泥块再切成一小半,再用擀面杖擀成一个小小的椭圆形,再在椭圆形的其中一面涂上一圈泥浆,贴在鸡的身子上。涂泥浆的作用是让泥浆固定住,不让它掉下来。然后用泥塑刀割出一个个小三角形的图案,老师还再三叮嘱说:“头的边缘一定要做光滑。”我看看自己做的,鸡的头上坑坑洼洼,我赶紧用泥塑刀修理,再在边缘涂上一点泥浆。头差不多做完了,然后做鸡的眼睛、鸡冠、翅膀、嘴巴,很快,我都完成了。最后,检查一下鸡的全身,不光滑的地方涂上泥浆。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次的活动真有意思,下学期我要好好学习,争取再次评为免考生!
“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妙和热情的世界。”绘画活动是幼儿情感表述的方法之一,让幼儿带着自己的情感而画,让幼儿带着自己的情感想象,只有溶入感情的作品,才是一副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本次活动,我结合三八节,选择平时妈妈对孩子的无私的爱,让幼儿懂得关心妈妈,于是我设计了美术活动——我送给妈妈的裙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3月8日是妈妈的节日,了解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体贴妈妈,增强幼儿对妈妈的情感。
2、鼓励幼儿运用色彩,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创造力。
3、锻炼幼儿手部的肌肉,提高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创作,体验快乐的活动。
教学难点: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色彩创造不同的作品。
活动准备
课件(妈妈的形象、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三幅关于妈妈爱宝宝的图片)、手提电脑、白板、投影仪、教师教具(一条白裙子)、蜡笔人手一盒、空白裙子图画纸人手一张、若干报纸世上只有妈妈好>
活动过程
一、运用课件,观看妈妈伟大的形象。
1、幼儿亲身感受妈妈伟大的爱,看课件,边播放边讲解。
(1)师:刚才我们看到了妈妈在做什么,你能说一说妈妈在哪个地方爱你?
(2)师:你得到妈妈的爱,感到怎么样?
2、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受爱。
(1)师:听,得到妈妈的爱是什么感觉?(再次欣赏音乐)
(2)师:回忆一下,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快乐的事情。
教师小结:妈妈真伟大,她平时要上班又要照顾你们,真辛苦,来,我们跟着音乐感受妈妈的爱吧。
3、在游戏中找到妈妈的爱
教师扮演妈妈,幼儿自由拉起一排,做游戏(老鹰捉小鸡),感受快乐的时光。
分析:引导幼儿通过感官,感受到妈妈的爱是一种无私,这是一种非常适宜的方法。
二、出示三幅作品,引导幼儿观赏。
1、师:你感觉画中的妈妈用什么方法爱你们?
2、师:除了妈妈给宝宝讲故事,还看到什么?
分析:孩子在欣赏过程中,培养幼儿关心妈妈。
三、引导幼儿为妈妈送一件礼物。
1、师:3月8日是妈妈的节日,节日就快到了,你准备送妈妈什么礼物?当妈妈收到礼物时一定很高兴。
2、师:(老师有意出示一条白裙子)把这个礼物送给妈妈好吗?
3、师:请大家帮忙让裙子变得更漂亮,好吗?(老师发放给幼儿每人画有一条白裙子的图画纸)
4、幼儿选择自己需要的颜色,进行创作,教师随机进行个别辅导。
分析:孩子们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作画工具,自由地表现裙子美丽,兴趣浓厚。
四、展示幼儿作品
1、请幼儿观赏他人的作品,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2、与同伴们共享作品。
教学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这是一个情感的驿站,是爱的舞台。爱。是永恒不变的话题,而妈妈对孩子的爱,那是伟大的、无私的。通过这个活动,更能让幼儿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要学会感恩父母,使幼儿对妈妈的情感更浓烈。
2、对活动效果的反思:这是以涂色活动为主的一个方案活动,其中主要是色彩的运用,有些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不够强烈。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彻底发挥想象,大胆运用色彩,增强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
3、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作为一名教师,应逐步引导幼儿运用色彩,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使作品更加出色。
4、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从活动中,幼儿出现了一些和预想不一样的反应,没有及时采取行为,为幼儿解决问题,应尊重孩子的意愿,鼓励幼儿,敏感的察觉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幼儿的行为。
活动 时间 2013.10.17.
活动地点
辅导 教师
参加人数
活
动
内
容
记
录
一、激发培养学习兴趣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以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感人的音响等丰富的媒 体表现形式,采用故事、游戏、歌曲、歌谣等方法,创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情 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帮助他们 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娱乐形式中,发
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这正是掌握知识的前提。
二、创设真实语言环境
对学生进行听力、口语、会话等训练,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协调 发展。给学生提供能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自然情景和教学情景,使学生积极参与 语言交流,产生一种应用英语的欲望。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争取达到面向全体。
四、培养各种能力,展示学生风采
不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习习惯,发展交流能力、语言能力、应对能 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差异。
五、直观学习突破教材重难点
引导学生认真看书,养成自己学习的好习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 获取新知创造条件。并在学中理解所学知识,感悟所学的知识。
活动成果
一是建章立制,统一活动“定时间”。
该街结合实际,制定了《千泉街道“党员活动日”制度实施方案》,明确每月5号为党员固定活动日,活动主题采取“7+X”的模式,涵盖了学习教育、民主议事、党务公开、组织生活、联系服务群众、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等内容,并按照“一月一计划、一月一主题”的要求,每次活动不少于半天。
二是紧贴实际,按照需求“定内容”。
坚持以党员需要为基本要求,以“7+X”形式确定每月活动内容,使“活动日”真正成为了党员集体充电补钙的“学习日”,集中民情民智的“议事日”,党群同心同力的“奉献日”。目前,49个党组织完成了全年“党员活动日”主题活动计划表。
三是创新载体,灵活方式“定地点”。
紧扣活动主题,灵活确定活动地点及时告知党员。学习教育、民主议事等活动在党员活动室搭建“主阵地”;技术培训等活动在远教平台搭建“一线课堂”;扶贫帮困、志愿服务等活动在确定的帮扶对象家中搭建“爱心圈”。明确活动地点有效提高了党员的参与率和积极性,使“党员活动日”成为了党员的“节日”。
四是年终评比,规范管理“定考核”。
2014年3月5日是第1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动员引导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营造争做新时代雷锋、争当志愿者的良好氛围,沾化团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以“青春志愿行 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在三月五号雷锋纪念日这一天,应团县委号召,我校同学在班主任和班干部的领导和指挥下进行了学雷锋纪念日的活动。
一、召开动员大会
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召开动员大会,副校长吴承刚;政教主任万新勇等同志作了动员讲话。
二、召开了主题班会,班主任进一步动员部署。
三、各班分头开展活动。
学生感受:
1.负责清洗展板的同学们说:由于天气十分的寒冷,用抹布擦洗过的展板非常凉。为了防止清洁不彻底,同学们又找来报纸将水全部擦干。我们从这里也可以想到,当年雷锋叔叔也是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下为人民服务的,真的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2.认真清理校园白色垃圾的同学说:活动虽然是辛苦,但是同学们都为自己能美化自己的校园而感到高兴。其实,我们的校园也同样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当这里的环境如此的清洁和美丽时,我们内心也会感到十分的愉快,所以这次活动也是提醒了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持校园内的环境卫生,不能乱扔垃圾,不能破坏学校整体的美感,同时也让我们又一次怀念雷锋叔叔和他生前所为人民作出的贡献。本次活动最终圆满结束,为我们一周丰富的学校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同时让
我们更加期待下一周的到来,愿同学们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度过每一天!
时间:3月7日下午1-2点 地点:元岗公园
参加人员:刘骏
盘梓桐
赖政廷 谭慧琳
颜玮纾
陈浩
陈梓越
钟瞳
谭楚蒽
张骏
杨霖
邹阳
肖忆琪
活动内容:在小区捡拾生活垃圾,清理绿化园地。
活动感想:这次活动,我们捡到的垃圾很少,说明人们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程度都大大提高了。
学雷锋活动感言
星期六下午,为响应学校“学雷锋·做好事”的倡导,我们小队在金都院小区开展了清洁活动。以前,我们总是依赖父母,很少为他人着想,觉得别人为我服务是应该的。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收获很大,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体会到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尽管我们捡垃圾累得满头大汗,但是看着变得干净整洁的小区,我们感到非常欣慰。我们明白雷锋精神的内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虽然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我们会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 现代版的“小雷锋”!
成长小队:
刘骏
盘梓桐
赖政廷
谭慧琳
钟瞳
谭楚蒽
张骏
杨霖
邹阳
肖忆琪
颜玮纾
陈浩
陈梓越
2010年3月9日
小队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0-3-5 活动主题:清洁我们的新家
参加人员:闪电小队、春笋小队、满天星小队、阳光小队的全体成员
活动过程:我们在班主任彭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一场“清洁我们的新家”大行动。为了不让日光灯的灰尘撒在头上,我们学着老师的样子,把一个塑料袋套在头上,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样子可有趣了。别以为我们年龄小,虽然我们在家里一般不做什么家务,可是在这里,大家都使出了全身解数,卖力地劳动着,你擦玻璃窗,我来擦黑板,你来扫地,我来拖地板,那架势,绝对是不扫干净不罢休!大家个个累的满头大汗,可是看着焕然一新的新家,每个人脸上却都是笑嘻嘻的。
活动小结:通过这次清理新的教室,让我们这些平时不太劳动的孩子们知道了劳动的辛苦,也会更加珍惜劳动的果实。
辅导员寄语:希望你们也会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
小队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0-5-22 活动主题:我读书,我快乐
参加人员:闪电小队、阳光小队、满天星小队、春笋小队的全体成员
活动过程:我们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来到学校学生阅览室。在这里不仅环境安静舒适,而且能让我们尽情徜徉在书的海洋里。不管是漫画、科技、小说、绘本,我们都看得津津有味。一坐下就不想走了呢!虽然今天收获很大,希望能经常来这里看看书,丰富我们的知识。
活动小结:队员们活动积极,酷爱阅读。
辅导员寄语:学生阅览室扩大知识面的好地方,活动很有意义。
小队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0-4-16 活动主题:世博知识知我积累
参加人员:闪电小队、春笋小队、满天星小队的全体成员
活动过程:世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作为一名上海的小学生必须对即将在身边召开的世博会有所了解。因此,同学们各展所长,有的从网上找一些相关历届世博会的主题;有的从报章上收集一些与海宝有关的知识;有的从图书管里借来了与世博园有关的书籍„„大家热情高涨,一起学习了与世博有关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
活动小结:队员们积极参与,亲自动手收集和查找,让我们与世博跟近了。辅导员寄语:了解世博、参与世博、奉献世博,走进世博。
小队活动记录
小队名:春笋小队
活动时间:2009年8月30日 活动地点:元岗小学二(1)班教室 活动过程:
今天离开学还有短短的一天,我们从原来的一年级课室搬到了二年级课室,我们心里都喜滋滋的。可是,由于两个月的假期,我们新的教室里布满了灰尘,角落里都是一些恼人的蜘蛛网,我们决定要给教室好好地打扫一翻。
于是,我们在新班主任彭老师和余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一场“清洁我们的新家”大行动。别以为我们年龄小,虽然我们在家里一般不做什么家务,可是在这里,大家都使出了全身解数,卖力地劳动着,你擦玻璃窗,我来擦黑板,你来扫地,我来拖地板,那架势,绝对是不扫干净不罢休!最累的要数擦墙壁了,墙壁因为装修多了很多黑黑的印子,用水擦擦不掉,用洗洁净擦,还是擦不掉,我们只能用钢丝球慢慢地擦着,好不容易,才擦干净。大家个个累的满头大汗,可是看着焕然一新的新家,每个人脸上却都是笑嘻嘻的。
活动心得/收获:通过这次清理新的教室,让我们这些平时不太劳动的小“太阳”们知道了劳动的辛苦,也会更加珍惜劳动的果实。我们也会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
小队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09-10-10 活动主题:我与国旗
参加人员:阳光小队的全体成员
活动过程:风和日丽的午后,我们小队组织了“我与国旗”的宣传活动。我们一行十多人来到广场,这里居民聚多,正是宣传国旗和倡导悬挂国旗的地方。同学们忙碌的在广场上、超市出口处,向过往的行人们分发了倡议书。倡议在建国六十周年的喜庆日子来临之际,人人爱护国旗、家家悬挂国旗,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飘起来。让这份满怀热爱祖国的行为,为新中国成长的六十年,献上胜蓝少年给伟大祖国的一件特殊生日礼物。
活动小结:“我与国旗”的活动过程中,不仅是队员们对国旗的热爱,更是祝福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辅导员寄语:快乐的学,有益地玩。
小队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09-11-2 活动主题:图书漂流
参加人员:闪电小队、春笋小队、满天星小队的全体成员
活动过程:你也许会问:什么是图书漂流?图书漂流就是在一些自己看过的书上贴上一张“请阅读我吧”之类的小纸条儿,再将书放到班级的图书角,有兴趣的同学就可以在课间或午间翻阅,让原本已经没用书能继续发挥它的能量。活动小结:队员们不仅捐献了很多图书,为班级的图书角添砖加瓦,也增进大家的友谊。图书漂流,学生受益。
辅导员寄语:看到学生们聚在阅读图书,感受读书的乐趣,由衷地感到高兴。希望书能能为你们终身的伙伴。
小队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09年12月4日
活动目标:(天气转凉)坚持锻炼,增强体质。活动要求:
1、在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天天自锻十分钟以上,养成健身好习惯。
2、做好早操和课间操,精神饱满,动作准确到位。
3、能连续不断地跳短绳30秒钟以上、踢毽子30秒钟以上或连续仰卧起坐10次以上。
小队活动记录
中队一(1)中队。小队名称:闪电小队 活动主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小队成员:罗穗华
沈思妍
郑瑞玲
蔡梓浩
陈俊标
庄国浩
吴楚震
时琛
欣旭
陈爵耀
唐彩冰
陈锦圣
活动情况:观察水表,并计算了家里每月、每天用水的量。时间:2009年1月15日 地点:自己家中
内容:家用的水可真不少,我们得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生物最初就是从水中产生的。然而随着人口膨胀和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因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激增和水体污染而造成的水资源危机,因此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同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队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09-4-10 活动主题:放飞的祝福
参加人员:春笋小队、满天星小队的全体成员
活动过程:三月春暖花开,我们小队也举行了一次特别的祝福活动。由小队长带领队员学折纸飞机,并在飞机上写上自己对春天的祝福和画上喜欢的图案,然后在天河公园草坪上举行飞行大赛。凉爽微风的天气,给纸飞机创造了飞行的好条件,队员们玩得不亦乐乎。
活动小结:队员们不仅学会了纸飞机的新折法,还体会到不同的折法对飞行的影响。一展身手的快乐和爱国情怀结合在一起,小小的活动也获益匪浅。辅导员寄语:虽然时间有限,活动很小,但是只要孩子们聚在一起玩就会有无穷的乐趣。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对他们做好有效的引领。
小队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09-6-29 活动主题:快乐阅读
参加人员:一(1)中队各小队部分队员
活动过程:6月29日下午2点,我们在林蕾家读了课外书,有队员:梁思柔
张情怡
赖瑜瑶
戴汪杰 朱颖如 依霖 黄逸龙 朱颖欣
陈嘉顺
林蕾 李
梁诗蕴和我参加。看着队员和我一起学习,一起复习本学期学习的知识,我觉得我们的智慧又一次温故而知新了。
小队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09-6-25 活动主题:保护我们的家园 参加人员:春笋小队的全体成员
活动过程:5月25日,我们一(1)班春笋小队的爱心小队利用课后时间,在校园门前的元岗公园开展了一次意义丰富的小队活动。我们帮环保工人扫地,虽然我们做的并不多,但这是我们一份小小的心意.从劳动中我们懂得了很多很多保护环境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这一天,虽然天气很热,但我们觉得特别快乐。
小队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08-9-9 活动主题:制作节日的贺卡 参加人员:闪电小队的全体成员
活动过程:明天就是教师节,9月9日下午放学后, 我们在戴汪杰家一起动手制作教师节的贺卡,我们做的贺卡有各式各样,我们还画上了精美的图,写了自己对老师的祝福和感谢,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节日的问好。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好多知识。同时我也企盼下一次的活动。
小队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08-9-27 活动主题:为祖**亲致敬 参加人员:满天星小队的全体成员
活动过程:国庆节即将来临,我们一(1)中队要开展歌颂祖国的诗朗诵活动,这一天,我们队员早早来到元岗公园,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时隔,在“金嗓子”——吴巧银的指导下,一次一次的诵读,大家互相提意见,不久,我们的是个读得很有感情,相信我们小队能在活动中获胜。
小队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结合教学内容,观察季节变化并制作树叶标本 活动时间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六下午 活动地点 植物园
活动小队长 春笋小队 活 动 内 容
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秋天的知识,树叶落了„„要到什么地方能感受到秋天的变化呢?当然是植物园了。11月16日下午,天气晴朗,我们春笋小队集合在植物园门口。进入园区,顺着景观大道一直走,我们看到了盛开的秋菊,红的、黄的、白的,就像一双双小手在欢迎我们。再往前走,有些树换上了黄外套;地上的小草东一块,西一块,不像春天那样嫩绿也不像夏天那样茂密。观察了植物的变化,我们在找到空的石桌和石凳,准备我们的下一个活动:制作树叶标本。
我们准备了剪刀、纸和双面胶,用一片片落叶做成一幅幅的画。我们所用的叶子当然不能从树上摘,而是从地上的落叶中一片片筛选出来,用剪刀修剪成各种形状,再根据叶子的形状拼接出图形,用双面胶贴在白纸上,用笔勾画出周围的装饰,做出我们的手工画。
队员小结:通过小队活动,我们在大自然里学到很多知识,结合课堂上老师教的,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四季的变化,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
小队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08-12-3 活动主题:并制作树叶标本 参加人员:春笋小队的全体成员
活动过程:上周我们观察了植物的变化,我们准备下一个活动:制作树叶标本。我们准备了剪刀、纸和双面胶,用一片片落叶做成一幅幅的画。我们所用的叶子当然不能从树上摘,而是从地上的落叶中一片片筛选出来,用剪刀修剪成各种形状,再根据叶子的形状拼接出图形,用双面胶贴在白纸上,用笔勾画出周围的装饰,做出我们的手工画。
【陶艺社团活动记录】推荐阅读:
小班主题陶艺区域活动:春天11-04
亲子陶艺DIY活动教学方案12-16
中班美术教案陶艺活动:奇妙的海底世界02-22
小班美术教案陶艺活动设计:一盘水果11-09
做陶艺日记06-01
陶艺论文06-30
陶艺教案11-20
学校陶艺02-03
中国古代陶艺02-15
陶艺作业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