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上课(精选5篇)
上课瞌睡,已经成为了课堂效率的最大杀手。谁也不想在课堂上睡觉,但是种种原因,让我们在课堂上频频睡着,有的人是一看书就睡着,老师面对着“瞌睡大军”也无可奈何。针对这些情况:《学习科学》帮我们分析原因:
寻找“上课瞌睡症”的根源,大致有以下几个因素:
(1)可能是由于上课前过度的兴奋,忙于其他琐事,上课时突然安
静下来,立即感到身体疲惫不堪,瞌睡不断;
(2)可能是前一天晚上睡的很晚或者干脆刷夜了,导致第二天捧着
个熊猫眼去上课;
(3)也可能是没有午睡,在夏日的中午不午睡等于“自杀”;
其实以上的原因都是导致我们上课睡觉的一些外在因素,主要是休息时间不够造成的。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压力,才会得过且过,才会出现精神不集中,分神现象。
既然找到了原因,当然要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克服“上课瞌睡症”才是王道,上课有效率才是王道!
我给大家列出以下几个克服的方法:
第一,课间出去洗脸,吹风。这是个不错的方法,如果我在上课时瞌睡,我会选择这种方法去驱除瞌睡的困扰。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在洗完脸之后滴两滴风油精,效果会更好。
第二,可以向老师申请站起来听课。这也是个不错的方法,人睡觉都是躺着,最多是坐着,所以站着时不容易睡着。如果瞌睡的时候可以试着站起来听课,这样可以让自己处于紧张的状态,等到瞌睡没有了再坐下来。我想,很多老师也是支持这种做法的,毕竟,效率第一。
第三,效仿“头悬梁,锥刺股”,用暴力击打自己,让自己惊醒。这虽然看上去恨残忍,但是不排除是一种好的方式,效果真的不错,不过下手要注意。
第四,小憩一下。这个方法我想是大部分学生所采用的,但是因人而异了,很多学生还是不习惯在桌子上趴着睡,而且也不一定能睡得找,也许就睡过了,如果真的这样,还不如回家回宿舍安心的睡。
以上四种方法是针对解决疲劳,外在因素的方法;真正的原因我们该怎么解决呢?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研究, 全面地了解教师有效教学和各校构建高效课堂的现状, 既为“有效教学模式和高效课堂的研究”课题研究提供理性材料, 又为改进课堂教学的不足, 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加快构建高效课堂的步伐, 为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改进措施。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听课评课, 座谈交流, 查阅资料 (备课教案、听课记录、学校的检查记录) , 广泛收集信息。在分析、研究取得的材料的基础上写出调查报告。
一、教师问卷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100份, 其中有效问卷95份。问卷共设8个问题, 其中前7个是选择题, 最后一个是简答题。我们对被调查者的答题情况作了认真统计, 综述如下。
对导入新课, 61.0%的教师仅用2~3分钟, 这为保证接下来的新知识授课有足够的时间创造了条件。为了提高导入新课的有效性, 52.6%的教师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激发学习热情”。93.7%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教学, 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对因讲授方法不当而造成课堂有效性不高的问题, 53.7%的教师认为是“生动、形象不够”。对于有效性的提问, 88.4%的教师认为要“精心设计问题”。如何处理学生的不当回答, 93.7%的教师表示要“启发学生继续思考”。
多数教师课后没有进行教学反思, 为逃避检查才写了教学反思, 甚至有教师从教案书上照抄了教学反思。
在问答题中, 教师列出了十多个教学低效、无效的现象, 主要是教师备课不充分、教法不当、教学手段落后、未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冷落学困生、讲多练少等。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地制约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课堂现状的分析与透视
通过问卷调查, 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与一线教师座谈交流, 查阅教师的备课教案、听课笔记和学校对教师进行的检查记录等, 我们收集了大量与教师高效上课有关的信息, 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觑。
1. 备课不够深入, 高效课堂难以实现
课题组在实地调查和查看教师教案的过程中, 发现不少教师简单地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 写教案就是抄教案。他们仿写或“网抄”他人的教学设计, 缺少独立思考的备课, 这种教案在课堂上实用性不强、操作难度较大,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很难保证高效课堂的构建。
2. 三维目标缺乏落实, 忽视情感体验
教师在备课与教学中着重强调知识性目标, 往往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知识传授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特点, 教师依然以文化检测 (实为考试) 为重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将新知识讲清楚、讲明白, 并让学生反复读、背、写以牢记于心, 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视, 也就是说学生能完整地把知识学到手, 却没有感受到人类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没有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 重视教学的预设, 忽视教学的生成
教师强行将课堂教学过程纳入自己备课时预设的轨道, 备什么讲什么, 备了的一定要讲, 不备的一律不讲。为了自己能掌控课堂, 着力引导学生回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过于强调自己的预定计划, 将课堂教学引向自己设想的方向, 忽视课堂师生互动和问题的生成。很显然, 这是强牵学生鼻子跟着走的行为, 没有达到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定导的要求, 这种课堂是很难获得高效的。
4. 讲多练少不动笔, 学生乏味被动
不少教师以自己为主角, 整节课满堂灌, 把双基训练抛之脑后, 学生乏味地听“广播”, 不动手, 不写字, 不读书, 不做习题。学生敢“怨”不敢言, 要么强装认真样, 要么伏案打瞌睡。这种教师完全不管学生学习感受的做法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这种行径与构建高效课堂格格不入。
5. 华而不实, 三尺讲台谁在“走秀”
“活动与探究”这类的设计和教学环节只停留在教案上, 平时上课时不用, 只有公开课、示范课上用, 目的是提高教学的“观赏性”, 以期得到听课者的好评, 却忽视了学情分析、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培养。这是明显的“走秀”行为, 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年轻教师的课堂上。
6. 少用多媒体, 不利提高教学效率
我镇包括中心校在内, 教师很少使用多媒体教学, 无论模式一、还是模式二和模式三的课堂都得不到推广。这种缺少科技含量和现代气息的课堂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也不利于节约时间和提高课堂效率。
7. 拖堂现象普遍, 恶性循环不断
拖堂是不可取的, 既累教师也累学生, 但奇怪的是不少教师乐此不疲。对学生来说, 每节课40分钟已足够, 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都可以作出科学的解释。事实也表明, 拖堂授课效果几乎为零。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拖堂影响了下一节课的有效进行, 造成恶性循环。
三、设想和努力的方向
1. 加强学习, 走出教学误区
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无效现象一直困绕着农村小学校, 这与教师缺乏业务理论学习, 对开展课程改革认识不足有关。因此有必要加强学习, 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 学习课程标准, 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阅读教育类期刊和书报, 加强认识, 提高理论水平, 坚持走深化教学改革的道路, 确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时俱进, 这是探索有效教学模式和建构高效课堂的基础。
2. 实践科学发展观, 达成三维目标
教师要在教学中实践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通过讲练结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教师要切实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消除由于自己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 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 一节课中授课效果最好的就是前20分钟, 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理解和记忆的效果最好, 因此, 应把重难点内容尽量安排在这20分钟里学习, 而剩下的时间可以安排讨论、练习、拓展思维、当堂检测等。
3. 摆脱预设束缚, 寻求灵活多样的教法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教师不要强行将课堂教学过程纳入自己在备课时预设的轨道, 不要为了自己能掌控课堂, 而着力引导学生回答出教师想要的答案, 过于强调自己的预定计划, 将课堂教学引向自己设想的方向, 忽视课堂师生互动和问题的生成。因此, 有些知识在备课时考虑了, 但在课堂并不一定要讲, 某个教学内容事先考虑用某种教法去讲解, 但课堂上学生不一定喜欢, 所以, 教师要视学情灵活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也就是要以学定教, 因学定导。
4. 激发学习兴趣, 开发高效课堂源动力
要开发高效课堂的源动力, 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 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 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 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一种热爱之情, 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实践、去创造, 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5. 借助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永葆教学先进性
《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倡教师使用电脑备课, 多制作精美课件, 上课时多使用多媒体教学,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效率, 这也不失为让教师走出“时间困局”减少拖堂的举措。
6.“教”“研”并举, 为构建高效课堂护航
初中教我们政治的是个整天不修边幅的小伙子,他看着不怎么起眼,课却讲的特别好,虽然拿着政治课本,但上课几乎没翻过,站到讲台上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讲,非常的有条理,还把我们要记忆的内容给我们一条条的理出来,教我们如何记忆,记得当时记住的几个题一直到上大学学习邓小平理论,还特别的清晰,稍微有点提示就能完全回忆出来。当时觉得他也没什么了不起,要上五个班的课,可不就记住了,现在细想想,如果他不是用心的钻研了教材,把知识点进行了串接联系,也不可能会那么纯熟。我们现在上课也在备课,但总觉得不那么透彻深入,也达不到不拿教材的水平,其实,不在拿什么,而在你的脑子里装了些什么,是不是已经把整堂课的思路理清,把重点、难点如何突破理顺了,是不是已经熟练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已经认真备课了,可一到课堂上就不行了,觉得设计好环节却弄的一团糟,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正的理清思路,理顺重点、难点的突破,只是觉得这样讲可以,就觉得把课备好了,可是学生是有独立思想的,他未必和你想的一样,所以还应该在备课是充分设想一下,学生会如何,我该如何,那样才会有所准备,不会因为学生的出乎意料而乱了方寸。以前讲课时我发现,自己觉得非常简单,讲的非常明白的地方往往是学生掌握的不好,因为老师只考虑自己了,忽视了学生的感受。
东风中学 黄照铝
2015年4月2日,我参加了学校《有效上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上课问题与对策》的学习,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得到了很多的体会具体如下:
首先,学习了“问题生成课行动策略”、“问题拓展课行动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系统的行动策略”、“ 差生转化系统的行动策略”。
导致学习效能低下的原因
(一)教师方面
1.教师角色没有转换,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方式不适应小组合作学习。
2.教师教学策略简单,影响了合作学习的内聚力。
3.缺乏教学智慧,未开发学习工具,不能满足小组合作学习的需要。4.学生分组不够合理,未建立合作学习机制,组内管理自由松散。5.小组内没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随意化现象严重。6.生成问题质量差,讨论内容简单。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合作意识差,缺乏合作的内在需求。2.学生不知合作方法,缺乏合作的基本技能。、三、行动策略
(一)激发愿景策略
1.召开主题班会,建立我的愿景。2.学习愿景化,时时激发,增加动力。3.建立班级愿景,增加团队凝聚力和学习力。
(二)评价机制策略
1.健全五级学习评价机制,全面落实学习责任。
2.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公约。引进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意识和小组合作学习技能。
3.引进契约学习评价机制,照顾学习表现差的学生,缩小学生间的差距。
4.学习成绩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维护差生尊严,发扬合作学习精神。
(三)问题生成策略
1.使用问题生成表,引导学生自主生成问题。2.小组讨论生成问题,填写小组问题生成表。
3.小组展示生成问题,引发小组间的讨论与交流,生成高质量问题。
(四)问题策略训练 1.科学设计问题训练单 2.课前小组生成问题训练单
3.强化单位时间内的训练速度,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训练质量。4.展示训练问题,引发小组间的竞争与评价,探究科学答案。
其次,行动策略
(一)全纳策略 1.真诚地爱学生。2.悦纳每位差生。3.完整视角看待差生。4.用持续的观点看待每位差生。
(二)研究策略 1.分析成因。2.建档观察。
3.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
(三)点燃策略
1.激励理想,唤醒动因,规划愿景。2.唤醒自信,激发愿望,树立信心。3.激起情感,呼唤热情,唤起行动。
(四)指导策略
1.课前超前学习,指导有效学法,学会自主学习。2.课中重点关注,鼓励展示个性,任务分层完成。3.课后增加交往,定期检查任务,感受成功喜悦。4.指导有效记忆,创设展示平台,体验成功乐趣。
(五)合作策略
1.创设合作环境,培养合作意识。
2.规范合作学习,人人都当代表,课课都有责任。
(六)评价策略
影片的故事情节很简单, 不像有些好莱坞大片一样, 全部是特技和耍酷, 它只静静地展现一个人一生的爱和善良, 给我们很多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启迪。
电影讲的故事并不复杂, 说的是在二次大战中, 一个犹太血统的男人怎么乐观坚强地在纳粹屠刀下保护自己儿子的故事。影片中圭多在遇见美丽的朵拉后, 开始了自己的美丽人生。他们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着, 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但是, 法西斯在一次生日聚会上将他们父子带走了。圭多为了给儿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残酷的集中营里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他告诉儿子眼前的一切都是一场游戏, 只有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才会有奖励。圭多为了让儿子相信游戏会有胜利的结局, 故意昂首挺胸, 微笑着走过儿子藏着的箱子前面, 然后慢慢地走向纳粹的刀口……看到这里, 我的眼泪哗啦啦地流了下来, 发现旁边的同学们也都哭得一塌糊涂了。
在我这九年的学生生涯中, 上过的课数都数不清了, 但只要是上课看电影, 这样的课堂总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尤其是这么好看又感人的片子。相比起老师们不辞劳苦地一遍遍让我们背课本, 做作业, 虽然他们忙得口干舌燥, 但是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多放点电影, 一方面可以促进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还可以寓教于乐, 调节课堂气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