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问交警执行方案

2025-0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慰问交警执行方案(精选5篇)

给交警的慰问信 篇1

您们好!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伴随着喜悦,满怀着憧憬,我们告别了俱乐部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寒冬,即将踏入充满机遇和希望再创新辉煌的20xx年。值此新春来临之际,谨向俱乐部全体会员表示最亲切的问候和最崇高的敬意!

虎去威犹在,回首俱乐部成立以来的短短几个月,我们这个和谐的大家庭不断发展壮大,从刚开始的x多人发展到现在的近x人。我们先后组织参加了“世界无车日”等几次大型的社会公益活动,让全市人民了解我们、支持我们并积极的参与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参加了在xx长宁举行的#from节庆给交警的慰问信、俱乐部春节慰问信及军队转业干部工作处20xx年春节慰问信全国性的冬泳活动,获得骄人的成绩,亮出了我们的旗帜和我们的风采,我们的名气在全市乃至全省越来越大。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如此多娇?是因为我们有了一个值得信赖、能与大家同心同德的家——冬泳、骑游俱乐部!是因为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俱乐部的建设与发展,在此,俱乐部特向你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兔来运更昌,新的一年,俱乐部将在大家的关心支持下,贯彻健康快乐的宗旨和公平公开公正的运作模式,争取更多的展示我们风采的机会,为大家提供健康快乐的平台。

慰问交警执行方案 篇2

执行力是理解、贯彻和执行上级决策与部署的能力,是行政机关内部管理强制力的具体体现。基层交警队伍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上级决策的实施,关系到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如果缺乏执行力,再好的政策和思路也等于一纸空文,再完善的制度、再正确的决策也不会发挥作用,再美好的蓝图也不会变成现实。下面笔者结合滕州工作实际,就基层交警部门怎样才能提升队伍执行力,浅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基层交警部门执行力现状分析

从总体情况看,当前滕州交警大队在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指令、工作部署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是好的,队伍整体形势是好的。但队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执行力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一些如弱化、缺位、错位、变形、走样等情况,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队伍战斗力,损害了公安机关和党委政府的形象,根据日常督查和掌握的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有法不依,有禁不止。个别民警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在办案中不能依法履责,吃拿卡要,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捞好处,明目张胆向当事人索要钱物,把权力当作发财的资本,大办“关系案”、“人情案”,甚至有的执关系勤,放关系车,与“车托”、“事故托”沆瀣一气,与车队、车主相互串通、收受现金、礼品、报发票等等,性质恶劣,影响极坏。

(二)变通执法,厚此薄彼。个民警由于出于谋求私利等心理原因,随意变通执法,执行中厚此薄彼。比如遇有熟人违法就降格执行处罚,该拘留的作罚款处理,该吊销驾驶证的不上报审批;在处理事故中随意“协调”事故诸方的责任分担比例,与法律规定的意志往往背道而驰,这些都暴露了在执法办案中个别单位、民警对自由裁量权所持的随意性、不严肃性。

(三)推诿敷衍、冷漠生硬。有些民警,特别是在车管、交通违法处理、事故处理等窗口单位的民警,不能正确对待正常的警民关系,对待群众暴露出敷衍、冷漠的态度。广大群众普遍反映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接待中能推就推、推诿敷衍。尤其是在处理交通事故中,有的案例直至拖到法律规定处理的最后期限才办理、处理,还有的对群众办事所缺少的手续不全等不热心解释、未一次告诉清楚、让群众来回跑许多次等等。

(四)纪律松驰、警令不畅。有的民警在对待上级领导的指令性、命令性的安排、部署、要求等,执行不及时、不到位、不彻底、不严肃,个别的甚至因思想或能力问题干脆不执行,对自己所负责的业务工作不熟悉、不热爱,得过且过,在其位不谋其政。有的存在双向查车、乱扣乱罚,罚态度款等问题;有的民警对机动车无牌无证、超速超载、乱停乱放、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不罚不扣。

二、基层交警部门执行力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理解存在误区。个别民警对上级指示、政策、文件贯彻不深,没有很好地理解上级的意图和目标,导致执行中出现应付的现象。特别是个别基层领导未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自我感觉良好,喜欢自由发挥、随意落实,导致执行结果完全走样。

(二)部门职责分配不清。由于对科室中队和民警的岗位职责设臵不清,使每个人做的工作没有清晰的职责和标准范围。执行前又未能协调和沟通好,导致基层单位和民警无所适从,只好应付执行。一旦执行出现问题,就相互推诿扯皮,执行效率始终徘徊在低位。

(三)监管督察不到位。在执行力贯彻中,由于上级部门的监管督察不到位,因为在执行力中随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监督指导,随时帮助解决,随时予以纠正。造成执行力在贯彻执行中,逐渐偏离中心,其结果也必然难以理想。

三、切实提升执行力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民警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交警队伍,是增强执行力的根本保障。因此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时刻把队伍管理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认认真真的落实好队伍管理各项措施。一是提升领导执行力。执行的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干部。带动力就是感召力,感召力就是无声的命令,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大队领导班子成员、科所队长对每一项具体工作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发挥好领导带头作用,真正做到一级带动一级干,让全队上下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活力。二是要加强政治道德教育,提高民警的思想素质。要坚持用正面的教育引导人,帮助民警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着重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为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打下基础。三是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谈心、交心活动,培养民警对党、对群众、对职业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工作中名利、责任与义务的关系,固化民警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激励民警奋发进取、努力工作。四是要持续提升民警的业务素养。要结合交警的业务特点,经常组织专业培训、岗位练兵、学分积分考试、月度业务测试、专项作业训练等业务练兵活动,使之能够熟练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做到融会贯通,准确运用。同时还要不断深化和拓展业务培训的内容和范围,强化对公安交管业务知识的掌握,通过广泛吸纳业务知识,能够紧跟形势,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为实现“一警多能”打下基础,最大限度发挥民警的岗位执行力。

(二)改进工作方法,改善民警的执法环境。新形势下公安交通管理和执法工作面临新挑战,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环境不良而导致的执行变形和发生偏差。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通过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及大走访等活动,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和交流,增进理解,密切关系,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为我们执法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执行环境。二是要彻底改变执行的方式方法。要切实转变执法管理型为服务和谐型的执法理念,把强制命令式的管理改变为和风细雨式的服务,要善于用群众语言和用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来管理、来执法,力诫因执法方式方法问题而造成负面的影响,在执行方式上,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洪洞交警大队创建文明公路方案 篇3

深入开展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活动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推进实施2011年“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化示范创建活动,按照省厅交管局《全省公安交警深入开展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公交管[2011]79号)的部署和要求,大队决定从2011年5月11日至12月20日在全县范围深入开展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活动。

一、创建目标

在2010年全市交通秩序示范公路创建的基础上,按照突出重点、分级创建、全省联动、以线带面、群众参与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创建标准,深化创建内容,提高创建效果,形成规模效应,完成创建目标。通过创建活动,在全县劲吹“文明交通”之风,进一步改善公路通行秩序,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规范民警执勤执法,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使创建公路成为通行秩序的示范路和事故预防的样板路,成为文明大道和平安大道,成为人民群众愿意通行的放心安全路。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县公安交警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大队成立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工作领导组,大队长高建军任组长,教导员孟银生、副教导员郭洪平及各副 1 大队长任副组长,成员为支队秩序科、事故科、车管所、宣传科、办公室及各中队负责人。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大队秩序科,办公室主任梁力副大队长兼任,副主任由秩序科负责人陈小琦担任,负责主要工作。各中队负责人要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三、创建范围

县级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范围: 洪乔路(辛村十字口——乔家湾十字口)

四、创建标准

(一)行车文明。国、省道大货车违法超车、短途客运车超员、超速行驶、无牌无证、遮挡号牌、不系安全带等显见交通违法行为百车发生率日均流量2万辆以上的不超过9%、日均流量1万辆以上2万之下的不超过8%、日均流量1万辆之下的不超过7%。

(二)执法规范。各条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路段的执勤民警,要坚持严格公正规范执法、理性平和文明执法,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规范设臵执勤点,明确重点时段、重点路段,提高路面见警率、纠违率和管事率,统一规范动作语言、统一着装、统一佩戴证件、个人防护和单警执法装备齐全、日常业务“一口清”,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严格执法的同时要做好热情服务,及时发布道路通行信息,积极救助危急群众,真正做到有困难要民警,努力构建警民一家的和谐关系。

(三)安全畅通。有效遏制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路段的重大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同比下降,不发生因超速行驶、酒后驾驶、超员载客、疲劳驾驶、逆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因上述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百公里不超过0.6起。

(四)设施完善。创建路段交通标志、标线清晰、规范、连续。弯道、坡道、桥梁、隧道路段设臵警示提示标志或者减速设施。依山临崖路段要设臵硬性防撞隔离设施,常下坡路段要顺势修建缓冲带、颠簸带、防护坡。高速公路入口悬挂或设立“文明交通示范公路、请安全文明驾驶”标语,路面每10公里设立一处宣传提示标牌。省际、市际卡口拦截系统全部建立,并投入使用。

(五)中队达标。管辖创建路段的万安中队要结合道路实际,创新勤务管理模式,依托沿线企事业单位、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等社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要牢牢掌握辖区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重点违法以及道路基本情况、车流量、变化规律、隐患点分布情况,开展精细化管理,定期对路段违法和事故情况进行分析,连通公安网络,提升中队管理和路面管控的信息化水平,规范开展交通违法录入和处理,熟练应用交警队信息平台,在软硬件上均要达到A级公路巡逻民警中队标准。

(六)科技强警。各国、省道公路创建路段,要分别安装具备综合执法功能的监控设施,重点路段要安装具备24 3 小时不间断监控的执法装备。民警要增配执法所需科技装备。

五、创建步骤及措施

(一)动员部署(5月1月至5月10日)。各中队要针对创建目标,结合“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与辖区公路主管部门、运管部门等职能单位紧密协作。一方面要主动走出去,发动民警、路政人员和驾驶人共同查找创建公路通行秩序、标志标线、安全设施、服务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要主动请进来,与交通运输部门、客货运输企业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摆剖析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特点规律,明确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措施,规划创建路段科技投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切合实际、突出重点、解决问题。

(二)组织创建(5月11日至10月31日)。各中队要通过整治道路通行秩序、治理交通安全隐患、加强交通应急管理、加强区域警务协作、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服务、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等措施,逐步改善公路通行秩序,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完善交通安全设施,规范执勤执法活动,提高民警执法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平安示范公路。5月11日为全国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活动启动日,大队要举办启动仪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开展媒体采访、邀请交通、运管、运输企业和驾驶员代表等方式,广泛宣传创建活动。5月份,完成创建公路标志标线、安全设施等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并会同交通运输部门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同时针客车 4 超速、超员、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显见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6月份,创建公路显见交通违法行为百车发生率日均流量2万辆以上的不超过11%、日均流量1万辆以上2万之下的不超过9%、日均流量1万辆之下的不超过7%。7月份,创建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完成30%。制定路段和单警科技执法装备配备规划。8月份,创建公路显见交通违法行为百车发生率日均流量2万辆以上的不超过9%、日均流量1万辆以上2万之下的不超过7%、日均流量1万辆之下的不超过6%,路段和单警科技执法装备配备到位并投入使用。8月份,创建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完成60%。9月份,创建公路显见交通违法行为百车发生率基本达到创建标准。10月份,创建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完成90%以上。

(三)检查验收(11月1日至12月20日)。大队要组织工作组对照创建标准,通过明察暗访、实地抽查、定点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深入示范创建路进行检查验收,评估创建工作效果。支队将适时派出工作组对市级示范路段进行检查验收,对各地示范路验收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根据检查验收结果,命名一批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对于未达到创建标准的公路,大队要查找不足,会同有关地区结合实际制定整改计划,督促限期整改,力争达到标准。

六、工作措施

(一)开展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各中队要结合创建路段交通违法行为特点,以超速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5 客车超员、客车违法停车上下客、涉牌涉证、酒后驾驶、飙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为重点,加大整治力度,形成严管高压态势,上述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查处比例不低于查处总量的80%。每月20日各中队要参加全国集中统一行动,通过警力下沉、异地用警、内部调剂、临时抽调等方式,整合警力资源,充实执勤执法一线,确保统一行动声势浩大、效果明显;各中队要加强协调配合,实行全线联动,对查处的动态交通违法行为要立即通报大队、临时执勤点,拦截违法车辆进行处罚。具体整治安排如下:

5月份、7月份、9月份组织开展大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违法停车、违法超车、安全设施不全专项整治。当月20日为大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违法停车、违法超车、安全设施不全等违法行为全国集中统一行动日。

6月份、8月份、10月份组织开展超速行驶、超员载客、涉牌涉证、不系安全带、疲劳驾驶、酒后驾驶、飚车专项整治。当月20日为超速行驶、涉牌涉证、不系安全带、疲劳驾驶、酒后驾驶、飚车等违法行为全国集中统一行动日。

各中队可结合本辖区交通违法行为特点,增加每月整治重点。

(二)科学合理安排勤务部署。要坚持每月对辖区交通流量和交通事故进行分析研判,明确事故多发地区、路段、时段,有针对性地调整勤务部署,确保警力随着警情走、警力向着流量动。要坚持点线结合、动态为主的勤务方式,将 6 警力部署到事故易发、易堵路段,提高路面见警率和民警管事率,增加动态交通违法行为查处率。要将创建路段明确定人、定岗、定车、定责。交通安全检查站对过往7座以上营运客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主动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建立联合指挥室,通过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和处臵警情,提高勤务效率。

(三)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勤执法。要通过对一线民警的专题培训、随岗练兵等形式,提高执法技能和水平。强化执法监督,执勤民警全部配备并使用执法音像记录仪,定期抽查民警执法纪录,定期抽查执法文书、事故卷宗等材料。

(四)全面排查整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要会同交通运输、安监部门开展交通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排查整治。对创建公路缺少指示标志、弯道坡道无提示标志、临崖路段无硬性防撞隔离、长下坡路段无缓冲区、交通标线不清晰、视线诱导设施不齐全,共同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并报当地政府挂牌督办,限期完成整治。

(五)完善交通应急体系,强化应急管理。结合本辖区实际健全完善交通应急处臵预案,2011年6月前,大队将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根据演练情况及时弥补不足。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调沟通,及时获取恶劣天气预报信息,做好交通影响评估,视情分级启动应急机制。要协调交通、路政、养护等部门,提前备足应急物资、装备。出现雨雾冰雪等恶劣天气时,要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及时处臵。除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路面严重结冰、大雾能见度低等无法通行的情况外,7 不得采取封闭道路的交通管制措施,要通过警车带道、间断放行、分车型放行、分流绕行等措施,确保辖区道路安全畅通。

(六)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服务。各创建路段在入口悬挂或设立宣传标语,路面每10公里至少设立一处宣传提示标牌。要发挥执勤点、检查站、加油站、收费站的宣传阵地作用,加强交通安全宣传。要结合“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向广大驾驶人征求开展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并建立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广大群众支持、参与、监督创建工作。要依托执勤站点,积极主动向过往群众提供休息、饮水、咨询、带路等服务。要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公路电子显示屏,及时介绍主要道路通行情况和采取的交通管理措施。要积极救助危困群众,为危重病人、临产孕妇等危急人员提供警车带道服务。

(七)加强区域警务协作。大队要依托警务协作机制框架,建立事故预防和拥堵处臵协作配合机制。畅通信息通报,强化联勤协作,对外市公路客运车辆多次交通违法行为未处理的,各中队要及时上报大队,统一汇总后通报支队加强管理。要联合开展整治,针对外省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的规律特点,定期组织开展跨区域集中整治。要加强警种间的协作配合,针对公路沿线出现的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联合开展打击。

(八)积极响应公安部“文明交通万里行”活动。协调组织电视台派记者全程检查拍摄创建公路,制作专题片,不 8 定期曝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隐患路段、隐患设施,通报道路交通事故情况,深度剖析典型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和当事人存在的问题,宣传创建活动。在公安厅网站、警方周刊、道路交通安全杂志开辟创建活动专栏,介绍创建活动经验,曝光存在问题,推动创建活动开展。协调互联网站组织开展“我喜欢走的示范公路”评选活动。

七、任务分解

为了确保创建措施的全面落实,顺利达到预期创建目标,各中队民警要明确内部分工,强化内部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创建合力。

秩序科负责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工作的政策研究、统计报表、工作协调,并制定整治、督导方案,履行周统计、月排名等日常事务性工作。

事故部门发挥事故预防领导组的牵头作用,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参与管理;负责涉及客货运车辆严重交通违法和造成事故的责任追究与责任倒查。并定期分析创建路段的交通事故情况,提出交通事故预防措施,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提出隐患点段的整改意见。

车管部门负责对创建路段沿线客货运输企业、客货运输车辆和驾驶人的源头管理,定期约谈重点驾驶人,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宣传部门负责协调、指导文明交通示范路的宣传工作,依托百城百台大联播,发挥以往好的宣传经验,开展声势浩大的创建宣传活动。

办公室负责文明交通示范公路的科技执法装备的相关保障工作,加强科技执法装备的应用培训,提供一线民警科技查询技术支持,提高一线民警的科技执法水平。

八、创建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大队要将创建活动作为落实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要结合本辖区交通安全形势,针对交通管理工作中难点问题,分阶段、分地区、分路段部署和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二)加强协调配合。要结合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依靠政府建立省、市、县“三级”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定期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要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努力形成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格局。

(三)落实执法保障.要明确将执法装备向创建公路沿线倾斜,确保洪乔线沿线至少配备1辆巡逻车、1台移动或固定测速设备、1台摄像机。

(四)加强督导检查。支队领导(根据“包县”情况),相关业务科(室)每月要对创建公路开展一次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整改措施。要利用警车卫星定位系统,通过实时查看、调阅警车巡逻轨迹等方式,督促巡逻勤务落实到位。大队也要建立督导检查责任制,加强对创建路段的督导检查。

(五)加强考核评比。要建立创建工作排名通报制度,根据创建公路通行秩序、勤务部署、开展宣传提示等情况,每月对各地创建工作情况进行排名打分,网上公布。对于动作不大、排名靠后、交通秩序无明显改观的地区,要挂牌督办、承包帮扶、跟踪催办等措施,推动落后地区加大创建工作力度,迅速扭转被动局面。

0一一年五月十一日

慰问交警执行方案 篇4

——2011—2012学年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交通法规意识必须从小培养。综合实践活动是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体验一天的交警生活”,在活动中让学生参与交警的值勤和执法工作,并对路人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交通法规知识,感受交警工作的艰辛,从而使他们能从小就懂得什么是交通法规,怎样参与交通实践,更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健康安全地进行交通活动。也通过学生的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在学生参与活动后,从不同的角度向家庭宣传交通法规,在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更直接教育了家长,在一定程度提高社会的交通文明。此次活动也是我校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实施,通过活动使学生的生存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活动时间 2011—2012学年

三、活动地点 史可法路

四、合作伙伴 扬州市交警大队二大队

五、参加对象 三~五年级学生

六、活动安排

以班级为单位分期分批进行,每月一天,每天一个班级。每班平均分为五个小组,分别到五个岗亭参加活动。

七、人员安排

每一小组有一名带队教师和一名交警指导活动。

八、活动前准备

1、制作交通宣传画报。(四五年级作要求)

2、学习交警指挥操。

九、活动内容

1、发分宣传资料

每小组一名学生向路人分发自制宣传画报及交警资料。

2、跟交警指挥交通

每小组每名学生轮流跟交警学指挥,并了解指挥动作的意思。

3、路口值勤

向交警了解路口值勤的基本要求,每小组每名学生轮流值勤,维持路口交通秩序。

4、统计交通违章

统计路口交通违章行为,并向交警了解其危害。

5、了解路口交通设施及作用

认识路口的交通设施,并向交警了解其作用。认识道路上五种以上交通标志及含义。

十、活动小结

每班上交活动后体会五篇。

扬州市梅岭小学 扬州市交警二大队

慰问交警执行方案 篇5

公安交警部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关于今后三年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建设和把今年作为“基层基础建设年”的决定,切实加强全省公安交警部门的基层基础建设,根据公安部交管局《交警系统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方案》和省公安厅《关

于在全省公安机关开展“基层基础年”活动的意见》,结合我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和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基层交警队(包括县级交警大队、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公路巡警中队、乡镇交警中队、城区交警中队)、车辆管理所(包括县级车管部门)(以下简称“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为重点,以创建“平安畅通区县”为载体,以“三懂五会”(即:懂交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懂交通管理基本知识、懂公安工作基本业务,会疏导指挥交通、会查处违法行为、会快速处理事故、会使用执法装备、会开展群众工作)为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基础情况不清、路面管控不力、车驾管理不严、执法水平不高、事故处理不公等突出问题,夯实基础,做强基层,全面提升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和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水平,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通过进一步充实一线警力、完善装备配备、健全规章制度、夯实业务工作、强化教育训练、规范执法执勤、严格监督考评,切实把“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建设成为“警力配置更加合理、警务保障更加有力、警务组织更加科学、内务管理更加严格、执法执勤更加规范”的实战单位,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形象良好”的基层交警队伍。

(一)警力配置更加合理。县级交警大队、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公路巡警中队、乡镇交警中队和城区交警中队设置合理,在高速公路、国省道和主要县乡道路初步形成网络。“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警力达到警力总数的80以上。

(二)警务保障更加有力。交警队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有较大改善,经费有保障,执勤执法装备得到改善,从优待警措施进一步落实。

(三)警务组织更加科学。业务岗位设置合理,勤务安排科学、高效,民警的作用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严格路面交通管理、改善道路通行安全条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四)内务管理更加严格。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基层工作台帐全面、实用。

(五)执法执勤更加规范。执法主体合法,执法程序严密,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监督严格,执法形象良好。教育训练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民警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

2006年,要在调整充实基层警力、落实警务保障、合理安排警务、规范内务管理、规范执勤执法行为、苦练基本功方面取得突破,为今后三年的基层基础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充实一线警力

1、合理设置警队。根据道路里程、交通流量、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以及交通安全状况等情况,对目前现有的交警队进行合理规划、调整、布建,力争到2006年底完成60以上。制定乡镇中队建设指导意见,以乡镇为依托,有计划、有步骤地组建乡镇交警中队。

2、落实警力下沉。制定交警队警力配置的指导意见。精简机关人员,充实交警队警力。2006年,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新增的警力,全部进入交警队。

3、科学设置岗位。按照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规范岗位设置和业务流程,明确车辆和驾驶人办牌办证等车辆管理所的内部岗位职责。除重要岗位由民警担任外,其余服务性和辅助性工作岗位聘用临时工作人员担任。规范县级车管部门名称、管理权限、职责和警力配备。

4、优化人员结构。为了提高交通事故处理民警的专业化水平,优化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人员结构,吸收一批刑侦、法制业务骨干充实到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事故处理队伍。规范基层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名称。

5、规范协管工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由政府统一组建和充实交通协管员队伍。建立和健全交通协管员工作规范,明确工作职责,健全监管制度。

(二)进一步完善装备配备

1、强化警务保障。落实省公安厅和省财政厅提出的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按照《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定》和总队制定的《基层交警大队装备配备标准》的要求,充实一线执勤执法装备,完善事故处理装备配备。

2、加强信息建设。要加大交通科技投入,加快交警系统公安四级网的建设。到2006年底,要全部完成公安四级网的建设。大力推动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普及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为突破口,提高交警系统的科技

应用水平。

3、完善监控设施。在高速公路、重要国省道加快交通监控设施建设,实现区域联网监控,提高发现、查处交通和治安违法行为的能力。

4、落实从优待警。加强办公用房、生活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交警的工作、生活条件。建立民警执法权益保障机制、伤病救助和快速救治机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逐步改善基层民警的福利待遇。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活跃文体生活,促进民警身心健康。

(三)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

1、健全队伍管理制度。完善政治业务学习、值班备勤、接处警、内务管理、警械装备、请销假、保密、财务和文件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健全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2、完善业务工作制度。针对路面执勤执法及勤务考核、交通事故处理、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抓好“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各项规章制度的细化落实工作。

3、狠抓规章制度落实。在“一队一所”普遍实行值班警官制度,接受群众来访咨询。设立专(兼)职督查人员,加强对民警纪律作风的监督和执行规章制度情况的督查,实行日督查、周考评、月奖惩。

4、切实加强内务管理。细化和落实“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具体措施和标准,建立正规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

(四)进一步夯实业务工作

1、掌握基础情况。“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要准确掌握辖区内的交通流量、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道路状况、事故多发路段等基础情况和数据,建立文字、台帐和图表等基础数据库,有条件的地区要建立电子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科学安排勤务。制定详细的勤务计划,明确执勤执法重点,科学设置执勤岗位和路线,合理安排执勤时间,确保辖区道路不失控。

3、强化快速反应。制定快速处置重大交通事故、严重交通堵塞、治安刑事案件、群体性突发事件和恶劣气候道路交通指挥疏导和事故预防工作预案,加强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完善交通事故紧急救援联动机制。

4、加强指挥疏导。加强城市区域交通调查,盘活道路资源。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快速有效疏导道路交通,提高通行效率。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特别要完善学校周边道路和事故多发点、段的限速、让行标志标线的设置。

5、严格交通管控。根据交通特点,建立和完善不同类型的勤务机制,提高交通的管控能力。将事故预防工作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民警,加强对重点公路、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点车辆的有效管控,提高发现和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能力,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6、开展对策研究。建立交警队与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交通事故定期通报和协商制度。交通事故处理岗位要加强交通事故统计和成因分析,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事故预防工作建议。交警队要定期分析本辖区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情况,根据事故特点和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变化,合理调整警力部署和工作重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7、规范事故处理。严密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程序,严格现场勘查,落实交通事故办案责任和各级领导的责任,严格对重大死亡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审核,确保事故处理公开、公平、公正。加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力度,提高破案率。

8、突出源头管理。严格规范基本业务流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民警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合理设置岗位,落实岗位责任。简化工作程序,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9、深化安全宣传。“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要建立交通安全宣传长效工作机制,把宣传工作融入到执法、管理、服务活动中,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不断延伸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触角,以客运企业、中小学校、农村和社区为重点,推进基层交通安全宣传网络建设。在办公场所设立长期的“宣传角”,开展人性化的宣传,增强宣传效果。

(五)进一步强化教育训练

1、强化思想教育。制定政治教育计划,重点进行忠诚教育、执法为民教育、纪律作风教育。建立定期谈心制度和走访民警家庭制度,及时沟通思想,解决民警思想上遇到的困惑。

2、健全练兵机制。支队、大队要制定“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练兵和训练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重点、方式和要求。切实保证基层民警每年15天的集中训练时间,每周集中学习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时间不少于2小时,集中训练警务技能和民警体能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

3、突出岗位练兵。坚持岗位练兵与集中训练相结合,积极推行随岗练兵模式,提高练兵的针对性。“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民警要苦练交通法律法规、交通管理业务、执勤执法技能、科技和执法装备使用、群众工作和自我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基本功,率先做到“三懂五会”。要逐步培养一批既熟悉法律知识,又熟悉交通管理业务的骨干。

4、严格练兵考核。“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练兵考核办法,强化日常的监督和考核,保证各项教育训练制度和要求的落实。大队每季度一次,支队每半年一次,对基层民警岗位练兵进行抽考,每次抽考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

(六)进一步规范执法执勤

1、推行持证上岗。规范执法主体,从2006年开始,凡从事道路执勤执法、车辆和驾驶人管理、交通事故处理的民警,都要经过交通执法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并取得证书后上岗。

2、规范执法行为。健全执法规章制度和规范,严密执法程序,使每一个执法环节和执法行为都有章可循,把每一个执法行为都纳入到制度、规范的有效约束之中。

3、落实执法责任。制定执勤执法和事故处理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将执法责任落实到执法民警和事故处理民警及有关领导。建立完善的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确定考评内容、项目、方法,强化交通民警和各级领导在执法办案中的责任。

4、加强执法监督。加强对一线执勤执法、处理交通事故、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的日常监督,督促基层民警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严格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办事。完善执法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民警个人执法档案和单位执法档案。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实战单位,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发展的根基,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交警系统的基层基础建设,是提高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水平和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展现交警队伍良好形象的关键。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主要负责人是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队决定成立由总队长陆昌鼎为组长,政委崔宗建、副总队长杨人沂、刘建敏、张德雨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周密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要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各级公安交警部门“一把手”工程来抓,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与基层单位挂钩帮助制度,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制定实施方案,推进工作进程。各地要根据省厅的《工作意见》和总队的《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和措施,认真搞好动员部署。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从基层基础建设的各个环节入手,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期限,实施绩效考评,完善奖惩机制,将基层基础建设纳入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工作综合考评范畴,对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认识模糊、行动迟缓、工作不力、问题不断的要予以通报批评直至追究领导责任。要把基层基础建设与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挂钩,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试点工作,探索经验,以点带面。

(三)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检查指导。各级领导要立足全局,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民警的意见和建议,把握新形势下基层基础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确保基层基础建设稳步发展。要把制约基层基础建设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等重要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重点,及时提出工作意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上级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认真加以解决。要加强分类指导,对基础差、底子薄、问题多的地区,实行政策倾斜,给予重点指导。各地要适时组织督导组、工作组,采取明察暗访、重点抽查、交叉检查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一线,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保证基层基础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培养树立典型,搞好典型引路。各级交警部门要树立抓典型、树标杆的意识,广泛组织开展争创优秀基层队(所)活动,发现、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路,推动“基层基础年”活动深入开展。各地要认真组织开展评选“先进交警队”和“优秀大队长(中队长)、教导员(指导员)”活动,营造先进典型示范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都要抓一两个基层基础建设先进单位,加强指导,精心培育,打造典型,不断总结推广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今年适当时候,总队将选择部份先进典型召开基层基础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好的做法,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要广泛宣传开展“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附件:1.加强交警队基础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2.加强车辆管理所基础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3.加强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基础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附件一:

加强交警队基础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为了切实加强基层交警队基础建设工作,提高基层交警队的执法、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基层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特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科学合理配置警力和设置警队,健全理顺组织机构。

1、科学配置警力。按照“精简机关、充实基层、强化实战”的要求,建立警力下沉的工作机制。要整合现有警力资源,确保“一所一队”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一线警力占总警力的80以上。

2、合理设置中队。国、省道60至100公里或人口达到3至5万的乡镇,应当设立公路巡警中队或乡镇交警中队,每个中队按照应不少于8人的标准配备正式民警。公路巡警中队、乡镇交警中队应当配置相当于副科级职级的中队长、指导员。

3、配备辅助人员。基层交警队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协助民警开展工作的辅助人员,并加强教育、管理和岗位培训,从执勤、考核、奖惩等环节明确和落实工作职责。

二、切实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加强交警队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

4、加强营房建设。基层交警队应当具有满足基本办公、生活需要的营房和营地,设置明显的标志、标识,建设规模由省总队根据当地实际,本着实用和节俭的原则确定。

5、落实经费保障。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原则,确保基层交警队办公、业务、办案等经费支出。基层交警队民警的津贴、补贴应当高于机关民警。严禁基层交警队自筹资金和自收自支。

6、配备必要装备。基层交警队应配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交通管理器材、民警个人防护装备、武器警械、办公设备等装备。交通工具包括汽车、摩托车;通讯设备包括有线电话、手持无线对讲机、传真机、计算机及配套设备、公安专网;交通管理器材包括停车示意牌、反光锥筒、警戒带、便携式管制标志标牌、强光电筒、测速仪、酒精检测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防护器材包括反光背心、摩托车头盔、阻车器。武器和警械器具按公安部有关规定配备。工作需要的其他装备,视情配备。

三、认真贯彻依法从严治警方针,全面加强基层交警队伍建设。

7、加强班子建设。上级公安机关及交通管理部门要配齐、配强基层交警队班子,选拔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的民警担任基层交警队的大(中)队长、教(指)导员。基层交警队要加强班子建设,团结务实,以身作则,秉公办事;民警要服从领导,执行命令,密切合作,形成有战斗力的集体。

8、坚持从严治警。基层交警队要认真贯彻依法从严治警方针,严格教育,严格纪律,严格训练,严格管理。

9、完善制度体系。基层交警队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以下基本的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考勤制度,值班备勤制度,学习训练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卫生制度,保密制度,枪支警械管理制度,车辆管理使用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

10、建立基础台帐。基层交警队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基本数据、基础资料。掌握辖区车辆、驾驶人、道路里程等各类基础数据并登记、立卷。建立执法台帐、接处警记录、值班记录、工作日志、会议记录、学习训练记录、装备登记和开展“五进”宣传、中小学校安全教育、驾驶人安全教育等工作记录及资料。

11、深化警务公开。基层交警队要实行警务公开。公开交通管理有关基本法律、法规和规定;公开民警姓名、警号、岗位职责;公开举报电话;公开处罚、收费标准;公开办事程序和各项规章制度,便于群众了解和监督。

12、规范内务秩序。基层交警队要做好营区的卫生和绿化,值班室、办公室、会议室、阅览室、健身房、宿舍保持整洁;浴室、卫生间、院(楼)内场地清洁;各种装备器材、文件和物品放置有序;车辆停放有序。

13、强化岗位练兵。基层交警队要开展岗位练兵,苦练基本功。学习道路交通管理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公安业务、交通管理业务和计算机、公安专网知识,开展流动电子警察、酒精检测仪、测速仪等交通管理设备实用技能的培训,进行队列、警姿、警体、擒拿格斗等的训练,熟练使用武器和警械。

四、强化各项业务工作,积极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

14、解决突出问题。要通过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解决辖区道路秩序、交通事故方面的突出问题。

15、严密工作规范。要严格按照《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公路巡逻民警中队警务规范》的规定,开展执勤执法、勤务管理、处置突发事件等工作。

16、科学安排勤务。要建立适应辖区道路交通流特点的勤务机制。根据不同季节、时间、气候条件、交通秩序、交通事故以及交通保卫等情况下的交通特点,及时调整落实符合实际的勤务安排,提高勤务的针对性、实效性。

17、整治事故隐患。要科学分析辖区交通秩序和交通事故情况,加强对交通安全形势的研判,确定管理的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点车辆、重点违法行为、重点驾驶人,加强管理的针对性,加大查处重点违法行为的力度,降低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消除事故隐患

18、加强源头管理。要掌握辖区机动车和驾驶人基本情况,督促车主办理牌证和定期审验。

19、强化宣传“五进”。要紧紧围绕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以中小学校、企业和城乡居民为主要宣传对象,大力开展交通安全“五进”宣传。

20、完善安全设施。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协调相关部门完善辖区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设置,重点解决学校周边道路和事故多发点、段的限速、让行标志标线的设置。

附件二:

加强车辆管理所基础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为认真贯彻公安部关于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基层基础建设的重大决策,全面加强车辆管理所基础建设工作,积极推进车管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高车管所民警的综合素质,联系全省车辆管理所的实际,结合车管所等级评定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差距,提出以下加强车辆管理所基础建设工作意见:

一、合理配置警力。精简行政、后勤人员,业务岗位民警应当占车管民警总人数的80以上。机动车登记审核、驾驶证受理、档案管理、嫌疑车辆调查、业务领导等重点岗位以及计算机系统管理员应当由民警担任。聘用非警务工作人员从事业务导办、制发牌证、档案整理、数据预录入等服务性和辅助性工作。

二、落实持证上岗。从事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和机动车查验工作的民警应当经统一组织的培训和考试,取得相ψ矢窈蟪种ど细凇3盗竟芾硭斓肌⒁滴窆歉杉盎导菔蝗丝际栽薄⒒挡檠樵钡呐嘌涤墒」蔡痪芏痈涸穑渌滴衩窬呐嘌涤筛魃枨泄簿纸痪Ф痈涸稹7蔷窆ぷ魅嗽毙刖赣玫ノ怀盗竟芾聿棵磐骋蛔橹呐嘌岛涂际裕〉孟嘤ψ矢窈笊细凇7蔷窆ぷ魅嗽庇Φ蓖骋蛔抛埃宕餍乜ǎ形娣丁?br>

三、搞好便民服务。(1)办证窗口设置低柜台,实行开放式办公,便于群众办事。(2)车驾管业务大厅需提供群众办事等待场地,放置桌椅、填写登记表格的基本用具。(3)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不断推出和落实新的便民利民措施,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业务退办单制”、“一窗式”、“一站式”服务。(4)对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记分临界12分、驾驶证逾期未审验和换领以及机动车临界报废、逾期未检验的,实行告知服务,并提供多渠道查询方式。(5)积极探索农村地区车辆管理工作的新路子,通过建立流动车辆管理服务站和授权乡镇交警中队先期受理、乡镇派出所代办等方式,提高乡镇、农村地区车辆的登记率和驾驶证考领率。(6)福州、厦门两市车辆管理所要全面推行汽车销售商代办车辆注册登记业务,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市也要逐步推行。

四、完善考试设施。汽车类考试在全省已实行科目一计算机考试和科目二桩考仪考试基础上,重点加强道路电子考试科目建设,一是年内,科目一、二电子考试实现与机动车驾驶证管理系统联网;二是科目二场地实行全封闭管理;三是三年内逐步完成全省考试场科目三场内电子路考设施建设;四是科目三场内科目考试必须适应各类型车辆的考试需求,实际道路考试严格落实7.5.3公里标准考试;五是各支队每年要有30的县、区大队完成规范化摩托车考试场建设,大队摩托车科目一考试必须在年内实现无纸化考试并联网。

五、加强信息建设。(1)严格计算机数据质量管理,加强数据录入质量校验,每月组织对数据进行检测,及时清理不合格数据,确保数据质量满足业务管理和执法查询需求。(2)继续抓好机动车登记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工作,确保机动车登记信息系统畅通、运行良好。(3)加强机动车登记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建立严格的计算机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减少数据和字段的差错率,提高上传率,力争达到100%。(4)对违法记分满12分的,通知参加教育考试率达到100,不参加教育考试的,公告停止驾驶证使用率达到100%。对所有违法记分的信息(含异地违法、肇事驾驶人的记分信息)、考试信息应按时录入机动车驾驶证计算机管理系统。

六、强化监督管理。(1)认真落实基层车辆管理部门对辖区客运企业及车辆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详细档案台帐,健全农村机动车管理机制,提高机动车注册率、定期检验率、报废率(营运载客及大、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定期检验率达100;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和重、中型载货汽车达90以上;其他汽车达70以上;大型客车、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报废率达95以上;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注销率达到100)。(2)对大、中型客车重点查验轮胎、安全门、座位等项目,对重、中型货车重点查验车辆外廓尺寸、车身反光标识、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等项目,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查验喷涂和悬挂警告标志等项目。鼓励民警在审核、查验工作中发现盗抢、走私、非法拼装等嫌疑车辆。(3)每月组织对未检验和达到报废期限的机动车进行清理,适时开展专项整治。对已报废的大型客车、大型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要派民警现场监销,确保客车车身和货车车架切割解体。(4)车辆管理所应当设立专门的业务指导监督机构,加强对延伸窗口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车辆和驾驶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5)严格执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期限、考试项目和合格标准等规定,全面落实随机安排考试员制度和“双签名”制度。在异地拉练考试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全省考试员异地交流考试措施,深化考试制度改革。(6)采取网络监控、档案复核、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总队车管所每月对各设区市和重点县级车辆管理部门的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进行抽查,各设区市车管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大队车辆管理部门进行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并建立检查档案。(7)严格落实机动车登记和机动车驾驶证业务的规范流程、审核程序,认真审查机动车登记证明、凭证和机动车驾驶人申领资格,严格比对机动车产品公告的技术参数和被盗抢车网上信息,确认机动车唯一性,认真落实有关打击被盗抢机动车的具体措施。(8)办理机动车登记和机动车驾驶证业务,必须使用全国统一的表格式样,按规定内容和项目填写。各车辆管理部门使用、订购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检验合格标志、防伪型塑封皮等国家法定的证件、标志,应严格遵守公安部交管局、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的相关规定,统一订购、定点制作,不得自行订制。

七、搞好安全宣传。在办牌办证、考试、机动车检测等场所配置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的设备,设置交通安全宣传栏、宣传展板等设施,落实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和科目二考试前,考试民警应当组织参加考试人员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科目三考试后,考试民警应当对参加考试人员进行一次交通安全教育。

八、强化教育训练。(1)加强对民警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纪律作风和警示教育,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2)切实加强对车管所民警的业务培训,制定业务培训的详细计划,完成规定的科目内容和训练时间,规范业务程序、保证每个民警熟悉车辆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熟练掌握岗位操作规程和业务技能,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各种职务违纪违规现象。业务培训采取岗位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每周集中学习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时间不少于2小时;集中训练警务技能和民警体能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3)建立民警培训记录台帐。

九、严格授权审批。办理车驾管业务必须使用全国统一的计算机系统软件,使用权限由总队车管所统一设置,实行实名授权,禁止民警相互使用操作权限尤其是临时工作人员使用业务民警系统操作权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和公安部《机动车登记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机动车登记工作规范》、《机动车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要求,本着方便群众、规范办理、严格审批、强化监督的原则,规范业务岗位职责、设置和业务流程、程序,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制定县级车辆管理部门管理办法,明确县级车辆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和办理车辆管理业务的资格和条件,严格授权和审批,加强监督和管理。

十、深化等级评定。深入开展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活动,认真整改车辆、驾驶人管理和服务群众方面出现的突出问题。严格按照公安部《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办法》、公安部交管局《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办法和标准》的要求,加强车管所全面建设,力争2006年等级评定全部达到三等以上,二分之一达到二等管理水平,努力争创一等车管所。组织开展对县级车辆管理部门的等级评定工作。

附件三:

加强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基础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为切实加强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基础建设工作,着力解决事故处理窗口存在的办公条件简陋、现场勘查装备落后、事故处理警力严重不足、民警业务素质低下等问题,特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按年工作量科学配置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合理配置交通事故处理民警。交警大队的事故处理民警不少于6人,交警中队应当配备交通事故处理民警。

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应当配置有满足基本办公、备勤需要的办公和生活场所。

三、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应配备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交通管理器材、民警个人防护装备、警械、电脑等办公设备等装备。

四、应当建立健全交通事故处理队伍管理和业务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五、交通事故处理民警须经过培训合格、具有事故处理资格和处置各类交通事故的能力。

七、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具有较强的证据意识,勘查勘查现场认真、细致,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程序严密、规范。

八、建立事故处理快速反应机制,侦破的辖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应不低于60%。

九、实行事故处理资格级别审核制度,依照交通事故审案规则严格死亡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前的审核工作。事故认定被上级撤销、变更率低于千分之一。

十、建立重大、复杂和疑难的交通事故评析制度,定期组织事故处理民警开展研讨活动。

十一、准确统计辖区各类交通事故,为认真开展成因分析提供依据。

十二、按月定期分析本辖区交通事故,根据事故特点和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变化,向交警大队(交警中队)领导提出有针对性的事故预防工作建议。

十三、实行交通事故处理警务公开。办公场所应当公开交通事故处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公开事故处理民警姓名、警号、岗位职责,接受群众监督。

十四、加强对事故处理民警业务培训工作,各事故处理岗位应当经常组织学习交通事故处理业务和计算机等知识,开展岗位练兵,苦练基本功。

十五、交警大队事故处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队事故处理业务的检查、指导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上一篇:苹果产业的思考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快乐的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