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孩子阅读思考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水孩子阅读思考(通用12篇)

水孩子阅读思考 篇1

当孩子主动去要求看书时,尽量不要拒绝她的要求!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需要持之以恒,不能等你有时间才给孩子读,而要定期去培养,不能松懈!让阅读成为孩子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良好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爱读书这个习惯很好,我不希望因为我们的愿意影响了她。既然孩子想要听,想要看,如此主动和热情,作为父母只能竭尽所能去配合。喜欢就是动力,能有这样的学习态度,才能激发她对读书的渴望和主动!读书离不开父母的配合,只要父母引导得好,孩子才会愿意去听,愿意去学!

如今,小温馨已经2周岁,她能听懂得东西越来越多,讲得故事也从之前的一两分钟延长到五六分钟。现在都是以绘本的形式开启,一天一两本的进度。给孩子将绘本的时候,我建议多让孩子自己去选,投其所好,孩子才更主动地去听,去想。抓住孩子的兴趣特点,引导她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小温馨很喜欢听《卖火柴的小女孩》,看到小女孩赤着脚,孤零零得蹲在墙角,她十分同情。看到外面飘着雪花,她会不由自主得指着画面告诉我:“妈妈,下雪了。好冷啊!”我感慨道:“是啊,你看看这么冷的天,小女孩一个人都没有鞋子穿,她好饿好冷,多可怜啊!”

小温馨认真地注视着女孩,翻开下一页后突然开心得大叫起来:“妈妈,鹅。”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烤鹅。我继续说道:“是啊,这是一只烤鹅,小女孩冷得直哆嗦,在墙角边做着梦呢!梦里面她梦到自己在吃烤鹅!”小温馨学着说:“梦里面,吃烤鹅。”我点了点头,说:“是啊,你看,小女孩多可怜,为生活所迫还那么坚强得努力生活,你说她是不是很棒?”温馨点了点头回答:“很棒,很棒!”

平时给小温馨穿衣服,她有时不愿意配合,我也会拿《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来引导。我告诉她,冬天,小女孩都没有鞋子没有厚实的棉袄穿,赤着脚在雪地里行走,那样寒冷的夜晚,大家都在家里庆祝过年,而她却逼不得已出来卖火柴。那样的环境小女孩还坚强不屈得努力生活,小温馨有那么多疼爱你的亲人和朋友,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也不愁穿,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懂得珍惜和感恩?听完我的分析后,小温馨会很乖乖的穿衣服。睡觉的时候不愿意盖被子,想起可怜的小女孩都没鞋子穿,又自己乖乖得盖上被子。别看孩子小,可当我们举例说明的时候,孩子也会认真去思考事情。

讲完卖火柴的故事之后,小温馨很喜欢听,我把所有的绘本都摆放在一起,隔天她很快会找到这本书。然后继续拿出来让我读,反反复复,连续好几天都只想听这篇故事。有时,老王会失去耐心,总觉得重复性得讲一样的故事没有意义,试着想换另一本给她,可孩子立刻表现出不满。孩子都有一个特点,对于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东西,就是喜欢重复得听,重复的讲,她才不会听烦听腻。我跟老王商量,不要阻扰孩子的兴趣,既然她要听,那么我就去满足她,多点耐心,花点心思,不厌其烦的讲给她听好了。

水孩子阅读思考 篇2

那么如何读书, 读什么书就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 如何提高阅读水平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一抓。

一、激发兴趣, 让学生想读书

农村孩子受家庭的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读书的家庭氛围, 好多孩子看书积极性不高。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因此, 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孩子的心扉, 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 质疑激趣

课堂教学往往分为初读、研读、品读、创读四个环节, 其中研读这块又可以从“读、思、悟、用”上着手, 其设计可以是抓突破口, 也可以是质疑解疑的过程。如: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文, 初读之后让学生质疑:山谷中有一个什么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是怎么一步一步揭开谜底的?实际上一次次的质疑就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让他们有兴趣往下读。

2. 榜样激励

我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人的成才之道, 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孔夫子搬家全是书, 他教出的学生也有许多是满腹经纶。革命导师列宁的一生都在书中度过的, 在他被捕入狱的三个月中, 也天天在监狱图书馆看书。陈毅将军看书时竟把墨水当甜酱蘸着吃。古往今来, 凡对人类有作为的, 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3. 好书激趣

由于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 可以在班级图书角里选一些有精彩画面适合孩子口味的书给学生看, 让学生猜里面写什么。学生易被吸引, 就会激发阅读兴趣。

4. 评价激趣

在课堂上, 随机评价, 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 我会极力表扬, 这样既触动学生, 也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5. 以身作则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触动都很大。因此, 课外时间, 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 一起诵读古诗, 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特别是阅读时, 老师所流露出的感情、趣味和欢乐之情, 对学生有强烈的感染力。学生会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 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认为阅读非常有趣, 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 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将会受益终生。

二、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

1. 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慢慢形成的,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做到:定书、定时、定量。定书是要求读一本书要读完, 不能半途而废。定时是要针对自己学习情况, 选择读书时间, 不能想读就读, 不想读就不读。定量是说要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 定一个读书计划。此外, 还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

2. 指导做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 对于今天的我们同样适用。根据不同年级, 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要求读一读、圈一圈。圈出优美的词语, 进行仿句练习。中年级要求划一划、想一想。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要求抄一抄、写一写, 可以写一写读后感。

3. 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新课标中对每个阶段的阅读能力都作出了规定, 老师可以按照自己不同的年级采用不同的方法。我平时要求六年级学生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种读书方法。六年级课文中第11课中也向我们介绍了这三种方法。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 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能力以后, 三种读书方法可以交叉进行, 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 精彩的部分精读。

4. 掌握一定的读书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 当学生朗读情感已到位时, 老师还要重视阅读技巧的指导。比如, 要依据情感抒发的需要注意声调的抑扬顿挫, 变速的快慢, 语句的重音、停顿, 当然不同的学生朗读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但让学生读到哪一个层次, 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让学生多渠道的读书

朱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问渠哪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必须充分挖掘书源, 让学生有书读。学校、社会、家庭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学校要完善图书借阅制度, 各班级也要完善班级图书角。学校还可以向社会各界求援, 把这项事业推到更广大的空间。家长应为孩子多买些书, 内容要健康, 类型要多样, 如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总之, 必须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四、经常交流阅读成果

我在班级里每个星期五都举行一次阅读成果交流会。让学生轮流上台, 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 让大家或说一新闻, 或晓一趣事, 或背一古诗, 或得一好词佳句, 或明一道理, 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 学生兴趣盎然, 视野开阔, 语感增强, 更令人欣喜的是, 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 逐步达到厚积薄发, 说话妙语连珠, 写文章意到笔随。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想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 提高学生的能力, 就必须强化阅读训练,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水孩子(节选) 篇3

这段历程有一个梦幻的名字,它是——水孩子。

水孩子一生下来就是水孩子吗?水孩子跟陆地上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吗?在水底生活是不是比在陆地上感觉更棒?……是的,我知道,你们有许多许多的疑问,那么好吧,让我们一边欣赏奇妙的海底之旅,一边揭开这些疑问。

啊,现在到了汤姆的奇遇里面最奇怪的部分了。汤姆醒来时(他当然要醒来的,因为孩子睡足之后,总是要醒来的),发现自己在河里游着,身体只有四英寸长,或者说得更准确些,只有3.87902英寸长,而且在自己咽喉两边耳下腺的部分长了一对外鳍(我希望这些专门名词你都懂得),就像一条吸血水蛭的两只鳃一样。汤姆当这是花边做的领子,直到他拉了觉得疼痛时才确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最好还是不要碰。

事实上,那些水仙已经把他变做一个水孩子了。

……

而这一段时间里,汤姆始终都在河里游泳,颈上戴着一个鱼鳃那样的花边领子,非常好看,像一条小黄鳝那样活泼,又像一条初生的鲑鱼那样干净。汤姆现在完全是水陆两栖了。尤其好的是他现在非常清洁了。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身上什么都不穿是多么舒适。可是他只觉得开心,他并不知道或者想到这件事,就像你生活得很好,身体好好的,然而并不想到这些上面去一样。他不记得自己过去的肮脏。说实在话,他旧日的那些不幸:疲劳、饥饿、受打或者被逼去爬黑暗的烟囱,这些他全都记不起了。从那一次酣睡之后,他把他的师傅、哈特荷佛府和那个穿白裙的小姑娘全都忘得干干净净。总之,他以前生命中所碰到的一切,全都被他忘记掉。尤其是,他连自己从葛林那里,以及从他平日一起玩耍的野孩子那里学来的下流话也全都忘记了。

这样并不奇怪。要知道,当你出生到世界上来,做一个陆地上的孩子,你是什么都不记得的。所以当汤姆变做一个水孩子时,他为什么要记得什么呢?

汤姆在水里过得很快乐。他在陆地上工作太过度了,所以现在为了补偿从前的损失,他在水里的世界要有一段很长的时间都过着假期。他除了尽情享受,看看水里那许多美丽的东西外,什么事都用不着做。在水里,太阳从来不太热,冬天也永远不太冷,真是个清凉的世界啊!

他吃什么呢?也许吃些水芹吧,或者水粥和水奶。许多陆地上的孩子不也是这样吃吗?可是水中生物吃些什么东西,我们知道的只有十分之一,所以没法子替这些水孩子回答。

汤姆有时候沿着平坦的铺了沙的水路走,看那些在石头中间钻进钻出的水蟋蟀,就像陆地上的兔子钻进钻出一样。有时候他爬上礁石,看那些沙禽成千成百地在那里盘旋,一个个都长了美丽的小头和长腿,在那里窥测。有时候,他躲在一处幽静的角落,留意观察那些蜉蝣的幼虫吃枯树枝,就像你们吃糕饼一样,吃得非常馋。看它们吐丝造房子真有趣啊!它们就像太太小姐们喜欢换花样,一种材料从来不肯用上两天的。有一只蜉蝣开头用小石子造,后来就会粘上一根绿水草,后来又会找到一只贝壳来粘上。可怜那只贝壳还活着呢,当然不愿被人家用来造房子。可是那只幼虫哼都不许它哼一声,就跟一些自以为了不起的人一样,又是粗暴,又是自私。后来这只蜉蝣又会粘上一片烂木头,随后又加上一块很漂亮的淡红石子,所以弄到后来,它的房子就像爱尔兰人的大衣一样,到处都是补丁。

后来它找到一根稻草,差不多有它自己五倍那样长。它说:“哈哈!我姐姐有根尾巴,我也来一根呢。”它把稻草放在自己的脊背上,得意扬扬地拖着稻草到处跑——虽然不方便,它可不管。这样一来,那座池塘的蜉蝣幼虫全都流行起尾巴来。那时已经是五月天气,所以它们全都屁股后面拖着一根长稻草,跌跌撞撞到处跑,尾巴夹在大腿中间,不是我跌在你身上,便是你撞在我身上,神情非常可笑,把汤姆笑得连眼泪都流了出来,就像我们有时候那样。可是,你知道,这些幼虫的做法还是对的啊,因为人都要赶时髦,即便是鸭蛋壳的帽子(鸭蛋壳的帽子是作者嘲笑当时英国妇女中间流行的一种小帽)也不错呀。

有时候汤姆会跑到一处幽静的深潭那儿。在这里,他才可以看见那些所谓的水森林。这些森林在你眼中看来不过是些小水草,可是你得记得,汤姆的身体已经变得很小,所以任何东西在他眼中看来,都比你看到的大一百倍。这情形就和鲦鱼一样,鲦鱼能够看得见的和捕捉的水中生物,在你是只能在显微镜下面看见啊!在这片水森林里,汤姆还看见了水猴子和水松鼠(不过全都是六只脚的:水里的东西,除掉水蜥和水孩子外,几乎全都有六只脚)在树枝中间走动得非常敏捷。那里还开放着成千成百的水花。汤姆原打算摘些花,可是手才碰上去,那些花立刻就缩成一块肉冻。汤姆这才看出来,这些花全都是活的,有的像铃子,有的像星星,有的像轮盘,有的像花,有各种美丽的形状和颜色。它们全都是活的,而且跟汤姆一样,全都很忙。汤姆这时才明白,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东西比他初看上去要多得多。你要知道,水底下的东西全都是会讲话的,不过不是讲我们讲的那种话,而是像马啊、狗啊、牛啊、鸟啊同类交谈的那种话。汤姆不久也学会了它们的话,而且学会跟它们交谈。如果汤姆是个好孩子的话,他很可以交到许多合意的朋友。

读后感想

齐若萌:通过阅读此书,汤姆自强不息的精神给了我许多启示:人不能遇到困难就妥协,不能一碰到挫折就放弃。我们坚强,才能成为强者,才能不被困难打败。胆小懦弱,能在漫漫的人生路上走下去吗?我们要和汤姆一样拥有“不屈不挠”的可贵精神。

罗彦:多么美妙的地方呀,无论海底是否真有水孩子、水蟋蟀和沙禽等等可爱的水生物,我都相信大海是美丽的。为了让以大海为家的生物们有快乐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大海,不应该把污水等排放到里面去。爱护环境,爱护自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阅读宝盒: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且问问自己:“我知道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吗?”

测()静( ) 盘()

蜉蝣( )() 粗( )睡()

2.文中提到了水里的哪些生物?你对这些生物了解多少?

3.你觉得汤姆的遭遇有哪些奇特之处?在文中找出来,并用红色的笔画线。

读《水孩子》有感 篇4

汤姆是个扫烟囱的小男孩儿,也是个完全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孩子。他在人世间受尽了欺侮和虐待,染上了种种因无知而产生的恶习。变得不爱干净、不诚实……但是,在仙女的帮下,汤姆改掉了最终以前的劣行,成为了一个勇敢、聪明的水孩子。最后,仙女让汤姆去帮助格兰姆斯,路途中,汤姆经历了各种他没见过的事,同时,他和仙女又努力帮助格兰姆斯改掉了恶习。这让汤姆变得非常开心!后来,汤姆又成为了一个科学家哩!

《水孩子》这本书告诉我:做人要讲礼貌、讲文明,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骄傲自满。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我们应该学会坚持、努力奋斗。我们要学会抵制诱惑,学会知足才行。我们心中应该有坚定的信念。这样就能取得成功。我们都应该养成谦虚的美德,做一个受欢迎的人;我们还要做一个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人。

读《水孩子》有感 篇5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扫烟囱的孩子汤姆,他是一直受到师傅的虐待。一天他路遇了以普通妇女身 份出现的仙女,在仙女暗中 保护和引导下,汤姆变成了水孩子,他开始独自在水里生活,同水里的海洋动物打交道。在经历了种种奇遇之后,像:大海中的奇遇,见到了他的同类――水孩子的家的奇遇……他便改了许多臭毛病,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嫂烟囱的小男孩汤姆是不幸的,他为了逃出爵爷府,走过哈特霍泽,又翻过斯威特岩,他为了星期天去那神奇的地方,还去帮助他最怕的师傅格林先生,为了能去除身上的刺,汤姆改正了许多错误 ,他很坚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尽力克服,并一次次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通过努力换取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水孩子》读书笔记 篇6

今天,我看了一本《水孩子》的书。作者是【英】查尔斯•金斯利。这本书主要讲了汤姆在水里的快乐生活。

我影响最深刻的是第二章,第二章讲了被人误会是件痛苦的事情,有时,我们会极力辩解,有时,我们会放声痛哭。在汤姆做了小偷后,既没有极力辩解消除误会,也没有放声痛哭,而是从爵爷府里逃了出来。这样的话,汤姆前面的路就并不好走了。不过最后汤姆还是避过了危险。而且它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事情的发展难以预料,有时,甚至是令人措手不及的。

指导孩子课外阅读 篇7

一、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孩子的阅读兴趣, 是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所必须培养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有了阅读的兴趣, 其他的一些方法就比较容易掌握了。然而, 小孩子比较喜欢看直观性、色彩鲜艳的东西, 像卡通片、画册等。小孩子不喜欢逐字逐句地去读故事, 而且一般文字性的东西太单调, 色彩单一, 对于孩子来说是又讨厌又乏味。那么, 我们如何迈好阅读的第一步呢? 例如, 我们可以讲解一些带有悬疑色彩的故事, 故事的结局不要讲给孩子听, 让孩子自己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还可以提出一些孩子感兴趣的问题, 或者让孩子自己提出问题, 引导孩子去书中寻求谜底, 自己去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让孩子和其他同学一块儿玩, 比一比他们谁读的书多, 谁讲的故事精彩, 利用竞赛的方法促进孩子多读书, 读好书。每当孩子读完一本书后, 要对孩子表扬一番, 也可以同孩子讨论书中的故事, 激起孩子的好胜心, 诱导孩子一步步地走入阅读的殿堂, 让孩子通过自己阅读满足自己, 看到自己通过阅读获得了知识的乐趣,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阅读书籍

孩子进行课外阅读, 还必须有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孩子兴趣的书, 当前的图书市场杂乱, 各种读物粗制滥造, 错误百出, 而且图书内容暴力色彩浓厚, 害人匪浅。孩子辨别、选择能力较弱, 坏的书籍就像强盗, 会引诱人学坏, 这样还不如不去读书。还有一些当前社会媒体上所宣传的书籍, 媒体上鼓吹宣传的书, 在一个商业社会之中, 书作为商品, 越发注重炒作, 这本是自然之事, 无可厚非。但对于孩子来说, 他们很难一时分辨出炒作之中的真假优劣。一定要让孩子小心, 或者索性让孩子不要接触这种书评所鼓吹的书。所以, 父母在选择图书方面要特别慎重, 不是流行的书籍就是好的书籍, 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图书,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那么, 如何选择呢?

首先, 要按照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合的读物,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图文并茂的书籍特别感兴趣, 而且这类书籍故事新颖、趣味性强、阅读障碍小, 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葫芦兄弟》等。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 对书的兴趣已经集中到书的内容, 这时候可以选择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故事书。随着年龄的增长, 可以逐步加深, 选择一些浅显易懂的世界名著。

其次, 选择书籍要合理搭配。家长要帮助孩子选择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三者俱佳的优秀读物。选择读物应注意类别丰富、题材多样、风格迥异, 从而让孩子全面吸取知识。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指导孩子课外阅读, 让孩子就像在自然界中的蜜蜂采蜜一样, 知识是浩瀚的海洋, 没有哪一个真正能够将它遨游一番。因此, 指导孩子读书, 关键是要指导孩子如何读书, 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1.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如每天有固定的课外阅读时间, 安排读书的进程, 选择要读的书或刊物。

2.指导孩子理解内容。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 要教会孩子自己查字典、大胆提问;读完书籍后, 要复述故事内容, 或者模仿书中人物的动作、情节, 会评价书中故事里人物的好坏, 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3.指导孩子做笔记。到了小学高年级的孩子, 应当培养孩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书过程中, 让孩子学会圈点勾划批注, 摘抄佳词佳句, 写读书笔记。

4.培养孩子收藏图书的习惯。家长应该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图书天地, 制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让孩子多收藏一些读物, 以便经常阅读。当孩子拥有自己的藏书并喜欢收藏图书时, 孩子的读书兴趣就已经培养起来了。

读书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 就能将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东西“熔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 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仿效。所以, 孩子读书的习惯, 首先要从家长自身做起, 因为父母是孩子最贴近的老师, 一举一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 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成才的第一步。让孩子从小就要渐渐地懂得, 读书的苦与乐是相辅相成的。作为孩子, 读书是本分, 是天职, 不是玩, 要付出代价, 才能将读书化为自己的知识、血液和生命。

摘要:书是知识的源泉, 课外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家长正确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格外重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是课外阅读的第一步。选择合适的书籍也是家长的必修课, 一本好书是孩子的良师益友, 家长要在书的海洋中选择最适合孩子读的书籍。选好要阅读的书籍后, 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制定阅读计划。读书的乐趣在于读书的过程, 它是一种苦与乐的过程, 是一种苦涩后的甘甜。

水孩子读书笔记 篇8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水孩子》。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叫汤姆的小男孩跟他师傅一起去扫烟囱,小汤姆误闯到一个叫爱丽的小女孩家里。出去的时候发出了很大的声音,被别人追赶,掉到了水里,被水里的仙女变成了水孩子。有一天汤姆的师傅也掉到了水里。汤姆以为他师傅也能变成水孩子,所以他四处寻找,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直到有一天仙女说:“你一定要见到你师傅”汤姆因为害怕受到师傅的责备而没有同意,可最后他同意了。他一次次度过难关,终于找到了师傅。原来他师傅被一个非常特殊的警棍困在了烟囱里,最后,那个特殊的警棍放了汤姆的师傅,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

书中汤姆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因为他坚强、勇敢。我要向他学习,做个坚强、勇敢的孩子,遇到困难不灰心,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让自己能够像汤姆一样取得最后的胜利。

水孩子阅读思考 篇9

一、小组合作, 扫清阅读障碍

师:这节课, 我们一起走进马朝虎写的《水》这篇课文。

课件出示自学流程:

1. 个人读书:自由读文, 画出生字新词及难读的句子。

2. 组内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 还遇到了哪些困难。

3. 相互检测:看能否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尤其是那些难读的句子。

(学生分小组学习)

师:同学们学得那么认真, 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的收获。现在请各小组展示学习的收获, 提出你们的疑问。

生1:我们组知道了“水窖”是什么, 请大家看我们课前搜集的图片。“水窖”是修建于地下用以蓄积雨水的坑。

师:通过图片理解词语, 真是好方法!

生2:我们不理解“风干”是什么意思。

生3:我们组知道, “风干”的意思是东西被风吹得失去水分。我家每年冬天都做腊肉, 妈妈把鲜肉涂抹上作料后放在外面让风吹干。

师:能够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也是一个好方法。那么, 哪些句子比较难读呢?

生4:“ (母亲) 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这个句中第一个“扇”读“shàn”, 第二个“扇”读“shān”。

(赏析:周华东老师相信学生、依赖学生、发展学生, 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让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合作, 主动探究。一是自学流程清楚。如何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 把句子读正确、流利?许多学生感到很迷茫。周老师设计的自学流程, 学生既明白了学习的目标, 又知道了怎样学。二是个体学习扎实。要求学生画出生字新词, 学生就得用心认;要求学生画出难读的句子, 学生就得反复读。三是学生互动多元。当学生自学遇到困难时, 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组与组之间交流, 生与师之间交流。这样的教学,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达到了学习的高效。)

二、潜心会文, 交流阅读感受

师:文章中哪些句子体现出水的珍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并联系自己的用水情况在句子旁写出感受。

(学生默读课文写感受)

师:我们一起来分享读书的收获。谁愿意先说?

生1:我从第一自然段“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 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中感受到他们挑水非常辛苦, 还需要等很长时间, 而我们这里只要一开水龙头就有水了。

生2:“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 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在缺水的地方洗澡真难!我们这里天天都可以洗澡,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师:好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水的珍贵还能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生3:我从“我们四兄弟, 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 从小到大, 排在了母亲的跟前”这句话中感受到了缺水给四兄弟带来的痛苦。

生4:我觉得这句话写出了四个兄弟身体里非常缺水和四个兄弟对水的渴望。

……

(赏析:如何让学生潜心会文?周华东老师引导学生围绕“文章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水的珍贵?”这一问题, 在阅读时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人生阅历等置于文本之中, 与文本内容进行比较, 从而对文本进行具体化的“二度开发”, 学生自然读出个性化的体验和感悟。但学生在交流中形成了一个共识——在缺水的地方更能感觉到水的珍贵。从周老师的课堂上可以看出, 教师讲得少, 学生说得多。课堂成了学生交流的平台, 展示的舞台,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 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

三、个性朗读, 展示阅读体会

师:假如我们就是那四兄弟之一, 已经在缺水的日子里煎熬了四个月、五个月、半年, 就像是被晒干的狗尾巴草那样迫切地需要水的滋润, 请朗读第4、5自然段, 体会一勺水给你带来的美妙。

(生读课文)

师:谁愿意把你的感受传达给大家?可以自选一小段读读。

(一生读:“一缕水的气息扑面而来……大叫了起来。”)

师:母亲用一勺水给我们四兄弟消暑纳凉, 水流得快吗?你应该怎么读?

生1:水流得不快, 但很刺激!应该读得慢一点, 快乐一点。

师:老师有个建议, 你再读一遍, 一定会读得很好。

(生再读这部分内容,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师:读着这段文字, 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2:我感觉到太舒服、太美妙了!

师:请把你的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

生3:我觉得四兄弟表面上看是非常快乐的, 但实际上包含着一种苦涩。

师:说得好, 这叫“苦中有乐”, 你来读读。 (生读)

生4:这一勺水冲凉, 让我终生难忘呀。

师:是啊, 许多年过去了, 马朝虎对这种感觉还记忆犹新。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赏析:于永正老师曾强调, 阅读教学要“读”占鳌头。那么, 学生该怎样读呢?“一勺水冲凉”这部分内容让人有一种笑中含泪、泪中带笑的感觉。如何指导学生深入体会是个难点。周华东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时的感受:有的学生感受到了冲凉时的刺激;有的学生感受到了冲凉时的舒服;有的学生感受到了冲凉时的苦涩……“把你的这种感觉读出来”, 教师点睛的话语, 一下子把学生由谈感受引到朗读上来。此时, 学生有了情感的积淀, 在朗读时自然会声情并茂。这样的朗读, 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体会, “以乐衬苦”的写作方法渐渐深入到学生的心里。)

四、借助网络, 深化阅读主题

师:同学们, 作者马朝虎写出了一个严重缺水的地方。那么, 我国是不是就这一个地方缺水呢?请大家看一组视频。

【播放视频:2010年西南五省干旱的情景。】

师:同学们还沉浸在一幅幅令人深思的画面中,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以前, 我看到“假如人类再不珍惜水资源, 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这句话, 觉得太夸张了, 现在信了。

生2:我生活在鱼米之乡感到很幸运, 很幸福。我要好好珍惜这一切。

生3:我准备编一则《节水歌》:“淡水在减少, 浪费可不好。假如不节约, 后果可不小。”课后要继续编下去, 让所有同学都记住, 希望所有同学都能参与节水行动。

……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 老师欣喜地发现你们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的重要。课后请同学们在班级博客上写出自己学习本课后的感想, 也可以写写你的节水计划、节水小方案等。

(赏析: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 能让学生获得与课文相关的知识, 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我们的学生生活在鱼米之乡, 从来没有感受过缺水是什么滋味。周老师根据这一学情, 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看缺水的图片, 在结课时让学生观看西南五省干旱的视频。学生们看到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 心灵受到震撼, 表达的欲望被激发, 不吐不快。借助网络还可以拓展学生的交流空间。周老师让学生课后在班级博客上写自己的读文感想, 写节水的方案计划。这些新型的交流方式既深化了课文的主题, 又培养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水孩子读后感 篇10

《水孩子》读后感1

我读了《水孩子》这本书后,我感受到:汤姆从小就失去父母,他因为没有受过教育,还跟着他的师傅到处扫烟囱,因此他养成了许多坏习惯,比如:不讲卫生,自私,撒谎,肮脏。

有一次他和格兰姆斯去哈特荷佛府扫烟囱,因为哈特荷佛府的烟囱又大又曲折,汤姆迷失了方向,闯进了艾莉的房间。被人误认为是小偷,所以慌慌张张的逃走了。他不知不觉得走到了凡谷,受到老婆婆的帮助。后来,他在河里洗澡的时候变成了一个“水孩子”,他进入水里后才发现自己的身体变成了4英寸,不过他现在才知道原来不穿衣服是一件多么快活的事。但是他的坏习惯仍旧在“毒火攻心”,他在河里常常捉弄小鱼小虾。自从他登上仙人岛以后,仙人对他说:“你的一个人去,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鼻子嗅,自己睡的床自己来铺,自己玩火烧自己的指头……”在惩恶仙人和福善仙人的奖励和惩罚下,他渐渐地改掉了坏习惯,变成了一个正直,诚实善良的孩子。他在世外仙境见到了他无恶不做的师傅。后来,格兰姆斯在汤姆的改造下也变成了一个好人。

我在汤姆的身上学到了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我还学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水孩子》读后感2

我有一本《水孩子》,我十分爱读。

它主要讲了一个名叫汤姆的打扫烟囱的小孩,有一次,他在小溪里洗澡,结果变成了水孩子。变成水孩子的汤姆并不乖。在仙女的指导下,他不怕困难,走遍千山万水,见识了神奇的海洋世界,坚强地客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完成了仙女给他的任务,还就出了正在受难的师傅格林姆。最终,他丢掉坏习惯,成了一名男子汉。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在《水孩子》中,他写出了工作发展带来的不好,那就是环境。

《水孩子》就像一个神奇的小河,里面有仙女,有水孩子;有龙虾,有小鱼……一切都那么神奇!

水孩子让我明白,做什么事都要有勇气,知难而进,才能把事情给做好。

读了《水孩子》后,我更多的感受是保护环境,不要让小河再脏,不要让花儿再少,不要让垃圾再多了!如果这样下去,地球就完了。如果全世界每个人都栽一小片草、一棵树,捡起一个垃圾,那地球不到一会儿的功夫就变成一个绿色星球了!

水孩子,你给我的感受真多!我一定要同你一样,向你学习!

勇敢、自信、执着、善良,是通向成功不可缺少的东西,丢掉哪一样都不行。

《水孩子》读后感3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很有趣的童话小说—《水孩子》。这本书虽然是以童话题材来写的,但是书中给人的启示却十分深刻,做人道理达30多种之多。

它讲述了邋邋遢遢汤姆在一次事故中被仙女施法变成了一个水孩子。他在水中有很多见闻,蜻蜓的蜕变,有趣的飞虫,水还和水攋、大龙虾等交了朋友。后来,他为了和爱丽老师去一个神秘的地方,答应了惩恶仙人的要求—救他最不愿救的人师傅葛林。葛林曾是汤姆扫烟囱时的师傅,经常无缘无故殴打汤姆。汤姆不顾旅途的劳累,跋山涉水,经过了光辉城、护持婆婆港、天外天,终于就出了葛林。葛林也悔过自新,当了一个好人,汤姆不计前嫌,是多么宽容啊!

我们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有句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但是有时我却总是斤斤计较。有一次,我和妈妈闹矛盾,我非常愤怒,一连几天读没理妈妈。一直自己生闷气。后来还是妈妈帮我买了一包薯片,我们的关系才缓和过来。看了这本《水孩子》,我懂得了人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是消除怨恨最好的武器,要是下次再出现这种情况,我要学着宽容,退一步,海阔天空。

我相信,只要人人都怀着一颗宽容的心,矛盾必将荡然无存,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水孩子》读后感4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水孩子》。

讲述的是一个扫烟囱的男孩变成了水孩子以后,在仙女的引导下,经历种种磨难难,最后长大成人的故事。汤姆从小受尽了师傅格林姆的欺负,同时在污浊的环境中也染上了许多坏毛病。有一天,他和师傅去约翰爵士的庄园打扫烟囱。汤姆一不小心闯进了约翰爵士的小女儿艾丽小姐的房间,结果被误认为小偷,遭到了大家的追赶,在仙女的引导下,他终于逃出了庄园,来到小河边,失足掉进水里,变成了一个水孩子。

汤姆开始在水中生活,过了一段时间,他为了找到其他伙伴,来到了大海,在在那里遇见了许多水孩子。变成水孩子以后,汤姆并没有改掉以前身上的那些坏毛病,他经常欺负水里的各种各样小动物,还偷吃仙女的糖果。仙女只好找来了一位女教师,而这位女教师竟然是艾丽小姐。在艾丽小姐的帮助下,汤姆逐渐改掉了身上的坏毛病,变成了一个好孩子。仙女让汤姆去寻找天外仙境,到那里去帮助他以前的师傅格林姆摆脱困境。汤姆历经磨难,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了要学习汤姆的勇敢,爱心。

《水孩子》读后感5

这几天,我看了《水孩子》这本书,这本书非常好看。

这本书的内容是一个扫烟囱的穷苦小男孩汤姆,一直过着被师傅欺负的生活。一次,他因误会在逃避人们的追捕时,沉睡在了水中……,在世人的眼中,他已经溺水而死。虽然在现实的陆地生活中,人们不能喜欢他,包容他,但在水的世界里,仙子们却赋予了他一个新的形体——一个身体小巧、不死的、两栖的水孩子。他在小河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增长了见识。他在那里结识了许多水中动物,熟悉了它们的习性,但他在同水生动物的交往中仍表现出人类的自私自利的本性。但是水中的仙子们依然用爱来教育他。汤姆渐渐有了改变。最后,他在游向大海的历程中,终于学会了怎样“以人之道待人”,懂得了不仅要用爱和人道对待自己的朋友,更要用爱和人道对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在遇到因作恶而受难的师傅后,汤姆并没有选择报复,而是帮助师傅悔改过去的罪恶,在做到这点的同时,他自己已成长为一个热爱真理、勇敢正直、心胸开阔的人。

这是一些永远不会老去的故事,因为它们就像篆刻在每个人心底的记忆,在有星星或月亮的夜晚,让所有的童心倾听世界童话经典的回声,在静谧中潜心体会才发现它是童年最最珍贵的礼物。

水孩子读后感 篇11

水孩子,大家一定会想到:“咦,怎么会有水孩子呢?莫非是在水中长大的孩子。”“不,不是。”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吧!

《水孩子》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脏兮兮的扫烟囱的小男孩,名叫汤姆。他天天都被师傅欺负。有一天,他到一个庄园里扫烟囱,在烟囱里迷了路,被庄园里的人们误会为小偷。在他们的追赶下,汤姆跑到了温德尔。他到一条河里洗澡,洗睡着了。等他醒来就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只有四英寸长而且脖子周围长了一圈腮的水孩子。其实是仙女把他变成了水孩子。从此他便开始了在水里的生活。他从一只水獭那儿听到了一些关于大海的事,他很想去大海里。后来,他借助一次下雨时河水涨起来的机会,来到了大海里,与其他的水孩子们团聚了。可汤姆很淘气,经常惹事生非,捉弄海蟹和海葵们。经过仙女们的教诲,他终于变好了,不再欺负比他弱小的小动物了。后来,仙女给他一个任务,让他去闯荡世界,去帮助他不喜欢的人、去干自己不喜欢的事。经过了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任务,成功地成为了一个大男子汉,长大后还成为了一个科学家,能设计很多的东西。从此以后奇小淘就不玩水了,他当上了这个城市的市长,还为城市里修建了许多漂亮的喷泉。

这个故事告诉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去为大家做好事。

水孩子阅读思考 篇12

一、家庭中如何开展“大声为孩子读书”的亲子阅读活动

本文中“读书”是指“大声为孩子读书”, 即家长有感情地大声为孩子朗读书本。它不同于“给孩子讲故事”, 也不同于“孩子自主阅读”。下文将就“大声为孩子读书”在家庭中如何开展对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最终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更有成效进行探讨。

1.读书活动开展时间:

从胎儿开始, 一直到孩子识字量逐渐达到基本能阅读任意一本书的水平

“读书”活动可以从胎儿期开始。有观点认为, 婴儿月龄为2个月时, 即可以进行适宜的阅读教育。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心理学家安东尼·狄卡斯伯和他的同事对给胎儿读故事书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认为“婴儿可以辨认出一些出生前听到的声音”。他们的研究表明“婴儿在胚胎时期就能对某种特定的声音感到熟悉, 而且会将这些熟悉的语调与舒适感和安全感联系在一起。所以婴儿在出生前就开始学习力, 到他们可以看到和摸到书、了解字的意义和感觉到读书者的存在时, 他们所学习到的已经超过人们的想象了。”可见, “大声为孩子读书”的亲子阅读活动在胎儿期就可以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 “读书”活动越早开展越好, 在胎儿期就可以开始进行。

那孩子读书读到什么时候为止呢?“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把朗读描述为‘孩子小学毕业之前都应该保持的一种习惯’”。笔者认为, 可以读到孩子的识字量能达到阅读任意一本书的水平, 因为这个时候, 孩子已经成为了一个自主阅读者了。家长的引导也就基本告一段落。而这, 大概在12岁左右。

总之, 读书要从小开始, 越早越好, 一直到孩子有能力成为自主阅读者为止。“一点都不给孩子读故事书, 以及太早停止阅读, 都是大错特错的。”

2.读书活动开展方式:每天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读书时间

从小开始, 每天最好相对固定一个时间进行朗读活动。比如睡觉前是一个比较好固定的时间。这是因为, 阅读爱上阅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作, 需要耐心、需要坚持, 每天进行, 就是要让阅读成为习惯。

固定的时间可以由短到长, 考虑到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 小时候可以15分钟左右, 逐渐增加到每天半个小时。

至于固定时间以外的其他时候, 只要孩子愿意听、家长有时间都可以不计时地进行。把随时读书当成习惯、当成享受。

3.读书活动过程:重在享受阅读, 对孩子不附加任何条件

读书的时候, 愉悦的氛围、阅读带来的美好的感觉是最重要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有的规范。孩子喜欢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不必要求孩子一定要端坐, 不必要求孩子回答问题、记住某个知识, 不必担心孩子没有认真听, 不必担心孩子没有固定的模式就会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 不必给孩子附加条件和期望, 要做的就是享受阅读的美好时光, 让孩子喜欢阅读, 在无损自己天性的同时受到熏陶。

有些家长会担心, 这样孩子会不会没有好习惯?会不会以后就会变得没有规矩?会不会漏掉关键的知识?会不会没有让孩子看到字因而未能增加识字量?

其实, 家长不必有这些担心。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如果我们利用阅读这一活动刻意去抑制这种天性, 反而让孩子把这种阅读活动与不愉快的体验结合在一起, 影响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反之, 如果我们顺应孩子的这一成长规律, 让孩子把阅读与美好的情感体验相联系, “阅读”就会有如一颗种子, 在孩子的心中悄悄地扎根萌芽。因为, 顺应了孩子的这一规律, 孩子就有了真正的主动性, 而“儿童学习语言的动机水平影响其语言学习水明。”家长也不必担心孩子没认真听, 或者漏掉知识或者没有提高识字量。实践证明, 孩子对所朗读的故事的专注度非常高。此外, 早期阅读不等同于识字, 目的也不是提升识字量, 也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多, 它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爱上阅读, 造就成功阅读者。

这种没有固定模式、没有固定规范, 强调的愉快的氛围、美好的感觉的亲子阅读方式也是符合当代儿童教育和儿童语言教育的新观念的。因为它反映了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学前阶段的幼儿最需要的不是系统全面的知识, 而是渴望学习的兴趣、习惯和不断增长的学习感受力;它还反映了近年来在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界影响至深的全语言教育的思想观念。

4.读书活动的延伸:引导孩子将书本与现实生活结合

除了读书, 还需要将书本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让孩子体会到书本的奇妙。比如, 读了书上关于“螳螂”的内容, 可以带领孩子在生活中去观察真实的螳螂, 比如生活中看到蚯蚓, 可以找到书上关于蚯蚓的图片给孩子看, 让孩子体会到书本蕴含的无穷奥妙, 从而更加热爱阅读。

当然, 其实, 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 因为家长为孩子读书, 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只要稍微多用一点心观察, 就会发现孩子的喜好与关注, 也会因此逐渐自己学会为孩子选择书籍。

总之, 在家庭中开展“读书”活动没有统一的模式和统一的规范, 各个家庭的经验可以借鉴, 但是最重要的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 只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多观察孩子, 坚持读书, 每个家长都可以做得很好。

二、“读书”时须注意的事项

“为孩子大声读书”须要遵循一条基本原则, 即:以孩子为中心、遵循孩子的意愿进行朗读。要遵循这一原则,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遵循孩子的意愿, 要反复

这一点最重要了。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意愿, 要反复。反复有利于增强孩子的理解力。可以说小孩子最喜欢反复了, 可能因为反复的时候他有“又见老朋友”的亲切感, 从而令他产生一种满足感和安全感。我记得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 我给他讲《西游记》的画册, 200多页, 他听了又要听听了又要听, 说真的, 书那么厚, 我真的有些讲腻了不想讲了, 可是直到有个事情的发生, 使我改变了看法。我记得, 有一天, 我在给儿子念到“嫦娥”的时候, 儿子突然发问, 说:“妈妈, 原来‘嫦娥’不是‘鹅’, 嘎?”“怎么这么说呢?”我问他, 儿子说:“今天老师讲了后羿射日, 那上面有个嫦娥, 是不是一个嫦娥?”“是啊”, 我说。“那个嫦娥是个仙女。”儿子说。这个事情才让我意识到, 其实, 孩子不是随意地听, 其实他一直在揣摩一直在思考在努力去理解。他之所以要一遍一遍地听, 其实是因为他理解力有限, 所以他喜欢反复听反复咀嚼,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他不断地把这些信息储存进脑子里不断消化的过程, 等遇到类似这些信息的东西或是事件时他就会把这些提出来做比对……就这样, 促使他不断地思考, 从而使他 (她) 的综合理解力不断得到提高。可见, 反复对孩子多么重要。明白反复对孩子这么重要, 作为爱孩子的父母, 我们不应该拒绝他 (她) 的这个合理的请求。

事实上, “遵循孩子的意愿, 要反复”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储存、理解知识以备他日进行知识的联接从而有助于理解的融会贯通, 更重要的还在于:让孩子最终成为一个自主的阅读者, 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又尊重他人的完整的人。尽管是成年人给孩子大声朗读, 但是, 孩子始终是中心, 孩子的意愿十分重要, 遵循孩子的意思, 才会避免孩子成为“被动阅读者”, 才会使孩子始终是阅读活动的中心, 才能有助于孩子成为自主阅读者。遵循孩子的意愿为孩子大声读书, 这也是符合目前“全人发展”的幼儿教育思潮的。全人教育是目前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它强调“幼儿的全面发展, 注重使幼儿成为完整的人、成为有尊严和价值的个体, 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强调“幼儿主动学习的幼儿教育过程”。

2.不随意发问

家长在给孩子亲子共读时往往会忍不住向孩子发问, 总是希望他/她能解释、能记住某些东西, 这其实是成年人的功利心在作祟, 是成年人自我中心的外在表现。

那是不是就不需要发问了?是不是发问都不好了?当然不是。问什么、什么时候问, 这不应该以家长为主导, 而应该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以孩子为主导。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家长学会克制自己, 不要干预孩子的思维, 让孩子去欣赏文字的美、体会文字承载的情感、理解文字所传达的知识, 让孩子自己学会理解和思考, 引导孩子成为他自己。

这个我是有深切体会的。最开始我给儿子读书的时候, 总是希望他能记住、理解书中的内容或者是要点, 于是, 我常常会停下来, 自作主张地去问他的问题, 对这个做法我还很得意。总觉得这样儿子就有收获了。开始, 儿子对此没什么意见, 可是, 逐渐地, 儿子不是很耐烦了, 可是, 我还是没有引起重视。直到有一次, 儿子很不高兴地说:“妈妈, 你不要问了, 不要打断我, 我不喜欢回答。”我才开始反思我的这个行为。我在想,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才发现我太急切了, 我这样做其实给孩子带来压力了。

当然, 其实不要担心孩子没有问题, 事实上, 孩子在听的时候自然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 家长就可以停下来和孩子共同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不知不觉地传达给孩子, 就不用平时苦口婆心地去“教育”、“指正”他 (她) 了。事实证明, 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3.朗读内容要循序渐进

给孩子读书一定要循序渐进, 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同阶段的孩子对不同的书比如版本比如内容等需求不一样。如果不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地为孩子读书, 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孩子不是对阅读产生兴趣、爱上阅读, 而是反感阅读。

比如, 孩子小的时候对有图画的, 对简易的故事读本很感兴趣, 可是, 开始我没有明白这一点。因为我自己小时候看过《木偶奇遇记》, 当时被这本书迷住了, 觉得很有趣。于是, 我就想给儿子讲。我记得儿子在4~5岁的时候, 我就拿着《木偶奇遇记》的厚厚的译著跟他读, 可是, 因为叙述的文字太多, 儿子不是很喜欢。我当时暂停了一下, 可是, 始终不死心, 后来又给他朗读, 虽然儿子没有明显反对, 可是看得出来他对这种大部头的书不是很感兴趣。可是我一意孤行, 还是给他讲完了。可是, 我发现, 儿子后来一听到我说《木偶奇遇记》就比较烦, 我发现, 自己错了!我还是急切了, 只考虑到这本书好看, 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年龄特征。这以后, 我再也不干这种蠢事了。如果我要给儿子引荐什么作品, 我都会先给他看这个作品的简写本, 让他熟悉了, 再买文字逐渐增多的另一个版本, 然后再买更多文字的版本。给儿子读《西游记》是个最好的例子。当时不知在哪里买了基本《西游记》的小画册, 一本可能10多页的样子。买回来儿子还太小, 不感兴趣。后来, 不知道哪一天, 突然拿出来读给他听, 他一听就喜欢了, 于是, 就一遍又一遍地要听, 听得都可以一字不漏地讲出来了还要听, 看他喜欢, 我就给他买了绘册 (就是上面提到的) , 虽然有些文言文在里面, 一点不影响他听的兴趣, 看他喜欢, 于是又买了适合小学生看的版本, 他还是喜欢, 又听了好多遍。于是有一天, 我跟儿子说:“儿子, 我有一本更详细的《西游记》, 你要不要听?”儿子说要。我说有点不好懂哦, 儿子还是说要听。于是, 我拿出了原版的《西游记》讲给他听 (当然, 有些我是省略了的, 比如关于佛教的很多东西等, 因为这个如果他问起来很难给他解释的) 。说真的, 读得我头疼, 不认识的字简直太多了, 一般的作品我都是拿着就念, 从不做功课 (偶尔遇到不认识的, 现查字典就是) , 还可以声情并茂, 可是给他读这个原版, 我还要提前查字典。可是, 他居然不拒绝, 而且, 读这本书是从他随意翻到的一页开始的, 就这样, 听了一个多月, 900多页的大部头他总共听了600多页。后来他不想听了, 我就停止了。

从《西游记》的朗读过程和《木偶奇遇记》的朗读, 我很深刻地认识到给孩子朗读要遵循孩子的心理和年龄发展规律, 要循序渐进, 同时也认识到, 不能以成年人的思维来判断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孩子的接受力有时候是家长意想不到的。因此, 不要成年人的想法去设定孩子需要看什么、应该看什么, 或者什么看得懂什么看不懂, 一切以孩子的意愿为主, 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4.坚持读书

要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 而是一个过程。所以, 只有坚持为孩子读书, 天天为孩子读书, 才有效果。

首先, 我们前面说过读书是循序渐进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只有天天坚持才会有效果。这种效果在几年后会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 你会发现, 孩子的收获简直是你无法想象的。各种能力, 如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力、审美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其次, 不知不觉中帮助孩子养成天天离不开书的好习惯, 这个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其实, 我们做了这么多只是想以实际行动逐渐把孩子引上热爱阅读的这条路。因为我们不可能给他读一辈子, 最终目的还是要把这个习惯交过手。让孩子离不开书, 这样, 随着阅读量和阅读面的增加, 理解能力会随之增强, 对外部世界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会与日倍增, 这种情况下,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 孩子终有一天会走上自己广泛阅读的道路。

再次, 我们天天坚持, 这本身就给了孩子无穷的榜样力量——那就是“坚持”。其实, 真正成功的人不是聪明人, 往往是坚持的人有毅力的人, 还有什么比爸爸妈妈以实际行动告诉他 (她) 这个道理更好的方式呢?而天天坚持读书, 不仅在“欣赏书本”的过程中提升了综合理解力, 还无形中教会了孩子“坚持”和“耐心”。这么好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不去做呢?

总之, 家长遵循着孩子的成长规律, 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每天坚持大声为孩子读书, 是引导孩子走上热爱阅读的道路从而为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的有效途径。因为, 家长长期坚持大声为孩子读书, 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在温暖亲密的亲子关系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美, 体会到文字的美, 让书本与美好的东西紧密相连, 从而从心底里爱上书本、喜欢阅读, 使阅读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家长长期坚持大声为孩子读书, 在阅读中不知不觉逐日扩展孩子的认知面, 通过广博的阅读, 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 为孩子进一步探知世界、进一步更广泛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孩子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阅读者成为可能;在大声为孩子读书中, 家长始终坚持“遵循孩子的意愿和兴趣爱好”的原则, 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使孩子在长期的亲子阅读过程中, 逐渐成为一名会思考、有主见的自主阅读者, 使阅读与生活、与兴趣喜好相联系, 促使孩子逐渐明白阅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从而明白阅读的有用性和重要性, 真心爱上阅读。

摘要:本文在实践经验及思考、研究的基础上, 就在家庭中如何开展“大声为孩子读书”的活动, 以及家长读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索总结, 以期给家长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大声读书,家庭,亲子阅读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关于早期阅读的几点思索.学前教育研究, 2000, (4) .

[2][美]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大声为孩子读书吧.沙永玲, 麦奇美, 麦倩宜译.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47.63.19.

[3]吴式颍, 李明德, 单中惠.外国教育史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487.

[4]周兢.造就成功阅读者的培养目标——美国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目标评析.早期教育, 2002, (7) .

[5]刘晓东, 卢乐珍.学前教育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153.

[6]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兼谈当前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走向.学前教育研究, 2005, (1) .

[7]冯增俊, 陈时见, 项贤明.当代比较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340.343.344.

上一篇:用英语写日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下一篇:市体育局机关会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