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三要素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堂教学三要素(精选8篇)

课堂教学三要素 篇1

大板桥中心学校

王朝润

创新是一个民族最优秀的品质,有了创新才会有发展。在一个人的能力素养中,创新能力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但是,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逐步培养积累而获得提升的。

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创新教学已是人们茶余饭后、课堂内外耳熟能详的事。走进课堂,我们发现创新教学还存在“昙花一现”、“灵光一闪”突出“一招半式”的现象,甚至一些老师认为创新教学不过是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而已。那么,怎样做创新教学才能恒久弥新获得深层次的发展呢?我想最根本的办法是:优化教学三要素,把创新教学落到实处。

教师、教材、学生是构成学习活动的三要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紧扣三者,创新教学才有其可能,成其必然。

首先,要当好创新教学的缔造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践者,要发挥引领创新实践的主导作用。

一方面,要增强创新意识。一位教师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思辩,以旺盛的精力投身创新实践,以独到的眼光肯定学生的创新之举,对学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看到自身的创造潜力是增强创新意识迈出的关键一步。有的老师善于语

言描述,有的老师精于书画,有的老师擅长动手制作,还有的老师长于逻辑推导……在教学活动的预设环节中就应该考虑运用这种优势潜力。例如,我校赵老师是一位画画高手,一次在上“多种多样的花”一节内容时,教学过程中他不时在黑板上几笔勾勒,各种各样的花就惟妙惟肖地展现在黑板上了。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了,个个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很快掌握了各种花的特征。同样,在“可能性”一节教学中,李老师制作了大量图文并茂的练习题卡片,也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两堂课,教学的氛围和效果都挺好。

另一方面,要具备创新教学的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思考,教师应具备五方面的素养:

1、设计水平

2、引导水平

3、情绪状态

4、认识水平

5、思维水平。深入研究,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每一位教师应必备的素养。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指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切实发展学生的智力,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强调启发,反对注入。杨振宁教授在比较中美教育时曾明确指出:“美国的教育比较重视启发式,中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灌输式,这个名词也许不太好,不过实际是这样的。”此评价可谓一语中的。自古至今,我们的教育都是重灌输的教育,死记硬背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的学者提倡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他们认为,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一种方法的优点可能恰恰

是另一种方法的不足所在,反之亦然。倘若能利用多种方法之间的这种互补性,并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配合使用,一定能取得开发智力的良好结果。要着眼于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形成的偏重于记忆、理解、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索的新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偏重知识传授、偏重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体现21世纪教育理念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氛围,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要为学生具有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打基础,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为学生具有社会就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打基础。

再一方面,要形成创新的风格。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都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但有一种风格是大家应该共同拥有的——那就是不断创新的风格。一位教师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不局限于教材模式和现有的教学条件手段,而是多种渠道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造新形式,带给学生一堂堂新颖而富有创新趣味的学习课程,本身就是对教学的传统意义,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价值理念的超越。学生是极富好奇心的,受此影响,可能不经意间已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创造智慧的种子,会在未来的学习成长中开出灿烂的创新之花。

其次,把教材用活。教材是学习活动的依据和影子,“吃”

透教材、用好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如语文课堂上还存在着缺乏思维层次的以读代讲;数学课堂上刻板地执行教材,缺乏根据学情重组教材的改革大气;英语课堂还有运用一成不变的游戏机械操练的现象。在这样教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机械单调,缺乏个性,长此以往其思维形成了一定的定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削减了。创新素养课程的教学重在参与,重在实践。教学结果不能满足和局限于课本、权威、教师的所谓的标准答案,营造宽松愉悦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精神环境。

这里讲的“吃透教材”有些特别,一是指在明确了教学内容、目的、重难点、思路方法等的基础上理清教学需要,从而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准备教学用具,并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具的收集和制作,甚至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参与运用。

二是梳理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价值。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思维是教学的主线。创新性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应围绕着问题展开,创造性的参与强调问题的发现、问题的觉察、问题的系统提出和共同的理解。

创新性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没有问题,一切知识就都成了令人生厌的无病呻吟,学生就不可能有求知的欲望和要求,教学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真正的实效。问题不

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前提,而且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进而才能成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激发创造动机和创造思维,并提供创造的可能目标和突破口,进而促使学生投身于创造活动之中。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比如“多边形面积整理复习”时,可引导学生提出这样问题: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否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疑问是创新思维的原动力,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翅膀。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新启发思维的问题情境,这时学生的想象力最丰富,创新思维最活跃,求知欲望最强烈。在这种状态下去掌握知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创新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意识,是一种主动探索的精神,是一种推

陈出新的能力,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创新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素质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来培养。

再次,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创新教学理念的体现者和实践者,强化教学主体的参与意识极大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学生主体参与是在教学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特殊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有效地参与是以个体对正直和尊严的渴望,以采取主动的能力为先决条件的。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并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关键在于教师。创新活动是一种需要高度自主探索精神的活动,而这种精神萌芽于主动学习。学成于思,思成于疑。现代心理学表明:激起学生能使大脑由抑制转为兴奋,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自我需要”。但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因学生学的是代表科学和真理的教科书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产生的后果是学生的创新、好奇和探索的内在动力减退直至消失“新基础教育”理论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作为提高学生创新的一个重要策略来研究,课堂的主动权不能垄断在教师的手中。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把平行四边形沿底边上的高分割成一个直角梯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这时,有个同学提出了疑问: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能否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而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呢?我没有给出结论,而是让这位学生到讲台前说出道理,并让他带领同学动手操作。最后发现,如果把平行四边形的一条侧边作为底,沿这条底边上的高分割拼凑后,得到的结论与这位同学所想的是一样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不仅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进一步激励了创新意识。近言之,一题多思,精益求精;远言之,培养了学生敢于越出常规,探索新的方法,善于创新。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不能仅停留于继承,必须勇于创新与突破。

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层关系:①教师讲授与学生接受的关系;②整体推进与个别化的关系,既要保证班级整体教学的高质量、高水平,又要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分层分类地推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③学生参与过程中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上述关系处理好以后,关键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如果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那么将会对增进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提供很好的动力。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前台。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习的任务与学生学习的愿望有机地统一起来,用一种平等合

作的态度和语气与学生共同商讨某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形式,使学生体验到只有在自己的努力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②要注意个别差异,尤其是对那些主动参与意识差的学生,应热情鼓励他们,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且帮助他们改正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方法,使他们及时走出学习和发展的困境,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③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表现在很多方面:好奇心强,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求;勇于探讨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意见,不固执己见;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低头等。

课堂教学三要素 篇2

“和谐是一个关系范畴,没有关系就谈不到和谐。但和谐不是一般的关系,而是理想的关系、善的关系,体现为稳定有序、协调的状态。”[2]对于“课堂”,吴康宁教授提出了课堂社会说,认为课堂“本身也确实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存在……特殊的社会角色———作为权威的教师与有着不同家庭及群体背景的学生;特殊的社会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人际交往;特定的社会规范———课堂规章制度”[1]。“课堂社会”概念的提出为我们研究课堂提供了系统的视角,即完整的课堂是作为一个包含若干要素的系统而存在的。具体而言,课堂中至少存在三个要素: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即师生关系、各种课堂规章制度即课堂管理,以及教育交际活动即教学活动。这些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有这些构成要素的和谐互动才能生成和谐课堂。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课堂既是传授知识的教育过程,也是学生特定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这些过程的实现需要师生之间产生特定的关系网。依据师生在关系网中的地位差异,可以把师生关系分为“独白型师生关系”和“对话型师生关系”[3],或者“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线性关系”和“封闭性关系”等[4]。无论何种分类,其实质都是批判传统的“为师独尊”观点:即教师“把自己的生存看成是最完美无缺的生存、把自己的思想看成是终极真理”[5],完全依照自己的思维和想法要求学生,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人的事实。

“自然没有把人制造完整便把人放在世界上来了”,“教师作为社会文化制度要求的体现者,在教育行为中总要体现社会文化制度的意识和价值标准”[5],这两点似乎给教师作为权威提供了证据和依靠。但作为有意识的人类,学生能“‘突破’在同一个圆圈内永远周而复始的被动性,依靠他自身的主动性,把运动导向未知的目标”[6],这说明学生作为人不是单纯被规定、被驯服的对象,而是具有自我生成意识的主体。这就要求师生在相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摒弃驯顺、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的控制理性;另一方面,不能过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而完全否定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陷入“学生强势的弱性师生关系”的泥沼。笔者认为,实际课堂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 师生在课堂中共同行使权利、承担责任,实现情感相亲

情感相亲是师生在心理、情感上的需要,是师生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但师生间情感的相亲不是教师和学生勉强的、虚伪的感情,而“是一种师生间的自然情感的真挚的流露,是一种基于自然的心灵冲动”[7]。

情感相亲要求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真心为彼此考虑,真情付出,而不能“只是勉勉强强地相处在一起,学生把老师看作是他在儿童时候遇到的灾难,而老师则把学生看作一个沉重的负担。巴不得把它卸掉,他们都同样盼望彼此摆脱的时刻早日到来”[8],这种情形是难言和谐师生关系的。

2. 摆脱制度、规则的控制理性,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对话

当前,师生关系是被规定好了的,以学校制度和课堂规则为标准,师生间缺乏真正意义的对话。对话不是把确定的立场或观点强加给个体,而是个体自主去发现、去探索。对话意味着个体生命的陶冶和升华,也就是说个体是以完整的生命投入到对话中,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对自身的认识并发展之。就像弗莱雷所说,“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将不复存在,一个新的名词即教师学生或学生教师产生了”[9]。要实现真正的对话,以下两点是关键。

首先,尊重教师自由。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社会和家长的希望支配着教师的行为,可以说教师活在“人们的期待”中。这种“期待”之命抑制和铲除了教师的自由、生命价值等。教师只能服从制度和规范,难言与学生“打成一片”。所以,构建对话型师生关系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剔除制度和社会对教师的制约,还教师教育自由。

其次,理解学生。由于升学和标准化考试的评价体制,教师不得不对学生采取权威态势,致使学生的基本需要都得不到理解和满足。要完善师生关系,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是必须的。对于学生的基本需要,布伦德罗等人做了探讨,表1是他们的观点。

从这张需要表可以看出学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对学习的需要,有积极人际关系的需要,也有自我效能的需要等。尊重学生,关键是理解和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

3. 正视学生差异,实现“有教无类”

据研究,教师与学生互动存在对象差异,教师在课堂中很少与那些成就较低的学生交流,而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能得到教师更多的交流机会。智力正常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何对待这部分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

课堂教学支持条件(如资源、交流等)缺乏,教师对表现不佳的学生期望低是产生落后生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可能单独起作用,也可能交互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以考定优劣”,“一棒子打死”,而是应该在平时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及时发现、准确判断,在学生表现下滑起始阶段就采取正确的指导扭转学困趋势。只有与落后生的关系融洽了,才能从总体上达成师生关系的和谐。

二、形成和谐课堂管理

对于教学与管理的关系,美国教育学者多伊尔(Walter Doyle)有精彩的论述,“如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能靠忽视管理或在课堂里安排更复杂的学习活动来解决……一个更适合的解决办法是,实行更加巧妙明智的管理,使教师腾出充裕的教学时间,专门用来解决学习问题”[10]。其实,课堂管理是为了实现预定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是教师使用适当的组织与集体管理方法,对学生的不当行为做出恰如其分的干预以使学生审视和矫正自己的不当行为。而缺乏有效的课堂管理,课堂教学就有可能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构建和谐的课堂管理应关注以下三点。

1. 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

对于学习自由,石中英教授指出:“学习自由就是人类的自由精神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体现,是一种在教师指导或帮助下自愿、自觉和自主的学习状态或权利”[11]。实际上,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自愿和自由的过程,任何外在的强迫和灌输都无助于启动和保持这一过程。学生学习自由的获得有助于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获得自我效能感,增强自我愉悦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为此,课堂管理中,下放权利,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公平对待学生,给予学生学习自由是非常重要的。

2. 制定并实施课堂行为规则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自由,就其限度而言,应在维护集体利益范围之内。就其行为方式而言,应具有我们一般所认为的良好教养。因此,只要孩子冒犯或干扰他人,有不礼貌或粗野行为,就应加以制止”[12]。可见学习的自由是有限度的,教师须制定课堂行为规则。

在制定课堂规则时,教师首先要转变对“规则效能”的理解,“制定规则不是为了抓学生的错误,对他们进行惩罚;相反,就规则在学生和其他人身上所发生的作用来考虑,规则为学生检查自己的行为提供指导和参照”[10]。可见,规则不是教师用来规训学生的工具,而是指导学生反思的依据。

其次,在制定规则时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如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制定并遵守课堂规则;鼓励学生参与制定课堂行为规则;规则应该表述得清楚明确,并且尽量用正向引导性的话语等。

另外,课堂规则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控,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课堂规则。而且教师应该发挥榜样作用,带头遵守课堂规则,而不能用权威去压制和处罚学生,强迫学生顺从。

3. 用教育机智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

即使学生承诺遵守课堂规则,遵守纪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绝对的自我控制力,难免行为过激,违背规则。这就需要教师应用“教育机智”妥善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马克斯·范梅南(Maxvan Manen)认为,“教育机智主要体现在与孩子们相处时的关心取向上,是一种主动建立起来的关系方式”[13]。这种教学机智尤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在不脱离“教育学意义关系”的基础上,保持克制、耐心的态度。

其次,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尽量采取开放、体谅的态度,克服惩罚惯性。学习始终是一种个人意愿与行为,学生“为了来学校学习新知识,需要跨过一些障碍才能来到老师的身边”[13]。在跨过这些“障碍”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困难而丧失信心和激情,做出有违规则的事件,这时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身边,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获得成功。

再次,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创造积极的言语气氛和眼神交流机会。“一个机智的老师明白语调细小变化的微妙效果。它所传达出来的一种遗憾、失望、劝告、伤心感,或者相反,它所传达出来的那种惊讶、满意或快乐感能引起共鸣。”[13]同样,善于用眼神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教师在转化学生不良行为方面往往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为“机智的眨眼、温柔的目光、请求的目光能够让愤怒的瞪眼缴械、融解无精打采的目光、改变批评的蹙眉”[13]。

教学是一门艺术,管理更需技巧。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而教师在教育上正确的言行就是不断地感知并自信机智地对待这些不和谐声音。

三、实现和谐课堂教学

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流传下来的正确的科学文化知识。但由于受客观主义知识观的影响,教学被看成是一种“知识授受”,是精通知识的教师向未成熟的学生纯粹传递知识的流程。而日本学者佐藤学从“因应困境”的教育实践概念出发重新审视了教与学的实践,认为教与学的实践是由三个范畴构成的复杂的活动,“第一范畴,构成教与学这一文化实践之中心的认识形成与发展的活动范畴;第二范畴,构筑介于教与学的认识活动之间并促进该活动的人际关系的活动,形成人际关系的社会实践这一范畴;第三范畴,是该活动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自身内关系中构成的”[14]。所谓的教与学是“师生有意识无意识地牵涉这三个范畴的实践”[14]。基于这种深度分析,教师教学观、学生学习观都应发生深刻转变,而这种转变对实现教学和谐起统领性、关键性、实质性的作用。

1. 教师教学观的转变———从“技术性实践者”到“反思性实践者”

技术理性主义源于启蒙运动对科学和理性的推崇,以行为主义为理论指导,同时吸收了要素主义的思想。在教育领域,技术理性主义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把教材中的既定内容全面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教师只是教学理论、心理学原理与教学媒体技术的合理利用者。这就抹杀了教师的主体性,把教师当成控制教学的“技术工”。实际上,教师是通过教学来达成自身和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同时提升自身价值的,这就需要教师从“技术熟练者”走向“反思性实践家”。

“反思性实践”的教师教学观,要求教师在面临复杂的、开放的、独特的和充斥着价值冲突的教学情境时,“能够投身于更复杂的语脉,同儿童构筑起现实的平等的关系,寻求文化涵义的建构与拥有高度价值之经验的创造;敢于同儿童、家长、同事合作,推进实践。能够发现和反思情境中学习的意义与价值……”[14]。“反思性教师”不仅把文字和图表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促进儿童的探究和理解,展开建构性地组织学习过程的文化性实践:准备教材、激发儿童的兴趣与活动,使之相互交流多元的理解”[14]。通过这些实践,教师就实现与学生共同参与文化知识的探究和理解,促进自身成长,获得自我的“存在性体验”。

2. 学生学习观的转变———从“机械学习”到“主动建构学习”

传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学习是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获得现实映像的过程。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会随着人类科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而且认为学习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习过程就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15]。建构主义学习观与佐藤学提出的教与学实践的三个范畴观点是一致的,对重识学习本质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

首先,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建构自身与知识、未知世界与自身经验关系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建构起对知识的意义理解关系,并能凭借习得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加以改造,将其同化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这是符合“学习”的认知性、文化性实践活动的。

其次,学生的建构过程需要构造有效的学习情境作为支持。为此,在课堂中,就要求学生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与不同学习者的交流互动表达和传递彼此的观点,形成积极互动的人际关系。这也就实现了构建“学习”的人际关系的社会性、政治性的实践过程。

再次,学生的建构过程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学习自由,消除了传统课堂中学生学习权利的“真空带”。拥有学习自由的学生不再一直围着教师和内容转,不再体验知识的枯燥乏味,而是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学习,不断面对自己的“无知”,通过建构不断充实自己,证明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与“学习”的伦理性、存在性实践要求是一致的。

从“技术性实践”到“反思性实践”、从“机械学习”到“主动建构学习”的转变真正意义上体现了课堂的“主体间性”,对课堂教学的意义是革命性的。教和学再也不是外在的任务,而成为教师和学生生活的实在,教师和学生能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实现自身价值,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和谐的。

综上所述,构成和谐课堂有三个要素,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和谐课堂的核心表现,课堂管理是和谐课堂的保障。师生在课堂中地位平等一方面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体现,另外也有利于课堂和谐的生成。管理与教学密不可分,两者共同促进课堂和谐。学生的不良行为需要与之相应的管理,弱性或过分的管理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不能促进和谐课堂的生成。正是三者相互支持、协同作用,组成稳定的结构关系,才能动态生成和谐的课堂。

摘要: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是多因素组成的教育活动场。从“课堂社会”的视角可以把课堂分为三大关键要素:师生关系、课堂管理和教学活动。通过这三大要素的动态和谐才能生成课堂的和谐。

论和谐课堂三要素 篇3

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是多因素组成的教育活动场。从“课堂社会”的视角可以把课堂分为三大关键要素:师生关系、课堂管理和教学活动。通过这三大要素的动态和谐才能生成课堂的和谐。

关键词

和谐课堂 师生关系 课堂管理 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久经纷繁复杂的教育改革考验而不衰,究其原因,是因为“对于一种教育系统来说,无论其被要求承担的职能多么‘重要,所构建的制度多么‘合理,所确立的目标多么‘和谐,所编制的课程多么‘科学,最终都必须过课堂教学这一关”[1]。也正因为如此,“和谐”课堂是教育者们一直以来的理想追求。

“和谐是一个关系范畴,没有关系就谈不到和谐。但和谐不是一般的关系,而是理想的关系、善的关系,体现为稳定有序、协调的状态。”[2]对于“课堂”,吴康宁教授提出了课堂社会说,认为课堂“本身也确实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存在……特殊的社会角色——作为权威的教师与有着不同家庭及群体背景的学生;特殊的社会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人际交往;特定的社会规范——课堂规章制度”[1]。“课堂社会”概念的提出为我们研究课堂提供了系统的视角,即完整的课堂是作为一个包含若干要素的系统而存在的。具体而言,课堂中至少存在三个要素: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即师生关系、各种课堂规章制度即课堂管理,以及教育交际活动即教学活动。这些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有这些构成要素的和谐互动才能生成和谐课堂。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课堂既是传授知识的教育过程,也是学生特定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这些过程的实现需要师生之间产生特定的关系网。依据师生在关系网中的地位差异,可以把师生关系分为“独白型师生关系”和“对话型师生关系”[3],或者“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线性关系”和“封闭性关系”等[4]。无论何种分类,其实质都是批判传统的“为师独尊”观点:即教师“把自己的生存看成是最完美无缺的生存、把自己的思想看成是终极真理”[5],完全依照自己的思维和想法要求学生,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人的事实。

“自然没有把人制造完整便把人放在世界上来了”,“教师作为社会文化制度要求的体现者,在教育行为中总要体现社会文化制度的意识和价值标准”[5],这两点似乎给教师作为权威提供了证据和依靠。但作为有意识的人类,学生能“‘突破在同一个圆圈内永远周而复始的被动性,依靠他自身的主动性,把运动导向未知的目标”[6],这说明学生作为人不是单纯被规定、被驯服的对象,而是具有自我生成意识的主体。这就要求师生在相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摒弃驯顺、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的控制理性;另一方面,不能过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而完全否定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陷入“学生强势的弱性师生关系”的泥沼。笔者认为,实际课堂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师生在课堂中共同行使权利、承担责任,实现情感相亲

情感相亲是师生在心理、情感上的需要,是师生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但师生间情感的相亲不是教师和学生勉强的、虚伪的感情,而“是一种师生间的自然情感的真挚的流露,是一种基于自然的心灵冲动”[7]。

情感相亲要求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真心为彼此考虑,真情付出,而不能“只是勉勉强强地相处在一起,学生把老师看作是他在儿童时候遇到的灾难,而老师则把学生看作一个沉重的负担。巴不得把它卸掉,他们都同样盼望彼此摆脱的时刻早日到来”[8],这种情形是难言和谐师生关系的。

2.摆脱制度、规则的控制理性,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对话

当前,师生关系是被规定好了的,以学校制度和课堂规则为标准,师生间缺乏真正意义的对话。对话不是把确定的立场或观点强加给个体,而是个体自主去发现、去探索。对话意味着个体生命的陶冶和升华,也就是说个体是以完整的生命投入到对话中,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对自身的认识并发展之。就像弗莱雷所说,“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将不复存在,一个新的名词即教师学生或学生教师产生了”[9]。要实现真正的对话,以下两点是关键。

首先,尊重教师自由。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社会和家长的希望支配着教师的行为,可以说教师活在“人们的期待”中。这种“期待”之命抑制和铲除了教师的自由、生命价值等。教师只能服从制度和规范,难言与学生“打成一片”。所以,构建对话型师生关系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剔除制度和社会对教师的制约,还教师教育自由。

其次,理解学生。由于升学和标准化考试的评价体制,教师不得不对学生采取权威态势,致使学生的基本需要都得不到理解和满足。要完善师生关系,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是必须的。对于学生的基本需要,布伦德罗等人做了探讨,表1是他们的观点。

表1 学生的基本需要[10]

从这张需要表可以看出学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对学习的需要,有积极人际关系的需要,也有自我效能的需要等。尊重学生,关键是理解和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

3.正视学生差异,实现“有教无类”

据研究,教师与学生互动存在对象差异,教师在课堂中很少与那些成就较低的学生交流,而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能得到教师更多的交流机会。智力正常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何对待这部分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

课堂教学支持条件(如资源、交流等)缺乏,教师对表现不佳的学生期望低是产生落后生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可能单独起作用,也可能交互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以考定优劣”,“一棒子打死”,而是应该在平时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及时发现、准确判断,在学生表现下滑起始阶段就采取正确的指导扭转学困趋势。只有与落后生的关系融洽了,才能从总体上达成师生关系的和谐。

二、形成和谐课堂管理

对于教学与管理的关系,美国教育学者多伊尔(WalterDoyle)有精彩的论述,“如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能靠忽视管理或在课堂里安排更复杂的学习活动来解决……一个更适合的解决办法是,实行更加巧妙明智的管理,使教师腾出充裕的教学时间,专门用来解决学习问题”[10]。其实,课堂管理是为了实现预定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是教师使用适当的组织与集体管理方法,对学生的不当行为做出恰如其分的干预以使学生审视和矫正自己的不当行为。而缺乏有效的课堂管理,课堂教学就有可能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构建和谐的课堂管理应关注以下三点。

1.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

对于学习自由,石中英教授指出:“学习自由就是人类的自由精神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体现,是一种在教师指导或帮助下自愿、自觉和自主的学习状态或权利”[11]。实际上,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自愿和自由的过程,任何外在的强迫和灌输都无助于启动和保持这一过程。学生学习自由的获得有助于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获得自我效能感,增强自我愉悦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为此,课堂管理中,下放权利,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公平对待学生,给予学生学习自由是非常重要的。

2.制定并实施课堂行为规则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自由,就其限度而言,应在维护集体利益范围之内。就其行为方式而言,应具有我们一般所认为的良好教养。因此,只要孩子冒犯或干扰他人,有不礼貌或粗野行为,就应加以制止”[12]。可见学习的自由是有限度的,教师须制定课堂行为规则。

在制定课堂规则时,教师首先要转变对“规则效能”的理解,“制定规则不是为了抓学生的错误,对他们进行惩罚;相反,就规则在学生和其他人身上所发生的作用来考虑,规则为学生检查自己的行为提供指导和参照”[10]。可见,规则不是教师用来规训学生的工具,而是指导学生反思的依据。

其次,在制定规则时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如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制定并遵守课堂规则;鼓励学生参与制定课堂行为规则;规则应该表述得清楚明确,并且尽量用正向引导性的话语等。

另外,课堂规则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控,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课堂规则。而且教师应该发挥榜样作用,带头遵守课堂规则,而不能用权威去压制和处罚学生,强迫学生顺从。

3.用教育机智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

即使学生承诺遵守课堂规则,遵守纪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绝对的自我控制力,难免行为过激,违背规则。这就需要教师应用“教育机智”妥善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马克斯·范梅南(Maxvan Manen)认为,“教育机智主要体现在与孩子们相处时的关心取向上,是一种主动建立起来的关系方式”[13]。这种教学机智尤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在不脱离“教育学意义关系”的基础上,保持克制、耐心的态度。

其次,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尽量采取开放、体谅的态度,克服惩罚惯性。学习始终是一种个人意愿与行为,学生“为了来学校学习新知识,需要跨过一些障碍才能来到老师的身边”[13]。在跨过这些“障碍”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困难而丧失信心和激情,做出有违规则的事件,这时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身边,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获得成功。

再次,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创造积极的言语气氛和眼神交流机会。“一个机智的老师明白语调细小变化的微妙效果。它所传达出来的一种遗憾、失望、劝告、伤心感,或者相反,它所传达出来的那种惊讶、满意或快乐感能引起共鸣。”[13]同样,善于用眼神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教师在转化学生不良行为方面往往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为“机智的眨眼、温柔的目光、请求的目光能够让愤怒的瞪眼缴械、融解无精打采的目光、改变批评的蹙眉”[13]。

教学是一门艺术,管理更需技巧。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而教师在教育上正确的言行就是不断地感知并自信机智地对待这些不和谐声音。

三、实现和谐课堂教学

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流传下来的正确的科学文化知识。但由于受客观主义知识观的影响,教学被看成是一种“知识授受”,是精通知识的教师向未成熟的学生纯粹传递知识的流程。而日本学者佐藤学从“因应困境”的教育实践概念出发重新审视了教与学的实践,认为教与学的实践是由三个范畴构成的复杂的活动,“第一范畴,构成教与学这一文化实践之中心的认识形成与发展的活动范畴;第二范畴,构筑介于教与学的认识活动之间并促进该活动的人际关系的活动,形成人际关系的社会实践这一范畴;第三范畴,是该活动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自身内关系中构成的”[14]。所谓的教与学是“师生有意识无意识地牵涉这三个范畴的实践”[14]。基于这种深度分析,教师教学观、学生学习观都应发生深刻转变,而这种转变对实现教学和谐起统领性、关键性、实质性的作用。

1.教师教学观的转变——从“技术性实践者”到“反思性实践者”

技术理性主义源于启蒙运动对科学和理性的推崇,以行为主义为理论指导,同时吸收了要素主义的思想。在教育领域,技术理性主义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把教材中的既定内容全面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教师只是教学理论、心理学原理与教学媒体技术的合理利用者。这就抹杀了教师的主体性,把教师当成控制教学的“技术工”。实际上,教师是通过教学来达成自身和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同时提升自身价值的,这就需要教师从“技术熟练者”走向“反思性实践家”。

“反思性实践”的教师教学观,要求教师在面临复杂的、开放的、独特的和充斥着价值冲突的教学情境时,“能够投身于更复杂的语脉,同儿童构筑起现实的平等的关系,寻求文化涵义的建构与拥有高度价值之经验的创造;敢于同儿童、家长、同事合作,推进实践。能够发现和反思情境中学习的意义与价值……”[14]。“反思性教师”不仅把文字和图表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促进儿童的探究和理解,展开建构性地组织学习过程的文化性实践:准备教材、激发儿童的兴趣与活动,使之相互交流多元的理解”[14]。通过这些实践,教师就实现与学生共同参与文化知识的探究和理解,促进自身成长,获得自我的“存在性体验”。

2.学生学习观的转变——从“机械学习”到“主动建构学习”

传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学习是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获得现实映像的过程。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会随着人类科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而且认为学习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习过程就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15]。建构主义学习观与佐藤学提出的教与学实践的三个范畴观点是一致的,对重识学习本质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

首先,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建构自身与知识、未知世界与自身经验关系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建构起对知识的意义理解关系,并能凭借习得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加以改造,将其同化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这是符合“学习”的认知性、文化性实践活动的。

其次,学生的建构过程需要构造有效的学习情境作为支持。为此,在课堂中,就要求学生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与不同学习者的交流互动表达和传递彼此的观点,形成积极互动的人际关系。这也就实现了构建“学习”的人际关系的社会性、政治性的实践过程。

再次,学生的建构过程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学习自由,消除了传统课堂中学生学习权利的“真空带”。拥有学习自由的学生不再一直围着教师和内容转,不再体验知识的枯燥乏味,而是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学习,不断面对自己的“无知”,通过建构不断充实自己,证明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与“学习”的伦理性、存在性实践要求是一致的。

从“技术性实践”到“反思性实践”、从“机械学习”到“主动建构学习”的转变真正意义上体现了课堂的“主体间性”,对课堂教学的意义是革命性的。教和学再也不是外在的任务,而成为教师和学生生活的实在,教师和学生能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实现自身价值,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和谐的。

综上所述,构成和谐课堂有三个要素,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和谐课堂的核心表现,课堂管理是和谐课堂的保障。师生在课堂中地位平等一方面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体现,另外也有利于课堂和谐的生成。管理与教学密不可分,两者共同促进课堂和谐。学生的不良行为需要与之相应的管理,弱性或过分的管理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不能促进和谐课堂的生成。正是三者相互支持、协同作用,组成稳定的结构关系,才能动态生成和谐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韩东屏.追求和谐[J].道德与文明,2005(1).

[3] 罗繁荣.对话与心声:师生关系的应然价值取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5(15).

[4] 曾龙,邓志伟.复杂性思维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06(21).

[5] 张开焱.开放人格——巴赫金[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

[6] 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7] 曹永国.师生关系:从相处到相依——后现代性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

[8] 卢梭.爱弥儿(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 VernonF.Jones&LouiseS.Jones.多面课堂管理[M].方彤,罗曼丁,刘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1] 石中英.论学生的学习自由[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

[12]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3]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4] 佐藤学.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5]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

[作者:马勇军(1969-),男,山东滨州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关于舞蹈教学中的三要素 篇4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舞蹈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切表演艺术都遵循这样一个公式:审美效应=创作+表演+欣赏。作为从事舞蹈教学的教师都应当懂得:以优秀的创作节目和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奉献给具有较高欣赏水平的对象,才能获得最美好的审美效应。系统论的奠基人贝塔朗菲曾指出: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机械总和。按照这个定律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就能产生整体效应,获得1十1>2的优化效果。如何将系统论最优化的观点、定律应用于审美教育过程中呢?笔者认为,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审美教育,在“趣”“情”“美”三要素中完成舞蹈教学任务。

一、“趣”是打开舞蹈殿堂的钥匙舞蹈教学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产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准确规范、优美动人的舞蹈示范来感染学生,并充分运用各种形式与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以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课为例,“身韵”的提法兼有身法和韵律的双重含义,包含着形神兼备、内外统一的要求。身韵课细腻地解剖了每一动的前因后果及其内外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们感动,上身韵课便进入到一种特别的状态,这时,半抑制状态的大脑便开始习惯于随着肢体的动作而运动起来,这就是动作意识。身韵课实为心韵课,它练的是心。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请古筝老师临场伴奏,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时,学生们立即感觉到了身体、气息、内心的节奏都高度统一在一种韵味当中,他们因为受到传统乐器演奏时气氛的感染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们随着优雅的古筝音乐声渐渐活跃起来时,人们才真切地感受到身韵课更深一层的价值。笔者在组合训练中也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身韵训练等并配上古筝等传统乐器,起到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教师还可以通过即兴编舞、即兴跳舞等训练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到的音乐进行即兴创作,尽力让学生寻找听到音乐后的瞬间所产生的感觉。教师要教学生怎样去强化某个点,怎样依附于音乐又跳出音乐。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互相交流、切磋,对此,教师应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以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在舞蹈教学的最初阶段,基本功和强化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很枯燥的,但却是走向艺术王国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可以把难度较高、较枯燥的动作放在“趣”中完成,并保持“情”的状态。如“控制组合”在课堂的基础训练中,舞蹈动作是控制在舞姿的停顿上,或者在短暂的动作组合延伸过程中,这就要求舞蹈动作做到技巧高和稳定性强,这项训练一般是将重心放在单腿上完成的优美舞姿,因此做起来就显得非常吃力和枯燥,这时教师应选择以轻松、抒情为基调的音乐旋律,给人以舒展、自如的感觉,从而把枯燥的“控制组合”在感情上予以调节。训练动作中也应有情绪上的控制,不仅要考虑到动作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还需要气韵的流畅。准确的音乐选择能使人闻声而动,这种选择能让学生达到动作的韵律与气息相呼应的目的。随着“兴趣”的建立,教师在课堂上为扩大知识面,可以介绍舞蹈的类别、流派及艺术特点等,并辅之以相应的舞蹈动作,使学生们了解舞蹈类型的文化内蕴、价值取向和其中蕴涵的深层的民族心理等,由此广场舞 http:///

广场舞 http:///

吉他谱 http:/// 而让学生们在“趣”中得到收获,提高对舞蹈的认识,增强自信心,萌发强烈的求知欲。

二、“情”是走向舞蹈美的必经之路阮籍的《乐伦》称“舞以宣情”。舞蹈被称作人类艺术之母。中国古代典籍《毛诗序》说:“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是将舞蹈视为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最古老也最直接、最强烈的艺术形式,是人们在讲话、感叹、吟诵、歌唱皆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感情时才生发的。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情”,“情”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舞蹈是一种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没有“情”的舞蹈是空洞的,舞蹈毕竟和杂技、竞技体育不同。情感是动作的内心根据,动作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动作紧紧相吻合的音乐形式,在表演性组合训练中能与舞蹈动作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一种崇高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和高雅的文化熏陶。教师可以在舞蹈基训课中选择大量的与动作形式、风格相符合的音乐。

广场舞 http:///

广场舞 http:///

课堂教学三要素 篇5

色彩的三要素,又叫色彩三属性,是指任何一色同时含有三种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它们的特性与相互间的关系上题己阐述。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范围相对较大,其一是:色彩的光感要素,即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其二是:色彩的开象要素,即色彩的形状、大小、位置、肌理;其三是:色彩的视觉心理要素,即色彩的冷暖、进退、轻重、厚薄、动静,是人的心理活动影响色彩感觉的结果,

色彩三要素在色彩构成中,主要解决色彩之间的色差大小与配置问题,关键之处是整体的、三者兼顾地使用。而色彩之间的关系、色与形之间的关系、色与质之间的关系、色与人的视觉心理之间的关系、色与美感之间的关系等等。

运用公文三要素 篇6

——解析成绩总结写作

吴新元来源:应用写作 杂志社

笔者过去曾通过《公文写作一读通》等论著提出一整套公文要素写作理论,对公文文体的本质特性、要素构成、写作格式、评价标准等内在规律进行了系统阐述。认为一篇公文均由“主旨、依据、分旨”三个要素组成,而三个要素的构成又表现为一种系统结构,即每个要素又可逐级向下细分为若干小要素:如主旨要素又可分为“目的”和“意图”两个二级要素,依据要素又可分为“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两个二级要素,分旨要素又可分为“办法”和“事项”两个二级要素等;而二级要素以下又可因具体情况(文种)不同而细分为若干三级要素:如“办法”要素又可分为“指导思想”、“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具体措施”、“步骤期限”、“责任人员”、“组织领导”、“标准要求”、“奖励惩罚”(指挥性公文)或“范围对象”、“定义”、“主管部门”、“具体规范”、“施行方式”、“施行日期”、“奖惩办法”、“有关要求或说明”(规范性公文)等三级要素云云,以此适应了广大文秘人员规范、快速成文的写作需求。为此,本文谨在以往较多地论述13种法定行政公文要素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几种机关常用的非法定行政公文如总结文体的要素结构原理进行详细解析,以期对人们的实际写作有更大的助益。

一、总结的本质与分类

总结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能力之一,只有人类能够通过总结反省自身,达到“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不断进步的境地,而不会象其他动物一样“记吃不记打”。可以说,一个人总结能力的高低,与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因此,努力学习总结写作,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提高自身总结能力,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是一件很有益处的事。作为文章的总结,则是反映人们对过去之事进行归总与归结的结果的一种应用文体。首先,这个定义中的一个关键词是“过去”,它说明总结的思维对象是已经结束的事情,以此与通知、计划等思维对象指向将来的文种区别开来。当然,总结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将来,如毛泽东所说,总结是为了“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其次,这个定义中的两个关键词为“归总”与“归结”。所谓“归总”,即“把分散的归并到一处”(《现代汉语词典》473页)。写总结,一项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要将过去的工作情况(包括成绩、错误)毫无遗漏地归总起来。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自己分析算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宣传自己,不至于“工作都干在黑影儿里”,否则,“只会干不会说”,是很吃亏的。所谓“归结”,即“总括而求得结论”(《现代汉语词典》472页)。写总结,还要善于在“归总”的基础上“归结”出经验、教训,即从过去的工作实践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推广、借鉴价值的规律性结论来。如上述,写总结不会“归总”当然不行;但是如果只会简单罗列,也只是一篇流水帐。因此,只有学会归结提炼,善于从流水帐中“结”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之“果”,才是一篇更有价值的好总结。由上述可见,总结之名即由“归总”与“归结”两个词概括而来,总结的本质特性即可通过对其名称顾名思义的分析来把握。根据以上本质特性分析,总结工作的文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内容偏重于工作情况检阅归总、以全面为主要追求的,一般称为“工作总结”;鉴于目前人们往往将成绩作为一篇总结的核心内容,并且 1

下述“综合总结”也被人们称为“工作总结”,因此,在学术研究的领域,为突出特性,避免混淆,并与下述“经验总结”相对应,本文建议将这类总结称为“成绩总结”。这是目前单位和个人人人过关,比较易写的“下里巴人”式的文种。2.内容偏重于经验提炼反省,以深刻为主要追求的,一般称为“经验总结”,由于这一名称符合其特性,并与“成绩总结”相对应,本文沿用之。此属写作难度较高的“阳春白雪”式的文种。3.兼备以上两种总结内容要素的可称之为“综合总结”,一般亦称“工作总结”。但由于这种总结的内容要素是综合前两种总结而成,特别是结构方式比前两种总结复杂,因此,在学术研究的领域,还是称“综合总结”更便于区别。“工作总结”可作为以上三类总结的一种统称,与“学习总结”等相对应。

二、成绩总结的要素构成与写作要点

总结的心理反映对象亦属人类的意志行为,因此,其基本内容要素仍然属于“主旨、依据、分旨”三大范畴,但在具体的要素构成上有其特点。下面谨结合一篇成绩总结的范文,按照标题、正文开头、正文主体三部分的顺序逐一阐明其要素构成与写作要点。

1.成绩总结标题的要素构成与写作要点

成绩总结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个要素构成,由于类似于法定行政公文标题的要素结构,一般称为“公文式标题”。如后面例文的标题中,“沈阳市语委”为发文机关,“1993年工作”为事由,“总结”为文种。作为写作特点,成绩总结标题的事由部分一般写得比较简略,如此例除去时间“1993年”,只有“工作”二字;另外,要注意事由部分的时间项目一般不要省略,因为,成绩总结象工作计划一样,需要突出其有效时间。

2.成绩总结开头部分的要素构成与写作要点

成绩总结的开头由“总述、总评、主旨”三个要素组成。所谓“总述”,即对本单位过去工作及其环境因素的概括叙述。最经典的如例文开头“1993年,沈阳市语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通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数句顺阶而下的套话,已象婚礼贺词、年节祝福一样广为流传,过去经常被人斥之为“穿靴戴帽”,笔者认为,这类从中央到省市到兄弟部门到下属人员杯杯酒敬到的套话之所以历久不衰,恰恰是因为其中反映了总结文体的一种规律。试想,一个单位工作的成功,能离开“中央的正确方针政策、上级领导的关怀帮助、兄弟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属人员的支持捧场”哪一个条件呢?因此,问题不在于套话(套话其实是规律),而只在于这种套话是否符合实际——如果上级领导没有给予关怀帮助也按照套话说给予了关怀帮助就是言不由衷了(当然往深处说,言不由衷作为一种政治策略又另当别论)。所谓“总评”,即对本单位过去工作所做的总体评价。如例文开头中“社会用字管理工作和普及普通话工作均有较大进展”一句。“总评”的写作要点主要是实事求是,既不能夸大也不宜贬低。夸大了是吹牛(如果在浮夸成风的年代里,这种理论要求会被认为是迂腐,“不吹哪得纱帽戴”),贬低了则自己吃亏。这里,常用的套话有“较(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取得了一些(很大)成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见成效”、“打开新局面”、“又上新高度”、“迈上新台阶”等等,初学者可斟酌等级针对性选用。以上两个小要素是进行总结的前提,可视为全文的依据要素。所谓“主旨”,即一篇公文的主要目的与意图。而成绩总结的主要目的如上述即为“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而主要意图即为总结工作。这种主要目的与意图与13种法定行政公文写作一样,应当用简洁的语句点明,如例文开头中“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句即为意图主旨句。当然,亦与13种法定行政公文的写作一样,成绩总结的目的主旨句在不言自明的情况下为免罗嗦可以省

略(如例文);但意图主旨句不宜省略,因为这个主旨句的作用除了明确点题外,同时兼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可使总结的开头部分与主体部分衔接的更加自然连贯。

3.成绩总结主体部分的要素构成与写作要点

成绩总结的主体部分属于具体的分旨范畴,由“成绩、问题、今后意见”三个要素组成。所谓“成绩”,即工作的成果与业绩,包括做过的工作及其效果等。写法上一般以本单位(岗位)工作职能为线索,分立小标题详细说明。如例文即分列了五条小标题即五方面工作进行陈述。这部分的写作要点与13种法定行政公文分旨部分的写作要求一样,一要具体,如注意数据的引用等。二要周密,如注意平时搜集积累材料、写作时几上几下倾听各方意见,以及注意对照上级要求、当初计划、过去总结等,都是防止遗漏的好办法。三要切实,如上述不赘。此外在表达方面,一要注意条理性,学会使用序号和小标题;二要注意语言艺术,学会巧妙地突出自身亮点,以赢得上级和同僚的认可而不会招致反感。所谓“问题”,亦可称为“缺点”、“不足”乃至“错误”。作为“成绩”的对立面,本是一篇成绩总结一分为二进行辨证分析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从总结“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的本意来说,“自我批评”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自我表扬”,如俗话所言是“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但目前一般工作总结中,这部分的写作往往比较简略,并且经常以一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上级要求和先进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的套话或者拣几条不疼不痒的问题敷衍了事,切中要害的中肯分析较少见到,真正认真的自我解剖甚至会被认为是出风头,这与“报喜不报忧”的陈年积弊有很大关系。例文在此方面有所超越,做得不错,即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还有很大差距”的套话之后,又以“主要有以下问题:”一句摆出三个比较实际的问题,这种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值得学习发扬。近年一些地方对年终总结进行改革,不再要求下属汇报一般成绩性总结,而就是要求下属认真找出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意见,可称是一种历史性进步。所谓“今后意见”,是在“发扬成绩、纠正错误”的基础上提出的针对性“再战”意向,因此也是总结的题中应有之意,不可随意省略。一些单位年终总结考核中,此要素的省略会被扣分。但是,“顾后”的总结文体毕竟又与“瞻前”的计划等文体思维指向不同,所以,这种“今后意见”又不宜写得太详细,而只是一种大致的努力方向。如例文结尾“以上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从实际出发,认真解决”几句,当然,这寥寥数语有苟简之嫌。一般而言,这一要素可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或存在问题写得再具体些,如下二例:

例一《某某县人民政府2001年工作总结》摘引: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2002年是我国“入世”的开局年,也是实现我县“苦干三年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列”的冲刺年,特别是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年,因此,做好今年的各项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稳定、安全、灵活、多元”的方针,在全县叫响“对外开放学昆山、城市建设学闵行、农业调整学萧山、个体私营学温州、企业发展学江阴”的口号,以“一区一城两园”为抓手,突出培植外经、个体私营两大增长点,加快提升三次产业,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开创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局面,以突出佳绩向党的十六大献礼!

例二《个人半年工作总结》摘引:

半年来,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逐步成长、成熟,但我清楚自身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政治理论水平有待提高等。今后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希望领导和同志们对我进行监督指导:

1.自觉加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克服年轻气躁,做到脚踏实地,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

3.继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国家公务员。

三、成绩总结的标准格式

综合上述,成绩总结的标准格式可概括为以下所谓“刀枪剑戟”格式(又称“小标题式”):

□□□□□□(单位名称)□□□□年工作(成绩)总结

□□□□年,在□□□□□□的正确领导下,在□□□□□□的大力支持下,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开展了□□□□□□工作(总述,依据1),取得了显著成绩(总评,依据2)。为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目的主旨),现将□□□□年工作总结如下(意图主旨兼过渡语):

一、□□□□□□(成绩1)

□□□□□□,„„

二、□□□□□□(成绩2)

□□□□□□,„„

三、□□□□□□(成绩3)

□□□□□□,„„

以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上级要求和先进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问题1、2、3)

今后要□□□□□□,„„(今后意见1、2、3)。(分旨)□□□□□□

□□□□年□□月□□日

四、成绩总结例文

沈阳市语委1993年工作总结

1993年,沈阳市语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各项指示,努力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一年来,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县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社会用字管理工作和普及普通话工作均有较大进展。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市、区县语言文字工作机构,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年初,市语委对机构、成员又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充实。同时,推动十三个区县建立了相应的语言文字管理工作机构、网络,加强了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语言文字专兼职工作队伍建设。市、区县两级政府都由主管领导牵头,加强了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市、区县两级语委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均依职能权限,明确了在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方面的责任分工和任务目标,实行了责任制。(略)

二、加强宣传工作,努力增强全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消除语

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思想障碍。(略)

三、认真落实《沈阳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等法规,依法治理,增强管理力度。(略)

四、借省检查的东风,以受检单位为重点,推动社会用字的治理整顿工作。(略)

例谈幼儿语言教学三要素 篇7

幼儿园对教材的选择有比较大的空间, 虽然儿童文学作品比较丰富, 但只有适合孩子的, 才是最好的。语言教材的选择更是如此。

1. 拿来主义——使用教材。

窦桂梅认为, 对于经典的文质兼美的文章,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文本, 仔细揣摩文字的魅力。而《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讲述的是大兔子与小兔子母子间相互表达爱意、会令大人和小孩都能感动的经典故事。这个故事中大兔子说出的最后一句话:“我爱你, 一直远到月亮那里, 再从月亮回到这里。”它是我们意想不到的, 可是它在任何一个已经长大的记忆和感念之中。因此一旦它说了出来, 我们就在心的很深之处受到拨动。很多老师在朗读这最后一句时总会哽咽, 孩子们的眼眶里也会立刻涌满了泪。

给孩子呈现这样的故事, 让他们记得住这些, 其实就是在一个孩子慢慢长大的精神里, 栽下了美丽的花, 是在一张很白的纸上画了一颗会长得很大、发出香气来的树。所以, 这样的经典故事, 完全可以直接拿来作为语言教材, 原汁原味的介绍给孩子。

2. 大胆手术——改编教材。

许多优秀的儿童读物, 可以成为我们教学活动的有效资源。《大熊的拥抱节》是07年《看图说话》上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故事里的角色就仿佛是幼儿园的孩子们, 而大熊正是班上那个个子高高、壮壮的大男孩, 常常会因为自己长得高大而去捉弄别人, 贴近生活, 教育寓意明显, 是非常棒的教学素材。但是, 故事较长, 角色偏多, 语言较碎。我们针对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在保留原故事主要情节和人物的前提下, 大胆地对故事进行改编, 把故事中对大熊

说教式批评教育的熊猫老师角色省去, 改为让大熊自我内省这一过程, 既符合孩子的心理, 又使故事的语言简短精炼, 句式重复有规律, 便于孩子讲述。而在故事中增加的语气词“哼”, 成了孩子们讲述时的兴奋点。通过改编, 使故事结尾部分成为整个故事的高潮, 语言更加优美, 更适合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用心感受故事情境, 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

3. 慧眼识珠——补充教材。

大班第一学期的综合活动课程中, 第一个主题活动“有趣的标志”。我们在集体备课时发现, 主题教材中没有比较好的语言教材。而绘本《兔子先生去散步》, 是一本围绕“标志”这一关键词展开的故事书, 恰恰可以填补主题中教材的不足。故事里兔子先生的形象风趣、幽默, 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 迫不及待地戴上小领带, 学着大人的样子一本正经地出门散步, 结果发生了那么多意外。这正符合生活中的孩子们渴望独立, 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的心理。而故事中简单的图形, 特殊的标记, 给了孩子极大的想象空间, 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教师充分挖掘故事中的语言元素, 通过大胆想象, 每一个图案代表什么样的标志, 进行合理的讲述, 再通过创编标志, 续编故事来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由此, 更加增添孩子们对生活中的标志关注的兴趣。

二、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性

传统的幼儿古诗教学一般以朗诵诗句、解释诗句的意思为主要方法, 很少考虑创设情境。而我们语言教研组在进行《漫话古诗》一课多研时, 把活动目标设定为:诗画匹配, 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体验诵读古诗的乐趣;学习吟、唱古诗, 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对照目标重点营造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教学情境。用漫画的手法把孩子耳熟能详的古诗内容, 画在手卷、立轴、屏风上, 让课堂的环境充满古典韵味.夸张的漫画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 贴近孩子们的感知水平, 更易于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感受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意境;另外还收集了竹简、团扇等物品, 让孩子可以真切地看到、触摸到古诗文化;同时教者自己的装束:服装、发髻、形体语言也尽量与这个情境相融合。

三、注重活动细节的创新性

1. 语言的创新。

大班诗歌欣赏《为什么我不能》教学时,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诗歌中小动物之间的循环设问, “为什么, 我不能游泳, 像小鸭那样”, 独特的语言倒装句的问话方式不同于平时, 又能激发孩子的好奇感。

针对孩子的好奇, 研讨时, 大家认为课堂’一开始老师可以有意识创设一个问题情境。

2. 教具的创新。

浅谈体育教学三要素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 讲解 示范 练习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176-01

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大纲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

体育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因年龄、性别、教材内容、时间及环境等诸多因素,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区分对待。但所有体育教学形式的构成,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即讲解、示范和练习。这三个要素是体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是缺一不可的。它们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并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1 体育教学,讲解为先

讲解,就是对动作技术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解释、分析和论证,它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要、最经常地一种方式。科学的讲解能够使学生恰到好处的掌握所学的内容,歧义的讲解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重大的学习影响,以至于难以挽回,因此,体育教学对于讲解的要求很高。教师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简单精炼,剖析要害。

讲解不仅要做到言简意赅、恰到好處,而且还要能够运用术语和口诀进行讲解,以达到确切地表达动作的技术结构和要领,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动作的印象,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从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不仅仅在于讲,而是如何“讲”,才能够使学生正确的 “解”,语言精练而不丢内容,分析关键而不落环节。

(2)生动活泼,形象直观。

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掌握语言技巧,运用贴切有趣的比喻进行教学。要让学生生动直观的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不仅是模仿,而且要容易理解,要产生兴趣,尤为重要。如把前滚翻比喻成球的滚动,说明团身要快要紧,这样才能使讲解生动、形象、具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细致透彻,区分层次。

教师要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如对动作的讲解就要根据动作训练的3个不同阶段,而有所侧重和区别地进行如下讲解:①粗略掌握动作阶段的讲解。主要使学生明确动作的意义、结构、要领和方法,对动作的细节暂不多作要求。②改进、提高动作阶段的讲解。主要是进行动作技术分析和正误对比,找出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与改进方法。③巩固动作阶段的讲解。主要是提出动作的难点与关键,以便改进动作的细节。

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时刻发现改进讲解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区分层次的理解性,并不是所有人都一样的接收速度和能力,要因人而异,注重全体的发展,并使教学顺利有效的进行。

总之,在讲解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运用多种器官协同活动,使看、听、想、练紧密结合起来,是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 体育教学,重在示范

示范是教师以具体的动作范例,使学生真实地感知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所以教师的示范有着重要作用。

(1)把握示范应的准确性。

首先,教师的示范动作要能准确地显示出动作的技术结构和过程,做到动作规范、姿态优美、幅度大、节奏强。其次,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地选择示范的位置和方向,使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地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根据教材的不同要求,应分别采取正面、侧面、背面和镜面示范的方法。

(2)注意示范应的适时性。

在教学的初学阶段,教师可以先做几次完整的示范动作,让学生了解动作的技术概念。然后,再根据教学的要求,并结合动作的要领,进行分解示范,让学生了解动作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动作的印象。初步掌握技术后,就要突出关键技术的示范,并注意示范动作的速率和节奏。

(3)掌握示范应的控制性。

教师示范时,要保持稳定的情绪,能够自我意识到示范动作的现状,掌握示范动作的质量,控制示范动作的程序,使示范动作优质化,教师切忌利用示范的机会进行自我表演。另外,教师在示范时,还要控制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体育教学,练习巩固

练习时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并把知识转化为动作技能的根本途径,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优良体育作风的基本手段。教师在安排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样性练习激发学生潜能。

多样的练习具有一定得灵活性和趣味性,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在指导这方面练习时,不能只注意练习的数量和形式,而要从各种角度,突出每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有的教师在安排练习时,不注重这些,只求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这样就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无法达到真正的练习目的。

(2)适度性练习打牢学生基础。

练习的量和强度都要适当,也就是要有适量的运动负荷。教师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的活动变化的规律,根据教学任务、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场地、器材以及气候条件等情况,合理地规定并适时调节运动负荷。

(3)及时性练习锻炼学生能力。

练习要讲究实际效果。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运动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训练中去。要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与步骤,以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合理安排运动的间歇时间,从而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

另外,在练习教学中,还要注意纠正错误动作。纠正错误动作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发现错误动作时,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技术分析,耐心地进行讲解,必要时还要进行正误对比示范,使学生有意识地纠正错误,正确地完成整套动作,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巩固提高是使动作练习达到熟练自如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是练习的强度和难度的体现,是体育教学完整化、规范化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练习的巩固和提高。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讲解、示范、练习是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三要素。讲解重在理论,示范重在直观,练习重在实践,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巧妙地运用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才能上好一堂生动有趣、有实效的体育课,才能圆满出色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 许豪文.运动生物化学概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原创]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下一篇:三年级学生读书心得体会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