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保障(共8篇)
ZHZHDY 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相关的医疗改革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跟不上卫生事业与时俱进的改革步伐,医疗管理措施与卫生事业改革不相配套,而带来了一些弊端。从卫生部对我省“百日安全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检查情况来看,暴露出部分医疗机构、部分医务人员仍然对医疗安全缺乏足够的重视,医院管理松懈,存在较多的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患者作为消费者,维权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由于科学的进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效果期望值增高,患者及其家属等有关人员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及环境设施等不满意引发的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客观来说,医疗纠纷的发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医院要完全杜绝医疗纠纷是不可能的,但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不值得或可控的纠纷是完全可以的。
一、医疗纠纷的分类
(一)医疗过失纠纷: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
(二)非医疗过失纠纷。除了由于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的医疗纠纷外,有时,医方在医疗活动中并没有任何疏忽和失误,仅仅是由于患者单方面的不满意,也会引起纠纷。这类纠纷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对正确的医疗处理、疾病的自然转归和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及医疗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患者的毫无 道理的责难而引起的。亦有人称之为医疗侵权纠纷,即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对医疗行为及其后果是否侵权及侵权责任的争议。
1、因服务态度、医疗费用、后勤服务等方面引致的医患矛盾。服务态度生硬或解答询问态度粗暴引起的纠纷:有的医务人员不体谅病人的焦虑心情,对病人的询问很不耐烦,或出言不逊,恶语伤人,造成病人和家的不信任。一旦病情复杂多变出现意外,如做过敏试验致死、心律失常发生突然猝死或注射一支链霉素致耳聋等,本来构不成医疗事故,但由于医患关系紧张而引起纠纷。
2、在医患之间拨弄挑起的医疗纠纷:有少数医务人员为了泄私愤,图报复,抬高自己,压制别人;或为了个人利益利用某些同行出现的失误,有意歪曲事实,妄加评估,到处游说;或为了病员及家属出谋划策,传递信息,甚至将病员病历私自窃走或复制,造成假象借以挑起事端。在遇到的部分难处理的医纠纷中,一定程度上与这些不负责任的卑劣行为有关。这种行为危害极大,要坚决严明纪律,严加惩处。
3、对医疗事故不做实事求是的处理激发的医疗纠纷:当发生了事故差错,如果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公开检讨错误,承担责任,取得对方谅解,就有可能使将要发生的纠纷消除。如果回避矛盾,推卸责任,蒙骗病员,推出不管;或怕家属无休止地纠缠,怕影响医院声誉,怕失去个人的尊严,而对应负的责任遮遮掩掩,结果使事态扩大,矛盾激化。
4、乱开诊断证明书引起的纠纷:医院个别工作人员,由于老同学、老同事、老相识,或受他人之托,开人情假,出具假诊断证明书。如 有的因交通肇事被轧伤,托人情在开诊断证明时把伤情写重,长期不上班,给肇事者造成长期经济负担;有的伤势很重,而肇事者或单位托人把伤情写得很轻。一张不实的诊断证明或人情假条,往往给医院造成不可解脱的纠纷。
一旦医疗纠纷形成,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医院或科室,一是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二是在社会上造成负面效应,三是直接经济损失造成医疗资源的无效耗费。
二、抓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把重点放在预防,并重视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好安全预防,防患于未然
第一、提高各级医务人员的素质,医务人员是医院的主体,医务人员是接触患者的首要当事人,提高了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就从源头上堵住了纠纷发生的漏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使医务人员把“救死扶伤”奉为天职,做到理解、同情、关心、爱护和尊重患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应该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努力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包括礼貌性语言、解释性语言、安慰性语言、保护性语言;定期征询病人意见,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处理来信、来访、电话等投诉,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在各个服务环节大力开展“四心服务”,即解释耐心、检查细心、治疗精心、听意见虚心。对医务人员收红包、捞回扣现象要发现一个,查出一个,处理一个,决不手软。
第二,加强法制教育,现代社会,人们的法制观念越来越强,患 者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应熟知相关法律来保护自己要加强学习《侵权责任法》、《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明白怎样工作才合法。第三,强化安全意识,定期安排医疗纠纷防范知识讲座,组织典型病例分析讨论,做到医疗事故、差错标准人人皆知。第四,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医德,同时也应有优良的技术。医师的技术水平提高后,许多并发症可避免,许多危急病情可平安度过。
(二)健全医疗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是科学管理的结晶,是各级各类人员的行为准则。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对于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意义重大。因此,要求各级各类医护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在医疗活动中得以执行。完善和加强急诊患者首诊负责制,危重患者报告与管理制度,死亡病例,疑难病例,术前病例讨论制度,疑难手术审批等制度,保证医疗过程按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进行。
(三)加强对重点部门的管理
急诊科、门诊、儿科、妇产科等重点科室有的属于窗口单位,有的急危重患者较多,发生纠纷的机率也较大,对此这些科室重点防范,加强检查督促。
(四)狠抓病历书写质量及管理
病历作为医疗档案,是整个医疗行为的真实记录,具有法律效应,当纠纷或事故发生时,它是医疗事故鉴定及司法鉴定的主要依据,尤其是在举证责任倒臵的今天,病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病历重要性的学习,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每份医疗文书的重要性和法律意义,严格按规范书写、及时完成,并且各类文书要完整。同时还要加强病案管理,对病历的收集、整理、归档一定要专人负责保管,严格病历借用制度,保证病历的安全、客观、真实、完整。
(五)认真履行必要的告知、签字义务
医务人员要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选择权,同时也是在保护医护人员自己的医疗行为。病人入院后须进行一系列告知、签字,如入院告知、病情告知、治疗风险告知、特殊检查、病情危重、等,而且须让患者签字为证,通过告知,遵循了知情同意原则,同时在医疗纠纷发生时,是帮助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书证,有利于“举证责任倒臵”。
(六)强化医疗安全的部门管理
医疗安全作为医院质控的重要内容,职能在医务科。医务科要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患者和家属对医疗投诉的接待工作,健全医疗投诉、纠纷登记制度,做到件件有登记、事事有答复,同时在接待各类投诉和纠纷时,工作人员要能识别事故的性质、纠纷的“苗头”,及时客观地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及时汇报院领导,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捷的方式使纠纷消除在萌牙状态。
(七)抓重点防范环节
在医院的运行中,虽然医疗纠纷无孔不入,但风险发生的概率迥然不同,因此对一些纠纷的高发点或关键环节,如总值班、急诊科、输 血科、妇产科、骨科等高风险科室要重点防范,严把入口关、技术关,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护送制、抢救制、会诊制及报告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八)实行医疗质量奖罚制度
每月对医院各科室的医疗质量,根据检查结果,写出总结并反馈到科室,奖罚条款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对质量优秀者给予奖励,对质量不达标者给予罚款。凡是因医疗缺陷造成的医疗纠纷给予患者经济补偿者,当事科室必须承担一定的费用,并和个人晋升挂钩,由此加强各级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
我院近年来借医院管理年检查的契机, 从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意识培养、环节质量控制等方面入手, 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乘风破浪, 扬帆远航。
1 领导重视是舵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环境, 担负着防病治病的特殊使命, 而医院感染又贯穿于疾病诊疗的全过程, 由于旧的运作体系中没有预防感染的成本预算或极低, 而新的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方法, 成本越来越高而且不能直接产生效益。因此, 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医院不想重视又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作为全省经济实力最差的地区和医院, 我院领导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 一方面率先抽调了年富力强的儿科和脑外科护士长及高年资内科副主任医生组建了感染管理科, 在医院感染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并由儿科主任出身的业务副院长直接分管, 4年隶属关系不变。由于长期深入科室检查, 耳听目染, 分管领导对我国医院感染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各科室的现状、潜在危险性及改进方法了如指掌, 能充分采纳感染管理科提出的各种建议, 争取得到医院的支持。另一方面将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归属同一名副院长分管, 组成了院长领导下集诊疗、护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核心团队, 每月定期召开例会, 汇报工作, 提出下月计划及需要协商解决的问题, 在核心团队的共同参与下, 使本来需要广大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的医院感染管理由单兵作战变为集团作战,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年来在院领导的支持下, 我院投入巨资完善了接台内窥镜灭菌设备、各科洗手感应器及洗手液, 医疗垃圾及污水处理设备, 改建了规范的口腔诊疗门诊、新生儿病房、脑外科ICU、血透室, 新建了传染病区, 现在正以高标准建设医院整体住院大楼。
2 制度建设是帆
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是医院感染管理的指南, 如何将其落实在广大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离不开制度的约束。我院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及《湖北省医院管理评审标准》等, 编写完成了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内容分为职责及制度、各科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医院感染相关文件共四章171页。建立健全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流程, 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纳入科主任管理责任制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范畴。设置了科内医院感染管理记录本, 出台了医院感染单项奖惩管理办法;将医院感染管理上的一些薄弱环节和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为六个项目实行单项处罚, 一项不合格扣款20元, 并纳入季度考核计分, 通报批评。对于季度检查总分前三名的科室给予200元奖励。年终感染管理及监测综合评分按等级给予各科监测员奖励。通过以上措施, 极大地提高了科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
3 意识培养是桨
医院感染管理科为赋予一定管理职能的业务科室, 协调相关部门, 具体负责全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管理与监督。因此医院感染管理的执行人是科主任、护士长及全体医务人员。有院领导的重视、管理制度的约束, 还必须有广大医务人员的认同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而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知识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几乎是零, 要提高医务人员的预防控制意识是一项长远的工程, 必须充分发挥科主任、护士长的作用。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既要有专业技术知识, 又要有法制管理意识, 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既要有协调管理应对能力, 又要有真抓实干的敬业奉献精神。根据各科室诊疗特点, 用专业的眼光发现消毒灭菌中的问题、感染漏报的问题、无菌意识不强的问题等等, 与科主任、护士长不间断沟通, 或以整改意见书及医院工作简报形式, 提出整改要求。从保护医务人员与患者安全的双重责任出发, 作为医疗骨干及科室责任人要会带头并要求下属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定, 参与并组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自动申请购买必需的消毒灭菌用品, 分担了感染管理科主任争取设备的难处。在科主任、护士长的领导下, 使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如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洗手技术、医院感染监测、污水污物处理、抗生素合理应用、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等始终贯穿于医务人员的日常诊疗护理工作中。
4 环节质量控制是扬帆远航的船
医院感染管理环节质量控制从医院感染发病率, 清洁、消毒灭菌合格率两方面入手:
4.1医院感染控制的最终目标是降低医院内感染, 通过监测各科室医院感染基础发病率、目标监测及前瞻性监测外科术后伤口感染、脑外科气管切开后及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等, 能更深入地了解诊疗护理过程、消毒灭菌隔离过程中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用监测数据说话, 使院领导、科主任、护士长充分认识到潜在的危险性, 改进的必要性。如2006年目标监测脑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后, 为了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2007年开设了重症监护病房, 规范了病区陪护管理, 1年来, 气管切开感染率由58.57%下降到38%, 下降了20.57个百分点, 达到了控制和预防感染发生的预期目标。2007年目标监测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后, 2008年开设了无陪新生儿病房、隔离新生儿病房, 规范了人流物流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新生儿用品消毒灭菌的环节质量控制, 使医院感染发生率由8%下降到4%, 提高了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
【关键词】医院感染;控制;预防;院感现状;医疗安全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51-01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1]。
医院感染不仅严重的影响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同时也阻碍着医学技术的发展[2],在当今社会,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各级医疗机构共同面对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 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1.1交叉感染,病人入院时正处于某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入院后发病,此时病人就是该病的传染来源。与其同室居住的病人,就有被传染发病的可能,同时不同传染病,收容在同一病区消毒隔离不严或者虽然一病室收容同一种传染病病人,但如果感染的病原体型别不同,也会发生交叉感染。
1.2 病菌感染,医院的消毒等做的不够严格,导致许多条件致病菌在医院存在,如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由于病人的抵抗力降低,而造成自身感染。
1.3 化学药物导致的医院感染,随着各种新药品的发展,特别是抗生素的不断更新换代及其大量滥用,导致抗药菌株增加,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屡见不鲜,而造成院内感染。抗生素滥用已经是当今国内医疗领域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其滥用导致病人抵抗力降低,从而成为医院感染的一个主要因素。
1.4 医院管理的不当,如医院探视制度不严,导致病人家属等探视者随便出入病房,而在这些探视者自身或许有某种疾病,带有某种病菌,或者其所带的食物,物品等遭到污染等而产生一些病菌,这些都会引起医院感染。另外,医院内隔离、消毒制度执行不严格,如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医护人员接触污染物后不洗手消毒而又去处理其他病人;食品、食具被污染未处理等都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1.5 新的临床治疗手段的发展,随着时间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新的临床治疗手段不断发展,但由于一些新的治疗手段还不成熟,这也容易造成医院感染。
2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国家对于医院管理的宏观调控不够,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或有某些制度未能完全落实,当前的医院感染管理都是各医院各单位自己操作,虽然近几年国家卫生机关不断的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并没有统一的执行,很多规定流于形式,流于应付上级检查等,因此必须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3]的统一监管,使相关工作真正落于实处,真正落实于日常工作之中。
2.2 医院对于医院感染管理投入不足。首先,资金投入不足,医院现在名为事业单位非盈利,但为了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都以盈利为目的,但医院感染管理却是只有投入,短时间看不到效益的工作,因此大多数医院都不乐于在资金方面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投入,而是更注重投入产出,更注重眼前效益;其次,人才投入不够,虽然近几年大学开展的医院管理,医事法律等相关专业,培养医院管理人才,但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状况并不是很好,个别医院甚至认为这些所谓的管理人才不能够快速的给医院带来明显的效益,也不想养这些“闲人”,以至于不重视医院管理[4]人才的使用,这都导致了医院感染管理的落后。因此医院领导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资金投入与人才引进,保障医院感染管理与时俱进,良好发展。
2.3医疗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首先一些医生重治疗而轻视预防,导致抗生素滥用,新药新技术滥用等,是一些不合理不成熟的医疗手段进入临床,导致医院感染增多加重;其次,一些医疗人员不注重自身的卫生,医疗行为随便,增加了医院感染发生的几率;另外一些医疗人员在“医者仁心”的情况下,没有做好自身的保护,自身受到感染,这也是医院感染的一个组成部分。
2.4 当前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专业性也不强,不能够完全适应当今医疗发展的需要。部分医院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人员大多为为护理人员,缺乏真正的卫生管理专业人员,使得很多医院感染管理流于形式,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等同充数。另外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难度大,任务重,但在当今医院这些方面工作的人待遇又最低等,使得感染管理队伍不稳定、人才缺乏,这严重影响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不断完善。
2.5 社会群众对医院感染的不了解,使得医院患者家属等不遵循医院规定,随意探视,随意出入医院等,医院感染更易发生,更不好控制。
3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障医疗安全[5],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3.1 充分发挥国家法规政策的导向作用,完善并认真落实相关法律政策,建立医院、患者利益的共同点,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将医院经济效益与医院感染率连在一起,促使医院真正重视医院感染。
3.2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设施,而不能只顾眼前效益而忽视对医院感染的资金投入等。
3.3 保障医院感染管理的人才引进,引进一些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同时提高当前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另外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岗位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保障医院感染工作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3.4 做好医院感染管理的责任制,完善、规范和落实各项制度。各项工作专人管理,专人负责,领导加大监管力度,认真督导规章制度、措施执行落实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3.5 加强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加强对医院各科室人员,特别是临床医生的院感管理教育,使其真正意识到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而不能掉以轻心。其次,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朋友等的宣传教育,使其为了自身与家人的安全,更好的管理好自己的行为,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加强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必须在了解医院感染管理发生原因及医院感染现状的情况下,切实做好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红梅,车会莲,刘君等.医院管理分析[J].医院管理学, 2011,39(4):387-388.
[2] 李夢军,刘晓东,黄光明.医院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3):439-440.
[3] 宋秉岐,王爱民,邢晓伟. 医院感染管理专业队伍规范化管理初探[J]. 医院管理学,2008,36(6):733-734.
[4] 刘自贵.结核病[M]//杨绍基. 医院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5-193.
行动方案
根据鄂卫办发[2012]39号文件《2012年全省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保障医疗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保障医疗安全专项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采取部门联动、上下互动、专项整治等措施,严厉打一切非法行医行为,进一步形成高压势态,建立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医疗市场秩序,保障群众健康权益,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构建和谐江陵。
二、组织领导
为使我县打击非法行医、保障医疗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顺利有效进行,按照文件通知精神,我局成立打击非法行医、保障医疗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姚义斌(县卫生局工会主席)
副组长:陈峰(县卫生局法监科科长)
沈作胜(县卫生监督局支部书记、副局长)
成员:李平高波代小龙
领导小组设在医疗机构监督科。电话:4728855
工作职责:打击一切非法行医活动,保障医疗安全。
三、工作内容
1、严厉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地下黑诊所”。
2、打击任何形式的游医、假医以及借助虚假宣传、招摇撞骗或打着“专家”、“中心”等幌子误导患者的非法行医行为。
3、严肃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坐堂行医” 的行为。
4、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开展非法签定胎儿性别、非法终止妊娠的行为。
5、清理辖区内超执业注册登记地点行医行为,“异地执业”。
四、工作要求
1、摸清和掌握我县辖区内非法行医行为和“黑诊所”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城乡集合部和集贸市场等。
2、严格执法,坚决打击和取缔一切非法行医行为。在本次专项行动中,态度要坚决,措施要有力,发现一处取缔一处,决不姑息迁就。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及时汇报及时解决。
3、反馈情况,依法整治。在行动中必需要有书面记录,认真收集证据,总结好经验并提供准确信息。对构成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五、工作步骤
1、从二0一二年四月九日到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日为摸底调查时间,掌握我县医疗市场基本情况,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和农村 “黑诊所”容易出现的时间段。
2、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到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日为检查和集中整治时间。
1.英国的医疗保险模式是()。(3.0分)
A.家庭医疗 B.社会保险 C.免费医疗 D.商业保险 我的答案:C √答对
2.德国的医疗保险模式是()。(3.0分)
A.社会医疗保险 B.商业保险 C.免费医疗 D.家庭医疗 我的答案:A √答对
3.65岁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时候,说明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3.0分)
A.7% B.14% C.11% D.50% 我的答案:A √答对
4.1991年()签订,标志着欧共体转化为欧盟。(3.0分)
A.马斯特里赫特协议 B.申根协定 C.里斯本条约 D.巴黎条约 我的答案:A √答对
5.1883-1889年,推出当时世界最完善的工人社会保险计划的国家是()。(3.0分)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我的答案:C √答对 6.政府规定药品进到医院可以加价()卖出。(3.0分)
A.25% B.15% C.30% D.20% 我的答案:B √答对
7.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个国家医疗卫生总费用支出中,政府支出、社会支出和个人支出的最合理比例为()。(3.0分)
A.2:5:3 B.5:2:3 C.3:5:2 D.2:3:5 我的答案:C √答对
8.美国主流的医疗保险模式是()。(3.0分)
A.家庭医疗 B.商业医疗保险 C.社会医疗保险 D.免费医疗 我的答案:B √答对
9.医疗保障提出的原则是()。(3.0分)
A.老有所养 B.人人可及 C.老有所依 D.免费医疗 我的答案:B √答对
10.英国的医疗保险模式又称为()。(3.0分)
A.GDP B.EU C.DRG D.NHS 我的答案:D √答对 1.医保基金的功能包括()。(4.0分))
A.分担患者的经济负担 B.抑制医患道德风险 C.建设医院 D.投资获取收益 我的答案:AB √答对
2.美国的“双蓝”是指()。(4.0分))
A.蓝盾 B.蓝剑 C.蓝十字 D.蓝色联盟 我的答案:AC √答对
3.医疗保障的模式主要有()。(4.0分))
A.免费医疗 B.商业保险 C.医疗保险
D.个人储蓄加医疗救助 我的答案:ACD √答对
4.美国双轨制医疗保障制度包括()。(4.0分))
A.免费医疗 B.社会医疗保险 C.家庭医疗 D.商业医疗保险 我的答案:BD √答对
5.医疗服务治理需要从()方面进行。(4.0分))
A.顶层设计 B.执行机制 C.治理机制 D.公立医院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6.医疗领域的“三只兔子”指()。(4.0分))
A.医生的人力资本 B.新药品的价格
C.新的医疗器械及耗材价格 D.医保基金的缴费 我的答案:ABC √答对
7.“两维五圈”医疗服务治理结构和评价模型中的两个维度指()。(4.0分))
A.财务信息 B.信用 C.诊疗信息 D.医保基金 我的答案:AC √答对
8.当前我国医保基金面临的挑战有()。(4.0分))
A.钱流入个人账户 B.越来越多的趸交资金 C.赡养费用的增加 D.过度医疗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9.俾斯麦政府在1883年到1889年颁布了(),在国际上开拓了以劳资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保险的第一篇。(4.0分))
A.《工伤保险法》 B.《雇员医疗保险法》 C.《老残保险》
D.《加强法定医疗保险竞争法案》 我的答案:ABC √答对
10.当前全球进入超级老龄社会的国家有()。(4.0分))
A.中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我的答案:BC √答对 1.1957年,英国政府制定了《国家卫生服务法》,建立了国家免费医疗体系。(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首先出现在俾斯麦执政时期的德国。(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3.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管理服务需求可以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4.“两维五圈”医疗服务治理结构和评价模型的核心是患者。(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5.美国的双蓝组织是保险公司。(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6.相对于美国的商业医疗保险模式,英国的国家医疗保险模式医疗服务供给效率更低。(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7.医疗保障资金的征费方式是指由雇主和雇员以缴费的形式筹集社会医疗保险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通常用于社会医疗保险。(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8.医疗保险是一个患者的集合,它通过保费把个体化的患者集合起来。(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9.保险自己的内涵是实现整个基金自身的收支平衡。(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10.相较于实行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的国家,实行免费医疗服务的国家人均医疗费用增长率指标波动较小。(3.0分)
甲方:
乙方: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
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看守所与医疗机构的医疗保障协作机制,方便甲方患者在乙方就医、服务好这部分患者,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本协议所称的医疗保障服务包括:
1、乙方对甲方在押人员或嫌疑人进行健康检查;
2、急重病人救治;
3、住院治病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和医疗保障。
二、乙方为甲方提供医疗保障服务绿色通道,完善相关医疗服务流程,确保对送至乙方医疗工作场所的在押人员或嫌疑人优先进行健康检查或医疗救治。需进一步检查项目,由甲方体检单要求或医务人员根据病情确定。乙方医务人员根据检查结果做出诊断或总检结果。
三、乙方根据甲方的邀请,对甲方医务人员或民警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开展急救技能训练,掌握急救设备和药品的使用方法,提高医务人员或民警的基本急救能力。
四、乙方参与在押人员健康检查或医疗救治的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诊疗常规和规范,严禁泄露相关案件和在押人员或嫌疑人信息,诊疗过程中形成的医疗文书未经甲方同意不得擅自对外提供。违规并造成不良后果时当事人负责。乙方医护人员发现在押人员或嫌疑人与自己有利害关系时,应当主动申请回避。
五、对甲方送至乙方医疗工作场所住院治疗的在押人员或嫌疑人,如条件允许,乙方应提供相对独立的病房,在押人员或嫌疑人住院期间的安全保障工作由甲方负责。
六、乙方提供的医疗保障服务费用(包括挂号费)由乙方按规定确定。乙方医护人员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后,应如实填写《医疗保障服务登记表》《医疗保障服务费用确认表》,经双方工作人员签名确认后,做为结算医疗保障服务费用的依据。
七、费用结算:甲方每月与乙方结算一次医疗保障服务费用,当月结清(转账方式结算)。
八、甲、乙双方应分别指定联系人,并设立专用联系电话: 甲方联系人:,联系电话:,手机: 乙方联系人:,联系电话:,手机:
九、本协议一式三份,自双方代表签名之日起生效。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1 手术分级管理体系的建立
1.1 依托于手术管理体系, 实行院、科两级管理构架
(1) 成立院级手术管理委员会, 作为院内实施手术管理的最高机构,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 通过集体决策形成医院手术管理的原则和总体方针, 制定和通过手术管理的相关制度、评价标准及技术指南等文件, 对院内手术科室和麻醉科、手术室的运行、手术质量和技术水平以及手术所涉及的各个医疗环节的协调配合等进行监管和评估。委员会对医院的手术分级原则、医师手术权限授予原则、手术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管理制度都进行明确的规定, 并定期审查更新, 委托医疗质量控制部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2) 科室设立手术管理小组:科主任为科室手术管理责任人, 手术管理小组全面负责科室内手术管理工作;制定本科室手术分级标准, 提出本科室医师手术权限, 上报院级手术管理委员会审批, 并定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监督包括手术分级制度在内的各项手术管理制度的实施;调查和了解本科室对手术管理的需求、执行手术管理相关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参与医院手术管理工作;组织科室内手术管理内容相关培训。
1.2 建立有专科特色的、与患者病情相结合的手术分级标准
(1) 手术分级原则: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将所有择期和急诊手术及有创操作,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分为四级: (1) 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以及新开展的手术、残废性手术、科研项目的各种手术。 (2) 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3) 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4) 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普通常见的各种手术。
(2) 借鉴DRGs (诊断相关分组) 和病例分型的概念, 建立符合各专科实际情况的, 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并且涵盖手术名称、患者相关合并症情况、风险因素和手术方式的细化的手术分级数据库内容。
1.3 根据手术医师分级和权限原则, 结合医师手术质量评估结果为每位医师授予手术权限
(1) 我院根据医师专业技术水平任职资格和相关岗位工作年限确定手术医师分级原则: (1) 低年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 (含) 以内。 (2) 高年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 (3) 低年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工作3年 (含) 以内。 (4) 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上。 (5) 低年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 (含) 以内。 (6)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 (7) 主任医师。
(2) 同时规定了各级医师授予手术权限的原则: (1) 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 可主持一级手术。 (2) 高年资住院医师:可主持一级手术。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 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3) 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 (4) 高年资主治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 可主持三级手术。 (5) 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的手术。 (6)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7) 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8) 新调入聘任的各级医师独立开展手术前, 按聘用职称降一级手术权限, 所在科室手术管理小组考核5~10例手术。 (9) 进修医师无论其职称如何, 均不得独立完成各类手术。 (10) 对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必须持证上岗的手术, 术者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2 手术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的申报、审批流程
(1) 各科室手术管理小组根据手术医师分级和权限原则, 结合对各位医师手术质量的评估情况, 确定每位手术医师的对应的手术分级以及具体的手术项目, 形成医师姓名与手术名称一一对应的医师手术权限。
(2) 科室手术管理小组制定初步手术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 上报院级手术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根据各科室诊疗范围、医师技术档案信息和医院整体规划审核科室提出的手术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 对于不同专科实施同种手术这种交叉现象, 委员会根据院内资源配置、学科发展方向和不同学科间专业技术水平的差别对不同专科间实施的同种手术的分级进行调整, 通过后作为年度手术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组织实施。
3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对手术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的实时管理
3.1 常规择期手术信息系统业务流程
首先由医师填写手术申请单, 系统调取医师技术档案内医师信息, 判断申请手术医师是否为医师手术权限范围内的医师, 如果是则调取手术分级信息, 判断是否为该医师手术权限内手术, 如果是则允许手术申请单执行, 发送至手术室, 安排手术, 见图1。
3.2 常规急诊手术业务流程
急诊手术权限原则上与常规择期手术权限一致, 科室根据常见急诊手术和本科室医师手术权限合理安排值班人员。遇超出值班医师手术权限的急诊手术, 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术后由科主任在病历中签字确认。
3.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业务流程
尚未在院内开展的手术均被纳入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范围, 首先需要经过科室申报-新技术、新项目委员会分类审批-院内应用的步骤, 经批准在院内实施的新的手术项目方可进行手术分级并配套建立手术权限, 然后与其他手术同样进行日常的手术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管理。
4 手术分级管理的成效与体会
4.1 实现了手术准入的制度化、规范化, 从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手术质量和安全
手术分级管理的实施, 从制度上明确了各级各类医师的手术范围, 并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了实时控制, 避免了不充分考虑所在医疗机构的综合诊疗水平、病人个体病情以及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 盲目追求实施高难度手术和高收费手术的情况, 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手术引起的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4.2 从制度上为培养年轻医师临床手术技能提供支持
动态的手术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调整, 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个别医师长期独揽、把持部分手术项目, 为年轻医师通过实践练习, 提升手术技巧, 循序渐进的掌握高难度手术铺垫了道路。
4.3 为外科科室绩效评估和外科医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通过建立手术分级, 使得评价不同级别、年资医师的手术技术水平时, 更加具有可比性, 不仅可以通过实施手术的级别差距反映医师技术差距, 还可以在实施同级手术的医师间, 通过其手术质量指标评价其手术能力的高低。另外, 在不同专业的外科科室间可以通过对比其同级手术的开展情况, 作为评估其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赵怀峰, 梁立强, 祁建伟, 等.制订手术准入标准·实行手术分级管理[J].中国医院, 2003, 7 (2) :36~39.
[2]石青龙, 刘广东, 张思兵, 等.实施手术准入管理, 确保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 15 (1) :28~30.
[3]杨海生, 闫晓勤.对医师手术准入的管理[J].中国医院, 2004, 8 (8) :74~75.
尽管“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未成定局,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却扎扎实实落地,这让人们心中的天平会不会就此一边倒?
退休人员缴医保,凭什么?
2015最后一天,《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中国经济最大潜力在于改革》。鉴于作者楼继伟国家财政部部长的身份,刊文杂志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刊这两条显而易见的特殊原因,虽然文中提到退休人员缴费医保只有16个字,但却在媒体和舆论中炸开了锅。
“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合理分担、可持续的医保筹资机制,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建立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医保待遇调整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整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结合新型城镇化,办好乡、村医院,真正建立有序分级诊疗格局。”
主流媒体和专家的表态还是相对理智和客观的,但是网友则显得不那么买账,各种激愤之语随处可见。
缴费制度是“下错药”
“我不赞成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的做法。”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认为,目前来说,企业和个人的缴费压力太大,迫切需要改革,但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制度是“下错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朱俊生认为,改革的真正逻辑首先是反思,近年来各统筹地区的医保基金日益捉襟见肘,是因为缴费过少吗?“如果做一个世界范围的比较,中国的医保或者说社保缴费率,并不算低。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基金亏空是因为缴费少,进而提高缴费覆盖率。”
有媒体为民请命,提出“为了减轻医保压力,国企上缴的红利以及国有资本划归社保是否可以再多一点?那些享受着超高医疗资源和福利的群体,能否尽量压缩一点?”。
有媒体表示:“已经退休又体弱多病的弱势群体。政府已经通过法律给予他们的承诺和心理预期,应当保持稳定可信。制度改革可以在区分新人旧人的基础上,渐进、稳妥地完成。”
改革需要科学的配套政策
有社保专家认为现行《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如果让退休人员也缴纳医保费,有“出尔反尔”之嫌,应该建立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并配套其他医疗保险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认为,医保基金的开源必须考虑到我国老年人收入水平等问题,下一步不能再继续降低老年人的收入,因此必须同步配合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不如进行系统的改革
也有媒体认为:与其研究退休人员医保缴费,不如研究系统改革办法。比如,研究和规范最低缴费年限,建议延长就业人群的最低缴费年限,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还有人建议直接取消个人账户,认为“现在的医保个人账户大多被用于变相购买各种日用品,花费那么大的行政成本,先一个个收上来,转个弯存入医保个人账户,就让参保者都变着法取出去,实在是吃饱了撑的。”
那些务实派
财经类媒体划拉起了“算盘”:以2015年底全国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每月2250元为基数,按照当前8%的医保总费率(单位缴费6%、个人缴费2%),退休人员需要缴纳的平均额度为每人每月180元。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表示,退休人员可以交一部分费用,但必须划定收入水平,对于低收入者应该进行减免。
当然,如何杜绝挪用医保资金的犯罪行为,完善监管,提高医保制度的运行效率, 从节流上做好文章也是大家纷纷提及的意见。
有意义的商业险仍然“缺席”
2014年,中国健康险总保费达到1587亿元,过去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4%,但是这种势头并非可持续。在2014年的保费中,700多亿是定额赔付产品(以重疾险为主),另有700多亿为企业企补产品,在医保范围内或很有限的医保范围之上提供部分医疗保障。真正提供健康保障的产品在中国还很少,或者局限于高端市场无法被大部分人接受,因此,真正的保障还远未开始。
目前推动市场增长的局部保障产品有几个共同特征。第一,保障的程度低而且有局限,不能在医保基础之上提供有力的保护。第二,没有生病后的服务介入,主要是和条件匹配然后被动理赔。比如灾难性疾病发生时获得一笔钱,但是无法享受任何医疗服务或帮助去治愈疾病,这种保障只是财务上的(而且还不够)。第三,保险公司并没有把重心放在和用户的长期关系建立上。无论是重疾险还是企业企补产品,市场价格战都很严重,用户(个人或企业)经常换保险供应商,保险公司一味追求价格取胜,市场没有真正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去长期留住这些用户。因此,整个市场缺乏真正有保障和服务功能的产品,是中国健康险发展不可持续的主要风险。
在除去上面两部分的剩下的几十亿元健康险市场中,大部分是保费较高的高端医疗险,这部分产品从外籍人士起家,现在逐渐扩展到本土富裕人群,但由于价格因素以及就医网路偏重昂贵私立医院,很难成为市场主流,未来也没有办法成为健康险的主力。
因此从产品和保障的角度来看,真正能让中国市场上的广大用户获得除了医保之外的医疗保障的产品还没有真正出现。
nlc202309040525
发展的土壤很薄弱
中国的医保方向是普适性,先保证广度,再考虑深度。这种广覆盖的原则下,商业保险可能生存的空间就是在医保无法覆盖的地方提供额外保障,以及提供体制内医疗服务所无法提供的差异化服务。在这种土壤下,商业化运作本身就是补充的形式,但目前缺乏推动消费者或企业购买的动力——税收上的优惠。比方说,中国其实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主,他们游离在医保外或给自己缴纳医保的水平很低,不能保障他们和其家庭的医疗风险。但税收方面优惠的土壤还不具备,因此很难给这些人动力去购买补充保险。 因此,缺乏良好的土壤给予购买者动力,保障型的健康险很难真正发展起来。
团险的市场很薄弱
一个成熟的健康险市场的团险比例大概可以占到40%以上。团险比个险容易控制风险以及防范逆选择,一个成熟的团险市场意味着需要成熟的渠道和专业的销售人员去销售产品。这种渠道相比电话、银保、个人代理人、网络等手段更为专业,可以销售更为复杂的产品(如全方位保障产品),而不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出售的大部分简单局限的产品。正因为中国缺乏成熟保障产品的根基,而且对企业端购买保险作为福利的支持土壤也很弱,所以整体才没有出现成熟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以至于整体健康险的大方向仍然往风险较高的个险在发展。
服务作用难发挥
健康险在目前的医疗大环境里只能重产品,后端的服务很难真正跟上发挥作用。这背后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的医院相对商业支付方处于绝对的优势,并不存在需要从商业保险带客流的问题。即便是公立医院的VIP部门也已经非常拥挤,从高端医疗保险带量并不是他们首要的考虑。第二,中国公立体系内的医疗服务定价被严重低估,低服务费无法支撑医生的薪酬,因此整个体系转向从药品获利。这种定价长期已经在用户心中植根,用户愿意为药品付钱而不是服务,因此体制外以诊金为核心的服务模式还没有发展起来,缺乏这样体制外的医疗服务市场,也导致商业保险没有找到真正能有效帮助其控制费用的服务方,而体制内的机构和商业保险无论信息还是服务上都是不通的,商业保险没有办法形成其影响力。
因此,短期内商业保险仍然不得不把核心放在产品设计上,在后端的服务上,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是很难影响医生和医院的。这直接限制了商业健康险保障类产品的发展。
总结来看,中国的健康险仍然处于早期在产品设计和服务模式上不断试水的阶段,目前市场上能够为用户提供真正医疗风险和财务风险保障的产品还没有出现,整个土壤也并不利于真正有医疗保障理念、懂得保障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提供商和销售方的发展。因此,目前来看,真正的有保障意义的商业健康险还远未开场。
国外如何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作为健康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保险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预防疾病风险的主要方式,也是许多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国情不同,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也不尽相同,但在各国医疗改革中,商业保险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
法国:覆盖面广 理赔率高
法国是世界上医疗福利最好的国家之一。根据法国1958年宪法的规定,“医疗权利,人人享有,老幼妇孺,从优从先”,而法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口号也由此而来,“人人有权接受医疗服务”。目前,法国已经形成了覆盖率高达99%的医疗健康保险体系。
一般来说,民众的医疗健康保险可分为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保险两种。基本医疗保险是覆盖面最广的保险,能够报销受保人看病费用的70%。剩下的30%则属于补充保险的范畴,可根据个人的经济条件和身体状况选择参保与否。此外,法国医疗保险体系还专门对30种严重疾病实行国家承保的全免费治疗服务,包括艾滋病、帕金森氏综合症、心血管疾病、心脏病、部分恶性肿瘤等。按照这一规定,即便身无分文,一旦患上上述疾病,也可以在任意一家公立医院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
除了全民医保外,法国医疗保险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境外就医,保险依然有效。根据法国卫生部的文件,法国社会保险在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很多国家都适用。也就是说,如果在法国以外的国家看病,只要保存好当地的看病发票,就可以在回国后找到具有翻译资质的公司翻译票据,而后拿着发票和翻译件去报销。由于法国医疗保险的高报销比例和高覆盖率,法国的医保体制成为民众满意度最高的医疗制度之一。法国这种全民医保的福利固然显而易见,但也正因为此,法国财政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根据法国相关机构综合统计的数据显示,法国医疗服务支出占整个社会福利开支的34.6%,是仅次于养老保险的第二大开支项目。
韩国:细致完备 费率较低
韩国的健康保险制度始于1977年,经过多年的发展,韩国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国民健康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的健康保障体系,有效起到了增进国民的健康和促进社会发展、稳定的作用。
在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建立和运行初期,韩国曾并行存在多个医保系统,公民根据个人职业和居住地域选择投保不同的医保系统。1998年10月,韩国将227个地区医疗保险组合与公务员和教职员工医疗保险系统合并,成立了国民医疗保险管理公团。2000年7月,韩国政府又将国民医疗保险管理公团与139个单位医疗保险组合合并,成立了非盈利性质的国民健康保险公团,最终统一了医保体系。
韩国国民健康保险体系的参保人员分为职工参保者和地区参保者。前者针对有资方雇用的人群,后者是无资方雇用的自由职业人群,也包括5人以下微型单位的员工。国民健康保险的保费费率并非整齐划一,而是根据个人收入、财产状况以及国民健康保险上一年度的整体理赔费率每年进行调整。以2014年为例,韩国职场参保者月平均保险费为9.41万韩元,地区参保者月平均保险费为8.25万韩元,较2013年保费上调率为1.7%。这已是连续3年保费上调率保持在3%以下。相对于普通韩国人每月三四百万韩元的收入,保费费率是比较低的。
韩国国民健康保险的优点是1人投保,全家受益,投保人向上两代和向下两代的家庭成员都可以享受健康保险的保障。如此便宜的保险,理赔率却是非常之高,根据韩国国民健康保险公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韩国诊疗费总额为47.8万亿韩元,而公团理赔支出为35.7万亿韩元,理赔率达74.7%。如果对这个理赔率还不满意,可以选择加入一般商业健康保险,40岁以内加入的人群每月保费基本都不超过1万韩元,这样一来,一般住院和门诊费用将基本免费。目前一般韩国人都会选择同时加入国民健康保险和一般商业保险两个险种。
nlc202309040525
针对困难群体及特殊病种病人,韩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还设计了专门的优惠保障政策。对于癌症患者、韩国保健福祉部公告的138种疑难病症患者以及重度烧伤患者,可通过单独申报,获得大幅度的医疗费用减免优惠。例如,癌症患者和疑难病症患者,以及重度烧伤患者可分别在5年和最多一年半的“特例病症”期间,只需承担5%的医疗费用。此外,心脏和脑血管疾病患者自接受手术日开始,无需申报登记便可自动成为“特例病人”。在术后住院的30天内,同样可享受95%的医疗费用减免。
美国:内容丰富 竞争激烈
美国是商业健康保险最发达的国家,由雇主和个人购买的商业健康保险是美国基本健康保障体系的核心。美国商务部统计局今年9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拥有健康保险的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6.6%,其中64.2%(2.01亿人)拥有商业健康保险,1.69亿人由雇主支付保险金,3450万人直接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商业健康保险在美国社会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与间接为美国创造了就业机会超过1000万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商业健康保险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期。据统计,美国商业健康保险2006年的保费收入达到7234亿美元,比1960年增长了121.6倍。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业内竞争非常激烈,专业化程度较高。据统计,在过去40年,全美商业保险公司的管理费仅为总保费的12%左右,管理费用占保费的比例较低。此外,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类型多样、种类繁多,主要集中在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其保障内容较为丰富全面。如医疗保险不仅包括住院、急诊、处方药、牙科、眼科、体检和免疫,还包括精神健康和家庭护理等内容。
美国商业健康保险行业的经营模式以管理式医疗为主,主要包括健康维护组织(HMO)、优先医疗服务组织(PPO)、记点服务计划(POS)、专有提供者组织(EPO)等,其中PPO最为流行,占据多数市场份额。
美国的商业健康保险经常作为一种非工资福利,多由雇主为雇员支付保险金,以团体购买为主。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13年,由雇主为员工购买的保险占商业健康保险的53.9%。
但是,美国以商业健康保险为主的体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保险覆盖面不足,保障程度受限。2013年,仍有4200万美国人没有任何健康保险,占总人口的13.4%。此外,还有3800万人所拥有的健康保险保障程度有限。二是医疗费用昂贵。美国的医疗费用高涨,原因在于医疗体系过度市场化、商业化,政府无力控制商业化的医疗服务机构,大笔医疗费用成了商业保险公司和大型医药企业的超额利润,高医疗费已严重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导致部分中小企业亏损。
奥地利:产品多样 赔付便捷
在奥地利,医疗保险分为公立医保和商业医保两种。其中公立医疗保险是在奥地利居住的必要条件,所有在奥地利长期居住的人,包括本国公民和外国居民都必须缴纳公立医疗保险。特别是对于在奥地利居住的外国人,缴纳公立医疗保险是获得长期居住许可的必要条件之一。
奥地利公立医疗保险的费用不高,公立医保公司会根据家庭的收入水平确定一个家庭需要缴纳的保险费用。这一费用大致在家庭净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以此为基础,人们可以享受到绝大部分基础医疗服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公立医保已经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医疗健康问题。
但是很多的奥地利人仍然会选择在公立医疗保险之外再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作为补充。因此奥地利的商业医疗保险更多地被称为“医疗补充保险”。统计显示,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奥地利人会选择额外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作为公共医疗保险的补充。
商业医疗保险对于奥地利人来说更多地意味着医疗保险覆盖的范围更大,并能够在享受医疗健康服务时获得额外的服务或就诊更加方便。例如,一些专科私人医生只接收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的患者,这些患者还可以在住院时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例如单间病房、更好的餐饮服务等。奥地利的商业医保划分较细,可适应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这些细分产品使奥地利的商业医疗保险更具灵活性,对客户也更具吸引力。例如有些商业医疗保险专门针对自由职业者等人群开发了“住院赔付”的业务:在住院期间保险公司每天会支付给个人一定的补偿金用来补偿其住院期间无法营业造成的损失。
可以说,奥地利的公共医保体系为全民医疗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一部分人并不愿意接受强制医保的模式,但其在奥地利医疗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否认。因此,商业医疗保险对奥地利居民而言,更多的是一种额外保障,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来源:健康界 村夫日记
经济日报
【医疗安全保障】推荐阅读:
【医院医疗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报告】医疗安全隐患排查07-24
医院医疗安全10-02
医疗安全质量培训07-24
医疗安全生产10-05
医疗质量与安全记录05-28
医疗质量与安全分析06-03
医疗安全心得体会06-28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制度07-11
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07-17
重大医疗安全事故预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