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及其原则(精选8篇)
摘要:“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线,试图从自然界的类比研究中,探求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来指导教育实践,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求学校及教科书的设置应该遵循自然的原则。夸美纽斯所谓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既是指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教育要依据儿童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按照人的自身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反对强制性教学。这既奠定了教育的科学化进程,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关键词: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现实意义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是新兴资产阶级教育的先驱,是最早企图探索教育规律的教育家,他以《大教学论》不朽的思想,占据着“教育发展史上的哥白尼”的地位。该书把“教育要适应自然”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指导原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夸美纽斯认为,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活动中存在着普遍的规律,一切好的教育教学原则、法则和方法都需要受这种普遍规律的支配,必须服从这种普遍规律,这就是自然适应性。根据“适应自然”的原则,夸美纽斯创立了他自己的整套教育体系。实际上在这方面,夸美纽斯是想要教育遵循儿童自然发展的天性,“自始至终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导”。教育还应区别对待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线,他企图从自然界的类比研究中,探求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来指导教育实践。
一、“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基础 从教育思想史上追溯,自然教育思想萌芽于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提出了教育必须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他认为教育应该遵循事物运动的法则和人的天性,把德、智、体结合起来促使人的多方面发展,其思想开创了西方教育史上“教育遵循自然”理论的先河。而真正提出并论证了自然教育理论的教育家,首先当属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提出了培养身体、智力、道德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从这一要求出发,他批评了中世纪经验主义性质的学校的种种弊端,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此原则贯穿着夸美纽斯的整个教育体系。
17世纪自然科学的突出成就对夸美纽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在对自然科学的探讨中发现了自然界存在着普遍的秩序,这种秩序对整个生物界都发生着支配作用。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的活动更应该遵循自然法则
二、“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涵义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既是指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教育要依据儿童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夸美纽斯正是从这些角度阐述他的教育主张。
(一)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即“秩序”)来进行教育。夸美纽斯认为,在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秩序”,这一秩序保证了宇宙万事万物的和谐发展,旨在以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去类比教育,从而寻找理论依据。
(二)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在夸美纽斯看来,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法则。人类的自然本性应该成为安排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按照人的自身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反对强制性教学。在《大教学论》和《母育学校》中,他详细地研究了儿童身体发育成长的过程及条件,认为人类儿童的教育应当以其自然素质为起点,不应该违背儿童的自然发展。教育要依照儿童的自然本性去进行,教育要培养心智和谐发展的“自然人”。
(三)学校及教科书的设置更应该遵循自然的原则
我们必须有效的安排学校的作习时间、合理的设置教科书以及巧妙的运用教学方法。此外,我们对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理解应做到两方面: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夸美纽斯所谓的“自然适应性”思想并不完全是从什么“自然原理”中引申出的,而是他以丰富的教育实践为根基,又运用了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结果,而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又得自于他丰富的教育实践和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尊重。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认识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反映了他力求摆脱神学、使教育工作科学化的良好愿望。
三、“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评议
在教育史上,夸美纽斯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虽非首次,但他对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作的全新解释,赋予其丰富内涵则是创新。他的许多教育、教学管理上的原则和思想经过300多年历史的检验,已经被吸收到现代的教学论体系中,并构建起一个相对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产生的影响是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它对人类教育做出的巨大贡献,奠定了夸美纽斯的“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的地位,使得夸美纽斯成为了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尽管他的引证有牵强附会之嫌,以及他的思想深处依然没能摆脱宗教神学的阴影,存在着某些局限性,但这一行动本身却有着超时空的意义。
总之,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教育原则,它不仅对旧教育进行了批判,同时为近代教育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使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性教育也有它的影子。尤其是“教育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客观规律”更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
四、“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启示
夸美纽斯立足前人的实践及自身的探索,在教育史上首次通过引证自然,构建起崭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尤其是“启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和主动性”这一教学理论与当今教学理念是一致的。
(一)教育科学研究需要积极的探索精神。《大教学论》之所以成为教育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的标志,与夸美纽斯的积极探索精神密不可分。
(二)教育科学研究需要注重实践的累积。众所周知,实践出真知。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源于人们丰富的教育实践。夸美纽斯“自然适应性”思想就决不是从什么“自然原理”中引伸出来的,而是有其丰富的教育实践作根基。
(三)教育科学研究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法。科学发展史告诉人们,理论上的突破往往取决于方法上的创新。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正是缘于他对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巨大作用的体认。他的这一举动,无疑告谕人们:教育科学研究应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尽管自然适应性教育理论包含着永不磨灭的深刻道理: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教育应当顺应学生的天性,遵循和尊重这些规律而不能与其对抗。然而,在我们当今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大量人为的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有的甚至触目惊心。作为学校教育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应该认真反思一下:我们的学校教育到底应该怎样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些问题需要随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加以研究,在此仅据该原则引起未来的简单思索。参考文献: [1]
陆志远.夸美纽斯适应自然教育原则的历史启示[J].教育史研究.1991(1)[2]
夸美纽斯著.付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第一版 [3]
龙玲玲.评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3)
[4]
仪淑丽.左小文.“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及其启示”.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1 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原则的内涵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原则, 是指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体现和落实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扬民主精神, 坚持民主作风和方法。它是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要理解这一概念, 我们必须明白以下几点:
首先, 它不仅包括民主意识和精神, 还包括民主方法。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教育的方法也应该是讨论、疏导、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法。
其次, 要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 疏与导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 集中是民主的升华,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离开了民主, 采取压制、强迫和堵塞的方法, 就是导而不疏;而离开了正确集中的指导, 采取自由放任或无政府主义的方法, 就是疏而不导。无论是割裂其中哪一方, 都是对民主原则的歪曲和误解。民主与集中、疏与导不是两种过程, 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再次, 它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它不仅要体现党和人民、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根本利益和需要, 还要遵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规律以及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
2 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原则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运用
2.1 正面运用及发展
早在1927年的“三湾改编”上就提出了破除军阀作风, 废除肉刑和烦琐礼节, 允许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连以上设士兵委员会, 委员5到7人, 均由士兵选举产生, 遇到事情, 由主任召集委员以至士兵讨论, 大家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它确立了新型官兵关系, 开创了人民军队内部的民主平等关系的优良传统。
抗日战争爆发后, 毛泽东又提出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军队政治工作三原则, 在军中肃清封建主义, 废除打骂制度, 实行秋毫无犯的民众纪律, 宣传、组织和武装民众, 尊重士兵、尊重人民和尊重已经放下武器的敌军俘虏, 将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原则建立在更加自觉的基础之上。
1942年延安整风又明确提出“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的方针政策, 找到了正确解决党内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方法, 并具体化为“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它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方法, 大大加强了党的统一和团结, 成为处理党内矛盾、开展党内斗争, 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解放军内部开展了立功运动、团结互助运动和新式整军运动, 这是一场群众性的自我教育运动, 大家互帮互学, 共同提高, 体现了“思想领先”和自愿性、民主性的原则, 对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成为连队政治工作的“三把钥匙”。
全国解放后, 毛泽东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日益突显的人民内部矛盾, 写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提出“对待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 对待精神世界的问题, 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 不但不会收获, 而且非常有害。”“只有采取讨论的方法, 批评的方法, 说理的方法, 才能真正发展正确的意见, 克服错误的意见, 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对如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是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原则运用的升华和成熟。
“文化大革命”前10年, 尽管发生了反右派扩大化、“三面红旗” (特指1958年我党提出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干扰等错误, 党中央逐渐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 分析总结经验, 突出强调了民主重要性, 在实践中充分发扬民主。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总结了文革经验教训, 明确地确立了“疏导”方针。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2.2 挫折与教训
当然, 历史是公正的, 它如实记录着过去, 无论是鲜花还是荆棘。我们不能否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 民主原则也曾遭到过破坏和阻挠。
由于“左”的错误和右的干扰, 思想政治教育一度成为“整人”的工具, 人们的思想问题被采取了“高压”政策, 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无限上纲, 甚至被打成反革命, 不仅伤害了大批党的干部和普通群众, 而且严重地损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和功能。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原则的疏导方针也曾经一度被阉割成“疏而不导”的错误指导思想, 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空前泛滥, 学潮频繁地爆发, 极大地危害了社会的稳定。
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 我们既是剧作者, 也是剧中人。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从过往的曲折中吸取教训, 以利于我们更好地向前。
3 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平等主体, 双方之间的关系是主体间性关系, 应该互相尊重, 平等相待。所谓主体间性, 是主体间的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 它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倡导教育双方的“主体——主体”的主体间性关系, 正是吸取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原则的运用在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挫折教训的体现。我们不难看到在官兵之间、军民之间、敌我之间, 如果都把对方当成平等主体, 互相尊重,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并能深入敌人内部, 取得好的效果;反之, 如果奉行军阀作风, 军官任意打骂、虐待士兵, 以上级自居, 或是对群众不理不顾, 有强烈的军人优越感, 以功臣自居, 再或对敌人特别是俘虏任意践踏其尊严, 侮辱其人格, 任意体罚打骂,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无从做起, 更别提效果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要从中得到经验教训, 毕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 是具有独特个性和人格的个体, 他们也有尊重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 他们是和教育者拥有平等地位的教育主体, 双方通过教育内容这一客体联系起来。
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要双向互动交流, 实现双方的德性共进, 进而达到“视界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 很多时候忽视了教育双方的互动交流, 往往采取了“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完全成了教育者自我表演的舞台, 教育者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独角戏”, 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原则在这方面没能得到很好地贯彻和运用, 在无形之中已经将教育者当成了位于教育对象之上的角色,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依存的关系被割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重视双方的双向互动。因为只有在双向互动中,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信息交流, 教育者能更深入地了解教育对象的需求和层次特点, 并通过教育对象的信息反馈来调整、控制整个教育过程, 而教育对象也能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 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统一起来。而且我们一直所追求的“教学相长”的目标才能实现,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相互学习、借鉴中提高, 实现双方的德性共进, 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境界。而这种理想境界也可以带来教育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并在包容中消除隔阂和误会, 达到双方的“视界融合”, 即教育双方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体谅对方, 从而改变原有的“偏见”。
第三, 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并借助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 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 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 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 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同样的道理, 我们在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原则的时候也涉及到运用民主方法的问题。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涌现出不少好的典范和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 比如疏导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耐心说服的方法、个别谈心的方法、小组讨论的方法、教育者以身作则的方法等一系列的民主方法。而且与之相伴的是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灵活运用, 很典型的包括活动载体, 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班会、小组讨论会、生活互助等活动之中, 还有如大众传媒载体等, 利用报纸、宣传册、广播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民众的思想, 提高其觉悟。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加以继承发扬, 并不断创新, 体现时代特色, 比如现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网络, 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和平台。
第四, 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 总是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鲜明地印证了这一点。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原则的运用受到挫折的时候正是我国民主制度尚不健全的时候, “左”的错误和右的干扰日益猖獗的时候。所以, 要想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地进行下去, 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功能, 就必须重视社会环境的优化。党的十七大就明确地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而制度问题是更为根本和全局性的问题, 它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 需要长期的建设和完善。
第五,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早在马恩时代, 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问题, 他们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和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 只有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 与教育对象平等的沟通交流, 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才能科学地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 不断满足教育对象多层次的需要, 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也若隐若现地体现着这一价值取向, 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当前我们更是要大力倡导这一价值理念, 这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来说, 更应如此, 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政治优势, 是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才能营造一种民主的教育氛围, 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张耀灿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二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王礼湛、余潇枫:《思想政治教育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张金秀、王立永:《“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 《前沿》2007年第10期。
[5]刘铁明:《试论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关键词:惩罚教育;必要性;教育手段 一、学校惩罚教育的现状
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中,“惩罚”这个词争议不断,有人赞成惩罚也有人极力反对,导致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两种较为极端的现象:一是教师不敢惩罚;一是教师滥用惩罚。这两种极端的现象都是不正常的,对教育工作的开展无益。笔者认为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还是有必要的,但是要在合法、合理的范围之内。
二、惩罚教育的必要性
1.惩罚教育是对学生错误行为矫正的必要教育手段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以鼓励自然是好的,但是当学生做出一些错误的、违反规则的行为时,如不进行惩罚则是一种纵容。有人说在学生犯错时我们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但这种模式往往只是我们的主观意愿而已,太过理想化,在实际情况中遇到一些不服从管教的学生时,说理教育无法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的教师则因为对学生束手无策却又不敢惩罚,只好放任自流,这是一种教师失职的表现,只会扩大事情的消极影响,只有及时对这种错误行为进行遏制并促进学生的改造才是积极有效的教育。
2.惩罚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够成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加上受到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想和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个时候如果不采取惩罚措施会使学生无法正确地判断自我,很容易走上歧途。惩罚是对学生不良品行进行否定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师通过惩罚可以改变学生的不道德行为,把学生从过失的边缘拉回来,让学生懂得辨别是非善恶,更准确地认识生活。
3.惩罚教育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对社会竞争
现在家庭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长的宠溺导致许多孩子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小公主”“小皇帝”“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一直享受着家长、老师给予的关爱和温暖,殊不知走入社会后要面临的各种竞争是复杂而残酷的,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根本无法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注重奖赏的方法会使惩罚教育迷失与萎缩,从小听惯了赞扬声的孩子会经历不起失败和打击,甚至没有抵御挫折的能力。正如飞蛾没有经历破茧的痛苦就无法展翅飞翔,凤凰不经历涅槃就无法获得重生,孩子也只有在一次次挫折和磨难中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
三、惩罚教育的实施原则
虽然说教育惩罚是必要的,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法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用之不当也会后患无穷。笔者认为实施惩罚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 实施奖励或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这些法律都肯定了学校和教师的惩罚权,但是学校和教师也不能滥用这个权利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对学生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都明文规定禁止教师体罚学生,
否则将依据不同情况追究法律责任。所以说教师有惩罚权,但在实施惩罚教育时要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超越法定权限,这
是最基本的原则。
2.公正性原则
惩罚教育孩子时还要尽可能做到对事不对人,教师的教育手段不能与教育目的相分离,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些教师在惩罚学生时不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严厉批评,这样反而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偏离了最初的教育目的。同时惩罚教育的公正性还体现在面对犯同样错误的学生不能厚此薄彼,要一视同仁,面对犯错程度不同的学生也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惩罚,
不能一概而论。
3.教育性原则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性。惩戒的目的不在于“惩”而在于“戒”,“惩”只是一种方式,惩罚的目的是教育。所以,惩罚必须触及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从一件事情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明白以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马卡连柯也注意到惩罚的教育作用,他谈到:“惩罚的内容应当是对违背集体利益的行为的指责,指责儿童的行为是把儿童不正确的行为与一些明确的积极的要求进行比较。理解到自己做得不好,承认自己的错误,这就能够提高自觉性,这就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所以,惩罚教育只注重一时的“惩”是不够的,而应该着眼于长远的教育意义,让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因人施惩原则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因材施教”。由于人具有个别差异性,对于不同的人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惩罚教育也一样,对待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孩子应该采用不同的惩罚方法。教师在实施惩罚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性格外向、大大咧咧的学生应该当面指出错误所在;对于自尊心较强、内心较敏感的学生则不应该当众批评,还要注意言语尽量委婉;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也要根据其年龄特征和承受能力进行适当的惩罚。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育既需要温和的鼓励,也需要适当的惩罚,要将惩罚和奖励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辉.我国中小学教师无度惩戒现象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2]吴式颖.马卡连柯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董新良,李玉华.关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惩戒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8):17-18.
[4]冉玉霞.学校教育中的惩罚与学生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一、关于设岗内容
明确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合理设置岗位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里所说的岗位,是指职务、职责和任职条件的统称,而不是以某人而定,岗位是相对固定的,而人是可以变换的,任何在这个岗位工作,担任这个职务的人,都应具备这个岗位的任职条件、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因此,岗位的设置和分布、职务的合理确定,是以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合理的分工为基础、以合适的任职条件作为保证的,否则,无法体现合理设岗的原则,也无法说明岗位分布、结构的合理性。无序、混乱的岗位分布,无法达到整体目标任务的完成。同时,也会造成因人设岗、多设岗的现象。
二、关于设岗原则
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设置,总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是以事为中心,因事设岗,事职相符,由岗择人。一个单位或部门,如何合理地设置岗位,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际需要和可能的原则。岗位设置只能根据目前一段时间内的实际工作需要,在现有编制人员和获得的职务数额内进行。所谓实际需要,指的是现阶段明确的任务,是必须实施的、是可进行的,不是规划的、将来的任务;所谓可能,即已核定的编制定员和职务数额。
(二)最少岗位数量原则。任何一个机构,其岗位的数量是有限的,某一机构岗位数量的多少,取决于该机构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取决于该机构任务的多少、复杂程度,以及人员的需求和经费状况等。因此,岗位数量只能以一个职务岗位饱满的工作量和履职标准,按最少岗位数额的原则来确定。一个岗位能承担和完成的,不能设两个岗位。以达到少投入、获得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
(三)最低职务岗位原则。也称能级层次原则。不同的工作层次、不同的工作性质、不同任务,职责不一样,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对岗位的要求也不一样。一个机构最高职务档次岗位究竟设置到哪一级,应由上述因素确定,按其工作性质、责任大小、难易程度,从低岗设起,避免低岗位能承担的职责和任务,而设高的岗位。
(四)协调配合的原则。也称整分合原则。即任何职务岗位都不能孤立地设置,必须从整体出发考虑上下左右协调配合的关系。每个职务岗位要在整体目标、任务下有明确的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协调配合、优化组合的岗位群众。因此,在设置岗位并作合理分布时,必须以机构的职能、目标为依据,进行层层分解,直到每一项具体工作,合理确定到每一个岗位。评价职务岗位是否合理设置,要看其目标任务是否明确具体,职责是否符合整体职能的要求,与其他职务岗位是否协调配合。
(五)人事结合,逐步过渡的原则。以事为中心,并不是完全不考虑人的因素及现状,这就是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岗位设置和调整中,在坚持聘任制原则的前提下,采取稳妥的过渡办法,如国家指令性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博士、硕士研究毕业生的期满考核定职定岗问题;军队转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安排;科研体制改革后,部分科研单位处在转换调整之中,职能不清、任务不固定,其岗位设置不可避免地要有一定的活动性,以便适时地进行有必要的调节。
三、关于设岗的方法步骤
(一)组成工作班子
为了保证岗位设置能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完成岗位调查、分析评价、拟定设岗方案和岗位说明书等基础工作,各单位人事职改部门可吸收有关业务部门的专家(学者,或业务技术骨干)参加的工作班子。如果单位规模小的,由人事部门和业务领导共同进行这项工作。
(二)进行岗位调查 以现在各类各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履职的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以岗位的工作性质、任务大小、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为基本内容,搞清现有岗位的实际情况,这是下一步确立岗位的基础。各单位可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条件,采取填表、问卷、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等多种方法,进行岗位调查,为岗位分析评价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依据。
(三)基层提出初步意见
基层(科、室、系、车间)在一般情况下,对所属的岗位现状、特点和工作负荷最为清楚,因此,基层的岗位设置意见,是整体合理设置岗位的一个重环节和基础。各单位可采取由基层申报岗位的办法,提出初步的设岗意见,并附必要的说明,包括名称、档次、设置理由、岗位的工作性质、任务大小、难易程度、具备条件等。
(四)进行岗位分析与评价 在岗位调查的基础上,工作班子要对原有的岗位状况及基层设岗初步意见进行分析评价,综合平衡设置方案,重点是分析评价岗位设置的合理性。看该岗位设置有无必要,依据是否充分,职责、任务是否明确具体,设高了还是设低了;看该岗位的工作与其他岗位的工作是否交叉重复、程度如何,是否合理搭配;看该岗位的工作量是否饱满。
(五)提出岗位设置的整体方案
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拟定各个岗位分布的总体方案,排开现有人员的因素,按照合理设岗应遵循的原则,将首次评聘中已使用的职务岗位数,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责任大小、难易程度、任职条件及专业特点,按《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情况表》的要求,分布到各个基层;首次评聘后剩余的职务数额和因自然减员空出的岗位数额,可在今后经常性评聘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逐步明确分布。政策性不占职务数额的岗位,也应同时与整体工作考虑,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
(六)拟定岗位说明书(岗位职责)
《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说明书》是对每一个岗位(特别是高级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工作标准及有关事项的文字说明,也是上岗人员履职、考核的基本依据,一般要求每一职务岗位都应有一份岗位说明书。如果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完全相同的岗位,可以合用一份说明书(或称标准岗位说明书)。各单位应参照现有的29个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中的档次职务职责的基本要求,结合单位的实际,进行细化,分专业、分档次拟定各个岗位说明书;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岗位名称:按《试行条例》规定,分专业分档次命名。
2.岗位编号:反映该岗位在本单位的分级职务限额内的排列序号,以便今后能有效有序地掌握对岗位的推荐评审,编制办法由各单位自定。
3.工作内容:对工作任务的描述。必须包括工作性质、任务,工作范围、程序、方法,岗位的职责与权限等等。
4.工作标准:完成本岗位承担的工作任务时,应达到的质与量的基本要求,以及工作结果的体现方式。
5.责任轻重:本岗位职责与权限、工作结果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6.所需资格条件:指本岗位所要求具备的专业技术水平、知识程度,以及资历、能力等。
(七)审定
设岗方案及岗位说明书草拟后应提交单位职改领导小组或单位领导审定,审定的内容及重点是:
1.岗位设置是否合理、精简,不同层次的数额的分布是否恰当,局部与整体是否协调,最高档次设置是否合理。
2.岗位设置是否控制在编制定员及岗位数额内。
3.根据目前一段时期的任务变化情况,哪些岗位还需调整。
(八)按程序报批 单位提出的设岗方案,经业务主管部门提出明确的审查意见后,按隶属关系,报相应省、地、县人事职改部门审批。
(九)人事结合动态管理
设岗方案一经批准,即可对岗进行推荐评审和聘任。一段时间后根据任务变化、编制定员增减,岗位设置应按必要的程序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对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的一时无法进一步调整的过渡岗位,以及政策性专门设置的岗位,当其随着自然减员消失后,而引起的职责、任务分布不平衡时,可作出适当的调整。
岗位命名规则:
职能+职务等级,如薪酬主管,薪酬就是职能、主管就是职务等级;
做岗位命名前,你需要建立内部职务序列表,先把职务类别搞清楚,这个根据公司职务数量确定,一般分为二级,职位特别多的分为三级;
同时也要建立好职务等级序列,比如行政序列:助理、专员、主管、经理;工程师序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师等;职务等级序列可以参考国际通用的五级岗位等级标准。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副职的设计,针对各个部门如何设计好副职。
企业集团总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定位
企业集团的总部是企业集团管理决策,资源调配和协调控制的指挥中心。其主要职能是战略管理、风险监控、运营协调、人力资源管理、投融资管理、技术开发等。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支撑企业集团实现总体战略目标。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门要基于企业集团的战略,以制度为依托,通过为子公司提供高效的服务,创造和体现自身的价值。
总部人力资源部门要从行政管理的角色中脱离出来,立足于面向竞争、面向如何提高管理效益、为成员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具有价值和创造性的活动的角度来行使集团总部的职能,其主要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文化传播、资源整合、协同监督、专业服务、知识与信息共享等。
(一)战略规划与企业文化传播职能
企业集团总部人力资源要基于集团的发展战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制定核心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通过打造核心人才队伍,培育员工的核心专长与技能,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通过制定战略绩效目标,并将绩效目标层层分解,向下推行实施,通过绩效目标的实现来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同时要设计具有指导性的人才引进、培育、开发、激励策略,指导各下属公司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集团总部要制定统一、鲜明和符合集团实际的人力资源理念、政策和战略,并通过它来培养和塑造和谐、统一的企业文化氛围,凝聚集团的人力资源。基于企业集团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总结和提炼企业文化并将之贯彻和落实到成员企业中。以鲜明、具有人文关怀和感召力的人力资源理念和企业文化来凝聚集团各成员企业,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统一各级员工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使成员企业形成凝聚力,统一目标和行动提高集团整体的运营能力。
(二)资源整合职能
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门要对集团的各种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和与匹配,通过人力资源的调配与共享,使下属企业的人力资源匹配达到最佳。同时要对各种培训资源、外部智力资源、咨询公司、人才中介机构等进行整合,使其成为成员企业的共享资源。还要想办法主动获取各种资源,把公司高层的资源和各个业务经理的资源整合到一起,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服务。
(三)监督协同职能
集团总部要制定人力资源各职能模块的政策和规范,包括薪酬政策,绩效考核政策等。各成员企业根据本产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执行和落实总部人力资源制定的各项政策。总部通过检查监督来发现总部的政策在各级单位是否执行到位;通过各成员企业间的人力资源协同以及跨职能、跨团队的合作,提高整体人力资源的效率。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一个总部机构,可直接对成员企业的日常人力资源活动起到参与、指导和监督的操作功能。这些功能是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日常活动的重点,主要包括:
1.对集团各成员企业高管人员和核心管理人员的管理 高管人员主要是通过集团董事会来统一进行任命、考核和付薪,从根本上加大对成员企业的控制力度,保证整个集团按照统一的目标发展。
全面负责公司核心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选任育留,以及核心人才梯队的建设。随着集团的不断发展,集团的员工也会越来越多,对于员工的管理和梯队的建设必须分级管理,掌控好核心管理和专业人员是总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战略职能。
2.对成员企业人工成本总额的总量调控管理
通过预算管理,劳动生产率考核,人员总量控制,合理控制成员企业的人工成本支出,通过提高人均产出来调高企业效益。
3.对成员企业薪酬考核执行的管理。指导和审批各成员企业的薪酬考核制度;指导和监督考核过程的合理性;对考核结果备案,并及时给予指导。
4.对成员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管理。指导成员企业定岗定编,跟踪、监督中层和关键岗位人事任免和岗位变动,对培训工作的指导监督,档案管理,富裕人员的安置、分流等工作。
(四)专业服务职能
集团总部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平易近人的行为风格,使之成为企业内部的专业咨询服务机构,为下属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要加强对业务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要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对成员企业的业务活动提供支持与服务,做到人力资源角色与企业整体业务角色的相互融合,通过服务来创造价值。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在总部建立人事行政共享中心,为成员企业集中提供薪资核算与发放,社会保险统一管理与缴纳,人事档案集中管理等。
(五)知识与信息共享职能
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部门要搭建一个共享知识、经验和交流信息的平台。通过汇总各成员企业的成功经验,提炼形成管理标准。在各成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起到沟通、交流、学习的桥梁作用。包括统一理念,引导和支持各成员单位设计和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集团人才库,有计划、针对性地培养复合型人才、经营人才;培养集团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有效传递和复制各成员企业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共享职能的发挥,可以在保持各企业自主经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团的总体调控、平衡和引导职能,使成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到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
前言:民法基本原则是党指导民法实施的重要依据,揭示了民法的实质。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它体现了并维护着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其原则体系目前还尚不健全,某些基本原则间互相矛盾,面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正在采取措施进行逐步完善。在经济快速发展,法律日益完善的今天,加强对民法基本原则的研究,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整体发展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1.民法基本原则的基本定义及其内容
1.1民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经过长期的反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慢慢沉淀、集成和融合而逐渐形成的满足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基本原则。我国民法与其他国家有很多相同的成分,当然也必然有不同的基本原则规定,他们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没有共同的基本原则就不能称之为民法,没有共同的基本原则也就称不上民法基本原则。人们经过研究发现,民法的发展历史极其漫长,从古至今。古希腊的民法虽刚刚萌芽,并不具备健全的法则,但是,其对当代的民法发展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民法基本原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思想和理论的基础。
1.2民法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
民法基本原则主要包含民事主体平等原则、公平原则、意识自治、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原则、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权利不得滥用等原则。平等原则即世界上的每一个个体,在民法前享有平等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识自治原则是指民事个体以法律法规为前提,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的建立、更改、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原则。诚实守信原则是指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以诚信、真挚的态度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法基本原则所规定的义务,要讲究信誉,遵守社会公德。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享用公平的地位,公平的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司法机关应以公平的理念处理解决民事纠纷。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是指传统民法上的权利神圣原则,即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公序良俗原则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部分组成,但是他们限定的是同一个规则。民事活动应当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善良风俗,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扰乱社会秩序
2.民法基本原则间的互相矛盾与处理
通过深入研究,不难发现民法所包含的某些原则相互支持,也有一些原则互相牵制约束从而矛盾。如意识自治和公序良俗自治原则间的矛盾,在公序良俗的规定下,私法自治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干扰。虽然现代社会中公诉良俗的作用范围有所拓展,呈现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但其基本功能却延续了下来!作为一项干预私法执行,影响市民群体有效手段,不管在过去还是当代都有着其不可小视的影响力!作为现代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公序良俗原则说明了个体社会活动的领域,也是国家权力与市民社会自治之间的分界线,其将社会和个人之间划分的非常清晰明确。试图为不同权益间的矛盾冲突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这一角度来看,公序良俗作用力的增强,其实质是国家对市民社会干预程度的加强!由此可知,意思自治原则的目的更注重于为大多数人民提供更多的自由权利,要求减少公权利对其的过度干预;而与之相反的是,对公序良俗原则的坚持则有利于公权力对市民社会的渗透,即加强国家的干预程度,而相对忽视民事主体的自由!因此,从功能上看,意思自治原则与公序良俗原则存在着较强的冲突!
为了能够有效的缓解和处理民法基本原则间的互相矛盾,应从根本出发,逐步进行协调,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应对民法基本原则有更深入的了解,明白其各个部分间的关系,从各项原则中划分出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原则形成有效运行的民法体系!部分专业人士认为,我国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理解民法的独有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以制度的形式确定出基本原则!民法在其本质上是市民法,在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中发挥作用,包括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等,因而上升到法律层面时也必须尊重民法的特殊性!
3.公平原则在民法基本原则中发挥的作用
公平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的根本所在,主要包括两项内容,即公平理念和公平运作。所谓公平理念,就是体现在民法基本原则的价值,而公平运作是以实现公平理念为基础,对民事利益关系的合理化以及民事主体和司法主体进行自我的判定。公平原则是民法的基本精神,没有公平,民法也就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在民法立法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的原则。在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过程中,公平原则也是普遍存在的。民法基本原则中,与公平观念相比,公平运作在具体体现过程中则具有复杂性较高的特点。
4、民法的基本原则具有的功能
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民法具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用处,立法准则的功能体现了民法基本原则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是民法内部矛盾得以避免、民法和谐体系得以建立、民法整体功能得以实现的工具。在现时处理法律问题的实践中,如果对民法的基本原则要求不予以考虑,那么对一些较为复杂的案件,往往会致使违反法的最高价值,即公平与正义的结果。因此,在处理任何民事案件时,都必须坚持民法的基本原则,使民法基本原则的平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实现法的公平与正义的最高价值具有行为准则和审判准则的功能。同时民法还具有克服成文法的局限性和弥补成文法漏洞的功能。
结语:
试论土地开发整理及其可持续利用原则
如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开展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已摆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面前.为此,本人就此问题进行一下论述.
作 者:钱开拓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03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LUNTAN)年,卷(期):“”(4)分类号:X3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 可持续利用 土地利用
一、延安整风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不仅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导方针和原则, 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初长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 在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于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一教育原则的贯彻和落实, 尤其是在整顿“三风”阶段, 要求全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务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来面目和具体情况的改变科学地运用和发展马列主义理论, 摆脱主观上的抽象思维活动, 充分关注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从而达到彻底肃清党内主观主义、 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等不良风气的余毒, 使党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更紧密地团结起来, 提高党领导中国革命事业的水平和能力之目的。
毛泽东明确提出, 党的任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 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注意两点基本要求, 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对理论本身的研究和把握, 深刻懂得“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的内涵, 充分发挥理论在改造实践中的巨大力量;二是“关于马列主义的教授与学习, 应该坚决纠正过去不注重领会其实质而注重了解其形式, 不注重应用而注重死读的错误方向。 必须用全力使学者由领会马列主义实质到把它具体应用于中国环境”[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和确定党的方针政策, 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二) 坚持批判错误思想与正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在延安整风学习阶段毛泽东更注重对党内错误思想的批判, 既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及自由主义等不正之风的弊端与危害进行了全面的揭露与批判, 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行径做了严厉批评。 他明确指出:“过去干部教育中是有很大毛病的, 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把方针完全搞到另外一边去了, 研究马列主义搞到违反马列主义方面去了, 方法也是违反马列主义的方法, 这个毒害相当深。 ”[2]在整风学习中, 广大党员、干部在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知识的同时, 也全面回顾了党的革命历程, 对党历史上几次错误倾向进行了多次讨论和剖析。 大家都能勇敢地揭发自己或他人的不足与缺点。 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对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揭发与批判, 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的对事不对人的批判, 是一种科学总结历史教训的批判, 其目的是为了清算和扫除错误思想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消极影响, 从而使全党培养和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意识, 提高思想修养, 共同进步。 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阶段, 中共中央再次批判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不良作风, 要求全党彻底肃清历史上的错误路线, 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正式的科学结论。这在本上既是一个揭发批判错误思想的过程, 又是一个深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的过程, 两者具有鲜明的辩证统一关系, 统一于全党普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伟大实践中。
(三) 坚持以研究中国革命的现实问题为中心的方法。
以研究革命的现实问题为中心, 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这是中共在革命中总结出来的一个基本经验。 毛泽东曾经批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脱离实际的问题, 他说:“在学校教育中, 在在职干部的教育中, 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 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 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 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 诸如此类。 其结果, 谬种流传, 误人不浅。 ……这样一来, 就在许多学生中造成了一种反常的心理, 对中国问题反而无兴趣, 对党的指示反而不重视, 他们一心向往的, 就是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 ”[3]这在党内虽不是普遍现象, 但为数相当的多, 危害相当的大。 要使全党都能明了“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 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 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 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 “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 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 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4]。
1941年1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 对当时延安干部教育的状况进行了客观分析, 并提出了以后具体的教育措施和努力方向。 决定明确地指出, 当时延安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缺点 “主要表现在使学生学习一大堆马列主义的抽象原则, 而不注意或不注意领会其实质及如何运用于具体的中国环境”[5]。 为了纠正这种毛病, 必须强调在全党的干部和学校教育中, 要使调查研究工作成为学习的基本方面, 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努力使他们用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方法, 研究中国的具体问题, 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 培养他们养成这种习惯, 以便在学习结束后更好地分析问题、指导实践。 根据这一决定, 延安大学特意将中国政治、中国经济、根据地情况和政策、中国通史等列为一般必修课程, 力求使理论学习深入中国的具体实际。当时的《解放日报》称, 这一决定的意义在于“这是反对主观主义的精神在学校教育上的具体运用, 这是培养干部工作中的新纪元, 这是中国教育上的一个革命”[6]。
(四) 坚持以 “古今中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全面的、历史的方法。
学习马列主义, 学习其他国家的革命经验, 最终的目的是要把它们应用到中国的革命实践中, 而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我们既要了解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又要通晓国内和国外的联系和差异。 “言必称希腊”是教条主义者的通病。 这种做法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中国的问题不能做出全局性的认识, 只懂得希腊, 不了解中国, 对于中国现在的情况不甚了解, 对于中国过去的情况一无所知。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毛泽东认为:“就是不要隔断历史。 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 还要懂得中国的今天, 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7]后来, 他在探讨如何研究党的历史的时候, 又把它称之为“古今中外法”, 并作了具体解释。他说, 以“古今中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全面的历史的方法, “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 把问题当做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 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 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 就是“己方和彼方”[8]。 熟知“古今”便于总结经验, 深化认识;通晓“中外”便于分析比较, 借鉴利用。 两者的结合便能克服教条主义的错误, 更好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
(五) 坚持区别对待, 突出重点, 分类指导的方法。
延安整风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次采取了大规模的集中学习形式。 各个根据地中, 从普通党员到高级干部都参与其中,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使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及文化水平都参差不齐的人在共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齐头并进, 共同发展, 就成了首先需要重视并予以解决的中心问题。
经过调查研究, 党中央认真了解和分析了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 提出要根据各个单位的不同情况和每个人的不同文化程度开展学习活动, 坚持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中国到外国、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做到“有的放矢”, 避免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教育方法, 使每个人都能掌握所学的内容。 总的来说, 就是要区别对待, 突出重点, 进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主要是指从党员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按照他们的学习时间和理论水平与知识文化水准的高低来确定教育内容的精深度与侧重点, 在不同的阶段和条件下, 针对不同的教育目标, 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有步骤、分类别地完成学习进度和任务, 既坚持整体性, 又注重层次性, 最大限度地克服单一性”[9]。
二、延安整风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经验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历史和实践都证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直接取决于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及它们在教育实践中的合理应用。 延安整风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基本原则和方法, 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这些原则和方法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刻经验和优良传统, 也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时代的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 但延安整风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的基本教育原则和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一) 坚持以人为本, 发挥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毛泽东多次强调, 整风运动其实就是一场自觉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运动。 在对待历史上党所犯错误及犯过错误的同志的问题上, 他一再要求, 全党务必要坚持“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的方针, 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全面、客观、公正、历史地进行评价和批评, 对人的处理要保持特别慎重的态度, 绝不能“痛快一时, 乱打一顿”。对于党内保留落后思想的人, 要以同志式的爱护态度, “长期地耐心地教育他们, 帮助他们摆脱背上的包袱, 同自己的缺点错误作斗争, 使他们能够大踏步地前进”[10]。 中共中央明确表示, 整风的过程应致力使全党形成和保持思想上的一致, 对犯过错误的党员应采取宽大的方针, 把他们健全地保留下来, 通过增强党内团结促进党的事业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对人的教育,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之本。 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活生生的人的世界中理解, 它才会真正实现启发人的意识、提升人的修养的功能。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点必然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每一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不尽相同, 但不管是从社会发展、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 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律看, 关心人、引导人和塑造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结目标, 因此,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分体现尊重主体、 崇尚个性和健全人格的教育要求, 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二) 在教育方法上坚持从实际出发, 创造性地提出和应用许多行之有效的新鲜方法。
依照教育对象,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要求出发, 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种重要途径。 延安整风时期, 中国共产党就是经过对时代特征和自身状况的准确分析, 灵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创造出 “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坚持批判错误思想与正面教育相结合”、“坚持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现实问题为中心”、“坚持以‘古今中外’为研究内容的全面历史的方法”, 以及“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等一整套科学的原则和方法, 彻底摆脱抽象说理、空洞说教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教育模式。 特别是在教育形式上, 又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特点, 创造经常性教育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永恒课题确定下来。
新形势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情况和任务, 但无论时代的风云怎样变幻, 思想政治教育所承载的传播、普及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荣使命都不会有任何改变。为了顺利地完成这一使命, 就必须坚持不断从新的实际出发, 坚持运用和创造科学、规范的教育原则的方法。
( 三)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 采取多种教育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必须正确把握这一规律。 在延安整风学习过程中, 全党虽然没有展开过对教育方法的研究, 但是中共中央的领导同志一直都在思考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关键问题, 那就是如何行之有效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经过深思熟虑, 中央认为, 最关键的是正确地把握教育学习活动的内在规律, 在遵照中央指示的前提下, 密切结合各级党委部门的实际情况, 既要有统一领导、综合协调, 又必须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呈现出来。 各部门在教育实践中发展和创造了许多新颖而实用的教育和学习形式, 把个人学习和集体讨论结合起来, 使小组讨论与大课相辅相成, 有的经常组织小规模的漫谈会, 有的举行大、中、小型的讨论会或者报告会, 有的还以举办墙报的形式辅导学习, 重点启发党员的学习兴趣与习惯, 不再只是把单纯的理论灌输和讲授看成是教育的唯一形式, 实现学习内容与革命工作的沟通、与社会现实的沟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如今多媒体教学等新技术手段已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广泛运用, 但是诸如讨论会、报告会、墙报等延安整风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在当前仍然有其现实意义, 仍然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摘要:延安整风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了正确的教育原则, 采用了正确的教育方法,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些经验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 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延安整风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和方法,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 (中卷) .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346.
[2]毛泽东.关于整顿三风.毛泽东文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93:414.
[3][4][7]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 (第3卷) .人民出版社, 1991:798-799, 802, 801.
[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13册)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257.
[6]教育上的革命.解放日报, 1942年1月13日.
[8]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人民出版社, 1993:400.
[9]程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的基本方法研究——以延安整风为例.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5-01-22.
关键词:档案立法档案立法原则档案立法原则体系
档案立法原则,是指在立法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思想和准则,它是档案立法活动的主要准绳,体现了国家档案立法的性质和特点。它是调整档案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方针。
档案立法原则体系,是指在档案立法过程中分层次构成的思想和准则的有机整体。档案立法原则体系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档案立法的基本原则;二是档案立法的专业原则;三是地方档案立法的具体原则。基本原则具有总体思想指导和方针性质:专业原则是制定具体法律的专业准则。体现法律的专业性质和专业特点;具体原则是实施性立法应当遵循的准则。
1、档案立法的基本原则
档案立法的基本原则,即指必须维护体现国家的历史、民族利益,以及国家的安全、公民利益。简言之:必须维护与体现统治阶级及其集团以及所代表的国家利益。1988年全国统编法理学教科书认为我国立法基本原则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二是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三是借鉴本国历史上和外国的有益经验:四是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五是法制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六是民主与集中、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七是保持法的连续性、稳定性与及时废改立相结合。近期有的学者将我国档案立法的基本原则概括为4个方面:社会主义原则、民主参与原则、公正平等原则和奖励惩罚原则。2000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对立法原则的规定改变了以往对立法原则表述方式多样化和不确定的状况,实现了立法基本原则由观念形态向法定制度形态的正式转变,使立法基本原则实现了法律化和制度化,成为我国成文立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立法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的我国立法基本原则有4项:一是宪法原则;二是法治原则;三是民主原则:四是科学原则。这4项基本原则,成为法律化和制度化了的中国立法的正式基本原则。《立法法》第3条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这是立法的宪法原则。第4条规定:“立法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这是立法的法治原则。第5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这是立法的民主原则。第6条规定:“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这是立法的科学原则。《立法法》一规定的我国立法4项基本原则适用于所有的法律立法实践,档案立法亦不例外。
1.1档案立法的宪法原则。立法应当以宪法为根据或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作为一项立法原则,可以称其为立法的宪法原则。从《立法法》的规定看,我国立法,包括档案立法应当遵循的宪法原则,更主要的是政治原则,是指执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为两个基本点。《立法法》以深具中国特色的宪法基本原则作为我国立法的首要基本原则。遵循这项原则意味着:其一,立法应当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大局。其二,立法应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三,立法应当与改革开放相得益彰。
1.2档案立法的法治原则。经济上实行市场化,政治上实行法治化是现代社会不同于以往社会的显著标志。坚持法制统一原则,是单一制国家的立法区别于联邦制国家立法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是统一的单一制大国,立法应当坚持法制统一原则。首先,我国有长期的法制统一的传统:其次,就政治体制而言,执政党的统一领导,也需要立法坚持法制统一原则;第三,就经济体制改革而言。形成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需要以制度建置为基本内容的立法活动。制度建置就需要坚持法制统一原则;第四。我国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还是法制国家建设,所走的都是政府推进型道路。而政府推进的一个基本途径,便是以统一的法制促进和保障这3方面事业获得成功。最后,立法上坚持法制统一原则,同立法和整个法制的本质相吻合。当代中国的立法和法制,从根本上说是为着保障和实现人民的统一意志和根本利益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实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统一意志和根本利益,需要有统一的立法、统一的法制。
立法的法治原则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在我国的立法中是紧密关联的。一方面,立法要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就需要坚持法制统一原则,就需要有一套统一的关于立法权限和程序的法律制度。为使有关立法权限和程序的法律制度得以统一,就需要由统一的机关和统一的法律来规定立法权限和程序。《立法法》详细具体地规定了中央立法的权限和程序。列举了只能由法律规定的10个方面的事项,同时也比较集中地规定了各有关地方的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框架。另一方面,坚持法制统一原则,立法需要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法律只有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才能制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政府规章都不得同法律相抵触。
立法坚持法制统一原则,就需要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就要充分考虑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就要拒绝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立法坚持法制统一原则,就要保持法律体系内部的和谐一致,不同层次或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规章之间应当保持在遵守宪法原则和精神前提下的和谐一致,下位法不得同上位法相抵触:各种部门法之间,也应当保持和谐,尽可能地相互配合、补充以求相得益彰;在整个法律体系中,要尽可能地防止出现矛盾,对已存在的矛盾,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予以消除。
1.3档案立法的民主原则。档案立法应当遵循民主原则,主要理由在于:首先,这是实现人民主权所必需的。其次,也是反映人民意志和客观规律所必需的。第三,立法坚持的民主原则,也是对立法实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滥用立法职权、个人独断或不尽立法职守所必需的。可见,立法应当遵循民主原则,是现代立法的普遍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双重要求。
立法的民主原则应当包括3个要素:其一,立法主体是广泛的,人民是立法的主人,立法权在根本上属于人民。由人民行
使。立法主体是多元化的,中央与地方、权力机关与政府机关应当有合理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和监督体制。其二,立法内容具有人民性,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宗旨,注意确认和保障人民的权利,而不是以政府的意志和少数人的意志为归依。其三,立法活动过程和立法程序是民主的。在立法过程中注重贯彻群众路线,使人民能够通过必要的途径,有效地参与立法,有效地在立法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意志。遵循立法的民主原则,也需要把民主原则的普遍性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首先,需要从国情出发,健全较为完备的民主立法制度。其次。要根据国情,在观念和制度的结合上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第三,在立法活动过程和立法程序方面,应当注意使立法面向社会公众,使其能有效地参与立法和监督立法。第四,要注意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1.4档案立法的科学原则。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也就是实现立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问题。立法遵循科学原则,有助于提升立法质量和产生良法,有益于尊重立法规律和克服立法中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也有利于在立法中避免和减少错误和失误,降低成本,提高立法效益。
立法遵循科学原则,首先需要实现立法观念的科学化。要把立法当作科学看待,以科学的立法观念影响立法,消除似是而非贻误立法的所谓新潮观念和过时观念。第二。需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要建立科学的立法权限划分、立法主体设置和立法运行体制。整个立法制度应当合乎社会和立法发展规律,合乎国情和民情。达到合适、合理和完善。立法主体应当由高素质的立法者和立法工作人员组成。第三,更具直接意义的是要解决方法、策略和其他技术问题。从方法上说,立法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和注重理论指导相结合,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相结合,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稳定性、连续性和适时性相结合,总结借鉴和科学预见相结合,中国特色和国际大势相结合。从策略上说,要正确处理立法的超前、滞后和同步的关系:要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来确定立法指标:要尽可能选择最佳的立法形式、内容和最佳的立法起草者;要顾及全局并做到全面、系统,同时还要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各个项目的先后顺序。从其他要求来说,要注意各种法之间的纵向、横向关系的协调一致;要注意立法的可行性。所立之法要能为人接受,宽严适度易于为人遵守:还要特别注意避免和消除立法中的混乱等弊病。
2、档案立法的专业原则
过去,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将档案立法原则等同于专业原则或将专业原则与基本原则相混淆,这是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使然,也是档案立法原则研究局限性的一种表现。
最早提出档案法基本原则的是朱国斌1986年6月的硕士学位论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出台之前能够提出这一原则是难能可贵的。朱国斌将档案法的基本原则概括为3个方面:保护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原则、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原则。王德俊在1996年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所做的主报告《档案立法、档案机构和档案基础建设的连续性与变化》中将各国档案立法的基本原则概括为4项:一是集中管理档案;二是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三是档案开放:四是档案机构的独立性。方鸣提出档案立法的原则有两条:即保护原则和惩戒原则。姜秀丽也将其概括为两条,即保护原则和利用原则。宗文萍将档案法制建设,包括档案立法的原则表述为4个方面:保护原则、协调原则、服务原则和发展原则。潘玉民认为档案立法的原则主要有: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原则;保护档案的原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朱玉嫒认为档案立法的原则有6点:保护档案财富原则:惩戒违反档案法规行为原则:科学民主立法原则:档案法规与其他法规和谐一致原则:稳定性与变更性相结合的原则:导向性原则。朱玉嫒还认为。档案界对档案立法原则的认识比较统一,最核心的是档案保护与惩戒的原则。
在我国,就档案立法的专业原则而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保护档案的原则、档案开放或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原则、档案机构的独立性原则、奖励与惩戒原则是大家的基本共识,也是档案立法的基本专业准则,很好地体现了国家档案立法的专业性质和专业特点。上述学者提出的其他原则,更多的应当归入档案立法的基本原则之中。
20多年来,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对档案立法原则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共识,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但也必须看到,我们对档案立法原则的理解还局限于以《档案法》为核心的档案法规体系本身的建设上,未将其放在整个国家法制建设的大背景下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研究,缺乏宏观认识和全面把握:未将档案立法原则分层认识,更未将不同层次的档案立法原则看作是一个既有区别,又有有机联系的整体。从上面的诸多表述中可以看出,多数的研究存在着就事论事现象,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档案立法的专业思想和专业原则。一些结论将档案立法的基本原则与专业原则相提并论,不分层次,未能体现不同原则的不同定位、不同功能和不同价值。在未来的档案法制建设,包括档案立法原则、立法方法、立法策略、立法技术和档案执法实践活动的研究中,均应注意和避免上述问题。
3、地方档案立法的具体原则
地方档案的立法依据来自于法的依据和事实依据2个方面。法的依据包括国家的《宪法》、《立法法》、《行政许可法》,以及档案法律和行政法规等:事实依据是指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因为地方档案立法是依据上位法和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而作出的规定,所以,可以称之为实施性立法。作为实施性立法应当在遵循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下,合理划分地方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限。明确各自的立法重点,以提高我国地方档案立法的质量。推动国家的档案法制建设。地方档案立法除要遵循档案立法的基本原则、专业原则外,还应当有体现自身特点的原则,我们将这种实施性立法的原则称之为地方档案立法的具体原则。对地方档案立法原则,刘胜华指出应包括3个方面:一是纵向统一的原则。首先必须坚持与宪法相统一,这是地方档案立法得以发生效力的根本所在。第二。地方档案立法必须与《档案法》相统一,尤其要与《档案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相统一。第三,地方档案立法必须与行政法规相统一,既不能与国家行政法规的内容相抵触,更不能与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相矛盾。二是横向协调的原则。地方档案法规既要与国家法律、法规相统一。又要充分反映本地实际情况。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
因此,在制定地方性档案法规、规章时。也往往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为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又充分反映地方的特点,在地方档案立法时必须注意横向的协调。这就要求地方档案工作者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有深刻的理解,并加强横向联系,互通信息,交流情况,通报各地立法信息,交流各地立法经验,以保证横向的协调。三是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地方档案立法既要注重全局的、整体的实际,更要反映本地的实际和当前的现实。这是地方立法的根本所在。
马素萍认为,地方档案立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维护国家的法制统一,具体体现为不抵触、不重复、不越权等原则。所谓不抵触。是指地方档案立法不与上位法的规定相冲突或相矛盾。不抵触原则包括2个方面:第一,地方档案立法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上位法的一般性、原则性的规定作出细化的具体规定。第二,对于上位法未作出规定而地方又需要规范的档案事务,应当在法律、行政法规允许地方立法的范围内作出规定。所谓不重复,是指地方档案立法除必要而合理以外,不应重复上位法的内容。所谓“必要而合理”的重复是指:第一,作为地方立法的依据而引用上位法的有关条款;第二。作为地方立法的适用条款而引用上位法的有关规定。以量来表示。一般以不超过法律文本总字数的20%为宜。所谓不越权。是指地方人大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立法权限行使立法权。不越权原则包括3个方面:第一,不属于中央专属立法权的事项,在国家尚未立法而需要地方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创制法规时,原则上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认为有必要授权政府予以规定的,可以授权政府制定规章。第二。凡属于长远的、重大的、需要普遍遵循的事项。可以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凡属应时的、一般性的、局部性管理的事项。则可以由地方政府制定规章。第三。凡涉及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政府行为的事项,应当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凡属于应由地方政府自行决策的事项,则可以由地方政府制定规章。
【教育评价及其原则】推荐阅读: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09-07
个性化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10-28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12-10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大05-23
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09-14
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07-18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07-21
教育联盟评价06-14
专题八:教育评价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