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设备管理制度(精选7篇)
521 / 252 2 / 252/ 25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炼化企业设备专业管理制度
目 录
1.《压力容器管理制度(试行)》 2.《压力管道管理制度(试行)》 3.《常压储罐管理制度(试行)》 4.《电站汽轮机组管理制度(试行)》 5.《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制度(试行)》 6.《锅炉设备及运行管理制度(试行)》 7.《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管理制度(试行)》
8.《空分、空压及风、氮、氧系统管理制度(试行)》 9.《电梯、起重机、厂(场)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试行)》 10.《石油化工设备防腐蚀管理制度(试行)》 11.《修理费使用管理制度(试行)》 12.《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试行)》 13.《炼化大型机组管理制度(试行)》 14.《加热炉管理制度(试行)》 3 / 252
/ 252
15.《炼化企业主要生产装臵长周期运行考核规定(试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试行)4 / 2
524 / 252
二○○五年四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管理职责……………………………………………1 第三章 设计、制造、安装…………………………………5 第四章 使用管理与修理改造………………………………6 第五章 定期检验……………………………………………11 第六章 安全附件、密封件与紧固件………………………13 第七章 附则…………………………………………………16 附录 引用文件………………………………………………17 5 / 2
525 / 252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压力容器的管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依据国务院颁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所属油田、炼化、销售企业,其他企业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制度中所指压力容器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
第四条 本制度是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对压力容器管理的基本要求,各企业在生产,技术引进与开发,新、改、扩建项目和设备管理中,凡涉及到压力容器设计、选型、采购、制造(含现场组焊)、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报废更新等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制度。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有关部门按《设备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依据其职责,全面管理各企业压力容器设备,指导企业不断改进 和加强压力容器管理工作,全面提高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压力容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六条 企业分管设备管理工作副经理(副局长、副厂长)在经理(局长、厂长)领导下,依据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试行)的管理要求和职责,全面负责企业压力容器管理工作。
第七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压力容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保证压力容器全过程管理的落实。各企业应指定压力容器的主管部门,负责压力容器全过程管理,并设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压力容器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 压力容器主管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制度。
(二)制定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参与审查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
(三)组织或参与压力容器的设计、采购、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更新等的全过程管理。
(四)检查压力容器和安全附件使用检验情况,编制压力容器的检验计划,并组织实施,按规定办理延期检验手续。
(五)负责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注销手续,并向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统计报表,定期检验计划及实施情况报告。
(六)压力容器发生事故时,参与抢救并按规定程序上报有关部门,协助调查和处理。
(七)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以下统称压力容器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第九条 生产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组织编制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
(二)负责压力容器的运行管理,确保压力容器的操作工艺指标符合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时的参数。
(三)组织需全面检验的压力容器的倒空、臵换或提出延期检验的书面申请。
(四)负责组织制定压力容器延期检验的监控使用措施。
(五)负责组织编制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参与事故调查和处理。第十条 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压力容器管理全过程的安全监察工作,监督工艺操作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
(二)参与重大修理、改造方案的审查。
(三)负责组织审定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参与事故调查和处理。第十一条 人事教育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向有关部门和单位配备压力容器管理人员。
(二)负责组织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参加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和考核并取得相应资质。
第十二条 采购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组织对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及安全附件供应商的资质审查。
(二)负责按国家有关法规要求和有效的设计图样或按压力容器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标准型号采购压力容器。
(三)负责组织压力容器主管部门、安全管理部门、使用单位或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参加压力容器的到货验收,并及时向使用单位或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提供满足国家有关法规及设计部门规定要求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四)对采购的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及安全附件质量负责。第十三条 工程建设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在工程项目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标准及上级的有关规定。
(二)负责组织压力容器工程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按时移交竣工资料。
第十四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规章、本制度及实施细则。
(二)编写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
(三)申报压力容器更新计划,参加压力容器采购、安装验收及试车。
(四)负责按规定使用和维护压力容器,提出检验、修理、改造计划及延期检验申请,并参加相关工作。
(五)向压力容器主管部门提交压力容器的设计条件、选型、停用、封存和报废等有关报告。
(六)向压力容器主管部门报送当年压力容器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报告。
(七)编写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八)压力容器发生事故时,立即组织处臵并按规定程序报告,协助事故调查和处理。
(九)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压力容器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十)负责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注销申报。
(十一)负责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和管理技术资料。
第三章 设计、制造、安装
第十五条 压力容器的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承担。第十六条 设计单位应确保所提供的设计文件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法规要求。压力容器主管部门应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
第十七条 压力容器的制造(含现场组焊)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制造单位承担,并要求压力容器的制造单位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法规要求提供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所有购臵的压力容器都必须进行由采购部门组织压力容器主管部门、安全管理部门、使用单位或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参加的压力容器到货验收。
第十八条 进口压力容器(指境外制造的压力容器),其境外制造单 位应取得中国政府颁发的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许可证书。进口压力容器应按有关法规要求进行安全性能的监督检验。
第十九条 压力容器安装应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安装单位承担,并督促其按规定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压力容器安装情况书面告知当地安全监察机构。
第二十条 压力容器安装工程完工后,应进行由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组织安装单位、使用单位及相关部门参加的验收,合格后方可投用。验收合格后30日内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应将下列资料移交给使用单位,并办理书面移交手续。移交资料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的压力容器设计文件。
(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的压力容器制造、现场组焊技术文件和资料。
(三)压力容器安装告知书。
(四)设备安装前的检查验收记录。
(五)设备安装记录。
(六)基础检查记录。
(七)隐蔽工程记录。
(八)设计变更通知书。
(九)压力试验记录。
(十)压力容器安装监督检验证书。
第四章 使用、修理与改造
第二十一条 各企业应按《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到安全监察机构逐台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取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第二十二条 压力容器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应建立压力容器台帐,使用单位必须逐台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并由使用单位的压力容器管理部门统一保管。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推广应用计算机技术管理压力容器和安全附件台帐、技术档案,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电子文档进行备份。技术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资料目录。
(二)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三)压力容器登记卡。
(四)《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的压力容器设计文件及设计变更通知书。
(五)《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的压力容器制造、现场组焊技术文件和资料。
(六)压力容器安装记录(一般包括压力容器安装告知书、设备安装前的检查验收记录、设备安装记录、基础检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压力试验记录、压力容器安装监督检验证书)。
(七)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
(八)修理改造记录(一般包括修理改造方案或图样及施工方案、压力容器修理改造告知书、实际修理改造情况记录、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检验技术文件和资料、压力容器重大修理和改造监督检验证书)。
(九)检查、检修记录。
(十)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
(十一)异常工况记录。
(十二)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第二十三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的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中,应明确提出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要求,其内容至少应包括:
(一)压力容器的操作工艺指标(含工作介质、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液位控制等)。
(二)压力容器的岗位操作法(含开、停车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三)压力容器运行中应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以及紧急情况的处臵和报告程序。
(四)压力容器停用时的封存和保养方法。
第二十四条 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由生产管理部门组织编写,压力容器主管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对其进行会审,由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副局长、副厂长)签署批准。
第二十五条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当地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并取得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独立从事压力容器操作。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及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发现压力容器有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紧急措施,并及时上报:
(一)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规定值,采取措施仍 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二)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现象。
(三)安全附件失效。
(四)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五)发生火灾等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
(六)过量充装。
(七)压力容器液位超过规定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八)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
(九)其他异常情况。
第二十六条 压力容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当地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并取得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压力容器管理工作。
第二十七条 严禁压力容器使用单位任意修改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时的参数,如确需修改,应以书面形式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校核,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向设计单位提供全面检验报告和相关文件,经设计单位同意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能修改操作参数。
第二十八条 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固定式压力容器,按规定办理监控使用手续后方可投用,其累积监控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3年,在监控使用期间,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提高其安全状况等级,否则不得继续使用。安全状况等级为4、5级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或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 固定式压力容器,不得继续使用。压力容器报废后应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予以注销。
第二十九条 安全状况等级为4、5级的压力容器或者使用时间超过20年的压力容器不得转让、销售或异地安装仍作压力容器使用。报废压力容器作废旧设备材料销售时,应先进行破坏性解体。
第三十条 压力容器的保温(保冷)层应牢靠、整齐、美观,防腐、防震、防静电、防雷击设施均需符合有关规定。
第三十一条 对备用的压力容器应妥善维护和处理,防止压力容器内的剩余介质引起不良反应或腐蚀。对拟停用1年以上的压力容器应采取安全封存措施。
第三十二条 拟进行重大修理或改造的压力容器,其修理或改造方案(包括施工方案)应报压力容器主管部门审查。压力容器重大改造方案应由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制定。
第三十三条 压力容器修理和改造应委托已具有相应资格的单位承担,并督促其按规定将拟进行的压力容器修理或改造情况书面告知当地安全监察机构。
第三十四条 压力容器重大改造工程完工后,应进行由工程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施工单位、使用单位、相关部门参加的验收,合格后方可投用。验收合格后30日内,工程管理部门应将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将其存入该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移交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修理改造方案或图样及施工方案。
(二)压力容器修理改造告知书。
(三)实际修理改造情况记录。
(四)材料质量证明书。
(五)施工质量检验技术文件和资料。
(六)压力容器重大修理和改造监督检验证书
第三十五条 盛装介质为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压力容器及高强钢压力容器(指使用标准抗拉强度下限бb≥540MPa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应定期对工作介质进行腐蚀介质的含量分析并控制其含量。
第三十六条 压力容器事故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及集团公司《事故管理规定》执行。
第五章 定期检验
第三十七条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执行。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投用前须进行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
(一)停用两年以上需要恢复使用的压力容器(指原来使用过)。
(二)从外单位移装的已经使用过的压力容器。
(三)改变使用介质并且可能造成腐蚀现象恶化的,或超过原设计参数并且经过强度校核合格的旧压力容器。
(四)使用单位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有怀疑的。
第三十八条 固定式压力容器的检查,可以由安全监察机构认可的使用单位压力容器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也可以由具有相应资格的检验 单位持证的压力容器检验人员进行。固定式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医用氧舱定期检验及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各检验项目必须由具有相应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
第三十九条 压力容器主管部门应组织对检验单位制定的检验方案进行审查。
第四十条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内容及要求、安全状况等级的规定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执行。换热压力容器耐压试验程序按GB151的有关规定执行,夹套压力容器的夹套耐压试验时,夹套与内筒的压力差应符合设计图样。
第四十一条 压力容器经全面检验达到符合继续使用的安全状况等级后方可投入使用,检验单位应及时将检验结论告知压力容器使用单位。一般设备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大型设备可以在30个工作日内出具检验报告,因设备使用需要,检验单位应在报告出具前,先出具《特种设备检验意见书》,将检验初步结论书面通知使用单位。检验报告一式三份,检验单位一份,使用单位二份。固定式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将定期检验合格标记和下次检验日期标注在使用登记证上,移动式压力容器由检验单位负责在使用登记证上标注检验合格标志,并将检验数据写入IC卡中。
第四十二条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周期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执行。企业应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协调和安排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时间,确保在用压力容器按定期检验期限的要求按期或提前进行全面检验。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进行全面检验时,应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 定办理延期检验手续。企业应制定延期检验的压力容器监控使用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安全运行。
第四十三条 压力容器主管部门在每年底应编制下压力容器全面检验计划,下发到各有关单位,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监察机构。
第六章 安全附件、密封件与紧固件
第四十四条 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管理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规范标准要求。
第四十五条 压力容器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应建立安全阀台帐。第四十六条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阀的整定压力、爆破片的设计爆破压力、安全联锁装臵的设定值除有特殊要求外,按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的1.05-1.1倍设定,但不得高于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阀的整定压力按罐体设计压力的1.05-1.1倍设定(低温深冷型罐车安全阀整定压力不得超过罐体的设计压力)。安全阀的整定压力必须在安全阀的整定压力范围内。
第四十七条 严禁使用单位任意变更压力容器安全阀的整定压力、爆破片的设计爆破压力、安全联锁装臵的设定值,如确需修改时,应以书面形式向相关管理部门申报,办理审批手续。
第四十八条 安全阀校验周期不得低于《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等有关法规的要求,需要延期校验时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延期校验手续。
第四十九条 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的定期校验原则上应该在校验 室进行,进行拆卸校验有困难时,可在每两个校验周期内进行一次校验室校验和一次在线校验。但安装在介质为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不允许进行在线校验。在线校验必须在保证人员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校验时应有使用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的人员在场。杠杆式安全阀和静重式安全阀一般不宜在校验室进行校验。
第五十条 安全阀应由专门从事安全阀校验的单位进行校验,安全阀经校验后,必须加铅封。铅封的正面上部打印校验单位的代号,下部打印校验年份的后两位数,铅封的反面打印校验的月份。铅封处还应该挂有标牌,标牌上应该有校验机构名称,校验编号,安装的设备编号,整定压力和下次校验日期。
第五十一条 新安全阀或备用安全阀在安装之前,应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试后,才准安装使用。已开启或压力超过整定压力与允许误差上限值之和未开启的安全阀、经修理或更换部件的安全阀,都必须重新校验。爆破片超过最大设计爆破压力未爆破必须更换。
第五十二条 当爆破片和安全阀串联使用时,爆破片与安全阀之间应装压力表和排气阀。当爆破片装在安全阀的进口侧,正常使用时,压力表应无压力显示,当爆破片装在安全阀的出口侧,正常使用时,应定期检查排气阀能否顺利排气、排液,检查周期由使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第五十三条 当压力容器与安全泄放装臵(安全阀或爆破片装臵)之间或安全泄放装臵出口管线上装有阀门时,在压力容器正常运行状态下 阀门必须全开,并加铅封且定期检查,阀门的结构与通径应不妨碍安全泄放装臵的正常运行。
第五十四条 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压力表(含新启用的压力表)由使用单位划定警戒红线并送到有相应资格的校验单位校验,压力表校验合格后应加铅封。校验单位应及时将校验合格证交使用单位,并注明下次校验日期。压力表的选用要求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执行。
第五十五条 液面计应实行定期检修制度,检修周期由使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应超过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周期。压力容器上的玻璃管(板)等液面计应以能看清液位为准,并划有警戒红线,如有模糊不清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清洗或修理,自动控制液面计应灵敏可靠。液面计的选用要求、耐压试验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执行。
第五十六条 现场温度计、自动控制温度计应灵敏可靠。测温仪表应定期校验,校验周期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五十七条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联锁装臵应选用具有相应制造资格的单位生产的产品,安全联锁装臵应当动作灵敏、可靠,应定期检修,检修周期由使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应超过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周期。
第五十八条 紧急切断装臵在压力容器全面检验时应当从压力容器上拆下,进行解体、检验、维修和调整,做耐压、密封、紧急切断等性能试验。检验合格并且重新铅封方准使用。
第五十九条 压力容器及其接管所用紧固件、密封件应符合相应标准。采用特殊要求的紧固件、密封件应建立紧固件、密封件规格表和有更换记录,并定期更换。
第六十条 应加强腐蚀严重的压力容器接管的检查。
第七章 附则
第六十一条 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对下属企业压力容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限期进行整改。
第六十二条 本制度所引用的相关规范标准均为有效版本,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各下属企业应及时使用最新版本。本制度与国家法律、条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相抵触时,以国家规定为准,本制度与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在本制度实施之前下发的其它制度相抵触时,以本制度为准。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各下属企业应依据本制度及相关法规制定本企业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实施细则。对本制度适用范围以外的压力容器管理由各企业制定管理制度予以规范。
第六十三条 本制度由股份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负责解释。第六十四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本制度起草单位:巴陵石化公司 本制度主要执笔人:田新堂
附录
引用文件
(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373号
(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三)《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 国质检锅[2003]207号
(四)《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TSG R7001-2004
(五)《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国质总局令第2号
(六)《管壳式换热器》 GB151-1999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管道管理制度
(试行)
二○○五年四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管理职责………………………………………………1 第三章 设计、安装……………………………………………5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使用、修理和改造……………………………………7 安全保护装臵…………………………………………9 定期检验………………………………………………10 检查与考核……………………………………………11 附则……………………………………………………12 压力管道管理制度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压力管道的管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依据国务院发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所属油田、炼化、销售企业,其他企业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内的压力管道及其安全保护装臵和附属设施。压力管道的类别和级别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划分。
第四条 企业压力管道的设计、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更新和报废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标准和本制度。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有关部门按《设备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依据其职责,全面管理各企业压力管道,指导企业不断改进和加强压力管道管理工作,全面提高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压力管道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六条 企业分管设备管理工作副经理(副局长、副厂长)在经理(局
长、厂长)领导下,依据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试行)的管理要求和职责,全面负责企业压力容器管理工作。
第七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压力管道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保证压力管道全过程管理的落实。各企业应指定压力管道的主管部门,负责压力管道全过程管理,并设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压力管道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 压力管道主管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标准及上级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企业压力管道管理制度。
(二)制定本企业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的计划和长期规划,组织对重要压力管道安全运行的检查,消除隐患,保障安全。
(三)负责组织或参与新建、扩建、改建压力管道设计、安装和重大修理改造的方案审查,组织或参与工程质量的检查和竣工验收。
(四)负责对从事压力管道设计、安装、修理、改造、检验单位和压力管道元件(包括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安全保护装臵等,下同)制造单位资质的审查。
(五)负责组织编制和上报压力管道检验计划并组织实施。
(六)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压力管道事故,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
(七)负责组织压力管道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总结。
(八)组织推广压力管道先进的技术及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交流压力
管道管理工作经验。
第九条 人事教育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向有关部门和单位配备压力管道管理人员。
(二)负责组织压力管道操作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并取得相应资格。
第十条 生产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一)组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度。
(二)负责运行中的生产调度,根据在用压力管道的检验计划,安排压力管道的停用和倒空臵换工作。
(三)组织制定压力管道事故预防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
(四)参与重大修理、改造方案的审查,参与新建、扩建、改建压力管道投用前的检查验收。
(五)组织检查压力管道的操作使用情况、工艺指标执行情况及巡回检查制度的落实。
(六)参与压力管道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第十一条 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压力管道管理全过程的安全监督。
(二)参与重大修理、改造方案的审查。
(三)负责各项安全措施检查,事故预防方案的审查。
(四)组织或参与压力管道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第十二条 工程建设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在工程项目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标准及上级的有关规定。
(二)负责组织压力管道工程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按时移交竣工资料。
第十三条 物资采购部门主要职责:
(一)组织对压力管道元件供应商资质的审查。
(二)按采购计划,及时、保质、保量提供压力管道元件及相关技术资料。
(三)建立压力管道元件进厂验收制度,对于新采购进厂的压力管道元件,由物资采购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验收合格的,应按材质、规格分类存放,妥善保管。
(四)对采购件的质量负责,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第十四条 压力管道使用单位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标准及上级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压力管道管理制度,并组织执行。
(二)负责压力管道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压力管道技术档案和管理技术资料。
(三)负责编制上报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认真组织职工按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管道不超温、超压。
(四)负责编制上报压力管道检验计划并组织实施,安排安全保护装臵和附属设施的校验和检修工作。
(五)参与新、改、扩建压力管道及安全保护装臵和附属设施的验收工作。
(六)对存在隐患的压力管道应及时采取措施,对重大隐患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七)压力管道发生事故时,应立即组织处臵并按规定程序报告。
(八)协助人教部门组织对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第三章 设计、安装
第十五条 从事压力管道设计工作的单位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设计工作。
第十六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压力管道应进行设计。设计单位应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设计,提供详细的设计资料(包括空视图)。相关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应进行设计审查。
第十七条 所选用压力管道元件的生产厂家,必须具有相应资质。第十八条 压力管道的安装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管道安装,严禁不具备资质的单位承担压力管道的安装工程。
第十九条 压力管道安装工程开工前,应按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办理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手续。
第二十条 压力管道的设计、施工、验收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和相关标准。国外引进装臵管道的设计、施工、验收可按协议规定的规
范或标准执行,其中重要的安全技术指标不得低于国内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压力管道元件的管理,应制定严格的材料进场验收、保管制度。材料没有质量证明书或质量证明书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材料质量不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定的不得使用。
第二十二条 管道的设计变更或材料代用应经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同意。
第二十三条 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应组织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30日内,向使用单位的主管部门移交竣工资料。资料包括下列内容:
(一)管道补偿器的预拉伸或预压缩记录。
(二)管道系统压力试验、泄漏性试验、真空度试验记录。
(三)管道系统吹扫记录。
(四)管道系统隐蔽工程记录。
(五)爆破片、安全液封、阻火器等安全设施的安装记录。安全阀试验、调试记录。
(六)管道组成件、焊材的产品质量证明书或复验、补验报告。
(七)设计修改文件及材料代用报告。
(八)管道焊接工作记录及射线检测布片图。
(九)无损检测报告。
(十)静电接地测试记录。
(十一)高压管件加工记录。
(十二)管道绝热、防腐工程记录。
(十三)管道竣工图(含空视图)。
(十四)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第二十四条 新、改、扩建压力管道及安全保护装臵和附属设施的设计、施工必须履行审批及验收手续,工程竣工后,应组织包括有相关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参加的竣工验收。
第四章 使用、修理和改造
第二十五条 压力管道的使用单位应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的规定,办理压力管道使用登记。
第二十六条 从事压力管道管理、焊接、操作等项工作的人员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第二十七条 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应在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压力管道的安全操作要求,其内容至少应包括:
(一)压力管道的操作工艺指标(含介质、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
(二)压力管道的岗位操作法(含开、停车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三)压力管道运行中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以及紧急情况的处臵和报告程序。
第二十八条 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压力管道技术档案和管理技术资料,一般包括:
(一)压力管道使用证。
(二)压力管道登记表(管道名称、编号、类别、介质、规格、材质、操作工艺指标、安装及投用日期、管件等情况)。
(三)管道空视图。
(四)压力管道安装、改造、更新、修理等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
(五)压力管道检验计划、方案和检验报告。
(六)压力管道异常运行记录、缺陷记录和事故记录。
(七)其它技术资料(包括相关手册、图册、规程、制度,重大修理、改造方案、技术总结、报表等)。
第二十九条 企业之间或装臵之间的压力管道,必须划清明确的管理界限,做到管理职责明晰,不得存在无人管理现象。
第三十条 加强危险物料介质管道的管理,对输送可燃、易爆或有毒介质的压力管道应加强巡线检查,制定事故预防方案,根据需要建立抢险队伍并定期演练。
第三十一条 对于腐蚀严重,易发生泄漏且危害严重的压力管道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巡查,定期、定点测厚。
第三十二条 严禁压力管道超温、超压运行。更改管道的输送介质或操作条件,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并按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第三十三条 压力管道的修理、改造须制定施工方案。各企业应制定修理、改造施工方案的审批程序,并按规定权限审批。
第三十四条 从事压力管道修理改造的施工单位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条件,并经主管部门审查确认。
第三十五条 更换压力管道元件应符合设计规定,对领用的压力管道元件应进行确认,防止材料的错用。
第三十六条 因租赁、转让或承包等原因变更压力管道产权或使用单位时,应有书面协议并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变更手续。
第三十七条 检验单位判废的压力管道,使用单位按规定办理报废手续。因技改或工艺变更等其它原因需报废或停用的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相关管理部门确认后,按规定办理报废或停用手续。
第三十八条 报废的压力管道不得继续使用,对停用后重新启用的压力管道应按规定进行检验。停用2年以上重新投用的压力管道应进行压力试验。
第三十九条 压力管道发生事故时应按事故预防方案进行处臵,并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和集团公司《事故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企业应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的施工机具,推行网络技术、状态监测、风险评估、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管理技术。
第五章 安全保护装臵
第四十一条 压力管道安全保护装臵包括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测温仪表、紧急切断装臵等。安全保护装臵的管理应符合有关规程、标准
的规定。
第四十二条 不得随意变更压力管道安全阀的整定压力、爆破片的设计爆破压力,如确需修改时,应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并报相关管理部门审批。
第四十三条 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延期校验的安全阀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延期手续。
第四十四条 安全阀应由具备从事安全阀校验资格的单位进行校验,安全阀经校验合格后,打上铅封并出具合格证。
第四十五条 压力表、测温仪表、爆破片装臵、紧急切断装臵的校验、维护和更换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第六章 定期检验
第四十六条 使用单位应依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的要求,开展在用工业管道的定期检验工作。
第四十七条 在用工业管道检验:
(一)在线检验:是指在运行条件下对在用工业管道进行的检验。在线检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工作由使用单位进行,使用单位应制定在线检验管理制度,从事在线检验工作的检验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并报省级或其授权的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在线检验也可委托给具有压力管道检验资格的单位进行。在线检验一般以宏观检查和安全保护装
臵检验为主,必要时进行测厚检查和电阻值测量。
(二)全面检验:是指按一定的检验周期在在用工业管道停车期间进行的较为全面的检验。检验工作必须由已获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格认可的检验单位进行,并在许可的资格范围内从事检验工作。检验单位应保证检验质量,对检验结果负责。全面检验周期、项目等按《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 使用单位应根据压力管道全面检验计划,安排压力管道检验时间,保证检验计划的实施。
第四十九条 对安全状况等级达不到法定使用要求的在用压力管道,应予以更新。
第七章 检查与考核
第五十条 各企业应定期开展压力管道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制定考核细则。考核的主要项目有:
(一)管理机构是否健全,各部门、单位及相关人员的职责是否落实。
(二)规章制度是否健全,能否认真履行。
(三)基础资料是否齐全、规范。
(四)使用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五)是否按规定开展定期检验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
(六)现场管理是否规范。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本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不符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第五十二条 各企业应根据本制度结合实际,制定本企业压力管道管理规定。
第五十三条 本制度由股份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负责解释。第五十四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本制度起草单位:巴陵石化公司 本制度主要执笔人:邢连华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常压储罐管理制度
(试行)
二○○五年四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管理职责………………………………………………1 第三章 储罐的设计、安装与验收……………………………4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储罐的使用和维护……………………………………5 储罐的检修……………………………………………8 储罐管理与考核………………………………………9 附则……………………………………………………11
常压储罐管理制度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储罐管理,确保储罐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所属油田、炼化、销售企业中,储存非人工制冷、非剧毒的石油、化工等液体介质的常压储罐的管理。
第三条 各企业应加强储罐全员、全过程管理,保持设备完好,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以达到储罐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综合效能高的目标。
第四条 各企业应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检维修技术,不断提高储罐管理和检维修技术水平。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有关部门按《设备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依据其职责,全面管理各企业储罐,指导企业不断改进和加强储罐管理工作,全面提高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储罐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第六条 各企业应建立健全储罐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企业分管设备管理工作副经理(副局长、副厂长)在经理(局长、厂长)领导下,依据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试行)的管理要求和职责,全面负责企业储罐管理工作。
第七条 设备管理部门职责:
(一)负责本企业储罐的归口管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有关储罐管理的制度、规定、规程和标准,制定本企业储罐管理规定、管理细则及工作计划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二)组织或参与储罐设计、购臵、安装、使用、修理、改造、更新和报废等全过程管理,保证储罐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三)组织建立、健全储罐设备技术管理档案,掌握设备状况,做好设备技术状况分析。
(四)组织编制和审核储罐的修理及检测计划,审定主要储罐检修方案,并组织实施。
(五)针对储罐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技术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不断提高储罐的技术管理水平。
(六)组织编制和审核储罐设备的更新改造计划,参加新、改、扩建项目中储罐的设计方案审查和竣工验收。
(七)组织或参与储罐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八)负责储罐备品配件的技术管理,组织编制并审定备品配件计划。
(九)负责储罐的检查、考核和评比工作,做好工作总结。
第八条 生产管理部门职责:
(一)组织制定、审查储罐操作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保证储罐在设计规定的工况下运行。
(二)根据储罐的修理、检测计划,及时合理地安排储罐修理检测时间。
(三)参加新、改、扩建项目中储罐的设计方案审查和竣工验收,负责协调与生产相关联的问题。
(四)参加储罐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第九条 安全环保部门职责:
(一)负责制定本企业罐区安全用火管理制度,组织编写和审定各类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和督促隐患整改工作。
(二)参加新、改、扩建项目中储罐的设计方案审查和竣工验收,检查“三同时”工作的落实情况。
(三)组织储罐事故调查、分析、处理、统计上报工作,并建立、健全储罐事故档案。
(四)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与储罐有关的安全装备、消防设备、气防器材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
第十条 使用单位职责:
(一)严格执行储罐管理规定,编制本单位储罐管理细则。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确保储罐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二)负责本单位储罐的日常检查工作,做好储罐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三)负责储罐的定期外部检查工作。
(四)建立健全储罐设备技术档案,做好储罐设备技术状况分析和管理工作总结,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五)负责编制、上报储罐的修理及检测计划,并组织实施。
(六)负责编制和上报储罐更新改造计划,参加储罐新、改、扩建项目中储罐的设计方案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
(七)负责编制和上报备品配件计划。
(八)参与储罐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第三章 储罐的设计、安装与验收
第十一条 储罐设计必须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有关部门应对设计单位资质进行审查和确认。
第十二条 储罐设计方案应符合最新版本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达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要求,应根据储罐储存介质的性质、种类,合理选择储罐的结构形式。
第十三条 储罐设计应根据当地地理、地质条件,同时根据企业生产、销售对储存量、周转量的具体要求,确定合理的罐容。
第十四条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质、储存介质等条件,合理选择罐体及有关部件的材料、罐底基础的处理及综合防腐蚀措施,达到油罐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要求。
第十五条 储罐应配备完善的液位指示、报警系统及相应的辅助设施。
第十六条 储罐安装与防腐蚀工程施工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有良好业绩的施工队伍,有关部门应对其资质进行审查和确认。
第十七条 符合招投标条件的储罐安装和防腐蚀工程必须实行招投标,同时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现场监理。
第十八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范、标准编制施工方案,经企业、设计和监理单位审核后,方可进行施工。
第十九条 现场监理单位必须按照监理合同的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理。企业应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中间环节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第二十条 新建或改造的储罐,必须进行充水试验,充水试验结果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第二十一条 安装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向企业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第二十二条 所有储罐在交付使用单位前,都必须遵照有关的设计、施工规范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验收检查出的所有问题应全部进行整改,经参加验收的各单位签署意见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四章 储罐的使用和维护
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储罐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并严格执行。当储存介质或运行环境发生变化时,应对操作规程和
岗位责任制及时进行修订。
第二十四条 储罐的操作人员应通过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二十五条 操作人员应做好下列工作:
(一)严格遵守储罐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做到操作前认真准备,操作中反复检查,运行中及时调整,停车后妥善处理。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严禁超温、超储运行。
(二)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定时按巡回检查路线和标准对储罐进行检查,防止跑油、混油、冒顶和突沸等事故发生,认真填写运行、交接班等相关记录。
(三)严格执行储罐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储罐的完好水平。封存、闲臵的储罐应按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定期进行检查。
(四)保持储罐及附件的完整、清洁,加强静密封点管理,努力降低泄漏率,做到文明生产。
第二十六条 在用储罐要进行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分为外部检查和全面检查:
(一)外部检查由使用单位组织进行,根据储存介质和地区特点,每年至少应检查一次。
(二)全面检查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定期进行 1.一般情况下,每6年应进行一次。
2.对于储存介质腐蚀性不强,腐蚀速率≤0.1mm/a,并有可靠的防腐蚀措施,上一次全面检查确认储罐技术状况良好,可确保安全运行的,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可适当延长全面检查时间,但最长不得超过9年。
3.对于腐蚀较重的储罐,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全面检查的年限。
(三)储罐外部检查和全面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按照《常压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维护检修规程》(SHS01012)执行。
(四)所有的检查工作都必须有完整的记录,并及时保存在技术档案中。
第二十七条 企业应加强对储罐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管理。防雷、防静电设施必须符合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在雷雨季节前应对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每年至少一次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之达到规定要求。对内浮顶罐要做好防静电连接导线的检查,确保连接良好。
第二十八条
企业应加强对储罐的防腐蚀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各种物料的腐蚀性,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原油、石油产品罐要特别重视罐底板、顶板和下部壁板的防腐,可采用阴极保护和涂料防腐等综合防腐蚀措施,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第二十九条 为确保储罐在使用周期内的安全运行,储罐内壁防腐蚀措施的使用寿命应达到6年以上。
第三十条
企业应加强对储罐腐蚀情况的检查,定期对易腐蚀部位进
行检查和检测,并认真做好记录。
第三十一条 当储罐符合报废条件需要报废时,应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并按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有关管理规定办理报废手续。
第五章 储罐的检修
第三十二条 储罐检修是保证储罐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程的要求,加强对储罐检修工作的管理,防止失修现象发生。要认真执行检修质量标准,做到优质、高效、安全、文明、节约。
第三十三条 企业应根据储罐的实际技术状况,结合生产安排,编制储罐检修计划,并纳入企业计划,认真执行。
第三十四条 对储罐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故障和缺陷,应根据损坏的程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确定检修方案,及时组织实施。
第三十五条 需进罐检查或在罐体动火的检修项目,在检修前使用部门应督促施工单位制定防火安全措施和防中毒、窒息措施,并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在检修中严格执行。
第三十六条 储罐检修要有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检修准备工作要做到“七落实”(计划项目落实、图纸资料落实、施工方案落实、物资材料落实、施工力量和机具落实、施工质量落实、安全环保措施落实)。
第三十七条 应加强对储罐检修过程中焊接质量的管理,焊工必须持
证上岗,焊接质量应符合《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的要求。
第三十八条 加强储罐防腐蚀施工的质量监督管理,重点做好施工方案确定、涂料选用、表面处理和施工中间环节的质量检验工作,确保防腐施工质量。
第三十九条 储罐在检修过程中的检验方法、充水试验和验收,按照《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8)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储罐检修验收应具备齐全的交工资料,包括检修方案、检修记录、中间验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有关的试验和检验记录等。验收记录要有使用、施工和设备管理部门三方签字。
第四十一条 储罐检修结束后,设备管理部门要组织编写储罐检修技术总结。
第六章 储罐管理与考核
第四十二条 企业可按储罐在生产中的重要程度,对储罐进行分级管理,储罐按其重要和危险程度分为主要储罐和一般储罐,分级标准由企业自定。
第四十三条 企业应结合设备管理评优和升级活动,开展创建“完好储罐”和“完好罐区”等活动,定期进行检查评比、总结表彰,不断促进和提高储罐设备管理水平。
第四十四条 企业应对在储罐管理、使用、维护、检修、技术开发和
技术培训等工作中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因储罐管理混乱,严重失修而影响安全生产的应限期整顿,对造成储罐事故和经济损失的责任者应给予处分。
第四十五条 为掌握储罐技术状况,加强储罐管理,各企业应重点检查考核下列内容:
(一)罐体有无变形,各部位腐蚀程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有无渗漏现象。
(二)阀门、人孔、清扫孔等处的紧固件是否牢靠。
(三)罐体外部及附件防腐层有无大面积脱落,保温层是否完好。
(四)浮顶罐密封系统有无异常,转动扶梯、导向装臵是否灵活好用,浮顶排水装臵运行是否正常。
(五)储罐液位计、高低液位报警、呼吸阀等附件是否完好。
(六)储罐基础有无下沉,罐体有无倾斜,散水坡有无破损,沥青封口是否完好。
(七)防雷、防静电设施是否完好。
(八)技术档案资料是否齐全,记录是否完整。第四十六条 考核指标:
(一)储罐故障率<5%。(考核期内非计划检修的储罐数量÷在用储罐总数量×100%)
(二)储罐完好率>95%。
(三)静密封点泄漏率<0.3‰。
(四)储罐定检率100%。
(五)仪表完好率>95%,使用率>95%。
(六)无重大储罐设备事故。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各企业应根据本制度结合实际,制定本企业常压储罐管理规定。
第四十八条 本制度由股份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负责解释。第四十九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本制度起草单位:安庆分公司 本制度主要执笔人:郑长青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电站汽轮机组管理制度
(试行)
关键词:UML,信息系统,设备管理,炼化企业
动设备是炼化企业生产的动力基础, 是企业安全生产、效益产生的源动力, 做好动设备管理工作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动设备管理类别众多、关键设备影响范围大, 业务范围涵盖设备全过程管理, 动设备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要求日趋提升。
1 设备综合管理平台动设备业务深化建模
“十二五”期间, 为了实现中国石油信息化工作“业务主导、统筹推进”工作要求, 推进设备制度化、标准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消患治本, 强化动设备本质安全, 确保炼化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开展动设备专业深化工作。
本次动设备业务深化建模的流程如图1所示:
2 动设备业务深化模型分析
统一建模语言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 是一种绘制软件蓝图的标准语言, 可以对软件密集型系统的制品进行可视化、详述、构造和文档化。UML灵活、表达能力强, 非常实用。它对建模的作用, 正如程序设计语言对编码的作用一样。UML只是一套用以建模的符号体系, 而不是方法, 也不是软件过程。但它可以在各种建模方法、各种软件过程中使用。
3 组织视图模型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组成元素, 人利用动设备模块管理系统完成计划、管理和控制等功能。人力资源建模和管理对企业的行为和生存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组织视图模型主要描述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责。与其它视图 (如功能视图和信息视图) 是紧密关联的。组织结构规范人员的行为方式与活动空间, 反映组织系统中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为了研究组织系统的行为复杂性, 组织模型需要抽象地描述企业组织要素、关联性、与环境的关系。本文采用的是组织结构框图模型。组织结构框图模型采用树状结构描述各个组织机构的设置、从属关系和人员角色等。根据需要, 组织结构框图模型的描述程度可以不断细化, 直到底层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的员工。
图2所示的组织结构框图模型描述了典型石化企业与动设备管理工作有关的组织结构和角色。
4 静态模型的建立
动设备业务深化需求分析的主要工作是获得系统需求.而用例图和类图主要用于描述系统的需求。用例图和类图可以用规范化的方式来描述系统的功能, 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系统需求, 是系统功能分析的重要工具。下面分别进行建模。
1) 建立用例模型
通过建立用例图模型, 管理、技术、开发人员和用户能够发现现行系统的不足, 规划新的系统目标。用例图模型是信息视图模型等其他模型设计的基础和起点。根据建模的目的, 功能模型描述的详细程度是变化的。因此, 用例图模型通常包括一组逐渐细化的层次模型。
一般在进行系统顶层设计时, 可以采用树状结构逐渐分解功能。这种树状功能结构模型 (又称为功能树) 从总体上描述系统的功能布局。系统功能树模型的优点是直观和概括, 清晰地表现了系统的构成。功能树模型的缺点是信息含量小, 不能表达功能模块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它也不能表达功能执行的条件和产生的结果。因此, 功能树模型往往用于系统总体设计的初始阶段。支持宏观分析与决策。随着分析与设计工作的深入, 功能树模型需要转化成其他形式的功能模型。
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UML框架中, 系统设计人员可以建立用例框图表示角色通过信息系统所能完成的操作功能。
图3采用UML用例框图描述了典型石化企业动设备专业管理的主要业务功能。从图中可以看出, 车间设备员、分厂机动科员、机动处专工、状态检测人员是用例框图中的角色, 他们启动各用例的执行。车间设备员进行日常巡检, 发现故障及缺陷, 完成机泵切换、润换油加换、代用油品变更等工作;分厂机动科员和机动处专工对代用油品的变更进行审核;状态检测技术人员负责机组或泵群的状态检测, 结合RCM的方法给出检修专家建议;检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检修。
2) 建立类模型
用例图是以客户语言的方式来描述并表达系统的外部视图, 是从客户的角度来描述系统要为不同角色提供的功能和支持。在此基础上, 类图可从系统内部和系统实施的角度来描述整个系统。类图设计的过程就是职责分配的过程, 而派生和委托是两种分配职责的基本方法。职责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单一功能原则, 一个类的设计围绕一个主要职责展开。通过建立各实体间的继承关系和聚集关系, 可以绘制出招生模块的类模型, 如图4所示。
5 动态模型的建立
静态模型定义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然而实际的系统都是活动的, 要通过系统元素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动态模型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UML中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顺序图、状态图、协作图和活动图都可以进行动态建模。但这4种图各有优缺点, 侧重点也不完全一样。顺序图突出对象间交互的顺序, 而协作图的布局方法能更清楚地表示出对象之问静态的连接关系。在协作图中, 对象是可以随意排列的, 因此, 纵使有编号也相当凌乱, 但顺序图就不一样, 所有对象都在顶端, 对象的安排顺序多少与信息传递的顺序有关。如果想显示跨越多用例或多线程的复杂行为, 可以考虑用活动图。所以在实际运用中, 要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用不同的图。如果对系统中的每个类都画出4种图的话, 也许这样做很完美, 但太浪费人力和物力。设计者可以选择一种能够更好地帮助理解类的动态模型图。一般而言, 在对一个复杂软件系统进行动态建模时, 应根据用例图和类图, 首先建立序列图, 然后从每一个用例的角色出发, 找到与其交互的对象及其之间的消息传递;其次再建立活动图, 描述程序运行过程中各项操作的实现流程。如图5所示的活动图就是庞大的动设备专业管理模块中的UML动态模型图之一。此图描述的动设备油品变更的活动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油品变更的总流程, 用泳道分割成生产车间、分厂机动科和公司机动处三道。生产车间通过现场巡检建立缺陷隐患记录, 通过对油质分析形成油品变更的申请, 经过分厂机动科和公司机动处的审核, 最终形成变更后的润滑五定手册。用活动图把流程绘制出来, 使业务流程清晰明了, 方便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
6 动设备专业功能模块的开发
动设备专业功能模块的开发通过系统分析阶段建立好的动设备管理模块的UML模型后, 即可着手系统的开发工作了。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采用J2EE、EJB等基于Java的跨平台技术进行开发、选用Oracle作为主要的底层数据库。
7 结论
本文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结合面向对象技术对炼化设备管理系统 (2.0版) 动设备专业管理模块进行建模。动设备专业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炼化企业现场管理工作的核心。动设备专业管理模块的建立, 及实现动设备管理信息化、网络化, 有助于提高动设备现场管理的质量与管理水平。用UML对动设备专业管理模块进行软件建模分析, 有助于把系统需求和业务流程用可视化图形简单明了的表示出来, 使软件开发更加灵活、严谨, 也加强了系统开发人员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参考文献
[1]刘志成.UML建模实例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2]谭云杰.大象—Thinking in UML[M] (第二版) .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关键词:检修;事故;有效控制
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全国共发生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145起、死亡217人。其中,涉及特殊作业的事故66起、死亡111人,分别占总起数的45.5%和死亡总人数的51.2%。特殊作业环节是化工企业事故的重灾区。而据统计分析发现,55%的多人伤亡事故发生在检修作业中。因为检修工作时人员相对较集中,检修时涉及与生产的衔接,且涉及多种特殊作业,如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内、吊装等,且化工行业本身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
要保证石化企业大检修作业的安全进行,应该从以下三个阶段着手:
1 大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1.1 检修专项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
在检修前4-6个月,属地单位应组织员工开展检修专项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从停工扫线、装置及设备检修、开工调整三个阶段进行系统辨识,并制定有效的削减和控制措施,方便检修过程中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1.2 划分检修责任区域,确定分区小组成员
一般以装置为单位进行分组,分管设备员为小组长,工艺员和安全员为组员。方便检修过程中各类作业的协调工作。
属地教育。根据专项危害因素辨识出的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培训中重点强调行为安全,必须清楚每一项作业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在培训中要让每一个人都清楚意识到落实安全措施的必要性和违章的严重代价。
2 装置检修
2.1 所有作业必须受控
各装置同时进行检修,各类作业遍地开花,现场肯定异常繁忙。但施工现场必须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各项作业紧张有序。否则忙中出乱,乱中出错,错酿大祸。《作业信息一览表》(表1)是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每天有专人负责在表中填写当天所有的作业项目并及时更新。
通过表1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检修现场各区域的作业内容及相应负责人,方便整体把控及单项控制。出现交叉作业或相互影响的作业时,属地检修总指挥负责协调各项作业的优先级。
2.2 及时沟通
良好的沟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属地各装置之间、属地与施工单位之间及时良好的沟通是检修顺利、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早会是属地各装置技术人员之间互通信息,协调工作的最佳时间。而每天下午四点的检修碰头会则是属地与施工单位之间协调工作的好机会。
2.3 现场监督检查和违章惩罚
施工队伍多,人员庞杂,各类违章行为在所难免。就现阶段来说,要做到整个检修过程没有违章是不现实的。虽然杜绝不了,但绝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加大检查和惩处力度,尽量减少违章作业,及时制止违章行为。现场监督一定要从严从细,惩罚要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违章考核条例》实施。
2.4 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制度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14)的严格贯彻执行,体现在作业许可制度的落实。作业许可可以有效的辨识风险,确定措施,有效控制安全事故,而且有利于作业受控。
2.5 界面交接必须清晰
检修可以大体分为生产交检修和检修交生产两部分。无论是哪一部分都要以《界面交接确认单》(表2)的形式明确交接。这样不仅能将各个界面罗列出来,方便检查不易遗漏,而且交接内容清晰,便于操作;各项交接内容都有签字确认,责任落实到人,也能为检修安全加一层保障。
3 开工调试
检修界面交接后,属地单位开始装置试运、开车调试阶段。这个过程也是高风险阶段,切不可放松警惕。界面交接之前的质量验收直接影响到未来的长周期运行,必须严格把关。各检修责任区域应以检修前划分的小组组长为主,逐项确认并签字,谁签字谁负责,责任落实到个人。在开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开工操作卡进行,并步步确认。赶进度、压缩进程(缩短升温时间、加快升压速度等)的行为是要绝对禁止的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关键词:炼化企业;安全;问题;研究;对策
1引言
1.1可燃性气体报警器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可燃性气体报警器多数采用催化燃烧式检测原理,炼化公司选用的可燃性气体报警器全部采用催化燃烧式原理,
(1)催化燃烧式。传感器中由检测元件、补偿元件和2个固定电阻组成惠斯登电桥,检测元件和补偿元件是铂丝线圈,埋藏在氧化铝陶瓷载体中,检测元件的载体表面涂有铂、钯催化剂。当无可燃性气体存在时,桥路输出平衡;当空气中存在可燃性气体或蒸汽时,可燃性气体或蒸汽与检测元件表面接触,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无焰燃烧,放出热量使铂丝线圈温度升高,阻值增加,其阻值的变化与反应热量成正比,即正比于可燃性气体浓度,此时电桥失去平衡,输出的电压信号与可燃性气体浓度成正比催化燃烧式检测的特点:在全量程内有较好的线性;对环境温度的补偿容易;测量精度较高,响应时间短,使用寿命可达3~5 年;易中毒,长期在硫化物和氯化物环境中工作,会损坏传感器的灯丝元件。
(2)半导体式传感器:传感器在通电加热状态下,检测器中的气敏元件表面附近的电子被氧捕捉,在表面附近形成空间电荷层(电子耗尽层)。因此此部分带正电,以保证整体呈现电中性,从而在陶瓷烧结体的晶粒间形成对于导体电导电子势垒,这一势垒阻止导体电导电子的移动,使得传感器呈高阻抗状态。当空气中有可燃性气体时,由于表面正电荷吸附的氧发生反应,从而导致表面吸附氧所形成的势垒电位下降。即传感器的阻抗随着可燃气体浓度的高低而呈现不同的阻抗,其变化幅值和被测可燃性气体浓度成单值对应关系,为报警器提供一个检测信号。特点:低浓度时半导体传感器输出大、灵敏度高;可在恶劣环境中使用。长期稳定、在通常环境条件下使用寿命可达3-5年。在高浓度时线性差,受环境影响大,稳定性差。
1.2有毒性气体报警器
炼化公司选用的有毒气体报警器按检测气体不同,分别采用了两种分析原理。
(1)电化学原理。传感器由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气体通过隔膜进入传感器内的电解液后,被加有电压的电极分解,并溶解在电解液中,产生电子移动, 在两个电极之形成电位差,产生微小电流。通过测量两极之间的电流,并放大就可以得到与气体浓度相应的信号。特点:电化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短,维护、检定没有半导体的方便,使用受温度限制,反映相对慢;但抗气体干扰性强,与气体浓度成线性反应的优点。
(2)气敏半导体原理。气敏半导体传感器由烧结金属氧化物和热源构成。在烧结金属氧化物中嵌入一对电极,出现易爆或有毒气体时,气体分子就被吸附到金属氧化物表面,出现还原性气体时电阻增加,出现易爆、有毒等氧化性气体时电阻减小,此时半导体内自由电子发生移动,通过电极可以检测出电阻的变化,输出电流正比于所测气体浓度。特点:半导体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长达5年以上,反映迅速,易于维护检定,抗低温;但气体浓度与电信号成非线性对应,会受性质相近的气体干扰。
1.3报警检测系统组成
报警检测回路一般由检测变送单元和指示报警单元组成,检测变送单元有变送器式和普通探测器式,
普通探测器的报警指示单元为指针式或光柱式指示仪,变送器式的指示单元是光柱式或数字式指示仪。指示仪的输出信号可上传至工控机、DCS系统,选用带显示的变送器,可实现现场、报警器盘、DCS操作站同时监测,形成多点监测系统。控制方式:方式1:最为普遍,普通探测器、指针式二次表构成,靠二次表进行最普通的信号处理。方式2:由现场变送器直接通过连接电缆传给工控机、此时的工控机可代替二次表。方式3:指示仪为光柱或数显的,可选择带数显的现场变送器,操作人员可在现场、报警器盘、DCS上同时监测气体浓度的变化;方式4:现场变送器 西门子S7型PLC冗余控制器组成的气体检测系统。方式1信号由指示仪直接显示;方式2信号由现场变送器通过连接电缆传给工控机,工控机或DCS可代替二次指示仪,如果内存大,可带多点变送器;方式3指示仪为光柱或数显的,可选择带数显的现场变送器,操作人员可在现场、报警器盘、DCS上同时监测气体浓度的变化;方式4由现场变送器 西门子S7型PLC冗余控制器组成的气体检测系统。大庆炼化公司报警检测系统采用1、3、4接线方式,根据实际操作分析,方式3最为适宜,该方式不但可在现场和指示仪上显示气体浓度的变化,同时在不影响工艺的状况下于DCS内显示报警区域,可引起广泛的关注。方式4是炼化公司内安全保障自动化最高的系统, 现场变送器把4~20mA信号送入PLC,经PLC处理后由模拟盘显示各个检测点的实时工作状况,另外PLC通过通讯电缆把各点工作状态分别送到DCS系统进行显示,同时把相关联动控制信号送入火灾报警系统作连锁控制,如联动设备多,建议采用此种接线方式。
二、报警器检定及建议
(1)报警器检定。采用科学方法校正报警器的零点、一级报警、二级报警及量程,测试报警器的响应时间、精度、跨度漂移等。标准样气从钢瓶进入由流量计和气泵组成的仪器中,加压后以规定流速流出,与变送器内的检测元件接触,先调整变送器的电位与相对应的标准样气浓度一致,再调整二次表和DCS操作站的显示值与标准样气的浓度值相同。
(2)报警器建议。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安全仪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培训,必须掌握各种报警器的性能和操作,提高安全仪表的配备率,更新换型和维护;制定详细的周期检定计划,保证报警器测量准确性;加强日常维护管理,保证报警器工作状态完好;在对报警器选型、安装、维护、检测的各个环节上,要进行严格把关。应选择在国内有竞争力的服务到位的几个厂家,并应对其了解。报警器选型时应有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三、结束语
安全仪表管理工作是企业安全管理重要的物质及技术基础,安全仪表的完好可以确保生产装置安全平稳的运行。抓好各级领导及全体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是抓好安全仪表管理工作的重点,起到提前预防的作用。
★ 企业安全范文
★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初中作文
★ 防火墙安全选择策略
★ 企业安全年度工作计划
★ 企业安全标语精选
★ 企业安全承诺书
★ 企业年终安全工作总结
★ 企业安全演讲稿
★ 企业安全承诺书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消防工作的主要方针。在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的炼化行业火灾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在我们行业安全是天,安全重于一切,没有安全什么都是空谈。安全就像1000000000前面的1,没有这个1,再多的0都是没有意义的。
我国把每年的11月9号定为消防安全教育日,为的就是提高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培育消防自救技能,用一些血淋淋的事故灾难教育大家在脑海里时刻敲响安全这个警钟。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推进是有目共睹的。高速的发展不仅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同时伴随了诸多安全问题。高速的发展加大了安全隐患的出现概率,各类安全事故事件频繁发生。“不要血的GDP”的呼声也随之在社会中传开。
炼化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我国行业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炼化行业是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易腐蚀的工作环境。在行业内防火灾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每一个炼化工人都需要掌握防火、灭火技能。这样不仅能够防止事故发生,也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处理,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避免人员和设备的受害。
关键词:炼化,动力设备,维护保养
1 空气压缩机的日常保养与维护
1.1 空气压缩机零部件的维护与保养
为保证空气压缩机能够正常、稳定、安全工作, 延长工作机的使用寿命, 我们在管理工作中, 必须详细地编制维护保养方案计划, 做到机组有专人操控、定期进行保养、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使空气压缩机组的整体洁净无污 (如表1所示) 。
工作人员在按计划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部件时, 首先一定要确保空气压缩机整个系统已经全部彻底泄压, 并确保压缩机与系统外压力源已完全断开, 确保主电线路开关已经处于断开状态, 并且摆放好禁止合闸标牌。其中压缩机润滑油的使用周期一般受工作环境、尘埃、湿度、空气中是否有酸碱性气体的影响。在对空气过滤器、进气阀进行维修更换时, 禁止任何物体进入压缩机主机腔中。在操作时, 一定把主机入口密封完好, 维修后, 用手进行盘转数圈, 确保无障碍后, 方可开机试运;在机组运转2千小时左右是, 要对皮带的松紧度进行检查, 同时要保证皮带不要受污油沾染。
1.2 压缩机冷却器的清洁
空气压缩机运转2千小时后, 需打开机组风扇架上的吹扫孔, 通过吹气枪进行吹扫灰尘处理, 把散热器表面的灰尘吹扫干净, 清除散热表面灰尘。如果散热器表面灰尘堆积较多, 无法吹净, 可卸下冷却器, 放净机油, 并封好进出口, 以免进入杂物, 然后用水进行冲洗处理, 最后晾干其外表的水滴再重新安装好。
1.3 冷凝水的排放
在油气分离罐中, 由于空气环境含有水分, 会凝结其中, 尤其是潮湿的节气, 凝结更为严重。水凝结的条件是, 空气的压力露点高于排气温度、或者机组暂停冷却期间, 就会有冷凝水被析出。一旦水份进入润滑油中, 会对润滑油造成乳化, 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转。冷凝水的存在会造成压缩机机组润滑不到位;影响油气分离的效果, 增大油气分离器的压差;严重时会引起机组零件的生锈和腐蚀。为此, 我们管理人员必须根据环境情况, 及时排放冷凝水。排放冷凝水方法一般为:首先机组要停机、确保油气分离罐内无残余压力、机体冷却充分、并等机体内冷凝水充分沉淀后再实施排放。
1.4 日常周期维护工作
(1) 每周应进行的维护工作:排查各位置仪器仪表显示是否正常;排查机组运行时是否有异常声音和泄漏点;排查各位置温度计读数是否正常。
(2) 每月应进行的维护工作:排查机组是否有锈蚀点、零部件是否松动;适当时机进行冷凝水排放。
(3) 每季度应进行的维护工作:对冷却器内部及表面进行除尘处理;对电动机轴承加润滑油;排查油管等线路有无老化、破裂迹象;排查电器元件是否有虚接, 对电控箱进行除尘清理。
2 空气压缩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2.1 空气压缩机漏油的判断及处理:
(1) 空气压缩机一旦出现漏油现象, 首先要检查油封部位是否有开裂迹象、内唇口有无翻边或者开裂, 一旦出现裂痕应及时更换;其次对主轴和油封的接触面进行排查, 是否有破坏痕迹;最后排查油路的回油是否保持通畅, 回油不通畅也会造成曲轴箱的压力升高, 致使油封出现漏油现象。
(2) 尽力挪动主轴, 排查径向的间隙是否过大, 如果间隙过大需要更换心得轴瓦和油封。
(3) 排查零部件的密封垫是否有密封不严, 如有泄漏情况, 及时更换新的密封垫, 同时确保各个部位的螺栓拧紧到位。
(4) 空气压缩机进行漏油排查后, 要对皮带的松紧程度进行重新调整, 一般用手指按下最大1厘米为松紧适度。
(5) 空气压缩机漏油, 还要对箱体铸造和加工是否存在缺陷进行排查, 及时修复及更换带有缺陷的零部件。
2.2 空气压缩机异响和处理方法:
(1) 空气压缩机出现异响时, 首先检查连杆瓦、连杆衬套、主轴瓦是否存在磨损、拉伤或烧损, 连杆螺栓是否有松动, 检查空气压缩机主油道是否畅通;建议更换磨损严重或拉伤的轴瓦、衬套、主轴瓦, 拧紧连杆螺栓, 用压缩空油孔对准空气压缩机进油孔;气疏通主油道。重新装配时, 应注意主轴轴承。
(2) 空气压缩机异响时, 检查主、被动皮带轮槽型是否一致, 不一致请更换, 并调整皮带松紧度。
(3) 检查润滑油进油压力、机油管路是否破损、堵塞, 压力不足应立即调整、清理、更换失效管路;检查润滑油的油质及杂质含量, 与使用标准比较, 超标时应立即更换;检查空气压缩机是否供油, 若无供油应立即进行全面检查。
(4) 检查空气压缩机固定螺栓是否松功并给予以紧固, 有助于缓解空气压缩机异响。
(5) 齿轮传动的空气压缩机还应检查齿轮有否松动或齿轮安装配合情况, 螺母松动的拧紧螺母, 配合有问题的应予更换。
3 对动力车间设备管理工作的建议
(1) 加强动力管理, 健全组织机构, 制定各项动力管理制度。做到:使用的限额、质量有指标、消耗有定额、节约有措施。机动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搞好综合平衡, 保证水、电、汽、风、氮的安全平衡长周期地运行和供应。
(2) 加强水、电、汽、风、氨的运行管理, 结合本厂的实际, 机动部门要会同生产部门, 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条件下, 搞好经济运行。机动部门要对本厂的动力各系统做好事故状态下特殊运行方式的对策, 以便要紧急情况下, 防止事故的扩大, 保证动力供应。
(3) 应加强水质管理工作, 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本部的工业水、循环水、锅炉软化水、脱盐水等的分析试验、测试、应用研究等技术管理工作。
(4) 要明确划分动力设备及其管理网线路的管理责任, 定期进行巡回检查, 维护检修, 预防性试验和隐患处理, 保证水、电、汽、风、氮管网及线路畅通无阻。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大面积停水、停电事故的发生。
(5) 必须认真做好电力系统、供水、循环系统、供风管理、蒸汽的供用管理、尾气、冷凝水的回收和余热利用监督工作和管理。
参考文献
[1]祁犇.压缩空气站爆炸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 2005, 07
[2]严天宏.压缩机的现状发展及新型技术展望[J].压缩机技术, 2011, 01
【炼化设备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炼化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办法06-22
炼化企业班组建设研究12-19
煤矿设备管理制度06-02
设备仪器管理制度10-06
设备管理制度职责11-04
设备管理管理标准07-28
电教设备管理07-04
特种设备复查制度07-25
设备台账管理标准11-02
设备运行分析制度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