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在的发展趋势(推荐3篇)
1、正确的人才观,首先从正确的选才原则开始。
企业应该以求才之渴,识才之眼,举才之德,容才之量和用才之胆去甄选人才。任人为亲,不敢聘用比自己能干的人的想法都将阻碍企业的发展。
2、正确的人才观,还包括在管理上切实体现对人才的尊重。
现代管理理论中有两个著名的理论:经济人与社会人口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尽可能逃避工作:不愿承担责任等;而社会人的假设则认为人都是勤奋的。人们可以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在人群中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经济人的假设,必然导致胡萝卡加大棒的管理方式。而这正是一些企业的管理方式一一时刻监督,处处防范,惩罚严厉,常常喜欢杀一儆百。然而,按社会人假设,管理者应采取的是截然相反的管理方式一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满足职工的尊严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让职工担负更多的责任,使他们发挥潜力,自我控制,以达到个人与组织目标的一体化。
虽然社会人假设仅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真正尊重人就会把人性好的一面发扬光大,同时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是把员工当作经济人,员工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员工就会真的变成经济人,对工作不满,能少干就少干,并时刻酝酿离开这个大棒常现的地方。
3、正确的人才观,还包括合理的人才流动政策。人才流动虽是每家企业都会遇到的,但当员工跳槽频繁时,就应该引起企业的注意了,决不应拿合理的新陈代谢作为掩耳盗铃的借口。
可采取的措施包括:通过科学的评估合理配置人才,使优秀的人才不致因工作过于简单而感到乏味,降低工作效率,甚至产生流动的愿望。而对于那些能力较差的人员,也应给予一定的培养,或将其调换到与之相适应的岗位。
随着嵌入式系统处理器的不断发展, 典型的32位RISC芯片--ARM处理器, 不论是在PDA, STB, DVD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 还是在GPS, 航空, 勘探, 测量等军方产品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RM将其技术授权给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半导体、软件和OEM厂商, 每个厂商得到的都是一套独一无二的ARM相关技术及服务。利用这种合伙关系, ARM很快成为许多全球性RISC标准的缔造者。ARM架构是面向低预算市场设计的第一款RISC微处理器。
ARM提供一系列内核、体系扩展、微处理器和系统芯片方案。由于所有产品均采用一个通用的软件体系, 所以相同的软件可在所有产品中运行。
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同通用型计算机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2.1
嵌入式系统通常是面向特定应用的。体积小集成度高等特点, 能够把通用CPU中许多由板卡完成的任务集成在芯片内部, 从而有利于嵌入式系统设计趋于小型化, 移动能力大大增强, 跟网络的耦合也越来越紧密。
2.2
嵌入式系统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与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后的产物。这一点就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知识集成系统。
2.3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都必须高效率地设计, 量体裁衣、去除冗余, 力争在同样的硅片面积上实现更高的性能, 这样才能在具体应用中对处理器的选择更具有竞争力。
2.4
嵌入式系统和具体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它的升级换代也是和具体产品同步进行, 因此嵌入式系统产品一旦进入市场, 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2.5
为了提高执行速度和系统可靠性, 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一般都固化在存储器芯片或单片机本身中, 而不是存贮于磁盘等载体中。
2.6
嵌入式系统本身不具备自举开发能力, 即使设计完成以后用户通常也是不能对其中的程序功能进行修改的, 必须有一套开发工具和环境才能进行开发。
2.7
实时性方面也是Windows Embedded的一大优点。它是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嵌入式系统实时性来说, 分为硬实时和准实时。硬实时是指从内核针对实时系统设计发展而来, 从驱动到接口再到内存访问都是为内核系统而设计;准实时是指内核不是实时系统而是针对实时系统需求而独立剪裁和封装设计而成。硬实时系统的代主要是针对航天, 军工等需要极其苛刻的实时性系统来满足系统需求。例如飞机上的黑匣子用于记录飞机故障一瞬间的飞机故障数据。准实时系统的代表就是微软Windows Embedded, 主要是用于工业自动化中的过程控制方面。
3 嵌入式系统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嵌入式系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这里根据嵌入式系统的复杂程度, 可以将嵌入式系统分为以下四类:
3.1
单个微处理器这类系统可以在小型设备中找到。这类设备是供应商根据设备的用途来设计的。这类设备受Y2K影响的可能性不大。
3.2
不带计时功能的微处理器装置。但是, 如果它依赖于一个内部操作时钟, 那么这个时钟可能受Y2K问题的影响。
3.3
带计时功能的组件。它们是一个大系统的局部组件, 由它们的传感器收集数据并传递给该系统。这种组体可同PC机一起操作, 并可包括某种数据库。
3.4
在制造或过程控制中使用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用于总体控制和监视, 而不是对单个设备直接控制。过程控制系统可与业务系统连接。
4 嵌入式系统发展趋势———与Internet技术的融合
4.1
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需要强大的开发工具和操作系统的支持随着因特网技术的成熟、带宽的提高, 电气结构也更为复杂。同时还采用实时多任务编程技术和交叉开发工具技术来控制功能复杂性, 简化应用程序设计、保障软件质量和缩短开发周期。
4.2 联网成为必然趋势
为适应嵌入式分布处理结构和应用上网需求, 面向21世纪的嵌入式系统要求配备标准的一种或多种网络通信接口。针对外部联网要求, 嵌入设备必需配有通信接口, 相应需要TCP/IP协议簇软件支持。
4.3 微软的嵌入式系统产品
Windows Embedded工控系统有着显著的特色, 在金融、机械、交通、航空等行业中广泛地应用着, 尤其在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而Window Embedded工控系统所具有的良好的抗震性、抗冲击性、防异物侵入等特点, 也让它适用于恶劣的工矿生产环境中。同时, Window Embedded还拥有优异的通信能力。除了可以应用到传统行业之外Windows Embedded还广泛应用在航空等高技术领域, 这一切都得益于Windows Embedded拥有优异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安全性。
5 嵌入式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和嵌入式软件的不断应用、高度复杂精密的电子与电气系统的应用, 我们的产品正变得越来越智慧, 人、系统和对象能够以全新的方式通讯和相互作用--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智慧。同样, 从产品成本关注到产品创新关注的改变也说明了产品研发的景观在不断演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业务目标、产品研发、商业价值三个方面。其中产品研发的重点关注展望包括:产品规划和投资决策更加关键、需求追踪贯穿产品生命周期、整体系统设计和协同研发、质量是产品的重中之重、更加关注软件工程方面。
在嵌入式软件研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 由于传统系统工程下的系统交付环境是高度隔离的, 各领域之间的协作仍然通过手工方式进行, 具体表现在:相关的信赖数据、相关任务的进展、整体计划的进展、相关系统元素变更的可视性等方面。由于这些表现的宽泛性, 要构建一人能胜任的系统就变成一种挑战, 需要克服成本超支、工期延后和质量问题等诸多隐患。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 不仅仅是产生源代码而已。姚冬认为IT深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PLM趋势显示, 一方面企业要对产品及附属衍生物负责, 提供全生命期的追踪能力;另一方面, 日益增强的对成品部件的依赖形成全球性的供应链, 导致对跨企业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的需求。而IBM Rational系统和软件交付平台能有效增强企业PLM能力, 它集成团队、领域、工作流的V-模型, 在各个领域支持客户能力提升。
6 结束语
移动互联的大背景下, 嵌入式之间有很多隔板正在慢慢被打破。可以认为除了PC通用系统之外的软件工程, 都算是嵌入式软件工程。而传统中比较典型的如Andriod、i OS嵌入式系统, 反而正被归入到通用品牌, 有可能从嵌入式中划分出去。嵌入式产业已变成一个朝阳产业, 同时它发展的趋势和前景也将越来越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李瀛寰.重点关注嵌入式技术应用[M].中国计算机报, 200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大数据素养教育知识发现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3-0128-04
现代信息社会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学科内的团队合作和学科间的交叉合作日益明显,对其综合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具体研究中,对多学科文献资料的专业获取与综合分析成为研究常态。对以主要为院校师生科研、教学提供文献保障与文献信息服务的高校图书馆而言,这些趋势的显现,使得他们不得不思考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将图书馆服务的中心从以文献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无缝地、动态地、互动地融入用户的科研过程中,以此为用户提供专业化、学科化的便捷服务。于是,能满足上述要求与顺应用户需求的融入在用户工作学习生活空间的嵌入式服务自被创新应用以来,就迅速的受到了国内外图书馆特别是以为科研等提供信息保障的高校图书馆的青睐,得到了广泛应用。
1嵌入式服务得到了业界的重视
自1993年Michel Bauwens第一次提出“嵌入式”(embedded)概念[1],嵌入式就在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信息服务中得到动态展现。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Web2.0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们获取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趋势愈加明显,嵌入式服务得到了长足发展,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提供嵌入式服务已成为国内外近年来流行的一种主要信息服务模式,并得到国际图联(IFLA)、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等图书馆组织的重视。如IFLA2008 年社会科学图书馆学分会讨论的论题之一就是“变化着的图书馆员角色,学科馆员、嵌入式馆员等如何改变学术交流的模式”[2]。ALA 2011年的一期网络直播节目就是关于嵌入式馆员借助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嵌入到高校院系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并且有效的融入到相关的教学科研活动中[3]。
国外不少图情工作者都认为图书馆的未来取决于图书馆员自身能力的转变,要将David Shumaker在其著作《嵌入式图书馆员》中用巡回图书馆员、个人图书馆员、虚拟图书馆员、信息工作者、和联络者等称谓来定义离开自己的办公桌,并试图利用他们的人际关系和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特定的用户群体的图书馆员,他们实践着图书馆的嵌入式服务。通过物理空间的嵌入、虚拟空间的嵌入以及组织空间的嵌入,主动走出图书馆,改变图书馆只“藏”的知识管理模式,而要结合“藏”更好地“用”信息资源,重塑高校图书馆的“智库”价值。
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是通过利用“藏”在图书馆的知识去去服务服务用户,实现了向用户提供信息的能力为向用户提供知识的能力转变[4]。因此在开展之初不少图情工作者就认为嵌入式服务将是未来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必然发展趋势。如美国嵌入式服务研究专家Shumaker 指出,从馆内的参考咨询服务向嵌入式馆员的转变是非常必要的[5]。从笔者的理解来看,这种认识的出现是因为用户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与学科需求,这使得高校图书馆员在日常的服务工作中不但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所需的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与信息分析等工作技能有着深厚的积累和历练,也对所面对用户的学科领域知识较为熟悉和了解,因而在学科服务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嵌入式服务能提高资源的发现、利用率,提高用户的图书馆服务满意度,因此,全球范围的高校图书馆都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和特点积极探索实践嵌入式服务,提倡学科馆员走出图书馆,为用户提供跨越时空的信息咨询、学科导航、课题跟踪、科学数据发现和管理等服务,以促使他们有机地融入到师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之中。如美国亚利桑那健康科学图书馆组织嵌入式图书馆员,为各学院提供分布式服务[6];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韦尔奇医学图书馆的嵌入式信息专员项目面向教师、学生和职员开展服务[7];我国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也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融入一线、嵌入过程”的第二代学科馆员服务即嵌入式服务模式[8]。
2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嵌入式服务实践
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大学图书馆在借鉴国外嵌入式服务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在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中开展嵌入式服务。但当时由于受技术、资源及服务经验等的多方限制,开展的服务也大多是基于学科资源服务与推送提供的学科服务,还不能完全称之为嵌入式服务,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才开始真正实践嵌入式服务,如2006 年江西宜春学院图书馆开展的在医学院临床专业一种以学生、教学院为中心的教师-馆员学科教育合作模式探索[9]、2007年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尝试应用“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嵌入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10]、2008 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与任课教师合作,开展了嵌入新生课程的信息素养培训[11]等。随着我国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深入开展,嵌入式服务的方式、途径与模式也多种多样,我国也已有学者将嵌入式服务的途径、模式等进行了总结与分类。笔者在此根据嵌入式服务服务的活动目的与过程不同,将其分为嵌入到科研项目中的服务、嵌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服务、嵌入到日常学习活动中的服务与嵌入到政府与社会组织中的服务四种类型。
2.1 嵌入到师生科研项目活动中的服务
嵌入到科研项目活动中的嵌入式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主要形式。具体是指高校图书馆利用自己的丰富资源与在信息获取等方面的专业服务优势,使图书馆员参与用户科研团队,从项目的选题、申报、研究、结题、成果评价和成果转化等各个环节提供全程式的知识信息服务。在科研过程中,图书馆员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等信息,定期或不定期提供同行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学术动态信息,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学科领域的技术热点报告,对科研机构及其国际国内竞争对象的研发实力、研发产出、未来研发趋势、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农业环境学科馆员范秀凤老师积极嵌入到教师的科学研究过程,2011年1月12日受邀参与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召开的“农业与生物学院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会议”,并作了题为“科研课题申请前的文献调研和前沿跟踪”的讲座[12];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语言媒体学科馆员汤莉华老师充分发挥馆员在信息收集、资源获取方面的专长,为刘士林教授的研究课题《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提供面对面的资源检索辅导服务,还为刘士林教授主编的《中国都市文化研究》主持“都市学术资讯”栏目与编撰[13]。
nlc202309022347
2.2 嵌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除提供信息资源外,为学生提供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技能等也是其应有的职能之一,因此,图书馆除向科研团队等提供嵌入到科研过程的服务之外,将服务嵌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也是其嵌入式服务的一大主要组成部分。国内高校图书馆嵌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的服务,主要是以图书馆员作为教学助手嵌入到用户课堂或者嵌入到网络教学平台(例如Blackboard、WebCT),有机地将信息素养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把信息检索技能、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通过专业教师与图书馆员的协作使学生掌握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如自2008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与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如竹教授倾力合作推出嵌入式新生研讨课《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化与利用》。在嵌入式新生研讨课基础上,王如竹教授与图书馆合作申报的《新生研讨课的嵌入式教学和考核新模式探讨》项目获批为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14];重庆工学院图书馆与该校汽车学院合作,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互换性及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图书馆员负责拟定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策略、教学大纲,收集大学生实习主题的相关信息,对《互换性及测量技术》课程学习前后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进行测试和分析,根据测试分析结果为学科教学和信息素养教学提供改进的参考建议[15]。
2.3 嵌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服务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泛在知识环境的进一步深化,使得人们的信息需求、信息获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信息服务机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服务对做为传统社会信息中心的图书馆提出了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图书馆通过流动图书车、24小时自动借还机来延伸物理服务空间;通过移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来延伸网络服务空间;也通过Web2.0技术、工具条开发技术嵌入到社交网络、用户计算机桌面、浏览器、手机等移动终端来实现用户日常学习、生活的嵌入式服务。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研发了“The_library”工具条、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发了LIBX工具条等嵌入到用户的浏览器之中;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于2009年11月2日和11月27日分别融入到开心网、人人网,围绕图书馆的最新动态和专题培训等信息服务发布日志和记录,建立起以书为介质、以人为中心的交流互动,通过投票、测试等趣味应用以及可预期和随机的奖励,让用户对图书馆“流连忘返”[16],使图书馆服务无缝融入用户的社会网络。
2.4 嵌入到政府及企业中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拥有丰富的专业资源,同时,图书馆员不仅具有信息检索、信息组织等专业服务素养,更是由于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方面的开展与积累,使得图书馆员还具有较为深厚的专业学科知识,具有一般机构信息服务人员难以比拟的优势,因而高校图书馆在专业领域的信息服务方面还具有人才优势。随着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推进,高校图书馆不仅将文献资源、学习空间面向社会开放,还结合阵地服务,开展了诸如社会阅读推广等社会活动与服务,面向社会、企业、科研单位的嵌入式服务就是其中之一。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提供的嵌入式服务主要是针对用户的需求,提供专题报告,如2009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的4位学科馆员和该校的几名博士研究生合作,为北京某科研单位太阳能新材料技术研究提供月度简报和发展态势研究报告[17]。
3 我国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发展趋势
3.1 服务更注重用户体验,服务呈现立体化、常态化趋势
通过嵌入式服务,学科馆员将用户可能需要的信息知识推送到了用户的科研、学习与生活之中,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用户的信息知识获取是在学科馆员根据用户的科研项目、学科背景、选题领域等分析基础上的信息推送、素养培养,对用户来说是一种被动的信息接收过程。毫无疑问,这类针对性与专业性强、信息丰富的信息知识,对于用户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但由于用户的信息接收途径、时间等个体喜好的差异,图书馆完全按照自己的服务模式,去向用户提供所已经设定了服务模式的数据产品,用户的体验感受无法在服务中得到体现与反馈,这与越来越强调用户体验的图书馆服务理念是相悖的。因此,可以预见,在嵌入式服务的经验与模式已达到一定积累和成熟的未来,注重用户体验的嵌入式服务将是图书馆服务发展趋势之一。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用户的要求更加趋向差异化、知识化、学科化方向发展,图书馆的嵌入式服务将呈现立体化与常态化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泛在知识环境下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获取所需信息。
3.2 技术在服务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技术的产生、发展、运用总能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图书馆一直是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社会机构,从上世纪70年代的MARC到世纪末的元数据、再到本世纪初的云计算、大数据,图书馆总能在探索中找到将它们应用于读者服务之中的方式、途径,且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能促使图书馆升级服务的模式。对嵌入式服务来说,现在已有了从最早的将学科馆员嵌入到科研团队、教师课堂等环境之中以为之提供相应的信息知识,到后来的通过工具插件嵌入到用户的桌面、浏览器、社交网络等以通过用户的信息定制、互动会话来实现信息的嵌入推送服务。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技术在嵌入式服务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基于信息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的大数据技术将运用到用户的服务之中,以通过分析、挖掘丰富的用户信息行为等数据来实现对用户可能需要知识的深层揭示与提供。
4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类型将更加多样,数据的数量更加丰富,对数据和真相的分析与认识需要管理平台和技术的保障,因而在知识环境下进行所需信息的查找变得更加困难,图书馆需要对服务的内容、对象和手段实施变革,通过系统集成、服务集成、团队工作等多种方式,采用开放式的服务模式,协调和利用各种技术、知识、资源和人员,融入用户工作学习生活的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组织机构和社会网络,嵌入到用户教育、科学研究和决策过程,提供一种到身边、到桌面、随时随地的主动服务。
nlc202309022347
参考文献:
[1]王芩,马铭锦.嵌入式馆员学科化服务——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1):64-66.
[2]IFLA Social Science Libraries Section Pre-Conference[EB/OL].[2011-07-22].http://ilabsinquiry.uiuc.edu/ilab/ssls/.
[3]Embedded Librarians:Integra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at the Point of Need[EB/OL].[2013-03-06].http://www.ala.org/ala/mgrps/divs/acrl/events/elearning/courses/ALA_print_layout_1_612788_612788.
[4]Rosenblatt, Stephanie.The Embedded Librarian: Innovative Strategies for Taking Knowledge Where It's Needed[J].SERIALS REVIEW,2013,(1):80-82.
[5]Budd J M.Academic Library Dat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 Examination of Trends[J].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Electronic Journal,2009,(2):1-21.
[6]Freiburger G;MLS,AHIP etal.Embedded librarians: one library's model for decentralized service[J]. J Med LibrAssoc,2009,97(2):139-142.
[7]The Welch Library Embedded-Informationist Program[EB/OL]. [2013-03-06].http://www.welch.jhu.edu/liaison/about_liaison.html.
[8]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 2008,(2): 6-10,68.
[9]吴漂生,易斌.信息素质教育教师——馆员学科教育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图书馆论坛,2009,(1):141-143.
[10]洪跃,崔海峰.应用Big6开展嵌入式教学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8, ( 4) : 87-89.
[11]孙平.面向信息素养[EB/OL].[2012-04-21].http://wenku.baidu.com/view/3fd768c10c22590102029ddf.html.
[12]范秀凤.学科服务嵌入农生院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会议[EB/OL].[2013-4-23].http://www.lib.sjtu.edu.cn/view.do id=2906.
[13]兰小媛.畅叙友情促交流,深化服务出新招——语言媒设学科服务团队与刘士林教授科研团队举行联谊活动[EB/OL].[2013-2-20].http://www.lib.sjtu.edu.cn/view.do id=2757.
[14]高协.图书馆与机动学院合作教学改革项目获学校立项[EB/OL].[20113-01-20]. http://www.lib.sjtu.edu.cn/view.do id=2903.
[15]徐晓琳.谈我校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互换性及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1):50-53.
[16]孙彩杰,庄小峰.图书馆融入社会网络的案例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0, (11):57-60.
[17]范爱红,邵敏.学科服务互动合作的理念探析与实践进展[J].图书馆杂志,2010,29(4):40-42.
【嵌入式在的发展趋势】推荐阅读:
嵌入式毕业论文:嵌入式系统的应用06-19
嵌入式培训总结06-17
实习总结嵌入式11-11
嵌入式系统开发试题07-19
嵌入式开发学习心得11-16
嵌入式应用实践总结12-17
嵌入式软件简历下载01-10
嵌入式系统试题库09-20
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10-25
嵌入式笔试题及答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