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就业前景(精选9篇)
其实学环境的挺不好找工作的,如果能考上公务员那是最后,去环境的设计院也很不错,再有就是去污水处理厂,去环保公司。有的工厂也有环保要求得也需要学环境的,如化工厂,制药公司等。其实第一份工作干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积累经验。(天津科技大学)
就我们今年这批毕业生来看 环境科学专业是比较难就业的 几乎没有几个工作理想的 大多都改行了 没办法啊 被逼的 我们毕业后总得先养活自己 而不能守着环科不放 至于发展的话 当然还是去政府部门最好了 比如市政规划环保局等都不错.如果是进污水处理厂化工厂的话也可以 毕竟可以对口,前景也很看好 毕竟经济的发展必然回让人们重视环境 但那估计是67年后的事 假如能在老本行上坚持下来也会很好的.但当前找工作的话 从我们学校来看大多对口的转到仪器分析上去了 毕竟环科接触的仪器很多^偶尔还有个跑环保仪器设备的(青岛科大)
环境科学最好去环保局,污水处理厂那些单位只是单一的一面,去建设系统的也可以,比如说自来水公司,我是环境科学毕业,就在自来水工作(青岛理工)
最好的是去大型的企业,一般有配套的设设施。这方面要靠机遇。去政府和事业单位也是不错的,当然要考,退而去其次去政府办企业也是不错的。机遇很重要,看准了赶快定,我个人认为工作不是难找,是机遇问题,比如我,就收到好几个大型企业的签约要求,有的同学就一直没找到。找工作,看以后个人的发展环境最重要,一定要挑个有发展前途的(去政府是因为待遇好,稳定,其实发展环境不是很好)。(山东科技大学)
看你是从事什么方向的研究了 大气的 可以去气象局 据说今年宁波气象局 今年是硕士年薪8万 环保局 环境监测站 都可以去 事业单位 工作低 待遇好 要是有关系 以后可以考虑 升到局长之类的 还还可以去飞机场做天气预报 大气污染指数 搞水的 也可以去自来水厂 要是对工作没要求 只是要求工作环境 事业单位是首选(东北农大)
要当一个体面的白领那当然是去设计院了 最好是大点的 不要去那些小公司 拿人当驴用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也要屈就一下 毕竟做设计要的是经验 然后就可以考环境类的工程师 有了这个本本 混几年能拿到年薪十万左右 但是目前环境的就业情况正在好转中..行业也在发展中 一时可能不会待遇那么好 如果确实对此行业有兴趣还是不要抛弃本行 做做设计不错的..然后可以考公务员嘛 那待遇太好了 不过可能比较难 要求比较高...然后就是去化工企业 那就不是做设计了 可能是搞生产 管理之类的 发展的好的话比去做设计起点高一些 前途大一些 你要是硕士毕业的 还可以去一些科研单位 博士毕业的还可以去大学搞教学、科研(哈尔滨工业大学)目前国内的就业单位,分为公职(公务员、教师)和企业用工。企业内的岗位主要分为(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行政、财务、法律等岗位),所以,有一些专业,是通用型专业,比如市场营销、财会、法律、行政管理等,到那个企业都可以。
而其他的非通用型的专业,则需要选择相应的行业就业。比如学医药的,可以去医药行业的不同岗位(比如去医疗机构做市场推广、做销售、做研发等等),学环境的,当然也是去环境类企业的不同岗位。
而中国的环境类的企业比较少,除了政府的环保部门,大学的环境研究室,可以选择的单位就比如污水处理厂、环保类的公益组织,国外有一些环境类的咨询公司。或其他行业中,需要和环保企业打交道的岗位。具体来说,我认识的同学和朋友,基本上去了以下几个方向: 所以,环境类科学专业和生物科学一样,是比较理想化的专业。从就业的角度来说,这个专业在中国有点太超前了,市场需求有限,本科四年教的东西也和市场结合不够紧密。所以,真的有志于从事环保事业的人,要做好读研读博的打算。
报考这个专业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学这个可以帮助改善国内的环境现状,不过毕业后发现,如果改变中国的环境现状,从技术和科研的角度是很单薄的,更多的还是要靠政府的自我约束。所以,有志于从事环保事业的人,要做好和政府博弈的准备。
很多人毕业后转行了,但还是对环保有感情,而且真的希望能为环保做点什么。所以,当这个行业需要发展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力量来推动的。
为了支持科技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我们曾一度从地球上索取着资源。虽然是战绩辉煌,可回想起来是否也有些代价过大?环境污染严重、气候条件恶化、部分资源紧缺„„种种问题的出现,给我们如火如荼的建设敲起了警钟,人们突然醒悟,意识到了人与自然的真正关系。于是,环境问题正式提上议程,成了被受关注的焦点。
环境问题是个复杂的体系问题,除了加强各种政策管理之外,还必须培养专业人才并普及专业知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各大高校纷纷设立了相关的环境专业。环境专业属于化工类专业的范畴,在大多数人心中,化工专业就业前景不是很好,而事实上能源、信息、材料是我们人类生活发展的三大支柱,能源又是材料和信息的基础,所以目前像化学化工类这种专业培养的人才,它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像环境类专业随着其自身的变化及我们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加深远的发展。
环境类专业就业方向及能力分析
环境学专业是个庞大的体系,分类比较多,一般来说主要包括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管理专业和环境保护监测专业等,此外,也有高校设立了大气环境、生态环境、乃至环境法教育等系列相关专业,可以看出,国家对环境问题是相当重视的。
环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也比较广泛。毕业生可就职于政府的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资源咨询公司,或者到一些化学、制造、工程、采矿、石油等领域的公司中担任环境专业人员或工程师。例如: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城市规划与建设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应用技术方面的工作;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则可以就职于政府的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资源咨询公司或者在一些涉及化学、制造、工程、采矿、石油等领域的公司中担任环境专业人员或工程师等;环境保护和监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就可以去有关的环保部门、工矿企业、大、中、技院校,科研机构等从事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环境教育、环保宣传以及环保产业的管理等。
通过对环境专业已就业人员的统计得出:有40%的人员进入事业机关单位从事环保、监测及管理等工作;近60%的人员进入相关企业工作,其中有近50%是在生产型公司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在咨询服务型企业工作。薪酬方面也有所差别,大体说来,从事技术研究工作比其他一般性工作者的薪酬要高;在大型生产企业比事业机构薪酬略高。非技术类的工作者月薪较低一般在一、两千元左右,事业机构的技术类人员月薪在四千元左右,企业技术研究人员的月薪则可达六千元左右。
但是,就业范围广并不代表找工作就容易,还要看个人的情况,是否有从业的能力。那么环境类专业的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方向的同时,又该具备哪些专业能力呢?独之秀职业顾问分析:首先就是专业知识,这就不必细说了;第二是观察分析能力,环境问题有其延续性,也有突变性,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才能把握问题的关键;第三是研究操作能力,理论的运用永远要求灵活和进步,要与实践不断摩擦,才能相互促进。
环境类专业能力培养
现在,很多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都比较看重证书,总认为证书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证书越多越可以给自己带来机会。对此,独之秀职业顾问指出:有的时候证书是可以为自己赢得一定的肯定,但这不是绝对的,证书不在多而在于精,要有针对性,以能突出优势为准,盲目的罗列证书却容易埋没优点,只能适得其反。
环境类专业自身的这种专业性很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也比较高,同样,外界像用人单位,他们对毕业生的能力资格也是非常看重的,在这种情况下,有相关的证书还是有用的。不过在选择证书考试的时候,应该慎重一些,不要一味附庸潮流,或是抱有多多益善的想法。
以环境保护和监测专业为例,考取“分析中级操作工证”和“分析高级操作工证”是此专业本身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可以就自己理想的目标职业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证书,像从事室内环境工作的可以考取“室内环境检测中级证书”、“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等。还有一些基础的应用证书如“英语一级证”和“计算机中级证”,等也是用人单位会考虑的。
考取与则业倾向相应的一些证书对毕业生本身及求职都是有所帮助的。独之秀职业顾问指出,考取证书不仅在于领取证书的结果,更在于考取的过程。学生在准备
考试的过程中,肯定要认真的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操作技能,这是对其自身能力的强化和提高。
要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不仅专业能力过硬是必须的,而且一些基本能力的具备也是不容忽视的。各项工作之间都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出现独立、单纯的工作,正像做翻译不仅要有语言基础还要有表达能力,做服装设计不仅要懂裁剪还要懂美术一样,环境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在专业之外,掌握一些必备的应用基础能力,否则很难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实用标准。像前面提到的“英语一级证”和“计算机中级证”,就是对基础能力的提升,也是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应用能力。拿环境科学专业来说,它本身就是汇集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环境地学、环境管理学、又融合系统学、信息学、工程学、法学、经济学、人文学等学科的一个交叉性、综合性的专业,所以这个专业的学生不论以后从事教学、科研还是管理方向的工作,都应该具备人文、经济、法学等相关知识。这要求学生从在校期间就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充实知识结构体系,在从书本中涉猎知识的同时,不妨多参与一些实践活动,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环境类专业能力提升
有 些专业知识仅仅通过学校课堂是很难完成的,毕竟教学时间、具体条件有所限制,学生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进行自我补充,阅读部分相关书籍。在此独之秀职业顾问介绍以下几本著作,仅供参考。
《环境监测实习》 李广超著
这本书是环境保护与监测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的配套教材,它融合了环境监测工作的组成、步骤以及环境监测必须遵守的技术规范,以便于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环境监测实习,更快地掌握环境监测技术操作规范。同时,这本书作为学生实习的指导性教材,对实习内容、实习地点、实习纪律、实习报告及实习成绩的评定等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并在每章都附有实习要点和练习题,可以作为环境保护与监测专业的学生用书,也可以作为指导教师及从事环境监测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环境管理》 张高立 李明庄 主编
环境管理是在环境保护的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环境管理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科学与现代管理科学交叉的新兴学科。编者在总结多年环境管理教学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环境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发展趋势,编写了这本教材,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环境管理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促进环境管理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环境工程》 陈湘筑 郭正 主编
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水污染防治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振动与其他公
害防治技术,固体废物的处置与利用原理及基本方法。在系统介绍传统的治理方法的同时,根据中国的国情,收编了一些高效、节能、低消耗的治理技术。本教材可供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管理专业大专班使用。
《环境评价》 胡汉明 梁晓星 主编
环境评价是从环境质量这一基本概念出发,评价社会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行为、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旨在有效地加强环境管理、防止污染,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本教材讲述了环境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环境评价的发展状况,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环境评价的全过程。这几本书籍主要都立足于专家的实践经验,既有具体专业的针对性,又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对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有所帮助。
另外,独之秀职业顾问提醒:实习是学生接触实际操作的好机会,选择实习单位也很重要,应该尽量与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吻合。这样一来,在锻炼了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对工作形式、程序、环境有了大体了解,有助于就业后更快的适应、投入到工作中去。不要去盲目的参与太多实习,这样反而容易打乱原有的知识体系,给以后的就业选择带来负面的影响。
很多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搀杂着想当然的成分,容易出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实习则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渠道,通过实习可以有效的解决“眼高手低”的问题,让学生在经历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真实的操作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捕捉问题的敏锐度,还能够提高他们研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1 硕士研究生就业意向的现状
对于每个硕士生来说, 从考研到读研这过程, 无论是金钱还是精力上都付出了较高的成本, 他们对个人的发展和职业有着较高的期望, 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够通过2~3年的硕士阶段学习迈向更高的职业起点。因此, 他们的求职意向集中表现出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 向收入待遇丰厚的行业, 向学术气氛浓厚的高等学府和科研单位三个方向集中的特点。在社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 就业出现了“拥挤”和竞争, 人才“供过于求”的市场行情必然导致人才买方市场的形成, 招聘单位对硕士生的求职提高了门槛, 对于技术型的专业来说就业并不成为问题, 但是对于软科学来说, 形成了研究生就业瓶颈的现状。
(1) 到高校应聘不如博士。
(2) 到企业应聘不如本科。
(3) 女硕士就业面窄。
(4) 大龄硕士生机会少。这些情况面前, 很多高不成低不就的硕士生夹在中间, 进退两难。
2 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念的新变化
硕士生的择业观念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硕士生的择业观念是不同的。尽管国家从政策和法律频频出招, 但是, 很多硕士生在面临这个难以一时解决的社会问题时, 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择业意向和求职观念, 降低自己的标准, 逐渐的把自己的选择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在2005年4月浙江日报记者毛传来在记省人才市场招聘中研究生开始“甘心”到基层工作报道中写道:“招聘会令人兴奋, 前来应聘的毕业生打破陈旧观念, 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样不但有利于我省人才的合理分布, 也有利于研究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根据调查数据分析, 硕士生求职的新特点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硕士生已逐步认识到就业压力, 他们想通过继续升学和在一段时间内实现就业来加以缓和。
(2) 硕士生实现就业的主动性已明显增加, 自主寻访和集市洽谈已经成为求职的主要方式, 两者相加已近80%。
(3) 专业对口的观念已不占主导。
(4) 硕士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已有一定的基础, 占8.79%。
(5) “一次就业, 决定终身”的观念, 对硕士生的影响力已经很小。
(6) 硕士生力求通过短期的努力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的期望很高。
(7) 收入预期日趋理性。
(8) 硕士生到基层工作已经逐渐克服了观念上的障碍。
3 硕士研究生应该树立科学的求职意向和就业观念
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现状告诉我们:“市场导向, 政府调控, 学校推荐, 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政策, 这种“自主择业”的现状更要求硕士生随着环境的变化转变自己的求职心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 树立科学的求职意向, 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 实现个人价值。因此,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建议硕士研究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调整心态。
首先, 硕士生应该在入学后有意识的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 然后结合理想去认知理想中的社会职业本身的性质和职位对于就职者素质的要求。有的放矢的打造自己, 使自己通过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阶段, 利用学校和社会的资源为自己充电,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自己在就业中提高竞争力做充分的准备。当然, 每个人本身都有一些潜在的能力, 是必须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出来的, 因此, 建议硕士生在读研期间, 应该多参加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 才能更有利于发现自己真正的能力, 发挥自身优势, 找到自己的天职。
其次, 当前很多硕士生选择用人单位过程中表现出短视性, 首先关注的是薪水多少, 就业城市是否是发达地区, 就业单位是否为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企等较稳定的工作, 这些无疑都使就业出现了区域、行业的不平衡。导致人才流失, 学无以用!要知道:对人的一生而言, 在就业决策中优先发展事业应是硕士生择业的重要原则。做好定位确立合适的就业目标在选择职业和确定目标单位之前应该从环境分析、企业分析等方面评估职业和目标单位的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要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完全一样, 要努力找到个人客观条件、个人志愿、国家利益基本一致的最佳结合点。发达地区大城市虽好, 但是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且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一些基础较好的中等城市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已经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能容纳更多的高级人才, 并提供实现人才价值的良好环境。因此, 硕士研究生在择业时如果把区域放得广一些, 就业的难度会大大降低。
再次, 增强求职技巧。硕士生在应聘、面试时要有恰当的技巧, 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真实需要, 了解面试技巧, 以便达到有效沟通, 使用人单位了解该生自身潜在的能力和特征, 顺利走向所求岗位。
最后, 职业不等于事业。寻找自己的事业是一个人较高的生活追求, 这需要每个人经历“从业过程”, 才能在社会实践中找到自己“天职”。面对改革发展的现代社会, 始终从事一种职业而不变动的的思想是不现实的。因此, 硕士生就业, 应该转变“就业=事业”的就业观念。努力从基层做起, 先就业, 再择业。在现今就业难的现状面前, 面对五光十色的职业岗位和高标准的社会要求, 应认清社会需要, 运用科学的求职观念和择业意识是提高择业能力, 掌握择业艺术, 实现择业成功, 为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语
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尤其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下, 硕士研究生应该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位置, 既不要好高骛远, 也不要悲观失望。要从仅懂专业知识的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发展, 提高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虽然硕士研究生在就业问题上难免感到困惑, 遇上挫折, 但要是定位准确、沉着应对, 相信自己的实力, 就会找到理想的工作, 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何淑云, 姜林.对当代研究生择业观和择业意向的剖析[J].高等建筑教育, 1997 (1) .
[2]张仲彬, 徐志明.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 2008 (25) :5.
[3]孙占久.研究生就业难得应对策略[J].中国研究生.
[4]刘颖.浅谈新时期研究生的择业观[J].财经界, 2006.
[5]陈钧浩.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 (28) 5.
[6]希尔.研究生就业观念趋于务实[J].陕西:陕西教育, 2006:1~2.
[7]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分析与应对[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0) .
关键词:草业科学;就业形势;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07-02
中国草业科技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草业效益、草业科技教育总体水平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由于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暴发,现在一些国家、一些部门的经济正在复苏,但其负面影响还广泛存在,如失业率增大、家畜饲料上涨、畜产品安全等问题引起了草地畜牧企业效益下降,也恶化了就业困境,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去企业就业的积极性[1]。甘肃农业大学的草业教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草地畜牧业和草坪业的发展培养大量人才,并创立了“四个生产层”、“季节畜牧业”、“草地成因学说”、“综合顺序草地分类法”、“畜产品单位法”等理论思想,为草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由于存在着就业难的大问题,限制了学科的发展。因此,针对当前特殊历史背景,分析草业人才需求变化,认清企业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差距,推进草业实践教学改革,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
如果把高校毕业生看成一种蕴含技术、道德文化等方面财富的产品的话,社会需求的增加会对产品质量产生极大促进作用,也会主导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效果。因此,根据高校毕业生分配和学习方式的变化,可以将其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第一阶段:统包统分时期。即从解放后到2000年,这一时期高校招生人数变动很大,但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人数在缓慢增加;这个阶段的毕业生分配以国家计划分配为主导,学生由户口所在地政府负责分配,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自我奉献,学生的自主选择度低;这一时期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的招生也是面向全国,人数有限,毕业生在生源地的就业小,社会上有人曾称甘肃农业大学是培养“县长”的院校,这个时期属于“精英”教育阶段。第二个阶段:国家计划分配和市场分配并行时期。在我国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并将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带动下,大众高等教育呼之欲出,也就开始了高等教育的量的扩张。在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人口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大学教育于2000年左右开始了扩招。这标志着大众教育阶段的到来;相应地国家的毕业生政策也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就业制度,过去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变成了政府、学生双向选择行为,择业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政府和学院起推荐作用。但是,国家有限的计划内分配名额,远远满足不了扩招的需求,2010年毕业的600多万大学生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应还剩60多万尚未就业。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目前,全国有草业本专科专业20多个,达到年培养本专科生1200名,硕、博士近200名的培养水平,从事草原畜牧和草坪业的人数不到其中三分之一。这几年,大致情况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考研,进入就业缓冲时期,社会上称这种现象为“被考研”,一边违心地攻读学位,一边创造好的就业机会,2011年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本科毕业167人,应界考上硕士的有45人,占总人数的27%,有的学生还在为自己心仪的学校而努力复习,如果班级内女生较多,考研比例还会增加;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进草业、畜牧或其他公司,提升个人技能,逐渐实现创业梦;其余三分之一学生,分回原籍,汇入年年增大的招考大军,“逢进必考”,有许多草业科学的毕业生就在为了一个相对高福利、稳定的工作而不断参加这类考试。扩招以前,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文凭是敲门砖,进了事业单位,工作环境比工厂噪声小,工作中不出意外的话,都能干到退休,领到退休金,所以人人想上大学,学生苦学,家长苦供,老师苦教,这是一个美梦。但是,“毕业即失业”“教育贫困户”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就业形势的变化,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面对这种教育困境,我们一方面期待着教育和社会改革,同时高校和大学生更要抓住时机,针对社会需要,努力实践,增强内功,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是在人才济济的今天脱颖而出、立于不败的明智之举。
二、关于提高草业科学就业的设想
2010年左右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一方面大量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又为招不到员工而犯愁。甚至个别大学毕业生连最简单office都不怎么会,怎么快速适应企业工作?技工岗位大量空缺,让企业的生产步履维艰;学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训机构,必须尽快反思教学过程的不足。当前,多数学生并不凭借专业知识而就业,而是以专业性不强的综合能力完成工作,学非所用,这也对部分教师的专业教育自信心产生了打击。针对当前现状,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建议。
1.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习能力。从当前国内高校教学过程分析,教师的教学过程具有主动性和强制性,如果你学这个专业,不管有无兴趣,笔试你必须过关。教材与生产环节相比,教材讲基础性的、讲成熟的理论,按成书周期大概落后于生产5年左右,考前一周复习足可应付过关,因此考试高分与能力提高是两回事,不学你拿不到学分,学了如无经验积累又有何用?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大学所学差距太大,学习兴趣不浓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在这种学习兴趣普遍不浓的情况下,四年大学应该学习什么?一是积极参加实践教学,熟悉牧草栽培、加工和营养成分评价过程,熟悉牧场规划和草坪建植方法,这些都是实用技术,不仅要加大学时,更要排除门户之见,聘请一些社会专业人员上讲台,增强信息互动;二是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凝炼独特的思想和方法,培养文明习惯,提高探索型的学习能力,这些可以受益终生。
2.建立院校企业平台,促进学校就业能力建设。由于学校的努力,2010年底与用工单位签约的学生较多,有高尔夫公司、养殖企业、园林绿化公司、化肥和农药销售企业,能占到到本专业毕业生的20%左右,但是最终能坚持在公司呆下去的不到毕业生的5%,大部分不考研的学生经过权衡利弊,决定回家参加各类面向农村的就业考试。这种现象说明草地管理、牧草栽培专业的应用领域非常狭窄,产业基础非常薄弱,吸纳就业能力差,因此加大校企长期合作,有助于端正学生就业态度,推进可行的就业实习计划。一位在新疆泰昆集团参加了2个月实习的草业科学的学生,他的学习体会可以代表很多毕业生的心声。虽然车间工作又苦又累,他认为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和专业知识,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并将主要不足总结如下:①急功近利,心情浮躁;②社会经验不足,不能迅速适应社会;③专业实践知识缺乏;④意志不坚定。所以学校和教师要坚定树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重要导向”的观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完善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实现社会角色的合理定位,从而为学生具备充分的“就业力”,选择理想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3]。
以素质教育的标准来评判教学过程,能看得见、能马上用得着的技能如英语、计算机及网络知识,这些学生比十年前的学生大有提高,他们有很好的基础,很强的上进心,如能给予热心的关怀,使之尽快地融入企业文化,他们会成长得更快。
3.提升草业科学社会影响,减少就业门槛。在青海湟源职业技术学院,其草业系毕业生可以参加两种职业认证,即牧草栽培工和草地培育工,这种明确的职业认证标准,有助于在社会上对号人座;相反,许多草业本科生会在人才市场上遭到诘问“草业科学是干什么的?”,由于学习内容主要涉及草原生产和草坪管理,在城市人才市场上很难找到对口工作。同时在全国各地的公务员考试中,包括法律基础、图形推理、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等课程,均与草业专业知识相差十万八千里,更明显的是草业科学限制性较大,如《2010年甘肃省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简表(市州)》中,招收总人数1123人,其中畜牧专业需要人数仅2名,而草业科学的名额为0个,其他不限专业的如工商行政管理和税收征收及管理职位为252名。人们不禁发问,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是国家重点学科,为什么在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考试中被排除在外呢?对此怪现象,可能有两种解决途径,一是取消公务员报名时的专业限制,二是顺应国家草地建设的形势,提升草业科学为一级学科,扩大社会认知度。
参考文献:
[1]边文霞.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现代财经,2010,30(4),92-97.
[2]常万里.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8),55-56.
大气科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点的特点,要求学生知识面广泛,不仅要掌握气象知识,还要具备相关行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大气科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进行人文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大气科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气象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煤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以及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这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已经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新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确立了保护环境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并对环境污染和生态治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规定。
2. 企业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对环境专业的需求分析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 对环保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通过对表1中的40家位于辽宁省的监测公司、咨询公司、工程公司以及科研单位的调查, 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各企业的调查, 除了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及外资企业设有专职的环保员外, 其他的企业都是兼职环保员。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 需要企业设置专职的环保员, 管理企业的环境保护档案及污染物排放申报等工作。对于环保咨询公司, 尤其是近年来出现了很多私营环保咨询公司, 这些公司发展壮大需要更多的环保专业人才, 比如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清洁生产、突发环境应急预案以及ISO14000体系认证等专业人才。
3. 环境专业设置方向及每个方向应掌握的核心知识分析
通过以上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对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的需求可以把对环境专业的人才需求归为两类:
3.1 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环保工程公司、环境设计研究院、环保设备公司等。环境工程专业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为:3.1.1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包括CAD制图) ;3.1.2 环保设备基础及环境工程学;3. 1.3大气、水污染控制工程及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3. 1.4物理性污染控制。
3.2 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科学的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政府机关环境保护部门、环境保护咨询公司、科研院所、环境监测机构等, 从事的主要工作为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境监测、清洁生产、突发环境应急预案、ISO14000等。环境科学专业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为:3.2.1环境学概论及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等;3.2.2环境影响评价;3.2.3环境监测;3.2.4环境咨询实用技术-环境监理、清洁生产、突发环境应急预案、ISO14000等;3.2.5大气、水污染控制工程及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3.2.6物理性污染控制。
结语
通过对环境专业本科就业形势与就业方向的研究, 建议环境专业的本科设置两个方向-环境工程方向和环境科学方向, 然后对选择这两个方向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课程设置, 以培养适应不同用人单位对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
摘要:本文就近年来环境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进行了调查研究, 以及企业对环保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对环境专业具体的设置方向提出了建议, 主要设置方向分为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方向。既为环境专业的学生更好地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提供指导, 又能够给用人单位培养出更适应其需求的环保人才。
关键词:环境专业,就业形势,就业方向,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参考文献
[1]陆豪, 吴祖良, 江博琼, 李济吾.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1, 00:206-209.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0, 03:1-14.
[3]吴奇, 金文, 雒新峰, 俞赞琪, 刘小冲, 高宇.环境专业教学体系结构改革探索——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
[4]徐建平, 蔡昌凤.环境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J].皖西学院学报, 2011, 01:59-62.
这个只经历过一次完整周期的年轻产业,将面临一次大的动荡和洗牌。如果说此前争吵的焦点在于该不该调控,现在则变成了:调了又怎么样?以今日楼市在整个经济中的关系之重、影响之深,这次转折中当事各方谁怕谁不怕,怕的是什么,都不是表面看来那么轻松明白。
在这个前景不明的博弈中,我们无法完全相信任何一方的说法——不管是行业协会的安慰,地产大鳄们的自辩,还是政府官员的明见、学者的看法。很多时候,那些强调自己的观点最权威、最客观、最公正的话,都有显而易见的欺骗性。
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向记者说过:“这次调控是市场供应和需求商业调控,重点调控需求。而需求调控里面,重点是遏制投资需求,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肯定能够合理的调控,房价我想基本趋向稳定,目前的增幅应该有所下降。”
刘志峰说,总体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已由过去多年的需求不足转变为局部性、结构性的需求增长过快。而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发展中主要有几个问题:一是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二是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三是商品房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凸现;四是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刘志峰还就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及中介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鼓吹房价必涨的言论给予了批驳。他表示,2004年以来,一些房地产项目投机炒作现象严重,投资性购房大量增加,非理性因素不断积累,增加民众对房价上涨的心理预期,推动了部分楼价短期内快速上涨。
在上一轮的房地产泡沫中,商业银行是一个被拖下水的受害者。现在他们仍然是房地产业最大的债主,在紧锣密鼓的银行改革和宏观调控中,中央银行对房地产业一直密切关注。
当房地产的热度一再升高,银行对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让央行感到担心。除了三令五申商业银行提高对房地产信贷门槛以外,央行试图以金融手段对房地产热釜底抽薪。金融市场的缺陷自然应当以市场的改革和规范来改进。当然,对楼市调控并非央行分内之事,所以它的某些越界举措招致市场的强烈反弹也不奇怪。
2005年11月5日,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出现在“房地产金融年会”的会场上。她没有像以往的央行官员习惯性地批评房地产过热,反而提起了1998年央行支持房地产发展的信贷政策。同时她承认,国家在停止对房地产的投资之后并没有放开相应的融资渠道,是导致房地产发展过度依赖银行资金的主要原因。她建议大力推进房地产企业的股权信托、私募、上市和发行企业债,促使房地产资金来源多元化。
全球房地产的资金来源是多元化的,在纽约,一般房地产投资只有10%来自开发商,10%来自投资商,10%是夹层贷款,10%来自股权私募和发行公司债,其余60%是银行贷款。另外海外上市、股权私募、地产基金在国外都有很成熟的模式。
放开管制是一条活路,只是以国内资本市场的现状和房地产企业的成熟度来看,这条路还相当狭窄。
易宪容的观点很鲜明,认为,要想真正规范国内房地产市场,应该从严格银行信贷下手。他研究发现,近几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房价飚升,最为重要的原因是银行信贷的低成本及银行信贷的易获得性。这些促使了大量民众进入房地产市场,造成了国内房地产市场个人消费需求的虚假繁荣。在欧美发达的市场国家,美国的个人住房自有率2001年仅为68%,欧洲不少国家个人住房自有率仅为了30-40%,香港也只在50%左右,但是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刚发展几年,个人住房自有率则达76%!这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易宪容坦言:“要保证国内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就得从房地产最为核心的银行信贷入手,提高利率,增加银行信贷资金之成本,改变银行信贷资金的易获得性,再加上其他措施辅助,国内房地产市场才能够真正稳定的发展了。”
“中国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是市场专业化分工不够,房地产商既做开发又做销售和运营,力量过于强大,业主无法与之抗衡。”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杨健说。
这种形状有一点像全盛时代的恐龙,看似不可一世,但在迅速变化的环境面前就有灭顶的危机。也有些聪明的恐龙会进化成新时代的强者,不过它已经不再能独霸食物链的顶端,而要和很多其他的动物分享资源。
链接:
房地产泡沫的二个版本
当年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属于典型的地产价格泡沫。日本六大城市的地价指数,在上世纪80年代的10年间上涨了5倍,在泡沫鼎盛时期,据称其地价市值总额高达4000万亿日元,相当于美国地价总值的4倍,土地单价为美国的100倍。可惜好景不长,1991年以后地价暴跌,房地产市场崩溃,遗留下来的坏资产在银行账簿上至少高达6000亿美元,日本从此陷入通缩深渊。
摘要: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对食品的需求量势必剧增。方便、速冻、保鲜、保健、微波、休闲、儿童、老年食品及健康饮料和调味品将风靡全球。食品行业的“大输血”为食品专业教育指明了方向。与世界的接轨,使我国食品市场与流通秩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制度的大量引入,为食品工业毕业生大显身手提供了舞台。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前景、就业
食品工程类主要是食品生产、食品加工的一些流程、工艺,这是他将来要学习到的,同时还有食品成份的分析,食品的检测,将来他的就业方向,一个是在食品生产企业做质量检验、成份分析,另外还有一些食品安全的检测检疫部门也需要这样的考生。
不考研的话,这个专业毕业后工作对口单位主要有:海关,卫生防疫站,疾控中心,食品药品管理局,粮食局等不过这些没有关系不好进,你懂的。其他的就是食品企业,虽然目前很少有机构雇佣专门的食品安全负责人,但是就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无疑是食品专业就业前景很好!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它在一个国家工业体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我国又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对食品的需求依然很大。更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单一温饱型逐步向五彩缤纷的精品科技型过渡。
食品专业本科毕业就可以工作了,考研也可以。你最好还是先把专业了解一下,可以到学校网站和bbs,或者找学长多多了解。学校里有选课制度,只要该专业得学分修够标准就可以拿学位了,你可以先选一些食品的课程读,考虑成熟了再转。
食品专业研究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吃饭问题,其作用不可低估。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食品工业生产中所用的加工方法、过程和装置,她是食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设计基础,涉及化学、物理、农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学工程、生化工程、机械工程、人体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治理与工程等各门学科。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对食品的需求量势必剧增。方便、速冻、保鲜、保健、微波、休闲、儿童、老年食品及健康饮料和调味品将风靡全球。食品行业的“大输血”为食品专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维持生长与健康的第一需要。正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食品工业与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并称为国民三大支柱产业,在我国,食品科学被科技部定为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它的下面,以前曾设有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烟草工程、农产品贮运与加工等多个具体专业,但教育部颁发的最新专业目录中,已将这些专业统一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这样使得食品工程的专业领域大大拓宽,有利于我国食品工业培养更多宽口径、复合型的现代科技人才,更有利于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食品工业正在向着科学化、自动化、大型化方向发展。食品工业在国内外的竞争,最终体现在技术竞争与人才竞争上。食品工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培养。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了培养高层次食品科技人才的教育体系。这些高校毕业生分配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食品科学类毕业生除继续深造,报考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设计单位,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和设计工作。去向大致如下:大、中型食品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从事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工作;有关公司的业务管理部门,从事经营销售、企业管理等工作。
正如前文所述,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它在一个国家工业体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我国又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对食品的需求依然很大。更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单一温饱型逐步向五彩缤纷的精品科技型过渡。据最新的资料显示,反映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百分比的恩格尔系数,我国城市为44.5%,农村为53.4%,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上40―50%的平均水平。它表明传统的食品制造与食品简单加工在食品工业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关注健康、营养,并已形成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食品企业不断出现,它们已经创出了很多驰名品牌。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营养保健食品、生物食品、食品的精深加工业将有较大的发展,对高
素质的专业科技人才将有极大的需求。那些学有专长,又勇于开拓创新的食品专业毕业生将会成为这些新兴企业的主角。
与世界的接轨,使我国食品市场与流通秩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制度的大量引入,为食品工业毕业生大显身手提供了舞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伴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工业也在进行大改革。今后的食品工业,将会摒弃传统的生产加工模式,向着高科技高附加值,向着食品工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以岗位研究、课程调整、课程建设为就业保障。在素质设计上,针对现代技术基础的食品企业技术需要、质量竞争需要和毕业生岗位成长需要,设置4个能力培养体系,保证与实际需要对接和与成长需要对接。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兼顾了学生上岗和成长的需要,从工艺能力、机械操作能力、品控能力、食品企业管理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为学生奠定就业和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成长的扎实基础。建立一体化校企合作体系。集就业、实习、实践教学、课程改革、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功能于一体。信息有效传递,不走样,更容易、更及时地引发关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深入思考,更便于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建设。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就业需要。
目前人们特别关注食品安全,因此食品安全方面的人才就业应该不成问题。同时,人们对于食品营养和健康饮食的需求也使营养学家和膳食学家有稳定的就业。相信,食品专业就业前景将会愈加光明。
相信,食品专业的就业前景将会愈加光明。
【就业现状】
最近几年受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及食品工业普遍效益不佳的影响,食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陡然增大,根据国家教育部最近公布的直属高校99届毕业生就业率显示,食品专业最大的载体高校——轻工、农业院校整体就业率均不高。同一院校内部,食品专业相对于计算机、电子通信等专业而言,也是非常冷清。就目前而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冷门专业,在招生、就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个专业还是很受重视的,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各项政策的落实,食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会有所改善。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质量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近几年来食品就业开始升温,相对于经济、电子、计算机等行业而言,食品因钱景不佳,依然难以受到人们的亲睐。
一般而言,目前食品就业的本科或研究生就业情况相比金融、IT、自动化、电气、材料等学科确实不大好,国内行情如此,接连不断的食品问题也说明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在国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才出了很多事情:地沟油、毒大米、毒奶粉、三聚氰胺、瘦肉精。
食品属于快速消费行业,附加值少,起薪较低,包括江南大学等毕业的研究生也基本如此,也有个别学的好的去Mars、中粮、茅台等做研发的,这类岗位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具体就看个人能力和外语水平等综合素质和表现了。
360行,行行出状元的,未来人们对生活质量、饮食和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个人觉得食品行业的发展还是很有前景的,食品深加工、合成、保健品生产、食疗等都有不错的市场前景和应用,如果能在食品行业做出突破性创新,为缓解或消除非洲等国家的饥荒问题做出突出贡献的话,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如果能用稻草等合成营养和风味与真实禽类蛋白质一样的食品,对人类也将是莫大贡献,
所有这些从理论上都甚至是可行的,但有很多空白等我们后人去努力一个个实现和圆梦。
【工资待遇】
截止到 12月24日,324005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994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68元,0-2年工资4243元,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31元,6-7年工资6818元,8-10年工资7685元。
【招聘要求】
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85%;不限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45%;本科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45%。
【就业方向】
一、从事对口行业: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各类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设计、新产品开发、质量检测、经营管理等工作;食品的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食品质量监督、海关、商检、卫生防疫、进出口等部门的产品分析、检测工作;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工作等。
二、从事非对口行业: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一些专业性相对要求不强的行业,例如销售、管理培训生、银行、公务员等行业。
【就业岗位】
化验员、市场 营销专员、销售工程师、品控员、销售代表、品管员、研发专员、储备干部、生产经理、生产技术员、技术员、技术支持工程师等。
【城市就业指数】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广州。薪酬最高的地区是盐城。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广州[108个]、北京[88个]、上海[82个]、成都[36个]、深圳[20个]、厦门[18个]、天津[18个]、长沙[17个]、青岛[17个]、郑州[16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盐城[12499元]、北京[6530元]、惠州[6514元]、上海[6255元]、厦门[5365元]、广州[5221元]、南通[5182元]、深圳[5149元]、佛山[5137元]、温州[5039元]、杭州[5026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轻工纺织食品类,其中轻工纺织食品类共15个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轻工纺织食品类专业中排名第4,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63位。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社会就业环境
[作者简介]李萍(1953-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商务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北京100025)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058-02
一、问题的提出
据有关资料报道,从“九五”到“十五”,GDP年均增长率由8.6%提高到9.5%,而就业人数由804万人下降到748万人,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加量由94万减少到84万人。①而2007年,社会提供的新工作岗位900万个,但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就达495万人,②占新就业岗位的半数以上。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我国政府、家长、学生的巨大压力,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经济学认为,当某个国家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时,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大,就业率应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步增长,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毕业生,一直是有保障的就业群体。但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知识化程度的提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每年以8%~10%速度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就业,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生的就业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有人将这一现象归结为大学扩招;有的认为是教育质量下降,高校教育理论不联系实际,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的认为是8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创业精神不强,等等。总之归结到一点:中国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就业负有主要责任。
二、中国高等教育对学生就业是否应负主要责任
从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及授课方式看,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为此,高校多年来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包括取消教授终身制、建立教师末位淘汰制、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实施案例教学、模拟情景教学、不断创建社会需求新专业、调整陈旧专业、建立实践基地、实训基地等,想尽各种办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业能力等,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得太快,教育的改革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总体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仍没有多大起色。为此,国家教育部门又提出就业率与招生入学率挂钩的措施,硬性推动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就业率与招生入学率挂钩实施了几年,大学生就业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峻。为什么单凭教育界的努力解决不了就业问题?笔者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综合性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单方面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对当前的就业环境进行客观的分析。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环境分析
1.城市规划和建设没有预留毕业生就业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加快,加之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北京的房地产业蓬勃兴起,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但与此同时,人们却发现生活的便利程度受到影响,尤其是北京新建的几个大的住宅区,如回龙观、天通苑、望京、翠城等,居住人口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由于新建社区初创时商业网点少,居民购买生活必需品都很不方便。新社区、新环境,先划定范围,开辟个新市场,本可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个好机会,但城市规划中既没有预留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也没有临时为大学生或想创业的人员留出创业的空间,各种服务设施难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仅就回龙观而言,规划总居住人口为30万人,目前入住已超过10万人,但目前的商业网点仅有京客隆、物美和华润三家综合类超市,而经营面积都不足1万平方米。
垡头地区是北京市发展规划的十大社区之一,随着焦化厂的搬迁,翠城、华侨欢乐园、富力又一城等居民小区的开发,居住居民由2002年的2~3万人猛增到近20万人,并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方圆10里内,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建设至今迟缓,没有购物的综合大型超市或商业服务区,仅有一个不足5000平方米的中型京客隆,居民购置服装、家电、家具等高档商品,仍需前往市中心原有的几个大商业区,不仅造成了交通拥挤,也给市民造成生活不便;银行储蓄所也没有新的改善,旧有的一家工行、一家农行面积很小,工作人员少,难以应酬近20万人每天办理的各种银行业务,银行门前每天排长队,等待办理业务至少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因办理业务时间耗费长,顾客怨声载道,经常与工作人员发生矛盾;没有大、中型的医疗服务中心,仅有一所小型的化工路社区医院,在感冒患病高峰期,连打点滴的护士都难以找到。
2.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难以落实,力度不够。目前,北京市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刚刚出台,2006年1月北京市政府才出台“关于大学生创业三年免收8种费用”的政策;2007年3月“两会”结束后才刚刚决定取消居民区内“禁商”的禁令。由于创业的起点高,地点、空间受到限制,加之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摆地摊”已没有合法的空间,利用自家住宅创业前段时间也不允许,现时代的初期创业成本增大,风险增大,致使现代大学生们几乎很少有毕业后自己创业的冲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虽有,但落实却很难。
3.单位招聘条件苛刻,难以接受大学毕业生就业。由于要求就业的大学生人数多,就业机会少,各单位要人的数量有限,所以招聘单位的应聘条件规定得很苛刻,比如需要2~3年的工作经验。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为了学业很少有工作经验,有的人为了了解社会,经常利用假期去打工,但也仅限于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而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单位对学生的这类实习几乎是100%不接受。再加上目前很多企业认为有商业机密需要保护,大学生实习机会难找又怎会有工作经验?要求学生走向社会,社会又拒绝为他们提供机会,毕业时又要求有工作经验,上学学习与就业机会就成为一对矛盾。
4.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垄断式经营对社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带动不足。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仅十四五年时间,尽管发展速度快、变化快、改革的步伐也快,但由于计划经济所建立起的经济基础和管理体制一时难以彻底改革,法制化还不完善,由体制问题导致的垄断式经营限制了新人创业的机会,使个人的创业难度增大,垄断式经营单位人员流动性差,但工资高、待遇好、工作稳定性强,先进去的人占上位,后面的人难以进入,这更增加了人们对稳定性强、收入较高、风险较小的垄断行业工作的向往。创业的艰难吓退了很多人,人们宁可托关系、找熟人进入一个好单位,也不愿自己创业冒风险。由此引发三个社会问题:(1)有限的岗位数量与众多的竞争者加剧了这一岗位竞争的激烈程度,给想进入该行业的就业人员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想方设法寻找各种渠道和机会,进入垄断性行业,正常渠道进不去,只有找人际关系,使岗位的竞争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2)给贪污、受贿创造了机会;(3)使社会创造新岗位、新工作、新职业的能力减弱,因垄断式经营不会允许更多的竞争对手进入该行业,这就限制了该行业工作岗位的开发与创造,同时新的创业者也很难与实力雄厚的垄断公司抗衡。
上述不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的形成,究其根源:第一是城市规划的问题。城市土地规划和建设设计部门忽略了人们居住环境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问题。居民区的建设不仅是解决居者“睡觉”问题,或仅“有其屋”的简单问题,而应将方便生活、方便就业联系在一起,这不仅可为居者提供生活的空间,还应为居者提供就近就业或创业的机会。第二是经济利益的问题。各单位之所以要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或待业人员,是因为成熟的工作人员不仅可减少培养成本,而且可降低招聘人员因不满意工作而自行跳槽的风险成本;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机会成本和创业成本间也要进行利益的选择,当创业成本和风险增大后,自然会转向社会所提供的有限岗位的竞争中,致使就业成为难题;垄断经营者考虑的更是经济利益如何长期不受侵害的问题。可见,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同时也影响北京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尽快改善这些不利因素,创造一种鼓励创业、不断开发新的就业岗位的大环境,是当前尽快缓解就业问题的积极态度。
四、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的建议
1.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充分预留居住区服务市场和商业街的建设与发展空间。当前,北京城的居住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随着北京二环内城区的改造和建设,居民居住密集区逐渐在向四环外转移,新的人口密集中心区已经形成,这也正是新的商业中心形成的有利时机,同时也是缓解城区交通压力的有效时机。利用在新居住区开发新的大型商业服务网点及各种配套的文化、生活等服务设施,扩大就业渠道,不仅百姓生活方便,交通压力也会缓解。因此,尽快在四环、五环内外开辟几个新的大型商服区,并将商业服务区建设与商业街建设相结合,增建街区店面、门市房,做到方便生活、方便就业、方便居民学习、健身等多种文化需求,使四、五环周边的商业活动、文化生活活跃起来,为就近居住人员就业、创业预留一定的空间,这既方便百姓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还可缓解北京城区交通拥挤状况,带动北京周边的经济发展,是个城市长期发展的综合战略问题。
2.有目的、有规划地建设经济适用商业房,降低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成本。为解决部分居民买房难的问题,北京兴建了大批经济适用住房。但经济适用住房的居民不仅要解决住的问题,还要解决基本生活需要问题,同时还有居民的就业、创业问题。在经济适用住房聚集区有目的地开发经济实用的商业区,加强监管力度,实行有年限的廉租经营,或实施限定范围的经济收入准入制,相对降低就业创业成本,即可满足和丰富经济适用居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又可落实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创业支持的政策,以及解决相对收入较低人员的就业创业问题。
3.不断打破行业垄断,增强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为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有些行业政府应适当开放准入条件,增强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同时加强社会监管机制,打破行业垄断的局势。对有些私人可进入开发与经营的行业应鼓励私人投资、参股、合伙经营,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进入经济建设或服务行业的新工作岗位开拓,改变目前全民炒股的不正常的投资现象,鼓励大学毕业生和想就业的人员自己开发创业、就业渠道。
4.引导大学毕业生学会寻找新的就业商机,开拓新的就业市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北京经济发展对天津、河北的经济带动力远远落后于广东、上海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力,这一问题已引起国务院和北京、天津、河北政府的高度重视,新的商机正在京津冀地区酝酿,有目的、有规划地在北京与河北、天津交界地开发各类型、各档次的商业服务市场,将大学毕业生开发就业市场能力的锻炼与拉动京、津、冀大经济圈的建设相结合,这是不可错过的就业商机。政府应采取有效的引导政策或相关措施创造这一商机,促进京津冀经济共同发展,也为就业广开渠道。
[注释]
①黄纯忠,柏向东.不妨把扩大就业纳入货币政策目标[N].中国经济导报,2007-01-02.
②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2005、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统计公报[DB/OL].www.bjstats.gov.cn,2007-01-25.
[参考文献]
【环境科学就业前景】推荐阅读:
就业环境分析范文07-14
关于电子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06-20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05-27
女孩子学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07-24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09-10
环境科学专业实习个人心得09-17
环境科学认识实习报告09-27
环境科学应用型课程创建论文10-02
研究性实验教学环境科学论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