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共12篇)
“叮铃铃……”上课铃打响了,老师走进课室。“同学们,上课!”
“报……报告!”一个人上气不接下气地站在课室门前。唉……这小姐又迟到了……
“李桐桐同学怎么又迟到了?”讲台上传来了老师威严的声音,“这回你又怎么解释?”
桐桐那家伙向我使了个眼色,我知道又到了我挺身而出的时候,唉……真是择友不慎呀……
“老师”我从座位上站起来,“今天早上桐桐踩自行车撞到了行人,她一定是送行人去医院,所以才迟到了!”
“是那样的吗,桐桐?”
“是的。”
“好,这次原谅你,下次你再迟到的话……”
“没有下次。”我和桐桐异口同声地说。
桐桐慢吞吞地回到座位上,然后给我一个超大的笑容。
“你还笑,刚才我快吓死了!”
“你和我合作,什么时候失败过?”
没有,真的一次都没有!这是我还没有来得及对桐桐说的一句话。
桐桐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和她仿佛上辈子已经相识,我们之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默契,一个眼神对我们而言,已经足够。
有桐桐这个朋友,是我最大的骄傲,她让我对尘世有了牵挂,她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可惜上天和我开了一个玩笑,他要桐桐从我身边离开。
桐桐走之前留给我一盆风信子,她说,花凋零的时候,她回来。从那时候开始,我便开始了杏无期限的等待,等待随风而去的`桐桐再次随风而来。
春去冬来,风信子凋零了,又再次盛开了,桐桐 却依然杳无音信。我开始回忆桐桐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微笑,还有我们之间的眼神,我才知道,那是温存。
突然想起一句话:“教育需要耐心等待。”———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如是说。细细想来, 作为大人的我们尚且有迷失、犯错的时候, 何况是成长中的孩子呢?要知道每个人的成长, 就是犯错, 改正错误, 然后发生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倒和爬起。如果孩子一跌倒, 我们就去惩罚他, 而不是给予足够的爱心去引领他并耐心去等待他、鼓励他站起来, 那他也许就会耍性子, 干脆等着我们去拉扯他;也许他就会自暴自弃或者会迷失方向而举步维艰。要是这样, 孩子又怎么能成长呢?
在等待中教育, 是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行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不断生长、发展的有思想有灵魂的生命体。从人的终身发展来看, 任何机械、强制的“注入式”教育都是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教育应该是一个“慢活”“细活”, 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期待、悠闲、优雅、细节, 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要培养的姿态和心态。
“教育应该是留白的艺术。30%是启发, 70%是等待”。那么等待意味着什么呢?对于缥缈无望的事物我们绝不会浪费时间, 在等待中教育, 是基于师生人格平等基础上对学生的尊重与信赖, 因为我们相信学生们一定会成功, 盼望着分享那份成功的喜悦。这种期望和信赖对学生们来说是一种动力。当有人站在身后, 准备为其喝彩时, 他一定会把脚步跨得更远。这是一种积极地心理效应。
这种期望和信赖蕴涵着教师对学生们的宽容和关爱, 体现着一种更高层次的师德素养。只有真心地爱学生, 体谅学生, 宽容学生的幼稚和“可爱的错误”的教师, 才会对他们充满期待和信任, 才会极有耐心去等待他们的进步, 等待他们的创造。
在教育中等待, 等待适当的教育契机。很多时候, 教师对学生“恨铁不成钢”, 骂得学生狗血喷人, 但过后学生依然是我行我素, 甚至是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反作用的产生就在于这样的教育只是一种教师情绪的发泄。学生与教师都没有冷静下来之前, 一切的热处理方式只会起到反作用, 这时的教育还不如不教育。因此, 出了一些问题之后, 不妨先采取冷处理的方式, 然后再利用适当的时机, 比如班主任一周工作总结时间、班会课、晚就寝熄灯检查等时间教育, 学生更容易接受, 更能达到教育效果。
在教育中等待, 等待学生的成长。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随着年龄的增大及年级的增高, 学生的认识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学生的心智渐趋于成熟, 这时进行适当的引导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曾经不被他接受的教育, 也会随着心智的成熟而对他的一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因此作为教师不要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 更不要放弃对每一位学生的教育。
在教育中等待, 更需要教师有教育的耐心与宽容。通过耐心宽容, 来感悟学生, 感化学生的心灵;通过耐心与宽容, 让学生充分反思反省, 给学生一个改正提高发展的机会;通过耐心与宽容, 化解各种矛盾,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谢老师, 使其化为学习动力。为什么一些被教师认为无可救药的学生最终却成就了伟业, 原因就在于父母的耐心与宽容, 以及对孩子教育的锲而不舍与方法的得当。
《管子·权修第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它告诉我们,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的本质是等待,学生的成长是三分等待、七分成长。在教育中,老师要学会等待,在等待中促进学生成长。
下面,我试着以一道某地的诊断性试题中的诗歌排序题来说明。
题型再现:
下面是杜牧的五言律诗《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的第一句是“雪涨前溪水”,请排出其他诗句的正确顺序。(只写序号)
①春嫩不禁寒 ②闻君亦多感 ③梅衰未减态 ④啼声已绕滩 ⑤年来事百般 ⑥何处倚阑干 ⑦迹去梦一觉
面对这道题,老师们的一般做法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起承转合的特点,分类排序如下。
首句,雪涨前溪水是写“雪涨”和“初春”。第二句只能是“啼声已绕滩”来写溪水声。
③承前诗,仍写初春之景,再从押韵的角度考虑,顺序为③①
⑤⑦语意转换,从描写转为抒情议论,再考虑押韵,语序为⑦⑤,最后两句总结,从内容和抒情的角度考虑,应为②⑥,最后应为④③①⑦⑤②⑥。
这种讲法有没有错?没有错。但是,学生却觉得收获不大。为什么?习题的作用只是范例,用来指导学生解决同类或类似的问题,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的讲法看似中规中矩,实则效果不明显。因为学生名没有积极参与答案的生成过程,没有得到成长的体验,当然,也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下面,就是笔者以该题为例在教学中所做的教学等待尝试。
一、出示题干,等待思考,激活思维
师:中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它美丽的意象,鲜明的节奏,使我们爱不释手,读起来如痴如醉,其中,律诗、绝句以整齐的结构,有规则的音韵和平仄展示出了独特的魅力。那么,如果我们把一首诗歌的顺序打乱,你能够把它们重新排序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一下子就激动了,平时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诗歌,但是把一首诗歌的顺序打乱,而且还要排出正确的顺序来。这也太意外了吧。)
于是经过短暂的讨论,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
生1:议论句放在结尾,这样可以卒章显志。
生2:把写景句放在开头。
生3:要押韵。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大家要知道任何事情只要是科学,就有他自己的规律,找到了这个规律并掌握它,一切问题就好解决了。我们来看看,这是一首律诗。那么,律诗的特点是什么?
二、引导分析,调动积累,自我发现
学生经过短暂思考后,很快做出回答。
生1:每首诗八句。
生2:每句字数相等。
生3:三四句对偶。
生4:五六句也要对偶。
生5:要押韵。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好,那么,能不能说出这首诗中体现的律诗的特点呢?
(学生陷入了沉默,进行了比较长的思考。老师这时要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等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逐步找到了一些特点。
生1:①③是一组对偶句。
生2:⑤⑦也是一组对偶句。
师:大家找的对,那么怎么决定①③句和⑤⑦顺序呢?依据是什么?
这下教室里一下子就沸腾了,有说这个的,有说那个的。老师呢,不置可否,只是倾听学生的意见。
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开始发言了。
生1:要注意两句间的意义关系。
师:那么两句间的意义关系怎样来分析?
生1:这个……
生2:应该是由押韵来决定。
师:你怎么知道押什么韵啊?
生2:一首律诗,只能押一个韵。我们就找几句话中末尾字有相同读音的的句子。找出韵母的共同部分,就知道韵脚,也就是所押的韵了。
师:答得非常好。同学们认为这个答案漏掉一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什么?找出来。
很快学生有了反应。
生3:读音相近的也可以。
师:非常好。找到了韵脚又该给①③⑤⑦怎么排序呢?
生4:③句在①句之前,⑦句在⑤句之前。
师:非常好。这两组对偶句又该怎么排序呢?
每一个孩子都紧锁眉头,这个问题确实有点突然,我们天天读诗歌,也在讲律诗的特点,可是我们谁也没有去注意,这两组的对偶句排序特点啊。
我看学生们有点困难,就要求学生找出律诗中杜甫的《登高》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让学生来观察诗歌中两组对偶句的特点和差别。
学生经过观察思考,纷纷举手发言。
生1:《登高》里的第一组对偶句(3、4句)是写景色,第二组对偶句(5、6句)是抒写心理感受。
生2:《登金陵凤凰台》中的第一组对偶句(3、4句)和第二组对偶句(5、6句)都是写景。
师:这就告诉我们,律诗的对偶句可以使都写景,也可以先写景再抒情议论。要求排序的两组对偶句的内容是写景还是抒情或议论呢?这两组的对偶句又该如何排序呢?
三、水落石出,自我实践,自我成就。
学生经过观察和短暂思考就发现了③①句在写景,⑦⑤句抒情议论,按照《登高》的对偶句排序特点,③①句应该在⑦⑤句之前。
解决了对偶句的排序问题,剩下的就需要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了。应该怎么办呢?
(把问题交给学生,然后静静的等待。)
学生经过思考和激烈的讨论,学生的意见逐步倾向于一致。
生1:剩下的三句中④句“啼声已绕滩”是写景,而②“闻君亦多感”和⑥“何处倚阑干”是抒情。所以,我们可以判断第④句应该在第一句之后。
师:为什么这样排序?
生2:因为第一句就是写景,这样内容才流畅连贯。
师:非常不错。剩下的两句怎么办?
学生开始展示答案了。
生1:②句是叙事,⑥句是抒情,表达了作者凭栏远眺的深沉情感,这样排序也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所以末尾两句的语序是②⑥
到这里,诗歌的排序应该完成了,但是看着学生们充满期待又满足的眼神,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很好地解决了,相信在解决类似的问题时,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办法。
事实上,教育的唤醒、激励和鼓舞并不都是立竿见影的,教育是需要等待的。教育需要等待,这是符合人类认识和发展规律的,也可说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深层领悟。
低吟一曲《梦里水乡》,在红尘的烟雨里,送走你“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过往记忆。
——题记
一
七月的离歌还没有从伤痛里离去,看着烟雨里又开始忙碌的文清,我的心里始终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痛。
“文清姐,等你回来”的合奏还没结束,文清姐已经从黑暗的三天守孝中走出。当看到她的回帖时,我又想起她母亲还没去世前时,跟她的一次短暂谈话。文清姐说自己回家休息一晚,第二天五点就要回医院,我很担心她,一直劝她不要再跟贴了。没想到她回家竟然是要完成蝴蝶的合奏,而且写完文章,她还继续跟贴。文清姐掷地有声的最后一句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是对她答应合奏的事一定要完成的决心,也是她对自己定下的规矩,每篇征文一定要跟帖的承诺。看到这样忘我工作的文清姐,我心里百感交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好有空就审稿,好减轻她的负担。
三天后再次看到文清姐时,已经是她母亲去世后了。“七月离歌”原本只吟诵离别,不懂为何竟然变成了一篇催人泪下的.悼文。看着字字带血的文字,我竟然感到害怕了。想到“生离死别”这四个字,我的心变得分外沉重,我不敢再提起这件事,生怕自己的多事再次为姐姐揭开伤口。
“一切等待不再是等待”的第一篇文章出来时,我并不知道是为了谁而写。说起“过往的记忆”,我一点印象都没有。在我的心里,抱着一点庆幸,还好是不认识的人。真的不想再面对一场场离别,不管是谁都好,我再也不想面对死亡这个话题了。
二
如果不是蝴蝶的文章,我依然不会知道,原来“过往的记忆”不但不是陌生人,而且还是我以前极为景仰,却无缘相识的“梦里水乡”。
第一次听到“梦里水乡”这个名字,是在枫蝶的《梦里水乡》里。“文章别具一格,文采飞扬;散文情感真挚,柔肠百转,荡气回肠;杂文针贬时弊,诙谐之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如周瑜的气概。水乡是多情的,字字珠玑,充满了美好的愿望,有回忆,有温情,有正义,只是一切都恍如梦中。水乡是严谨的,对待工作从来不懈怠,每晚都工作到很晚才会休息,从不以人情来论文章的好坏,让我十分敬佩。”这是枫蝶对“梦里水乡”的评价。当时审到这篇文章时,我就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想认识一下这样魅力飞扬的才子。
也许是因为换了名字的缘故,当我在烟雨里看到“过往的记忆”写到的《你不来,我不敢老去》时,我情不自禁地过去了跟贴“本来想写这个题目的,没想到被朋友先写了,呵呵,只有欣赏的份了!问好过往朋友,欣赏优美深情的佳作!”如果不是现在再过去了解这个人究竟为何方神圣,竟然兴师动众,令这么多人为之伤心落泪,我也许不会知道,“过往的记忆”原来就是我最欣赏的“梦里水乡”。
前年进入原创力量时,第一个收集的个人文集就是“梦里水乡”的个人文集。“梦,湿湿软软,看红尘来去,独剩缱绻。水乡,一个人的故里,醉在秋风里,与尘世无关。”这是水乡对自己文集的介绍,看到如此深情款款的细腻文字,我视如珍宝,马上收藏了起来。以后,他一有文章更新,我就会过去看,只是,那里去的少,最终还是没有去了,也就没有机会与他结缘了。
三
当记忆被最残酷的现实拉回时,我依然不敢相信,那个才华横溢的烟雨才子,竟然已经远离了自己心爱的知己,远离了自己钟爱的文字,先我们一步到达天堂。是的,有这么关心他,喜欢他的朋友在送他,他一定可以幸福地抵达天堂的。
梦里水乡,你在天堂睡熟了吗?我们在烟雨里沉重地体味着你在时和不在时的美丽,你的红颜知己在千里之外想你,念你,你听到了吗?不是说秋天就要回来吗?怎么秋天已经到了,你还不回来。当一切等待不再是等待,我再也等待不到你的一帘幽梦时,只好把你的名字写在梦里。佳期如梦,归期为何没有?今夜,我又将无法入睡,举起伤心的酒杯,我的泪滴碎在梦里。佳期如梦,归期在几时?一生搂你在文字之间,那些过往的记忆就在我们共同书写的文字里寻找吧!
思念是我戒不了的毒,今夜你不来,我不敢老去。想你,在雨夜,在每一个深夜。今生,你是我的女人,是你改变了我一生的座航。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我会站在落花的窗台,永远不说再见,只为了下辈子再与你相爱一场。今夜,风轻云淡,读你,是煮不烂的熟透,你已经是我记忆的习惯。亲爱的,想你在季节转换处,人生就是如此,爱一场,伤一场,只求记忆不要成为过往。
郑文隽
梅花不争春,静下来等待,终在冬日绽出不一样的光彩。人也应学会等待。一个人只有学会等待,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在人生这条崎岖的路上愈挫愈勇,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风靡全球的小说《飘》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主角——斯佳丽。斯佳丽生于乱世,人生如戏剧一般几经波折,但出身娇贵的她却依旧冷静如斯,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学会等待,等待着新的一天新的机会。斯佳丽的等待,诠释了坚强和不屈,给全球众多年轻人以鼓舞,也使“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这一语句闻名全球。学会等待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崎岖的路。
学会等待如同一股清泉,安抚焦躁的心。演员彭于晏曾因自己的作品未取得巨大反响而苦闷,后他在经别人开导后明白,演员所要的,就是能够等待。于是他一收之前的焦躁,沉下心来学会等待,并在此期间苦修演技,终于在热门电影《悟空传》中,将孙悟空扮演得淋漓尽致,大获好评。彭于晏的等待向我们诠释了一种冷静、一种心态和一份努力。
学会等待如同一把火,点燃了人们心中对梦想的渴望。越王勾践曾被吴王夫差打败,昔日尊贵的他竟被吴王夫差当作低贱的仆役,这又是何等的耻辱,换作别人也许早已一死了之。但勾践没有,他的理智告诉他应学会等待,而正是这份等待,点燃了他心中重创大业的渴望,使他日尝苦胆,奋发图强,终究一雪前耻,重筑辉煌。勾践的等待向我们诠释了隐忍,不争匹夫之勇一时之气。
等待是一个人对待困境的态度,一个人若不会等待,就难以走出困境。楚汉之争,项羽被逼至乌江边,他本可学会等待,与江东父老再创辉煌,但他只是逞一时之勇。惜乎!一代霸王的英魂竟断送在乌水之畔。若是那西楚霸王学会等待,楚汉之间,就一定是胜负难料!
学会等待,在人生的路上不放弃,静下心来,磨练自己,终究能够绽放出最美的花朵,走出一个精彩人生!
电话挂了,想起这位邻居,心里很不是味。论辈分我喊他爷爷,他为人老实,在村里口碑很好,今年不过六十三岁。他年轻时和我父亲一起放了好多年的猪,我父亲是在我八岁刚上一年级那年开始放猪的,一直到我初中毕业,放了八九年猪。这期间他们一起放猪,两家经常合群一起放,有时放假了我跟他的两个儿子一起放猪。其实以前两家没什么深交,正是那些年接触多了,我父亲跟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不放猪了,交情也是一直很好。
他的两个儿子比我大不几岁,也都混得不错,对父母挺孝顺,家境也都不错。大儿子是某国企的项目部经理,他这两年一直在大儿子所管的工地上干点轻快的活,记得前年年底跟父亲聊天时,还说再干一年就不出去了,在家哄哄孙子,享享清福,没想到年底就查出肺癌晚期,今年过年都是在医院里过得,三个来月的功夫人就没了。这种残酷真的让人难以接受,尤其是到了该享福的年纪,且有条件享福时,人却急匆匆的走了,怎么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我想起了央视关于孝敬父母的两个公益广告,一个是多年前季羡林季老做的,“孝敬父母,传统美德”,“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种难以名状的遗憾。另一个是别让等待成为遗憾,一个孩子对奶奶说“等我长大了就让您享福”。这都是很现实的事,我们经常说儿女成家就算是完成任务了,少干点活,别种地了……可是现实真的那么简单么。父亲说,那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人活着能干就得干,落到谁身上谁知道,庄户人的日子就是这样。
想到人会老去,某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我总是一阵心酸。我的父亲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了,腿脚还不好,但是一直还在种着地,母亲五十五了也整天里里外外的忙碌着。说句不好听却又很现实的话,万一我的父母哪天突然有个紧急情况,我该怎么办?我有钱去解决问题么,我能不能像个男人一样撑起一片天,扛起这个家的重担?我真的很心虚。
我时常在想,我也三十多了,上有老下有小,每个月三四千块钱,连养家糊口都困难,加上每个月的房贷,有时还得父母支援。我怎么这么没本事,要是我能多挣点,条件允许了,能养活父母,把父母接到城里,那他们哪还用受庄户地里的罪么?每当想到这些,我除了自责更多的是一种时不我待的压力,挣钱的紧迫感和面对现实的无奈。不是说等我们有钱了再孝顺父母,也不是说有钱的就是孝顺父母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一点是 同样的孝心下,如果经济实力允许,我们的孝顺会更有价值,更实际实用。虽然当孝心扯上金钱后就有点俗套,但是当生活的压力让我们连孝顺一下父母,多陪陪他们都变得奢侈时,我们怎么能不寒心。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跟小时候一样没长大,觉得父母也没变,还是当年模样。经常碰见跟父母年纪相仿的人,看他们那么苍老,我总会觉得同样的年纪,看我的父母多么的年轻。可是某天我突然发现,原来我的父母跟他们一样,也不年轻了,只是我们习惯了他们的容貌,也忽视了他们的老去。
十几年后, 他又把那十个人叫到一起, 结果发现那个没吃糖的孩子做得最成功, 他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人物。这个研究人员说, 只有经得起诱惑和等待, 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而为眼前的蝇头小利就不顾一切的人, 注定不能做成大事。
这个说法或许有些夸张, 但也不无道理。以前我总是不明白冬小麦为什么特别好吃, 春小麦就没有冬小麦那么黏稠、芬芳?原来它没有经过漫长的严冬。经过等待和考验的过程才会美丽, 会生活的人, 一定是把生活泡成一杯茶, 慢慢地来饮。
人生不能没有等待, 正是等待赋予了人生别样的魅力。在等待中, 我们体味了艰辛, 咀嚼了痛苦, 感受了无奈, 沐浴了忧伤, 正是这漫长的等待, 博大了我们的人生底蕰, 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内涵。
等待删减了一种简单, 淡支产了一种平庸, 使我们觉得期盼来的东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使我们更加珍惜因等待而得来的结果, 从而更加珍爱生活, 珍视生命。
等待可以培养我们的心性。能在等待中平静下来, 不仅是一种坚定、毅力、信念、还是一种超脱、升华。它表明你已从急功近利中走了出来, 正凭着一颗平常心, 在平静之中看红尘飞舞, 品世事沉浮。
Dario Pegoretti 是框架构筑届的一个传奇。
他的事业开始于意大利米兰,后迅速成为房屋构建以及诸如Colnago公司的首席建筑师。
当赞助商为专业自行车手提供的自行车不符合要求的时候,他也非常善于对提供的自行车进行重组,以达到专业自行车手的要求。
为了能了解熟悉更多的材料,他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和Pinarello一起研发顾客定制钢管。最近他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和Columbus Steel合作。
在于美国Gita合作过之后,他的框架可以第一次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并烙印之上。
他知识面既广又专,对框架上漆的经典方案以及同合作伙伴独特的相处方式,都是令他成为世界著名建筑师的一方面。看他获得了这么多的成就,有人说,现在是时候该放松一下了。但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在NAHBS(北美手工车架展)上,Pegoretti展示了他最近的创作,他的新作为制造和设计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他目前正在设计自己的全碳制前叉,他改革了从前倾斜的设计而设计的更平了些。
这项创新设计不仅照顾了整个自行车的设计以及全碳的构架,又维持了自行车原有呈几何速度加速的设置。Pegoretti把这种前叉命名为Falz,这是意大利语中“镰刀”的意思。
Pegoretti不仅在构筑届有一席之地,他还同Chris King合作开发出了一款新的耳机。这款耳机的设计将会融合全新耳机接口的直径以及更深的插口,这种流线型的设计成为了钢架构的又一经典。
Pegoretti对架构建筑界的做出的贡献是长远和卓越的。他在2011年NAHBS(北美手工车架展)的商店中展示的他令人振奋的新作足以证明这一点。
Dario Pegoretti 这位工匠在英语系社会非常有名气,他发明了很多新工法(如TIG平焊)及最早使用铝合金热处理技术,许多纵横于90年代的自行车明星都委托他制车,他更是第一个将自由书法用彩绘的方式涂鸦画在车架上,英国甚至将之表现法称为“新表现艺术”。大师将他的故事及过往的努力,对自行车界及艺术界的贡献让我们知道,希望籍由他的坚持与故事,唤醒年轻人对手工及自我未来方向的认识。
单车艺术也是门让人心灵愉悦的美学,籍由工艺品让感官及生活得到满足及愉悦,而且这项美学必须是世界认可并有深厚工艺基础做后盾才算完整。
大师是如何养成的?
Dario Pegoretti 从1975年开始跟着岳父Luigino在维若那工厂当学徒。岳父传授他的不仅是建造车架的基础知识与技巧,还有远超乎两个轮子以外的生命训诫。在Dario Pegoretti的职业生涯中,九零年代是很关键的十年。九零初期他开了公司(Pegoretti Dario Biciclette Professionali),为意大利知名的大厂设计车架,1991-1997年间,Dario只为欧洲一级职业车手打造比赛用车。从这些选手的骑乘姿势及对器材的要求所累计的制车经验,激发出他自创品牌的欲望。带着赛车的实战知识以及深厚的人脉,他在1998推出自己的同品牌:“Dario Pegoretti”。目前工厂位于意大利北部TRENTO省,阿尔卑斯山中的小城。
赛道经验 素材严选 焊镀技巧 自由色彩
Dario Pegoretti不懈地投注自己的热情,将自行车提升为令人惊艳的艺术品。他与其他三位员工,每年在占地仅九十二平的工厂里,打造三百台以内自行车给全球客人,提供量身订做、独一无二的骑乘经验。他用的车架材料很单纯,不是钢,就是铝。Dario Pegoretti特别青睐这两种材质,因为“它们能够将踩踏运动所产生的动能完美的从单车中心送到双轮上。”对他来说碳素纤维虽然有轻的优势,效能却不够好。Pegoretti建造的自行车车架,在材料上,只使用钢铁、铝和钪,其中钢材更为Pegoretti所钟爱,他曾说:“钢铁是我真正的朋友,它陪我度过这四分之三的人生,从来没有背叛过我。”除了材料外,在规格和技术上,Pegoretti开发建造专属的大管径,并且使用氩弧焊接等创新技术来制造自行车。观察Excel、Dedacciai到Columbus这一系列的车架可以看到车架管材制造的发展及技术上的跃进,Pegoretti曾说“影响自行车乘坐质量的因素,包括管的选择(壁的厚度、形状、对接长度、直径等)、车框的几何、施工方法、建造者的经验和质量材料。”完美的组合犹如烹调食物般,运用各种媒材,适度比例,调配出最好的自行车结构。
新表现主义艺术
建造了完美的车架后,大师Pegoretti以自行车车架为画布,焊枪为画笔,油漆为颜料,随着真空管传出的爵士乐,充分洒脱色彩游戏。涂鸦,街头艺术、原始艺术、Frank Zappa再都是他作画的灵感来源。
手工的绘制设计,再加上运用独特的笔触,为车架展现新表现主义的艺术氛围。他手绘的车架将制式的自行车世界注入活的色彩,华丽的清爽和意大利的美学艺术风格,为全世界唯一会造车架的工匠又会画画的艺术家。
这位集工匠技艺与艺术家特质于一身的制车人,在国际获得高度肯定,他的作品曾得过2007年北美手工自行车展总统奖,以及2008年北美手工车展年度制车匠奖,2010年Wallpaper设计奖年度最佳单车。2011年5月,纽约曼哈顿的艺术设计博物馆,首次将自行车作为艺术品来欣赏,同时也介绍不同的车种以及不同的技术。Dario是唯一入选的意大利手工车匠。
年年岁岁都祈盼着春的回归。
岁岁年年都等待着温暖。
年年的春节都在想,春节就是迎接春天到来的节日吗?可春天距离我这里还那么遥远呀。
你知道的,我是非常怕冷。
这种对寒冷的惧怕不仅来自于身体,更多的是来自于精神。
记得曾经跟你说过,13岁那年的深冬夜晚,一群戴红卫兵袖箍的人砸开踹开了我的家门,用棍棒捣毁了家里的一切,我又冷又怕瑟瑟发抖,藏在父母身后,目击了一切。
从此,我很害怕冬天。
怕冷是从少年时开始。
我还跟你说过,我从农村抽调去了煤矿,那时抽调回城分配就如同,好坏全凭运气。我肯定是赌输了,去了煤矿,干的是又脏又累的洗煤厂手选工,可我依然觉得日子很好过,因为毕竟温暖多了。
一个夜班下来,虽然大皮带走廊里也寒冷难耐,但比起农村的荒原四野还是有些挡头的,回到宿舍里是暖和的,屋里可以穿单衣呀,我守着的可是能给我温暖的煤呀!
跟知青的冬天相比,改善大多。
那时年轻,年轻对苦难的理解和接受既浅薄又简单。
冬天有了取暖,居然有了幸福感。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煤矿,所经历的苦难和寒冷还都是肉体层面的。
那个瓢泼大雨的中秋之夜,我把爸爸一个人丢在了那个冰冷的大抽屉里,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漫天雨水无遮无拦地走在深夜空无一人的马路上。
这是我生命中冷到刻骨铭心的一个夜晚。
现在我穿着薄棉衣和厚袜,坐在沙发上用手机记录着我对寒冷的回忆。
你是否愿意听我的故事?
和往年一样,我翘首以盼。
我等待温暖。
每天都观察着梅花的羞涩吐芽,小桃红的含蓄初绽,迎春花的大胆怒放,还有杨树狗子肆无忌惮的铺落满地,而后杨絮开始飘呀飘,乱迷人眼,哦,忘记说那依依的泛绿的柳树了。
春天迟迟不来。
春天总是使人惆怅。
当我写完这篇文章,点上句号时,你那里已是火爆的夏日了?
陈户一中高会香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总能接受不同水平的学生,有耐心期待学生的进步,有耐心辅导他们的功课;但是对于品质方面的问题,总是压不住火,因为在我们的天平上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一致的。其实并非如此。学生对于道德的认识是有快有慢的,所以,我们的学生是在不断犯错不断改错的过程中成长的。
案例:本次月考中出现这样一件事:考完物理后,杜燕老师把一张作弊的学生名单交给我。我一看名字就来气。一则因为考前我在班上反复强调不能作弊,要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二则这个学生刚刚有严重违纪行为。无论好说歹说死不承认,等到同学当面指认才肯低头。从这件事我对该生一直有看法。今天又无视班级纪律,于是带气的说:“交给物理老师,该科判零分。”过后一想,这样处理有点武断,不但对不住杜燕老师,而且对学生也不太负责。考虑再三,晚点时我把该生叫到教室外面心平气和地说:“我知道你这样做是为了考个好成绩。如果没有这点想法,你是不会抄袭别人的试卷的。”他一看我心平气和,自然一改以前的傲慢无礼,低下了头。我继续说:“比如农民种地,是要付出劳动的。如果自己收成不好,也不去找找原因,从别人的庄稼地里不劳而获,这样的日子会长久吗?„„”该生想起自己的父母,一个劲地抹眼泪:“老师,我对不住您,我再也不做这样的事了,我知道自己错了。”作为老师,我们见不得学生抹眼泪,只要肯承认错误,再大的错误我们都会原谅的。于是我继续说:“犯错误老师能原谅你。但是我们既然错了,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接受惩罚,无论任课老师给出什么样的结果都要勇敢地面对,以后不要再重复犯错。”之后,我发现该生特别勤快,主动地帮助值日生摆放卫生用具。教室的桌子不齐,主动向我要了一根绳整理课桌。„„
由此想到,我们老师对待学生的错误要一分为二,该惩罚的时候惩罚,该宽容的时候宽容,该等待的时候要学会等待。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在江西省于都县城东面浓荫遮掩的河堤上云集了大量部队,约一华里宽的于都河突然架起了六座浮桥。被五十万国民党军队围剿的中央军委、红军总部所在的第一野战纵队、第二野战纵队(又称“红星”纵队、“红章”纵队),秘密地在渡河。在长达一年的第五次反围剿中东奔西突、疲惫不堪的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也先后乘夜色渡过了于都河。”
这是美国著名记者、传记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名著《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的描述。他在书中继续写道:
“1935年2月间,中央苏区全部丧失。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中央军区机关和红24师等红军部队,全部被国民党军队四面包围在于都南部这一狭小地区内。2月下旬,中央红军分九路突围,途中遭到国民党军队及民团的围追堵截和疯狂屠杀。瞿秋白、何叔衡、贺昌、李才莲、毛泽覃、古柏、刘伯坚、梁柏台、周以栗、杨英、李天柱……一大批党的高级干部都在突围中英勇牺牲,有的下落不明……”
“死者的名单就是革命运动的名人录,长征时留在江西的人中间,牺牲的杰出共产党人比任何其它斗争时期都要多……粤赣边区军事领导人李才莲也被杀害,但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时候和怎样遇害的……”
“李才莲”,就是这个名字,牵动着一个普通村妇的沧桑身世;饱含着一个红军妻子苦苦延续了七十个春秋的爱情……
泪水中的相依
1920年春,9岁的池育华因为家境贫寒,被狠心的父亲卖到了教富村河背村民小组,给6岁的李才莲当童养媳。渐渐地,两颗幼稚的心灵变得两小无猜。不久,李才莲进了李溪村小读书,在老师的带领下,李才莲开始秘密参加革命活动。1929年大年三十晚上,15岁的李才莲把枕头搬到了18岁的池育华床上,两人算是正式结了婚。
1929年春,风起云涌的革命风暴席卷了整个赣南大地。结婚第三天,李才莲告别了蜜月中的爱妻,参加了在县城举行的“兴国暴动”。从此,李才莲便踏上了血雨腥风的革命武装斗争之路。
“兴国暴动”成功后,兴国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一夜之间人们才知道:15岁的李才莲已经是少共兴国县委书记——一个小小年龄的大官。李才莲家也一下子出现了几个革命者:李才莲的胞叔李文兰担任了区苏维埃主席,哥哥李才万担任了区少先队队长,后任红三军团某部三营政委,妻子池育华也担任了区苏维埃妇女部长。池育华一边忙着家里的春播秋收,一边动员村里妇女打草鞋、缴公粮,动员青壮年男子参加红军。而李才莲则一直战斗在反“围剿”第一线,几乎很难见到他的身影。
新婚的池育华多么希望能日夜与自己的心上人相厮相守。山坡上、沙滩上、田野里处处都留下了池育华歪歪扭扭的笔迹,“李才莲池育华、池育华李才莲”。这是李才莲临走时教给她的六个字,她喜欢两个人的名字列在一起。在红军长征前四年间的五次反“围剿”中,李才莲只回来了两次。现实中的相聚来得那样迟缓又去得那么匆忙,这是多么激动人心又多么残酷的相聚啊!——这寥若星辰的两次相聚,深深地刻在她的记忆里、烙在她的脑海里,在风雨飘摇的几十年后,依然那么亲切,那么可人。
新婚后的第一次相聚是在1932年3月下旬,李才莲因为出现肃反错误而回到家里,那次他在家里整整呆了二十天。这二十天是池育华记忆中最暖人的时刻,她甚至还能清晰地回忆起他每一次亲切的抚摸,和每一次有力的呼吸——那次离别之际,池育华羞红着脸欲言又止。望着温柔美丽的妻子,已经迈出门槛的李才莲猛地回过头,从怀里掏出一面精致的小方镜递给池育华,然后紧握着她的手向天发誓:“现在是战争年代,谣言特别多,如果有人说我死了,你千万不要相信,我不会死。记住,无论如何都要等着我,二十年三十年,哪怕五十年六十年,革命成功我就回来。”
第二次相聚是在1933年6月,池育华孤身一人步行数百公里,在中央苏区江西省宁都县一个小村庄里,找到了江西省委,找到了她朝思暮想的丈夫。那时李才莲刚刚任命为中央苏区儿童局书记,住在干打垒的土房里,房间里阴暗潮湿,一张破旧的书桌,还有一张由木板凳架起来的光板床。虽然简陋,但因为有心上人在身边,池育华却感到异常亲切,有一种回到家里的踏实。
在这片戒备森严,看似平常却又极不寻常的建筑群落中,池育华就是那个身穿缀满补丁的土蓝布衣服,眉清目秀的年轻女子。这期间,池育华逐渐接触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李富春、蔡畅等人。蔡畅知道池育华在兴国老家担任了区苏维埃妇女干部,慢慢地她们成了好朋友,池育华经常找蔡畅大姐谈心,久而久之,在池育华心目中平易近人的蔡畅成了她最知心的大姐,大事小事池有华都会找她商量。
与中央高级领导的接触,与心上人耳鬓厮磨的相守,那些日子成为池育华生命中最辉煌最绚丽的回忆。记得蔡畅大姐严肃地对她说:“你愿不愿意到省委来工作,与李才莲同志一道革命?”天真质朴的池育华脸上不禁泛起了红晕。当天,池育华便带着蔡畅部长的亲笔信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兴国县老家。池育华丝毫没有预料她这一走,竟是与心上人的永别……蔡畅部长在一张署名“中共江西省委”的便条上写着:
中共兴国县委:
经研究决定,调你县池育华同志到中共江西省委土地部工作。
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长蔡畅
1933、7、19
生命中的守望
江南7月,是一年中农村最繁忙的季节。
作为家里的壮劳力,池育华一回到兴国家中便操镰下田,马不停蹄地投入了水稻的“抢收抢种”汗流浃背,天昏地暗地忙了三天。当她把最后一担稻谷挑回家时,浑身已经没有一丝力气,人与稻谷一起倒在了地上……六十多年后,池育华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是7月21日。
一场瘟疫突然在兴国县蔓延。池育华所在的河背村民小组先后有四分之三的村民染上这种奇怪的“人瘟”病,其中大部分不几天便七窍流血一命呜呼。池育华一连十多天又泻又吐、不吃不喝瘦成了一把骨头,一种无形的信念在支撑着她瘦弱的躯体:她还要回到心爱的人身边,与他一起革命,一同生活……最终,她活了过来。
当池育华手持蔡畅开出的调令前往区、县办理调动手续时,兴国县刚刚由一个县分成两个县,即一个兴国县,一个杨阴县。由于正缺人手,县里要她暂时协助工作,到杨阴县委担任巡视员兼熬园区妇委会书记,这时池育华又惊喜地发现自己怀孕了,于是她改变主意留了下来。池育华担任杨阴县委巡视员兼熬园区妇委会书记近两年时间,这期间她一直未与在战场殊死拼杀的丈夫李才莲相见。红军长征前夕,李才莲因布置红军撤退工作奉命回到过兴国县城。当时情况已经万分危急,李才莲一回到兴国县城便匆匆捎信要池育华在一周内到兴国县城相会,信中反复交代:估计一周内白军将占领兴国县城,如果一周内她没有到兴国县城,就千万不要再前往,但无论如何都要等到他回来,革命成功后他就回来……当信件反复辗转交到池育华手中时,国民党军队早已经占领了兴国县城。
从此,池育华再也没有与日思夜想的心上人谋面,也再没有他的任何一丝音讯。
1934年底至1935年底,江西赣南各县到处都张贴着一份内容大致相同的布告:悬赏——谁获得共匪首犯项英、陈毅、李才莲、毛泽覃、古柏……其中一颗人头,即可持人头到县剿匪总部领取五千块银元的奖金。
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长征后,国民党军队开始了疯狂反扑,整个苏区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由于害怕受到牵连,李才莲的父亲和继母竟商量着要以四十五块银元的价格将池育华卖掉,无奈由于本村李氏族人的强烈反对,李才莲的父亲和继母便将池育华赶出了她亲手操持的了十几年的家门。无家可归的池育华只好捡了几块大石头,在家门外屋檐下的角落里垒了一个小灶——她不能离开这里,她要等候她的心上人回来。多少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她孤独地偎着明明灭灭的火苗,望着李溪河对面的那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路,望眼欲穿……
1935年寒冬,在池育华用树枝搭成的茅屋里的一堆稻草中,一个女婴哇哇坠地。有了孩子就有了依靠,就有了守望的理由和信心,尽管女儿那么瘦小、那么孱弱,但池育华依然感到欣慰,她觉得有一种勇气在无形地支撑着她:只要等下去,坚持着等下去,直到才莲回来,自己就能给他一个女儿,给他一个惊喜!
然而女儿在三岁那年患麻疹夭折。
在掩埋了女儿的第三天,池育华擦干了泪水,她往脸上抹了一把锅底灰,怀揣着丈夫送给她的那面小方镜,拎着一把柴刀走出了小山冲,开始了寻找心上人的漫漫征程。锃亮锃亮的小方镜慢慢变得模糊而又斑驳,四周亮闪闪的边框渐渐锈得乌黑……
苦苦寻找了一年,仍然没有丈夫的消息。因为担心李才莲回到家中找自己,一年后池育华又回到了教富村。然后她又孤身一人出去寻找,这样出去又回来,回来后又出去,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她苦苦寻找了整整八个春秋。
八年,在她无助的苦苦寻觅中一晃而过。
岁月中的绝唱
池育华又回到了教富村,并且开始了遥遥无期的守望。
春来秋去,花开花落,革命终于胜利了。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8军开进了兴国县城。消息传来,池育华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她一口气跑到了兴国县城,她要找到解放军打听丈夫的下落。然而她在解放军经过的大路边整整守候和打听了三天三夜,既没有找到丈夫也没有打听到关于丈夫,的准确消息。
“解放军同志,你看见李才莲了吗?”池育华对所有路过的部队都发出同样的提问。
“在后面的部队。”几乎所有的军人都这样回答。
之后,池育华见人便问,不厌其烦地打听丈夫的消息。
“或许你丈夫在台湾做党的地下工作?”
“或许……”
1950年春,池育华作为解放后苏区第一批妇女干部,前往省会南昌“八一革大”学习,参加省妇联举办的培训班。一有机会,她就四处打听李才莲的下落,有个好心人给她出了个主意:现在毛泽东当主席了,按理说你丈夫也应该大小是个官,既然你在中央苏区时和毛主席见过面,你何不写信问问毛主席呢?
第二天,池育华请人代笔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主席。
毛泽东对李才莲是有记忆的,他将池育华的来信立即批转给了全国妇联主席蔡畅。接到毛泽东批转的来信,蔡畅非常重视,她当时虽然卧病在床,仍马上要求全国妇联服务部立即协助寻找李才莲。1952年5月5日,全国妇联服务部给池育华回函。
池育华同志:
你给毛主席的信已经转给我们办理。关于你寻找爱人李才莲的问题,我们已将你所写的简史,转给军政委员会政治部请他们设法查底。不过你与李才莲同志隔离这么久,你所知道的又只是他18年前的职务,所以调查需要较长时间,希望你耐心等待,安心工作,不要苦恼,努力把乡妇女主任的工作做好,等我们得到了军政委员会总政治部查询的结果,会通知你的。
至于蔡大姐的照片,过去在新中国妇女杂志上登载了,兹特寄一份给你,请查收。
此致
敬礼
全国妇联服务部(公章)
1952年5月5日
“希望我耐心等待,安心工作。”这就是说,李才莲会回来的,他迟早是会回来的。
这来自共和国最高层的答复,使所有的朋友都为她高兴,帮她猜测,使池育华认定李才莲是在进行一项伟大而又秘密的特殊工作。
1952年以来,池育华在几十年间先后担任过区妇联主任、副乡长等一系列职务,但她放弃了党和政府给她提供的所有升迁的机会、所有优越的享受,她只愿守望在村头。她坚信:丈夫随时都有可能回来,自己千万不能走远,不能让他找不到自己——她再也不能错过任何一个与丈夫团聚的机会了。
一晃数十年过去,为了给丈夫传宗接代,年近六十的池育华收养了一个残疾男孩,然后她有了孙子、孙女……
多少次,池育华抱了柴草生火煮饭,她不由自主地直起身来,心有所系地走到大门口,依然是站在那高高的门槛上,朝着那条曲折的小路,孤独而无助地遥望……这一望,就是七十个春秋。
岁月在漫长的等待中流逝,她一天天依在家门口那高高的门槛上等,家门口那道原来二寸多厚一尺多高的门槛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等待中,已经被磨蚀出一个巨大的弧形豁口,成了深深的“凹”字形。家门口那条曲折的小路,走过了无数的希望、失望。
曾任中央苏区中共中央分局委员的李才莲难道真的是情况不详、生死不明吗?
其实,各部门寻找李才莲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1937年,项英到延安向中央汇报赣粤边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情况时,就谈到李才莲是当时留下来坚持斗争的主要军事负责人之一。文革前,中央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办主任冯彬同志来到江西考察时曾反复询问中共江西省委关于李才莲的情况。为此,江西省委党史办主任吴允同志曾专程来到兴国县调查李才莲的下落,寻找李才莲的工作在各部门不懈地进行。他们把寻找的目光投注到曾经在中央苏区工作和战斗过的老将军身上,并且专门向他们发出了信函。其中,张爱萍将军的回信说明了他与李才莲的交往经过及李才莲在苏区时期的任职情况,但红军长征后他也认为李才莲已经下落不明。陈丕显将军则回信说李才莲可能被其警卫员叛变杀害(原信件均保留在江西省兴国县烈士陵园)。
寻找中,中共赣州地委党史办副主任凌步机偶尔从保存的档案中发现了一份重要材料:延安整风期间,在赣南三年游击战争中曾任汀瑞(长汀、瑞金)特委书记和汀瑞游击队政委兼支队长的钟民同志,专门撰文回忆了美国著名记者、传记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曾经描述过的,关于中央红军在江西于都分九路突围的详情。钟民同志所写的材料较详细地说明了李才莲在突围后前往闽赣途中,所率队伍由于被国民党军队打散,李才莲率领余部返回瑞金与钟民所在的部队汇合,在该县九堡乡铜钵山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以及后来在一次突围中,李才莲被自己的警卫员叛变杀害,不幸壮烈牺牲的详细情况。
2001年4月12日,落日从秦娥山尖投下长长的余辉。远远地,我们就看见池育华老人一只脚依然坚韧地踩在呈“凹“字形的门槛上,目光注视着我们脚下的小路……
带着一种沉重的心情,我们踏进了她低矮、潮湿、阴暗的土房,在21世纪的今天,池育华的家却依然那么贫穷,家中既没有任何电器,也没有任何贵重的衣物,甚至连一张像样的板凳都没有。地上横七竖八地堆放着木柴和稻草,一口黑糊糊的锅里煮着发黄的菜叶,稻草铺就的木板床上胡乱地拢着一团打满补丁的棉被……在她黑乎乎的小木箱里,珍藏着自己荣获的十九张奖状:土改积极分子、认购国债积极分子、统购统销积极分子、养猪模范、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幼托模范教师、三八红旗手……她心想:李才莲在前线拼命,自己也要在家里进步,不能拖他的后腿,她不仅仅是李才莲的老婆,更应该是李才莲真正的“同志”。池育华不但在为爱情而等待,而且在不懈地为她和丈夫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几十年来,她的生活是那么贫穷而又那么富有!
多少次,前来调查的党史办同志告诉她:李才莲已经死了。
“不,才莲没死,才莲绝对没有死!”
每一次,池育华都十分坚定地否认了李才莲的死讯,她的坚定竟使党史办的同志对他们自己多年来收集的关于李才莲同志的详细资料产生了怀疑。后来人们再也不会面对池育华谈及任何跟李才莲有关的消息——面对这个孤独的老人,人们不忍心再伤害她。
面对笔者,池育华从那只陪伴她多半个世纪的小木箱中,翻出她写给毛泽东主席的信,和毛主席批转给蔡畅同志的信,以及蔡畅同志给她的信。信封、邮票、邮戳证明了李才莲在1934-1935年间那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见到这些信,池育华就犹如见到了自己的心上人,颤抖着双手,心情愈来愈激动,她甚至忘记了时光在慢慢流逝、慢慢遗忘……
屈指算来,从九岁嫁到李才莲家,两人虽然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还不到两个月,这两个月却成了她一生的追忆。对于等待,池育华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一开始嫁到李才莲家时,她在等待着他长大;结婚后她等待着他能平平安安归来;再后来她在等待他能早日回来团圆。自从1933年7月19日夫妻俩在中央苏区江西宁都县城郊一个名叫“七里”的地方分别之后,她已经整整等待了六十八年。这期间,不知有多少壮实的青年向她提亲,不知有多少优越的条件在等待着她,但都被她一口回绝。如今,池育华老人已经九十岁高龄。
“这里,就是在这里,就是这个门槛,他站在门槛外我站在门槛内。才莲对天发誓,要我等他回来,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六十年,即使等上一百年,他也一定会回来与我团圆。我也在这里发过誓,一定会在家里等他回来,即使是等到一百岁二百岁,我也会在这里等……”她说,“总觉得李才莲明天就要回来,就这样一天一天地等,一天一天地盼,不知不觉之间就这么过来了,怎么一等就等了这么久呢?”
这云淡风清而又刻骨铭心的七十年,似乎就这样被老人轻描淡写地解读着……
一、让思维在等待中激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的主动探索留足思维的空间。当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时, 教师应该学会耐心地等待, 等一等, 再等一等,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交流, 在师生自主的双向互动中共同创造课堂的精彩。如一位教师教学“整数简便计算”后, 出示一道简便运算题目 (22×99+33×34) 让学生练习。
师:你认为这道题可以怎样简算?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这要简便运算?不可能吧!”) (学生沉默之后, 慢慢地有学生举手了)
生1:我看到了99, 只要向34借个“1”就可以了。
(生1的发言得到不少同学的赞同, 也有部分同学仍在凝神静思。教师不急于表态, 默默等待着, 果然……)
生2:我反对。向34借来的“1”表示的是1个33, 这个“1”给了99, 表示的是1个22。
生3:我同意生2的观点, 1个是22, 1个是33, 这个“1”不能借。
生1:他们说得对, 我不能只看到99就随意借个“1”……
师:我很欣赏生1用的一个词, 你们知道是哪一个吗?
生 (齐) :随意。
师:为什么你们肯定是这个词?
生4:数学上不同位置的“1”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不能随意借。如果要借, 两个“1”表示的意思要一样才行。
师:说得好。数学素以精确严密著称, 不能随意。感谢两位同学让我们知道了数学中即使是一个“1”也是不能随便借用的。
师:这个“1”不能借, 我们又该怎么办?
(两分钟后……)
生5:可以把99拆成33×3。
师:善于抓住数字之间的联系合理拆分, 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值得一试。那么, 接下去又将如何解答呢?
(学生看着板书再次陷入沉思, 积极寻找突破点)
生6:我好像看到了100个33。
师:说得对, 就是有100个33, 你看到了吗?
(一语千层浪, 生6的轻声嘀咕、老师的及时肯定把学生带过了学习的拐角处)
生7:我也看到了。22×3等于66, 这样就是66×33+33×34。
生8:我同意他的说法, 他利用的是乘法结合律。
生9:再运用乘法分配律, 66个33加上34个33等于100个33。
生10:这里的33就相当于字母公式 (a+b) ×c=a×c+b×c中的c。
师:同学们能很快解决这道简算题, 看来还真不简单。要能回忆出刚才的解题步骤, 那就更了不起了, 谁来试试?
(教师满怀期待, 很多同学都在思考。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把刚才支离破碎的思维串联起来, 有一定难度, 但又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步骤, 教师有足够的耐心等待。3分钟后学生开始交流)
生11:首先提出向34借“1”, 由于这两个“1”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不能借。接着又有同学提出99是33的3倍, 得到大家的赞同, 试着做出第一步;一句“好像看到了100个33”很有价值, 让大家想到了第二步, 这样大家都看出有100个33。这里运用的是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师:听了他的叙述, 现在感到这道题挺容易的, 关键就是抓住了数字之间的联系, 把99拆成33×3。为什么一开始解这道题时我们会感到困难呢?
生12:它不像前面学到的乘法分配律, 一眼就能看到公因数。
……
也许在一些老师看来3分钟就可以解决的一道题, 教师却用了十几分钟。在看似并不十分复杂的解题环节中, 教师多次等待学生自我发现, 自我修改。正是这一次次的等待, 才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让错误在等待中修正
课堂上, 当学生出现差错时, 教师不要急于修改、更正他们的错误, 更不要急着把正确的答案、完整的结论告诉学生。因为学生在没有经历亲手实践、探究体验的无意识状态下, 其所得的知识是模糊不清、不够透彻的, 是容易淡忘, 不够牢固的。等一等, 耐心的等待, 给学生一个修正的过程, 让学生在纠错中构建新知。
生2:老师, 我也认为他错了。
顿时, 许多学生附和起来。这时, 教师也愣了, 因为这个教学意外的确出乎预料。教师把两个分数写到了黑板上, 让学生认真观察, 也可以同桌讨论。等待了几分钟之后, 逐渐有学生举手要进行发言, 表达自己的观点。
生3:我认为是错的。因为分子之间没有扩大整数倍, 分母也没有。
生6:我同意他的意见。因为分数的基本性质告诉我们, 分子分母既可以同时乘同一个不是0的数, 也可以同时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
……
师:太好了, 为我们的精彩回答鼓掌!
本应老师简单纠正错误就可以匆匆而过的环节, 由于教师有着“耐心的等待”的情怀, 才有呈体如此精彩的课堂, 在错误得以纠正的同时, 也能清楚地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意义和应用。
三、让疑惑在等待中明白
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与困惑, 而对待学习中的错误与困惑, 教师应该学会耐心地等待, 给学生去交流、去探究机会, 许多时候困惑隐藏着一种超常、独特的思维。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探明缘由。
如一位教师教学“工程问题”时, 先出示:“一段公路长30千米, 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 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 两队合修几天完成?”先让学生根据工效、时间、工作总量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30÷ (30÷10+30÷15) =6 (天) , 说明算理之后引导学生猜想:“如果这段公路长60千米, 其他条件不变, 那么时间是多少天呢?”“12天。”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吗?请同学们验算。”“这还用算?”学生虽然质疑, 但还是认真算了起来, 计算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路程扩大一倍, 时间竟然不变!”“如果路程分别是90千米、150千米, 其他条件不变, 时间又分别是多少呢?”此时。学生不再显得胸有成竹, 而是满脸疑惑。“请同桌同学分别计算一下。”片刻, 答案又出来了:“都是6天!”“为什么公路的长度不管变成多少千米, 时间总是不变呢?”“是不是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无关呢?”“在不知道具体的工作总量的情况下, 能不能求出工作时间呢?”……这个“疑惑”引发学生们对以上问题的主动、积极的思考,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在“欲罢不能”的探究氛围中开始了对新知的学习。几分钟过去了, 学生明白了工作总量变了, 工作效率也变了, 而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和等于工作时间是不变的, 所以, 都是6天。
四、让争论在等待中共识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辩确定的。”面对着一个个有血有肉、充满个性的学生, 对同一个问题, 不同的学生常有不同的理解, 课堂是思维碰撞的舞台。当课堂中出现不同的看法时, 教师不要急于定夺, 耐心的等待, 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 鼓励学生进行争辩, 让他们展现自己的观点, 在争辩中完善结论, 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