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免疫规划工作总结(精选13篇)
2011年,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科室的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之上稳步发展。现将这年来的免疫规划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 疾病监测
1.加强AFP病的监测,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1)继续完善AFP主动监测系统,加强AFP病例主动监测报表的及时性、准确性。
2)对县医院、二院1——11月份神经内科、传染科、儿科等科室的门诊登记及出入院登记进行了AFP病例的漏报调查,未发现漏报,并撰写了漏报调查报告。2.加强麻疹防控工作,严防麻疹疫情爆发
1)做好麻疹主动监测工作,保证网报的及时性、准确性。2)1—11月份全县共发生麻疹病例8例。即时进行了处置。3.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
对新生儿严格落实“谁接生,谁接种”责任制。1—11月份共报告15岁以下乙肝病例 6例,均按要求及时进行了个案调查,同时进行网络月报告。
4.对县级七所医院开展了计免针对传染病的主动监测,监测率为100%,报告及时率为100%。二.免疫接种
1、制定了流动儿童管理办法,居住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建
卡,建证率达95%。
2、新生儿建卡、建证情况
1)1—11月份全县共出生 5632人,建卡、建证率均达到 99.36%。
2)1—11月份常规免疫应种122672人次,实种122287人次,接种率为 99.69 %。
3)1—11月份单苗接种率完成情况
卡介苗应种5352人次,实种5334人次,接种率99.66 %
脊灰疫苗应种25051人次,实种24979人次,接种率99.71%
百白破疫苗应种26371人次,实种26288人次,接种率99.69% 麻疹疫苗应种11700人次,实种11671人次,接种率 99.75% 乙肝疫苗应种19075人次,实种19028人次,接种率99.75% 乙肝疫苗首针应种5632人次,及时接种5596人次,及时接种率99.36% A群流脑疫苗应种16845人次,实种16791人次,接种率99.68
% 乙脑疫苗应种7393人次,实种7352人次,接种率99.45% 甲肝疫苗应种5253人次,实种5248人次,接种率99.90%
三、应急接种
1、为了控制和消除麻疹,根据省卫生厅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摸底登记接种工作,2011年5月----6月30日期间对满8月龄----6周岁的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全的儿童进
行了查漏补种,全县共摸底登记127070户,目标儿童数45308人(其中本地31901,外来13407)。需补种麻疹疫苗的8157人,实补种麻疹疫苗7661人,补种率93.92%。
2、为了巩固我县无脊灰工作成果,进一步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我县于2011年9月15日到10月15日在全县范围内对2月龄—4岁的儿童进行了两轮糖丸强化工作,第一轮应种25301人,实种24388人,接种率96.39%;第二轮应种26258人,实种25552人,接种率97.31%; 四.督导下乡
我科室每季度对全县21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常规免疫督导一次,全年共督导264次。对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并对督导后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书面总结汇报了主管局。五.宣传培训
1、利用“4.25”宣传日和深入农村的机会对免疫规划定期不定期的宣传,共发放宣传单3500份、悬挂横幅4条、展板10块,动用宣传车2台,累计受益人数达20000多人次。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等多种形式,使群众对预防接种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人民群众主动接种的意识。
2、对乙肝宣传日、狂犬病宣传日进行了专项宣传。
3、.2011年4月、9月、10月组织了大规模的培训,对卫生院院长及专干、疾控中心全体人员进行了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扩大免疫知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预防
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免疫规划报表分析与填报、麻疹监测及处置、脊灰的监测等内容。参会人员达476人次。六.资料管理
1.对2011年的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归档。
2.对全县规范化门诊建设、儿童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进一步的支持于管理。
3、安排了秋季新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七.存在问题
1.科室人员少,无专业人员,有待加强。
2.乡镇卫生院 专干不固定,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3.预防接种卡册证管理不规范,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过于形式化。
4.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的免疫接种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5.人口底数不清,造成工作衔接困难。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1.1 疫苗接种数据来源
赤峰市各月4项加强免疫的应种人数和实种人数均来自2011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表。4项加强免疫包括A+C流脑3周岁加强, 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4周岁加强, 白破二联和A+C流脑6周岁加强。
1.1.2 儿童数据来源
4项加强免疫涉及的3个年龄组儿童, 来自赤峰市2005年、2006年和2008年年终报表中各地汇总统计上报的逐月出生儿童数。
1.2 分析评估方法
依据相关疫苗加强免疫起始年龄, 把全市2005年出生儿童数作为白破二联疫苗和A+C流脑疫苗加强免疫的期望应种人数;把2006年出生儿童作为脊灰疫苗的期望应种人数;把2008年出生儿童作为A+C流脑的第一次加强免疫的期望应种人数。用报告实种人数计算期望接种率, 与报告接种率进行比较, 分析评估各地报告接种率的可信程度和完成情况;用期望应种人数与报告应种人数进行比较, 估测各地实际漏种人数。把各年逐月出生儿童数和各月接种数字分别按季度合并, 得到各月各季度期望接种人数, 与报告应种人数进行比较, 计算阶段性接种率, 评价各地加强免疫的实施工作进度和及时接种率。
2 结果
2.1 赤峰市2011年4项加强免疫接种率分析评价
2.1.1 A+C流脑疫苗3周岁加强免疫
全市1-12月累计报告应种人数41 849人, 实种人数41 019人, 报告接种率为98.0%;期望应种人数41 210人, 估测接种率为99.5%, 二者接近。但从各地数据看其中松山区等6个旗县区报告的累计应种人数高于期望应种人数, 这可能是由于这些地区在2011年对大于3周岁 (2008年以前出生) 部分漏种儿童实施了补种, 因而估测接种率呈现大于100%的现象。尚有4个旗县的该项接种率不足90%, 估测4地区漏种人数2 208人, 尤其是阿旗接种率仅55.4%, 漏种1 271人, 占4个旗县区漏种人数的57.6%。
2.1.2 脊灰疫苗4周岁加强免疫
全市1-12月累计报告应种人数42 515人, 实种人数41 636人, 期望应种人数43 090人, 报告接种率为97.9%, 估测接种率为96.6%, 二者接近, 说明各地报告的接种率比较可信。其中10个旗县区该项接种率达90%以上, 红山区接种率接近90%, 仅阿旗接种率为70.3%, 该地区大约漏种773人。
2.1.3 A+C流脑疫苗6周岁加强免疫
全市1-12月累计报告应种人数30 822人, 实种人数30 096人, 期望应种人数41 176人, 报告接种率为97.6%;估测全市漏种人数11 080人, 估测接种率为73.1%, 二者相差24.5个百分点。报告接种率明显高于估测接种率的主要原因是11个旗县区都不同程度地漏报了应种人数, 因而可以证明该项报告接种率是虚高的, 是不可信的。从各旗县区的情况看仅红山区和松山区的该项接种率达标 (大于90%) , 其他10个旗县区的估测接种率在31.7%~80.6%, 漏种率在68.3%~19.4%, 漏种率高低顺序依次为阿旗、右旗、左旗、宁城县、克旗、元宝山区、翁旗、喀旗、敖汉旗和林西县。
2.1.4 白破二联6周岁加强免疫
全市1-12月累计报告应种人数37 269人, 实种人数36 245人, 期望应种人数41 176人, 报告接种率为97.3%;估测全市漏种人数4 931人, 估测接种率为88.0%, 二者相差9.3个百分点, 该项接种率虚高的原因同上。从对各地区的估测评价看, 红山区、松山区、左旗、翁旗、喀旗和宁城县接种率≥90%, 已达标, 其余6个旗县区均未达标, 接种率在30%~88.9%之间, 漏种率在70%~11.1%之间。其中阿旗漏种率最高, 漏种率较高的有克旗、右旗、元宝山区和敖汉旗。
2.2 赤峰市2011年各季度4项加强免疫进度分析评价
2.2.1 A+C流脑疫苗3周岁加强免疫
从全市各季度累计数字分析, 1~4季度报告接种率分别为88.0%、95.2%、96.5%和98.0%, 估测接种率分别为83.3%、98.1%、99.2%和99.5%, 报告接种率和估测接种率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从各旗县区看, 4个季度估测接种率均未达标的有阿旗、右旗和克旗, 其中阿旗4个季度估测接种率一直很低, 在44.3%~59.2%。第1季度接种率不足90%的旗县区有右旗、克旗、左旗、元宝山区、宁城县、红山区和翁旗。
2.2.2 脊灰疫苗4周岁加强免疫
全市1~4季度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0.7%、96.2%、97.6%和97.9%, 估测接种率分别为73.3%、88.9%、93.9%和96.6%。2011年第1季度全市各旗县区估测接种率均未达90%, 第2季度有5个旗县未达90%, 第3季度阿旗、右旗、林西县、红山区和敖汉旗未达90%, 第4季度统计全年累计接种率仍有阿旗和红山区未达标。整体反映出赤峰市脊灰疫苗4周岁儿童加强免疫接种不够及时,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个别旗县区如阿旗, 脊灰疫苗漏种人数较多, 差距较大。
2.2.3 A+C流脑疫苗6周岁加强免疫
全市1~4季度报告接种率分别为87.5%、93.8%、97.4%和97.6%, 估测接种率分别为50.2%、53.5%、63.1%和73.1%, 4个季度报告接种率与估测接种率比较, 前者均明显大于后者, 说明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着应种人数漏报的问题。漏报较严重是阿旗、右旗等10个旗县。
2.2.4 白破二联疫苗6周岁加强免疫
全市1~4季度报告接种率分别为78.9%、91.3%、95.9%和97.3%, 估测接种率分别为58.6%、68.8%、78.2%和88%, 报告接种率与估测接种率比较情况同上。
3 存在的问题
各地盲目追求接种率指标, 随意减少加强免疫应种人数, 掩盖了实际接种率低的现象, 因而导致赤峰市的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虚高的问题。近年来全市各级对加强免疫工作不够重视, 没有把适龄儿童的加强免疫与基础免疫同步安排, 不少地区采取年末搞突击性加强免疫的做法, 致使全年各月接种数字不均衡, 加强免疫进度缓慢。不少基层接种单位放松了对大年龄组儿童的管理, 对辖区内大年龄组儿童数据及分布情况掌握得不清楚, 许多儿童不能获得加强免疫的接种信息, 因而漏种人数较多。随着儿童年龄增长, 家长对疫苗接种重视程度逐渐下降, 部分儿童不能主动到各接种点接种疫苗, 给加强免疫工作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全市大部分地区的6周岁儿童流脑和白破疫苗的加强免疫接种率较低, 除上述原因外, 还反映出各地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效果不理想, 查验工作依旧停留在审证、验证上, 没有把接种证查验的落脚点放在补种疫苗上, 也没有把查验时的补种作为对加强免疫的补充。各旗县区没有发挥好接种率报告系统对常规免疫的监督指导作用, 对基层上报的常规免疫数字只汇总不分析, 只看报告接种率的高低, 不管接种率的真假。
4 对策
5月2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增长”课题组召开《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5-2024):攀登效率高地》研讨会。课题组成员刘培林主持会议,陈昌盛、许伟、王金照、刘涛、吕刚、许召元、何建武等参加了会议研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致辞并介绍了研究的主要观点。本书是课题组系列研究的第三辑,围绕国民经济总体情况、需求面、供给面、产业、区域发展和城市化、资源环境等主题,在分析具有中长期意义的新趋势、新特征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了前两辑研究中的未来十年增长前景预测,并对2015年经济形势进行了展望和分析,同时对各相关领域提高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课题组的研究认为,近五年来出现的中国经济增长阶段转换是规律使然。今明两年很可能是中高速增长的触底期,需要缓冲性宏观政策与效率导向改革措施的协同配合,加快实现转型再平衡,为全面持续提升要素生产率,扫除体制机制障碍。刘世锦表示,中国经济增速触底的一个关键变量是高投资触底。目前,基础设施投资和出口两只“靴子”已相继落地。如果房地产投资能回落到位,加上新增长点的成长,以及严重过剩行业的退出和重组大体完成,中国经济增速将有望成功触底。
该丛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1年在中心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免疫规划股全股工作人员积极努力,圆满完成了免疫规划工作的各项指标、任务,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超90%,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为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绩与经验。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科室职责
实施免疫规划是政府提供一项基本的重要公共卫生服务,我们充分认识到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了对免疫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并狠抓落实,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的原则,按国家及省扩大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同时对各项工作进行分工负责,做到各司其职,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确保了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免疫规划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免疫规划股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专职人员4人,冷链管理人员2人,为提高整体素质、服务能力和水平,科室人员通过自学及参加上级培训的形式,学习免疫规划的相关政策和相关业务知识。2011年累计参加省市培训6人次,同时根据本市实际情况组织各乡镇免疫 规划工作人员开展免疫规划知识培训,2011共举行二次预防接种知识培训班,累计参加学习人员278人次,使镇级预防接种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大提高,为顺利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带来了有力保障。3.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我市免疫规划工作健康发展
按照疾控工作的职责,免疫规划股专业人员积极开展对各镇防疫组开展免疫规划工作情况进行督导,从人员构成、冷链设备管理、疫苗管理、预防接种、适龄儿童接种率、报表填写报告等方面开展督导工作。2011年初至今,对各乡镇均开展督导3至4次,督 导时详细填写督导记录,包括各镇免疫规划工作的成绩、存在问题及建议,并一式二份,医院及疾控各存一份。通过督导工作,我市免疫规划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冷链管理、疫苗及注射器管理、报表填写等得到进一步加强。
4.积极开展乙肝查漏补种工作
按省、市的要求,我市在2011年继续加大乙肝查漏补种工作力度,通过召开会议、宣传发动、督导检查等方式,使全市乙肝查漏补种工作迅速得到落实,截至2011年11月1日,全市乙肝查漏补种应种对象为410855针次,实种对象为411967针次,接种率达100.3%。
5.协助教育部门开展儿童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
由于教育部门重视、疾控中心积极参与,各学校秋季入学后,开展了对14岁以下儿童的接种证查验工作。全市累计查验接种证约4多万人次,为今后开展免疫规划工作,保障儿童健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6.做好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卫[2011]12号),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在 2 2011年3~4月开展两轮脊灰强化免疫活动。黄武副市长在电视台发表关于高州市2011年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的电视讲话,电视台同时播放关于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通知及宣传口号10次,电台播放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相关15次,全市张挂横幅108条,宣传标语2300条。为保障摸底造册工作顺利进行,市疾控中心主任带领免疫规划股工作人员进行了强化前的督导工作,通过全市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了目标人群的摸底造册工作,共上报目标人群66586人。为保障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顺利完成,全市设臵500多个接种点,全市镇级和村级接种人员1400人。第一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全市应种儿童65422人,实种儿童63306人,接种率96.77%。其中小于1岁组应种18536人,实种17990人,接种率97.05%;1岁组应种20296人,实种19686人,接种率96.99%;2岁组应种14877人,实种14388人,接种率96.71%;3岁组应种11713人,实种11242人,接种率95.97%;第二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全市应种儿童65030人,实种儿童63102人,接种率97.04%。其中小于1岁组应种19486人,实种18924人,接种率97.12%;1岁组应种20400人,实种19833人,接种率97.22%;2岁组应种14056人,实种13623人,接种率96.92%;3岁组应种11088人,实种10722人,接种率96.70%。
7.做好疫苗管理及疫苗发放工作
冷链室使用《广东省免疫规划疫苗进出库账簿》和《广东省免疫规划使用注射器进出库账簿》,认真执行疫苗使用与注射器使用与报告制度,保证一类疫苗的及时供应,不假借疫苗供应不足为由变相推 销有价疫苗,同时严防免疫规划疫苗流失或挪作他用,过期失效。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疾控中心自2009年8月起定期每月向各镇送苗二次,配送过程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储存、运输各环节的冷链监测和管理工作,确保疫苗质量,对各乡镇卫生院(医院)免疫规划疫苗、二类疫苗实行专车专人专职配送疫苗。
8.完成疾病监测任务
今年我市为巩固无脊灰状态完成了AFP监测6例,新生儿破伤风5例,监测乙肝9例,麻疹1例,监测可疑乙脑病例0例,可见前阶段的脊灰疫苗强化及乙肝查漏补种取得的效果相当显著,明显降低了相应疾病的发生,预防效果显著。
9.规范化门诊建设
2011我市建设规范化门诊1间,建好审批通过5间,目前全市共建规范化门诊30间,占总数90.9%。
二、存在问题
1.基层防保人员配备不足,工作欠积极主动性导致免疫规划工作相对滞后。一是部分防疫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自身业务水平不高,二是部分乡镇防疫组人员待遇同级对比偏低。
2.冷链管理差,还有个别镇未按新规定中的《规范》管理预防用生物制品,未能按要求做好上下午冰箱温度记录,疫苗及注射器出入库账簿未能按要求做到日清月结、帐物相符。
3.部分乡镇预防接种人员预防接种操作不娴熟等原因导致疫苗预防接种效果不理想,造成局部地区群众对免疫规划的不良影响。
三、建议
1、增加免疫规划股专业人员,并不断提高相关专业人员的知识及业务水平。
2、提高乡镇防保人员的业务素质,调动积极性,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开创免疫接种的新局面。要求各镇医院卫生院要注意加强防疫队伍的建设,及时补充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和维护防疫队伍的稳定,保证按卫生局的要求落实防疫人员的待遇。同时建议在岗但未取得执业资格的防疫人员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学习班继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并考取执业资格。
3.加强免疫规划督导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处理,确保冷链运转器材的管理、使用规范,保证疫苗质量。
2011年全区免疫规划工作以《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定为依据,稳步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为提高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继续巩固维持无脊灰状态,积极推进消除麻疹工作,进一步加强病毒性肝炎、流脑、乙脑等免疫针对性疾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全面推进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不断提高我区免疫规划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全区免疫预防管理工作持续均衡发展,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贯彻《条例》和执行《规范》,推进依法实施预防接种进程
1、规范预防接种单位和预防接种人员资质认证工作,确保接种机构有资质,接种人员有资格。针对各预防接种单位防保人员更换频繁的现状,计划在4月底前完成对全区预防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的梳理,对无资质人员报卫生局备案,5月底之前举办一期较正规的预防接种知识培训班,培训内容以《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方案为主,提高防保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预防接种操作,提高接种工作质量。
2、健全制度,进一步规范接种服务行为。根据《条例》规定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要求,调整公示和告知的内容,统一公示材料。全区预防接种单位计划在8月底前完成板块制作并上墙。
一、二类疫苗的预防接种均实行按苗每次告知签字。
二、免疫规划规范化管理与督导工作
1、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将甲肝、流脑等 15 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工作要求,按照上级有关指示要求,遵循“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我区实际,稳步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儿童建卡(证)率以镇、街道为单位达 98%以上;脊灰、麻疹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百白破、卡介苗、流脑、乙脑、甲肝、麻风腮、白破、乙肝疫苗接种率在90%以上;乙肝首针及时率在90%以上。
计划在第四季度开展覆盖全区的接种率调查,以评价我区适龄儿童接种情况。
2、严格贯彻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做好疫苗、注射器管理和冷链系统管理。加强各类疫苗、注射器的计划、供应、使用和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疫苗、注射器专人负责、专账管理。根据上级要求,推行疫苗、注射器信息化管理工作。各预防接种单位及时上报疫苗使用数量,同时加强监督力度,确保有计划的分发和使用,避免浪费。严格冷链使用管理制度,完善疫苗贮存、运输温度记录和库房管理、领发手续等冷链运转机制。2011年3月底完成冷链设备年报表的审核上报工作。
3、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同时,着重抓加强免疫工作,切实将加强免疫纳入常规免疫服务,并有计划地开展查漏补种,提高加强免疫的合格接种率。严格实行常规接种月报表上报审核制度,接种率月报表乙肝首针报告应种人数与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出生儿童数相比95%以上相符。每季以工作简报形式将免疫规划工作质量评价结果反馈给各乡镇、街道,并提前告知各乡镇卫生院下季度工作安排。
4、在优先确保一类疫苗接种的基础上,推广使用二类疫苗。
5、加强预防接种门诊的督导管理工作,保证每季全区覆盖率100%。
三、开展消除麻疹工作、贯彻落实《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 继续做好含麻疹成份疫苗2针次常规免疫接种工作,结合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补种工作,确保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根据市有关文件要求,2011年9月中旬继续做好2011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工作。
继续做好麻疹疑似病例报告、个案调查、标本的采集、运送及实验室检测等工作,疑似麻疹病例个案调查率(报告后48小时内完成)、调查表上报率达到100%、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95%以上。所有报告散发疑似病例咽拭子采集率达80%以上,特别是有免疫史的病例咽拭子采集率100%,年终确诊病例咽拭子实验室阳性率50%以上。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医疗机构合作,提高麻疹疑似病例早期咽拭子标本采集率(包括散发病例和暴发病例)。发现疑似麻疹病人,均应及时组织所有接触者(不论有无接种史)进行应急免疫,并认真填写应急免疫登记表,疑似麻疹病人周围易感人群麻疹疫苗应急免疫率达到100%。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报病意识;切实加强对医疗机构关于麻疹病人隔离治疗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的技术指导,杜绝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本大疫情网络报告麻疹疑似病例的订正工作。并在年内开展麻疹疫情预测工作2次,做好相应麻疹疫情的预测报告。
四、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
根据卫生局、教育局联合文件精神,按照全省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和疫苗补种工作规范,认真开展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积极主动做好培训与技术指导,协助教育部门和学校于秋季开学之初做好入学(托)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并做好相应疫苗补种工作。计划2011年10月底完成辖区内托儿所和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查验率达100%,查漏补种率达95%以上,接种证查验人员培训率达95%以上,无证儿童补证率达95%以上。
五、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巩固消灭脊灰工作的成果
继续做好适龄儿童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工作,脊灰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根据省卫生厅的总体安排,2011年12 月 5-6日和2012年 1 月 5-6 日开展 0-4 岁儿童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进一步巩固免疫屏障,消除“免疫空白”。
各乡级医院继续加强 AFP 病例主动监测和报告工作,针对报告病例,及时开展调查、采样和随访,各指标均要达到国家要求。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报告率≥1/10万。AFP病例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率达到80%以上,AFP病例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在80%以上,7天内标本送检率90%以上,AFP病例60天随访及时率达到90%以上。
加强对综合医院的督导检查,杜绝 AFP病例漏报现象的发生。各乡镇医院均需做好零病例报告。任何疑似AFP病例均应报告。AFP病例主动监测登记表以旬为单位汇总按月上报,及时报告率与完整率在95%以上。
六、加强乙肝控制与防治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家乙型病毒性肝炎防制规划(2006-2010)年》,根据省卫生厅工作安排,2011年4月15-20日和2011年10月15-20日、11月15-20日完成乙肝查漏补种工作,乙肝补种三针全程接种率达到95%以上。
七、加强预防接种安全管理及异常反应的监测
按省厅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接种单位安全接种工作的管理,强化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责任心,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减少和避免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发生。认真落实预防接种前知情同意工作,设立询问记录处;预防接种前知情同意率达到100%。进一步落实预防接种后留观登记制度,“留观登记本”规范使用率达100%。
提高开展预防接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安全接种管理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监测工作纳入免疫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强化并建全预防接种反应常规报告系统与制度,预防接种反应月报表上报率达到100%,同步实施零病例报告制度。48小时内及时报告率和48小时内及时流调率达100%;副反应报告卡报告后24小时内、流调表报告后3日内网络系统录入率100%。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行开展情况,针对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积极组织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象的调查,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和妥善处理,防止事件扩大化,避免负面影响的发生。
八、做好免疫相关疾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继续做好产科接种点的管理工作,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常住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流动新生儿达90%以上。
加强对乙肝新发病例的监测工作,新发乙肝病人个案流调率达100%;,实验室诊断率达到90%以上,提高病例调查完整性。
全面落实以流脑、乙脑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流脑和乙脑病例个案调查,24小时流调率达到100%,乙脑专病系统各项指标达标,流脑和乙脑病例相关标本采集率达到95%以上。
加强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的个案调查和主动监测工作,防止病例漏报;新生儿破伤风报告和流调率达100%,48H及时流调率达95%以上。传染病监测系统和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两系统数据一致性达100%。
做好托幼机构和学校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疫情监测,及早发现疫情,掌握疫情动态,做好暴发处置。
九、大力推进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设 继续推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顺利实现与国家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平台的对接工作。保证各接种单位的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转正常,并能及时上传相关接种信息。预防接种个案信息报告以乡镇为单位覆盖率达100%。各接种单位以上一年登记儿童数为基数,个案报告率达98%以上,以周为单位及时报告率达95%以上。
十、大力开展免疫规划知识宣传
充分利用提供预防接种服务的时机,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形式,普及免疫防病知识,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借助 “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做好免疫规划宣传工作。
十一、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全面提高预防接种门诊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计划年底实现全区现代化预防接种门诊覆盖率达到30%以上。
十二、加强流动人口儿童预防接种管理
积极探索和制订适合我区实际的流动人口免疫规划工作方案,利用驻村医生做好流动人口的摸底调查工作,在预防接种门诊的开诊频次、时间、方式等多方面为流动人口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务。
在惠济区卫生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惠济区疾控中心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宗旨,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现对2009年免疫预防接种工作总结如下:
一、预防接种实施
1、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2008/2009脊灰强化免疫,第一轮强化服苗常住应种儿童为4382人,实种儿童4339人,接种率99.02%,强化免疫前“0”剂次儿童数263人;流动应种儿童为4974人,实种儿童4939人,接种率99.3%,强化免疫前“0”剂次儿童数56人。第二轮强化服苗常住应种儿童为4458人,实种儿童4411人,接种率99.95%,强化免疫前“0”剂次儿童数130人;流动应种儿童为5264人,实种儿童5251人,接种率99.75%,强化免疫前“0”剂次儿童数66人。
2、九苗接种率
2009年惠济区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单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应种人数3620,实种人数3619,接种率99.97%;脊灰疫苗应种人数13895,实种人数13895,接种率100%;百白破疫苗应种人数4760,实种人数4751,接种率99.81%;白破疫苗应种人数4692,实种人数4679,接种率99.72%;麻风疫苗应种人数4864,实种人数4859,接种率99.90%;麻腮风疫苗应种人数4955,实种人数4952,接种率99.94%;乙脑疫苗应种人数5305,实种人数5300,接种率99.91%;A群流脑疫苗应种人数4660,实种人数4658,接种率99.96%;A+C群流脑疫苗应种人数4370,实种人数4369,接种率99.98%;乙肝疫苗应种人数12099,实种人数12096,接种率99.98%;乙肝疫苗第一针应种人数2547,实种人数2546,及时接种人数2392,接种率99.96%,及时接种率93.95%;在我区所有产科医院出生新生儿人数1946,乙肝接种应种人数1946,实种人数1936,新生儿首针乙肝接种率99.49%。3、1-3月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惠济区按照《郑州市麻疹疫苗接种技术方案》于2009年1-3月份开展8月龄~4岁以下儿童麻疹免疫接种活动,在本次工作中,通过摸底调查应接种本地儿童6809名,实接种6652名,接种率97.69%;应接种流动儿童3996名,实接种3922名,接种率98.15%;合计应接种儿童10805名,实接种10574名,接种率97.86%。在3月5日麻疹疫苗接种活动接种率快速评估中抽查60名儿童,全部接种,评估率为100%,受到上级的好评.通过本次麻疹疫苗普种接种工作,及时切断了传播途径,保护了易感人群,避免该病在我区的暴发和流行。4、5月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针对我区的具体情况,区疾控中心在5-6月份对辖区内8个月—7岁未按免疫程序接种麻疹疫苗的散居、幼托儿童和小学生和7岁以上没有明确接种史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2009年6月21日我区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全面结束。根据摸底排查情况,共需接种麻疹疫苗14107人,实际接种13781人次,接种率97.69%,其中散居儿童接种3619人次,幼儿园接种1837人次,小学生接种4884人次,初中生接种3441人次。活动结束后,区疾控中心对辖区内接种率情况进行了快速评估,共抽查162名儿童,本次接种160名,快速评估接种率为98.76%。达到了规定的接种率目标。
5、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
我区查验接种证工作从8月1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对全区44所小学和53个幼儿园开展了接种证查验工作,查验覆盖率为100%。应查验儿童8851人,实查验儿童8851人;持接种证人数8128人,不详251人,应补证人数472人,漏种儿童人数572人,应补种人数572人,实际补种人数572人。
6、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2009年8月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乙肝知识宣传动员和乙肝查漏补种接种工作人员培训。2009年9月1日-9月28日,对全区的1994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共23231人进行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摸底调查,需接种一针1287人、二针881人、三针4863人,共7031人,合计17638人次。12月8日—12月15日对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进行接种,接种人数6554名,接种率93.22%。
二、认真组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认识。
今年4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是“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为做好宣传工作,倡导全社会重视关心儿童预防接种,切实提高儿童预防接种水平,在4月25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中,我区疾控中心组织有关人员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和公共场所设立宣传点,共设宣传点25个,出横幅80条,宣传版面104块,发放宣传单4000余张,受益群众达到7000余人,今年“4.25”宣传日活动气氛非常热烈,范围广、针对性强,宣传效果显著。
三、流动儿童管理
外来人口适龄儿童的免疫接种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难点之一,要求各接种单位为流动儿童建立卡片和底册,对无预防接种证的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及时为这些儿童进行免疫接种,每月上报流动儿童基础免疫接种情况统计表。每季度都对0-7岁外来人口适龄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和查漏补种工作统计。
四、落实程序及卡、证、册管理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各预防接种门诊分年分村建卡片,每月对所在辖区的儿童建证建卡对照,有漏种的督促其补种相应疫苗,常住与流动儿童分开管理;居住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要按要求建立卡证册,在管理上和常住儿童一样。
五、接种率监测与分析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区的免疫规划要求,于2009.3.16—3.20日和2009.11.13—11.16日对我区的免疫规划工作进行考核检查,检查的内容有资料、报表、预防接种门诊、儿童接种率,共查358名儿童,卡证相符率98.6%,五苗全程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乙脑、流脑均按照常规免疫接种。
六、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及安全注射
我区共有四家预防接种门诊,其中示范预防接种门诊3个(惠济区人民医院、毛庄医院、古荥医院),合格预防接种门诊1个(花园口医院),各乡镇单位领导对预防接种门诊都非常重视,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工作,按照示范化门诊的要求运行,各种规章制度、接种流程、一、二类疫苗公示上墙,冷链运转及时,报表正确及时。
全区预防接种门诊均按照安全注射工作要求,建立一次性注射器毁型记录、工作台面、紫外线灯消毒记录,并定期对接种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对督导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并解决。
七、疫苗及注射器管理
我区保证每月冷链运转一次,并同时分析冷链存在的问题同时坚持“先短效期、后长效期”的原则有计划的分发。
2009年扩大免疫规划疫苗上级下发情况:卡介苗1640支、脊灰糖丸38800人份、百白破3610支、A群8350人份支、A+C 10010支、无细胞4749支、麻疹17000支、麻风2600支、麻腮风5470支、乙脑11080支、白破1220支、新生儿乙肝13560支。0.1ml注射器2400支,0.5ml注射器19000支,1 ml注射器7200支,2 ml注射器1050支。
八、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
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具体而繁杂,涉及面广,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预防接种门诊运行不规范如接种人员数量达不到要求、部分接种人员操作不规范、预检登记没有开展、有价疫苗个别未上卡、流动儿童管理不规范等,这些问题以后注意并解决。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调查表形式对杭州市各区、县(市) 免疫规划接种点冷链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每个区、县(市)每年进行2次调查,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每次抽查每个区、县(市)至少一家免疫规划接种点,以统一的冷链调查表进行调查,按照卫生部相关性标准要求[1]检查冰箱、速冻器是否专用,安装是否符合要求,疫苗存放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放私人物品,冰排冻制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测温记录情况。由13个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职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参与调查。
2 结果
2.1 目前杭州市免疫规划接种点冷链设备以普通家用冰箱为主,还有冷藏包、冰排等,个别也免疫规划接种点有速冻器。设备均有专人管理,冰箱内基本清洁卫生。
2.2 2004-2008年进行10次冷链检查,共检查冰箱、速冻器321只,被抽查到的单位冷链设备都能正常使用,免疫规划专用为99.38%,疫苗存放符合要求97.51%,安装符合要求96.26%。测温记录符合要求89.41%,冰排冻制符合要求97.82%,私物存放率1.25%。见表1。
2.3 免疫规划接种点冷链设备管理上,城区与郊县相比,疫苗存放符合要求上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0.0007,P>0.05)。安装符合要求上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31,P>0.05)。测温记录符合要求上,城区好于郊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P<0.05)。见表2。
3 讨论
冷链是计划免疫的“生命线”,它维系着疫苗贮藏 、运输质量,关系到儿童免疫接种的效果[2]。冷链管理则是保证冷链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杭州市通过每年进行2次冷链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达到冷链管理的较好状态。
杭州市2004-2008年进行10次冷链检查,发现了一些问题:①有的地方冷链设备老化,免疫规划接种点配备冰箱还是1984或1985年配备的设备,设备锈蚀,密封装置老化,设备需要维修和更新。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专职维修人员、维修工具和器材欠缺,如不及时增加冷链设备,存在局部断链的潜在危险。部分冷链管理人员现有的防保知识不能满足需要,虽经组织培训,但仍不能对冷链设备进行合理、科学的使用和管理。加之有的防保人员思想觉悟不高,没有管理经验,造成管理方法欠妥,人员职责不明,造成冷链设备档案不全,测温记录不及时。这些无疑都会影响到杭州市的冷链管理工作。②城市流动人口使杭州市各免疫规划接种点服务对象增加,且随着疫苗品种的不断增加,现有财政对计免的投入已不能满足支出的需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基层预防保健组织为了发展与生存开展有偿服务,经营接种二类疫苗进行创收[3],使现有冷链的贮存能力不足,疫苗存放不规范,由于疫苗品种多,各种疫苗混合存放,检查中亦发现乙肝疫苗、百白破等疫苗存放时贴在箱壁上,还有整个冰箱塞的满满的,有的疫苗放在冰箱上门上。③虽然我市经过创建规范接种门诊后,接种时冷藏包的利用率大大增加,但是有的地方接种时还是直接用冰箱,一个接种日开冰箱的次数要50~60次,以至于冰箱内的温度几乎等于室温。有的地方的温度记录连续几个月都为同一温度,且与检查时的即时温度相差较大。2004-2006年有的地方国庆、五一放假时不安排人员查看免疫规划专用冷链设备,2007年后得到解决。④现阶段免疫规划冷链使用的冰箱基本都是家用普通冰箱,其温度控制的国家标准与存放疫苗的温度标准2~8℃存在差异。普通冰箱作为存放食品的设备,其冷藏室温度控制的国家标准是0~10℃,不适合放置疫苗和药品[4]。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相关问题提出如下对策。①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快制定冷链建设相关政策,制定冷链配置标准,加强设备配置合理建设。②各区、县(市)疾控中心不仅要加强自身管理,同时要做好对免疫规划接种点冷链的检查督导工作,执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中对冷链设施的要求,进行严格管理。③要健全完善冷链设备报废制度,积极提高设备的更新速度和有效使用率,建立冷链系统分级管理负责制度,建立设备档案,做好建档建帐、专人负责、专物专用。④有计划地对现有的从事疫苗和冷链管理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稳定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S].1998:14-21.
[2]闫绍宏,万寒冰,于书启.保证计划免疫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实行冷链维修基金制[J].中国计划免疫,2000,6(5):299-300.
[3]余文周,崔钢,于竟进,等.中国部份地区计划免疫工作经费合理投入分析[J].中国免疫,2005,11(5):386-391.
为进一步加强全镇免疫规划工作的基础管理,全面掌握我镇适龄儿童的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真实客观的评价我镇疫苗接种工作水平和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按照区防疫站的统一部署,秦家镇卫生院于2011年9月25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工作,现将此次调查工作小结如下:
一、调查方法:
接种率的调查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按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进行调查。分别是长山村村、富贵村村、民兴村。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
1.调查对象为抽样调查单位中所有完成基础免疫的1~6周岁适龄儿童。
2、计算目标儿童的“五苗”单苗接种合格率,全程合格接种率;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率。
3、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单苗接种率。
4、目标儿童的建卡建证率,卡证相符率、卡痕阳性率;儿童预防接种个案及时录入率、个案录入准确率。
三、判断标准:
有接种证和接种卡者以接种证记录为准;无接种证,有接种卡者以接种卡记录为准;接种证和接种卡两者均无者,判断为未接种。
1、基础免疫合格判断标准:
①有准确的出生年、月、日和接种年、月、日记录。
②免疫起始月龄未提前。
③接种针(剂)次间隔未缩短(≥28天)。
④基础免疫在规定月龄内完成。
⑤内容填写齐全,记录清楚,无缺项。
2、加强(或复种)免疫合格接种判断标准:
①百白破疫苗加强免疫,儿童满18月龄后在6月龄内完成接种,判断为合格;
②麻疹疫苗(含麻苗成分疫苗)复种,儿童满18月龄后在6月龄
内完成者判断为合格;
3、新增疫苗判断标准:
①A群流脑疫苗第1、2剂次在儿童出生后6-18月龄内完成,两
剂次至少间隔3个月,判断为合格;
②乙脑减毒活疫苗在儿童出生后8-12月龄内完成初免,满2周岁
加强1剂,判断为合格;
③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儿童满18个月后6月龄内完成1剂次,判断
为合格。
四、调查结果:
1、五苗基免:
1)五苗接种率:调查29名儿童,建卡率100%,建证率100%。
卡证相符率为100%。五苗全程合格人数28人,合格率为96.55%。单苗接种情况:OPV 合格率为100%,DPT 合格率为100%,BCG 合格率为96.55%,卡疤率为96.55%,MV 合格率为100%。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数人,及时率为93.10%,合格率为100%。
2)五苗全程不合格原因统计29名五苗受查儿童中,1名五苗全
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45%。其中:1人次未完成基免。
五、存在的问题:
1、免疫规划知识宣传不深入,村民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低,预防
接种意识淡薄。
2、流动、留守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的免疫服务存在缺口,底数
不清,接种率低。
七、下一步工作建议:
1、各接种单位必须严格按照《2009年北林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实施方案》中的要求进行规范化接种。
2、加强计免专业人员业务培训,及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教育,提高
基层人员免疫服务综合素质。
3、各村应切实加强对流动、留守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管理,将流动、留守儿童的接种工作纳入常规免疫系统管理,定期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和上报。
4、加大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力度,按要求及时准确地将儿童
接种信息进行录入,加快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进程。
5、充分调动村级联络员的积极性,加强扩大免疫宣传力度,在完
成基础免疫的同时,合理地推广第二类疫苗的接种。
6、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做好免疫规划资料的管理
工作。
北林区秦家镇卫生院
2011年9月27日
石城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并制定培训方案。对全体乡村医生进行了集中系统学习。
通过对预防接种反应监测报告与处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我镇免疫规划、预防接种整体水平。
通过这次学习,我镇乡村医生对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不断学习,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预防接种各项能力,为全镇广大群众健康服务。
石城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
1.2 抽样方法
每年按照两阶段容量比例概率 (PPS) 抽样方法, 每个县抽取5个乡镇/街道, 每个乡镇街道按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个村/社区, 每个村/社区随机抽取7名适龄儿童, 调查儿童接种日期、未种及不合格接种原因。
1.3 合格接种判定标准
有准确出生和接种日期记录, 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 各剂次间隔不少于28天, 接种时间判定以证记录为准, 无证有卡者以卡为准, 无证无卡者视为未接种。同时在12月龄内完成BCG、OPV、DPT、MV/MR、HepB、JE的基础免疫接种;MenA疫苗1、2剂次间隔不少于3个月, 在18月龄内完成;HepA在24月龄内完成[1]。
1.4 统计方法
用EPIDATA录入数据, 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接种情况
2009-2012年接种率抽样调查16 940人, 基础五苗合格接种率依次为BCG 99.75%、OPV全程99.01%、DPT全程98.67%、MV/MR 97.47%、HepB全程98.96%, 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6.61%, HepB首针及时率为98.50%。MenA共调查14 529人, MenA1合格接种率为97.61%, MenA2合格接种率为92.56%。JE共调查14 520人, 合格接种率为94.00%。HepA共调查14 490人, 合格接种率为93.13%。
2.2 未种原因分析
2.2.1 疫苗未种人次数
2009-2012年共调查基础免疫未种1 491人 (1 654人次) , 未种人数占调查人数的8.80%。在未种人次数中, BCG未种24人次 (1.45%) , OPV未种32人次 (1.93%) , DPT未种55人次 (3.33%) , MV/MR未种84人次 (5.08%) , HepB未种86人次 (5.20%) , MenA未种782人次 (47.28%) , JE未种220人次 (13.30%) , HepA未种371人次 (22.43%) 。未种人次数最多的三种疫苗依次为MenA、HepA和JE, 其未种人次数占83.01%, 又以MenA的未种人次数最多。
2.2.2 未种原因分布
未种原因依次为其他595人次 (35.97%) , 儿童患病未去接种407人次 (24.61%) , 推迟到下次接种225人次 (13.60%) , 不知道要接种144人次 (8.71%) , 流动人口125人次 (7.56%) , 儿童患病医生不予接种72人次 (4.35%) , 怕接种反应48人次 (2.90%) , 对禁忌证理解错误24人次 (1.45%) , 超生儿童9人次 (0.54%) , 无证无卡1人次 (0.06%) 。除其他原因外, 儿童患病未去接种和推迟到下次接种也是疫苗未种的重要原因。福建省2004年的调查显示, 未种的主要原因也是其他 (67.95%) , 其次是不知道要接种 (14.67%) 和收费太贵 (11.07%) , 与此次调查结果有一定差别[2]。
2.2.3各年份比较
2009年未种40人次, 2010年未种739人次, 2011年544人次, 2012年331人次。可见, 刚刚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2009年调查到的未种人次数最少, 是由于未调查新增扩免疫苗的未种原因。而2010年开始调查新增扩免疫苗的未种原因之后, 未种人次数则增加到739人次, 其中MenA、HepA、JE三种疫苗的未种人次数占87.28%。与2010年的未种人次数相比, 2011年在逐年递减, 2012年已减少到331人次, 但MenA、HepA、JE三苗的未种人次数仍占79.76%。2009年流动人口、儿童患病未去接种和其他是主要的未种原因, 而将新增扩免疫苗的未种原因纳入调查之后, 其他、儿童患病未去接种、推迟到下次接种和不知道要接种则成了主要未种原因。 (表1)
2.3不合格原因分析
2.3.1各疫苗不合格人次数
2009-2012年共调查基础免疫不合格接种2 186人 (2 327人次) , 不合格接种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3.74%。在不合格接种人次数中, BCG 19人次 (0.82%) , OPV 182人次 (7.82%) , DPT241人次 (10.36%) , MV/MR 345人次 (14.83%) , HepB218人次 (9.37%) , MenA 529人次 (22.73%) , JE 444人次 (19.08%) , HepA 349人次 (15.00%) 。不合格接种人次数最多的依次为MenA、JE、HepA, 三种疫苗的不合格接种人次数占56.81%, 仍以MenA的不合格接种人次数最多。
2.3.2不合格接种原因分布
不合格接种原因依次为超期接种 (79.72%) 、初始接种提前 (11.09%) 、间隔不符 (6.53%) 、记录不清 (2.79%) , 超期接种为不合格接种的主要原因。而福建省2004年的调查显示不合格接种原因依次为提前接种 (39.15%) 、超期接种 (36.51%) 和接种间隔不符[2]。
2.3.3各年份比较
不合格接种2009年224人次, 2010年565人次, 2011年673人次, 2012年865人次, 不合格接种人次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每年的不合格接种原因里, 超期接种均为主要原因, 且占所有不合格接种原因的比例也从67.86%上升到89.13%。初始接种提前的比例则逐年下降, 从20.54%下降到6.82%;记录不清的比例则从4.91%下降到了0。 (表2)
3讨论
四川省2008年7月1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以来, A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和甲肝疫苗变为国家常规免疫规划的免费疫苗, 其接种率逐年上升, 到2012年均已达到90%以上。但同原基础五苗的接种率相比, 还有一定差距。在未种人次数中80%以上的未种来源于以上三种疫苗, 可见要想减少未种人次, 就应着力提高A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和甲肝疫苗的接种率水平, 减少可避免的漏种。
未种原因中除了其他原因外, 儿童患病未去接种和推迟到下次接种成了重要原因。作为预防接种服务提供方, 无法避免儿童生病或家长因有事而推迟接种, 但可以加强对家长的告知和再次预约通知工作, 避免因家长遗忘而导致漏种或超期接种。
不合格接种原因中超期接种占79.72%, 且从2009年以来超期接种的人次数和其占不合格接种原因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可见,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以来, 儿童需接种的疫苗剂次骤然增多, 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能力相对不足, 再加上儿童生病推迟接种等原因导致超期接种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要想提高合格接种率, 必须减少超期接种。除了增加预防接种门诊运转时间和增加预防接种人员, 还应该加强预约通知力度, 通过短信、电话、村医等多种方式提醒家长及时带孩子接种。同时预防接种门诊应合理安排每个儿童的接种时间, 避免因二类疫苗挤占一类疫苗接种时间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S].2005.
二〇一二年免疫规划 工作计划
各村(居)卫生室:
免疫规划项目的实施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巩固我乡免疫规划工作成果,规范接种流程,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完善资料管理,根据省市特要求,结合我乡实际,为加强我乡免疫规划工作,进一步规范接种行为,全面落实免疫规划相关任务。现就我乡2011年免疫规划工作安排如下:
一、组织管理
卫生院是全面落实免疫规划任务的具体操作者,要有一名领导分管免疫规划工作,要配备与免疫规划工作量相适应的专兼职工作人员;村卫生员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辖区内免疫规划服务对象,按要求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卡;卫生院要保障冷链设备正常运行,确保接种质量;开展常规免疫接种率调查和不定期接种率抽查,对免疫规划相关资料实行分类管理;开展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事故的发生、登记、报告与处理相关制度;协助特区疾控中心开展人群免疫状况调查、疫苗接种效果评价等工作。
二、疫苗与冷链管理
1、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疫苗的管理,建立疫苗保管制度及疫苗出入库的专用账簿,做到帐苗相符。
2、落实疫苗的冷链管理,做好低温冰柜、冰箱的定期保养维修,并有温度和其他相应记录,冷藏包和冰排等统一妥善保管。
三、接种实施
及时掌握辖区内免疫规划接种对象,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及时建立和核查预防接种证、卡,并做到卡、证相符,接种资料、报表真实可靠,及时录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四、督导
卫生院完成每月对村卫生室进行督导,每三月对辖区内所有村的免疫规划督导工作,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其及时整改,规范预防接种技术操作;加强对各村的接种率抽查工作,对建卡率、接种率低的村卫生室需制定书面整改计划。
五、常规免疫工作安排及相关要求
1、卫生院预防接种点及村卫生室实行按月运转接种,常规报表按月报告要求,认真作好接种资料的收集、统计、上报和信息反馈工作。
2、预防接种工作相关指标要求;出生儿童建卡率大于98%;卡证符合率大于98%;未完成基础免疫儿童,不论年龄大小,均应按接种程序要求完成相应针次的补种;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人口预防接种工作管理,加强对工作薄弱村组接种对象的调查和宣传工作,确保每个儿童均能获得预防接种服务。各村卫生室对所有接种对象(含流动儿童)“十三苗”达90%以上,扎实开展好对所有适龄儿童的接种,严禁疫苗积压浪费。
4、接种质量要求:为保证安全接种,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保证疫苗冷藏温度,配备充足的冷链接种器材,严格掌握疫苗接种操作规范,杜绝接种差错事故;加强异常反应监测与应急处理工作实施;
加强接种前的宣传和操作规范的培训,避免发生群体心因性反应及差错事故;对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要作好个案调查、处理和上报工作。
5、卫生院防保组每半年要对区域内儿童进行一次预防接种证、卡的核查和整理,及时补卡、剔卡和消卡,剔出的卡片由接种点妥善保管。
6、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监测:①AFP:卫生院要通过主动监测发现和报告AFP病例,按要求将采集合格的大便标本在冷藏条件下送特区疾控中心。②麻疹监测: 卫生院不论是在主动监测时,还是在门诊就诊病例中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后,必须及时电话报告特区疾控中心,并采集合格血清标本24小时内送特区疾控中心实验室;通过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类疫苗制剂接种率和接种质量,严格控制麻疹发病率,完成上级下达的疑似病例主动监测任务。③发现疑似白喉、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等疫苗针对性传染病时及时电话报告特区疾控中心,并协助特区疾控中心及时组织调查和处理。
六、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在秋季开学前,卫生院应主动联系辖区内托幼机构和小学学校,认真组织入托、入学儿童查验证和查漏补种工作。任务指标:对村卫生员、小学及托幼机构查验教师培训率≥95%;小学、托幼机构入学、入托儿童查验接种率≥95%;小学、托幼机构应补种儿童首次补种、补证率≥95%;小学、托幼机构应补种儿童全程补种率≥95%。卫生院与中心校按要求开展联合督导工作。
七、宣传、培训
1、卫生院拟定每2月召开1次免疫规划培训例会;及时布置相关工作,反馈信息,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新知识、新技术及时进行培训,逐步提高村卫生员的业务能力。
2、卫生院利用“4.25”预防接种宣传日和其它多种形式,开展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对宣传情况要有计划和总结,并留有影像资料。
八、乙肝疫苗接种: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达75%以上。
九、资料收集
1、统计资料:按时完成接种资料、各种免疫规划专项培训、督导资料、疫苗注射器领取分发记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接种事故调查处理资料、上级来文、下发文件、工作计划、考核总结、计划免疫宣传等有关资料的收集、建档、统计、上报工作。
2、上墙资料:各种工作制度、国家相关政策及各类疫苗公示、卫生院接种点布局、近三年人口资料、0-7岁儿童数、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情况、常规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完成情况等资料应及时上墙。
十、生物制品管理
卫生院所使用的各类疫苗的购进均由特区疾控中心统一采购与调拨,并作好详细的疫苗出入库及使用报损登记,做到疫苗使用与接种数相符,疫苗消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新华乡人民政府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按照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我国确定出生()月龄的婴儿开始接种麻风疫苗。A、5 B、8 C、10 D、12
2、下列哪一项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偶合反应 B.因疫苗特性引起的一般反应C.因疫苗质量问题造成反应 D.以上均不是
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AFP病例后,应在 内报告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4、以下哪种是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A.血源性传播
B.母婴传播
C.性接触传播
D. 以上都是
5、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
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D、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6、温度记录表: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A:1次 B:2次 C:3次 D:4次
7、A+C 群流脑疫苗接种途径为()A:皮内 B:皮下 C:肌肉 D:口服
8、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
A: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 B:先进先出、先产先出
C:先入库先出、短效期先出 D:先入先出、先产先出、长效期先出
9、下列接种方法错误的是()
A、乙肝疫苗臀部注射B、口服脊灰糖丸C、皮下注射0.5ml麻疹疫苗 D、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二天接种卡介苗
10、疑似暴发疫情()
A、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7天内连续发生有联系的3例或3例以上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B、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14天内连续发生6例或6例以上有联系的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C、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14天内连续发生10例或10例以上有
联系的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D、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7天内连续发生6例或6例以上有联系的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接种现场观察 分钟。
2、甲肝减毒活疫苗的接种部位为,接种对象为,接种途径为。
3、我国目前暂定出生体重<2500克的早产儿暂缓接种 外,对其它疫苗的接种可按常规进行。
4、儿童的疫苗接种信息(、、和疫苗生产企业编码),应在数据上传后 天内完成订正;上传超过 天以后,疫苗接种信息不再允许订正。
5、接种消毒应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
6、免疫程序要求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
7、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 月再接种麻疹疫苗。
8、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按照原因为五种类型,分别为:、、、、。
9、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以及注意事项,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10、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共有 种,可以预防 种传染病。
三、判断题(正确的请在题干括号内划“√”,错误请划“×”)(每题2分,共30分)
1、麻疹是只有儿童才会被感染的传染病,对吗?()
2、在学校预防接种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是异常反应。()
4、各级各类疾控机构都能向接种单位销售二类疫苗。()
5、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会影响乙肝疫苗的效果。()
6、儿童型白破二联疫苗可以用于12岁以上儿童。()7、2 岁以上儿童不能用麻腮风疫苗进行补种。()
8、A+C流脑疫苗可以替代A群流脑疫苗给2岁以下儿童做基础免疫。()
9、如果冰箱内容量不够可以将疫苗摆放在冰箱门上也可以保证温度。()
10、疫苗累计接种率等于各月实种数之和除以各月应种数之和。()
11、A+C流脑疫苗第一针应与上一针A群流脑疫苗间隔至少1年。()
12、风疹传染源为病人,传染性最强时期为出疹前后。())
13、受种者发热在37.5 ℃ 以下时,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它疾病。()
14、肛周脓肿的患儿不能服用OPV。()
15、两种不同注射的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四、简答题(共30分)
1、什么是流动儿童?(10分)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为了不断提高我院预防接种专业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保证计划免疫接种门诊规范有序开展,特制定了2013年计划免疫工作培训计划:
一、目的通过培训,提高我院计划免疫队伍的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以便及时、准确、高效地做好计划免疫各项工作,维持一个较高的免疫接种率,为消除、消灭相应的传染病奠定基础。
二、参加人员:
我院全体工作人员和各卫生室防疫员
三、时间安排
2013年7月1号 上午10:00-11:30
四、培训内容
以《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预防和监测为主,内容包括:预防接种服务、疫苗的使用和管理、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疫苗接种禁忌症、接种现场疫苗管理、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的正确使用方法、查验接种证相关知识、冷链系统管理、免疫规划程序AEFI与事故的报告及处理,常见AEFI的诊治原则、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和疾病监测、督导、考核、评价等,有效结合平时日常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我们主要将采取以下的对策
和措施:
1、集中培训。
2、强化学习。
3、课堂考试
4、成绩评估
培训结束后将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专题分析。通过培训,能迅速提高我院计划免疫专业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使这支队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提高我院计划免疫管理水平和整体工作质量,推动我院计划免疫工作规范、有序、持续发展。
来安街道卫生院
【2024年免疫规划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独家免疫规划培训总结06-06
免疫规划科11-22
免疫规划科普11-24
免疫规划中长期规划09-17
免疫规划督导表07-05
卫生室免疫规划计划10-29
XX年4.25计划免疫宣传日活动总结11-18
2018年计划免疫日宣传标语口号06-28
免疫学总结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