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计划(推荐12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大力提高广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加强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密切结合学校其他工作,加强学科渗透,密切联系社会、家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我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
(1)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德育基地活动,让学生走进改革开放的生活现实,在实践生活中开展改革开放形势教育。
(2)利用集体晨会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化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
2、狠抓学生常规养成教育
(1)继续抓好各班的常规评比工作。五项常规检查制订详细的扣分细则,具体检查记分落实到每一位值日生。每周将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且评出常规管理“周冠军”,通过此项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开展“学习新《规范》,做文明学生”活动。各班利用晨会、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育。
3、大力加强法制教育
(1)建立健全的学校预警制度,巩固学校、班级的层层帮教制度,那些思想品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由学校领导进行一对一的帮教,利用各种方式,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教育,以避免在校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2)将九月定为“弘扬民族精神月”,开展纪念邓小平活动、纪念“九.一八”活动、奥云风采榜、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通过各种阵地和途径努力培育和弘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3)将十月份定为法制教育宣传月,开展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如专题黑板报、广播(《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同反邪教”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4、深入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探索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
5、认真开展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
(1)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2)组织班主任老师认真完成《班主任工作手册》上的具体工作指标,特别要把家访和学生平时观察记录等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全学年家访率达100%,以便及时解决班级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
(3)继续开展校级优秀班集体的评比工作,将班级建设的成绩与班主任工作的考核挂钩,对优秀班级进行奖励,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6、密切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1)继续加强和巩固校外的德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受到良好的教育。
(2)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7、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其他社会教育
(1)抓好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等常规活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
(2)结合建国五十六周年,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撰写影评,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迸发爱国情感。
(3)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活动,注意学科的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环保教育,诚信教育、理想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等。
8、大力加强安全教育
(1)各班要把安全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充分利用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教育,用好《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以杜绝安全隐患。
根据俄政府网站当天公布的文件, 2016—2020 年爱国主义教育国家计划 (以下简称计划) 由5 部分组成, 对应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工作方向, 包括科研方向、教育方法、信息方向、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形式和发展志愿者运动。 根据计划, 俄政府将吸收更多青少年团体、非政府组织等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增加教育机构中的志愿者组织比例, 提高公民参与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计划指出, 军事机构应加强与社会的互动, 培养公民保卫祖国的意识, 增强针对青少年的军事爱国主义教育。 配合“五年计划”, 俄在总统办公厅内还成立了社会项目管理局, 负责主管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 在俄各联邦主体行政机构里设立7000 多个青少年教育机构, 专门负责公民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此外, 俄约有2000 个组织与青年军事爱国主义教育直接相关, 比如苏沃洛夫军事学校、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军事爱国主义俱乐部等。 每年5 月9 日胜利日以及卫国战争中重大战役胜利日举行的系列纪念活动等, 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 旨在让全社会牢记历史。
俄总统普京认为, 爱国主义是俄未来的坚实基础, 爱国主义教育对增强俄国家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总结苏联解体原因时, 爱国主义的缺失曾被认为是重要因素之一。 苏联解体后, 社会上呈现出公民意识淡薄、国家发展缺乏精神动力的情况。 普京曾指出, 俄没有主导思想, “在宪法中也没有确保任何政治势力独大的条款。 但我们需要共同找到某个能团结多民族俄罗斯的因素。我认为, 除了爱国主义之外, 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做到。”这也是他首次出任总统便提出制定爱国主义教育国家计划的重要原因。
卫国战争中苏联军民展现出的强大爱国精神至今仍令俄民众引以为傲。 俄专家认为, 爱国主义与俄实现富民强国的梦想相辅相成, 也是针对绝大多数人, 容纳各种价值观、政治思想和文化差异的最大公约数。 依靠爱国主义, 聚合国家内部的正能量, 是助力俄走出困境、重振实力的有效途径。
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玉树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天降大任于中国,无论你是普通工人、老百姓,还在教室里学习的小学生或者你已经是海外华侨;从布衣到百姓,到巨贾富商,从明星大腕,到拾荒的大娘,人人都毫不迟疑地慷慨解囊,各尽所能。五岳相加也胜不过这种分量。这是什么力量能让人人都把一颗炽热的爱心掏出;能让我们十二多亿颗炽热的心紧紧贴在一起;能让我们毫无犹豫地拉起每一个在苦难中从未相识的陌生人!台湾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说:“天灾不是一种好东西,但是它可以使我们的民种强大,在这个时候四方都伸出了自己的双手,充分显示了侠义精神”。武侠世界里的侠义精神就是所谓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们从小也幻想着自己也可以像大侠一样除强扶弱,行侠仗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政治、道德涵盖的内容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狭义的精神似乎被遗忘。事实并非如我们的感受一样,它正以更高尚、更文明的形式——爱国主义在这个文明的世界里处处传承。只有爱国主义才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足以抵抗这世界所有的威胁。爱国主义始终是整个国家永恒不变的主题。爱国主义是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任何教育的脊梁。发扬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是团结中国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国矗立于世界的最强大精神支柱,是强国之根本。
人无脊梁不立,教育无脊梁更是软弱空虚的教育。教育的失败直接导致的就是国家的落后与混乱。在现如今的世界大形势下,一个没有民族凝聚力的国家是不足以在当下立足的。所以,爱国主义是教育的中流砥柱,是教育最为坚实的脊梁。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做好、做直、做强中国的脊梁:
一、爱国主义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爱国主义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限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它作为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的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历史上的一些道德规范在今天已失去存在的价值,如“一女不嫁二夫”“不孝有三,无子为大”等已被当作封建礼教而摒弃,而爱国主义却始终是基本的素质要求。爱国情愫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远古时代开始,先辈们生于斯,长于斯,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了解、熟悉着祖国的地理环境,并不断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创造了文化,积累了文明。他们一代又一代享受着祖国文化的熏陶,又为促进文明奋斗着。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祖国的爱恋之情,并通过演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对民族。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
在历史长河中,面对异族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奋争,涌现出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无数可敬可爱的民族英雄,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近代中国,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历史深渊。同时,每一次战争也使中国人产生震惊和民族危机感,爱国主义的精神日益增强,“救亡图存”之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近代中国出现的一切问题无不与这一主题息息相关。无论是郑观应等提倡的“实业救国”、蔡元培等倡导的“救国”、“科学救国”,还是邹容等追随的“革命救国”,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皆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二、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常常是回望过去,瞻望未来。回首刚刚过去的100年,我们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可否认的差距,成绩使我们为祖国自豪,差距使我们为祖国奋发。在新世纪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所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面对我国经济、科技水平发展较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状况,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如果没有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与热忱,我们便只能临阵退却,只能自暴自弃,只能任人宰割,甚而成为附庸。只有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才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对祖国的繁荣富强、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为此而倾注全部心血、贡献全部智慧。
三、要把国家、民族利益视为爱国主义自始至终的贯彻原则与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说:“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革命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独立出生入死;建设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那么,现在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如何让我们作一名新时期的爱国者呢?endprint
1.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让每个公民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能增加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自豪感能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自信。邓小平曾说:“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就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分割,面对祖国的落后,部分激进分子主张一切采取“拿来主义”,甚至走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极端。民族虚无主义既否定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独立品格,也彻底否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备受人们推崇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种偃息民族自尊心的观点。我们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一度领导世界潮流,直到中国已走向衰落的20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做出高度的评价:“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唯一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自孔子时代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文明都相继消亡,但中国文明却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良,得以继续下来。”又说:“平心而论,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他还断言:“他们将在科学上创造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很可能超过我们,因为他们具有勤奋向上的精神,具有民族复兴的热情。”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消除民族自卑感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民族虚无主义只是部分激进分子们倡导的,而大多数爱国者还是尊重我们祖国的主权,坚信我们民族的文明。
2.要从思想上、知识上充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已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个舞台上,如何成功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必须先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我们面临的局势:我们虽有辉煌的文明,但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虽已取得了成就,并得到世界的认可,但仍有部分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十分仇视,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与建设成就,维护祖国的稳定统一。目前,世界已进入以智力和知识作为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
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内容,向人民提出新的要求。但毫无疑问的是,它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那么,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对于教育事业、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项艰巨且必须务实贯彻到底的大事。我们应把爱国主义教育视为教育的脊梁,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让我们携手去撑起教育的脊梁。
(作者单位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东华小学)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发扬革命先烈、激励教育后人、弘扬先进文化为宗旨,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承担起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光荣职责,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势,深入发掘基地教育内涵,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基地成为各界群众特别是对未成年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大课堂。
一、工作目标:
(1)有开展一定规模教育活动的场地;(2)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和较大的社会影响;(3)有对社会尤其是未成年人参观实行免费开放的承诺;(4)有完备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应的工作台帐;(5)有开展教育活动的计划;(6)有一整套较为规范的图、文、声、像教育资料;(7)有一批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和讲解员队伍;(8)有社会教育联系共建制度。
二、工作计划
1.规范基地运做,健全管理体制。走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断发展的保证。制定加强教育基地建设的法规制度和实施意见,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
2.加强教育基地的内部管理。在狠抓教育基地硬件建设的同时,丝毫不放松对基地的软件建设,建立建全领导班子队伍,把开拓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干部充实到基地领导班子里。
3.强化教育参观的保证制度。为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抓好以青少年为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中小学生有组织参观实行免票规定。
2011年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宏伟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爱国主义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2011年我校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
1、爱国主义必须以邓小平同志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
2、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到努力学习知识上来,把教师的爱国热情引导到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自觉地培养学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3、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重在教育的方针,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各项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4、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1、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
2、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3、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
4、进行中国国情教育。
5、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教育。
6、进行团结教育。
7、进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教育。
8、通过广播操比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措施:
1、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将爱国主义教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去。
2、针对学生特点,运用影视、书刊、音乐、美术、故事会等形式,提供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
3、利用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开展活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学生参观等活动。
4、提倡必要的礼仪,增强爱国意识。培养以国旗、国歌、国徽崇敬感的必要礼仪,增强人们的爱国热情。
5、加强典型宣传,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6、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7、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把这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塔尔塔吉克民族乡阿库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计划
2012年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使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对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让班主任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利用升旗仪式、集体晨会、班级晨会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
3、创造性地开展相关特色活动。
在活动的组织上,坚持全员参与、整体发展的原则,不断提升各项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在活动的实施上,坚持分层推进,循序实施,针对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具体的活动目标及活动要求,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加强校园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建设。
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本学年将继续实行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和值日学生的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年级组长是年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班主任、年级组长之间的联系。本学期实行班主任培训制,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学期初将开展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
3.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
组织“师德师风”培训,激励广大教师进一步树立“以德立教”的表率意识和“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践行师德规范和规范从教行为的自觉性。加强理论研究,开展实践培训,发挥骨干引
领作用,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开展学习和研讨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
4.充分发挥少先队小干部的作用。
少先队队干部、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要定期对队干部、班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二)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1.抓好行为规范教育。
开学第一个月,各班要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队部将组织队干部进行检查。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让学生终身受益。以德育处、年级、班级管理为一体,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
2.抓实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进一步规范学校升降旗制度,建立新学年开学典礼上好“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制度,并结合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3.重视安全教育
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教育和引导学生不参与有害身心健康的电子游戏、不到网吧上网,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加强防范意识教育,创建平安文明校园。
4. 抓好“三结合”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指针,结合国情,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祖国昌盛,有责的思想,自觉为建设而努力学习的思想。
二、工作目标:
对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中学阶段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阶段,让爱国主义思想在学生心灵扎根,坚持以爱国主义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奋发上进,立志成才,把我校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
三、具体措施:
(一)坚持课堂教学渠道的教育
我们强调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提出“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主途径”,指出要发挥教材的德育因素,处理好“授知”与“德育”,“晓理”与“导行”的关系。
语文学科注意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通过形象感染,情感诱发,观念形成等多种途径,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语文学科进一步探索“情境教学”的“以读激情”、“以情动人”、“知情结合”的方法,使“认识因素”与“情感因素”、“美育因素”结合起来,对渗透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两史一情教育的课文,通过创设“音象情境”、“造型情境”、设计激情导语、播放幻灯、录象、表演课文剧,指导表情朗读等,使学生恍如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引起情感共鸣,内化为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
思想品德课重视处理“晓理”、“激情”与“导行”的关系,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基本知识的传授和爱国主义的教育,要求每节课,弄懂一个道理,提高一种认识,强化一种行为训练。
数学,艺术学科、自然学科和其它学科,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多种教学形式渗透振兴中华、爱我中华的教育。
(二)发挥社会渠道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我们通过文明共建的形式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引进社会教育。请离退休干部到校讲革命故事,亲身革命经历,宣讲国难史,国耻史,革命斗争史,讲述地方革命英雄志士事迹等,配合学校各个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多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三)抓好校园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学校建立了学习制度。这种制度化、经常化、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渗入学生的生活实践,使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教育。如每年一次的“读书节”和“艺术节”,通过“读书心得交流会”、“ 新闻信息发布会”、“ 诗歌朗诵会”、“ 讲故事比赛会”、“ 演讲比赛会”、“社会调查报告会”、"多读好书推荐会”,举办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型文艺演出,选送优秀书画作品参加各级比赛,使校园内充满“爱我中华”、“颂我中华”的艺术氛围。此外,每周一次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和全校性的“百歌颂中华”活动,潜移默化地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力度。
(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
浓厚的充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隐型课程的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教育。我们在每个教室布置革命导师,全国知名革命英雄模范,历代伟大科学家,医学家,美术家,音乐家„„的名言或画象,宣
传伟大祖国和革命领袖为内容的美术,图片等橱窗,安置张贴学生作文书法比赛作品的展览窗,使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渗入无处不在的教育环境。
(五)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一、爱祖国, 首先要爱家乡
我们教师要寓教于乡土教材之中, 我们要把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的情感上升为爱国主义情感。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我们可以先布置《家乡的赞歌》主题班会, 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校园, 去寻找家乡的特色, 发掘家乡的变化。向父辈们了解家乡的变化, 使家乡的这个概念, 重新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 再回到学校积极排练各种赞美家乡的节目。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再一次感受到家乡的美丽, 从而激励他们立志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更富饶。教育学生从爱家乡到爱整个国家。现在好好学习, 长大以后建设祖国, 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地方教材学生易于理解, 感受更加直观, 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爱祖国, 从爱家乡做起。
二、抓住祖国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 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体现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它需要不断地进行发扬和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 为传统文化添加时代特色和营养。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具有极为有益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好传统文化教育, 为我们的国家, 为我们的民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来。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 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大力推广普通话, 训练学生说好普通话, 感受语言文字的博大深奥;练好毛笔字, 体会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开展名人故事会, 讲经颂典。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中国作为泱泱大国, 更应当通过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体现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提升全社会的民族归属感。
三、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指导学生了解时事政治
让学生收看《新闻联播》, 了解时事新闻, 了解国家时事变化, 知晓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重大变革和新气象, 使学生感受到在新的历史时期, 人民为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感到轰轰烈烈的时代大潮。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神舟风采》, 了解祖国各地的自然风光, 民俗风情, 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之中。引导学生观看爱国百部影片, 从影片中体会英雄人物对祖国的强烈之爱, 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
四、充分利用好班级板报这块小阵地,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
以法定节日为内容主线, 贯穿全部空间。学生以定期定题的形式搜集资料, 收集与战争相关的资料和图片, 在活动中, 学生有的摘抄, 有的查阅书报、杂志, 有的问爷爷奶奶等长辈, 并以大家易于接受的手法突出爱国主义内容, 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五、充分利用好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和每学期一周的升旗班的机会,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对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学生牢记历史, 奋发学习, 立志振兴中华。争当优秀升旗手, 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爱国的具体表现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事做起, 关心集体、尊老爱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做到讲文明、讲卫生、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学生中的一些不文明的习惯得到了转变, 文明礼貌、护校安园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勤勉笃学, 严于律己, 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努力塑造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形象。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育实践表明, 只有抓住爱国主义这个“纲”, 学校德育工作才会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还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再接再厉, 进一步研究、探索学生爱国主意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培养、造就更多新人的育人工程中, 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关键词:海洋教育 小学 爱国主义
海洋教育是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载体。青岛自2011年将海洋教育纳入小学课程,以山东沿海地区特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背景,引领学生在海洋自然环境、海洋资源与经济、海洋文化与生活、海洋开发与科技、海洋生态与环保和海洋权益与国防等六大领域自主探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立志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一、 传播本土海洋文化,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
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是爱国主义的情感基础,目前,我国包括小学生在内的大部分民众对海洋和海洋国土的认识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应向学生讲述和传授海洋文化,包括我国的海洋历史和海洋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祖国所拥有的宽广海域的热爱,对祖国灿烂的海洋文化的热爱,对在海域上工作的海洋建设者的热爱等等。培养学生为海洋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反对任何损害海洋的言行。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各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制高点,而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岛屿6000多个,岛屿岸线超过14000千米,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通过上网、访问、查阅书籍等途径了解海洋的相关知识,如我国面积最大的三个海岛(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我国己探明海洋石油天然气储备量最大的海区是(南海海区);我国近海各海区中平均水深最浅和最深的分别是(最浅的是渤海海区,最深的是南海海区);我国(浙闽沿海)海区潮汐能最为丰富;我国最大的产盐省份是(山东)等等。
在海洋历史方面,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秦汉时代我国就已经向海洋进军,以及汉初南越国曾经和欧洲、西亚的国家进行海上贸易;唐宋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络绎不绝;元代以及明朝嘉靖之前海上贸易的繁荣昌盛,郑和下西洋等故事,将历史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
小学生在祖国辽阔海洋和灿烂海洋文化的熏陶滋润下,深深意识到自己的生存发展都同这一片海洋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每一个人都能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中切身感受到海洋赋予我们的物质、文化、精神和心理的力量与财富。
二、分析当今的海洋现状,忧患意识
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海底固体矿产、海洋动力资源和滨海旅游等资源。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日益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对海洋资源无序、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显露出来。所以,教师应教导学生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与海洋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重视海洋发展,重视海洋环保,推广环保行动。
另外,教师要向小学生强调我国的海洋的主权现状,针对当前的焦点问题包括东海地区与日本的钓鱼岛主权之争、与越南和菲律宾在南海关于南沙群岛的主权之争,加深学生的忧患意识。教师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得他们能够在我国海洋领土受到威胁,国家尊严受到挑战之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我们学校组织开展了“我爱祖国的海洋”主题教育进社区活动,深化了学校的海洋特色教育,向社区居民展示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成果,同时增强了学生保护海洋领土的意识。
三、理论联系实际,以行动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镇的各个学校分别开展了活动,在《海洋教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胶西小学开展“青少年海洋文化教育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旨在挖掘与提炼海洋教育内涵,保持与提升海洋教育的办学特色,丰富海洋特色德育工作内涵,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社会事业和海洋产业的发展做贡献。青岛百盛希望小学开展关于海洋生物知识的传授与德育评价相结合的实践研究,坚持将德育工作与当地特色、海洋实际相结合,将学校的海洋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到“五星小真人”的德育教育之中,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海洋教育工作当中;苑戈庄小学积极开展现代海洋教育,为海洋经济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全民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将海洋教育的“点”落在了“海洋德育”上,组织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与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青岛中小学启动蓝色海洋教育实验项目,通过海洋节、文化节、科技节和体育节等活动,着眼于当今海洋和航海领域的热点问题精心设计和组织围绕海洋知识开展的有奖问答,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紧扣海洋实际,让中小学生广泛参与其中,提高对海洋的认知水平,进一步增强爱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情感,激发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小学生作为祖国的小主人、未来的接班人,教师要在海洋教育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其立志为海洋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秀娟.海洋文化教育课堂建构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1(24).
[2]张钦泉.论开设海洋教育课程的背景和策略[J].吉林教育,2013(25).
活动计划
马庄小学 2011年11月
留守儿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扬以爱国、爱家乡、爱校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良好风尚,并把爱国主义教育细化为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从而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对集体的情感。
二、活动时间 2011年11月30日
三、活动内容及基本要求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红线,以“五爱”(爱自己、爱他人、爱家、爱校、爱国家)教育为基本内容,规范养成教育、道德品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及民主法制、国防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和德育框架。
开展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发展新中国和发扬优秀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通过各种爱国主义教育,使留守儿童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立新中国的奋斗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增强留守儿童对国家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留守儿童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贡献的思想。具体活动要求:
1、利用多媒体,组织留守儿童观看有关爱国教育影片,更直观、更形象地认识爱国英雄的伟大,感悟爱国精神的可贵,得到更深刻的教育。
2、搜集有关英雄的故事资料,对留守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活动目的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前进的巨大力量。我们要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在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献身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使命感;教育学生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
2.了解中国近代历史,感受祖国变化、激发爱国热忱。3.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进而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班魂”。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对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让班主任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利用升旗仪式、集体晨会、班级晨会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3.创造性地开展相关特色活动。
在活动的组织上,坚持全员参与、整体发展的原则,不断提升各项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在活动的实施上,坚持分层推进,循序实施,针对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具体的活动目标及活动要求,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活动内容
1.观看影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建国历程,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集体班队会、教师例会开展宣传学习了解祖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活动。
3.画“我的家乡”
组织各年级学生参加“美丽的家乡”绘画比赛。突出家乡的美丽,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建设好家乡的朴素愿望。
5.开展以“祖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为内容的学习测试比赛。
6.庆祝国庆节,班级出好一期“同一面国旗,共爱一个家”主题板报。
五、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措施
1.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将爱国主义教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去。
2.针对学生特点,运用影视、书刊、音乐、美术、故事会等形式,提供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
3.利用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开展活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学生参观等活动。4.提倡必要的礼仪,增强爱国意识。培养以国旗、国歌、国徽崇敬感的必要礼仪,增强人们的爱国热情。
关键词: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新;苦练内功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182-001
管桦陈列馆于2004年建馆,内部展示了管桦先生及其友人的书画作品、文学作品的手稿等物品。管桦陈列馆自2006年起先后成为丰润区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唐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源于人民对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逐渐升华形成的一种维护祖国利益的行为准则和坚强信念。
管桦把故乡作为祖国的缩影,发表了《小英雄雨来》。1937年,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族抗战。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个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制造假地雷迷惑敌人,带路进埋伏圈的情况是很多很多的……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管桦本人在内。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五十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唤起读者对祖国深沉的感情。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青少年,除了学校,社会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图片展、进行故事演讲、歌咏比赛等。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升华爱党、爱国的情感。要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常抓常新,则必须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新途径。爱国主义是具体的,激发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最终目的必须落实到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动中。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必须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还必须充分挖掘利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校外教育因素,使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协调,共同完成培育一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如走进革命遗址。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使命感,使校内教育不断向校外延伸。
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一再强调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必然要求。我们该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呢?
一、整合政府、社会和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主管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其次,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阵地,其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最后,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民营资本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普遍存在资金紧缺的问题,仅靠政府的那点投入难以支持其长远发展。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将是个不错的选择。笔者认为,教育基地可以大胆地把基地后勤推向市场,吸纳民间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较好地化解矛盾。
二、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知识背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信息渠道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真正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的各类教育基地建设,必须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教育内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教育形式,不断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开辟新途径,使教育基地的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各类教育基地要从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等方面入手加强建设,努力做到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解决陈列内容陈旧、手段方式落后的状况,在艺术设计、实物制作、展品布设、灯光配备等环节,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更多的信息,努力增强文物展示的现场效果。 其次,要开辟双向渠道,共建共育。要创新思路,在更好地做到“请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教育基地的辐射力和影响面。要与社区、学校、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联手共建教育基地,制定共建计划,签订共建协议,确定联络员和辅导员,以此来增强工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共育活动。各教育基地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走进农村,多办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临时展览、流动展览。
三、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做好公益服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记述着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光辉业绩,是激发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大课堂。
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
关键词:爱国主义,与时俱进,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5000多年来, 中华民族尽管饱受磨难却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究其原因, 是与中华民族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密不可分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 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 以理服人, 以文化人, 以情感人, 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 是蓬勃发展的新生力量, 只有在爱国主义阳光雨露的滋润下, 才能茁壮成长, 健康向上。
一、教学中遭遇几大问题
尽管从上到下, 一直都在讲爱国主义教育, 但落实到我们的中小学教学中, 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 “课程标准”“窄化”到少数学科
新课程标准 (简称“新课标”) 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2015年小学语文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此明确地提出爱国主义, 为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保障。但除此之外, 仅有政治和历史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观点, 其他各学科都少有涉及。
(二) 实施环节“肤浅化”
思想品德的四大要素为知、情、意、行。知为道德认知, 即理解和掌握某种道德规范及其意义。情, 即道德感情, 即人们对社会思想和人们行为的情绪态度。意, 即道德意志, 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道德行为而做出的自觉努力。行, 指道德行为, 是人们对社会、他人的行为做出的行为上的反应, 是知和情的外部表现。一般来说, 知是基础, 而行是关键。然而, 在教学中, 我们往往重“知”和“情”, 而忽视“行”。尤其是“知”,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中小学教学也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从课本上读到很多关于爱国主义的故事, 看了很多爱国主义的影片, 但却落实不到行动上, 似乎爱国主义就是课本上的, 高大上的, 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
(三) 教学地位“边缘化”
“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这句话一直传唱不朽。在这个学校教育追求成绩, “衡中模式”被奉为神话的时代, 除了各学科学习外, 其他似乎一切都被请到了旁听席。爱国主义教育因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的教育, 没有任何考核机制, 在学校的地位更是遭遇了“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尴尬。
(四) 学校教学“形式化”
中小学校每年都会在一些重要节日举行学雷锋活动、祭扫烈士陵园、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活动, 形式多样, 热热闹闹。但是其效果如何呢?很多情况下, 学生不懂得这些节日的深刻内涵, 因此, 活动形式虽然多样, 内容也很丰富, 学生也很忙, 但却一直在“为了活动而活动”, 活动只是形式, 但活动的效果似乎只止于这些形式, 并未深入学生的内心, 未升华为学生的内心情感, 从而影响其行为。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建议
那到底该怎样在中小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怎么让爱国主义的思想如春风化雨一般滋润到学生心田呢?
(一) 理解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
我认为,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 是个人所应该具有的公民道德之一。革命先烈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是爱国主义, 科学家为祖国兢兢业业、埋头钻研是爱国主义, 工人们为祖国坚守岗位、吃苦耐劳是爱国主义。现阶段,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为: (1)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 爱自己的国家。在中小学教学中, 也要从这几个要求入手, 变宽泛的口头的“爱国主义”, 为行动上的对祖国河山、身边同胞、灿烂文化、国旗国徽等的热爱与保护。将大的空的目标切分、细化、具体化到生活的细节中, 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情感的伟大与美好, 了解爱国主义就在身边, 就在举手投足间。
另外, 还要明白爱国主义教育不等于仇恨教育。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知国情、明国史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给学生引入一些历史事实帮助学生了解历史, 尤其是中国近百年的屈辱的近代史, “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圆明园被洗劫”“南京大屠杀”等, 都可以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 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的斗志和激情, 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富强繁荣而学习”的崇高理想。但教师不能引导学生咒骂、仇恨敌对国家, 发一些过激言论, 更不能有过激行为。对于网络流行的很多过激帖子, 不要盲目相信、传播, 要理性爱国。
(二) 开展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讲爱国主义就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忍受烈火焚烧等故事, 对于学生来说, 缺少新意, 容易引起学生反感, 甚至出现有人在网上公开侮辱革命英雄的恶劣事件。革命英雄的事迹确实激励人心, 但教育不当, 反倒容易收到不好甚至相反的效果。
2016年, 教育部下发文件, 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着力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 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不是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填鸭式教育、呆板式教育, 爱国主义也应搭上时代的列车, 驾着时代的春风, 走进学生的生活。在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 爱国主义的方式和途径也应“微”起来, 生动起来。如在微信、微博中开展热点讨论、网络投票、观点大辩论等, 用鲜活生动的形式, 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传播正能量, 将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落到实处。
(三) 开展国学课程, 弘扬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 “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 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1.国学的学习要结合历史故事进行。文化是国家的基础, 国学是我国文化的精髓, 开展国学的教学, 可以让学生得到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如今, 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关于古诗文诵读的校本课程, 这可以让国学更好地落到实处。但是形式有些单一, 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 然后以考级的形式进行结业考查, 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兴趣。我认为, 国学的学习要结合历史故事, 将枯燥难懂的古诗词名句与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相结合, 让学生在欣赏故事中, 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从而记住古诗词名句。
2.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构成故事。要重视祖国的语言文字。《最后一课》中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文字有着丰富的表意功能。每一个字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挖掘汉字的构成故事, 比单纯地写一百遍效果要好得多。因为理解, 所以热爱,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自然也热爱自己的祖国。
3.各种传统课程进校园。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京剧、象棋等传统文化课程, 让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脚步迈得更加强劲。但也存在着缺少系统性的特点。传统文化的学习应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课程, 不能只涉及一个年级或者一门课程, 学完没有续接。学校应根据各年级的特点, 设定一个阶梯性、系统性的传统文化课程, 并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内部互补、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 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激发其内心对祖国伟大文化的认同与赞赏, 才更容易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 规范学生行为, 将爱国主义落到实处
很多学生都觉得爱国主义是遥不可及的事, 那些为祖国牺牲生命、研究宇宙飞船的人才配爱国, 而自己没有机会爱国。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进行规范, 让学生明白爱国就在身边, 就体现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中:每周一升国旗, 态度庄严、严肃、守纪律, 唱国歌声音洪亮、感情真挚, 是爱国。每天认真学习, 完成作业, 学好文化, 写好祖国文字, 是爱国。不随地扔垃圾, 不随地吐痰, 爱护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干净整洁, 是爱国。见到师长、朋友, 积极主动打招呼, 热情有礼来对话, 是爱国。出去旅游, 不乱涂乱画, 不乱骑雕像, 尊重文化古迹, 是爱国。“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做好日常行为中的每一件小事, 就是最实际最具体的爱国。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光荣的事业, 任重而道远。中小学生生机蓬勃、积极向上, 必能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 感受到祖国的伟大, 激发起爱国的情绪, 用旺盛的斗志学习文化知识, 积极为投身祖国的建设拼搏奋进。
参考文献
【爱国主义教育计划】推荐阅读:
玛纳斯县第二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计划07-06
爱国主义教育月06-29
爱国主义教育发言07-15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简报05-31
918爱国主义教育活动06-10
爱国主义教育总结免费07-04
乡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07-05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主题09-10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总结09-14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信息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