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2024-1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江苏科技大学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通用11篇)

江苏科技大学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篇1

人文社科学院调查组2006-04-18

摘 要:本调研报告对我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并进行比较研究,最后给出相关对策,对高校德育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状况 调查 分析与对策

第一部分 调研情况

2005年5月,本调研小组向全校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500份,全部回收,有效问卷100%。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是:男生占63%,女生37%;独生子女占44%,非独生子女占56%;本科生占91%,研究生占3%,专科生占6%;团员占80%,党员占14%;人文社科类专业占 11%,理工类占 66%,管理类占18% ;来自城市的占28%,城镇的占34%,农村的占38%。第二部分 全景式扫描

(一)政治观念

1、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

大学生对党的信任度增强。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61.63%的学生认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9.12%的学生认为中国共产

党有能力把自身建设好。44.35%的学生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极大的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

大学生爱国意识浓烈。社会上普遍流行着大学生自私冷漠、只关心自己不关心社会国家的观点。实际调查结果并没有这么悲观,众多大学生已经明确认识到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所以很关心国家大事,对政治形势具有一定的鉴别力。如“对中央的一年来的工作的总体印象”的满意度达到78.88%,对“规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快经济发展”的满意度达到74.73%,“实施西部打开发战略”达到74.45%,“解决三农问题”达到70.11%,“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情况”达到68.75%,“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达到68.29%,“国务院部署解决高校贫困生困难问题” 达到67.38%,由此可见,大学生们的评价基本是理性的,既能认识到社会的进步,也能发现问题,很少有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已经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政治、社会问题,同时表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家主人翁意识。

2、对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基本正确。

调查表明,多数学生政治上进步较快,能够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思想,对马列主有53.76%的学生表示信仰。

(二)道德观念

1、对社会道德规范具有一定程度的认同感。66.02%的学生认为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集体利益。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体现了公平、效率、竞争、自立、敬业、诚信的时代特征。尤其是诚实、守信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在大学生中有着很高的认同度,47.43%的学生认为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奉献、敬业、诚信,有67.38%的学生同意“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2、在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上注重两者的兼容。调查表明,如今的大学生欣赏鱼和熊掌兼得的利益意识,他们一方面表现出很强的集体观念,另一方面又不愿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3.道德责任感有所淡化。当代大学生更多的关注自我,对于社会上一些不好的行为63%的人认为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就可以容忍。

(三)价值观

调查还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精英意识已经转为平民意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的落后和大学生的稀缺和受重用造就了大学生的“精英意识”。然而

济建构了一种与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抗衡的价值系统——功利主义的价值系统。

但不应讳言的是,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也具有负面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例如,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和竞争规律易使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得到强化,使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从而产生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等不良行为;又如,等价交换原则,它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但如果让其全面介入到人际生活、社会生活中去,就会使“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滋生蔓延,使物欲恶性泛滥;此外,随着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出现社会分配不公的情况,加之社会上对“大款”们豪华的高消费生活的有意无意的渲染,使得人们心理发生不平衡现象,这都助长了拜金主义的膨胀,使钱的多少成为不少大学生衡量人的价值大小的主要尺度。

(二)就业难带来的问题

就业难问题是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重要原因。本次调查显示,有26.73%的受调查者认为目前感到最大的压力是“就业前景”。长期以来我国实施高就业政策,导致我国各行各业的许多单位都人满为患。而现在,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各单位又在进行减员增效。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政策的导向,各大学校纷纷扩大招生,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增加了就业供求比例的失衡。另外高校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毕业生人才与社会需要的脱节。使得大学生有种进入社会后却发现无用武之地之感,这样的结局怎能不使学生们迷茫?

(三)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正在不时地冲击校园这一方“净土”。中国目前正处在两个社会转变之中,一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和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和开放的现代化社会的转变,这是社会结构的转型;二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是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的社会结构性变动,它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换,同时也意味着政治、文化、行为规范、信仰等其他社会层面的结构转换,是一种全面的结构性过渡,而其中难度最大的最根本的是社会文化的转型,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念系统的转变。随着大学生和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广,了解逐渐深入,许多不良风气和思想正侵袭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一些学生的“另类”价值观和消极人生观也因此形成。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刺激

时,网络所暴露出的负面影响开始引起人们的担忧,特别是网络交流的跨地域性和无序化混乱状态决定了各种意识形态在网上快速的撞击与交流,这是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念混乱和“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是分解既有社会价值体系的主要力量。

(七)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

个体因素作为内因,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1、自信心不强,个体心理状态不良。

2、认识水平、思维能力导致认识错误。

3、心理不健康、感情生活贫乏直接影响学风。第四部分 对策探讨

时代的变迁、观念的嬗变使当代大学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独特性,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适应教育对象的变化探索新的应对方案。而对策的探讨则应围绕整合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解决大学生的认知难题和心理困惑进行。具体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充分发挥“两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2、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广开思政教育新渠道。

4、针对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积极应对。

5、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大学生价值取向整合的有效机制。

6、保持和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7、加强恋爱观教育与性道德、性健康教育。作者:

主持人:张庆奎

协作单位:人文社科学院、学生处、团委执笔人: 吴贻玉,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刘亚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

周远全,人文社科学院助教

孙 云,人文社科学院助教

江苏科技大学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问卷调查,江苏

江苏省委、省政府把文化建设工程列为新时期“八项工程”之一, 对全民阅读高度重视, 把全民阅读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纳入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也再次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加强和改进全民文化素养, 普及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 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大学的功能之一是文化传承, 同时大学也是文化创新的主要阵地, 在传承中外优秀文化中具有引领作用。

一、概念界定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阅读”的定义是:“通过视觉转向大脑接收书面语言信息的学习实践活动。其特点是面对书面语言, 默看或边看边念, 理解思想内容, 进行判断、评价, 做出相应的反应, 吸收精神上的营养。读书、看报、看文件、看资料、看一切文字读物都是阅读。它是了解信息、学习知识、从事工作的重要方式, 与听、说、写互相配合, 共同构成语言交际的整体系统。”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的总体为江苏省在校大学生, 选取苏州、盐城、徐州、镇江和南京5市的16所高校作为调查点,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每所高校发放问卷50份。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 回收720份, 其中有效问卷648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1.0%。调查对象中, 男生291人, 女生357人;大一114人, 大二136人, 大三365人, 大四33人;理工科326人, 文科322人。

(二) 研究方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江苏省大学生阅读习惯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阅读地点、阅读时间、阅读量、阅读方式和拓展问题等六个方面。回收问卷经审核清理后,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 阅读行为。

调查对象课余时间最喜欢的活动是看电视和电影, 占调查总体的35.1%;其次是睡觉和上网聊天, 两者分别占16.9%和14.7%;再次是阅读占10.4%;参加体育活动和打游戏比例均略低于10%, 分别为9.0%和7.8%;而喜欢逛街和其他活动的学生较少, 合计约为6%。可见, 江苏大学生课余时间喜欢休闲娱乐类活动的人数较多, 而选择阅读提高的人数较少, 并且值得关注的是有少数学生沉迷于网络聊天游戏。 (详见图1)

调查数据还显示, 不仅喜欢阅读的调查对象少, 而且阅读时间也普遍较少, 每月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为11.2小时。多数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阅读时间不足, 44.0%认为自己阅读量一般, 认为自己阅读量比较少或很少的比例分别为27.0%和6.7%, 远远超过认为自己阅读量比较多或很多的比例15.5%和6.8%。

2. 阅读地点。

调查对象选择在宿舍、图书馆和自习教室里看书的比例分别为60.6%、55.2%和48.1% (详见表1) 。可见, 大学生的主要阅读地点还是在学校, 要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的重点也应放在学校。学校应该侧重于对学校宿舍、自习室及图书馆良好阅读学习环境的营造;同时, 要发挥书店的作用, 书店是传播文化信息、引领文化潮流、构建文化生态的重要场所;此外, 要加强社区阅读设施的建设和宣传, 鼓励吸引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居民走进社区书屋。在书店和社区书屋等公共场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不仅可以增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也可以发挥大学生的文化感染力, 提高居民的阅读意识和文化水平。

3. 图书类型。

调查显示, 选择电子书籍和纸质书籍所占的比例相差约10个百分点, 分别为40.7%和49.5%。近年来, 电子图书发展势头强劲, 通过电子媒介阅读的人越来越多, 大学生作为新兴媒体的主要推动力, 格外喜欢电子阅读方式。相关研究表明, 大学生每周平均上网时间在8小时左右, 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了他们对网络媒介的依赖性。因此, 要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阅读行为习惯不仅要关注纸质书籍, 更应注意大学生阅读电子书籍的行为习惯。

4. 阅读姿势。

调查对象首选会选择自己认为最舒服的姿势, 其次是端坐阅读, 然后是躺着, 很少有人会选择趴着、站着等不舒服的姿势看书, 各项选择所占比例分别为41.7%、35.5%、16.2%、4.5%和1.9%。值得注意的是:个体感觉最舒服的姿势未必是健康正确的阅读姿势。而正确的阅读姿势不仅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 也有利于保护视力和身体健康, 而调查中只有230人选择端正坐着看书, 提示在推动阅读行为时也应着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姿势。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 调查对象课外时间喜爱阅读的比例较低, 仅为10.4%;阅读时间普遍较少, 平均为每月11.2小时;选择电子书籍和纸质书籍所占比例分别为40.7%和49.5%;阅读地点主要在宿舍、图书馆和自习教室, 阅读时存在一些不良姿势习惯。可见, 江苏大学生中存在喜爱课外阅读比例低和选择电子书籍比例高两个突出现象, 并且阅读时间、地点、姿势均存在一定问题。而培养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 是拓展知识、陶冶情操、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 面对现存的问题,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

1. 倡导校园阅读文化。

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加强对大学生阅读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 着重加强图书馆的建设, 不断充实图书馆的书目种类, 尤其是深受当代大学生喜爱的电子图书。图书馆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业务技能, 要保持图书馆室内环境的干净、整洁, 给学生以舒畅、愉快的读书心境, 认真做好导读工作。根据读者的阅读方式建立特色阅览室。

2. 重视网络阅读途径。

身处信息时代的大学生网上阅读的时间范围不断扩展。网络阅读具有丰富、互动、开放的特点, 但阅读内容质量难以控制, 长时间网上阅读对健康不利。在培养大学生阅读行为习惯时, 需要健全有关网络法律体制, 加强网络建设。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阅读行为, 将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更好地融合, 与时俱进, 更好地发扬传统优秀文化。

3. 营造全民阅读环境。

首先, 政府部门应加强村居社区书屋阅览室的建设;其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95年起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但这一规定并不为普通大众所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和书店应以此为契机广为宣传,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民参与, 才能使大学生在传承创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505.

[2]邓治凡.汉语同韵大词典[M].武汉:崇文书局, 2010:629.

江苏科技大学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调查;对策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结果

(一)价值观总体积极向上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国内外形势日益变化,但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仍然是积极向上的。从调查的题目中可以看出,有82%的人认为思想品德比知识更重要。从调查中可以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认为诚信等更重要。大部分学生在回答问卷的题目中,给出的都是一些积极向上的答案,表示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主流积极向上。

(二)问题不可小觑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新时期社会环境复杂,利益驱使,新旧道德观念发生碰撞,道德界限日益模糊,还面对着西方各种思潮的冲击,同时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此外,个人家庭成长环境的迥异等,这些都使得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是各种网络红人的炒作方式,虽然绝大部分参与者表示出不赞同、反对还有抵制,但依然有少部分人觉得这些人的行为仅仅是个人行为没必要评价,甚至还有一些人表示出了赞同,觉得是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方式。这透露出目前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存在偏差,对于一夜成名,一步登天抱有幻想,这说明大学生存在进取心过强,急功近利,辨别能力较弱的情况。

其次是如果面对“小悦悦事件”,不同人所采取措施的调查,尽管百分之八十的人选择立即上前帮助还有百分之七十一的人是拨打110或120,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立刻进行救助而是要么寻找证人证明不是自己肇事,要么采取从众心理,看看别人怎么做,甚至还有些人抱有看热闹的心态旁观,或者直接事不关己,干脆走开。这充分体现出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中存在着较强的个人主义,而集体和他人观念薄弱。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分析

(一)时代在进步,责任在减弱

现在的大学生学习能力越来越强,有独立性、个性张扬,积极参与社会的各种热点话题,但是容易忽略自己的责任意识,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实践能力较差。

(二)以自我为中心,无集体意识

面对新形势,大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增强,认识到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下个人奋斗的重要性。他们崇尚自我,注重自我利益的保护,一味宣扬个人理想,追求一种自我完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的人生目标。个人利益至高无上,为了个人前途和目标,宁可牺牲他人的利益。缺乏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对集体利益表现冷漠,不关心,不讲义务承担,自由散漫,惟我独尊。还有,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少数人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三)基础道德水准下降,社会道德规范淡化

应该肯定,很多学生表现出良好的文明修养,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令人担忧,存在着道德水准下降,社会公德等通认的道德规范淡化的现象。如旷课、考场作弊、不爱护公物、不讲环境卫生、不遵守社会公德等现象冲击着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与大学生的教养和文明程度极不相称的打架斗殴,酗酒闹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上述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虽然是个别的,而且表现为处于一种模糊或简单地认识和选择中,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系统的思想体系和世界观,他们的思想道德还在发展阶段,必须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认真研究,采取一系列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校园文化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的环境,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迫在眉睫。要充分发挥校园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在大环境的发展中寻找积极有益的因素。首先,必须大力支持艺术、文学、音乐等社团的建设,比如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可以获得社会实践的分数。再次,要加强硬件方面的建设及维护,保证学生的基本学习和生活条件,建设文明的校园文化。最后在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心理健康是重中之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必须为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每个班级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得学生更健康地发展,在活动过程中得到锻炼,自身综合素质增强。

(二)师资队伍

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为人师表自身必须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还在形成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所以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政治观念。大学生的道德还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往往将与他们生活、学习在一起的教师作为他学习的榜样。因此,每一位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要有符合社会要求的政治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长远的。加强教师整体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三)网络建设

全球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活动空间,其交往方式使得一种新型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产生。网络文化有学术性和非学术性两种,而学术性文化既有科学又有伪科学,非学术性文化既有积极健康的文化又有消极污秽的文化。网络文化的快捷性、开放性和多元一体化特点加快了大学生的社会化,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占领网络阵地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我们要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化手段,开展网上宣传和思想交流,凡是有网络影响力的地方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触角所及的范围,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领域。对此,高校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主动迎接挑战,要增加积极事件的曝光率,加大网络净化力度。让正面事件给大学生明确正确的思想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杜绝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增强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戴金祥,骆家宽.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1).

[2]杨尚勤.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

[3]刘西华.“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3.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篇4

我院为掌握学生的思想跳动的脉搏,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所以我们特别组织了本次调查。

一、学习观 历经十年寒窗苦读,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的学习环境由以前的紧张束缚变为宽松自由,这种变化也就导致了同学们学习观念和方式多元化。对考试能正确对待,看重分数,但不把分数当成检验自己的唯一标准,同学们通过许多课外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通过网络学习更多的知识,但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同学们缺乏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因此我们希望在大学能更加充实的度过,努力学好科学知识,将来报效祖国,为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二、生活观 通过我们的调查得出,大学生现在的生活很平稳、快乐,有时迷茫有时快乐。在大学,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很丰富,最大的乐趣是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然而在大学里让同学们最头疼的是未来的就业情况,但同学们却没有就此迷茫,他们和舍友、同学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为了自己的未来努力拼搏。

三、恋爱观 同学们认为在大学里的恋爱,应顺其自然。看中的不是钱与权,而是对方的人品和能力,当他们失恋时他们很痛苦,通过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来忘记痛苦,使自己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他们认为大学的恋爱是青春的萌动,是缓解压力,找的属于自己的快乐。

四、就业观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职业活动是人谋生的方式和手段,是人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就业观不应单纯地把就业看成是谋生的手段,更要把就业视为一生所追求的为社会服务的事业,重视人生价值的实现。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就业理想,面对创业同学们想抓住每一次机会,寻找最有力的资源,来更好地服务与自己。今天的大学是诚实守信的大学生,他们厌恶不遵守约定的人和事。同学们一致认为人才市场的竞争是能力的竞争、是人品的竞争。良好的就业观可促使我们更好的就业和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和铺垫。

五、思想政治观 调查表明,学生基本政治态度和政治观点正确,普遍认为广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党的自身建设成效明显;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等基本政治态度上,大多数学生保持清醒的认识,态度更趋明确;学生积极肯定学校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89%的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大学生高度关注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关的大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信心;广大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尤为关注与国家民族荣誉、利益和国计民生相关的重大事件;学生高度关注国家安全稳定,认识判断比较理性,表现出较强的分析能力。

六 对学校、学院团委或是辅导员有什么要求或建议吗?或者你希望得到哪些帮助?

对学校的建议:同学们都希望有固定的教室去上晚自习,使自己能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去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学校食堂卫生应该加强,饭价太高。我们认为学校应该给学生指明就业发展方向并有意识地培养我们的技能。其他暂时没有。

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基本分析总结如下:

1、当前大学生政治思想还是比较健康,能够用正确的政治态度、政治观点观察、分析、思考政治问题,政治评价比较积极,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关注重大国内外政治经济热点问题,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热情和思考政治问题的成熟和理智。这说明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收到显著成效,学生高度认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能站在国家大局的制高点上认识重大政治事件。

2、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体现了自立自强、讲究诚信和追求效率的时代特征,从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较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在对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上。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篇5

由于我国的大学的招生率逐年增长,现在每年有900万人参加高考,同时每年也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成了问题,这种现状也给在校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者,由此我们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以便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在所以随机调查中,我们采取抽样调查法,有男生63人,女生50人,总计113人。在看个人培养方面。在受调查的人中认为老师的教学方式有问题和书本知识太枯燥从而影响他们学习的人占78%,有43%的人最关心学习。在大学最想学会的东西选择专业知识和社会能力的占80%,大多数的人选择喜欢的活动参加且带有目的性,72%的人选择能发挥个性的工作及其活动,目前,有22%的人选择人际关系,33%的人注重能力培养。由此表明,学习课本知识已经不是大多数学生在校的首要目的,和过去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出入很大,一个是社会的原因,再个就是个人的心态问题。而现在的大学生很明白社会的需求,为了能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他们会规划着锻炼自己,然而“只是因为喜欢而去做”的因素越来越少了,大多带有功利的色彩而变得不再纯粹,如若对自己没有利,大家是不是会面对一些道德的问题上袖手旁观?我们在肯定当代大学生的独立之外也带有一丝丝的另外的情感。

在这个美丽的象牙塔中,大学生心理也有困惑和烦恼。一个是人际关系在,再个就是对未来的苦恼。

有60%的同学与宿舍同学相处融洽,36%的相处一般。与班上同学相处融洽的有47%,接触少,但无矛盾的有40%。大学的生活很丰富,选课,社团活动很多,班级里的活动相对就少了,大多以宿舍为单位来行动,这就造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却是,处理同学之间的问题方面欠缺,不利于出社会的发展。

有42%的同学认为自身的知识能力不适应社会需求而感到非常苦恼,33%的同学为各种外在的条件限制就业而担忧。有95%的大学生有自己的计划,其中打算考研的人占52%,考公务员的有10%,打算独立创业的有8%。对未来就业,32%的人很有信心,52%的人表示努力过应该没有问题。择业选择有81%的人会去兼顾个人兴趣及工作能力,有利于个人发展。由于大学之

前学生对选择专业方面了解甚少,只是在高考后的十几天之内匆忙的选择,对专业的了解也只是在网上查就业率,和热门程度,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的一两年都不清楚自己以后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在进入大学学习自后很多都感觉到自己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或者没有兴趣。然而在大学期间由于太过自由有的也放任了自己。没有好好锻炼自己从而对未来很担忧。但是,当代的大学生有着鲜明的个性,所谓“我的性格我做主”,大多数都有了自己的计划。并且一步步去实现。

青年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 篇6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得出一结论:整体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积极向上,慷慨激昂,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和激情,我们大部分同学很清晰自己的目标,并在计划为实现自己的大学目标以及人生目标付出实质性的努力。以下我来分条例进行汇报:

一、现实形势

我们这一代大学生中90后为主力军,其中独生子女的占据主要部分,特别具有青春气息的新生代大学生,同时性格叛逆,自我意识较强,这几点值得我们关注,以便以后更好的开展相关活动,从而达到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自农村的同学还占着比较重要比率,我们应当注重这一独特环节,应充分考虑到农村和城镇同学的差异性,并为此多开展些活动;同时开展一些思想教育,努力把那个我们这个整体协调好,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展开一些相互间的交流,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国家的现实状况,主要是农村和城镇的差异性,一边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奠定好实地调研的基础,以便更好地在我们自身的岗位上发挥才干。

二、工作想法

针对同学们要求的多样性,我觉得应该尽量开展一些新形式的团组织活动,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以适应新时期情况下广大青年的需求,进行思想上的解放,与时俱进,不能够固守陈规,要在思想深处变革观念,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我们团组织活动的开展。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广大青年同学的聪明智慧,深入同学内部,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适时地进行端正和指导,以保持青年们思想的先进性,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一批又一批先进的接班人。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代青年的独特性,摈弃陈旧的思想,通过积极开展谢先进的思想理论研讨会,集思广益,注重新思想的诞生,从而提升大家整体的思想理论水平。

三、展望前景

广大青年在祖国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胡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我们广大青年给予厚望,作为青年组织的领头者,我们应当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将培养“四有青年”作为我们的重任。相信通过我们集体的努力,我们一定会不辱使命,为祖国输送更多的有为青年,这要求我们时时刻刻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将我们团委的工作融入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挖掘和培养可造之才;与此同时,我们应当提高我们组织的纪律性和工作效率,本着为同学们服务的原则开展好工作。相信我们会做得很出色!

江苏科技大学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篇7

关键词:道德文化,调研,对策

笔者于2007年5月—7月开展《大学生道德文化状况调查》问卷调研, 调查对象为在宁11所高校在校大学生, 其中部属高校2所、省属院校7所、高职院校1所以及民办院校1所。共发放问卷7000份, 回收问卷6710份, 有效问卷6601份, 有效回收率为94.30%。在被调查学生中, 年龄集中在18—25岁之间, 学历层次以本科学历为主, 其中男生占44.05%, 女生占55.95%, 独生子女占56.66%, 学生干部占42.86%。

一、大学生道德文化状况及分析

1.社会道德状况

根据调查, 大部分学生对于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 并且对当前社会道德状况也给予了较肯定态度。据问卷分析, 66.37%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常有必要进行道德教育。30.97%的学生认为道德教育要与人们的物质利益相结合。对当前“超女”、“好男儿”等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活动在当前道德建设中的作用评价, 89. 34%大学生表示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不同层面的负面影响。 51.33%的大学生认为2001年国家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实施以来, 对于我国思想道德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在道德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而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贯彻实施以来, 46.02%的学生认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方法单一。36.28%的大学生认为“八荣八耻”的提出对于树立新时期的荣辱观非常重要。在被调查学生中, 51.33%的学生认为“八荣八耻”是社会的基本道德, 人人都应该做到, 41.57%的学生认为自己大部分能做到。

2.个人道德状况

在本次调查中, 学生一致赞赏有教养的道德行为, 并对浪费现象、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表示鄙视。60.18%的学生表示, 会主动关闭白天开着的长明灯, 以节约用电;过马路遇到红灯而路口又没有交警时, 60.18%的学生表示不会因节约一点时间闯红灯;46.9%的学生为了保护环境从来不乱扔垃圾;68.14%的学生看见如打架斗殴等不法行为会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如拨打110报警;70.8%以上的学生会诚信待人, 如别人多找钱时主动退还。

认为青年学生最重要的美德或道德品质是:诚信守法, 刚直不阿, 占44.25%;追求真理, 崇尚公正, 不畏权贵, 占37.17%;追求真善美, 自觉成为社会和民众的良心, 占35.40%;充满理性, 与社会保持距离, 能进行冷静地反思和批评, 占18.58%。

3.网络道德状况

调查显示, 76.99%的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交流信息, 认为它只是个工具;75.22%的觉得网络使自己浏览信息方便, 加深了自己与社会的联系;24.78%的认为网络加深了自己学术领域的联系。同时有53.10%的学生认为网络放松了身心。值得注意的是有4.42%的学生表示网络使自己与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 5.31%的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来玩游戏, 沉迷游戏, 是当前少数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达92.04%的学生认为需要制定网络道德规范;51.33%和46.02%的学生表示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中完全或比较需要, 这表明当前大学生对网络道德比较关注, 迫切希望以体系化的道德来约束和规范。

二、大学生道德状况调研分析

从上述调研材料, 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处于较高的水准, 他们能够深刻认识道德的重要性, 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与完善, 富有社会责任感, 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自觉汲取养料, 对优秀域外文化持积极的包容态度。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 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也接踵而至, 这无疑对我国社会文化造成很大冲击。但就调查结果而言, 大部分青年学生可以理智对待日趋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文化, 有较健康固定的文化爱好及活动方式, 可以合理规划自己的文化生活, 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化品格。调研结果表明, 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 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

在社会道德方面,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当今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并不看好, 52.21%的人认为人们更加重视自己利益并且根据利益和契约进行合作, 42.48%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更加冷漠, 38.05%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更加不信任和存有戒心, 52.21%的人认为更加缺少人情味, 33.63%的人认为更加自私贪婪。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明天, 社会对大学生人群造成的负面影响应予以重视, 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下塑造和谐思想, 才能使得大学生在未来的岁月里缔造更加和谐的社会。新时期大学生的人生观形形色色、良莠不齐, 这是社会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所造成的。文化观念多元化对大学生影响深远。调查中, 42.48%的大学生觉得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思潮比较符合中国实际, 可以用来指导社会实践;23.89%选择马克思主义;18.58%和15.93%的同学选择的分别是新儒家学说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这表明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必须重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以此来确立他们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

在个人道德方面, 当代大学生表现出崇尚良好社会公德, 但对不文明行为持宽容态度。当代大学生公德意识与公德行为之间还存在着矛盾, 存在明显的知行不一现象。一方面在认识上有明确的公德意识和是非观念,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却有如此多的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课桌上涂画、买饭插队等不文明行为还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尽管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但是在具体的道德践履中, 却往往缺乏一种内在的强有力的自我约束力量, 为人处世常常囿于自身的利益, 仅仅考虑自己的得失与需要, 而将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割裂开来。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 既有对传统道德的怀念和依恋, 也有对新的价值尝试的激越和冲动;既有对价值超越的向往和喜悦, 也有对现实社会的迷惘和困惑, 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所淡化。各种新的社会思潮在全球化趋势中蜂拥而至, 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各不相同甚至激烈冲突的信仰选择。

在网络道德方面, 绝大多数人肯定了网络在生活、学习、信息获取上给大家带来了实际的方便和效率。而随着网络的普及, 网络犯罪、诈骗、色情服务等一系列以网络作为中介途径的犯罪行为日益猖獗;由于面对屏幕, 互相之间看不见摸不着, 人与人之间常常缺乏信任, 这就要求网络道德规范能尽快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出台。网络暴露的另一个问题是, 尽管大家真心的与网友交流在网络中, 但总觉得不如面对面的交流显得亲切、自然。当然现在有视频聊天、语音聊天等众多交流软件, 可以让大家像可视电话一样异地交流。但能否改变对于很多人来说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我们不得而知。另外, 其中的安全问题相信也是不少人不敢在网络中与好友“无话不谈”的原因。当然, 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莫过于网络游戏, 它使得众多年轻人沉迷于此而不能自拔。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只有好好利用, 规范利用, 才会带来最大效益。我们更要端正思想, 积极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

三、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 优化道德教育环境, 构建整体的道德教育理念

道德教育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良好的德育环境要求建立“整体德育”理念。“整体德育”包括几层含义:一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不能囿于校内, 应广泛存在于学校、社会生活的“生态系”中, 面向社会全方位拓展, 以社区为依托, 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教育力量的组织和配合, 实现整体育人的目的。二是发挥“道德制度化建设——道德机制建设——道德教育”三联动的道德教育功能, 形成道德教育的社会网络和整体合力, 让道德教育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实现向大环境的全方位动态开放。三是把道德教育和其他教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各个部分相互呼应, 获得整体效应。道德教育要发挥所有学科的作用, 既有德育课程的传授, 又利用各科教学活动的德育效果。

(二) 探索新的道德精神, 构建相匹配的道德教育模式

由于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轨和转型之中, 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导致道德权威的失落, 新经济逻辑的冲击、现代媒体的繁荣和网络化社会的到来, 学校与社会正融为一体。与此同时, 自主、理性、正义、民主等新的文化精神正在日益深入中国人道德精神之中逐渐成为新的文化因子, 构建与之匹配的道德教育模式的努力更显迫切[1] 。

一是构建生态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扮演道德专家的角色, 而应该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 并成为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 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师生之间进行着“能量”、“物质”与信息的交换, 表现为一种特定意义的生态关系。师生之间呈现一种“对话”关系, 在“对话”中, 师生间是一种“我们”存在, 是一种“甲方”与“乙方”平衡的生态存在, 他们在动态交流中生成道德情感, 最终达到相互“自我”实现[2] 。

二是构建生态性的道德教育课程。首先必须建构一种互动的课程文化, 即青少年生活世界的道德文化、社会环境文化及其互动文化。道德教育课程应该是学生经验与社会文化、个人性与情景性的“交互区域”, 也是师生经验的“交互区域”, 即最终达到学生与课程、学生与教师的“视域融合”。

三是回归生活世界。顺应现代人生命意识的凸现及个性张扬, 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因为, 人的个性是体现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 道德教育是“人对人的理解”, 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彼此心灵的撞击、沟通和升华。脱离学生真实生活的道德教育模式, 必然会造成道德教育对生活的疏离与概念化, 就会成为一种“美德袋”模式:内容上只注重社会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 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方法上强调单向度的灌输, 造成空洞的说教, 缺乏道德体验;效能评定上采用简单化的课程考试等。丰富的社会生活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 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体现为一种生活世界的教育, 来源于生活, 渗透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这就是我们强调的道德教育的生态性[3] 。

(三) 把握生态平衡规律, 构建和谐的道德教育生态

道德教育危机是道德教育生态不平衡的突出表现。道德教育生态平衡, 是道德教育生态理论的核心问题, 是道德教育生态的一条基本规律。把握好这一规律, 可以从根本上揭示道德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实质, 提高道德教育实效。

道德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各种因素既自成系统, 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整体。维持道德教育生态平衡是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 就是构筑道德教育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要素诸系统之间的平衡。要求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就是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的整体互动。二是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要求道德教育内容的多样性、道德要求的层次性、道德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等。三是开放性原则:要求道德教育内外系统都具有开放性, 实现道德教育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开放。同时道德教育系统内部要实现多种形式、方法和渠道的融会与沟通。四是动态性原则:生态平衡的理论告诉我们, 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相对的平衡和动态的平衡, 因此道德教育生态要求应根据道德教育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道德精神的发展, 及时转变观念, 调整道德教育目标, 更新道德教育方式方法[4] 。

参考文献

[1]樊浩.“德”—“育”生态论[J].东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10) :16—23.

[2]张等菊.生态性道德教育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1) :31—33.

[3]万敏.学校“德育生态”理念的建构[J].湖北社会科学, 2004, (4) :93—94.

江苏科技大学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篇8

一、学生道德诚信现状

绝大部分大学生希望自己生活在诚实守信的环境里。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你是否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回答“是”的占94%,同时承认“校园的种种不文明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占51%,并且认为他人的诚信度一般的占67%,与人交往看重对方的诚信程度占77%。可见,大学生希望别人对自己能够诚信,而自己不想因为诚信而失去任何利益及荣誉。

学习方面道德失信的表现在:教育制度、教育运行实践不诚实;备课教育方法、教育目的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课程内容不诚实;旷课,公开课作假、学术抄袭。某高校调查所知,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有10次以上旷课经历的占42.3%,有抄袭别人作业的占48.65%,有抄袭别人论文5次经历以上的占21.67%;并且在考试时挖空心思作弊,考场夹带,偷看他人试题答案,找人替考,找老师开后门要分数,为社会上的考试充当“枪手”等等[2]。

生活方面主要表现同学之间的欺骗与利用。从调查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诚信教育正面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几种情况:认为是家庭的占47%、社会26%、学校24%、先进个人事迹0.8%,有时因为对先进个人事迹宣传夸张并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诚信受到负面影响最大的是社会现实73.4%、学校教育的反差占20%、家庭环境占13%。我们不难看出,家庭对一个人诚信的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社会上各种虚假广告、推销等各种不诚信现象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助学贷款是国家针对大学生的一项资助政策,目前存在贷款不还的现象。对贷款不还的调查结果是91%的同学认为“我会如约还贷”,0.5%的同学可能不还,9.5%的同学到时再看看;调查显示41%的同学无故拖欠学费。事实上,学生拖欠学费或贷款也是道德失信一个重要方面,这种状况使国家资助贷款政策实施相当艰难。

二、影响大学生道德诚信的致因

1.内在因素

首先,大学生自身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的失调,加上经济、利益等各方面的诱惑,导致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迷失,从而只追求个人名利得失,很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捏造假证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比别人高得多的利益,造成了极不公平的竞争,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诚信的缺失一是因为不讲诚信的成本过低;二是因为追求诚信的代价过高[3],这样纵容了不诚信行为。某高校对1000余名学生的一份关于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状况问卷中显示,分别有四分之一和四成以上的学生,并不认为偿还贷款和无故拖欠学费现象关乎道德和个人信用[4]。就该校某个学院调查结果表明,41%同学没有缴费,21%学生由于家庭困难无法缴费,20%的大学生无故拖欠学费,花销过大而超支,大部分学生认为学费能拖就拖,老实人吃亏。

当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不讲诚信的主要原因:虚荣心占34%,希望能在父母、朋友面前有个好印象,过分追求荣誉、渴望成功而抱着侥幸心理[5];从众随大流占36%;逆反心理,老师不认可越要违反占10%;恐惧心理,害怕诚信会得不到所希望占20%。

2.外在因素

在调查中表明:大学生道德诚信负面影响最大的是“社会现实”的赞同率是73%,社会与学校没有健全必要的诚信监督、惩罚机制,少数同学利用欺骗手段获取高待遇、高地位被认为是能力的体现。这样给诚实守信的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失衡,从而使更多的“老实人”去效仿。而对于失信的惩罚,大多停留在道德层面,不具有法律效力。其次,学校教育的缺失,学校对诚信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而忽视实际,63.6%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与道德诚信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校园文化及人文环境对大学生道德修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家庭教育的偏差,家长应从早从小培养道德诚信,提高个人素养。

三、 提高大学生道德诚信的途径

美国、德国、日本、英国为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高校十分重视学校的诚信教育并且建立一套完备的诚信体系:学校——教师——学生,形成一系列诚信教育的政策与措施以及司法原则,利用各种形式、各种途径,以教育为目的在高校中进行诚信教育。比如美国高校非常重视诚信教育,不仅进行诚信教育与培训,并且制定相关的政策(荣誉守则制度、判例法)予以保障,有关资料显示,98.3%的美国大学制定了校内诚信政策。

在我国,大学生道德诚信一直贯穿在学生的自我修养或道德舆论中,而没有在学校课程中得到凸现,这种不容乐观的道德诚信光靠大学生的修养是很难得到很大的改善。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创造一切有利的契机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诚信度。综合本次调查中开放问卷的建设性意见,参照英、美、法、德、日以及国内其他高校的道德诚信的经验,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首先,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学校有公开透明的行政制度;教师能言传身教,以德服人,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置良好的教育方法及教育内容,规范教师的行为,树立良好的榜样;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使其道德诚信的自觉性得到培养。

其次,高校诚信立法。调查结果表明77.8%的大学生主张诚信立法,11.2%的学生不主张立法,还有0.3%的学生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同时有11.5%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诚信立法。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在校规中引入了“诚信誓言”,每一个学生一进校就必须签订诚信誓言,作出不剽窃、不作弊、不把互联网下载的资料化为己有等等保证,并承诺若不能信守诺言,甘愿承受一系列相关惩罚[6],并建立个人诚信档案[7],并伴随终生。大学生考试舞弊取消其助学贷款的资格及评奖评优的资格,建立一系列道德诚信管理、监督机制;在高校建立和完善教育、记录、评价、反馈与再教育为一体的诚信教育机制[5],对道德诚信进行立法;建立评价机制并且记录档案,反馈到各个部门。目前道德诚信的反馈不是很畅通,监控力度不严,道德失信的学生应该得到相应的谴责与惩罚,形成严格的校纪校规,明确道德诚信准则,并加大宣传的力度。当然我国高校进行诚信立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建立相关评价机制却是迫不及待的,高校辅导员为每个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并以此作为评奖、评优、助学贷款、单位政审等等的标准。

最后,利用各种途径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在高校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利用班会以及团组织生活会进行民主、爱心和责任感的教育与交流,使学生之间进行真实的感情交流;采取榜样、践行、及时批评与表扬,尤其是课堂上的作业与论文的诚信进行表扬,注意学生道德诚信的培养;诚信教育与基础道德教育相结合,使诚信教育渗透在各个方面,尤其在学会做人的过程中融合道德诚信的美德;加强诚信研究、讲座、活动及监督,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苟朝莉.“信用”≠“诚信”———信用与诚信辨析刍议[J].经济师,2005(12).

[2]吴磊,刘建荣.关于大学生诚信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4(10).

[3]万清祥.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5(4).

[4]潘秀山.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J].高教论坛,2004(2).

[5]李春生.大学生考试作弊与诚信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2).

[6]王诺译.美国大学引入“诚信誓言”.世界博览,第六期.

新毕业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篇9

今年是公司历史上接收学生“人数最多(815人)、学校最广(来自80个大专院校)、专业最全”的一次,为了做好学生的接收工作,人力资源部做了详细的安排,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流程,大学生报道工作已圆满完成。在大学生报道期间,人力资源部和团委联合做了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728份,收回率95%,其中有效问卷720分,占收回问卷的98.9%。

一、基本情况

本次接收的大学生中,男生占85.7%;预备党员占21%,共青团员占78.5%;来自农村的学生共计516人,占总人数的67.8%,是独生子女的共计151人,占总人数的21%。大学生对水电四局了解的途径中,有62%的学生是通过网络了解的;20%的学生是从朋友或学校介绍的;11%的学生是通过人力资源部到学校宣讲招生时才了解的。

在“对水电四局的第一印象”的调查中,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有88%的学生认为公司规模大、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发展潜力大;有10%的学生认为公司员工素质高,工作作风严谨,办事效率高,有大企业的风范和豪气;有2%的学生认为公司员工有文化,能以人为本,好接触,内部关系和谐。

在调查到工作后的目标时,均表现出极强的自信心和远大的理想及奋斗目标。其中填写“项目负责人、总工、公司核心管理 1

者”之类的占20%;填写“融入团体,提高自己能力,展示自己”之类的占62%;填写“多挣钱,解决家庭困难”之类的占12%,填写“积累经验”之类的占2%。

二、择业情况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在择业上更加现实和理性,择业时不只考虑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而更多的考虑职业对自己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

在对“择业最看重什么”的选择中,有51.3%的学生选择了“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其他选择依次为:“深造机会多”、“工作条件好,能发挥才干”、“单位的企业文化”、“眼下的福利和报酬”。

在对“除薪酬外,你最看重”的选择中,有64%的学生选择了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和舞台,其他依次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工作的成就感”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对“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什么”的选择中,有72.6%的人选择了“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其他依次为:“人格是否高尚”、“是否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生活是否舒适、潇洒”、“社会名望的高低”、“金钱的多少”和“权力的大小”。

三、工作预期

从调查中看,大学生们对未来工作充满希望,有足够的信心迎接工作中的挑战,均愿意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他们绝大部分人认为可以从事比较脏、累、苦的工作,通过这些工作的磨

炼,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发展,他们有远大的目标,更期望有宽阔的舞台。

在对“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调查中,有41%的学生选择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吃苦耐劳”,其他依次为:“高尚的个人品德”、“良好的社会关系”、“机遇”、“善于沟通”、“高学历高技术”。

在对“企业发展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调查中,有95%的学生选择了“企业发展了,个人的利益就有保证”。

在对“未来的打算”的调查中,有88.6%的学生选择了“与企业同呼吸、共奋斗”,有9%的人选择了“看企业发展情况再定”,有1%的学生选择了“寻找机会准备跳槽”。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首先求助于谁”的调查中,选择率由高到底依次为:“企业党政领导”、“同学或朋友”、“自己一个人解决”、“团干部”。

在对“您出色的表现,需要那些奖励”的调查中,有58.3%的学生选择了“根据个人的专长调换工作岗位”,其他依次为:“升职”、“加薪”、“公开场合表扬”。

在对“提高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方式”的调查中,有57%的学生选择了“领导认可”,其他依次为:“培训机会”、“挑战性工作”、“收入提高”、“职位晋升”、“富力改善”。

在对“您对单位的某些方面工作有意见时的反映方式”的调查中,有46%的学生选择了“向本单位领导反映”,其他依次

为向“公司职能部门”、“通过公司网站或OA系统”向上反映,有6.7%的同学选择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四、共青团工作

公司共青团工作尽管在长期以来形成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新形势下面临的深刻挑战:从本质上讲,挑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我们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二是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也就是青年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的表达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三是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所以,怎样把公司共青团优良的历史资源传承下去,并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共青团组织进一步务求实效地服务企业、服务青年,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关注青年职工成长中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增强企业对团组织的扶持力度,增强青年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是我们企业共青团组织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在调查中,有90%的同学愿意参加共青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希望团组织能组织各种交流活动和技术比武活动,更希望共青团组织在他们婚姻方面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五、成家与立业

成家、立业是我们每个人缺一不可的两件事,立业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成家是为漂泊的心灵找个归宿,不管愿不愿意,每个人都在做,不管你愿望多么强烈,想做好都不容易。在本次活动中,主要结合本单位实际,以“成家有利于立业”的思路展开调查的。

在关于“谈对象”情况的调查中,有69.7%的学生没有谈对象;有26.1%的同学谈对象了,目前对象在两个单位或在上学;有3.4%的同学谈对象了并一块签到公司。

对成家和立业的看法时,有60%的同学选择了“先立业后成家”,有27%的同学选择了“找到如意的伴侣是工作稳定的基础”。

在工作后找对象的方式的调查中,有60%的同学选择了“自己找”,15%的同学选择了“单位团组织出面组织联谊会等形式进行牵线搭桥”,有8.6%的同学选择了“托朋友找”。

在“工作后最想在那找对象”的调查中,有35%的学生选择了“工作单位”,其他依次为“老家所在地”、“工程所在地”和“老家”。

整个调查中,我们感受到了大学生们充满朝气、阳光而又真诚纯朴的精神面貌,他们对未来充满激情和信心,对公司充满着希望和信任,我们只将调查结果原汁原味地进行了整理,没有任何修饰。同时,我们感觉到公司各级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如大队、中队、车间、业务部门)在做好人才培养、拴心留人工作中担当着重要责任,他们对大学生走出校门后对社会的全面认识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全面提高基层组织的能力建设应该是公司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心理落差会有多大,能否以更好的心态进入工作状态,我们将在半年后再针对性的调查一次。

人力资源部共青团委员会

大学生网络道德文明状况调查 篇10

性别男 口女 口系别 ______________年级____

1.你的网龄是多大?()

A.0~6个月B.6~12个月C.一年到两年D.两年以上

2.你每天用多长时间上网?()

A.一小时之内 B.2小时以内 C.三小时到四小时 D.五小时以上

3.你上网的时候都会做什么事情?(多选)()

A.学习B.玩游戏 C.聊天 D.购物 E.预览新闻网页和空间 F.下载和听歌 G.其他

4.你对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例如暴力色情)是如何看待的?()

A.认为这很正常,经常预览B.持否定反对态度,但无可奈何C.坚决反对,认为采取必要措施 D.非常痛恨,自己参与过举报

5.对现在兴起的“人肉搜索”,你是如何看待的?()

A.完全赞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B.可有可无,反正与我无关C.不道德,应该禁止D.说不好

6.网络上经常会出现在论坛和游戏中脏话不断,互相谩骂的情况,你对此有何看法?()

A.这是他的自由,无权干涉B.反感,但是不应该干涉C.无所谓,自己就经常这样

7.对于网络上一些诈骗和虚假信息,你的态度如何?()

A.这很正常B.反感,自己小心不上当就好了C.坚决举报,彻底消灭D.不清楚

8.你认为预览不健康的网站算不算道德败坏?()

A.不能完全算,大学生懂得理性分析B.素质低下的表现C.两者根本没有任何关系D.说不好

9.你觉得自己了解网络道德吗?

A.了解B.了解一些C.比较陌生D.不了解

10.你对网络道德是如何理解的?()

A.在网上诚实守信,文明礼貌B.文明礼貌即可C.分情况而定D.不清楚

11.你对网络犯罪了解如何?()

A.很了解B.比较了解C.有所耳闻D.不知道

12.缺乏网络道德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A.危害身心健康B.危害学业和事业 C.经济物质的危害D.其他

13.你对现在网络公共秩序是否满意?()

A.很满意B.一般C.很不满意D.不清楚

14.你会关注政府制定网络道德的相关政策嘛?()

A.会关注,并会支持 B.不会关注 C看情况而定 D.其他

15.当你在宿舍打扰到其他室友休息学习,你会不会道歉?()

A.会道歉,并会注意 B.不会道歉C.看情况而定D.其他

16.你认为网恋是否真实?()

A.真实,真情处处在B.半信半疑,期待遇到C.不相信网恋D.不知道

17.你认为我国互联网论坛中发表的言论大多数都是怎么样的?()

A.值得一看B.不负责任C.谩骂成灾D.不清楚

18.你又没有发过恶意邮件或不良信息?()

A.经常B.偶尔C.很少D.从来没有

19.在网上发表言论时,理性吗?()

A.会,并对自己的言论负责B.有时候会冲动 C.经常不理智 D.从不发表言论

20.现在网络上对于恶搞历史名人“杜甫”的行为,你如何看待?()

江苏科技大学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篇11

关键词:天津科技大学;09级新生;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心理现象的自身规律分析并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完整、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协调一致、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角色特征。

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大一阶段,由于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个体经历必然会给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到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已接近30%。因而对大一新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本研究选取的量表为UPI(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即大学生人格问卷。该表是由1966年参加全日本大学保健管理协会的日本大学生心理咨询员和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以大学新生为对象,作为精神卫生状况实态调查而使用的,具有简便高效的特点,在日本大学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所选择的调查对象为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09级全体新生,09级学生的出生年份为1990年左右,处于“80年代”和“90年代”的过渡期,其成长过程中的时代背景可能会对其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特殊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心理特质。通过UPI量表测量一来可以发现这些心理特质,帮助新生们找到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症状,提高自我认识;二来可以深入地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便更好地帮助新生缓解甚至是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的环境,更好地生活和学习。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09级全体新生。在调查过程中,实际发放问卷374份,回收有效问卷354份,有效率为94.65%。其中男生为265人,女生为89人;城镇学生有194人,农村学生有160人。对象年龄在17~22岁之间。

2.测量工具与方法:测量工具为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以年级会的形式对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09级全体新生集中进行问卷调查,并现场回收问卷。

3.研究程序:为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问卷调查填写的真实性,测试前做以下三项准备工作:①前期以班级为单位,对新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②向学生们讲明调查目的、意义和工作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应遵守的保密原则,消除同学们的顾虑,以便真实做答。③向同学们详细解释指导语并作出示范,确保同学们在填写量表时不会出现偏差。准备工作之后,调查按照心理测试的规范流程进行,指导老师讲明要求后由学生当场独立完成。

4.数据处理:测试结束后,组织专人对所有问卷进行有效性筛查和打分。之后,汇总所有的样本数据,录入EXCEL文档并保存。最后,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统计结果。

二、调查结果

1.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09级新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下表)。

UPI筛选结果共分三类:第一类为可能有明显的心理问题,第二类为可能有一般的心理问题,第三类为心理健康。由表1的结果可见,2009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超过1/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应当引起学校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2.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09级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如下表)。

表2所示为所有新生的UPI问卷中各个项目的选择率由高到低的排序情况。这里列出的为选择率排前20位的项目,选择率均超过15%,其中要排除第5、10、35和50题四道测谎题。每一个被选择的项目都是某一类心理问题代表性症状或表现,将这些项目归类后,可以看出新生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3.性别差异对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09级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下表)。

根据调查结果,对男女生的得分做t检验分析,由表3所示,统计的结果为:t=-3.074,P=0.118,P>0.05。这表示男女新生的得分差异并不显著,进一步说明性别差异的因素对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09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影响。

4.城乡差异对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09级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下表)。

根据调查结果,对城镇和农村学生的得分做t检验分析,由表4所示,统计结果为:t=0.270,P=0.521,P>0.05。这表示城乡新生的得分差异并不显著,进一步说明城乡差异的因素对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09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影响。

三、分析与讨论

1.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09级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本研究所用量表在标准UPI的基础上略作改动,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生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问卷主体(包括16个身体症状的项目、40个精神状态项目和4个测伪尺度,包括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几乎所有常见的心理和生理问题。其中8、16、25、26为关键选项,对作出这些项选择的学生要特别关注)。第三部分为4道附加题,主要是调查学生对自己心理问题的主观感受。

根据UPI的筛选标准,可以将学生分为以下三类: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应归为第一类:(1)UPI总分≧25分;(2)第25题做肯定选择者;(3)附加题中同时至少有两题做肯定选择者;(4)明确提出咨询要求者。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应归为第二类筛选标准:(1)UPI﹤25分,而且≧20分;(2)第8、16、26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者;(3)附加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者。

不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者应归为第三类。

根据调查结果,10.17%的学生属于第一类,可能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28.53%的学生属于第二类,可能有心理问题,一、二类的比例超过总人数的1/3,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而与同期的研究结果相比差异却不明显。

2.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09级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根据表2的结果,可知新生们在心理健康方面普遍的症状表现为:①强迫症状: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摆脱不了毫无意义的想法,过于拘泥;②人际关系障碍:在乎别人的视线等,容易被人误解;③神经衰弱症状:缺乏耐力,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④情绪不稳定症状:爱操心,莫名其妙地不安,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⑤缺乏自信:缺乏自信心,父母期望过高,缺乏决断能力;⑥躯体症状:脖子、肩膀酸痛;身体倦乏。

分析原因,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理想以及存在的以上各种问题是由各种生理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交织在一起而造成的。

生理和心理因素: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中小学时期僵化的应试教育、巨大的升学压力以及家长的过度保护使他们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极度缺乏生活经历和社会交往,从而造成这些学生心理和意志的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以至于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出现心理疾病,甚至是离校出走、自杀等。

社会环境因素: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后,学习生活的环境和节奏的急剧变化以及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的增多和难以兼顾;再加上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造成了内心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强烈的求知欲望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从而产生了各种的不安、紧张、焦虑、迷惘等等。而当今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变化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

3.不同性别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通过t检验分析,发现男女大学生得分之间无明显差异,这说明性别因素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不大。而据前人的相关研究,发现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根据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观念,对男女性别不同的社会期望和教育差异,使得男孩相比女孩在整体的心理素质方面可能更为良好。但本次调查却未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男女平等和子女教育的观念都发生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说明了现代女大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走向自强自立的趋势。但是,女生的平均得分相对男生还是高出了2分多;另外,在第8、16、25、26这几个敏感题的选择上,虽然人数极少,但基本都是女生,这也说明女生相比男生在心理素质上还是有欠缺,应该引起必要的关注。

4.城乡生长环境对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生长环境不同的本科新生之间UPI得分没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来自城镇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没有明显的人格状况差异,这与其他的研究结果不同。客观原因可能是:中国社会在不断发展,城乡经济水平的差异逐步缩小;同时当今信息资讯飞速发展,即使生活在农村也可以通过卫星电视、网络、手机等及时获取外面的各种信息。这些变化使得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生活比较富足,视野开阔,与城镇大学生相比,各种可能会对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的差异越来越小。而主观因素可能是:多数农村大学生也同城镇大学生一样,受当今社会环境和各种思潮的影响,自主和独立的意识、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很强烈,因而即使来到陌生的城市上大学也能较好地适应新环境以及与城镇学生相处。

四、结果评价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根据调查结果,对于一类情况的学生要需尽快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二类情况的学生应积极关注,防止可能存在的问题恶化;而对于三类情况的学生也要做好预防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和完善对09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建立健全学生的心理档案。通过分阶段地组织各种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调查,创造机会与学生进行访谈以及日常的行为观察,尽量做到对每名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进行全面了解,逐步健全和完善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

2.将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大学四年。鼓励新生选修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并用其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同时拓宽各种宣传渠道,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塑造良好品格。另外,针对新生共同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如学习、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邀请校内外专业人员,举办系列专题心理辅导讲座,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走出心理迷茫。

3.加强学生寝室、班级和社团建设,通过组织各种创意新颖并有益身心的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互助交流和心理调适能力,发挥团体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文体生活,同时根据各种情况的变化及时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

5.对个别明显存在心理问题或行为差异的学生,应该给予重点关注,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其走出心理困惑,重新树立健康人格。必要时应及时向专业心理治疗机构转介,以免耽误学生治疗。

参考文献:

[1]刘慧清,宏高.健康调查与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06,(7).

[2]汪向东,希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教师节学生作文下一篇: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