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学设计[于漪设计]-教学教案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于漪设计]-教学教案(精选8篇)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于漪设计]-教学教案 篇1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教学设想:

1.以本文作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教材,重点放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使学生弄清楚什么是“拿来主义”;

2.文章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不在个别实例和语句上纠缠;

3.重要段落加强朗读背诵,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显现的表现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

1.由课外阅读引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很浓,阅读范围比较广泛。半学期以来,据初步统计,全班看的杂志多达六十七种。书也读得不少,科技作品不说,中外文学作品,也有二百七十多本,平均每个同学课外书籍看五本左右。有个同学连杂志带书籍看了四十多本。书的种类也较多,有唐宋诗词、《三国演义》、《水浒传》、明清笔记小说选译,还有同学看《西厢记》。外国作品也看了不少,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等。总之,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有。

古代和外国的这一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从中可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2.解题:

请同学看课文注释①,回答《拿来主义》一文选自何书。

针对学生回答,指出: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师生共读:且介亭杂文。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什么叫“拿来主义”呢?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这就是学习这篇文章要弄明白的问题。

3.讲读课文前半部分。

文章前半部分是第一节到第四节。请同学们阅读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哪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

同学阅读、思考、回答,明确: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重点在后者。运用学生粗知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等历史知识,加深对“又碰了一串钉子”的理解,懂得文章开头两句话从追述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入手,非常概括地说明中国近百年来从盲目排外到一味媚外,从“闭关主义”一变而成“送去主义”,从历史、社会根源揭示“送去主义”的本质。

(1)同学细读第一节,思考回答:什么是“送去主义”?鲁迅摆了哪三件事实来揭露的?三件事都着眼在一个什么字上面?“别的且不说罢”,“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等语句在揭露中起什么作用?

要求学生条理清楚地口述三件事,明确:举的三件事都着眼于一个“送”字,“先送”,“捧”中寓“送”,“还要送”,虔诚恭敬之态可掬。批判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利用这几件事大叫什么“发扬国光”、“催进‘象征主义’”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

“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是用反语进行强烈的讽刺和鞭鞑。“后事”是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事。鲁迅明知,却说“不知”,以此表达强烈的憎恨。反用“进步”,起同样作用,实质是堕落、无耻,字里行间充满了憎恶与鄙视。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于漪设计]-教学教案 篇2

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二.于漪《拿来主义》教学目标简评

首先是语文知识目标,也就是加涅所谓的言语信息,奥苏泊尔的概念学习,布鲁姆的事实性知识,其本质属于安德森陈述性知识的范畴,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也就是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包括名称、事实、事件、态度等。[1]2《3拿来主义》是一篇短小精炼的议论文,信息量很大,文本教学涉及了人物知识———作者鲁迅、梅兰芳、尼采;事件知识———《且介亭杂文》由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历史事件(闭关锁国、古董展览等);事实知识———列强对旧中国的经济输入(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等);概念知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论证方法;符号记忆———还包括字音字形:礼尚往来、自诩、残羹冷炙、冠冕等。于漪老师去繁存简,将语文知识目标提炼为“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

遗憾的是于漪老师对于这篇课文的内容知识把握不够精确,尤其是文章的写作手法知识讲解较为模糊且有偏差。杂文属于议论文的一种,理解议论方法应该是教学目标中应该明确的部分。于漪老师将这部分知识的教学目标概括为“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即为对比论证),诚然她做到了,体现在第一课时中对“送去主义”实质及危害的讲解。但她忽略了文章中另两种精彩的论证手法———比喻论证、类比论证,这两者化抽象为具体,又委婉地跨越了当时语境的表达障碍,应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于漪老师既没有在教学目标中明确,其讲解也较为含糊。课文第八节用穷青年继承老宅子来比喻国人继承传统文化,讲述了面对传统文化的三种不同态度:使用、存放、毁灭。可以归纳为比喻论证。对于课文第九节的内容知识把握有误差,在教学目标中将论证手法简单的归结为比喻修辞是不恰当的。第九节中“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的解读多年来在《教师教学用书》中被误解为比喻修辞或者比喻论证,这里存在明显额逻辑漏洞。既然是比喻修辞,“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为喻体,那么本体是什么?通常人们会解读为:“鱼翅”为文化遗产的精华,“鸦片”和“烟枪”是糟粕,但也有有益成分。简单归类为精华和糟粕,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定义为糟粕,何来有益成分呢,定义和内涵相互矛盾。因此我们应该反思,作者列举的四种事物是否具有比喻义,是否起到了比喻的作用。这样贴标签式的解读明显是对概念的教条化,受二元对立思维的局限。实际上“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类比了三类事物,也分别对应了三种态度。一是“拿来使用”类:鱼翅———类比文化遗产中有益无害的部分,因此可以放心“吃掉”;鸦片———类比文化遗产益大于害的部分,不必“摔在茅厕”而可以“送到药房”;二是“或存放或毁灭”类:烟灯和烟枪———类比文化遗产中害大于益的部分,可以“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大可以毁掉”;三是“必须毁灭”类:姨太太之类———类比文化遗产中有害无益的部分,要毁灭的自然是造成姨太太的制度。[2]276为什么是类比论证,而不是比喻论证,都值得学生深入思考或者进行讨论。

其次是语文技能,是指运用概念和规则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其行为表现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于漪老师的《拿来主义》教学目标设计主要侧重于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在目标表述中表述为:“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在阅读与鉴赏技能方面,于漪老师并未形成目标表述,但在教学设计上表现出丰富的语文技能教授,比如阅读课文、背诵课文、以及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等等课堂上均有体现。在写作技能上于漪老师强调得更多,比喻、讽刺的语言风格将一贯逻辑严谨、态度严肃的议论文变得有生命力,活泼生动又不失犀利冷峻的态度。这确实是文本的最大特点,也是鲁迅文章显著的风格特征。遗憾的是像这样的一篇思想深刻又极具个性的文学文本,在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方面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于漪老师的语文技能设置缺少了口语交际能力的部分,虽然课堂教学过程有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但在目标上未能体现。

再次是语文策略知识,即关于语文运用和学习中如何认知、如何学习的知识。[3]17非常遗憾,于漪老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相对缺乏语文认知策略目标。虽然在她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到语文教学策略的教授或是潜移默化,但她未能形成目标意识,错失了帮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运用这些语文认知策略的机会。也许作为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做到不拘小节、成竹在心,但对于后生晚辈而言,一份完整、细致的教学目标设计是指导自己进行教学实践的依据,也是检验自己教学效果的标准。在于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出现了具有典范意义的阅读认知策略———关键词法。这种认知策略的教授源于于漪老师对课堂效率的追求,对高二学生有一定语文阅读技能的学情把握,更重要的是她能够准确的体会到鲁迅杂文的理趣———对现象的高度抽象化、议论的形象化、行文的逻辑化,从而使文章形神兼备、风格独具。因此本文的关键词和关键概念的学习将会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突破口。虽然于漪老师身体力行的关键词法是合理的、高效的认知策略,但在教学目标上未能体现。在注意策略方面,于漪老师通过提问关键信息,通过问题串联课堂的阅读教学可以概括为探究式学习,先让学生思考题目“拿来主义”;后按照行文顺序,依次提问了“送去主义”的实质、案例以及危害是什么;为什么要区别“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批判了“拿来主义”的哪三种错误倾向;应如何正确地采取“拿来主义”。这些问题符合文章的思路,逻辑清晰,但是对于这样的策略性知识,教者未能形成目标意识。

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漪老师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把握是十分明确的,目标具体表述为:“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这体现了她多年来践行的教学育人观和教育的生命意识,将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修养和人格是她一直强调的教育意义。因此她将课文当作指导学生阅读其他中外名著的教材,帮助学生树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辨别意识和鉴赏能力。

该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制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多维化。在两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分目标,涉及了语文知识目标、语文技能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但其中缺少了语文认知策略目标。教学目标设计,面面俱到是不切实际的,于漪老师能够兼顾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习得,考虑得相对比较周全。

第二,重实效。于漪老师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表述都极为简洁,相比部分年轻教师的长篇大论的目标制定,于漪老师的目标制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以看出于漪老师对于课堂效率的追求。简明扼要的目标制定有利于教师教学也方便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价。

第三,层次性。于漪老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分为两个层次,即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两条,分目标即为两个课时开头的教学要点。分层的目标设计较为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先从“送去主义”入手,再去认识“拿来主义”,循序渐进,较为科学合理。

第四,轻方法。在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于漪老师的目标制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的阅读教学方法未能在教学目标中得到体现。方法的忽视不利于长期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关键词法以及把握文章的逻辑链,包括问题串联的探究式学习在目标表述中相对缺乏。

摘要:语文教学目标是教师的教学预期,也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于漪老师经典的教学设计《拿来主义》在目标设计上明确清晰、思路流畅、略有疏漏,总体而言比较符合教学论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于漪,《拿来主义》,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何更生.语文教学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钱理群.中学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解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于漪设计]-教学教案 篇3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记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2.能力目标

学生能结合事例分析说明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政府干预对策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的学习,让学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优势等方面感悟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依据】因为这是本课学习的目的,区别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以确定为重点。

2、难点:宏观调控手段、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依据】因为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确定为难点。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中国改革的两位设计师。3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经济蓝图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30年后的今天,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困境,新设计师习近平将如何顶层设计开创新局面? 教师:邓小平除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外,还对我国经济发展做了什么伟大贡献?新设计师习近平又将怎样开创新局面? PPT展示:

1992年春天,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精彩论断——“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教师:从邓小平的讲话中可以得到哪些知识?市场经济有几种情况? 学生:计划和市场,资源配置的方式,教师:1992年春天,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做出了科学的论断:计划和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从此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带领我们走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内容。[本环节设计意图](从两位设计师出发,引领学生探究他们经济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选取这个材料作为课堂导入。)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PPT展示:

市场经济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它可以为资本主义所利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但它们又是与自己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教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但他也具有自己的特征,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PPT展示:

材料一:首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多次表示。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国防、能源、通信、冶金、机械等行业,承担着我国近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所有的基础电信服务,发电量占全国的50%多,生产了全国超过60%的高附加值钢材、70%的水电设备、75%的火电设备。国有企业成为经济社会中流砥柱。

材料二:“十二五”时期要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为目标,大大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进一步理顺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分配关系,加速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力争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上有更大突破。材料三: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目前的建设进度,未来五年内,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都将维持大规模投入,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亿元左右,共计3.5万亿元左右。到2012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1.3万公里;到2020年,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

教师: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有什么特征?为什么? 学生:材料一说明公有制是主体 学生:材料二说明我国坚持共同富裕

学生:材料三说明我国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集中力量办大事。学生:„„

教师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具有社会主义的鲜明特点;那么,在这些特征中宏观调控是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有的基本特征呢?

学生: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宏观调控!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够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发挥更加强有力、更有成效、更加科学合理的作用。[本环节设计意图](本环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理解感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进而提升对社会主义的热爱。)PPT展示: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教师:在上述材料中,对资源配置的都有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谁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学生:政府、市场,„„

教师:其实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要求我们处理好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的关系;上述材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什么优点? 学生:„„ 教师: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为什么还要发挥宏观调控(政府)的作用? 学生:„„

教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它也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教师:什么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学生:„„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让学生明确在我国经济中配置资源的手段以及它们的地位,进而引出国家宏观调控。)【过渡】

国家怎样对经济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二、科学的宏观调控 PPT展示: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

教师:说一说:宏观调控的目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

教师:政府怎样实现他的宏观调控目标呢? PPT展示: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

教师:材料提到的是宏观调控的哪个手段?还有哪些? 学生:经济手段、„„

教师总结:经济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教师:经济手段都有哪些?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什么?如何区分? 学生:国家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 教师: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经济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产品购销政策、价格政策、扶贫政策、产业政策等等;经济发展规划: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五年规划、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都是逆风向调节;目标都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在一般条件下,二者相互配合使用。

PPT展示:

1.央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2.2014年要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今年广义货币M预期增长13%左右。3.2014年继续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和结构性减税。4.大范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5.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和反价格垄断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6.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

教师:判断材料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 学生:„„ 教师:怎样才能使宏观调控发挥的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学生:„„

教师总结: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本环节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宏观调控手段的学习,让学生分清在遇到不同的经济状况时应该采取宏观调控的哪种手段。明确科学的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有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只有把“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要使我国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重要经验”。市场机制的作用表现在()①可以迅速集中财力、物力进行大型建设 ②通过制定计划,调节长期的供需变化 ③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

④通过价格变动的信息,及时协调生产和需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读下图漫画《我惧内!》,能有效扭转漫画现象的合理措施是()①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②国家以行政手段为主,强制取缔违法食品生产企业 ③依法加大食品生产质量监管,提升企业违法成本 ④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引导消费者购买内地食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重在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同时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严格事后监管。撤销铁道部,重新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这一改革()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②能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③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④会弱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是()①加强宏观调控必须尊重市场规律 ②市场调节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③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同等重要 ④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在世界经济增速乏力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能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科学决策 B.社会主义国家能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二)非选择题(选做题)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既是市场运作和发展的过程,又是政府引导调控的结果。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资源整合、市民转化、完善机制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又要发挥市场在城镇化过程中的集中性作用,推进市场主体按照市场化方式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1)“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分别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2)推进城镇化建设为什么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BABB

(二)主观题:

(1)“政府引导”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运作”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①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反映供求关系变化。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需要“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两极分化。因此,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板书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于漪设计]-教学教案 篇4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法兰西共和历程的艰难,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影响,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特征及影响。

(2)能力目标

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德国君主立宪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提高学生比较、概括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建立的艰难性与曲折性的学习,让学生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总结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在困境中不屈服的坚韧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难点:法兰西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比较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德意志特色的历史原因。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法国和德国领导人的肖像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艰难的法兰西共和国之路

(一)共和前的法国

总体——欧洲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

矛盾——封建专制制度VS资本主义的发展

(1)资本主义的发展

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经相当发达,出现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资产阶级也开始得到发展。18世纪中期在英国开展的工业革命,在18世纪末传入了法国。19世纪20年代,法国的工业革命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基本结束,法国的工业资产阶级发展起来。但因为法国的大量资金转化为了银行资金或用于投放高利贷,阻碍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法国并没有像其他经历过工业革命的国家一样达到彻底的工业化,因此法国的工业资产阶级也相对处于弱势。

(2)封建专制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

封建势力作为统治阶级,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资产阶级金融资本雄厚,在经济上已经成为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地位却相当低。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和由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是处于统治地位的特权等级;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是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他们纳税养活了那些特权等级,但是却仍受到特权登记的歧视与压迫,资产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日益激烈。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二)法兰西共和之路(曲折图)

1789年7月14日(法国国庆),巴黎人民群众为反对国王为首的特权等级举行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革命初期,政权落入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君主立宪派手中,颁布了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人权宣言》,制定了《1791年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注释:A自由派贵族——第二等级中的贵族,有“宫廷贵族”,“长袍贵族”和“乡居贵族”的区别。“宫廷贵族”出入宫廷,生活豪华,全国大约有四千家族,他们是最反动的势力。“长袍贵族”是贵族化了的资产阶级,他们用钱购买贵族的头衔和国家的职位,获得高等法院和其他司法部门的职位,他们在政治上反对任何改革,维护君主政体。“乡居贵族”在贵族中占居多数,是地方小贵族,处境不富裕,远不如宫廷贵族,有的趋于没落,既被农民所痛恨,又被大贵族所轻视。这个特权等级绝大多数是反对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成为革命的对象。但只有少数先进人物分化出来反对现存制度,拥护资产阶级的某些改革,这主要是那些资产阶级化的地主和把资金投入工业和殖民地贸易的“自由派贵族”。

注释:B君主立宪制——在宪政体制下由君主作为元首的政体。

注释:C巴士底狱——法国著名的政治犯监狱、抵御外来侵略的军事要塞、巴黎的制高点,是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现代法国历史学家对它的评价:当时的巴士底狱实际上是法国生活条件最好的监狱,而不是巴黎人民所畏惧的王朝的象征。在被攻占时,监狱里只有7个罪犯,而且大部分是被自己人关押的贵族家庭的精神病患者。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9月21日召开国民公会,废黜国王,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在巴黎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后改为终身任职。1804年公布《拿破仑法典》;1804年底,拿破仑加冕为皇帝,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共和制变为君主制。

注释:A拿破仑·波拿马(1769—1821)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数学家。有个笑话称清末异常科举考试中,有点洋务知识的考官出了个作文题“项羽与拿破仑”,一位饱经诗书的考生实在无法理解这个题目,写道“项王力拔山兮气盖世,岂畏拿一破仑乎?”

注释:B雾月——法国共和历的第二个月,应对与10月22日至11月20日。

注释:C《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的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为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是适应资产阶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深深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1815年封建专制政权波旁(bang)王朝复辟。

注释:波旁王朝——起源于法国中部的波旁地区,是法国国王一位家臣的采邑。在历史上曾断断续续地统治过法国、那不勒斯与西西里等地区,至今仍统治着西班牙和卢森堡。

1830年巴黎人民“七月革命”,推翻封建的波旁王朝,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权——“七月王朝”。

注释:七月革命——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令经过法国大革命的法国人民难以忍受,因而发起革命推翻了其统治。是1830年欧洲革命浪潮的序曲,激发了欧洲其他国家的革命。

1848年2月22日,巴黎再次爆发了革命。工人群众占领了王宫,烧毁了国王的军政府,驱散了立宪会议,二月革命取得胜利。2月25日,临时政府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注释:二月革命——七月革命之后建立的七月王朝,是由银行家、交易所经纪人、大矿主、大地主等组成的金融贵族执政的政权。伴随着工业革命,资本家腰缠万贯,而手工业者、农民和小业主却纷纷破产,同时他们还负担着国家各种苛捐杂税,于是导致了他们与政府矛盾的日益激化。

1852年12月2日,路易·波拿马正式宣布法兰西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路易·波拿马即皇帝位,称拿破仑三世。

注释:路易·波拿马——拿破仑的侄子

1871年3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

三、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产生的背景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之初,经过普选选出了675名议员组成国民议会,并承担起制定新宪法的义务。国民议会中,反对共和制的议员占多数。1875年,经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国民议会最终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二)宪法的内容——课本45页第2、3段

(三)宪法出台的意义

(1)共和派掌握实权

(2)共和体制的最终确立

(3)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相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4)随着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势力的上升,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德意志的统一

1、长期分裂的德意志第一帝国(10世纪——20世纪初)

“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10世纪建立,其皇帝由罗马教皇加冕,所以为罗马帝国。

1618—1648,德意志地区的诸侯与皇帝之间、诸侯之间以及德意志与法国之间的矛盾带来了三十年的战争。后来扩大为政治矛盾和宗教对立相互撞击的全欧洲性斗争。德国在领土、经济和人口上受到极大的损失(战争后德意志人口减少了3/4,港口被占,市场上充斥着英国、法国和荷兰的商品,外贸严重受损),并分裂成360多个大小邦国和上千个小国。这些邦中,以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实力最强。

在拿破仑军队的冲击下,德意志帝国土崩瓦解。

1806年,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1814—1815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建立了欧洲的新秩序,但德意志人想建立一个自由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希望并未得到实现。取代原来帝国的是由34个邦和4个自由城市组成的“德意志邦联”,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

注释:A维也纳会议——目的在于重划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地图,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战胜国重新分割欧洲的领土和土地,但是要确保在重整欧洲版图的过程中无一国家可以获得绝对的优势来主宰欧洲。

注释:B自由城市——不由任何帝国的贵族来掌管、而由帝国的皇帝直接管辖的城市。这些城市基本自主,并拥有皇帝赋予他们的许多自由和特权,比如拥有其他城市所不能拥有的高级司法权(包括死刑等残忍的刑罚)。

2、德意志的统一进程

(1)背景

随着资本主义在德意志的发展,德意志开始了工业化进程。1848—1849年德意志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革命最终失败。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德意志发展成为工业化国家。1870年,其工业生产超过法国跃居世界第二。国家的分裂状况严重阻碍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宰相,开始了统一德意志的进程。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

注释:A威廉一世(1797—1888)——在俾斯麦的回忆录里,威廉一世是一个传统、谦恭、绝对有礼的绅士,是名副其实的普鲁士军官。他的有些判断偶尔会被“妇人之仁”所影响。

注释:B俾斯麦(1815—1898)——体格强壮、个性粗野。(课本图片)他蔑视议会,擅自支付经费,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改革

注释:C铁血政策——俾斯麦提出的以武力和战争赢得统一的政策。在以后的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诸多战争,都是这一政策的贯彻结果。

(2)过程

1864年,普奥对丹麦作战(第一次王朝战争),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赫尔斯泰因,(重要的港口、交通枢纽)由普奥共同管理。

1866年,普奥战争(第二次王朝战争)爆发,奥地利战败,退出德意志邦联,以普鲁士为盟主的北德意志邦联建立。

1870年,普法战争(第三次王朝战争)爆发,普鲁士战胜法国,兼并南方诸邦。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接受加冕,成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德意志近十个世纪的分裂状态。从此,德国作为一个统一的近代民族国家在欧洲崛起。

(3)特点

由于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起步较晚,资产阶级较为软弱,而封建容克和军阀势力强大。

注释:容克——以普鲁士为代表的德意志东部地区的贵族地主,他们在德意志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长期垄断军政要职,是德国军国主义政策的主要支持者。俾斯麦是其中的代表。

德意志的统一不是“自下而上”由人民决定的,而是“自上而下”由普鲁士国王通过国内外战争来实现的。

普鲁士处于帝国的中心地位。

贵族和主要由贵族阶层人士组成的军官团在社会上始终举足轻重。

因此,德意志帝国及其宪法含有较浓厚的封建和军国主义的特征。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1、内容

行政权——皇帝、宰相

立法权——议会

2、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

君主立宪制主要有两种:议会制和二元制。

(1)君主对比——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如英国,从法律上看,英国国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国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国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任命对自己负责的内阁,直接掌握行政权,议会行使立法权。但君主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有否定权,可见真正的立法权实际上也不在议会手中。德意志帝国实行的就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2)议会对比

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议会分为上议院(即贵族院)和下议院(即平民院)。

德国的议会中,上院(即联邦议会)代表各邦,议员是邦政府派遣的高级官员,按照邦政府的指示统一投票,这是德国真正的实权机构,对立法和决策有决定权。下院(即帝国议会)由25岁以上的男子按照普遍、直接的普选制选出,在形式上代表民意,但实权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联邦议会有权在皇帝的统一下解散帝国议会。

(3)行政政府对比

英国的内阁掌握行政权,由议会选举中的多数党组成,名以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体现“主权在民”的原则。德国的内阁首领宰相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宰相本人又任命政府各部的负责人。宰相的权力来源于皇帝,因此他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曾在议会中公开宣称“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国王的奴仆而不是你们(指议员)的奴仆。”,体现了“主权在君”的原则。

课后习题

阐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出台的意义? 答题要点:

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设计 篇5

导语:语文课《拿来主义》的教学方案没头绪?让我来拉你一把。本文为品才网为网友精心准备几篇教学方案,欢迎浏览

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2、学习文章主要采用的两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

(三)、德育目标

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教学重点:

比喻论证。

教学设想:

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著名作家冯骥才,前几年赴法国访问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在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问道:“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会怎么回答?冯先生是这样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1921年发表的代表作《阿Q正传》,1923年完成小说集《呐喊》,为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三、杂文

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是直接而迅速的反映社会事件,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抨击的文艺性论文。它介于“论说”和“文学”之间,其特点是:现实性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语言犀利,论证有力,风格多样,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杂文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日常生活、文化动态及政治事件等的杂感、随笔都可以

归入这类。有人说过“鲁迅的杂文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

四、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板书标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五、生字、词

自诩(xǔ):自我夸耀。诩,说大话,夸耀。

残羹(gēng)冷炙(zhi):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miǎn):很体面,有气派。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脑髓(shuǐ):脑筋。

孱头(càn):懦弱无能的人。

蹩(bié)进:躲躲闪闪在走进。

六、研读标题,发现问题

提问:本文标题属于议论文标题中的哪种类型?你读了标题之后明确了什么,有哪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本文标题属于论题型。我们从标题明确了本文是要谈论有关“拿来主义”的问题。读标题后,要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拿来主义”?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七、阅读课文,解决问题。

(一)这两个问题正是我们理解这篇杂文的钥匙,是我们阅读本文的入门。让我们先在课文寻找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让同学们阅读课文(4分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找出哪些段落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这一问题。

学生阅读。教师指名回答。最后明确:第8、9段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背景介绍了本文主要谈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可是8、9两段只字未提“文

化遗产”,却谈什么“大宅了”之类的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第9段,把这一段内容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联系起来,想想“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事物。

学生阅读,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最后明确:“大宅子”指文化遗产,“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鸦片”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烟枪和烟灯”指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这里“大宅子”、“鱼翅”、“姨太太”并不难理解,对“鸦片”的含义可作适当启发:清末有些人吸食鸦片,身体垮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看来鸦片不是好东西,但鸦片作为药用,有很好的止痛效果,看来鸦片又是有用的东西;那么究竟应当怎样评价鸦片呢?想想文化遗产中什么样的作品与鸦片具有相似之处。明确了“鸦片”所指之后对“烟枪和烟灯”的含义也要作适当的启发:吸食鸦片时烟枪烟灯是工具,而鸦片则是吸进来的内容,联系文化遗产中某些不好的内容究竟是凭借什么才得以流传的,想想烟枪烟灯指什么。

明确了“大宅子”、“鱼翅”等所指内容之后要进一步明确拿来主义者对待这些事物的态度。

提问: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鱼翅”)应取什么态度?(吸收)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读出课文中有关的阐述,不能多读,也不能少读,要恰如其分。(“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采取什么态度?(批判地吸收)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取什么态度?(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么态度?(坚决抛弃)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5.用一句话概括拿来主义的作法。(回答第9段第1句,答第10段第2句也可)

(三)理解第9段内容之后再来理解第8段内容。“得了一所大宅子”自然是指面对文化遗产,其余的内容应当怎样理解?

明确:孱头,“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昏蛋,“勃然大怒放把火烧光”,盲目排斥,虚无主义;废物,“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四)我们已经知道了作者主张实行“拿来主义”,议论文写作目的是宣传作者的观点,但是,文章不仅要明确地提出论点,还要进行论证即回答“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是通过批判与“拿来主义”相反的“送去主义”来证明必须实行“拿来主义”。)重读第1段,说说这段是从什么角度批判“送去主义”的。

明确本段第一句说明“送去主义”的由来,以后语句列举了反动政府一味送去的可耻行为。提问:本段开头就指出“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一脉相承,这有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思考不难理解“送去主义”是“闭关主义”在新形势下的表现。从闭关锁国到投降卖国从对旧文化的抱残守阙到对进步文化的深闭固拒,都是与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不相容的,文章一开始就把问题放到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去考察。

提问:联系本文写作背景,想想为什么“别的且不说”,而“单说学艺上的东西”?(因为本文着重要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所以作者集中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

提问:本段最后一句“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其中“进步”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

提问:你还能从本段的哪些语句上体会出对“送来主义”嘲讽的感情?

这里主要靠学生“意会”,大家互相补充,具体到每个学生不必要求找完全。同时只要指出有关的语句即可,不必要求说清怎样表现了这种感情。本段中“大师”、“捧着”、“儿张”、“一路挂过去、”、“发扬国光”、“传道”等都表现出嘲讽的感情。

(五)重读第3、4两段,想想一味送出去究竟有什么坏处?

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没有好结果,发了疯。送去主义;只想送去,不想拿来;中国永远贫穷落后。

请同学们说说3、4两段和第六段的意思。

(3、4两段通过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来批判“送去主义”,第6段揭示“送来”产生的祸患,说明“拿来”的必要。)

(六)学习本文最后一段。

要求学生阅读第10段,想一想这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题、设计好问题后请把问题和答案连在一起读一遍,看看是否通顺,自然。

(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总之,我们要拿来。(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辩别,不自私。(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提问:最后一句的“新文艺”、“新人”指什么?

新人指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新文化指无产阶级文艺。

提问:请同学们用简明的话归纳本段的本意。

本段总结了全文,指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当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五、理清全文思路。

我们带着问题阅读了全文,基本掌握了文章内容,理解了鲁迅先生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文章。作者开始先批判了“送去主义”,边批判边树立自己的观点,然后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拿来主义”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明确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六、布置作业。

人要准备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发言稿,说说本文所提倡的对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在我国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设计范文

教学要点

1.进一步理解本文中对国民党政府卖国政策的揭露和批判,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

2.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略)

二、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全面地把握中心思想。

通过上一节课,大家都明确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主要是针对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批判了错误态度,阐述了正确主张。现在请大家读下面几个句子,联系本文写作背景想想句子中加黑部分的意思,说说它们是否只是谈文化遗产问题。

1.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3.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学生思考、议论,教师指名回答。

学生通过第一节课很容易理解第2句是在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行径。

第1句只要看下文“别的且不说”,“单是学艺的东西”就可以明白“什么都是”主要指“学艺”之外的情况,联系写作背景,不难理解这是在愤怒痛斥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行径。第3句较难理解,作者用“摩登”一词揭示出当时“送去主义”的盛行。如此盛行,自然不止于“学艺”方面的事情。选用“摩登”一词能启发读者广泛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起到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行径的作用。

提问:由此看来,本文的中心思想不只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这一个方面,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归纳本文中心。要求内容完整,语言通顺。(如能写在投影胶片上更利于交流。)教师指名回答。最后要明确本文中心包含四个要点:

① 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②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③阐明对文化遗产 的正确主张,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三、本文的论证艺术。

(一)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全文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

请同学们阅读第8、9两段,想想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方法。

启发。如果将第9段内容改写为“拿来主义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占有、挑选。对其中的精华要全部吸收。对那些精华、糟粕互见的,要区别对待的部分,应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中的有害的旧形式应当废除,只保留很小一部分作为反面有害的教材,文化遗产中腐朽的东西则要彻底抛弃”,和原文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不难发现第8、9两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教师明确: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板书)

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二)请同学们阅读第3段,想想这段是否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生议论。老师明确:这里用尼采与“送去主义”者作比,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是具有相同思想意识的人,属于同一类事物。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观点的方法叫类比论证的方法。(板书)它与比喻论证有明显的区别:类比论证是同类事物作比较,比喻论证是用不同类的、只是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二者的区别一定要弄清。

(三)请同学们重新阅读8、9两段,想想作者为了更清楚地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除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之外还用了什么方法。

启发:作者的目的是要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为什么还要分析“孱头”、“昏蛋”、“废物”的表现?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明确: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论证方法叫对比论证。(板书)对比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增强论证效果。

附:论证艺术部分板书

本文的论证艺术:

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2.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四、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一)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的不同说法的意思和表达效果,指出其不同点。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坏了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老师归纳。

每组的两种说法意思一致,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第一组第1句用“送来”、“拿来”两个词把两种事物的本质区别揭示出来,第二组第1句用“抛来”、“抛给”两个词揭示了两种事物的本质区别。这种用极少的词语深刻揭露事物的本质的语言,反映了鲁迅先生语言的犀利的特点。

(二)请同学们说说下面句子中加黑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1.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2.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学生很容易品味出其中的讽刺、幽默的韵味,接着要求学生再尽自己所能举出课文的其它例子。

教师小结。犀利的语言,讽刺幽默的风格,固然是高超的语言艺术,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对事物的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来自对敌人和旧事物的憎恶痛恨。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没有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高超的语言艺术。我们应当透过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附:语言风格部分板书

本文的语言特点:

1.犀利

2.讽刺幽默

五、布置作业。

1.完成200字的“传统文化之我观”。

2.给下列词语中加黑字注音。

脑髓 孱头 蹩进

3.解释下列词语中加黑语素的意思。

浅谈于漪的教学艺术 篇6

摘要:古人云:“水珠集聚成大海,经历积累成学问”,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创造了语文教坛的奇迹,这取决于她良好的素质修养和经过长期坚持,勤学苦练的本领,以及爱心的奉献和情感的驱动。

素质修养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或职业所具备的专业素养。一个人具有从事某项专业工作的素质,并不完全依赖于天赋,而主要是靠后天修养而成。于漪老师的课,从校内讲到校外,从上海讲到全国,她的课对于年轻一代的语文教师而言,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众所周知,于漪老师是一位在语文教学上独具魅力的教师,除了她拥有当好教师的某些天赋之外,更主要的还是她热爱教育事业,努力耕耘,潜心研究。她是改行教语文的,一直以“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她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发现自己在视野、知识点、课堂实际操作等存在明显的缺陷。由此,于漪老师作了连续不断的努力,她拼命吸取知识,打好业务底子。她用数倍的功夫,从系统学习语法、汉语拼音、修辞入手,到文、史、哲广为涉猎;以中外文学史为经线,选读了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有影响的作品,力求早日摆脱知之甚少甚浅的窘境,告别孤陋寡闻,迈向知之较多较广较深的目标。“天天明灯伴着过午夜”不仅如此,她还要求自己对重要理论要反复学,进扣一点深入学,拓扩视野广泛学。她把平时学习所得写成了笔记,并完成了《学海探珠》 一书。

于老师潜心研究教材,取得使用教材带领学生学好语文的主动权。查检资料,独立分析,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一篇篇课文反复推敲、研究、把文章的脉络,篇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作者的思路等,弄得一清如水,力求使教材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钻研一篇教材要花10、20甚至30个小时,没有什么可供抄袭的现场的教学参考书,这就促使自己非认真读书非刻苦钻研不可。三篇、五篇、八篇、十篇、上百篇独立钻研,开始尝到了庖丁解牛的滋味。

教鲁迅先生的药 时,为了一个“着”字的读音,她查遍了所能找到的资料,最后查阅了英译本,读准了音才算放心。

以死求活,形成规范。开始教语文时,于漪老师教学用语不规范,为了提高教学用语的质量,她硬是把课堂上要说的话写成详细的教案,然后修改,用规范的书面语去改造不规范的口头用语,然后在背出来,口语化。

四十年的废寝忘食,孜孜以求,于漪老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初衷。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篇7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王颖梅

最近,阅读了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写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这本专著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她退休之后仍心系教育,拖着病体,在病房、家里完成的专著。读罢全书,感触颇多。

于漪老师在后记中写道:“不少教师视语文教学为苦事,认为精力花得很多,收效却不显著,不像有的学科能立竿见影。再加上身不由己,不得已为考而教,常处于揣摩、惶恐、茫然之中,自信力下降,谈不上教学的情趣,更别说从中享受到教文育人的幸福。面对这样的现实,我既理解与同情语文同行的苦恼与无奈,更觉得应振奋精神跳出这个怪圈。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清醒地认识语文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不可代替的重要价值,感受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传承文化的巨大魅力,要努力探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规律,品赏与享受语文教学艺术的快乐。”可见,做为一名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于漪老师既理解同行的“苦”,又希望同行能悟出并享受语文教学的“乐”.在她看来,语文课程不单是一门实用的人文课程,更是多姿多彩的,且具有多功能的育人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则应该是是一门艺术,教与学应是和谐互动的。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先导,教师在课堂上能积极诱导学生在佳作中寻宝探宝,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精心安排掌控教学节奏,创设出艺术的教学课堂。教学艺术了,有情趣了,做为教师也便有了教文育人的幸福感。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艺术呢?方法是多样的。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师的精神成长》主题报告中曾说过,课堂是语文教师安身立命之本。笔者认为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创设艺术的课堂,就应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精益求精。教学设计精心了,课堂效率就能提升,学生的收获也会大不少。

但课堂教学的设计,不能随心所欲。于漪老师的建议是“减头绪,削枝强干”,她认为“教学不能搞倾盆大雨,把头绪繁多的教学内容塞进一堂课内,弄得学生眼花缭乱,要切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紧扣教学目标,减头绪,削枝强干,使得课堂眉目清楚,容易理解,容易心领神会。”

要删减枝干

众所周知,园林景观需要修剪枝叶,才能呈现个性的、艺术的状态,语文教学也同样如此。想要呈现艺术化的教学形式就要以目标为准绳,对教学内容进行剪裁,决定取舍详略。毕竟教学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有连续性、阶段性、层次性、反复性。所以教学中千万不能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学会舍得,所谓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所得。如牛汉的《滹沱河和我》,这篇课文可教授的点很多——作者对滹沱河的感情变化过程,景物描写的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伏笔等表现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景和人之间的有机关联,开头结尾在文中的作用,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等,千头万绪。但教学中,不可能把文中所涉及的手法都放到一堂课去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时要抓主干,舍枝叶,分步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要情动于中,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那么在教授此文时,可以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为最终目标,抓情感变化的主线,由浅入深,由表象向纵深发展,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阶梯状的呈现教学环节,这样学生才能有所得。

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宏观上说,不同的年龄层次,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一个全面的安排,并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微观上看,即聚焦到每篇课文每堂课,学到的东西,必须是集中的、扎实的,不能因面面俱到而浮于表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那么一篇课文的重难点应该怎样去确立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情,课文的文体特点以及其文本的核心价值和教学的核心价值。

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它发表于1883年,作者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小说清晰而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揭示了人性的假恶丑,彰显人性的真善美。

这篇小说被编入沪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w w w.f w s i r.c o m)八年级的学生对小说有了一些接触,并且多数学生对小说怀有较浓的兴趣,也能关注到小说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的命运,并且有了一些阅读小说的经验和方法,那么教师在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环节时,应把重点放在对人物描写的分析上,在分析中揣摩人物性格。再加上八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关注文章的叙述视角,理解小说主题和作品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感受作者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这个难点的突破,也是建立在重点突破的基础上的。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切记不能只停留在“知其然”的阶段,而应向前推动一步,指点学生“知其所以然”.只有教师在重点、难点上点拨到位,学生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总之,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去庞杂,强主干,学生学习时就容易收到功效,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海无涯学为舟,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于漪老师的这本《语文教学谈艺录》带给笔者的思考,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一点一滴,需细细品味。希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前行,打造出适时适切、精致优美的语文艺术课堂。

于漪老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8

于漪老师是我最敬佩的语文教师之一。没想到,八十高龄的老人家,仍在关心思考当下的语文教学。最近,从《课程·教材·教法》杂志上,我又一次读到了先生关于语文教学的思辩文章,题目是《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从这篇凝聚着先生几十年语文教学正反经验的文章中,我分明感受到了老人家对新时期语文教师的殷切期望,对当下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体制毫不留情的批评。先生的意见虽然并不新异,但贯穿在文章中的历史纵深感,坎坎坷坷一路走来的有感而发,让你读来觉得格外通透格外清醒。临近期末,工作虽然较平日忙碌了许多,我还是抛开了诸事的纷扰,将先生的文章仔细读过并择其要,在键盘上敲了下来。

关于教什么与怎么教

于漪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看课上得如何漂亮,如何热闹,如何掌声雷动,而是要衡量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有无增长,能力有无锻炼,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思想情操方面有无泛起涟漪,乃至掀起波澜,受到文本佳作„感情的传染‟。”

“教什么必须放到课堂教学的第一位来考虑。课,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堂课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心中应十分清楚。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宰,用怎样的方法教,师生之间的活动怎样组织,怎样开展,均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以上的话,应该作为语文教师每上一堂语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验一堂课成败的唯一标准。不得不承认,当下的太多竞赛课、展示课、公开课,主办方及观众,看重的是教师的神采飞扬的表现,课堂的精彩。这不是本末倒置了么?“这些课,教案上目标一定写得明确,可惜的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已不自觉地把它丢在一边。过多地考虑教学过程,发现课文里有什么就教什么,于是,课就成了货郎担,什么货物都有,多目标成了无目标。教学过程中很多是蜻蜓点水,学生弄不清楚究竟要学什么,掌握什么。”

“课的有效与否,功夫在课外。课前准备是教学高效的基础,基础不牢,课就飘飘忽忽。两个方面的准备必不可少人。一是文本解读。必须潜下心来,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来来回回几次。把静躺在纸上的文字读得站立起来,与作者对话,与编者交流,读出文章的个性,抓准文章的基调,抓住最动人最精彩的笔墨,读出独特的心得体会,领悟编者的编辑意图。此时此刻,就不是人是人,书是书,而是人读懂了书,乃至在思想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呼吸与共,互补互融。教学目标的多而杂或大而化之、笼笼统统,往往源于浅阅读,或有甚者误读,错解作者意。问题出在未潜心钻研文本,独立思考,受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所左右。二是研究学生。学生的现状是教学的出发点,必须了解、研究。课前往往只见文章,不见学生,目中无人的糊涂观念至今对教师影响很大。须知,在教学工作中,学习者是第一因素,没有学习者就没有学习。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活动,施教之功就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地发挥认识主体的作用。课要上得有效、高效,就须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能力状况、内心需求作一番研究。学生已知、已掌握的,再去“炒冷饭”,学生味同嚼蜡,十分厌烦;未知的、疑难的,又轻易带过,乃至疏漏,学生求知欲受到抑制、伤害,兴味寡然。

“学有所得,是课的质量的生命。无效、低效,就浪费学生的青春,浪费他们的生命。因而,学生学有所得,课堂有效,是教师教课的底线。学有兴趣,是学习的润滑剂,在欢悦中加大课的有效性,就能增添动人的色彩。

“解读文本与研究学生的基本功扎实,制定课的教学目标就有了基础。要中心突出,重点明确,难点找准。教学不是一次完成,它有连续性、阶段性、层次性、反复性。教怎样的课文,达到怎样的目标,须放在特定的学习阶段、学习单元中思考,要减头绪,削枝强干,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制定教学目标,教什么心中有了底。以目标为准绳,设计怎么教,对教学内容进行裁剪,决定取舍详略,课就眉目清楚。一堂课时间有限,大胆舍弃,化繁为简,不让枝枝叶叶掩盖主干,是教好课的本领,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目标清晰,方法、合理,学生努力的方向明确,哪些地方该咀嚼、推敲、着力,心领神会,学习效果就比较理想。

偷工减料与违背规律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对每一堂课进行研究,而且须在总体上加以考察。”

于漪老师直指当下的中学语文课“大大缩水”的现实――“初三年级、高三年级语文课本多被丢置一边,集中力量搞应试训练。”“从时间上来说,说中学学了六年语文,那是太冤了。较普遍的,初中高中各减去一年,六年剩下了四年;好点的,初高中各减去半年,六年剩下了五年。这种偷工减料不谓不惊人。课程的有效性总是要有一定的时间来保证的,这是常识,无多少深奥的道理。由于对课本的小视,特别是毕业年级的语文课本形同虚设,那就难怪高考题中要求考生写出某篇课文的作者都会张冠李戴,错误百出。”

“有人不服气,认为中学语文就是六年,并未偷工减料。毕业年级课时猛加,练得更多。一天一份模拟的考卷是学语文吗?求学不读书,不要说读经典,读文学作品、科学作品,连精选到教材里的许多佳作都不读,都无暇顾及,整日在训练中翻腾,有哪一类考题就采用哪一类的策略来对付。文章不读,但各类诗句、名言、成语、典故等背诵一大堆,各类中外名人名事可用以组成写作论据的也照背不误。如果说语文大厦是用各种建筑材料结构而成的,而今的一些做法只是取其中的某些钢筋、某些大理石、某些隔音板来让学生反复折腾,应对、应付,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本领、语文的整体素养有意无意地被丢失。那些零碎的、孤立的、五花八门的材料,装到学生的脑子里,学生的脑子如马蹄杂沓,还有什么有效性可言?个别不等于整体,个别与个别相加也不等于整体,教学内容的偷工减料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伤害显而易见。

“有良知、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深知为考而教的危害,但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得已而做违心之事。考试在当今社会仍然是最公平的一种手段。但无论是检测性的,还是选拔性的,它不过是一种手段。我们的目标是育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而今,为考而教,那就错把手段当目标,违背了育人的规律、教育的规律。

“学语文要靠积累,多读多写绝对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学生在读写中能增长知识,锻炼思维,提升认识水平,领悟语言文字的表现力与生命力并学会正确使用,这有个过程。提高每堂课的有效性就是为理解、积累、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供一步步上进的台阶,提供扎扎实实的语文素养的基础。急功近利、立竿见影、削足适履,必然违背语文学习的规律。

“从事语文教育必须有坚守精神家园的定力。只看到眼前的分数、升学的百分比,不顾教育对象是否学到真本领,是否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否获得培养与发展,是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缺乏起码的责任心。育人扭曲为育分,不仅可悲,而且其负面影响对学生本人,对社会都难以估量。”

解放思想,走出困境

“母语的地位正在下降,母语学习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凝聚力的重要性、必要性日益被忽视,这给语文教学带来极大冲击。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情结、民族的睿智、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尊重母语,鄙视母语,是愚昧无知的表现。由于对母语欠尊重,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出现错别字连篇、文句不通的现象。语言文字瑕疵百出的状况屡见不鲜。……如果社会文化纯洁、语言文字规范性加强、层次不断提升、语言环境良好,学生耳濡目染,实际上就支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少了相悖相左的磨擦与消耗。”

对语文课程的重要功能缺乏必要的认识是不少办学者的“集体无意识”。于漪老师列举了这样的事例:

“在学校第一线工作的常碰到这样的事情:自主招生、推荐生、保送生,测试的科目往往只是两门――数学和外语,语文不在其列。更有甚者,你诉说语文重要,希望有课时保证,听到的话却是:„要什么课时?外语、数学加课时,升学考会加二三十分,语文加什么?能加一个分就很好了,弄得不好还会减分,还要什么课时?‟实质仍是„考‟,什么课程不课程?这样的教育理念不更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可能变味为反复的机械操练,学生在题海中消磨青春。”

“考试是指挥棒,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能不能在多发挥积极作用上深入研究,切实改进,促进课程方案的落实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推进,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我们不能要求教什么考什么,但教什么总应是考的基础、考的出发点,考与教有联系有区别,但不能脱离。

“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为重要的当然是语文教师自身的提高,包括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育理念与对教育事业、语文专业的钟爱与深情。就拿课程教育理念而言,应认真学习,正确而完整地理解、把握。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以语言文字的理解与使用为核心。融合文本固有的情和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语文智育、学习方法指导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获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教学中既要抓“表”与“达”的正确、规范的理解、使用,又要抓“表”与“达”的内涵“情”与“意”,二者密不可分。忽视或者抽去“情”和“意”,语言文字就变成了僵死的符号,坠入纯技术的桎梏;脱离了文本语言文字的咀嚼、推敲,把“情”“意”凌空起来发挥,乃至任意拓展、延伸,还美其名曰加强人文,那就不是语文课。认识指导实践,对语文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等认识进入误区,行动上一定错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也就大大降低。

“教师不能依赖教学参考书与一课一练,要练就阅读、写作的真本领。钻研文本,有自己独特的体会与见解,上课时就不会人云亦云,而是说自己的话。自己的钻研所得,虽是不知名的小花,由于植根泥土,容易与学生交流,打动学生的心,因为它鲜活,带有泥土的芳香。语文教师要动笔写,有了写的实践,不仅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摒弃空对空的弊病,而且对文字运用的奥妙能深入底里,促进阅读能力、解读文本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当程度上靠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蘊。技术活儿易学,文化底蕴的厚实非一日之功,靠细水向长流地积累。因而,再忙,也要读点书,文史哲精读几本,其他方面的读物广泛浏览,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分析能力、文化判断力。自己功底厚实,教学就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就能成竹在胸。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让我们每一位教师,以自己的尽心尽力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感动社会,还母语教学应有的地位,建设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

上一篇:2024-2025学年学校政教主任述职报告下一篇:党员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