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在职研究生
金融学在职研究生是近几年最火热的报考专业之一,也被誉为最有“钱”途的专业,另外,金融学在职研究生职业发展前景好、收入高,是吸引众多考生报考的重要原因。
金融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坚持在职学习者;2、获得大专以上学历者,旨在提高个人业务素质者,均可报名参加进修班学习;3、申请硕士学位者,须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无专业限制。
在职消费目前是国外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 在国内相关研究比较少, 而且这方面的研究更多是停留在理论上的阐述, 相关的经济原因及后果缺乏足够的研究积累, 也没有足够的经验研究去支持。现在这个研究热点得到了学术界的追捧, 以国外学者及研究人员为主导的实证研究也陆续出现, 国内研究也逐渐增加。
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在职消费研究文献, 从概念、成因、计量方法、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概括, 并提出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2 在职消费概念综述
实际生活中, 任何国家都存在着在职消费的现象。但是对在职消费的概念尚未形成确切统一的结论。一些学者认为职消费是专指“人们取得的扣除正常工薪以外的、可以预期的利益”或者是“凭借自身专权获取的特殊福利”, 有时候也指“某些特定类型工作的一种附带或伴随利益”。另外一些学者把在职消费定义为一种“非货币性的福利”, 例如为高级管理人员配置的专用汽车或飞机、提供的奢华办公场所、高级娱乐餐饮会所, 以及高档场所会员资格等等。
3 在职消费成因综述
对于职消费的成因, 目前形成了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这两种观点分别是在职消费代理观和在职消费效率观。
(1) 代理观:Hart (2001) 指出, 尽管在职消费给高管带来的是一种收益, 但是它会给企业带来更多负面的经济影响, 从而减损企业价值, 降低股东财富, 众多经济管理类文献资料都认为职消费是委托代理成本的一种表现形式。换个角度思考, 仅从这种代理成本去理解, 那么限制在职消费才是理所当然, 与现在普遍的现象并不相符。当然, 也必须将监督成本纳入考虑范围, Alchian (2008) 认为在职消费构成代理成本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在职消费的事后货币薪酬安排不够弥补所消耗的企业资源。
(2) 效率观:代理观可以较直接地解释在职消费部分问题, 但其广泛存在性原因仍得不到充分的理由。Henderson (2010) 把在职消费视为一种“身份商品”, 它可以提高高管在企业内部的名望。Rajan和Wulf (2004) 也认为在职消费的可以促使提升经理人的管理效益, 并且巩固和加强经理人的地位和威望。这些研究理论目前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 未能成为主流观点, 而其对代理观的挑战无疑是一种突破。
这两种观点既有差异又有共通性, 其考虑的角度不同, 但本质上可以对在职消费的表现和作用进行解释, 是相互补充的两种观点。不同的实证研究也指出每种观点都有其可验证性, 与其考究两种观点的正确性, 不如思考什么约束条件下何种观点更符合现实。
4 在职消费计量方法综述
在职消费的实证研究并不多, 国外有James等采用相对数值计量法, 包括对三大费用的比率进行计量处理, 国内主要有夏冬林、陈冬华等采用绝对值法进行了处理。
(1) 相对数值计量法。
外国学者中James等 (2000) 采用了比值法度量在职消费的水平, 主要通过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这两个指标进行研究, 国内的卢锐 (2008) 和李宝宝 (2012) 等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并对其进行了改进, 例如剔除不属于在职消费范畴的项目, 如存货跌价准备, 坏账等。
(2) 绝对数值计量法。
从在职消费概念上可以推断, 其归属到管理费用的可能性较大, 于是较多情况下可以在报表披露信息中获取。陈信元等 (2005) 认为可以在报表附注的“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量”明细中涵盖车辆费用、业务招待费、差旅费、董事会费用等项目中收集。
目前对于计量方法的考虑重点不在于准确性, 而关键在于数据收集的准确性上, 由于在职消费数据披露的不一致性, 且表现方式有隐蔽性特点, 因此数据的质量问题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5 在职消费实证分析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在职消费的实证分析, 主要是站在公司治理的角度, 探讨了股权结构、高管权力、股利支付、债务筹资等与在职消费的相关性, 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Crossman等 (2004) 的研究表明在合理范围内, 大股东的数量及持股比例越高, 对高管的监督力度就越大。卢锐等 (2008) 发现高管的权力与在职消费关系成正相关。美国财务学家Jensen (1986) 提出了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理论, 他发现规模越大的公司, 其自由现金流量也越大, 一旦支付股利, 在职消费的程度就将降低。Lipton和Lorsch (2003) 、Corwin (2007) 、Shleifer (2010) 和庆燕燕等 (2007) , 胡建平 (2008) 的研究都证实支付现金股利后, 自由现金流量的减少会导致代理成本的下降。陈红明 (2009) 和符蓉 (2012) 通过实证也发现股利支付降低了在职消费的水平。债务筹资方面, Jensen等 (1976) 提出了代理成本理论, 他们认为债务筹资可驱使高管勤勉工作从而减少在职消费。McConnell等 (1995) 认为当企业拥有超额现金流量时, 债务筹资会削减铺张浪费, 达到降低在职消费的目的;而王满四 (2012) 等的研究发现了相反的结论, 他认为我国的国情特殊, 目前企业的激励制度的欠缺以及高管工薪的管制, 使得在职消费成为一种远远大于工资福利的隐性激励, 出现一种严重的代理成本, 从而对公司绩效有负面影响, 即使是进行债务筹资也不能约束高管自利行为。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发现, 目前的实证分析主要研究公司股权结构和财务政策与在职消费的关系, 这些研究为公司治理指明了方向。但是一些更细化的相关因素仍未考虑在内, 在未来的研究中, 这将是学者们努力的方向。
6 结语
管理重人本, 人本重激励, 高管在职消费作为激励的一种, 渐渐成为令人关注的热点, 而目前面临主要的问题是其数据的收集难度和计量上还没能得到统一, 虽然国内的研究也有所发展, 但实证研究的内容并不广泛充足, 而且鉴于国外学者起步较早, 许多实证研究已经有所成果, 但国内外背景情况有所差异, 并不适宜直接套用国外研究成果于我国的实际中。当然, 随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更加规范, 标准更统一, 计量方法手段也更精确, 其中的确切关系也将会呈现出来, 并为未来高管激励手段内容的研究提供方向。参考文献
摘要:高管在职消费作为一种新兴起的受关注的激励手段, 日益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但学术界对高管激励手段的研究更多是局限于货币薪酬契约, 而在职消费只限于理论上的阐述。为此, 试图从在职消费的概念出发, 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文献, 同时对其研究成果作一归纳, 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和实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支持。
关键词:在职消费,激励,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Fan, J.P.H., Wong, T.J., Zhang, T.Y..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The Case of State-owned Corporate Pyramids[J].The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Organization, 2013, (6) :1217-1252.
[2]李宝宝, 黄寿昌.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的估计模型及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 2012, (5) :184-185.
[3]杨蓉.垄断行业企业高管薪酬问题研究:基于在职消费的视角[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5) :133-140.
[4]陈信元, 陈冬华, 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 2005, (2) :92-101.
【关键词】在职研究生教育 论文质量 学习信念 考核制度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益呈现学习型特征、尖端人才需求量日益旺盛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高等教育领域向外拓展的一种类型,在职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如何让“宽进”的在职研究生真正实现“严出”,首先就要对纷繁复杂的生源进行细致梳理,逐一对待,进而寻求一条有效的管理途径。
一、报考人数逐年递增,年龄层次跨度很大
据教育部网站的统计数据,2003年在职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为58060人,而2008年为131446人,比2003年分别增长1.26和1.65倍。在职攻读硕士并最终获得学位的人数更是激增,2003年国家一共授予17023人在职人员硕士学位,2011年达到85196人,8年间增长了4倍。其中,年轻人占了很大比列。教育人生网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欲通过在职升硕的人群中,25岁以下的占9.37%;25~35岁占61.26%,35~45岁的占25.14%;45岁以上4.23%。
二、学习目的各不相同,职业身份五花八门
相比很多人花钱买个证书的世俗心理,目前公务员升职、评职称、加薪、出国、考公务员成为发动在职读研大军引擎的持续动力。迫于压力要镀金型的企业管理人员;劳动力市场上想跳槽的“观望族”;想通过研修班获取更多资源的职场成功人士;不要文憑型,希望获得一技之长的实用派学员将社会的各个层面、各色人等囊括其中。
三、学科专业分散。授课时间不能保证,管理难以落实
由于学员的学习的背景和文化基础不一样,这也就为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文科的学生,可能形象思维比较好,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比较强,但一涉及高数等课程,便显得无所适从;而法学等专业学员,在学习和工作中对法律知识已经是烂熟于心,行政学上的法律课程显得有些多余。不同的学习经历和工作背景使得培养过程显得十分艰难。而且,由于学员的英语基础差异很大,在申请学位考试时也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而与此相对应的时,一般在职研究生专业都要涵盖十几门甚至二十多门课程。从寒假到暑假,从一个周末到另一个周末,不要说温故而知新。学员的头脑里能形成较为清晰的知识体系已属不易。
由于是开放式教学,学校管理无从下手,仅从学籍和学分方面很难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奖惩制度。而且即便是有,恐怕也难以贯彻;教学方式太过复杂,不严肃的录入和授课很容易滋生难管的乱象;业余时间到校“点卯式”学习,让老师管理鞭长莫及;缺乏专职具体化管理人员i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管理制度不堪一击。
四、教学效果令人堪忧,论文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授课时间过于分散,教师的教学精力也很难达到最充沛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面对这些与自己年龄相仿甚至年长的学员,而教室座位又是冷冷清清的情况下,授课教师往往打不起兴致。教学计划往往是照本宣科,缺乏创新。而学生听起来,也是囫囵吞枣,眉毛胡子一把抓,学个大概。或者干脆就是什么都没学会。在具体考试时,老师们往往又过于仁慈。大手一挥,通通放行,考试失去客观凭据效果。
相比起全日制研究生而言,在职研究生属于“游走大军”。校园内的文化氛围很难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综合性大学里多学科的融合,例如自由式讲堂、辩论赛、公开讲座等优势资源,都是在职研究生所享受不到的。
五、搞好在职研究生教育,需从“四严”入手
2009年初,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于意见书》中指出,鉴于我国在职研究生太滥,必须大力进行整顿。凡是没有参加统一的严格入学考试、没有全程上课和通过全部必修课程考试、没有做出具有创造性的论文、没有经过正规的论文答辩者,应一律取消已授予的博士或硕士学位。对严重造假者,应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除了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以外,一律不准再从社会上招收在职研究生。
不过。严峻的形势下,我们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态度。自上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在职研究生教育也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986年国家教委发出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就提出。要培养多种规格的特别是应用型的研究生。在职研究生群体的扩大对于国家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综合分析,搞好在职研究生教育。需从“四严”人手。
1.严把入学考试关,提高生源质量
目前在职研究生考试方式五花八门,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使考试制度单一化,防止浑水摸鱼之徒有机可乘;对生源的信息要进一步核实,防止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重点是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搞好复试和审查工作;要划定单科最低分数线和英语最低分数线,防止学生水平差距悬殊,学困生大量存在。
2.严把入学教育关,坚定学习信念和信心
不管任何一个角度考虑,在职研究生学员在入学之初,都对自身学习目的有着很深刻的体量。顺利完成学业,达成既定目标,既是对青春的负责,也是确保高额学费不落空的不二选择。所以,一以贯之,坚定的信念应该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因。
在职研究生自身也不能一味向文凭看齐,甚至是混日子,应该意识到,通过研究生教育。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素养和学习实践能力,还能通过在职学习,获得一定的专业领域的人际交往。这些都是文凭本身无法实现的增值价值。
3.严把教育管理关,严肃考试考核制度,营造学习氛围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建立学习跟踪体制,从源头上堵住不正之风;制订一整套规章,专门针对在职研究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教学要求、考试要求、论文要求,严格奖惩制度;多请知名教授、专家授课,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加大知识含量。
4.严把学位论文出口关,保证硕士培养质量
在职人员不是不可以读硕士,但对其学术要求绝对不能“打折”。对其学术水平、学术能力的考核绝对不能“走过堂”。比如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预答辩、修改、评审以及最后的答辩环节,这些一个都不能少,同时还要强化过程管理和导师的责任意识,确保培养出的是“货真价实”的高级人才。
在职申请硕士学位
申硕流程:
一、资格审核
1、学生入学后即可做资格审核(学位年限无要求);
2、资格审核随时进行;
3、取得资格审核后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申请硕士学位考试。
二、申请硕士学位学校考试
1、学生取得资格审核卡后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申请硕士学位考试;
2、每年两次,分别为每个学期初,具体时间学校将另行通知到个人;
3、学校考试科目共计7科,分别是:《西方经济学 》、《 财政学 》、《货币银行学 》 《 国际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经济学 》、《国际金融学》;
4、学校考试满分100分,70分合格。
三、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
1、统考为两科,分别是“经济学综合”和“外语”(英、法、德、日、俄任选一门);
2、经济学综合是《西方经济学 》、《 财政学 》、《货币银行学 》、《 国际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五科一张卷;
3、参加全国统考之前必须先通过学校考试后才可以报名。
四、论文答辩
1、学生在通过学校和全国统考后可以提出论文答辩申请;
2、论文答辩前要求有两年内公开发表的经济类的文章,字数在3000字以上!
附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市属重点大学。金融学院已走过了30年卓有成效的发展历程,为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经济金融改革和业务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提高从业人员对市场经济中金融核心作用的认识,重点培养现代金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技能性人才。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有关规定,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批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特举办在职研究生课程班。
【课程优势】
•重点学院:金融学院被认定为北京市金融人才培养支持基地,目前拥有金融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授课教授,教学力量具有国内一流水平。
•重点学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金融学专业被评为北京市品牌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案例教学,提升学员实战经验。
•人脉平台: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参加课程学习的学员,可分享校内论坛、讲座,提升学识与视野,班级同学来自各行业,学习的同时搭建自己的人脉平台,有助于自己的工作与发展。
【课程设置】
学位课: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公共课:证券投资学、公司理财、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选修课:国际金融投资策略、国际金融市场、公司理财与项目融资、投资银行与公司战略、私募股权融资
注:每年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最新“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趋势调整设置。
【培养方式】
1、学制两年,利用周末及公众节假日上课;
2、北京周末班:利用周六或者周日上课;
3、全国假期班:利用公众假期面授;
【入学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在职人员;
2、大学专科(含)及以上学历;
【报名手续】
1、填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报名登记表》;
2、交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
3、交4张1寸同底免冠彩照;
4、交报名费200元;
5、经资格审查通过后,建立学生学籍档案;
6、学费15000元(两年)。
【证书授予】
1.按教育部规定,完成该研究生班学习课程,经考试合格者,颁发金融学研究生课程班证书,证书加盖校长签名章、学校钢印和红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读在职博士有很多需要考生注意的问题,对于现在的在职人员来说更好的进行深造才能在工作中有一定的突出表现。在职人员进行深造都是想要在工作中有更好的发展。
人人都有经历磨难的时候,其中读在职博士也是一段很艰难的路程,在读在职博士的期间,选择好的导师和增强自我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在职申请博士学位有很多的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的顺利通过考试,顺利拿到博士学位证书。
其实一个纵向课题可以研究的地方大量,若干个人都可以找到可以独立研究方向,不需要讲,某个课题已经有个博士在做了,我要等个全新的课题。导师的论文发表情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表明他还是有时间在做学问。导师是否有过几个很能干的学生。古人有话,青出与蓝,而胜于蓝。如果导师手下曾经出过几个很不错的学生,这至少给你一个信号,你也可以在将来成为很不错的学生。当然,一般而言,这些很不错的学生大多出国了。如果导师手下有在读的不错学生,至少可以有个讨论的环境。读在职博士期间的自我学习能力也很重要。
有大量事情可以比导师发挥更大的作用。如网络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导师。通过它,我们可以访问最好的国际会议,最好的研究所,你研究领域最好的导师以及PHD学生。如,做人工智能研究的同学。
读在职博士事在人为。自我学习能力还规定自己始终是一个主动的人。国内研究水平和国外差距很大。所以,你要始终知道,国外在你研究领域,目前主流方向是什么,最着名的会议是什么,最着名大学的研究所是什么,最着名的导师是谁,最活跃的几个博士生是谁。这样,你毕业后,就有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了。
-主办单位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我国第一所人文社科类研究生院。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研究生院,现有38个教学系,80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8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现任博士生导师436名、硕士生导师495名。在200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2007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入选中国19所一流研究生院,并以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第一,法学、社会学、文学第二的成绩,当选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排名第一的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8月,是目前国内学科设置最为齐全、实力最为雄厚的专业金融研究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国家提供货币金融政策研究成果和相关咨询服务;为各级政府发展本地区金融业提供咨询服务;为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提供应用性研究成果;培养高级金融研究和金融实务人才。研究所现拥有体制内研究人员36人、外聘研究人员10多人和50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项目特色
●为专业人士量身订制的教育项目——本课程专为接受过EMBA教育或它硕士教育的专业人士所设计,为大家提供持续深入学习的平台,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已有知识结构;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学员提供申请博士学位的机会。
●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本项目将安排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数位具有极高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参与授课。此外,还将在其他著名高校和中央部委选聘一批理论功底深厚、授课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学者型领导参与授课。
●独具特色的课程结构——课程设计以研究生院金融学专业博士生课程方案为本源,在确保科学性与学术性的基础上,突出实用性、新颖性与前沿性。
●内容丰富的学习安排——除课堂授课外,还将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安排指导教师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为学员提供参加课题研究或学术活动的机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证书颁发
1、学员修完全部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课程班结业证书》(钢印、红印、统一编号)。
2、符合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可按照我院有关规定申请博士学位,通过考试与论文答辩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颁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学位证书。
-师资介绍
周茂清
李扬
王国刚
左大培
殷剑锋
李 扬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副院长、研究员、博导,中央银行第四届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张宇燕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 王国刚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 何德旭 中国社科院数经技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导 高培勇 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 左大培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周茂清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金融系副主任、教授、博导 陈 淮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系主任、教授、博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杨瑞龙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黄卫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导 张 杰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许 健 中国人民银行党校副校长、教授、博导
景学成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原副局长、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 李伏安 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 罗平中国银监会培训部主任
朱武祥 清华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副主任、教授、博导 王卫国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郑振龙 厦门大学金融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导 余明阳 上海交通大学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裴平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国际金融管理研究所所长、博导 童 星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王春峰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天津大学金融工程中心主任、渤海证券公司总裁、博导
-报名条件
1、拥有硕士学位或具备研究生同等学力(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只具有学士学位者需由其上级主管单位开具推荐信,情况优秀者可酌情录取;
2、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3、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学习安排
●学 制:总学制两年半,其中课程学习两年,课程论文撰写半年。
●学习时间:两年课程学习,每月集中授课一次,每次2-4天,共480课时。
●学习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或王府井大街27号)。
-学习费用
报名费800元/人(含;考试费和考前辅导费),学费138000元/人,包括学费、资料费、结业考试费、结业费、结业论文指导费以及天课间茶点费等,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课程设置
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经济法 团队精神与领导艺术
外 语 课(选开):
听说课、写作课 专业基础课:
经济学前沿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政学 专业课(选开):
金融理论与金融政策 金融市场理论与实践 资金流量分析 金融发展理论与政策
全球金融体系研究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 金融工程学
保险市场研究 房地产金融学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选修课:
私募股权投资 商业银行业务与金融产品创新 公司理财与财务管理 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与企业融资创新 期货市场与金融衍生产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固定收益证券 风险投资与企业上市 房地产营销与房地产投资策略
财务报表分析 企业并购与重组
跨学科选修课:
《孙子兵法》的战略管理思想 《易经》与总裁经营之道 市场营销策略 企业发展战略
-报名程序
一、报名程序介绍
1、学员提交报名申请表、个人身份证复印件、研究生学历或学位证书复印件/研究生同等学力证书复印件、1寸免冠近照4张;
2、学院审核学员报名申请资料,择优录取;
3、学院向已录取学员寄发录取通知书;
4、学员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规定方式与时间交纳学费;
5、学员在开学当日持交费凭证办理报名注册、领取相关资料,正式入学。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金融系 联系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联系电话:010-59481107 手 机:*** 联系老师:付老师
电子信箱:jinrongsuoboshi@126.com 6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在职研究生有用吗?这个问题一再地被问,提及在职研究生时,不少朋友认为在职研究生就等同于5月同等学力申硕,那么了解在职研究生是否有用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与上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有什么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全理解在职研究生是否真的有用。
一、什么是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在职研究生属于学位教育,在职读研分为六种,一般以5月同等学力申硕和10月在职联考较为常见,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和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根据在职读研方式的不同而不同,详情查看六种在职读研方式》》
二、在职研究生课程班要求:
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最低要求为大专学历,且拥护中国共产党。如参加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是为了申请硕士学位,则必须拥有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且工作满三年。
三、为什么要读在职研究生
学习、工作、升职永远是不可分割的点与点立体型的组合图,缺一不可。当社会高度发达的时候,学习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随着知识的增加,人才竞争随之激烈化程度加大。升职已经成为金字塔的塔尖,几乎可观看不可攀登也。
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学历普遍提高、竞争越演越烈,大家都知道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曾经星光闪绕的大学生毕业从来不愁工作,如今大不如前,毕业即失业的时代来临。提高自身学历几乎成了茶余饭后的话题,希望参加各种培训考试提高自己综合实力。如今的单位招聘看重的不仅仅是学历,更看重的是创新能力和人脉关系及技术运用能力。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碰壁不知所云。以为在大学四年学到很多知识,肯定有一番作为。此乃诧异,我国大学体制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不是通识教育或技术综合实力的培养。企业需求的不是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实战技能。当然,在职人员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其实也是很茫然。升职加薪遥不可及,内心无比痛苦。反观年龄于自己相同者,通过各种渠道进修或学习而博得领导的赏识,加薪升职指日可待。
四、在职研究生有何作用
要问2010年什么最火,读在职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为什么如此之多的在职人员选择读在职研究生,而不是与毕业生同考统招研究生考试呢?原因其实很简单,统招研需要放弃现有工作且连续修读2年。有失必有得!大家都知道2010年最难得的就是工作,而为了考研放弃工作是非常不理智和愚蠢的行为。一个非常可观的数据就是考研的录取率随在提高,(13%左右)但它的含金量也在逐年下降,与之反差的是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反而不断提升。但,人们还是不仅在发问,在职研究生有用吗?在职研究生究竟能给升职加薪带来什么帮助。2010年读在职研究生有何用?其一,在职研究生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升职加薪,更是事业规划、潜力提升、职业布局、出国留学、良师益友多重受益。老龄化来临的今天,人们面临的压力空前大。都想在有限的生命中取得自己的事业,将潜力发挥出来创造幸福生活。如今参加在职研究生已经超越了它原来的意义,已富有新的定义。就是开拓创新思维,构建职业新篇章。
综上所述:在职研究生有用吗?在职研究生确实有用吗?对于想改变现有人生规划、职业蓝图及对未来展望着,是非常有用之。如不想改变本有生活格局者,确实没有多大意义。播散智慧的在职研究生,一定能收获成功的人生。
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咨询我用户名^v^
报考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必知常识
随着2010专业硕士联考的结束,2011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考试复习备考渐入征程。近期以来大家除了比较关注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考试科目如何复习,有什么技巧之外,更多关注的是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方面的一些常见的热点问题。这是一些每一个最初触电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考试的朋友们都非常关注的,非常想了解得。那么中国研究生网(在职)小编为大家精心将它们做了汇总,希望能够真正地帮助到大家。
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之热点问题聚焦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在职申请研究生硕士学位的主要程序是,具有学士学位并有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员,可以不参加考试直接进入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在完成全部课程并达到学校要求的成绩后,将取得《结业证书》。在通过“每年5月举行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并进行论文答辩后,就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硕士学位证书。
★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进修班办学目的是什么?
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一种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不同它的目的不是进行基础教育,而在于提高进修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申请人在获得学位后,表明其在学位上已达到硕士学位毕业生的同等学力,不过申请人的学历不改变。
★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课程结束后能取得什么证书?
第一、课程结束后颁发结业证书,注明达到研究生同等学力。
第二、获得学士学位工作三年以上的学员可按有关规定申请硕士学位证书(与正式考研学生拿到的硕士学位证一样)。
★为何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无学历证书只有学位证?
研究生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非学历教育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学生毕业后只有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属于学历教育,也就
是说学生经过学习、考试,通过论文答辩后既有学位证书又有学历证书。
★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而获得的硕士学位与研究生毕业获得的学位有区别吗?
没有区别。但按规定,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者,其学位证书需单独编号。★在职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的课程要求及考试方式是什么?
申请硕士学位时所要考核的课程科目、内容及评卷标准都与该专业在校研究生培养方案一致,包括必修课、学位课和部分选修课,所考课程总学分至少在29学分(包括29学分)以上。
除了上述学校组织的学位课考试外,申请人还要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两个水平考试,即: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必须在四年内通过我校及国家组织的全部考试,四年内未通过者,本次申请无效。
★“本次申请无效”的概念是什么?
“本次申请无效”的概念是:学校对申请学位人员专业知识及水平不予认定,即原来所进修的课程成绩失效。
★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习途径是什么?
申请人在通过申请资格审查后如何进行学习,国家未做统一要求,我校根据各专业情况和学员自身情况,采取了单独授课和随在校研究生学习两种授课方式。各申请人想了解本专业课程授课方式,请联系本专业所在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咨询电话:010-65923651
一、党校在职研究生教育与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区别
(一) 培养对象不同。
高校研究生教育属于普通高等教育, 其招收对象一般为本科应届毕业生或者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大专毕业生, 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是主体。党校在职研究生教育属于成人教育, 主要面向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收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 以满足他们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及学历提升的需要。所以, 党校在职研究生与高校研究生最大的区别是培养对象的不同, 决定了党校在职研究生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组织管理等方面与高校研究生教育均有较大的区别。当今世界是快速变化的世界, 知识经济在新世纪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机遇, 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队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考验,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对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自身把握新情况、解决新课题的能力越来越重要。就自身特点来看, 党校在职研究生一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 但是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有着提高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 但同时面对着工作与学习时间安排的矛盾。
(二) 专业设置不同。
高校作为全面的综合性教育机构, 其研究生教育专业设置涵盖理、工、农、医各个方面。而党校是干部培训和轮训的主阵地, 其在职研究生教育的专业与学科设置与普通高校有所区别。党校专业设置方面一般限于社会科学, 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一般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重点偏重于基础研究, 党校在职研究生教育既不是纯基本理论的研究, 也不局限性某些具体操作, 而是充分贯彻和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理论以及贯彻这些理论的途径、方法和对策。
(三) 教学理念不同。
在教学理念方面, 高校研究生教育强调专业性, 强调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 着力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本学科、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的能力, 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从事相关实际工作的能力。由于培养对象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 党校在职研究生的教学理念与高校研究生教育有较大区别。党校研究生教育虽然也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培养, 但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强调运用专业知识来认识、分析、把握、解决现实问题。党校一向倡导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 同时也服务于实践。“实事求是”一直是党校的校训, 实事求是就是要针对社会实践, 为社会提供理论资源、理论支撑, 以理论推动和引导社会发展。党校“实事求是”的校训在职研究生培养上的体现就是突出理论联系实际, 着重研究重大社会现实问题, 着重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开放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 特别是难点问题上。
(四) 课程设置有所区别。
高校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强调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 围绕专业学科性质, 综合考虑研究方向的综合性、前沿性和适应性来设置课程。党校在职研究生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党校特色非常突出。党校姓党, 是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阵地, 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阵地, 是党性锻炼的熔炉。党校在职研究生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往往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主课地位, 强调党性锻炼, 把党性修养作为研究生的必修课。党校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强调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 努力使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把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髓, 以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拓宽理论视野。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广泛涉猎各学科前沿研究成果, 对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解读。
(五) 教学组织形式不同。
高校研究生教育属于全日制教学, 全脱产且学习时间长。党校研究生均是在职领导干部, 所以集中学习时间相对较短, 通常采用面授教育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面授教育工作在党校在职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 受到更大的启发, 是党校研究生教育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提升党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对策建议
党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党性坚强、德才兼备、复合型、能担当较高层次领导工作重任的管理人才, 所以应该把不断提高办学质量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教、学、管各个环节之中。
(一) 课程设置应强化针对性。
党校在职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不仅要使学员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能对他们的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集中授课的时间有限, 这就要求课程设置本着少而精的原则, 根据专业与学员的实际情况, 结合当前的新形势、新问题来安排, 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设置适当的环节, 鼓励学员勤于思考, 自己动脑动手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所以除了必修课程以外, 还要本着“缺什么, 补什么”的原则, 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安排一些更具现实指导意义、更有针对性的选修课与专题讲座, 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二) 教材内容应强调实用性。
党校在职研究生教育面授时间较短, 自学成为在职学习的基本方式。学员们虽然专业理论较为薄弱, 但工作经验丰富, 理解能力强, 认识水平高。理论联系实际是他们的特点, 也是他们的优势所在。这就要求教材的内容不一定是深奥的理论探讨, 也不只是简单的知识堆砌, 关键是要提高学员对本专业基本理念、思想方式的认识, 着重提高学员分析现实问题、指导工作实践的能力。应定期召开教师与学员的座谈会, 听取意见, 经过慎重研究, 确定和调整教材, 使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三) 教学方法应具有更强的启发性。
党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是学生不是单纯地看书、听课, 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 而是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员们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在深入研究中学习, 在工作中思考边学习边研究, 理论指导实践。因此, 党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法要适应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要尽量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开设专题讲座、参与社会实践、加强案例教学等不同的途径, 改革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员确实受到启发, 有所收获。
(四) 考核方式应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摘 要:加强在职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开展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在职研究生学风和学术现状,加强研究生学风、学术道德建设的途径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在职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
关键词:在职研究生;教育;道德;诚信
研究生群体中学风、学术存在失范现象,研究生对学术规范认识不足,高校缺乏对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例如,修改实验数据、伪造和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一稿多投等。在从事学术研究时,研究生应遵守学术界的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加强在职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开展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职研究生学风和学术现状
1.大学生读研的功利思想严重
研究生学风是指研究生在科研中表现出来的科研的态度、纪律、方法等行为特征,例如,选择读研的动机是什么、是否喜爱科研、投人研究的时间是多少、课业成绩怎样、学术论文的发表等。学术道德是指在学术科学工作中必须遵守学术界的道德规范要求,涉及价值观念、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认知程度、高校对学术规范的宣传教育程度等。本科毕业生选择读研的目的直接影响读研后的表现,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大学生读研的机会增加,一些研究生出现“只为学位,不问学问”的現象,很多大学生读研只是为了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个人功利思想严重。
2.学术失范的表现
研究生对学术规范存在认识模糊,学术道德意识淡薄,急功近利,为了发表论文、职称评定等目的,出现伪造、剽窃等“学术不端”现象,目前国内学界经常使用的概念,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也有明确规定,考试作弊、抄袭他人论文、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而未加标注、伪造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行为,研究生中确实存在学术失范的情况。
3.高校缺乏研究生诚信教育
高校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增强学术诚信意识,提高研究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减少失范行为的发生,通过监督,对研究生的学术行为进行控制,促使他们遵守学术规范。部分高校没有经常性地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学校是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加强高校学术道德教育是一项紧迫任务。高校学术规范监督机制的宣传制度不到位,不少学校即便设立了监督机制,但宣传教育没有普及,减弱监督机制的约束功能,监督机制名存实亡,降低失范行为的心理防线。
二、加强研究生学风学术道德建设的途径
1.加强研究生学风学术道德意识
高校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德育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研究生鉴别是非的能力,发扬奉献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美德,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踏实的探索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端正学术研究态度,坚持诚信,完善研究生人格,从而维护学术的尊严,消除学术不良行为,树立优良学术道德规范,研究生的学风学术道德规范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高校要建立学术诚信体系,加强研究生学风学术道德教育。
2.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高校树立服务意识,满足研究生的发展需要,及时解决研究生的思想问题,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树立先进典型,为研究生指明奋斗方向,利用校园宣传栏、网站等,宣传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到西部地区建功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邀请事业成功的校友作报告,请德高望重的优秀教师座谈,了解他们的奋斗史,探讨人生理想,培养创新精神,加强服务社会教育,净化心灵、升华思想、提高觉悟。
3.规范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教育部制定了“加强师德建设”“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等文件,成立学风建设指导机构,许多高校也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高校要组织研究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必修课程体系,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完善监管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查处制度,加强学风管理,强化导师对研究生论文的监督,健全学术批评制度。充分利用课内外合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对学术规范的认识,通过课程体系,加强研究生对学术诚信、规范的重视,理解学术规范的内涵,准确把握失范边界,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通过文体、科技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进行引导,组织实践活动,了解行业情况,增强研究生科研工作的热情,建立监督惩罚机制,防止失范行为的发生。
总之,研究生的学风和学术道德直接影响人才质量,从德育教育出发,加强研究生理想信念的培养,加强学风建设,建立监督机制,提高研究生的思想境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贾宝余.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趋势与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5).
[2]王林.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营销战略与管理在市场经济中彰显优势,占据着企业竞争重要的位置。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环节、核心命脉!因此,现在报考在职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
市场营销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坚持在职学习者;2、获得大专以上学历者,旨在提高个人业务素质者,均可报名参加进修班学习;3、申请硕士学位者,须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
在职考研:国际关系在职研究生专业优势及报考条件
中国的未来是一个在外交领域不断壮大的未来。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需要处理的对外事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中国也越来越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优秀创新能力和精通国际知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国际关系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坚持在职学习者;2、获得大专以上学历者,旨在提高个人业务素质者,均可报名参加进修班学习;3、申请硕士学位者,须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国际关系在职研究生专业优势:随着我国当前在国际上的地位的迅速提升以及近年来我国国民更加频繁的涉及到国际事务和国际纠纷增多,人们对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关注越来越多。其就业前景也相对广阔,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入电视台,电台,报社,杂志社等负责国际事务方面的报道编辑工作;从事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国际公共关系等工作;各级党政机关外交外事部门的涉外工作干部;如进入外企或跨国企业从事中高级管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国际问题教学与研究的专门人才。
摘要:自上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身学习的理念以来,世界各国均把大力开展成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广州若干高校成人在职学习样本人群的问卷调查,分析成人在职学习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条件、学习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和特征,获取成人在职学习状况的基本情况,探讨有针对性地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和成效的教学策略,以促进成人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成人教育;在职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2-0102-03
收稿日期:2015-12-28
作者简介:曾溅(1980-),女,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英语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广东 广州/510520)
曾璐(1982-),女,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政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政治教育。(广东 广州/510520)
金日坚(1962-),女,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政治高级讲师、德育教研室主任,学士。研究方向:政治教育。(广东 广州/510520)
曾建球(1970-),男,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政治高级讲师,学士。研究方向:政治教育。(广东 广州/51052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终身学习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获取学历证书、 获得职业提升的能力以及生活的需要日益成为现代成人在职学习者最主要的现实需要。高校由于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成为成人学习者接受继续教育的首选。我们通过对广州多间高校成人继续教育658名学员的抽样调查发现,成人继续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导致不能满足成人求学者的真实需求。笔者认为,要想办好成人教育,提高其学习培训效果,必须正确分析研究成人的学习特点,分析他们学习的目的和动机,把握成人学习的规律,因材施教。
一、 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
本文所述的成人在职学习是指以在职人员身份的成人学习者通过函授或业余的学习方式进行的自我知识更替。本次调查的656名受试来自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女子学院和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的成人在职学习者,其中男性423名,占64.5%,女性233名,占35.5%,分别参加会计专科、经济管理专科、林业专科、园林专科、园林本科和英语本科的函授或业余学习,年龄在19~47岁之间。
(二)调查方式
根据本课题研究需要,课题组经过多次修改、测试设计了成人在职学习困难与策略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是学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收入等;第二部分共30题,主要调查目的是:了解成人在职学习者的学习困难;了解掌握成人在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了解掌握成人在职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和运用情况;了解掌握成人在职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找出规律,以指导相关针对在职学员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改革方向。问卷采用选择题与莱克特式5点量表(Likertscale)两种形式相结合, 莱克特式5点量表在描述程度上,1为最低,5为最高。
(三)数据收集
调研组于2014年12月通过电子邮件和以班为单位2种方式向受试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共发出问卷 665份,收回658份,其中有效问卷656份,有效率达98.6%。笔者将调查问卷的数据输入电脑,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成人在职学习者动机取向的差异性
1.成人在职学习者动机明确,针对性强
影响成人学习动机激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为内在动因,主要指个体自我兴趣、爱好及个性心理倾向;二为外在诱因,主要指来自有机体外部所有能引起有机体动机的各种刺激或情境,人的行为及动机常常是由内驱力和诱因相互作用决定的。成人学习多是为了应付当前工作与生活的需要,为了解决问题而投入学习的,并希望尽快看到成效。成人学习具有职业性,即成人多希望通过学习在工作上尽快取得看得见的效果,如提高工作效率,尽快找到理想的工作等。
本次问卷调查对成人参加教育活动的动机进行了调查。发现多数成人参加学习的动机均与职业有关。其中非常同意“巩固、加强原有专业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最多,占69.4%,同时,非常同意“多考几门专业技能证书,提升以后职业发展”和“获得文凭”分别占了42.4%和33.9%,而非常同意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和“喜欢学习”只分别占11.2%和8.4%。
从统计结果看,成人在职学习者中,性别差异会导致学习动机的显著差异。笔者发现成人在职学习者中,男性更强调与职业有关的学习原因,而女性更希望通过继续学习来达到完善自我,获得内心的满足。在职学习是因为“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和“喜欢学习”,女性平均值分别为2.84和2.49,而男性的平均值分别为1.67和1.84。
男性注重职业发展的要求,而女性则倾向于通过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来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种在性别上存在的动机差异,可以从我国社会中两性角色的界定上获得解释。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 男女已日渐平等,但男性仍然被认为要对家庭负主要经济责任,所以男性在职业、工作上的压力较大,使之倾向于在家庭之外的社会中求发展;而女性由于也有稳定的工作,但要承担较多的家务工作和抚养孩子等家庭事务,造成生活的范围较窄,学习新知识的渠道较少,观念更新的速度也较慢。因此,女性学员的求知兴趣也较低。
2.不同年龄的成人在职学习者动机取向的差异性
调查结果显示,成人参与学习的动机取向集中于“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所有年龄组都将其列为第一位。其中20岁以下年龄组和20~30岁年龄组都将“提高目前的收入水平”列为第二位,这说明这两个年龄段的成人进取心比较强,也很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目前的生活水平。而31~40岁年龄组和40岁以上年龄组则将“巩固、加强原有专业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列为第二位,他们更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来稳定和发展目前的工作。
调查结果表明,在人的一生中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正在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能改变生活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大大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和学习观。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加重视自身的发展和追求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一次性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学习贯穿人的一生。
成人在职学习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探索争鸣
3.月收入与成人学习动机取向的相关性分析
当前社会人们普遍认可高学历可获得高收入,成人学习者为了提升收入、提高个人能力而继续学习。通过显著性差异检验的方法得出,成人在职学习者的月收入与学习动机取向显著相关,月收入越高的群体,各项学习动机越强烈。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成人学习者在“提升”问题上表现得不自信,各项学习动机水平较低;高收入学员多数已有较好的工作岗位或职务,他们对“提高目前的收入水平”的期望不如中间收入的成人学习者表现强烈,更多是为了“巩固、加强原有专业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二)成人在职学习者学习方法的差异性
总体而言,成人在职学习者方法不理想,学习效率低。调查数据显示,男性和女性成人在职学习者的学习方法的平均值普遍较低,这表明成人在职学习者的学习方法还有待改进,特别是被调查学员对“会经常去图书馆学习”“经常上网查资料”的问题回答, 最后的平均得分只有2.35和2.62,一定程度表明,成人在职学习者运用辅助学习手段的能力不强。调查研究还发现,成人在职学习者有强于理解、弱于记忆的特点,“喜欢运用记忆的方法来掌握课程知识”平均值才1.93,而“喜欢通过自身的理解来掌握课程知识”的平均值达到3.55;成人在职学习者更倾向于参与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数据还显示“经常向老师、同学、同事、朋友请教”“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喜欢通过课堂和学习小组讨论解决难题”的平均值分别是3.02、2.79和3.12,而“喜欢独立思考解决学习难题”的平均值是2.48。
(三)成人在职学习者学习状态的差异性
由于成人在职学习者大多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要做到工作、生活与学习兼顾常使他们产生疲劳感。这种感觉不仅会影响成人学习时注意力的集中,还会让他们以为自己学习能力下降而降低自信,削弱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是女性成人在职学习者的主要问题,女性成人在职学习者“平时抽空看书学习”的平均值是1.23,像全日制大学生那样安安静静用大块时间学习已经不可能,“能认真完成与课程相关的作业”的平均值是1.80。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成人在职学习者来说都很困难,记不住,认为必要性不大,学习者“认为目前的在职学习偏重理论教学,希望提高实践教学”的平均值是4.34,他们希望和工作结合, 对工作有指导作用。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学习者比女性学习者更认同“在职学习对工作生活有帮助”。
三、教学策略及建议
(一)强化自学为主,面授为辅
成人教育有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点,一是学生绝大多数属于在职的成人,他们有工作有家庭,不可能脱产来学习,自学为主是成人在职学习的重要特征。二是成人在职学习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的发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对事物的认识一般不会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有一定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能力,容易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两大特点要求成人教育的授课教师应以引导自学、指导自学和促进自学为目的,把课堂讲授的精力放在阐释和分析重点、难点、疑点上,教师只讲解重点、难点问题,其余易于理解和自学的内容交由学生自学。若不分轻重,蜻蜒点水式地全盘讲解,不仅因讲授辅导的时间有限而造成客观上的不允许,而且也会令学生厌烦,这就要求教师应变“按着龙头喝水”为让其“自找水喝”。教师应尽可能指导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图书馆、职场等一切资源和条件,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确立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模式,自主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测试、诊断、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断地校正学习实践与学习目标的差距,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自学和面授的紧密配合中培养智能、学得知识、习得技能,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
(二)由“课程中心”向“问题中心”转化
成人在职学习者大多都有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而且往往带着问题而来。成人在职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对于进一步的学习来说,既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学习来源,也可能成为学习障碍,它将直接影响学习者对新知识的解释和归纳,进而影响学习的方式和态度。在学习活动中,首先应该强调个体的经验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资源,而且这种经验还应该可以供其他学习者共享;其次必须鼓励学习者客观看待个体经验,学会如何学习,并能将新知识运用到生活工作中去。所以成人在职学习的课程设置要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成人在职学习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帮助解决问题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由“课程中心”向“问题中心”转化,将学生工作和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满足他们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等多方面的实际需要,而不仅仅是按事先设计好的为发出文凭而进行教学。成人在职学习的课程应该由一个个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串联起来,由传统的“满堂灌”讲授为主变为围绕问题的研讨为主。
(三)把实践教学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当下成人在职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他们不仅仅为了文凭而来,他们更希望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实操训练来提高专业技能以满足职业发展之需要。近20年来,发达国家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美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为3∶1,英国为2∶1。德国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实验、设计、实习、实践练习等环节的课时,约占教学总时数的2/3,理论课为1/3。 法国每讲一节理论课,都配有2~3节的实践课。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成人教育要想在教学质量和办学成效上有所突破,就必须把实践教学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因此,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实践环节,基本理论只要求能达到指导实践即可,要把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放到中心地位。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注意强调案例分析、教学实验、教学演示、教学模拟、现场实习、社会调查等。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要注重突出成教特色,积极探索适合成教特点有益于成教发展的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最佳组合。
(四)引导成人在职学习者参与教学决策
实践证明,离开学生参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达到最佳效果。教师不应该包揽一切,课前、课堂、课后一手抓,而要学会放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理应参与到教学中来,当然包括了教学决策。成人在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更显突出,并在多数情况下能主动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形成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式和课程资料,并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更重要的是,由于成人学习面临着社会制度规范约束和个体学习需求的矛盾,他们必须考虑学习投入与学习产出之间的经济效益问题,尤其在目前知识社会环境中,知识的收集、加工、运用是每个社会个体生存的首要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高度尊重成人在职学习者,调动和满足他们的学习参与性和自主性,并有效地参与教学决策,以保障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教师还要积极评价成人在职学习者再次参与学习的行为,尊重个人的决定并尽可能给予正面的评价以增强其自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五)引入微课教学,帮助成人在职学习者将学习时间化零为整
成人在职学习者受工作和家庭的牵制,不可能有像青少年那样充足的学习时间,除了集中面授之外,其自学的时间呈碎片化状态。而传统的网络课程也往往以45分钟为一个单元,冗长拖沓,并不符合成人在职学习者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在前10分钟最为集中,学习效果也最好。近年来兴起的微课正满足了这种需求。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它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等特点,还能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结合,成为创新的移动教学平台,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成人教育引入或创作微课,使成人在职学习者既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又能够在一个精力相对集中的状态中完成学习活动。
总之,成人高校课堂教学应以成人在职学习者为中心,顺应成人学习需求变化,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全心全意服务成人在职学习者,才能实现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刘奉越.我国成人教育专业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职教通讯,2008(11).
[3]王艳霞,王福恒.成人学习心理因素的分析与调试[J].继续教育研究,2007(4).
[4]姚利民.论有效教学的多样性[J].大学教育科学,2005(2).
[5]黄飞英.成人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分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6).
[6]周清国,王晓杰.成教学生学习动机及其教育对策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4).
[7]董华,宋永泽,季森岭,桑宁霞,丁红玲.构建以提高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成人高教教学质量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1(8-9).
【金融学在职研究生】推荐阅读:
区域金融学视角下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研究论文10-12
金融学院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管理规定07-08
广东金融学院研究生学费及奖助学金政策10-17
互联网金融可行性研究报告11-05
金融学院分团委研究生会外联部工作总结10-20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调查研究05-28
金融危机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机遇与对策研究06-05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10-14
金融学心得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