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息强迫症”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什么是“信息强迫症”(通用8篇)

什么是“信息强迫症” 篇1

强迫症的原因

近年来,强迫症的患病人群越来越多,因为强迫症的起病早、病程延迟等因素导致患者的生活受到极大的困扰。大部分的强迫症患者在早期都并未发现,直到发展到怕脏、反复洗手等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时才能被发现。强迫症的发病病因与本人的性格以及生活的经历、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方面有很大的联系。

大部分患者的首次发病是在受到刺激时发现,如父母离异、家庭矛盾、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等等。这些事件会引起心理的紧张,从而诱发强迫症。部分患者还受到性格方面的影响,如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过分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优柔寡断,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

另外,科学家认为,在孩童时代受到家长的严厉管制而无法适时表达个人喜怒哀乐情绪的人,也很容易形成强迫症。这些孩子没有足够的自由空间,而且处处受到父母管制,所以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再加上他们找不到倾诉的朋友,最终变得沮丧和失落。为了把埋藏在心里的苦楚发泄出来,他们便选择了不停地整理房间等做法。

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一直保持这一习惯,那就形成了洁癖。孩子一旦患上了洁癖,当面对挫折时,就不会向包括父母在内的任何人寻求帮助,而是一个人承受压力,他们常常在家里不停地忙碌,或洗衣服,或对屋里的东西擦了又擦,以此来排除心中的烦恼。

强迫症的表现

强迫症的表现主要是强迫思维以及强迫行为。而强迫思维又可以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情绪以及强迫意识,并且强迫思维的内容多种多样。

强迫观念

即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一)强迫联想:反复回忆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

(二)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三)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四)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五)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强迫意向:

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强迫动作:

(一)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二)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三)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

(四)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强迫症的危害

当出现强迫症的相关症状时,首先要进行相关体格、精神及辅助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检查。排除了疾病因素外,那么患者必须在连续两周中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在强迫自己思维或者强迫自己的某种行为,并且这些思维和行为或引起痛苦或防癌活动等,才可以初步被判断为强迫症。一般来说,强迫症会给生活、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影响。

1、强迫型人格患者总会感到他面对的世界是不确定的,抓不住规律,因此他们会人为地制定各种戒律迫使自己遵守。当规则和次序等发生变化时,会导致难以适应。

2、强迫症患者具有不完善感,他们非常追求十全十美。患者对己责备求全、吹毛求疵,对他人缺乏表达温情的能力,刻板和固执,总要求别人按其规矩办事。而如果处于顺境中,工作中受到权威的赞许,他们对成就可感到满意,此时能坚持相当有效的实际行动,有相当的自控能力而不太过分。如果处于逆境中,那么自控力就会下降。

3、强迫症患者干什么事都是安全第一,过于仔细认真、小心谨慎,会再三权衡问题的各个方面,选择时犹豫不决,唯恐疏忽和差错,以至于难于决断。这种心理容易让他们产生处境性和期待性焦虑,遇事就心情紧张,总像面临重大考验似的,守时、拘谨和墨守成规也很突出。

什么是“信息强迫症” 篇2

●山那边住着老神仙——回归程序设计语言课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应用型软件的普及已不再是个问题, 所以信息技术学科不要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和动画编辑等方面花费时间, 应回归到计算机课原本的特色之路——程序设计, 就是山那边的老神仙。我们只要把老神仙请回来, 从此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其实, 在基础教育阶段, 信息技术课 (前身是计算机课) 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 还是以学生掌握编程语言为主, 是一个老问题了, 这甚至要追溯到20年前, 当信息技术学科还没有诞生, 当计算机机房还是神秘到需要换上拖鞋, 穿白大褂才能进入的高档场所的年代。1995年上半年, 联合国开发署 (UNDP) 首席技术顾问Dwight W.Allen博士到我国部分地区进行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情况的短期考察。不久, 他写出了两篇题目分别为《重新考察中国中小学的计算机课程——警告》和《中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未来》的考察报告。文中指出, 当时我国不少地区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都着重讲授程序设计语言, 这实际上是把培养和掌握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能力作为课程的主要教育目标, 而不是通过课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计算机这种先进的现代化的工具。他极力反对这种做法, 认为要求全体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 就好像在允许学生使用圆珠笔之前要求他们必须先理解圆珠笔的构造、必须先搞清楚圆珠笔内的墨水是如何转移到纸上的科学原理一样走偏了路。

当年, 我国教育技术领军人物、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撰文回应Allen的评价, 并专门再写一篇文章《论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指明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之路。他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文化 (literacy, 或素养) 具有广泛性、传递性、教育性和深刻性。即在广泛性上要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 全社会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应用领域, 在深刻性上能带来整个社会从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到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显然信息素养符合这样的判定标准, 而程序设计就称不上是一种文化和素养, 它无法在广泛性和深刻性上达到与信息素养同等的高度, 因此, 用它来作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目标是不当的, 自然也就被人们认为无法承担起信息技术学科未来的重任。

●不慕他山仙, 但求我山宽——不被排挤在升学大考之外, 寻求深度以获新生

持这类观点的人认为:当前个别省市取消信息技术会考甚至高考, 照此下去, 信息技术学科必亡。或者依然对学科心存热爱和信心, 但是对现状堪忧, 唯求挖掘学科深度以获新生。

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像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传奇一笔: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不参加考试的学科是不幸的, 因为一旦确定为非考试科目, 那么学校、家长、学生对该科的重视程度会大大下降, 被同行看轻, 甚至自己的教学岗位是否还能存在, 都成了问题。但同时, 不参加升学大考的学科也是幸运的, 因为少了很多题海战术, 少了很多剑指应考的耳提面命。教师还可以在自己的课堂带领着孩子徜徉于学科的兴趣之岸, 让他们从学科的本源上去经历、体验、品味学习过程和学科思维方式带来的快乐和成就。

从应试角度看待学科的重要性, 只能代表升学选拔机构的人才遴选重心, 却无法回答学科核心价值的走向。最能体现学科魅力、代表学科生命力的理智与情感, 从来不在考试中。在应试体系下, 语文可谓“享负盛名”的必考科目, 那么语文学科在学校教学和考试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能回答语文学科走向的问题吗?1997年, 《北京文学》展开了一次“忧思中国语文教育”的专题讨论, 围绕著名编剧邹静之《女儿的作业》等多篇文章, 掀起一场关于语文课程走向的全国大讨论。教科书的标准答案是“惟妙惟肖”, 学生就不能答成“栩栩如生”, 老师手里的答案印着“齐心协力”, 那么学生写出“同心协力”就被判错。捧着课文讲语文, 照着答案学语文, 是语文课程的走向吗?

诚然, 语文不是我们要探讨的话题, 众多的信息技术教师是以爱之深、恨之切的心态, 关注信息技术学科的走向, 但是答案不在是否被纳入或排斥于考试体系, 有生命力的学科, 即使今天不在体系之内, 它自有生存和发展空间, 而自己把课讲“死”, 那么即使现在还在体系之内, 总有被时代淘汰的一天。所以重要的问题是, 我们怎么上好信息技术的每一节课, 让学生能够带着兴趣来, 带着成就感走, 这才是信息技术课程走向要探讨的核心。

●山不在高, 有仙则灵——信息技术课程的走向在每一节课中

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走向, 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浅薄”之路》这篇文章 (刊发于本刊2012年4月刊——编者注) 中, 已经表达清楚, 即信息技术的课程走向, 就是建立“创意、个性与自由”的课堂。我赞同“寻求学科的深度, 以明确学科走向”的观点, 但是学科深度, 不等于知识深度, 更不等于教科书的编写深度。最近, 我到一所小学听老师讲《如何使用画笔工具》一课。我设想着学生运用大胆的想象和美丽的色彩描绘自己心中的图画, 因为我年仅5岁的小侄子也能无师自通地用画图软件涂鸦, 并乐此不疲。可是从上课起, 教师就开始讲两个不同版本画图工具的界面差异, 再讲工具栏的位置变化、“主页功能区”、“悬停功能”。15分钟后, 孩子们终于可以自己画了, 教师却给出了学习任务:给一幅小猫钓鱼的黑白图补上一根鱼线。而这样讲的原因, 是因为要把教材中涉及的铅笔、橡皮擦等知识点都讲到。那么如此下去, 课程即使有考试保驾护航, 有教科书上达到了深度的知识点, 可孩子还会对信息技术保持长久的兴趣、灵动的创意和不断地自我挑战吗?

我经常浏览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频网站 (http://teachingchannel.org) 。近期, 该网站少有地连续推出了九节来自美国和加拿大初中的信息技术课, 其中有八节涉及信息伦理、道德与规范, 主题有网络暴力、网络隐私、用批判性思维判断网站的可信任程度等, 只有一节课与数字化媒体有关, 看后才发现, 该课不介绍媒体的定义、种类、特征, 而是让学生分小组画出自己在生活中使用的数字化媒体的时间分布图, 然后反思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数字化媒体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改变与益处。

孔子说“绘事后素”, 有好的基础, 才有可能描绘出最美的图画。基础教育阶段的所有课程, 都是在帮学生培育一片肥沃的土壤, 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为学生以后的人生提供厚积薄发的可能。所以, 对于课程走向而言, 最重要的部分还是由教师所把握, 它就在我们一节一节的课堂时光里。山的那边有什么, 答案就在你带着学生登山的过程里。

有一句话叫“让历史告诉未来”, 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个学科的历史来分析, 看出这个学科的真正问题。这个学科最先是叫计算机或电脑, 在2000年左右改名为信息技术, 同时, 把这个学科的核心改成了“信息素养”。从实质上来看, 学科名称改变了, 但从内容上来看学科却没有多大的变化, 一个学科改变了名称就等于改变了核心吗?这在逻辑上似乎有些说不通。而单靠这一学科来培养信息素养的观点似乎也站不住脚。

因此, 在谈学科的走向前, 不妨先让我们来看看英国的做法:教育部长 (大臣) Michael Gove最近宣布将废弃现存的ICT课程。作为替代, 他将介绍新的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学习课程。这一决策将给学校提供更多自由去开发他们自己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科学课程, 这样的课程, 将使学生掌握雇主们所要求的技能。接受2008电子技能学习调查的一部分人认为, GCSE (普通中等教育) 提供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内容是“有害的、枯燥乏味的或无用的, 这样的教育内容应该抛弃掉”。我个人也认为, 这个学科应该回归到计算机来。

●李运栋:回归信息技术的天然属性

工具性是信息技术的天然属性, 也是信息技术的根本所在, 如果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把这个根本放置于课程的从属地位, 那么就是舍本逐末。因此,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 我们只要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就像一个汽车驾驶员, 不需要掌握汽车的工作原理和汽车的内部构造, 不需要掌握如何去设计制造汽车, 只要掌握驾驶汽车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了。但目前课程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用相当大的篇幅在讲解信息技术理论性的知识, 如数制转换、计算机原理、网络协议等, 这些知识对于中学生而言难度系数较大而实际意义不大, 因此, 这些内容应该安排在选修部分, 让一部分热爱信息技术具有信息潜力的学生在这里得到发展和提高。

同时, 在教学方面, 当《星际争霸》成为美国大学课程的时候, 是不是对我们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所启示?我们习惯于把本来生动灵活的知识固化成知识的条文让学生去记去背, 如Excel最多能有多少行多少列、Url是什么等, 而不知道许多知识其实通过有趣的游戏或者活动就能轻易掌握, 我们习惯了以考试的思维去设计课程, 而不知道以激趣的思维去安排内容。因此,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我认为同样重要。

●陈鸥辉:选修走专业化路线

“民间”课标一出来, 我就认真地拜读了一遍。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 我比较赞成小学初中走“应用软件”层面的技术教学, 至于《算法与程序设计》及《机器人》适合从小学开始作为选修进行, 仅针对少数有兴趣爱好的学生, 而不主张将其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必修内容进行教学。

对于高中生而言, 我比较主张选修并列开设, 但新课标给予的是三个选修选两个, 我略有不同看法。我觉得这样选课的结果会导致选的两个模块都浅尝辄止, 没有系统地深入。在“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中要掌握数据库的知识, 36个课时很难让学生得到系统深入的学习。另外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提到的软件开发没有与数据库整合, 显得不够专业化。课程开设可以考虑72个课时内选修一门选修课程, 开设中, 需要就各个选修模块进行更系统深入的教学, 尽量让学生所学知识专业化。另外, 高中课程同样可以开设拓展选修模块“数据结构”及“人工智能”, 它们对应着信息学奥赛及机器人竞赛, 可以为特别优秀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及条件。

至于如何进行教学, 曾经各位老师也进行过激烈的争论, 从课程发展的角度来看, 教学的组织形式的不同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教育家B·F·斯金纳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 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以, 我觉得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 传授知识固然重要, 但在提升学生的技术知识技能的同时, 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也是教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

●田敏:时代决定走向

我们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编程高手, 还是应用能手?谁回答这个问题, 谁就是在回答我们课程的培养职能是什么。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 具有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各行业最需要的, 因为熟练的电脑操作工已经太普遍了。可是, 目前内容多且缺乏尝试的信息技术课程能够承担这样的重任吗?答案是否定的。

现在课程主体还是在教应用软件, 无论你我基于何种思路来组织内容。尤其在大城市, 老师教的学生都会了, 不教的又因难度大而不能自学。普通学生无所谓, 爱好技术的学生却很苦恼。为此, 很多教师把难度高的编程、动画、平面设计等放到课外活动实施, 在培养大众素养的同时发展精英教育。我的做法是, 帮特长生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之后, 采用导师制、项目小组等多种方式进行弹性、拓展式学习。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 组织动漫设计、平面设计、智能机器人等学习模块。如让学生参与到动漫公司的实际生产线中提高创造力;又如聘请韩国的游戏开发人员来给学生讲课。真刀真枪, 身临其境, 学生开拓了视野, 提高了创新能力。通过学习规划, 启动学生的生涯规划, 帮助学生认识、规划、发展自我, 培养创新意识。因此, 我认为普通课程应与个性化课程相结合, 才是学科未来的出路。

你问我答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郭刚:很喜欢您“宿命式”的论题, 同时在内容方面, 信息素养这个大命题, 单靠信息技术课程之力确有其局限性, 那么我们要将信息素养这一命题留给谁, 或者是谁们来解决呢?

郭刚@《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回答你的问题, 需要先谈谈我对信息素养的理解。1999年, 英国国家和大学图书馆学会提出了信息素养的七个标准。因此, 它最初只不过是对于图书检索的一个素养。当然, 信息一词相当广泛, 可谈到信息素养, 则只能结合各个专业的素养来谈。例如, 以前QQ群里最喜欢发的那首带有藏尾的“李白的诗”, 如果用所谓的信息技术的信息素养来看, 它完全是正确的。可如果有专业的语文知识, 立马就知道这是假的, 因为不押韵。离开专业知识来谈信息素养, 是无用功。

此外, 这个学科与数学相类似, 都是工具。数学可以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科之中。计算机学科也是一样的, 还可以比数学用得更广泛。但这一广泛, 某些人眼中就只有工具, 没看到它作为学科单独存在的必要性, 而工具完全是可以融入到其他的学科的教学之中来完成的。如果我们只看到工具性, 那么当所有的老师都掌握了Word、PowerPoint等教学中的应用软件, 那我们不是要下岗了吗?数学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 那么计算机也一样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也许有人会说, 那计算机学编程之类的, 会不会太过于专业, 那是精英教育, 不是平民教育。同样看看数学, 数学的初中知识, 函数, 三角初步, 因式分解, 这些哪一点是属于平民教育的, 更不要说高中的三角函数了。

我们走的这条路, 从计算机改名就错起了。改名, 不等于内涵就广。正如你我的名字, 不是说加上宇宙两个字, 就变成不得了了。并且, 所谓的核心是培养“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能力”的学科, 到现在连学科的核心都还没有找得到, 那么这个学科为什么不对自己这个信息好好分析处理, 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呢?

陈鸥辉@李运栋:个性化特长的关注是否能够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而存在?我们的课程究竟需要什么?是需要学会开汽车、还是研究汽车设计原理的高手?另外, 创新与信息素养应是每门课程都应该给予的关注点, 它不独属于任何一门课程。那么单独将它们提升到本课程的高度, 依赖于本学科哪些特殊的地方?最后, 我们的课程内容是走向确定性, 还是走向随机性, 自由性更符合它的发展?

李运栋@陈鸥辉:个性化特长我认为应该成为高中信息课程目标, 个性化特长的教育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挖掘培养学生个性特长。至于我们的课程究竟需要培养何种人才?我想我们既需要驾驶员, 也需要汽车设计师, 但是我们不必要求两者是同一个人, 世界没有通才, 一个人造不出航天飞机。所以我们的信息技术可能内容也要分阶段、分层次。第一阶段为公共基础信息素养, 也就是生活在信息社会中的人必须具备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第二阶段则是专业信息素养, 也就是具有专业特点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比如对美术感兴趣、具有美术功底或者美术天分的学生可以学习电脑绘画、电脑动画, 对于信息技术本身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学习程序设计, 对建筑设计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学习Auto CAD和3DS等, 只要把课程的难易程度把握好就可以了。同时, 在信息技术面前, 只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我做不到的。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 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新空间, 只要学生能想到的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 趣味性和实用性在信息技术课程里表现得淋漓极致。最后, 我觉得信息技术的爆炸式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不平衡决定了信息技术应以科学论证、科学选择下的自由式发展。

编者结语:学科走向之诘问, 回荡在山群之间, 时而空灵, 时而激荡。人们在登山的路上听到这诘问, 心中却各起波澜。有的人咬紧牙关, 为寻山访仙, 请回山那边的老神仙。有的人斗志昂扬, 为锻炼体魄, 坚强其身。还有的人充满期待, 为站在高处, 一览众山小。而他们也有个共同的愿望, 那就是替山下的人看看山的那边是什么。于是, 人们是怎样聆听, 又将怎样步上群山, 这答案似乎也在他们自己登山的过程中。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2版) 》概览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2版) 》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于2012年5月推出。

该版“民间”课标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各阶段的内容架构设计如下。

圆桌论坛

参与嘉宾

田敏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

郭刚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

陈鸥辉湖南省株洲市二中

李运栋山东省邹城市教师进修学校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2版) 摘要:

强迫症是什么鬼? 篇3

朋友带着一脸“Guess what(猜猜看)”的神情凑过来:

“你知道么,我认识一位插画师,他在路上走,每一步都要跨过一格,如果走错了,你猜他会怎样?”

“再走一遍。”我完全是一副了然的自信神情。

“对啊对啊,是这样!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我也是啊。”

与那位朋友的朋友走路时“跨一格”和而不同,我则是一度痴迷于阶梯中间那道金属长条,力争每一次登阶,都由足弓部卡在它的上方——臆想中,他们是金光四射的筝弦,而我每一次不偏不倚的踩踏,都是恰到好处的拨动。位于六层的教室快到了,我正好弹完一曲《阳关三叠》,像个得意的琴师施施然踱进课堂。

有时,曲目也会换成难度更大的《高山流水》。我忙于合上那些急促处的节拍,却疏忽了足底的运动。怎么办?重新来过。有时候,如果一步没有使金属线卡到足弓的中间线,我甚至会回到起点,再爬(弹)一遍——然后,众目睽睽,我迟到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正是我压力最大的一段时期。

好在压力很快也就过去了,随着焦虑减轻,从前的困扰也就成为日后说笑的谈资。

2

如果说有哪些现象会让大多数人心有戚戚“我就是!我也有!”,强迫症一定名列其中。

在一些社交场合,“不好意思我好像有一点强迫症”简直可以像“你是什么星座的”一样作为破冰话题。每逢抛出,必会收到一堆回应:

我吃完食物,一定要把装食物的塑料袋打一个结再扔掉!

我在学校时洗澡刷卡,必须刷到整数或者几块五毛;

我冲洗碗碟器皿时一定要默默念诵“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我喜欢将书架上的书按照书脊的颜色顺序排列,如果有几本书因为颜色不易归类,我宁愿忍痛将它丢掉……

不过,笑过之后,仔细想想:我们说的“强迫症”真的是临床意义的强迫症吗?

每个人都踊跃举手“我也是!”,说明这些症状不过是戳中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些隐秘的点,而真实情况并没有严重到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至少我们还能轻松地开玩笑呢。

然而,那些真正被诊断为强迫症的人,可能未必笑得出来。

大卫、芬妮或匿名,他们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在有关强迫症的案例记录中:

大卫是个记者,总是过于担心自己在文章中写了冒犯人的话,所以总要花很长时间检查问责,这种担心甚至会延续到文章出版。

芬妮不愿和人握手,戴着橡胶手套不肯摘下,手里还拿着一个装消毒液的小瓶子;除了担心病菌,她还总是担心自己会说出一些奇怪的话让他人和自己尴尬。

有的人甚至不敢碰公共场合的门,甚至因为过于害怕,到了不敢出门的地步。即使什么都不碰,每天仍要花几个小时洗手,洗到皮肤变红、破皮、流血。

根据统计,每40个人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人,他们的生活完全被强迫症打乱,不得不求助医生。

3

那么,到底怎样算是强迫症?

先来看两则八卦:

一个是关于最近美国总统竞选的热门人物:唐纳德·特朗普。不久前,我在2006年出版的《有人在跟踪我——变态心理学的案例故事》一书中邂逅了这个熟悉的名字。书中提到,特朗普退出了之前的一次总统竞选,因为作为候选人就必须与太多陌生人握手,而他有洁癖,总害怕手会传播病毒,他说:“这简直太可怕了,研究表明,如果你和别人握手,就有可能感冒。”

一个是关于贝克汉姆。他曾对媒体自曝自己有强迫症,他提到,自己力求家里的物品都要达到完美效果,比如,沙发必须排成直线,衬衫根据颜色依次排开,他有30对一模一样的CK内裤,如果饮料数目不是偶数,他会扔掉一瓶以保证对称。

——这两个八卦的意义可并不只是满足八卦欲望,或许它们还可以帮助你理解那些关于强迫症的专业释义。

先不必担心。

事实上,这些症状很多人都会有——就像我们说笑自曝的那些——但是,那些通过专业的量表和结构性访谈被诊断为强迫症患者的人们,还通常满足以下条件:

无法控制这些念头或行为;每天要花费一小时以上在这些念头或行为上;实施这些行为或仪式的过程并不快乐,但可以缓解那些强迫想法带来的焦虑;这些强迫性的想法或行为影响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你是否暂时松了口气?

4

但还是要弄清楚,如果有了这些症状,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不要惊慌。

其次,不要压抑。

根据心理学家做过的一项研究,越是压抑这些强迫的想法,它们出现的频率越高,甚至达到自然状态下的两倍——比方说,你能想象自己“不去想象一只白熊”吗?

当你意识到那些强迫的想法出现,不妨将它作为焦虑的指示标识,尝试解决之前,先试着接纳,并找到与它和平共处的方式——

甚至加以利用。比方说,一个执着地要将所有物品排列整齐的人,还有谁比他更适合做一个敬业的店员呢?

获得2006年戛纳青年导演片展最佳短片奖的《Right Place》,就讲了一个这样的强迫症患者的故事。

主人公是个普通的便利店员。他吃早餐时,圆形煎蛋必须切成九宫格,蛋黄完整地居于最中央;挑选衣服时,他站在灯泡的正下方,他的一个衣柜里挂着八件同样的白衬衫和八条颜色由浅及深的领带;他走路要沿着一条白线;出电梯门也要力求走在一条虚拟的中位线上。

他在便利店的工作是这样的:不停跟在随意挑选的顾客身后,将那些被弄乱的薯片、泡面、饼干、饭团、汽水、酒或杂志摆放齐整,而且图案露出的角度也必须一致;如果需要找钱,找回的钱币也要按照数额大小一一码放。

这样一个人,当他注意到一个试图偷窃的女士,第一反应并非报警,而是去将那份差点被窃的货品归位,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然后,他忍不住去伸手整理她不够对称的鞋袜——对方尖叫,老板怒吼,他失业了——即便如此,他走出店门后,也不忘将一箱待回收的酒瓶中的其中一支,拧转到和其他酒瓶同样的角度。

他有一段缓慢但并不沮丧的自白:

“我有一点古怪,所以有时过得不太顺利。但我并不担心。因为我知道,就像我周围的一切都有它合适的位置,那么,在这个世界上,也一定有我合适的地方。我相信。”

像一个片尾彩蛋,最后他得到了一份新工作:整骨师。

电影结尾闪过蒙太奇似的画面,错位的骨头一一恢复秩序。我猜,他的大脑一定在燃放多巴胺的烟花。

以及,屏幕前的我也是。

你也会吧?(胡仙摘自《知乎日报》)

典型强迫症有什么表现? 篇4

1、患者会出现强迫检查

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2、患者会出现强迫仪式动作

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3、患者会出现强迫性穷思竭虑

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4、患者会出现强迫对立思维

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5、患者会出现强迫意向

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强迫症焦虑是怎么回事? 篇5

焦虑症有很多种类型,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焦虑常分为:

1) 广泛性焦虑: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过分担心、紧张害怕,但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此外,患者还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这种焦虑一般会持续数月。

2) 急性焦虑发作(又称为惊恐发作):在正常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并没有恐惧性情境时,患者突然出现极端恐惧的紧张心理,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同时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楚。

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的恐怖):恐怖症的核心表现和急性焦虑发作一样,都是惊恐发作。

还有一种分类,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发作、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强迫障碍。

什么是“信息强迫症” 篇6

文/Lachel

在这个时代,最困扰我们的问题,不是信息匮乏,而是信息过载。

想一想你每天的生活:

打开任何APP、网站,总会有铺天盖地的「猜你喜欢」「智能推荐」「大家也在看」;

刷一下朋友圈,常常就停不下手,直到最后一条才罢休;

更不用说主动搜索信息时,一个个链接点进去,转眼间打开几十个标签,看了半天才惊觉时间流逝……

一切互联网产品都在做一件事:用大量的碎片信息,不断地「冲刷」你的神经,让你不断产生新鲜感和愉悦感。

它们想尽办法把你留住,目的就是为了你的时间和注意力。

那么,如何避免陷入这些信息黑洞之中呢?

很多人问我:你一直强调碎片化学习的危害,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避开所有碎片化信息,完全靠读书来学习?

当然不是。

这其实是一个广泛的误解:碎片化学习,并不等于碎片化信息。

后者是信息的属性,前者是学习的态度。

简单来说:前面提到的例子,都属于碎片化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价值 —— 比起读书,它们或许不够深入,但更加多元、即时和丰富。

在这个社会中,信息即竞争力。对它们善加利用,会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

重点是什么呢?是看你如何吸收和利用它们:是零碎、无序、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还是始终知道「我想要什么」,用一根主线,将它们串联起来,纳入自己的体系。

这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信息,发挥它们的价值呢?

今天,分享一个我自己管理信息的方法 —— 「431法则」,希望对你有用。

如前文所述,我们每一天,都处在大量信息的包围中。

光是「接触」这些信息,都可能令你应接不暇,更别说吸收、储存、应用了 —— 你甚至也许连「我该专注什么」都很难做到。

所以,最关键的,就是对信息进行分类,再依据不同分类,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我会依照两个维度,兴趣和系统性,把信息分成 4 类:

1)噪音

不感兴趣又零碎的信息,我称为「噪音」。

这些「噪音」包括什么呢?热点事件,时事评论,社交动态,明星动向,以及各种来源不明、道听途说的资讯……也就是充斥在我们朋友圈、微博、各类新闻APP,以及日常聊天的内容。

这类信息价值最小,但占比却最大。日常生活中,超过70%的信息,几乎都属于「噪音」。

对于这些信息,我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

不看。

我基本不看新闻,也不关注任何热点。原因很简单:真正重要的资讯,我早晚也会知道,不急在一时。有这些时间,用来关注我更感兴趣的内容,岂不是更有意义?

我们的注意力和认知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如果都被这些「噪音」所占据,哪还有多余的空间留给真正重要的思考?

很多人经常会觉得累、感到信息过载,其实,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无法舍弃这些「噪音」,大脑被它们填满,乃至于无法处理其他信息,思考其他事情。

所以,信息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舍弃」,筛出这些噪音,避免它们干扰你的大脑。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面对两个敌人,一个叫「以后用得着」,另一个叫「大家都在谈」。

其实,想一想就明白,你囤积起来的信息,日后真正派上用场的,有多少?这些跟你生活毫无关联,又不成体系的零碎信息,过了一段时间,你能再找到它们都已经不容易,更何况用起来。

有多少东西就在「可能会有用」「以后用得到」的自我安慰中,被尘封起来,悄然消耗着你的掌控力和生活空间?

后者也是一样的。

依赖「谈资」企图融入圈子,跟上某种「潮流」,其实是一个伪需求。你能否真正为一个圈子接受,在于你能够为他们提供什么价值,而不在于日常聊天和交际之中。

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让别人得以依赖你,比「有话可说」重要得多。

2)资料

我在日常的阅读和学习过程中,会有许多副产品。

什么副产品呢?对我来说,主要是这三类:

案例:某某名人的故事,某某公司的案例,某某心理学实验……诸如此类。不在我的关注范围内,但非常系统详实,很难得。

经验:一些「How to」类的内容,比如旅行攻略,操作指南,工具应用……短时间内用不着,但确实有用的东西。

文档:别人整理出来、关于某个知识领域的文档。最典型的就是行业和调研报告。兴趣不大,但如果自己去整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这些信息的共同点是:短时间内对我没什么用,但它们本身经过整理,非常系统详实。如果当作噪音,一起筛掉的话,未免有点可惜。

像这一类低兴趣、高系统性的信息,我称之为「资料」。

如何处理「资料」呢?我的做法是:不保存资料本身 —— 因为这样成本太高,而是用「关键词 + 钩子」的形式,将它们储存起来。

关键词描述了「资料」的内容、价值和可能的用处,钩子则告诉了我:当我需要的时候,能够去哪里找到它们。

如果是在网上看到的资料,我会在笔记里新开一页,简单写下几个关键词,再留下链接,简单写上操作指引。

在书里看到的内容,就新开一页笔记,写上哪本书、多少页。后面用到时在电子书里查找即可。

如果是实体内容,比如纸质书、杂志,就拍照,丢到电脑里,用文件夹或Onenote储存起来,记下详细链接。

这样,当需要的时候,在笔记工具里搜索关键词,就能看到对这些资料的描述。下一步,再按图索骥,一步步去找到它们即可。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断「往上溯源」,找到资料的原始出处,不断拓展自己的信息库。

比如,在书里看到一个案例,我不会单单把它记下来,而是会去看它的参考文献(如果有的话),去寻找:作者是从哪里得到这个案例的?是来自自己的一手走访,还是从别处得到再加工?

同样,在网上看到一个报告、图表,我不会单单把它记下来,而是去找它的出处(通常会有标注),或者用搜图的方法,找到这份图表的原始出处,自己试一遍整个流程。

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单纯的「记录资料」,变成「拓展渠道」,不断提高自己搜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 想法

这是重头戏,也是除了「噪音」之外,每天接触最多的信息。

那些我感兴趣、同时又不成体系的零碎信息,我把它们称为「想法」。

为什么叫「想法」而非「数据」「资讯」呢?很简单:任何一条数据,只要是我感兴趣的,我一定不会停留在「记录」,而是会让思维参与进来。

最终它所呈现出来的,很多时候都不是它原本的样貌,而是经过思维交互、扩充、改写之后的样子。

举个例子:

当我读到某个感兴趣的数据时,我不会停留在「记住」,而是会问自己: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为了得到结果,我还需要什么数据?我可以从哪里获得这些数据?

简而言之,我所记录下来的,不是这个数据本身,而是我的思考过程,以及从数据中解读出来的可能性。

同样,如果你翻阅我的读书笔记,会发现:这些笔记基本跟书里的内容没有关系,绝大多数都是我的思考和发挥。

比如,前几天,读某位设计师的访谈,读到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 —— 这时,我就会去思考:

它跟哪些知识点能联系起来?我可以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它?我可以把它用到什么文章里?

记在我的笔记里的,是后者,而非这个观点本身。

简而言之,最重要的是,不断把自己的视角拔高,从更高的层次去审视信息:它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它能推出什么?它能起到什么作用?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们真正的价值。

4. 方法

最后是第四部分:感兴趣,又系统的信息,我将其称为「方法」。

这类信息,基本有两种。

第一种,是可以直接操作、践行的方法,比如某个软件的应用,某个思维模型和框架,某个有效的技巧,等等。

这类信息,能碰见的机会不多。一旦发现,我会安排时间应用起来,再观察整个过程,记下疑问和可以优化的地方,不断反馈和迭代。

反复多次重复,直到能熟练应用,就能将这个「方法」内化,变成自己的技能。

第二种,是从「想法」升华,转变成项目和任务。这也是一种「方法」。

这一种,需要跟「资料」联合,用主题将它们统摄起来。

举个例子:在网上看到泰国的一个景点,特别感兴趣,我就会把它记下来,然后看看自己的日程安排,考虑:是否在今年安排一次旅游?

这时,它是一个「想法」。

如果决定出行,我就会在笔记软件里,搜索「泰国」「旅行」等关键词,找到之前积攒下来的大量「资料」 —— 包括别人的游记、攻略,参观路线,推荐的酒店和餐馆,以及出行时要注意的各种 Tips、带上飞机的物品……诸如此类。

接下来,再新开一页笔记,把这些资料整理好,梳理出整个行程安排:带什么,去哪里,如何准备,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等等。

这时,它就从「想法」,上升、转变成了「方法」。

那么,当我准备出行时,只要打开笔记工具,聚焦到这一页,就能掌控整个行程的所有注意事项,避免任何遗漏和疏忽。

不仅如此,这份笔记,还能成为我的经验,分享给朋友,成为他规划旅行的「资料」。同样,我自己下次旅行时,也能通过检视、回顾这份笔记,优化整个旅行安排。

当然,未必一定是「旅行」这么大的主题,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事项,其实都可以转化成「方法」,对它们进行落实和践行。

比如:

从一个数据出发,去推论和思考行业趋势;从一个观点出发,去写出一篇文章,论证某个论点;从一个技巧出发,去引申、补充成一个方法论,优化自己的工作流程;从一个模型出发,在生活中创造各种问题、机会,将这个模型落地实践,再找到问题点、疑难点,去请教别人、搜寻资料,完善对这个模型的掌握;……

这些,都可以是一种「方法」。

它是「资料」和「想法」最终的归宿,也是将笔记和知识真正用起来的途径。

前面讲的,是对日常信息的 4 种分类。

那么,分完类之后,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信息呢?

在管理信息时,又有哪些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呢?

我将它们总结为下面 3 种。

1)联想

你会发现,无论是针对「想法」的发散思维、扩充和完善,以及针对「方法」的主题整理,最核心的就是一点:联想。

也就是,将单条信息,跟其他相关信息挂钩。

很多时候,单条信息本身看不出任何东西,但当大量的相关信息聚集起来,就会构建出新的信息 —— 趋势,结论,创意,等等。

这其实就是系统论中的「涌现」:大量局部组合起来,可以涌现出整体。整体大于各个局部之和。

这种不断将散落的点,联结起来,构建成网络,不断赋予它们整体性的过程,其实就是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实现突破和跃迁的过程。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升级」。

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联想呢?

第一种方法,是自上而下,思考:我手头上有什么,还需要什么东西?

这就需要积累大量的思维模型和思维框架,时时刻刻把手上的资料和想法,放到框架中去审视,进而去思考:我还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才能获取这些信息?不断地去补完这个框架。

第二种方法,就是自下而上。通过关键词和标签的形式,为每一条资料、想法做好储备,待到机会合适的时候,将它们串联起来,同主题进行统摄,构筑成「方法」。

关键词前面已经讲过。什么是标签?标签可以理解为「更大的关键词」,通常是一个项目 —— 比如智识训练营、深度成长营,等等。我会把所有跟它们相关的信息,都打上对应的标签,再定期进行整理、思考、分析,将这些零碎的信息整合起来,思考如何应用到项目中。

简而言之:关键词是多元的,不确定的,细分的;标签是确定的,项目的,高层次的。

通过「联想」,不断地让信息流动起来,这才能发挥信息的价值。

2)假设

可能有朋友会问:很多时候,手上的信息未必完整,也未必能从中看出什么,应该怎么办?

这时,就需要进行「假设」。

假设是研究型学习最好的方法,也是将「描述」和「意义」连接起来的本质。你不知道这些信息有什么意义、意味着什么,怎么办?不妨试试大胆作出假设,再围绕假设去搜索信息,来检验你的假设。

为什么很多人读了大量的书,但仍然提不出自己的看法?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他们只是在被动「输入」,没有真正把输入转变成为输出,把学到的东西跟实际联系起来。

这中间的桥梁,其实就是「假设」。

举个例子:很多书都会告诉你「原理」「规律」「效应」,那么,当你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某种现象,能否大胆作出假设:这种现象跟某种原理有关?再围绕这个假设,进一步搜集资料,进行调研,来检验它的正确性。

如果经过检验,这个假设站得住脚,那么,你所学到的知识,就真正派上了用场,而不是囤积起来的无用信息。

当然,我们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没法获得精确、充足的一手数据,很多时候,只能依靠各种事实以及解读,来推理、论证出我们的「假设」,它们更多是对二三四手信息的综合分析,而非新知识的创造。

但即使如此,也比单方向的输入,要好得多。

3)搜索

最后一种方法,就是化被动为主动,去搜索我们需要的信息。

无论是将「联想」上的拼图补完,还是进一步检验和确认「假设」,搜索,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

关于搜索,大家基本都理解,不多说了。分享几个注意点吧:

(1)多关键词,交叉搜索。用单一的关键词往往很难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时,不妨多试试一些关键词,间接描述要搜索的对象,从一些周边的线索入手,去逼近搜索结果。

(2)专业平台「搜索」并不意味着只能用搜索引擎,更多的时候,利用专业平台,能更有效地抵达目标。比如 Google 学术、报告库、线上图书馆、各类行业数据库……诸如此类。平时多积累一些信息库,用的时候会更高效。

(3)英语还是那句话,中文信息网络上,存在巨大的「结构洞」。很多东西用英文搜索,能得到更权威、更有效的结果。

最后,就是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那句话: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只有自己感兴趣的、关注的、需要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同样,只有能够被自己用起来,在应用中重新审视、优化、完善,才算是完成了信息的使命。

做不到这两点的话,信息对于你而言,只是无意义的囤积而已。

再次复习一下「431法则」:

4 个分类:噪音,资料,想法,方法。3 种策略:联想,假设,搜索。1 条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希望这套方法,能够帮助你,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爆炸时代,让头脑更清醒,把信息真正用起来。

什么是“信息强迫症” 篇7

在困难群体医疗保障问题上, 我们应首先明确“问题是什么”, 或者, 更确切的说是“问题有哪些”?笔者认为有两个关键问题要明确, 一是困难群体的概念和范围界定, 这是根本, 直接关系到所需资金数量和医疗保障水平的确定。二是困难群体急需的医疗保障内容有哪些, 以及优先提供的顺序问题, 这是关键, 直接关系到受助对象的主观感受和保障的可获得性。

面对上述两个问题, 答案是什么?一要合理界定困难群体范围和补偿标准, 积极探索支出型贫困测量方法。支出型贫困是指由于家庭成员出现重大疾病、子女就学、突发事件等原因, 导致家庭财力支出远远超出承受能力而造成的绝对生活贫困。由于这些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 无法享受低保, 实际处于社会救助的“夹心层”, 一旦遇到不测, 往往比低保户更困难。根据家庭支出而非个人经济收入水平界定困难群体的办法虽然复杂, 但公平性和有效性也是最高的。上海、南京、廊坊、镇江等地已经实施的支出型贫困救助制度的有益经验值得推广。二要增加向门诊大病医保付费的倾斜力度, 尤其要提高困难群体的门诊补偿比例。对于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来说, 长期的门诊医疗费用支出对其生活影响最大、直接感受也最明显。优先提高门诊医疗费用的补偿比例, 不但可以增强他们的“获得感”, 还可以减少“小病拖成大病”的人头数, 这也符合《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 (2015—2020年) 》以健康需求和解决人民群众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的基本原则。

什么是“信息强迫症” 篇8

基本内容

wmiprvse -wmiprvse.exe - 进程信息

进程文件: wmiprvse or wmiprvse.exe

进程名称: Microsoft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描述:

wmiprvse.exe是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部分。用于通过WinMgmt.exe程序处理WMI操作。WMI 包括对象储备库和 CIM 对象管理器。对象管理器负责处理储备库中对象的收集和操作并从WMI provider (在WMI 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其他系统的组件之间充当中介)收集信息。运行管理工具中的某个应用程序的时候,在系统进程管理中可以看到wmiprvse.exe进程。这个程序对你系统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出品者: Microsoft

属于: Microsoft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系统进程: 否

后台程序: 是

使用网络: 否

硬件相关: 否

常见错误: 未知N/A

内存使用: 未知N/A

安全等级 (0-5): 0

间谍软件: 否

Adware: 否

病毒: 否

木马: 否

所处位置

C:WINDOWSsystem32wbemwmiprvse.exe

C:WINDOWSsystem32dllcachewmiprvse.exe

wmiprvse.exe 有可能会被病毒修改,如果发现 不存在于上述目录中,则有可能是病毒文件。如:IRCBot蠕虫病毒,他运行之后会实现自身复制,并给系统开启后门。这种情况下,杀毒软件可以识别出来并查杀,无需过于担忧。

详情综述

Windows管理规范(WMI)是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组件,提供管理信息和企业环境中的控制。通过使用业界标准,管理者可以用 WMI 查询和设置关于桌面系统、应用程序、网络,和其它企业组件的信息。开发人员可以用 WMI 创建事件监视应用程序,当重要事件发生时通知用户。

在 Windows 的更早版本中,提供程序和 Windows 管理服务(WinMgmt.exe)一起被载入进程内,运行在 LocalSystem 安全帐户下。一个提供程序的失败导致整个 WMI 服务失败。WMI 的下个请求重新启动服务。

从 Windows XP 开始,WMI 属于有着几个其它服务的一个共享服务宿主。为了避免当一个提供程序失败时停止所有服务,提供程序被载入一个名为 Wmiprvse.exe 的分开的主机进程。Wmiprvse.exe 的多个实例可以同时运行在不同的帐户下: LocalSystem、NetworkService,或LocalService。WMI 核心 WinMgmt.exe 被载入名为Svchost.exe的共享的本地服务宿主。

注: wmiprvsw.exe 是Sasser 蠕虫!

注: wmiprvse.exe文件寻找,正常的应该在C:WINDOWSSystem32Wbem 文件夹。如果在其它文件, wmiprvse.exe 就是病毒、间谍软件、特洛伊木马或蠕虫! 用安全任务管理器检查这。

注释: wmiprvse.exe 是存放在 C:WindowsSystem32 下的子目录 - 正常是 C:WINDOWSSystem32wbem。已知的 Windows XP 文件大小为 218,112字节 (占总出现比率 88% ),245,248 字节,203,776 字节,207,872 字节,203,264 字节,206,336 字节,225,280 字节,229,376 字节,226,304 字节。

已知的一些病毒,如W32/SillyFDC-AW(蠕虫病毒)、W32/Sonebot-B(木马后门)等会使用相同的名称来感染Windwos系统。

病毒处理

表现为不停调用wmiprvse.exe,或使wmiprvse.exe进程达到数十个。或许不是病毒,只是xp的系统问题。

解决方法如下:

1.建议使用XDelBox删除以下文件(如果存在): (使用说明:解压安装在系统盘区根目录,删除时一次过复制所有要删除文件的路径,在待删除文件列表里点击右键选择剪贴板导入不检查路径,导入后在要删除文件上点击右键,选择立刻重启删除,这个时候系统会重启并进入到XDelBox 启动菜单。不用自己选中。让XDelBox自己执行。删除完毕会再次重启进入正常系统。运行xdelbox前最好卸载所有可移动存储设备) C:WINDOWSsystem32driversKnlrun.sys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ntech.sys

2.删除重启后使用SREng修复下面各项: 启动项目 -- 服务--驱动程序之如下项删除: (使用说明:SREng-启动项目-服务-驱动程序中“选中”隐藏已认证的微软项目“然后删除下面名称的驱动程序(选中有问题的驱动后,点”删除服务“,点”设置“按钮即可,注意弹出的窗口中要点”否NO"才是确认删除服务) knlrun/knlrun ENTECH/ENTECH。

上一篇:职工教育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亲子生日会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