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校庆活动有感(精选6篇)
最近,我参加了一些学校的校庆活动。透过这些校庆活动的安排,我隐隐约约地感到,我们的教育从骨子里还不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平等的教育,还不是一种关注人人成材的教育,还不是一种尊重所有劳动者的教育。
一
从校庆的准备看,大家一般都要千方百计地整理校史。这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找自己培养的学生在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尤其是那些卓越人物。包括党政干部、科学家、高等学校教授、艺术家,等等。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国门的打开,大家在校史中,又开始关注证实自己办学实力的另一外视角,这就是海外留学者。但是,从这些校史的展示中,我们就是看不到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到底有多少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从校庆准备的资料看,各学校一般都要搞个画册,甚至多个画册;有的还要出版一些书籍,邀请学校的历任领导、成才的学生等,回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传统。但是,在这些回忆中,我们看不到一篇来自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毕业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的身影,听不到他们的声音,看不到他们的事迹。
从学校画册中包含的各种内容看,一般都会有团结进取的学校领导班子、学校教师队伍的优秀风采,以及近年来学校的升学情况,尤其是升入重点大学的情况,甚至还有自己的毕业生升入大学后获得博士学位的情况。但是,我们就是看不到,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毕业生有多少没有走进大学的门槛。
从学校校庆邀请的学校校友们,我们往往能看到许许多多各届精英返回学校参加学校的庆典,但是,我没有发现有那些学校,邀请自己培养的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默默奉献、认认真真工作的毕业生到校参加学校庆典。
在学校宣读的各种贺信、贺词中,大量的都是来自某某著名大学的、来自在各行各业中成名成家的校友的,而就是看不到来自企业界的、来自服务业的、来自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成功者的贺信、贺词。
再看看坐在校庆主席台上的各方人士,不管有多少排,无非就是党政官员、科技精英、各路名士、„„而惟独看不到平凡劳动者代表的身影
在看看学校庆典的各项议程中,除了当地党政领导讲话、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讲话、校长汇报工作、学生献辞、功成名就的校友代表讲话外,我们唯独就是听不到平凡劳动者的声音„„二
从我参加的所有校庆庆典看,这几乎成为一种程式、一种惯例、一种模式,由此,也就形成了一种“校庆文化”,而从这“校庆文化”中,我们又能看出些什么?
我们的教育,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历史到现在,都充满了彻头彻尾的“精英意识”。你看,我们的教育一天到晚,都在围绕着“名生”转:从招生开始,就要想方设方,去抢“好学生”,以至于一些学校的校长不把精力放在办好自己的学校上,而是到处去挖别人的学生。为此,各种歪招迭出;为了学校多考几个学生,多考几个重点大学,学校从师资配备到学校管理,要办重点班、实验班,在教育中要对所谓的升学有望的学生“开小灶”,„„在这里,我们的学校在学生眼里,是患上了“势利眼”的一种不公平的教育:对学生有亲有疏、有厚有薄„„
你看,我们的学校对于自己培养的学生,凡是有名气的,都会千方百计地去联络,师生上下都会引以为傲;而对于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的人们,却从来没有给予任何关注;对于那些在人生的道路上,跌了脚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我们的学校更是唯恐避之不及,似乎他们都与自己的学校无关„„在这里,我们的学校真的患上了严重的“攀附名贵”的世俗习气。
与此相联系,我们的教育当然就缺乏了应有的“平民意识”。在学校教育中,学习成绩一般的学
生,教师们很少投去些许关注的目光;不仅如此,甚至有意无意地放弃那些学习落后的学生。我们的教育,缺乏了对平凡的劳动者、对平凡的劳动的敬意。我们不尊重自己培养的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的人们,似乎他们与自己的学校无关,似乎他们与教育无关。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甚至是教育的堕落!因为教育应该是最平等的,最远离功利的。三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知道党的教育方针的不多,但党的教育方针的宗旨是什么?无论如何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者”是什么?“接班人”是什么?难道只有党政官员、科技精英才是“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第一、二、三产业中努力工作、辛勤奉献的人都不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虽然人们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同,工作性质不同,但其劳动都应该是光荣的,其劳动者都应该受到尊重的。
我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长足进步。其中,各级各类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为世界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基础。这一点,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的数以亿计的普通劳动者。
我们这个社会不能一边享受着广大普通劳动者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物质文明,而又有意无意地鄙视普通劳动者。一个嫌贫爱富的社会,一个攀龙附凤的社会,一个不尊重普通劳动者的社会,一个不充分保障普通劳动者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对立和敌意的不和谐的社会。那样的社会,不是国家之福,不是人民之福。之所以如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而建立和谐社会必须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必须保障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让普通劳动者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由此,必须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缩小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
在这里,回到教育,回到学校,回到如何对待我们的学生,回到如何对待我们的一届又一届毕业生,我认为,应该尽量少一些“精英意识”,多一些“平民意识”:应该更多地关注普通学生、普通劳动者。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这样的胸怀,这样的境界:对于那些在校的学生,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都是自己可爱的学生,都应该帮助他们不断地学习、成长和进步;对于那些走出校门的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无论是那些功成名就的,还是那些普通劳动者,都永远是自己的学生,都应该依然像一个慈爱的母亲一样,永远牵挂着那些远行的儿女!为他们的成功而骄傲,为他们的幸福而欣慰,为他们的不幸而痛苦„„
亮点一:传统精髓与课改理念有机相融
课改以来, 作为青年教师总有一种困惑:是完全摒弃传统教学, 大刀阔斧搞课改呢?还是将传统的精髓有机地融入课改理念中?此次婺源之行, 终于让我豁然开朗:传统的课程, 是可以上出富有时代韵味的。当今的学生是很富有个性化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完全抛弃传统中的灌输式教学, 需要我们在好的传统上融入时代气息, 尽力使学生乐有所学、乐有所得。
本次观摩活动, 大部分都是传统课程。微妙中说明传统课程是富有时代节奏的, 老课题注入新活力、新思想、新理念, 让学生全方位感知体验, 快乐而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 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感受到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如:上海董国良老师执教的《垂直与平行》一课, 课伊始, 教师先跟学生互相握手成为朋友, 这一小小举动可谓一箭双雕。其一, 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不在是严师的架势, 亲其师而信其道也, 传统理念在这里风趣化了。其二, 很好地渗透了“互相”这一词的意义, 为学生理解“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架起一座无形之桥, 为学生自主理解概念起着关键作用。
还有, 浙江宋明民老师也同时执教《垂直与平行》一课, 这不是巧合而是传统的魅力所在。说明只要我们与时俱进, 传统的课程可以构出如诗如画的课堂。宋老师这节课, 可以说构思还是很传统的, 但是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 所以课不仅上得很实在, 而且很有新意, 学生在动静结合中深度构建“平行”和“垂直”这两个概念。在明确平面的特征后抛出任务:“如果我们把一张纸看作一个平面, 请你在上面任意地画两条直线。”然后交流“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引导大家对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同位置关系的观察和分类。传统教学时, 一般是到此为止而不再深入挖掘的, 而宋老师不满足于现状状, , 巧巧妙妙地地利利用用““平平移移和和旋旋转转小小棒棒””让让““平平行行””和“垂直”在学生的视觉中动起来。找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中的双杠图题型也很有韵味, 老师不仅将双杠搬到教室, 做了一个多功能双杠模型, 还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 就这样, 用好实物和媒体两个平台, 填补部分学生脑中的想象空白, 验证学生的想象模型正确与否。这样的想象训练, 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亮点二:真实有效, 使课堂氛围更具诗意
诗, 言简意赅, 内容却蕴含深刻。之所以达到这般境界, 全在于诗人的真情实感。就像婺源的风景, 你不必过于渲染、虚于夸张, 它本来就是那么美:粉墙青瓦镶嵌在青山绿水中, 仿佛一幅写意的中国画。一节课也应如此, 内容不在量多, 而在于本质上的精益求精、真实有效。我们设计任意一道环节, 都应力求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切合学生的经验水平, 不要拔高学生, 也不要低估学生。凡是题型既层层递进又生动有趣的, 学生的兴致就会一浪高过一浪, 思维火花就会碰撞出智慧的光芒。
例如:山东杨克誉老师执教的《美的奥秘》一课, 他的教学重点很明确:感受“黄金比”的神奇作用。本课始终把握这一主线展开教学, 形式很单一, 内容却很丰富。杨老师先让学生欣赏几幅美丽的自然风光, 将美的感觉初步印象在脑海中, 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发现哪张照片比较好看, 从而让学生自然地发现:美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和谐的, 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此时教师不急于求成, 再提供一组有美、有丑的图片, 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 确实发现这些美真是有规律的。由此, 水到渠成引出什么是“黄金比”。认识“黄金比”后, 教师又充分让学生从感官上欣赏各个领域中存在和所运用的神奇“黄金比”, 并让学生亲自动手算一算加深体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为了使课堂更加实效, 杨老师机灵地将繁琐的计算量由计算器光荣胜任。这为后面“帮妈妈设计高跟鞋”留足了宝贵的时间, 使整节课紧凑有效、高潮迭起。
亮点三:自然生成的风趣, 使课堂活动充满活力
自然的总是最美的, 更可以给人以最美的熏陶。像过惯了繁华都市生活的人们, 总想到大自然去寻找一些闲情、一点诗意。而那些最自然的、无污染的环境就是大家的首选, 也最能净化人的心灵。而我们的课堂也应融入大自然中, 用无私的情怀、有容乃大的胸襟来感化、启迪我们的学生。
例如:由我校李培芳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一课。正是他的耐心、他的风趣, 当学生一次又一次因为怕生不大敢回答时, 李老师不紧不慢地一次又一次加以点拨、鼓励, 最终博得台下教师的赏识与认可, 更何况这一节课历来就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尽管他的幽默偶尔会过了些, 不过都是他的真情流露、自然生成。特有意思的是, 教学到呈现出如下六道算式后, 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得出左右各一类时, 老师从算式特征和意义引导学生分析, 这时他风趣地说:“左边算式确实很像, 简直就是双胞胎。”紧接着又调侃道:“唉, 那边有人说是虚报产量, 应是三胞胎。”到了分析右边时, 因为有了前面的迁移, 李老师故意滑稽地说:“右边也很像, 简直就是……”学生很自然地应道:“简直就是三胞胎。”逗得台下的老师们顿时忘了这几天听课的疲劳, 一时间有了很大的听课乐趣。更有戏剧性的是当探索发现左右算式可以用等号相联成为一道等式后, 老师将各等式中的另一道算式倒翻过来, 让学生自主发现可以根据其中一道将之猜出来。当学生猜完第一道后,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还没猜第二道时, 第三道的那块倒翻小黑板突然不听话地掉了下来, 似乎是跟李老师作对, 连续两次都放不住, 要是我早就乱了阵脚, 而李老师却不慌不忙地趣侃道:“真淘气!原来它是想让你们先猜一猜, 猜对了就不会掉。”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了出来。这一招又迎来一阵喝彩, 李老师也心花怒放, 感觉很是幸福。
今年三月五日,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的纪念日,温天司团支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了温江区组办的公民道德日宣传活动。我身为青年志愿者中的一员,早早地与团支部委员一道准备好了《天然气安全使用手册》及安全用气的宣传单来到活动现场。
虽然天空下着雨,但是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在发放《天然气安全使用手册》和宣传单的同时,我对群众咨询的问题和疑惑一一给予了详细解答。虽然我只是一名刚刚进入公司不久的新员工,但是我仍然以最饱满的热情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满意。冒雨前来咨询的群众,多数是老人,我很感动。特别是有个婆婆,她说,她要把这些安全知识都带回家,把安全都带回家。他们不仅冒雨而来,还如此重视安全,我就更应该仔细、耐心地为他们讲解关于天然气使用的有关知识。通过我们的讲解,群众对天然气的安全使用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群众对使用天然气的重视,从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对事故防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一班钟俊韬
艺术,艺术,多么神秘而又让人敬慕。没想到,今年我们一个农村学校也要开展艺术节活动。这真是一个让人兴奋又让人茫然的事。兴奋的是,我们也有机会过艺术节,以前都是在电视里看艺术节。茫然的是,我有什么艺术呢,有什么才华呢?哎,真是急煞人了!可老师说,这次艺术活动,同学们可以画画、书法、雕刻、手工制作等,可以请家人合作。这次是大家一展才华的好机会,也是大家共同学习的好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听到这里,我突然欢呼雀跃起来,因为我的奶奶可是剪纸的高手。于是放学一回家,我纠缠着奶奶教我剪纸。在奶奶的耐心指导下,我学会了剪窗花,剪动物。在展评那天,没想到,我剪的窗花,大熊猫,得到了大家的一直夸奖。颁奖那天,我得了一等奖,捧着那张红红的奖状,我心里真是激动不已,要知道这是我读书以来第一次得奖。因为我读书太不用心了,经常挨老师、爸爸妈妈的批评。于是,一放学,我就飞奔回家,把那张红彤彤的奖状神奇的摆在饭桌上,爸爸妈妈嘴都笑得合不拢了,奶奶直亲我,还直夸我能干,并叫妈妈给我煮好吃的。那种幸福感真是棒极了。从这里我知道,家人对我的期盼,对我的关爱。我今后一定认真读书,再也不调皮了,争取拿更多的奖状,让家人开心,也让自己开心。
艺术节,是你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荣誉,什么是真正的骄傲,什么是自信,什么是分担。是你让我变得懂事了,成熟了。我感谢你!
当然,同学们的作品也是非常棒的。如舞蹈、朗诵、小品、相声、雕刻等,个个都具特色,都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才华。从这次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多才多艺,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这次活动,不仅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还展示了我们学校文化特色和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在活动中,既培养了我们兴趣,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又开阔了我们的视野,锻炼了我们的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我们的集体荣誉感。
甘溪初中胡仁金
4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甘溪初中举行的英语学科“同课异构,赛教评优”联片教研活动,观摩了来自三所成员校骨干教师的精彩课堂展示,可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下午我们进行了集中研讨交流活动:作课教师反思性说课、参会教师“一二三”模式评课,教研室专家精辟指导,在活动中让我受益匪浅,体会颇深。
一、认识差距,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本来我认为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都有足够的能力去教好我们的英语课程。但是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这远远不够。人无完人,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加强。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穿造型处理教材的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二、注重研修,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教而不研则滞,作为英语教研组长,我要带头多看书学习英语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用先进的理论发放知道自己的教学,达到减负增效的良好效果。让自己长期的耗时低效变得省时高效,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快乐,让自己的繁重的教学工作中收获成功和喜悦。
三、不断实践,努力完善课堂教学。应该说每一次英语教研活动,我们都会从中汲取很多好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很多英语老师在平日繁重的教学过程中,都在不断地的学习,琢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虽然我们的课本不变,但是我们的英语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需要不断发现问题,并积极与同行加强交流沟通,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用好的叫法带动好的学法,努力完善自己,促进学生成长。
笔者全程观摩了在第二会场的16节课, 梳理了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注了语用, 冷落了情感
16节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都把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着力点, 从目标确定、内容选择、环节设计、策略实施乃至整个课堂结构, 都紧紧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展开, 在课堂实施层面诠释了2011年版课标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如, 宁夏李春梅老师执教的《我的舞台》, 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学习文本中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与反问、比喻的写作方法;北京贾宁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 指导学生体会文本中对比的表现手法, 等等。这样的教学内容以学习语用为目标, 不仅是阅读能力的培养, 也是写作方法的学习, 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双重关照。这就避免了陷入以往以“弘扬人文”的名义、以让学生感动为最终目标的阅读教学误区。但同时我们也遗憾地发现, 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在着力关注语用的同时, 似乎冷落了文本中的情感因素, 忽略了文本的人文价值, 弃学生的阅读感受、精神成长、思维规律于不顾, 直接过渡到语用的学习, 而忘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此生拉硬扯般地一心向着“语用”, 使阅读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这是值得警惕的。
展现了完美, 放弃了变化
毋庸置疑, 观摩会上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融合了集体的智慧, 能够在这次盛会上执教公开课的教师也都是各省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 这就注定了这些课堂趋于完美的特性: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堪与播音员媲美的范读, 精美的多媒体课件, 看似不经意其实别具匠心的教学细节……但是, 这些看似完美的课堂, 其实隐藏了很大的问题:课堂中发生的一切皆在教师的掌控之中, 即使在某一瞬间有所偏离也会很快被教师拉回到既定的“安全”轨道。也就是说, 没有变化成为这些课堂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但恰恰是因为缺少了变化, 课堂就缺少了只有真正的挑战才能带来的真正的精彩。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在课堂上, 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应该考虑到不同班级的知识背景与学生个体的复杂性, 不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实施, 都要充分关注学情, 根据教学现场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在这次观摩会上, 执教教师在完成了预设、展现了完美的同时, 在应对教学现场的变化上还表现得不够有底气。因此, 有些课堂虽然精致, 却缺少了一些活力, 缺少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讲究了技术, 忽视了思想
毫无疑问, 在这次观摩会上, 我们看到了不少值得回味的好课, 也看到了不少值得回味的细节, 这些都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并带来很大的启发。如山东张臻老师执教的《会走路的树》, 厦门林佩菱老师执教的《“红领巾”真好》, 两位教师凭借着良好的个人素质、亲切自然的教学仪态, 展现了低段语文教学应有的面貌。细究这两节课, 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独具匠心的环节设计, 还可以看到灵动、智慧的教学演绎, 而良好的教学实效也令人叹服。如果说两位教师在教学演绎上体现的是她们作为优秀教师的技术, 那么在环节设计方面则体现了作为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 因为环节设计的背后承载的是思想, 是理念。因此, 她们的技术是“有思想的技术”, 她们的思想是“有技术的思想”。事实上,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有技术, 也应该有思想, 技术与思想不是互相割裂的。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这次观摩会上也有一些教师过分地讲究了技术, 不论是课件的制作, 还是指导朗读, 处理教学重、难点的方式, 在技术层面上都无可挑剔, 但却经不起深究, 看不到这些技术后面深层次的、属于教师本人的思想和理念。比如,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的使用, 应在何种时机、以何种方式出示比较好, 是否能达到较好的教学实效?某一个环节的设计, 某一种教学策略的采用, 是基于怎样的思想和理念?它们符合这个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发展与思维规律吗?对某一篇文本的解读, 除了关注语言表现形式, 让学生学习语用, 其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意义?这些意义又该以何种形式和方法传达给小学阶段的孩子呢?遗憾的是, 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 我们只看到了“技术”, 却觅不到“思想”。
强调了效率, 失控了节奏
单从教学有效性来看, 观摩会上的每一节课均属可圈可点。如黑龙江赵昭老师执教的《匆匆》, 展现了比较完整的经典散文的教学过程;海南黄婷婷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 探讨了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两位教师的教学均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实效。但我们也发现, 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显得局促, 不够大气和从容。究其原因, 除了与赛课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情绪紧张有关外, 可能还与这些课堂在设计上过于严密、课堂节奏过快、教学不得不争分夺秒有很大关系。我们不由得产生怀疑:这样快节奏、大容量、精确到分秒的课堂, 真的反映了课堂的有效吗?学生在每一个节点的学习时间, 真的就恰如教师事先预设的那么合适、准确吗?课堂40分钟真的一定要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充分利用吗?课堂节奏如此之快, 学生在课上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如此高强度的脑力劳动, 符合这个年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吗?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在课内不放过一分钟、一刹那, 一直要学生积极进行脑力劳动———在教育人这样细致的工作中, 还有什么能比这么干更为愚蠢的呢?教师对工作抱着这样的目的, 简直就是要榨干儿童全部的精力。”因此, 在课堂的40分钟内, 人的智力活动要有张有弛, 而非一直要将神经紧绷。教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要有一定的弹性, 有时要放慢速度等一等, 有时甚至要停一停, 有时则要适当加快节奏。
【参加校庆活动有感】推荐阅读:
参加校庆的演讲稿07-11
参加安全教育活动有感10-19
参加学校组织家长有感12-10
参加年会有感心得体会12-11
校庆活动计划09-09
参加全国高效课堂现场会有感06-16
校庆活动工作总结05-25
校庆具体活动策划06-20
学校庆国庆活动总结10-14
关于校庆活动策划方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