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PK机制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堂管理PK机制(精选4篇)

课堂管理PK机制 篇1

一、备课

1.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不上无准备的课。

2.教师应熟悉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材体系及各章节的内在联系,了解与本课程前后衔接的相关课程,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着手,把握课程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消除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备课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准备好补充材料和教具,充分合理地利用时间,既要消除容量不足现象,又要避免容量过饱和现象。

4.备课应在各部(系)集体讨论的基础上,以个人备课为主。各部(系)要定期组织同一课程的任课老师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是落实贯彻教学大纲,研究教学进度,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选择安排作业以及总结交流教学经验与体会等。

5.教师备课必须采用学校统一发放的备课用纸,认真填写好各项具体内容(如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方法等)。

6.教师备课应至少有一周以上的余量。

7.教师上课必须采用本期准备的新教案(含体育课等)。8.教案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模式,体例要求如下: 课 题:(本堂课的课题)

目的要求:(即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重点难点:(本堂课的重点、难点)

课 型:(单一型,如新课、习题课、复习课等;综合型)教学方法:(本堂课主要使用的方法)

教 具:(图表、模型、投影、录像、计算机等教具的使用)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2)导入新课(3)讲授新知(4)课堂小结(5)巩固练习(6)课外作业

教 后:(教学后的心得体会,成绩经验,有待改进的地方)

9.教案检查分为期初检查、平时检查、期中检查和期末检查。开学后第二周周二下午为教案初查时间。初查之后,根据情况,由教务处组织平时抽查,一般每月一次。期中考试后(一般定在每期第十二周),进行教案普查。学期结束,将教案交教务处存档,进行总查。

10.教师的教案由系(部)主任检查,登记情况报教务处备查;系(部)主任的教案由教务处统一检查。

11.教务处只保存一个学期的教案。

12.教案检查结果记入本人的业务档案,并作为评优、晋升职称的依据。

二、上课 1.教师应在备好课的基础上,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上好每一堂课。

2.教师上课前应整理衣冠,做到服饰整洁,仪表端庄大方,不准穿背心、裤衩、超短裙、拖鞋及奇装异服上课。

3.教师应于上课前5—10分钟到达教师休息室,做好上课准备,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准中途出入教室(含体育课)。室外体育课、计算机实践课两节中间不休息,可提前10分钟下课。教师缺课、误课按教学事故处理。

4.教师应站立讲课,如因身体有病,应征得教务处负责人同意,方可坐着讲课。违者初次批评教育,再次违反每次扣课酬5元。

5.教师必须带教案上课,无教案上课作教学事故处理,并扣除该次课的全部应得课酬。

6.教师应把握好45分钟,保证恰当的授课容量,不得整堂做练习、作文。体育课亦不例外。

7.教师讲课应做到:目的明确,讲授正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消除,语言清晰,音量适度,并尽可能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板书规范工整,组织严密。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8.督导小组每周听评一位教师一次课,全期组织一次教学质量全面评估(含评选教学能手),评估结果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之一。

三、作业

1.作业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任课老师应重视作业练习,精心准备,及时布置,认真批改,细致讲评,使作业收到预期效果。

2.教师布置作业练习,要有明确目的和要求,深度、广度适中,数量适当。作业内容要体现教学大纲要求和本学科特点。教师应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但要注意不让学生做过多的作业。作业量规定如下:

(1)理工科课程(含会计、统计)按每4节课一次作业计算。(2)文科课程按每6节课一次作业计算。(3)作文按每期限4篇计算。

3.作业批改要求全批全改,教师应指导、组织早操和课间操。

4.用红笔批改作业。作业批改应指出错误,每次批改均应有计分,批改时间,并及时登入记分册。教师应按教学进度布置作业,及时批改作业,每次作业上交后批改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星期,每少批改一次作业在教师考核中扣分。

5.教务处每学期定期组织一次作业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之一。

四、辅导

1.辅导和答疑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因材施教、消除学生疑问的重要手段。

2.任课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答疑活动。

3.辅导和答疑应以个别进行为主,除非遇到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不向全班辅导。

4.任课教师下班辅导一般安排在技能训练或晚自习时间进行,每周一次,全期未按要求下班辅导者,作教学事故处理,并通报批评。

五、调课 1.教师在一个学期内必须全面完成学校分配的教学任务,不准随意请人代课和私自调课。

2.教师因公或因病、产、婚、丧假、读研等原因,不能按课表规定时间上课的,可以申请调课或代课。

3.下列情况不准调课 ①兼任校外课程或私事。

②参加一般性参观、比赛、游览等活动。③没有办妥请假手续的。

4.教师因故不能上课的时间超过一周,一般应另行安排教师代课。代课需由教师本人提出申请,并找到代课教师,经部(系)审核备案,教务处批准后,方可代课。

5.教师因故不能按课表规定时间上课,时间不超过一周时,可与其他教师对调上课时间,或利用自习时间补上,教师调课时需由本人预先提出申请,并找到代课教师,经教务处批准后,方可调课。

6.教师申请调、代课,均应填写“调、代课申请单”,办理审批手续。如教师因病重不能亲自办理,可委托其他教师代为办理。教师办理调、代课手续前,均应办妥请假手续。

7.教师代、调课应于授课前一天办理,因急病需调课的,必须提前一小时以上通知教务处,然后补办请假、调课手续。

8.对因公、因事批准请假的教师所缺课程,一般要求补上,补课时间由教务处确定,通知补课教师执行;凡事先未经教务处同意的补课,概不计算课时报酬。

9.对没有办妥请假、调课手续,私自调、代课者,或擅自改自习者,作旷课处理,并作教学事故记载。

10.对学校举行的全校性活动须经教务处备案,教学副院长审核,学院办公会议讨论,院长批准。

11.教务处对“调、代课申请单”进行审批后,由教务副处长填写“调、代课申请单”,课前通知有关班级和教师。

六、日常检查 1.考勤

教务处每天进行考勤,对教师上课迟到、早退、空堂,按学院《教职工考勤制度》及《教学考核方案》中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课堂纪律检查

教师上课组织教学不力,任学生自由散漫(如打瞌睡、讲小话、看其他书籍、迟到、早退等)而不加以制止,或制止无效,检查员应及时提醒任课教师。若提醒三次仍然出现类似现象,则按《教学考核方案》视情节轻重予以扣分。

3.授课进度和教学日志检查

教师授课进度严格按授课计划进行,若发现授课进度零乱,与授课计划不符,则按《教学考核方案》视情节轻重予以扣分。确因学生学习原因需对授课进度进行调整,需书面写申请,经系(部)主任批准,教务处备案方可执行。

教师上完一次课后,均应认真、全面、详细、实事求是地填写教学日志,若发现不填写教学日志或填写不详细、不真实,则根据《教学考核方案》中的有关规定予以扣分。

4.作业检查 作业每月检查一次,作业量不低于规定要求,并按要求进行批改。应用文不算作文。

5.教案检查

教案以部(系)为单位每月抽查一次,一学期全面检查一次,教案要按要求(分章节,章节纸要求认真、详细、全面填写),按授课计划进行制作。

6.听课检查

听课次数: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45分钟为一节课)。凡是教师听课应先到教务处领取听课笔记本,期末交部(系)、教务处存档。听课要求: 听课应有记录,包括听课时间、班级、执教人、授课内容。中级职称以上(包括中级)的教师在听课记录后应附对本次课的评议。

听课应尽量以二学时为一单位。

在完成听课任务时不允许弄虚作假,违者取消本期考核资格。听课以45分钟为一次,听不满45分钟视为弄虚作假。被听课教师应及时在教学过程中填写听课教师姓名,并督促学习委员按时填写,以备查核。

课堂管理PK机制 篇2

(一) PK机制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

在课堂上, 将教材内容与PK机制有效结合起来, 要比以往的加加星或者红旗的PK机制教学模式有着更显著的教学效果。通过这种机制, 能促进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 同时还能让学生在更踊跃的融入英语课堂中去, 与教师形成形成有效互动。例如, 教师在讲授水果这一课时, 可引用前面说的PK机制。对学生进行分组 (A组、B组) , 在黑板上, 在每组的区域范围内分别画上一家商店的图案。AB两组中表现最好、声音最明亮、最守纪律的孩子, 教师应拿一个水果当作奖励。如此一来, 就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 教师还能及时跟学生们一起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 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课堂的效率,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教学。

(二) PK机制与课堂上枯燥乏味地反复操练有效结合

小学生要掌握一个英文单词, 通常需要多次训练、重复诵读、及时复习和巩固等多个步骤才行。在集体训练中, 学生难免会感觉疲惫, 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低, 训练中往往产生蒙混过关的消极心理。在这种操练中, 教师也可以适当运用PK机制, 来提高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与信心。例如, 一场多次操练的课堂中, 教师可安排学生一对一进行PK, 经过多次训练, 来查看哪个学生发音最到位, 哪个学生听课最认真。发音最标准的那个学生, 教师可将该单词的单词卡赠与他, 最后获得最多单词卡的那个小组, 成为PK赛的胜利者。如此一来, 学生既可以复习他们之前学的单词, 还能让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自我。

(三) 课堂上PK机制的公平性和奖励方式的适度性

小学生拥有很强的好奇心, 课堂上一旦出现了PK不合理的情况, 小学生便会产生严重的愤慨情绪, 甚至会丧失对课堂的信心。此时, PK机制对于管理纪律没实质性作用, 甚至还可能带来负面影响。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不能让其中一个组远远落后于另一个组, 这样容易使得分低的那组学生带来消极情绪, 丧失对课堂的兴趣。课堂中, 教师应有效运用PK机制, 平衡两个小组获得单词卡的张数, 拉近两组之间的距离。设立了PK机制后, 教师还应适当运用PK机制来给予学生奖励, 切勿让其出现只顾奖励, 无需刻苦学习和上课的错误理解和念头。每赢一具, 教师可奖励赢的那组贴纸一张, 等到贴纸到了一定数量后, 再给予该组相应的奖励, 要让学生知道, 想拿奖必须自己动手、努力学习。

二、小学英语课堂PK机制的高效运用

(一) 用多样的PK形式来给学生约束与刺激

在平时的课堂中, 教师往往会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比如男生与女生、教师与男生等进行PK赛。小学五年级中, 很多学生都愿意跟老师展开竞赛,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竞赛出现的较多。例如, 教师在讲五年级第9单元 (上册) “My father helps me.一课时”help是动词, 它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是该堂课的重点, 讲完这节课的语法部分后, 教师可通过师生竞赛活动来实时训练这一语法点。竞赛规则是由教师先说出I make the bad这样的主语为第一人称的例句, 学生听到后, 应将该句子转为第三人称的语气, 如将主语转换为She, 整个句子就变成She makes the bad。这里考察的是动词的第三人称, 也就是人称变成She后, 学生能不能及时将make转为makes。针对回答正确的学生, 教师可适当加分, 而错了则应该不加或适当减分。教师首先可针对整个班级学生先进行提问, 让其回答, 而后可单独考察某一位学生, 让其独立回答。

(二) 用丰富多彩的PK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制作各种各样的卡片, 用以取代过去的简笔画, 这样能让学生获得更直接的感官体验。如教师在教五年级第4单元 (上册) “Can I have a puppy?”一课时, 期间需要学习宠物及相关知识。讲课前, 教师可制作跟宠物有关的各种小卡片, 如课程会出现的猫咪、兔子、鹦鹉等。此外教师也可以制作各种色彩丰富, 卡通、可爱的宠物卡片, 如蛇、多来A梦、鸭子等。按照性别将学生分为男生与女生两组, 两组之间展开竞赛, 竞赛主题是哪座公寓中能养更多的宠物, 教师在黑板上画两栋公寓, 并标出公寓的英文单词flat) 。竞赛前的卡片都放在宠物店 (英文单词为pet shop) 中。课程中, 不管是纪律还是课堂竞争活动, 表现好的那一组都能去选择他所喜爱的宠物进行领养。

(三) 采用挑战型的PK来刺激学生的探索和好奇心

五年级的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开始探索和追求, 好奇心都非常的大。由此我们在教学的设计中可以增加一些挑战学生智力和好奇心的环节, 在PK机制的设置中也同样。这里所说的智力型和挑战型的PK是指竞赛的难度可以加大, 或者说更具有挑战。在第10单元What dose that sign mean?的教授中, 我设置了“走迷宫”的竞赛方式, 师生对抗, 如果学生能走完迷宫到达电影院 (cinema是本单元内容) 则可以观看一段小短片作为奖励。在迷宫中设置了一些难关, 通往电影院的路有几条, 但走近路则会遇到不同的障碍 (障碍都是本单元的标识, 如staff only, don’t turn right, no way等) 。如此一来, 学生为了通过迷宫, 得到观看小短片的奖赏, 不仅按照老师的要求遵守纪律, 而且参与各个环节的热情也很高。

三、结语

PK机制的设立方法多种多样, 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 教师应该能够设立相应的新鲜的PK机制, 从一定程度上保持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学习英语的兴趣。PK机制不仅要成为控制纪律约束学生行为的一种方式, 也应该成为服务于课堂的工具, 使其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摘要:优秀的PK机制除了能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外, 还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PK机制的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该PK机制对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在分析PK机制与小学英语课堂有效结合的基础上, 对小学英语课堂PK机制的高效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PK机制,小学英语课堂,有效结合,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杜春.浅谈运用竞争机制提高小学英语课堂评价实效性[J].校园英语 (教研版) , 2010, (12) :54+57.

[2]潘仙奎.合理利用竞争机制, 提升英语课堂效率[J].快乐阅读, 2013, (15) :48.

[3]陈思君.浅论“学习竞争机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33) :97.

PK,让英语课堂更“活泼” 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 竞争机制 激趣课堂

英语课堂是一场师生聚会,协作对话则是其显著特征。没有悬念的平淡对话如同喝凉白开水,定会淡而无味;运用争辩性话题引导竞争,支持学生跳出“鹦鹉学舌”和“言听计从”窠臼,好似品咖啡,定会热烈而奔放。借用游戏中的PK活化课堂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过程更加活泼,让学生在尽情争辩的过程中感受吐真言后的畅快之感。活用PK,引得学生在竞相“开放”的过程中释放烂漫与活力,使得学生在争论“不休”的过程中催生奋进与精彩。

一、自找同伴竞争,互通有无

找高手下棋,棋艺定会日见高涨;棋逢对手,更知有没有。同样,引导学生自找学习同伴进行竞争,让他们在彼此实力相当的“对决”中不分上下,能给他们提供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机会,让他们在互通有无的过程中主动弥补修正自己的缺陷。

支持学生自我寻找同伴,体现了对其学习的尊重与信任,更能使得他们主动响应。如在模块七Unit 1 Living with technology的“Reading B TV and audio devices: a review”阅读指导时,我建议学生围绕“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V and audio devices?”进行同伴对话竞争,看谁积累的知识素材多,让他们在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针对学生在同伴竞争中的问题,我引导他们就“Which information did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进行对话,鼓励他们在相互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彼此学习,找出各自的有和无,让他们在相互竞争中增强判别意识和能力。

运用同伴互学借鉴方式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实力和软肋,便于他们在彼此竞争学习中发现更为丰富的策略方法。多为学生创设和谐情境,引导他们在自愿寻找对手时能有效发现各自的优劣,更能帮助他们释放学习活力和潜力。多给学生提出相应提醒和建议,指导他们根据实际主动接受和采纳。多给他们“煽风点火”,使其在主动亮相中彰显自身综合运用能力和潜能。以同辈的标杆来指导学生相互竞争,让他们在主宰课堂的过程中体味其主体地位和价值。

二、尝试小组争辩,取长补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发挥群体的整体作用,尝试运用小组争辩的形式来发现学生的长与短,定会使得他们在彼此争论的过程中主动补足自己的“短板”。运用小组争辩的方式来激活课堂气氛,定会产生“鲶鱼效应”,让学生将相互协作自觉转化为积极竞争,平添活力与精彩。

小组争辩,使得学生获得更多自由的空间主动探学。如在模块八Unit 1 The written world的“Reading Appreciating literature”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就“What is the value of literature?”进行相互对话,找出各自辅佐的证据和素材,让他们在亮活的过程中探知对手的“绝活家底”。通过该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争辩,让他们在彼此理论的过程中相互知晓各自的长和短。根据学生的争辩,我就“Why do we need literature?”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互动,让他们在争论中发现惊喜。

运用小组争辩,给学生提供自由施展的机会和可能,让他们在彼此交流中发现有效的学习策略方法。指导学生运用争辩时,多给他们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题目,让他们在整体阅读感知的基础上提出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多融入学生的小组争辩过程,引导学生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视野和思维。针对学生的长短,多给他们提出“扬长”和“补短”的建议,让他们在不断完善中增强动力。

三、鼓励组间竞赛,求同存异

以小组为单位鼓励自由竞争,使得课堂更加凸显群体的活力。组间竞赛使得学生在团结一致的过程中依靠集体智慧主动探解,发出更为耀眼的光芒。组间竞赛,使得学生在增强学习合力和动力基础上更加牢牢抱成团。

组间竞赛运用,开启了“小组一盘棋”的学习格局,让学生有更多尝试的机会。教师则在指导过程中,一方面,关注学生共性认知,帮助他们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认知策略方法,帮助他们能带着问题进行竞赛;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不同,找出他们差异化特征,引导学生通过组间成员帮助来消除疑问。尊重组间的不同见解,让学生能够带着激烈的争辩进行真诚沟通,产生学习的所求动力。

教师在指导中,应尊重“组间同质”的原则,使得他们的群体实力相当,便于他们在竞争的过程中找出差异。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在达成共识的过程中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方法,让他们带着疑问剖析自己的问题。教师不妨针对学生富有独到的观点引导他们进行探解,探寻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总之,让课堂充满浓浓的“火药味”,能在刺激学生学习感官神经的基础上,更利于他们在渴望战斗中展现自己的英勇风采;让课堂在“喋喋不休”的争论中帮助学生体验“舌战群儒”之感,更利于展现他们积淀的知识和技能。创设民主情境,支持学生合作探究和主动竞争,定会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活泼,让课堂成为学生尽情崭露头角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李红芹. 用任务型模式活化英语阅读教学[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

[2] 王秋. 用任务合作探究推动英语分层教学[J].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1).

课堂管理PK机制 篇4

昌乐二中人这样说过,作为模式总有一天会“死”的,这是迟早的事情。我们曾学过: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模式(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洋思初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杜郎口初中——“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模式,今天我们又到山东昌乐二中学习了“271高效课堂”模式。我们如何走?如何做?象邯郸学步吗?如果我们还没有学象,这个模式就已经“死”了。因而,校情不同,学情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全搬照抄显然是不现实的。我想采用“大树移载”技术,取掉纷繁的枝叶,留根和主干就行了。抓住核心,结合实际去创新。因而我想先从“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大动力源(营养源)”三方面去学习、去借鉴、去努力。

一个核心:素质和学习能力。(课堂活动的核心是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的立意不是教会,而是学会、会学、乐学、创新学)。

两个重点:一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导学案的编写与设计。另一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小组建设(三驾马车,高效的动车组)。

三大动力源(营养源):培训、班级文化建设、评价。

今天我在这里着重说说与班级管理有关的小组建设和三大动力源。

一.小组建设

(一)三驾马车之一(驾辕马):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学习小组

高效课堂成功的关键在于小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走出了由教师一个人推动全班学生学习进程的尴尬局面,化整为零,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的统一管理下主动学习。打个形象的比喻,原来的课堂学习,只有教师是火车头,学生全是拖车车厢,车速自然无法提高,现在每一个小组都是动车,每个动车的动力合起来,整个班级就变成了一列风驰电掣的“动车组”。昌乐二中的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一个有效组织、有效管理的小团队里学习,时刻有竞争,时刻有管理,时刻有目标,事事有控制,事事有评价,小组学习才能真正高效。1.学习小组长(1)定位:

学习小组长是老师的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的小领袖,是一组之魂。学习小组长的学习能力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学习小组长的学习水平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更是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

(2)挑选标准:

①.态度积极、率先垂范。态度决定一切,学习小组长要以身示范,事事争先,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最大的热情带动每位同学自主学习、高效学习。

②.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要想帮助别人,首先强大自己”,每位学习小组长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自己站的角度一定要高,成为班级当中的学习英雄或学习领袖。

③.乐于助人、负责任。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的,能主动帮助组内其他同学搞好学习、答疑解惑,帮助基础差的同学提高成绩。

④.组织、管理能力强。学习小组长学习成绩不一定最好,但组织、管理能力一定要强,能及时向班主任、老师反馈学生意见,向同学们传达老师意见,起好桥梁作用。

⑤.集体荣誉感强。小组长要有强烈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不仅自己要争取优胜小组长、高效学习之星,还要率领本组争当优胜学习小组。(3)职责:

学习小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起着管理、组织、检查作用。学习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

①.组织好每节课的课堂自学、讨论、展示和评价,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②.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主自习,根据A、B、C分层完成训练学案,并及时收齐上交。③.检查《成长日记》和《学习档案》的落实。④.监督并落实班级班规的遵守情况。

⑤.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总结、公布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4)调整:

①.学习小组长实行动态管理,一个阶段后成绩不理想的小组长要做调整。②.学习小组长要通过竞选的方式产生,要上台演讲,小组民主推选。(5)解决好小组长工作的四大矛盾:

①.自己的学习与服务大家的矛盾; ②.学科组长和行政小组长工作的和谐;

③.学习小组内同学们的行政管理、感情建立与各学科学习的矛盾; ④.要处理好小组内和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与参与的矛盾。

2.学习小组建设机制

(1)组建原则:组内异质(组内学生分上、中、下三层,即AA、BB、CC三层),组间同质(组与组之间成绩平均,实力均衡)。(2)小组划分:

①.六人一组(或八人一组),分 AA、BB、CC三层(八人一组的应为AA、BB、C1C2C3C4,不能划分DD,会影响学生心态),科学划分,学习成绩均衡,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使每个小组成为班级学习的缩影。

②.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和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

③.每个小组都设计有自己小组名称、小组活动口号、组徽、组牌(或组旗)。(3)分工:每个学习小组内应有明确的分工,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角色,负起一定的责任。

①.每个小组有常务组长(八人一组的设常务副组长)、学科组长。②.常务组长抓学习,常务副组长抓常规、纪律。

③.每科选一名学科组长,让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这样既能给常务小组长减负,又能调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学科组长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学习工作,用以调动、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④.在讨论中首先分层,实行一对一讨论,(AA、BB、CC)分层解答疑问;然后进行层间讨论,即A教B、B教C;共性的问题小组集体讨论;在展示中,一般由C层、B层学生负责展示,把本小组讨论的意见向全班表达出来;由A层学生负责点评、拓展。(4)调整:

学习小组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适时进行个别调整,避免学生在合作能力上形成思维定势,避免各小组之间的不平衡。

3.打磨讨论、展示、点评等各个环节、细节。

(1)讨论要求:每时每刻都在主动参与,在组长组织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①.组讨论要明确内容、时间要求和目标,指导要求一定要准确到位,分层目标也要明确。②.学科小组长起立安排本组任务,具体布置每层学习目标并组织组内ABC分层讨论、分层达标;必须坚持“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小组长控制讨论节奏,安排组内“兵教兵”,例如:可以让Al准备拓展,A2教C1,B1准备展示,B2教C2。

③.讨论要全员参与,坚决克服假讨论或不用心讨论。

(2)展示要求:展示是“271高效课堂”最关键的环节,展示的准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学习动力。

①.展示方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口头展示,也可黑板或书面展示。

②.展示对立姿、体态语言、说话的语气规范都要有要求,如学生一定要声音洪亮,不要哕嗦,不要紧张,动作要舒展、大方;黑板展示书写一定要认真,字迹要工整,步骤要规范,效率要高;点评结束时要说“这个问题同学们都明白了吗?” “有问题的同学请提出来”“谢谢”等。

③.展示可提前公布内容,但不能公布由谁展示;口头展示要指定不同层次同学进行,不指名但分层,要脱稿展示。书面展示各小组同时进行,展示要围绕学习目标。

④.在展示点评中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展示要有侧重,什么问题该A展示,什么问题该B展示,什么问题该C展示,谁来点评,老师在备课设计时就要设计好;二是展示人和点评人要提前准备好,老师要在巡回指导时给予特别关注;三是用多种方式展示,但一定要多用板书展示,前后黑板全用起来;四是学生展示和点评时一定要脱离材料。

⑤.老师要对展示的内容和展示的学生有设计,确保展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准备展示和展示点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展示的内容不一定全是准确的答案,也可以是错误的教训,展示过程中老师要巡回指导,认真思考,努力将当堂内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

⑥.学生展示时,所有学生都要动脑子,未到黑板展示的同学要认真修改订正学案,使全体同学在展示环节都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有事可做。展示结束都要有掌声鼓励。(3)点评要求:点评的准备和对知识方法的归类拓展是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

①.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拓展,点评时要关注达标和结论生成过程,每个学生点评结束都要问一句“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还有补充吗?”,其他同学可鼓掌表示赞同。

②.老师、学生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4.小组活动注意立体分配任务。

要重视小组活动立体任务的分配,对每一个学生安排不同任务,包括组长的任务、AA、BB、CC三个层次的任务、展示同学的任务、点评同学的任务、非展示点评同学的任务等,小组长、老师怎样检查,都要要求明确具体。小组长要根据需要掌控小组学习进程及每一个同学的任务。老师要参与小组讨论,及时掌握学情。

(二)三驾马车之二:——科研小组

组建学科高效学习科研小组,把学生推到前台,研究基础、基层的学生实际,老师融进学生科研团队,当一名既特殊又普通的成员,真正把科研小组建设成师生共赢、教学相长的战斗小分队。每个老师配有一本《高效学习科研小组活动记录》,老师与高效学习科研小组的学生在这里进行交流,高效学习科研小组成了师生间沟通的桥梁,帮助老师把课堂活动组织引导得更加合理、高效。

1.高效学习科研小组的小组组成及调整:

(1)组成: 由任课教师、学科班长(以前的科代表)、每个学习小组内学科成绩最优秀的同学或者对本学科最感兴趣的同学(学科组长)一人组成。

(2)调整: 过一段时间后,根据需要或者成绩变化,班主任可以适当进行人员的调整。2.高效学习科研小组的职责:

①.每周召开一次高效学习科研小组研讨会。学科班长组织并负责联系任课老师,确定时间、地点。研究内容主要反馈同学们在近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困难和要求,反馈作业量,给老师的课堂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师生共同商讨达成解决办法。

②.高效学习科研小组成员在课堂上要发挥带头作用。组织好课堂的有效讨论,帮助B层、C层同学解决疑难问题,主动带头搞好展示、点评和拓展,活跃课堂气氛。

③.高效学习科研小组发挥好管理作用。作为三驾马车之一,高效学习科研小组的管理作用不容忽视。在课堂上高效学习科研小组成员要发挥组织、管理作用,防止假讨论和无效讨论,教育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课堂。在课下检查各小组成员学科笔记本的整理、典型题目本的整理,督促各小组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④.高效学习科研小组组长负责协调好每天各科的作业量。一是高效学习科研小组组长主动向老师反馈作业量的情况,提出改进建议。二是各高效学习科研小组长要主动进行协调,协商好各科收缴作业的具体时间,防止各学科撞车。

⑤.高效学习科研小组定期进行一些学科活动,服务于本学科教学。例如定期举办学法经验交流会,定期举办墙报《学习园地》等。

(三)三驾马车之三:——行政管理小组

每个班实行常务班委、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制度,实行班务承包制,班级管理权下放,“人人当班长,个个是主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从自律、自理开始走向自强。

值日班长制,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当班长,使每一个人都能站在班级的最高领导者的角度来为班级负责,维护班级利益,审视班级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体会班干部的辛苦、老师的辛苦,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体谅别人,在体验中成长。为了保证值日班长工作的有效性、连续性,值日班长要向班主任或常务班长汇报工作思路,要接受班主任或常务班长的建议,每天值日结束要写出班级日志,对自己每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对

实际操作方案:

常务班委是班级日常行政工作的执行者,也是班级事务的负责者,常务班委是班级管理的骨架,常务班委的培训,是班级日常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的保障。

①班级常务班委有同学投票选出,设常务班长、团支书、卫生委员、体育委员、宣传委员、生活委员、纪检委员,任职期限由各班自定,但要保持稳定性。

②明确常务班委的职责及分工。班委会成员必须正气、有责任心,不断锻炼自己的组织和沟通能力。

③班主任每周召开一次常务班委会,班委会成员汇报本班一周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情况,并将发现的问题提交班委会商量解决。班委会成员本着为班级负责的态度,群策群力,共同商量出解决方案。(2)纪检委培训

①纪检委主要负责班级各项事务的检查工作,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监督机构各检察机关。有弹劾班委的权利。组长和成员也由同学选出,纪检委成员要正气、负责、细心。

②纪检委每周召开一次会议,反映班级工作中的闪光点,评选优秀班委和优秀值日、值周班长;指出班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交班委会研究,提供对班级工作好的建议和做法。(3)值日班长培训

值日班长制,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当班长,使每一个人都能站在班级的最高领导者的角度来为班级负责,维护班级利益,审视班级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体会班干部的辛苦、老师的辛苦,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体谅别人,在体验中成长。①.思想引领

a.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员,班级是我家,我们都爱他。在班级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班级通过值日班长制度,为每个同学提供了锻炼自我、发展自我领导力的平台。每位同学一定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担任值日班长,服务大家,成长自我。

b.要有责任心,对自己负责之心,对别人负责之心,对集体负责之心,对国家负责之心,对世界负责之心,都要从最小的事情做起来。

②.为了保证值日班长工作的有效性、连续性,值周班长在前一周周末对下一周担任值日班长的同学召开培训会:

a.总结上一周值日班长工作的得失,发扬优点,对于出现的问题在下一周要注意避免、改正。

b.明确值日班长的职责,c.提醒值日班长下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③.值日班长要向班主任或常务班长汇报工作思路,要接受班主任或常务班长的建议;

④.每天值日结束要写出班级日志,对自己每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值日班长在班级日志中记录班级每节课的上课及同学表现情况,对表现较好的课堂和表现积极的同学提出表扬,对违反纪律和表现较差的同学提出批评并反馈给班主任,便于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⑤.对

(3)年级不定期组织“高效学习科研小组长论坛”,在年级范围内让高效学习科研小组长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最终做到教学相长。3.学习小组的培训(1)小组长培训

一个优秀的组长就是一个优秀的学习小组,他能在组内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认同,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文化,使整个小组团结、有序、共同发展。

实际操作方案:

培训学习小组组长至关重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措施:

c.尖子生通过在组内帮助其他学生,收获到其他学生的感激,获得尊重,收获在同学中良好的人脉,实现精神的满足和价值的实现。正是这种精神的动力促使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小组合作和建设中来,促进小组的良性发展。③优秀生培训

优秀生是小组的中坚力量,优秀生积极性的调动,直接关系到小组建设的成功与否。a.思想引领。未来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要在学好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合作、交流、表达、创新、自信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高效课堂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要充分地发展自己,锻炼能力。

b.参与合作。就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来说,在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受益最大。帮助C层同学讲解题目,帮他们学会知识的过程,也是自己巩固、提高的过程。因为一个题目,你可能能解出来,但不一定能教会别人。这是因为你对题目、题型和知识的理解仍然不够深入、条理、系统,而为别人讲题,又是一个梳理做题思路、加深题目理解、总结规律方法的过程,能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条理、系统,并且能够加深印象,巩固、强化知识,形成能力。同时,你存在不会的问题还可以向A层学生请教,解决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别人,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使自己思路清晰、条理,还能收获别人对你的尊重和感激;请教别人,学会知识:这样的课堂,何乐而不为呢? ④待优生培训

a.思想引领。高效课堂和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正为待优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通过自主学习、小组的督促学到通过自己努力能够学到的,通过讨论学会在自学过程中不会的,通过展示加深印象,获得肯定,增强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给了他们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实现由不学到学的转变,由学得少到学得多的转变。这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激励其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实现学习的良性循环。

b.行为规范。待优生最缺乏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赋予其一定的职责,明确自身的责任,率先垂范。发挥小组的监督作用,针对他们学习中不好的习惯适时提醒,逐步改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c.适时肯定、表扬。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与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课堂上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的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这需要老师和组长在学习过程中心里时刻记着他们,关注他们。

(二)班级文化建设——高效课堂的强大辅助力

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过程为:在以班主任为指导的班级文化建设中,通过班级精神的导向、班级物化的熏陶、班级制度的管理等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使班级文化有序运行,形成一种“社会心理动力场”,从而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起到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

1.班级文化建设同“三立”人生目标结合

昌乐二中一直把教学生学会做人、享受幸福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学生把人生的“立德、立功、立业”同班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让完美的文化走进班级,浸透着人生大目标的教育,走进学生的心底,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立身以立德为本,立学以主人为先”。班级文化看似平常却有着深远的意义。班级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班级教室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班级文化的建设,如果仅仅依靠常规的说教去开展,其效果并不突出,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环境熏陶人、感染人,从而自觉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2.班级文化建设同“生活教育”结合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①让班级文化建设走进学生生活,让生活深化成教育。一个班级如同一个家庭,团结、亲和、礼让、情感等等,都在这样的班级里得到体现出来,班级有家的感觉,老师学生有情有义。在生活的细节里学生体现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品德,班级文化所产生的教育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它的本身。

②构成一种教育和教学的外部文化环境,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热情。

③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文明的学习环境。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活动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教育氛围。从而使班级成为学生的知识集散地,人格熏陶地,心灵归宿地。3.班级文化同“活动”结合

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班级活动,以活动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以活动增强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以活动来陶冶情操、缓解紧张情绪、转变思想观念、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以活动加深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更加热爱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和荣誉感,以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强健体魄,锻炼能力。4.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实施办法

(1)创设各具特色的班名、班歌、班徽、班旗、班级公约。(2)目标的制定与名言激励是学生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3)丰富多彩的教室文化。

教室内部的布置和装饰是教室美化的重要内容,在布置和装饰教室时,首先,课桌、椅布置平衡对称,教学用具和室内用具放置在合适的地方,不能随意乱放,其次,教室内四周可以布置一些简易、明快、端庄的装饰品,如图画、条幅、标语、墙报等,但内容要经过严格选择,保证艺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形式可以多样化,但不宜过多,尤其防止弄得学生眼花瞭乱,分散注意力;装饰品之间比例要适宜,要与教室内部其它装饰相互协调。一些便于更换的装饰品还要定时地加以更新和调换,以保持醒目。此外,教室内还可以养植几盆供观赏的花草或植物,既能净化空气又能增加生气,令人赏心悦目,还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抓典型、树榜样、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5)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班级精神文化不断地强化和弘扬。

(三)评价机制——高效课堂的核动力

●评价的意义

任何人都有得到别人肯定的欲望,都渴望一种超越别人的成就感,内在的那种成功的喜悦才是学生进步的真正动力。要重视小组评价,用恰当的评价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的学习精神,把评价变为一堂课的佐料,自然顺畅,并利用评价板展示各小组的情况,但坚决杜绝为评价而评价。

1.学科班长负责本学科各小组的课堂评价记录,周六反馈给值周班长,搞好本周本学科的最佳学习小组评选。每周六晚,优秀小组长发表胜利感言,并总结小组经验,张贴到家庭光荣榜上。

2.评价形式要多种多样,除了做好课堂评价外,学生的作业、检测等也进行捆绑式小组评价。

3.强化小组意识,班级活动尽量不拆散小组,平日竞争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同时也注意把小组评价和个体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4.为调动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每周进行一次展示之星和助人之星的评选活动,获奖同学上台发言并张贴相片。

5.为调动每一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建立《小组成员积分档案》,组长对组员按十项指标进行积分考核评价:成长日记的使用、课前准备、课堂参与度、课堂和自习纪律、勤奋程

度、作业完成、学习档案的使用、桌面及书架整理、卫生状况等。学习小组长根据积分每周召开一次学习小组会议,对小组成员进行一次点评,积分最后结果作为期末评优的依据。

6.除了分数评价之外,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表示支持的肢体语言,对一个渴望成功,希望得到老师与同学赞同的学生而言,意义会更大,作用会更持久,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

●小组评价的两个原则:高效课堂的评价坚持“整体性评价”和“累积性评价”两个原则。●小组评价的六个指标: 累积性评价的三个指标:

(1)课堂表现: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对展示方的课堂表现评选出最优秀的三个小组。(2)小组成绩:根据平时的诊断测试、单元测试以及其他大型考试的小组平均成绩评选出每次成绩的前五名进行奖励。

(3)晋级评价:这是小组评价的表现形式,我们根据自主学习力、自主生活力、自主管理力等评价指标,进行累积晋级评价,对每周表现进行总结、晋级。

整体性评价的三个指标:

(1)参与率:讨论时难免有少数同学会沉默寡言,上台讲解问题的学生仅局限于几人,这会使小组的整体成绩下降,进而影响班级。我们要求每一个小组必须全员参与,如果有一个同学在展示过程中游离于小组之外,本小组优秀一票否决;

(2)精彩度:我们以观摩方自发为展示方自发鼓掌喝彩的次数作为评价依据,次数越多越精彩:

(3)含金量:由老师根据展示方学生在展示内容要求的范围内评价展示内容的容量、思维量、创新量。●小组评价的必要性

一个学习小组就是一个战斗团队,一个好组长就是一个好团队。注重加强小组的管理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小组评价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小组的“即时性评价”,小组活动后能得到具体及时的肯定,使小组活动得以积极向上的健康发展;二是小组的“激励性评价”,每个人都有满足欲望的精神需求。随堂评定各小组的学习状况,一周一次汇总学习小组的评定分数,半学期一次评定“最佳学习小组”,荣登班级光荣榜。●小组奖励的策略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也可以自己以往获得的成绩相比来表

示学业上的进步,这是小组内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努力程度和进步水平。这样把做得好与得到奖励联系起公平的。为了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从而实施小组奖励策略,需要定期对小组表现进行汇总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小组总体评价最好是每周一次或, , , , 两周一次,内容包含这一段时间内各科的上课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纪律、卫生等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

对于班级奖励,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经验介绍、颁发证书,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如在班级设立“明星小组”“准明星小组”、“待优小组”或“反思小组”,根据班级各项累积评价得分为评价依据,为明星小组颁奖,奖品可以由反思小组提供,也可由班级提供。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对优秀小组精神上的鼓励和表扬,可以为优秀小组颁发标志牌,集体合影在班级学习园地中张贴表彰,给与他们荣誉。深入到“待优小组”和“反思小组”中去,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并给予帮助、监督,争取下周打个翻身仗。

在每次测验结束后,要计算每个学生的提高分和小组得分,以便对得分高和进步大的小组进行奖励,促使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老师们,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领袖的作用,健全班级文化制度,做到班级事事有人干,事事有目标、有时限,事事有人管,事事有评价。有目标就有了方向,有时限才有效率,有评价才会有动力和活力。切忌有始无终,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上一篇:县级图书馆在村镇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下一篇:银行账户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