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价教学反思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化合价教学反思

化合价教学反思 篇1

如一位老师在“化合价”的教学中,和学生做“拼凑”练习,你出一种元素,我出一种元素,两种元素要能组成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再分析两种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先由生师,再到师生,最后到生生间互拼。

通过这种“拼凑”活动,让学生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再结合课本中表4-6中所列元素及根的化合价,采用歌诀的形式进行记忆。这样,使课堂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既体现出以学生为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给学生营造了民主、宽松、和谐的化学学习环境。

化合价教学反思 篇2

化学式及化合价的知识这部分的内容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是双基的重要部分, 又是初三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分化点, 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忆, 通常教师都会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成口诀, 然后让学生背诵。但是学生往往把口诀背得很熟, 真正应用化合价推导化学式, 或者计算元素的可变化合价时, 却一点都不知道使用, 根本不理解那段口诀是什么意思;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 标出元素化合价时, 常把元素的化合价乘以化学式的角码后才把计算结果标在元素符号的上方, 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化合价数值。在该部分知识的教学中, 学生出现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而这个部分的学习效果又直接影响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也影响着有关酸碱盐知识的学习。化学式和化合价是初中化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化学用语,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为解决此问题, 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不同的教学尝试, 并具体分析比较了不同做法的教学效果, 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

二、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1. 创设情境, 承上启下。

片段一:从复习前一节课中提到的钠和氯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 进一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离子化合物氯化镁和共价化合物水的生成。然后对比NaCl、HCl几个化学式, 学生不难看出:元素在相互化合时, 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 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成为稳定结构, 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又由于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因此元素之间相互化合形成某种化合物时, 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 这“一定数目”正好反映了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化合价。为了明白易懂, 教材中把化合价定义为: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分析:创设情境,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合价”概念涵义, 粗略认识化合价就是用来确定化学式中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教材中未提出氧化数的概念, 而笼统地叫做化合价, 从科学性来讲是不够严格的, 但也是受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所限而迫不得已。所以教材中强调:“元素的化合价是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 因此, 在单质分子里, 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对这一句话所描述内容的理解, 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当然, 对学生则不必引伸过多的内容。)

2. 主动建构, 加强记忆。

片段二:在指导学生认识化合价及尽快记住化合价时我曾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先让学生把教师归纳好的口诀熟记起来, 并对照每一句话与教材表4—6中所示内容, 说明其含意;二是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80页表4—6 (人教版) , 分小组探究和讨论这些元素化合价的数据特点。由于问题有指向性, 因此不少学生能从观察和讨论中找出有价值的发现, 如:化合价有正负之分、金属元素大多为正价而非金属元素大多为负价、大多数元素的化合价只有一种、也有元素有多种化合价, 这样教师就不用费太多力气讲解该内容, 学生也很容易建构起元素化合价的初步知识。这时把话题一转, 教师提出:“看谁能最快最准地记住这个表中的化合价?”学生一般都会发出惊呼, 那么多的元素化合价怎么记?此时进一步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表中数据的特点, 分析共同之处, +1、+2价的元素居多, 最大的化合价为+7, 而最小也不过-3 (知道这一点非常重要, 可帮助预防出现类似SO4-8的错误表示) , 再让他们把具有相同化合价的元素编成他们自己认为容易记住的话。

分析:为了更熟练地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通常我们会给学生编好口诀, 但在教学实践中, 做法二更容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而不是被动接受, 学生主动参与这个口诀的编写活动, 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也更容易使其加深印象。有了明确的指引, 枯燥的化学用语学习增添了乐趣。

3. 善对比, 把方法的选择权还给学生。

片段三:利用化合价推导化学式, 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常用的方法是最小公倍数和十字交叉法, 并利用计算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推导。我在两个程度相当的班中进行了不同尝试, 第一个班先介绍十字交叉法, 分析化合物中化合价与右下角原子数的关系: (如下图)

学生不难看出, 化合价与对角线上的原子数有一定的联系, 但马上很容易推出诸如Ca2O2化学式, 因此需强调两种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需为互质才适用十字交叉法, 或者需要将化学式中各原子角码约分到最简, 接下来才按照常规办法介绍最小公倍数法。而第二个教学班我是先介绍最小公倍数法, 再让学生通过分析所举例子的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角码关系, 自行归纳十字交叉法的使用方法, 以及注意事项。

分析:两种不同的顺序进行教学, 从学生课堂练习的反馈信息来看, 后一种方法学生出现错误书写的情况较少, 本来以为让学生掌握最简单的方法, 但实际情况来看, 这个顺序来学习, 容易误导学生, 学生常常会忘记把角码约到最简 (当然有些化合物的角码是不该约分到最简的) , 所以引入十字交叉法还需特别强调化学式中的各原子数之比需约分, 如果先重点突破最小公倍数法, 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推导出化学式, 并很容易理解十字交叉法, 不易出现如化学式Ca2O2这样的错误。

三、结语

化合价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化学用语的学习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教师应创设不同的情境, 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规律, 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 并在反复的练习中熟悉各元素常见的化合价, 学会自己总结归纳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在初中教学中如何解释“化合价” 篇3

在上面的叙述中,我们读者理解到的意思是化合价决定于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在一个化学式中,这种元素的原子个数越多其化合价越高,原子个数越少其化合价越小,比如,A2B5,似乎A应显+2价,B显-5价。为了避免这种错误的认识,我们应如何将“化合价”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呢?我在教学中,把化合价形象地比喻为市场上的菜价,一斤芹菜5毛钱,一斤西红柿1元钱,假如,我要用我的一斤西红柿换取你的芹菜,可换取两斤芹菜。而且这种价格的体现,只有在彼此之间达成相互交易时,才实际的体现出来。所以说,元素的化合价决定了元素相互化合的数目,单质中元素之间没有化合(比喻为“没交易”)其化合价为零。

可是要在真正意义上去理解化合价,这还要从“化合价”的由来讲起。人们起初认识物质的组成是“元素说”,即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那么进一步明确物质的构成时,会发现组成物质的各元素原子之间有一定的数目比,人们在研究元素的过程中,把这种性质归纳为元素的特有性质,并以此为指导为确定元素周期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还不清楚是什么决定了不同元素原子的这种性质,因为那时人们不知道原子的内部结构,也不清楚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正因如此,只有也仅只有将不同元素之间,一定的数目相互化合的性质叫元素的化合数目,后来又叫化学亲合性,再后来慢慢简化成“化合价”。

讲到这儿我们清楚“化合价”,只是表示不同元素原子之间相互结合数目的一种术语手段,即它只是从表面上定量的解释数与数的关系。其实质是,由相互化合的元素原子结构决定了其相互化合的数目,更准确地讲,是原子之间相互结合时,得失电子数目和共价电子数目及成键杂化电子数决定了其化合数目。

可是,在初中阶段我们不能太深入讲解“化合价”,应点到即可。教师在讲解时,应忽略“化合价”的概念定义,重点讲出当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相互化合形成化合物时,有一定的原子个数比,这才决定每一种物质都可用一个化学式去表示它的组成。这里,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不同元素具有相同的化合价,同种元素也具有不同的化合价,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通常情况下);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等于零。用一句话说化合价就是,它是一种工具,一种用于书写化学式的手段,学生们只要会懂、记住,会用“化合价”便可。

总之,任何一种物质的认识和应用是从表面到深刻的,我们也是为应用它,让它为我们服务才认识它。要让它为我们更好地服务,我们就需要去更深刻地认识它。依照这样的规律,我们的学习也是为了用它,用好它,所以前提是会用,用得好再去研究它、钻研它。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 篇4

一、在这节课中我的较成功的地方是:

1、分散难点,让学生尽早接触化学式。在学习化学的第一单元开始,我就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化学物质,尽可能都用化学式表示,让学生尽早接触化学式,长时间的坚持下来,到学习这一单元时,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物质的化学式,在认识的基础上再提出概念,学生接受就非常快。教师在上课前十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铁、硫、氦气、五氧化二磷、氧气、氯化钠等物质的化学式,并写出Mg、MnO2、CO2、NaCl等化学式的名称,由于这里所涉及到的物质,都是在前面见过的,所以这一过程完成的非常顺利。这样在潜移默化中顺利突破难点知识。

2、善于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在探究化学式的意义时,借用了元素符号的意义,从学生已知的元素符号的意义引申出化学式的意义,过渡自然,衔接合理。所以学生也能很快的归纳和掌握化学式的含义。

3、三学两评,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这节课是典型的“三学两评”的教学模式的展示课,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简单的内容让学生自学,教师在关键处、难点处进行点拨、指导。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小组相互比赛的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徒互帮,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

4、课堂教学效果好,方法灵活多样。教学过程思路比较清晰,知识点与知识点间的衔接较好。练习题有难有易(不同的分值中,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题)即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小组相互比赛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氛围很活跃。

5、压轴亮点:承上启下。本节课又以亮点是在下课的前一分钟,老师给出的思考题。氯化镁的化学式怎么书写?学生根据氯化钠的化学式:NaCl,自然而然的就写出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此时教师告诉学生这是错误的。当学生一脸茫然的望着老师时,老师告诉学生原因就在下一节课的内容当中。这样又再一次的激起学生学习下一课时的兴趣。即能启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节课留下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本节课欠缺的地方:

1、化学式的定义在自主学习中已经掌握好,在课堂上再重复一次后使本节课的时间显得有点紧张。

2、在化学式的意义那里并没用涉及到直接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

三、本节课的.整改措施:

1、充分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把握好上课该讲和不该讲的内容,以使重点难点更突出。

2、在化学式的意义部分可将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的意义可放在拓展提升部分,以使本节课的时间安排更紧凑。

3、在化合物化学式的规律时,在设计将熟悉的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归类时,应该全部都由学生总结规律(而不只是部分),能更好的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规律。

《钠的化合物》教学反思 篇5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本节课以生火、灭火、着火为贯穿始终的线索,以实验和生活用途激发学生兴趣和探求欲望。发挥实验的功能,本节课实验较多,开头可以反问:大家都知道水和二氧化碳能灭火,你知道他们能生火吗?提出了违背常识的问题,更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让学生把水滴到脱脂棉上的过氧化钠上,发现脱脂棉着火了,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到此为止学生积极性被调动,教师易如反掌的进入角色,在学习过氧化钠的性质就轻而易举的完成了,学完后再接着问,如果真着了火,用什么制取二氧化碳最好呢?又引导了碳酸钠个碳酸氢钠的性质上,探讨与盐酸的反应,一气呵成,学生驾熟就轻的完成了他们的性质的学习。再诱导学生如果不慎着火了,燃烧的东西火焰的颜色是一样的吗?比如春节的放的烟火,又引导焰色反应,总之,本节课以生火、灭火、着火为线索,把各个内容贯穿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二、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教法的成功:

本节课中,学生兴趣盎然,始终以积极的态度、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是通过自主探究得到了知识,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本节课多处创设生活情境,如新课以违背生活常识的滴水生火实验引入;讲述灭火器原理引入Na2CO3、NaHCO3与酸的反应;以人们在制造苏打饼干、焙制面包时,常往面粉中掺进小苏打粉的事例引入Na2CO3与NaHCO3的热稳定性。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对滴水生火实验的解释是让学生提出假说、设想,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实验,并对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又如,关于Na2CO3与NaHCO3的热稳定性比较实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特地将全班分两大组进行对比实验,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使学生获得了自主探索的乐趣,同时也学会了合作学习。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和动力,不善于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学生是不可能具有创新精神的。

(二)课堂尾声,让探究的情境在学生头脑中延续 回归生活,研究性学习:厨房里,我们不小心将盛有纯碱和小苏打的瓶子弄混了,该怎样区别它们呢?学生活动:对一堂课的活动从提问的质量、思维的活跃度、创新度以及学习收获等方面给予自评和相互评价。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教学反思 篇6

1、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各类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比较法是化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对同一类物质的性质,运用比较法可以使知识结构清晰,得出它们的共同点和性质差异,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强化金属化合物的性质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联系,提高知识的理解层次

学习金属化合物的性质要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提高知识的理解层次,对其中存在的规律性加深认识。例如,金属越活泼,它的氧化物越容易生成,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性很强,在平时应用很多,而且与金属化合物的性质联系起来,也使这一规律的内涵更加丰富。

3、向学生征集问题,鼓励学生质疑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可以开展向学生征集问题的活动。在征集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去自主复习,有利于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4、理解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力求把相关的知识系统化。

元素化合物教学策略的研究 篇7

一、增强课堂教学行为意识, 优化课堂教学行为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 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构成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和骨架。超越具体的化学知识, 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建构, 是化学教学的更高追求。要求教师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科学合理地创设情境, 激发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化学活动,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 并且具有可接受性和发展性, 因此, 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 充分挖掘各种情境资源, 为课堂教学创设出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

(一) 创设问题情境, 开拓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开拓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效问题对教师教学、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当已有的图式 (认知、结构) 和新的经验 (当前经历的事物) 既具有和谐 (适应) 的, 也有不和谐的因素时, 这种不平衡性就引起克服不和谐性的努力, 而使其建立起新的平衡, 此时兴趣的水平是最高, 即当感性输入和现有认识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不符合时, 人的兴趣最大。教师在教学中, 应精心选择教学材料, 巧妙安排教学结构, 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在具体教学中, 由于教学的目的、任务、时间等的不同, 创设问题情境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1.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具有层次性。学习一个新知识, 教师在突破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其潜能, 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因此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 才能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 探求新知。如在二氧化硫一节的教学中, 先引导学生对SO2的组成进行分析, 回忆酸性氧化物的定义是什么, 得出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回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有哪些, 我们具体学习过的酸性氧化物CO2的性质, 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是什么, 让学生联系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 从化合价角度分析SO2的氧化性、还原性, 指导学生自主从实验活动中找到答案。可设计演示实验, 在试管中装入铜片、浓硫酸并加热, 产生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 可看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证明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证明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时采用的试剂是亚硫酸钠和硫化钠的溶液, 实验过程可先使两种溶液混合, 并没有看到相应的现象, 这个时候老师再适时地引出氧化还原反应是需要条件的, 像这个反应就需要在酸性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样对SO2的学习, 由易到难, 层层推进, 步步深入, 从而“围歼”难点。

2.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具有“留白”艺术。“留白”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 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 让欣赏者和作者共同完成对作品美学价值的再创造。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 质疑能力的先行养成是学生创造力形成的基石, 学习的原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化学教学情境设计上要注意“留白”, 把质疑留给学生, 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对教学而言更具价值性。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动手操作实践的空间。因为信息整合是需要时间的, 让学生有时间把问题与化学认知结构中适当的知识建立自然的内在联系, 教师再给出预设的思路或答案, 则学生在认知活动和元认知活动中就达到一定强度的心智锻炼,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回答时不仅要求学生能说出正确答案, 更要关注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整合的思维过程, 这样才能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真正目的。

(二)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元素化合物知识大多属事实性知识, 相对容易理解, 但容易造成学生通过机械记忆来掌握, 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化学教育的主阵地———化学课堂教学, 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全面的化学学法指导,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现代教育认为, 课堂教学除知识传递这条主线外, 还应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有两条主线, 一条是以物质分类为主线, 由于考查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知识时, 仍然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 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都是考查的出发点, 所以教学时应让学生掌握代表性元素的氢化物、氧化物和对应水化物、盐的通性和特性。如在钠的学习时, 钠元素及其化合物氧化钠、过氧化钠之间的转化关系是学习的重点, 以物质类别为主线的学习能将繁杂、零碎、分散的知识由知识块转化为知识线、知识网, 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元素化合物教学另一条主线是以价态变化为主线。如在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时, 应教会学生面对一种新物质时, 应从所含元素的化合价角度预测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中具有多种价态元素, 其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时, 只能降低, 即只有氧化性;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时, 只能升高, 即只有还原性;若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然后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设计实验验证预测, 如让假设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与还原剂接触,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从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进而得出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的结论。通过实验分析, 铁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 当遇到弱氧化剂时就生成亚铁化合物;遇到强氧化剂时就生成铁化合物, 将铁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条线, 即以铁元素价态变化为主线, 形成铁三角 (如右图) , 这样在主线中铁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就会十分清晰。

二、注重可持续性发展素质的培养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给予学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传授, 还应有“从生活走进化学, 从实验研究化学, 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研究化学思想, 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素质。

(一) 化学源于生活, 寓于现实, 用于现实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应与生活、生产实际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现象和科学道理联系起来。可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或科技发展中的一些新信息中提出化学问题, 再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与解决。经常性地针对一个现实的案例或事件或前沿科学的展示, 把学生从生活的世界引向化学的世界, 再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回归生活;通过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整合、提升及拓展, 展示化学在新科技发展与环境问题解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 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 从情感上让学生更能接受, 也更愿意接受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如氯气一节的授课可观看高速公路液氯泄漏事故的视频新闻及相关图片, 之后教师抛出问题: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什么?如果你在场, 你能帮助当地群众组织急救吗?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后再从绿色理念的观点出发去学习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尾气处理、实验简约性原则, 最后再适时地总结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二)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重视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的性质探究实验、化工流程及化学原理应用等题型的讲解归纳, 引导学生用所掌握的化学基本原理分析与化学相关的信息, 并用学过的系统知识进行解释, 指导学生如何筛选信息、应用信息、处理信息, 灵活地解决化学问题。如以钠的化合物为载体讲解“侯氏制碱法”时, 引导学生考虑气体制备中发生装置的选择,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气体溶解性的差异及其灵活应用,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相关知识, 养成学生科学的态度, 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 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化学新课程降低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识记的要求, 更加注重利用中学化学基础知识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目前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时间有限, 课容量大, 如何适应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元素化合物教学, 真正做到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试从优化课堂教学行为、可持续性发展素质的培养等教学策略方面对此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教学策略,课堂教学行为,可持续性发展素质

参考文献

[1]熊川武.教育实践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陈琦, 刘德儒.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研究 篇8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 教学方法 网络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占化学教材内容一半以上。努力搞好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是:一方面内容繁杂、易混淆、难记忆。学生在课堂上似乎“一听就懂”,但“一用就错”。另一方面,内容具体性强,涉及知识有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学生学习时都想记住,抓不住重点。这时,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指出各方面知识的存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还要通过化学基本理论加以分析、指导,帮助学生理解。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才能搞好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一、调整主导,深化主体,注意改进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过程应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整教师的主要作用并非削弱,而要要求教师在充分钻研理解教材内容的前提下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不同的知识特点,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克服过去的闭式的“一言堂”以利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可能是“一贯制的”的“一法到底”,即使是一堂元素化合物知识课也同样可能需要几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例如,在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中第三章第四节“氢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教学里就可以采用“启发讲述法”来启发学生思考“氢气可以与单质氧反应,那么,能否与化合态的氧反应呢?”还要进行“实验讲述法”,通过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加以论证(最好在教学中,由教师指导,个别学生操作)。又用“议论讲述法”,学生讨论和议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活动,讲座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操作注意事项及违章操作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然后,再用“启发讲述法”由师生分析“还原反应”及“还原剂”等概念。最后,教师再根据氢气的性质引导学生回答氢气的广泛用途。运用多变式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深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努力改善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要达到大纲要求,单靠教师讲、学生听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眼、耳、口、手、脑协调配合,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这样,就必须创造条件,尽一切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包括实验操作、制作教具模型等)。除动手做之外,还应强调“动口”,“动口”就是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的现象和所得出的结论描述出来。这要通过教师、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及讨论、争论的方式来培养动口能力。“动脑”则是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整理、分析、归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关键。因此,就需加强直观教学的力度,改善实验条件,抓好实验教学。为增大实验的可见度、可信度,增加感性认识和动手、动口机会,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尽量把教师的演示实验下放为学生实验。如“测定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等实验用药量较少,仪器简单,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另一方面,增加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实验,如物质的物理性质比较平淡、易混淆,虽然一说即懂,但却一记就混,如果通过几个简单易行的实验来说明,效果就会好得多。这样做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提高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效果。

三、寻找联系,挖掘规律,编织网络

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但相互间仍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学习完这些知识后,应通过归纳、演绎等方法,把这些内容分类整理出“知识点”,把相互联系的知识连接成“知识线”,最后交织成“知识网”。这样既避免了知识零碎,不成系统,又提高了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在知识体系中把握各部分内容,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如在学习完《碳和碳的化合物》后,可以二氧化碳为中心,将有关碳的知识,编织成下列网络,见下图。

根据上述网络,既可复习CO2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备原理以及CO2的检验,又可联系CaC2、C,CO,CaCO3,有机物等物质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并且还可以延伸到CO32-的检验、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及制法等内容。

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要抓住主线,循序渐进,最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时联系实际

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中具体典型物质多,实用性强,与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在学习时要用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深化。

如用石灰浆刷过的墙面开始很湿,过一段时间,墙面要逐渐变硬、变白。但在墙面干燥过程中,常发现墙壁“出汗”。如果用炭火烤一烤,墙面会干、硬得更快一些。上述现象都与二氧化碳气体有关。在学习二氧化碳时,应运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性质,深入分析,解释上述现象,通过分析可知,石灰浆是氢氧化钙的悬浊液,与之接触的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气体,二者相遇就会发生反应,生成难溶性的质地坚硬的白色固体——碳酸钙,所以墙面变硬、变白。但内部的氢氧化钙还要继续与二氧化碳反应,由于这一反应中有水生成,水的蒸发速度又小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速度,因而变硬的墙面上常会“出汗”。当用炭火烘烤时,一方面由于炭的燃烧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增大,另一方面温度升高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墙面干、硬得更快了。

总之,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化学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掌握得如何,影响到整个无机化学知识体系的掌握,所以在教学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要不断地探索,教得有章,学得有法,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九年级化学碳与碳的化合物反思 篇9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本单元内容较复杂,是上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课后对这一节课进行深入的思考,由于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整个教学过程比较顺利,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这节课中我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的引入时,从自然界的碳循环入手,引起学生对第六单元的回忆。贴近生活的直观引入引起学生关注自然和人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构建网络的教学方法,如金刚石、石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用连线法复习有利于构建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本单元中物质的转化关系错综复杂,为了更好地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我利用了多媒体手段,把各物质的转化关系投影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和知识的建构。还有,在复习到二氧化碳的性质时,由于二氧化碳的性质更是重点,如果直接把二氧化碳的性质搬出来,达不到效果,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能把知识记得深刻呢?我准备了“碳接力游戏”展示给学生,既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又使整个课堂轻松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老师把问题抛出去,学生在说中整理归纳知识。通过让学生多讲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取得了较好效果。

2、在向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是不是”、“对不对”的提问,这样提问对学生的思维作用不大,尽量少用“为什么”的提问,这样提问虽然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作用但容易注重唯一的正确答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积极采用“有哪些观点”、“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的提问,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充分地利用知识特点,积极渗透德育

化合价教学反思 篇10

第二课时

引入新课:

元素相互化合时,其原子个数比都有确定的数值,如不是这个数目之比,就不能形成稳定化合物。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结构决定了原子间是按一定数目相互化合,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有正负之分。

讲授新课:

一、化合价(板书)

1、概念:见课本第62页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与离子符号对比)

二、化合价的一般夫律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板书)

阅读:课文第80页[表4-6],根据此表总结出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一般规律:

化合价实质要认准;金正、非负、单质零

说明:非金属元素与氢、与金属化合显负价,与氧化合显正价

氢1(+1)、氧2(-2)应记住:正、负总价和为零;

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常见金属元素化合价顺口溜: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硫有负二正四六,铜汞二价最常见。正价负价

要分清,莫忘单质价为零,化合价在计算,正负和为零。

三、根据化学式会判断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会写化学式(板书)

1、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板书)

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正负总价和为零的原则。

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氯化锌

金属锌

氢氧化钠

解:先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ZnClZn

NaOH

然后在各化学式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出相应的的化合价(略)

注意:标化合价的方式与离子表示方式不同。

3、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化学式(板书)

化学式的写法:正价先,负价后。标(化合)价,找(原子)个数

解:见课本第81页(并介绍交叉法)注意:只有确实知道有某种化合物存在,才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它的化学式。切不可应用化合价任意写出实际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练习:课后习题2、3、44、化学式的读法

化学式的读法:先写的后读,后写的先读。

氧化物:“氧化某”、“氧化亚某”“几氧化几某”

酸:“氢某酸”“某酸”

碱:“氢氧化某”、“氢氧化亚某”

盐:“某化某”、“某化亚某”“某酸某”、“某酸亚某

总结:略

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思考 篇11

关键词:Al2O3;Al(OH)3;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实验探究

本节内容安排在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包括两性氧化物的性质、Al(OH)3的制取、两性氢氧化物的性质三部分内容。其中,对其重点——Al(OH)3分两个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是先以实验探究的方式介绍Al(OH)3的物理性质与制取,第二部分也是以实验的方式介绍Al(OH)3的化学性质,得出“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叫做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针对上述两个大的方面,教材还编排“学与问”栏目,在该栏目中提出“为什么常用氨水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第一部分内容衔接,触动学生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进行一个整体的思考过程,从而巩固Al(OH)3的制备方法,起到了强化知识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时,就了解了胶体这一知识点,为本课时介绍Al(OH)3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此外,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金属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接触了Al2O3的知识之后,马上对另外一种两性物质的性质进行重点探究,这样既能抓住学生的即时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对Al(OH)3的学习只是对金属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学习。不管是两性氧化物,还是两性氢氧化物,这都跟之前学习过的强酸、强碱大大的不同,是一个新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教材以这样的编排方式呈现,使学生比较轻松且自然地认识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间接地培养了学生通过实验探索感知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与严谨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学生对Al2O3产生兴趣,教师展示了“亚洲之星”蓝宝石和红宝石“卡门露西亚”,从而引出Al2O3的学习,通过对Al2O3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分析得出两性氧化物的概念。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胃药——斯达舒,并将其药品说明中的主要成分Al(OH)3标明出来,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学生通过实验逐步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新知识用于解释斯达舒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理作用并且进一步深入到对其性质的探究中去。

在学生自学氧化铝的过程中,引入了两性氧化物的概念,从而引导学生思考Al的氢氧化物是否也具有两性。通过这种类比法可以非常顺利地转向对两性氢氧化物的学习。

在将要学习Al(OH)3性质的时候创设情境——实验室没有现成的氢氧化铝,如何选取实验桌上的试剂制备它呢?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得到了绽放,他们随即展开讨论交流,探索制取Al(OH)3的方法。而在Al(OH)3制取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自行发现了NH3·H2O与Al(SO4)3能反应,不管试剂滴加顺序如何都可得到白色胶状物质的Al(OH)3,而向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滴加Al(SO4)3溶液却得不到。在Al(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开始有沉淀生成,而后来沉淀又消失了。在解决制备问题的同时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就是Al(OH)3到底具有怎样特殊的化学性质。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Al(OH)3能溶于强碱溶液而不溶于像氨水这样的弱碱。

Al(OH)3能溶于强碱溶液,那它和酸能反应吗?紧接着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实验组①②均采用Al(SO4)3与NH3·H2O反应制取Al(OH)3,然后实验组①进行Al(OH)3与盐酸的反应,实验组②进行Al(OH)3与NaOH溶液的反应。实验完毕后,两组成员进行交流,从实验结果发现Al(O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这与Al2O3中提到的两性氧化物具有相同的特点,从而得出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的知识点。

到此,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都在学生的活动中得到了解决,从发现问题到方案的设计,再到实施方案以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最后到抽象概念的形成,每个环节其实都是学生在活动,整个过程顺理成章,过渡自然,没有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锻炼了其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学生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实验成果,培养了合作的学习方式。如此学习方式,不仅完成了对Al(OH)3两性的了解,且轻松自如地理解了“两性氢氧化物”这一化学概念,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化合价教学反思 篇12

课程标准中对元素化合物的处理, 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 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 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 从化学走向社会”, 突出化学的社会价值。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以探究“葡萄糖酸亚铁糖浆”中是否含有Fe2+为明线, Fe2+、Fe3+的性质及相互转化为暗线。通过问题设置的层层深入, 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思考化学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苏教版化学1专题3第二单元第二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Fe2+与Fe3+的性质、转化以及铁铜化合物的应用。《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和实验探究, 了解Fe2+、Fe3+的性质, Fe2+、Fe3+的相互转化, 了解铁、铜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应用。”可见, 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 已经了解了铁铜的物理性质和部分化学性质 (铁与稀硫酸、硫酸铜等反应) 。在高一前面的学习中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已经有一定的认识, 实验的操作技能也有一定的基础, 对如何进行探究性实验也有初步了解。

2.本课学习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亚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转化、亚铁离子检验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Fe2+、Fe3+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学会用化学方法鉴别Fe2+与Fe3+;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学会用图示法自主构建“铁三角”关系。

2.过程与方法:建构铁三角的过程中, 初步形成自主学习化学的方法;通过抗贫血药“葡萄糖酸亚铁糖浆”中是否含有Fe2+的探究活动, 初步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 并从实验中总结经验以获得自我探究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抗贫血药“葡萄糖酸亚铁糖浆”中是否含有Fe2+的探究活动中, 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化学知识与生命健康、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分析问题———设计实验———实验———得出结论——实验应用”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从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Fe2+、Fe3+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2.学会用化学方法鉴别Fe2+与Fe3+。

难点:Fe2+、Fe3+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包括实验设计) ;“铁三角”关系的构建。

六、教学过程

(一) 引出新课

【提问】列举与铁反应的物质, 以及所得的产物。

【创设情景】1.展示富含铁的食物图片, 阐述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 展示抗贫血药“葡萄糖酸亚铁糖浆”。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 为本节课难点“‘铁三角’关系的构建”的突破打好基础,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 激发学习兴趣。

(二) 检验Fe3+方法

【问题】1:如何检验“葡萄糖酸亚铁糖浆”中的Fe2+? (提示:可以抽样观察)

【展示】Fe Cl3溶液和Fe Cl3溶液, 指出并板书:Fe3+溶液显黄色Fe2+溶液显浅绿色。

【问题】2:显黄色的溶液就是含有Fe3+吗?

【展示】显黄色的其他溶液。

【问题】3:有没有比观察颜色更加可靠的检验Fe3+方法。

(提示:阅读P75的信息提示)

【演示】Fe3+的检验方法, 与Fe2+进行对比实验, 分析现象, 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三) Fe2+→Fe3+

【问题】重复1:如何检验“葡萄糖酸亚铁糖浆”中的Fe2+?

【问题】4:怎样才能实现Fe2+转化成Fe3+呢?

【问题】5:氧化剂属于强氧化剂还是弱氧化剂?

【投影】实验注意点, 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验, 探究“葡萄糖酸亚铁糖浆”中是否有Fe2+存在?

【二、三部分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 这是本节课的亮点, 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且该问题能贯穿整节课, 是这节课的一条明线。

(四) Fe3+→Fe2+

【创设情景】医生建议:

1. 补铁性药物开封后要及时服用, 现在你知道原因了吗?

2. 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可以促进Fe2+的吸收, 你知道为什么。

【演示】向已经变红的Fe (SCN) 3溶液中加维生素C, 观察现象。

【问题】维生素C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什么性质?作什么剂。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问题】从已有的试剂中请挑选合适的还原剂, 来完成实验。

【设计意图】趁胜追击, 扩大战果, 强化对氧化还原的认识。

【提问】请归纳总结Fe2+和Fe3+的转化条件。完成相关的化学、离子方程式。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新学内容, 落实重要的化学、离子方程式。

(五) 知识应用

【讨论】Fe2+、Fe3+的相互转化关系在生产生活上有重要用途。

(1) 昨天实验室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 现在已经变黄了。为什么?应该如何恢复?配制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2) 工业上在处理含有Fe2+的污水时, 往往先将其氧化为Fe3+, 再调节p H值将Fe3+生成Fe (OH) 3沉淀。

(3) 工业上用Fe Cl3溶液腐蚀铜板, 制得印刷铜板。[展示]铜板。

你能结合铁的转化关系说说其中的原理吗?写出化学反应式。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 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并能体验成就感。课堂气氛再次达到高潮。

【拓展视野】 (投影) 图片:介绍铁铜化合物的其他用途。

【总结】Fe2+、Fe3+性质比较及检验方法。

我的元素化合物教学与策略 篇13

一、元素化合物的考试大纲要求 大纲要求:

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重点掌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2.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该专题知识内容要求共28条,其中按三个层次具体分布如下:了解有20条(略)、理解(掌握)有7条[(1)掌握钠和镁化学性质。(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IA、Ⅱ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4)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5)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6)掌握Fe和Al的化学性质。(7)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综合应用有1条[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3.由此可知,元素化合物部分的主干知识:(1)以Na、Mg为代表的ⅠA、ⅡA性质。

(2)以N、O、S、Cl为代表的ⅤA、ⅥA、ⅦA性质。(3)Al、Fe单质及化合物性质。

(4)常见物质的制备和常见物质(离子)检验。(5)环保问题。

二、学生在元素及其化合物中通常存在如下问题

(1)在复习过程中轻视教科书(书本)的基础作用和导向功能,遇到书本基础记忆相关知识练习中不会做的题目,自己不主动去看书查阅,随意写一个答案了草完成作业。

(2)方程式书写不规范,如化学式字母大小写错误、反应条件没有注明,未配平,沉淀与气体符号漏写,可逆反应未用可逆符号等。另外,化学用语用字错误,包括物质名称错误,例如,“氯化铵”写成“氯化氨”等。(3)不按要求答题,如名称与符号错写;离子方程式写成了化学方程式;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组成时仍然用分子式表示等;审题不清,答非所问。(4)表达能力存在缺陷:非选择题的答题方式主要是填空,虽然答题要求也只是结论性的,但从平时测验和练习的情况看,学生答题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表达能力与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差,表现为表达错误或不规范,表述不符合化学学科要求等。

(5)自我总结能力比较薄弱,每一单元复习以后,没有有效的把知识形成网络框架图,造成解题时不能有效提取相应知识,不能运用已复习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

三、元素及其化合物策略

(1)用理论来指导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同主族、同周期性质相似和递变)

(2)加强对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注意一些特殊性质及反应,有助于解无机推断题或无机框图题(4)关注与环保有关的物质及联系生产、生活有关的重要物质

(5)用“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保存”来形成知识体系; 非金属元素用“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盐” 金属元素用“单质→氧化物→碱→盐”来建立知识网络;

用氧化还原原理来指导Cl、S、N、Fe等变价元素及化合物的学习。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始终要贯穿以下三个重要意识:(1)顺应学科属性,培养学科技能:“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保存”,是每一物质形成的知识体系,其中性质是重点、核心。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学性质有:①酸性、②碱性、③氧化性、④还原性、⑤可燃性、⑥稳定性、⑦不稳定性、⑧特殊性。例: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氧化性、还原性;SO2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酸性氧化物通性)、弱氧化性、较强的还原性、特殊性(漂白性)。NH3的主要化学性质:碱性气体(溶于水生成的氨水具有碱的通性)、还原性。(2)恰当而顺其自然地利用基本理论指导物质性质的复习(结构决定性质;化学平衡移动的应用;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等)。例:原子结构决定了各主族元素的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组成(ⅣA、ⅤA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组成分别为:RH4、RH3、RO2、R2O5);根据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的理论就可以说明氯水和氨水中分别一共存在7种和6种微粒;Na2O2、Cl2、NO2分别与水反应都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总结等。(3)注意“三”维目标,一个都不能少!①“知识与技能” ②“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比较、概括,避免“一言堂”,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元素化合物的具体思路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是按纵向元素族和横向周期律进行了系统地安排。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重心,它串起了中学化学的各个知识点,可以说高考每道命题均离不开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我们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必须学会在《考试大纲》的指导下进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元素化合物复习时,重点是立足教材,以“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的方式,将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并启发学生依据“由线引点,由点连网,由网成体(立体)”。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要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保存”为思路,又要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就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形成知识脑图提供方向与策略。在复习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概括与比较、归纳与总结、融合与抽象等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1、回归课本,抓好每一个知识点的质量

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要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保存”为思路。

例如《空气中的氧》复习的教学片断:(1)氧的分子结构:两个氧原子,直线形式。

(2)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味的常温常压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易液化。

(3)氧气的化学性质:①供给呼吸;②助燃性;③氧化性。(4)主要用途:医疗救助、化工生产等。

(5)制取方法:①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

②实验室制法(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双氧水滴入二氧化锰)。

例如《硫酸性质》复习的教学片断:(1)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①密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ρ与ω成正比,联想到ω与c的换算关系); ②恒沸溶液(98.3%的浓H2SO4有固定的沸点,说明有固定沸点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③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分别举具体的例子)。

(2)涉及浓硫酸的实验操作:①浓硫酸的稀释;②浓硫酸与另外溶液混合(如高中实验室制乙烯、制乙酸乙酯等);③硫酸根的检验方法;④浓硫酸引发的事故处理;

(3)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区别:①浓度标准;②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差异)

(4)浓硫酸的性质与用途:①干燥剂;②浓硫酸+Cu或Zn(分析探讨酸或金属过量反应相关的化学计算);③浓硫酸+C;④浓硫酸+H2S;⑤KMnO4溶液中加硫酸;⑥制乙烯;⑦酯化反应;⑧酯的水解反应;⑨苯的硝化;⑩蔗糖水解。

(6)相关知识发散:①HSO4-存在的环境;②NaHSO4与Ba(OH)2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

2、回归课本,师生共同构建主干知识网络

如物质的分类依据→混合物和纯净物→元素组成→化合物和单质→多种元素的特殊情况→含氧化合物和不含氧化合物→氧化物和非氧化物→酸、碱、盐。

3、融会贯通,切实提高学科内的综合推理能力

4、设计无机框图推断题,进一步提高学科内的综合推理能力

根据元素化合物内容的特点,设计无机框图推断题十分必要,无机框图题容量大,涵盖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点多,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复习的必修课。无机框图推断题的解法,关键找准“题眼”。主要的环节有:(1)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文字说明,列出解题的关键字词;找出框图中的实验现象和变化规律;审查框图中的物质、反应条件、反应过程等。(2)找解题突破口:①寻找特征反应和现象:按题干所给的特定颜色、气味、状态、实验现象特性。②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方面找:如等电子体微粒,10e-电子微粒有:CH4、NH3、H2O、S2-、F-、Na+、Mg2+、Al3+、OH-、NH4+、H3O+等;18e-电子微粒主要有:H2S、HCl、H2O2、S2-、Cl-、K+、Ca2+、O22-等。③从反应类型方面找:试题往往没有明显、准确的突破口,而是一个几种元素、化合物都可能符合题意的转化关系模式,可利用转化关系尝试法,对有可能的物质一一加以推证,找出其中的唯一性与排它性。(3)验证:在无机框图题推断中,要将所得结果代入框图,看是否符合在框图中的变化关系,是否符合题干所给已知条件,是否与我们所学知识矛盾。在答题时应注意:①答名称,还是符号、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等;②答离子方程

式,还是化学方程式;③答现象,还是结论;④答规律,还是具体物质或具体内容。

总之,框图推断题一般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点较多,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要融会贯通,统摄成网,在具体推理的过程中,通过正向和逆向的思维分析,结合所学的知识以及题给信息,寻求恰当的切入点,解决具体问题。因而在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过程中,设计无机框图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学科内的综合推理能力。

5、重视经典题、高考题的使用,抓好练、讲、评

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题,都是命题专家深思熟虑的优秀试题。这些试题对于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使用好这些高考题,既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又能巩固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因而,在每一单元元素化合物复习的过程中,要精选试题,所选的习题力求紧密结合知识点,同时要体现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讲评,讲评时要有针对性,讲知识要讲联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讲思路要突出关键找题眼突破;讲方法要讲基本思路、常规解法,并适时的向学生介绍一些解题技巧,激发学生求知欲,发展学生智力。评要及时,要评出问题的特征,它不是简单地讲评试题,而是组织学生深入学习有关知识,加强理解过程,并教给学生探索问题的思考方法的过程,起到纠错、巩固、提高的效能[附学生纠错几种做法:(1)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2)剪贴法:将纠错题目从试卷上剪下来分类贴在纠错本上;(3)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同时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4)将纠错还原到课本知识点相应处]。此外,高考命题本着“稳中求进、稳中求改”的原则,因此历届高考题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高考化学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与生活、生产、社会、科技密切相关,体现了知识的应用性。这些试题以现实生活实例或现代、经典科技立意,以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新等特点来凸现能力素质的考查。要求学生运用题示信息和已有知识,创造性地分析其中的化学原理。在复习教学中,还应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学以致用,在新情景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元素化合物的复习,重在学法的指导和典型知识的归纳、总结,有序储存、检索,并关注各类知识间的渗透,才能提高综合能力,达到运用自如。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设计思路

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它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双基”的重要部分。化学式的书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尤其是要能够应用元素或根的化合价来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这是教学中的重点。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也是教学中的重点,这些基本计算必须建立在对化学式涵义的理解透彻的基础之上,因此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设计思路

第一部分是化学式及其涵义。教学时采取游戏加上讨论来完成该内容的教学,以便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利于突破化学式的涵义这个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是化合价与化学式。教学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竞赛记忆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来突破记忆化合价的难点;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主要是反复多次训练便可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部分是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中主要采取讲练结合以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课后分小组到商店去调查几种氮肥的价格,并通过计算得出购买哪种氮肥最划算,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功效。

二、教案设计

课 题

化学式

授 课 人

邵世祥

学 校

恩施市屯堡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

2、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4、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5、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法来突破理解化学式涵义的教学难点。

2、通过游戏竞赛法来解决元素或原子团化合价记忆的难关。

3、通过讲练结合,反复多练的办法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基本计算。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 点

应用元素或根的化合价来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

难 点

对化学式涵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

合作讨论法、讲练法、调查实践法、游戏竞赛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Flash小动画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回顾] 我们在前几单元学习过的物质有哪些?并试着书写它们的化学式。

学生回答,并书写其化学式。

为了分散学生的记忆,在前面学习的过程中就已经书写过了,在这里只是复习巩固而已。通过学生的书写以导出课题。

[板书] 化学式

[简介] 化学式的定义

学生回答: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让学生明白元素符号可以表示元素,还可以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布置] 学生分组游戏

学生分组活动:说明化学式H2O表示的意义。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归纳] 教师结合学生分组活动的情况作归纳小结。

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通过教师的小结,让学生理解化学式表示的涵义。同时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媒体展示] 播放Flash小动画

学生观看。

让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小动画,更进一步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布置]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分别讨论下列各符号表示的意义:H、2H、H2、2H2 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之上,巩固旧知识。并能正确理解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课件展示] 符号H、2H、H2、2H2的表示意义。

学生观看,并作记录。

起到综合知识的效果。

[提示] 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因此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

让学生清楚化学式的书写不是随意杜撰的,而要依据实验事实。

[导出] 教师依据已学过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来引出──化合价

[布置] 学生记住表4-6中常见元素或根的化合价

活动与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

以比赛的形式来记忆可提高学生兴趣,并记得快。

[强调] 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需要注意的几点。

学生阅读教材P81页。

[讲授] 应用化合价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学生练习。

讲练结合以达到能熟练运用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的方法。

[布置] 学生利用表4-6中提供的化合价来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并试着读出其名称。

学生书写化学式,并互相订正。(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正)通过反复多练以达到学生熟练掌握的目的。

[设疑] 提供几种化合物的化学式让学生说出其中的各原子个数。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通过计算分子中的原子个数,便于理解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设疑] 分子有质量吗? 学生回答:有

以此导入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讲授] 例题

学生练习。

讲练结合,提高效率。

[布置] 学生习题

学生合作练习,相互订正。

合作完成,共同提高。

[矫正] 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矫正出现的不足。

学生再度练习。

巩固提高。

[课后] 学生到实验室查看化学药品标签,了解药品的成分,以及所含杂质的和种类和数量。

学生到实验室观看并作记录。

学以致用。

[课外活动] 安排学生到农资商店去调查几种氮肥的价格。

学生分组调查,并通过计算,得出:用相同的钱购买哪种化肥最划算。

上一篇:作风建设调研文章下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