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长培训心得感悟(精选6篇)
幼儿园园长培训心得感悟
南康某幼儿园朱园长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一位园长约我去赣州学习.开始,我根本不知道是学习什么,只是说对我们老师管用.我带着一颗好学又好奇的心走进了课堂,原来是参加张春光导师的“羸在教育-卓越人生”特训营一阶段的学习.第一节课觉得没什么,第二节课下来才觉得时间的重要性,第三节课下觉得做什么事都要主动才能先获胜。
两天一夜的学习,虽然很累,但我觉得很值.如今这个社会,抱怨的人太多了,如果每一位老师都有这么好的心态,有这样的责任心,我想我们的明天将会更美好.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我对某些事情看得更开了.学习回来后,跟了我十年的结婚项链不知怎么掉了,我当时就想到张春光导师说的:”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身上!老天又给了我一个成长的机会!”我当时不敢跟我先生讲,因为我们结婚买这条项链时,他身上已经没有钱了,是问一位同学借2000元钱买的.如果我告诉他现在项链掉了,肯定会不高兴的.忍了几天,我还是说出来了,结果说了我几句,我认了.这确实是我的错,什么时候掉了我一点感觉都没有.我只有自己安慰自己,其实戴了跟没戴也没什么,我就当天天都在戴着了,掉了也找不回来了,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我一这样想,心理就舒服多了,也不去想那么多了.如果是换作以前,我一定会很伤心的,很自责的,但现在不会了.
我觉得如果幼儿园哪里有要整改的,一发现马上就要去落实做好,不能拖,特别是我们的校车.记得是端午节的前一天,我送了第二趟车的最后一位小朋友,我踩一下刹车怎么像空档一样.当时我还没发现是刹车失控了,因为这是第一次出现,车子还慢慢向前走几十米刚好是在路口,我要让一辆右转的车又踩一下刹车,怎么刹不住啊,幸好不是下坡,我赶快靠边停车,然后叫师傅来修.车子虽然当时能走,一定不能硬开.我们幼儿园如果觉得哪里有安全隐患,一定要及时处理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通过一阶段的学习,我觉得我上台讲话更主动了,时间观念比以前更强了,看事情不会那么急了.
7月份我又参加了“赢在教育-卓越人生“特训营二阶段的学习.我是一个承诺担当 有责任心的女人.这一句话一直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我还想加一句,我是一个坚持的女人.回来以后我和我儿子每天早坚持6:30起床,跑步锻练半个小时.在我的带领下,我先生也每天加入了锻练的一员.我们都说这个锻练一定要每天坚持.坚持就是胜利,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希望这个锻练一直能坚持,因为这是一个健康计划.我一定要坚持.
这个暑假我们安排了暑假学习班.在最后一周里,我打电话把学前班的小朋友叫过来免费学习一周(包吃一餐一点).那些家长都很高兴,今天是暑假最后一天上课,那些家长来接小孩时都说了一些感激的话.我觉得很开心,”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虽然我们辛苦一点也值得.
一、范式理论及其价值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的。范式概念是库恩范式理论的核心。库恩认为,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这一观点得到哲学界的普遍认同。范式从本质上讲是在某种世界观指引下建立的理论体系或者行为践行样态。
库恩的范式理论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科学发展史的研究而提出的。库恩发现,科学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其发展的轨迹是: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库恩认为,整个科学发展史就是遵循这样一个动态模式的周期运动规律而不断向前推进的。科学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必然有其自身产生、积累、发展、消亡的过程,即科学革命。一言以蔽之,科学革命的实质是“范式转换”,即新范式代替旧范式的过程。库恩的这一“范式转换”理论,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历史状态和内在发展,对人们厘清所从事领域的发展路径以及把握该领域的未来走向都有启发作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具有独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功能,它不仅对自然科学,而且对社会科学产生重要导引。根据这一理论不仅可以认识本领域的本质特征,而且可以创造和拓展新的领域。
利用范式理论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功能对园长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现有培训所依托的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体系,把握其本质特征,也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危机。对危机的思考会促使我们在另一种价值观的支配下建立新的范式,从而化解危机,对现有培训理论和实践起着补充、整合和提升的作用。
二、幼儿园园长专题培训的传统范式的本质和危机
传统的幼儿园园长专题培训范式,在科学理性主义、分科主义支配下,分专题按照学科领域的内容按部就班进行授受式教学,分析每个知识点,其教学内容局限于某个培训专题的狭窄范围,不能有机地整合学前教育诸领域;而且容易忽视园长基于实践的培训需求,漠视园长自身具有的丰富的教育和管理经验资源,割裂了培训与园长实际工作的联系,从而导致传统的园长专题培训的低效性。
造成传统培训低效的根本原因是,这种培训范式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即专题知识、学科知识呈现于生活中是混沌的,专题知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本来就是融为一体的,在社会科学、教育科学领域的学科专题知识更应该回归生活和社会,回归教育实践,为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服务。由于脱离实际,传统培训范式把原本丰富多彩、充满灵动的培训课堂变得机械化、狭窄化和单一化。用库恩的范式理论框架,即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传统培训范式的本质进行透视,可以看出,以上范式的本体论即潜在的价值观即是一种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价值观:把人当作物或者工具化的存在,忽略了人的意义存在,把培训内容当作客观事实来理性分析考察。在认识论方面,尽管是园长培训,培训的仍是“活生生的人”,但传统培训范式潜在的逻辑起点仍然是客观事实,认为物质世界乃是世界的本原,客体和主体可以截然分开,人类的认识不过是对物质世界的机械反映。在方法论方面,从其理论视角和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可以看出,其方法论体系也完全是一整套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分析范式给培训课堂带来了科学、有序、规范和理性,但同时也带来了窒息的空气、人性的分裂、灵性的丧失。
教育培训的出发点是人,是一个个完整、鲜活、充满灵性和个性的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成人培训也一样。园长专题培训应该以关怀生命为起点,发展园长的教育和管理智慧,帮助和促进园长感受学前教育的情趣、享受教育和管理的快乐和幸福。只有基于这样一种起点的培训范式,才能促使园长在培训中获得真正的发展,才能达到专题培训的实效。
三、幼儿园园长专题培训的新范式———融合范式
范式的转换首先是发现原有范式的危机,批判其相应的价值观,从而在一种新的哲学观、世界观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范式。库恩充分肯定了“形而上学在创造性的科学研究中所起的整合作用”。针对科学理性主义的分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哲学观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可以为新范式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蕴含着厚重的整体性的世界观和人文精神。我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认为,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这种思想在儒道释三家均有阐述。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一”体现了孔子的整体观。《大学》之“修道谓之教”也表明了儒家对宇宙的本原“道”的追求。在道家,有关的论述就更多了,《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是万物之根源,故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庄子·应帝王》甚至以“混沌七窍开而后亡”的寓言,预示了人类理性分析的极端必然导致分裂甚至灭亡的命运。佛家亦在其最根本的经典《金刚经》中提出了“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的心物一元的整体性宇宙观。
19世纪中叶以来,面对自然科学对人文科学的侵袭,德国的文化哲学家狄尔泰、历史学家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等一批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开始和自然科学斗争,为人文科学争取独立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学者多尔为代表的学者也对科学思维衍生的教育模式质疑。他运用宏观的综合视野和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了杜威的过程理论、怀特海的有机过程论、皮亚杰的“平衡模式”、普利高津的自组织与耗散结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人们称之为后现代课程的哲学观和教育观。这一思潮全面审视西方理性思维,挑战科学作为真理判断标准的神话,打破技术支配下的机械教学模式,重新思考生活、精神和人文层面的教育含义,提出了多元性、非体系化、关注情境、人文性等教育观点。
在以上思想和哲学观的指引下,融合培训范式呼之欲出。这是一种兼具超越性、整合性、融通性、人文性、情境性的培训范式。这种培训范式把园长的身心灵的成长作为培训和发展的核心。对园长的专题培训尽管还是分学科、分专题的,但在专题和学科培训中充分观照了学员的实际需求,从身心灵整体人的视角,充分考虑园长作为一个融合了理想信念、价值观、态度、知识、能力、情感、人格等心理要素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各种培训需求,培训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是园长这个整体人,归宿则是园长的身心灵全面和谐发展。它把培训和园长职业生涯及其真实人生融合在一起,把专题理论培训和园长的职业追求、情感、信念紧密结合,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员自我反思、体悟,采取多元化、多层面、多主体的现场互动培训方法,重视现象背后的生命意义的追寻,通过培训,给予园长一个主动、完整、真实、有意义的职业生涯,乃至完满的人生。
“修道之谓教”,“道在万物之中”,“关注情境”,“关注人”。古老的智慧融合后现代理论的研究告诉我们,融合范式并不是玄之又玄的哲学思辨,而是有章可循的培训体系。融合培训范式的具体培训方法体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在专题培训的教学设计方面
以学员的实际需求为本,整个课程内容和设计都贴近学员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并融合真实的情境进行培训,满足园长作为整体人的认知、情感等方面的需要。为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在培训之前要充分调研学员的培训需求,精心设计专题培训的整体性目标、融合性内容,以及自主性、互动性、情境性培训方式。
必须根据学员的实际工作需求精心设计培训的过程。这一过程应该能点燃学习激情,引领和帮助园长进行自我导引的整体性学习成长和发展。以笔者负责的“学前教育评价”专题的导入环节为例,笔者精心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当别人讲什么的时候,你最注意听?当老师讲什么的时候,幼儿最注意听?”答案是“评价”。我进一步说明“从人性的层面,每个人人内心深处都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评价是一个敏感话题,作为园长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之中经常都要进行评价,怎样才能做好人人敏感的评价工作,达到促进幼儿和教师发展的目标呢?”这样的导入环节设计一下就引起了学员对本专题的学习兴趣,然后笔者结合幼儿园发生的真实案例分析由于园长不当评价造成教师情绪反弹的几个恶性事件。紧密结合园长工作实际需求的问题情境和真实案例的剖析,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一下就吸引了学员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引领学员积极参与到培训课堂中并获得有益的启发和专业发展。
2. 在专题培训内容方面
虽然还是分专题培训,但培训内容不局限于狭窄的专题范围,要围绕园长岗位职责和角色任务,让培训内容回归混沌和实践的整体性,以培训专题为依托拓展到学前教育的各个领域,融教育、管理以及园长发展为一体,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以笔者负责培训“学前教育评价”专题为例,基于园长的实际工作和整体发展需求,本培训内容并不局限于专题本身,而是围绕这个专题进行相关联的拓展和整合。例如,教学“正面评价为主”的理念就深入地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评价人为什么需要正面评价为主,把本专题拓展到心理学和哲学的层面,让园长站在更高更宽广的视角去理解评价,获得更透彻的认识;教学“即时评价”内容时,既从学前教育的角度分析对幼儿的即时评价怎样进行,又从管理的角度谈对幼儿教师的评价,通过评价把教育和管理融为一体。又如,教学“评价的实质是一种价值判断”时,拓展性地提出园长要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理论和实践之中不断领悟学前教育的真谛,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园长只有树立了先进的学前教育观念才能更好地进行评价的价值判断。在“学前教育评价”专题培训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了园长专业发展的路径,激发了园长的学习和发展意识和行动。
3. 在专题培训方式方面
每一个园长都是丰富的教育经验资源,这是园长培训之中非常宝贵的资源财富。因此,要围绕专题,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有意义、有价值、学员感兴趣、有感而发、有话可说的问题,在培训中激发学员的日常储备,用激情和智慧点燃学员的热情,激发学员对问题情境产生共鸣,充分挖掘每个学员本身的教育和管理经验资源,进行培训现场的多主体、多层面的有效互动。例如,笔者在所负责的“学前教育评价”专题培训中就曾设计了这么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评价的最后环节是反馈,要通过反馈达到发展性评价的目的,你作为园长,假如了解了教师的某个缺点或不足,你怎么反馈给她这个负面评价,才不至于让她情绪反弹,反而心悦诚服地改正缺点呢?”类似这样的话题和问题情境就是学员非常感兴趣的。着眼于学员的现实需求的话题一抛出,培训现场就会产生强烈的交流“气场”,调动起每个学员平时的管理经验和类似经历的储备,甚至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现场出现充分的多主体、多元化的互动场面,极大地强化了培训的体验和收获。
摘要:在科学理性主义支配下, 传统的幼儿园园长专题培训局限于某个狭窄的专题。这种分析范式日益为整体哲学观理论指导下的融合范式所取代。后者以园长实际需求为本, 有机整合培训专题内容, 充分挖掘每个学员本身的教育和管理经验资源, 通过多主体、多层面的有效互动, 促进幼儿园园长整体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园长,专题培训,范式,分析范式,融合范式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朱爱军.论库恩的范式概念及其借用[J].学习与探索, 2007, (5) .
[3]叶澜, 郑金洲, 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36.
[4]冯建军.教育研究范式:从二元对立到多元整合[J].教育理论和实践, 2003, (10) :9-12.
[5]徐春根.“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3) .
关键词:幼儿园 园长培训 案例教学
近两年,教育部、财政部加大了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从“国培计划”到“省培计划”,对幼儿教师培训有效性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国家的一系列举措,极大的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园园长的专业化问题也受到了普遍关注。1996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职责和岗位要求(试行)》,对幼儿园园长的任职条件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继出台,不仅对幼儿教师提出了专业发展方向,对幼儿园园长的专业化发展能力和业务指导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如此,幼儿园园长培训工作的提高成为了重中之重。幼儿园园长培训也逐步纳入到各级培训之中。如何使幼儿园园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什么样的培训模式更有利于幼儿园园长专业化的发展,这就需要更加深入的去进行研究。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园园长是学前教育队伍中的领导力量,幼儿园园长培训的效果直接关系学前教育的质量。教育部提出要积极适应国家教育改革需要,适应全国幼儿教育发展需要,适应幼儿园园长专业素质提高需要,不断创新培训内容与方式,努力提升培训质量和水平,初步形成针对不同类型园长的课程方案和培训模式。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备受关注,部分培训者也试图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尽可能地采用这一方法,以促进幼儿园园长在培训中全面进步与发展,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一.分析案例教学的内涵
幼儿园园长在教育领导者当中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与中小学校长有着极大的区别。要想对其进行培养培训,首先就要了解幼儿园园长工作现状及发展需求,将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分层分类。再此基础上,为幼儿园园长制定培训规划,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既要让幼儿园园长提高理论认识,又要能够解决园长在工作实践中的问题。案例教学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员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师生直接参与,共同讨论教学案例或疑难问题。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笔者是这样定义案例教学的,即学员(本文中指接受培训的幼儿园园长)提出在幼儿园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优秀案例或疑难问题,然后大家共同探讨其中值得学习的地方或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使幼儿园园长获得成为一个优秀园长所需具备的素质的教学方法。由于幼儿园园长培训安排的课程多为三个小时完成一个主题课程学习,因此,在培训中十分适宜采用案例教学。
二.幼儿园园长培训中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存在局限性,如难度较大,效率较低,缺乏严谨性和一致性,对培训者的要求较高等。但是,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案例教学存在一定的优势。
1.直观性。幼儿园园长的工作比较繁琐,时常面临各种疑难问题,而这些疑难问题均属于结构性较差的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依靠某一方面的知识来解决,而是需要有机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常规的讲授法并不能将这些知识有效地综合起来,因此,面对真实情境共同探讨,以寻求最佳对策的案例教学成为必然选择。
案例教学通过一个或多个问题情境的呈现,使得培训者和学员深入研究、细致分析,将现实世界与学习内容结合,将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学员可以清楚了解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真正吸收和接纳所学内容。
2.深入性。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案例教学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促使幼儿园园长对教学情境有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在讨论中进行“反思性探究”,这是与“折中性的”或“技能的”培训者教育模式相对的,它可以使幼儿园园长像一个“园长”一样去思维,这里的“园长”指的是一个处于现实情境中面临各种难题的幼儿园园长。只有这样,园长们才能对已经内化了的知识经验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创新的整合,提高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
3.全面性。案例教学不仅适用于结构良好的问题,同时也适用于结构不良的问题。一个教学案例可以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它提供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思维模式,要求学员必须收集信息、形成问题,并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这是对学员综合知识的培养,是一种全面的教学方法。
4.实践性。实践性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性,也是其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的重要优势。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园长是具备一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教育实践者,然而他们不一定能将这些知识与经验充分地运用到自己所面临的众多问题中去。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员在经验与活动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将其已有知识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理论指导实践”,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园长的实践能力。
三.幼儿园园长培训中案例教学的应用研究
(一)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期准备
1.了解学员。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了解学员都是教学的必要准备,案例教学法也是如此。然而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常规的了解学员认知水平、已有经验等,培训者在利用案例教学法时还必须掌握学员日常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可以采用问卷或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以便设计出更符合学员实际需要的案例。
2.设计案例。案例的设计不仅指案例的编写,还包括案例教学流程的设计。案例的编写应包含背景、问题、方法和评论四个部分。首先是背景,这里是指案例中的情境发生的背景或原因;其次是问题,这里是指案例情境中存在的冲突或者疑难问题;再次是方法,即面对情境可采取的方法;最后是评论,即培训者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回答,事先设计较为贴切和合理的评论及总结。案例教学流程设计也是案例设计的重点,缺乏合理的流程设计,案例教学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或者设计好流程却执行不力,也会削弱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流程设计包括:基本原理的讲授和学习,基本原理是解决情境问题的基础;背景介绍;任务介绍及安排;安排学员讨论;培训者评论总结。
3.教室布局。传统教室布局的课桌椅排列是讲座式或放射式,这样的排列方式适用于开办讲座,即培训者说、学员听、交流少、讨论无,因而不适合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师生互动,以及学员间的互动、交流与讨论,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变的课桌椅排列,如马蹄式、T形式、矩形式等,也可以采用上述布局混合排列的方式。
(二)幼兒园园长培训中案例教学的课堂控制
案例教学流程设计中已经涉及培训者在培训中的课堂控制,严格按照案例教学流程设计控制课堂十分重要。
第一,基本原理的讲授和学习。培训应介绍为什么编写此案例,以及此案例是关于幼儿园管理或教学的哪些原理及方法。第二,背景的介绍。培训者应帮助学员理清和掌握案例出现的时间、地点、社会环境等。第三,任务介绍及安排。布置学员的讨论任务及认知方向。第四,安排学员讨论。提示开始讨论,培训者巡视教室,给予各个学习小组一些必要的指导。第五,培训者评论总结。培训者应先做简单评论,引导学员再次讨论并反思自己的解决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进行最后的评论总结,并告知学员自己的评论仍非最终答案,鼓励学员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答案。
(三)幼儿园园长培训中案例教学的课后安排
1.要求学员设计疑难情境解决方案。培训者可设计一个疑难情境,要求学员在课后自学,进一步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员课后学习的内容应包括情境中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根据知识与经验设计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要求:(1)符合问题情境的背景;(2)具有较大的可行性;(3)具有一定的创造性;(4)可一定程度上结合自己所在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2.要求学员在网络学习平台提交一份实况处理案例及反思。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员在学习后能更好地处理幼儿园发生的各种问题,培训者可以要求学员在学习结束一个月内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提交一份问题处理案例,案例的编写可参照培训者案例教学中采用的案例编写方式,包含背景、问题、方法和评论四个部分。编写要求:(1)内容真实可靠,必须来源于实际工作和现实情境;(2)解决方案必须体现与所学基本原理相关的知识。编写案例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学员受训知识的内化程度,因此,必要的反思是重中之重,深入的反思可以让学员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知识应用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以便进一步提升自己。
四.小结
幼儿园园长培训的效果直接关系学前教育的质量。案例教学模式本身具有直观性、全面性、深入性和实践性等优点,能较好地适用于幼儿园园长培训工作,对于外化幼儿园园长的知识、提高其能力具有较好的效果。然而,要真正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高效率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培训小组及专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课前了解学员、设计案例、设计教室布局,课中要控制好课堂流程,使课堂按照预期的设计开展,课后还需要对学员进行进一步的安排,使课堂知识内化为学员自己的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幼儿园园长、研究幼儿园园长,敏感地把握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不断调整培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制定科学的幼儿园园长培训模式,组织符合幼儿园园长发展需求和发展愿望的培训活动,惟有如此,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和目,真正达到培养学员成为优秀幼儿园园长的目标。同时,作为新时期幼儿园园长更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学习,不断完善、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的理想、追求目标更明确、思想品格更优、学识才干提高更快、人格风范选择更准,才能紧紧团结全体教职工,促进幼儿园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胡国华.幼儿园教师培训有效性的调查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06):159-160.
[2]冯艳慧,高向东.农村幼儿园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2):123-125.
[3]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6.(07):586-587.
[4]舒尔曼·朱迪思.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郅庭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0.(09):153-165.
[5]郭荔宁.体验式教学视野下的幼儿园园长培训改革[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13.(04):641-642.
[6]饶玲.农村幼儿园园长的培训需求分析与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12,12.(12).338-339
[7]秦弋,徐东,程翔宇.“国培计划”背景下农村幼儿园园长职后培训需求及对策[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11.(01):902-903.
第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学政治、习管理、学理论、学专业等,时刻关注学前教育的策法规发展动态,不断丰富自己的管理知识,切实转变教育管理理念,让理论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深化自己的知识领域,努力营造科学发展的氛围,为幼儿园走上科学持续发展之路积极创造条件,让自己站于教师队伍前沿,当好教职工开展幼教工作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助手,切实做到依法办园,依法治教,努力发挥示范园的辐射作用。
第二,深入实践,勤于反思。
要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为幼儿服务、为教师服务的观念,在日常事务繁忙中要科学安排时间,经常深入教职工和家长中,切实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同心同德促进幼儿园科学发展。每天要挤出时间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一切工作,从反思中自省,从反思中明理,从反思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发挥表率作用。
几天的培训结束了,静下心来,查找差距,借鉴别人反思自己,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明确幼儿园的发展方向
根据学区幼儿园发展的总体目标及具体规划,中心幼儿园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不足,促使幼儿园管理日趋规范化、精细化,办园水平优质化,力求做到在发展中创特色,在特色中求提高。争创农村示范性幼儿园。
二、具体措施
1、加强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我园教师的实际情况:教师老龄化突出,专业知识人才匮乏,教师数量少,任务重,这对幼儿园的发展来说是不容乐观的。幼儿园科学发展的关键在师资。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为我园幼儿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通过县直教师培训、学区教师培训、幼儿园内培训、园本教研等,帮助教师在业务上成长起来,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发挥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示范作用,使所有教师在思想业务方面尽快成熟起来,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锤炼组织教育活动与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艺术,不断提升业务素质。
2、完善考核、评价等制度,促使幼儿园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
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完善幼儿园的教职工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加强幼儿园科学的管理体制,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增强班级精细化管理力度。
3、加大园本课程开发的科研力度,办出特色
继续开展农村美术园本课程的开发,多研讨,多实践,多积累经验。争取做到,每周一交流研讨,每班一特色,每学期开展一次美术作品展评。
4、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奠基。
在幼儿养成教育方面,要制定幼儿园的总体方案,月活动主题,周活动安排。班级要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及相关的教育内容,将无形的知识,实施到有形的教育中。幼儿园将制定班级养成教育评比方案。
5、规范一日生活,提高保教水平,确保幼儿安全健康成长。
本学期,为充分发挥示范幼儿园的辐射作用,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海淀区学前教育研修室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幼儿园教学教研开放及观摩活动,全方位地展示幼儿园园本教研特色、环境创设、区域活动等内容。在此期间,我们还聆听了培训中心各位专家关于幼教事业的讲座;参观了科技大学幼儿园、明天幼稚集体幼儿园、六一幼儿院等一级一类园和示范园,听取了各幼儿园园长的管理经验介绍和园本教研培训分享;通过一学期的研修培训,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让我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洗礼。
首先,在培训学习和参观、考察过程中,使我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教师专业,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的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如何去进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们以后开展教师培养和自身培养方面指明了方向。六一幼儿院曹园长:爱关注员工的闪光点,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挖掘教师的潜能,让教师积极参与幼儿园园区规划、环境布置,美化心灵,创设丰富厚重的校园文化。清华幼儿园杨园长:百年清华精神与60余年专业积淀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幼儿为本”独特的园本文化,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让教师享有教育幸福感,激发教职工的潜能,把个人的智慧转化为组织的智慧。北师大幼儿园百年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我,杜园长让我领略了如何在传承中华文化中创新,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帮助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围绕主题墙、作品墙及环境创设的园本教研,使教师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讨论并主动探索解决的方法,鼓励教师大胆创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由此可见,有了好的教师就有好的团队,有了好的教师团队,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幼儿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给我们的孩子创设最好的教育环境。
其次,多种形式的幼儿园的教学观摩活动,让我收获良多,科技大学幼儿园的创
意美术活动“时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活动教师的准备都很充分,提供了很多的钟表参考素材,活动的细节处理的适当,幼儿自然融入到活动氛围中,教学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在不打断幼儿的创作的前提下予以支持和帮助,最终每个孩子都完成了一副与众不同的美术作品。在接下来的教研活动中,通过团讨和分享的方式,每个人都表达了对于教学活动的理解和认识,并有针对性提出了解决方案,自由宽松的教研氛围,充分考验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发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除此之外,教研室还组织针对各个幼儿园园本教研计划进行小组讨论,由组长点评,答疑解惑,大家共同研究出适宜的整改意见,真正的帮组我们解决了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培训和观摩活动中,教研室的李峰老师和赵蕊莉老师每次深入浅出的发言都让我受益匪浅,一次次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我对日常工作的反思。作为一名管理者,应首先领会幼儿园发展的内涵,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要进一步系统学习《纲要》精神,树立全新的幼儿素质观念,要摈弃以监督型、事务型为主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当好教职工开展幼教工作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助手。
在此,感谢海淀区学前教育研修室为我们提供了的学习机会与平台,让我们收获知识,为我们打开了眼界。我将把我的所学知识,运用到我今后的幼儿园教研管理中去,立足本园实际,开创我们有特色的园本教研,让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更上一层楼!
锦绣明天幼儿园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非常有幸于xx月xx日――xx月xx日来到了华夏九州之一之称的xx州,参加了xx省贫困地区幼儿园园长培训学习。美丽的xx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依山而建,花木葱茏,黄黄的枇杷,红红的海棠……无比诱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融观赏性,知识性,实践性为一体,为良好的学习启发了灵感。!在此期间,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参观了有代表性的幼儿园,看到了不同教育理念的融合,特别是幼儿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区域活动,令幼教同仁赞叹!园长的管理经验介绍有理有据,不仅使我进一步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找到了差距,而且为我们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回顾这次学习过程,真是受益匪浅,感慨颇深。
【幼儿园园长培训心得感悟】推荐阅读:
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心得10-04
幼儿园园长学术培训心得体会07-12
幼儿园园长培训管理心得体会09-12
幼儿园园长资格任职培训心得体会01-05
幼儿园教师培训个人心得感悟07-11
幼儿园长培训学习日志11-08
广西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报名须知11-01
幼儿教师培训感悟10-29
幼儿园亲子活动园长致辞-幼儿园园长致辞11-22
幼儿教育亲子阅读心得感悟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