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天》抗疫感人的观后感

2024-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76天》抗疫感人的观后感(精选10篇)

《76天》抗疫感人的观后感 篇1

2021《76天》抗疫观后感一

2020的新年,并不如往年一般。我们面临着一次大面积的疫情感染,但我们没有退缩,众志成城,各行各业用自己的行动去抗击疫情。“没有真正的美好生活,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医院里,医生们不停的穿梭在病患之间,不少医护人员因此患病,但她们没有一个人会退缩,勇敢奔走在疫情一线,不会因为病人的病情而远离他们,反而细心地照顾他们;在武汉医护人员不足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医院纷纷组织医护人员前来援助,没有一个人退缩,甚至是军区医院也全员出动,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84岁高龄的钟南山老先生也毅然投身于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网上有这样一张图片,钟南山老先生在飞机上睡着了,桌子上还放着他在研究的疫情资料......他们,选择在疫情抗战的第一线为我们保驾护航。

因为疫情来的突然,我们的春晚首次迎来了第一个没有彩排的节目,六位主持人临时写稿,用自己的行动,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奔走在第一线的人们送上鼓励和祝福

不仅仅是医护人员,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为这次抗击疫情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即使现在的出行很不方便,也没有人去抱怨,不少企业家、明星、海外华侨都在为一些重疫情区捐款,有物资的捐物资,再由专人开卡车运往重疫情区。

像武汉,运物资的卡车是一箱一箱的往进运物资,在卡车上每一辆车上都挂着横幅,写着武汉加油的字样。

一些口罩的生产工厂,加班加点,紧急召回所有员工开始生产一次性的口罩,甚至因为是过年期间,企业提出发双倍工资,为的就是多赶制出一些口罩,可以多给我们,给医护人员提供一份保障。

只有在灾难面前,方显我们中国人本色: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用行动表达我们的决心,无论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一定行!中国一定行!

曾经的非典,我们没有经历过,如今的肺炎我们没有遇到过,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相安无事,平安幸福并不是凭白无故得来的,而是在灾难面前,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面对疫情,我们不是医生,不能救死扶伤,我们没有庞大的资金,去捐助物资,我们能做的是要保护好我们自己,去注意卫生,如果有情况发生,及时就医,不给他人添麻烦。

面对疫情,我们众志成城,各行各业用自己的行动,去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众志成城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们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愿抗击疫情的这场战斗我们早日胜利

2021《76天》抗疫观后感二

在看了很多关于生死的剧情片后,终于看了这部发生在不久前、关于生死的纪录片。最初我以为这会是一部看后勾起恐惧回忆的电影,但最终看到的确实希望和乐观,甚至哭了很多次都是因为感动。虽然影片也有展示了武汉经历的磨难,但更多的是看到了医务人员的关爱与奉献,人们如何齐心协力度过难关。正因为这并非是一部中国-官-方推出的电影,而是独立电影人“未经-批准”拍摄的,反而更加真实可信。只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本片,了解究竟为何别人76天就度过的难关,有些地方9个月还没看到一点曙光。

片中纪录了多家武汉医院在这76天内的经历,并没有谈及关于封锁,或病毒是怎么开始传播,而是终点展示了医务人员的日常。开头部分纪录了在封锁最初期的混乱与恐惧,比如很多人想闯进医院,很多老人孤零零地去世,无法与亲人见最后一面,留下的只有一对身份证,但这些占有很小的一部分比重。影片主要跟随了几个人的故事,一位护士长负责清理死亡病人的遗物并给家属打电话归还;一位从上海开车来支援武汉的年轻医生, 如何照料他的病人并与他们成为了朋友;一位老大爷一开始总是想逃出医院,给护士带来很多困扰,但大家对他依然很耐心;还有一对夫妻因为妻子生产时有查出阳性,婴儿出生后就被带走隔离,很久之后才得以团聚。每个故事都有泪点。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医务人员日夜不停地工作,但同时依然对病人非常有耐心和友善。他们没办法露面,只能在防护服上写名字和自己喜欢的食物,画卡通,给自己找乐子。片中出现了很多次“加油”,有时是医务工作者对病人说,有时来自病人亲属,有时写在充气手套上。。

而且从头到尾可以感受到,每个人对待这场疫情都很严肃认真,就像在打仗,按部就班地按照要求做每一件事,就算是病人本身也对医院的要求很理解。其实中国可以这么快走出疫情主要就是对待此事的态度非常认真,没有人松懈。也许是因为之前非典让大家有了更快度的反应和经验,也许是百姓本身就比较听话,本片中展示的一切一定会让很多外国人钦佩。

每个病人从入院,到被治疗,到恢复观察,出院后又去酒店隔离,片中每个步骤的管理有序恐怕在外国人眼中都会感到惊异。特别是这都发生在疫情之初,4月份之前。而到现在美国和大部分西方国家也没能做到这种程度。

相反的是,就算美国目前疫情很严重,总能在外面的餐厅看到很多人吃饭,就算是在室外,但也是每桌都有很多人,还吃火锅、烧烤这样的聚餐,还动不动就上街各种“游-行”,似乎外国人总是没办法理解“长痛不如短痛”这回事。就算每天死亡、感染人数都在上升,但已经没人在乎了,不如直观地像本片一样把医院的情况全拍下来给大家看更加有说服力。

也许多年前的那场非典有帮助中国更好地应对新冠,现在也只能期盼,一切过后,其他地方的人也可以学到经验教训,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希望入围奥斯卡,让更多人看到。

2021《76天》抗疫观后感三

第一次写影评,或者观后感。

从第一分钟就有点受不了,忙着忍眼泪所以一开场那个情节有点记不太清了。画面隐约让人记起了那个武汉一个医院的院长去世,作为妻子追着灵哭的护士长。

看过导演的《虚你人生》和《我们一家人》两部片子,觉得是一个在叙事手法上很聪明的人,听说有这部片子后,就一直很好奇会是怎样的风格。观影后的Q&A讨论里,导演提到自己一直不是追求newsy新闻热点的人,比较喜欢character-driven的形式,但最后在整理素材时,决定用这种观察式纪录片的形式,看到有人说毫无技法可言,不过就是挑素材剪在一起,不过“还是不影响我哭了93分钟”。其实没准导演本人也会同意这句话啊。比起描画故事线,这部片子重点在情绪。而且就是因为后期制作没有虚你人生那么复杂,这部片子才会成为最早上映的covid纪录片(之一)吧。时机也是挺重要的。

为了让观众便于跟踪几个主角,导演提到还是砍掉了很多支线角色。最后让我记住的,有对病人尽心尽责的上海来的田医生,为管阿姨保留遗物的护士长,那个一直想逃走的老爷爷,不在同一个病房但互相挂念的爷爷奶奶,还有那个妈妈去世一直边抹泪边给自己打气的阿姨。

开始拍摄的时候,应该已经过了武汉最严重,病人把医院挤得水泄不通的时候,但片子开头那扇紧闭的门(后来类似的门也在片子中反复出现),还有在门外敲门的人和嘶声力竭维持秩序的医生,还是让人感到了那种惨烈的余温。

两个co-directors真的太棒了。如果没听错的话,匿名的那位官媒工作的导演好像主要是做摄影而不是摄像的。如果有机会,想听一听他们的拍摄故事。我很难想象是怎么在层层防护服下,又是在那样高压的环境里拍摄的。

---

和一个美国人一起看了这部片子,看完之后他说:应该让所有的美国人都看看这部片子,这和我之前对武汉这个地方的印象完全不一样。

我告诉他:可是这个片子的人和事,就是我年初的记忆啊。

LWL去世的那天,我帮做breaking news的同事做事实核查,虽然我展示了医院还说在抢救的微博证据,但因为只有我会读中文,而WHO又在twitter上误报了他已经去世的消息,她实在撑不住其他催她发这挑新闻的同事,就草率地发布了去世消息。果然,几分钟后,WHO撤推,她只好改正已经发布的新闻。那天在办公室里,一个人看着新闻对着电脑默默流泪。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伤心,而环顾四周,好像只有我会这么伤心。

在年初的时候,所有发生在中国的恐惧,灾难,还有温暖,对于没有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不过就是一些遥远的故事而已。它们被拨开人性的外衣,最后只留下为口号和政治服务的冷冰冰的躯壳。一条生命,只有变成一种他们所期望的反叛者,才会获得最高档次的同情。

但说这些,并不是要指责什么。其实我们我们更是如此,对于假想为“他人”的苦难漠不关心。不然那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也不会这样无人问津。

把中国议题人性化,大概是许多中国导演的终极课题。无论是努力不把寻找章莹颖拍成true crime片的Jenny Shi,还是把武汉前线用这种“平淡”地方式呈现出来的吴皓,至少今年的两部横扫电影节的片子,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努力。

2021《76天》抗疫观后感四

2020,一个特别的年份,一个美好的数字。可是,新型肺炎的到来给整个中国蒙上了一层阴影,它就像一朵“黑云”笼罩着中华大地,陡然间,天空黯淡,世界阴冷。然而这个繁衍了五千年的中国拥有着一群团结友爱的人民,他们坚守着“一方有难,万众驰援”的美德,期盼着“黑云”背后的太阳。

这是一群无畏勇敢的人们,他们不顾安危,奔赴在抗疫一线。嘴里说着“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前往武汉抗击病毒;“年前想去换个发型,结果还真‘如愿’了”的美女护士单霞为避免交叉感染,剃了光头……多日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的护士全然不知脸上早已布满了勒痕;得知同行好友感染病毒泣不成声的医生毅然决然转身救人……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白衣天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为民族担当,不愧为中国脊梁。

这是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他们尽己所有捐赠着医疗物资。韩红东奔西走募集捐款约一亿元,众多明星网红纷纷慷慨解囊;汽车司机捐赠口罩50000只并亲自送往武汉;有孩子用全部压岁钱为民警买来口罩,用歪扭的字体寄托他“希望你们能好好保护自己”的祝愿……爱与善良无关阶层、无关年纪,在灾难面前,他们都是大美之人。

中国,这是个充满爱与力量的国家。在这儿,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光速拔地而起,小汤山医院也已开建。在这儿,处处都是爱,医者不计生死,民众不计报酬。在这儿,从不缺乏善良的人,从不缺乏爱国者。在这儿,“大爱”续写着中国故事。

在这个美好的国度,纵使每个人力量薄弱也可汇成江海。我希望我们每一名中学生都能安心呆在家里,关注疫情,心系前方安危;不聚会不出门,不给国家添乱;按部就班,努力学习,砥砺奋进。这便是我们最大的贡献,这样才能不辜负无数人的奉献与期望。

疫情愈汹,我们团结的热血便愈加凝固。九八年的抗洪挺过来了,零三年的非典挺过来了,零八年的雪灾挺过来了,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新型肺炎的“黑云”终会消散,武汉终归安宁。

我们做个约定。待到春暖花开之际,阳光明媚之时,一起去武汉赏樱花可好?

2021《76天》抗疫观后感五

灯随时光来到二月人间。如果不是这场疫情,这本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月份。走亲访友,上班上学。可现在,这一切都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打乱了阵脚。

武汉封城了;30几个省市,启动一级响应;村村自封,不再迎客送朋。现在的每个家,更像一座座孤独,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也出不去。太多人说:2020年太难了。

但好在生活再难,总有一些人,再替我们负重前行,总有一些光,不断穿透过厚重的乌云,照进千万户家里,照暖每一颗惶恐不安的心灵。总有一群人,默默付出,奋战在疫情一线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时期,任务艰巨、刻不容缓。全国各省市各地的公安局、派出所等广大青年警察和交警积极响应、立即行动,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夺取防控斗争胜利贡献青春力量!

当然了,最辛苦的那一群人就是坚守在一线抗疫情的医护人员们。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工作启动后,“隔离病区”的医院便建立起了一支支医护队。医护队每天加班加点,坚守一线,用心用情护佑着“隔离病区”的患者,涌现了一个个先进的典例,为我国全力打好疫情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新闻采访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一批批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的医生和护士们忙碌的身影。因为防护资源紧张,为节约使用,一天只用一套防护服。由于长时间穿戴口罩、护目镜,他们的脸颊、鼻翼、耳朵处被压出了深深的印痕,护目镜的水雾经常模糊了双眼,双手也因长时间佩戴手套被捂的肿胀,但他们从未喊苦喊累。李兰娟、钟南山等一批批英雄涌现出来,面对病毒,他们无畏无惧,用“最美的逆行”诠释白衣天使的担当。

我不是医生,我没有资格冲锋陷阵;我不是科研工作者,我没有能力研制抑制病毒的药剂;我不是商人,我没有办法像那位浙商在海外直接买下口罩厂,低价售回国援助一线;我不是马云,我没有办法捐出数十亿奉献社会;我不是记者,我不能冲到第一线告诉社会那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国难当头,我会听从国家的安排。不出门,勤洗手,注重个人防护,不参加聚集性活动。我们,是中国的希望,是中国的明天。这几天在任何时候,都会从我的脑海里跳出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我们要守住我们的信仰,在越是紧急的关头,我们越是要团结!

《76天》抗疫感人的观后感 篇2

76天,1824个小时,109440分钟。

这是时间长河的须臾刹那,也是一场关乎生命的无悔抗争。人们眼中的惊恐,在经历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后,已满是温暖和希望。在这樱花浪漫的时节,按下重启键,我们又相见!

武大的樱花,我们又相见。真美!你笑得还是那么灿烂。微风轻掠,身姿摇曳。落英缤纷中,我看到孩子的天真、老人的慈祥、恋人的甜蜜、亲朋的安康。经历了寒冷的严冬,风雪没有消磨你的棱角,反而激发了你的斗志,迎霜斗雪、怒绽芳华,朝霞般的绚烂色彩中又有了坚毅的底蕴。去年的这个时候,“人仰枝头花似锦,花俯树下人如渡”;今年虽然繁花盛开之时,人们都宅在家中,无法一睹你的容颜,但是你坚持把美丽的背影留给了重启的武汉。就是这一瞥惊鸿,陶醉了整个世界。都说战地黄花分外香,此情此景,我觉得“疫”后樱花别样红。这是我们胜利之后的喜悦,更是荆楚大地再迎繁华的象征。

喷香的热干面,我们又相见。真香!还是那个配料,却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捧在手里,仔细端详:纤细的身段儿,油亮的色泽,微微冒着热气……握紧筷子,狠狠夹起来,希望用大口朵颐来填满两个多月所积攒的渴望,又怕饕餮而食、囫囵吞枣,品不出那日思夜想的滋味。轻轻一嘬,唇齿留香,才下舌尖,又上心头。76天,对于吃货来讲,这个时间太过漫长。味蕾几乎都忘记了那个魂牵梦萦的思念,但是我们坚信,终有云开雾散日。在重启之后,得偿所愿,一饱口福,苦苦的等待又何足挂齿?当年杨子荣智取威虎山,独闯龙潭,痛饮庆功酒,而今武汉伢子们抗“疫”胜利,再食热干面,一扫阴霾压抑,同庆武汉解封!

亲爱的武汉,我们又相见。真好!又能见到长江大桥上车水马龙,江汉路的步行街游人如织。翻看日记,繁华暂停的那段时间,我知道你有多难。开始时,每天更新的数据,揪着全国人民的心,但有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有兄弟间的守望相助,还有你的坚韧不拔、永不妥协,英雄的城市不会轻易屈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76个日日夜夜,千千万万个舍生忘死的无悔身影,我们看见的是感动,更是力量。这里的街道还有淡淡的消毒水的味道,往日里这是恼人的气味,现在却让你我感到安心。两个多月的空空荡荡、冷冷清清,那是力量在积蓄,那是生机在暗涌。如今春暖花开、燕子归来,我们再上征程,热情豪迈!

《76天》抗疫感人的观后感 篇3

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封”,这标志着被按下“暂停键”的武汉按下“重启键”。历经76天的奉献与牺牲,伟大的中华儿女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战果,英雄的人民、英雄的中国造就了英雄的故事,必将永载史册。“疫”路走来,感动常在,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为武汉拼过命的白衣战士,感恩英雄的武汉人民……太多太多,纸短情长,诉说浓浓感恩情!

谢谢您,伟大的祖**亲!战疫路上,“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鼓舞人心,给人力量,催人奋进。在疫情大考中,“中国答卷”展现出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担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呈现了强大的综合国力、治理能力和动员能力。在极短时间内,各种救治物资、支援力量向一线聚集,重点物资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全国一盘棋,迅速作战,调动一切积极性加强疫情防控,筑牢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祖国是人民战胜疫情的坚强后盾,伟大的中国精神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动力。此生无悔入华夏,感恩祖**亲,向您致敬!

谢谢您,为武汉拼过命的白衣战士们!这场战疫中,白衣战士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的勇敢逆行与无私付出换来了今天战疫的阶段性成果,武汉这座城市慢慢苏醒……在危急时刻,他们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拼尽全力,竭尽所能,救治病人,最好的诠释了医者仁心。在未知病毒的恐惧下,他们依然选择逆行,以命搏命,保家卫国,面对艰难险阻,也不回头,勇敢往前走,秉承仁心仁术,尽平生所学,终挽疫情狂澜于既倒,扶生命大厦于将倾。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注定会成为你们职业生涯中永恒的回忆。战疫路上,有苦、有累、有牵挂,也有感动与收获,经过一个个危险时刻的大考,他们交出了合格答卷。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来之不易的局面,离不开他们的艰辛付出。感恩他们,为我们守护生命,向白衣战士们致敬!

谢谢您,英雄的武汉人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阻止疫情蔓延扩散,武汉这座“九省通衢”的特大城市关闭离汉通道,服从大局需要,承受巨大压力,克服重重困难,以“隔一座城,护一国人”的担当,顾大局,为大家,为全民战疫取得积极向好态势作出了积极贡献。因为有了武汉人民的主动“留守”,自觉居家,不怕困难,迎来了今日武汉的重启。武汉人民在艰难困苦中锻造出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精神禀赋,展现了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感恩武汉这片土地上勇敢的战士们,向武汉人民致敬!

整整76个日夜,终于等到你!武汉按下重启键,生活画卷即将开启,沉寂的城市又冒起了烟火气,以万分的感恩之心,万般的感恩之情,融入到这座英雄的城市,感悟这座城市的伟大!

《76天》抗疫感人的观后感 篇4

3月13日,武汉首次出现疑似病例“零新增”;3月18日,武汉首次出现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双双“零新增”;4月23日,武汉的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例全部清零;4月24日,武汉在院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清零;4月26日,武汉市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至此,武汉市在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正式清零。

此时此刻,看到0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情,0是多么可爱的数字,多么珍贵的目标,多么吉祥的符号,鹅蛋脸,笑口盈,拥有0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拥有平安、健康、幸福!这个零来之不易,它的背后,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中国力量、团结的中华民族和可敬可爱的英雄人民。

感谢伟大的祖国!“零”的到来,是中国制度优势的又一次宣示。疫情大考面前,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党中央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迅速组织各方面力量支持武汉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全国一盘棋,举全国之力协调各方,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武汉战疫的胜利,离不开在党的领导下,对全国医疗资源的统筹调拨;离不开在“人民至上”理念引导下,对“四类人员”的应收尽收。多难兴邦,在苦难中我们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从这场苦难中走了出来,切实感受到中国制度下在大战大考中释放的强大的中国力量。

感谢每一位逆行者!“零”的到来,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又一次见证。一方有难,八方来援。武汉战疫的胜利得益于每一位星夜驰援者的不畏风险、挺身而出,在惶恐不安中,我们看到了全国各地的白衣战士不计报酬、无论死生的奉献,看着他们冒着生死与死神争分夺秒地战斗。隔离城市不隔离爱,在武汉人民宅家抗击疫情之时,各级党员干部积极作为,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守牢社区阵地,贴心做好群众服务,筑牢了基层群防群控的防线。大量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积极为武汉捐款捐物,点滴爱心化作涓涓细流,源源不断支持着武汉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武汉这座城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坚强保障,体现了中华民族心手相牵、奋勇抗疫的团结精神。

感谢每一位武汉人!“零”的到来,是英雄之城人民的又一次坚守。经历过这一切,唯有感动。“零”的到来令每个参与过武汉战疫的人激动万分,浴火重生的武汉无愧英雄城市的称号,武汉市民无愧英雄的花冠。自1月23日关闭离汉通道,到4月8日全城解封的每一天,武汉人都在经历着刀与火的洗礼,每日都进行着生与死的较量,身处疫情风暴之眼、严格执行宅家指令的武汉市民为打赢战疫作出了巨大贡献。武汉人民在经过洪水、雪灾之后,在这次疫情中又一次用顽强不屈、团结互助见证了历史,创造了历史。如今春暖花开之际,“零”至而“疫”去,车水马龙的“东方芝加哥”重生,英雄的武汉人民的韧性坚守和付出值得我们铭记。

《76天》抗疫感人的观后感 篇5

四月的阳光更加暖和,人民的笑脸越加灿烂。在全体抗疫志士精诚团结抗击肺炎疫情下,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社会秩序也加快恢复,成绩来之不易。抗疫“考试”临近“交卷”,但国内外疫情防控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境外疫情输入还在持续扩散蔓延态势。所以,要打赢最后防控阻击战还需继续稳抓防控,我们的党员干部们、医护专家们依然不可松懈,唯有保持充沛战斗力继续奋斗,才能答好这张艰难的“疫考”“试题”。

“疫考”时间即将结束,请继续保持充沛战力。战疫“考试”两月有余,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专家积极应战,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战斗精神,接连让病毒败阵下来。但如此高强度、长时间的作战,让他们身心不断受到摧残,战士们久战已感到疲惫,不管是心理上还是心态上,最终乃至行动上都会随着战线的拉长有筋疲力尽之感。但“交卷”时间即将到来,我们要答好最后的“难题”,要打赢最后的攻坚战,唯有在心理上继续保持积极向上,在行动保持充沛战斗力。越是冲锋时期,决战阶段,越要追逐面对不退缩,果敢向前不懦弱,越是艰险越向前,重整我们的英雄精气神,继续冲锋陷阵,让新冠病毒永远在抗疫一线战场烟消云散,最终完美“交卷”,做合格的“答卷人”。

“满分”愿望必将实现,请继续保持英勇奋战。战疫试题尽管难度大,但每个党员干部、医护专家等都希望最后获得“满分”。经过不懈奋斗,全国本地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各地已快速恢复往昔状态,就连战疫中心的武汉也已全面解封,正式“重启”,事实证明,战士们答好了前期绝大部分难题。然而想要获得“满分”,剩下的境外疫情输入“难题”还需要认真“作答”,还需要用心应对,更需要继续英勇奋战。所以,请我们的党员干部们、医护专家们,请继续坚持下去,坚持团结奋战,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做最后的战斗。我们相信,我们的努力必定换来最后的“胜利”,我们的坚持一定会答出“满分”成绩,我们的付出一定会得到党和国家的认可,我们的成绩一定会让人民群众绝对“满意”。

抗疫的感人事迹 篇6

兵种融合,联合保障。参与保障这项紧急航空投送任务的联勤保障部队,组建于9月。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对于部队机关驻地处于武汉的联勤保障部队,不啻是一场检验联勤改革成效的“大考”。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换羽新生的“钢铁联勤”闻令而动,勇挑重担,以高效协同的体系化联合保障,书写了一部必将载入史册的战“疫”诗篇。

使命如山:疫情就是命令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告急。

疫情如火。联保部队党委闻令而动,坚决执行习近平主席和中央军委号令,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第一时间构建疫情防控指挥协调机制;第一时间与地方政府建立24小时联防联控机制;第一时间与湖北省、武汉市对接,全方位推进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等3家医院筹建。

驻地在武汉的中部战区总医院,先期派出两支医疗队,就地支援武汉市肺科医院和武汉市第七医院。

紧急抽组多支医疗队,分3个波次增兵武汉。

1月26日,首批1300余箱抗疫物资运抵武汉;2月2日,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联保部队;2月4日,第一批45名确诊患者入住……

与此同时,联保部队发出组建以来的第一份战斗动员令,全员开启“抗疫时间”,转入“战时状态”——

“我是党员我先上”“恳请组织批准我上战场”……哪里疫情险重,哪里就有党员冲锋在最前沿。

舒纯、王欢,这两名已返家休假的中部战区总医院护士,分别从江西、吉林“逆行”返程,历经18个小时终抵武汉抗疫一线。

洪原城,这名曾奔赴小汤山抗击“非典”的老队员,写下请战血书“国是我的国,命是国的命”,从福建奔赴火神山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1月21日被确定为北京市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之一,承担起确诊患者和重症患者的收治任务……

白衣逆行,众志成城。

2月21日15时,火神山医院34名同志“火线”入党,仪式一结束,他们就套上防护服直奔“红区”……

3月5日,另一场“火线”仪式,再次“点亮”静谧的知音湖畔——联保部队决定,给36名一线医护人员记功,并在救治一线举行庄重、简短、战味浓郁的立功授奖仪式。

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武汉,是这次“大考”中的决胜之地;而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堪称决胜之地的“上甘岭”。

从“集结号”到“冲锋号”——战“疫”,联保部队官兵肩负起如山使命!

勇挑重担:一线保障急如星火

时间,静静流逝;数字,不断跳动。“火神山”的战“疫”时间,从交付使用那一刻就进入“读秒”——

负压病房建成,ICU开始收治病患,医院信息化系统顺畅运转,收治首批45名患者,收治超过1000人……

兵贵神速。随着联保部队运输投送系统的高速运转,天河机场、武汉高铁站成为中国版图上繁忙高效的地理坐标——

大年三十, 450名陆、海、空三军医护人员星夜驰援武汉;

2月1日、2日,航空、铁路、公路机动“三路齐发”,承担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的950名人员抵达武汉;

2月13日、17日,两批2600名医护人员分别通过航空和铁路输送抵达武汉。

驰援武汉的4000名医护人员,大多具备抗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经历。

“兵不预谋,不可以制胜。”为使医疗力量迅速到位,联保部队紧急协调地方相关部门,预先展开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等3家医院的编成、抽组方案和投送计划拟制。

战“疫”中,以“打仗新联勤”理念为导向的保障体系,彰显出快速强大的联合保障能力。

这是1000张行军床的抗疫时间轴——

2月8日17时30分,接到批复,紧急调拨1000张行军床用于支援地方开设“方舱医院”;18时,军事设施建设局启动应急预案;19时,完成物流遴选,协调承运车辆;21时,组织物资装载;24时,连夜发往武汉;2月9日上午,1000张行军床顺利送达目的地。

此外,4000名医护人员、3家新建医院、数量庞大的物资,须臾离不开强大的现金流保障。联保部队财务系统启动财务应急保障预案,畅通资金24小时划拨绿色通道,实现了无接触资金快速保障。

高效,得益于换羽新生的联勤保障新体制,受益的是万千群众。

人民至上: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快!4床危险!”ICU的呼叫声一响,宋勇立马打了个激灵。他疾冲过去,开放气道、给氧、监测心率、推麻药……操作一气呵成。

作为泰康同济医院重症二科主任,宋勇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冲刺——ICU里,一分一秒都是以命相搏。

生命相托,唯有全力以赴。

2月1日,作为火神山医院先期筹备组成员,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组刚下飞机就连夜工作,从个人防护、终末消毒,到感染防控督导、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逐项清、逐个过。

2月9日17时,解放军总医院和火神山医院首次联通5G网络远程会诊系统——

“血氧饱和度突然在93%以下,要多注意,尽早处理,必要时复查胸部CT。”

“D-二聚体高吗?要动态监测凝血功能,防止深静脉血栓。”

……

隔空询问,不放过任何细节。

为保证救治效果,联保部队统筹运用一线专家团队力量,成立联合专家指导组。医护人员还注重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抗疫一线的作用,火神山医院中医工作组主任朱蔚介绍,医院服用中药汤剂的患者达97%。

大年初三,中部战区总医院,经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一名新冠肺炎重症孕妇生下一名男婴。

14天的隔离观察治疗之后,孩子无感染,母亲转危为安。“名字叫壮壮,家长刚起的小名。”望着透明玻璃箱里的孩子,护士长杨新凤的眼角全是笑意。

3月7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刚过完百岁生日的王大爷痊愈出院,创造了抗疫一线的生命奇迹。

每颗种子都渴望雨露,每个生命都值得守护。

截至3月26日,全军63所收治医院开设收治床位近3000张,1万余名医护人员投入一线救治。武汉火神山、泰康同济、妇幼光谷3支医疗力量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6871人,治愈5519人。全军定点收治医院和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7415人,治愈出院5962人。

这标志着军队医护工作者对新冠肺炎病毒宣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同日表示,驰援武汉的4000名军队医护人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人民至上,是子弟兵不变的初心。

4月8日零时起,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这一天,火神山医院医学工程科主任金鑫带领全科人员已进驻“火神山”逾60天。

作为守护生命的“医疗物资摆渡人”,自2月3日以来,他们共安装调试各类医疗设备近5000台,筹措防护物资、医用耗材250余万件。

前线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迹 篇7

武汉市第一医院芦丹:

冲上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能想咳嗽,也可能会有恶心、呕吐的感觉,我尽量轻柔一点,请您忍耐一下。”每次为患者采样之前,芦丹都会轻声提醒。

38岁的芦丹,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已经工作了,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芦丹所在的两个病区,患者最多时有80多名。为减少感染风险,她和另外一名同事包揽了采样工作,“冲上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她累计采样300多次,“我们之前经常做咽拭子采样,但这次疫情是未知病原,我们从无到有慢慢总结经验。”

一次采样平均需要3分钟;但一些耐受力差的患者,中途要反复漱口、休息,最长的一次采样花了10多分钟。咽拭子比普通棉签要长一点,采样之前,要先让患者漱口,然后将咽拭子在患者咽喉后壁用力刮几下。“手上用劲要小心翼翼,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咽喉的刺激。”

从1月21日开始,芦丹一直在隔离病区工作,24小时待命。作为护士长,她还要操心护理排班、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一日三餐、物资保障等工作。

3月8日,芦丹所在两个病区的130多名患者已经全部出院,她又加入了支气管镜小组,对患者开展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等疫情过去,再好好休息、陪陪家人。”她说。

宁德人民医院雷乐莺:

每一次采集,不敢有丝毫疏忽

让患者张开嘴,将压舌板伸进患者口腔压住舌头,然后将棉签小心而迅速地伸进咽部,飞快轻拭。棉签带来的不适感让患者干呕、咳嗽,肉眼难见的飞沫裹挟着病毒扑面而来……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这样的操作,雷乐莺和其他5名组员每天要做近百次。

1991年出生的雷乐莺是福建来武汉支援的国家医疗队成员、宁德人民医院的感染科护师。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她担任A舱咽拭子标本采集组组长。雷乐莺带着组员每天上午8点进入方舱工作,下午4点下班。他们除了要穿上靴套、隔离服、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双层口罩外,还要戴上4层防护手套和全护屏的面罩。“因为穿得厚,感觉憋得慌,手掌被手套勒得轻轻一握都很疼,额头和鼻子上也都会破皮,汗水一浸也很疼。”她说。

每一次采集,雷乐莺都不敢有丝毫疏忽。“如果采集出了问题,导致阳性病例漏诊,不但会影响这名患者,还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疫情传播,后果非常严重。”她说。

3月8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宣布休舱。雷乐莺终于有时间和1岁的女儿视频见面了。

武汉同济医院刘英:

看到患者好转,一切都值得

3月12日上午,武汉华中科大附属同济医院取样室,4平方米左右的密闭房间里,紫外线灯亮起,刘英走出房间,准备休息片刻。“刚做完一组鼻咽拭子采集,需要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小时消毒。”

刘英是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护士,2月5日接到通知后,便主动请缨承担核酸检测的采样工作。身为一线护士,刘英深知其中风险,却选择迎难而上,“看到各地医疗队远离家乡前来支援,作为武汉医护人员,我更义不容辞。”

每一次咽拭子采集,都是一次与病毒的面对面。刘英告诉记者,为患者做鼻咽拭子采集,要用无菌棉签探入到鼻腔内部,在鼻尖到耳垂连线的一半位置处,停留几秒,来回擦拭。“虽然全过程只有短短几秒,但多数患者会感到不适,直打喷嚏,喷溅出许多飞沫,感染风险很大。”

刘英记得,2月5日刚开始做采集时,来了一名60多岁的老年患者,棉签刚伸到鼻腔,就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当时真的有点慌,在脑海里立马回顾了一遍应急处置方案,便战胜了恐惧。”刘英身体往旁边稍微挪动避开,接着安抚患者坚持一下马上就好。

“在发热门诊工作要穿二级防护服,做核酸采样要做到三级防护。”一组采样往往要持续半小时以上,戴上一层防护面屏,原本吃力的呼吸变得更加费力,尽管如此,刘英没有丝毫动摇,“看到患者好转,一切都值得。”

湖北省荣军医院邢利嫦:

咬紧牙关也要全力以赴

“啊——张开口,别紧张。”湖北省荣军医院核酸采样组成员邢利嫦正在发热门诊采样。她的防护面罩被采样对象呼出的热气蒙上了白雾,看不清采样部位,只能再靠近一点。手上的医用手套,让采样工作变得更加艰难,但她并未慌张。

邢利嫦一边耐心安抚,一边凭借实战经验和专业手法,熟练地用棉签擦拭被采样人的咽喉部。她说,采样质量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整个过程要求采样人员精神高度集中,操作程序容不得丝毫马虎。采样前的个人防护要严格按照三级防护标准执行,穿戴必须严丝合缝,不能出半点纰漏。采样工作紧张而繁重,往往几个小时的工作刚结束,又会接到新命令,来不及休整就得紧急赶往下一个采集点。

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精选 篇8

“我是党员,必须带好头”

__平时在工作中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对群众温暖如春、耐心体贴,经他办理的案件,老百姓总是拍手点赞。同时在工作中对年轻干警总是很耐心地做好传、帮、带,经常和大家一起分享好的学习方法和工作经验。提及__同志,单位的同事总是给他冠以“好哥子”的称谓。

疫情就是无声的命令,战“疫”打响后,他带头冲到前线,“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更需要我们共产党员的担当。”从正月初三开始,他顾不得休息,发扬连续作战精神,连续工作20余天,始终在防疫一线坚守岗位不退缩、勇于担当战疫情。

“我是一名志愿者,哪里需要我就冲到哪里”

__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第1号通告发布以后,经历了5.12抗震抢险的他,深知战事吃紧,如何做好保障工作、如何守住执勤线、如何让大家能够更好的支持和配合等等问题出在他的脑海里。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安排,__同志主动在交通干道、高速公路卡点值守。“您好,请问您是从哪儿来?准备到哪去?有无啥异常情况?”__总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重复这样的对话,为了把过往车辆、人员排查到位,中午一桶泡面成了他的“标配”。

抗“疫”工作不断变化,__向党支部表示“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儿,哪里最困难,我就去哪儿!”随后他被安排和社区一道参与疫情防控,成为社区联络人。每天一大早天还微微亮,他顾不得寒冷,早早起来和社区干部一道入户登记、测量体温、张贴宣传标语、巡逻街道、录入信息等等,有时深夜了还不能吃上一口晚餐。疫情期间,他还主动走访居家隔离人员,询问需求,帮助其送快递、送蔬菜等生活物资,微信步数每天都是两三万,俨然成了“快递员”“送餐员”......。

“家人是我的动力也是我的寄托”

这场抗疫中,他和爱人一同投身“战场”,顾不上在家三岁的小女儿,只有送老人家里照看。他深知

“战事”就得舍小家顾大家;与武汉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相比这不算什么,他相信家人能够理解和支持。他提出:“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愿意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愿意用自己的一份付出,换取群众的一份安康,只要一天不战胜“疫”情,我就一天不退让!”

学生作文最感人的抗疫故事 篇9

有一篇报道标题是:“我在抗疫最前线,但我的名字不能告诉你”。24岁女护士在最危险的重症感染区工作,当记者问起她名字的时候,她怎么也不肯说,因为戴着口罩,妈妈认不出来,但说了名字妈妈就会知道,她不愿让妈妈认出而担心,可是24岁在妈妈眼里还是个孩子啊!

2019年12月8日,XX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此拉开序幕。

奋战在一线上的医护人员,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面部都被勒出了深深的痕迹,有的甚至鼻梁磨破,还有的脸上出现浮肿。

当她们脱下口罩那一刻,显的是那么的狼狈不堪,但她们却依旧是那样的美丽,一张张“网红压痕脸”没有造成半点不适感,反而令人肃然起敬,那是一种巾帼的美丽,深深压痕是英雄战“疫”留下的痕迹,微微的伤口是英雄战“疫”最美的印记。

她们也是父母的女儿、孩子的母亲、丈夫的妻子,可面在面对这场战役,她们放下家中一切事物,全力投身抗击疫情战斗中,舍小家、为大家,彰显了新时代巾帼英雄风采。

防疫抗疫感人小故事 篇10

两天前,连续奋战60天的民警吴涌,牺牲在抗疫工作岗位上,年仅51岁。

3月22日午后,利济派出所民警刘晓旭路过三楼寝室时,发现楼梯口的那一间门虚掩着。吴涌躺在床上,被子掉在地上。刘晓旭走进去询问:“老吴,你冷不冷啊?”没有回应。刘晓旭试着一摸,吴涌的手脚冰冷!

“快,叫救护车。”“赶紧做心肺复苏!”“老吴,你快醒醒!”同事们焦急的呼喊声没能唤回他。医生赶到,认真检查后摇了摇头,“他已经走了。”

“这7个日夜,他累坏了。”利济派出所所长祝志超悲痛地说。老吴和两名同事分管两个社区,但由于那两名同事都身患重病,实际上老吴成了“主心骨”。

3月16日,社区居民李某突发精神疾病出现幻觉,自称工资被偷,精神恍惚地来到楼顶平台上。吴涌接到报警赶来,灵机一动,去银行取了元现金,让物业人员扮作会计送到她面前,把李某劝下。接着,吴涌联系街道、区卫健委协调,把李某送进医院,不巧医院当天做消毒,次日才能接收住院。当晚,不放心的吴涌干脆在物业公司的值班室值守,嘱咐李某的女儿:“发现情况不对就给我打电话,千万别耽误了。”直到凌晨3点,他才回到所里寝室眯了一会儿。

3月17日一大早,吴涌又急匆匆地赶到社区。有人见他眼圈发黑、眼睑发红,劝他歇歇。“不能歇、不能歇,咱们赶紧把病人送去住院。”老吴带着李某前往医院办理入院手续,做核酸检测,楼上楼下跑得冒汗,返回派出所时已经天黑,饭点已过,只好泡了包方便面。“我们多一分辛苦,群众就多一分安宁。”吴涌说。

3月18日,他带着安保队员、协管员走进社区巡查。19日,社区收到300份爱心蔬菜。20日,政府发放的爱心鱼到了。共和社区在家的居民有641户,每家一条,要挨家挨户送。而小区里很多门栋没有电梯,上下全靠爬楼。吴涌跑了一趟又一趟。有居民劝他:“哎呀你也不年轻了,让小伙子们送呗。”吴涌说:“我怎么就不能送,要带头才行呢!”

3月22日,吴涌到卡点值守,碰到想违规外出的居民,他耐心地劝返。有居民到派出所报案,吴涌接到通知赶回派出所接待,忙完后可能觉得不适进了寝室休息,却再也没有醒来。

疫情发生以来,周一至周日、日夜连轴转是工作常态。“3月21日吴涌从家中走时,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走了。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关门走了。没想到这竟是永别。”吴涌的妻子刘小琳泣不成声。

吴涌的母亲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并确诊为重症,住进武汉市四医院。坚守岗位的他没法专门照顾母亲,便嘱咐在该院当医生的小弟弟吴波多多用心。老人出院后,他每天打两个电话报平安,哄老人开心。

上一篇:XX年县住建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述学报告下一篇:我深深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