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名篇(共9篇)
一、指导思想:
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组织学生诵读古典名篇的方式,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
二、实施目标:
(一)、低年级段(1-2年级):
1、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词。
2、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注意积累语言,学会用拼音或文字夹拼音的形式把阅读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做填空式读书笔记。字数一年级不具体做规定,二年级要达到100字左右。
3、积累一定的成语、警句;一学期背诵优秀诗文30篇。
(二)、中年级段(3-4年级):
1、阅读著名童话、寓言、故事和浅显的科技文章、儿童报刊、人物传记、历史名著等。
2、诵读优秀诗文,一学期背诵优秀诗文40篇。
3、会做摘录笔记,每周不少于200字。
(三)、、高年级段(5年级):
1、要养成读书看报关心时政的好习惯。阅读面要扩大到文学、史地等内容。
2、学会与文章交流,在了解有关知识的前提下,能用文字或口头等形式表达出自己的热爱、憎恨、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3、每学期背诵优秀诗文50篇。
4、每周做摘录笔记300字。
三:活动安排
(一)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参加诵读活动,语文教师作为经典诵读的主要实施者,图书管理员要为开展诵读活动提供相关的读物和服务,班主任做好协调,所有任课教师共同参与。
121
(二)具体实施:
1、每天早读20分钟的师生共同阅读;
2、每天语文课前3—5分钟的古诗诵读;
3、每天中午学生到校后20分钟的自主阅读和听读;
4、周四的10分钟早会课;
5、3-5年级的学生人手一本专用的读书笔记,三年级开始做抄写摘录式的笔记,四至五年级主要写读书心得、读书简介、读书评论式的笔记。
6、开辟古诗文宣传栏,每周一诗。
7、下发背诵统计表,按进度背诵。
8、举办活动:以古诗词为内容的书法、绘画和古诗文朗诵会等。
(1)各班每学期开展一次“优秀诗文朗诵”主题队(班)会,于学期末评选“读书小能手”若干名。
(2)结合语文中心教研组的有关安排开展活动。
南康市赞贤小学
2008年3月
附课外阅读推荐目录:
第一学段(1-2年级)(部分注音版)
《三字经》《百家姓》《古诗文诵读手册》《绘画儿童歌谣》、《神童诗100首》、《动物故事》《365夜知识童话》《三毛流浪记》 《一千零一夜》《中华歌谣100首》《寓言故事三百篇》《民间故事三百篇》《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精选连环画》《伊索寓言》
第二学段(3-4年级)
《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古诗文诵读手册》《趣味中国历史故事》、《伊索寓言》、《稻草人》《寄小读者》《叶圣陶童话》《儿童古代文学丛书》《山海经》《小兵张嘎》《雷锋的故事》《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三百篇》《发明发现故事三百篇》《益智故事三百篇》《东周列国故事新编》《西游记》《中华上下五千年》《新编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小品》《希腊神话和传说》《爱的教育》《木偶奇遇记》《一千零一夜全集》
2第三学段(5年级)
《论语》《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世界伟人传记》、《古诗文诵读手册》《小溪流的歌》(上、下)《上下五千年》《中华当代少年小说丛书》《时间机器》《世界五千年》《寄小读者》《水浒传》(少儿版)《三国演义》(少儿版)《聊斋》(少儿版)《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希腊神话》《苦儿流浪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福尔摩斯探案集精选》、《唐宋诗词选读》《格列佛游记》、《哈克贝利·劳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23
在学生掌握了生字新词, 读通并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之上, 如何才能让他们在课堂上经历一次“百感交集的精神之旅”, 使船长这个英雄形象血肉丰满地呈现在他们面前呢?在设计第二课时教学时, 我确定了如下两点教学目标: (1) 营造平等的师生对话氛围, 紧紧扣住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船长哈尔威在指挥救援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 (2) 深度开发文本, 挖掘语言训练点, 与“船长”进行心灵的对话,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洗礼和人生的启迪。然而, 由于学生生活阅历较浅, 要让其深刻领会船长哈尔威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 显然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对于这一点的深度开发, 将是决定学生感受文字温度、彰显课堂力度的关键所在。鉴于以上思考, 我这样设计《船长》的第二课时教学:
一、创境渲染, 披文入情
情境作用于人的感官, 可以产生一系列心智活动。所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创设情境, 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激活思维、接受知识, 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动机、增长知识, 在审美的体验中丰富感受、陶冶情感, 在多样的活动中开阔视野、展现个性,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船长》一课脉络清晰———“遇险、救援、殉职”三部分内容环环相扣, 而且情节生动具体、扣人心弦。选择扣险入境出于两点考虑:首先, 不打破文章的整体感, 让学生完整地解读文本, 将局部和细节与主题有机联系起来, 涵泳沉潜于作品中的意蕴;其次, 体会“险”是感悟船长临危不惧、沉着果敢等优秀品质的情感之基,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缺乏情感的认知是机械的、表层的、苍白的、短暂的。学生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 才能得到认知的力量, 引起积极的注意、深入的思考和持久的记忆。考虑到课堂时间、课堂结构, 三部分显然不能平均用力。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学情 (他们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经验与能力) , 这一部分我采取了以读代讲的方式, 抓住“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等重点词句, 通过引读、评读、想象读等形式, 让学生体会当时情况的混乱与紧急, 以引起学生的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下文, 并引领他们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二、整体感知, 质疑定标
整体入手, 找准教学的有效切入“点”是避免“散读文本”的好办法。文本从哪里切入最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到两个字, 一个是“情”, 一个是“采”。“情”就是思想感情, “采”就是语言文字表达。《船长》一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是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 其中第25自然段是作者对哈尔威船长的指挥的评价, 在整个“救援”部分, 可谓是“情采合一”之处。找准了文本的切入口, 又该如何组织教学呢?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认为当下的阅读教学应从关注教的活动转向关注学的活动, 正如课标中所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只有当学生通过阅读、感知、思考, 有了“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时, 才能真正积累知识、感悟事理, 进而受到美的熏陶。
基于以上考虑, 在学生扣险入境的基础上,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 船长哈尔威面临着他人生当中最严峻的一次考验。他是如何指挥的, 作者维克多·雨果对他的指挥又做出了怎样的评价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第6耀28自然段, 找出作者评价的这个自然段。”从整体入手, 研读第25自然段, 让学生初步感知船长的沉着镇定、威严果敢、周密细致, 进而让学生带着“课文是如何具体描写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的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这场救援”的疑问去探究, 这是从内容感受、认同、内化的角度去考虑的。
三、体悟思辨, 叩击文本
阅读教学要避免“浅读”“窄读”“泛读”, 让学生不仅知道作者“写了什么”, 还要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这就需要教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倾听文本, 去解开文本语言的密码。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抓住教学的重点, 抓住一个个细节, 抓住一个个关键性的词语, “千百次地读”“千百次地问”。只有在重点处琢磨品味, 慢工浸染, 才能避免蜻蜓点水, 走马观花, 才能真正走进文本, 走进特定的环境之中, 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 也才能深切体会到作者逼真的描写, 形象的刻画, 从中获得写作方法上的启示。
《船长》一文中哈尔威与船员的对话是整个救援场面中最为经典的一段, 对于这部分的教学, 若仅仅是通过朗读指导, 来感悟船长的人格魅力, 课堂显然是苍白的。因为高年级学生的朗读应该建立在有一定思维深度的感悟、体验、揣摩之上, 而不能重模仿、多技巧、偏说教。如何进行有思维含量的深度开发呢?比如一句“够了”就很值得推敲。在这儿我设计三个问题:第一, 如果还像刚才那样乱下去, 时间真的够了吗?第二, 时间有可能不够, 船长为什么还要说够了?第三, 惊慌失措的人们从哈尔威船长的这一句“够了”之中都听到了什么?提问的本质是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维, 追问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进行更多的冷思考。在不断地追问中, 一位自信、果敢、经验丰富的船长形象便凸现了出来。
四、深入对话, 涵泳升华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 而这种交流除了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 除了走进主人公的精神深处, 还要让学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将个体的阅读体验和同学、老师分享, 这是语文教学对于语言表达和个体思维训练的基本要求。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融入小练笔, 常常会使理解和运用彼此交融, 使阅读教学变得丰盈、灵动。它不仅能使学生的心灵在阅读中自由翱翔, 对文本产生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还能激活思维, 丰富想象, 进而促进学生语言的生成与发展。
本课训练语言和思维的可生成点很多, 我瞄准了《船长》中这样一段描写:他一个手势也没有做, 一句话也没有说, 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细细读来, 作者在这里好像运用了中国山水画技艺中的“留白”艺术, 在追求一种“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文学感染力。虽然船长沉默如雕塑, 但他的内心世界一定是丰富深沉的, 那些潜藏在文字之中的细微声响, 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而读者读到这里时, 内心的弦一定被这尊雕塑所拨动, 有话要说而又感觉难以言表。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哪怕我们根本不吐一字, 而只是倾听或者阅读, 这时候我们也总是在说话的。”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想娶一位公主,而且必须是一位真正的公主。他走遍了全世界,到处去寻找这样的公主,可是不管走到哪里。却总是寻觅不到他所要找的,一路上还遇到了不少麻烦。公主固然多的是,只是真假难辨,他不能判断她们是不是真的,他总觉得她们有些地方不那么像是真的。于是他只好又回到了家里,因为他一门心思想娶一位真正的公主。
有一天晚上,忽然之间来了一场可怕的暴风雨,一时间电光闪烁,雷声轰鸣,大雨倾盆而下。就在这样坏的天气里,城门上传来了敲门声。老国王便亲自走过去开门。
门外面站着一位公主。
可是天哪,暴风雨把她弄成了一副什么模样!雨水顺着她的头发和衣裳哗哗地往下淌。从她的鞋帮里流进去,又从鞋跟里淌出来。她说自己是一位真正的公主。
“好吧,我们很快就会弄明白的。”年老的王后这么想道,但是她嘴上却一声不吭。她走进卧室,把床上的床单、床垫和所有的卧具统统拿走,在床板上放了一颗豌豆。然后她拿来了二十张厚厚的床垫铺在这颗豌豆上,又在这二十张床垫上再铺上二十张羽绒床垫。
那位公主便躺在这张床上过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大家问她睡得好不好。
“哎哟,睡得糟糕透啦!”她回答说,“我几乎一整夜都不曾合过眼。真是天晓得那张床上到底有点什么东西,我明明觉得自己躺在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上面,害得我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真是可怕极了。”
这样一来,大家都明白她才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因为隔了二十张厚厚的床垫还有二十张羽绒床垫她依然可以感觉到那颗豌豆。
只有一位真正的公主才有这样娇嫩的皮肤。于是王子娶她为妻。现在他知道了,他得到了一位真正的公主。
那颗豌豆被陈列在艺术博物馆里,如果没有人把它偷走的话,直到现在还可以在那儿看到它呢。
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选自《安徒生童话》)
解读词
童话是安徒生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显然不是!
为什么安徒生却在篇尾刻意强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呢?
这就是安徒生的逻辑!
童话是善良与善良的应和,是美与美的邂逅,是高贵与高贵的相遇。
王子是高贵与善良的代名词,他拒绝虚假,他要寻找“真正的公主”,但他走遍了全世界,却总是寻觅不到自己所要找的真正的公主。不但没有找到,还“遇到了不少麻烦”。
中国的《诗经》也有类似的吟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故事难道就以王子寻找不到真正的公主结尾吗?如果不能制造惊奇,那就不是童话了,更何况是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童话呢!
安徒生运用了奇妙的想象,为王子寻找到了真正的公主。
“隔了二十张厚厚的床垫还有二十张羽绒床垫她依然可以感觉到那颗豌豆”,甄别真假公主的方法,竟是如此独特!
结局是“王子娶她为妻”,因为王子“得到了一位真正的公主”。
童话写到这里,的确是写给儿童读的。
但是篇尾的两段文字,却是安徒生为这个世界的成人写的,当然也是为他自己而写的。
“那颗豌豆被陈列在艺术博物馆里,如果没有人把它偷走的话,直到现在还可以在那儿看到它呢。”这是为了让儿童坚信童话的真实吗?有这个因素。不过,我倒更愿意相信这是安徒生对我们的一个提醒,“被陈列在艺术博物馆里”难道不是一个奇妙的隐喻吗?它告诉我们王子与公主的爱情的见证物只能存在于“艺术”的想象中。“如果没有人把它偷走的话。直到现在还可以在那儿看到它呢。”假如被偷走了呢?
“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越是这样表白,越表明《豌豆上的公主》只是彼岸花、水中月、雨后虹。“真实”其实就是不真实。童话从某种角度上说。是由一句句反语构成的。
现实是冷酷的,童话才是安徒生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现实生活中的安徒生,爱情之路异常坎坷,他曾毫无希望地痴迷过瑞典歌剧皇后詹尼·琳德,但结局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安徒生一如《豌豆上的公主》开头中的王子,渴望与高贵的灵魂结伴,却一直没有回声,在爱河的沙滩上安徒生留下的只是他终生独行的脚印。
卡夫卡曾说:童话都是流血的。
如若不信,就去读读安徒生的童话,再读他的自传《真爱让我如此幸福》吧!
幸运的是,安徒生的《豌豆上的公主》这粒“豌豆”,不需要保存在艺术博物馆里,因为它已经在无数个国度的读者的心田中生根、开花、结果!
二穷人[俄罗斯]托尔斯泰
渔家小屋的炉火旁,坐着打鱼人的妻子冉娜,她正在缝破旧的船帆。风在门外尖叫咆哮,海浪在岸边飞溅、摔碎、嚎叫……外面又黑又冷,海上肆虐着风暴,可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舒服又温暖。夯土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炉火还未熄灭,碗架上的餐具闪着亮光。在怒海的呼啸声中。五个孩子在放下的床帐中熟睡。打鱼人早起驾着自家小船迟迟不归,渔家女听着海浪轰鸣风在号啕,冉娜心中害怕。
年久的木钟喑哑地敲出十点、十一点……丈夫仍未归来。冉娜在沉思。丈夫不惜力,在寒冷风暴中去打鱼;她也从早到晚做着活。可又怎样?勉勉强强能糊口。可孩子们还是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他们吃的不是小麦面包,有黑麦面包够吃就不错了。菜可只有鱼。“唉。感谢上帝,孩子们倒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冉娜想着又倾听着风暴的声响。“他现在在哪儿呢?保佑他吧,、上帝啊,发发慈悲吧!”她一边说一边画着十字。
睡觉还早,冉娜站起身,往头上披一条厚披巾,点起风灯走出家门,她要看看海是不是静了点,天是不是亮了点,灯塔是不是亮着,丈夫船上的灯是不是看得见了。可海上什么也不见。风撕扯着她的披巾,又用断落的什么东西敲击着女邻居家木屋的门。于是冉娜记起她昨晚就打算去看看病倒的女鄰居。“也没个人照看照看她。”冉娜想着,敲敲门。她仔细听着……没人应门。
“寡妇真难啊!”冉娜站在台阶上想,“孩子倒不算多,两个,可全要一个人想办法。这会儿又生起病!唉,寡妇真难啊。我进去看看她。”“喂,大嫂子!”冉娜叫道。“不会出什么事吧?”她想着推开,门。
屋子里又潮又冷。冉娜举起灯,想看清病人躺在哪里。可最先投入她眼帘的是正对着门的床,床上是她,女邻居,那样寂然不动地仰躺着,只有死去的人才会这样。冉娜把灯再拿近些。是的,这是她。头向后仰着;冰冷发紫的脸上留着死的安宁。苍白无生气的
手似乎伸出去要拿什么,从褥草上垂落下来。就在这儿,离死去的母亲不远,两个卷发胖颊的小孩盖着条旧连衫裙睡着了,他们蜷缩着身体。金发的小脑袋紧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前还最后用旧头巾包好他们的小腿,拿自己的连衫裙盖好他们的身子。他们的呼吸平稳安宁,他们睡得又甜又沉。
冉娜取下睡着孩子们的摇篮,用披巾裹紧他们抱回家去。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她怎样并为什么做了这件事,可她知道她不能不这样做。
回到家她把睡熟的孩子放到自己孩子身边,忙忙地拉上床帐。她脸色苍白而激动,好像受着良心的折磨。“他会说什么呢?”她自言自语说。“五个孩子可不是开玩笑的,为他们他还折腾得不够吗?……这是他来……了?……不,还不是他!……可我为什么抱回来?……他会揍我的!也揍得在理,我也该揍。这是他了!不是!……唉,也好!”
门响了一声,像是有人进来,冉娜颤抖一下从椅子上欠起身来。
“不是。又没人!主啊,我为什么这样做?……现在我还怎么敢看他的眼睛?……”冉娜陷入了沉思,久久坐在床边。
雨停了,天亮了,可风依旧在呼啸,海依旧在号啕。
突然房门大开,屋里撞进来一股新鲜的大海气息和一个肤色黝黑的高个子渔夫,身后拖着水淋淋的撕破了的渔网,他走进来幸福地说:
“瞧,我回来了,冉娜!”
“啊呀,是你!”冉娜说着又停下,不敢抬眼看他。
“吓,这一夜真够受的!真可怕!”
“是的,是的,天气太可怕了!捕鱼怎样?”
“糟透了,彻底糟糕!什么也没捕着,只撕破了网。坏透了!坏透了!……对了,告诉你,这天气真够厉害的!我好像想不起经过这样子的夜晚。哪还顾得上捕什么鱼!上帝保佑,能回家已经不容易了……喂,我不在,你干了些什么?”
渔夫把网拖进屋,坐在火炉旁。
“我?”冉娜说着脸发白了,“那我还……我坐在家忙针线活……风号叫得那么凶,我害怕起来,为你担心。”
“是啊,是啊。”丈夫咕哝着说,“这天气是鬼得很,真糟透了!你还会有什么办法!”
“你知道吗?”冉娜说,“女邻居西蒙娜死了。”
“真的?”
“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的;多半是,昨天。她死得痛苦,光为孩子,就够她痛心的了!俩孩子——可还是小不点呢!……一个还不会说话,一个刚学会点爬……”
冉娜不吭声了,渔夫皱紧眉头,他脸上流露出严肃、关切的神情。
“嗯,这是个事儿!”他说着搔搔头,“嗨,能做些什么呢!只好领回来,不然醒过来,怎能让他们和死人在一块?嗨,还能怎样,总有法子熬过来的!你倒是快去呀!”
可再娜一动也不动。
“你怎么啦?你不愿意?你出什么事兒啦,冉娜?”
“他们已经在这儿了。”冉娜说着拉开床帐。
(选自《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选》)
解读词
卑微而圣洁的灵魂
杨绛于她的《(巨人传)序》中说:“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播送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
托尔斯泰于他逝世的前两年(1908年)创作的短篇小说《穷人》,就是对文学家杨绛这段评论的最好的解说词。
渔妇冉娜是渺小的,她的出没于风波之中生死悬于一线的丈夫也是渺小的,他们的确都是俄罗斯“万千生灵”申的最渺小的两个个体生命。他们卑微,他们是俄罗斯沙皇专制统治下的那座“金字塔”最底层的人。
托尔斯泰于小说中极力渲染了他们生活的极度贫困与生存状态的极端恶劣。冉娜织的是“破旧的船帆”,他们住的是“小屋”,用的是“年久的的木钟”。脚下是“夯土的地面”,他们的儿一女“不论冬夏都光着脚”,他们一家吃的全是“黑麦面包”,家庭的顶梁柱渔夫即使是狂风怒号的日子也要出海捕鱼,以维持全家的生计。
他们痛苦,但小说的字里行间却没有出现他们的呻吟声、诅咒声,也没有出现他们愤怒的表情。破屋中有的是“舒服又温暖”,有的是五个孩子熟睡的甜蜜,有的是渔妇冉娜暴风雨之夜对出海未归的丈夫牵挂的深情,有的是对上帝的祈祷的虔诚——“唉,感谢上帝,孩子们倒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他们渺小,他们卑微,但他们没有卑微地活着。
他们活在亲人的爱中,活在对命运的忍耐中,活在对神灵的绝对信仰中。
托尔斯泰从他们的灵魂中看到了神的存在,感受到了圣洁的光芒。
一对挣扎于饥饿线上的渔夫渔妇,一对被命运之神几乎推到了悬崖边上的渔夫渔妇,却选择了收养两位孤儿。
哲学家罗素曾说:“三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一切伟大的作家都有着一颗高贵的灵魂,托尔斯泰之所以是伟大的,就因为他也和罗素一样有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他注视到了俄罗斯那块土地上的万千呻吟着的穷人,他一生都在思考着如何拯救他们。他曾在他的《忏悔录》中真诚地描述了他的这一心灵轨迹。他曾认为作家是有高贵灵魂有信仰的人,但他很快发现:“几乎所有献身于这一信仰的人,即作家。都是不道德的人,而且大部分是坏人,性格猥琐,比我以前放荡不羁和当军人的时候见到的要低下得多。”正因为他不能宽恕这些所谓的艺术家一方面过着堕落的生活,一方面又宣扬什么道德,他曾与屠格涅夫一度失和,以致于要进行决斗。
谁是救世主?他也曾将目光投向神学家、僧侣长老、东正教主,但在他们的身上托尔斯泰也没有找到生命的答案。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说:“这些信教的人,和我完全一样,生活富裕,竭力扩大或维持这种富裕,害怕贫困、痛苦、死亡,而且像我和所有我们这些不信教的人一样,活着是为了满足淫欲,如果不比不信教的人更坏,那也是同样地糟。”托尔斯泰为自己惊世骇俗的言论也付出了代价,1901年2月,托尔斯泰被俄罗斯“神圣宗教会议”革除教籍,这就是托尔斯泰的墓前没有十字架的原因。
托尔斯泰不仅剥去了假艺术家的画皮,让装扮成人形实则为魔鬼的虚伪的教士现出了原形,他更将矛头对准了俄罗斯的最大的恶魔——沙皇。就在他辞世的前两年,他还写下了轰动全世界的抗议沙皇残暴地镇压人民反抗的檄文——《我不能沉默》。
托尔斯泰在他自己的阶级中没有找到拯救“穷人”的救世主,于是他转而和“贫穷、朴实、没有学问而有信仰的人”接近,他看到了“穷人”的日子虽然是在繁重的劳动中度过的,但“他们对生活不像富人那样不满,他们那些人接受病痛、悲伤而丝毫没有表示不理解,也不反抗,而是安详、坚定地相信,一切都应该是这样,不可能是另一种样子,所有这一切都是善(《忏悔录》)”!
小说《穷人》中的渔夫渔妇,就是托尔斯泰眼中的至“善”的人!
至于这篇短篇的笔法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很值得一提。
托尔斯泰的对比手法运用得是那么娴熟,冉娜“舒服又温暖”的小屋与邻居西蒙娜“又潮又冷”的小屋作对比,对比中让读者感受到有了爱的家,即使是破屋寒窑也依然温暖,从而有力地烘托出了作者的“爱,才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的信仰。
托尔斯泰的细节刻画也是极为传神的,死去的西蒙娜“苍白无生气的手似乎伸出去要拿什么,从褥草上垂落下来”,原来她临死前“还最后用旧头巾包好他们的小腿,拿自己的连衫裙盖好他们的身子”,伟大的母爱就在这一个个细节中尽情地展现了出来,读到这样的文字谁不会潸然泪下!冉娜将邻居的孤儿抱回家之后,怕被丈夫回来责备的心理描写更是细腻逼真。
小说的结尾,是借冉娜试探丈夫的问话使情节延伸下去,这样的情节设计将渔夫美好圣洁的内心世界也同样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7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7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9、三千功名尘与土,八千里云和月。——岳飞
8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81、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高明
8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8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8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85、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8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8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传承华夏文明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它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用语用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做好“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一)抓住学生的最佳记忆期,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学生诵读诗文经典,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活跃思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活动要求
(一)广泛宣传经典诵读的目的意义,不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取得社会、家长的支持。
(二)各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抓好过程管理。(三)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诵读,自然成诵。不定诵读指标,以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
(四)各班要结合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评选诵读小能手活动和诵读经典竞赛等,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深化。
(五)各班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势,发挥多种功能,让孩子在活动中诵读。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课内或课外的经典诵读内容及《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等,具体篇目和朗读形式自定,朗读时间限定在6分钟以内,比赛时要求脱稿。
四、组织开展全校“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一)参赛对象 全校1----6年级学生
(二)比赛程序 1.初赛
各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此基础上,定于12月20日至21日组织进行初赛,利用校内语文活动课或班会课分小组进行选拔,指导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确定决赛参加对象。
2.决赛
决赛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时间初定为2012年元旦前。地点在四层会议室。
(三)比赛规则 1.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2.诵读作品自选,但必须是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3.参赛班级必须脱稿朗诵。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4.参赛班级比赛时间限制在8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5.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总之,我校将以这次比赛活动为契机,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全校掀起中华经典诵读的热潮,真正让广大师生阅读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
六、凤山小学“中华经典朗读比赛”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陈增兴校长
副组长:卓诒恭副校长、肖应强副校长
成 员:教导处、德育处、教研组组长、各班语文教师、班主任(负责本班的具体参赛选手的选拔、培训和指导及各班的安全)
凤山小学“中华经典朗读比赛”活动评审委员会: 评委:各位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
凤山小学
诵读品味经典,经典浸润人生 摘 要:“经典诵读”是将经典和诵读完美结合,经典是内容,诵读是形式。经典诵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可以概括为:
一、经典诵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体现语文教育的工具性;
二、经典诵读提升学生人生品位,彰显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三、经典诵读培养训练学生语感,呈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
关键词:经典 诵读 工具性 人文性 民族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并阐述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著名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倡议开展“经典文化建设”,“诵读经典”活动在全国风起。何谓“经典”,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这样写道:“经者,恒久之圣道,不刑之源教也”,而“典”,一般理解就是典范。按刘勰的解释,“经典”表述的是天地、宇宙恒久的规律,是我们祖先对万事万物所总结出的真理,是历代先辈智慧的结晶。
中国有句俗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钟为永先生在《语文教育心理学》中说:“朗读是一种眼、耳、口、脑同时并用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活动。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是表现情感,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技巧。朗读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和领悟;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欣赏水平和表达能力。朗读是诵读的前期阶段,反复读以至成诵,则达到更高层次——诵读的境界。”私塾先生授课时用的最多的就是诵读法,很多研究古今教育的学者都对此做过陈述,强调诵读的重要性。宋灏江先生在《古为今用,贵在取舍》中准确归纳评价了诵读法的作用:“这种方法是人们准确把握语文教学规律的具体表现,诵读激活思维引起联想,增强语感,陶冶情性。”
诵读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而诵读的主体是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这就形成了“以诵读辅经典,以经典助诵读”的模式,将经典与诵读完美结合,即“经典诵读”。经典是内容,诵读是形式,没有内容就没有形式,没有形式也就没有内容,只有将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才能真正具有价值。
一、经典诵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体现语文教育的工具性
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的识字量大增,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大大提升,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思维能力。诵读一部经典,可以认识数千个汉字,并且能奠定学生良好的语文基础。胡适先生回忆说:“我四岁时,就读父亲所作的诗,五、六岁上私塾还是读古文,大概在十一岁时我已经能够自己看古文书了。我看《纲鉴知易录》,又看《御批通鉴辑览》,并点读《资治通鉴》,这便是我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步。”诵读经典可以增加语言的积累。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说:“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地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的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语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览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景,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境界又可层楼而上。”可以看出,经典诵读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且终身受益。
经典诵读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力。“经典”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容使得它的鉴赏价值经久不衰。经典作品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低俗作品所无法比拟的,经典诵读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方面很有价值。
二、经典诵读提升学生人生品位,彰显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现实生活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书籍阅读量的减少,造成了文学语言的缺失和文学语言语感的陌生。网络带来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快捷式、浏览式,只需迅速抓住主要信息,无须逐字去看,更不要求准确,直接导致高中生在阅读时无法沉静、难以专注。
有识之士追问:为什么我们培养不了大师,大师其实是由深厚的人文素养积淀而成的。因此,具备广博的知识素养和良好的人文素
养应当成为我们的培养目标,这是基础教育应该思考的问题和担负的责任,而经典诵读正是承担了这样的责任。
经典代表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健康的最佳食粮。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学到传统文化知识,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更重要的是能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我们学到了“仁爱”;从《鱼我所欲也》中,我们学到了“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洁洒脱形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着学生的心田,奠定了学生的人生根基。诵读经典,让学生懂得了真、善、美。
三、经典诵读培养训练学生语感,呈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高度重视经典诵读,学生的语感能力普遍得到有效培养。白居易十五岁写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王勃弱冠之年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杨雄的“读千赋”,杜甫的“破万卷”„„无一不是通过吟诵经典的方法来学习练就的。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家们认为教材应选择经典,教法应倚重朗读、诵读。中国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重朗读、重积累、重语感。古人在儿童习得语言时并不强求理解文章,而是强调诵读和记忆,这是非常科学的。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教育家朱光
潜先生认为:“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的,当时虽不甚了解,现在想起来,不断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
经典诵读符合语感培养规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经典内容的深刻性,使得学生的感悟不断加深乃至终身受用。正如诗人冯至所说:“我在童年时背诵过一部《论语》,半部《诗经》。当时的确很痛苦,可是成年后渐渐了解其中的含义,也像吃橄榄一样,苦后有余甘,如今我并不后悔在儿时读了那一部半书。”第二,由于“经典”内容的美妙性,使得学生对其兴趣大大提高,愿意花大量时间来诵读。在诵读过程中,经典的优美语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对经典中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从而能够进入“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美妙境界,形成语感。
我们在教学上应该向古人学习,要重经典,重诵读,重积累,重感悟。在教材方面,应当多收录经典,不仅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在教师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经典积累,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学生共同进步。在教学方面,“经典”教学多采用诵读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去朗读去感悟。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章,理解含义,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知,让学生直接迅速地体会语言的优美、含义的深刻。经典诵读在于“读”,我们利用晨读、午读的时间开展了自由读、表演读、配乐读等不同形式的诵读,每年的校园艺术节、书香文化读书节,均安排了经典诗文配乐诵读节目,为平日在各项经典诵读活动中的优秀者和活跃分子提供展示的舞台,为全校师生提供了经典诗文诵读的视听盛宴。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独特的诵读体验,调动兴趣,提高诵读实效。
在经典诵读实施过程中,我们积累形成了校本教材。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浩如烟海,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他们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内容,由浅入深,由少到多,不断丰富。同时也将经典诵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着力挖掘经典中的意境美、韵律美、思想美,并把它们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我们把相关经典的图画与书法作品张贴在教室、走廊以及宣传栏中,投入专门资金建成江苏苏中苏北地区首座古典诗词碑刻长廊、《论语》碑刻长廊,让学生在浓郁的人文环境中,接触经典、了解经典、感悟经典,接受经典的熏陶、感染,在耳濡目染中获得修养的提升。
什么是“经典诵读”呢?即指在人生记忆中的黄金时代, 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 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化积淀的大国, 在灿若星河的历史长河中, 孕育了不可枚数的文化巨匠, 他们用思想和智慧凝聚成一部部不朽的经典, 弘扬和传承了中国最优秀的文化精髓, 为我们留下了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这些经典, 蕴含了古人洞察天地、感悟自然的心得和处世为人的哲学, 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诵读这些经典诗文, 对于拓宽学生的眼界和胸怀、提升其气质和品格具有深远影响。
一、诵读经典,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中国文化经典博大精深, 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 学生诵读经典, 能加深其对祖国源远流长文化的认识, 体验和感知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由于小学生的记忆力正处于训练、养成阶段, 座椅很合适“熟读”成诵。时间长了, 相信他们势必会达到“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而文言与白话, 是母子关系、根叶关系、源流关系。培养语感是小学阅读之关键。比如诵读历史故事, 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之源远流长, 体会中华文明之灿烂辉煌, 了解中华文明对全世界的深刻影响, 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诵读《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篇章, 可以让学生体会古人的“仁爱”思想;诵读《老子》《庄子》, 又可让学生体会古人的博学和深邃;诵读唐诗宋词, 可让学生在体悟古人忧国忧民情感的同时, 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通过诵读经典, 可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对人生进行定位, 建立个人理想信念、人生价值与社会的联系, 从小树立要通过从事某种事业为祖国、为社会民众服务的思想, 明白奉献社会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职责, 懂得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这既是国家对自己的要求, 也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二、诵读经典,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在儿童天性未污染前, 善言易入, 先入为主, 待其长大而不易变, 故人之善心、信心和优秀品质须在幼小时培养。纵观历史上圣贤伟人的成长历程, 哪一个不是历尽艰辛、饱经磨难?孔老夫子自幼失怙, 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教育成人, 最终成为至圣先师;文天祥从小刻苦研读, 历经艰辛, 最终高中状元, 成为国家栋梁, 舍身救国的美誉流传至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更加富裕, 多种因素造成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选择经典名篇让学生诵读, 引导学生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交流, 从字里行间体会古人的成长历程,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染与熏陶, 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敢于成功不骄傲、面对挫折不气馁、适度表现不自负、学会宽容不嫉妒的优秀品质, 从而形成健全人格, 树立坚定信念, 立志做一个追求真善美、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三、诵读经典,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是在长久的感悟和熏陶中逐步形成的。一方面伴随着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推敲、运用, 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修炼, 而且在无形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另一方面诵读经典不仅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 还能丰富人的内心世界,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实践证明, 诵读经典可以对培养学生的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逐渐感悟“做人”的道理, 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四、诵读经典, 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经典诗文所具有的大境界、高品位, 无疑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 还是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 类似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再者, 传统的经典诗文, 穿越时空, 却历久弥新, 其语言表达上的独特魅力, 让学生在朗诵中既能感受其语言之美, 又能受到美的熏陶、感染, 审美情趣自然会生成。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和推进, 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教育的一部分, 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是复古, 而是一种真正有效的教育手段。诵读经典, 以多种形式引领儿童在轻松愉悦、和谐温馨的氛围下唱念背诵, 在不知不觉中识字、拓展知识、陶冶情操, 以中国文化宝典开启学生的纯洁心灵、开发学生的心智, 让学生从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完美人格, 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这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育人工程。我们坚信, 通过我们的努力, 中华古代的圣贤品格必将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复活,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必将在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中开花结果。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化积淀的大国, 在灿若星河的历史长河中, 孕育了不可枚数的文化巨匠, 他们用思想和智慧凝聚成一部部不朽的经典, 弘扬和传承了中国最珍贵的文化精髓, 为我们留下了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这些经典, 蕴含了古人洞察天地、感悟自然的心得和处世为人的哲学, 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诵读这些经典诗文, 对于拓宽学生的眼界和胸怀、提升气质和品格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诵读经典,人格,培养
参考文献
[1]裴丽丽.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 (21) .
一、巧用时间,精选内容,诵读经典
落实课时诵经典,每周安排一节诵读课,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诗文。我一般利用每周两次的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上诵读指导课,指导学生读得准确,读出语感,读出情感,读出美感。还有每周两次的午间小课,也是我可以利用的时间,抑或是语文课前的三分钟,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其实背一首诗背一句《论语》中的经典语句,有个三五分钟也就够了。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我还利用家校平台,发动家长积极支持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人人拥有经典读本(我把诵读的内容上传到家校平台上,家长配合下载),保证学生每天诵读经典20分钟。内容可以是《论语》《三字经》,抑或《弟子规》《千字文》,或是唐诗宋词和四大名著中的经典片段……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一个片段,贵在坚持。我觉得诵读经典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让孩子们在润物无声中与名作为伍,与经典同行,让经典从学生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二、引导巧背,循序渐进,诵读经典
厚积而薄发,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经典诗文,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巧背,实现量的积累。如将诗分为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言志诗等。引导学生根据意思背,更能促使他们分类清楚,背得更多。在指导学生背诵《论语》《三字经》等时,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经典的含义,结合讲解其中一些经典的故事,播放一些视频。在学生背诵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创设一种吟诵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地背诵。比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时,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在教学生朗诵时,一定要专心熟读,不要急求背诵。一遍又一遍,全身心投入地读,有滋有味地读,在读中享受,在读中深化,慢慢达到背诵的效果。
三、开展活动,激发兴趣,诵读经典
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是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经典诗文诵读训练的关键是动之以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开展活动,为学生学习经典诗文注入强有力的动力,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其形式大致有如下几种。(1)诗歌擂台。在班上定期举行多种形式的背诵比赛活动,如两人赛、小组赛、男女赛、师生赛,还可以限时背、轮换背、接龙背等形式激发学生背诗的积极性。(2)诗歌欣赏。利用班上的投影等教学设备,播放配乐、配画的诗歌音像片子,让学生从动人的画面上,从传情的乐声中,想象、体味、感受古诗文的艺术魅力。(3)诗歌朗诵。在班上开展每天“课前一诵”的活动,让学生按学号轮流上讲台背诵一首诗并讲讲自己的理解赏析等,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4)诗歌健体。精选一些短小精辟、节奏感强的诗词,利用课间活动时间,让学生在跳绳、踢毽子的同时,拍手击掌吟诵,如“……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等。学生乐此不疲,激发诵诗的兴趣。(5)诗歌活用。让学生学有所用,在愉快的活动中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在学生、家长、老师中开展“见面送首诗”的活动,每天早起晚睡送家长一首诗,上学放学送老师一首诗,课间送同学一首诗。这种送诗活动,可以起到加强学生对所学古诗的理解、记忆作用。还有在作文、说话中鼓励学生多引用诗词警句,让自己的表达产生引人入胜的魅力,让学生更加热爱经典诵读。
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诵读经典,将会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加厚我们的人生底色,为我们的人生奠基!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手把诗书,或高声放歌,或低声微吟,在唐诗宋词的天地里心驰神游,在诸子百家的殿堂里领略经典的魅力!享受经典给予我们的诗意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
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学校根据嘉峪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嘉峪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嘉文明办发„2012‟44号)文件精神,特制定大唐路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暨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每天只需5至10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我校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本》中的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会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惠及孩子的一生。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诵读内容:
《中华经典诵读本》(校本教材)一年级37篇(首)(《弟子规8篇》)二年级31篇(首)
三年级62篇(首)
四年级33篇(首)
五年级13篇(则)
六年级13篇(则)
四、具体实施
(一)诵读时间
1.保证每天除英语以外的晨读时间,形成习惯,随到随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每节课可前一分钟。
3.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后十分钟即4:30~4:40。3.充分利用诵读、综合与品德(综品)课。
(二)人员安排
1.晨读时各班必须有老师负责,负责老师由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担任,年级组长负责具体安排。
2.综品课中的诵读由任课老师负责。周五下午两节课后十分钟,由班主任负责。
3.课前一分钟的诵读由班主任提前训练,形成习惯,班干部组织,任课老师监督。
(三)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平时激励,引导学生热爱经典,喜爱诵读。
自主性原则:允许各班根据内容,灵活调整篇目顺序。2.各班诵读力求做到:
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3.古诗文诵读要做到“三要”: 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 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 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四)诵读措施
1.创造诵读的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前1分钟、和睡前10分钟进行朗读吟诵。班级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办手抄报、进行再创造等活动。
2.班主任及诵读课老师要积极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班级要建立诵读档案册,指定学生负责,及时记录本班学生的诵读篇目及诵读情况,鼓励每位学生建立自己的诵读档案册。鼓励学生多诵读、跨年级诵读。
4.班主任要及时检查学生读的质量,凡能高质量地背诵,每满20篇(首)即可发给一张班级诵读之星诵读卡,集齐五张由教导处抽查合格后颁发校级诵读之星荣誉证书。
(五)检查评比措施
1.教导处不定期抽查早读等时间的诵读情况,组织是有效。
2.教导处于期中、期末两次对学生诵读内容进行测验。3.学校将在每学期举办全校性的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通过举行这一活动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