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三资”管理工作汇报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镇“三资”管理工作汇报(精选5篇)

镇“三资”管理工作汇报 篇1

一是实行村账镇管制度。将村级财务收支全部纳入镇财会中心,统一银行账户管理、统一使用专用票据、统一支出审核把关,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实行任期审计制度。在村委换届、村干部离任等监管环节中,对村级财务收支、经费使用、债权债务等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做好财务衔接,防止村级财务“一任会计一本帐”等问题的发生。

三是实行“三资”管理台帐制度。对村级资产和村集体所有资源进行清产核资,填写清查登记表,并分类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资产资源管理台账,村委会和网镇政府各保管一份,由镇政府统一管理,每半年盘点一次。

四是实行“三资”招投标制度。成立镇“三资”招投标领导小组,规定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决定,报镇招投标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投标,镇纪委、村民代表全程参与监督,保证资产、资源处理公开、透明。

镇“三资”管理工作汇报 篇2

关键词:大峃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对策

大峃镇是浙江省文成县政府驻地, 下辖13个社区, 98个村居, 是文成县交通、旅游、文化中心。据2013年8月全镇清产核资数据显示, 全镇村级集体资金6644.79万元, 其中银行存款6144.22万元, 现金500.57万元;资产22743.23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21548.48万元, 在建工程1194.52万元;耕地、林地、水域等资源面积2532.67公顷。由于部分村对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 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 2013年该镇共发生信访案件62件, 其中反映村级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的22件, 占总信访案件的35.48%。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制约城乡一体化统筹的进程。故此, 建立高效运作、有序运行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 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 固定资产管理账资不符

在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中, 部分村负责登记集体资产的干部为了省事, 抄报上年度的报表, 只登记永久性大件的房屋建筑物等村办公场所, 对桌椅, 资料柜等办公用具和空调、电脑等新增的办公用品没有进行详实登记, 而账上有登记实际已经不存在的资产没有按规定程序进行核销, 造成账资不符, 导致村级集体“三资”底子不清, 产权不明。出现干部平调、侵吞、私分集体资产等违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规定。

(二) 项目资金管理漏洞百出

农村项目资金包括征地补偿费、美丽乡村、百村整治、转产转业、“一事一议”等项目的专项资金。村经济合作社对项目资金的计划、使用、核算和防范风险的管理不严谨。有的村干部把它作为接待费和村级各项工作经费的支出, 有的村干部把经公示村民有异议, 正在核准暂存村集体账户的征地款挪用, 作为民间短期融资无担保高息周转资金赚取高额利润;大发垟、林店尾等村的出纳挪用土地补偿费, 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个人转账、投资房地产, 严重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 村级财务管理体外循环

村干部随意支配资金, 白条子支出现象严重, 特别是招待费和工程款未开据税务发票, 而以收据或自制领款凭证直接支付, 无经手人、证明人签字, 票据入账手续不完备;一些村主要干部直管村级财务, 以个人名义擅自出借或借入资金, 在资金收缴和运用上, 费用支出直接冲抵集体收入资金, 收支均不入账;有的收取后, 私自保管挪用, 长期不报账, 债权款项无法回收, 部分村出纳不按村级财务每月报结一次规定时间报账, 屿根等村因干部思想不统一, 十几年未向镇“三资”管理办公室报过账。导致集体资金的体外循环。

(四) 集体资源管理程序欠缺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通村道路、农房集聚、工业用地等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 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林地、水域、滩涂等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村干部在处置集体资源的涉及面越来越广, 实际工作中, 村组干部在山林、土地、果园、房屋设施等集体资产的发包出租时, 不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不签订书面合同、口说为凭、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清、权利义务不明, 导致承包合同难以兑现, 集体利益得不到保障。

(五) 管理队伍人员素质偏低

农村出纳随村“两委”换届而换人, 基本上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缺乏集体财务管理的专业技能, 他们只记现金日记账, 不记银行存取款日记账, 不知道村集体银行账户基本信息, 不能及时提供村经济运行信息, 更谈不上为村经济发展决提供策依据, 造成村财务管理工作连续性差, 农村“断头账”常出不穷。

(六) 村监会责任意识不强

村监督委员会和社监会成为象征性的机构, 部分村“两监”主任文化程度不高, 责任意识不强, 有的法制观念淡薄, 没有认真履行权利和义务, 对村集体“三资”支配和运行只注重账面的平衡关系, 忽视了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监管不到位, 民主监督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农村集体“三资”创新管理的对策

(一) 核实“三资”基础数据, 健全规范管理台账

镇政府成立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领导小组, 负责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协调和各种矛盾处理工作;由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公室牵头, 对全镇各村现有的“三资”进行产权界定与评估, 明确其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 按规定程序及时核销账物不符的资产台账, 将产权清查结果按科目分类进行全面详实登记造册并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 输入“三资”管理平台, 及时反映资产的使用及其变动情况, 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为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和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奠定基础。

(二) 完善管理机制, 落实代理监管职责

实行政、经分管机制, 建立土地、经济、股份合作社, 负责村“三资”经营、使用、管理的日常工作。形成村集体“三资”配置和财务支出由社管会审批, 村委会审核, 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管理运行机制。镇政府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 实行代理服务与监督审核职能机构分设, 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会计, 农经员负责对辖区内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人员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和单据的审核、检查等工作。同时组建村级财务审计办公室, 负责对村级财务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工作, 做到“民主评议, 逐月定审, 季度复审”。

(三) 建立管理制度, 规范涉管人员操作程序

建立内部监控制度, 制订《大峃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大峃镇违反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定责任追究办法》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明确财务预决算、工程招投标、现金管理、财务审批、收支结报、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实行“专户储存, 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做到台账齐全、日清月结;独立核算、民主理财;做好数据备份和会计档案归档保管。实行制度管人、规范管事。

(四) 创新管理模式, 堵塞集体“三资”管理漏洞

按照民主、自愿的原则, 实行“村财镇管, 镇管村用”会计委托代理机制, 在保障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 统一设置账簿、统一代管村级“三资”、统一使用收入票据、统一开设监管账户、统一存档管理, 进行代理记账的“三资”管理模式。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管理腐败现象, 堵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漏洞。

(五) 加强村务公开, 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 对村民关心的重大项目和热点问题要求公开的财务活动要专项公开, 重点解释。严格按照公开前经村两委、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小组参加, 对全部财产、债权债务和有关账目进行一次全面的核实并表决通过的公开程序, 规范管理, 并在村务公开栏、温州市村级便民服务和三务公开信息平台、触摸屏联入网络查询系统进行公开;每月向村民公开村集体的“三资”活动情况, 接受群众监督。同时, 对财务公开中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 并做到每季度公布一次财务收支情况, 年终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 创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

(六) 加强业务培训, 提升“三资”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严格把好进人质量关对稳定财会人员队伍, 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村级出纳人员的选拔要经主管部门统一考试, 考察选配并备案, 不随意更换合格的出纳人员。财会人员要参加县级会计证年审和会计后续教育培训, 村报账员要参加由镇“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组织的会计业务和法制等培训, 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相关知识培训, 不断提高村报账员和代理服务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 同时制订会计岗位制度和村报账员的工作职责, 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职责和义务;制订《大峃镇违反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定责任追究办法》, 建立村级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实行定期审查。

参考文献

镇“三资”管理工作汇报 篇3

根据X纪发[2010]22号文件要求,为切实加强我镇农村“三资”的监管,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经镇党委研究,在全镇开展以农村集体资金为重点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登记工作,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在全面摸清“三资”底数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工作新机制,实现全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全覆盖,保证农村集体“三资”存量科学使用、保值增值,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所有权、处分权不变与占有权、使用权依法流转相结合的原则。村(居)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代表集体对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所有的“三资”行使所有权和处分权,其占有权和使用权依法流转,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坚持全面清理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自查登记与清理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村组集体“三资”进行全面清查建档。清理工作结束后,各村按规定将村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情况进行公开,资产、资源变动情况定期公示。村级财务支出自觉接受村民主理财小组监督、审核;资产、资源的处置及工程项目建设实行全程公开。代理服务中心依法对辖区内村级“三资”实行监管代理。

(三)坚持依法依规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原则。集体“三资”的清理工作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在具体方法上要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方便群众、简便高效的办法开展工作。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一)主要任务

通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登记,进一步澄清农村集体“三资”底数,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台账、健全完善“三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管到位的管理体制,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防止农村集体“三资”流失,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试点村集体“三资”清理登记,进一步规范监管措施,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二)具体工作目标:

1、通过清理,全面摸清村(组)集体所有的“三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情况,做到账实、账款相符。

2、通过依法界定所有权,核实集体所有的“三资”总额,理顺产权关系,维护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

3、通过建立登记台账,把集体所有的资产资源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及时反映开发利用和处置情况。

4、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推行委托代理服务,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和监督。

四、组织领导

根据市、县、镇关于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登记工作总体安排,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加强组织领导,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甸阳镇开展集体“三资”清理登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XXX 党委书记

副组长:XXX 党委副书记、镇长

XXX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成 员: XXX 纪委委员、农经站站长

XXX 农经站工作人员

XXX 农经站工作人员

XXX 农经站工作人员

XXX 农经站工作人员

XXX 纪委委员、纪检专干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经站,由XXX任办公室主任,XXX、XXX、XXX、XXX为办公室成员。

五、清理登记范围及内容

(一)清理登记范围。此次清理登记的范围包括各村(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及自然村集体“三资”,集体资金清理登记时段为2010发生的,集体资产及资源清理登记时段为现有的。

(二)清理登记内容。

1、集体资金:指村组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具体指村原有积累及经营收入、租赁收入、投资收入、征用土地补偿收入、集体资产变卖收入、上级拨入资金收入(转移支付资金、各种强农惠农资金、救灾救济资金、扶贫抗旱资金、各种捐赠资金等)、借入资金收入、其它收入等形成的货币资金及有价证券。

2、集体资产:指村组集体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材料物资、债权等其它资产。

3、集体资源: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草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六、清理登记设施步骤

(一)清理登记阶段(6月20日至6月23日)。各村(居)清理登记、建立台账。

(二)重点抽查阶段(6月23日至7月21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深入试点村实地检查,并与试点村共同研究监管措施,总结试点村清理登记工作经验。

(三)建章立制阶段(7月21日至8月20日)。围绕试点村清理登记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制度,构建集体“三资”监管长效机制。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协调。镇纪委要加强领导,确定必要工作人员,深入试点村帮助开展工作;镇农经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并全力投入试点村开展清理登记工作;涉及其它部门要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各试点村要认真组织,确保清理登记工作扎实开展。

(二)实事求是,填报表格。清理登记采用以表格为主,文字说明、图片证明相结合,先账内后账外的方法逐项进行核实登记。按照“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程序,对集体“三资”进行全面清理,逐笔逐项如实填报相关表格。

镇“三资”管理工作汇报 篇4

总结报告

县人民政府:

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的利用管理,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城乡统筹和农业农村快速发展,我镇根据梁委办【2011】183号文件精神,积极制定有效措施,认真落实管理责任,扎实推进我镇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自2011年11月9日我镇成立“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至2012年4月20日止,经过动员部署,试点总结,集中核查,建账归档四个阶段,我镇10个行政村和社区的“三资”清理工作已经全面结束。通过“三资”清理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家底,完善了管理,整个清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和林镇“三资”清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宣传动员

自2011年11月3日县农村集体“三资”工作会召开后,我镇积极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全面部署我镇的“三资”清理工作。于11月9日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镇相关办公室工作人员为成员的“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服务中心。于11月11日制定了本镇“三资”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并于11月15日组织镇“三资”清理办公室成员和各村主任、综治专干以及大学生村官进行业务培训。

同时,各村和社区积极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各自成立了本级的“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清理工作,并积极召开干部动员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以及院坝宣传会,派发宣传资料,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2、试点先行,查难补缺

为了理清 “三资”清理工作的业务要求和作业流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镇决定以万安村作为试点先行开展“三资”清理工作。试点村清理工作于12月1日全面展开,在工作进程中,发现了一些普遍性问题,在领导的重视下,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都得以及时地解决。在试点工作中,我们锻炼了队伍,熟悉了业务,这为我镇日后全面开展“三资”清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强化措施,加大力度

在充分总结试点工作的情况下,我镇依据试点经验和各村实际情况,制定并强化了工作措施,加大了对清理工作的实施力度。

一是帐面清理与帐外核查同时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各村在登记相关表格的同时,对村债权、债务及资产同步进行核实,做到帐实、帐表等统一,实行双管齐下,对于重难点问题,及时召开镇“三资”清理办公室会议研究处理或上报县清理办请求帮助。二是落实责任制。按照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要求,明确主要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确保在清理工作时限内,严格按照清理项内容的要求,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

4、全面推进,认真督查

在总结了试点经验,制定了工作措施后,我镇“三资”清理工作于2月1日全面铺开。

在工作推进中,镇三资办要求各村定期上报工作进度,对工作进展缓慢的村进行专门的督导整改,在具体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由镇三资办责成专门人员进行帮助解决。同时,为确保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镇专门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丁红同志牵头的督查小组,对各村的三资清理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确保“三资”清理工作的公开透明。

5、依法公示,集中审核

在各村的“三资”清理数据登记完毕后,我镇要求各村进行不少于7日的公示,在公示期间,镇三资办派出一名专门人员会同村里相关责任人负责接待群众的咨询和解答有关问题,并要求对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核查,妥善处臵。镇三资办派出人员还对各村的公示情况进行拍照留档,形成影像资料。

在各村公示完毕后,确认无群众反映问题,我镇三资办随即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村的清理情况调查登记表进行集中审核,在审核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做到了现状清楚、分类科学、产权明晰、程序规范、结果准确。

6、统一录入,建账归档

在集中审核工作结束后,我镇三资办组织了以大学生村官为主的电子录入工作组,集中负责清理数据的电子录入工作;同时责成镇三资办有关人员专门负责录入信息的核查工作,确保电子录入数据不出现错误和遗漏。

在录入工作开展的同时,我镇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以审核确认的清理结果为依据,对清理工作中的表册和公示图像等资料进行了整理归档,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妥善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在“三资”清理工作中发现了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三点问题:

1、各村在村级财务管理中,往往重视对货币现金的登记监管而轻视对固定资产和物资的造册登记;

2、对村组集体所有的资源性资产没有详实数据进行管理,导致无法盘活资源,增加集体和农户的财产性收入;

3、村集体对所有债权没有及时催收,导致了一些呆账和坏账。

三、下步工作措施

针对此次“三资”清理工作所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的有益经验,我镇决定在日后的“三资”管理工作中实施以下措施:

1、加强对村级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之符合现阶段 对“三资”管理工作民主化,规范化、电算化的要求;

2、对村集体的资源性资产纳入统一管理,在资源性资产流转中由镇管理机构出面,本着民主、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行统一招投标,盘活资源性资产,增加村集体和农户的财产性收入;

3、对村集体的债权债务进行统一管理和分类处理,对符合规定的债权债务及时进行核销、划转、清收等处理。

4、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积极按照上级规定和要求,着力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三资管理情况汇报 篇5

一、于家务回族乡西马坊村基本概况

于家务乡西马坊村位于通州区城南约21公里处,东临于家务,南邻果村,西邻柏福,北临东马各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118人,常住人口1018人,村域面积522 亩,耕地面积3651亩,人均土地面积约3亩,属于中型村落。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10665元。

二、我村“三资”管理工作情况

当前农业和农村正处在农业结构转型、农村体制转轨和市场格局转变的新阶段,为了管好集体资金、盘活集体资产和挖掘资源潜力,实现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利用的最大化、最佳化,我村“两委”班子一直按照上级“三资”管理的要求,同时努力进行管理模式的有益尝试,力争把村级资金、资产和资源三方面内容进行统盘考虑、统盘管理,确保“三资”规范、合理利用。

(一)资金管理方面

村级财务问题一直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最敏感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我村一直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规范管理文件的规定,配合乡经管站做好“村帐托管”、“大额资金专储账户管理”等工作。并依据我乡的《村级财务管理规定》、《村级大额资金“专储账

户”管理实施办法》、《农村经济合同管理办法》、《村级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等4个文件,结合我村实际,制定和完善了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等13个具体管理制度,同时做到了制度上墙,为方便群众参与村级财务监督提供了依据。

为了使我村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我们坚持做到了以下四点:

1、“一条主线”即民主管理。从集体资金使用的决策程序,到民主理财小组的理财和监督,到最后的财务公开,均做到民主、公开。

2、“两个程序”即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程序。明确两程序的实际、实用和实效,确保其操作有依、切实可行。并在公开后,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反映的问题及时解答、解决。

3、明确“三个职责”即民主理财小组、农村财务服务中心记账员和村级财务专管员的工作职责,使之更好的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

4、“四个必须”即必须做到公开栏公开、“明白纸”到户、财务报告列入村民代表会议和使用财务公开触摸屏。

(二)资源管理方面

土地是农民手中最大的资源,因此如何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便是农村资源管理方面最重要的一环。我村农民手中土地较多,但

许多村民收入不仅仅依靠农业,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多数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每逢农忙时节都忙得焦头烂额,外出的农民还要回家料理农田,非常不方便,有些户就自发的进行了土地流转,然而农户之间自发进行的土地流转,有着地域的局限性和信息的封闭性,而且个人之间签订的流转合同也不够规范,不仅条款内容差异大,而且有些条款千疮百孔,禁不起法律的推敲,土地流转纠纷频发。

发现了这些问题后,我村“两委”班子成员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村民在土地上的投入不小、收入却不高的问题,根据我村实际,我们遵循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协调、联系各方面关系,采取多种措施,将部分土地流转给东升农业等一些企业,增加了村民的土地租赁收入,规范了土地流转行为,有效的减少了土地流转纠纷。近些年,我村共流转了土地共计1500余亩,既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又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了土地资源,促进了土地集约规模经营,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三)资产管理方面

1、重大经济事项招投标情况

我村八斗地有一个占地75亩的鱼池,由于原租赁协议到期,需重新签订承包合同。为了维护村集体利益,我村于2010年4月5日召开了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就八斗鱼池承包问题进行探

讨。形成如下决议:

1、成立代表小组负责鱼池承包的日常工作,组员包括两委班子成员,理财小组成员,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

2、鱼池租金初步定为每年每亩2000元,租期20年,一次性付清10年租金。

3、鱼池承包采取竞标的方式进行。

4月6日我村召开代表小组会议,会上我对鱼池承包草图进行了说明,代表们就租金及公示内容进行了讨论,决定起价为每年每亩2000元,第一个10年期满后若续约,租金应在原基础上上调10%-20%,或者根据当时情况进行价格浮动。同时鱼池发包公示书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到各家各户。

4月14日代表小组会议上,对报名参加竞标人员王XX、刘XX、王XX等9人进行了介绍,并决定就下发的参加竞拍通知内容进行修改,规定参加竞拍者应将10万元的押金存入村委会指定帐户,对未竞拍上的竞拍人员所交的押金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返还。押金应于18日前打入指定帐户,竞拍于2010年4月19日上午9:30进行,参加竞拍的人员凭存款条进入会场。

4月16日代表小组会议上,代表们讨论确定了《西马坊村土地(渔池)租赁竞标规则》、《土地租赁合同》、竞标票、承租确认书等文件。

我村于2010年4月19日上午9:30召开了鱼池承包竞价现场会,鱼池承包代表小组成员、区经管站、乡经管站、乡纪委、乡信访办、司法所的主要领导参加了现场会。由于截止到18日,只有2名竞标者(张XX,王XX)按时交纳了10万元押金,其他人自动放弃,而张XX未能按时参加竞拍会,经沟通得知其自愿放弃竞拍。因此只有王XX一家参加竞拍,我将情况向与会代表做了说明后,宣布王XX以每年每亩2000元的价格竞得渔池承包权,并与其签订了渔池竞拍成交责任书,三日之内签订租赁合同。

通过这次鱼池的招投标活动,我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们对推行村级组织重大经济事项招投标的认识均有了一定的提高,也使村集体的资产得到了保值增值。

2、产权制度改革情况

三、“三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村级“三资”复杂性强,管理难度大。农村“三资”涉及面广、项目多,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财产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可移动的,又有不动的;既有国家支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还有筹资、捐资等,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带来管理难度较大。

2、村务公开只强调财务公开,“三资”管理的公开还需加强,“三资”登记的台账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

3、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合同条款不够完善,使得集体利益可能会得不到有效保证。

4、“三资”管理人员需要充实,业务素质需要加强。“三资”

管理中涉及到多方面知识,而村和财政所人员都只具备一定的财会专业知识,在政策、法律方面、市场运行中所需资质等方面都需要有相应能力的人员参与。需要在这方面对村财经委员、财政所的所有人员都加强培训学习,必要时要引进中介机构参与。

四、进一步做好村级“三资”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我们要把提升村级“三资”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选择贴近实际工作的课程,定期进行集中培训,目前的重点是要加强法律、法规、规章的教育,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的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切实有效的增强做好“三资”管理工作的本领。

2、加强监管,净化环境。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理财、集体资产和资源、债权债务等管理制度,确保村民代表会、民主理财小组等民主管理组织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对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和承包合同的签订,严格推行公开招标制和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制。

上一篇:机械停车库安全运行管理规定下一篇:关于开展义务劳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