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计划

2024-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计划

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计划 篇1

《和大人一起读》是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一年级《语文园地》里新增的一个栏目,看到标题,肯定有不少人会产生困惑:

这个“大人”指的是谁?是孩子的老师、父母,还是孩子身边的其他成年人? 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读,而要“和大人一起读”? “和大人一起读”,到底该如何“一起读”? …………

种种问题,会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面对新事物,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作为一名有幸先“读”为快的教师,我把自己对这个栏目的解读及操作建议,和大家交流、分享,也期待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一、《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

(一)《和大人一起读》是阅读材料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一个《和大人一起读》。这些阅读材料,充满童真童趣,具有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好“食材 ”。

(二)《和大人一起读》是一种阅读环境

孩子依傍着大人,和大人一起,拿着同一本书,目对同一篇文章,嘴念同一行文字,那种“和你在一起”的感觉,让孩子和大人拥有了共同的阅读记忆。这种记忆,将阅读和愉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充盈着幸福感。对于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自愿地反复地去做。这样,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走向“我想读,我要读”的主动阅读境界。

(三)《和大人一起读》是一种阅读方法

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大人会把一些阅读的方法示范或渗透给孩子。例如,当遇到长句子,孩子不能连读或者读错了,大人就可以做示范,帮助孩子修正;阅读中,孩子提出问题,大人可以帮助解释,或告知一些相关的信息,帮助他们创建更为广阔的背景知识;通过阅读,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持续阅读。(四)《和大人一起读》是一种阅读兴趣

孩子在听大人读,或读给大人听的过程中,在无声的文字和有声的语音作用下,对文字产生亲近感,对阅读产生兴趣。“我想读”“我会读”“我能读”的阅读信念也会慢慢树立起来。…………

因而,《和大人一起读》是阅读材料,是阅读环境,是阅读方法,是阅读兴趣……是大人和孩子结伴走向阅读世界的总和,是让阅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的美妙路径。

二、为什么要“和大人一起读”

孩子对阅读,并不是天生就充满热情和渴望的。在阅读初始,孩子和图书之间,必须有媒人──父母、亲戚、邻居、老师等,即那些能将图书带进孩子的世界,或能带着孩子走进图书世界的“大人”。也就是说,孩子是经由和大人一起阅读,从而爱上阅读,学会阅读的。孩子身边爱阅读(会阅读)的大人越多,孩子爱上阅读的可能性就越大,阅读力会越强。

一个家庭,若有固定的朗读时间,大人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经典语言就会丰富着孩子们的语言体验和精神世界。孩子用耳朵获取这种文学的诗性的语言越多,想象力和理解力就会越丰富,创造力也就会越强。正如松居直先生所言:语言的贫瘠意味着表达的贫瘠,由此带来的就是创造力的衰退。也有足够多的事例证明,给孩子读书,是融洽亲子关系、提高孩子阅读兴趣、提升儿童思维情感品质的有效途径。

孩子和大人一起读书也是有效衔接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以听读故事为主,进入小学,开始学习汉字,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熟悉的故事变成了文字,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新的语言刺激,实现了口头故事与书面文字的对接。

三、怎样开展《和大人一起读》

《和大人一起读》核心的理念就是: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阅读。

具体的操作,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借助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课堂等家校互动活动,教师以“大人”的角色,示范《和大人一起读》;二是通过讲座、网络交流等形式,指导家长如何开展《和大人一起读》;三是在教室里开展《和大人一起读》,让孩子回去后和大人一起模仿、迁移、演绎教师带领下的读书过程;四是通过班级微信、QQ群等,用音频、视频的形式展示《和大人一起读》的实况,互相交流,互相启发。

当然,《和大人一起读》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实施方法。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家长对《和大人一起读》这一栏目的要求和操作还不清楚以前,千万不可把这一栏目学习引导任务,下放给家庭,否则,栏目的优势和作用不能充分得以发挥。

因此,在家庭阅读氛围没有形成,家庭阅读习惯没有养成之前,建议先在教室里先开展教师指导下的《和大人一起读》,示范、引领家庭阅读。

具体操作中有几种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一)在朗读中──引导孩子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味

对于教孩子阅读来说,最简单、最古老的方法,就是朗读。教室适用,家里适用,甚至外出旅行时也适用。朗读,既简单又有效,只要大人用心,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就可以得心应手地去做。

在孩子们还没有能力完全自主阅读前,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学习阅读,这是大人的职责所在。

大人为孩子朗读的过程中,孩子会随着大人的声音,自由自在地进入文字描述的世界里,感受文字带来的美好。等孩子渐渐学会认字之后,就能慢慢学着自己阅读。一开始,他们或许只会跟读几个他们所熟悉的字,慢慢地,识字量越来越大后,他们就能自己独立阅读了。

(二)在对话中──引导孩子进入想象世界

文字是有魔力的,能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个充满想象的世界。一个善于阅读的人,在文字的牵引下,很容易进入语言描绘的世界里。而初学阅读的孩子,尚未找到路径,需要大人的引导。大人在和孩子一起读的过程中,通过对话,引导他们进入文字的魔力世界。1.基于语言形式的对话

如《谁会飞》,就可在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展开多层次的对话。第一层次,文本对答。教师读问句,孩子读答句。孩子接答时,脑海里自然会有鸟飞、马跑、鱼游的画面。第二层次,想象对答。教师问“谁会爬?”孩子会答“虫会爬。”“虫儿怎样爬?”此问题一出,孩子想象的大门就徐徐打开了,虫儿在小脑海里以各种样态爬动起来:“扭扭身子爬呀爬”“一拱一拱往前爬”“弓着身子慢慢爬”等等,于是鲜活的话语,源源不断地从孩子口中“淌”出来。对本栏目中的童谣、儿歌,都不需要进行过多解释,只要教师按着节奏,基于语言形式,和孩子展开对话,自然而然地,就会把他们带入想象的世界。2.基于语言内容的对话 把文字读成画面,孩子才能真正领会到阅读的乐趣。如《猴子捞月亮》,捞月亮的过程,就非常富有画面感。教师和孩子一起读完一遍以后,可以重读这个重点段落,并和孩子展开对话,帮助孩子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对话可以围绕“猴子们是怎么捞月亮的”这个主问题展开,重点帮助孩子厘清人物的出场顺序──老猴子、大猴子、另一只猴子……小猴子,借助“倒挂”“拉住”两个不断反复的词语,帮助孩子形成“猴绳”在不断延长的画面。(三)在演练中──体验用身体阅读的快乐

阅读不仅是口舌耳目的工作,而且是一项能够调动全身器官参与的智力活动。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阅读常常伴随着手舞足蹈的肢体语言。所以有人说,低年级的孩子是在用身体阅读。他们的阅读,不是理性的、逻辑的,而是感性的、活泼的。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孩子的这种阅读特性,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参与阅读,并用身体来表达他们对阅读的理解、感受。1.做一做

学习儿歌《我会飞》时,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一边读一边做小动物的动作:鸟儿扇翅飞翔去又回,马儿奔跑仰天叫,鱼儿摆尾摇头水中游。整篇读完《小兔子乖乖》后,可以引导孩子们再一边读,一边做动作。2.唱一唱

对《我会飞》《小兔子乖乖》等儿童歌曲,读一读,唱一唱,更显趣味。3.仿一仿

《小鸟念书》一文中,有汉语谐音带来的妙趣。“风老师”念“稀稀沙沙”,“鸟学生”念“叽叽喳喳”,在模仿中,让学生初步感受汉语谐音的趣味。4.演一演

学习《拔萝卜》,就可以让孩子们演一演。教材中呈现的是不完整的文本,文本故事到“小狗喊小猫来帮忙”,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没有接着往下写了。但插图把故事续编了下去:小猫来帮忙,还是拔不动;小老鼠来了,还是拔不动……“后来怎么样了?”通过这个问题,让孩子接着把故事编下去,演出来。孩子学习阅读的过程,是跟随懂得阅读的大人,一点一滴学习模仿。用身体阅读的方式还有很多,在一起读的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特点,不断地去发现。

四、结语

和孩子一起读书吧 篇2

第二天早上,我慌得如打仗似的,做好饭,边把饭端上桌子,边喊孩子起床。孩子起床后,慌慌张张抓本书就冲向了卫生间。

洗漱完毕,儿子磨磨蹭蹭不肯吃饭,但也不直说,只是抱怨稀饭太热,烫嘴。丈夫张口训斥道:“自来水不热,你喝去吧。”

儿子眨巴着眼睛,不慌不忙地说:“爸爸,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个螃蟹儿子和妈妈一起生活,螃蟹走路时总是横着,螃蟹妈妈不乐意地说:‘孩子,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看你走路多不规矩,你就不能直着走吗?螃蟹儿子说:‘好啊,妈妈你先直走一个我看看……”

丈夫听完故事后一声不吭地瞪着儿子,我赶忙打圆场:“看,儿子长大了,会讲故事了,虽然这样反驳爸爸不合适,但是,看在你知道了活学活用的份儿上,就不批评你了,赶快吃饭,吃完饭上学去。”把儿子送到学校后,我对丈夫说:“别生气了,孩子如今读书多了,你再采用蛮横的态度教育他就不灵验了。回头,你把抛下的书捡起来,多多少少也看些,免得以后又被儿子给算计了。”丈夫听后气哼哼地张口无言。

一天晚上,儿子在楼下玩,我见丈夫钻进儿子的房间东翻西翻,就偷偷地看,原来丈夫在翻儿子的书。看到我,丈夫说:“没想到儿子都有这么多书了,每次只是他要书就顺手给买,种类还真多。有些书我们小时候都没有。这本《窗前的小豆豆》不错,本以为小家伙只看些拼音版本的小故事,没成想他现在开始读《鲁滨孙漂流记》了!”我说:“是啊,那是咱俩以前看的书,他现在是逮到什么看什么。你是不是也该看点书了呢?”

从那以后,丈夫又开始看书了,上班的办公室里放着《百家讲坛》,枕边放着《老子》《庄子》《名人传记》……儿子不在家时,丈夫就偷偷地翻看儿子的书。我们偶尔也会为了书中的某个人物或者故事争执一番,多半是儿子一掺和,话题就跑到儿童故事中了。有时,丈夫问儿子,让儿子说说都看了什么书,内容是什么,儿子就兴高采烈地讲述。丈夫不吭声地听,等儿子住嘴了,他就开始指出孩子哪个情节错了,哪个人物名字说错了……儿子瞪着大眼睛,傻愣愣地盯着爸爸。从此,儿子读书时认真多了,再也不糊弄了。

渐渐地,儿子看爸爸的眼神变了,有了崇拜的成分,还说爸爸比妈妈强,会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那么多的人物,那么多场战争,爸爸都记得分毫不差。如今,儿子一做完作业就会腻在爸爸身边,听他讲天文地理、名人逸事,听得不亦乐乎,欢笑声洒满一屋。

从大的方面说,读书养浩然之气;从小的范围讲,读书可以让我们在获得精神食粮的同时,也让我们把这个好习惯传承了下去。为孩子创造读书环境的同时,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读书,这样不但可以给孩子做榜样,还可以拉近和孩子心灵的距离,更有利于指导孩子读适合自己的书。

读《和孩子一起高考》有感 篇3

其实,刚收到这本书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来拜读。不到两天,我已全部读完。家长们面对孩子生命中的第一道重要关卡,有的按部就班地陪着孩子一路走向高考,有的一开始手足无措到学习后的心态良好,有的忐忑不安地陪着孩子复读一年备受煎熬„„每一个孩子奋战高考的过程中,都有家长的一路陪伴;而家长们,亦在这充满艰辛的过程中一路成长。女儿即将在两个多月后参加高考,作为考妈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成长,和孩子一起不断地成长。

本人很欣赏第一篇文章——《一个“狼爸”的助学心路》。作者潮哥的很多观点,我都非常赞同,或许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虽然没有制定过长远规划,但为了女儿和我共同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走向高考。面对这人生中较为关键的抉择,我能做的只有调整心态,不断帮助女儿减压,让她怀着一颗平常心走上考场,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这一幕时刻都提醒我,作为家长,一味去抱怨国内教育制度的不合理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唯有多付出努力才能帮助孩子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为她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家长是掉以轻心、迁就凑合、无暇顾及、临时抱佛脚等态度,对孩子是极为不负责的。”潮爸的这段话也是我一直对女儿和学生说的。的确,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只能改变自己。

由于我们身在农村,所以少了很多机会,也少了很多抉择。但为了让女儿高中时能选择一所心仪的学校,我开导女儿,让她学习了毛笔书法、新筝、小提琴,参加了电子百拼、作文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几乎不放过任何锻炼的机会。女儿也的确不负重望,什么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屡屡过关获奖,让周围的家长孩子羡慕不已,让我对她的各种能力越来越有信心。在女儿小学毕业时,我们收到了一所非常优秀的寄宿制初中的就读邀请函。当时,我很是疑惑,我从没有为女儿报过任何初中。我一直认为孩子太小,不打算初中就寄宿,初中三年正是孩子身体心理迅速成长的时期,如果待在身边,我就能更好地了解她的变化,及时开导教育,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后来才明白,或许女儿小学阶段的优秀表现,让那所初中提前相中了。

但到了女儿初三时,面临进入怎样的高中就读我和她之间产生了不和谐音。后来,天赐良机,在四月份我和她一起来到了一所心仪的高中听讲座。听完校长的讲话,我和她都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这所学校。虽然中间也经历了一番波折,但女儿还是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在中考时拿下了学校地区第二的好成绩。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们欣喜自己的坚持和努力。

潮爸说:“我有个歪理论,认为在高三之前没有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的孩子,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为高考积攒着分数。”这也是女儿三年高中的真实写照。初一时,女儿为了不当班长还哭着要我去向老师辞职;高一时,在强手如林的文强班中却毛遂自荐做班长,参加学生会工作;高二时,担任了学校宣传部部长,主持很多繁琐的工作。除了担当这些工作,她还参加了学校的合唱队,一唱就是一年半;参加了学校的奥数培训班,直到高三上半学期才全部结束。

由于高中是住宿的,很多事情我是在后来才知道的,她告诉我的理由是:“不想让自己高中三年的回忆中只有考试和排名。”看着女儿淡定的模样,看着她稳定的成绩,我有的只是鼓励,孩子那么愿意锻炼自己,我们家长能做的只有支持。有一次,因为宣传部的工作让她很是烦恼,我帮她出谋划策,必要时求助于老师;又有一次,她说自己好忙,整天像个陀螺,我和她一起分析利弊,劝她放弃一些工作,但后来她还是合理安排时间,什么都没耽误。

升高三了,班主任老师找她谈话,说你优哉游哉两年了,进了高三该收心了吧。女儿也笑着说自己一定会集中所有精力奋战高三。在这近三年的时间里,女儿还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也跟着她阅读了很多书籍,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作家作品,觉得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发生着很大变化。虽然,她的阅读还没有转化为良好的作文分数,但我相信,书籍一定会陪伴和影响她的一生。

“若想让您的孩子按部就班取得节节进步,实现孩子和您的共同高考目标,那么就要用您的执着和行动去感动上天,一份心血必能换回一份收获!这是我坚信的因果。”这是潮爸文章中的语句,其实也是自己一直以来的信念。是的,要想学有所获,只有尽力而为。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美事,世上更多的是你付出了辛劳还不一定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但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有所收获,这就是过程的魅力所在。

随着高考的来临,自主招生也开始了。女儿一开始想报复旦,后来又想报北大。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桩事儿。于是,自己先在网上开始学习关于自主招生的文章,还在高三家长群和成长日志群中听取各位过来人的经验,最后和女儿商定报考北大的自主招生。因为女儿学的是文科,复旦的自主招生对理科孩子比较有利,时间就那么多,不要太辛苦自己。

有了明确的目标,女儿开始投入到自主招生的准备中。她早早地写好自荐信,我则帮着她整理三年高中所获的荣誉。后来,学校给了女儿北大的校荐名额,让女儿对自己信心倍增。整个寒假,几乎都是在做题背诵中度过,没有大年夜,也没有年初一,按着预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执行。看着女儿这么辛苦,我只能做好后勤工作,在生活上尽可能地打点好,让她有充分的精力投入到苦读中。我告诉女儿,即使拿不到自主招生的加分,这个过程也很令人怀念。

“如果孩子对学校和老师不满意,家长一定不要盲从,跟孩子一起去抱怨和怪罪老师、学校,抱怨就像是魔鬼,会腐蚀一个人的心灵,如不加以控制,未来孩子很容易习惯抱怨社会,消极对待人生。”这段话,也是我对学生家长说得最多的话。要想孩子将来适应这个社会,只有从适应每一个老师开始。高二小高考结束后,由于学校工作的调整,女儿最喜欢的政治老师不再教他们了,让全班孩子默默垂泪,老师也泪湿眼眶。女儿回来说新的政治老师上课一点劲都没有,让他们失去了对政治课的热情。

看着真情流露的女儿,真的很感激第一个政治老师,让女儿对枯燥的政治心生欢喜,但又不得不无奈而积极地开导女儿:“人生路上,能有自己最爱的老师相伴行走一年半,已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抱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认真听新老师的课,你还是会学得很出色的,这也是对老师最好的感谢哦。”果然,后来女儿的政治还是一如既往的出色,几乎越学越好,每次都是A+级别。

所以,与其和孩子一起抱怨,不如和孩子好好分析利弊,理智对待,外加打打感情牌,让孩子逐步认识有些时候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着你的意愿往前发展,我们能做的只有好好适应它,努力寻找光明点,让自己时刻充满正能量。我一直认为,我们家长积极的人生观,也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处世观,不管是现在的高考征程中,还是将来的人生旅途上,拒绝抱怨,抵制消极,将是一辈子要学的功课。

“许多家长在孩子上网这件事上都进退两难,网络上的交流已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完全断绝网络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绝对不可能的。”网络,已是我们融入社会的渠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女儿小学时偶尔上网打打小游戏聊聊天,到了初中也只是在星期六晚上玩一下,到了暑假里我便和她约定每天一小时。上了高中,两个星期回家一次时,我也允许她晚上玩上两个小时。到了高三,好多孩子开始和网络说再见,但我知道,女儿是不可能这样的,再说上网也能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完全断开不是最适宜的方法。于是,还是采取老办法,和她商量上网时间,在我们彼此都能接受的时间范围内达成一致。

有时,女儿也会玩得忘了时间,我便会出面提醒,她也会欣然接受,所以很少为了这事儿闹得不愉快。有时,看她玩得太投入了,我就会对女儿说:“应该是人脑控制电脑,而不是电脑控制人脑。”孩子毕竟是孩子,偶尔犯犯错也在所难免,我们成人陷在网络上不能自拔的也不在少数。再者,你现在能强制她,一旦她上了大学,离开你的视线,没有清醒的头脑,或许会一下子陷进去。不如一步步开导她,让她养成理智对待电脑的习惯,才是最为明智的做法。

“只要您和孩子坚持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胜利。不要忽视高考成功背后精神力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心理因素是战胜挫折最强有力的保证。”很多家长在文章中说,高考,拼到最后,拼的就是心态。如果我们家长能在孩子受挫时及时开导,在孩子得意时友情提醒,在孩子感觉自己熬不过去时适时抚慰,那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在这三年的煎熬过程中不断成长,收获一个良好的心态。

高中前两年女儿过得自由自在,什么好玩参加什么,什么好看就看个痛快,因为她的作业总是比别人完成得快,总有一节晚自习可以用来自由支配。随着高三来临,又恰逢奥数集训,忽然之间她觉得自己学习压力好大好大,回家后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泪流不止。我让她痛哭了一通后才开始询问原因,然后告诉她自己是怎么面对生活中的困境的。告诉她,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痛,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藏在心底的秘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所以,我们可以允许自己伤悲一阵子,但过后一定要还自己快乐,千万不可以伤自己。如果实在迈不过去,我们可以选择放弃„„

最后,女儿微笑着告诉我,十天的奥数培训还是要参加的,不想自己功亏一篑,因为学了奥数后做一般的高考数学试卷真的容易多了。再说,自己一个人在家学习毕竟没有那么自觉,还是群体氛围来得更有利。看到哭泣后的她这么理智,我真的好欣慰,就像她日志中写得那样:不管怎样,我都无法逃避,逃避这个能够改变任何一个人的世界;不管怎样,我都只有适应,适应这个不会只绕着某个人的世界。

我知道,高三,肯定会有这么一个坎,与其到最后经历不如提前来到。看着女儿重新绽放的笑容,我的心也平静下来。后来,我又给她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告诉她:“人生,太过平静其实也是一种慢性自杀吧。所以,我们应该感激上天赐予自己的种种磨难,让自己的生命可以跌宕起伏一下,没有经历过磨难的人生不算真正活过。活着,有时就是折腾!折腾自己,也折腾生活。再次告诉自己,能打败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而如果打不败的话,那我就是最强的!给自己力量,自己永远是最有力量的!每天对着镜子笑笑,笑容真的可以回来的。一个人时也笑笑,哪怕只是笑给自己看!记住,笑给自己看永远是最重要的!”

自主招生的材料关顺利通过,笔试关也已结束。陪着女儿从南京考试回来,女儿面对高深莫测的语文试题,无奈地笑着说:“嗯,看来只能裸考了。”我亦笑着对她说:“裸考也不错啊,这样我们就可以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啰,还可以不呼吸北京的风沙哦!”女儿听着我的调侃轻松好多,说就是觉得有点丢脸。我立马给她看《意林》上的一篇文章——《橱窗人》,说我们的人生是让自己感受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女儿深表赞同,豁然开朗。你看,我们家长的及时开导,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多么重要。

我和孩子们一起读《草房子》 篇4

厦门市康乐小学徐丽红

四年级正是需要大量阅读的时期,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热情,我给学生推荐了20本图书,并开展了和他们一起读《草房子》活动。

曹文轩的小说语言朴素耐读,是我喜欢的风格类型。小说写的是中国五六十年代时期少年的故事,那时正是中国最贫困的时期,但作者笔下没有满眼的荒凉,没有满野的饥不聊生,没有人性的龌龊,而是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在困难面前的坚毅、毫不妥协,和人们互爱互助、纯朴善良的人性美。这正是今天的孩子们缺少的,因此,我选择了此书和孩子们一起阅读。

我和孩子读书,读什么呢?读书中的小伙伴,读他们身上拥有哪些美好的品质?看看自己到底像书中的谁呢?又可以从故事中学到什么?并写下读书笔记。

孩子们读了,并写下了他们眼中的一个个感人的小伙伴故事。

细马,一个过继过来的孩子,本不招邱二妈的喜欢,可是在邱家遭遇水灾一无所有而他被送走的时候,他又独自一个人回到油麻地,因为他想到:在水中藏起来,二叔找不到时的慌乱的、带着哭腔的叫声,想到邱二妈待人的温和和善,想到临走时车开动之后他转身看到的二叔枯瘦的驼背、枯黑的脸色和一双凄苦的目光,他知道邱家正需要他,他毅然决然地回来了。接下来邱二爷病倒,他不顾严寒和手裂口鲜血直流的疼痛,艰难刨挖出大半筐白嫩白嫩的柳须做药引子。邱二爷去世,邱二妈精神恍惚走失,细马一走七天到处寻找,带回干干净净的邱二妈,并且卖掉所有的羊到县城治好邱二妈的病。他完全长大了成熟了,幼小的肩膀承担起了这个连遭厄运的家庭,他成了一个真正的牧羊少年,他站在了夕阳照射下的土红色砖堆顶上。

杜小康,一个曾经“蒸蒸日上的红门人家”的养尊处优的孩子,“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一船家底被水淹没,红门成了空壳,父亲病倒,杜小康失学。为倒下的父亲治病,和孱弱的父亲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养鸭重振家业,鸭群误吃鱼苗鸭和船被扣,一腔心血付之东流,父亲再次倒下……杜小康承受了常人、成人所不能承受的孤独、忧伤、生病、寒冷、饥饿……一切一切的困扰、折磨,他咀嚼着灾难带给他的美丽和残酷,他稳稳地坐在雪中的“草房子”树下做起了买卖”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

还有纸月。纸月,那么一个楚楚可人的纤弱的小姑娘,和奶奶相依为命,但是却那么坚定,一个人来去几里路坚持上学,风雨无阻,不连累他人,又用一颗幼小稚嫩而善良柔韧的心默默给人以力量,她的关注的眼神,她的一篮篮新鲜的鸡蛋和青菜,都给挫折中的疾病中的桑桑带来莫大的安慰,注定纸月有一个坚定的人生。

桑桑,小说中一个贯串始终的主人公,他的独特,他那种隐隐的普爱之心处处给苦难中的朋友以无形的力量。他,支撑起油麻地孩童世界的一片天空,注定他在“一大片金色”的草房子中走出疾病,走出油麻地……

孩子们读着、交流着,他们读懂了故事中的小伙伴,为秃鹤为了学校而不顾自己的尊严而扮演伪军长的角色而流下感动的眼泪;为纸月孤独地走过了一段又一段山路去上学而捏着一把汗;为桑桑教训欺负纸月的刘一水而喝彩;为细马在毫无遮拦的原野上顶着肆无忌惮的北风艰难地割草、放羊而心疼;又为杜小康在荒芜人烟的芦苇荡中养鸭而感叹命运的变化无常……也读懂了故事中的小伙伴在困难面前的毫不胆怯而是相扶相助、相互理解、相互安慰,这厄运中人性的脉脉温馨,让我们感动着、收获着,也一路成长着。

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计划 篇5

无意中,在网上阅读了这么一篇文章“暑假,和爸爸一起收破烂”,让我深受感动和启示。

这篇文章语句虽然朴实,简短,却真情流露,让我有很大的收获。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孩提时代,没有用功学习,而她的父亲没文化,又为了能让自己上省重点,干了一项最让人鄙视的工作——收破烂。通过她和父亲暑假,一起收破烂的经历。受人鄙夷的目光,嘲笑和讽刺,让作者感受到了无法忍受的人生耻辱。

后来,作者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考上了名牌大学,有了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她说;“我能有今天的幸福,完全庆幸那年暑假,和爸爸一起收破烂的经历。”我想,苦难是一比财富,苦难可以磨砺人生。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者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美国的海轮凯勒又聋、又哑、又盲,一开始,她和常人一样,暴躁,认为上帝不公,没有对生命充满了希望。直到沙莉文老师的`到来,她开始艰苦奋斗,要付出比常人百倍的努力,后来才取得惊人的事业上的成功。海轮凯勒已成了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吧!还有许多像这样的风流人物,在这些艰苦的环境中,成大器。

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计划 篇6

为一名已经被90后拍死在沙滩上的80后,在和同龄人说起自己曾经走过的不是很长的人生路时,连带我自己在内,很多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年少的时候有个人能在思想或者情感上给我一些指导和引领就好了。”这话要是让我妈听到了,一定跳脚大喊:“当年你们那么叛逆,还需要我们在思想、情感上给你们指引?根本一句话都听不进去嘛!”

其实,作为一名典型的“叛逆完成时”青年,我和我当年同样叛逆的同龄人都曾经历过痛苦无比的迷茫状态。因为,甚至没有一个长辈来和我聊聊那些我们看不懂的文学“大部头”。

曾经有一群初一的孩子对我说,他们特别喜欢看流行的玄幻小说和漫画,我问他们是否喜欢看学校推荐的“名著”,孩子们不好意思地说,看过,可是看不懂,所以也看不进去。

很多家长也抱怨,孩子们只喜欢看闲书,怎么也改变不了他们的趣味,只要不是漫画,买了他们都不看。仿佛孩子们看书的口味是天生的。

可是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朋友向你绘声绘色地描述过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里的精彩情节,你会对它特别感兴趣。而当你们都阅读了之后,就可以有很多话题可聊,在阅读之后的讨论中,甚至可以获得比自己看书时更多的知识和感悟。

李蔚红老师说,为了让儿子喜欢上那些她认为不错的书,她会给儿子讲书里最精彩的情节,引起儿子的兴趣,最后儿子会因为妈妈的这种倾情推荐而看完一本自己原本完全没有兴趣的书,并且发现,那本书真得不错!

绘本推广人殷秀华说,怎么让孩子爱上好书?其实很简单,就是你自己喜欢这本书,你真正能发现这本书的趣味所在,然后你就知道该如何向别人去描述它的好。

那些孩子们喜欢的流行小说,网络,报纸上每天都有大量的书评推荐和广告宣传,制造这些流行小说的商家们太爱他们自己的作品了。美国人说,媒体的力量已经惊人到让孩子们在一部电影上映之前就深信那部电影将是自己的最爱。而我们的“大部头”呢?你是否曾经和你的孩子们说起过它们的美好?你自己是否曾经感受过它们的美好呢?

台湾教学资源学会秘书长、推动儿童阅读专家蔡玲女士说,亲子阅读到什么年龄都可以进行。陪同青春期的女儿一起看一本罗曼史小说,难道不是一个好主意吗?那些优秀的经典小说,如果让孩子自己去看,有多少孩子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味道呢?和孩子一起讨论他们早已经开始关心又没有人和他们认真谈起的话题吧,你不和他们谈,他们也会去网络上看各种来路不明的“言情小说”,那些东西易懂,娱乐性强,可是往往并非正确的指引。

读《小大人丁文涛》有感300字 篇7

今天,我换完书,又借了几本,分别是小大人丁文涛、开甲壳虫车的女校长、红蜻蜓,红蜻蜓、宠物集中营、天真妈妈,都是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只有红蜻蜓,红蜻蜓不是,是冰波动物童话系列的,回到家,我看见小大人丁文涛这个题目怪奇怪,就先看了,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是:丁文涛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天上地下的事没有他不知道的,同学们都称他“小百科”;他还是“成语大王”呢!厚厚的一本《成语字典》,他能背下来,说起话来成语一大串,滔滔不绝。

我感觉,马小跳、唐飞、毛超、张达、丁文涛、安琪儿、路曼曼、夏林果都很善良,因为是他们帮助四个小女孩回到自己的家乡的,我感觉,安琪儿还是一个非常天真、非常可爱的小女孩,还有安琪儿的爸爸——安爸爸,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足球迷,只要看起足球赛,就是手舞足蹈,简直就是跳舞。

我看淘气包马小跳这一系列的书简直就入了迷,还爱不释手,它不但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而且还锻炼了我的阅读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啊!

今夜一起读历史 篇8

中国历史

推荐资源:电子书《小说十八史略》,作者:陈舜臣

资源地址:http://baidurl.cn/ix0

说起通史类书籍,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都会是《上下五千年》这类启蒙读物,或是《二十四史》这种光是字数就能吓死人的大部头。其实对于历史感兴趣而又不想翻阅那些枯燥史书的朋友,不妨考虑读一下日籍华裔史学家陈舜臣的《小说十八史略》。

虽然对于熟悉历史的人而言,本书讲述的只是从春秋到两宋时期基础的历史知识,但作为一个由日本史学家撰写的作品,《小说十八史略》无论是史观本身还是叙述的角度都和中国人的书很不一样。而原本被我们认为枯燥无味的正史,在曾经做过推理小说作家的陈舜臣笔下,被描述得妙趣横生。

日本历史

在各种动漫与游戏的影响下,即便是对日本的历史全无兴趣的朋友,也都会听过织田信长、武田信玄等人物的大名,如果对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居的历史感兴趣,那么去收看大河剧(由日本NHK电视台制作的历史正剧)则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推荐资源:日剧《葵 德川三代》(2000)

资源地址:http://baidurl.cn/iui

战国末期,经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人的努力,至1600年,战乱的日本终于走向统一,虽仍以丰臣家为正主,但控制力在丰臣秀吉死后已经相当虚弱。德川家康在隐忍多年以后终于得以利用朝中门阀斗争为自己取得征夷大将军之位,并最终统一日本建立了江户幕府。大河剧《葵 德川三代》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故事讲述了从丰臣秀吉去世开始,到德川秀光时期三代人的命运悲喜。

日本的大河剧地位相当于我国的“历史正剧”,非但观赏性丝毫不逊,其对于历史事件的具体认识也大有裨益。而谈到史实性,《葵》剧对于历史的忠实还原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尤其是第一集中关原之战对历史细节的处理都几近史实记载(此话中最为戏说的部分应该算是战役中龙套出场的日本剑圣宫本武藏了)。

美国历史

一直以来,网络上都流传着一种说法:中国人很怀念过去,所以我们打开电视看到的都是历史剧;而美国人更喜欢憧憬未来,所以他们的电视中播放的都是未来科幻剧。这让许多人都误认为美国就没有历史剧,其实如HBO、TNT这样的电视台在每一年都会制作出品质精良的迷你剧为自己的观众讲述这段并不算长的历史。

推荐资源:迷你剧《约翰·亚当斯》(2008)

资源地址:http://baidurl.cn/iya

按照传统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历史观来看,约翰·亚当斯并不能算是传记的首选角色。虽然被尊为美国的开国先贤之一,又是美国的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甚至还和儿子一起成为美国第一对父子总统,但是由于其无论是独立战争期间还是总统任上一直没有太多作为,所以即使在美国人眼中,约翰·亚当斯也并不是一个太有名的人。

《约翰·亚当斯》是部人物传记的剧集,本剧的重头戏当然是荡气回肠的美国独立史,所以在了解那段并不熟悉的美国史的同时,还能让我们对那群原本只是符号一样的先贤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独立宣言》主笔杰弗逊是如此不善言辞;声名显赫的富兰克林博士也算个老油条;《联邦党人文集》的汉密尔顿为人居然如此尖酸刻薄;而光芒四射的华盛顿将军在国内外的批评声中厌倦了总统职务,奠定美国三权分立的马歇尔并不仅仅就是个大法官。

欧洲历史

推荐资源:迷你剧《圣殿春秋》(2010)

资源地址:http://baidurl.cn/iuv

由Starz电视台制作的八集史诗迷你剧《圣殿春秋》,是以英国作家肯·弗雷特于1989年出版的同名小说为蓝本改编,讲述1120年英国皇太子William Adelin坐船于英伦海峡English Channel沉没,英王绝嗣后的政治动荡时代,一个石匠家庭及其身边人发生的事。

《小人国和大人国》读后感 篇9

在暑假里,我津津有味地读了《小人国和大人国》这本书,紧张的故事情节一直吸引着我,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小人国的剧情,因为小人国的剧情非常吸引我,所以我最喜欢小人国的剧情。

这本书的小人国的大体内容是这样的:“二百五十多年前,一位叫格列佛的英国医生的航海奇遇。格列佛有一次飘到了小人国,那儿的人身高都不满六英尺,格列佛在小人国成了人山,小人国的皇帝把格列佛运到了古庙里,让格列佛住在里面。皇帝又用九十一副脚镣和三十六把锁锁住了格佛列。格佛列来到的消息传遍了全国,引得无数富翁、闲人和好奇的人都来看格列佛,因此许多村庄都空了。要不是皇帝颁布几条法令禁止这种混乱现象的话,耕种和家务一定会没人管的。后来格列佛的和蔼、善良的态度已经得到了皇帝和官员的欢心,又获得了军队和人民普遍的好感,格列佛终于得到了自由。格列佛得到自由不久后便得知小人国议会的两个政党,本质上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却根据各自鞋跟的高低分成高跟派和低跟派,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对内欺压百姓,对外进行侵略战争小人国的教会以吃鸡蛋先敲大的一头还是先敲小的一头来分成大头派和小头派,竟造成大规模的内战和对外侵略的借口。大头派的人都在不来夫斯古岛国(小人国的另一个帝国)。有一天不来夫斯古岛国要袭击小人国,格列佛挺身而出,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岛国。后来一个叫包儿高兰的人,他不断弹劾格列佛,最后皇帝决定只刺瞎格列佛的眼睛不杀他。格列佛知道消息后逃到了不来夫斯古岛国,在不来夫斯古岛国那里捡到了一条小船,用那条小船回到了祖国。

小人国和大人国里的小人国的剧情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希望你们也喜欢这个剧情。

朋友们,早日与书为友吧!书的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精神食粮,让那一缕缕书香伴我们成长吧!

一起读书吧作文 篇10

她衣衫褴褛,脚趾已经被冻得通红,她实在忍受不了着严寒,一根根火柴被点燃。冷酷的寒夜,虽然带给她身体的疼痛,却让她清楚的知道“我还活着,我还有时间,我还可以继续卖火柴。”

她从衣服里拿出一本油迹斑斑却已清晰光滑的书,她要用剩余的时间来读这本书了。

她又一次入迷了。书中那一个个字眼都扣动着她的心弦。“男孩不得不以乞讨为生,他已经没有了依靠,他愈行愈远……”

小女孩睡着了,她梦到了小男孩,她看到小男孩正在享受着锦衣玉食,她自言自语道:“他不是在乞讨吗,怎么会享受如此生活呢?”小男孩拿出一本做工粗糙的书,递给小女孩,说:“它给了我精神财富,它给了我智慧。”

阳光透过那窄窄的间隔,照在小女孩脸上,她醒了,她的身边还有那本小男孩的书。她翻开扉页,上写道“人不能没有力量与智慧,你若正在为生活发愁,请打开书,你会获得精神的慰藉。”

……

小女孩最终成为了一个童话作家,她的每一部着作上都会有这样一句话“书,给了我写作的权利;书,给了我生活的指引,孩子们,多读书吧,你会被浩瀚的知识海洋所吸引的。”

书,是要用来读的,而不是收藏。读书,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品德。书,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心灵的解脱。读书,带给我们精神的慰藉。

孩子气的父母和大人样的孩子 篇11

妈妈,不哭不哭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长宁区安顺路发生了一起车祸,三辆高速行驶的轿车相撞。艾女士和女儿丹丹不幸成为受害者,所幸没有生命危险。

在医院里,母女俩一起接受手术。医生剃光了丹丹的头发,用镊子夹出嵌在头皮里的玻璃碴儿,其痛可知。丹丹大哭,不停地挣扎,两个护士一边使劲地按住她,一边哄她。忽然,丹丹不哭了,她看到旁边的妈妈也在痛苦地哭泣。丹丹柔声对妈妈说:“妈妈,不哭不哭,一点都不疼。你看我都不哭,你也别哭,要勇敢,要听话。”

医生、护士都惊呆了,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这么懂事!尽管奶声奶气的,却分明是个小大人儿。在接下来两个多小时的手术中,丹丹尽管疼得直哆嗦,有时还哼两声,却再没掉一滴眼泪,她不停地在安慰一旁抽泣的妈妈。

前来会诊的精神心理科医生看出了端倪:艾女士是个孩子气的妈妈,而丹丹是个大人样的孩子。母女俩怎么会形成如此奇怪的关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奇怪的表象背后一定有奇怪的家庭教育模式。果然,手术后,面对医生的询问,艾女士痛心疾首地说:“我对不起孩子,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

原来,艾女士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上学工作,恋爱结婚,一路走得顺顺当当。生了丹丹以后,她没有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还是往日的大小姐脾气。丹丹姥姥跟医生埋怨女儿:“她哪里像个当妈的哟!生丹丹那一段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学,只在乎自己体型多长时间能恢复,为此那么早给孩子断了奶。我看呀,是一个大孩子生了一个小孩子!”没办法,姥姥只好施以援手,替女儿尽了大半母亲之责。

丹丹上幼儿园以后,艾女士开始亲自照顾女儿,但母女俩经常发生冲突,有时,是因为丹丹犯了小错,有时是因为丹丹起床磨蹭,有时居然是因为母女俩争夺一包牛肉干。丹丹没少挨妈妈的巴掌,虽然不疼,却足以让她伤心。渐渐地,丹丹学会容忍和谦让了,只要能让妈妈高兴,她什么都肯做。

丹丹的变化让艾女士喜不自胜,她经常夸女儿懂事、省心。为了讨妈妈欢心,丹丹更加努力克制自己。丹丹还学会了察言观色,看妈妈下班脸色不好,她会给妈妈拿拖鞋、泡茶,把电视音量调小;如果妈妈和爸爸吵架了,丹丹会拉着妈妈的手,默默陪妈妈流泪,俨然是妈妈在哄女儿。

艾女士和丹丹的关系显然是颠倒的。一个动不动就向孩子宣泄情绪的妈妈,不管年龄多大,实际上她都是孩子的心理女儿;一个懂得照顾妈妈情绪并随时准备安慰妈妈的女儿,不管年龄多小,实际上她充当了妈妈的心理妈妈。

父母忍不住向孩子宣泄情绪,对孩子或打或骂,是最常见的亲子关系颠倒模式。还有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是,父母把孩子当成倾诉的对象,拼命向孩子倾吐自己的苦恼。这种方式看似问题不大,因为孩子是自己最亲密的人,向他倾诉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但实际上,倾吐意味着把自己的苦恼转嫁到孩子身上,而孩子是乐于帮助父母的,他们会努力去化解父母的苦恼。当孩子这样做的时候,毫无疑问,孩子是大人,而倾吐苦恼的父母则是孩子。问题是,假若孩子年龄小,他们是没有能力去化解父母的苦恼的,他们做不了什么事情,只能跟着父母一起苦恼。

孩子,最爱父母

对于孩子而言,这种颠倒的关系会给他带来极大的困扰。比如,为了安慰娇气的妈妈,丹丹要咬牙忍受自己肉体上的痛苦,使痛苦加倍。对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来说,这是很难做到的,也是没必要做到的,因为她这样做很可能给她的心理留下阴影。心理医生担心的正是这一点。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主动扮演父母的角色呢?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孩子爱父母。孩子与父母的亲情是与生俱来的,三岁之前,幼儿甚至认为他和母亲是一体的,即使长大成人,孩子也会发自内心地爱父母,愿意为父母做事,替父母分忧。在我们这个讲孝道的社会,人们很容易忽略这一点,片面强调父母的无私,却无视孩子对父母天然的爱。

第二,孩子怕父母。出于对安全的本能担忧,孩子最害怕被父母抛弃,所以,当父母吓唬孩子“再哭就不要你了”或“再哭就卖了你”时,效果格外好,孩子多半会马上强忍啼哭。为了讨好父母,孩子会克制自己,满足父母的要求,甚至会察言观色,揣摩父母的心思,以免错失时机。久而久之,孩子就特别在意父母的情绪,并逐渐掌握了父母的情绪变化特点,以及改变父母情绪的技巧。在此心理氛围中,如果父母经常不自觉地向孩子撒娇,孩子也就习惯了当父母的父母。

第三,孩子模拟父母。孩子的生活主题是成长。对孩子来说,所谓成长就是长成父母那样的大人,做父母该做的事,所以他们时时刻刻在模仿父母的言行。注意孩子怎么玩布娃娃了吗?给娃娃穿衣服,给娃娃喂饭,哄娃娃睡觉,给娃娃讲道理,给娃娃读书……都是父母对他做的,都是在模拟做父母。如果此时父母无意中要求孩子充当父母的角色,孩子会毫不犹豫地配合——他已经演练很久了,几乎成了本能的反应。

痛苦,无休无止

倒置的亲子关系都是在孩子年幼时建立起来的,父母的不成熟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这种心理负担是隐性的,更要命的是,如果父母和孩子都不能及时察觉、改变,这种错乱的关系可以保持很久,给孩子造成无休无止的痛苦。

当孩子很小时,倒置的亲子关系多是隐性的,等孩子长大以后,有些父母当孩子的心理孩子也成了习惯,做起事来一点也不掩饰。

初二女生小琳在来信中说,她的妈妈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女孩”。有一个周末,小琳带同学到家里来玩,因为一件小事顶了妈妈两句,妈妈居然呜呜大哭起来,吓得同学们面面相觑,只好不欢而散。爸爸哄了妈妈半天,一点效果都没有,只好叫女儿去哄。他对小琳说:“你去给妈妈煮碗荷包蛋吧,让她高兴高兴。”小琳听爸爸的话,给妈妈煮了两个荷包蛋,热腾腾地端到妈妈面前。但妈妈气还未消,伸手一推,把碗扫到地板上。见碗摔成几瓣儿,妈妈哭得更厉害了……

小琳说,妈妈一生气就没完没了,一口气能哭上两个小时,特难哄,真不知道怎么与她相处。小琳还说,她一直拿妈妈当小孩子看,容忍她的小情绪,但不太把她的意见当回事。

小琳与妈妈无疑是一种倒置的母女关系。小琳充分考虑了妈妈的感受,但妈妈并未理解小琳的感受,根本不知道她这样做会给小琳带来多大的痛苦。甚至,即便知道孩子很痛苦,她仍然忍不住要这样做。这种忍不住,就是一种孩子气。

大学毕业不到两年的小也有一个孩子气的妈妈,给她制造的麻烦让她叫苦不迭。小说:“妈妈成天逼着我找男朋友,而且自认为比我更知道该找什么样的男朋友,频频地给我安排约会。假如我不去,她就非常生气,责骂我不懂她的一番好心。最后,我尽管不情愿,但不想惹妈妈生气,所以每次约会都去了。”

在妈妈的张罗下,小不断地跟着妈妈去相亲,却一个也没有相中。“见我不配合,妈妈生气了,又哭又闹。有一次她冲我喊,如果你不继续去相亲,我就不理你了,我宁可不要你也不能让你独身。她赌气不吃饭,不睡觉,整日以泪洗面,最后甚至威胁要和我断绝母女关系。”

妈妈的自作主张和无理纠缠让小不胜其烦,但她明白妈妈是为女儿好,怕女儿年龄越来越大,以后嫁人会越来越难,所以,她一直想办法安抚妈妈的情绪。

小与妈妈的关系,也是典型的倒置关系。妈妈是动不动就使性子的“孩子”,而女儿则是善于站在妈妈的角度上为妈妈考虑的“大人”。意识上,妈妈似乎在为女儿考虑,但实际上,妈妈根本不愿意去懂女儿,也不在乎女儿的感受。小不想惹妈妈生气,也明白妈妈的一片好心,但婚姻毕竟是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所以她不愿意妥协。在这母女两人的意愿之间,她找不到平衡点。烦恼由此而生。

这种倒置的亲子关系有很大的迷惑性。当父母在对孩子随心所欲地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时,打的是“我比你成熟”“我爱你才这样做”的旗号,而孩子也因此陷入混乱,会觉得父母的确是在为他着想,而且父母似乎真的比他成熟。但其实,只要略加分辨,就不难看出,父母的这些做法是非常孩子气的。

觉悟,解决之道

对于父母来说,与孩子形成倒置的亲子关系,根本原因是自己心理不成熟,角色意识不强,对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结构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种现象在80后年轻父母身上普遍存在。

解决之道,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觉悟。当父母明白亲子关系的实质,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自动呈现。比如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关注孩子的情绪,体会孩子的感受,避免家庭暴力,等等。

有趣的是,在家庭关系的互动中,孩子总是甘当配角的,当父母选择扮演父母,孩子会自动选择扮演孩子。无疑,这才是正常的、和谐的亲子关系,对父母与孩子的成长有双重的好处。

一起悦读作文 篇12

时间的流逝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在校园中过去一年多了,在这一年中的时间校园在我心中已经对其有很深的感情,无法玩却自己当初踏进这个校园时的哪一个感觉,那时候的感受依然让我记忆犹新。

校园是一本人物传记,他记载了许多人在最美好年华的青春历史。让我们翻开这本厚重的人物传记的时候,不禁为里面的故事情节所震撼更为其中的故事所深深的吸引。在这本书里面每个人都是主角,这里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书写者,在生活校园这期间就在为自己的传记人生开始书写了。而校园传记这本书中承载着每个人物主角传记所包含的意志品质与其内涵。当我们离开校园时,就是我们悦读校园这本传记的时候,当你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有着更多的收获和得到在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启发,也是人生走向的起始点。

校园是一封写不完的情书,她是每一位学子对校园这封情书永不遗忘的情人。所以在未来的时间中每一次的情感写成一封封的情书把它寄给校园,所以说校园即是一封封情书,也是一位靓丽的美人,让芊芊学子念念不忘。在时间的长河中,有很多的机会想要忘掉可是却也忘不掉因为他的景色以深入人心,想要忘也忘不掉。犹记得校园里开得如妖艳般的小花,如俏佳人般的教学楼都让人至今难忘,图书馆成熟魅力让人沉醉不已,所以有很多机会校园都是一直想要回到的地方。

跟我一起快乐读书吧 篇13

你是谁?

我是书!

为什么你全身写满了字?

因为我是有故事的书啊!

你要带我去哪里?

去书的世界,知识的海洋……快!跟我来吧!

一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奇妙的梦,梦里有一个长着长方形大脑袋,名字叫“书”的小朋友带我去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那里有金灿灿的城堡、英俊的王子和漂亮的小公主;有侏罗纪时期各种各样的大恐龙和植物;还有格列佛游记里的大人国小人国……太多太多稀奇有趣的东西吸引着我。可惜我还没玩够梦就醒了。我不高兴的揉着眼睛跟妈妈说:“妈妈,我还要书陪我玩!”妈妈听了我的话眼睛一亮“好啊!我这就带你去找好朋友书!”

妈妈很快带我来到了一所崭新的大楼前说:“你的朋友就在这里,快去找他吧!”我仔细一看,楼前的大石头上刻了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日照图书馆” 。哦!原来这就是“书”的家!我高兴的跑了进去。哇哦!好多书!一排一排,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它们一本本整齐的摆放在宽敞的书架上,仿佛列队欢迎我一样。我悄悄来到儿童阅览区一看,梦里的朋友们都在这里呢!《白雪公主》、《灰姑娘》、《木偶奇遇记》、《马小跳》……有很多小同学都在安静地看书,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坐在墙角,有的干脆直接席地而坐,总之看书的姿势怎么舒服怎么来。我也赶紧挑选了一本《格林童话》有滋有味地读了起来……

读书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要回家了。我想如果以后有时间我每天都要来图书馆看书,因为从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朋友,得到了很多快乐。我爱读书,读书是快乐的!

上一篇: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探索与思考下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