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惯养成教育家长问卷(精选15篇)
10、您的孩子对于一些行为有可能引起的危险后果()班级:学生姓名:家长姓名:
A、时刻注意B、偶尔会忘记C、从不注意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
(三)学习习惯方面 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
习惯养成教育家长问卷(低年级)
摧。基于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问卷要求被测试人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一、选择题(在所给的答案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一)生活习惯方面
1、您的孩子自己的学习用具用完后()
A、主动整理B、、偶尔能主动C、从不整理
2、您的孩子看到父母因家务而忙碌时()
A、主动帮忙B、偶尔会帮忙C、从不帮忙
3、您的孩子每次吃饭前洗手()
A、每次都洗B、有时洗C、太脏了才洗
4、您的孩子对体育活动()
A、喜欢参加B、有些喜欢参加C、嫌累不想参加
5、您的孩子每天能否保证8小时的睡眠()
A、能B、基本能C、不能
6、您的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就餐、睡觉、学习和游戏活动等,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A、做得非常好B、做得较好C、做不到
7、您的孩子经常给孩子买零食吗?()
A、不买B、有时候买有时候不买 C、经常
8、您的孩子自己整理房间吗?()
A、孩子整理B、有时候孩子整理,有时候家长整理C、家长整理
9、您的孩子晚上看电视吗?
A、平时从来不看,节假日看B、晚上偶尔看看新闻C、每天都看
10、您的孩子在平时个人活动时,对于一些危险后果()
A、时刻注意B、偶尔会忘记C、从不注意
(二)道德习惯方面
1、您的孩子见到长辈与老师时()
A、主动问好B、被动问好C、低头走过
2、您的孩子对于学校纪律()
A、能自觉遵守B、偶尔不遵守C、很少遵守
3、您的孩子和别人交流时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A、经常使用B、偶尔使用C、从不使用
4、您的孩子在集会、电影院等公共场所()
A、安静有秩序B、偶尔安静有秩序C、喧哗、走动
5、您的孩子对于社会规则:(如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爱护有益动物、保护环境等)(A、能自觉遵守B、偶尔不遵守C、很少遵守
6、孩子经常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7、您的孩子能知错就改()
A、能发现错误并主动道歉或认错B、需要家长的教导C、会撒谎为自己错误辩解
8、您的孩子有爱心,懂谦让,乐于与他人一起分享快乐。()
A、做得非常好B、做得较好C、做不到
9、您的孩子能正确面对失败()
1、您的孩子对于学习上遇到的疑难问题()A、能积极主动解决B、偶尔主动C、要别人督促
2、您的孩子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A、能自觉主动完成B、偶尔主动C、要别人督促
3、您的孩子对于课外读物的阅读()A、经常阅读B、偶尔阅读C、不阅读
4、您的孩子对于学习过程中的坐姿、握笔方法,用眼卫生()A、自觉注意B、要别人提醒C、完全不注意
5、您的孩子对自己的日常学习作息()A、有安排B、没安排C、过一天算一天
6、您的孩子对待老师布置或学习上应该完成的作业()A、独立完成B、偶尔靠别人C、完全依赖别人
7、您的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后()A、主动检查并修改(主动与家长一起检查)B、有时检查修改 C、从不检查
8、您的孩子对于学过的知识经常复习()A、经常复习B、偶尔复习C、不复习
9、您的孩子对于新知识提前预习()A、提前预习B、偶尔预习C、不预习
10、您的孩子会保护书、作业本()A、保护很好B、一般C、不保护
二、问答题
1、您认为您孩子在习惯养成教育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您在孩子习惯养成教育方面有哪些好的方法或建议,请写下来我们一起分享吧!)
一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
小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 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够长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课堂上时常是教师在上面讲, 学生在下面玩, 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被少数学生“包办”, 大多数学生成了“陪读”。从随堂观察来看, 90%左右的小学生, 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注意力比较集中。越往后注意力越分散, 越容易偏离教师的教学内容。在家做作业时, 不够专心, 大多数家长需要陪孩子一起做作业。
2. 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
在课堂上, 常常是老师一提出问题, 有很多学生便把手举得高高的, 甚至有的学生会站起来, 嘴里不停地喊着:“我来, 我来。”最终被叫起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脸高兴, 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未被叫起的学生则有些垂头丧气, 有的甚至不愿意听同学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 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在布置作业时, 往往教师读了几遍题目, 但仍然有学生听不清楚题目的要求。
3. 语言表达的能力不足
在小学的课堂中, 还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 当老师提问时, 很多小学生都会把手举得高高的, 但是让个别小学生回答时, 他站起来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有的孩子站起来后, 声音很小;有的孩子则是表达的内容和题目的要求完全无关。
4. 做作业的习惯普遍比较差
有的小学生还没能掌握正确的做作业姿势, 做作业时头趴得很低, 作业本斜放, 握笔过低, 大拇指压着食指, 经常需要教师的反复提醒。个别小学生做作业时随意涂改, 页面不整洁, 作业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的要求。
二造成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
造成小学生上述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方面的原因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家长缺乏表率作用, 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受到不良影响。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 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 不管好坏, 要什么就给什么, 一切按照孩子的意思办。久而久之, 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 从行为上就难以约束自己, 自制能力差。更有甚者,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做点事, 就会影响和耽误学习, 因此事事由父母包办代替, 不注重锻炼孩子的独立性。渴了, 大人忙着给倒水;铅笔断了, 家长忙着削;书包乱了, 父母帮忙整理等。虽然这些看起来不算什么大事, 但时间长了就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其结果可能使孩子做事责任心差, 缺乏学习主动性, 上课不认真听讲, 作业马虎, 影响孩子的学习自觉性。
2. 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应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和保护伞, 但在实际工作中, 如果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助长了学生的不良品行。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心中只装着教案, 没有注意课堂纪律, 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有的教师教法比较陈旧, 教学内容枯燥,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 致使部分学生思维不活跃、发言不积极。有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不正确、启发性的提问设计不到位、不注重自身的示范作用, 这些都将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社会方面的原因
由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缺乏全面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 社会上各色的歪风邪气和腐朽思想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一些不适合学生的文化场所和文艺作品也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建议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由于小学生好动、好问、模仿性强, 所以良好习惯培养应以常规学习习惯培养为主, 在培养方法上重视激发欲望, 反复训练, 形成习惯。
1. 及时提醒
在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中, 行之有效的提醒是非常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还要注重提醒。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 及时送去一个眼神、做出一个手势, 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2. 树立榜样
在孩子们的眼里, 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因此, 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的特点, 教师必须发挥榜样作用,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应首先做到。学生耳濡目染, 对其良好习惯的形成, 作用不可估量。小学生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模仿性强, 还有争强好胜的心理, 多激励他们向身边优秀的小伙伴学习。
3. 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表扬和批评是教育的一种手段, 恰当的批评和表扬, 对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融洽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威廉姆·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教师既要表扬优等生, 也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可采用鼓励性的语言, 如“你真行!”“你棒极了, 我们为你感到骄傲”“你真聪明, 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了”等, 积极利用表扬手段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犯错时, 批评要注意场合与分寸, 注意刚柔相济、因人而异, 注意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
4. 家校互联
学校的教育若没有家长的配合, 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师的指导, 教育便不可能形成合力, 教育就难以产生预想效果。因此, 家校联系相当重要。一方面要积极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另一方面, 通过家访、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等多种途径,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转变家长重知识轻习惯的观念, 及时与家长沟通, 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途径
小学生养成教育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知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语文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学得轻松,对学习也充满信心,而且基本上每门功课也都能均衡发展。而语文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的学生,则学起来很吃力,久而久之,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基础没打好,从而影响到其他各门学科。
一、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1、自制力较差,易受外界干扰。据对老师的访谈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每班总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要不断提醒。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老师通常是一边上课,一边表扬哪些同学认真听,哪些同学发言积极等等。很多低年级家长也反应,做家庭作业时,孩子往往三心二意,边做边干别的事,甚至要家长坐旁边监督才能认真做,否则就不做。同样,在学校里,低段教师也反映,班级中总存在着一些学生也要教师亲自监督才会做作业。
2、语文学习的动机不强,学习态度不明确。有些学生由于一开始学习基础不好等原因,得不到好成绩,于是对语文学习缺乏信心,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往往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力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没有竞争意识,无视学习结果,以自我为中心,无视老师,家长的要求,学习散漫,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且很多学生往往只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喜欢花时间去涉猎课外知识。
3、书写习惯不佳,做作业马虎。调查发现,越是到高年级,书写质量越差,高年级作业量增多了是原因之一,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低年级时书写习惯没有养成。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抄写生字时要不笔顺不对,要不笔画不对,纠正其错误之后,依然会再次出现同类的错误,而且一部分学生书写潦草,页面不整洁。书写姿势更是让人失望,握笔姿势错误,眼睛离作业本的距离太近,有的甚至整个头都要碰到了作业本。而且不少学生在有格子的本子上会认真书写,没格子时字又变得潦草起来。
二、导致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
习惯的形成除了学生发展不平衡的个体差异外,往往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有来自于教学政策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教师平时教育教学的影响。
1、新课程改革落实不够。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一次冲击、突破和创新。但是,如今新课改中依然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相差甚远的问题,许多教师不适应新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最大的缘由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课改的理念,努力去组织一些花俏的学习活动,一节课“吹拉弹唱”穿插其中,课堂上出现浮夸的现象,而语文最基本的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则抛之脑后。
另外,由于课堂评价制度未能及时创新,许多教师还把握不好必要的课堂秩序和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教师对新课程解读的模糊,课堂教学实践与课程理念的不协调,使得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缺乏依据。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不足。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要想让孩子有一个好的人生,就要给孩子一些好的习惯,就要在生活中时刻做出好的榜样;如果家长没有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是非常难的。一方面,老师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身心健康积极和谐地发展;另一方面,家长却又对孩子百般宠爱,对孩子的不良习惯也视而不见,也不会坚持培养,生怕孩子受苦。于是孩子成了两面人,教师在学校里苦口婆心的教育成果在家里毁于一旦。
3、教师语文教学研究的浅薄。直以来,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将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很不利于我们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课时负担很重,每天少有零星的课间休息或者空堂也都用来批改作业了,很少有时间来好好研究语文教学,每天只知道陀螺一样,完成课时目标,上学生完成多少作业,考什么满意的分数。对于學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改进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途径分析
1、多元激励,调动小学生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积极性。作为语文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施以不同的激励方法,如: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等,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在积极性,增强教学的原动力,焕发学生”愤、悱”的精神状态,转变学生的被动行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促进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每个孩子都喜欢激励,喜欢别人给他信心。在他成功时积极嘉奖,在他失落时,树立信心。老师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增强成就感,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2、深化课改,全面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综合目标。要想不断地深化素质教育,加大新课程改革的力度,我们必须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身心愉悦,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寓教于乐。
3、加强师训,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质量水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高尚品德,还要能够引导学生进入乐学的境界。如果学生乐学,那么好习惯的养成就容易多了。如果一个教师善于根据自己素质的特点,选用某种教学方法来弥补素质的不足,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积极参与进修培训,来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向名优教师学习,来丰富实践经验;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总结经验教训。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通力配合,深化改革,全面落实新课改;教师坚持不懈提升业务素养,在激励手法上不断推陈出新,用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引导;家校合作优化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环境,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习惯,是养成的。一些好的学习习惯,会成就人的一生。俗话说:“成功的教育是从习惯的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的一生整个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成效。正因为如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教师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知道,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一名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培养自己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有利的环境。必须给孩子提供养成好习惯的适当环境,尽量避免任何破坏这种好的环境的行为。家长要努力营造和谐、安定的家庭环境。软件方面,要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内涵,克服不良的生活习俗,创造宽松、民主、对话、交流、沟通的人文环境,喜爱探讨、钻研的学习情趣,和睦的亲子关系等。硬件方面,居室灯光的设计、字画的张贴、书籍的购买、卫生的打扫、物品的摆放等要体现的和谐、舒适,让家成为亲子双方共同感到舒心和温暖的港湾。
2、耐心的引导。望子成龙的心情人人都有,但操之过急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不能要求孩子马上养成许多好习惯,必须有耐心,慢慢地引导孩子。
3、及时的称赞。发现孩子无意中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时,家长应立即给予称赞,以示鼓励,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
4、良好的示范。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5、坚决的态度。在孩子面前,家长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家长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就会受到影响。
6、默契的合作。成人之间态度的不一致极大地阻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即使成人有不同意见,也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讨论,大家在商谈中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
7、家校沟通,形成合力。学校每期都会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家校沟通的平台,作为家长就应该积极参加,详细了解学校、班级动态以及孩子们在学校的各种情况,并将孩子们在家庭中的表现反馈给老师及学校,让家校双方都能及时准确的把握孩子们的成长方向。每隔一定时间,应主动抽出时间与老师沟通,让我们的孩子在家校共同督促的合力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校自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以来。大队部与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相结合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综合素质,促进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狠抓“秩序”教育、强调“卫生”教育、加强“荣辱”教育是我们工作的思路及目标。学校秩序方面、卫生教育方面、“荣辱”教育方面是我们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要工作。围绕着这几个方面我校是这样实施的:
(1)在学校秩序方面
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制定一系列维护校园秩序的规定,要求各班主任认真学习了解规定内容并向学生积极宣传校园规范规定内容,每个班级都必须将规范粘贴宣传栏上,并通过班会,中队会,利用班刊、黑板报、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
实现学校生活秩序化。学校组织学生放学路队护送制度,“两操”时间班主任要监督到岗。大队部的学生干部每天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对课间时段有违反纪律和秩序的学生进行教育,如有屡教不改的学生将名字记下交与班主任或其他校领导进行批评教育。十一月中旬各班级通过主题班会进行“在校园内告别零食”的宣誓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果然发现学生在校园吃零食的现象少了很多,很多学生带的早餐在学校门口吃完把垃圾袋仍入纸篓后才走进校门,学校也比以前变得更加清洁。
(2)卫生教育方面
我校重点抓在学生的卫生习惯培养上,严禁学生乱丢、乱扔、乱画等不良习惯,成立红领巾监督岗对各班学生监督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期初制订了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划分好各班卫生包干区,要求各班做到一日二小扫(早晨、中午),一月一大扫,节日突击扫,订出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学生用眼卫生问题方面:加大眼保健操的监督检查力度,在两操期间,要求班主任到班级监督,大队部检查打分记录,考核分纳入到班主任工作考 2
核和优秀班级的评选,同时各班出一期保护眼睛的黑板报,让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十月份学校组织了医疗机构对学生进行视力,身体健康普查活动。还有学生乱扔垃圾现象,少数学生喜欢说脏话,高年级同学下楼梯时喜欢相互间打闹奔跑等等。针对这些不好的习惯,我们都制定相应的措施,努力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积极改正。
(3)加强“荣辱”教育方面
学校主要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荣辱有鲜明观念,是非有清晰的界限,善恶有明确的区分,更好让学生知荣明耻,扬荣抑耻,向善而行,健康成长。并要求任课教师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引入社会实践活动中,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具体活动开展情况:
在十一月开展以各中队为单位的“告别零食”宣誓的中队会。为了响应创建节约型校园的号召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展现我校学生手工制作的风采,体现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我校开展“创意大擂台”现场粘贴画制作比赛活动.在活动中 3
学生利用废弃的物品,鸡蛋壳、碎布、树叶、毛线、纽扣,沙石等,展开丰富的想象粘贴出一幅幅有新意,造型独特、美观的图画。这个活动开展的很有意义,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十二月上旬,各班级开展“好习惯之星”选举活动。十二月中旬开展了“男生女生手拉手”系列活动,黑板报设计比赛,主题中队会活动。借助体育课和其他开展男生女生合作完成的多种有趣的小游戏,增进男女生之间的友谊。在十二月下旬开展了中高年级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手抄报竞赛活动加强对学生荣辱观的教育。
工作中的不足:
注重在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应当更加关注细节。在细节上发现问题,在细节上加强引导,在细节上进行评价。常规检查的评比制度比较单一死板,努力使全校的常规检查更科学、更富有实效。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开展的比较少,很多都与学生的学习有关的比赛活动,长期下去学生对这些活动也对失去了兴趣,怎样开设一些有新意,有教育意义 4
而且学生又感兴趣的活动,是我们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努力的方向。
教学目的: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学重难点:
通过这次教育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你们猜猜,我到底是谁 ?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和你最亲密。我不是你的手脚,但我最听你的话。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
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坏蛋。→习惯 ★寄语:
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都有偿还不了的债务。
二、做为小学生的我们要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
我们再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卫生习惯:
1.随手扔垃圾。
2.被乱涂乱画的电脑。
3.被整容的桌面---在桌面上刻画,写字等。学习习惯:
1.被逼的奋笔疾书---抄作业。2.学习“太累”了,“休息”一下---上课睡觉。3.学习“太累”,“活动活动”筋骨---在墙壁上印上自己的脚印。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在绿化带中乱踩。行为习惯: 1.践踏草坪。2.攀爬护栏。
3.外出游玩行为。★寄语:
希望我们能吸取教训,不要因为自己的随意影响了一生的前程,请记住一句话:“习惯影响你一生”
三、谈一谈:自己身上的好习惯
1.从小到大,你有什么“好习惯”曾让你倍受赞赏、取得小胜利或取得一些事情上的成功?给同学们说说,大家来分享、学习一下。
2.思考别人的这些习惯你有吗?
★寄语:
人生仿佛就是一场好习惯与坏习惯的拉锯战,要创造精彩的人生,就要让自己的思考习惯、行动习惯、情绪习惯中属于好的比例与日俱增,坏的比例逐日减少。
四、查一查:自己管不住自己的原因
1.不长记性,总是重复在同一个错误里。
2.原谅自己,在没有办法改变的时候就放弃了,然后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3.意志薄弱,下决心要控制自己,可是总是在最后的关头又坚持不住了。
五、试一试:改掉的方法
1.用写日记来管住自己。
2.交一些能够管住自己的朋友。
3.用写座右铭,挂字画等来提醒约束自己。
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高清视频观看。
七、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爱护校园是我们每个同学的责任。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生活,我们需要一个优美清静,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为此我们班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友爱同学;珍惜荣誉,不做可耻行为。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并争取好成绩。
二、养成主动学习,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考试不作弊。
三、爱护公共财物,不人为破坏桌椅,拒绝“课桌文化”。
四、维护公共利益,不在教室里吃零食。
五、节约用水,用完后拧紧水龙头,杜绝“长流水”。
六、诚实守信,礼貌待人;举止文明,言行得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七、爱护学校花草树木,不乱丢废弃物,不损坏校园绿化设施。
八、举止文明,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告别污言秽语。谈吐斯文,礼貌大方,见到老师能够主动问好。
九、维护学校良好秩序,不在教室、楼道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
8、班级内好习惯展示
一、养成教育刻不容缓
现在的小学生在养成方面暴露的问题极为严重。独生子女的依赖性、惰性更强日趋明显, 学校重规范知识传递, 轻行为实践导引, 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 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 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 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少年儿童中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在学校中, 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 高分低德”的现象。为此, 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二、以《制度》和《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
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 养成始于家庭, 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作为一所小学, 我们严格按照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 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 让学生全面了解《守则》和《规范》的内容, 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什么是错误的, 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提高学生分辨是非, 鉴别美丑的能力。
三、以强化训练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习惯”要“习”才能“惯”, 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下, 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换言之, 养成教育的重要方法是训练, 就是通过强制性的训练来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 我们提出了“一月培养一个好习惯”的作法。就是以学月为单位, 每月确定一个习惯训练的内容。我们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大致分为四类: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卫生习惯、文明礼仪习惯。我们先从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着手。比如第一学月重点训练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共同配合, 每天每节课坚持训练。学月末学校进行检查评比, 给予做得好的班级表彰奖励, 达到示范激励的效果。
四、以监督检查机制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一时的事情, 必须反复抓, 抓反复, 需要不断地巩固, 才能形成一个好习惯。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 缺乏自觉性、意志力。前一学月才刚刚养成的一个好习惯, 这一学月有可能就记不住了, 又回到了原点。这个时候, 就需要提醒和监督, 需要我们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在每个班级设立了一些学生文明监督员, 让文明监督员专门监督学生的行为, 及时发现, 及时提醒。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
五、以评比激励机制活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任由教师千遍万遍的叮嘱, 他们也是今天听来明天忘, 做手工、剪图案, 纸屑满地飞, 不仅影响教室的整洁, 也使老师说得口干舌燥, 忙得焦头烂额。怎样来改变这一不良习惯?只有利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竞争机制。针对这一点, 我们在每个班都做了一朵七色花和表格, 哪一组在课堂活动中卫生习惯良好, 哪一组就会不断地“出现”七色花, 积累到七朵七色花就可以实现一个小小的愿望。如此一来, 在课堂上乱抛纸屑的不良习惯有了明显的改观。随着年龄的增大, 年级的上升, 他们的习惯也会上升为自觉的有意识的良好习惯。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比赛、评比活动。如整理学习用具, 消灭废纸屑的比赛等, 使学生学有方向, 赶有目标, 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以文化建设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环境育人。”作为学校, 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 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我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我们在校园中建设走廓文化, 把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装表挂在走廓的墙上, 让学生每天欣赏。贴上“上下楼梯靠右行”、“脚步轻轻, 说话小声”等宣传语提醒学生不影响他人。我们建设花园文化, 在美丽的花坛里插上:“别踩我, 我很疼!”、“请别打扰我, 我正在睡觉!”等人性化的标语提醒学生共同呵护美丽的花草。我们建设班级文化, 每个班在教室里都设有名人名言、班风、班训、图书角、科技角等专栏。通过创设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七、家校合力共同推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 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 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 老在还款, 老还不清, 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今天的家长要想给自己的儿女留下什么?我想应该给我们的子女从现在开始留下好的习惯, 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
【关键词】小学生 好习惯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02-01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做事风格等行为习惯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因此需要通过长期的练习,来形成自动化的或者半自动化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小学教育工作的核心。好的习惯需要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的渗透到小学生的思想中,影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现状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时期,也是个人性情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生的习惯未养成时,会有众多的表现,例如,上课的时候睡觉、大闹、偷偷的讲话、传递小纸条等众多的不良的习惯,课下,在教室内喧哗打闹,在楼梯上追逐等一系列不安全的行为。这些行为在高密度人群的校园范围内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对校园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为校园事故的发生留下隐患。一系列的问题说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还不够稳定,对其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学质量考核和社会两个方面。由于现在社会压力巨大,造成现在的学校对学生的教学质量尤其关注。现在的教育体系依然以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好差来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导致现在的老师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德育的培养。造成在对老师对学生的课业进行课下辅导,对学生的心理和德育的关注和培养教育较少,甚至被忽略。部分的老师教育的观念不正确,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理念陈旧,通过简单粗暴言语或者行为对学生个体的身心造成伤害,使学生产生厌学、惧怕老师等不良现象。
二、小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
(1)引导小学生养成好的习惯
习惯是学生个体的形成的潜意识的行为活动,需要通过不断地引导,使学生自愿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坏的习惯可能会导致孩子以后工作生活的失败,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好的习惯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无形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学校需要注意引导小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2)强化榜样的作用
在校园活动中,教师是小学生行为举止的标杆,对小学生的行为的影响巨大。树立好的榜样对小学生的好习惯的榜样是至关重要的。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和求知欲最强的时期,榜样人物的树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影响深刻。把深奥难懂的教育理论和道德要求进行人物的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使小学生在形象化的人物中体会学习。
(3)知行合一
虽然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文化水平有限,但小学生的学习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通过创造灵活的教学场景和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通过校园广播歌曲、宣传栏、板报等形式来宣传良好的行为活动,提高小学生行为的主动性和正确性。让小学生在了解知晓的基础上,进行活动。避免了简单枯燥的说教,使内容更丰富活泼,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
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过程,学生在校内接受老师的教育指导,在校外受社会群体的关注,它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它有着专业的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教育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经验较为丰富,是小学生教育的关键环节,因此,学校需要对小学生的习惯养成制定具体的教育规划和教育目标,并征询社会和家庭的意见,适当的调整具体的教学行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需要对学生的教育方式达成共识,并与学校进行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教育状况。
良好的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强化。小学是人生的起点,此时人的可塑性较大,也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时在老师和家长的约束指导下,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强化对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作用重大。好的习惯使人终生获益,它是人的自動化、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于人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国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科技创新导报.2008(16).
[2]纪红艳,刘春蕾.小学儿童数学学习障碍及其早期干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3).
[3]陈明宽.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09).
[4]贾丽娜.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5]高岚.小学生数学学习策略运用现状与影响因素[D].苏州大学2013.
总目标
1、通过训练和反复强化形成良好的日常文明礼貌习惯:语言和行为文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使“习惯成自然”。
2、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手的卫生习惯、用眼卫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服饰卫生习惯、环境卫生习惯、班集体卫生习惯、家庭卫生习惯、社会环境卫生习惯等。
3、通过课内、课外各种途径使学生逐步达到能学,会学,爱学习。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第一阶段:见了老师能主动打招呼;穿着整齐大方;坚持佩带少先队标志,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劳动任务;集体活动做到排队有秩序,课间活动 不疯打。个人卫生习惯:要按时作息、要睡前刷牙、要勤换衣服、要勤 剪指甲、要勤理发。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乱丢果皮纸屑、不 随地吐痰。能学:能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事要请假; 爱惜书本和学习用具;做好课前准备,学习用具摆放整齐,静息等候 老师上课; 课堂专心听讲,积极讨论,发言举手规范; 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姿势正确,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卷面整洁。
第二阶段:见了师长主动、热情打招呼,按少先队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好“五勤”,主动完成劳动任务,有环保意识;上下楼梯靠右 行,轻声慢步过走廊。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认真做眼保健操,注意保护视力,降低近视眼发病率。做好教室内外清扫及保洁工作。会学:能按要求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养成勤温习、复习好习惯;课堂上合作探究,能用普通话大胆发言,态度自然大方;学习上敢于质疑,勤研讨,会使用工具书;经常阅读课外有益书籍,独 立钻研,丰富课外知识。
怎样抓好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步凤小学柏燕燕
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地、长期地培养和训练而逐步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严格的养成教育,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讲都将终生受益。
怎样抓好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我认为:
一、了解学生,从“低”要求
作为班主任,就必须主动地、深入地、全面地了解学生,重视与学生的接触与交心,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注重规范学生的行为和自觉行为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班队会以及各种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各种常规教育,但要从“低”要求,不过从“低”并不是降低要求,而是要从点滴小事抓起。如平时的起居生活,学习生活、自理能力等等。即怎样坐、怎样站、怎样听、怎样说、怎样问、怎样答„„班主任要一边提要求一边指导学生做,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强化训练,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二、加强引导,不断强化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强化训练是必须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的严格的反复训练。比如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
三、检查督促,强化训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久而习之才能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所以我们必须制订各项制度保证学生习惯的养成,实施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四、师作表率,正确引导
我们面对的都是积极思维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的孩子,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因为在孩子们们的眼里,老师是最伟大的。因此,班主任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师表,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应先自己做到,包括穿着打扮、爱护环境卫生、文明礼貌、课堂上的板书工整等等。这样,孩子们就会在班主任或其他科任教师无声的语言行动中受到教育,逐渐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
五、尊重学生,公正评价
小学生天真活泼,班主任的一句表扬、一丝尊重,都会使他们倍感亲切,因此,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154-01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素质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当前,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重智商轻情商,重言教轻身教,重享受轻节俭,家庭教育严重错位;社会领域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诈哄骗活动蔓延,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极端个人主义、极端享乐主义等消极腐败思想正侵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而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的行为习惯,外在素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所以学生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必须从现在抓起。那么,在实际工作如何具体开展呢?
一、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
1、利用各种阵地进行规范的宣传。
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规范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利用班会、班队活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导向。
2、多种教育方法并举形成教育合力。班会讲,老师讲,学生讲,班干部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结合,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
3、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同时要推出示范学生,使全体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二、结合行为规范进行认知教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品生品社课,常规教育等活动,让学生端正认识态度,明确行为目标。认真研究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是班级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知行的统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常抓不懈,强化训练
“习惯”要“习”才能“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行为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经常督促,直到巩固为止。强化学生的行为训练,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的一环是“导之以行”:(1)寓规范训练于阵地建设之中。具体包括班主任的班会课,少先队活动。(2)寓规范训练于日常生活之中。(3) 寓规范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升旗仪式、值日、课间操、课间活动、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校外活动。(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则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开展养成教育时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养成教育因素,把养成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利用一朝一夕,通过每一件事,每一节课的长期熏陶使养成教育达到目的。
四、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素质,在体验中感悟生活,在感悟中明确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从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 春游、秋游、扫墓、庆“六一”,庆元旦,特长生比赛 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 ,文艺汇演、“献爱心”等活动。二是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如:开展班级的小设计和小制作比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三是利用每周的文体活动课,让小组轮流组织设计比赛项目,如:拔河、跳绳、篮球、文艺小活动等等,从而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五、榜样启发,激励奋进
模仿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表率作用使养成教育变得“可见、可学、可仿、可行”。一是树立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在班上多表扬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精神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注重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表率,不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总评,学期末进行总表彰。注意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让全体学生了解,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对于增强其自信心,激励其进取心,将产生直接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取得新成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徐汉林编著.海豚出版社.
一、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内容
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明确培养目标,重视从细节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课堂教学入手,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日常生活,重视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根据行为心理学家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分析,7—12岁是一个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小学生只有在良好的行为指导下,才能学会正确的思考、形成正确的认知、发展成一个思想健康、行为习惯良好的人。而在我国7—12岁的孩子正处于小学教育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学习习惯、礼貌的行为习惯、得体的礼仪习惯等。针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习惯就是在生活习惯上能够做到早睡早起、讲究卫生、吃饭不挑食、生活不攀比等,在学习习惯上能够上课前预习,准备好上课用品,上课期间专心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课下认真完成作业,做好课后复习等,在行为习惯上能够积极锻炼身体、热爱劳动、乐于助人、保护公物等,在礼仪习惯上能够文明有礼、尊老爱幼、与同学友爱互助等。
根据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小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养成是由一定的时间规律可循的。一个人坚持一个行为超过21天就会把这个行为转化为习惯,坚持超过90天,习惯就会成为固定习惯。在培养小学生零号行为习惯时,一定要遵循小学生的行为心理特点,把握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一个行为坚持的前7天,这个行为处于可以、不习惯阶段,但是慢慢地坚持超过7天到21天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会达到刻意、自然的阶段;到21-90天之后,行为习惯就是成为一种固定的、不刻意的行为习惯。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会影响孩子一生。
小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系统的养成教育过程。在这个漫长艰难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系列的养成教育工作要遵循学生心理规律,利用各种生活中的有利因素,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养成教育。
二、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措施
作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遵循养成教育中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运用的巧当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指导和培养,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学校开展养成教育。
明确总的养成教育培养目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培养过程中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确立每个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明确总体养成教育目标之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进行习惯培养。例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对良好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宣传,在教学中培养孩子良好行为意识。利用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等活动,教师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故事、图片、视频等方式,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自己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良好行为习惯意识,在思想意识上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坚持养成良好习惯。
(二)明确的习惯标准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由于小学生年纪小、自我约束力差、辨别是非能力不足等特点,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学校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须明确,一个明确的习惯标准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基础。小学生对很多事物的热衷只靠一时兴趣来维持,很难达到长久养成习惯的目的。所以,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孩子明白如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是不应该学习的不良行为习惯,懂得如何做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走廊、教室墙壁等空间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例如在学校宣传栏宣传良好行为习惯学生的事迹,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在学校走廊张贴《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充分发挥这些行为规范、要求的作用,在迁移默化中引起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视,在学校层面重视养成教育的推行。还可以发动学生组成良好习惯管理小组,发挥孩子之间的监督作用,让孩子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自觉的监督自己和他人。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重点内容。
在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养成教育重要一环。学习是伴随学生未来一生的大事,这就要求教师抓好课堂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课后学习习惯。在课前,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习惯,准备好学习文具、积极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等课前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好学生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记笔记、积极发言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后,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复习、认真做作业、自我检测的良好复习习惯。在学生做作业时,要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格式正确、做后检测等良好习惯。例如在语文阅读时,要培养孩子眼到心到,朗诵有感情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坚持从点滴做起是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必由之路。
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要做到从点滴做起,在细节上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所以,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时,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在校园打扫中,培养孩子看到垃圾要随手捡起,并按照垃圾分类原则教给孩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放学的列队回家时,教给孩子要有序排队,遵守学校的作息习惯,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有序的离校。习惯往往具有迁移性,学生养成一种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其他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孩子在学校养成了主动与生长打招呼的良好习惯,到日常生活中就能够有礼貌的待人接物。
(五)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要发挥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好奇心强等特点,学习心理中有很强的模仿倾向。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很好的发挥榜样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仿对象。例如,教师在学校教会孩子主动问好交流,在潜移默化的相处中,学生会模仿教师,养成见到师长主动行礼问好的行为习惯。在课堂结束后,教师主动收拾讲桌和讲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模仿教师,主动上下课收拾好自己的学习用具。这些行为习惯都是通过教师为学生树立榜样来培养的,通过后期教育强化,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很好的在孩子中扩展开。
总而言之,小学生由于自己独特的年龄阶段,具有辨别力差、模仿性强、自制力差等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的系统性的工作。在这个漫长的养成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配合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从学校教育的点点滴滴做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小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张敏.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34-35
----好习惯
一、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的极其重要的品质。
一个人的成功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
如果一个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将轻松步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否则,不良的习惯将阻碍他们的发展。
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
“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
特别是小学
一年级更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因此,作为我们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个时机,努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今 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作为我们一年级的教师首先应该要以耐心、爱心、恒心、一颗包容的 心来引导孩子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因为孩子在入学之前,不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是以游戏为主。而到了小 学,开始过正规的学习生活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飞跃。另外,在入学之前,家长和孩子的心情是既紧张又兴奋,特别是对孩子来说,当他们第一次背上新书包 来到学校时,精神肯定十分亢奋,心里也是万分愉快的。
可是新的学校生活开始了,他们对学校的要求、课堂的常规一下子又难以适应。
比如上一节课要35分钟,课上要集中注意力仔细看,认真听,不能随便说话、随便动作,对所学的内容还要用小脑子牢牢记住。如果再加上老师一开始就板起脸,一副威严的样子,势必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从而敬而远之。因此,作为我们教师,一开始,对孩子的要求不能操之过急,对所教的内容不能操之过快,平时,要多与孩子拉近距离,主动地、亲切地和每个学生交流,有时还要能容忍孩子一时的过失或缺点,相信孩子在你的循循善诱之下必能“亲其师”“信其道”
并能很快地、顺利地过渡到小学的学习生活中来。
二、规范课堂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在家过着小皇帝的生活,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常常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的独立性,自控性极差,而在学校里,往往会出现找不到学习用品,上课铃声响了还在自由说话,一派你行我素的景象。为此,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我们就要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在课间休息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
要让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我认为要与班主任的要求达成一致,事先要向班主任了解她在训练学生课前准备的一些做法。如开学的第一天,我班的班主任要求学生把书本、铅笔盒放在课桌的右上角,而我觉得铅笔盒放在桌子上学生一不小心就把它碰落在地上,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于是,我就和班主任协商课桌上就放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橡皮,然后请班主任利用午会课时间训练几次,让学生明白上什么课,准备什么书。当然,作为我们任课老师也要加于训练和督促。如刚开始的时候教师提前几分钟进教室提醒学生做好准备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当学生基本上能独立备学习用品后,每个小组推选一位平时做的得好的学生当组长来检查,对做的好的学生奖励一颗五角星,几个星期以后,学生就会在一次次的督促和竞争中就会慢慢养成了做好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又如,针对学生课前闹哄哄的状况,我们可以利用班主任编成的一些顺口溜,让学生在预备铃响了以后唱一唱。
如:
铃声响,进课堂,学习用品放放好,静等老师来上课,比比哪个坐得好!
还可以让学生做做手指游戏或手指操。
“两个拇指弯一弯,点点头,两个小指勾一勾,作朋友,两个手掌碰一碰,拍拍手” 手指操“画横、画竖、画三角,画撇画捺画圆圈,左半圆,右半圆,合成一个大圆圈。”这样,让学生在吟唱的过程中,不自不觉的安静下来准备上课。
2、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我们每一位都希望学生在上课时能坐得住、坐得稳,聚精会神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然而,往往事与愿违,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35分钟的一节课要他们自始自终全神贯注地听讲是比较困难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一方面,我们教师在讲课时尽量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就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也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学期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行为规范的各种活动,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对校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方面的情况作一总结。首先,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应落到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第二,如何做好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
1、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给学生讲明养成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让学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我校充分利用班队会、板报等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同时,明确了要抓学生成绩,抓教学质量,必须从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树立“行为规范教育我有一份”的观念,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重抓养成教育”的氛围。
2、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我校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训练的内容与重点主要训练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卫生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
3、建章立制,规范言行。
良好的行为规范养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老师和学生持之以恒来完成。
(1)学生文明行为制度:每天由纪律班长对学生行为进行考核,做好记录,使学生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共同监督下,使学生能较自觉地遵守规范。
(2)值日制度:由卫生班长严格负责,负责好学生的卫生表现,及时做好记录,并且做好教育,一周做好总结工作,真正从细小处入手,把卫生行为规范落到实处。
(3)学习习惯养成制度:由小班长做好早读和午读管理工作,珍惜好时间,进行表扬和惩罚制度,让班级学生真正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第三、取得的成效与努力方向。在各个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每人都能根据训练目标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个学期和上个学期相比,学生各方面的习惯明显好转,在学校的纪律和卫生评比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并且,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能够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清楚的知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自身发展非常重要的。
一、与家长积极配合
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是学校, 但培养学生的主要负责人则是家长, 因此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中, 家长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等方式, 使家长与学校积极的配合, 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从而增强学校养成教育的效果。小学生所来自的家庭都是不同的, 所以家庭教育环境也会有所差异, 这些家庭教育有些会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些也会阻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 有些农村思想较为落后, 经常会有一些封建思想影响着家长, 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也会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为学生做出不好的示范, 影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必须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让家长进行积极的配合, 将在学校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 回到家里以后, 由家长继续监督, 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进行严格的规范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效果如何, 不仅需要依靠教师和家长的力量, 同时还需要学校的力量。为此, 需要学校明确学生需要做到的具体的行为规范, 然后加大其执行力度, 将学校的校风校纪进行彻底的贯彻落实, 让小学生知晓该做的事情和不该做的事情。例如,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活动的方法, 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 促使其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学校可以通过每个星期的班级评比活动, 通过对班级的表扬以及给予其一定的奖励的方式, 久而久之, 促使其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 学校还需要引起教师对学生养成习惯教育的重视, 让教师发挥其作用, 可以通过举办班级活动等方式,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 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看书, 看一些能够丰富学生学识, 并且对于学生未来成长有益的书, 帮助学生养成按看书的好习惯。此外, 教师还需要教师加强班级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或者班级活动中, 抓准时机, 教授小学生良好的行为思想。例如,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 发现一位不常发言的学生举手, 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教授学生谦让的习惯, 让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 从而促使其更为自觉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发挥榜样的力量
小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特点, 特别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习惯,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心理, 为其做好榜样, 发挥榜样的力量, 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此, 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 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为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小学生对于教师都有一种崇拜感, 会有意无意的模仿着教师的语气、行为等, 因此教师在平时一定要做好表率,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使其在不断的“模仿”中,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 发挥伟人的力量。小学生对于教师有崇拜感, 对于喜欢的伟人同样也有崇拜感, 所以教师在平时可以多为学生讲授伟人的故事, 通过对学生进行鼓励等方式, 使其找到学习的动力, 从而自觉的学习好的行为习惯, 自觉摒弃不良习惯。
四、重视活动的作用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通过开展多样的活动, 调动小学生的兴趣, 使其在具体的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 教师为培养学生养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可以利用节假日的时间, 通过去敬老院为老人做义工的方式, 让小学生在敬老院为老人擦玻璃、陪老人聊天等过程中, 让其感受到美德的力量。如果学校没有这样的条件, 那么教师也可以通过在班级举办活动的方式,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专门在班级开展一节主题班会, 让学生明白其重要性, 然后通过在班级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 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乐趣, 让小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 使其得到锻炼, 从而达到净化小学生心灵, 促使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目的, 实现教师的有效性养成教育, 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 会出现反复, 需要不断强化的过程。提高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需要加强学校的重视以及贯彻力度, 需要教师在平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方法。与此同时加强与家长的积极联系, 通过长期的努力互动配合, 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杜丽军.养成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的作用[J].文教资料, 2014, 33:114-115.
[2]苏青.习惯奠基人生——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性[J].黑河教育, 2015, 02:76.
[3]秦霞, 曹鹏飞.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从“静学雅行”抓起[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14, 04:46.
【小学习惯养成教育家长问卷】推荐阅读:
小学习惯养成教育教案07-25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讲稿12-19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阶段总结05-30
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09-13
小学生行为礼仪习惯养成教育专题讲座09-30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五06-24
小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实施方案11-10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儿歌06-02
小学生习惯养成主题班会教案11-06
3、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主题班会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