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教材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解读教材(精选8篇)

如何解读教材 篇1

一、教材是什么?

教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是“课程标准”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和学的凭借,是教学过程的支架,因此语文教学要围绕语文教材进行。

二、教材解读的范围

教材解读不再是狭义地对教材内容的解读,而是对学生发展和学校社会背景下的整体解读,这样才可以把握教学设计的方向。现代教材解读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教学环境分析、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解读,对教学环境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环境分析是指各校内部、外部的环境分析。其中,学校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本校学生、师资、学校条件等的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有关村社、信息、学校周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分析。教学是针对本校、本年级、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的,每所学校所处的环境各有不同。进行教材分析时,不能单纯从教材出发,首先进行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学校内外环境的分析越客观、越准确,对我们的教材解读就越有帮助。这样,不仅对教学背景有了准确的把握,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整合教材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怎样解读教材?

(一)教材解读的内容

1.弄清教材对“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2.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3.把握教材的特点。4.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5.清楚教材中的重点、难点。6.解决教材疑点、疑难。

(二)教材解读的形式

1.名师解读。充分发挥名教师的引领作用。2.教师个体解读。体现个性化的理解。

3.备课组或教研组集体解读。搭建交流的平台。

(三)教材解读的层面

1.整体解读。教材整体解读。从整体上对教材进行把握,包括学段教材解读、全册教材解读、整套教材的编排特点、整体安排等。2.单元解读。领会单元安排特点和要求。

3.课文解读。包括课文、注释、插图、课后思考等。

(四)教材解读的途径

解读教材要“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要想一想“文本究竟说了什么?”、“文本想要说什么?”“文本能够说什么?”、“文本应该说什么?” 1.与作者对话。

实现与作者的对话就是要理解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要表达什么样思想情感,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弄清作者“想要说什么?”也就是说,之所以作者这样表达,背后一定有一些相关的因素;之所以这样描写,一定有相关的背景。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到作者个人生平、历史背景怎样,当时有些什么思想,做到“知人论世”,只有做到与作者的对话才能实现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同时还要学习作者其它相关作品,了解作者的作品风格等。2.与文本对话。

教师细读文本是教材解读的重要前提,一篇课文不管以前有没有读过,有没有教过,都应该细细地读上几遍,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课堂上师生对话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之间的对话与碰撞。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教师对本文解读的独特性行影响着学生思想的发展。

《论语》只有区区几万字,可是根据台湾著名哲学教授傅佩荣先生考证,历代以来,至少有四百多家注解,原文每一句话都有五六种解法,而且每一种讲法都有道理。这就是说,《论语》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生命的,他能够透过不同时代研究者的心得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可见,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特别是人文方面的书,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品一旦发表,就好比婴儿离开母体,好不好看,评价全在别人。有时还会出现“过度阐释”——连作者都没有想到的,却被人家解读的五花八门。其实也正是丰富的“解释”让成其为经典。不过在理解文本时,我们必须要表明自己的立场,怎样的解读才是恰当的、正确的,我们的解读即使已脱离作者的意图,也要有自己的东西。

我要提醒大家一点,教材拿来后,首先要自己读,要不断的大声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我看到一些教师教材拿到手里,文章还没有怎么读,就忙着找资料,看教参,上网搜寻各种教案设计,可谓舍本逐末。3.与编者对话

教者要与编者对话,只有与教材编者对话,才能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选编编写意图对于老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明白了选编意图,我们才能将课文定好“位”。只有与教材编者对话,才能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任何一篇文章,置于特定的学段、特定的单元,有着它的作用与理由。而这又是你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明确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你就能确定教学目标,逐步实施你的教学。实现与编者对话需做到通读教材,领会全册教材的训练体系。教材编写有其很强的系统性,知识积累和训练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呈螺旋式上升的。这个系统在课标和参考用书上可以找到相应的阐述。教师把握住了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就先等于抓住了教材的根本,授课时就知道哪些知识应该讲,应讲透,应拓展,应延伸,上课就不会无所适从,而是有的放矢,讲为学用。

四、教材解读的一般步骤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的事物或现象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反映在教材解读上,就是要充分校本化地解读、处理教材。教材解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择适合本校、本年级甚至本班学生的教学。

一般来说,解读教材应从解读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入手,解读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挖掘教材的科学方法、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因素,知道工具性、人文性在语文教材中的体现,分析教材中的学习心理问题,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案或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其基本步骤可概括为“五读”。

(一)语文课程标准――研读

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纲领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等。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是中心校还是村小,课堂教学都要受课程标准的指导,因此,在解读教材时应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标的要求为目的。认真研读课标是教师正确进行教材解读的前提。

(二)有关资料――泛读,明确课程的地位和任务

所谓泛读,指在进行教材解读时,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教学参考书、语文教材、与教材有关的报刊杂志等,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目前,各中心校的图书室也初具规模,基本建成,各类图书资料上万册,还有各种光盘及东北师范大学远程教育中心上网卡供广大村小教师查阅学习。各村小还有中央远程教育模式资源供大家学习。

(一)要通过这些资料的阅读,明确语文教材在整个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任务,明确语文知识在各个教学阶段“螺旋式”上升的情况。如:小学生写字要求的螺旋式上升(铅笔、钢笔、软笔),语文工具性体现出来的螺旋式上升(口语交际、写一段话、写一篇短文、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写一篇有一定中心且有一定文采的文章)。

(二)要明确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如:品德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美术课中的美育与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培养学生懂得美和欣赏美的要求;又如:《腊八粥》《会飞的蒲公英》《穷人》《植物妈妈有办法》《藏羚羊的跪拜》《网上呼救》等课文涉及到方方面面,有些内容对村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这就更需要村小教师进行广泛阅读。

通过泛读,教师深入了解了课程标准,使教材解读既按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全面深入地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各项目标。通过泛读,教师了解了更低年级和更高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为本阶段的语文教学选择一个恰当的起点,实现与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教学内容的顺利衔接。通过泛读,教师了解了语文、数学、品德、综合实践、科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和进度安排,就可以更好地确定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地安排语文教学内容的次序,选择合适的语文习题。如:有的村小教师经过泛读,发现语文第一单元与品德第一单元就有相通之处,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了学科整合。

(三)整个教材――通读,对教材有一个总体认识

如何解读教材 篇2

一、寻根溯源, 解读教材

数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都隶属于某个知识体系, 但考虑到教材编排、学生认知规律等诸多因素, 教材切断了知识链条, 将其分散在各个学段里。如“数的认识”中包含了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复数等知识。它们在教材中犹如“散落的珍珠”一般分散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的学段, 其间还穿插着许多其它的数学知识。因此, 学生对数的认识是比较零散的, 这就需要教师作为一个“拾贝人”寻根溯源, 提供“线索’, 引导学生将“珍珠’, 穿成“项链”。

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以下简称人教版教材)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页的图片中, 可以借助图片寻根溯源, 解读教材:先讲述原始居民在分配猎物和制造打猎的武器时, 总要先“数一数”“量一量”, 再进行分配, 在“数”和“量”的亿万次实践中, 逐步形成了“数”的概念——如从“结绳记数”中慢慢产生了自然数;在分配食物和度量的过程中, 因为常有分不完和量不尽的情况, 为了继续分和更精确地量, 就产生了分数;随着生产的发展, 又产生了负数, 进而产生了有理数;后来, 在计算直角边长为1的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时, 又发现了无理数;由于有对负数进行开方的需要, 又引进了虚数。为了区别各类数, 人们把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把虚数和实数统称为复数, 从而建立了“数系”。此时, 学生感叹:“原来数是这样产生的呀!”教师顺势引导:“其实, 很多看似简单的事情在当初都经历了长期的发展, 人们花了几百年才得到负数的概念, 又花了几百年才接受它。凡事都是开创时困难.有了开端, 仿效是很容易的。0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提出之前, 谁都想不到, 一旦有了它, 人们都会用简单的方法记数。因此, 人们把0比作‘哥伦布鸡蛋’。”

这些对于学生来说较为简单的概念原来花费了数学家们如此漫长的时间, 当了解了这些时, 他们就明白了为何无理数比较难理解。更为关键的是, 学生了解了数学知识的全貌——最初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从而把握了知识脉络, 建立了知识体系, 进而树立起能获得成功的自信。

二、求同存异, 解读教材

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重点之一就是由过去的“教学大纲”转变到“课程标准”中来, 正因为此, 教材的编制体制也从过去的“一纲一本”过渡到现在的“一标多本”, 教材版本多元丰富, 异彩纷呈。

初中数学新教材版本众多, 而且每一版本处理同一知识内容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这就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惑”甚至是“挑战”;但是, 我们也可以借助于“多元教材”进行对比分析, 求同存异, 以其中一种为主兼顾其他, 帮助自己更全面的解读教材, 更有效的促进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讲, 可能更是一种“机遇”:为我们解读教材提供了足够的教学“素材”。比如在解读“一次函数”这一内容时, 笔者对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排特色及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比较, 以期“求同存异”, 有效把握知识的处理, 为顺利开展教学提供参考。

一次函数的主要知识是其概念、图像和性质, 因此, 由上面的比较表格可以明显地看到三种版本教材编排的共同特点是:重点研究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增加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强化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应用中更加重视体现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等数学思想。但是, 对于同一个知识点“一次函数”, 三个版本教材的编写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除去编排章节不同外, 其编排内容甚至也有所不同。其一, 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 它们的图像和性质是统一的, 浙教版和华师大版在描述常量、变量、函数后, 直接引入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可以减少内容的重复, 而人教版却作为单独的知识处理, 遵循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其二, 浙教版、人教版不同于华师大版, 把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分开编排在不同的章节, 这样有利于降低难度, 避免两种函数的干扰;其三, 人教版、华师大版不同于浙教版, 都增加了函数的图像一节, 对学生由函数关系式画函数图像, 对由函数图像获取信息、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数量关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四, 华师大版和浙教版都比人教版多增加了实际问题中简单直线型经验公式的应用, 使学生更易于掌握实际问题中的建模思想。

鉴于以上的教材解读, 笔者备课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求同存异”, 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当然不只是对比编排特色的不同, 还有呈现方式、例题素材、习题类型的迥异, 最后以某一版本为主编制“教学案”“再次开发教材”, 以便于学生认知, 易于学生学习, 利于课堂高效, 使“多元的教材”成为优质的“课程资源”。

三、换位思考, 解读教材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解读教材时, 我们大多尝试从编者视角揣摩教材的编写意图, 从教师的层面上探究教材细枝末节。那么, 我们有没有想过, 解读教材的终极目标是更有效的“用教材”开展教学, 更有效的“用教材”发展学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课堂上可以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 教材也应该“用学生的眼光”来解读, 甚至让学生“尝试”解读教材。

数学教材的解读不像语文、历史等文科那样直观形象, 所以, 学生是不会体会到她独有的“冰冷的美丽”的。这就需要教师“弯下腰来”,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先确定教材中哪些是该学的、哪些是需要重点学的、哪些是不用学的。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进行解读, 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在解读中掌握知识, 提高技能。比如解读人教版教材“四边形”一章时, 由于本章知识安排非常有规律且图形直观, 相对来说对于学生难度不大, 笔者就尝试放手让学生自己“解读”第Ⅰ部分平行四边形, 然后根据自己对平行四边形的解读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甚至是梯形部分, 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 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正确解读教材 篇3

关键词:教材;课程标准;解读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245-01

教材是承载知识的载体,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它为教师备课、上课等提供了基本材料,既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线索和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在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在各种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的今天,对教材合理地分析和解读成了每位教师新理念教学的基本功,这就要求教师要读懂教材,整体把握教材,仔细研究教材的一字一句,努力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

一、理清教材特点,领会编写意图

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最大程度体现了编者对课标的深刻理解。只有教师的认识与编者的意图一致时,才能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新意。首先要对比课程标准的新旧变化,理解新课标的实质内容,从而进一步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以我区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为例,教材按照新课标进行了第四版修订,通过修订,教材更加注重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基本数学思想的分段逐步培养,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性,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重要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运算技能的形成,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整体实现学习目标。其次要借助教学用书,了解教材编写特点及编写结构。以我区一、二年级所使用的数学教材为北师大第四版教材为例,在细读北师大第四版小学数学教师用书后会知道书中详细的说明了整套教材的呈现形式和栏目说明、特色说明、内容框架。在备课时就可以根据教书用书的2页1课时,3页2课时的课时结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二、认真通读教材,准确把握内容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不断研究探索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教材在不断变化,教师不能只凭经验教学,每名教师每学期都通读各年级的数学书,不能像课本目录那样只记情景课题,要详细记录每个年级的学习内容,并深刻记忆每一单元的数学课题。如《摸球游戏》,二、三年级都有,但各年级教学目标不同。二年级摸球游戏记录成《认识可能性》,三年级记录成《可能性的大小》,这样从课题可以清楚知道教学目标。在备课中,要进行分领域整理,清楚知道各个领域在各年级的目标和要求。如:统计与概率领域二年级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可能性,会看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发现简单问题,提出简单问题并解答。三年级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用一些常用语言描述可能性大小。会画条形统计图,并做出简单预测等。

教师经过这个整理过程,既了解了各年级教学内容,也理清各年级之间数学知识的衔接,能够更加有效的把握教材,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灵活有效的使用好教材。通过整理,我们知道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通过智慧老人,淘气、笑笑、机灵狗进行不同类型的学习提示,智慧老人是提示或总结性语言,渗透着数学的思想方法;笑笑、淘气是对事物的不同理解或不同看法,也就是解题的不同思路;机灵狗提示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还发现了数的学习规律。小学学习了自然数、小数、分数,每一种数的出现都是从出现的必要性引出,接着学习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各种运算及简便运算。这种规律还很多,我们在教学中把这种发现告诉学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教材,逐步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三、仔细研读教材,正确理解内涵

要真正读懂教材,通过课前读和课后读,进一步对教材进行仔细研究。课前读要做到“三读”,即进行单元读,通读整个单元,了解知识的框架结构,找出内在规律;进行课时读,在课改理念指导下分课时研读教材。分课时研读,要读懂问题情境和教材的旁注,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和呈现方式,读懂每一道习题。课后读就是要在教学后及时再读,填补空白,及时总结反思。以四年级《小数点搬家》一课为例,在第一次的教学中,通过创设“山羊快餐店”的有趣情景,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小数点移动带来数的大小变化的活动,并且总结出变化规律,但课后作业发现有些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掌握并不是十分准确,用算式表示,进行及时反思并补充相应习题,进一步深挖教材,在第二次及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补充,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的这个结论。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很好地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在课堂上收放自如,自由驾驭;只有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教材,才能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材的功能,用好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自己的教学预设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教材解读 篇4

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描写,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

写作背景:

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后来,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代价铺就的。《秋天的怀念》便是怀念母亲的的文章。在此文中,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的小事的细致描写,来表达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学情分析

对六年级学生而言,还不可能深入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流露的痛苦、失望、反省、内疚、自责······这样负面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并以此点燃学生情感,引发真情,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

朗读讨论法 情感熏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重点难点:

1、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2、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一听,读一读,思一思。

1、歌曲《母亲》。这就是母亲。师:“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永远牵挂着儿女的安危,永远包容着儿女的过失,永远理解儿女的一切。因为有了母亲,我们才幸福。

师:可21岁的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这一年,母亲突然去世,这对他真是致命的打击,每次想到母亲,史铁生这样安慰自己(请大家默读这段话):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你读懂了什么?你抓住了哪些关键词?(预设:苦)

师: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史铁生的课文《秋天的怀念》,去体味这位母亲的苦,母亲的爱。(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通过母亲的语言、表情、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三、自读课文,感知“母亲”:

要求:请自读课文,用曲线画出描写母亲语言的句子,并圈出重点词,可随手写下自己的感受,跟着自己的感觉和理解读一读这些话。

四、品词嚼句,诠释“母爱”(根据学生找出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读出母亲的苦,读出母亲的爱。)

1、一语双关的话。“咱们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一个21岁的年轻人突然双腿瘫痪,可想而知,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谁来读一读,体会体会他的脾气怎么暴怒无常。生读第一自然段。(生读到“我活着有什么劲!”言外之意,我想不想活?)

如果你是他的弟弟、妹妹、朋友、同学,你会怎么劝他?生说。师读“我活着有什么劲!”那么最了解他的母亲又是怎么做的,才能让儿子从心里改变。生读“咱们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区分:母亲走过来,拉住我的手,止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原文更能体现母亲的焦急、担心。母亲“扑”住的是儿子想死的念头,“抓”住的是儿子的命)

母亲“忍”住的仅仅是她的哭声吗?再读第一自然段,小组交流(预设:儿子的坏脾气、自己的病痛、儿子的打击„„)再读这一句。

“母亲病重”你从哪看出来的?读一读。(简单介绍肝癌。抓住“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理解母亲的坚强与无私。)师读“母亲常常肝疼„„睡不了觉。”送这位母亲一个字“忍”!

母亲还忍住了“我”的坏脾气。再读课文,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母亲忍住了“我”的坏脾气?生读。

面对“我”的暴怒无常,面对自己的病痛,(对比)她有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她有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她有没有捶打自己双腿大声呼喊我活着有什么劲?为了忍住儿子的坏脾气,深受苦楚母亲是怎么做的?(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来,圈出重点词,读一读。师友交流。)

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 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圈出其中的叠词)文中还有一处“悄悄地”: „„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品味“悄悄地”,体会母亲的这份“忍”:小心、耐心、关心、心疼。)“悄悄地、躲、偷偷地”看出了母爱是宽容、母爱是理解。请带着母亲的小心、理解再读这三句话。母亲自己活着苦,儿子的病让她苦上加苦,她对儿子却是用心良苦。她忍着 儿子的坏脾气、忍着自己的病痛,还劝儿子“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 儿活„„”

再读课文。母亲想让儿子怎么“好好儿活”?

2、常说的话。母亲为了让我“好好儿活”,她总是想方设法让儿子去看菊花。当我乱发完脾气时,母亲悄悄地进来,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当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 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分角色朗读课文1--3自然段。为什么她总是想方设法让儿子去看菊花?

当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史铁生看到落叶,会想到什么?幻灯片出示: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我想。聚焦“挡”住儿子想死的念头。透过这一挡,你知道母爱是什么吗?预设: 母爱是呵护,母爱是给儿子生的希望。

3、多说的话。儿子同意去看菊花后----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聚焦“敏感”,透过一个“敏感”,你看出了什么?母亲平时说话都小心翼翼。)

4、最后的话。“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读文4--5 自然段。史铁生知道母亲接下去要说什么吗?透过母亲还没讲完的话,想想母爱又是什么呢?预设:母爱是牵挂、割舍不下。

读文最后一段(母亲带我看花,是对生命的热爱,生命也可以如花般绽放;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5、轻声读课文,把“母爱是理解,是呵护,是宽容,是牵挂” 批注在合适的地方。

五、拓展延伸

1、母亲死后,史铁生才慢慢悟出母亲的这些爱以及母亲所说的“好好儿活” 的意思。作者最终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他成了著名的作家。

又一个秋天,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 ;听着听着甜美的歌声,我 ;看着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

六、作业设计: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用《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也可运用本课的写作方法(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表现人物内心),给妈妈写一封信。

伟大的母爱 教学反思:

在曲都小学讲完了这节课,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于十二、三的孩子,深入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流露的痛苦、失望、反省、内疚、自责······这样负面的情感,难度太大了。

因为我讲的是第二课时,所以第二节课我没听课,我在这个班讲了第一课时。在第一课时我范读课文时,读到“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时有两个女生笑了,我就反思孩子们心中的母亲平时只是唠唠叨叨地嘱咐孩子日常生活琐事,肯定没有像文中母亲这样的情况。孩子们也不知道怎么读算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范读课文之后想找几个孩子读一读,再怎么鼓励就是没有人举手,我只好一人一句开火车读。不过在第二课时有孩子们举手了,也能跟着老师试着有感情地读了,我心里感到还是比较满足的;还有就是我自己也有很大的进步:我终于能反复地范读课文了(因为在“全程化跟进式目标教研中”老师们给我提议让我范读,训练学生朗读)虽然今天我可能读得有点多,学生反而读得少了一是孩子们确实不敢张嘴读;二是我也想读到孩子心里去。

教材解读心得 篇5

蔡淑月

2018年9月6日语文教师参加了中学语文教材培训。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精辟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学建议、激烈的教学讨论不时地在脑海里浮现,那精彩的教学情景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徐立人、区教研室副主任初中语文教研员王莉、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孙建强及各学校语文教师参加了活动,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参加本次活动的体会,那就是受益匪浅。

1、在本次培训中,主讲老师从几方面的教学建议中,使我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2、会议由区教研室副主任、初中语文教研员王莉老师主持。会上,王莉主任对初中阶段教材做了纲领性的解读,同时提出了四个要求。因此教材培训建立了这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

3、讲授新教材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材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材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4、我校的孟荣华老师及开发区其他学校的5位教研组长分别对七年级到九年级五册书做了细致、务实的解读。内容主要围绕全面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理念,就初中语文教材编写体例进行解析,深入分析主要内容及教材特点,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细致全面,可操作性强。

5、徐立人老师的讲课游刃有余,非常精彩。王辉老师的西游记解读更是让我觉得懂得太少,应该多读多学。

解读教材感受 篇6

----朝着方向进行改革走向进步

“听歌星演唱快乐一时,听名师讲学幸福一生,听专家解读轻松前行”。3月18日,我有幸聆听了小学数学三---六年级下册教材研修课程,为我的快乐教学指明了方向,为我的幸福教育奠定了基础,为我的轻松前行搭建了阶梯。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两个问题,一种特色,一次交流。

“两个问题”即刘坚老师所提到的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教育孩子“做人的问题”和“创造的问题”。

“人”字:一撇,一捺,写的容易,做起来难;尤其对于我们一片白纸般孩子的人生路上如何写好这个字,做好这个”人”非常重要。“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每每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心潮澎湃,我想说:孩子的智慧、自信、自由、进步、快乐、幸福是我们教育的责任,我想让我的学生们:讲感恩,做知恩感恩的小学生(我们学习《弟子规》,校长升旗仪式的讲《二十四小故事》);讲效率,做勤奋学习的小学生(我们提倡珍惜时间,高效课堂);讲礼貌,做言行文明的小学生(师生做到止步问好,不乱扔垃圾......);讲友善,做关爱他人的小学生(课堂实践合作学习,教育孩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讲卫生,做身心健康的小学生(我们时常检查孩子的衣物,常常和孩子谈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使他们身心都得到发展);讲自主,做自强上进的小学生(教师奖励学生小红花,智慧星激励学生之间相互竞争,不断进步);讲纪律,做遵纪守法的小学生(每周评比纪律优秀班级,做到课堂、就餐、休息守规守纪);讲勤俭,做孝敬父母的小学生(就餐实行光盘行动,唱“三德”歌)。

爱因斯坦说过,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造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方面我从下面几点做的。

一、顺藤摸瓜式排疑解难:面对孩子的好奇和疑问,正确引导解决问题思路,培养顺藤摸瓜式逻辑思维,并启发孩子发现问题本质,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潜移默化式养成孩子勇于探索的精神。正确对待孩子的各种提问。孩子们会提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不要急于抹掉他们独特的思维,否定他们的想象,应主动、耐心面对孩子这种大胆提问的行为,顺藤摸瓜式启发、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

二、有意识训练孩子们展开想象。多提供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书籍、童话书、科幻、寓言等,这些“精神食粮”将会有助于他们学习别人成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多提供给孩子们半制品的游戏材料。半制品的游戏材料优点应在于重新去组合,拼装新物体。这些材料给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创新的空间较大,并能做到“一物多用”、“以物代物”,在教学中提倡“一题多解,方法多样性”不断激发出灵感,闪现出创新的火花,他们从而敢于创新。

三、多让孩子接触新事物,扩大孩子视野。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环境,经常利用各种时机引导孩子们接触各种新鲜事物。让他们多留意自己的身边数学,从城市的变化了解建筑、交通等设施;从农村的田野风光了解花卉树木的生长特性,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到校外,走进大自然。孩子们认识事物越多,想象的基础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那种总让孩子在教室内,学习、做题、写字、画画、背课文等,就会把孩子创新的火花扑灭,不可能培养成有创新能力的人。因此我们不光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孩子创新的灵感,还会定期组织一些户外的活动来激发孩子对自然的创新灵感。认识自然,探究自然中存在的规律和科学。

四、大胆鼓励孩子的创新实践。循序渐进的智趣实践:由易到难,通过观察分析—引导构建—启发创新-归纳总结,引导孩子逐步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做事思路。孩子们有了闪光的灵感和激情的意识,必须大胆去实践,才能成功。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应当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启发他们运用多种方法去探索、尝试、实践。如:我们在各种不同的模型构建的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尽情地发挥想象,利用丰富的教具创造出千奇百怪的组合造型,甚至鼓励他们设计出功能“欠缺”的各种小系统;另外在一些日常的活动中,我们还会让孩子们大胆探索,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制作出各种形状的小造型,在《长方体的认识》中,我让孩子亲自做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孩子从动手操作中体会长方体和中方体的特征。在这些教学和平时的系列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去发现、去体会。让他们学会珍惜和利用资源,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创造能使价值最大化,从而真正地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乐于实践,乐于创造。

“一种特色”即教材新呈现的“情景问题串” 情境问题串是新教材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新课程教学的一大特色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

情境问题串的激活了教材编排叙述方式,将思考、分享与提升体现其中,为自然而然地展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数学教学过程提供基础环境和主要脉络。情境的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或从一个情境引出一个问题,围绕这个核心问题不断追问,从而产生问题串;或围绕一个情境从多个角度引发思考,提出一系列问题;或呈现多个情境下的问题,组成围绕核心内容的问题串,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理解。体现了从头思考和由浅入深、由儿童粗糙的数学现实到数学王国的数学化过程,便于教,利于学。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创造性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数学活动,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次交流”即专家、教师与文本的交流,专家与教师的交流,教师与教师的交流,场内与场外的交流。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更何况我们全国的教师在一起分享思想,交流见解和困惑,那我们每个人的启发会受益无穷。对于我们平时困惑的“0的位置”“画图的教学”“方程解决问题”“比例的认识”......我们都有了新的认识或恍然大悟或醍醐灌顶。对教育时时有新常态我们有了方向和计划,从语言入手,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从方法践行,让孩子懂学、爱学、好学;从效率落实,让孩子务实、高效、进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感谢这次教材网络研修,让我听到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脚步声;让我看到了那么多心怀高远的执著寻梦人;感谢付出智慧和辛苦的教育专家和同行们,让我从你们精彩回答和解读中,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的幸福工作,幸福人生!

如何解读教材 篇7

1 先谈“课本内容”的解读思路

对于“课本内容”, 我们解读的方法是:先找准新旧知识联系的中心问题, 一般直接来自于文本的导入语或过渡语, 再围绕之展开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到组合的问题演绎.

案例1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5页1.3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文本呈现 “我们已经会比较正数的大小, 例如5>3, ;并且还知道正数都大于0.”

文本解读这段话就是我们找出的一个中心问题.结合这句话前后关联, 我们可解读出:前面已学基础有正、负数及有理数的概念与分类, 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3个核心模型概念, 因此在备课设计中, 必须针对原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课前调研等作出对应策略, 比如温习一下或文字或题组考查或检测等;同时在后面的加减运算中, 对于异号两数相加, 涉及到大小比较, 故知本节知识点又是加减运算的基础;因此我们做出如下:

问题演绎1 小学对于两个数大小如何比较的?用中学数学的眼光看实质是会比较什么数的大小了?如何比较大小的?

思路意图揭示小学会比较的是“两个正数、正数与0”的大小;用中学知识演绎就是:方法1, 数轴法, 先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如5与3标在数轴上, 发现5 在3 的右边) , 结合小学积累的基本经验 (5大于3) , 发现一般结论: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方法2, 绝对值法, 算术数等于它的绝对值, 结合小学积累的基本经验, 对正数比较大小, 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就大些;方法3, 生活法, 看作具体的实物!这样处理, 即有对旧知的温习, 更有对小学算术数大小比较运用前面刚学的知识更高层次的理解与提升 (用新的概念如绝对值看旧知、新的方法如数轴几何直观看旧方法) , 更为后面学习做了方法上的引领与铺垫.

问题演绎2 初中又加入了什么数 (教学进程自然过渡语) ?有哪些类型?如何比较他们的大小?

思路意图先揭示出“正数与正数、正数与0 (小学已学过的) ”及“正数与负数、0与负数、负数与负数” (这正是本节研究的目标) , 渗透与提炼分类数学思想方法.再给出具体的例子, 如2与-10, 0与-10, -10与-15进行具体的启发与引领.

方法1, 生活法, 如书本上有的温度计观察法、海拔高度法等;方法2, 类比法, 类比“问题1”对于正数与正数 (特例理解) , 一般结论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 (一般发现) 得到的基本经验, 先在数轴上表示出2, -10, -15, 再从数轴上可直观得出:①2>-10, ②0>-10, ③-10>-15. (总结方法) 一般抽象慨括出:于①正数大于负数, 于②0大于负数;于③不好说, 这也是难点, 如何突破? (思维节点、知识分化点、课堂高潮点, 更是数学概念语言深入运用细致点) 引出:

思路1 用相反数概念化归为正数比较大小, 显然10<15 (基本经验) , 但-10>-15 (数轴揭示) ;于是一般抽象概括为:对两个负数比较大小, 相反数小的反而大.

思路2 用绝对值概念.数轴上发现-10距离原点O比-15距离原点O近, 即两个负数与原点O距离 (绝对值) 近的反而大, 于是演绎出:对于两个负数比较大小, 绝对值小的反而大.

再格式程序步骤化, 如比较-10与-15的大小.解:因为|-10|=10, |-15|=15, 且|-10|<|-15|, 所以-10>-15.

显然得到了与书上不同的两种方法, 即:①类比法, 数形结合出“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②化归法, 对两个负数用相反数概念化归为正数的方法.数轴观察法, 运用绝对值概念.

难点突破, 结合基本数学经验化归为正数, 化归为相反数、绝对值核心模型, 生活化注解注脚方式, 运用数形结合数轴观, 此乃真正“传承与转合”.从而突出了重点 (后几种数的大小比较) 、突破了难点 (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 .

归纳总结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概念法 (法则或规定) 、数轴法 (数形结合) 、生活法 (赋予生活实际意义) .启示:用现在观点 (概念观、思想方法观、数形结合) 看过去“结论”之本质, 即“拾级而上”基础深化、不断改进与提高之举;其次为后面新内容起类比、化归导向、化生为熟之引领.

教程设计1) 回顾与思考.

a.不忘老朋友:小学所学数的大小比较即是什么数的大小比较.

b.用新学知识:又可如何理解.

c.还有哪些数可以比较, 如何比较 (点题) .

2) 实例与方法1 (结识新朋友) , 数轴法.

3) 实例与方法2 (结识新朋友) , 两个负数大小比较之绝对值法 (改进数轴法, 每次画图描点繁琐之缺点) .

4) 灵活运用.

5) 小结与拓展.

教学启示不难得知, 教材文本的基本解读制约着备课的质量:挖不出联系, 就没有自然的动态生成之预设策略;找不出坎坷, 就只会平铺直灌, 缺少引与领、对与比, 缺少跳跃的支点与助推器, 也不可能找出本质的知识联系, 更不可能培养娓娓道来、由此及彼的逻辑推理能力与想象结合力, 那学习理解的数学、数学的理解将只是一句空话.

2 再谈课本习题的解读思路

对教材做宏观、微观解读[2], 不仅包括导引、正文文本, 还要关注教材后面的各层次的习题.当前的实际情况, 老师们很少用心“看过”教材上的习题, 顶多布置做做而矣, 至于其间的联系, 承前启后的关联作用几乎无暇问及.下面我们给出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习题中的一个案例, 看我们如何解读与演绎:

案例2 学习了七年级下册第4.5 节“垂线”后对课后巩固我们找出的一个中心问题是:

文本呈现教材第103页习题B6.

(1) 如图1, ∠AOC=60°, BO⊥OA, CO⊥OD, 求∠AOD+ ∠BOC的度数;

(2) 如果将 (1) 中的“∠AOC=60°”这个条件去掉, 其他条件不变, 你能求出∠AOD+∠BOC的度数吗?

文本解读预测大部分学生可能呈现的方法是计算法.即

因为∠AOC=60°, BO⊥OA, ∠BOC=90°-60°=30°;又因为CO ⊥ OD, 所以∠BOC=90°-30°=60°, ∠AOD+∠BOC= (90°+60°) +30°=180°.

此法依赖条件“∠AOC=60°”, 结合第2小问, 我们可以提问学生:不用这个条件可咋做?围绕此中心问题, 引导学生想出第2种方法:分解组合法.即

∠AOD+∠BOC= (∠AOB+∠BOD) +∠BOC= ∠AOB+ (∠BOD+ ∠BOC) =∠AOB+∠COD;因为BO⊥OA, CO⊥OD, 所以∠AOB = 90°, ∠COD = 90°, 所以∠AOD+∠BOC=90°+90°=180°.

显然, 此法不再依赖条件 “∠AOC =60°”, 通过分解组合出特殊角的思路, 并可从解答的过程中发现正是“∠AOC=60°这个条件去掉, 其他条件不变”下的结论, 于是顺理成章的解决了第2小问, “一举两得”.在让学生亢奋之余, 我们可以再次提及:反思结果它是一个什么几何模型?

预估与引导学生找出第3种方法:补平法.即

反向延长射线OA, 如图2, 产生平角∠AOE=180°.因为BO⊥OA, CO⊥OD, 所以∠BOE=∠BOD+ ∠DOE=90°, ∠COD = ∠BOD +∠BOC=90°, ∠BOC=∠DOE, 所以∠AOD+ ∠BOC= ∠AOD + ∠DOE = ∠AOE =180°.

思路意图不难知, 方法1之所以不能顺带解决问题2, 是因为离不开条件“∠AOC=60°”, 属于计算型, 是利用每步计算结果去支撑下一步的走向的.但方法2和方法3却能顺带解决问题2, 明显比较方法1高级些、思维品质优秀些.法2与法3比较, 前者是平角的数量模型, 后者更直观揭示了结论的几何模型, 显然后者更优异, 思维层级步步高升.可见对教材习题的平面挖掘与模型抽象的意义非常重大!

法2, 法3 的关键是揭示了互余关系的转化解题, 这正是第102页习题A4 看图填空, 条件BO⊥OA, CO⊥OD, 结论∠AOC=∠BOD提供的基本经验, 把它放在前面作为预备题可为后面习题B6 起到铺垫的作用.故回归教材, 研判教材习题是不可或缺的备课准备的规定动作.如果就此打止, 未免太可惜了, 围绕上面中心问题可以设计问题链衍生拓展.

问题演绎1 简单变式:让两个“垂直模型”变为一副直角三角板即有图3.

(1) 如图3, ∠AOC=60°, ∠AOB=90°, ∠COD=90°, 求∠AOD+∠BOC的度数;

(2) 如果将 (1) 中的“∠AOC=60°”这个条件去掉, 其他条件不变, 你能求出∠AOD +∠BOC的度数吗?

学习了第5 章 “轴对称与旋转”后, 再次变式:

问题演绎2 两条直角边重合的一副直角三角板, 让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绕直角顶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图3, 问:

(1) 图3如果旋转角为60°, 求∠AOD+∠BOC的度数;

(2) 如果 (1) 中的“旋转角小于90°”你能求出∠AOD+∠BOC的度数吗?

(3) 当旋转角大于90°时, 前两问的结论还成立吗?

联系“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内容的复习与提高, 若涉及旋转与平行要点, 不妨出类似中考的压轴题:

问题演绎3 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按如图4方式叠放在一起 (其中, ∠A=60°, ∠D=30°;∠E=∠B=45°) .

(1) 若∠DCE=45°, 则∠ACB的度数为___;若∠ACB=140°, 求∠DCE的度数.

(2) 由 (1) 猜想∠ACB与∠DCE的数量关系, 并说明理由.

(3) 当∠ACE<180°且点E在直线AC的上方时, 这两块三角尺是否存在一组边互相平行?若存在, 请直接写出∠ACE角度所有可能的值 (不必说明理由)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解此压轴题的一般方法和简洁方法与上面谈及的教材习题方法完全相同.由于有了上面的基本经验做保证, 当然解之就不在话下了. (1) 135°, ∠DCE=40°; (2) ∠ACB+∠DCE=180°; (3) 存在, 当∠ACE=30°时, AD∥BC, 当∠ACE= ∠E=45°时, AC∥BE, 当∠ACE=120°时, AD∥CE, 当∠ACE=135°时, BE∥CD, 当∠ACE=165°时, BE∥AD.

若涉及旋转与垂直要点, 亦可再变式出类似问题演绎4中考的压轴题:

如图5, 一副三角板的两个直角重叠在一起, ∠A=30°, ∠C=25°, △COD固定不动, △AOB绕着O点顺时针旋转α (0°<α<180°) .

(1) 若 △AOB绕着O点旋转图2 的位置, 若∠BOD=60°, 则∠AOC=___;

(2) 若0°<α<90°, 在旋转的过程中∠BOD+∠AOC的值会发生变化吗?若不变化, 请求出这个定值;

(3) 若90°<α<180°, 问题 (2) 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4) 将 △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α 度 (0°<α<180°) , 问当α 为多少度时, 两个三角形至少有一组边所在直线垂直? (请直接写出所有答案)

答案: (1) 120°; (2) 不会变化, ∠BOD+∠AOC=180°; (3) 成立, ∠BOD+∠AOC=360°-90°-90°=180°; (4) 45°, 60°, 90°, 105°, 135°, 150°.

教学启示通过问题变式, 习题串联, 可以把更多的知识集同一个问题于一身, 尽管形式发生了变化, 但“形变、方法不变”, 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解一题、通一片之功效.达成这个目的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回归教材、教材习题, 通过对教材习题“中心问题”出现的场合和当时对应的学时和学段, 有机组合演绎出如上的问题链, 即可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益, 更为重要的是一步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水平与能力, 还可充分感受到, 关注问题与方法的系统性是提高数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捷径.因此再次呼吁, 一定要看看教材、看看教材上的各层次习题;一定要研读教材习题功能, 并从中找出一个“中心问题”再变式拓展演绎, 让问题成串、方法成系、思路成链.

毋用多例, 由此我们总结出了一种由“平面”向“立体”透细、通亮、“活络”教材易于操作的好方法:中心问题演绎法.这个“中心问题”大多就在文本中, 它可打通“文本、老师、学生、媒体”四者筋脉, 让“知识、思想、方法、素质”融为一体, 使“预设和生成”就有了机会和期盼.同仁们不妨试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初中) (第2版)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4.

[2]陈金红.你真的看过教材[J].湖南教育 (C版) , 2014, (12) .

[3]陈金红, 郭作华.改革课堂提升效益成功的“三个方略”[J].数学教学研究, 2015, 34 (7) .

深入解读教材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读教材;数学课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3-0052-03

教材是编者为落实《课程标准》精神和要求而精心设计和编排的,其中的每一幅图、每一句话、每一道题、每一个字都蕴涵着编者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落实。教材也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资源和依据。因此,只有准确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挖掘教材资源的学习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使用好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说,深入解读教材是教师上好每一课的第一步。

似是,通过大量的听课调研和对一线教师教学困惑的了解发现教材所蕴涵的新理念和学科思想很少能被教师体会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教师解读教材存在的多种误区严重影响了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下面就以小学数学为例淡一谈解读教材的几种误区。

一、读不到教材主题图的深层用意

在“周长意义”的教学巾,很多教师能够理解到上图提供J,一种活动暗示,也就是说周长的概念不能硬塞给学生,需要学生亲身的实践、感受和体验。其实,主题图中不仪暗示“引入周长的概念”这个环节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而且暗示其小的测量活动至少可以是用绳子围、刚尺子量……这种活动是多样化的;对于圆或不规则图形来说用“绳子围”比较好,而对于规则图形来说用尺子量等方法更方便(这就给三角形、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导人埋下伏笔)。由此可见,教师读主题图往往停留于图画的整体,对于图中每一个孩子的动作、方法、思考的内容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发掘,这也是教师渎不到主题图深层用意的主要原因。

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的教学巾,教帅对于情境图的理解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做的过程中探寻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圆周长计算方法。但是,很少有教师发现无论学生用绳同,还是在直尺上滚动,都是要把圆周的曲线转化为直线再进行测量,也就是说教材巾隐含的“由曲变直”的转化思想很少有教师能够理解到、注意到。而这种转化的思想对于今后学习圆的面积、以及初中、高小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工作、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呵见,教师注重知识内容的学习,也懂得钳识获得过程的重要,但是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往往看不到、想不到。不分析学习素材和素材的使用方法,缺乏必备的数学素养这也是读不到教材主题图深层用意的另一种原因。

二、不会结合《教师教学用书》读教材,导致不会展开使用教材资源

刚字母表示数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学习代数思想,《教师用书》明确指出学习本节课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慨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为对小学生来说,从具体事物的个数抽象H1数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现在…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无论是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还是学习方程的概念或等式的性质,既要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州,又要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而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必须展开使用例1内容,比如:3+9=12 8+6=14 5+10=■在这里■是15,13-7=▲7+,t=13在这里▲是6,要想学生彻底感悟由具体到一股的抽象概括过程,教师应该再补充几个例子,如:5+7=■6+7=117+9=11,通过一系列的例子学生感悟可以是15,可以是12,可以是13,还可以是16……14-5=▲16-6=▲12-9=▲还可以是9,10,3……这样才能真正完成从具体到一般的概括抽象的过程。而教材的例3实际上是从一般到具体的过程,教师应该通过例3的教学使学生明白通过这个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可以解决许多具体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真正结合教参分析并领悟到这一层面的教师并不多。

三、不会结合《课程标准》读教材,导致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师:该县家庭电脑拥有量达到1600台是在哪一年?

生:2002年(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

师:估计一下,到2005年这个县的家庭电脑拥有量是多少?

生1:3500台。

生2:应该有更多,是6000台。

生3:不可能……(学生们七嘴八舌,陷入了没有根据的数字争论。)

小学统计教学主要分为两大块:第一学段中,学生要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同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第二学段中,要求学生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在教学中避免单纯的统计量计算。而在案例中,该教师并未彻底地结合《数学课程标准》解渎并理解有关统计的知识结构体系,错误地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与预测,特别是统汁图中才出示到2003年的电脑销售量,却让孩子们马上对2005年的销售量进行预测,这明显已超出了三年级学生的普遍能力,因而学生难以回答也在情理之巾。

四、读不透教材练习题的丰富价值

案例五:“开发区要修建一条长5000米的公路,前3天修了计划的20%,照这样的速度,修完这条公路,还需要多少天?”

(题目出示后,学生们进入了积极的思索状态,但教师并未给予充足的时间,而马上展开讲解。)

师:谁做出来了,请你说说解题思路。

生1:工作总量÷工作效率-3,算式是5000÷[(5000×20%)÷3]-3=12

师:非常好,我们来看下一题……

反思:仔细分析,这道题有多种解决方法,如:(5000-5000×20%)÷(5000x20%÷3)=12;3÷20%-3=12:1÷(20%÷3)3=12;3×[(1-20%)÷20%]=12;3×(1÷20%)-3=12,一道包含如此丰富信息的练习题绝不应该是道单调的数学题,而应该是学生赖以发展的“探索材料”,教师应把握“留足空间,自主发言”的原则进行练习,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这样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而不应该为了完成预定的练习量而省略了其他学生精彩的解题方法。

正确解读教材是上好每一课的第一步,如果理解教材存在误区,直接影响教师制定教学方案,从而影响课程理念、学科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落实,也使得教学改革难以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前行。因此,有必要及时帮助教师掌握正确解渎教材的方法。

分析解读教材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解渎教材四步曲:

第一步:反复熟读《数学课程标准》。这是教师教学的标准、依据和方向。教师只有反复熟读,使其中的内容烂熟于心、融人血液才可能在教学巾自觉、自然地把新理念、新要求落实在每节课、每句话中。

第二步:通读小学全册教材,并适当了解更高学段教学内容。教师只有把握全盘教学内容的大致安排,知道道每节课教学内容之前学过什么,之后要学什么,才能准确把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才能张他有度。

上一篇:社区党建工作管理制度下一篇:“法律七进”活动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