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展望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展望(推荐8篇)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展望 篇1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大潮,推动了资本市场在中国境内的萌生和发展。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走过了一些成熟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道路。尽管经历了各种坎坷,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不断壮大,制度不断完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投资者不断成熟,逐步成长为一个在法律制度、交易规则、监管体系等各方面与国际普遍公认原则基本相符的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从开始出现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市场化资源配置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也日益提高。资本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经济逐渐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而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国经济改革宝贵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巨大的融资需求将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资本市场来满足;其次,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第三,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体系高度依赖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迫切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金融风险,而这种转变必须通过做强做大中国资本市场来实现;第四,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体系、改革医疗保险体制和建设新农村等重要领域,也要求资本市场提供全面有效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第五,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竞争日益加剧,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模式日新月异,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发达程度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需要资本市场满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融资需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资本市场对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以资本为纽带引导和支持生产要素向创新型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实现资源跨地区和跨产业的整合,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需要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加金融系统的弹性,分散金融风险;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需要我国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充分发现和提升自身价值,更好地融入到国际经济循环中去;创造各种条件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养老体系,需要资本市场发挥其财富管理的功能,为广大居民提供投资于资本市场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成果的机会,让养老基金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增值。总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在客观上需要一个功能齐备、运作规范、规模不断扩大、效率不断提升的资本市场。

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回顾和总结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把握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将有力地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展望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将基本完成从“新兴加转轨”向成熟市场的过渡,迈入全面发展的时期。一个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资本市场,将在中国经济构筑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一个更加开放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资本市场,也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一章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简要回顾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启动了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资本市场应运而生。同时,其发展又引领了中国经济和社会诸多重要体制和机制的变革,成为推动所有制变革和改进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力量。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资本市场的萌生(1978-1992)

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起,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

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一些小型国有和集体企业开始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股份制尝试,最初的股票开始出现。这一时期股票一般按面值发行,大部分实行保本保息保分红、到期偿还,具有一定债券的特性;发行对象多为内部职工和地方公众;发行方式多为自办发行,没有承销商。

1981年7月我国重新开始发行国债。1982年和1984年,最初的企业债和金融债开始出现。

随着证券发行的增多和投资者队伍的逐步扩大,证券流通的需求日益强烈,股票和债券的柜台交易陆续在全国各地出现,二级市场初步形成。1990年国家允许在有条件的大城市建立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12月先后营业。

伴随着一、二级市场的初步形成,证券经营机构的雏形开始出现。1987年9月,中国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1988年,为适应国库券转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中国人民银行下拨资金,在各省组建了33家证券公司,同时,财政系统也成立了一批证券公司。

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成为中国期货交易的开端。1992年10月,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推出了中国第一个标准化期货合约———特级铝期货标准合同,实现了由远期合同向期货交易过渡。

总体上看,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股票发行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也缺乏统一的监管,股票发行市场也出现了混乱。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认识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分歧。

1992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讲话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 在这个阶段,源于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企业的内生需求,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在发展初期,市场处于一种自我演进、缺乏规范和监管的状态,并且以区域性试点为主。深圳“8.10事件”的爆发,是这种发展模式弊端的体现,标志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迫切需要规范的管理和集中统一的监管。

第二阶段: 全国性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1993-1998)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区域性试点推向全国,全国性市场由此开始发展。1997年11月中国金融体系进一步确定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1998年4月,国务院证券委撤销,中国证监会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监管体制。

中国证监会成立后,推动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关于严禁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通知》等一系列证券期货市场法规和规章的建设,资本市场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使资本市场的发展走上规范化轨道,为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在市场创建初期,国家采取了额度指标管理的股票发行审批制度,即将额度指标下达至省级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由其在指标限度内推荐企业,再由中国证监会审批企业发行股票。在交易方式上,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建立了无纸化电子交易平台。

随着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和流通市值、股票发行筹资额、投资者开户数、交易量等都进入一个较快发展的阶段。沪、深交易所交易品种逐步增加,由单纯的股票陆续增加了国债、权证、企业债、可转债、封闭式基金等。

伴随着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证券中介机构也随之增加。到1998年底,全国有证券公司90家,证券营业部2412家。从1991年开始,出现了一批投资于证券、期货、房地产等市场的基金(统称为“老基金”)。1997年11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规范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同时,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推出了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境内企业逐渐开始在香港、纽约、伦敦和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上市;期货市场也得到初步发展。

□ 在这个阶段,统一监管体系的初步确立,使得中国资本市场从早期的区域性市场迅速走向全国性统一市场。随后,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出台,资本市场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同时,各种体制和机制缺陷带来的问题也在逐步积累,迫切需要进一步规范发展。

第三阶段: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1999-2007)

《证券法》于1998年12月颁布并于1999年7月实施,是中国第一部规范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的法律,并由此确认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地位。2005年11月,修订后的《证券法》颁布。《证券法》的实施及随后的修订,标志着资本市场走向更高程度的规范发展,也对资本市场的法规体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中国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持续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和非国有股份公司不断进入资本市场,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走向全面开放,金融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扩大。

自1998年建立了集中统一监管体制后,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证券期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实施了“属地监管、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相互配合”的辖区监管责任制,并初步建立了与地方政府协作的综合监管体系。与此同时,执法体系逐步完善。中国证监会在各证监局设立了稽查分支机构,2002年增设了专司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查处的机构。2007年,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证券执法体制又进行了重大改革,建立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稽查体制。

中国证监会不断加强稽查执法基础性工作,严格依法履行监管职责,集中力量查办了“琼民源”、“银广夏”、“中科创业”、“德隆”、“科龙”、“南方证券”、“闽发证券”等一批大案要案,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

但是,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遗留问题、制度性缺陷和结构性矛盾也逐步开始显现。从2001年开始,市场步入持续四年的调整阶段:股票指数大幅下挫;新股发行和上市公司再融资难度加大、周期变长;证券公司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到2005年全行业连续四年总体亏损。

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中国资本市场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试点开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早期制度设计有很多局限,改革措施不配套。一些在市场发展初期并不突出的问题,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逐步演变成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包括上市公司改制不彻底、治理结构不完善;证券公司实力较弱、运作不规范;机构投资者规模小、类型少;市场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合大型资金投资的优质蓝筹股、固定收益类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制度单一,缺乏有利于机构投资者避险的交易制度;等等。

为了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国务院于2004年1月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若干意见》),此后,中国资本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完善各项基础性制度,主要包括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对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经过这些改革,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

这一时期,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市场各方对多层次市场体系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中小板市场的推出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出现,是中国在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可转换公司债券、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企业或证券公司发行的集合收益计划产品以及权证等新品种出现,丰富了资本市场交易品种。

同时,债券市场得到初步发展,中国债券市场规模有所增加,市场交易规则逐步完善,债券托管体系和交易系统等基础建设不断加快。期货市场开始恢复性增长。2007年3月,修订后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发布,将规范的内容由商品期货扩展到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到2006年底,中国已经全部履行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有关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承诺。对外开放推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市场的成熟和发展壮大。这一时期,合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大量设立;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与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机制相继建立;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重组境外上市继续推进;外商投资股份公司开始在境内发行上市,外资也被允许对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投资;证券监管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2006年6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当选国际证监会组织执委会副主席。

□ 在这一阶段,1999年《证券法》的实施及2006年《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修订,使中国资本市场在法制化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一批大案的及时查办对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规范市场参与者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务院《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资本市场发展的高度重视;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代表的一系列基础性制度建设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合资证券经营机构的出现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制度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有了新的进展。中国资本市场也在2006年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

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随着资本市场各项功能逐步健全,它也推动了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引领了一系列经济和企业制度变革,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

资本市场促进了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资本市场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逐步发挥,资本市场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行业整合,截至2007年底,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可转债共筹集1.9万亿元;上市公司的行业布局日趋丰富;资本市场促进了企业和资产价值的重新发现,引领了企业制度变革,促进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变革,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上市公司总数量达到155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相当于GDP的140%,上市公司日益成为中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还丰富了我国企业吸引国际资本的方式,有助于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注:2007.9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三季报披露数据,GDP为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数据。

资本市场也促进了中国金融体系改革。资本市场推动了金融体系结构的转型,改善了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增强了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改善了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

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市场在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强。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居民的投资品种由早期单一的储蓄,扩展到股票、国债、企业债、可转换公司债、证券投资基金、权证、期货等多种理财工具,丰富了居民理财的方式,居民可通过投资于资本市场分享中国经济的成长,资本市场也带动了消费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财富效应初步显现。

资本市场为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机构提供了资产增值保值的渠道,从而,间接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持。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催生了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并且推动了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和销售、资产管理、证券分析、证券咨询等新职业的兴起,为中国金融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资本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自身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法规体系,同时,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推动了其他相关法规的完善,推动中国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和标准化,特别是新会计、审计准则的实施,大大缩小了与国际标准间的差距。

第二章近年来资本市场重大政策及改革措施

中国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加转轨”市场。由于建立初期的整体环境和市场本身制度设计上的局限,中国资本市场积累了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这些问题与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阻碍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只有在发展中,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得以解决。近几年,中国证监会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完善市场基本制度和恢复市场功能的改革措施。2006年,修订后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开始实施,有关资本市场监管法规和部门规章也得到了相应的调整与完善。这些措施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

国务院于2004年1月31日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提升到国家战略任务的高度,提出了九个方面的纲领性意见,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若干意见》是中国政府就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指导思想和任务首次进行全面明确的阐述,对发展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进行整体部署,它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的产生主要根源于早期对股份制以及资本市场功能与定位的认识不统一,并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处在初期阶段,国有资本运营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且,随着新股发行上市的不断积累,其对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不利影响也日益突出。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本质上是实现机制上的转换,即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市场各方遵循了“统一组织、分散决策”的工作原则与“试点先行、协调推进、分步解决”的操作思路。

在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采取对价的方式平衡相互利益,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让渡一部分其股份上市流通带来的收益。其中,对价的确定既没有以行政指令的方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由上市公司相关股东在平等协商、诚信互谅、自主决策的基础上采取市场化的方式确定。改革方案需经参加表决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和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同时通过,保证了在各参与主体博弈中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

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使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利益分置、价格分置的问题不复存在,各类股东具有一样的上市流通权和相同的股价收益权,各类股票按统一市场机制定价,二级市场价格开始真实反应上市公司价值,并成为各类股东共同的利益基础。因此,股权分置改革为中国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奠定了市场化基础,使中国资本市场从市场基础制度层面与国际市场不再有本质的差别。

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共1298家上市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股改程序,占应股改公司的98%;未进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仅33家,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

□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和运行机制的重要变革,也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创新。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了历史问题,还在于为资本市场其他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践证明,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必须坚持“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在解决资本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和调整复杂利益关系时,必须要妥善处理改革力度与市场稳定之间的平衡,以稳定市场预期为核心;在改革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政府统一组织与市场主体分散决策的协调,从而达到市场各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十多年来,受体制、机制、环境等因素影响,相当一批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运作不规范、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制约了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2005年11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从2006年3月起,中国证监会开展了旨在进一步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加强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专项活动。

完善上市公司监管体制。2004年开始实行的上市公司辖区监管责任制是上市公司监管体制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提出“属地监管、权责明确、责任到人、相互配合”的要求,有效地发挥了派出机构的一线监管优势,提升了监管深度和力度。

强化信息披露。1999年后,上市公司监管从行政审批为主逐步向以信息披露为主过渡,中国证监会结合资本市场发展实践,根据新的《公司法》、《证券法》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出的更高要求,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规则和监管流程,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及监管的有效性。

规范公司治理。为完善公司治理规则,中国证监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包括《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等,并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基本确立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和原则。

清欠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为有效解决严重影响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中国证监会协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全面开展“清欠”攻坚战,并推动《刑法》中增加了“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罪”,加大了对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产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截至2006年底,已有399家公司完成“清欠”或进入“清欠”程序,涉及资金390亿元,涉及资金占用问题的上市公司家数和占用资金额同比分别下降93%和84%,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基本解决。

建立股权激励机制的规章制度,推动市场化并购重组。其中,上市公司“清欠”旨在解决业已存在的严重影响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截至2006年底,已有399家公司完成“清欠”或进入“清欠”程序,涉及资金390亿元,涉及资金占用问题的上市公司家数和占用资金额同比分别下降93%和84%。

建立股权激励机制。中国证监会于2006年1月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进一步促进上市公司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为目的,规定股权激励的主要方式为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并从实施程序和信息披露角度对股权激励机制予以规范,对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与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推动市场化并购重组。通过修订《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启动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认购资产的试点,推动了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和鼓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优质资产、优势项目向上市公司集中,使市场化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企业整体上市显著增加。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重组和产业整合的主要场所。

□ 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运行中具有发展优势的群体,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强化上市公司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夯实资本市场基础,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是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活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关键。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

2004年前后,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充分暴露,风险集中爆发,全行业生存与发展遭遇严峻的挑战。中国证监会按照风险处置、日常监管和推进行业发展三管齐下,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标本兼治,形成机制的总体思路,对证券公司实施综合治理。

2004年中国证监会制定了创新类和规范类证券公司的评审标准,支持优质公司在风险可控、可测、可承受的前提下拓展业务空间;普查摸清证券公司风险底数,清理挪用客户保证金、挪用客户债券、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违规委托理财和账外经营等违规风险事项;在维护市场和社会稳定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处置了31家高风险证券公司,并探索出多样化的重组并购模式;依法追究了有关人员的责任;实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改革国债回购、资产管理、自营等基本业务制度,建立证券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和基本信息公示制度,完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和预警制度;加强对证券公司高管人员和股东的监管,规范高管和股东行为;成立了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治理期间,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放开“的原则,支持优质公司推出新产品、试办新业务,拓展业务空间、改善盈利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2007年7月,中国证监会以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结合公司市场影响力对证券公司进行了重新分类,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做大做强。2007年8月底,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成功结束,实现了各项主要目标。

□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表明,化解风险和制度建设必须同步推进,加强行业监管与鼓励创新发展要有机结合;证券市场深化改革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风险处置要确保行业、市场和社会稳定;保持证券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必须完善证券公司运行与监管的基础制度。

发行制度改革

我国股票发行制度从资本市场建立之初的审批制到核准制,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进行了各种改进,但与成熟市场的注册制相比人仍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提高发行效率、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对发行审核制度仍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发行审核制度透明化。2004年2月,发行上市主承销商推荐制(实行通道限制)过渡到保荐制度,建立了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问责机制。同年末,取消了发审委委员身份保密的规定,使核准制下市场参与者各负其责、各担风险的原则得到落实,实现了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目标的第一步。

证券发行的市场约束得到强化。2006年,《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及相应配套规则体系先后推出,形成了全流通模式下的新股发行体制。这一系列制度安排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约束,提高了发行效率。

发行定价机制市场化。中国证监会于2004年底对股票发行价格取消核准,实行询价制。2006年9月发布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进一步重点规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询价、定价以及股票配售等环节,完善了询价制度,加强了对发行人、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和投资者参与证券发行行为的监管。

□ 股票发行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应该逐步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方向转变,增强市场约束机制,提高市场运作的透明度,将定价过程更多地交由市场参与主体决定。这不仅能够增强定价的准确性,使市场的发展得以顺利推进,也使市场参与主体在获得各自利益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

基金业市场化改革及机构投资者发展

1998年,中国证监会开始推动基金业的发展。但是,在基金业发展初期,由于起步晚,各方面运作尚不成熟,市场的投机气氛浓厚,基金行业曾发生过一些违规行为,使行业发展遭受重大挫折。从2000年起,中国证监会提出“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并将其作为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的重要举措。

基金业市场化改革。2002年,中国证监会主导的基金审核制度渐进式市场化改革启动,监管部门简化审批程序,引入专家评审制度,使基金产品的审批过程渐趋制度化、透明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从2002年初到2005年底,在市场整体下跌的环境下,市场化改革极大地释放了行业的潜能,基金资产规模从800亿元增长到5000多亿元,基金持股市值占流通股的比重从5%增长到近20%。2006年,全年新募集基金4028亿元,接近以往8年新募基金规模总和,2007年基金资产规模总和达3.1万亿。同时,行业运作的规范化、透明化程度得到加强,社会公信力初步建立。改革所引入的市场竞争机制,激发了基金管理公司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大幅提升。2002年以来,中国基金业推出了成熟市场绝大多数主流基金产品,丰富了投资者的选择。

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推动形成有效竞争格局。2002年7月,《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开始施行,截至2007年底,59家基金管理公司中有28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内资公司、合资公司和QFII形成机构投资者间有效竞争的格局。

此外,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保险、社保基金以及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者逐步进入资本市场,初步改善了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及各类机构投资者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 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是中国基金业近年来改革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基金业的市场化改革,使得机构投资者力量迅速壮大,基本改善了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格局。资本市场主流的投资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投机和坐庄盛行转向重视公司基本面分析和长期投资。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展望 篇2

中国市场发展前景

在最新出版的《2009中国CCTV和视频监控设备》市场研究中, IMS Research对中国视频监控市场今后几年的发展, 仍然持乐观的态度。从2009年至2012年, 市场发展的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24.4%。从应用市场的角度来看, 在金融业萎缩, 制造业减速的国际环境下, 中国政府刺激经济的一系列政策, 将毋庸置疑地成为驱动视频监控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的消息, 政府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将有近一半投资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建设;而这几个市场又是视频监控应用非常成熟的地方。因此可以预见, 交通、机场和电站将会属于今后几年视频监控发展较为迅速的几个领域。另外, 政府的刺激经济计划中也包含相当数量的对于环境、医疗和教育的投资。这些涉及高科技的领域应用最新视频监控技术的速度也快于其他领域, 因此发展前景也将相当好。其次, 公共安全和政府办公场所的视频监控应用市场也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世博会建设带来的安防投资, 将会在短时间内拉高场馆应用市场的增长速度。

国际品牌VS本土品牌

对于中国市场上的高新技术产品, 曾有很多人迷信国外产品。在中国视频监控行业发展的进程中, 同样曾经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但随着一批本土企业的崛起, 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是实力差距正在逐渐缩小。IMS Research研究显示, 在当前的中国视频监控市场中, 国际品牌大约占有30%左右的市场份额, 双方暂时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双方有各自固守的市场, 同时在一些热点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品牌的优势市场包括金融、机场、跨国企业等高端领域。这是因为这些企业都和国际品牌有长期的合作经历, 考虑到目前的产品满意度、各分公司之间的系统兼容性以及更换品牌的风险, 他们一般不会轻易更换至本土品牌。本土品牌则在中低端价格较敏感的市场占有优势, 同时在军用、保密等敏感领域, 本土品牌也会被作为首选。高端商业楼宇和政府投资的一些中高端项目, 是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除了产品本身, 竞争的输赢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品牌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以及合作伙伴的实力。

单就产品性能而言, 本土品牌和国际品牌差距并不明显。国际品牌的优势往往体现在提供整个系统的能力和经验。IMS Research认为, 本土品牌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 应该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在细分应用市场发现机会, 积累经验, 从而形成自己的局部优势。对于有更强实力的本土品牌, 则应该从企业本身着眼, 努力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 全方位的提高企业实力, 从而实现更高的目标。

模拟监控VS网络监控

网络监控是视频监控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网络监控比传统的模拟监控有明显的优势, 如易升级、结构经济和可远程访问。但IMS Research的全球视频监控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地区的监控网络化速度要慢于欧美发达地区。事实上, 目前网络监控在中国地区快速发展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 既有大型的项目需求, 又有具备很强实力的厂商参与。网络监控的快速发展时代已经开始。然而这个市场的发展主要是由这些大型项目拉动的。

谈到网络监控的真正普及, 也就是在中小项目的广泛应用, 中国市场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这种培育包括对终端用户的培育, 更重要的是对代理商和系统集成商的培育。网络监控技术对视频监控的中间商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对已经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的中间商来说, 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就单个网络监控品牌而言, 快速建立一个符合要求的营销网络, 就能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抢占先机。就整个网络监控市场来说, 只有大部分的中间商都成功转型, 才意味着网络监控的真正普及。

IMS Research认为,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中国视频监控还是会处在一个“模拟为主, 两者并存”的模式。并存的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 模拟摄像机和网络摄像机并存。网络摄像机价格将开始大幅度下跌, 但仍高于模拟摄像机与视频服务器的组合。而且很多模拟摄像机未到更换期, 采用视频服务器向网络监控转型更易于接受。

2) 硬盘录像机 (DVR) 和网络录像机 (NVR) 以及网络存储的并存。模拟摄像机的存在必将导致价格便宜的DVR的大量应用。混合式硬盘录像机 (Hybrid DVR) 也比NVR价格便宜, 与DVR配合完全可以解决前端存储的问题。NVR的价格预计将在一两年后大幅下降, 从而真正被大批量采用。

智能化视频监控的发展

视频监控智能化必将伴随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被反复提及, 因为这是视频监控的最终目的。在理想的智能化监控系统中, 只有被判断为有用的信息才会被存储, 而不是不管内容的重要性全部录下来, 从而节约存储空间。智能设备可以判断在必要的时候有效地传输视频, 从而节省带宽。同时智能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监控效率, 可以从复杂的数据中辨认行为和类型, 可提供操作命令、数据和信息, 实现报警、提醒关注、智能检索等功能。

更重要的是, 智能化技术通过智能视频分析现场或记录的视频流, 从而检测出可疑的活动、事件或者行为模式, 可以使视频监控系统从事后搜寻犯罪嫌疑人的手段, 转换为一种阻止犯罪发生的辅助手段。当视频监控规模越来越大, 收集到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单纯靠人工分析已经不能满足监控的需求时, 智能化视频监控技术将必须被采用。

2009年, 很多厂商在中国市场推出了智能化视频监控产品, 包括一些视频分析软件和集成了视频分析模块的硬件设备, 如DVR和视频服务器等。但不得不说,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智能化视频监控设备还远没有达到大家所想象的水平。更多的情况下, 智能化监控系统只能发挥一些最基本的判断作用, 从而给监控人员提供帮助。要真正依靠智能监控系统进行复杂独立的行为判断,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本土企业发展智能化监控的主要阻碍因素在于, 中国市场对软件产品的附加值认可度不高。在国外市场软件属于高利润行业, 而在国内, 很多厂家投入50%或者更高进行软件方面的开发, 而软件带来的收益可能只占10%。就目前的智能化视频监控软件来讲, 国外厂商的平均水平要高于本土企业。但本土软件产业也并非没有优势, 由于不同终端用户的工作环境和对安防的要求都有较大差异, 本土软件产业在客户化软件定制方面的优势是国外软件厂商无法比拟的。

民用视频监控的发展

视频监控在民用市场的发展也是被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一旦视频监控产品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 带来的市场必将是巨大的。已经有一些厂商将家庭和个人作为目标客户推出相应的产品, 产品价格也已经降到家庭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中国电信的“全球眼”和中国网通的“宽视界”也已经推行了几年。然而当前民用市场上并没有显现出期盼中的火爆现象。

究其原因, IMS Research认为主要因为以下几点。首先, 终端用户接受度不高。视频监控产品对民用市场首先针对的客户是中高端收入的人群, 这些人文化教育程度较高, 对新技术更易于接受, 而这些人群一般居住在物业成熟的住宅小区中。这类小区一般安防设施齐全, 管理较为严格, 安全系数较高。因此独户加装视频监控系统对家庭安全提高不大。其次, 系统安装维护不便。目前家庭装修时考虑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的用户很少, 一旦装修完成后加装监控系统, 就为布线增加了难度。而且一旦系统需要维护, 也会给用户造成不便。另外, 网络提供商还未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应对于民用监控市场。例如目前全球眼和宽视界的主要客户还是商业用户。如能针对个人用户的特点, 多推出一些适合家庭客户的业务模式, 将会对民用市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总的来说, 随着家庭视频监控系统观念的普及, 用户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各种相关技术的成熟, 民用视频监控市场有可能在3~5年内爆发。

总结

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 篇3

2005年熊市可能终结首先是政治需要。中国股市到今天的问题,已经不仅是广大投资者损失惨重,长期、普遍地赔钱,不仅是由于资本市场滞后,造成了银行间接金融畸形发展,加大了国家的金融风险,而且由于股市的几千万及其关联的中国社会中几亿积极人口的消极埋怨情绪和无端发泄,已经关系到政治和社会的稳定,直接威胁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2005年熊市可能终结其次是经济原因。投资者固然损失惨重,不仅几乎所有的庄家都轰然倒地,中小投资者更是普遍损失过半;中介机构如券商大多实际上已经破产,要靠国家注资才能避免客户挤兑和社会恐慌;政府监管者疲于奔命,扶了东墙,倒了西墙,还备受责难;生态环境被破坏了,股市本来惟一的受益人融资者也每况愈下,股市融资额不断萎缩。脆弱和草木皆兵的市场根本不可能承受扩大直接金融、分散金融风险和支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负。证券市场各方参与者在经济利益上的多输,是求新求变的基础。

2005年熊市可能终结最后是思想认识上的共鸣。股权分裂这个中国股市的最大国情从最初提出来无人理睬和问津,到国有股减持时的激烈争论,再到后来的全流通大讨论,多数人形成一定共识,直到今天在穷尽了包括分类表决制等所有治标不治本的办法都不奏效之后,人们的认识才算真正多少一致,股权分裂或分置这个中国股市制度构造的根本缺陷才可望在2005年真正开始得到纠正和突破。

所有这些因素,都几年来第一次决定了熊市不能或不会再继续。

但是,熊市不能继续,还不等于牛市就会到来。影响股市出现拐点和牛市到来的也有几个大因素。

首先,管理层对当前股市总体状况的判断还存在很大偏差。中国股市造成投资者普遍受损和投资者与融资者关系的失衡,关键在于融资价格过高。流通股价格过高有股市初期供给量不足的历史原因,更主要的是由于股市与外部市场隔绝和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分裂的制度原因。流通A股价格在总体上仍然明显高估是供需失衡、场外资金不愿进场的主要原因。只有认清这个股市整体估值的基本国情,才能对目前股市走势的严重性有清醒的认识,才会下大决心解决股市的深层矛盾。相反,如果还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市场已经跌得差不多了,已经具有投资价值,自己就会好起来,因而不必在政策上和制度上进行大的调整,或者只做一些表面文章,市场的转势自然就会延误。

其次,政策能否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当前中国股市对内面临着境内与境外、流通股和非流通股、A股与B股,对外面临股市与债市、资本市场与银行体制改革的整体谋划和考量。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政策往往顾此失彼,甚至相互冲突,不是解决而是造成了更多的问题。最近管理层推出的非流通股转让规则就是这样的一例。这个规则既没有禁止非流通股的私下协议转让,又允许非流通股公开征集受让对象,说是规范不是规范,说是流通又吞吞吐吐,欲言又止,严重伤害了投资者的市场和政策预期。管理层大力推行的另一项所谓发行询价市场化改革,其实只是捡起三四年前市场化高价发行和增发的牙慧。这项不顾国情的片面市场化政策在当时就是对投资者的掠夺和对市场的极大破坏。今天市场环境变化了,市场化询价又可能成为诱导市场重心下移的工具。本来,在大部分股不流通的股权分裂基础,根本询不出什么真正的市场价。这种所谓推行市场化的决心越大,就会误入歧途越远。如果这类南辕北辙的政策不断出台,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稳定市场就难免会落空。

最后,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已经被管理层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这个问题之所以久拖不决,一方面是因为利益问题和认识问题,另一方面也确实因为这个问题的高度复杂性和挑战性。自己痛下决心和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去解决这个问题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但走什么样的路径和推出什么样的方案本身还是成败的关键。管理层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迄今并不清晰,而搞神秘主义闭门造车的习惯往往最后很难是给市场一个惊喜,搞不好又会是另一个惊吓。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把好事也给做坏。

2005年的中国股市在多年熊市之后显示了变盘的信号和可能,但市场能否摆脱其下行惯性,还取决于政策的走向。

中国手机市场未来展望 篇4

新入网和换机用户增长销量首次突破1亿部

移动运营商新业务的层出不穷、手机新功能的不断增加以及手机平均价格的降低,有效地刺激了新入网用户和换机用户的增长,这是中国手机市场在2006年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品牌集中度进一步加强差异化优势更为凸现

2006年,中国手机市场的品牌集中度进一步加强。2006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市场排名前两位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合计份额首次突破50%,并在第三、第四季度实现了继续增长。

仍将继续增长的中国手机市场,为各手机制造商参与竞争创造了机会。诺盛电信咨询认为,当中国发放3G牌照后,在新移动运营商进入初期,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将采取优惠措施来应对竞争,充分挖掘潜在用户以发展新手机用户;与此同时,网络的更新换代也将推动换机市场的发展。因此,诺盛电信咨询预测,从2007年年底至3G大规模商用的2008年年底,中国手机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

在2007年中国手机市场上,竞争态势将呈现两大特点:其一,品牌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其二,国际品牌将继续在整体市场份额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更多的国产手机将赢得更多的细分市场。

首先,伴随着洗牌和整合,手机品牌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在未来各种制式的手机市场中,80%以上的份额将被3到5家主要手机制造商占据。中小品牌手机制造商的生存空间将被压缩,只能进入区域市场、细分市场来参与市场竞争。

其次,国际品牌继续在整体的市场份额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并不可能占据所有的细分市场,宇龙等国产手机品牌牢牢占据双模双待机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国内品牌将继续分化,以中兴、华为、大唐为代表的设备制造商有望在手机领域崛起,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中国本土手机制造商将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厂商的出局速度将加快。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展望 篇5

2006年中国彩电市场回顾与展望

刚刚结束的2006年,是中国彩电行业继续深化产业升级和产业链调整,以新技术、新产品和不断降低的价格来激发需求增长的一年。平板化、数字化、大屏化成为彩电市场的主要成长动力。

2006年的中国彩电市场总体规模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销量达到3582万台,增长3.2%,销售额为980亿元。虽然总体市场规模看起来波澜不惊,但是内部结构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技术类型的发展更是大相径庭。此消彼长之间,唯有液晶电视市场全面扩张,CRT电视市场规模首度出现小幅下跌,旗下仅有超薄CRT表现抢眼,等离子电视市场增长趋缓,其规格结构也在快速转变,而背投电视市场则进一步大幅萎缩,本来寄予很大希望的微显电视也在平板电视的竞争压力和超大屏幕需求不足的影响下出现萎缩。纵观2006年的中国彩电市场的走势,主要特征如下: * 市场规模和结构

CRT电视市场总体小幅下跌3%,但仍占整体彩电近87%。超薄CRT电视的迅猛增长成为了亮点,全年销量220万台,增长了6倍多;液晶电视市场继续高速增长200%,销量达到380万台,占总体彩电市场的10.6%。液晶电视市场已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将进入稳定成长阶段,品牌格局面临重新洗牌,获利将成为首要问题;等离子电视在大屏幕液晶电视的冲击下市场增长趋缓,销量为60万台,增长率仅13%。随着符合高清标准的42英寸WXGA产品上市以及50英寸价格的大幅下调,等离子依然有望保持持续增长;背投和微显电视则由于平板的竞争压力和超大屏幕需求不足的影响下大幅萎缩,合计销量仅为30万台。类型

销量(万台)结构比重 同比增长 CRT电视 3112 86.9% -3% 液晶电视 380 10.6% 200% 等离子电视 60 1.7% 13% 微显电视 4 0.1% -44% 背投电视 26 0.7% -66% TTL CTV 3582 100% 3.2% * 价格走势

2006年普通CRT电视的价格一如既往的平稳,而超薄CRT电视则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调,其中29英寸超薄价格降幅超过15%;液晶电视价格的平均降幅为最高,这也是刺激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40~46英寸的大屏幕液晶,降幅普遍高达30%左右,而预计2007年在面板供应激增,成本降低的推动下,大屏幕液晶电视的价格还有望继续下调25%左右;等离子电视中42英寸价格已相对稳定,50英寸则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销量也增长很快。* 尺寸规格结构

在平板电视的增长带动下,彩电的尺寸规格呈愈来愈大的趋势,20英寸级的比重虽然最大,但已降低了4个百分点至82%,而30英寸级得益于液晶电视的高速增长比重提高至12%,40英寸及以上的销量比重虽然只有5%,但销额比重已超过20%。随着未来平板电视市场的继续成长,30英寸以上的中大屏幕电视的比重将越来越高。* 渠道变化

彩电市场渠道结构的变化对整个彩电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二级城市家电大连锁卖场的强势使得“厂商”关系日趋糟糕,家电连锁商的价格话语权和各项收费已经严重影响到彩电制造企业的获利能力。2006年家电连锁商已经占据全国彩电销售额的三成,在一二级城市平板电视的70%以上通过家电连锁上销售,百货和超市等传统渠道仅在CRT电视的销售还保持一定的地位。不少彩电企业已开始在三四级市场尝试渠道改革,力争保持对渠道的控制力,但面对不断高速扩张和实力愈来愈强大的家电连锁商,这个控制力能保持多久,还有待观察。* 市场细分

农村购买力的上升直接推动了农村彩电市场的增长,2006年销量规模已经超过城市市场,比重达到58%。而CRT电视虽然总体出现下跌,但在农村市场依然保持不错的增长势头,背投电视更是借助农村市场延续其生命周期。平板电视已经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开始启动,不过整体规模还不大。彩电总体市场除了零售市场外,商用市场也日益受到厂商的重视,尤其是在平板电视价格连续降价后,在商用市场的应用开始快速增长。2006年仅32英寸及以上的大平板电视商用销量近13万台,而加上平板小尺寸、背投电视等所有的商用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20万台。未来彩电在娱乐休闲行业和公共交通、商业系统等行业中的商业应用将愈来愈广泛。2006-2007中国彩电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计划元年,也是承上启下之年,更是彩电行业发展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中国彩电行业步入平板化、数字高清、3C融合的新阶段,产品结构调整、应用技术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稳步推进,表现出显示技术多元化、产品规格趋大化、城乡需求差异化、彩电市场国际化的典型特征。整个行业面临资本、技术、市场、配套、经营等多方面新的压力和挑战,同时还面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壁垒。在这种情况下,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产业链,探索差异化的竞争战略,逐渐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通过加强合作来协调优化市场环境,成为中国彩电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

2006年,虽然存在种种挑战,但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以平板电视为代表的新型彩电产品的不断涌现,在为中国彩电行业带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推动整个行业在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的制定、优化发展环境和加强联合协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事件和动向。数字电视终端标准和地面传输标准正式公布,电子信息产品防污染管理办

法和主要配套标准出台,展开CRT未来几年发展趋势大讨论,平板彩电出口退税率恢复至17%,加紧制定平板电视售后服务规范和液晶电视主流尺寸规范,彩电企业达成共识联合建立专利实体公司探索知识产权应对体系,加强在国际和国内市场、核心技术和标准方面的协调合作等,不仅反映出整个中国彩电行业的进步和升级,也反映了中国彩电企业的理性和成熟。

一、2006年中国彩电行业规模与结构分析 1、2006年,国内共生产彩电8613万台,比2005年产量增加了10.3%。中国彩电行业正处于上升期,生产规模继续扩大,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作为全球重要彩电制造基地的角色被进一步强化。

图1 2006年Q1-Q4中国彩电产量规模与同比增长率

2、国际市场出口量快速增长,出口比例已超过50%,国内外两个市场基本趋于统一,互动显著,出口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国际贸易成为制约行业产销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合理、妥善地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尤为迫切。2006年第四季度,我国彩电的总出货量(注:包括内销出货量和出口量,下同)为2584.3万台,同比增加7.6%;2006年全年彩电的总出货量为8714万台,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8.5%。

2006年第四季度,我国彩电的出口量为1456万台,同比增加37.4%;2006年我国彩电的总出口量为4639万台,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37.8%;从2006年各季度彩电出口量情况看,处于上升趋势。我国彩电的国内市场出货量,2005年达到高峰,在2006年明显回落,以消化存货压力。

3、CRT彩电面临着平板电视的压力,但仍占据着行业产量的七成,出口量与内销量比例接近1:1。

2006年第四季度,我国CRT彩电的总产量为1651万台,同比下降5.6%;出口量916万台,内销量938万台。2006年,CRT彩电产量占整体彩电产量的比例为73.5%,比2005年降低了10.3个百分点。

图2 2005-2006年Q1-Q4中国彩电出口量与内销出货量规模对比

表1 2006年各个季度中国CRT彩电出口量与国内市场出货量对比 单位:万台 2005Q1 2005Q2 2005Q3 2005Q4 2006Q1 2006Q2 2006Q3 2006Q4 出口量 481 601 711 772 577 770 769 916 内销量 1271 1035 778 1219 832 650 1096 938 总出货量 1,752 1,636 1,488 1,991 1,409 1,420 1,864 1,854 出口比例 27.5% 36.7% 47.7% 38.8% 41.0% 54.2% 41.2% 49.4% 内销比例 72.5% 63.3% 52.3% 61.2% 59.0% 45.8% 58.8% 50.6%

4、液晶电视发展迅速,年产量已超过2000万台,7成多份额用于出口,市场国际化特征显著。PDP彩电平稳增长,投影电视(包括CRT背投和MD微显示电视)产量收缩,大屏幕、高清晰的产品特性还须突破 “窄众”市场。

2006年第四季度,国内共生产LCD彩电759万台,同比增加了111.4%;2006年LCD彩电的总产量已达到2037万台,比2005年产量增加了102.5%。出口需求大规模增加是LCD产量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2006年国内LCD彩电的出口量已经由一季度的201万台增加到了四季度的520万台。2006年第四季度,PDP彩电产量为38.6,同比增长8.7%;投影电视产量14.8万台,同比下降5.1%。

图3 2005-2006年各个季度中国LCD彩电出口量变化 5、2006年,TCL、康佳、长虹、创维、海信、海尔等企业的年产量已占到行业总产量的70%多,中国彩电行业制造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一批年产量超过500万台的大型彩电制造企业,随着平板化和数字化进程的加快,行业逐步进入重新洗牌阶段。

二、2007年中国彩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3C融合趋势带动整个行业进入快速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产业重心继续上移,相应带来企业资源配置和技术研发投入的变化,大企业的战略定位趋于明朗。

2、行业供给规模继续扩大,LCD电视量产增加是主要动力;供需均衡性仍表现为结构失衡导致的供大于求,价格竞争形势比较严峻。

3、行业内的企业变革处于活跃期,横纵交叉的重组并购和新企业进入并存,基本成熟的CRT彩电工业体系构筑的进入壁垒对液晶电视制造作用非常弱,转型期的市场混沌和特有的IT特性为新进入者创造了机会。

4、多元化趋势延伸,从显示技术结构、市场结构的多元化向竞争主体、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扩展。显示技术多元化的大趋势下,不同产品加速发展争夺市场定位,LCD量产规模增加最快,PDP和投影电视在大尺寸、全高清市场仍具有较好发展空间,超薄CRT具有性价比优势,在激烈的角逐中共存。

5、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受到大企业重视,但取得显著成功尚需时日,应用技术创新是转型期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降低能耗和提高音响效果是平板电视的共同追求,液晶电视的技术改进重点是改善产品响应时间,解决运动图像拖尾现象,PDP电视的技术改进重点是降低能耗,投影电视重在提高灯泡寿命和平板化,CRT将继续在超薄的方向上提高清晰度,顺应数字电视的要求。

6、彩电市场处于周期性波动的上升期,国际和国内需求旺盛,消费结构升级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平板、高清、大屏幕成为奥运前夕营销和需求的热点;IPTV、数字家庭、接口技术、固体闪存技术等的创新发展,加速彩电向多媒体终端转化。

7、中国彩电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难度加大,国际贸易壁垒更趋复杂化和弹性化。国际市场遭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法规化”知识产权竞争规则,竞争层次比反倾销高,看起来更合理、更强势、影响力更大,对中国彩电行业的杀伤力和打击力强。和环保壁垒和反倾销风险并存,中国彩电行业急需破解对外依存度提高和贸易壁垒风险加大的难题。

8、国内市场环境逐步改善,在摩擦中寻求和谐,彩电制造企业还需加大与连锁渠道商和数字电视运营商的协同发展,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尤为重要;液晶电视主流尺寸规范和电源接口规范的出台,将减轻制造企业成本压力。

9、政府对平板电视产业链建设的支持更趋明朗,重点打造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完善和推行标准体系、联合投建液晶电视面板厂的“垂直体系”。

10、平板电视售后服务规范及相关行业自律标准陆续出台,免除消费者后顾之忧,提升服务质量,促进需求释放。2006年中国彩电行业大事记(2006年1月—2007年1月)1.三大标准出台 ①AVS国家标准

2006年3月1日,由信息产业部组织制定的《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第二部分:视频》正式发布成为国家标准(标准号:GB/T 20090.2-2006),并于发布之日起实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AVS)是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是数字信息传输、存储、播放等环节的前提,是数字音视频产业的共性基础标准。②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标准

2006年3月29日,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数字电视接收设备25项电子行业标准,包括基础标准、接口标准、机顶盒标准、机卡分离标准、显示器标准等,其中有6项显示器标准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其它标准于发布之日起实施。③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2006年8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国家标准(标准号:GB 20600-2006),于2007年8月1日实施。

2.《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出台,彩电环保使用期限确定

①2006年2月28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正式颁布,该办法由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制定,于2007年3月1日施行。

②2006年11月6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实施的三个重要配套行业标准:《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标准号SJ/T 11363-2006)、《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标准号;SJ/T 11364-2006)和《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标准号SJ/T 11365-2006)发布。

③2006年11月以来,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多次组织国内主力彩电企业,就彩电的环保使用期限制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缜密讨论,并于2007年1月达成共识:彩电环保使用期限为7年。

3.平板电视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 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将液晶彩电和等离子彩电的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7%。4.行业联盟相继成立

①2006年7月,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CVIA)宣布成立中国数字接口产业联盟(CDIA)。

②2006年8月,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数字家庭分会正式成立,为国内唯一的数字家庭领域权威组织。

③2006年9月,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离子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④2006年12月,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售后服务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5.“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建设报告会”召开,13家彩电厂商发布联合声明驳斥“CRT退市论”

2006年9月20日-21日,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联合数字电视产业链上百家企业和相关机构,举办“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建设报告会”,这是国内数字电视领域集中研讨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全面展示产业链成就的首次盛会。

在会上,13国内骨干彩电企业发表联合声明驳斥不实报道,表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平板电视和CRT电视将保持共生并存的格局。6.渠道并购重组频繁

①2006年5月,五星正式对外宣布,与百思买达成协议,五星获得百思买1.8亿美元投资,百思买将收购五星51%的股权。②2006年11月,国美正式对外宣布,国美并购中国永乐成功。中国永乐股票将于11月16日正式开始停牌,并于2007年1月底在香港联交所退市。

7.国内企业进入面板领域,产业链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①2006年12月,四川长虹集团及长虹电器股份公司,顺利启动“造屏计划”,联手彩虹集团、美国MP公司,斥资60亿元在四川绵阳建中国第一条等离子屏生产线。

②2006年末,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京东方、昆山龙腾已签署意向书,将共同组建专业化公司,使之成为各方TFT-LCD业务的统一平台,并计划在2007年6月30日之前就有关整合事项达成一致。

③2007年1月16日,由彩虹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国国内第一条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在咸阳市开工建设。这是国内首家实质性进入玻璃基板领域的企业。彩虹液晶玻璃基板项目总投资为13亿元,分两期建设。④本土LCOS产业链基本形成

中国投影显示企业已在超高压汞灯、背投屏幕、光学引擎等方面获得突破。尤其是在光学引擎方面,2006年南阳中光学集团与美国Syntax-Brillian合资生产三片LCOS光学引擎已经投产,并于2007年1月生产出了采用自产光学引擎的LCOS整机,中光学集团与日本智能泰克合资生产的DLP引擎也准备开始量产;江西鸿源、深圳昂纳明达的三片LCOS光学引擎陆续投产,上海力保自主开发的光学引擎取得巨大进展。

8.彩电企业知识产权合作取得共识和突破

2006年9月20日,在 “2006年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建设报告会”上,13国内骨干彩电企业联合发布共识,加强在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积极推进共同出资成立第三方专业公司开展知识产权研究,吸纳各方优势专利展开中国彩电专利池建设,建立谈判组织进行集体谈判等工作,加强彩电行业在数字电视领域中的竞争力。

9.彩电产业多项技术和产品入选国家投资重点支持目录 2006年12月25日,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制订了《我国信息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明确指出:国家科技计划和建设投资将对列入目录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制及产业化予以重点支持。平板显示应用技术和制造技术,大尺寸、高清晰度彩色TFT-LCD和高清晰度彩色PDP的面板和模块及其材料,LCOS等新型显示器件的关键件及系统,基于机卡分离的数字电视接收机顶盒与一体机,以及高清晰平板电视机等入选目录,产业前景朝气蓬勃。

10.数字成就:实现两个50%跨越、保持双100%高速 ①2006年,中国彩电产量超过8600万台,占全球比重50%以上; ②2006年,中国彩电出口量超过4600万台,占中国彩电总产量的50%以上;

③2006年,中国平板电视(LCD和PDP)产量和出货量的年增长率都超过了100%。2006年中国彩电行业十大事件(2006年1月—2007年1月)*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标准出台 *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出台

*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出台,彩电环保使用期限确定为7年 *平板电视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 *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离子专业委员会成立 * 13家彩电厂商发布联合声明驳斥“CRT退市论”

* 13家国内彩电企业达成共识:共同出资成立第三方知识产权研究公司,建设中国彩电专利池 * 国美并购永乐

* 中国第一条等离子面板生产线上马 * 中国第一条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开工 2006年中国彩电市场10大特征 * CRT:超薄成为亮点,整体规模收缩 * LCD: 市场规模扩大,增长速度减缓

* PDP:42英寸高清和50英寸将成新的增长点 * 背投:CRT背投衰退,MD仍有空间 * 前投影:家庭娱乐将成市场新的增长点 * 数字电视:整体平移获得新突破 * 农村市场:稳中有变,规模超过城市 * 商用市场:五大消费行业各有千秋 * 消费需求:更新换代是第一大需求 * 渠道:大连锁占领全国彩电销额三成 2007年中国彩电行业十大趋势

* 彩电行业转型加速,产业升级与构建完善的平板电视产业链成为迫切需求。

* 多元化趋势延伸,从显示技术结构、市场结构的多元化向竞争主体、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扩展。

*平板电视市场进入规模竞争时期,品牌集中度开始提高,彩电行业开始新一轮洗牌,部分实力较弱品牌面临退市的威胁。

* 三四市场平板电视开始放量增长,市场容量将有望超过120万台,增速大大超过一二级市场。同时三四级市场渠道竞争加剧,渠道商的扩张和整合将进一步提速。*平板电视价格继续下调,行业利润依旧低微。

* 42英寸高清(WXGA)等离子电视的大规模上市及50英寸价格大幅下降,等离子电视市场有望在2007年回暖。* 超薄CRT电视将扮演CRT救市英雄角色,2007年市场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

* 应用技术创新亮点频出,流媒体、可录电视、倍频技术、背光调节这四大技术为消费者带来切实的附加价值和更完美的视觉效果,2007年将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平板电视售后服务规范确定,国家“三包”规定将正式出台,解除消费者后顾之忧。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展望 篇6

一、背景

首先了解什么是利率市场化?较为一致的观点有两种:一是政府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行政管制,解除对银行存贷款利差的保护,靠市场供求决定资金的价格;二是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形成,即在市场竞争较充分的情况下,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都不能成为利率的决定者。实际上,这两种观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利率市场化是由政府推进的一项改革,政府放开利率管制的过程就是由市场主体通过竞争机制决定利率的过程,其目标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金融机构,由后者根据资金状况和对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金融市场利率为中介、由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其次是为什么要推进利率市场化?从各国经济发展经验看,利率管制往往造成实际负利率,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抑制了经济增长。由于资金价格受到了行政性压低,一方面金融体系吸收国内储蓄的能力被削弱,造成了资金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过低的利率又刺激企业对资金的过度需求,造成资金需求远远大于资金供给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形成资金分配的固化,弱势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资金,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改革就是要减少人为因素对金融的影响,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资金分配上的功能,消除金融抑制,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采取利率管制的政策。政府管制利率的直接目的在于通过行政方式压低资金成本以推动经济的增长,以及通过限制竞争来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及石油危机的冲击,各国饱尝通货膨胀高企和经济增长停滞之苦,开始放弃过多干预市场的政策,由此展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美国自1980年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于1986年废除了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的Q规则;日本自1977年允许商业银行承购国债上市销售,至1994年放开全部利率管制;90年代末,印度、印尼、韩国等国也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动下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大大推动了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的建设,降低了金融成本,提高了市场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从人民银行成立到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金融部门不得自定利率,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利率的唯一机关,其他单位不得制定与国家利率政策和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利率政策或具体办法。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200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确定为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实质上分为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利率市场化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推进的

第一,先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986年1月,国务院颁布《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专业银行资金可以相互拆借,拆借期限和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1995年11月,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人民银行撤销了各商业银行组建的融资中心等同业拆借中介机构。从1996年1月,所有同业拆借业务均通过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网络办理,从而生成了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CHIBOR)。1996年5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放开,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进程 我国基本在1996年实现了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并且在随后的10多年里,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完善。同业拆借市场成交量和回购市场成交量自实行市场化利率后均出现大幅增长,2006年前回购交易量增速高于同业拆借量增速,自2006年开始,同业拆借量加快增长,与回购交易量差距逐渐缩小。到2010年,质押式回购交易量大约为银行同业拆借量的3倍。两者利率也高度相关,相关度达到98.9%。此外,买断式回购业务也逐步增长,2010年累计成交已超2.9万亿元人民币,大约为质押式回购交易量的3.4%。

第二,放开债券市场利率。1991年,国债发行开始采用承购包销这种具有市场因素的发行方式。1996年,财政部通过证券交易所市场平台实现了国债的市场化发行。1997年6月,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价格实现了市场化。1998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首次通过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以公开招标方式发行了金融债券,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实现了市场化发行。1999年10月,财政部首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利率招标方式发行国债,从而完成了债券市场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第三,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我国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新世纪之交,我国开始新一轮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2000年9月放开了外汇贷款的利率。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长期大额协议存款业务,利率水平由双方协商确定。从2002年2月开始,协议存款试点的存款人范围扩大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和已完成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改革试点的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2003年11月,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获准与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2004年10月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了阶段性目标。

2013年7月,我国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紧接着,为适应贷款利率市场化的需要,2013年10月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放开贷款利率,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对于我国利率体系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利率即存款利率的放开也给出了时间表。

二、现状

目前中国的利率体系仍是双轨并行的,银行利率与货币市场隔离,货币市场的市场化利率不能够反映到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上。同时,在银行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银行存贷款利率与存贷款期限结构严重扭曲。如银行存款利率与存款期限结构的短期化(即居民存款的利率越来越低,活期存款的比重越来越高),贷款利率及贷款期限结构的长期化(即银行贷款利率长短期趋向无差异,而使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从而使得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期限结构失配(即用居民短期的存款来支撑银行的长期贷款)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就是要进一步放开货币资金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推动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市场向高水平市场转化,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由于货币资金及市场利率在经济活动中日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利率市场化改革注定是一场更深刻、更艰难的改革。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行进到一个关键节点上,即进一步放松并最终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对汇率形成过程的干预。货币资金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它是各种实体商品、实体财富的一般等价物,具有最广泛的通用性和最快速的流动性。其他任何资源,只有能够转化为货币资金,才有可能成为可以买卖的商品,才能进入市场流通。资金作为其他资源的“化身”,还是调节这些资源最基本的工具。因此,如果资金资源没有商品化,即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市场经济就很难走得更远。

目前,由于存贷款利率受政府不同程度的管制,导致我国利率总体水平偏低、利率结构不合理、差别利率政策不完善、社会借贷资金供求关系不均衡,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存贷款利率利差较大,是商业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导致银行缺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动力;商业银行将其资金广泛用于“直接信贷”,更愿贷款给风险较低而利润稳定的大型企业和政府支持的项目,而急需资金的中小微企业和农业项目却资金匮乏;低利率导致的超额资金需求使得资金分配往往根据借款者的私人交往甚至回扣来进行,极易滋生腐败现象;在通胀预期下,一部分资金从银行流出,投资于各种收益较高的金融产品或私人项目,产生大量的民间借贷活动,实际上突破了利率管制,形成了新的“利率双轨制”和所谓“影子银行”。

可以预见,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我国存款利率将在条件成熟时放开,最终建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存贷款利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的利率形成和运行机制。但是,从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看,放开存贷款利率特别是放开存款利率面临巨大的挑战。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不但银行业本身的竞争会加大,整个金融业也面临着外部冲击。如果没有配套改革的跟进,出现金融监管不力情况,将带来一系列问题甚至导致更大的金融风险甚至危机。例如,存贷款利率放开后,大的金融机构凭借其规模和实力,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社会金融资源,继续投资于收益稳定的企业和项目,而中小金融机构迫于生计不得不高息揽储,被迫投资于利率高而风险更高的企业和项目。如果缺乏监管或者监管不力,类似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情况就有可能重演。

因此,推进利率市场化,必须将市场供求决定利率和中央银行监管调控结合起来,从两个方面同时加大改革力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金融行业进行适度竞争,尤其要利用好利率作为资金价格的信号功能,引导金融资源实现配置优化。具体来说,利率市场化既包括利率水平和波动幅度的市场化,也包括金融机构准入和退出的市场化,还包括利率管理方式的市场化,只有在各个环节的改革相互匹配,才能使金融市场有效运行起来。另一方面,加强金融监管和货币调控,具体包括建立适应利率市场化的金融监管工具和手段、加强监管协调、培育货币调控的价格型工具等。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较为成熟的基础上,推进汇率市场化,并进而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使国际资本的流动为我国经济发展所用,使其波动能被汇率、利率波动较好的对冲。考虑到汇率制度对国内利率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汇率波动幅度,提高汇率弹性,以减轻国际跨境资金流动对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事实上,这早有预兆。2012年6月,央行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至1.1倍;2014年11月提升至1.2倍;2015年3月,再提升至1.3倍。央行几次“快速向前突破”,已经突进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禁区”和“门前”。正如周小川所说:“我们离利率市场化,也就是最后的存款利率上限的解除已经非常近了。”

这听起来很美好,但于此同时今年却爆出了另外一条消息:“央行约谈部分中小银行,要求存款利率不许一浮到顶”。消息称,央行受到了来自最高层的压力,约谈这些银行是怕它们利差过小而不愿意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因为缺乏足够的消化不良贷款的空间,这有悖于最高层提高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的政策意图。

高层支持小微企业的初衷是对的,毕竟小微企业贡献了中国80%的就业和60%的GDP,但是,约谈中小银行不许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的做法却也有悖于高层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工农中建等国有大行也是受益者,因为这让他们面临更小的竞争。“央妈”的作用再次显现无疑。进一步想,如果中小银行连央行设定的基准利率上浮30%的自由空间都没有,即便中国在形式上放开了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央行会不会依然以行政手段对存贷款利率进行窗口指导呢?如若如此,又何谈真正的利率市场化呢?

三、利率市场化的展望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经济发展早期,为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本存量、我国政府采取了包括压低资金成本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抑制的手段。通过行政干预,有限的存量资本能够被最大程度的用于扩大再生产;同时,也导致了产能的无序扩张、资金配置的效率低下等。利率市场化是解决传统简单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良好手段,属于金融自由化的范畴,最终目的是减少政府干预,通过市场化机制使得资金得到最为有效的配置。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的主要工作的重心:首先,需要培育有足够深度与广度的金融市场支撑;其次,监管体系需要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进行调整;第三,包括存款保险制度、救助破产机制、基准利率体系、信用风险结构等其他相应的配套制度需要尽快完善;最后,规范与培育市场参与者对利率市场化的理性认识。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1、融资渠道将更多的转向直接融资,与此同时,影子银行体系也会得到迅速膨胀;

2、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会由于竞争压力的增大而出现提升,系统性风险抬升;

3、商业银行实际存款成本上升,存贷利差缩窄进而导致传统业务利润率被压缩,与此同时,整体贷款质量下降、实际加权贷款利率的上升;

4、由于利率市场化改革,打通了不同金融子市场资金流通的渠道,不同投融资渠道的替代性,导致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而贷款利率与企业债融资成本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产业结构与居民生活的影响:

1、市场融资环境将逐步由纯粹的卖方市场转向由买方与卖方共同决定,金融产品的种类、融资渠道等也会更加多样化,有利于偏消费端的部分轻工业、服务业等分类融资需求的满足,以及消费贷款的获得,利于整个社会由生产性产业结构向消费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

2、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意识与服务质量,居民可以获得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居民在资产配置方面的要求会增加。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1、债券市场大规模扩容是必然的,企业债或是未来大力发展的方向之一;

2、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金融机构间竞争加剧,资金的风险偏好可能会出现上升,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包括高收益债、股票等或更受青睐;

3、资金成本方面,利率市场化之初,前期受压制的无风险收益率往往会有向上的动力,但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会有所降低。

三、因为存款利率上限放开、民营银行准入以后,银行市场上的竞争将骤然加剧。如果存款保险制度能配合金融机构合理的破产清算机制共同推出,那经营不善甚至还有倒闭的风险。总之,国有大行靠着吃利差安安稳稳赚大钱的日子肯定就没有了。至少,银行客户将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一大波手续费不靠行政手段自己就会降低或取消。

风险提示:改革推进过快,短时期内带给经济金融秩序较大冲击,并导致金系统性风险的急速上升,金融监管的难度增大等,严重时会导致金融秩序的全面混乱。

货币市场展望

我们认为从现在到2015年,货币市场自由化改革将集中于:

(1)开发3个月或更长期限货币市场产品代替存款融资。这将有利于商业银行长期融资货币市场定价,将货币市场期限结构延长超过三个月期限,以及改进定期存款定价。国内大额可转让存单(CD)市场更有可能得到发展,中国的商业银行过去两年在境外人民币市场的CD市场融资实践将为发展国内CD市场提供有益参考。

(2)改善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和回购利率的货币传导机制。这要求在确定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和回购利率时有更多透明度,以及建立一个新的基础货币政策。

(3)开发多重利率衍生品市场。我们预期,随着单一基准政策利率将来取代基准政策利率,1年期贷存款利率互换市场将消失。近期来看,回购和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互换仍然是主要的竞争性利率互换曲线,最终谁对基准货币政策利率最敏感,谁就会在竞争中胜出。此外,诸如远期利率协议(FRA,基于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的FRA偶尔有零星交易)和利率互换期权等其它利率互换产品市场将变得越来越活跃。利率互换市场的纵深和高效发展让企业和实钱投资者更好地对冲利率风险和优化融资与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伴随着可能的国内企业信贷市场的强劲增长,我们预期此类需求每年会产生大约2万亿人民币的额外利率互换衍生品市场交易额。

债券市场展望

我们认为,今后几年国内债券市场将在以下领域进一步放开:

(1)加速国内信用市场直接融资。我们预计,到2015年信用市场总规模将增长到15万亿人民币。

(2)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我们预期,到今年年底高收益债券市场增长到国内信用市场的2%,到2015年逐步上升到10%-12%(1.5万亿到1.8万亿人民币名义金额)。

(3)含期权的债券或提供利率对冲的债券或浮动利率债券的发行逐步增加,这反映出金融产品的创新。

(4)更多元化的投资者结构——保险、养老金、国内资产管理公司和外国投资者,代表对固定收入资产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预计,国内保险公司和中央及地方养老基金将增加在固定收入市场的投资。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将逐步取代影子银行和其它不规范的金融服务。到2015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总资产管理规模将增长到4-5万亿人民币。我们还预计,今后几年中国将加速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步伐,而批准的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今后每年将增加200亿美元。国外进入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金额将有可能扩大到每年1000-2000亿人民币。

(5)熊猫债券市场将向外国企业开放。

(6)将深入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我们预计到2015年,大约30%的信用市场投资需要对冲,这将转换成对信用风险管理工具(CRMI)4.5万亿人民币的总需求。

货币政策改革展望

在发展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方面,我们预测会有三方面的主要改革措施:

(1)在今后一到三年的时间内进一步拓宽基准存贷利率的浮动范围。

(2)建立一个单一的短期基础货币政策利率引导利率市场水平;并在今后的三到四年间替代基准政策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期限结构。我们认为,无论是银行间融资利率还是回购利率都可以作为中国基础政策利率的最终选择,且该利率的期限可以是隔夜或一直到七天。新基础政策利率将成为国内银行间利率期限结构的基石,而其它银行间利率期限结构将由市场决定。该期限结构将根据信用评级、流动性风险评估帮助政府债券收益曲线和国内信用风险矩阵定价。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展望 篇7

关键词: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市场经济,融资结构

一、资本市场理论及中国资本市场现状

1. 资本市场的概念

资本市场历来是金融学科关注的焦点,有效健全的资本市场对稳定国民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大大加快社会生产力发展等现代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资本市场,也被称为“长期金融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各种资金借贷和证券交易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资本市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首先,资本市场上进行资金融资活动其主要作用是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因此融资期限长是资本市场最显著的特点。其次,风险大而收益较高,由于融资期限较长,发生重大变故的可能性也大,市场价格容易波动,投资者需承受较大风险。资本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按市场职能主要可以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2.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进程

中国资本市场的萌芽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成为国家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经济体制的推进,为了响应国家提倡的一切有利于生产发展和提高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形式都应当而且必须发展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企业对资金需求的多样化,筹资渠道也发生深刻的变化,首先,由改革之初单一财政渠道投资逐渐转变为由政府引导的银行融资占主导地位的融资模式,随后债权和股票市场逐渐成型,使资本的来源渠道实现了多样化,其次,随着沪、深两市的开办,股票和债权的柜台交易陆续在全国各地出现,二级市场初步形成。随着泸、深两个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我国资本市场由场外交易进入场内交易,由分散交易进入集中交易,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形成,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正式形成的标志。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形成多层资本市场的雏形,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等多种股份交易方式构成。

二、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分析

1. 融资基本理论

(1)融资的基本概念

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从现代经济发展的状况看,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都会有资金短缺的时候,也都有筹集资金的需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

(2)融资结构

融资结构也称资本结构,它是上市公司为了满足公司对于资金的需要而筹措和集中资金时,以不同方式取得的资金之间的构成及其比重关系。一般而言,构成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的资金来源有以下几种方式:

(1)银行贷款融资是当代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贷款利率优惠是其主要优点,但是贷款条件会受到限制,比如:企业自身的形象、信誉、以往交易记录、行业口碑等限制。除此之外,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合理、规范的融资制度、资产负债率等,都是信贷部门在评估中所要考虑的事项。

(2)融资租赁是一种为了减轻由于设备改造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避免支付大量现金为目的的融资方式,其表面上是借物,而实质上是借资,并将融资和融物二者结合在一起。

(3)民间融资具有融资速度快、门槛低、资金调动方便等优势,但是由于民间融资的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完善,加大了民间融资行为的风险性,因此,较大的坏账损失风险是其主要的局限性。

(4)债券融资是有偿使用企业外部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其属于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其资金不需要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需要资金的部门可以直接到市场上融资,借贷双方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

(5)股票融资是与债券融资同属于直接融资,不同于债券融资的是其主要是借助股票这一载体,通过在公开市场上进行直接交易,从资金盈余部门流向资金短缺部门,资金供给者作为所有者(股东)通过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收取分红等行为享有对企业控制权的融资方式。其具有筹资风险小、资金永久性、无负担等优点。但是,筹资成本较高、股票融资上市时间跨度长,竞争激烈、容易分散控股权以及容易导致稀释股权等方面是上市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

除了上述所说的几种融资外,还有政府支持、海外融资、风险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企业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就有不同的融资结构,不同的资本来源其风险与成本不同,从而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和约束也不同。在二级市场没有形成之前,企业的融资方式更多倾向于直接向银行等中介机构贷款进行融资,但是向银行贷款融资会受到许多限制,门槛高,融资速度慢等不方便因素的制约。

2. 中国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

数据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整理

从表1可知,中国前100强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情况,前100强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有较大的差异。中国三大产业中都有前100强上市企业的分布,从表中我们得知,金属业的数量占的比重最大,为22.00%,紧跟其后的是金融业和批发零售贸易行业、航空航运业、设备制造业等,其中汽车、石油天然气、通讯和通讯设备,以及电器分别占有5.00%的比例。从表中我们可以得知,我国上市公司分布的行业还是比较均匀的,也正由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特点,以及环境决定了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存在不同的选择,融资结构不同的特点。

3.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分析

(1)融资方式的具体分析

中国的经济正在蓬勃的发展,而经济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推动作用。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中国上市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本文选取了中国上市公司近3年(2009年~2011年)财务数据作为研究基础,根据中国上市企业公布的资产负债表,选择了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以及股本四个研究项目,分别从我国上市企业的信用融资、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三方面进行考虑。同时,运用财务分析中的数据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来分析今年来我国上司企业融资行为,以及变动情况,反映企业在融资时存在不均衡结构的现状。

单位:万元

单位:万元

注:某项目变动对总资产的影响(%)=(某项目的变动额/基期总资产)×100%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2010年我国上市企业融资方式中,短期借款比2009年减少了11991360988.96元,降低率为5.09%,短期借款的降低对总资产影响为-1.02%。但是2011年上市企业的短期借款比2010年有大幅度的上升,变动率达到了19.5%,对总资产的影响也达到了3.44%。从各年变动情况来看,相比较股权融资,短期借款(除了2010年有下降幅度外)、长期借款以及应付债券,其变动额都有较大的提高,对总资产的影响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从各融资方式的融资额来看,股权融资的融资额数仍然是最多的,其融资额要达到其他三种融资额数的2倍多。股权融资的变动额幅度虽然不大,但是,其绝对值仍然呈上升趋势。因此,我们并不能否定股权融资在我国上市企业融资结构中的重要性。

注:表中第2-4列值表示“该项目当年余额占当年四项融资总额的比例

通过表4和上图可以看出,中国上市企业自2009年以来,从各项融资占总融资额的情况来看,股权融资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平均达到每年总融资额的40%左右,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以及应付债券占每年融资总额徘徊在20%左右。每年股权融资总额分别是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近2倍。从变动幅度来看,短期借款的份额2010年比2009年来说相对下降,但是2011年比2010年又有所上升。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上升幅度不是很大。相对于其他三种融资方式来说,股权融资虽然说近三年来有下降趋势,但是下降幅度不大,并且可以预见到未来几年中,融资方式中股权融资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2)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

结合以上图表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上市企业主要偏好股权融资的融资方式。而吴桥绥(2006)在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形成偏好原因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相关的公司治理结构改制的滞后导致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偏低、债券市场不发达、上市公司投资活动的真实目的等因素是中国上市公司形成融资偏好的原因,从资金成本方面考虑,研究者认为股票市场上股权融资事实上的低成本以及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环境下,企业经营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得不到约束等是导致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根本原因。从当前的现实来看,我国上市公司重外部融资、轻内部融资;重股权融资、轻债务融资,表现出强劲的股权融资偏好。

4. 中国上市公司形成融资偏好的原因

对于我国上市企业形成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受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低、融资成本、公司治理存在缺陷等原因的影响。

(1)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低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在于:符合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需要,在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的同时,促使资本的流通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经过20多年的历程,为中国经济带来了长远的影响,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资本市场不完善。成熟的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的主要配置形式,资本市场可以完全通过资本与资产价格的波动使资金在不同行业中得到有效的配置。综观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立足中国国情,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起步比较晚,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缺陷,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二是债券市场不完善。有效健全的债券市场运作可以带动各个相关行业的发展,既能保证投资者进行投资的稳定环境,也可以为融资者提供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债券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债券市场总体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等。

(2)资金成本的影响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经营者在进行融资决策时,会受到资金成本的约束。通过研究者对比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和企业债券或是银行借款的最低资本成本后,认为与债券融资或是银行借款相比,股权融资成本相对而言比较低,在可以取得融资的情况下,上市企业必然会选择对自己比较有利,对利润影响相对较小的股权融资方式。

(3)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随着企业不断的壮大,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中股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将越来越复杂。现代企业在“股东治理”结构模式下,所有权与控制权是分离的。由于公司股东、高层管理人员和债权人对公司的融资结构有不同的要求所致,投资者(股东)进行投机的目的在于获得高额的投资收益,而企业管理者在受托责任观下,一方面,希望通过扩大股票的发行,增加股权融资,减少经营风险;另一方面,股权资本的过度扩张会稀释股东权益,导致股票价格下跌,从而损害股东利益。

三、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形成以外部融资中的股权融资偏好,从目前看,此偏好虽然适合部分上市企业的目前发展,但是这仅仅是在我国当前证券市场尚不发达,市场监管不够完善,金融衍生产品缺乏的情况下存在,但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体制不断的健全,考虑上市公司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和确保其持续发展等方面,上市公司过分偏重股权融资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1. 提高上市公司的市盈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偏低是制约我国上市企业内部融资比率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盈余公积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企业净利润的提取,因此,要提高企业内部融资比例,必须要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即提高公司的净利润。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利于提取更多的盈余公积,有利于增加上市公司内部融资的比例,我们已经论述了企业的内部融资主要来源于公司的盈余积累,只有积累更多的盈余公积金,才能提高充足的资金供企业自身周转。这就需要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加快产品的周转速度、提高销售水平。

2. 发展证券市场

在我国的债券市场上,由于特殊的体制问题,形成了以政府干预企业债券的发行额度和利率的中国特色企业债券制度,这种宏观控制的结果无疑是影响企业债券融资的发展。

(1)放宽企业债券发行的诸多限制

在证券市场方面,我国的债券市场,无论是债券种类还是债券规模,国债和国家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都大大高于企业债券。因此,需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放宽企业发行债券的限制,提高债券融资比重,同时,丰富企业债券品种,鼓励债券品种创新,引导企业债券的发行,使企业债券发行更趋于社会化和规范化。

(2)加快债券市场建设步伐

我国的债券融资比例低,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不发达,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为了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的需要,我们应该发展债券市场,扩大市场规模,提供良好的市场坏境,建立规范的柜台交易,提高债券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比率,增强债券交易的流动性。

(3)实现债券利率市场化

筹资成本的高低是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实施放松对企业债券发行的管制同时,取消对利率上限水平的限制,运用市场经济杠杆,实现债券利率同市场利率趋同,促使企业债券利率的市场化。

3. 完善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融资结构,我们可以得出,中国上市企业形成了重外源融资、轻内源融资;重股权融资、轻债务融资,表现出强烈的融资偏好。优化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完善企业内部融资组合,降低筹资成本和规避风险,一方面,除了企业自身调整内部融资结构,降低股权融资的比例;另一方面,从改善外部融资环境出发,加大力度形成多元化的、完善的、满足企业筹资需要的融资渠道。

4. 加快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

发展资本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须举措,完善的资本市场,良好的外部经济坏境,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资本市场的完善,一方面,能够为各种证券市场、信贷市场以及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满足上市公司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选择;另一方面,发展资本市场,能够为我国企业借助外部资金市场的融资需要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有利于优化企业融资决策,有利于构建多样化的融资结构,进而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及降低企业的筹资风险,使其符合合理化融资结构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姚保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1,(1).

[2]李爱群.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J].财会通讯.2011,(1).

[3]尹彦力.我国上市公司行为研究[M].中国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6.5.

[4]何涛洲.资本市场和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以上海,北京,深圳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2011,(5).

[5]傅伟.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2007,(6).

[6]王克斌.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J].东岳论丛期刊,1997,(3).

[7]曹晖.浅谈企业融资渠道的模式和风险规避[J].无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8]赵兴艳,宁伟东,师东菊.浅谈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J].经济师,2009.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展望 篇8

发展资本市场

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

资本市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一开始就站在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最前沿,经历了由试点到逐步推广、由起步到快速发展、由不成熟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在很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和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回顾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个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探索实践阶段(1978年-1992年)

1978年以后,我国国有企业的弊端逐渐暴露,投融资形势也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资金供求格局呈现多元化趋势,早在1980年厉以宁先生就积极倡导推行股份制改革。然而,实践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中国国企改革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扩大企业自主权,再到承包制,历史的天秤最终转向了股份制。1983年,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深圳宝安联合投资公司”宣告诞生;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发行了股票。

随着股份制企业的出现和发展,社会各界对由此而来的“投机”、“按资分配”、“食利者阶层”等问题争论不断,人们普遍用一种很复杂、甚至是怀疑的眼光审视着股份制这一新生事物,核心问题是在社会主义中国究竟能不能搞股份制,能不能发展资本市场。

在探索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股份制企业确实具有其他经营形式无法替代的优点,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对内部机制进行改革。我国理论界对股份制的认识逐步趋于统一,党的十三大报告和十四大报告都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股份制经济,并充分肯定了股份制试点的必要性。

股份制这种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由于较好地适应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此期间,除上海、北京、深圳外,其他地区也出现了募股集资活动,这些早期的股票发行活动揭开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序幕。1990和1991年沪深证券交易所相继开业,奠定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

(二)初期发展阶段(1992年-1999年)

1992年,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相继成立,形成了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规则体系和监管体系,如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证券发行上市、流通交易、收购兼并、市场组织等方面的法规条例;建立了一个较为系统、相对独立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规体系;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规则体系等,为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有助于维护“三公”原则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所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深化,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对股份制进行了深刻阐述,彻底摘掉了资本市场“试点”的帽子,各地区、各部门发行上市的积极性很高,证券监管部门也有意弱化发行条件,众多行业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发行上市,由此中国资本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另外,通过市场竞争和政府整合,原先各地分散组建的证券交易所逐步解体,最终归并为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形成了集中统一的证券交易体系。

(三)规范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1999年7月《证券法》颁布实施后,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式得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轨道。2004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树立全局观念,充分认识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性”。

这一阶段是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加入WTO后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转折点,国民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金融改革深入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为此,管理层推动了一系列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举措,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深刻影响。

上市公司结构不断优化。通过改革发行上市制度,逐步建立了核准制和保荐人制度,市场化程度大为提高,工行、神华、中石油、中国人寿等一批大盘蓝筹股成功登陆A股市场,从源头上改善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素质,大幅拓展了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这些大盘蓝筹股普遍在海内外同时上市,采用国际通行的价值评判标准,有助于培育我国本土资本定价权,并为国民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

机构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1999年以后,管理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了一系列培育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措施,如允许国有企业资金入市、推动保险资金和企业年金入市、大力扶持基金发展、设立QFII制度等,初步形成了由基金、券商、QFII、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及各类理财产品构成的多元化机构投资者队伍。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在推动市场改革、促进市场发展、引导投资理念转型、提高市场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日益增强。

市场体系逐步健全。管理层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逐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企业的融资需求和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2005年5月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并探索筹建创业板;配合主板市场的退出机制,设立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债券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规则逐步完善;商品期货市场得到恢复性发展,陆续推出了多个商品期货新品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2006年9月成立,积极筹备和开发金融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

交易品种日益丰富。在监管部门的鼓励支持下,证券经营机构积极进行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各种新业务和新产品不断涌现,陆续推出了权证、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集合收益计划产品等新的金融产品,并积极探索开展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创新业务。

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公司法》、《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核心,各类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的证券监管法规体系和自律规则体系,对证券从业机构与人员的资格准入、行为规范和主要业务环节等均有了明确的标准和制度。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取得初步成功。股权分置改革消除了长期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拥有一致的价值评判标准,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真正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稳定市场预期,全面提升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

资本市场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资本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功能不断完善,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国民金融意识、优化资源配置、化解金融风险、扩大对外开放等诸多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本市场大幅推动了中国的改革进程。我国资本市场冲破传统理论的束缚,成为市场化改革的排头兵,给广大中国人民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使资本文化、股权文化、风险文化、企业文化、代理人文化等新理念、新思想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同时,资本市场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为金融改革、国企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等作出了重大贡献。

资本市场实质性推进了中国的对外开放步伐。中国资本市场坚持“双向开放”原则,不但筹集了巨额发展资金,而且促进了中国利用外资方式的创新与变革,由传统的海外贷款转变为直接投资;加快了中国与国际准则的接轨,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会计制度、企业文化、法人治理结构、薪酬激励机制、独立董事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促使我国公司估值体系与国际标准趋于一致,等等。

资本市场塑造了中国的定价体系。在传统体制下,中国缺乏有效的定价机制,导致企业股权和资产转让过程中透明度较低。资本市场为各方参与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公正的博弈平台,有利于形成相对公允的交易价格。尤其是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定价模式,使巨额国有存量资产有了国际通行的比较价格,成功激活了大批存量资产,为大规模并购重组创造了有利条件。

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经济增长不仅仅依靠增加资源投入,更需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资本市场强有力的评价、选择和监管机制,使资本资源的配置得到优化。资本市场通过金融产品的发行、交易及产权流动,引导生产要素尤其是稀缺的资本资源流向更有效率和效益的地区、行业、企业,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提升整个经济效率。

优化融资结构,推进企业改革。截至去年10月底,境内资本市场累计为企业融资3.6万亿元,不但推动了中国金融结构的转型,而且有效改善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促成许多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骨干力量和中国经济的脊梁。同时,上市公司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实践中起到了先导和示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

维护金融安全,化解金融风险。资本市场能够有效动员社会资金转化为长期投资,有利于改善银行信贷质量,降低银行不良资产,避免金融风险过分集中于银行体系。另一方面,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金融机构公开发行上市,增强了资本实力,可以形成国家、企业、资本市场、社会大众共同承担风险的机制,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推动法制建设和社会进步。我国资本市场采取了先制定法律法规、培育“三公”原则,然后再完善交易规范的渐进式发展道路,较好地维护了社会公平和市场秩序,没有引发社会动荡,实现了新旧体制的平稳转换,这对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完善产权制度和分配存量资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资本市场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聚集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拥有强大的研究力量,不但提高了我国的经济研究与政策分析水平,而且能够更好地促使资本与科技相结合,引导各类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高新技术领域和应用技术领域,推动我国制造业向创新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转型。

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加快发展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史,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中国资本市场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后发优势,在市场建设、市场培育、市场监管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广泛运用现代市场经济的优秀成果,浓缩了其他国家(地区)资本市场发展所经历的漫长里程,走过了一条艰辛而又辉煌的道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不过,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脱胎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代,加上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资本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许多非经济因素,因此,难免出现一些问题,遇到一些挫折。这也导致我国资本市场经常受到质疑和诘难,曾先后出现“有害论”、“赌场论”、“推倒重来论”等不正确的看法。近期因美国华尔街投行模式的衰落,甚至有人将矛头指向证券从业者,出现所谓的“坏人论”。

我们要客观地认识到,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仍属于“新兴加转轨”市场,出现上述问题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不能求全责备和通盘否定。我们要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资本市场的功能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资本市场,坦然面对那些悲观情绪和非议责难,将其视为“成长的烦恼”。

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显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利用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有力、迅速地促进了资本的积累和集中,并通过其资源配置功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二次大战后,不少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也借助资本市场为经济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正处于转轨过程和腾飞时期的现代中国而言,资本市场是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也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推进器。经过三十年的艰辛探索,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并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统一思想认识,将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依托资本市场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如市场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市场组织结构单一、投资者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不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市场约束机制弱化、缺乏内在的稳定机制、以及部分证券经营机构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等,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导致我国资本市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与境外成熟资本市场相比,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在全流通条件下,我国资本市场的利益机制、运行规则和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等都将发生重大转变,信息披露更加复杂,对证券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市场发展阶段的特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全局,更加突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着力解决发行、交易等环节长期存在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继续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统一、收益与风险相协调的制度安排;健全资本市场体系,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丰富证券投资品种;培育规范成熟的市场主体,不断改进监管方式,提高市场透明度,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扩大开放,促进市场竞争和发展。

总之,我们要主动适应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新变化,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持续、理性、规范、合规发展,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上一篇:中药调剂学重点下一篇:夏至的荷花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