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高中历史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怎么学高中历史(共13篇)

怎么学高中历史 篇1

2、熟悉课本,多读课本。历史需要记住,但是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熟。绝对要摒弃只要能背就可以学好历史的错误观念,前边一位历史教师答友说得很对,高考历史绝对不会直接问你课本内容的。我没有集中背过课本,我看课本一是查缺补漏,二是看结构,理顺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历史成绩好的,对课本一定是很熟的。

3、历史是很有意思的,但只喜欢听故事侃野史的人学不好历史,爱思考的人才学得好。日常学习中要多思考,多总结,多做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在学习中体会高中历史的思维方式,注意建立知识体系。就高考而言,就是要领会命题老师的命题思路。切忌思想不要过于偏激,人不愤青枉少年,考场愤青误十年。这个得拎得清啊,你懂的。

4、重视语文政治地理的学习,俗话说文史哲不分家,这三科对学好历史非常有用。材料解析题的基础是你得读得懂材料,至少基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得有;政治常识、经济常识特别是哲学常识都特别有助于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比如辩证法;地理就不用说了,历史地理是一门专门的学问。

5、学有余力,可以多读一些历史读物,但最好是正史,至少要接近正史。建议读严谨的史学家经过时间检验的作品,比如吕思勉《中国通史》、钱穆《国史大纲》、柏杨《中国人史纲》等。

怎么学高中历史 篇2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1]然而, 调查研究显示, 我国小学作文的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等问题屡见不鲜。小学作文到底该怎么教是困扰一线教师们的一大难题。虽然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比比皆是, 层出不穷, 但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在这里, 我尝试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变革的回顾与反思, 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二、对我国小学作文教学历程的回顾

根据我国语文课程的整体发展脉络, 可将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 (1949年—1958年) ;曲折发展阶段 (1958年—1976年) ;恢复发展阶段 (1976年—2000年) ;新课程改革阶段 (2000年至今) 。

(一) 初步探索阶段 (1949年—195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教育战线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 因此迫切需要编写一部新教材供全国使用。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的努力下, 新的教材把修订的《国语》改为《语文》, 从此,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起来了。这一改变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 更是教学思想的改变, 就像当时主持教材编审工作的叶圣陶所说的“语就是口头语言, 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 就叫语文”[2]。小学作文也随着教材名称的变革走上了正轨。

(二) 曲折发展阶段 (1958年—1976年)

1956年的教学大纲实施没多久, “左”的思潮便席卷而来, 将教育带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片面强调政治, 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语文教育。这股极“左”的思潮也冲击到小学作文教学中来, 在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中找靶子、抓典型, 积极地与社会上的批“毒草”运动相配合。从此, 中小学的作文教学过分片面强调政治性、思想性, 致使中小学的作文质量严重下降[3]。

随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左”的思想逐步被认识、被改正, 教育战线也开始纠正“乱、糟、偏”。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草案) 》, 第一次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大纲对小学作文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说明了其重要性:“作文是用词, 造句, 篇章结构的综合训练。学生语文学得怎样, 可以用作文作为衡量的尺度。因此作文教学十分重要。”大纲还提出了作文教学的要求, 即“作文要从写话入手, 要注意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要教学生听普通话, 说普通话”。

但是, 好景不长, 1966年到1976年中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整个中国陷入了空前的浩劫中, 教育也不例外。刚刚端正方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又被这场风暴卷到了政治化的道路上, 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破坏。小学作文教学也未能幸免, 学生作文水平极低。

(三) 恢复发展阶段 (1976年—2000年)

粉碎“四人帮”之后, 我国进行了拨乱反正。教育部于1978年颁布了新的大纲。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社会的一切迅速发生变革, 在语文教学方面, 人们也在试图寻找写作教学可直接依傍的程序或可操作的步骤。因此, 随着强调基本技能训练教学理念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序列完整、便于教师操作的作文教学体系。例如,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张田若的“作文分步训练”序列;杭州大学朱作仁、李卫民的“小学作文程序训练”实验;山东烟台李昌斌等等人的“小学作文四步训练”实验;上海吴立岗、贾志敏的“作文素描训练”;丁有宽的“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等等。这些改革对快速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 人们还不断吸收外国 (尤其是苏联) 的写作教学思想, 并借助心理学和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 不断改进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 使得写作教学朝着科学性和有效性前进。

(四) 新课程改革阶段 (2000年至今)

20世纪末,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文主义关注取代了工具理性主义思维, 写作教学也开始暴露出一些严重的问题,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再一次促使人们反思写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探索改革之路。2001年, 教育部编制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对小学作文进行了重新定位, 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并且, 制定了小学三个学段的分目标。这一新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构建教学目标, 摆脱了过去那种单纯重视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的倾向, 较为全面地规范了小学的写作教学。

三、反思我国小学作文该怎么教

回顾我国建国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的历史, 对于小学作文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 历来的语文教学普遍重视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我认为, 小学作文教学说到底其实就是三件事情, 把这三件事情做好, 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不愁提不上去。第一件事, 让学生“想写东西”, 也就是让学生产生想写作文的愿望, 激发学生去表达自己想法和感情。第二件事, 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也就是引导学生去发掘作文的内容。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毋庸置疑, 写作的素材总是来源于生活。所以, 教师首先就是要丰富学生的生活, 另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生活、善于思考身边事情的习惯, 这两者相结合, 学生的作文就不愁没有内容可写了。第三件事, 让学生“能写出东西来”, 也就是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感情用文字清晰地表达出来。当拥有了质料和形式, 再加上一个想建高楼大厦的欲望, 何愁高楼大厦不能耸立云霄呢?

四、结语

小学作文教学经历一路坎坷, 走到今天, 实属不易。几十年来, 其兴盛过, 也衰败过, 但仍然能够一次又一次复活。我想, 这与其本身的独特价值是密不可分的。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作文的好坏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成绩的高低, 更关键的意义在于, 它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无可替代的影响。而小学是打好作文基础的关键阶段, 所以, 小学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未来的语文教育工作者, 我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历史进行深刻的总结和反思是必要的, 也是必须的。但是, 回顾和反思不是目的, 目的是要能从中汲取有益于今天作文教学的经验。当然, 过去的很多经验并不是拿来就能用的, 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再次加工和创造, 形成符合我们需求的、能为我们创造价值的东西。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中, 小学作文教学是大家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回顾过去, 自建国以来, 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走过了一段艰难漫长的变革历程, 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的地方。本文通过对小学作文教学自建国以来的变革历程进行回顾和反思, 提出一点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以期引起学者和教师们的反思, 为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启示。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变革历程,回顾,反思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第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7.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上册) [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138.

我们的历史课怎么了 篇3

看历史:您年轻时接受的历史教育是怎样的?

黄安年:我1954年进入北师大历史系学习,一开始是以苏联的标准划分历史界线,包括苏联的模式,观点。中苏分歧以后,就以阶级斗争为纲,改革开放后开始实事求是。

尤其是在我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世界现代史,如果以苏联标准,就是以“十月革命”开始为界标,但是我们现在实事求是地考察近代世界的变革,它应该是从20世纪初开始。

这个问题在意识形态划线的时候,主管者认为这不是学术问题,是政治问题,是不能讨论的。这就不得不影响我们的教学。后来这一划分在我们大学已经改了,但是在中学历史教材,依然是以“十月革命”来划分。

看历史:大学教材中这一划分是什么时候修改的?

黄安年:大学教材在改革开放以后就改了,我讲课的时候就已经实事求是地讲了,但当时我们的课本是60年代的统编教材,教学思路就是国别+意识形态线索+历史阶段,讲授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两大体系斗争的历史。跟我们课堂上讲的和研究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看历史:作为大学教师,你为什么会从1990年代初去关注中学历史教材的问题?

黄安年:我是师范大学的历史教师,师范大学一个重要目标就要培养高质量的中学教师。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了现行中学教材知识点是陈旧的、史学结构是陈旧的、史观也是陈旧的。

比如,世界现代史,现在是用全球视野的框架、整体史学,要讲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思想文化发展,而不是意识形态划分了。但学生们接受的,还是陈旧的知识和史学结构。这个感受很强烈。

此外,我参加了高考命题,感受到中学历史教材中知识点错误百出。这怎么办?你就不能考这个错的知识点了。高考要按照人教社出的教材来考,但他规定的教材又错了。凡是他错的,我们就不出,这样一来,出题局限就很大。我们就只能考对的一部分,考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所以从90年代开始,出题就转向了,以前是知识型为主,后来是知识兼顾史学分析的能力,考学生对史事、观点结合的能力,都是考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原来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是由人教社来编写,但出版社并不是请社会上的专家结合出版社的编辑来编写,而是由自己的编写组来编。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不很好地吸收社会上的新的史学成果和观点,怎么能编写好呢?但是,他们认为大学的东西是研究性的、有不同观点的。他们是稳定性的,但是稳定性长时间不变,就成了保守了。

看历史:你感受到这些以后,也向人教社提出来了,他们是什么时候让大学老师参与进来的。

黄安年:当时他们要修改大纲,征求过我和一些老师的看法,但并没有接受我们的意见。我们也看出没有指望通过这个一个行政系统进行修改了。1994年,我们就诉诸学术理论,发了一些文章,即便这样,也没有引起他们注意。1999年时,我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7、8、9三期,发了《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新教材——130条质疑引发的思考》。

当时中学老师积极响应,人教社就很不满意,请专家写反批评的文章,还给我扣政治帽子。即使这样,这场争论还在继续下去。就在这期间,中共中央发了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积极推行高考制度改革”的要求,这需要大学教师、中学老师、教材出版部门携手并肩,并主张教材编写多元化。

我基本看法就是多元化,运动员和裁判员不能一身二任。这种机制防碍了知识、观点的和结构更新,阻碍了教学改革。

这个机制荒唐到什么程度,从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对教材提意见是不允许的,必须通过系统反映上去,谁要是对教材有意见,好像是对国家有意见。提意见要逐层向上反映,不能公开提。

多元化包括编写人员要多元,优秀的大学老师、中学老师,有经验、有责任的编辑人员,社会上一些关注历史教育的学者。还有有媒体监督、网络监督,以防止权力过于集中。

《看历史》:历史教育改革的现状怎样?现在阻力来自什么地方?

黄安年:现在我看史学中有了以前并不重视那些方面,对于宗教史,家庭史,妇女史等。这都是改善。

不过现在的阻力,不是比过去减少了,还更增加了。

它不光涉及到一些教材编写和采购渠道的利益共同体,还有涉及到现职的历史老师,他们的适应性以及待遇挂钩问题。现在的机制处在改革当中,待遇量化机制是和高考率有关系。

如果教材变动过大的话,他不太能适应。这部分人强烈要求稳定,最好教材不要改革,这种稳定因素恰恰影响了教学改革和教材改革,

这种想法已经不能适应形式发展了,现在两个课堂,一个是书本,一个是网络课堂,有时学生比教师水平还高。如果教师不充电,那么教学改革是难以成功的。

■ 他山之石

《看历史》:西方国家在历史教学怎样跟上时代步伐的?

黄安年:以美国为例,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他们有个指导性的教学大纲,不是指令性的,没有考试大纲。主讲教师可以指定一些教材,要求学生自己去看。美国7年级就有历史课了,现在出国学生低龄化,中学生就到美国去,感到美国的历史课本很深。

《看历史》:这种教学法像我们大学教学法,圈定阅读书目、答案是开放性的。

黄安年:这样一来,人文学科的学生就不太适应。大量相当于国民历史教育似的教科书。并不是每个学校读同样的书。教师也会圈原典,让学生自己去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是很开放的。考的题目也很广泛,有时就是你对这本书的看法。

尤其是克林顿、奥巴马认为美国教育落后了,开始加强教育以来,要求各个学校都搞网络教学。一个班十几个人,三十几个人,可以联网到国外进行历史教学、网络交流和对话。

美国的孩子如果认真的话,显然他们的历史水平要高于我们的考试成绩。

但应试教育他们赶不上中国。有些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孩子,暑假回到中国。到新东方学GRE,回去应试就很灵。但是中外孩子真正进了大学,能力高下立辨。

《看历史》:美国是两党执政,历史教育上有没有受到党派力量的影响。

黄安年:基本上没有。关于某一个历史事件的观点会不同,比如罗斯福新政,共和党偏重赞扬胡佛自由放任的政策,民主党偏重罗斯福的政府干预。从现在我们客观评价,罗斯福的干预是对的。比如2008年经济危机,就要干预,而不能像小布什那样自由放任了。

这个东西在历史学界学派有反应,看你用哪种教材,这个教材是新自由主义的,还是保守主义的。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没有标准答案,所谓标准答案就是看你怎么理解、有何看法、有什么新意。史实不会有改变,你有独到的见解就行,只要是言之成理的。

《看历史》:台湾在历史教学上有什么改革?

黄安年:台湾历史教学中意识形态很明显,民进党执政时期是“去中国化”。国民党上台后“去中国化”减少了,但意识形态并没变化,延续的还是跟美国结盟时的影响。但他们的课本很重视中华优秀文化,古代史教材很好。

《看历史》:无论是国民历史教育,还是学校历史教材,如何将世界史与本国史贯通起来传授,既把握全史,又能注意到对各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客观评价?

黄安年:文明不是冲突的,是交流的、相互尊重的、多元发展的,是强调多样性、强调个性的,尊重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特点。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美国强调个人主义为指导,这两个都要尊重。一定要一个国家服从另一个国家,这个世界怎么和谐呢?这个潮流是时代性的,这个趋势不会有变化。

《看历史》:钱穆说过历史“将为未来精神尽其一部分孕育与向导之责任也”,历史的国民教育如何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高中历史要怎么复习 篇4

中外结合。

由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分别编写的,讲授时也基本是彼此独立的。这就容易造成中外历史历史的割裂,顾此失彼,破坏高中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因此,总复习时要将中外历史有机地融为一体,尽可能地把中外历史教材里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按历史发展的脉络,比较联系,对照复习,整体把握。寓中国史于世界史的复习之中,视世界历史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历史都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世界各族人民共同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弄清这些联系,形成知识体系,是学好高中历史的关键。

史论结合。

这既是高中历史学科考试中文字表达的一项能力要求,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一个特点,也是学习高中历史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在备考复习中,要坚持史论结合,在综合、分析、归纳、简化历史知识结构的同时,做到有史必有论,有论必有史,论从史出,史由论统,史论一致,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潜移默化、水到渠成地获得活的认识与结论,形成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史学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绩。

练讲结合。

练是实践,实践出真知。考前进行有一定量、有度、有序的强化训练,十分必要。可在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透彻把握高中历史教材的基础上,参照前几年试题的题型、题量、难度、特点,精心筛选加工出几套综合性、科学性、典型性以及知识、能力和思想都贴近考试的模拟试题,进行“实战演习”。 练后一定要认真组织讲评,只练不讲,等于半途而废,凡练必讲,讲必纠错,纠错而总结,在练、讲、纠错、总结上提高和升华。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良性的教学循环。每一环节都不容忽视,不可或缺。

高中历史在审题必须把握的“一、二、三”。

“一”是指“一个前提”,即“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二”是指“两个原则”,即“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联系高中历史课本”。首先是“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与设问相关的内容,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如果有效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影响得分。其次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高中历史事件,课本可能主要叙述其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三”是指构思答题的“三个步骤”。即“一看”,看有几个设问;“二找”,找出设问中的求答主题(或项目)和限制条件;“三答”,根据设问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必须采用“序号化”,如:①②③。

如何备考高考历史

1、以基于史料的问题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打破原有的教材知识结构,以教材与课外材料为载体,以若干问题为纲重建知识结构,着眼于应用所学知识在问题解决中重构知识结构。

2、着重解构历史概念,强化历史理解与解释等历史学科能力、方法的训练。一般来说,分为示范、模仿和自主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展开训练为宜。

3、关注并整理与考点有所关联的学术焦点、现实热点,以及党史、中国现代史的相关题材,强调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在问题发现、讨论与解决中的体现。

高中历史复习计划应该怎么写 篇5

第二,要总结模板,就是答题的思路。像背景题,要从政经文三方面入手;意义题主要用有利于、促进了、巩固了、推广了……

第三,要及时总结错题,错题的相关知识。可以在之前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开始记,一小点一小点的,可以把易混淆的知识点放在一起,也利于区分。

如何从历史概念入手学好高中历史 篇6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历史在学生头脑中的地位并不重要, 但是文科生得参加历史高考。所以, 在长期的实践中, 我对文科生总结了从历史概念入手学习历史的方法, 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

不同种类的历史概念有不同的结构, 如历史事件、人物、典章制度、思想文化、典籍著述等等, 尽管我们都需要研究它们的外部联系, 如产生的各种背景要素与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性质、作用及影响, 但是, 它们的内部结构却相差许多。历史事件概念的内部结构包括其发展过程的各种要素, 即:开始或爆发、挫折或转折、发展或扩展、高潮或低潮、胜利或失败等等。有关历史人物的概念主要指其经历, 一个历史人物或者某一集团、政党常常经历许多历史事件, 因此, 应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分开阐述他在不同事件中的作用, 或者将其一生分成不同阶段来分别阐述。一般情况下, 人物概念可包括出生、成长、经历的重大事件、思想主张、主要著述成就或过失、罪行等等。例如启蒙思想, 是针对封建专制、等级制、天主教会封建势力的黑暗统治;目的是要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国家制度;依据是以“天赋人权”为核心的人的自然权利理论, 还包括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等思想;解决的方式倾向于用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这样, 历史的概念就形成了。

有人讲, 历史就是说历史上发生过的事, 现在还在继续发生, 只不过形式发生了变化, 而现实中的很多事都有历史的影子。如我们现在的改革, 历史上多次发生过, 现在世界各国的争端和战争, 回顾历史, 和中国的战国时代、三国时代、欧洲和西亚的帝国时代多么相似, 历史上悲欢离合的悲剧、喜剧, 我们的现实不也在一幕幕重复上演吗?所以要学好历史, 就不要把历史与现实割裂开, 要以现实去理解历史, 以历史来关照现实, 那么对历史就会有深入的体会, 对现实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仿佛打开了一片新天地。还可以在书上或网上看一些历史小故事, 看一些有关历史的电视剧:汉武大帝、秦始皇……你对历史有了了解, 下次历史老师讲课时你就能对答如流, 还能说一些课外的。这样不但同学羡慕你、佩服你, 老师也会对你有所重视关注, 对你拥有那么多知识叹为观止。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 首先要学会学习, 然后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 解决最基本的基础知识, 最后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理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这样, 成功一定会属于你。上述观点只是作者一家之言, 在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 仍然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实际, 及时总结, 这才能学好高中历史。

历史上的“公务员”,春节怎么休 篇7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的脚步不远了。繁忙的工作之余,大家都颇感欣慰,和家人相聚团圆其乐融融的日子就在眼前,黎明在即,高唱凯歌,精神百倍,再累也甜。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节假日很重要。那么如果时光倒流几千年,古代那些为朝廷工作的官员,他们的春节是如何放假的呢?

唐朝:春节期间按单双号上朝、休假

古代官员过的新年,其实是指农历年,即正月初一。唐玄宗颁布的红头文件《假宁令》写道:“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元正”指的就是新年,意思是说,春节放假7天,冬至放假7天,一年里有这么两个“黄金周”。

事实上,到了唐朝后期,黄金周有3个。《唐会要》第82卷有一段专写节假调整,说唐德宗贞元年间,把寒食节的假期从3天调整到7天,加上春节7天、冬至7天,刚好3个黄金周。

唐朝春节放7天假,但是按“元正前后各三日”放的。也就是说,以大年初一为中心,初一之前放假3天,初一之后放假3天,加上初一,刚好有7天假。

也不是所有的唐朝人都按照法定的春节假期休假。有的人可以提前休假,例如私塾先生和学生,放假整整一个月。有的人永远没有固定的休假,像农民,必要的时候,大年初一也要到庄稼地里挥汗。

某些唐朝官员也不一定能享受到像样的春节假期,因为唐朝有两个规矩。第一,大年初一那天文武百官和高级地方官必须早早地上朝给皇帝拜年。第二个规矩就是,地方行政长官在春节期间严禁离开衙门回老家。

唐德宗李括写过一首《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大意是大年初一那天等百官拜过年,他又阅了兵,一整天没有消停。唐德宗属于那种勤勉类型的皇帝,他在安史之乱以后登基,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决心削夺拥兵自重的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连年用兵,忙得不可开交。他在任的时候,春节期间照样上朝,大臣叫屈,他说:那按单双号吧,单号上朝,双号休假。于是唐朝高层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腊月二十八放年假,腊月二十九上班,大年三十继续放假,大年初一接着上班,初二又放假,初三又上班……

宋朝:地方公务员腊月二十收工,回家过年

宋代的春节叫元旦,专指正月初一。春节包括忙年、过年、闹年(春)三个时段,元宵也是“年”的一部分。

在宋朝,春节放假7天(一般是大年初一前后各3天),元宵放假7天,加一块儿接近半个月。宋太祖之父腊月初七去世,由此形成惯例,前后共放假3天。宋仁宗之母腊月初十生日,放假3天。旋即,冬至来临,放假7天。随即,天庆节,放假7天。一个多月的春节长假诞生了。

如果你是地方公务员,還有项特殊福利,每年腊月二十“封印”,停止公务,回家过年省亲,与老婆娃儿老爸老妈联欢,只要在第二年正月二十那天赶回衙门“开印”办公就行。如果你是首都高级公务员,初一则不得休假,不能请假。先守岁,再打个小盹儿,凌晨就得穿戴整齐,顶风冒雪,披星戴月,往皇宫赶,开“正旦大朝会”:百官给皇帝拜年(朝贺),俗谓“排正仗”。朝会上,常有辽、高丽、西夏、于阗、回纥等地的外交官前来献礼。会后,皇帝赏赐每人一朵帽花,插在官帽上,你举办家宴时得戴着,喝屠苏酒、饮术汤,也得戴着。

除了陪皇帝开会和耍乐子,还得陪吃。年前冬至,皇家要设宴。初一办朝会,要吃正旦宴,规模宏大,允许臣僚带家属。普通的朝会之后,也安排吃喝,由皇宫“埋单”,叫“赐食”。赐食又称“廊餐”或“廊下餐”,宋代廊下餐最出名。《宋会要》记载,廊下餐宴席安排在左、右勤政门北的东、西两廊下,文官坐东廊,武官坐西廊,规矩少不得。

如果你是生活无忧的细民,则没这么辛苦。正月期间,开封沿街搭起彩棚。享有自由时间的细民,在御街(皇宫正南的大街)一带,可以看灯会,欣赏歌舞百戏,遍地喧哗,声震十里。看来,锦时素年要写作锦时俗年。春节,热闹,世俗莫过如此。

明清:冬至、元旦、元宵节,一休就休一个月

到了明清时期,朝廷在逐渐削减甚至取消“旬休”制后,全年只规定了三个主要的节庆,即春节、冬至和皇帝诞辰。加上元旦、元宵、中元(农历七月十五)等,每年休假只有五十多天。清朝前期的休假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

政府消减假期的措施遭到了大多数官员的反对。帝王将相考虑到自己在臣民面前的声望,也只好接受“民意”,做了修改。后来在三个假日的基础上增添了寒假,并将春节和寒假的假期均延长至一个月。因此,新增的寒假可以看作是对丧失常规性假日和节庆假日的一个补偿。

不过到了清朝,公务员的“黄金月”又回来了。冬至、元旦、元宵三个节假又以封印休长假的方式贯通,前后也有约一个月的时间。因此,每至封印之日,官员们都会邀请同僚欢聚畅饮,“以酬一岁之劳”。

民国:春节不放假,发现不在岗,就可能下岗

追溯到民国初年,不论是除夕还是大年初一,政府各个机构都要正常上班。除夕时,若是发现有公务员不在岗,那这个人可能就要下岗了。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曾宣布废除旧历改用国历(公历),并决定把公元1912年定为中华民国元年,把1月1日叫做“新年”。但是,民间习惯使用农历,仍然把农历正月初一当做传统“新年”,袁世凯上台后,便把农历正月初一即传统“新年”改称“春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又再次颁布命令,要求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国历,废除农历。为了雷厉风行贯彻这一命令,政府还规定机关、学校、商店不得在春节期间擅自放假,否则就要对相关负责人实行严厉的制裁和处罚。

政府虽大力提倡国历,可公历新年,只有政府机关相互拜年,民间则冷冷清清。反观春节时民间却热闹异常,许多商人在春节时也关门谢客并贴上传统的春联。国历在民间也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社会日常生活还是沿用农历。各军政机关和学校对国历是“表面上尚能遵用”,而商业结算、发付工资等一般社会生活均沿用农历。

后来,北洋政府也觉得这种违背民意的改革不太可取,终于开始允许春节放假了。

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大统一。统一之后的国民政府显然没能吸取北洋政府的教训,不仅重申春节不准放假,而且决定结束两种历法并行,欲彻底废除农历,以显示其“革命”的决心。

1930年1月2日国民党的《上海党声元旦特刊》发表《推行国历废除旧历的工作》,也承认国历推行艰难,“习俗相沿,积重难返”。鉴于此,1934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农历,不得不承认“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从此,民间又可名正言顺地过农历春节了。

(资料来源:《解放日报》)

历史小论文怎么教怎么写? 篇8

1、立论的科学性

所谓立论的科学性就是作者的观点和搜集的资料信息要有理论根据和事实依据。即作者的观点要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讲述的史实要有依据或明确的出处,不可以想当然,更不应该凭空臆造。只有这样的立论才有价值。

2、立论的前卫性

立论的前卫性就是超前意识。立论要新,就是要写没有人写过或很少有人写过的题材。这就要求学生对近几年的学术动态应该有大致的了解,以免撞车,还有人云亦云之嫌。

3、立论的指导性

立论的指导性又称立论的实用性。论文出来是给别人看的,作品要能给读者以启迪,对读者有所帮助、有所鼓舞、有所收获。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就是论文的价值。如果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去歌颂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或者为反面人物歌功颂德,这类文章即使写得再好,也是不可取的。

二、命题论文的中心论点决定以后,给论文定一个新颖、明确、有吸引力的题目,用来表达文章主题是十分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论文的命题比论文写作更难。

1、题目要新

在重视科学性的前提下,论文命题要新,要有创意,切忌平淡无奇,要力争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2、题目要奇

命题要奇,不是指搞文字游戏或故弄玄虚,而是要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为自己的论文命题,以达到文章能引人入胜的.效果。

3、题目要小

历史论文题,宜小不宜大。特别是刚刚学习写作的中学生更是不要选大题目,选大题目的结果不是大而空,就是大而乱。想把文章写得面面俱到,却往往因为自身能力和水平限制会一面都不到。

三、布局

1、开头、结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论文开头十分重要,第一段应该力求开门见山,直接接触主题,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最好还要有点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追求。结尾要提纲挈领,发人深思,余味无穷。所以有些有经验的作者在论文的开头和结尾上是很下功夫的。

2、编写提纲

论文写作提纲是文章的设计方案。首先提出论点(包括总论点和分论点),然后提出论据。论据包括历史史实、名人名家论述。最后是明确的结论。至于有几个分论点,引用哪些论据,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一般视作者自身习惯而定。如果有必要,或文章篇幅较长,也可以加上小标题,以求取得一目了然的效果。

四、定稿

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包括起草、修改、定稿三个步骤。

高二怎么提高历史成绩 篇9

高二怎么提高历史成绩

1.真正理解历史学科知识特征,掌握历史学科学习规律

宏观上而言,历史学科知识是把人类文明发展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编纂而成,从而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从微观上讲,就是要了解一个个历史史实的前因、后果和大致过程。具有时空概念,了解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理解了这一点,就会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有较好的思想准备。

2.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高二历史教材采用模块教学,内容结构是中外历史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混编而成。再加上囿于篇幅的限制,一些知识环节是跳跃性的,缺少必然的关联,尤其是高二第二学期的两本选修教材的学习。因此,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任务,带着疑问和思考走进老师的课堂,将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这个学习任务可以是一课的,也可以是单元的。

单元导读建议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开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它是对本单元内容的高度概述,并搭建了本单元的知识框架,而且阐述了本单元的课与课之间的知识联系。

高二快速提高历史成绩的窍门

1、做好预习工作。

预习是学习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预习,自己可以先对课本内容有个大概了解,能够找出其中明白的和不明白的知识点。这样,在听老师讲课过程中才可以加深印象,并有针对性地重点听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2、课后注意对知识点的串联整理。

课文中的历史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发展和结果等都是遵循一定历程或规律的,一定要对知识点进行串联,这样知识点就会记得更加牢固,也不易遗漏知识点。

3、不要死记硬背。

历史知识需要记住的东西比较多,所以有些学生就开始死记硬背。为了彻底牢固掌握知识,要在充分理解历史知识框架、关系、大意等基础上,要理解着知识点去记住这些知识,即尽量在把握知识点意思基础上,可以将知识内容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4、课上做好笔记。

做好笔记,不是一味地照搬老师各种话语、文字。而是有针对性地记录课文总体框架,填补一些自己不了解的知识点,为进一步宏观把握历史事件框架、历程提供指导。

文科历史学习方法

1.上课好好听讲。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有多么不喜欢历史这门课,多么不喜欢这个老师,多么想睡觉,都请认真听讲,不发呆不神游。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有PPT课件,可以把特别重要的课件拷回家,打印进行复习。

2.重视历史课本。老师可能出错,作业可能出错,网络可能出错。但课本绝对是对的(起码对于考试来说是这样),一切依据都要去课本上寻找。考前一定要看书。看书要仔细,不要放过任何细节,但又要着眼于宏观。

3.关于历史错题本有没有必要,我是这样认为的:不同人适合不同的方法,没必要千篇一律。有些错题和年代和人物有关(也就是标准答案可以在书上找到,毫无争议的)值得记下来反复复习,但一些理解题,存在争议的就没必要了。最重要的是有了错题本一定要去看去复习。

高中文理分不分,国外怎么做? 篇10

在俄罗斯,大部分普通中学从十年级(相当于我国高中二年级)开始文理分科,但包括外语学校在内的专业性较强的学校一般不分科。

今年5月,俄罗斯将开始首次全国统考,各高校根据统考成绩招录新生,实际上就是俄罗斯的高考。据了解,所有高校都于2月1日前公布了各专业的招考科目。如果中学生打算进入大学或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深造,除两门必考科目(俄语、数学)外,还必须参加英语和另一门与所报考专业有关的科目考试。选考科目有9门:文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知识、外语(英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信息学与信息通信技术。选考多少门,全凭学生自愿。

与中国学生相比,俄罗斯中学生的负担要轻很多。在莫斯科一所中学十年级就读的高雨晴对此有切身感受。她是在中国上完小学四年级后随父母来俄的。她说,来到俄罗斯后,业余时间变得多了。俄罗斯中学一年有4个假期,春假和秋假各一周,寒假两周左右,暑假3个月。此外,每逢全国性节日也放假。在校期间,每天只上半天课,一般下午2点就放学了。放学后,学生可以继续留在学校,参加各种免费的课外培训班,或去找老师补习。高雨晴说,这儿的学校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值得中国学校借鉴。

美国:高中不分文理科,上课类似中国的大学◇管克江

美国高中没有明确的文理分科。在美国的高中上课,类似中国的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室,学生根据自己选的课,到不同的教室去上。公立学校系统的课程由州委员会或当地学校自主决定。

美国大学比较重视学生的复合能力,从高中升入公立大学,需要看三个基本条件:必修课、标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

以加州大学为例,必修课包括7门:2年历史课(世界历史、美国历史、美国政治)、4年英语课、3年数学课(代数、几何)、2年科学课(生物、化学)、2年外语课、1年艺术课和1年的1门选修课。

标准考试(ACT或SAT)类似中国的高考,每年全国统一进行7次,学生可以多次参加考试。

在平时成绩方面,考生在高中阶段的大学预备课程成绩都将被计入。

除了这三个基本条件,高中生的社会表现、申请论文、推荐信和面谈成绩都对入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瑞典:数十个科目供高中生选择,大学录取看高中三年的全部考试成绩◇雷 达

瑞典没有高考,但大学录取率却只有50%。为何会这样?瑞典最大的中学——昆斯凯普学校的校长林达尔说,根据法律规定,只要具备高中二年级以上的瑞典语和英语水平,就可以提交高校入学申请。这也意味着,高校的基本入学条件并不高,因此,“择优录取”的依据便是考试,并且是高中3年的全部考试成绩。瑞典学生在高中要完成30门左右的课程,每门课都要参加由任课教师出题和评分的考试,如果希望毕业后能被名牌大学录取,学生就必须认真应对每一门考试,而且“三年如一日”。

与考试压力相对应的,是设计堪称“复杂”的高中教育科目。瑞典的高中课程粗算起来有数十个科目,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技术等,有些城市还开设有电气、造纸等科目,培养适应当地就业的特殊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这些科目的学生,其实选择的就是职业高中。

日本:从高二开始文理分科,国立和私立大学考试差别很大◇于 青

日本高中通常从高二开始文理科分班,为的是适应高考不同的考试科目。在日本,与文理科分班同样重要的是,学生要明确是考国立大学,还是考私立大学,因为两种大学考试科目的数量有很大不同。考国立大学,除了必须参加“中心考试”(类似统一考试)的6门(数、理、化、外语、国语、文科卷)考试外,还要参加志愿高校的3门文科或理科考试。而私立大学通常只有3门考试,如文科就考外语、国语和文科卷;理科就考英语、数学、物理或化学。由于国立与私立大学的学费相差较多,所以家庭经济状况往往是学生决定考国立大学还是考私立大学的重要因素。

怎么学高中历史 篇11

一、引入乡土历史, 激发学生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所学内容与学生周边生活联系紧密, 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热情。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恰当引入乡土 历史资源, 如人物、遗址、传 说或风俗等, 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拓展他们的视野。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内容, 正确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 进而使学生更坚定拥护党、跟党走的信念。而这些内容比较枯燥, 离当前生活较远, 难以激起学习热情。因此, 教师可这样进行教学:

师: (多媒体展示当地某广场的前身与现在) 这两幅图是我们当地最著名也是最繁华的 商场地段———× ×广场, 那大家知道第一幅图是什么吗?

生:知道, 我去过, 是××广场的前身。

师:非常好, 那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 使××广 场实现华丽转身吗?归结于哪些原因呢? (自由发言)

生1:毛主席的伟大领导。

生2: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

师:不错, 正是由于 改革开放, 才使我们 打开了国门, 接受外来事物, 对国内经济进行改革, 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新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通过学习这节课了解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二、穿插乡土历史, 增强学生求知欲

学生对自己所成长的家乡、生活环境 尤其熟悉, 只要在教学中涉及关于家乡发展的问题都有一种急切的心情, 希望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家乡解决问题。教师可抓住学生这一心理, 在课堂中穿插乡土历史,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进而分析、解决问题。若采用大 量的图片或数据来说明我国是如何实现经济腾飞的, 可能很多学生不易理解。但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几组图片或资料, 讲述乡土的人文等。当学生看到熟悉的景物或听到熟悉的故事时, 顿感亲切, 这样可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 从而让其主动思考问题。

师: (利用幻灯片展示材料、图片) 请大家看 这则材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结合以前所学知识, 说出这一材料提出的思想路线是怎样的?在毛泽东思想中是否体现了这一思想, 并通过实际例子对其加以说明。 (小组合作讨论, 点名回答)

生1:这一思想路线为实事求是。

生2:毛泽东思想中也 体现了这 一思想, 如《论持久战》。

师:同学们表现不错。这一思想也为后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那大家通过预习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哪一年开的吗?在这一大会上有什么重大决策呢?对当时的 社会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自由回答)

生1: (积极举手) 1978年召开的, 在思想、经济及政治上都取得较大突破。

生2:政治上抛弃“左”倾 错误, 思想上确 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等。

生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新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师:都不错, (多媒体展示图片) 请看屏幕, 这是我们现在的××街,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各种小商品买卖在这一大街复苏, 并且还办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 形成大的市场并与国际接轨。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家乡有关的历史)

三、探寻乡史变迁, 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由于乡土历史与学生日常生活较近, 与教材内容相比, 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并能够引发学生深入 思考。尤其是家乡辉煌的历史、感人的事迹、独特的文化均能够成为学生的学习材料, 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够增强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从而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这一教学方法是其他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截取以下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 我们已学习完本节内容, 那老师现在向大家布置一个任务, 以“了解××的昨天, 面对××的今天, 展望××的明天”为题。课后从自己所熟悉的某一景区、广场街道、社区等中选择一个具体地点, 通过调查访问, 进而了解当地的发展变化。在下节课前将自己调查的内容或成果与他人分享。

生1: (展示自己的作 业) 主要从沿 江大道的 不同建筑风格, 了解这里曾是外国人眼中的“国中之国”。

生2: (展示近几年的 住房照片) 我主要从 ××区的住房了解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3: (展示几年前与 最近的交 通照片) 通过照片 可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交通带来进步。

历史检讨书怎么写 篇12

您好!

今天,我怀着愧疚和懊悔的心情给您写下这份检讨书,以向您表示我对上课讲话这种不良行为的深刻认识,以及再也不在上历史课时候讲话的决心。

这是一次十分深刻的检查,我对于我这次犯的错误感到很惭愧,我觉得我真的不应该在历史课上说话,我不应该违背老师规定的课堂纪律,我们作为学生就应该完全的听从老

师的话,而我这次没有很好的重视到老师讲的话。我感到非常抱歉,我希望老师可以原谅我的错误,我这次的悔过真的很深刻。

相信老师看到我的这个态度也可以知道我对这次的事件有很深刻的悔过态度,我能这样如此的重视这次的.事件,希望老师能原谅我的错误,我可以向老师保证今后一定不会在历史课上说话的。

在这里,我向老师郑重的道歉,希望老师能原谅我!

检讨人:XXX

凝固的历史作文怎么写 篇13

作者罗中立,四川美院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院长。

《父亲》这幅画有2米多高,宽近2米。画面内容是一位端着半碗水、耳根夹着一支笔的老农头像,背景是一片金黄。这幅画现存在中国美术馆。

有人给农民的修饰词是“脏”、“苦”、“没文化”……同样,从这幅画中也体现了这些特征,可是,看过这幅画后,不会觉得他们脏,只会让人陷入沉思。这幅画只是一个历史的瞬间,却包含了太多太厚重、太深沉的东西,它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件艺术品,更是艺术品背后的深意。

从作品表面就可以感觉到作者是用非常严肃非常认真的态度、深沉的感情和精致的技法来创作的。从古铜色的脸、深沟似的皱纹、干裂的嘴唇、虬枝似的手、深沉的双眼、破旧的茶碗、浑浊的水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位贫苦农民的形象,给人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但农民身后的一片金黄又为灰色单调的画面增添了亮度和活力。那么,就从悲剧性的震撼力和希望的活力两方面浅析一下这幅画。

一、悲剧性的震撼力。

作者塑造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代表千千万万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古铜色的脸上爬满深深的皱纹,干裂的嘴唇正等着虬枝般的手上那个破旧茶碗里的浑浊的水的滋润,给人一种疲惫和贫苦的感觉。罗中立先生成功地用一幅画一个农民头像画出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和成千上万个农民的辛苦。

苦,是农民最深的体会,他们没有办法用“脑力”去养家糊口,只能靠力气吃饭。如果地理环境好的话,生活还算顺畅,可是如果条件恶劣,那就是苦上加苦了。这位农民“父亲”他用现身说法不说只言片语却告诉了我们他生活的地方条件很苦,缺水,要不他怎么会喝那么浑浊的水呢。

中国农民历来就苦,就默默无闻。他们是社会中最普通的一员,而当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形象被画得如此巨大,并被堂堂正正地摆在中国美术馆(中国最高的艺术殿堂)的大厅中展出时,它不再普通,这是中国最底层的农民第一次这么荣耀、这么张扬地走上艺术舞台,走进人们的视野里。要知道,在此之前(81年以前),只有描绘领袖人物时才会使用这种方法并悬挂在如此显赫的位置。作品中的这位农民“父亲”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活的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更是时代的产儿――在经历了伤痕文学时期后,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深沉、更本土的东西,就像《父亲》。

中国历来的文化传统和生产模式让农民们的生存方式基本定型――付出最多、最苦、最累、吃穿住最差、最烂、最落后。他们很少抗争,只是想着怎样用苦力换来更多的财富。逆来顺受地面对一切既定的、人为地苦难。有人曾比喻:“中国的农民就像更牛,而生活就像长鞭鞭笞着牛,即使耕头再深,他还得一步一步往前走。”农民的生活苦,命运悲,在罗中立的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将两者更好地融入一幅农民画像中,产生了巨大的悲剧震撼力。

二、充满活力的希望。

罗中立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位贫苦的农民形象。如果作者单就这一主题的话,那它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就不会如此巨大,它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地位和声誉。可贵就贵在作者在成功刻画出农民的贫苦后并没有就此收笔,而是在悲苦中点缀了亮色,渲染了希望――农民眼中的期盼和他身后的那一望无际的金黄。

艺术作品不仅满足人的感官需要,而且要给人一种精神慰藉或生命启迪。作者罗中立更好地把握了这一点。如果整幅画只有一个农民半身像在那儿向人们展示愁苦,那么这幅画除了引起观者的同情、对作者技艺的称赞之外或许就没什么了,然而作者的点睛之笔用得妙。农民虽然处于贫困之中,但眼中仍旧怀有对生活的希望,对美好明天的憧憬。身后那一望无际的金黄象征着庄家的丰收和祖国的大好形势。这两处,就让整幅画悲苦中又蕴含着希望,凝固中充满着活力。让观者同情而又不抱怨,伤感而又不失望。

上一篇:窗外的你诗歌欣赏下一篇:初中化学《盐 化学肥料》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