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指南(精选9篇)
事项名称:个体工商户报告管理
设定依据:个体工商户报告的法律依据是《个体工商户条例》、、《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个体工商户报告暂行办法》等。
报送项目:根据《个体工商户报告暂行办法》,个体工商户的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1.行政许可取得和变动信息;
2.生产经营信息;
3.开设的网站或者从事网络经营的网店的名称、网址等信息; 4.联系方式等信息;
5.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求报送的其他信息。
报送方式:1.个体工商户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者直接向负责其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上一报告。2.当年开业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自下一年起报送。
3.个体工商户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者以纸质方式报送报告。4.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的电子报告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直接报送的纸质报告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工作规范:1.个体工商户对其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2.个体工商户可以自主选择其报告内容是否公示。个体工商户选择公示报告的,应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报告并公示。
3.个体工商户发现其公示的报告内容不准确的,应当及时更正,更正应当在每年6月30日之前完成。更正前后内容同时公示。
4.个体工商户决定不公示报告内容的,应当向负责其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纸质报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纸质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该个体工商户已经报送报告。
监督管理:(一)对个体工商户报告的监督检查
《个体工商户报告暂行办法》规定了随机抽查和举报核查两种监督检查形式。
1.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当组织对个体工商户报告内容进行随机抽查。抽查的个体工商户名单和抽查结果应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个体工商户报告的抽查比例、抽查方式和抽查程序参照《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个体工商户公示的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举报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予以处理,处理结果应当书面告知举报人。
(二)不按规定年报的法律责任。
《个体工商户报告暂行办法》第十三、十四、十五条规定了三种涉及个体工商户的法律责任。
1.个体工商户未按照《个体工商户报告暂行办法》规定报送报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当年报告结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其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并于本7月1日至下一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2.个体工商户报告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查实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其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依法履职过程中通过登记的经营场所及经营者住所无法与个体工商户取得联系的,应当自查实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其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三)关于对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的救济途径。
《个体工商户报告暂行办法》第十六、十七、十八条规定了个体工商户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的,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予以改正后,工商部门应恢复其为正常记载状态。
1.依照《个体工商户报告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补报纸质报告并申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恢复其正常记载状态。
2.依照《个体工商户报告暂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更正后的纸质报告并申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查实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恢复其正常记载状态。
3.依照《个体工商户报告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的个体工商户,依法办理经营场所、经营者住所变更登记,或者提出通过登记的经营场所或者经营者住所可以重新取得联系,申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查实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恢复其正常记载状态。
(四)异议处理。
《个体工商户报告暂行办法》第十九、二十条对个体工商户对其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有异议的如何处理作了规定。
1.个体工商户对其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有异议的,可以自公示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予以受理的,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核实,并将核实结果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将不予受理的理由书面告知申请人。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核实发现将个体工商户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存在错误的,应当自查实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予以修改。
2.个体工商户对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五)执法责任。
《个体工商户报告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未按照本规定的有关规定履行职责的如何处理作了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未依照《个体工商户报告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履行职责的,由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在我国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 商事主体是指拥有商事权利能力和商事行为能力并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商事活动, 享有商事权利并承担商事义务的自然人和法人组织。商个人主要成分就是城镇个体工商户, 作为主要商个人的个体工商户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 从事工商经营的商个人。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工商户可以使用字号进行经营, 但必须经过核准登记后方可合法使用, 以便于更好的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商事登记是指商人按照商法规定的事项和要求, 向登记机关提出登记申请, 经登记机关核准在登记表册上记载相关事项, 其法律效果会引起商主体资格的取得、变更乃至终止的法律行为。就其性质而言, 是国家对商事活动进行公权力干预和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制度。 (1) 但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状和具体国情, 个体工商户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基层经济, 是解决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渠道。对我们稳定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 在我国拥有庞大的个体工商户群体, 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亦然, 个体工商户登记制度也极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烙印。众所周知, 在中国广大地区, 都存在着迫于生存压力, 以糊口为生的个体户。这类市场主体由于自身先天发展不足, 资金短缺, 或者由于后期出现了一些经济困难, 以至于无法维系以前的生活水平, 办个体企业又无法拿出足够的资金, 基础差, 条件有限, 面对生活重担只得启用这种资金需求少, 技术含量低的个体地摊, 小商贩, 小推车沿街销售的个体工商户的形式。虽是无奈之举但也在中国大地上, 这种个体工商户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再就业的紧张局面, 使很多濒临生活困境的家庭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难的生存状态, 更为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在一定范围内减轻了财政困难。通过我国个体工商户的的形成和现状可以看出, 它只是在市场经济中的基层主体, 在百姓日常生活中起到糊口作用, 属于草根经济的范畴。所以, 个体工商户经济具有投资少, 风险小, 收益低的微小型等特点。
鉴于以上特点, 我国决策者也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 放宽其市场准入条件并加以完善。其中, 1982 年12 月,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个体劳动者个体经济,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2) 2011 年颁布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就取消了很多对个体工商户的束缚。这些规定都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促进我国个体工商经济的发展。
二、不同形式的个体工商户商事登记之区别分析
2011 年颁布的《个体工商户条例》其中规定: 有经营能力的公民, 依照本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 从事工商业经营的, 为个体工商户”从中可以得知, 商事登记是其设立和变更的依据。其中进行商事登记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国家经济法律政策的稳定市场秩序的需要。更是在于通过审查公示登记事项确证商事交易效率与安全, 鼓励经商置业繁荣经济。 (3)
从前文介绍可知, 个体工商户在我国属于草根经济, 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他经济形势无法替代的作用, 其中个体工商户有规模大小之分, 较为明显的就是收益和规模。
根据个体工商户的收益和规模, 可以分为较大规模个体工商户、小微型个体工商户。针对较大规模的个体户, 它拥有固定的交易场所, 随着规模扩大, 资本的积累, 有的个体工商户在生意扩展后为了经营需要, 会雇佣很多雇员帮助其从事经营活动, 有的雇工可以超过上百人, 甚至有的收入非常可观, 已经脱离了温饱边缘, 也担负着增加国家税收收入的责任, 没有国家的特殊照顾依旧可以茁壮发展。一般的商事交易对象又都是陌生人群体。而且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不进行商事设立或变更登记, 就会产生信用危机, 可能出现的违规交易都无从查之。在进行变更时如若不进行商事变更登记, 当出现交易相对人利益受损时则没有相应的依据来维护其交易的安全。鉴于此, 为了维护交易的安全, 商事登记则势在必行。
小微型的个体工商户资金少, 规模小, 收入也是游走于生存温饱的边缘, 自身生存发展能力较差, 且商事交易对象亦都是熟人群体, 交易商品也是小成本的商品。而且他们对国家册财政税收收入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这种形式关系着国家民生, 稳定社会秩序的重任。如果在此情形下, 再严把市场准入条件, 规定这样的小摊贩再去按照商事登记的程序会导致成本增加, 收入减少, 增加他们的生存压力, 扼杀他们的创业积极性, 会加大市场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很多流动的小摊贩出于理性的生存考虑, 是很难将维持生计的微少收入用在商事登记的费用上的, 也是迫于无奈才选择未经登记而营业。所以, 若一刀切的对所有的个体工商户不做区别对待因而强制小微个体工商户进行商事登记就有太过感性之嫌。所以, 笔者认为, 在商事登记方面应采取灵活方式, 因势利导在稳定市场交易安全的同时又保障流动商贩等小微个体工商户的生存权利, 给予他们更多的生存可能。
我国台湾地区商业登记法规定: 对于沿门沿街叫卖者, 于市场外设摊营业者, 农林渔牧者, 家庭手工业者以及其他由主管机关所定的小规模营业者, 可免除商事登记。德国商法典甚至还取消小商人的概念, 以小规模经营者代之, 商事登记已不再是小商人取得商事主体资格的必经程序。 (4) 从中不难看出, 个体工商户并不是以商事登记为必要程序。让其在法律认可的范围内自由经营, 安顿民生, 而不是一味的要求进行统一的商事登记。而且, 小微型的个体工商户收入极其有限, 不经登记并不会对国家的税收收入造成严重的影响。因而, 对其放开政策, 给予其一个相对宽松的法律环境, 对稳定经济秩序, 繁荣经济, 提高社会基层民众的幸福度都有重要作用。
三、个体工商户商事登记的建议
因而, 鉴于不同类型的个体工商户, 笔者认为较大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在保证交易安全和增加国家税收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按照国家相关法条规定进行统一的商事登记。而小微个体工商户则对国家民生方面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更应鼓励支持, 可以适当减免商事登记的义务。
所以, 笔者认为在进行商事登记时, 相关法律部门应面对现实,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采取灵活方式更多的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 并学习商事登记立法成熟国家的经验, 在赋予小微个体工商户经营生存权利的同时消除由商事登记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商事登记的义务。这必然会使我国的市场经济更加活跃, 富有生机和活力。亦会使社会弱势群体在法律的保护下更有自信的生存更好的生活。
摘要:个体工商户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市场主体, 在发挥着活跃市场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自然也负有商事登记的义务。鉴于我国的具体国情, 个体工商户有较大规模和小微型之分, 如果在商事登记方面统一进行做一刀切的要求, 那么, 会扼杀草根经济的发展前景, 更加重其生存负担。所以在进行个体工商户商事登记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词:个体工商户,商事登记,草根经济
参考文献
[1]石少侠, 李镇.论个体工商户商事登记商事登记义务之豁免[J].经济纵横, 2012 (1) .
[2]王作全.商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48.
[3]黄波, 魏伟.个体工商户制度的存与废:国际经验启示与政策选择[J].改革, 2014 (4) :101.
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和设立站点工商登记后置审批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50号,以下简称“国务院决定”)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工商企业从事经营性健身气功活动,积极稳妥地推动健身气功社会化发展,培育健身气功市场,激活大众体育消费,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根据《健身气功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决定,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治理,坚持积极稳妥、有效管控的原则,按照明确内容、规范活动、限制组织、监管有力、渐进开放的思路,稳步推进对经营性健身气功活动的规范管理。
二、工作原则
(一)依法行政原则。落实国务院决定,明确审批依据、界定审批标准、细化办事流程,坚持依法治理,强化执法检查,加强法治宣传,倡导企业自律。
(二)市场导向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完善市场机制,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推广普及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大众体育消费,提供市场化的健身气功公共服务。
(三)积极稳妥原则。鼓励地方积极探索,由点及面,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推进工作。
(四)有效管控原则。纳入健身气功整体建设,明确管理职责,坚持齐抓共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风险防范体系,确保健身气功事业健康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明确适用范围
1.根据国务院决定,凡工商登记取得健身气功项目经营许可的企业,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和设立站点,须经体育行政部门审批。经营活动和收费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遵守健身气功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2.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和设立站点所涉及的功法,必须是国家体育总局审定批准的健身气功功法。
(二)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处置措施
1.举办一般性健身气功业务培训、交流展示、功法讲座等,实行属地管理。
跨地区的健身气功活动,经所跨地区共同的上一级体育行政部门批准。
举办全国性、跨省(区、市)的健身气功活动,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
2.申请举办健身气功活动除应具备《健身气功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条件以外,申请单位须具有工商登记批准的法人资格。
3.申请举办健身气功活动须提前三十个工作日报送材料。
4.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举办健身气功活动的监督检查,核实举办单位的法人资格证明、健身气功经营范围证明、与活动规模相适应的银行资信证明等。
5.承办健身气功活动,广告、赞助等管理和使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并自觉接受审计、税务等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6.通过互联网组织举办健身气功业务培训、交流展示、功法讲座等经营活动,须遵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92号)有关规定,取得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互联网企业发布经营性信息须审查发布主体资格。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本地域从事健身气功活动的互联网企业的信息内容和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从事健身气功活动的互联网企业应记录提供的信息内容及其发布时间、互联网地址或者域名,记录上网用户的上网时间、用户账号、互联网地址或者域名、主叫电话号码等信息,记录备份应当保存2年,并在有关管理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在线举办的健身气功活动按照举办全国性、跨省(区、市)的健身气功活动管理,报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线下举办的健身气功活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审批。
7.连锁性企业以会员制方式组织举办的健身气功业务培训、交流展示、功法讲座等经营活动,根据会员所在的地域范围报有管辖权限的体育行政部门审批。
8.开展涉外健身气功活动,按外事活动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并由省级体育部门报国家体育总局批准。
(三)设立健身气功站点处置措施
1.设立健身气功站点,应当经当地街道办事处、乡镇级人民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有关部门审核同意,报当地县级体育行政部门审批,体育部门须征求同级公安机关意见。
2.申请设立健身气功站点,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⑴小型、分散、就地、就近、自愿;
⑵布局合理,方便群众,便于管理;
⑶不妨碍社会治安、交通和生产、生活秩序;
⑷习练的功法为国家体育总局审定批准的健身气功功法;
⑸负责人具有合法身份;
⑹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⑺活动场所、活动时间相对固定。
3.申请设立健身气功站点,应当报送下列材料:
⑴申请书;
⑵习练的健身气功功法名称;
⑶负责人的合法身份证明;
⑷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格证明;
⑸活动场地管理者同意使用的证明。
4.批准设立健身气功站点的县级体育行政部门向获得批准的站点颁发证书,加强日常监管。
(四)监管与处罚应对措施
1.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和设立站点,不得进行愚昧迷信或神化个人的宣传,不得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不得借机聚敛钱财。
不得举办“带功报告”、“会功”、“弘法”、“贯顶”及其他类似活动。
不得销售未经国家指定机构审查、出版的健身气功类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得出售“信息物”。
不得以推广健身气功的名义,教授和传播国家体育总局审定批准以外的气功功法。
2.加强经营性健身气功活动的人员管理,鼓励从业的健身气功指导员获取健身气功段位资格,积极探索实施职业健身气功指导员制度,规范职业标准,加强供给侧改革,丰富供给内容,更好地满足练功群众多元健身需求。
3.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工商企业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和设立站点的监管,规范企业经营,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确保各项经营活动有序开展。
4.凡违反上述各项规定,擅自举办健身气功活动或设立站点的,由体育部门配合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予以取缔或查处。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认真学习国务院决定,充分认识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和设立站点工商登记后置审批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员,细化工作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实施工作。
(二)齐抓共管,协调联动。争取各级防范办的领导,建立健全工商、税务、体育、安全、公安、广播电视、电信、园林、街道、社区等共同参与的部门联席工作机制,既为工商企业从事健身气功经营活动创造条件,又有效管控,确保不出问题。
(三)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制定事中事后信息发布细则,完善监管措施,明确监管要求,试行信息员制度,及时准确了解市场信息,高效处理群众投诉问题,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四)建立档案,加强监管。完善档案制度,及时掌握企业主要负责人、固定办公地点、日常经营项目、主要师资力量、基本经营状况等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业务检查,规范企业运营。
适 用 范 围
全省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已办理“三证合一”的个体户的变更、注销登记。未实行“三证合一”的个体户的变更、注销,按原登记机关变更、注销登记程序和时限,到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注销登记。
办 理 程 序
申请人网上申请,各部门并联审批。申请人登陆甘肃企业登记网,点击“企业注册登记”——甘肃省工商管理局网上业务办理系统——点击进入申请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登记,进行登记信息填写,该页面“三证合一”后,在原有工商需要填写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了质监(除个体加油站外,根据自愿申请原则赋码)、国税、地税部门登记所需的信息,填写完成,提交预审,预审通过后打印申请材料,按照申请“三证合一”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材料规范要求,提交书式材料及需扫描材料到工商“三证合一”办理窗口办理,并随时在网上申请页面查看并联审批流程及各部门反馈信息,待工商、质监、国税、地税全部办结后,到工商“三证合一”办理窗口领取“三证合一”营业执照、通知书。工商预审——工商受理——工商审核——质监、国税、地税并联审批——工商“三证合一”办理窗口发照。
申请人提交信息及材料要做到:材料齐全、信息准确、形式合法。
个体工商户登记提交材料规范
一、个体工商户登记书式材料
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登记材料规范,请登陆:国家工商总局网[网址:http:///]“办事指南”查询、下载。
二、个体工商户登记扫描材料
(一)设立登记扫描上传材料:
1.申请人身份证件(扫描格式为“.JPG”); 2.委托代理人身份证件(扫描格式为“.JPG”); 3.“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副本(扫描格式为“.JPG”)。
(二)变更登记扫描上传材料:
1.申请人身份证件(扫描格式为“.JPG”); 2.委托代理人身份证件(扫描格式为“.JPG”); 3.准予个体工商户登记通知书(扫描格式为“.JPG”); 4.变更后的“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副本(扫描格式为“.JPG”)。
(三)注销登记扫描上传材料:
1.申请人身份证件或委托代理人身份证件(扫描格式为“.JPG”);
2.准予个体工商户登记通知书(扫描格式为“.JPG”)。
(四)补录扫描材料 :
质监、国税、地税要求个体工商户补充书式材料的,申请人将需要补充的书式材料提交到工商“三证合一”办理窗口,由“三证合一”办理窗口受理人员,通过“材料上传”模块扫描上传。
三、组织机构代码赋码、经营场所变更、注销登记特别要求
1.个体工商户办理“三证合一”登记时,除个体加油站必须办理组织机构代码以外,其余为自愿申请原则。对有注册名称和字号,有固定经营场所,并需要开立银行账户自愿申请的个体工商户由质监部门赋码,不申请的不赋码。2.经营场所变更涉及税务登记机关改变的,在办理流程结束后,申请人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相关手续,在申请人办结税务相关手续后,税务登记号发生改变的,申请人可通过换照程序,在工商“三证合一”办理窗口换发税务登记号改变后的“三证合一”营业执照。
3.个体工商户办理“三证合一”注销登记的,应先按原税务注销登记程序和时限,到税务登记机关办理税务注销登记;持国税、地税登记机关出具的税务注销证明材料《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再到工商“三证合一”办理窗口办理注销登记。
扫 描 件 要 求
1.清晰:图像正文在原始大小的情况下要清晰,要能被识认,不能过黑,也不能过浅;
2.完整:电子档案图像不仅包括有效区域部分,还应包含页眉、页脚等部分;身份证为正反两面合并扫描;
3.齐全:每份电子档案按照其类型都包含扫描范围中相应登记所形成的文件;
4.端正:图像在视窗里保持端正,不能倾斜,更不能扭曲; 5.标准:需扫描材料为复印件的,复印件应当使用A4型纸。
个体工商户(无代码证)新办税务登记(各2份)
1、《税务登记表》;
2、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原件和复印件;
3、负责人居民身份证或其他合法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
4、房产使用证明(自有房提供房产证、土地证或购房合同,租用房提供租赁合同,无偿使用的提供无偿使用证明及房产证明)。
个体工商户(无代码证)变更税务登记(各2份)
1、《税务登记证变更登记表》;
2、工商登记变更表及工商营业执着原件及复印件(不需工商行政机关批准的,提供其他机关相应的变更登记表);
3、税务机关发放的原税务登记证(登记证正、副本);
4、负责人居民身份证或其他合法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
咨询电话:0575-8705565
50575-8752305
1牌头税务分局行政中心办事窗口告知(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变更)
回执
上述告知事项均已知悉。
咨询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新手开店必看手册【电子书免费下载】本帖最后由 taoge 于 2010-11-16 09:13 编辑
个体营业执照办理指南
一、申请设立登记时须提交的文件、证件
1、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2、职业证明(退、离休证明,退职证明,下岗职工证明〈复印件〉,失业人员出具社区管委会证明);
3、生产经营场所使用证明(属公有产权的出具产权单位证明,私有房产出具私有产权证〈复印件〉,出租的出具双方租赁协议书及出租产权证〈复印件〉);
4、个人合伙经营的,出具合伙协议书;
5、有关技术行业证件:(1)计量器具制造、修理(2)机动车维修(3)家用电器修理(4)照相业(5)生活美容、医疗美容、按摩业(6)餐饮业(厨师)(7)服装加工(8)室内装饰装修(9)兽医诊所。
6、主要行业前置审批证件:(1)食品生产经营、销售、生活美容、美发、理发、旅店等行业,先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合格证。(2)从事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先经民族工作部门审批;(3)从事刻字、印刷业的,须经公安部门批准,并且取得《刻字业安全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4)公共(文化)场所:饮食、文化娱乐、旅馆业,除归口的行业审批外,还需公安消防环保部门审批,由公安部门核发《公共场所安全许可证》;(5)从事烟草制品经营,由烟草专卖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6)从事科技业的,须经县以上科委批准;(7)劳动就业证明(外来人口);(8)暂住证(外来人口)。
二、登记机关及时限 申请人申请设立登记时,到所在地的工商所申请办理登记手续。提交的证件齐全,手续完备,符合条件的,工商部门于7日内办理完营业执照(法定期限为30日)。
三、登记程序
1、到所在地工商所领取登记表格,办理核名初审;
2、到分局登记大厅审批核名;
3、根据规定办理前置审批
4、携带有关文件、证件,到所在地工商所注册登记。
四、登记费收费标准 依据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1992]价费字414号)的规定:
1、个体工行户开业登记费为每户20元;以后每四年重新登记、换发营业执照一次,收费20元;
2、个体工商户办理变更手续登记,每户每次收费10元;
3、个体工商户因营业执照遗失、损坏等,须重新补(或换)发营业执照的,每次收费10元;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个体工商户名称的登记管理,规范个体工商户名称的使用,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个体工商户名称所有人的合法权利,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个体工商户可以不使用名称。个体工商户决定使用名称的,该名称的登记注册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主管全国个体工商户名称的登记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本地区个体工商户的名称登记管理工作。
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大中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分局是个体工商户名称的登记机关。登记机关可以委托工商行政管理所以登记机关名义办理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
第四条 登记机关有权纠正已登记注册的不适宜的个体工商户名称,上级机关有权纠正下级机关已登记注册的不适宜的个体工商户名称。
第五条 个体工商户决定使用名称的,应当向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核准登记后方可使用。
一户个体工商户只准使用一个名称。
第六条 个体工商户名称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
第七条 个体工商户名称中的行政区划是指个体工商户所在县(市)和市辖区名称。行政区划之后可以缀以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所在地的乡镇、街道或者行政村、社区、市场名称。
第八条 经营者姓名可以作为个体工商户名称中的字号使用。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不得用作字号,但行政区划的`地名具有其他含义的除外。
第九条 个体工商户名称中的行业应当反映其主要经营活动内容或者经营特点,其行业表述应当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中类、小类行业类别名称或具体经营项目。
第十条 个体工商户名称组织形式可以选用“厂”、“店”、“馆”、“部”、“行”、“中心”等字样,但不得使用“企业”、“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字样。
第十一条 个体工商户名称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和文字:
(一)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违反社会公序良俗,不尊重民族、宗教习俗的;
(三)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
(四)外国国家(地区)名称、国际组织名称;
(五)政党名称、党政军机关名称、群众组织名称、社团组织名称及其简称、部队番号;
(六)“中国”、“中华”、“全国”、“国家”、“国际”字词;
(七)汉语拼音、字母、外国文字、标点符号;
(八)不符合国家规范的语言文字;
(九)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和文字。
第十二条 个体工商户申请办理名称登记,经营范围涉及登记前置许可的,应当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人应当以登记机关核准的名称报送有关部门办理前置审批手续。
经营范围不涉及前置许可,可以申请名称预先核准,也可以与个体工商户设立或者变更登记一并申请办理。
登记机关办理名称预先核准,不得收取费用。
第十三条 申请个体工商户名称预先核准,应当由申请人或申请人委托的代理人向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登记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一)个体工商户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
(二)经营者的身份证明;
(三)经营者委托代理人办理的,还应当提交委托书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明。
第十四条 受理个体工商户名称预先核准申请后,登记机关应当当场作出核准登记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核准登记的,应当发给《个体工商户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驳回申请的,应当发给《个体工商户名称驳回通知书》,并当场向申请人说明驳回的理由。
受委托办理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所,依法不能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在5日内作出核准或驳回的决定。
第十五条 预先核准的个体工商户名称保留期为6个月。保留期满,申请人仍未办理个体工商户设立或者变更登记的,预先核准的名称自动失效。申请人可以在保留期期满日前1个月内向登记机关书面申请延期,经登记机关批准保留期可以延长6个月。
预先核准的个体工商户名称在保留期内,不得转让,不得用于经营活动。
第十六条 个体工商户拟变更名称的,应当向其登记机关申请名称变更登记。
个体工商户名称中含有应当经过行政许可方可经营的项目,因行政许可被吊销、撤销或者期限届满不得再从事该项经营活动的,应当自行政许可被吊销、撤销或者期限届满之日起30日内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名称变更登记。 第十七条 两个及两个以上申请人向同一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相同个体工商户名称的,登记机关依照申请在先原则核定。
第十八条 在同一登记机关管辖区域内个体工商户名称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核准登记:
(一)与已登记注册或已预先核准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名称相同;
(二)与其他企业变更名称未满1年的原名称相同;
(三)与被吊销营业执照未满3年的企业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未满1年的个体工商户名称相同的;
(四)与注销登记未满1年的企业名称相同的。
第十九条 个体工商户名称牌匾可以适当简化,但不得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
第二十条 个体工商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因经营范围涉及的登记前置许可被撤销不得再从事某项业务,但其名称又表明仍在开展该项业务,未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名称变更登记的;
(二)擅自使用他人已经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名称或者有其他侵犯市场主体名称权行为的。
第二十一条 登记机关强行要求或者变相强行要求个体工商户使用名称,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申请予以登记,或者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申请不予登记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工商个字[2005]第26号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个体 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关于“推行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进一步推进基层工商所改革”的精神,进一步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机制体制和监管方式方法的改革,完善市场主体信用监管体系,规范对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行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了《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改革意识,坚定改革信心,精心组织实施,将这项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抓紧抓好。有关贯彻执行情况请于今年7月30日前报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
附:《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办法》
二○○五年二月五日
附件:
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办法
为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加强基层工商所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支持引导个体经济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制定本办法。
一、委托登记、委托验照和委托备案
(一)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大中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可以依法委托符合 1
条件的工商所对个体工商户进行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和验照,委托符合条件的工商所对从事经营活动但依照有关规定免予工商登记的个体经营者进行备案。
经营项目涉及前置许可、专项审批的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和验照,仍由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大中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分局负责办理。
(二)受委托的工商所应当以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大中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名义行使以上受委托职权。
(三)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大中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应当依法以书面形式明确规定委托的具体事宜,载明以下内容:
1.委托单位及法定代表人;
2.受委托单位、负责人和承办人;
3.委托的法律依据;
4.决定委托的程序;
5.委托事项及权限;
6.委托权限的终止事由;
7.委托时间。
(四)受委托工商所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有必要的登记场所、计算机互联网等办公设备,工商所和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之间能够实现实时的信息查询和数据交换;
2.有熟悉登记业务、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胜任个体工商户登记、验照等有关工作的工作人员。
(五)受委托工商所应当根据《个体工商户登记程序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13号)进行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并依据委托行使登记机关的登记管理职权,履行相关登记服务职能。
(六)受委托工商所应当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印发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登记申请材料及格式规范》(工商个字[2004]第118号)规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七)受委托工商所登记个体工商户,应当推行“一审一核制”。
(八)受委托工商所核准个体工商户名称字号,应当在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大中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分局统一的个体工商户名称字号查询系统中进行实时查询,随到随审。
(九)受委托工商所核发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应当由委托的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大中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分局统一盖章;委托的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大中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应当根据全国统一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注册号编码规则》,为受委托工商所划定顺序号段,受委托工商所应当在划定号段内按顺序编写注
册号,不得挑取、弃用或另行编号。
(十)受委托工商所应当建立、完善并妥善管理辖区内个体工商户档案,不断完善动态的经济户口资料。
(十一)受委托工商所应当依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及时对辖区内个体工商户登记情况进行统计,及时报送相关统计报表。
(十二)受委托工商所依据委托行使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大中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对个体工商户进行验照的职权。
(十三)对通过验照的个体工商户,受委托工商所应当在其营业执照上加贴验照标记。
(十四)对不予通过验照的个体工商户,受委托工商所应当依照《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十五)受委托工商所应当严格遵守收费规定,严禁在验照之际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和搭车收费。
(十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农村流动小商小贩免予工商登记,对农民在集贸市场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免予工商登记。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监管执法工作的需要对从事经营活动但依照有关规定免予工商登记的个体经营者进行备案,记录其基本经营情况,以掌握市场交易动态,规范经营者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十七)受委托工商所依据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大中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委托对本辖区内符合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个体经营者进行备案。
(十八)受委托工商所应当结合日常巡查和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对免予工商登记个体经营者的基本经营情况进行备案。
备案应当记录以下内容:
1.经营者姓名、身份证号;
2.经营范围;
3.经营方式;
4.经营地点或流动经营的流动范围。
(十九)受委托工商所按规定进行备案不得向备案人收取任何费用。
(二十)受委托工商所应当加强对备案经营者的日常巡查,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备案人的违法经营活动依法进行处罚;受委托工商所应当通过备案甄别不符合免予工商登记条件的无照经营者,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进行查处。
(二十一)受委托工商所应当建立备案台帐,及时将巡查中发现的备案人经营变更情况载入备案记录。
二、信用分类监管
(二十二)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立足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法对所掌握个体工商户的市场准入、经营行为、市场退出等信息进行内部信用评价,按不同评价划分不同的监管类别,实行分类管理的监管方式。
(二十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行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是完善市场主体信用监管体系的重要环节,应当与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相衔接,在金信工程的总体要求下进行,并结合基层经济户口管理推进网络化进程。
(二十四)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指标体系由市场准入指标、经营行为指标、市场退出指标以及参照指标组成。
(二十五)市场准入指标,反映在确认市场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过程中个体工商户的信用状况。核心在于个体工商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提交的申请材料是否真实、合法、有效。内容包括:
1.字号名称;
2.经营者的姓名、身份证号;
3.前置审批文件;
4.经营范围及经营方式;
5.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6.变更登记情况。
(二十六)经营行为指标,反映的是个体工商户在经营活动中的信用状况,核心在于个体工商户是否守法经营,在交易活动中是否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内容包括:
1.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等登记事项遵守情况;
2.消费者和群众对其投诉、举报的情况;
3.合同履约和经营活动守信情况;
4.验照情况;
5.遵守商标、广告、公平交易、市场规范管理等法律法规的情况;
6.其他经营行为。
(二十七)市场退出指标,反映的是个体工商户在退出市场过程中的信用状况,核心在于是否依法退出市场。内容包括:
1.注销登记情况;
2.吊销营业执照情况。
(二十八)参照指标,反映特定经营行业和特定经营地域对个体工商户守法经营状况的影响,是对个体工商户实施以信用评价为基础的分类监管时作为合理调整监管
重点的参考指标。内容包括:
1.特定经营行业:文化娱乐、互联网上网、中介服务、洗浴、美容美发、小煤窑、非煤矿山、化学危险品、石油存贮销售等需要取得行政许可或需进行备案的经营项目;
2.特定经营地域:主要街巷、闹市区、学校和党政机关周边、旅游景点、城乡结合部、城乡商品交易会场、农村集贸市场等重点地区。
(二十九)依据个体工商户信用指标所反映的信用状况,将个体工商户信用标准分为守信标准、警示标准、一般失信标准和严重失信标准四类。
(三十)守信标准,遵守法律法规和诚实信用原则,具有良好商业信用。具体认定标准是:近两年内无任何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不良行为记录,近两年内验照均为合格的。
(三十一)警示标准,有轻微失信行为。具体认定标准是:近两年内有轻微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不良行为记录的。
(三十二)一般失信标准,有较严重的违法行为。具体认定标准是:近两年内有严重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不良行为记录的。
(三十三)严重失信标准,有严重违法行为,被责令停业或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
(三十四)结合个体工商户登记、监管信息和个体工商户信用标准,将个体工商户相应地分为A、B、C、D四级管理。A级为守信个体工商户,用绿牌表示;B级为警示个体工商户,用蓝牌表示;C级为一般失信个体工商户,用黄牌表示;D级为严重失信个体工商户,用黑牌表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特别是基层工商所应当对不同类别个体工商户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合理地调整监管重点,科学地分配监管力量。
(三十五)对A级个体工商户,要建立信用激励机制,予以重点扶持。符合验照免审条件的,免予审查;除专项检查和举报外一般免予日常检查;在服务方面应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便利。
(三十六)对B 级个体工商户,要建立信用预警机制,在日常工作中予以提示,在办理变更登记和验照时进行重点审查。
(三十七)对C 级个体工商户,要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强日常巡查,增加检查次数,在办理登记和验照时进行重点审查。
(三十八)对D级个体工商户,要建立严重失信淘汰机制。属于责令停止营业的,要依法缴回营业执照及其副本或临时营业执照;属于吊销营业执照的,要及时发布吊销公告。
(三十九)个体工商户信用记录是建立“经济户口”的重要内容。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大中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及其派出机构在日常工作中,要按照“谁登记,谁录入;谁检查,谁录入;谁处罚,谁录入”的原则,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个体工商户的各种信用信息,并通过录入计算机,实行网络化管理。
(四十)对涉及个体工商户信用的重大信息实行网上传递,对所有行政处罚要按照结果公开的原则,作为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予以记录并提供社会查询;对吊销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要依法发布吊销公告。
(四十一)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指标体系和实施分类管理的要求,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本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信息库的原则,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金信工程框架下开发相关信用监管软件,建立统一的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平台,并通过联网实现全系统资源共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开发能够实时涵盖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信用监管系统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软件,形成工商总局、省、市、县局和基层工商所五级纵向贯通的网络。
(四十二)基层工商所要结合市场巡查对本辖区管理的个体工商户进行分类,并结合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一并纳入网络化管理,把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与网络化建设、经济户口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个体工商户信用体系建设。
三、监督与处罚
(四十三)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认真落实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的配套措施,深化基层市场主体经济户口管理、市场巡查和信息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基层工商所改革进程。要切实加强对工商所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加强基层工商所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健全各项行政执法规章制度;改善工商所的办公条件;加快本辖区内的红盾计算机网络和12315综合执法网络的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工商所的监管执法能力。
(四十四)工商所的行政处罚权限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的规定执行。受委托工商所对本辖区的个体工商户和进行备案的个体经营者依法进行日常监管。
(四十五)受委托工商所在行使受委托的登记、验照和备案职权中有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进行委托的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大中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十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基层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在执行本规定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权谋私、执法违法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十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依照本办法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或实施意见,并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备案。
申报材料
1、《税务登记表》一式二份,并加盖公章或签章;
2、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执业证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文件)副本及复印件;
3、《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及复印件;(个体工商户或临时经营纳税人如没有可不提供)
4、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业主)的居民身份证、护照(或户口簿、临时身份证;港、澳、台人士往来大陆通行证)等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及复印件;
5、经营、业务场所证明(房产证、租赁合同或预售房发票、宅基地使用证、产权人证明等)及复印件;
6、自然人投资者的居民身份证、护照(或户口簿、临时身份证;港、澳、台人士往来大陆通行证)等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及复印件(有自然人投资者的纳税人需提供);
7、有关章程、合同、验资报告和协议书及复印件(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合伙/合作/合资/联营企业需提供);
8、总机构的《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属分支机构的纳税人需提供);
【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指南】推荐阅读:
个体工商户登记程序和需要提交的材料10-31
个体工商户条例06-17
申请个体工商户12-07
个体工商户交税12-13
个体工商户年检报告书06-19
个体工商税务管理10-28
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怎么缴?11-01
个体商户雇工劳动合同书11-09
个体登记经营场所使用证明12-14
企业工商登记信息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