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赏析(共9篇)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这是清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词作《虞美人》之三。纳兰性德的诗词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他一生淡泊名利,他的词基本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又令人感到淡淡的忧伤,此词被归入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一类,是为怀念其心中挚爱所作,有一类说法是为其早亡妻子卢氏所作,又有一类说法是为其少年时期思慕爱恋的女子所作。
纳兰性德对爱人的思念,让旁人唏嘘不已,无数的女人幻想着自己是那个被如此思念的 人该有多么幸福。
“银床淅沥青梧老”中“银床”旧指井栏,也指轱辘架。“淅沥”是象声词,形容落叶和风雨的声音,在此有时光流逝的沧桑之感。“屧粉秋蛩扫”深化前一句的写景,“屧粉”借指所恋之女子。“秋蛩”是指蟋蟀。景物引起思情,由实景入虚,秋虫声声,芳草小径幽幽,伊人芳踪已不可寻。这两句是说秋风秋雨摧残了井边的梧桐,美丽的身影和蟋蟀的声音也不在了。时光荏苒,草长莺飞,每一次的回首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唯一见证这一切的旁观者就是那一棵梧桐树,但是它也老了,跟作者那思念的心一起老了。“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这二句又从虚景回转,开始明显的说出了作者心中的郁闷,由眼前景所生心中情,再回到现实中的一个人。“采香”暗喻曾与爱人有过一段恋情的去处。“连钱”,指连钱马,即毛皮色有深浅,花纹,形状似相连的铜钱。“翠翘”是女子的首饰,指翡翠翘头。而“何恨不能言”,抒发了作者的心情,何事不能言?独自走在芳草萋萋的小径上,偶然捡到她曾经佩戴过的首饰,心中隐隐透出悼念之人已远去,无限伤感无从倾诉的遗恨。
下阙“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这四句讲的是纳兰性德故地重游,独自徘徊于花阴月影之下,心潮起伏,昔日相依相偎的两个人,如今却是人单影只。“回廊一寸相思地”,化用李商隐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发”,提起以往甜蜜的回忆,“回廊”这个地方如今却让作者难以忘怀独自伤感。十年前的月光柔软如水,陪伴着依偎的二人度过美好的时光。可任由十年后的月光再百年不变的挥洒光辉,它的光辉也不可能再包裹着这甜蜜的二人,在原地等待的只剩下那个他。
上阙的“青梧老”与下阙的“十年”遥应,都是写时间的无情流逝,纳兰在失去心爱之人后,痛苦过,挣扎过,但最后,他也看开了。任人是多么的痛苦不愿意接受现实,时间还是一点点摧残你关于过往的留恋。十年前的树正当茂盛,十年后它也逃不过衰老,十年前两个多么相爱的人,十年后也躲不过命运的安排。苏轼亡妻十年后写下悼念妻子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对着万顷松涛,一座孤坟,无处话凄凉。容若的“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更是将凄凉深深的蔓延开,心还是十年前的心,我已不是十年前的那个我,我把我对你的感情藏在心里,永远的珍藏。
先看词上片。辛弃疾回忆自己少年时代, 风华正茂, “季子正年少, 匹马黑貂裘” (《水调歌头》) , 虽生长在山东沦陷区, 亲见了金人的凶残, 亲历了沦陷区人民的苦难。但祖父仕在金朝, 心系宋室, 不忘家国, 常带着他登高望远, 指画山河, 让他“谛观形式”, 寻找机会“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 这于少年辛弃疾的心中种下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加之沦陷区人民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 更有孔孟之乡所受到的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深刻影响, 文武双全的他坚信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 坚信中原是可以收复的, 坚信金人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 他不知“愁”为何物, “不识愁滋味”。但为了学着前代诗家抒一点愁情, 他只好“上层楼”找“愁”。大概是找一些生命的闲愁和爱情的相思之愁吧。值得关注的是此处连用两次“爱上层楼”, 从诗歌的章法上讲起到了“起”和“承”的效果。前一个“爱上层楼”是因为“少年不识愁滋味”, 因为无愁, 所以“爱上层楼”寻“愁”;后一个“爱上层楼”是因为“上”了“层楼”为了学一点所谓的名士风流而“为赋新词强说愁”。正是风华少年时的无病呻吟, 故作愁容的造作和憨稚。
再看词的下片。这里笔锋一转, 写出了自己“识尽愁滋味”之后的感情变化。多么浓重的“识尽愁滋味”, 它几乎囊括了诗人大半生的岁月, 21岁时聚集起义军抗金, 率众投奔南宋王朝, 带领50骑兵北上济南敌营, 生擒义军叛将张安国并押送至建康, 从此宦游江南, 不顾官职低微, 一再奏表进言, 力主北伐。在湖南创建“飞虎军”, 在福建改革理财办法, 积极打造铠甲, 招募新军;镇江知府任上, 又积极备战, 遣谍侦查, 拟建立江上万人劲旅, 真真一个“袖里珍奇光五色, 他年要补天西北” (《满江红》) 的热血男儿。
但是南宋朝廷内部主战、主和两种力量争权夺势, 此消彼长, 主和派忌讳谈兵, 主战派不备而战, 而辛弃疾作为仕金官员的后代, 作为曾经的农民起义军将领的身份深深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 所以, 朝廷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 而只是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 被用来解决一些民政问题。政治夹缝中的辛弃疾不断遭受政敌的排挤和打压, 在其23岁到68岁的40多年间, 他多次被言官弹劾, 三度罢职, 闲居长达20年之久, 如其在《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中自嘲的一般, “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
正如清朝赵翼所云, “国家不幸诗家幸, 赋到沧桑句便工”, 满怀报国之志却又报国无门的辛弃疾, 看到南宋当局“忍耻事仇”的投降政策下, 国土沦丧, 生灵涂炭的惨痛现实, 满腔悲愤, 无处发泄, 只好寄托在词作上。这样, 就产生了辛弃疾反映广阔社会内容表达深沉爱国情感的大量优秀词作。
如《清平乐》中简单而朴素的村居生活,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如《青玉案》中深情而执着的牵挂,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如《鹧鸪天》中春入平原带来的盎然生机, “春入平原荠菜花, 新耕雨后落群鸦”;也有如《鹧鸪天》中对现实生活的貌似超脱, “味无味处求吾乐, 材不材间过此生”;如《瑞鹧鸪》中以道佛思想来对自己的安慰, “随缘道理应须会, 过分功名莫强求”。
更多的辛词是悲壮, 是豪壮, “慷慨纵横, 有不可一世之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如《摸鱼儿》中对朝廷当权小人的警告,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如《满庭芳》中对故作清高, 如群蛙鼓噪般的主和派的讽刺, “袖手高山流水, 听群蛙, 鼓吹荒池”;如《水调歌头》中对耀武扬威的敌人的蔑视, “谁道投鞭飞渡, 忆昔鸣髇血污”;如《水龙吟》中以动态的人物动作写出词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激愤,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如《永遇乐》中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的胸怀,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更有“男儿到死心如铁” (《贺新郎》) 的坚贞赤诚;“梦回吹角连营” (《破阵子》) 的战斗渴望。
而这首构思精巧, 手法洗练, 篇幅短小而耐人寻味的小令《丑奴儿》就是他被弹劾罢官, 闲居带湖时所作。
与上片相同的是, 下片也采用叠句形式, 在结构用法上与上片互为呼应, 同时从诗歌的章法上讲明显由“起”而“承”进入“转”而“合”。矛盾往往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情感也常常相反相生。人常说“乐极生悲”“兴尽悲来”, 同样的道理, 极度的悲伤之后也常常是归于平淡, 最大的悲哀, 是没有什么话可以讲的, 即愁到极点时的无话可说。因此, 词人在“识尽愁滋味”后便“欲说还休”, 已经不想再说了。在饱受风雨、历经人世沧桑之后, 尝够了愁的滋味, 反而不再言愁了, 他根本不想讲话了。但其实“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不能说。投降派把持朝政, 朝廷昏庸黑暗, 自己已多次上表请战, 知难有作为, 再多说也无益, 反“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 (《论盗贼札子》) , 既然不想说也不能说, 只好转言天气, “天凉好个秋”。好个“天凉好个秋”!闲淡的表面下, 掩盖着多么深沉博大的悲愤啊。读到这里, 我们才似乎真正理解了上片“不识愁滋味”的真正涵义。
一百年后的宋元易代之际, 诗人蒋捷写了一首与辛弃疾的《丑奴儿》内容风格相近的词作《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
与辛弃疾的“少年”“而今”两个人生阶段的对照相似, 蒋捷也将“少年”“壮年”“而今”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通过“听雨”这一生活细节贯穿起来, 将人生几十年的时间和空间整合, 集中而洗练地再现出最深刻的人生体验, 以小见大, 以少总多, 可见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少年歌楼听雨, 红烛罗帐, 浪漫放纵, 陶醉于情爱, 无须辨昏晓。这是为下文做铺垫。壮年客舟听雨, 江阔云低, 断雁西风, 孑孑于行役, 感悟于人生。而今僧庐听雨, 感慨万千, 一生之悲欢离合, 尽在雨声里消磨。好诗总是涵画, 三节词句如同三个画面, 虽极为简单, 却包含了丰富的意蕴。其中心理, 看似超脱, 其实是最深的痛苦, 是饱经折磨身乏神疲后的一种无奈, 一种“死灰吹不起” (苏轼《寒食帖》) 的麻木。
与辛弃疾相似, 蒋捷也身逢乱世, 历经磨难, 饱经沧桑。他是南宋咸淳十年的进士, 尚未一展宏图, 南宋王朝这座大厦便已轰然倒塌。性格孤傲的蒋捷一心盼望宋王朝重整山河, 宋亡之后他隐居太湖竹山, 倾慕竹的气节, 自号竹山, 元多次征召, 终不出仕, 抱节而终。他一生漂泊, 逢改朝换代, 尝尽人生况味。《听雨》便是诗人一生的写照:少年的浪漫富贵, 中年的孤独飘零, 老年的悲苦凄凉, 对比中颤动着读者的心灵。与辛弃疾的《丑奴儿》可谓各出机杼异曲同工。两首词均手法洗练, 以简驭繁, 尺幅千里, 明白晓畅, 无一丝难理解的字面障碍, 一似脱口而出, 浑然天成, 却又韵味无穷, 婉转不尽, 均可谓小令中的大手笔。
辛弃疾与蒋捷均处于汉民族生存与发展遭到极大危机的时代, 一个是“南共北, 正分裂” (辛弃疾《贺新郎》) , 在金的逼迫下南宋集团偏安一隅;一个是“二十年来, 无家种竹” (蒋捷《少年游》) 身逢朝代更替, 宋室彻底被元取代。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 都有着细腻的诗人情怀, 两首词所要表达的是人生情感和认识, 均已超越了个人体验之藩篱, 而至于人类普遍之共识, 所以能使不同时代的“后之览者”共同发出会心会意的感叹。
如果只看到二词的相似之处, 那么, 还不足以理解词人情感的细微之处。比较起辛弃疾来, 蒋捷是一个比较平和的诗人, 在内心悲凉到极点后便归于近乎麻木, 归于“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的淡然, 归于老来终于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他的词主要是抒发个人的辛苦际遇, 在吟花赏月中表示对朝代更替前往昔岁月的眷念。或者说, 他是用一种冷漠, 麻木, 用一种“放浪于形骸之外”的颓唐来表示对黑暗现实的蔑视, “只把平生, 闲吟闲咏, 谱作棹歌声” (《少年游》) 。因此, 他的词格调低沉哀婉。
辛弃疾则不同, 他的政治抱负和期望值很高, 有着极强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 他耻于言弃, 他是撞了南山也不回头的永不言败者, 他还“欲说”。所以, 他的词忧愤而不失豪壮之气, 体现了爱国词人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蒋勋说宋词》蒋勋著。
[2]《辛弃疾词赏读》王明辉王铭丽著。
[3]《辛弃疾词新释辑评》叶嘉莹主编。
先看词上片。辛弃疾回忆自己少年时代,风华正茂,“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水调歌头》),虽生长在山东沦陷区,亲见了金人的凶残,亲历了沦陷区人民的苦难。但祖父仕在金朝,心系宋室,不忘家国,常带着他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让他“谛观形式”,寻找机会“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这于少年辛弃疾的心中种下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加之沦陷区人民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更有孔孟之乡所受到的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深刻影响,文武双全的他坚信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坚信中原是可以收复的,坚信金人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愁”为何物,“不识愁滋味”。但为了学着前代诗家抒一点愁情,他只好“上层楼”找“愁”。大概是找一些生命的闲愁和爱情的相思之愁吧。值得关注的是此处连用两次“爱上层楼”,从诗歌的章法上讲起到了“起”和“承”的效果。前一个“爱上层楼”是因为“少年不识愁滋味”,因为无愁,所以“爱上层楼”寻“愁”;后一个“爱上层楼”是因为“上”了“层楼”为了学一点所谓的名士风流而“为赋新词强说愁”。正是风华少年时的无病呻吟,故作愁容的造作和憨稚。
再看词的下片。这里笔锋一转,写出了自己“识尽愁滋味”之后的感情变化。多么浓重的“识尽愁滋味”,它几乎囊括了诗人大半生的岁月,21岁时聚集起义军抗金,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带领50骑兵北上济南敌营,生擒义军叛将张安国并押送至建康,从此宦游江南,不顾官职低微,一再奏表进言,力主北伐。在湖南创建“飞虎军”,在福建改革理财办法,积极打造铠甲,招募新军;镇江知府任上,又积极备战,遣谍侦查,拟建立江上万人劲旅,真真一个“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的热血男儿。
但是南宋朝廷内部主战、主和两种力量争权夺势,此消彼长,主和派忌讳谈兵,主战派不备而战,而辛弃疾作为仕金官员的后代,作为曾经的农民起义军将领的身份深深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而只是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被用来解决一些民政问题。政治夹缝中的辛弃疾不断遭受政敌的排挤和打压,在其23岁到68岁的40多年间,他多次被言官弹劾,三度罢职,闲居长达20年之久,如其在《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中自嘲的一般,“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正如清朝赵翼所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满怀报国之志却又报国无门的辛弃疾,看到南宋当局“忍耻事仇”的投降政策下,国土沦丧,生灵涂炭的惨痛现实,满腔悲愤,无处发泄,只好寄托在词作上。这样,就产生了辛弃疾反映广阔社会内容表达深沉爱国情感的大量优秀词作。
如《清平乐》中简单而朴素的村居生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如《青玉案》中深情而执着的牵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鹧鸪天》中春入平原带来的盎然生机,“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也有如《鹧鸪天》中对现实生活的貌似超脱,“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如《瑞鹧鸪》中以道佛思想来对自己的安慰,“随缘道理应须会,过分功名莫强求”。
更多的辛词是悲壮,是豪壮,“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如《摸鱼儿》中对朝廷当权小人的警告,“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如《满庭芳》中对故作清高,如群蛙鼓噪般的主和派的讽刺,“袖手高山流水,听群蛙,鼓吹荒池”;如《水调歌头》中对耀武扬威的敌人的蔑视,“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如《水龙吟》中以动态的人物动作写出词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激愤,“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如《永遇乐》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胸怀,“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更有“男儿到死心如铁”(《贺新郎》)的坚贞赤诚;“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的战斗渴望。
而这首构思精巧,手法洗练,篇幅短小而耐人寻味的小令《丑奴儿》就是他被弹劾罢官,闲居带湖时所作。
与上片相同的是,下片也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与上片互为呼应,同时从诗歌的章法上讲明显由“起”而“承”进入“转”而“合”。矛盾往往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情感也常常相反相生。人常说“乐极生悲”“兴尽悲来”,同样的道理,极度的悲伤之后也常常是归于平淡,最大的悲哀,是没有什么话可以讲的,即愁到极点时的无话可说。因此,词人在“识尽愁滋味”后便“欲说还休”, 已经不想再说了。在饱受风雨、历经人世沧桑之后,尝够了愁的滋味,反而不再言愁了,他根本不想讲话了。但其实“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不能说。投降派把持朝政,朝廷昏庸黑暗,自己已多次上表请战,知难有作为,再多说也无益,反“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论盗贼札子》),既然不想说也不能说,只好转言天气,“天凉好个秋”。好个“天凉好个秋”!闲淡的表面下,掩盖着多么深沉博大的悲愤啊。读到这里,我们才似乎真正理解了上片“不识愁滋味”的真正涵义。
一百年后的宋元易代之际,诗人蒋捷写了一首与辛弃疾的《丑奴儿》内容风格相近的词作《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与辛弃疾的“少年”“而今”两个人生阶段的对照相似,蒋捷也将“少年”“壮年”“而今”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通过“听雨”这一生活细节贯穿起来,将人生几十年的时间和空间整合,集中而洗练地再现出最深刻的人生体验,以小见大,以少总多,可见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少年歌楼听雨,红烛罗帐,浪漫放纵,陶醉于情爱,无须辨昏晓。这是为下文做铺垫。壮年客舟听雨,江阔云低,断雁西风,孑孑于行役,感悟于人生。而今僧庐听雨,感慨万千,一生之悲欢离合,尽在雨声里消磨。好诗总是涵画,三节词句如同三个画面,虽极为简单,却包含了丰富的意蕴。其中心理,看似超脱,其实是最深的痛苦,是饱经折磨身乏神疲后的一种无奈,一种“死灰吹不起”(苏轼《寒食帖》)的麻木。
与辛弃疾相似,蒋捷也身逢乱世,历经磨难,饱经沧桑。他是南宋咸淳十年的进士,尚未一展宏图,南宋王朝这座大厦便已轰然倒塌。性格孤傲的蒋捷一心盼望宋王朝重整山河,宋亡之后他隐居太湖竹山,倾慕竹的气节,自号竹山,元多次征召,终不出仕,抱节而终。他一生漂泊,逢改朝换代,尝尽人生况味。《听雨》便是诗人一生的写照:少年的浪漫富贵,中年的孤独飘零,老年的悲苦凄凉,对比中颤动着读者的心灵。与辛弃疾的《丑奴儿》可谓各出机杼异曲同工。两首词均手法洗练,以简驭繁,尺幅千里,明白晓畅,无一丝难理解的字面障碍,一似脱口而出,浑然天成,却又韵味无穷,婉转不尽,均可谓小令中的大手笔。
辛弃疾与蒋捷均处于汉民族生存与发展遭到极大危机的时代,一个是“南共北,正分裂”(辛弃疾《贺新郎》),在金的逼迫下南宋集团偏安一隅;一个是“二十年来,无家种竹”(蒋捷《少年游》)身逢朝代更替,宋室彻底被元取代。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都有着细腻的诗人情怀,两首词所要表达的是人生情感和认识,均已超越了个人体验之藩篱,而至于人类普遍之共识,所以能使不同时代的“后之览者”共同发出会心会意的感叹。
如果只看到二词的相似之处,那么,还不足以理解词人情感的细微之处。比较起辛弃疾来,蒋捷是一个比较平和的诗人,在内心悲凉到极点后便归于近乎麻木,归于“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淡然,归于老来终于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他的词主要是抒发个人的辛苦际遇,在吟花赏月中表示对朝代更替前往昔岁月的眷念。或者说,他是用一种冷漠,麻木,用一种“放浪于形骸之外”的颓唐来表示对黑暗现实的蔑视,“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少年游》)。因此,他的词格调低沉哀婉。
辛弃疾则不同,他的政治抱负和期望值很高,有着极强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他耻于言弃,他是撞了南山也不回头的永不言败者,他还“欲说”。所以,他的词忧愤而不失豪壮之气,体现了爱国词人的特点。
参考资料:
[1]《蒋勋说宋词》蒋勋著。
[2]《辛弃疾词赏读》 王明辉 王铭丽 著。
[3]《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叶嘉莹 主编。
[4]《辛弃疾资料汇编》 中华书局。
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
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作品赏析
纳兰主张词要抒写“性灵”,又当有风人之旨。本篇言辞直凉,不好堆砌,情意却又能缓缓而出,不落于寡淡,是直抒胸臆的佳作。全词语境浅显,直白,表现了纳兰词“率直性灵”的风格。
塞外的黄昏,病体沉沉的容若,没有了家中呼奴唤婢的可能。出差在外的他连煎药估计也得自己动手。心里没有多少怨气。只是有点萧索,如每个在病中的人一样,感觉到种种的无常,揽镜自照,镜中那清瘦的身影着实令人怜惜。心情不免低落自怜自伤,再添上对家人的思念,多情公子无可排遣之下怕也只能一声叹息泪落如丝。这一首,值得品味的是黄昏郁郁的心情,又病痛,又情思,又孤旅,灰黄黯淡。黄昏给人的通感往往是这样。
因为词中“弹指”一词还引起争论,长啸和弹指都是古人表达情绪的惯常动作。却也有说是指吟唱顾贞观所著的《弹指集》而落泪。联合下句的词意会发现容若是在思念所爱的女子。因《弹指集》而附会到顾贞观未免牵强。两个男人之间,再怎么要好,他也不至于明目张胆的叫他玉人,说因为吟唱《弹指词》而落泪也有点怪怪的。
死死地抠字眼以获得乐趣,这是词评家们惯常做的事,说精细也可,说无聊也行。读一首词不是在考古,而是在感受。词意是表象,词境才是内质。我很简单的把弹指理解为弹击手指,表示强烈的感情,也不耽误我领略词义,因为纳兰想表达的感觉不在这两个字上。况且将词义解为写给家中人,与集中另一阕《临江仙永平道中》倒是很有上下传承之妙。
这词突出的反映了容若多情体贴的性格,虽然也很思念家人,心里未尝不想着家人知道,可是未免她担心,还是宁愿独自承受着病中寂寞。
凭阑愁立双娥细,柳影斜摇砌。玉郎还是不还家?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
翻译
满园春色叩开我的闺房,拨动闺中人的愁思苦想,我心中不尽的怨愁啊,伴随着芳草一天天滋长。花丛里黄鹂在娇婉地啼鸣,薄薄的春雾飘浮在红杏枝上;我在琐窗前无限惆怅。
在思愁中凭栏远望,一双蛾眉又细又长。玉郎还是不回家来,只见柳影斜斜地摇动长廊。柳的飘摇里我的梦魂在幻化,思绪在追逐纷飞的杨花,在天涯里寻觅,在天涯里漂荡。
注释
深闺:女子所居之内室。
劳思想:即勤思念。《诗经·燕燕》:“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春芜:春天的杂草。芜,一作“无”,一作“光”。
泥芳妍:在花间萦回。泥,留滞,此有萦回之意。
芳妍:指花丛。
琐:一作“锁”。
双娥细:双眉紧锁。娥,一作“蛾”。
砌:台阶。
玉郎:古代女子对丈夫的爱称。
杨花:柳絮。
赏析
此首为思妇之词。开头两句,通摄全词,点明由春色引起春恨。上片主要写春色,下片主要写春恨。上下片仿佛两个相连的画面,全词情景交融。
开始两句十二字,内蕴丰富。“深闺”暗示抒情主人公是少妇,面对恼人春色,不禁情思绵绵。一个“劳”字透露出她那“为君憔悴尽,百花时”的.隐痛。由“劳”瘁而怨“恨”,可见其爱之深切。“恨共春芜长”,佳在“春芜”一词含义双重面使全句意味隽永。以春草喻离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远如“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又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以上“春草”都是本义,没有引申之意。而“恨共春芜长”的“春芜”,除春草本义外,还隐寓行人之意,也就是说此句不仅有闺中人的怨恨随着春草不断增长之意,还含有“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人越远、恨越长之意。这就深化了诗意,即前人所谓得“句外意”之妙。下面三句写景,以具体意象补充首句“春色”,选取深闺“琐窗前”的视角写思妇所见所闻。“黄鹂娇啭泥芳妍,杏枝如画倚轻烟”两句宛如五代花鸟画,用笔工细,着色鲜艳。前一句声色并茂,以声为主,富有动势。黄鹂的婉啭娇鸣,似与满园春色而共语。后一句写杏枝倚立于淡淡烟霭中,恬静如画。这春色以黄鹂、红杏为主,缀以群芳的姹紫嫣红,一片暖色,再加上黄鹂悦耳的娇啼,真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不足喻其美。少妇透过琐窗听见以上春光,当比“忽见陌头杨柳色”感触更为深婉了。上片如从思维顺序出发,触景而生情,则开头两句亦可算是逆笔。
从上结至过片,时空转换为另一个画面。张炎云:“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词源·制曲》)“凭阑”句既自成画面,又未断意脉。原来闺中人被春色所吸引,不满足于隔窗观花,她轻移莲步,款款伫立于阑干旁,含愁凝眸。“双娥细”,以秀眉的细长以形容其青春貌美。“‘柳影斜摇砌”,是思妇凭阑所见,也是下片唯一景语,寥寥五字,一波三折,确是词的当行本色语。表层意思是柳条之影因风吹斜而摇曳于台阶,但其中还隐含摇落了杨花、杨花飘落于“砌”两层意思。这三层意思浓缩于五字句中,写得极密。五字中没有“杨花”字样,而于下文显现,是诗人匠心所在。下文思妇的内心独白,由上片的蓄势,直至此句才引发出来。从杨花的摇落,联想自己红颜将凋零,所以她痛苦地唱出了全词的最强音:“玉郎还是不还家,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和开头暗相呼应。她终日盼不回丈夫,怅恨之情悠然而生,于是嗔问道:“你倒是回来不回来?叫人家成天价象在梦魂中一看,跟着那漫天的柳絮,绕世界去神游寻觅!”这种奇思遐想,意味深长,倾吐出少妇的无限离愁和情思。“魂梦逐杨花”为思妇词开创了新的意境,对后代有所影响,如晏几道名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似受此词启发,又如章楶的《水龙吟·杨花》以及苏轼的和词,咏杨花而和思妇情怀相联,也似乎受到此词的影响。
背庭缘恐花羞坠。心事遥山里。小帘愁卷月笼明。一寸秋怀禁得、几蛩声。
井梧不放西风起。供与离人睡。梦和新月未圆时。起看檐蛛结网、又寻思。
译文
⑴缘:因为。
⑵蛩(qióng):此处指蟋蟀。
⑶井梧:井边的梧桐。唐女诗人薛涛有《井梧吟》诗。
⑷檐蛛:屋檐下的蜘蛛。
赏析/鉴赏
《虞美人》,唐教坊曲。《碧鸡漫志》卷四:“《脞说》称起于项藉‘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双调,有两格,其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此首为第一格。
“背庭”两句怕赏花,并触发怀乡情。“背”,即弃也,这儿引申为“不去”。此言词人不去庭园赏花,是因为怕园中之花被人滥赏而愤而早凋。其实这并非是“花羞坠”,而是人有愁,且惜花也。词人心中愁的是羁旅在外,因秋至而起乡愁,所以词人的心早已不在乎欣赏什么花,而是已飞向群山阻隔的.故乡——四明。“小帘”两句,言词人卷起帘子放那明亮的月光入室,室中瞬时由朦胧转为清晰,词人的心境也随之由浓愁减为轻忧。但是,心境刚刚转好,却又因“举头望明月”,两耳闻蛩鸣,使他又添一重怀乡新愁。
1.预习展示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指师生间在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交流,“平等对话”即指师生间的各方面交流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埋没,成为老师的“附庸品”,师生间就产生了不平等的隔阂。因此,要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首要的是打破教学专制,实现教学民主化,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师生平等对话是现代民主意识在教师身上的美丽折射,是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实现师生平等对话,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在预习展示阶段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针对学生情况,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如字词、字音、作者、作品、文学常识等。三段式教学法预习展示阶段:学生首先得预习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学成果,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疏漏的问题,由其它组学生补充。例如《虞美人》教学中用法国作家缪塞的评价:“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2.小组合作学习阶段
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4)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自由诵读,学生根据目标质疑:
(1)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2)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3)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
(1)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2) 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教师: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体会情感。)
(3)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
教师补充提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讨:
(1) 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解说: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
(2) 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3) 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4) 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教师: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学生理解词人的匠心。)
(5) 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答案:
(1) 学生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
(2) “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3) (教师讲析)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是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是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和人世间多少“往事”之短暂无常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永恒和“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和“朱颜改相对比。(板书)
问 答 对
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永恒有常)
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颜改(短暂难测)
几多愁 江水 不言之言(永恒和短暂达到统一)
(4)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5)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这两句充满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学生首先自学,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讨论,小组内讨论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其他组学生帮助解决。小组合作学习阶段中只要学生能学会的,就让学生去学;只要学生能动手的,就让学生去动手;只要学生能思考的,就让学生去思考;只要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去讨论;只要学生自己能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采用小组激励机制,评优加分)
李煜(公元937~978),南唐后主,精通书画。后来南唐为北宋所灭,遂沦为阶下囚。其后期诗词追忆当初的宫廷奢侈享乐,反映亡国之痛,题材丰富,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艺术感染力极强。这里选“虞美人”及其两种译本,权当文学欣赏的佐料。
据说,“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此得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为双调,56个字,上下阕/节各4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作“依然”解。“能”作“都、那、还、却”解。该词的“愁”传闻是宋太宗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愁”意应该是欣赏该词的切入点。请比较原文和两位老教授和翻译家的翻译1):
虞美人
(1) 春花秋月何时了?
(2) 往事知多少。
(3) 小楼昨夜又东风,
(4)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 雕栏玉砌应犹在,
(6) 只是朱颜改。
(7) 问君能有几多愁?
(8)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徐忠杰译:Yumeiren
(1) Too long the autumn moon and spring flowers last.
(2) I wonder how much they've known of my past.
(3) Last night spring breezes through an upper room—
(4) Reminds me too much[of] my present gloom.
(5) With a bright moon, how could I my country recall—
(6) Without a sense of defeat and despair at all.
(7) The Palace should be still there as before—
(8) With its carved railings; jade-like steps galore.
(9) Only here are changes which my plight entail.
(10) My complexion, once ruddy , has become pale.
(11) Should I be asked how much anguish I have found,
(12) Strange! It is like flowing water, eastward bound.
许渊冲译:The Lost Land Recalled
Tune: “The Beautiful Lady Yu”
(1) When will there be no more autumn moon and spring flowers
(2) For me who had so many memorable hours?
(3) My attic which last night in vernal wind did stand
(4) Reminds me cruelly of the lost moonlit land.
(5) Carved balustrades and marble steps must still be there.
(6) But rosy faces cannot be fair.
(7) If you ask me how much my sorrow has increased,
(8) Just see the overbrimming river flowing east!
对徐译的点滴看法
1) 徐译的标题是Yumeiren,是对原文标题的音译。但该译不能传达任何意思,因为英语读者在任何词典里都难以查到它的解释。该词牌名之音译值得商榷。当然,这不是说任何汉文化的名词或专有名词(类)都不能音译,相反,有时为了传播我们的文化还要尽量或适量地做音译,如人名、地名。
2) 徐译共两节(同原文),每节6行(不同于原文),单比较不同译本的行数也许不足以评出优劣,但是我们全面对比两译本可以看出没有必要译为每节6行。
3) 以too long来译“何时”不仅形式不同,而且意味也不一样。原文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应该没有“希望立刻结束”的含义,译文则隐含此意。
4) My present gloom中的gloom把忧国忧民的忧愁陈述为日常的gloom是为了凑韵。而且present gloom本身并不需要remind。用too much修饰reminds也不太合适。另外,reminds的主语是spring breezes,为主谓(数)不一致,译文还少了介词of,remind sb. of sth.。
5) My country recall是recall my country的勉强押韵版。My country一般为说话人所在的“祖国”。而汉语的“故国”则是过去的国家(现在不存在),或是该国的过去(历史)。这里则指南唐。因此,译文不等效于原文。
6) 以without a sense of defeat and despair来译“不堪”二字实在有些以繁译简。
7) 第2节中,“只是朱颜改”译为Only here are changes which my plight entail./My complexion, once ruddy, has become pale,这在形式上不对等,把“朱颜改”译成诗人自己面目(complexion)全非也有些过头。费此周折似乎有仅为凑足6行之嫌?另外,entail应该为entails,这是为凑韵。相反,若正确却不押韵了。两难呀!
8) 末尾的anguish是用来译“愁”的嗟叹的,原文中与前面“往事”、“不堪回首”一脉相承,而译文在前头则译为gloom和a sense of defeat and despair,不仅是“愁”的不统一,而且是以明说译暗表,似不等效。
9) 末尾一行的Strange!真是有点strange,难道说“愁”像“一江春水”就很奇怪么?再者,徐译没理睬“春”字,并把“一江春水”以水喻愁的名句译为flowing water,仿佛任何流动的水都能成为“一江春水”!至少需要补一个a。
对许译的意见
1) 标题是The Lost Land Recalled外加Tune: “The Beautiful Lady Yu”,前一部分是用它为全诗画龙点睛,后一截则是意译原文标题的副标题。笔者以为许译虽然比原文长许多,但在文学翻译中,某些难译概念如不扩展发挥[如增词法、(文化典故)注释法]就不足以达义。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俗语里的“诸葛亮”倘若不采用上述译法就会牺牲很多意思。在没有更传神的译法问世之前,许译不能不说是较好的译文。
2) 许译有两节(同原文),每节4行(亦同原文)。假如其他各方面没有问题的话,这就胜过徐译。
3) Had so many memorable hours是通过含义来暗表对Lost Land(标题和第4行)的sorrow(第7行)的,很恰当。而且第1、第2行用for me who... 联系起来很顺畅,这对保留原文的设问句型是很有好处的。相比之下,徐译没有用该译法因此也就没有保留原文的设问句式,丧失了一定的“形似”。
4) 许译也有reminds,“提醒”的主体是my attic,而非vernal wind,这比徐译更合理:spring breezes通常是春天里难以察觉的“微风”,是描写自然的美词,很难使人联想到不祥事件、消极情绪等。许译的vernal (wind)是“春天这个季节的风、和煦的风”的意思,更忠实于原文的“东风”(不知风之大小)。另外,有意思的是,许译用cruelly来修饰reminds——别的“愁”不行吗?为什么偏要无情地使我念起“失去的故国”呢?何其“残酷”也!虽非常见,但实无不妥。
5) “月明中”在原文是歧义(美),人可在明月中,故国可在明月中,两者皆可在明月中。徐译处理为人在明月中(With a bright moon, I....)。这样的语境(人在明月中)很难叫人伤感。比较起来,许译说故国在明月中,“明月中的故国”(the lost moonlit land)(第4行)已不存在了,自然是更加合乎道理,且更加凝练。
6)许译用carved balustrades和marble steps来译“雕栏玉砌”,可以说意思相当,形式相似(简直是1字对1词),“富贵”亦相等,远胜徐译the Palace(利用它的预设:因为palace肯定会有balustrades和marble steps)。什么要明说,什么要暗表,其实决定于原文的方式和译文顺畅之要求。这里,原文是明说的,许译则明译,且第5行并未因此而不可卒读。真难得。
7) “朱颜改”在徐译是人与物同说,构成类比或隐喻(见上文)。许译则保留原物的基本色(“朱”),因为“朱”不是那么容易褪色为“(苍)白”的,可能不那么浓,不那么艳,不那么悦目,这正好就是许译rosy faces cannot be fair的韵味。至于faces,则既可指人,也可指物(建筑物、江河、钟表等都有face)。这里指“雕栏玉砌”的face(s),就像化妆艳丽的女人被暴雨淋了一样,妆在,美不在。
8) “几多愁”一行许译为how much my sorrow has increased,预设了诗人本是多愁善感之人,在故国失去之前、之中一直就有一些“愁”,这里人家问的只是你原先的愁增加了多少。与徐译的how much anguish相比,许译的这一预设是神来之笔。
9)末尾一行的“一江春水”译为overbrimming river,而overbrimming是“溢出、满出”的意思。难道“一江”是“满满一江”的意思?汉语“一+名词”有3个意思和用法:a)“最多是一”(上限义,如“我有一个孩子”),b)“至少是一”(下限义,如“谁的行为没有一个过错呢?”),c)“很多”(模糊的“多”,如“一礼堂的人都在喝倒彩。”)可见,许老是理解/处理为c)义,含义是a river overbrimming/overflowing with sorrow。再者,上一行明说了sorrow,标题和第4行通过lost land和cruelly暗含了sorrow,作为一首短小的诗,似无再三明言sorrow之必要。就是说,“一江春水”译得好。
结语
两首译诗都采用英雄体(heroic couplet),即两行一韵的形式来译原文的两行一韵,是忠实于原作形式的表现。两者都译出了诗人的语言美、形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许渊冲的“三美”论来说就是意美、形美、音美。当然他们之间的三美是有一定差异的。关键是两译本都译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愁美”。但是,比较起来,许译的“愁美”更胜一筹。原文第4行伤怀“故国”,徐译没有明说“故国”,许译有the lost moonlit land。原文末尾两行的“愁”意比喻生动,徐译因为anguish不贴切,strange有点奇怪,更兼like flowing water难表“一江春水”,有愁无美。而许译的sorrow很贴近原文的“愁”,increase一词十分生动,the overbrimming river flowing east更有含蓄的愁美。
徐译形式上与原词较远。许译更形似于原词。只可惜许译虽然第6行故意短小许多,还是没有顾及到原文每节的第1行7字,第2行5字,第3行又7字,第4行9字的“形美”。若意识到此,许老大抵会改译第1节第2行为For me with many blue hours(blue常表哀伤,暂不考虑汉诗的平仄和英诗的音步),与第2节的第2行词数相同。开头一行也有过长的嫌疑,可改autumn为fall,改will there be为be there或are there。
对大家译笔本不敢说三道四,只是出于对古典汉诗的热爱,对诗歌翻译的偏好,对许老等老一辈翻译家的崇拜,对《新东方英语》的责任心,才妄加点评的。贻笑且求教于大方。
注解:
关键词:概念整合;《虞美人》;认知转向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69-03
一、引言
法国作家缪塞尔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王国维则喟叹“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尽管岁月荏苒,韶华飞逝,南唐已堙没在了历史的重重云烟之中。南唐后主李煜的朝代及其身份或许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化,但是其凄楚婉转、韵味深刻的诗词在文学的长河中流淌不息,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艺术气息,在艺术的殿堂里熠熠生辉,引人瞩目。尤其是他的词作《虞美人》,更是中国婉约诗词中的代表作,是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尽管寥寥56个字几阕小令中调,却字字血泪,发自内心,从文字中我们瞥见了他那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哀叹命运、思念故国的情感。该词全文如下: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一千零四十多年前的七夕夜,李煜融情于景,以问天、问人,最后自问的方式起文,把朝都沦陷、国破家亡、自身已成阶下囚的悲楚凄婉的感受融于《虞美人》中,并且命乐伎唱诵聊以表情。怎料,宋太宗赵匡胤闻后勃然大怒,把《虞美人》作了一番自我注解,最终把李后主鸩毒。所以,这首《虞美人》成为了李后主的绝命词和代表作,同时也是唐宋诗词的代表做之一,他真可谓“薄命君王,绝代词人”!下面,本文尝试就概念整合理论对《虞美人》进行分析,回望后主词作的文本解析及其解读理据,一方面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赏析《虞美人》的文学艺术之美,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认知机制在文学作品解析的理据作用。
二、概念整合的定义
Fauconnier(福柯尼耶)于1985年出版的著作Mental Space最先把心理空间定义小概念包,这些小概念包是以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此后,福氏和Tunner从1993年开始着手将Lakoff建立的“概念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而非言语修辞方式,是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这一映射模式改进为这一映射模式改进为由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输入空间Ⅰ(input spaceⅠ)(也称源心理空间source mental space)、 输入空间Ⅱ(input spaceⅡ)或称目标心理空间(target mental space)、整合空间(blending space)构成的四空间模式。由此将心理空间理论发展成了概念整合理论。
1996年,福氏又与长期合作者Turnner完整又清晰地建立了概念整合模型,并在1997年《思维与语言中的映射》(149-155)详细论证了四种空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这个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四个心理空间的映射方式:两个输入空间的相关内容与结构由类属空间决定并进一一对应关系的向合成空间的投射,之后这些相关内容和结构在合成空间进行“组合”、“完善”、“扩展”并产生层创结构。
输入空间的对应关系皆由跨空间映射完成,其结构选择性地被映射到合成空间,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而不断发展,并可能投射到推理与其他结构的输入,归结而言,概念整合的四个空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由此构成了概念整合网络。1998年,Fauconnier与Turnner又提出了概念整合网络的四种类型:简单型、镜像型、单域型和双域型。
本文就概念整合为理论框架,以《虞美人》为语料,经过分析解读,从而阐述李煜情感表达的动态过程,为古诗词的赏析提供新视角。
三、对《虞美人》的概念整合分析
(一)单域整合
按照概念整合网络分类理论分析,李煜在《虞美人》中用到的概念合成是单域型的:尽管输入空间的内容和结构是多样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内容和结构都被投射到合成空间,而是仅有一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在合成空间进行扩展。尽管《虞美人》中标题“虞美人”空间组织结构内容包含了三个方面:
1.人名。《汉书·项籍传》最先出现了“虞”姓美人的记载。《史记·项羽本经》中描述到:虞美人,秦末人,是楚霸王项羽的宠妃虞姬的称呼。虞姬貌美,善剑舞,与项羽伉俪情深,已近形影不离。楚汉大战之际,项羽被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举杯饮酒中,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闻歌而为楚霸王起舞,含泪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死后葬于垓下。
2.植物名。在古代,人们赋予了这种“虞美人”这种植物以传奇的色彩。据传,在楚漢大战中,霸王项羽兵败垓下穷途末路之时,虞姬为了绝项羽后顾之忧,使其不受拖累而成功渡过乌江,虞姬愤然拔剑自刎——这是何等英烈的壮举。但凡是壮举,人们总是喜欢借助实物或传奇事件进行祭奠和缅怀。恰巧在虞姬命陨之地,一种艳丽的花朵绚丽绽放,人们便以“虞美人”命名之,以示对虞姬美貌和壮举的纪念。因此,“虞美人”尽管只是一种植物,但是却与美艳佳人“虞姬”有关联。因为霸王兵败、虞姬自刎的故事,虞美人的花语就携带了生离死别、悲歌的寓意。
3.词牌名。“虞美人”最先是南曲南吕宫、北曲正宫中较为常见的字句格律的引子。最初是为了歌咏虞姬而作,所以曲调的亦以《虞美人》命名。由于曲牌《虞美人》平仄相对,韵味十足,因此对唐教坊曲的影响相当深远,以后亦有更多的词引用该词牌。
尽管“虞美人”的三种组织结构和虞姬都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李煜的词中“虞美人”这个标题的涵义仅仅是其作为词牌名的输入空间结构投射在整合空间成为了两仄韵转两平韵的词牌,构成了可配乐歌唱形成固定曲调的音韵基调。
(二)意象整合
“意”是内在的抽象的意境,“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与“象”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意象”。从概念整合的角度而言,“意象”的构造就是把“意”与“象”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复合空间研究,也就是概念整合空间。意象是人类对世界的体验所形成的前概念意象组成,是概念形成和扩展的基础。《虞美人》构造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故国明月共五种意象,勾画了词人李煜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移情入境的意境。
按照Fauconnier&Turnner的四空间整合模式,《虞美人》中的五种意象属于源心理空间的范畴;意象的涵义被映射到目标心理空间。这些意象在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映射机制为:、a“春花” a'季节更替;b“秋月” b'团圆;、c“小楼” c'限制自由的处所;d“东风 d'春天的气息;e“故国明月” e'怀念故乡、怀念亲人。输入空间I的内容a—e及输入空间Ⅱa —e'分别向类属空间发生投射,两者依据自身在类属空间内容与结构在合成空间组合、完善、扩展成为意象的层创结构。
借助《虞美人》意象的四空间映射模式,可以更好地把握李煜的情感表达。我们知道,“春花秋月”無疑是自然美景。然而美艳芬芳的春花,皓皓秋月,不也正是自然时序变幻的象征吗?但是词人李煜只看见人生的无常。春花秋月常相似,而词人由于从国君沦落为阶下囚,往昔的快乐已经随风而去。春花秋月如此美好的事物,反衬了词人当前极度落魄的现状。词人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其与爱妻小周后周嘉敏呎尺天涯却不得相见。于李煜而言,“春花秋月”已经成为了一种讽刺,一种情感的折磨,所以希望此景早早结束。“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字作为“小楼”与“东风”的衔接字眼,自然界的良辰美景,也会被人的惆怅情绪所掩盖。究其缘由,即使词人怀旧情怀的升腾而起,思念故国的苦楚令其内心隐隐作痛。
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季节的变化深化了李煜无限的时世变迁的感慨,映衬了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的现实。
然而春花秋月,并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照样周而复地出现,东风又不期而至。自然的风月花草,也都曾经出现在李煜身为国君的年代,是南唐故国江山壮丽的图景之一。而如今,春天依然如期而至,“小楼”、“东风”却不再是闲情雅致时候的美的享受,却反而是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的导火索。“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故国明月”固然都是曾经在故都金陵所见过的景,源心理空间及目标心理空间的内容都是不变的,但是类属空间的投射内容已经演变成为了都被映射成:伴随着自然时序的变化,又一年的春风吹拂,花儿又将绽放。但是人精神上的痛苦,却没有像自然景色一样被更新。反而,这种痛苦总是持续不断,使被囚居他乡,不再被珠围翠绕的琼楼玉宇所包围,“普天之下莫非黄土”、“一呼百应”的帝王生活不复还的苦楚难以派遣,词人如何不触景生情,如何能寐?
(三)虚实整合
虚景和实景相互映衬的巧妙构思地体现了李煜的作词的心境。虚景当中的“往事”、“故国”、“雕栏玉砌”、“朱颜”和“一江春水”构成了作者关于心理空间的内容,这些内容则是南唐故国的的景色。“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和“明月”的实景空间与回忆空间相互映衬,同时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演绎了“物是人非”的自然永恒和人生无常的翻天覆地变化。
“往事知多少?”的“往事”几乎涵盖了回忆空间的内容,其输入空间的范畴非常宽泛,我们要配以李煜的人物传记才能深入解读其映射内容。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奢华,词的题材相当狭隘,大多涉及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其作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亡国后,他“日夕以泪洗面”,做出了泣血以歌的婉转哀怨绝唱,意境深邃,多表达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可见,“往事”可指李煜的人生抱负、个人情感经历、身世经历、政治生涯等。物质上,“往事”指李煜尊为皇帝时候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簇拥欢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高坐庙堂,万臣俯首膜拜的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精神上,“往事”包括欢乐、自由的享受、尊严的获得、生存的安全感的保障。
“雕栏玉砌”的输入空间是故都金陵的建筑物。“朱颜”指代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一个“改”字,道出了类属空间所指代的词人境况的转变。“改”的内容包含了虚实景象,并且是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向衰败的转变。词人往昔宫殿的颜色——朱红,已经陈旧褪变,宫中红粉佳人的容颜也逐渐衰老,魅力不再。所谓国土更姓、山河易色呀,好一片物是人非的景象。李后主的感受,无非惆怅不堪。
虚实两个输入空间最终实现了有选择地向整合空间映射,表达了词人李煜江山易主的深沉的亡国之痛。通过虚实空间整合的解读,可以透析到李煜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痛楚,以词陈情,固然是人之常态。但是李后主毕竟曾经是一国之君,难免有复国之念。宋太祖为绝后患,顺《虞美人》表达的“东归故国”之意,因此鸩毒李煜,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就此被断送。
(四)隐喻整合
词的末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浸染了李煜的泣血之愁,这一字一泪,泣以血歌。这种愁的内涵有: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乡之苦,但是这种愁的情感原本是抽象没有具体形态的。作者却新奇地把愁隐喻为一江春水,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写出了愁绪得深广、多;此外,愁情是抽象的,没有体积,没有重量,而江水是有形可感的,李煜把抽象的愁绪化为有形的春水,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愁”的隐喻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感情,“暗恨”变为“悲恨激动”,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长江是故国的标志性景观,以此寄托怀念故国的愁思,情感更显真挚。此外,词人还把这种愁丝形象化,具体可感。尽管愁作为一种情绪,只可感觉而不可摸不可触,其内涵也没有明确说明。但是通过隐喻整合,愁思的真实内涵有了外在和内在的形态:愁像长江里的春水一样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水一样延绵不绝。
在此,李煜使用的是概念隐喻的方式,把忧愁隐喻成为可以丈量的事物,所以才发出了“几多愁”的反问。这里的两个输入空间分别为忧愁与可丈量的事物,类属空间的内容为可随着不断淤积变得越来越多的惆怅,可知可感、可触可摸。在此,对“愁”的隐喻过程即使概念整合得过程:这里的两个输入空间是忧愁与向东流去的春江水,类属空间的内容是连绵不绝流动的液体,合成空间的内容是绵绵不断的忧愁是向东流去的春江水这一隐喻。
四、结语
本文从概念整合的理论角度对《虞美人》进行解读,挖掘了该首词的单域整合、意象整合、虚实整合、隐喻整合的内在理据。由于概念整合理论的渗入,《虞美人》的审美意义在理据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深入挖掘,促使了诗词阅读研究的理据转向,是文学研究本体论意义上的提升。当然,对《虞美人》一词的理据研究只是探析了李煜诗词创作的冰山一角,意欲更全面地理解和赏析李煜的作品,亦或是理解同类诗词,则还有待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理论切入。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 & Turnner, M. Blending as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 [A] Goldberg, A. Conceptual Structure, Discourse, and Language [C]. Stanford: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1996.
〔2〕Fauconnier, Gilles ( [1985] 1994) Mental Spa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Fauconnier. G. & Turnner, (1998a)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 Cognitive Science, 22, 2, 33-187.
〔4〕Fauconnier. G. & Turnner,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Cambridge: CUP, 1997.
〔5〕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6〕班固.漢书高帝纪下[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8.
〔7〕李志远.认知诗学视阈的李煜后期词作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7):112-114.
〔8〕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
〔9〕王国维.人间词·人间词话[M].杭州:浙江出版社,2006.89.
〔10〕郑福田.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词情感特征说略[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6):31-36.
【虞美人赏析】推荐阅读:
《虞美人?听雨》赏析06-02
秦观《虞美人》阅读答案07-09
李煜虞美人优秀教案07-15
《虞美人》晏几道诗词鉴赏11-09
美人江山作文10-14
湖边的东方美人07-14
读美人何处有感10-21
美人邦观后感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