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玩小车第二课时教案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年级科学上册玩小车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0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玩小车第二课时教案 篇1

一、教材简介

首先由磁铁小车的运动推广到其他小车是靠什么运动起来的;接着研究推拉产生的力也可以使小车运动;然后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变化与载重量的关系;最后分析实际生活中影响车辆运动快慢的各种原因。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知道推、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

知道推、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认识小车运动的快慢变化与载重量的关系。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小车的运动变化作假设性解释。

2.科学探究:会做小车运动快慢与载重量关系的实验,能分析车辆运动快慢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合作与交流。

三、教学重点

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变化与载重量的关系。以及研究推拉产生的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

四、教学难点

快慢变化与载重量的关系实验的指导。

五、教学准备

1.电动小车、发条小车、遥控小车、橡皮筋做的小车、没有动力装置的小车。·

2.厚书、多个钩码、时钟。

用心

爱心

专心 3.车辆在不同道路上行驶的图片或录像、载重量不同的车辆行驶的图片或录像。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装有磁铁的小车可以用磁铁去靠近它让它运动起来,其他玩具小车是靠什么运动起来的呢? 2.生:观察思考后交流。

(磁铁、发条、电池、遥控、橡皮筋、喷气、手推„„)

(二)探究使没有任何动力装置的小车运动的办法。

1.师:没有任何动力装置的玩具小车,要使它运动起来,有哪些办法? 试一试,这些办法是否有效。

2.生:写出有效的办法。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和检验。3.师:这些办法是靠什么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它们使小车的运动发生了哪些变化? 4.生:交流。

(靠力使小车运动,力可以使小车从静止到运动.从慢到快,可以使小车前进.后退.拐弯。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三)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载重量的关系。

1.师:在一辆小车上分别装上不同质量的物体,其他条件不变,小车的运动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用实验来进行研究。

用心

爱心

专心 2.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一个学生在桌子的一端放上一本厚书,(使小车运动有一个明确的终点,同时,防止小车滑落到地下,这实际上也确定了小车运动的距离。)另一个同学在桌子的另一端控制小车的运动。第一次在小车上放一个钩码,第二次放两个钩码,第三次放三个钩码,放的钩码逐渐增多,记下每次放上的钩码数及小车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并填好教材上的表格。

3.师:在小组巡视。指导学生除了改变载重量外,其他的变量都应该加以控制,如一定的距离.牵引力一定.同样的“路面”等。

4.生:从实验记录中找出规律,分析出小车运动的快慢变化与载重量的关系。

(在牵引力相同的情况下,载重量越大,小车运动的越慢,载重量越小,小车运动的越快)

(四)分析实际生活中车辆行驶快慢的原因。

1.师:请同学们观察教材上的四幅图,说说车辆运动的快慢还与什么原因有关?

2.生:交流。

第一幅图,因道路弯曲且不平,车辆运动较慢; 第二幅图,道路笔直且平坦,车辆运动较快; 第三幅图,货车载重量较大,货车运动较慢; 第四幅图,汽车是空的,运动较快。

用心

爱心

三年级科学上册玩小车第二课时教案 篇2

案设计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的意思,并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重难点:、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文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一、激情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露珠》这一课,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让我们一起用甜美的声音来读读课题。)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小露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看来这美丽的小露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你们喜欢它吗?你知道在课文里有谁和你们一样喜欢它呢?

(小动物和植物)

5、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露珠呢?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这个童话故事里吧。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

任务策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朗读课文2-5自然段。

(1)找一找小露珠遇见了哪些小动物,并用圆圈圈出来。

(2)思考:小动物们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你是从哪看出来的?找出相关语句并用直线划出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并按照之前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第六自然段,思考:

(1)阳光下的小露珠是什么样子的?在课文中找出,并用波浪线划出来?

(2)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植物也喜欢小露珠?找出相关语句并用直线划出来。

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思考相关问题。

展示交流:

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天渐渐亮了,小露珠遇见了谁呢?

2、小动物们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3、指名交流并板书。

4、看来小露珠在小动物的眼中各有特点啊。(指导朗读)

5、发挥想象,其他小动物见了小露珠又会怎样向它问好呢?模仿它们的说话形式来说一说吧。

(像宝石那么璀璨的小露珠)

(像玻璃那么清澈的小露珠)

6、交流。

学习第六自然段(小组展示)、此时,天越来越亮,此时太阳公公也探出了头,让我们来看看阳光下的小露珠是什么样的?(光彩熠熠)

2、不仅小动物喜欢小露珠,植物也喜欢小露珠,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植物也喜欢小露珠?

3、学生交流。

(教学生字“戴”)

4、引导理解“格外精神”

5、阳光下的小露珠既然能给植物带来“精神”“生机”和“美丽”,那么植物当然也喜欢小露珠啦。实际上,这是告诉我们露水有着滋润万物的作用,民间有句谚语“雨露滋润禾苗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任务二: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体会小露珠消失的过程,感悟小露珠的精神。

任务呈现:

1、默读课文,思考:这段话讲了什么?

2、练习说话。

3、感悟小露珠的精神。

自主学习:默读课文,思考相关问题。

展示交流:、太阳公公越升越高,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它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向天空中飘去,离我们也越来越远……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七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这一段连用了“越来越”,你能用这一组词语来说一句话吗?

3、是啊,小露珠离我们越来越远,它要与大伙告别了,可是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啊,你瞧……(出示)

4、假如你是这些植物,你会对小露珠说些什么呢?(句式:我是……,我对小露珠说:……)

5、学生交流。

6、假如你是小露珠你又会向植物们说些什么呢?(理解“一一告别”)【机动任务】

7、此时此刻,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的心情吧。(依依不舍、依依惜别)

8、植物们也和大家一样非常舍不得小露珠的离开,不过没关系,小露珠明天还会来的,让我们一起学着小露珠的神态,笑盈盈的说:我明天还会来的。

9、同学们,学到这里让我们想想: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露珠?

(外表美,心灵美)

0、是啊,小露珠的出现给万物带来了生机,当太阳渐渐升起时,它却蒸发了自己,它为的是别人,牺牲的却是自己。希望我们每位小朋友也能像小露珠一样,外表美,心灵更美,给大家带来欢乐。所以为了我们美好的世界,做一颗美的露珠吧!

三、检测导结、通过关键字词句感悟课文内容。

2、进行说话练习。

四、板书设计

小露珠

外表(美)心灵(更美)

闪亮

装点植物

透明

滋润植物

三年级科学上册玩小车第二课时教案 篇3

1.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答,师板书: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像这样的写作顺序叫做时间顺序或者称为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2.指名上台画图,说说科利亚是怎样埋下木匣子的?

二、读中求悟,学习4—12段。

1、自由读文,小组学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

A、我读懂了科利亚回来时已经大了四岁。

B、我知道妈妈量了三十步,挖出了以前埋下的箱子。

C、我明白了科利亚开始挖不出木匣子是因为他长大了,步子

也变大了,当初的十步,现在只要五步。

D、我觉得科利亚很聪明。

......

(当出现类似答案C的回答时,可让他上台借助埋木匣的图,再画图,并做说明。)

3、教师小结: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回答也很精彩,科利亚经过动脑认识到挖不到木匣的原因是自己长大了,按原来的步子已经找不到木匣了。以前走十步埋下的木匣子现在只需要走五步就能挖到了。

4、师质疑:为什么妈妈能按原来埋木匣的步子挖到木匣子呢?

5、大家来读一读4—12自然段,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1)自由读喜欢的段落,可以读给同桌听一听,请他给你评一评,提提意见。

(2)把你喜欢的语句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等一会儿起来评一评。

6、引导读12段,/article/你觉得这段中的“果然”是什么意思?(和猜想的一样)可以换个词儿吗?(真的)换成“真的”读一读,体会一下意思有无变化。(中国的文字真奇妙,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儿来表达,看来我们还得注意加强积累,让我们的写作能够信手拈来!)

7、全班有感情地齐读4—12段。

三、借助朗读,理解13段.

师过渡: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非常精彩,老师觉得你们和科利亚一样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那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看看聪明的你们能读懂什么?

1、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年级科学上册玩小车第二课时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习作练习: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观察中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2、自主发现:能主动发现形近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3、日积月累:读读背背一首农谚歌谣,读读认认关于人体器官的三行词语。

4、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鲁班的故事,也可以到图书馆`上网等收集更多的资料。

教学重点:习作

教学难点:习作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习作、指导

一、交流

1、在上次口语交际课上,老师分享了大家发现的乐趣。现在,让我们大家再来交流交流我们的“观察日记”。

2、同桌交流观察日记。

3、评一评同学的或自己的观察日记。引导学生明白:日记内容重点将观察,以及观察中的.新发现。

二、再写一则观察日记。

1、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准备写哪些内容,观察中有什么新发现。

2、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3、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是否写通顺了,写出了自己的新发现没有。

4、再把自己的习作给同伴读一读,评一评,根据同学的意见改一改。

5、誊写作文。

三、讲评作文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让小作者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3、四人小组内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

修改誊写展览

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张贴栏内张贴。

四、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article/。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3、齐读巩固。

4、交流各自的发现。

5、区分这些带点字。可以用带点字组新词,可以说说不同的意思。

6、布置课外作业:从本期学过的生字中,举一些形近音同、音近形近的例子,并给它组词。

三年级科学上册玩小车第二课时教案 篇5

千克和克

第2课时

认识克

教学目标:

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很轻”的质量观念。

2.知道克与千克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在实际操作中充分感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进行单位间的换算,选用恰当的质量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预设2分钟)

1.猜一猜:一包膨化食品比1千克重还是比1千克轻?说说你的理由。

引导:先称一称,再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2.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二、自学例2。

(预设20分钟)

(一)、认识克

1.自学书本第31页称黄豆以上的部分,试着说说不同面值的硬币大约各重多少克,再分别掂一掂。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①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什么做单位?用什么符号表示?

②称比较轻的物品一般会用什么工具?

③2分硬币重多少克?1角硬币呢?1元硬币呢?

交流要求:认真倾听,轮换着说,有不同想法的及时补充。

3.全班交流

如遇有争议的,适当点拨。

导学要点:

1、在称比较轻的物品时,我们常用克作单位,写作g。(板书克

g)

2、在称比较轻的物品时一般会用小型电子称。

3、只有2分硬币大约重1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二)建立一克的概念

小组合作:用电子称称出10克黄豆。

①称一称:称出10克的黄豆

②数一数:10克黄豆有多少粒?

③算一算:1克黄豆有多少粒?

④掂一掂:1克黄豆的重量。

学生活动时,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感受几克

称一称数学书大约有多少克,再称一称文具盒大约有多少克。

分别用手掂一掂。

点拨: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大约重1克,我们课后可以搜集一些,再和同学交流。同学们能估一估这本数学书重多少克吗?动手称一称。

(四)探索千克与克的关系

明确题意,2袋盐的重量是多少?可以用1千克表示,也可以用1000克表示。所以得出结论:1千克=1000克,并掌握读法。

点拨:一包盐重500克,两包盐是多少克?我们称一称是多少千克呢?

(板书:1千克=1000克)指导读法。

三、分层练习。

(预设8分钟)

(一)适应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进一步认识包装袋上的标注“净含量”。

指出:要知道物品的重量,最方便的就是直接看标注。

2.“想想做做”第2题

说说如何读出来的。

点拨:我们用克为单位的台秤,也能称出这些物品的重量,你能看着图说说橘子和甜瓜各重多少克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比1克重,比1克轻的物体有哪些?

指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是以克为单位的?

(二)比较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交流换算时怎么想的?

指出:说说千克与克之间是如何换算的。

2.“想想做做”第5题

小组合作称出5克盐,看看有多少。

专家建议:健康成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最好不要超过5克为宜,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3.“想想做做”第6题

观察图意进行解答,交流自己的方法。

点拨:你知道杯子里的水有多重吗?你是怎么想的?

(三)创编练习

1.填空

(1)一枚2分硬币重1克,5枚2分硬币重()克.(2)一袋洗衣粉重500克,2袋洗衣粉重()克,是()千克.指出:要正确进行计算和换算。

2.判断

(1)一瓶墨汁重260千克.()

(2)一个西红柿重230克.()

(3)1千克棉花比

1000克铁轻.()

指出:要正确运用单位。

四、课堂总结

你这节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三年级科学上册玩小车第二课时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过程与方法

会议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教学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教学准备】

1、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地(最好教师提前寻访一遍)。

2、设计简单的记录表,供学生参考。【教学过程】

一、理解小动物

1、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 ‚‘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2、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

3、关注: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

4、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1、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

2、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

3、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

4、设计意图:初步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

1、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

3、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4、教师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5、关注:学生任务和分工是否明确。

6、设计意图: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

四、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

1、学生分组寻访。

2、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3、关注:学生是否遵守纪律、是否爱护小动物,是否用一定的方式作记录。

4、进一步增强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获得更多的信息。

第二课 蜗牛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教学准备】

1、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

2、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运动的特点:靠腹足运动,爬过的地方有粘液,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被注: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的运动最好结合起来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

四、饲养蜗牛

1、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

3、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

4、设计意图:在饲养过程中了解更多有关蜗牛的信息。

第三课 蜗牛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准备】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教学过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

4、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5、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5、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4、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四、继续观察蜗牛

1、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

2、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过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3、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

4、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第四课 蚯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过程与方法

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结构,能用维恩图比较相同和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蚯蚓的观察,初步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多样性。【教学难点】对蚯蚓的细致的观察,对蚯蚓身体结构的认识。【教学准备】每组: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蚯蚓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蚯蚓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肛门、扣、和环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比如用水刺激)的方法观察蚯蚓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运动和反应的特点:靠环节间的缩放运动,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四、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鼓励学生饲养蚯蚓,以获取更多有关蚯蚓的信息。

第五课 蚂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过程与方法

1、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

2、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教学难点】观察蚂蚁过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察蚂蚁的安全性。【教学准备】

每组: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

教师准备: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志、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找蚂蚁

1、课前找蚂蚁的要求:在校园找到蚂蚁;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

2、学生找蚂蚁,最好能找到蚂蚁的窝。

3、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找蚂蚁。

4、设计意图:为观察蚂蚁找到合适地点。

二、观察蚂蚁

(一)室外观察蚂蚁

1、交流有关蚂蚁的经验。

2、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

3、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事项。

4、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察蚂蚁。

5、关注:学生是否能在不干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认真记录。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二)室内观察蚂蚁(用于补充室外观察的不足或校园内找不到蚂蚁的情况)

1、教师问:‚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

2、学生讨论方法,教师整理。

3、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

4、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正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

5、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运动等方面的信息。

三、交流发现

1、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

2、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交流更顺畅和清晰,适当提供信息以帮助学生解答观察中的问题。

3、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愿意倾听。

4、设计意图:培养倾听的习惯;获得更多有关蚂蚁的信息。(备注:如果是室内观察,注意送蚂蚁回家。)

第六课 金鱼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金鱼用鳍游泳,用腮呼吸。

3、金鱼和蚂蚁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2、继续利用维恩图比较动物的相同和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培养用实验证据证明猜想的态度。【教学重点】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教学难点】学生有想法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教学准备】每组:2-3条金鱼,装载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教学过程】

一、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1、教师介绍鱼类的生活环境。

2、学生举例其他的水生生物。

3、关注:‚鱼生活在水里‛的理解。

4、设计意图:为进一步观察与作铺垫。

二、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1、学生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2、教师适时告知鱼鳞、鱼鳍等及其作用。

3、关注:学生对金鱼形态的关注和对金鱼运动方式的关注。

4、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在外形和运动方面的信息。

三、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1、交流有关金鱼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经验。

2、讨论、设计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作出提示:喂食观察金鱼的吃食;用红水观察金鱼的呼吸。(如需要可以演示在水中放红水的方法)

4、学生观察并记录。

5、教师适时指导并提供信息:水中有少量的空气。

6、关注: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看法时是否干扰金鱼;是否观察到更多信息:如排泄等。

7、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吃食和呼吸方面的信息;培养‚用实验方法验证看法‛的意识。

四、比较金鱼和蚂蚁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把观察后的金鱼养在各班教室,方便学生继续观察,获取更多信息。注意平时的看护,保证金鱼存活。

第七课 动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的除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学生无证据信息对整理的干扰。【教学准备】蜗牛、蚯蚓、蚂蚁、金羽的图片;四种动物议政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讨论动物的共同特点。

1、学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2、小组讨论四种小动物的共同特点,把结果记在课本上。

3、汇报,教师把汇报结果记在黑板上。

4、教师或学生举例某种动物,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点,如果某一种动物不具备上面四种动物的某个共同特点就删去,这样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

5、关注:学生交流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

6、设计意图:了解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1、教师讲解到校园观察学校动物和植物的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到校园静静的观察校园的植物和动物。

3、回教室汇报。

4、关注:是否能做到安静的观察、不打扰校园的动植物。

5、设计意图:学生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三、总结生物的共同点

1、全班集体用维恩图比较动物和植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在动物和植物相同的圈里写上‚生物‛两个字,并告诉学生,动物和植物艘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3、关注:学生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4、设计意图:理解什么是生物。

四、讨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

1、教师指着动物、植物的共同点问:‚人有这些特点吗?‛

2、归纳小结:人和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活的,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最后都会死亡。这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3、关注:人是否是生物的理解。

三年级科学上册玩小车第二课时教案 篇7

【学习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 第二课时 【课程标准描述】

“健康、安全地生活”:使用玩具、设备和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学习目标】

1.结合故事讨论与家庭宠物进行活动时的方法,明确自我保护的重要性。2.通过讨论和交流,发现家庭生活中的不安全情况,树立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3.通过讨论和交流,初步掌握一些处理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药品进行自护。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求助成人,提高自护自救的能力。【评价活动方案】

1.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与家庭宠物安全活动时避免危险的方法。

2.借助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家庭生活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用科学的态度和认识看待家庭生活中的不安全情况。

3.通过小组活动引导并验证生活中遇到意外伤害时的处理方法及基本的医药常识,掌握正确处理伤口的方法。

4.以相互评价及随堂计学分方式评价学生参与群体讨论的情况,在面对问题时是否具有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的态度,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习过程】

活动一 被咬伤真危险(评价目标1)

1.听故事:教师出示情境图,讲讲“我和小狗”故事。2.提问:危险是怎么发生的? 学生讨论:这个同学的做法对不对?想法对不对?错在哪? 3.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身边有没有类似被身边的小动物弄伤的事情? 4.提问:我们怎样和家里的宠物进行安全的活动,避免危险呢? 5.小视频:了解各种家庭宠物的生活习性和卫生安全。http:///Play/show/id/6610428?refer=sllduan 小结:小猫小狗等是非常惹人喜爱的小动物,喜爱它们,还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另外和它们在一起,我们要特别当心,保持距离,不伤害它们,确保自己安全。活动二 家中危险真不少(评价目标2)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提问:这些同学容易发生什么危险?(被仙人掌扎伤、翻护栏、爬窗户等)怎样避免这些危险? 2.还有哪些行为会伤着自己?最近自己是否发生了危险?是怎么发生的? 小结:家中的危险可真不少。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更要学会避免这些危险。活动三 受伤了怎么办(评价目标3)思考:受伤了怎么办? 讨论:结合课本47页的烫伤图和割伤图,学生交流谈论,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会怎样处理呢? 小结:安全小贴士一

(1)如果被开水烫伤,先用凉水冲洗伤口,给皮肤降温,减少疼痛;然后赶紧找家长帮忙,严重的话,及时去医院治疗。

(2)当我们遇到小的擦伤、划伤时,通常,有的特别小的伤口可以自己愈合;有的则需要我们先用清水清洁伤口,然后涂上碘酒或者贴上创可贴(也可以用干净的纸巾、手帕等)就可以了。(3)当我们扭伤时,虽然很疼,但不能揉,揉会造成出血。可以用冰袋冷敷,然后由家长带到医院检查是否骨折。

安全小贴士二:一旦被小狗小猫咬伤或抓伤,无论伤口是大还是小,一定要尽早告诉家长,先用肥皂水洗一下,立即到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否则,一旦感染上狂犬病毒,就会有生命危险!活动四 我当自护小医生

1.过度:虽然我们受伤时,要及时向家长说明情况,以获得及时治疗,但是,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学会一些小伤口的处理办法,当家长不在身边的时候,先对伤口进行处理,就会对以后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2.小组活动:请同学们分组展示自带药品,并两两一组,互相介绍这些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示范:教师选出最常见的几种药品,向学生介绍其作用并演示其使用方法。4.小组活动:学生课上练习小伤口(如小的擦伤、划伤、流鼻血等)的处理方法。

小结:我们认识了一些常用的自护药品,并且学会了处理小伤口的办法,这样,家长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们也能当好自护小医生,很好地保护自己了。但是比较严重的,就要找家长帮忙了。

活动五 我受伤,不隐瞒(评价目标4)

1.情境故事:放学后,小明在院子里和小朋友玩耍。他因逞能而摔伤了腿,疼痛不已。小明开始犹豫:到底要不要告诉爸爸妈妈自己摔伤的事。

2.提问:受伤后怎么办?能不能因为害怕家长的责备就隐瞒情况? 小结:当我们受伤时,无论轻重,都要注意及时向家长说明情况,因为这样会使我们更安全。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家庭中的安全隐患又有了进一步地了解。还知道了许多医药常识,学会了处理伤口的办法。不过最重要的,我们要有家庭生活安全意识,安全健康快乐地生活。

五、评价

家校联合,家长帮孩子记录“每日安全”记录表,并及时反馈给孩子。记录在家庭生活中哪方面的安全意识比较强,哪些方面的活动还存在安全隐患,对不正确的做法及时纠正

三年级科学上册玩小车第二课时教案 篇8

知识技能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巨人”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课外资源,紧密联系生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巨人”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具: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带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听写新词,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评议

二、探究赏析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将不懂的问题进行整理。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交流不懂的问题。

3、师巡视,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形成问题组:

什么是巨人?

说说“当我们领到巨人的身份证,才有资格在时代的舞台上微笑”一句话的意思。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4、针对以上问题再次展开讨论,师指导

5、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师评议、点拨

6、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拓展创新

1、出示多媒体课件---古代人的生活情况和现代社会的高科技术,学生学生在对比中说一说科学的力量。

2、未来社会将是怎样的?科学将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3、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用事实证明“能上银河摘星,可入龙宫寻宝,改天换地的‘盘古’传人,天天把新的神话创造”这句话。

三年级科学上册玩小车第二课时教案 篇9

第3

小记者

共4时

第2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新闻报道的作用及基本途径、方式,能够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简要的采访。

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美术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尝试运用美术语言、文字报道生活中所关注的人或事,选择合适的素材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制作小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关注社会、与人交往等综合能力。

教学重

了解新闻报道的作用及基本途径、方式,能够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简要的采访。

教法学法

策划、合作、交流、整理

一、策划采访活动、那么小记者的采访活动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在采访活动中你们有哪些问题或困难需要解决呢?

2、学生提出问题(预见性的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3、采访前制定好周密的采访计划书,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很好的采访效果。

(1)采访人员的工作形式及合理分工(个人、双人、小组合作)。

(2)采访的内容、对象的选择,校内或校外,人物或事。

(3)图片新闻的表现形式,摄影或绘画。

(4)采访的程序。

二、自主表现分工合作

学生策划采访计划书,交流采访计划书。

三、交流计划书

学生交流制定的采访计划书,教师参与修改。

四、后拓展学习延伸

查阅报刊的图片新闻,上网查阅有关“小记者网站”的信息、建立信息交流。

教学

三年级科学上册玩小车第二课时教案 篇10

一、教学内容

PEP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A部分Let’s learn以及 Let’s do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听、说、认读red、yellow、green、blue四个单词

2.用句型I see来描述颜色

3.能听懂Let’s do的指令并做好相应的动作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单词red、yellow、green、blue

2.用句型I see来描述颜色

教学难点:1.单词的发音

2.听懂Let’s do的指令并做好相应的动作

四、教学准备

PPT课件、相关的图片、用来奖励的奖品

五、教学过程

Step1:Warm---up

A.Greeting

T: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Ss:Good morning,teacher.T:I’m Teacher wang.What’s your name?

Ss:My name is......B.教师播放《colour song》歌曲,进入英语学习氛围

Step2:Lead---in

1.教师让学生寻找身边都有哪些颜色请几位同学站起来说一说,给说的最多的学生奖励

2.教师用课件呈现新课,让学生对本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个初步了解

Step3:Presentation

1.教师课件出示red的单词教学生朗读并板书,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红色的,看谁想得多

2.教师出示yellow的词卡教授新单词,yellow、yellow黄色,并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黄色物品

3.教师点击大树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是什么颜色,从而引出新单词green,教师用开火车的形式带学生读新词提醒学生注意单词的发音

4.教师出示蓝色蜡笔的图片教授新词blue男女生比赛朗读并板书

5.教师再次出示有关颜色的新单词让学生认读,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Step4:Practice

Game1.找朋友

教师让学生把代表不同颜色的蜡笔与其相对应的单词连起来,比一比看谁连的又对又快

Game2.画彩虹

教师用课件展示一个未涂色的彩虹让学生根据显示的颜色给彩虹上色,并引出新句型I see......3.教师带读新句型并呈现不同颜色的物品让学生用I see句型来描述。

Step5:Consolidation & Extation

1.教师呈现书本Let’s do 部分的图片,给学生讲解show me表示“展示给我”之意,让学生对此部分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2.播放Let’s do,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放松精神。

3.教师放该部分录音让学生跟读,学生读熟后教师下指令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4.让每个学生画一幅带有颜色的画,感知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不同学科间的融合。

Step6:Homework1、复习新知一个读两遍

2、回家后把自己画的画描述给自己的朋友听

板书设计:

Unit 2 Colours

red 红色

yellow 黄色

I see green 绿色

我看见 blue 蓝色

三 年 级 英 语 上 册Unit 2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王店镇新庄小学

上一篇:社会调查与方法个人课程总结下一篇:社区干部民情日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