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林业多元投入机制的思考(精选8篇)
林业既是以森林资源为经营对象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又是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使命的重要公益事业.政府必须从构筑国家生态安全体系,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大对林业发展的支持.但林业的多功能性要求必须依靠社会的多元投入来办林业,并且单靠国家财力已经很难满足我国林业发展的需要.我们从河北省林业发展的.实践出发,探索林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以加快社会办林业的进程,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 者:张晓光 许月明 孟庆娜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刊 名:林业财务与会计 英文刊名:FORESTRY FINANCE & ACCOUNTING 年,卷(期):2005 “”(12) 分类号:F316 关键词:
1 构建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本质上是利益矛盾主体之间交往行为理性的建构。就是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 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资源, 坚持“预防为主, 调解优先”, 形成共同化解矛盾纠纷的分工合作、协调配合、运转有序的社会治理机制, 这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基础。
(1) 建立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是应对社会矛盾纠纷发展新趋势的客观需要。当前, 社会矛盾纠纷正处于一个相对活跃期, 呈现出总体数量明显上升, 矛盾纠纷类型和涉及主体多样化、利益冲突激烈化、表现形式群体化、引发原因复杂化的新趋势, 加大了矛盾纠纷解决难度。一些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三跨”纠纷, 单靠任何一个部门的力量都难以解决, 即使解决, 效果也不理想;一些需要完善改革措施和调整利益关系等体制机制深层次原因的纠纷, 解决起来举步为艰;一些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纠纷, 解决需要较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这些, 都需要整合多部门力量, 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多元化的解决机制, 协调合作。
(2) 建立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是化解现实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在目前社会治理的法制框架内, 化解现实矛盾纠纷的方式大体有两类, 一是裁判方式, 包括司法裁判、行政裁判和仲裁, 最大特点是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就争议做出明确裁断, 调查的过程往往耗时费力、成本较高。二是调解方式, 包括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民间调解三种, 最大特点是通过第三方疏导使冲突当事人彼此妥协来实现矛盾化解。实际上, 不少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 并不需要通过明辨是非的方式来“要个说法”, 相当一部分矛盾纠纷可以通过信息沟通、情感渲泄或心理抚慰来释放对立情绪, 甚至需要模糊是非的方式得以化解。调解方式体现出明显优势。需要强调的是, 当事人的妥协与合意, 更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 并且, 用调解手段化解和预防社会矛盾纠纷在实践中也被政府、纠纷主体所广泛接受。
(3) 建立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符合社会治理模式柔性化变革的客观需要。在社会治理中, 利益主体是利益的承担者、追求者、实现者, 与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功能、不同性质的利益客体之间的矛盾, 必然要通过利益主体来传达, 并表现为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 社会治理就是执政党利益整合功能的发挥。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社会治理模式更多由刚性控制向以人为本的柔性治理模式转变。通过第三方调解, 促使冲突当事人的合意妥协, 最终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司法、行政部门的过早介入, 发挥了第三方非政府组织中立优势, 符合社会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的趋势。通过调解化解矛盾, 是社会管理柔性化的客观需要。
(4) 建立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符合矛盾纠纷解决方式发展的总体趋势。当代世界各国司法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 就是在改革诉讼程序的同时积极推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我国, 调解制度作为一种悠久的法律传统, 一直是私人纠纷解决的重要方式。而法院调解则是中国民事诉讼中最富有特色的制度, 在国外被誉为“东方经验”, 在进入“诉讼爆炸”时代和案件审理迟延背景下, 非诉讼方式对社会纠纷的解决尤其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
2 构建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调解方式的运用与当前矛盾纠纷的多发频发态势不相称。现实中, 矛盾纠纷的化解方式较为单一, 调解的功能体现和作用发挥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一些地方对调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必要认同, 人民调解参与度不高, 作用发挥有限;一些当事人认识不到位, 往往偏重选择司法诉讼和行政解决途径来解决矛盾纠纷;一些法律工作者在处理具体案件时也出现一定程度上“重裁轻调”的现象。
(2) 人民调解的参与和运行缺乏制度化保障。在各地试行的大调解机制中, 人民调解在案件来源、经费保障、调解程序、调解效力、调解人员的培训提高和资格认定、与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的彼此衔接等诸多方面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保障, 人民调解缺乏必要的公信力。这也是不少民事纠纷当事人不找调解员而径直诉到法院或找行政机关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法院和行政机关难于应对众多矛盾纠纷时, 一些非规范的救济方式应运而生, 如宗族性组织就介入调解, 一些非法组织如“讨债公司”, 甚至黑社会势力也乘虚而入, 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3) 各种调解方式缺乏有机的协调整合, 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调解机制”。主要体现在:行政调解方式内部的协调配合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状况;人民调解方式内部的协调配合关系不够明晰,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调解作用的有效发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分属不同系统, 彼此间缺乏协调配合。调解方式协调不够, 甚至缺位, 社会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 导致信访总量居高不下。一些民众在了解掌握政府不愿矛盾纠纷激化的心态后, 通过越级上访对政府施压, 助长“闹访”、“缠访”行为和个别人“大闹大解决, 小闹小解决”的不良心态, 不仅不利于矛盾的缓解, 更有碍矛盾纠纷预防机制的建立。
(4) 大调解机制的试行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和立法保证。目前, 一些地方试行大调解机制多属于经验型做法的推广, 少有理论上的总结和提升, 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国外流行的ADR形式 (审判外纠纷解决方式) 有所介绍和研究。我国的大调解机制对ADR如何借鉴吸收目前还缺乏系统的实证和对比研究。试行的大调解机制由于涉及面广, 其规范运作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通过统一的立法来解决, 国外ADR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潮流,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行这一做法的国家, 都有相应的立法将其纳入法制运行的轨道。
3 构建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原则
构建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目的在超越现行的多为矛盾纠纷苗头排查和预警的一般做法, 突出对矛盾纠纷的预见分析和防范, 采取先调解后诉讼的化解模式, 发挥好调解简便高效、变通妥协和成本低廉的优势, 重构大调解机制, 扩大调解覆盖面和公信力, 使之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这是执政党在现代法制社会下, 应对新的社会问题, 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 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必须构建共同负责、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把社会矛盾纠纷的调解与推进依法行政相结合, 创新行政决策机制, 依法核准、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权, 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决策跟踪反馈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创新行政执法机制, 依法核准、界定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权, 稳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 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公开、听证、听取意见等制度, 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 必须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机制。适应社会矛盾纠纷大量增加和加强矛盾预防的需要, 应以人民调解为主体, 建立以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 其他民间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大调解机制。需要强调的是, 我国司法行政机关的业务管理, 包罗了法制宣传、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司法服务、人民调解等, 涉及大量民间和半官方组织, 与民间资源联系广泛, 在公民社会培育中, 司法行政机关独具的民间资源优势, 对构建利益主体的交往行为理性、促进人民大调解和和谐社会建设作用巨大。因此, 构建大调解机制应以司法行政机关为主。对与有关行政部门配合参与相关纠纷调解的, 也要规范化、制度化, 建立专业性的调解机构, 如建立民间的医患纠纷调解机构参与行政调解。要重视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 对仍能调解的案件在进入诉讼程序后, 法院可以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调解。
(3) 必须坚持公共法律服务理念。新机制由传统的主要依靠信访、公安、法院以及各级政府等行政资源来化解矛盾纠纷的模式转变为更多地借助民间资源 (律师、人民调解员、各行业专业人员等) 实现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模式。在大量节省行政资源及经费的同时, 也要看到, 某些必要的支出, 必须以法律的形式保障, 纳入政府公共财政刚性预算, 如政府聘用法律顾问费;为建立激励机制来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源介入调解工作, 对调解矛盾纠纷成功的奖励费;人民调解员定期培训费;矛盾纠纷当事人中弱势群体或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减免费用和法院诉讼费等等。
(4) 必须在法制框架内建立地方性法规体系。法制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和保障。社会矛盾纠纷的调解, 既要通过宪法、基本法和其他法律为制度保障, 实现矛盾的控制;又要通过扩大矛盾主体的参与性和透明度, 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实际权力不对等形成的利益差别。目前, 构建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尽管可以规范性公文推进协调机制的建设, 但这一做法缺乏持久性的制度保障。应当通过行政立法, 明确规定参与机构的法律地位、法律责任、参与程序、资金保障、组织网络模式等, 推动调解方式的联动, 鼓励法律中介机构的有序介入, 扩大纠纷受理范围, 提高调解协议书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公信力, 促进预防机制的建立。
4 构建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对策思考
4.1 构建社会矛盾纠纷的预防机制
(1) 律师参与决策的风险评估机制。决策行为影响着社会情绪的集聚和释放, 关系民心向背;政策科学过程是科学发展观在决策方面的具体体现。由司法行政机关牵头, 组织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社会代表面广的律师组建法律顾问团, 参与到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制定过程当中, 为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重大政策和项目提供法律论证、风险评估和法律解决方案, 有效规避法律风险和预防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 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矛盾纠纷的被动预防为主动预防, 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
(2) 公民广泛参与机制。公民参与是政策获得支持与合作的基本条件。公民参与, 不仅指公民的政治参与, 还包括所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参与。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和处置过程中, 要做到有效、广泛的公民参与, 以法律的、制度的、程序的保证, 以法律和政策所形成的机制性力量, 激发公民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 促使自主与共同意识、个体性与社会责任感的融合。
(3) 法制宣传导向机制。主流性法制导向, 是引导社会情绪、释放社会控制压力、培育公民法制精神、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应以司法行政部门为核心, 建立宣传、文化、媒体、教育、卫生、基层组织等参与的, 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社会法制宣传导向机制, 凡涉及重大改革事项推进、土地征用和重点工程拆迁安置等事关社会稳定、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 先期进行法制宣传, 使群众明白重大决策出台的背景、社会价值、公民的权力与义务、合法权益的维护等, 赢得广大群众理解支持。
4.2 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的建设
(1) 建立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综合性矛盾纠纷调解组织的建设是确保大调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行的基础。应在市、县两级建立代表党委、政府行使调解矛盾纠纷职权的综合性办事机构———矛盾纠纷调解中心, 以司法行政部门为主体, 由法院、公安、信访、建设、国土等重点部门共同参与, 综合动员和协调各方资源, 强化对矛盾纠纷信息的全面了解与掌握, 减少和避免矛盾纠纷掌握中的盲点, 增强应对和处置社会矛盾纠纷的主动性, 保证调解工作的权威性、有效性和公正性。
(2) 构建功能互补的部门衔接调解机制。一是诉讼中调解机制, 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 通过诉讼中调解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 尽量避免矛盾纠纷进入诉讼程序。二是非刑事案件调解机制, 对过去由派出所民警调解的一般民间矛盾纠纷, 转为司法所进行调解。鉴于司法所目前编制人员有限, 可考虑聘请退休警官、法官、检察官或法律专业大学毕业生为首席调解员专门从事调解工作。三是信访案件调解机制, 在信访局内设矛盾纠纷调处室, 委派律师或人民调解员值班, 现场调解矛盾纠纷并引导信访人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诉求。四是重点行业调解机制, 在医疗、交通、房地产、劳动保障等矛盾纠纷较集中的领域和行业由司法局牵头组织有关具备专业知识并热心调解的人员组建行业人民调解组织, 并建立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联动机制。
4.3 引导矛盾主体通过诉讼解决社会矛盾纠纷
(1) 引导矛盾主体通过法制渠道表达合理的诉求。经调解无效, 确实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 参与调解的工作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解决矛盾的其他合法途径, 并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 尽可能避免矛盾纠纷激化的情况发生。
(2) 尽最大努力搞好法律援助。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 调解人员应告知其具有申请法律援助的权利, 并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其办理法律援助事宜, 做到应援尽援, 让当事人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和帮助, 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摘要:探讨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现实可能性, 分析当前现实矛盾纠纷调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构建多元化生活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原则和对策建议, 旨在通过创新社会管理, 有效化解以利益为核心的诸多社会矛盾, 维护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关键词:财政;投入;林业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财政局用新观念、新思路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构建起包括项目评审、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验收、资金分配、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在内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综合效益。2006—2015年,全市投入林业建设资金54.3亿元,累计造林115万亩,实现林业产值100多亿元。
一、创新管理方式,激发制度活力
一是改革创新,探索建立高效管理运转机制。2006年以来,先后实施了“三网”绿化、生态林场建设、沿黄生态工程等一大批精品林业重点工程。
市财政部门根据生态林场发展规划,分别依据国有、集体公益林林地面积及基础配套工程量情况,科学合理确定了生态林场生态补偿资金的补助标准和金额,为林场的长期发展奠定了资金基础。
二是建章立制,为林业发展提供政策规范。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生态林场建设的意见》等制度办法,市县两级财政分别制定出台生态公益林补偿、林木养护管理、专项资金使用、工程考核奖惩等实施细则,切实做到“有制度规范、按程序运行”。
三是科学分配资金,提高林业资金使用效益。在进行资金分配时,东营市财政严格资金分配程序,按制度申请项目资金,项目的选择要经过必要的评估论证,项目的确定要有明确的依据和理由,杜绝“人情项目”、“关系项目”,避免资金分配的随意性。
二、创新扶持方式,形成投入合力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采取补助和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三网”绿化工程建设,2008—2012年五年间,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用于水网、路网、林网“三网”一体绿化工程建设,全市累计投入“三网”建设资金31.08亿元,植树1.09亿株,造林90.51万亩;采取补助方式,支持生态林场建设工程,2012年以来,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35亿元,计划建设万亩以上生态林场30处,新增造林80万亩;通过设立市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按每亩每年20—50元的标准,对干线路和重要水系两侧的市级公益林进行补偿,4年间累计补偿资金1500万元,补偿面积40万亩;建立市级财政贴息制度,按照3%的贴息率,给林业龙头企业贴息。
二是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林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出台《生态林场建设市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市级财政按照每年每亩500元、400元的标准,分别对集体和国有土地上营造的公益林进行长期补助;按照每年每亩300元和250元的标准,分别给予集体和国有土地上新营造的商品林进行补助,连补3年。
三是促进银林合作,吸引信贷支持。积极协助做好银行涉林信贷融资工作,鼓励金融部门开展农村林业建设小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广开融资渠道,扩大林业建设资金来源。
三、健全监管体系,确保投入成效
一是推行项目公告公示制。将林业项目建设地点、实施内容、补助标准、资金使用、物资领用、投工投劳等情况进行公示,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二是推行项目目标责任制和监理制。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实行目标责任制和问责追究制。细化监理范围及内容、监理合同与监理程序、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发动项目区群众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三是推行项目竣工验收制和统一管护制。项目竣工后,组织业务部门对项目进行考核验收,乡镇和村社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管护资金和管护人员,对工程设施实施管护。
四是推行项目督导考核验收制。出台《生态林场市级考核验收办法》、《林下经济市级示范基地和林果产业化园区考核验收办法》等,市财政每年根据考核验收标准,定期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察,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督促抓好整改落实。同时,开展对资金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监控,在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优势,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林业项目资金的封闭运行。
五是推行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制。从2013年开始,东营市财政组织对全市的林业重点工程资金实施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结合起来,探索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了各级管好用好资金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发达国家文化建设中, 政府支持的商业信贷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的资金来源, 形式主要是政府贷款和享受政府补贴的金融机构低息甚至免息贷款。
英国在帮助中小型文化企业获得贷款方面采取的措施包括:设立“小型公司贷款保证计划”和建立“社区发展财务机构”。“小型公司贷款保证计划”由小型企业服务处负责管理, 主要内容是为有发展潜力的小型创意公司从银行或者其他财务机构获得贷款提供担保。这项的贷款期限一般为二至十年, 贷款金额介于5 000英镑~250 000英镑, 提供的保证金最高可达贷款的85%, 获得担保的公司必须按照年度交一定的保费, 金额为未偿还贷款的1.5%;而社区发展财务机构的职责主要是为中小型文化企业提供金额为25 000英镑~500 000英镑的贷款融资, 由于此类贷款一般是被银行以各种理由拒绝的项目, 其风险相对较高, 社区发展财务机构要求的利率也相对较高, 一般比正常利率高50~300个基点。
法国政府将文化产业列为重要的工业部类, 设立“文化工业信贷”, 以增加政府贷款、鼓励银行和财政机构投资, 此项目在电影和图书行业运作较为成功。法国图书出版的“文化工业信贷”项目由法国图书中心负责, 主要涉及两类业务:向经营困难的中小型出版社提供贷款和为有图书出口计划的出版社向银行申请贷款提供担保。
日本针对中小型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根据本国现实情况, 设计了独特的中小文化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和信用担保协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由政府和企业合资设立, 在全国设有52个分支机构, 由它们为中小型文化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 经过该公司申请, 再由完全由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金库, 为其担保金额提供全额再保险。当获得贷款的这些中小型文化企业无力还款, 且没有固定资产抵押品时, 担保公司代其偿还贷款, 担保公司则可以从中小企业信用保险金库领取相当于贷款金额70%~80%的保险金。信用担保协会完全由日本民间设立, 信用担保协会与中小企业信用保险金库签订一揽子合同, 只要担保金额在一定限额内, 协会对某一企业的担保就自动生效。正是依靠这一体系, 日本中小文化企业贷款通道被彻底打通, 融资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
面对文化产业发展难以获得贷款难的问题, 韩国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韩国电影业, 政府建立了融资辅导机制。该机制由信保基金、技术信用保证基金对具有较高风险的电影公司提供融资信用保证, 降低金融机构或政府基金的资金投入风险, 由金融机构和电影创业基金分别为电影公司提供抵押无息贷款和低利率融资贷款, 保证韩国电影业融资渠道的通畅。
与其他国家相比, 美国文化企业获得商业银行信贷则完全采取市场化方式, 如美国电影公司借助完工保证向银行贷款:电影公司向专门完工保险公司投保, 取得完工保险公司承保, 凭借承保契约在取得发行许可的情况下向银行申请贷款, 完工保险公司在整个担保顺利完成后, 获得电影总制作费的2%~6%佣金, 如果电影未能如期拍摄, 完工保险公司需承担预算增加额。
二、财团融资
财团融资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最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美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即得益于财团融资, 美国主要文化产业均有大型集团公司垄断经营。目前美国排名前五的传媒集团控制了全美文化传媒业9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这些垄断巨头实力强大、资本雄厚, 通过不断并购, 逐步发展成为业务遍及全球、横跨数个产业的全能信息产业集团。如沃特·迪斯尼集团, 拥有沃特·迪斯尼乐园、沃特·迪斯尼电视制作公司、沃特·迪斯尼制片集团、沃特·迪斯尼网络集团、美国广播公司、有线电视网等, 年度收入超过400亿美元;新闻集团拥有福克斯新闻网、福克斯广播电视公司、20世纪福克斯电影制片公司、福克斯有线电视网、IGM娱乐公司以及170多家报纸等, 年收入超过300亿美元。这些世界级文化产业巨头本身就是位列世界五百强的实业财团, 能够为旗下各子公司提供强大的资本支持。除了这些世界级垄断巨头外, 美国更多文化巨头还直接背靠老牌金融财团, 借助其财力维持运营并发展壮大。如美国第一个广播电视网———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等。这些财团通过各种形式控制了大量文化产业公司, 这些公司反过来依靠财团的资本支持, 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财团融资也是推动日本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 在日本产业机构调整的大背景下, 三井财团核心企业之一的SONY逐步将重心转向动漫、电子游戏、电影等创意文化产业。在电子游戏市场, 与微软、任天堂等三分天下;在动漫产业, 与SPE成立合资公司, 大量购买动漫影片、电视剧和动漫丛刊等, 成为重要玩家;在电影领域, 拥有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在唱片领域, 拥有与新闻集团的合资唱片公司, 占据世界唱片市场1/4的份额。与SONY类似, 第一劝业银行财团核心企业之一的伊藤忠商事, 也涉足文化产业。日本大型财团对文化产业的积极参与, 为文化产业带来了充足的资金, 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量重要影响。
三、企业赞助
目前商业赞助在很多发达国家已成为文化机构建设运营以及重大文化活动的重要融资方式之一, 而企业也在赞助文化机构及文化活动的过程中, 实现了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社会形象的目的, 获得了巨大的广告效应。
在法国, 企业赞助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 至今法国企业依然热衷于赞助公益性文化机构和大型文化活动。在对公益性文化机构的赞助中, 较为著名的有以下几个案例: (1) 万喜集团在2004—2008年间出资1 000万欧元, 修复凡尔赛宫镜子展览厅; (2) 法国电力公司参与修复巴黎荣军院大圆顶修复工程; (3) 2004年家乐福集团出资110万欧元, 为法国国有博物馆联合会购置130幅意大利画作等。在对大型文化活动的赞助中, 法国企业尤其是法国跨国公司对赞助法国参与国际性大型交流活动情有独钟。在2003—2005年的“中法文化年”交流活动中, 法国企业最低赞助额度为50万欧元, 赞助商为欧莱雅、路易·威登·轩尼诗集团、空中客车公司、维利亚水务公司等20余家法国顶级企业, 赞助总金额达到1 200万欧元, 创造了法国此类活动的企业赞助最高纪录, 其中主赞助商维利亚水务公司还独家赞助了“中法文化年”期间在中国举办的“法国建筑展”。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 著名企业安赛诺菲—安万特制药公司、拉法基公司、欧莱雅公司、苏伊士环能集团、米其林公司等参与赞助法国馆, 其中最大赞助商赛诺菲—安万特赞助金额达150万欧元, 而欧莱雅公司则是上海世博会和法国馆的双重赞助商。
在日本文化建设项目不是由政府包办, 而是进行市场化运作, 因此大型文化活动的举办一般都严重依赖企业赞助, 而日本一流大型企业则将赞助文化活动、支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 视为改善企业形象的重要举措。
四、公益性捐助
由于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的特殊性质, 特别是其具有很大的正面宣传性, 一直以来文化建设都是发达国家企业及个人捐助的热点之一。
在美国, 企业捐助和私人捐款是非营利性文化机构重要的资金来源, 其操作特点是:文化产业机构接受企业及个人捐助, 一般借助基金会进行。根据美国基金中心 (The Foundation Center) 对美国1 384家基金的分析, 美国文化艺术领域接受的公益性捐助占全社会公益性捐款的11%, 在十大受助领域中列第五位。各大公司、独立基金会及个人对非营利性文化机构的捐助数额远远高于各级政府的财政资助。在文化产业内部, 接受捐助最多的为博物馆和表演艺术, 分别占据私人对文化艺术产业总捐助额的37%和31%。
数据来源:The Foundation Center, 2011.Based on all grants of$10, 000 or more awarded by a sample of 1, 384 larger foundations representing approximately half of total giving by all U.S.foundations.Due to rounding, figures may not add up。
法国大型企业也借助基金会资助文化产业, 但与美国企业主要借助独立基金会的模式不同, (1) 法国企业一般借助隶属于本企业的公司基金资助文化产业, 企业基金会的法律权限相对有限, 不能接受公众捐款, 但根据2003年颁布的《阿雅贡法》, 可以接受企业内部员工的捐款。法国企业基金会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划, 明确捐助领域 (如埃尔夫石油公司面向音乐、造型艺术与文物保护, 法国电务公司重点捐助歌剧上等) , 组建和领导负责审核确定资助对象的“文化资助委员会”。
五、产业基金融资
由政府和民间共同出资, 设立产业发展基金, 是日韩两国十分重要的文化产业融资方式。
日本20世纪90年代就设立了首支文化产业基金“文化艺术振兴基金”, 主要用于支持各类文化艺术活动。资助对象包括艺术创造者或传播者的演出活动、以地方文化振兴为目的的文化团体推广活动和传播文化的活动等。资助活动每年一次, 申请人根据申请指南填写表格和相关报告, 完成后提交给基金。基金在确定资助项目时, 由运营委员会委托下设舞台艺术部、影像艺术部、地域文化和文化团体活动部、文化财产部以及这四大部下设的12个小部门进行评估审议, 审议结果报告给运营委员会, 最终由基金理事长签字确认并公布资助项目。除文化艺术振兴基金外, 日本政府主导的基金还包括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府部门联合发起成立的基金, 只是其募集的资金有限, 在投融资体制中不占主导地位。
韩国设立的专项基金包括: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 有力地支持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除这些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专项基金外, 韩国政府设立了大量官民合办、民间主导的“文化产业专项投资组合”, 由文化产业振兴院运作。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计划每年通过“投资组合”至少融资1 000亿韩元, 以扶持文化创作、营销、出口、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六、资本市场融资
(一) 股权融资
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健全, 为文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股权融资平台。在美国, 众多文化企业正是借助直接股权融资, 保证了企业经营的资金需求, 实现了企业的发展壮大。股权融资不仅是许多美国著名文化企业获取资本支持的渠道, 还是它们彼此之间以及与金融机构之间构筑紧密伙伴关系的重要手段。如美国第一家广播电视媒体——国家广播公司 (NBC) , 控股股东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而通用电气公司又是摩根财团的子公司, 它们之间又相互交叉持股, 形成了紧密的联盟关系。在文化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时, 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以购入股权的方式介入文化产业, 为美国文化产业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韩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也十分重视利用证券市场融资, 大量电影制作公司等文化企业在首尔的高斯达克市场上市, 为企业经营和发展融集资金。
(二) 债券融资
发达国家债券市场发达, 债券融资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融资方式之一。在美国, 债券市场规模庞大、品种繁多、交易活跃。债券融资无论在营利性文化企业还是在非营利性文化机构的发展中, 都具有重要意义。营利性文化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获取资金的方式是发行企业债券, 如在迪斯尼并购美国广播公司的案例中, 迪斯尼公司除通过股权融资获取资金外, 为平衡财务机构, 还通过债券融资获取了93.7亿美元的长期债务资金。而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则以国债的方式从债券市场获取资金, 如在旧金山图书馆的建设中, 就依靠城市债券融资的方式获取了1.03亿美元的资金, 占总建设经费的82.4%。在日本动漫产业发展中, 日本动漫公司也广泛借助债券融资获取资金, 其主要形式是以动漫公司资产作抵押, 由投资银行向社会发行债券。
(三) 证券基金
文化产业具有投资收益高、与宏观经济及股市的关联度小等优点, 深受证券基金特别是私募基金的青睐。在美日等发达国家, 专注于文化产业的证券基金已经十分普遍。
在美国, 华尔街的私募基金以电影投资基金的方式广泛参与电影投资。一般由私募基金以高收益债、低收益债和优先股等不同种类的金融产品吸引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 一般由商业银行投资主要债券, 机构投资者以500万或1 000万美元为单位投资高风险债券。具体融资方式有以下四种: (1) 股权融资, 融资时间通常在五至七年之间, 片商一般会和投资方协议在特定的时期内回购融资方的股份, 既保全影片版权的完整, 又保证投资方良好的退出通道。 (2) 夹层融资, 一般采取次级贷款的形式, 也可采取可转换票据或优先股的形式, 期限一般为几个月。投资方要求制片商找一个权威性的销售代理商, 评估未完工影片可能的未来收入, 核定贷款额度, 同时有专门的保险公司承保, 为银行提供完工保证, 制作公司将制作费的2%~6%支付给保险公司。 (3) 优先级债务贷款, 制片商把地区发行权卖给指定地区发行商时得到“保底发行金”。 (4) 发行3A级债券, 一般由投资银行以影片的DVD销售收入和票房收入为基础资产, 向投资者发行证券化产品。
在日本, 不仅私募基金积极参与文化产业投资, 公募基金也不错过投资文化产业的机会。例如, 由日本数字内容信托公司 (JDC) 与网络券商联合推出的“新人明星写真基金”, 投资对象是演艺界新星, 每名新星投资额500万日元, 用于制作写真集和DVD。资金的募集对象是个人投资者, 每手5万日元, 收益由相关产品销售决定。
(四) 知识产权证券化
知识产权证券化就是将知识产权未来将要产生的收益证券化, 具体操作方式是建立一组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组合, 发行由该资产组合未来预期现金流支持的证券产品。
在日本, 知识产权证券在解决拥有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具体做法是:由政府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公司, 将知识产权交给该公司经营。该公司以证券的形式将知识产权投入市场, 以收取的专利使用费作为发行证券的原始资本, 将证券化的部分盈利返还给知识产权拥有者。在电影业为“特许权证券化”即允许内容产品独立上市、公开交易。如预售“放映权”, 投资者购买“放映权”, 等该片出售完成并收回成本后再进行利润分配, 投资周期一般为二三年, 年收益率一般为10%。
(五) 信托融资
在发达国家, 信托也是文化产业的融资方式之一, 一般由政府主导设立, 投资人享受一定税收优惠等。法国在电影领域设立“影视产业金融信托公司” (SOFICA) , 面向普通个人或公司筹集资金, 投资电影制作。SOFICA一般采用优惠税制的方式来鼓励个人或公司对电影及视听产业进行投资, 私人认购SOFICA可以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享受最高减免个人收入的25%, 最高金额18 290欧元的优惠。个人或公司在投资投资此信托产品时, 通过与SOFICA合作的银行来完成。SOFICA投资方式有两类:认购电影公司股份和投资某一部电影制作 (最高限额是该电影制作费的49%) 。投资的决策权和资金的调配权由属于SOFICA的股份有限公司来掌握, 投资者无权干涉。SOFICA根据电影发行成绩参与分红的, 收回投资并取得收益, 平均收益率为6.7%。据CNC的统计, SOFICA自成立以来年度投资额稳步增长, 2011年为6 307万欧元, 占法国当年电影总投资额的3%。
七、风险投资
早在20世纪90年代, 风险投资已经被世界各主要文化强国作为文化产业融资的工具之一。
在英国, 政府将风险投资引入文化产业, 以解决初创期小型文化企业面临的资金匮乏问题。英国政府借助的工具主要有两个:第一, 创意卓越基金, 向规模小、筹集资金困难, 但具有活力、能力和发展前途的创意公司提供创业资本, 单个公司最高额度为13万英镑, 采取股权投资方式, 不需要任何担保或者抵押, 但参与创意公司分红;第二, 地区创业资本基金, 适用于英格兰地区, 支持对象是年营业额不超过150万英镑且已经显示成长潜力的中小型公司, 基金总额为5 350万英镑, 单个企业风险资本融资最高额度为50万英镑, 基金由经验丰富的创意资本专业人士负责管理, 严格按照商业原则进行运作, 务必要求得到商业回报。
在美国, 风险投资参与文化产业投资的方式是将投资组合理论应用到文化产业投资领域。如电影业中, 一个投资组合通常包括20~25部风格不同的电影, 极大地降低了投资人的风险, 高额的投资回报也吸引着大量的社会资金跟进投入, 目前其主要投资者是养老基金和社保基金等大型机构。
在韩国, 风险投资参与文化产业投资的形式是网络融资, 企业从网民手中筹集资金, 投资电影制作, 根据影片的盈利情况回报投资者。为规避风险, 网民一般都要求电影公司在网上公布剧本和发行计划, 以供参考。为保证它的健康稳定发展, 2001年韩国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对网民基金的运作进行监督。
八、彩票基金投入
彩票具有开发和运营简单的优点, 利用彩票为文化产业融资, 有助于缓解政府文化投入的不足。
在英国, 彩票业的主管部门是文化新闻体育部, 负责彩票业的法律政策制定、彩票经营者的选择以及彩票收入的分配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彩票的经营通过招标竞争, 由私营公司运作, 经营合同期是七年, 期满后重新招标。彩票收入的28%列入公益事业费用, 而费用的支配由政府拨款的方式分配到全国11个地区的文化行业和文化公益事业主管部门。在公益事业费用的分配中, 文化领域的艺术、文化遗产和体育各占20%, (1) 按照英国文化新闻媒体部的最新估计, 文化领域每年从彩票发行获得的资金将达到9亿英镑。截至2012年8月, 英国国家彩票销售总额超过880亿英镑, 公益事业获得彩票资金总额超过280亿英镑, (2) 粗略估计, 文化领域从彩票发行获得的资金超过130亿英镑。近年来, 国家彩票公益基金赞助文化公益事业的著名案例包括盖茨海德多功能音乐中心建设和伦敦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改建等大型项目。在盖茨海德多功能音乐中心建设中, 国家彩票公益基金的资助金额达4 700万英镑;而在伦敦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改建工程中, 赞助金额达到5 620亿英镑, 超过总改建费用的40%。在伦敦奥运会中, 英国国家彩票发行公司赞助本国选手1.58亿英镑, 占英国选手总投入的60%。
在日本, 彩票公益基金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资金来源。日本彩票发行收入的分配中, 各地方自治体的收益约为41.2%, 这些资金有很大部分用于支持地方艺术、体育、公益文化机构等文化事业的发展。
九、引入外资
发达国家不仅运用多种手段在国内为文化产业发展筹集资金, 还十分重视引进国外资金支持本国文化产业发展, 以弥补国内资本的不足。
在美国, 文化产业对外国资本的依赖非常严重, 在很多产业内部, 外国资本已经占据绝对领导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说, 正是外国资本和企业造就了美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壮大, 在影视领域更是如此。如在电影领域, 好莱坞主流的六大电影制片公司中,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由日本索尼公司控股, 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由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控制;在流行音乐产业部门日本索尼、荷兰宝丽金、德国BMG、英国Thorn-EMI公司几乎控制了整个美国音乐市场。如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即是美国公司与外国伙伴展开项目合作的典范。
在法国电影制作领域, 外国资金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外国资金投资法国电影高峰期的2002年, 外资占法国电影制作总费用的14.9%, 经历2004—2008年的短暂低迷后, 外国资金在法国电影制作中所占比例有逐步回升的趋势, 2011年为10.5%, 合资影片占法国影片产量的1/3左右。
数据来源:bilan 2011 du CNC.http://www.cnc.fr/web/fr/bilans/-/ressources/1830517。
日本和韩国对引进外资促进本国文化产业发展也十分重视。动漫领域, 日本伊藤忠商事会社出面, 引进美国文化产业巨头——时代华纳公司资本, 在两者合资的动漫基金中, 时代华纳公司投资7.5亿日元。此外, 东京地方政府也与美国迪斯尼公司合作, 促成了迪斯尼公司分别于1983年和2001年投资建设了东京迪斯尼乐园和东京海上迪斯尼乐园项目。
摘要:美国、英国、法国以及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 在文化建设方面实施和运行的信贷和财团融资、企业和公益性捐助、产业基金、彩票基金、外资引入、风险投资以及各种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化投入手段和运行机制, 对于促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方针具有十分明显的效益。系统分析和研究发达国家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问题, 将可为中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投入机制改革和完善以及高效运行提供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关键词:发达国家,文化建设,多元化投入
参考文献
[1]Sinclair, Andrew.Arts and cultures:The history of the 50 years of the A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M].Sinclair Stevenson.London.
[2]Budge (t 1996-2012) du ministère de la Culture et de la Communication[R].http://www.culturecommunication.gouv.fr.
[3]Des administrations locales des rapports statistiques culturelles 2006[R].http://www.culturecommunication.gouv.fr.
[4]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本文化产业について報告を受けている.平成15年[R].http://www.jetro.go.jp.
[5]中村伊知哉.日本型コンテンッ政策に関する考察[R].http://www.jetro.go.jp.
[6]邹广文, 徐庆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220-221.
[7]杜晓燕.美国财政政策对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支持分析[J].财政监督, 2011, (12) :72-73.
[8]国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简析[EB/OL].中国文化产业网, 2009-07-23.
[9]安宇, 沈山.日本和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 (4) :114-117.
关键词:创新德育工作;德育教学规范化;德育教学全面化
多年来,大椅山小学一直以德育教育为首,创建良好的德育工作体制,构建健康的育人环境,是我校矢志不移的办学宗旨。不断创新德育工作形式,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提升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以品德课教学为主渠道,开创学科渗透育人之方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道出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就是教育学生学到真理,做真诚的人。实现这一目标靠德育教育,我校把德育教育贯穿全部学科教学之中,做到全程育人。
1、德育教学课程化、规范化。
充分发挥《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学科主渠道教学作用,同语、数、外等学科同等对待,利用品德课进行有计划的课时教学工作。要求任课教师做到四有:有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课时计划(教案),有教学反思,有教学工作总结。经常开展品德课的教学展示课、汇报课等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评课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品德课的教学。
2、德育教育全员化、全面化。
坚持贯彻小科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原则。学校政教处明确要求,各小科教学要有德育渗透计划,每节课的小科教学一定要结合教材特点,真对学生进行一、二点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设计。教务处在检查任课教师的教案时,把德育渗透作为一项硬性指标来检查。这样一如既往的抓下去,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真正的做到全学科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覆盖教学领域。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开创全方位育人环境。
育人无疆,处处课堂是我们创新德育教学的新理念——环境育人。近年来,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花心思、下功夫、肯投资,校园文化阵地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投资1.8万元,购买led电子屏一个,放在一楼大厅正面,每天滚动展示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出资2.7万元,新建白钢文化长廊20米,五大板块。展示吉林好人,最美教师——刘会田的事迹,展示身边好人—最美教师、最美少年等事迹。在学校的围墙上镌刻古典精美诗词、劝学、论语等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局。教学楼一楼走廊墙壁上镶嵌着十块从小养成好习惯宣传画,二楼走廊墙壁上镶着十幅中华美德宣传画,三樓走廊墙壁镶着十幅少年励志宣传画,四楼走廊墙壁上镶着十幅中外美德好少年的宣传画。只要是在我们的校园里,随处都是育人的宣传阵地,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落。例如楼道台阶的立面、墙壁上,还是假山、美化区、绿化区、校园甬路上……只要你放眼望去,映入您眼帘的都是中华美德佳句,使人感动,让人励志,催人奋进。
三、以开展德育活动为引擎,开创多角度育人体质机制。
少先队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德育工作的新引擎。我们抓住少先队大队活动这一有利契机,把少先队工作向纵深层次、多角度开展。比如三月份学雷锋月,开展向雷锋学习主题队会,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唤起少年儿童乐于做好事,勇于做好事的美好意愿。再如四月份的清明节,通过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让学生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养成锐意进取、艰苦朴素生活作风。利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主题队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爱人民、爱家的家国情怀。此外我校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开学典礼、艺术节等活动,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做到周周、事事有讲德育,渗透德育于全部活动之中。
四、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开创全员育人新模式。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今天我们党站在新时期、新起点、新征程的高度,提出“立德树人”,这给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肩负的使命任重道远。我校坚持“立德树人”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1、“立德树人”师表是核心,教师应率先垂范。小学教师是启蒙教育,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的直接影响少年儿童,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打下深刻的烙印。小学生善于模仿,照抄照做,因此要求我校教师言语文明,行为规范,一定要遵守各项纪律、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树师表形象,创行业新风”活动,涌现出一批师德楷模。如:吉林好人,最美教师——刘会田,省师德标兵一人,市师德标兵5人,辉南好人2人。
2、“立德树人”爱生是灵魂,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说明爱是教育的灵魂和法宝。学校要求教师要像爱惜自己的眼睛、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你的学生,从而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才能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实现最高层次的教育目的。
3、“立德树人”包容是前提和保障,教师要爱学生的一切。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说是小学生。哪有不犯错误的学生,哪有没缺点的孩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包容、理解学生,允许他们犯错误,这也是一种爱。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积极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和圆梦,实现人生理想,助推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五、以构建“三位一体”育人网络为保障,开创立体式育人格局。
关键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行政机关在社会纠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我国行政诉讼法自实施以来, 行政纠纷案件在数量上不断增加, 而实际通过诉讼途径来解决纠纷的少之又少。而同样被寄予厚望的行政复议制度, 在立法之初所想象的优点也未能发挥。可以说, 同日益增加的纠纷相比, 现行纠纷解决机制很不完善, 各种制度的缺陷明显。为了有效解决多元化的纠纷, 缓解社会矛盾, 学者们纷纷提出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试图使各种纠纷解决制度在自身领域完善的前提下, 相互之间形成完美配合, 公平、有效、及时的解决各种纠纷。
一、当前我国纠纷的特点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 进入改革的关键时期, 我国的社会纠纷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 纠纷类型和主体的多元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急剧增长, 相关的制度配套措施的建设难以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 许多新的领域内的利益调整机制和权益保护机制没有及时建立和完善起来, 从而导致这些领域内纠纷的产生, 纠纷的类型则产生多元化的趋势。[1]许多情况下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是多方面的, 甚至会涉及到行政机关本身。形形色色的利益主体在利益受到影响而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时, 纵向或横向之间的纠纷随之产生, 他们各自也成为多元化的纠纷主体。
(二) 纠纷主体数量的群体性
随着社会整体结构的变化, 不同利益阶层也随之分化, 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不断增加。每一次的改革都涉及到不同的群体, 若这批群体的利益得不到很好的调整, 就会引发一些纠纷, 容易形成群体性的纠纷。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也容易导致群体性纠纷的出现。
(三) 行政纠纷的特殊性
社会纠纷总的来说, 可分为刑事纠纷、民事纠纷和行政纠纷。行政纠纷是可以说是中国最为敏感的一种纠纷。“行政纠纷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国家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发生的有关行政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争执。”由于有政府公权力的介入, 各种纠纷解决机制就更加难以发挥其作用。
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
社会纠纷呈多元化趋势, 如果仅仅靠单一化的解决方式的话, 是不现实的, 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之所以需要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是因为有其内在的价值:
(一) 满足社会主体对纠纷解决方式需求的多元化
当前的社会纠纷中, 利益主体呈多元化, 多元化的主体有着不同的文化程度和认知能力, 他们对纠纷解决方式往往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偏好。单一的解决方法不可能满足其需求。而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恰好满足了社会百态的需求。
(二) 有利于增加纠纷解决的效率
目前, 我国各项纠纷解决方法难以做到协调一致, 在很大程度上都“各自为政”, 各自的功能发挥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公正与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瑕疵。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一致, 深层次的形成统筹安排的整体设定。
(三) 维持社会的稳定, 增加和谐因素
我国现行的各种纠纷解决方式又难以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激烈的冲突和突发性群众性事件, 激烈的社会纠纷能否很好的解决, 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2]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 通过公平有效的处理社会纠纷, 可以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 收获良好的司法效果, 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我国行政机关解决纠纷多元化机制的构建
(一) 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中的调解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 不适用调解。”这项规定的理论基础就是行政机关无权处分公权力。然而, 学界已经基本达成一致, 在未来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过程中, 应当引入调解机制。[3]行政诉讼法的这一规定, 已经不适合当今的社会。在法院的审判工作中, 法院往往采用居中协调的方法, 促成原被告达成和解, 原告以撤诉的方式结束诉讼。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诉讼中调解。在诉讼中调解结案的做法以被社会广泛接受的情况下, 法律仍予以否认, 则难免会与社会脱节。并且, 调解制度在我国的诉讼文化中一直拥有着广大的市场。因此, 引入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诉讼中调解制度, 能够促进纠纷的顺利高效的解决, 增加结案中的和谐安定因素, 更能推进诉讼制度的健全发展。
(二) 行政诉讼中的和解
和解制度注重当事人的意愿, 最能体现符合市场经济下的“意思自治原则”, 在民事诉讼中较为发达。行政诉讼中的和解如同调解一样, 受到理论基础的限制, 在我国行政诉讼法上也没有具体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却大量存在, 纠纷双方达成案外和解, 原告撤诉的案例比比皆是。诉讼中的和解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英、美、法、德等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 可见西方国家对其的支持。[3]从实践的角度来看, 我国有必要对此加以引入。在制度设计上, 可以参照民事诉讼中的规定, 再此之外增加一些公法色彩, 维护司法的权威性。
(三) 行政性ADR
ADR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由于其尊重意思自治、快捷低廉、以利益为中心、对抗性低的特点, 在纠纷解决领域备受关注, 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美国是最早确立的国家, 随后在世界推广开来, 英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纷纷效仿, 建立了一系列制度, 取得不错的效果。依据纠纷解决主体的不同, 可将其分为三种:一是司法性ADR;二是民间性ADR;三是行政性ADR。行政性ADR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或者准行政机关所设的专门纠纷解决机构。ADR在解决行政纠纷过程中, 强调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和相对人, 以相互的利益为基础, 协商着解决纠纷, 达到双方都满意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滕亚为.试析当前纠纷的特点与完善纠纷解决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 2010 (1) :71.
[2]汪庆华, 应星.中国基层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经验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2010:252.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一直保持在各相对较高的水平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毕业生开始通过创业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就业压力。但是,现阶段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非常低,绝大部分创业的毕业生不得不接受创业失败的事实。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没有健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机制,没有适合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
二、增强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向导作用
目前社会中并没有建立能够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资助系统,导致各行业内的企业不能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创业中来。所以,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向导作用,建立对大学生创业有利的社会环境,实现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保障。
1. 建立对大学生创业有利的社会环境
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保障,和谐的社会环境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我国具有丰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人们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都是自古以来优秀的道德品质。然而,一些提倡中庸以及安于现状的保守观念也同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甚至影响到大学生对于就业的选择问题。因此,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创业十分重要。在社会环境的建设中,要通过对平台的宣传为大学生灌输创新创业意识,同时对创业成功的典型进行重点宣传,树立先进创业典型的榜样作用,指导大学毕业生积极的参与大学生创业以及创业教育。此外,还要建立提倡竞争机制,不惧怕创业失败的创业环境。竞争是发展的动力,只有在竞争过程中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断的进行改进,实现真正的进步,而面对失败毫不畏惧的精神更是一个走向成熟的标志。只有实现了以上几点,才能为大学生建立一个具有创新精神、提倡竞争、不惧失败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
2. 发挥民间创业教育组织的作用,指导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需要来自社会的有力支持,发挥民间创业教育组织的作用。民间创业教育组织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业信息,开发与高校间的创业教育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质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机会。还能够开展与创业教育相关的研究,设计创业教育教材,对大学生创业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的民间创业教育组织还没有达到先进的水平,有些功能的实现还不够完全。因此,民间创业教育组织必须从社会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大对自身不足之处的重视程度,积极的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合理的改进,提高自身的创业指导能力,并加强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合作,在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提高学校创业教育水平,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1. 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体系
大多数的高校没有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的船业教育体系,只是通过教学部门和学生就业部门组织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导致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合理的协调机制。高校的创业教育不但要为大学生传授创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还组织师资进行创业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所以,高校必须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体系,体系的健全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成立负责学校创业教育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并实施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政策以及改善措施。第二,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的管理和组织,对学校创业教育的实施进行指导和监督。第三,以学生会等学生组织为依托,开展多样化的活动,鼓励学生建立创业团队,进行创业的实践工作。
2. 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保证船业教育质量的最关键因素,然而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在这方面的师资力量都很有限。在当前的高校创业教育中,教授创业课程的教师通常都是没有过实际创业经验的教师,不能在圆满完成创业教育的教学任务。想要切实的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优先选择有实践创业经验的教师,建立水平较高的教师团队。第二,经常性的组织创业教师参加创业教师培训班,加强他们对当前社会创业形势的理解,学习先进的创业教育方式。同时鼓励创业教师去创业企业中任职,增加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经验。第三,加强创业教师团队的多元化建设,聘请一些拥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人员,以创业导师的形式键入到创业教师团队中,弥补其他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水平。
3.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实现教学内容多样化
在高校的创业教育中,教学课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基本环节,能够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培养。高校的创业教学课程设置中经常会出现设置相对单调的情况,没有形成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无法开展针对性很强的教学。因此,高校必须丰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建立起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对现有创业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创业教育水平,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供可靠的保障机制。
四、结束语
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最有效途径,如何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是社会和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社会和学校必须共同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在保障机制的构建中,社会必须要为大学生建立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高校则必须要通过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体系,提高教育师资力量以及完善教育课程设置,实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摘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要得社会及学校的大力支持,社会需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利的条件以及和谐的社会环境,从根本上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的支持。高校应该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创业教育,发挥其教育主体的作用,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师资力量,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机制。本文将从社会和学校两方面入手,研究如何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工作,建立多元化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多元化
参考文献
[1]林飞,郭亮.地方普通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03-106.
[2]徐小洲,李志永.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制度与政策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0,(11):12-18.
[3]陈文娟,姚冠新,任泽中.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2,(2):44-45.
一、财政科技投入的特点及科技工作状况
唐山市财政科技投入的绝对量逐年增加, 由2000年的9110万元增至2005年的18986万元, 累计投入78390万元, 年均增长16.12%;科技投入的逐年增加对保证唐山市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也成为唐山市经济长足发展的驱动力, 表明唐山市自主创新意识加强, 科技原创力提升, 在培育经济增长点.和抢占科技制高点方面具有很大潜力。主要表现在:
1、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 高新技术产品25项, 预计年内实现高新技术产值68.71亿元, 完成工业增加值21.75亿元。以项目为载体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新材料“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建设唐山民营科技特色产业基地, 组织民营科技企业实施技术创新项目6 3项。
2、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研发机构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9个、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 9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农业产业研发中心、7家民间研发机构。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700项, 专利授权450项, 分别比上年增长16.5%和38.0%。市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6.0%。
3、科技创新成果亮点频现。
全市共取得科研成果128项, 其中国际先进水平15项, 国内领先水平91项, 国内先进22项, 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28项。采矿塌陷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轨道车辆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及财务物流一体化集成等6个项目被国家列入“863”计划项目, 开创了唐山市独立承担国家“8 6 3”计划的先河。
4、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规律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数量明显增多。全市技术贸易机构达495家, 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 全市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到1240家。
二、问题分析及创新建议
虽然唐山市科技工作有了新的进步, 但从唐山市整个现状来看, 一方面, 企业对科技投入仍显不足;另一方面, 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够大。应如何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 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对此, 我们认为, 需要进一步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进一步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和机制,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继续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结合重点产业, 引进大院大所;继续在重点企业中扶持建立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同大学科研院所开展广泛的产学研科技合作;充分重视和发挥本地大学和研究院所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建立大学、研究院所与企业产学研结合的高效协调机制, 开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继续支持一批基础研究项目之外, 着重支持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 并引导有条件的重点实验室发展行业的技术创新中心。同时, 要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提高科研成果和各种专利成果的转化率, 加大扶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1、现代化离不开创新, 而创新则离不开制度保障。唐山市自主创新水平要提高, 必须要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上有更大作为。
首先要建立企业研发投入体系, 确立企业成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主体。
其次要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 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科技项目实施机制, 优先支持企业承担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再次创新需要政策支持。建立和完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 政府采购时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 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加强科技创新基础与公共服务载体建设,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整合高校、企业和民间三个层面的科技资源,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衔接的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基础、科技人才支撑、科技合作、科技政策、科技发展与公共服务”五个平台, 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切实增强科技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3、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 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在钢铁、能源、建材、机械、化工、陶瓷、纺织、造纸、电子等传统产业领域中, 重点推广信息化等技术的应用, 加强对传统产业中的共性技术难题面向社会招标, 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4、人才方面的差距, 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一大劣势。不可否认, 唐山市著名科研院所较少, 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足, 缺少人才聚集的平台。需探索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通过建立重大专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杰出人才基金等, 培养高层次人才。就像自主创新一样,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非一日之功, 唐山应立足实际, 创造宽松环境, 培育人才, 留住人才, 用好人才。
5、扶持高新技术重点领域, 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坚持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 继续重点加强结构与振动、无机非金属材料、机电一体化、新药基础研究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发展。重点实施一批高新技术项目, 加强技术集成, 着重组织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科技攻关招标。
6、继续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高新技术领域。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建设, 大力支持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 重点放在提高创新能力、聚集高科技人才, 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唐山市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
7、继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加强社会领域的技术研究开发。在继续扶持发展民营农业科技机构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实施一批农业高新技术项目为载体,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围绕农业增收、农民增收, 在种植、林特、渔业畜禽、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五大领域, 重点对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共性、关键技术进行攻关, 并对部分重大项目实行面向全国招标。
8、围绕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在卫生、交通、安全、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 组织实施重大、共性及关键技术攻关, 加强环境污染控制和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和特色学科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9、依法兴科, 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继续坚持和完善县 (市) 、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 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加强科普和科技宣传, 广泛宣传并认真贯彻执行《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等科技进步的法律法规, 逐步把科技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完善科技政策, 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提高科技统筹管理水平, 加强企业科技投入, 建立持续稳定增长的科技投入机制, 加快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转化。
10、创新离不开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要破除求全责备, 急功近利, 不能失败的旧观念, 树立宽容失败, 鼓励冒尖的新观念。
总之, “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气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促进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才能实现由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的根本性跨越。”
参考文献
[1]、唐山市科委.唐山市科技统计资料.2000-2006
[2]、唐山市统计局.唐山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6
[3]、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唐山市政府.唐山经济.06.1-07.6
[5]、卢世仁.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促发展.安徽科技.06.3
[6]、江国钧, 牟发兵.湖北财政科技投入模式研究.湖北社会科学.03.12
【构建林业多元投入机制的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构建公安激励机制的思考范文05-28
构建新形势下民政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思考11-03
多元互动立体化课堂的构建12-08
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构建11-11
企业质量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及应用10-02
浅析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的构建12-18
浅谈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的构建10-30
为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机制07-16
对构建新型农村消防体系的思考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