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体操教学反思(通用11篇)
和乐趣。在准备部分里我主要采用激发兴趣导入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我的课堂升温,具体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分级进行趣味游戏,并以此达到热身的目的。因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是比较 “稚嫩”、孩子气还很重,适当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本部分教学时我没有直接教广播操,而是把广播体操中所含有的基本动作进行分解示范、练习,因为《舞动青春》这套广播体操是以基本体操为主线,既有上、下肢运动。又有腰部、跳跃运动。我先教基本的手部动作如两手侧(前)平举、上举、斜上(下)举,腿部动作有弓步、半蹲、跑步等。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动作后,再学习每一节就能根据教师的提示及示范,正确做出相应的动作,并且觉得简单易学了。教广播体操时,正确优美的示范是不可缺少的,但教师一味的讲解示范。不仅透支教师体力、精力,学生学得也辛苦,没有情趣,如果在教的过程中善于捕捉那几个协调性好、接受力强的同学做小助手、小教师,效果就不一样了。所以除了尽量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外,我依然采用了传统的完整示范、分解示范、讲解教学、完整教学的模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分的强调“教”,而是“教”与“学”并重。在动作传授完以后,我充分利用小助手、小老师的功能,让同学之间分组练习、讨论,互相纠错,以此培养学生自评、互评的能力,并让动作完成好的学生进行示范、领着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能力。我发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示范、练习、纠错,是那么的和谐、轻松,这就是一带十、十带百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利用学生相互攀比的心理,让她们分组比赛,看哪组同学做的规范。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我全程指导及时发现错误动作,在错误动作未成型之前就把它纠正过来。现在电子工具十分完美,我利用录音机减少口令,即保护了嗓子,又培养学生的乐感,关键时候,还拿来相机给学生拍录,学生不愿看到自己的丑行,就会努力的做好每一个动作,当看到自己的形象时,学生就会进行反思,争取做得更好。结束部分比较简单,除了一些课堂的常规,让学生总结点评一下这节课的收获,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学生,给学生布置好课下作业,回家后照着镜子做,自己欣赏一下个人“优美的姿态”,再上课让学生表演时,大部分同学的动作到位,效
果不错。广播操的教学内容基本完成,回首教学过程,我觉得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在教同学们的同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的甜蜜,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放飞理想广播操教学反思
体育组 孙占河
每年的新学期,我们往往有广播体操的学习。教操的过程,对于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全辛苦的过程,其中滋味,“酸、甜、苦、辣”自不用说。但在教学中,我们也看到,很多体育老师为了赶进度,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常规管理和要求,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练习和兴趣的培养,枯燥的练习使得学生在开学之初就对体育课产生畏惧感和厌恶感。因此,我们在教操的过程中要注意巧妙结合其他练习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身心愉悦,全面发展。
由于学生的广播体操质量好坏,从一方面能反映出学生的精神面貌,因此在广播操的教学上,教师必须认真规范,动作到位,路线清晰,基于这套操动作变换复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教,学生要认真学,因此我对易于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并根据以往教授广播操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1.学习广播体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枯燥无味的事情,所以老师要采取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不要把学习当成负担。例如,根据学生喜欢街舞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把广播操的动作和街舞的动作加以对比。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课前常规,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对体育委员的培训。结合集合、整队,原地转法等原地队列练习,一方面提高体育委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另外也有助于消除其他同学在小学时形成的不良习惯,达到标准统一。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着装要求,使学生的运动卫生习惯符合体育课常规要求。教师、体育委员、在这个过程中做到配合默契,有利于以后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2.在动作示范中,采用不同的示范面,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等多方位的示范使学生从各个角度都能看清动作姿势及动作路线,同时,教师的首次动作示范相当重要,因为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相当关键的。正确到位的完整动作示范能起到良好的效果。3.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分解动作示范及慢动作的动作示范,这样能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动作路线及动作过程,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记忆印象,为学习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采用集体教学和小组帮助相结合,在集体反复练习基础上采取小组帮助的教学方法,让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帮助接受能力弱的学生,互帮互学,这样就能使学生相互促进掌握动作技术,老师则对各小组进行纠正指导。在教操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广播操的教学特点,来培养优秀学生的示范和组织能力,加强同伴间以及小组内的相互合作能力。每一节或一个阶段的动作传授完毕后,就可以让小组长来带领大家共同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互助互学能力的提高。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减少老师过多的示范和讲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同学间的相互纠正与协作,加强对体育骨干的培养和使用。
4.学习信心是关键,没有信心是什么也做不成的,加强对学生信心的培养,表扬和鼓励相结合,采用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做广播体操的质量好坏, 能反映出学生的精神面貌, 因此在广播操的教学上, 教师必须认真规范、动作到位、路线清晰。基于这套武术健身操动作变换复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教, 学生要认真学。因此, 对易于出现问题的地方, 我根据以往教授广播操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1. 学习广播体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枯燥无味的事情, 所以老师要采取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想方设法地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不要把学习当成负担。例如, 根据学生喜欢武术的特点,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广播操的动作和武术的动作加以对比。在教学中, 注意抓好学生的课前常规, 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加强对体育委员的培训。结合集合、整队、原地转法等原地队列练习, 一方面提高体育委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另外也有助于消除其他同学在小学时形成的不良习惯, 达到标准统一。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着装要求, 使学生的运动卫生习惯符合体育课的常规要求。教师、体育委员, 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配合默契, 有利于以后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2. 在动作示范教学中, 首先要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大屏幕上观看武术健身操的全套动作, 对整套操有一个整体认识, 然后再看分解动作, 引起学生的兴趣。再由老师进行分解示范教学, 采用不同的示范面、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等, 多方位的示范使学生从各个角度都能看清动作姿势及动作路线。同时, 教师的首次动作示范相当重要, 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相当关键的。准确到位的完整动作示范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3. 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分解动作示范及慢动作的动作示范, 这样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动作路线及动作过程, 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记忆印象, 为学习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采用集体教学和小组帮助相结合, 在集体反复练习的基础上采取小组帮助的教学方法, 让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帮助接受能力慢的学生, 互帮互学, 这样就能使学生相互促进, 掌握动作技术, 老师则对各小组进行纠正指导。在教操的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广播操的教学特点, 培养优秀学生的示范和组织能力, 加强同伴间以及小组内的相互合作能力。每一节或一个阶段的动作传授完毕后, 就可以让小组长带领大家共同练习, 以此来提高学生互助互学的能力,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然后进行小组比赛, 激发学生学好每一节健身操的热情, 从而提高体操教学的质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121-01
在学校体育课上,广播体操是一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常规项目。当前我国推行的第九套广播体操,在保持传统广播体操特点的同时,引入了武术、踢毽、游泳、保龄球及现代舞等时尚运动的基本动作,突出了“健康、欢乐、时代”的风格。第九套广播体操对锻炼者产生中等强度的运动刺激,对提高机体各关节的灵敏性,增强大肌肉群力量,促进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精神传导系统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笔者经过观察了解到,校园中由于广播体操的教学方法不合理,导致广播体操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象比比皆是。对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提出四种广播体操教学方法,即带领示范引入门、循环练习促记忆、音乐律动提兴趣、比赛竞争激斗志,力求提高广播体操教学的效率,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带领示范引入门
这里的“带领示范”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其一是体育教师给学生做示范引领;其次是通过多媒体视频来进行引导示范;第三个方面是通过学生,即“小老师”的形式来示范相关动作。首先,体育教师的示范引领是三个方面中的重中之重,教师正确而优美的示范是教好广播体操的前提。在示范前,教师要充分做好相关工作,熟悉广播操的动作要领。示范中,教师要熟练做好“镜面示范”,直接以表演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广播体操的动作,让学生对广播体操形成完整生动的动作印象,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巧用视频等相关手段进行示范也是重要的辅助方式。教师通过播放广播体操视频,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不仅缓解了由教师示范带来的枯燥感和乏味感,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最后,学生的示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示范引导方式。广播体操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教师可以让动作完成得较规范的学生来担任“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练习广播体操,一方面,学生通过领操得到更好的锻炼;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竞选“小老师”激励自身积极学好广播体操。
二、循环练习促记忆
有句古话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广播体操也是同样的道理。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刚刚记忆完毕之后,人的记忆量能够达到100%,而在20分钟后,只能保留58.2%,一个小时后,则只剩下44.2%,8~9小时后遗留35.8%,1天后残留33.7%,2天后还有27.8%,6天后则只剩下21.1%。这条曲线告诉我们,人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因此,在学完一节广播体操之后,教师要每天引导学生加强练习,就是为了降低遗忘的速度,而在练习下一节体操时同时循环练习前面学过的广播体操,也是遵循了记忆遗忘曲线的规律。第九套广播体操包括九大节,教师可采取分节、分段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循环练习,比如第一周的教学重点是练习第一节“伸展运动”,那么,本周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把这一套动作练熟、做到位。到了第二周准备教学第二节“扩胸运动”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复习上一节的内容,再把这节课的内容叠加在一起进行练习、记忆。到了第三周则把前两周的内容放在一起练习、记忆。以此类推,以后的每一节课都采用同样的方法,直至整套广播体操全部教完。这样坚持循环反复练习,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会广播体操。
三、比赛竞争激斗志
常言道:“有竞争才能有活力,有竞争才能有发展。”广播体操教学同样需要利用比赛竞争机制激起学生的斗志,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会广播体操。广播体操比赛可以从两个阶段来进行。在广播体操的初学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个体之间相互比赛,即教师在学生中评选出动作、体态方面表现得较为优秀的个人,让他们来给其他学生做示范,或者给予表扬,从而激发其他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在广播体操教学的后期阶段,也就是学生基本掌握了整套操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团队比赛。比如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其他没有参赛的小组成员共同评分,看看哪个组的动作更加规范、到位,最后由教师给出公平、公正的评价。这样的竞赛方式不仅能够激起学生们练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练习体操动作,而且学生们能够在观看、评价其他小组做操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问题,以便自己在做练习时发扬优点、规避缺点。学生通过广播体操练习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了竞争意识。
有学者说过:“音乐有声无形,通过声音的变换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体操有形无声,通过形体的变换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教师在体操教学中还应适当运用音乐辅助教学,使课堂生气勃勃、富有活力,让课堂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动作极不到位。
3.全部“操”的教学进度完成的快只进行了四个课时。
上述问题的出现喜忧参半
忧:由于学生在动作的练习过程中,动作不到位,完成的不认真,质量不过关,首先是运动强度、密度不够,所以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时间久了,导致学生对完成“操”的心理行动出现应付的现象。其次,对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团队精神的培养、整齐划一作风的养成无利。或者是说对学生的德育的渗透教育不能很好的实施。
喜:“操”在每一节课及全部“操”教学进度的快速完成,可以有较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其它方面的身体练习。
对“忧”解决的办法
1.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不认真不到位的动作必须从来,绝不迁就学生
2.教师以标准正确认真到位的动作去引领示范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认真态度。
3.适当的采取一些奖赏,达到要求的一次后进行其它活动。特别是进行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达不到要求的必须从来。
在进行一年级的广播操教学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不高,对动作的掌握也很慢。一次上课,有个小家伙撒娇地拉着我的衣服说:“老师,学这操一点意思也没有,我们不要学了好不好?”。我听了后也觉得很无奈,可是小学生广播操是小学阶段必修的内容,放弃好像也不可能。于是,我就一直在琢磨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改变学生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近一周,采用了两个办法,发现效果很不错:
一、利用小老师的作用
虽然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广播操的掌握比较慢,但是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几个小朋友的韵律感特别好,对动作掌握的比较快。于是,我就在教完一节操后,“封”掌握较好的孩子为“小老师”,让她们去教掌握不熟练的小朋友做操。只要她们教会一个孩子,就给予一朵红花的奖励,相应的被她教会的孩子就可以得到一颗星星的奖励。同时,得到星星的孩子就可以“出师”去教其他不会的学生,教会一个学生也可以得到一朵红花的奖励。依此循环下去,一时之间班级里出现了到处“抓徒弟”的局面,教得人积极性高,学得人也认真,小家伙们通常在两节课后就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节操了。
二、利用孩子的表演欲激发学习兴趣
刚出幼儿园没多久的小朋友表演欲大都很强,不管自己动作掌握的好不好,展示的欲望都很强烈。于是我就在复习完一节操后,在班级中以“演出节目”的形式来进行学习。首先以小组的形式让孩子们进行表演,然后按照学生的掌握程度帮他们进行分组。(通常是两个掌握熟练的学生搭配一个不熟练的学生或两个好点的搭配两个不熟练的)然后指导他们分组练习,我就在几个小组之间巡视检查,对需要帮助的小组进行讲解与辅导。最后在操场上划出一片空地当作舞台,让学生进行表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劲头都很好,有个别小组还会在表演后手拉手谢幕。班级中学操的氛围空前的高涨,还有些学生会不停地催促你教得快点,让他们表演的机会更多些。看着孩子们想学的劲头,我教得也起劲多了。
总是感觉霍尔金娜在那群只有背包般大小的孩子们中间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不是因为她的成绩而是因为她在那举手投足之间无意流露出的魅力。虽然,许多年龄很小的运动员也在做同样一个动作,但就是感觉她们只是在按照规定做而不是在展现这个动作所包含的某种内涵。小队员们只是在比赛,而显然霍尔金娜的状态就不一样,她是在诉说,是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在倾诉自己的内心。随着音乐的抑扬顿挫,她完全沉浸在对于体操完美的诠释中。这可以通过她脸上那或喜或悲的表情中可以窥到。而其他年轻运动员的表情显然就僵硬许多。
很多亲眼见过霍尔金娜的人都说她其实并不漂亮,但是他们(她们)总是搞不明白为什么只要霍尔金娜一上比赛场,她的魅力就能够震慑所有的人。其实这种魅力就是体操给霍尔金娜带来了。她读懂了体操,读懂每个动作所代表的含义,并且能够用自己的动作完全展现出她的个人理解。于是,在一连串犹如蝶舞的演绎后,人们被折服了。而这些是在霍尔金娜年轻的时候所不能够体现的。那时,她和现在的小运动员那样只是一个运动员而不是一个诉说者。
在现代体操不休止地追求高难度时,许多教练和队员都会忽视对于这种体操内涵的揣摩。而老队员因为自己身体的限制许多高难度动作不能够完全表现出来,于是她们(他们)很快就被淘汰了。而小队员虽然可以做出一系列难度极大的动作但是已经没有任何内涵的美所能够体现。其实,我们也不能奢望一群小屁孩们能够对体操理解地那么深刻。用句耳熟能详的话就是这不符合客观事实嘛。
一、重模仿勤练习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传授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 教师要以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为主要手段, 用标准、优美的动作, 响亮、有力的口令吸引学生, 促进学生多模仿、多比较、多练习, 但每节课新授动作不宜太多, 以2节为佳, 教得太多不仅学生难以接受而且教学效果较差。
二、抓细节攻难点
1.
分解教学是促进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有效手段, 特别是动作较复杂、难度较大时, 必须使用分解教学。如:就《雏鹰起飞》中“体侧运动”来讲, 可以先教下肢动作, 再教上肢动作;“全身运动”时, 可以先重点教第一个8拍的动作, 再教第二个8拍的动作。
2. 可以针对难点动作进行时间限制。
对某一节中某个节拍的动作进行暂停, 要求保持几秒钟, 给予强化巩固。如:“肩胸运动”中弓步挺胸双手侧平举的动作, 暂停时, 教师应及时巡视指导。
3. 可以对动作规格进行限制, 要求达到一定标准。
如“体转运动”时, 要求双脚脚跟不得提起、转体90°等。
三、讲趣味树信心
激发兴趣和动机,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 对枯燥、单一的练习形式会产生反感, 教师应多思考教学策略, 特别要在教学的趣味性上想办法。如:升降级, 教师在教学时要经常观察学生的动作掌握程度, 然后对四列横队进行简单的位置调整, 学得较好的学生可以升级到第四列, 较差的学生可以降级到第一列, 进步较大升到下一列,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让掌握较差的学生离教师最近, 方便教学和指导。
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 可以分三个水平进行练习, 一是边看教师边练习, 二是不看教师练习, 三是闭眼听口令练习, 如果一味看着教师模仿会存在依赖性, 所以要积极提高学生对自己动作的自信心, 让学生大胆练习、独立练习。
四、多展示巧考评
教学中, 教师应让学生多进行练习, 也可以让个别学生出列展示并及时给予评价。展示的形式很多, 有个别展示 (动作规格较高的学生展示, 主动请愿的自我展示) 、小组展示、男女生展示等。展示后, 教师要及时给出评价, 评价时应给予肯定、表扬, 应在精神面貌、动作规格、节拍快慢上进行评价, 同时应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对学生的动作规格进行考核, 可以按个人、小组、班级进行简单考核过关, 可以由教师、优秀学生考核, 也可以小组互评, 可以以考核过关后进行指定的运动项目练习, 如小足球、拍皮球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要对动作较差或不合格的学生进行加练或个别辅导, 让这些学生更好地掌握广播体操。
(本文采自《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
博主:城南小徐
博客地址:h t t p://b l o g.s i n a.c o m.c n/u/568995d40101
博友评论:
陈平的体育人生:感觉特实用
薄荷红茶:我教了一年的一年级广播体操真得是很痛苦!学习了!
爱军云轩:呵呵!感谢你的分享。
tennisboy:我已经连续教了5年一年级的广播体操, 也一直在想怎么能教好教会这广播体操, 看了您的文章之后, 我觉得自己好像更加明白了。
张怡梅:水平一的小学生真得不是那么容易教的, 这篇博文的确是从实践出发, 总结了自己的经验, 感觉很实用。有些方法七年级的学生也是可以借鉴的。感谢分享。
della99433:很好的经验总结, 学习了!
关键词:小学体操;游戏;比赛;多媒体;师生关系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培养一些掌握死知识的机器,而应注意培养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人格完善、有个性、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世纪新人。因此,本文就对体操教学进行简单的介绍,以使体育课堂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让学生获得健康的成长。
体操,竞技体操的简称,一种徒手或借助器械进行各种身体操练的体育项目。所以,本文就简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女子体操教学效率进行简单介绍,以期能够促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借助游戲情境,加强学生训练积极性
小学体育教学,应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现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身体发育的活跃阶段,他们渴望求知,且活泼好动,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所以,在课堂上引入游戏,既可以满足学生现阶段的特点,又可以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最终,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但是,对于女学生来说,进行体操教学,空中的翻转会让一半以上的学生害怕,她们喜欢观看,但真正轮到自己就开始害怕,胆怯使得她们不敢去尝试。因此,将游戏情境引入课堂,可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在玩中锻炼,在玩中学习。而且,在这个游戏的活动中,学生还不容易累,寓教于乐,很容易的就会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自由体操时,自由体操是在无伴唱的音乐下完成的空翻和技巧动作。所以,在授课时,我和学生进行了“教师指挥学生动”的游戏,比如,在以“掀起了你的盖头来”为音乐背景的情况下,教师要跟随着音乐指挥让学生去练习,如,当音乐到“掀起了你的盖头”的时候,学生就要跟随着教师的指挥进行表演,先让学生在舞蹈的中放松心情,之后,再进行一些空翻动作,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舞蹈色彩较重的课堂中练习基本的体操技能。
二、创设比赛情境,提高学生竞争意识
竞赛法在体育实践教学中应用普遍,也受到师生的喜爱,其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竞赛,最后以时间最少、表现最为完美的一组胜出。但是,在运用比赛法的应用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竞争意识的形成,避免一些学生因为竞赛而出现矛盾,要让学生正确的理解竞赛,使学生在相互促进中不断的成长。当然,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要想真正的取得胜利,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难看出,我们的体育课堂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如,学习平衡木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进行练习,在复习的时候,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以每个小组用时间最少以及对动作的掌握程度为评判标准,模拟比赛时的形式,使学生在紧张中完成练习,逐步让学生形成竞争意识,进而,为学生以后的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凭借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锻炼热情
对于女子体操来说,学生是比较喜欢的,但是,体操的特点又让学生感觉害怕,不能坚持,例如,有学生看见单、双杠就觉得紧张害怕;有的还会因为初次练习不成功或是看到别人锻炼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就会产生退却的心理。所以,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观看一些体操比赛。如,让学生观看中国选手邓琳琳在平衡木上发挥近乎完美,几乎没有任何抖动,整套动作简洁稳定,最终以15.600分拿下这枚金牌的视频。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找到学习的目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视频的展示中完善自己的动作,对提升学生的技能也有一定的帮助。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乐趣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对任何一个学科来说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女子体操教学也不例外,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鼓动性强的语言,鼓励他们振作精神,加强练习。但是,教师评价的前提和鼓励的基础就是要对学生做出全面的了解,要让优等生练习的动作要努力做到完美,要让学困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掌握整套动作。然而,教师要想真正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必须学会尊重,不要存在歧视,要一视同仁,这样更容易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体操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之,在体操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走进体操,热爱体操,逐步使学生在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国斌.怎样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成才之路,2010(36).
[2]任三忠.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20).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功能。
2.了解自己的各种表情(笑、生气、害羞、发怒等),通过说说、演演、画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培养用眼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知道开心的笑有助于身体健康,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做一个高兴的娃娃。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难点】
培养用眼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情。
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功能。
【教学准备】
1.笑、生气、害羞、发怒表情的课件。
2.幼儿用书的图片(PPT)、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谜语导入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
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
2.了解眼睛的构造,用途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中间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间的小圆点是什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关于眼睛的大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眼睛的结构。
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由眼皮、睫毛、眼球等部分组成,眼睛里的眼球像个小球,它是会动的。
2.欣赏故事《眼镜和鼻梁》
提问:眼镜和鼻梁为什么吵架?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结:眼镜带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视眼,没有眼镜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
3.教师:我们的眼睛有哪些本领呢?我们是不是要保护好眼睛呢?你们知道怎样做会伤害眼睛吗?
(1)幼儿集体讨论并回答。
(2)幼儿回答。教师:如果我们的眼睛有问题将会怎么样呢?(就无法看清东西了,生活很不方便)大家想想看,如果农民没有好眼睛会怎么样?jiefangjun叔叔没有好眼睛会怎么样?工人叔叔没有好眼睛会怎么样?医生没有好眼睛又会怎么样?
(3)幼儿思考并猜测回答,教师小结。
4.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吗?
(1)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并鼓励幼儿一起跟着教师的示范做“眼睛小体操”。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眼睛都休息够了吗?现在我们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好不好?看看谁看得最远。
5.出示笑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翘、眉毛和眼睛弯弯的,眼睛眯成一条线等。
师:你们什么时候也会笑?你们会学一学她笑的样子吗?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高兴?
6.出示哭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泪等。
师:猜猜她为什么哭?怎样让她自己变的开心了呢?
7.你们什么时候也会哭?(重点启发、鼓励幼儿帮助同伴或娃娃想办法解决她遇到的伤心事,使她高兴起来,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
8.教师与幼儿玩变脸游戏。
①一个人做表情,大家猜。
玩法:开始时大家一起念儿歌:嘴角弯弯,眼睛弯弯,猜猜我的心情怎么样;小嘴嘟嘟,眉毛皱皱,猜猜我的心情好不好?当儿歌念完后,一个人做表情,大家猜。
②一个人说表情,大家做。
玩法:游戏开始时相同,只是在念完儿歌后,一个人说表情,大家做。
9.让幼儿看幼儿用书,仔细观察图片中小朋友的表情,并进行讨论。
①教师:老师今天请来了很多好朋友,我们看看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②幼儿观看后讨论。教师小结:笑脸代表开心快乐,这样的表情是最漂亮的,我们大家都喜欢,开心的笑还会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对待好朋友都应该笑哦!
(1)教师:我们一起来听歌曲《找朋友》。当歌曲开始时到找到朋友后要对好朋友做一个特别的表情,让朋友感到快乐。
(2)幼儿开始玩游戏,教师在一旁指导。
三、结束部分
1.给幼儿提供没有五官的小朋友形象,鼓励幼儿动手在上面画一画各种表情。
2.教师总结学习内容,评价幼儿表现。组织幼儿下课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将天气和心情结合起来,巧妙地将幼儿感受别人情绪与天气预报联系起来,在设计此活动时,我考虑到这是个偏重社会领域的活动,于是我把幼儿的“注意听”与“大胆说”作为设计这次活动的重点。活动过程中,我注意用我的语言和眼神与孩子进行交流,为他们创设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老师的随机教育能力和指导性语言的运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例,我会在以后常教育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理论,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实践过程缩短,以便自己不断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建设中心小学:玄利国
在上一个学期,二年级学生新学了《第九套广播体操》,二年级的学生,对动作的感知以及对体操动作的把握,还是表现一般的,具体表现在动作不整齐、节奏掌握不到位、动作不规范等几个方面。为了纠正学生一些错误动作及提高整体广播操的质量,本学期从第二周开始,我就着手进行了广播操的复习。
这次复习广播操,我采用了谁做的认真、谁做的标准,谁就可以“先玩”的方法。“先玩”就是指可以到器材室领取自己喜欢的器材,自行进行锻炼、游戏。这个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连一向表现都差强人意的几名学生,全都打起了精神,不敢有丝毫马虎。
当然,光靠这个方法还是欠缺的,没有老师的指导,那也是不行的。经过两天的教学,我做如下小结。
1、有力度(手伸直)。这套广播操中,手伸直、有力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侧平举、侧上举、扩胸等好几节操都要用到的动作,如果手不伸直,没力度,那这套操做起来肯定不好看。
2、有节奏。如一开始的原地踏步,如果还是按照平常在出操、退场上的踏步,不听音乐节奏,那就完全乱套了。原地踏步共两个八拍,从左脚起,到右脚停,16拍,只有16次的踏步,多一步也不行。每一个单数,都是左脚起,双数都是右脚起(第二个八拍中第一拍例外)。又如每一节操,都是重复做几个动作,如果不掌握好节奏,抢拍或者慢一拍,那就没“整齐“什么事了,因为在前面后面看的,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的。
3、有方向。如第五节体转运动,转身90°,那就是90°,做的时候朝西,转的时候就是朝北或朝南,方向错了,那整体的效果就差了。再如第一节伸展运动,其中有转头的动作,也是一样,都是90°,如果转过了或没到位,都会影响整体观感。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的现状和存在弊端的原因,提出了改革的思路,把竞技为主要目的的体操改为大众普及为导向的运动,以期为我国高校体操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键词]校体操教学升级变革
[Atract]s we all know,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higher education, which has a unique function. Gymnastic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rela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quality plays a key role in promoting reform. On one hand, China's athletic gymnastics have been growing fast, having achieved lots of achievements at home and abroad.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 gymnastics in university teaching are in the shrinking stage. There are many drawbacks among gymnastics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which severely hindere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effects. Therefore,with the guiding of fitness, there will be an important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build a sound system in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teaching gymnastics.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se the status and disadvantages in our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And 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reform.That is to say the competitive gymnastics will be changed into the leisure-oriented campaign, which will promote the universities gymnastics.
[eywords]ollege teachinggymnasticschanges
1.操的定义
体操是一种徒手或借助器械进行各种身体操练的体育项目。体操是对所有体操项目的总称,而不是具体哪个项目的名称。体操可分为基本体操和竞技性体操两大类。基本体操是指动作和技术都比较简单的一类体操,其主要目的、任务是强身健体和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它所面对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常见的有广播体操和为防治各种职业病的健身体操。而竞技性体操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指在赛场上以争取胜利、获得优异成绩、争夺奖牌为主要目的的一类体操。这类体操动作难度大、技术复杂,有一定的惊险性,从事这类体操训练的主要是运动员[1]。
2.我国高校体操的发展现状
2.1.竞技体操发展迅速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体操的发展非常重视,我国竞技体操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非常迅速,竞技体操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体育竞技项目之一,在全球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2.2 高校体操发展缓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高校体操发展缓慢,存在诸多的问题。由于项目的特殊性,体操动作对协调性和灵活性等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加上动作技术难度、空间、方向变化比较多,可能会使学生产生畏学心理。高校体操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偏离了“健康第一”的原则,体操选项在学校体育中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影响力减弱。
3.我国高校体操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
当今我国高校在体操教学指导思想上,往往重视了应试教育而忽略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目前我国体操教育仍存在一些现实的危机,不少大学生的对体操啦啦操这类项目的积极性不够,导致学生失去了生命活力和青春美的气息。[2]
3.1.1学生认识误区
由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得大多数学生对高校体操类课程的认识发生了偏差。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选择相关课程主要原因为已经没有课程可选,体操是被动性的体育练习,主要是为了修满选修课的学分,且这种运动的学习对自己今后工作毫无意义。
3.1.2.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的误区
高校体操课程的考核方式带有浓厚的竞技色彩:规定动作过多,套路动作过难,没有能够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使得考核手段过于直接化和机械化。只有通过数套规定动作来反映学生对体操项目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这样不能客观全面反映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
3.2.重视技术教育而忽视健身教育
我国高校在体操教学的内容上,往往重视了技术性教育而忽视了健身教育,这不符台“健康第一”的现代体操思想。体操运动能有效地发挥速度,力量,柔韧,灵敏,协调等一系列增强身体素质,也能增强体质,获得基本的活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培养意志品质。
3.2.1.学生认识误区
由于高校现行体育教学的选项制度和中学时期对体操竞技性的错误理解,使得大多数学生认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操是竞技类的,重视技术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体操运动看作是竞技体育,使本来可以让人们充满兴趣的项目变得枯燥而单调。他们非常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课程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害怕器械练习所造成的损伤。[3]
3.2.2.教学模式不合理
高校体操教学组织严密、程序严谨、要求严格,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技能的传授和学习,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练习负荷大,损伤几率上升。
当前,高校体操选项课仍然延续着竞技项目的教学模式,以双杠,单杠,技巧和支撑跳跃等技术性教学为主,而忽视了健身方面的教学。[4]体操教学中过于追求体操项目的套路性,系统性和器械体操内容的练习,而忽视了体操项目的健身性、娱乐性和基本体操对人体所固有的全面性培养。
3.3.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不平衡
体操教学是由理论课与实践课两部分组成,他们之间的比例是否合理是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的重要保证。当前体操教学存在“重武轻文”,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重严重失调等问题。技术课的教学时数占90%以上,而理论课则寥寥无几。尽管体操课是应偏重实践教学,但也不应忽视理论课。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操理论知识、体育保健及医务监督等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由于现有教材的局限性,使整个教学中忽略了如何通过体操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塑美意识,健身意识和健身习惯,而这一部分的教学任务正是体操选项课的主要任务之一。[5]
3.4教学内容和形式老化
体操项目进入到高校之初并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具有很大的竞技色彩,内容大多是将竞技体操的内容直接借鉴过来,突出竞技性特点,学生技术动作的标准程度,竞技能力的高超是体操教学的主要目标。
传统的体操教学内容、形式不能够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不能满足学生“赶潮流”心理需要,传统的体操教学逐渐的失去了学生的喜爱,逐渐的淡出了学生关注的中心。传统与流行的碰撞对体操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成为现代体操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4.高校体操教学改革对策
4.1.修订高校体操教学的培养目标
4.1.1加强素质教育
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是解决高校体操教学矛盾,实现素质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体操教学的培养目标,应在普及体操知识、技术和锻炼方法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并着眼于全民的、终身的、全面的素质教育,包括智育要求的提高,特别是自学能力、创造力与操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及思想品德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要针对体操教学不同于其他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来提出明确的要求与目标。对体操应该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应对体操的功能作一科学的划分,既有培养人灵活协调性的,还要有培养学生各种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方面的功能等。[6]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做好结合和借鉴的工作,将现有教学内容结合新颖的外部内容,将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又被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结合到体操教学内容中。
4.1.2.改变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一般分为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目前体操教学中对体操教师的评价取决于学生的成绩、教学的态度、课堂组织以及备课的认真程度。对学生的评价则主要依据平时、期中、期末的考核,以技术达标与理论成绩及格为主。
素质教育则要求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要更全面、更真实。如对教学形成性评价要多,要有每节课的评价,体操教学评价要形成一套规范、完整的评价体系,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考核指标要与素质教育要求紧密联系起来。[7]
建立科学的体操教学评价体系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结合体操教学实践,建立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更能准确评价体操教学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中要着重体现体操教学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4.2改革现有高校体操的教学模式
大众普及体育的兴起,人们对竞技体育的热情有所下降,纯竞技性的内容在初、中等体育教育很少见。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下,单纯的技能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校体操教学逐步倾向于非竞技性,体操教学的非竞技化日趋明显。非竞技性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教学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要充分发挥体操啦啦操运动的健身效能,将器械体操,跳跃练习,基本体操,健美体操和实用性体操有机给合。为了使体操的健身价值体现出来,教材应体现出基础性,实效性,渐进性和全面性。[8]
教学手段要充分体现出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和多样性,将艺术体操、健美体操和啦啦操作为整个教材的主线,采用变化多样、趣味丰富的教学方法,体现出竞争性游戏及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以激发学生对体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比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开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认识、形成基本的技能,而且学会学习、提高适应社会能力、掌握教学方法等都是学生需要通过课堂理论知识学习。
基础理论课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体操教学中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重严重失调现状,笔者认为应适当增加基础理论课的比重。重视和增添体操理论课时是高校体操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体操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体操教学的基本知识、现实体操的锻炼、观赏及健身知识等。
4.4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育理念和教学环境的转变下,教师要尽快的转变观念,从过去的“管理者”变为“指导者”,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与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产业了较大的变化,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状况变化较大,教师对待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不能够停留在特定的时期、时代去看待学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去了解学生。[9]
在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可以尝试加入社会“流行文化”元素及其与体操项目结合的成套动作,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使教师树立不断求新的精神,并能够持之不懈的探索新时代、新环境下教学的变化,以不断的促进高校体操教学的开展,真正体现时代特色,满足培养目标及学生实际的需要。[10]
5.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体操依然存在着大量问题,高校体操教学要密切联系当前时期教学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变方式,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不断地创新,以便促进高校体操教学的顺利开展和质量的提高。
高校体操教学应该走素质教育发展的道路,进行全面改革,由过去的竞技体育的桎梏,向大众普及的健身的方向发展,顺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平民体操发展的潮流,回归体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1][1] 体操.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7291.htm,2011.9.20
[2]商勇.高校体操专业教学的若干矛盾与对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0(2).
[3]王健.河南省高校体操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与对策[J].体育学刊,2005,12(5).
[4]许鑫荣,王家忠.高校体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
[5]张萍,张亚莉.试析如何开展普通高校舞蹈啦啦操课程的教学[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6]邓陈亮,罗刚林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竞技体操流变因素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7]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秦开元.从素质教育探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的改革[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
【广播体操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广播体操教案05-29
广播体操主持稿05-31
广播体操+主持词07-08
广播体操活动总结12-08
广播体操评分标准02-21
广播体操比赛报道11-10
广播体操比赛领导总结讲话07-26
小学广播体操比赛主持词11-27
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比赛实施方案10-25
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实施方案02-17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