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权(精选8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的含义,能够判断哪些行动是在捍卫国家主权中的哪一项权利。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能够清晰的区分四项权利的异同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捍卫国家主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国家主权至上、神圣不可侵犯的观点,具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的意识,与侵犯国家主权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的含义。
【难点】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的区分。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通过PPT展示,钓鱼岛的位置示意图、海南省三沙市地图。
大家都知道,从古至今钓鱼岛就是我国的领土,我国自古以来对钓鱼岛就拥有无可争议的领土主权,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近年来,钓鱼岛问题却成为中日之间的矛盾焦点。那么,作为一个国家,我们的主权到底有哪些方面呢?我们如何才能维护好国家主权呢?
为了更好的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主权国家具体都拥有哪些权利。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独立权
通过PPT展示叙利亚战争的相关图片。说明一下,美国在叙利亚战争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叙利亚会发生内战?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叙利亚的战争,本来是由于人们内部矛盾造成的,美国插手叙利亚内政事务,从本质上说是侵犯了叙利亚国家主权的独立权。
得出独立权的`含义: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这是独立权。
(二)平等权
通过ppt展示视频资料,播放联合国大会相关视频,。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讨论,为什么联合国大会的决议要有全部的会员国投票表决?这反映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拥有哪项权利?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联合国的决议之所以由各个参与过通过,是因为他们在国际法中的地位一律平等,所以联合国的各项决议要由成员国全体表决。
得出平等权的含义: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这是平等权。
(三)自卫权
通过阅读PPT中展示的文字资料,请学生阅读后回答,为什么我国军舰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警告、驱逐黄岩岛附近的菲律宾舰艇,这样做体现了我国军舰捍卫我国哪项主权?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黄岩岛属于我国领土,我国军舰对于黄岩岛附近的巡视理所应当,菲律宾舰艇在黄岩岛附近海域航行,侵犯了我国国家的领土主权,我国军舰对其驱逐体现了我国主权中的自卫权。得出自卫权的含义: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这是自卫权。
(四)管辖权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如果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做非法的事情,我们国家有没有权利去管?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当然有义务去管,无论哪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在我国境内做非法的事情,为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必须对其进行管理。
得出管辖权含义: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有管辖的权利。这是管辖权。
环节三:巩固提高
通过PPT展示,美国插手建立巴拿马共和国事件,请同学们分析在这一事件中,美国侵犯了古巴哪些权利?如何区分四项权利的异同?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独立权侧重于一国按自己意志办事,平等权侧重于各国国际法的法律地位中一律平等,自卫权侧重于保卫本国生存发展,管辖权侧重于对本国领域内的管辖。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国际社会中, 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重要原则, 但是, 国家主权不是绝对的。人权, 从本质上看属于一国国内管辖的事项, 人权具有国际性, 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是互相统一、互相促进的。只有坚持了国家主权, 才能够保护国际人权。
2. 人权的理念
人权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历史, 最早追溯到13世纪, 而人权作为一个政治法律概念或理论体系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社会产生而产生的。“人权是指一个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国际人权法, 就是指各国为了保护和促进人权所设立的制度等的总称。
当今国际人权主要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获助权、公正权、发展权和民族自决权等。人权国际保护是指“国家根据其主权并依据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对人权加以保证”。人权国际保护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类:1.个人的基本权利与自由。2.集体人权。3.人权国际保护的专门领域。第一, 国际性日益突出。第二, 范围的不断扩大。首先, 人权保护从对于自由权的有限保护, 发展成全面性的国际人权保护。其次, 一些集体人权获得承认。再次, 长期被排除不被关注的少数人权也开始得到保护。最后, 人权保护成为各国的一项义务。关于人权国际保护的理论依据存在很大的分歧。主要有以下三种学说:1.基本需要说。2.尊严说。3.折衷说。人的尊严包括存在尊严和发展尊严。
3. 国家主权的理念
主权概念源于16世纪中叶, 主权是国家的最高权, 不受任何限制与制约, 但是会受到神法、自然法以及万国公法的约束。[5]分析起来即在国内是最高的, 对国外是独立的。[6]
国家主权是国家的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在国内以自己的意志处理国内事务;在国际关系上是最高权威, 不受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国家主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国家主权原则是强行法。第二, 国家主权不是绝对的, 也会受到国际法的种种限制。主权是国家固有的根本属性, 主权是国家存在的必要条件。主权与国家同时产生, 同时消亡。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特殊属性, 是国家的固有权利。全体国民及其生活的地域一起形成国家, 国家主权的根源存在于全体国民。
4. 国际人权保护和国家主权的关系
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主权是国家的基本属性, 主权在国际法中的描述是“最高权威……它在法律上并不从属于世俗权威的。”。人权原则是国际法原则之一。国际关系与联合国活动的各领域及国际法的所有效力范围都可适用主权原则。而人权原则仅用于国际人权法领域。因此主权原则高于人权原则。人权保护也在挑战国家主权。首先, 各国出现了许多限制主权的学说。其次, 侵犯人权的追诉趋向于国际化, 使国家司法主权受冲击。最后, 人权国际保护发展, 使得个人在国际法上地位提高。人权国际保护对国家主权也存在限制。首先, 主权国家的行使要保护人权。其次, 国家要履行已经缔结或加入的国际人权条约里承诺的义务。最后, 国家主权要遵守各类关于人权的强制性规范。但是国家主权是实现人权国际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 主权国家要尊重人权保护的各项规定;另一方面, 在参加了人权保护条约之后, 国家就要履行义务并将条约内容适用于国家领土。所以国际人权保护取决于国家主权, 没有主权国家就没有人权。承担人权保护是行使国家主权。首先, 主权国家在本国领土范围内对国际人权保护的内容作出原则性规定。其次, 主权国家有权决定是否加入某一有关人权保护的国际条约。国际法律文件中有关不干涉内政原则的规定;人权本质上属主权国家的内部管辖范围。亨金明确道:“在我们的民族国家的国际体制下, 人权只能在各国社会中根据各国法律作为权利来享受。”人权是建立在国家承担国际义务基础上的。尊重国家主权, 才能真正做到保护人权。首先, 国家主权与人权国际保护存在非常复杂的关系。其次, 国家主权在国际社会中是作为人权国际保护的大前提出现的。但是总体上二者统一协调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人权保护要有国家主权的保障, 同时, 一个不尊重人权保护的主权国家也是不会发展长久的。国际人权保护与国家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二者是相互依赖的。近年来, 国际上个别国家有关我国和其他国家人权问题制造的噪音是不合历史潮流的, 注定要为历史发展所湮灭。二者并不冲突, 也并不对立, 相反的二者的存在具有同一性和统一性。在当代的国际人权保护制度中, 人权与主权也是并存的, 而且都拥有应有的地位, 共同地为着世界和平和正常的国际秩序, 为增进人权的正义事业发挥着积极作用。
结论
首先, 国家主权原则任何人不得侵犯;其次, 国家在行使自己主权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人权的保护;第三, 人权的存在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补充;第四, 国家主权是保护人权的重要前提;最后, 国家主权要与国际人权的保护相互统一, 相辅相成。同时我们也明显的看到, 在国际社会中, 保护人权的前提是国家主权, 但是那种打着所谓“人权”的旗号去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也是不可容忍的, 是侵犯国家主权的表现。所以二者和谐共荣, 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永林.浅析国家主权的发展.职业圈, 2007 (13) .
[2]王虎华.论国家主权与国际人权的辩证关系.法学, 1999 (6) .
[3]车丕照.身份与契约——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主权的观察.
[4]王金全.试论邓小平人权标准的一贯性.重庆师专学报, 2001 (2) .
[5]博丹.论共和国.1562.
[6]《奥本海国际法》.1892.
[7]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5]《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82.
对自由的深切关注,使他把目光投向了对自由构成压迫的现代性机制。诊所、精神病院、学校、监狱等等则成为解剖的对象。他对政治哲学的贡献是:对自由的压迫不是来自传统政治哲学中的国家强制,而是来自更为复杂的、看不见的社会机制,一套权力与知识交织在一起塑造出的机制。这与托克维尔对现代政治的诊断颇为一致,后者意识到现代国家已经把压迫机制承包给社会,由此形成“多数人的暴政”。这样的政治思想彻底解构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中假定的国家与社会的对立。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把社会看作是个人自由的源泉,而把国家看作是自由的敌人,因此其话语必然围绕如何约束国家力量这种“总体性”权力展开。而福柯则把权力视野从国家领域转向社会领域,从宏观权力转向微观权力,即一种到处散布的、毛细血管般的权力;权力的本质不在于占有,而在于运用;权力的运用与知识的运用不可分割,由此构成“知识—权力”。这样的权力观使我们看到,自由主义所假定的作为自由渊源的社会已经变成了自由的敌人。
如果跟随福柯返回到“自由”这个出发点,就会发现,这种权力理论给我们思考自由问题带来了更大的困惑。如果说现代人处在纪律社会或者圆监体制下,处在到处弥散的、毛细血管般的“知识—权力”的规制中,那么自由如何成为可能?在纵横交错的微观权力线的背后,有没有一种相对稳定的、控制着微观权力的、可把握的权力机制呢?传统政治哲学中关心的“总体性权力”对于福柯的微观权力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说现代人自由的丧失是源于现代社会对个人的这种“知识—权力”的主体塑造,那么,真正的自由人如何成为真正的主体?怎样才能塑造一种不同于纪律社会的自由主体?
福柯晚年有两项未完成的研究。他把目光从现代逐渐转向了古典,试图在探讨现代纪律权力的起源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一项研究就是关于“性史”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福柯不是把自由放在权力的对立面,而是放在权力关系中,探讨复杂的权力关系如何塑造自由人的伦理。在他看来,自由并不是对权力的反抗,因为任何对权力的反抗本身只能激活权力本身,而不能消除权力。在自由与权力的辩证关系中,福柯把自由理解为一个人与自我的关系,通过这种伦理关系来抵消权力支配,使自由在权力关系中成为可能。由此,性爱、友谊、家庭这些日常的伦理实践构成自由的要素,一个人由此能够看护自己的灵魂,成为自由的主体,即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
第二项研究是关于“治理术”(governmentality)的初步探索,其素材不再是诊所、监狱之类的社会主题,而是领土、安全、人口之类的国家或政治范畴。这项研究使得福柯从具体的“权力线”深入到德勒兹所谓的“配置”(dispositif),即由各种“权力线”构成并使这种权力线成为可能的整体装置。可以说,这是一种机器,一种体制,甚至可以说某种宏观权力。如果说古典配置的核心概念是君权,那现代纪律社会的配置究竟围绕什么展开呢?在晚年关于“治理术”的研究中,福柯试图通过对西方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权力配置的转型,展现现代权力配置的核心主题。
在福柯看来,古典配置以君权为中心,一个想把国家治理好的人,首先要学会如何治理自己的财产,如何治理家业,然后他才能成功地治理国家。然而,十六世纪以来,治理术的转型导致了整个配置的变化。首先,原来属于家政管理的经济问题变成了国家的政治实践,导致治理手段和艺术的重大变化,特别是伴随治理任务的变化导致行政机构的持续膨胀,整个治理艺术围绕“国家理性”组织起来,治理的工具不仅是法律,还有一系列多种形式的手法,比如统计、精神病院、监狱等。其次,治理艺术的变化导致治理对象也从原来君主对臣民的治理,转向了对领土和人口的综合治理,主权概念的出现使主权首先对领土,然后对居于其上的人口行使。最后,主权概念的兴起,使得治理的终极目的发生了变化,古典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善”,而现代的治理就是服务于主权,行使主权。这种治理术的全面转型构成了现代政治中主权、纪律与治理的三角关系,微观的治理技术不但没有弱化主权,反而使得主权更有力,并借助复杂的治理技术完成了对纪律社会的塑造。
福柯晚年的研究分别从古典与现代、个人伦理与国家主权这两个纬度上探索自由问题。受福柯权力技术和治理术思想的影响,我的《惩罚与法治》就是探讨一九七六——一九八二年间新型刑事惩罚技术的出现与国家治理术的转型。原来计划把后来刑事惩罚中新的技术实践,比如“严打”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也纳入进来。但是这项研究最终停了下来。在反思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术界最流行的后现代主义、价值不涉的社会科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所弘扬的自由主义(这三者的精神实质其实是完全一致的)中,我的《科斯定理与陕北故事》,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科斯定理进行了反思。文章的核心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宪政问题,但我将其放在财产法和自由交易的背景下来讨论,把财产权与国家主权勾连起来。从这篇文章开始,我从法律社会学研究转向对国家主权的思考。其时,我和赵晓力组织了一个美国宪法判例的阅读和翻译小组,接着我又去哥大法学院访问,把美国宪法作为自己研究主权和宪政问题的起点。
在对主权问题的思考中,我重新注意到了福柯对治理术的研究触及到了宪政的核心问题。福柯明确指出,现代配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主权对法律的征用。流行的自由主义宪政理论认为,并不是主权征用了法律技术,而是法律驯服了主权。那么,究竟是主权征用了现代法律技术,还是法律技术驯服了主权?
自由主义宪政理论之所以把宪政看作是主权的驯服,根源在于把权力看作是一种道德上的“恶”。阿克顿勋爵的名言就是“权力即腐败,绝对的权力即绝对的腐败”。为此,自由主义者发明了一系列法律技术来解决权力“恶”的问题,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三权分立”理论,这种分权理论通过美国的宪政实践发展出“制约平衡”学说,尤其是通过司法审查的实践,将宪政问题从政制问题(constitution)变成法律问题(constitutional law)。正如托克维尔所言,在美国所有的政治问题最终会转化为法律问题。这虽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却反映了自由主义宪政理论的基本思路,即政治问题的技术化、法律化或司法化。这样的趋势当然迎合了法律人共同体的口味。美国宪政之所以走向这条法律化的道路,也与美国法律共同体在美国政治结构中的强大实力有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最高人民法院二○○一年的针对齐玉苓案的一个简单“批复”引发了法学界关于“宪法司法化”的大讨论。
在这样的背景上,我们很容易把美国宪法简单地等同于联邦最高法院的宪法,注意集中在形形色色的判例上,而忽略了这些技术化的讨论背后所包含的政治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与美国的政党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关联。如果说人们把政治问题当作法律问题来讨论的时候,我恰恰希望还原这些法律讨论背后的政治内容,把法律人从简单化技术中解放出来,而要看到这些法律判例要解决的是一些政治问题。我在对美国宪法的三篇读书札记中,通过对司法审查的政治学基础的讨论,试图展现美国建国当年面临的政治难题。
通过对宪法问题的分析,我们就会明白,法律征服主权仅仅是现代政治的表象,而其实质恰恰是主权征用了现代法律技术。正是利用法律的程序性、形式合理性,主权展现了它最为丰富的一面。马克思说主权展现它“虚伪”的一面,福柯说主权展现了精巧的一面,这种精巧不仅展现在法律技术方面,而且展现在纪律之类的微观权力中。换句话说,正是由于“社会”、“法治”、“宪政”这些现代概念,主权才改变了其原初形式,变得无所不在。这令人想起斯特尔夫人的名言:“自由是古代的,而专制才属于现代。”当然,我们无须对这种“铁牢笼”的命运感到悲观,而陷入到批判理论的路径中。事实上,政治从来没有被技术化或法律化,主权也从来没有被法律所征服,否则我们无法理解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革命运动,也无法理解洛克所谓的反抗权,正是这个权利可以颠覆整个宪政秩序,将主权以活生生的方式展现出来。事实上,主权在本质上依然属于人权,不是君主的主权,就是人民的主权。现在宪政秩序主张捍卫人权,但却希望驱除主权,这怎能不自相矛盾呢?因此,对于现代宪政秩序而言,大众民主和革命一直是两个难以处理的主题。
当然,我们不能仅从国家的理论范式来思考主权,将其理解为国内法问题。从主权概念诞生起,它要解决的就是一个国际秩序问题,是罗马帝国崩溃后如何确立欧洲政治秩序的问题,是国家如何面对基督教政治秩序的问题。主权正是要将国家与其他组织从政治上区别开来。如果把宪政秩序简单地理解为法律对主权的征服,那在理论上自然会支持世界国家,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征服主权国家,建立国际的法律秩序,这就是凯尔森对联合国宪章这种全球宪政秩序的法律辩护。但悖论的是,如果联合国真的能够担负起征服国家主权的重任,它必须拥有最高世界主权。由此,法律征服主权的结果只能导致主权以更集中、更强大的方式展现出来,这就是世界帝国的出现。当然,这个世界帝国并不是用法律来征服主权,而依然是使用最赤裸裸的暴力来摧毁主权,然后用法律来记载这种暴力政府的政治内容。无论是纽伦堡审判后的国际法秩序,还是今天阿富汗和伊拉克所谓的宪政秩序建设,绝不能证明法律对主权的征服,而恰恰是主权征用法律武器的活生生例证,是主权征服主权的法律记载。正是在这种主权关系的国际政治秩序背景下,我们才能讨论宪政转型中面临的危机,因为宪政转型绝不是一个宪法学家所理解的宪法条文的修改问题,而是隐藏在宪法背后的各种政治力量对主权的争夺,这正是我在《民主化转型的宪法权威》中的关注所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在法学方法论上反对凯尔森的门徒,这种极端的法律形式主义把整个世界抽象为僵死的宪法条文,把宪法的生命最多理解为法官的解释,而看不到宪政秩序是一种主权秩序,是一种确立政治权威的政治秩序。
一旦摆脱法律形式主义的教条,面对真实世界中的宪政秩序,那么,我们关心的不是如何在法律条文上建构理想的宪法,而是如何通过法律建构现实生活中的宪政。这样我们的研究视野就从狭隘的、法律人的法律科学中解放出来,而进入更为广阔的世界中。在探寻真实的宪政秩序中,公民的个人伦理不仅是理解现代宪政的一把钥匙,也是建构真实宪政秩序的关键所在。正如耶林在“为权利而斗争”这篇经典文献中所指出的,只有通过为权利而斗争,我们才能将所谓的“客观的法”转变为“主观的法”,把书本上的法,变成真实世界中的法,变成行动化、甚至肉体化的法。因此,为权利而斗争不仅是一项公民权利,而且是公民伦理,是公民对他人的责任。
那么,现代法律秩序或者政治秩序所需要的公民伦理从何而来呢?卡夫卡在《法律之门》中这样描绘:一个农民,来到了法律的门前,法律之门敞开着,只有一个站岗的门卫。他担心门卫会阻拦自己不让进法律之门,可当他用尽全部的勇气说出自己要迈进法律之门后,门卫虽然把道路让出来,但这个农民在重重盘算、假设、自我设问中,至死没有迈进法律门口。在我看来,这个农民和卡夫卡的《诉讼》中的K一样,是现代人的象征,是一个只有幻想、盘算和顾虑重重但却缺乏行动能力的人。他们所缺乏的恰恰是耶林强调的公民伦理,为自己和他人承担责任的伦理。
究竟是什么东西奠定公民伦理的基础,以至于法律(宪政)秩序从“客观的”变成“主观的”呢?我在《激情与利益》这篇书评中,分析激情作为公民伦理的原动力在现代社会是如何丧失的。现代宪政秩序作为一种技术化的政治秩序是建立在利益计算的基础上的,这种政治秩序面对“激情”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防止非理性的激情对利益计算的冲击,另一方面需要激情的力量来推动宪政秩序的建立,因为宪政秩序是人自己创造的秩序,用霍布斯的话说,利维坦是一个“人造的人”。正是在这两难中,现代宪政秩序便驯服激情,把激情转化为利益计算,即把古典高贵的激情,诸如忠诚、勇敢、荣耀等统统当作非理性的因素抛弃掉。现代宪政秩序正是建立在这种基于利益的计算之上。自由主义宪政理论将其称之为“权利”,这意味着古典的义务本位政治转向现代的权利本位政治。结果,不仅斯特劳斯所说的古典的“自然正当”因为丧失德性的正当意义,变成了“自然权利”概念,而这种现代政治彻底丧失了古典政治中对自然正当的善好生活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如赫斯曼所说的:“这种用利益取代激情作为人类行动的指导原则的社会安排,具有负面的效果就是:扼杀了公民精神,并因此打开了通往专制的大门”。其实,托克维尔早就指出:“如果一个民族要求他们的政府维持秩序,则他们在内心深处已经是奴隶,即已成为自己财富的奴隶,而将要统治他们的人不久也就可能出现了。”
其实,福柯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也基本上遵循了这个思路,即现代社会中无所不在的基于知识和精巧计算的权力,不但在驯服人的身体,而且驯服人的灵魂,这就是福柯所说的“自我技术”。我在对《一九八四》的书评中,并没有把这看作是一个所谓的极权主义政治的文本,而是看作现代政治扼杀公民精神的文本,我们看到现代政治权力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在驯服身体的同时驯服灵魂的。正是在这个地方,福柯晚年对自我伦理的研究具有特别的意义,即如何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恢复自我伦理,以此来抵抗现代权力的驯服。
对苏格拉底之死和雅典阵亡之死的两种伦理态度的考察,实际上来自对现实生活的切身思考,前者是因为我关注到一个特殊群体为心灵自由而遭受的悲惨命运,后者是因为非典事件对整个社会秩序构成的冲击。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我注意到了苏格拉底如何通过自我伦理来保持自由。但这种通过“关注你自己”,“通过掌握你自身,使自由成为你的基础”,仅仅为消极自由奠定得以实现的伦理基础,这只能成为个人生活的伦理,而无法成为政治生活的伦理。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我们看到的是另外一种伦理,不是个人自由的伦理,而是公民自由的伦理,是一种在极端状况下才能体现出来的伦理精神。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将这种公民伦理阐明为一种高贵的生活方式,即通过为国捐躯来践行高贵的伦理美德。当然,这里的“国”不是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国家,而是古典的城邦。不同于自由主义宪政秩序所理解的法律或技术意义上的国家,城邦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意味着以追求最高的善作为目标的政治组织,正是城邦这种政治共同体使得人超越了动物的本能追求,超越了家庭对利益的计算,而成就人之所以为人的德性。由此,这种公民的德性的基础就在于追问究竟什么才能使得我们成为真正的人,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善好的生活或高贵的生活。而在古希腊城邦中,这种公民伦理是人在神、人、兽的生存格局中,追求高贵的神性而避免兽性的全部努力所在。因此,捍卫城邦,为城邦而死,正是最高贵的美德体现。这种面向政治共同体生活的公民伦理,与现代宪政秩序中面向个人利益的个人伦理形成了截然的对比。
正是在这个地方,我们发现个人伦理与城邦作为一种政治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紧密地捏合在一起。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宪法”(constitution)是一种政治共同体的组织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对宪法的理解将政治、组织技术与个人伦理紧密地结合起来。这种古典的宪政观完全不同于现代自由主义的宪政观,后者把宪政仅仅理解为一种法律,即“宪法”(constitutional law),不仅丧失了对政治的把握,而且丧失了对个人伦理的把握。
本书收入的读书札记和评论,力图超越法学的视界,恢复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古典的宪政观,不仅试图把政治问题(尤其集中在主权问题上)纳入到宪政的思考中,而且试图把个人伦理问题纳入到对宪政问题的思考中。一旦将个人伦理、法律技术与一个特定政治共同体结合在一起,一种生活方式就显现出来了,文明的概念也就自然而然出现了。正是由于文明才为个人伦理和公民伦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文明才能成就一个人,使人成为真正的主体。
无论是对公民伦理的塑造,还是对文明的成长,教育是最重要的手段。“政治”与“教育”之间从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明说到底就是一种政教传统。教育或文明才是更高意义的政治,它为政治赋予了价值。因此,主权的最高表现形式不是国家实力的支配,而是韦伯所谓的文化领导权,或文明领导权。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文明领导权一刻也离不开政治主权的支撑。也正是在这里,国家主权与公民伦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国家主权之所以成为宪政中的重要内容,并不在于社会契约论想象的那样作为社会契约的执行者,而在于它是施展文明力量的最重要的载体。公民伦理或文明必须通过现代国家的主权意志体现出来,国家的兴亡也决定着文明的兴衰,而文明的兴衰也决定着国家的命运。正因为如此,我对法律教育投入了特别的关注,从我对北大法学院毕业生典礼上的演讲《法学院的守护神》(参见拙著《法律人的城邦》,上海三联书店二○○三年版)到收入本书的纪念北大法学院成立一百周年的文章,不仅在强调法律人的公民伦理,而且强调法律教育的目的要培养伟大的法律人—政治家(lawyer-stateman)。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末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
对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十九世纪)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明确的认识,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近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强大动力。
在学习过程中,可将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归纳为两类:政府官兵的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心态。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的时间、国家、签订的条约及主要内容。
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毕的情况下,将学生分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叙述平时所学习和 观看过的有关中国人民进行不懈抗争的史实,从而引导学生将中国人民的抗争进行归类成两 大类:政府官兵的抵抗和人民大众的抵抗,讲授新课 一、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
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根本原因)
腐败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承担起反侵略战争的重担。
2、导火线: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3、经过:(略)引导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材料,体会三元里人民斗争的英勇气慨。
4、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落后的东方中国及其领国,成为侵略者争夺的主要目标。列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西南(英国侵略西藏)、和东南地区(日美侵略台湾)
俄英侵略新疆:俄英竟相拉拢和控制阿古柏政权,企图以此作为支解中国新疆的工具。沙俄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
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军西征,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全歼阿古柏军事势力。1878年初,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
3、收复伊犁:1880年,左宗棠被再次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他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
中国收回伊犁,但被俄国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
4、新疆设立行省:1884年设立,加强了清政府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发生于1894年9月
海战的爆发:日军蓄谋已久,清军仓促应战
海战经过:由学生自己阅读后,形成感性认识。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甲午海战》的片段,让学生充分体验中国军民的大无畏精神,重点应让学生掌握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叶祖硅等英雄人物的事迹。
结果:日舰队率先逃离战场。引导学生分析书上的图表,说明中日双方海军战斗实力是敌强我弱,但北洋水师同仇敌忾,虽伤亡惨重,但舰船损失程度大体相当,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而李鸿章有意夸大战败程度,命北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后海陆两路夹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可以设问全军覆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经过: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丘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过程可以由学生自己结合书上的地图去理解,最后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加上清政府的腐败,台湾全部沦陷。
意义: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四、义和团反帝运动(设问:为什么会兴起?)
1、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国事垂危,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最终由山东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表现 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
运动中心转移原因:山东巡抚袁世凯的血腥镇压
发展原因:义和团英勇抵抗清政府;清政府对义和团被迫采取“抚而用之”的政策
义和团发展表现:义和团战士纷纷涌进北京、天津地区,尤其是清政府对外宣战,标志着义和团运 动到达了顶峰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此处可设问:如此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这里可以稍加拓展)
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阴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的实现 ☆加速了腐朽的清政府的垮台。
最后,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得出基本的认识: 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 尊严,是列强没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课后思考: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评价义和团“扶清灭洋”这个口号? 作业:同步练习教后记: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人说,“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这里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3.下图中的情景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后果()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世纪初,北京刚刚引进自来水与电力照明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着一些传言:“北京新的供水系统是外国人布下的圈套,供应的水是腐败的;电力是外国人的鬼魂,西方人的阴谋。”一些电力事故则被当作这一诡计和幽灵的最好注解而大肆宣扬。这一现象深刻反映了()A.中外民族矛盾尖锐对立
B.百姓排斥先进工业文明 C.传统生活观念的顽固性
D.开明与守旧的思想并存
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①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
②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 ③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 ④反映了作者的主要史观是革命史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某条约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
工艺制造;此外,只要缴交所定进口税,便可将机械装运进口。”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1900年西方国家发行了《迎接龙的挑战》的明信片。下列对该历史事件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列强势力深入长江沿岸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D.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市场
8.抗战初期,蒋介石致电某部:“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两则材料称赞的是()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9.如图是1937年刊发在《救亡漫画》杂志上的一幅名为《收复失中的抗日军人一手握枪,一手高举大刀,两腿横跨长城内外。对这幅()A.该漫画创作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期 B.该漫画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 C.“收复失土”意指收复丧失的关内大片领土 D.该漫画表达了画家渴望“打回老家去”的心声
10.“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被用作电视剧《大刀》的主题曲,该剧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军队从1933年长城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抗战。这支军队应属于()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
11.观察右图所示漫画,其寓意不包括()A.日本必然走向失败 B.中华民族团结抗战 C.敌我力量悬殊较大
D.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12.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都派出代表共祭
黄帝陵。林伯渠代表中共宣读毛泽
土》(张仃)的漫画,画漫画表述正确的是东亲自撰写的祭文。“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频军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论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对该场景反映的历史信息评价正确的是()①展现中国历史传统的重要文化现象
②唤起了民族自尊,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③表明国共两党抵御外侮的共同心愿
④国共两党以民族利益至上,抛弃了前嫌,一致对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日本裕仁天皇昭和时代(1837-1901年在位)
(1924-1945)材料二 “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惟现在江上下游均有贼匪,除镇江一年后立口通商外,其余俟地方平靖,大英钦差大臣与大清特派之大学士尚书会议,准将自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日,准为英船出进货物通商之区。”
材料三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1)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第四年,英国发动了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贼匪”指什么?(4分)
(3)材料三反映了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什么阶段特征?(4分)
(4)昭和时代的那场战争结果如何?这个结果对中国而言有什么重大意义?(8分)
14.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中国的报道涉及政治层面的比较
多。它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受到国人的瞩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2月24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远东四大“元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如右图)。
这期封面上,列举了当时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溥仪、石。因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远东危机”,故认为这四个人是解决危机
材料二 1942年6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蒋介石(如右这期封面人物是蒋介石,他在抗战前就“预言”:国际形势的转变关重要。珍珠港事件证明了他的预想,他在美英的支持下,担任了同盟指挥。
(1)材料一中“远东危机”指什么?它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什么主要影响?(6分)
(2)材料一中《时代》周刊认为这四大“元首”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
(3)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政府在抗战中有什么积极表现?(6分)
(4)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时代》周刊将以上人物列为封面人物的原因。(4分)
图)。
对中国的命运至军中国战区的总斯大林和蒋介的关键。首”:日本天皇、专题质量检测(二)1.选A 鸦片战争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材料中“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相符,故A项正确。
2.选B 本题考查片面最惠国待遇。由“一国所得,诸国……享之”“一国所求,诸国……助之”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故B项符合题意。“领事裁判权”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并未反映,排除;“门户开放”政策是指列强在整个中国范围内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与题干材料无关,D项错误。
3.选C 图中的情景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由此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4.选A 题干反映了当时北京人民认为自来水与电力照明都是外国人的东西,故认为其是圈套、腐败、鬼魂和阴谋,深刻反映了对外国人的不信任和排斥,根源是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外民族矛盾尖锐对立,故选A。
5.选D 义和团是在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兴起的,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符合材料中说的“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①正确;作者认为义和团是由满洲贵族,保守派官绅和士绅,无知民众联合推动的,②错误;作者既看到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性,又看到其愚昧性,故③正确;革命史观认为人类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作者没有用此观点,④错误。
6.选C 材料指出“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机械装运进口”,反映了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设厂,与《马关条约》有关,选择C项符合题意。
7.选C 列强通过《天津条约》就已经深入长江沿岸,故A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马关条约》的影响,故B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
8.选B “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这是对平型关大捷的评价。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故选B。
9.选D 本题可用排除法。从时间和漫画的内容来看,A、B两项错误;由图片信息来看,作者的意图在于收复关外的大片领土,而非收复关内领土,C项错误。
10.选A 本题考查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关键信息:1933、1937、长城抗战、卢沟桥抗战。从时间与地点入手,排除中共抗战,就是国民党军队的抗战,故选A。
11.选C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漫画的寓意即在于此,但反映不出C项内容。
12.选A 注意时间“1937年清明节”,而国共两党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1937年9月,④不正确。
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中国的反侵略斗争。第(1)问,主要是注意材料时间提示,然后再分析其根本目的。第(2)问,材料二强调中国允许英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联系相关知识可知此项是《天津条约》的内容之一,由此判断“贼匪”是太平军。第(3)问,材料三强调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是资本输出的明显特征。第(4)问,注意图片下方的提示“日本裕仁天皇昭和时代(1924-1945)”,不难判断是抗日战争,然后回答其结果和对中国而言的重要地位。
答案:(1)打开中国市场大门。(2)太平军。
(3)材料三反映了资本主义列强侵华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4)结果:日本战败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或中国打败日本侵略者等)。意义:中国近代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4.解析:第(1)问,从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可知“远东危机”应与日本、中国东北有关,再结合时间“1936年”可得出答案;“影响”从对美英利益角度思考。第(2)问,解决问题的关键应结合所学从人物的地位及史实来分析。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回答国民党积极抗战的表现。第(4)问,回答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答案:(1)“远东危机”指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影响:造成远东国际格局的变化;损害美、英等国的在华利益。
(2)不同意。理由:溥仪是日本扶植下的傀儡皇帝;苏联忙于欧洲事务和国内建设,无暇东顾,他们都不是解决危机的关键;中国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主要国家,蒋介石的态度和政策决定了危机的解决与否;日本是危机的制造方,也成为危机解决的关键。
(3)表现:联共抗日,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正面战场进行抗战(或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入缅作战等战役);争取国际援助,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议会主权原则是英国宪政制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指议会在立法方面具有至高无上的至尊地位,没有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能对其立法权施加任何形式的限制。
议会主权原则确立于17世纪末,即在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之后,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削弱王权。它的形成和确立有坚实而深厚的理论基础,许多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家都对这一原则的确立作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其中洛克是较早较系统阐述这一原则的。
洛克在1690年发表了《政府论下篇》,集中阐释了自然法论、天赋人权说和议会至上或议会主权的合理性,为英国1688年的革命作理论上的辩解。他认为人类曾经生活在没有政府的自然状态下,在这种状态下,根据自然法人们享有天赋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等自然权利,但是因为自然状态下存在着种种不便,必然发生一些人侵犯另一些人天赋权利的情况。为了使每个人的自然权利得到保护,人们于是签订契约,组织政府,这种政府的最好形式是议会制。因为议会是人民的代表的集会场所或曰组织形态,人民的意志是主权的体现,那么由人民选举产生的议会代表人民全体利益,表达社会公共意志,就自然是人民的最高意志——主权的体现者,是人民主权的一种载体,也就是说议会主权是源于人民主权。另外,人民并不能也没有必要直接行使其主权。因此由议会来掌握主权是最合情合理的一种权力体制安排,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好组织形式。立法权是国家各种权力中的最高权力,因为它是“人民委托的权力”,必须要由议会来掌握。同时他也意识到议会主权所体现的主权在民随时有受到专制主权威胁的可能,所以他认为议会的立法权应高于君主掌握的执行权,只有在这种权力关系和权力体制下,议会主权所体现的主权在民才有切实的保障。由此,洛克就比较完整地阐述了议会主权原则:一方面议会立法权在国家权力中处于最高地位,行政和司法等执行权从属于立法权,行政和司法等部门的权力适从立法权中得到人民代表公共意志的授权而派生的,因此执行权必须对立法权负责。另一方面,议会有权监督执行权的行使,有权调动和更换执行机关,从而使执行权对立法权的政治责任得到切实贯彻。实际上这也就设计了“议行联动”的议会内阁制的政治体制。
也许不少人会对英国“议会主权”这一说法产生疑问,认为英国并不存在真正的人民主权。确实,一般来说,主权在民是一个宪政国家最基本的原则,是立国之本。显然议会主权和人民主权构成了逻辑上、政治上的矛盾。但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家巧妙地对这一矛盾进行了处理,承认人民主权,并认为其是根本,然后在主权在民的基础上推导出议会主权的精神。比如洛克,他作为资产阶级的理论代言人,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削弱王权而提出“人民主权”,为资产阶级执掌国家最高权力作辩解,但同时为防止实践过程中普通公民即劳动人民以“人民主权”为依据,反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新特权”,又创造了“人民主权”的一种具有英国特色的体现——议会主权,宣传议会即是人民主权的最好体现。这样就把主权在民和议会主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根据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理论家们关于议会主权的政治设计,逐渐把议会推向国家权力的中心。虽然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也存在着种种障碍,但是在1832年选举改革之后最终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议会主权,1832——1867年被称为英国议会制度的“黄金时代”。并且许多宪政惯例至今仍然在法律上或实践中保留着,在英国政治制度中发挥作用。比如在英国宪法中,议会至上,享有最高权力,行政权和司法权从属于它,并向议会负责;司法机关无权对议会法令进行合宪性审查等等。
然而到了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现代化的浪潮推动着政府权力中心从议会移向行政部门,议会的职能和权力发生了很大变迁,从议会主权的议会而成为大权旁落的议会,内阁权力扩张,议会至上原则受到冲击。原本属于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实际上已经落入了内阁政府手中,议会对内阁政府的监督和控制权已经十分软弱。按理讲,内阁政府从议会中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通过倒阁权使内阁政府就范,通过质询权和查弊权了解政府及各部的行为和工作情况,通过弹劾权控制政府高级官员的违法行为等等。然而实际上不仅议会无法有效行使这些权力,而且政府倒反过来控制和支配议会行为。政治实践实际上大大改变了古典宪政理论中议会内阁制的原来含义:行政从属于立法或议会。目前,除少数例外,绝大多数情况下,议会控制政府已是无稽之谈,议会并不能控制政府,而相反几乎总是政府控制议会。所以,20世纪的宪政实践已使古典宪政理论中议会至上的宪政精神目前已只是存在于理论上、法律上和形式上了,而实践中、实际上已是行政控制议会的新的“议会内阁制”了。
当然,必须承认,内阁权力的扩张一定程度上生产力发展,公共事务增长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无可厚非。除此之外,英国内阁权力扩张还有复杂的原因,例如政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英国不成文宪法或曰柔性宪法所具有的灵活性,关系到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工作效率比抽象的宪法原则更重要的主观考虑等等。
显然,英国的议会内阁体制已经发生了变化。许多政治体制分析家指出,现代西方国家的议会内阁体制可分为议会占主导地位的传统体制和行政机关占主导的新型体制。英国当代内阁体制属于后者。英国一政治学者曾指出,英国议会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权力。理论上的权力是宪法上的权力,英议会拥有极大权力。但在政治实践中,议会把原来由它行使的权力交给了内阁,内阁成为最高统治机构。议会的权力表现为“施加影响力的权力和讨价还价的权力”,而不是对政策的首创和对国家权力的实际拥有。
不少人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后英国议会大权旁落,内阁控制议会的政治模式进行种种质疑和批判,认为它违背了古典政治理论家的权力分立原则,权力分立被摧毁。实际上权力分立学说在英国从来也没有被完全接受,并未实行严格的分权均衡体制。并且,由于英国政治文化中灵活性和务实精神的存在,对分权戒律的某种背离是十分安全的、可以接受的,而且事实上是不可缺少的。“权力分立只是政治智慧的一个规则,当公共政策有坚实的理由要求该规则让路时,它就必须让路。”委托执行部门行使立法和司法权是现代政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特征,必须容忍,但委托必须保持在限度之内,并要辅以诸多必要的防范措施。
(一)经济全球化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解释,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具体表现为:
1、世界贸易的增长迅猛。
贸易是对经济全球化发挥持续不断作用的一个基本环节。冷战后,世界上形成了更加广泛的贸易体系,绝大多数国家消除贸易壁垒,加大了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世界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跨国公司的作用增强。
在当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和活动的主体。跨国公司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跨国公司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充分利用各国的技术、资本、劳动力和市场优势进行生产和经营。跨国公司的投资与技术转让把生产经营、销售和研究开发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3、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界发展而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信息革命推动下国际金融市场交易空前活跃,跨国金融交易量急剧增加,金融机构掀起了全球性的兼并浪潮,辐射全球的大规模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多,各地区金融中心和金融市场逐渐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并逐步形成全球金融联网,各国金融市场连成一片,24小时全球交易,使大量资金可以迅速在世界各地之间转移。
(二)国家主权理论
法国思想家让·不丹最早提出了主权概念。他将主权定义为“主权就是对领土及其公民的最高权力,除自然法和神法之外,不受任何其他权力所制定的任何法律的约束,但在对外关系上受一切国家共有的某些法制的限制。”近代法学家格老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从国际法角度研究了国家主权问题,首次将国家主权与国家间关系联系起来。他指出:“所谓主权,就是说它的行为不受另外一个权力的限制,所以它的行为不是其他任何人类意志可以任意视为无效的。”这就是说,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平等的,他国不得任意干涉。明确了主权不但是国内最高统治权,而且具有对外独立意义,进一步发展了国家主权学说。
关于国家主权学说概括起来有以下内容:
1、对内的最高统治权。
对内的最高统治权,即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或事物以及领土以外的本国人实行最高的统治权。
2、对外的独立平等。
对外的独立平等,即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使权力的完全自主性,排除任何外来的干涉和限制。各国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自主的对外行为,各国在国际法意义上的权力地位一律平等。
3、防范侵略的自卫权。
防范侵略的自卫权,即国家为了维护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或威胁进行防护的权利。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国家主权的挑战
从根本上说, 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和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给世界各国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 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 经济全球化也给他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其中国家主权受到最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国家主权受到的挑战主要表现:
(一)国家经济主权方面
所谓经济主权就是指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及经济活动享有的永久权, 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 并能够自由行使此项主权。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我国经济主权受到的挑战是:国家自主决策和调控经济的能力受到挑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要融入经济全球化, 就必须加入各种国际经济组织, ,这就必然要接受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及其规则。因此, 中国政府在制定对内对外争取, 维护国家主权, 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按国际规则, 在关税等领域接受西方国家提出的刻薄条件。
(二)国家政治主权方面
所谓政治主权就是传统国家主权理论中的政治独立权, 也就是说一个主权国家有权选择走什么路, 举什么旗, 建立什么社会制度。苏东剧变以后, 中国成为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大国, 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西方国家希望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他们利用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利用中国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时机, 打着“民主”、人权的幌子以各种手段, 粗暴地干涉中国内政, 影响政府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政治问题, 使国家政治主权受到挑战。
(三)国家文化主权方面
所谓文化主权就是指现代民族国家将本民族文化的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上升为国家意志, 对本民族文化所拥有的最高和独立的权利和权威。中国文化一直以其独具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等著称世界。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社会转型和西方文化渗透使中国文化再度面临西方文化霸权与文化殖民主义的挑战。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卫星、现代计算机合成、网络等科技优势, 不失时机地向中国渗透“民主、自由”的价值观, 严重损害中国文化主权。
三、全球化时代,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所采取的对策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是中国求生存、谋发展的历史必然。那么, 中国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 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 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 运用辨证思维认识国家主权理论。一是:国家主权原则性质变中有不变。如前所述, 经济全球化的确给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挑战, 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中国应远离全球化或彻底放弃国家主权。我们必须看到国家主权性质在今天的国际社会里变中有不变。如中国用15年时间努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虽然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义务对中国经济主权构成一定的挑战, 甚至让渡部分国家经济主权,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政府签订的入世条约都是经过斗争、争取, 在自愿基础上签订的, 从这一方面讲, 国家经济主权不是削弱, 而是被强化, 主权原则中质的规定性仍然不变。二是:主权原则体现的是国家最高利益原则。主权是国家利益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不是全部, 在一定条件下也不是最高利益, 当主权原则与国家最高利益相抵触时, 需要权衡利弊, 不排除在国家主权的具体问题上做出暂时的让步, 服从于国家最高利益。但是这种让步的主动权还是在主权国家手中, 如果让步损及自己的根本利益, 损及主权的完整, 这个国家就不得不犹疑, 直至拒绝。
第二, 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 才能更好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利用国家经济主权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保护弱势民族产业, 扶持民族工业的优势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们只有在经济上自立于强国之林, 才能实现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我国才能保障自己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维护国家主权平等, 尤其是政治主权平等的最大障碍。中国只有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团结一致, 加强合作, 重视国家主权平等性、独立性和不可转让性, 才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完整。在精神文明方面, 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即精神文明建设,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成果, 广泛吸收和借鉴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一切优秀的思想和文化成果,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下, 在错误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 维护我们的文化主权。
参考文献
[1]、戴维·米勒等著,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政法出版社, 1992年
关键词:民族国家;国家主权;主权意识;主权思想;人民主权
国家主权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外事务的权力,它具有国内最高和对外独立双重属性。就对内属性来说,主权基本和统治权同义,它“决定个人对国家与政府关系的重要问题”;主权的对外属性则主要是由国际法来调整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意味着国家的自主或独立”。而国家主权思想就是指人们对国家主权较为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国家主权作为近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最早是在西欧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而产生的。一般认为,十六世纪法国学者让·布丹(Jean Bodin)在其代表作《国家论六卷书》中最早提出了国家主权的国内最高这一属性。之后荷兰著名法学家格劳秀斯(Hugo Grotius)又在其《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又提出国家主权对外独立、平等的思想。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三十年战争的结束和近代西欧国际关系体系的创立,同时也意味着国家主权思想正式在欧洲确立自己的地位。国家主权思想后经霍布斯、洛克、康德、黑格尔和卢梭等人不断发展而走向成熟,成为西方近代国际法的理论基础,并成为近代西方国际关系的基石。随着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这一思想也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流播布传播。
一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封建国家,在东亚建立起了以华夷之辨和宗藩体制为基础的“天朝”秩序。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东西方两个不同世界体系的撞击,战争的性质是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野蛮侵略,战争的结果却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的胜利。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固有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宗藩体制开始逐渐被“条约体制”取代,从此中国开始一步步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同时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维护国家主权与民族独立的艰难历程,创建现代性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成为近代爱国主义的崭新内容和崇高目标。美国著名的中国学专家列文森曾指出:“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大部分时期,是一个使‘天下成为‘国家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指中国逐步从一个普世的封建王朝转变为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这样一个历史进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主权思想的兴起与演进是一核心动因。众所周知,土地、人民和主权是民族国家的三要素,而其中主权更被视作民族国家的灵魂。
中国近代国家主权思想的萌生在中国迈入近代历史门槛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当时,林则徐担任钦差大臣,在广东禁烟期间,为了解“夷情”,他专门派人到澳门,搜求并翻译“夷人刊印之新闻纸”(报纸),密为印出,为制定“制驭准备之方”提供参考。对当时的禁烟、备战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他还组织人编译《四洲志》,以了解外国历史地理概况;并委托袁德辉和美国医生伯驾将将瑞士法学家滑达尔(瓦特尔)所著《各国律例》中有关战争、封锁、禁私等方面的内容译为中文,以相关条文为依据,维护国家的正当权益,驳斥侵略者的无理要求,并依此成功处理了“林维喜案”。不可否认,林则徐对国际法的认识还很片面,并伴有浓郁的“天朝”意识,比如,他曾对英国商务代表义律所呈禀帖中出现“两国”字眼大为不满,认为:禀内文理,多不可晓。“即如‘两国二字,不知何解?我天朝臣服萬邦。大皇帝如天之仁,无所不覆……想是英吉利、咪唎坚合称两国,而文意殊属不明。”但无可否否认的是,其开放的胸襟和眼界已远出时人之上,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并不为过。
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开始崛起并登上历史舞台,中外联系和交往日趋密切。但同时随着《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些列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国家地位和国家主权都遭到严重侵害。洋务运动时期,国家主权思想演进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洋务大员及洋务思想家透过通过国际法(万国公法)对照不平等条约,开始认识到中国国家主权遭受严重侵害的事实,并开始萌生出较为明确的国家主权意识。该时期国家主权思想的主体是站在时代前沿的洋务思想家,国家主权思想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挽利权”,树国威,通过是以国际法作为理论武器同西方列强斗争,以期维护国体尊严,尽量挽回被不平等条约掠走的权益。
他们作为统治阶级体制内的一部分,试图通过在对内变法达致求富、自强,并最终通过“修约”来重树国威,挽回利权。同治年间,清政府在给英国公使阿礼国的节略中明确提出:“查中外时势,有难有易,且亦各有国体及自主之权。如时势可行,及无碍国体政权者,中国原有自主变通之法。其窒碍难行者,无论不能勉强。就令勉强试办,终必无成。”他们认识到“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决无可以夺人与甘夺于人之理”(《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75页),他们把万国公法视为“彼此可相维系而不可统属之道”,对照国际法,他们认为列强攫取了大量“额外权利”,而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所谓协定关税、领事裁判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三项,“最为中国之害”,希望通过修约时徐图挽回。洋务思想家还通过万国公法对领海主权等有了明确认识,如1864年洋务派就利用万国公法对领水主权的规定妥善处理了普丹大沽口事件。当时,普鲁士和丹麦正处于战争状态,来华赴任的普鲁士公使李福斯在中国大沽口洋面掳走了三只丹麦船只。清政府透过总理衙门表达了严正抗议,最终迫使李普斯认错放船。(《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可以清楚看到洋务大员及其思想家基于国际法对国家主权已有较为明确的认知。
三
甲午战争在中国近代史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作为一个堂堂大国大败于日本这样一个蕞尔小国,被迫签订割让台湾,并赔偿2.3亿白银的巨额赔款,引发举国震动,不仅事实上宣告了清政府自强运动的破产,也彻底暴露了清政府统治的腐朽无能,在帝国主义的赤裸裸的武力侵略面前国际法也显得苍白无力,亡国灭种的威胁第一次实实在在地摆在中国人面前,引发举国震动!以康梁谭严为代表的维新派被推向时代潮头,他们作为具备西学知识和世界眼光的新一代改革领袖,认识到中国正面临瓜分豆剖的空前危局,喊出了“保国、保种、保教”口号。他们认识到以往那种修修补补的改革举措已再难转圜,必须进行包括政治制度在内的系统的除旧布新,才能挽狂澜、延国命。戊戌维新时期国家主权思想获得空前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维新派已不再像洋务派那样迷信万国公法,而是代之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作为新的理论武器,来唤醒民众;同时维新派大力倡民权、启民智,力图通过“兴民权”达到“维国权”之目的。
四
辛亥革命前10年是中国现代性的国家主权话语形成的关键时期,伴随着清末新政崛起的新知识群体和海外留学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当时中国的新生社会阶层和重要变革力量,也是当时革命派和维新派的骨干和精英。对此,孙中山曾有过描述:“赴东求学之士,类多头脑新洁,,志气不凡,对于革命理想,感受极速,转瞬成为风气......留东学生提倡于先,,内地学生附和于后,各省风潮从此渐作。”。期间,清政府迫于内忧外患,实行“新政”,有限度地开放报禁、言禁,国内近代出版业迎来快速发展的第二个高峰。10年间,国人创办报刊千余家,西书翻译也成倍增长,仅商务印书馆一家,从1902年到1910年就印书865种,2042册。新知识界借助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公法理论,对国家主权的本质特征、主权与国家的关系以及人民主权观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开始形成一整套较为系统的国家主权思想。其国家主权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中国谋求国家主权独立,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其中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派发挥了重大作用,由他們领导并直接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建立起第一个以人民主权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国家。梁启超曾高度评价报业出版对这一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去秋武汉起义,不数月而国体丕变,成功之速,殆为中外古今所未有。南方尚稍烦战争,若北方则更不劳一兵不折一矢矣。问其何能如是,则报馆鼓吹之功最高,此天下公言也。世人或以吾国之大,革数千年之帝政,而流血至少,所出代价至薄,诧以为奇,岂知当军兴前军兴中,哲人畸士之心血沁于报纸中者,云胡可量!然则谓我中华民国之成立,乃以黑血革命代红血革命焉可也。”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旧民主主义意义上的人民主权思想终于在近代中国落地生根,尽管它还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和脆弱性。但这毕竟是是中国迈向独立自主的现代民族国家的一大步。
中国近代国际主权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是近代中国由封建王朝走向民主共和的核心动因之一。而截至目前,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几近空白,小文对其发展脉络做简要一分析梳理,权当抛砖引玉,期能引发学界对该论题的关注和探究。
【国家主权】推荐阅读:
国家经济主权07-13
国家税务总局文件-北京国家税务局09-10
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指南07-11
报效国家讲稿06-19
国家信访局06-21
国家财政教案07-16
英语国家礼仪10-05
国家统计局10-10
国家生态乡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