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精读试题

2025-03-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精读试题(推荐8篇)

英语精读试题 篇1

一、藤野先生(鲁迅)

1.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朝”读zhāo,早晨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文章的体裁是散文。

2、(1).选段1-3段

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只不过,表达出作者对东京的失望的情感。“这样”指代“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实在标致极了”这一句中的“标致”你怎么理解?

(4).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答案:

2、(1)主要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2)这一句领起前两段内容,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3)“标致”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4)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先生对东京失望,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赏樱花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答对大意即可)

二、《我的母亲》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阅读《我的母亲》中的节选部分(课文6-7段),完成第1到第3题。(6分)

1以上两段文字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我”的母亲的?(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为什么“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一细节描写中包含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的眼中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评析文中母亲的教育方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6分)1.(2分,两个方面各1分)“严格的管束和深沉的爱护。”或“教之严,爱之慈。”2.(2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答“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给1分。3.(2分)包含了“我”对母亲的怀念、爱戴、感激和敬爱之情。4.善良 宽容 慈祥 温和 正直 严厉;5严格,有时过于严厉。但严中有慈。

三、《我的第一本书》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四、《雪》阅读“朔方的雪”的片段(课文4-6段),回答问题:(课后一二题)

1、描写完江南的雪,转入到对“朔方的雪”的描述。用“但是”一词,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怎样描写北方的雪的?作者对北方的雪是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对北方雪的描述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北方的雪的哪些个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都是作者所写的诗句,最能体现“朔方的雪”精神的一项是()A、两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C、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7、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你认为作者的人格更像哪一种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朔方的雪

1、表现了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的遗憾和引起下文对朔方雪的描写和赞美。

2、孤独、奔放,从她“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和“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中可看出。

3、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奋飞”“升腾”。这些描写倾注了作者对北方雪不畏严寒,在孤独中抗争、奋斗的赞美之情。

4、独立的个性,斗争的激情,献身的精神

5、北方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还表现为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它的不屈和献身,让它成为雨的精魂——坚强和不屈的精魂。

6、(B)

五、《海燕》<海燕>又称<海燕之歌>,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

1、试概括文章的内容。

答:

2、文中的海鸥、海鸭、企鹅有什么表现?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

3、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之前还写大海、狂风、乌云?

答:

4、“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5、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答:

②“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答:

6、“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句话使用反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答:

7、“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海燕》

1、这首散文诗通过对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大海景象的描绘和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式,热情洋溢的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2、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这样写是为了与海燕“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

3、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

4、拟人。以“歌唱”“冲向”“迎接”等词语,赋予波浪以人的行为动作,突出了它积极主动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

5、①“抱”“摔”“恶狠狠”分别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和思想感情,突出了狂风势力的猖獗。②“抓住”“熄灭”以拟人手法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

6、运用反复,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7、表达了作者急切要求惩治腐恶的义愤,渴盼经受革命风暴战斗洗礼的愿望,召唤革命者奋起斗争、搏击风暴、挣脱桎梏、赢得解放的豪情,肯定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并将取得胜利的信念。

六、《敬畏自然》课文的1-3段

1、课文开头,作者首先举出了人们常有的想法是什么?

2、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哪种观点?

3、第二自然段“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一句中“这种狂妄的表现”指的是什么?大自然窃笑的依据是什么?

4、试把第二段结尾句“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改为陈述句,体会效果有什么不同?

5、第一段画线句形象地写出了自然与人类的智慧关系是大海与小水滴的关系,你能否想一个新的比方,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6、怎样理解第三段中画线句的含义?

答案:

1、征服自然

2、敬畏自然

3、“狂妄的表现”是指人类宣称要征服自然。窃笑的依据是:(1)人类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为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4、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改后没有原句语气强烈。

5、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一片森林:人类的智慧就是一棵小树。

6、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都是人类破坏大自然造成的,同样也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七《喂-出来》见智大课内阅读题目

八、《云南的歌会》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

2、第②段中画线句子中,“多”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3、“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什么?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4、第③段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描绘,有什么作用?

答案:

1、描绘云南歌会中的山野对歌场面。

2、不能。因为“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有“多”才能显得准确精当。

3、“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在结构上起总领作用。

4、这样更能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海底两万里》相关练习

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生物学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

2、《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在于(),小说如此动人,还在于(),小说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3、()是一名()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凡尔纳()的体现。

4、《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国人。

5、阿龙纳斯的仆人叫(),故事中,阿龙纳斯曾经在法国出版过的一部书叫(),“鱼叉手之王”指的是()。

6、鲸鱼用()进行呼吸,《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叫()。

7、潜艇的主人是(),他会说()种语言,分别是()。

8、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材料做的,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做成的。潜艇上的人用来写字的笔是用()做成的。潜艇上的人用的墨水是用()做的。

9、鹦鹉螺号上的藏书量有()册,鹦鹉螺号的造价是()万法郎。

10、请举例说出海底的三种植物。()

《名人传》相关练习

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国画家和雕塑家()、()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3、《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罗曼•罗兰的()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4、()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5、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

6、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三部传记。其中,()(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7、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读《 》(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

8、请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9、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雕塑家()、文学家()写的三部传记。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

10、贝多芬在致艾尔多迪夫人的心中有两句话成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它们是()。

11、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图很早就画出来,但一直无人敢接手,米开朗琪罗成功的完成了这伟大的作品,它是()。

12、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佛罗伦莎画室里的惟一作品是:()。

13、《贝多芬传》还附有:()。

14、“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15、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是对()的外貌描写。

16、“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是对()的外貌描写。

17、贝多芬第一首真正为革命而创作的音乐是()

《海底两万里》参考答案

1、《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神秘岛》)。

2、(诺第留斯)(构思巧妙、情节惊险)(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3、(尼摩船长)(反抗压迫)(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

4、(儒勒•凡尔纳),(法)

5、(康塞尔)(《海底的秘密》),(尼德•兰)。

6、(肺)(鹦鹉螺号)。

7、(尼摩船长),(四)(法、德、英、拉丁)。

8(大叶藻)(贝壳类的足丝)(鲸的触须)(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

9、(12000)册,(200)

10、(裙带菜、海带、紫菜、石花菜、鹅掌菜)

《名人传》参考答案答案:

1、(罗曼•罗兰)。

2、(德(贝多芬)、(意大利)(米开朗琪罗)、(俄)(列夫•托尔斯泰

3、(《约翰、克里斯朵夫》)

4、(《第九交响曲》

5、(《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6、(《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贝多芬)

7、示例:读《名人传》,我了解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把苦难铸成了一支支欢快的乐曲,奉献给了世人。

8、答案: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地鼓掌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9、(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答案]: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

10、(“唯其痛苦,才有快乐”)。

11、(《大为》)。

12、(《胜利者》)

13、(医嘱、书信集、和思想集)。

14、(托尔斯泰)

15(米开朗琪罗)

16、(贝多芬)

英语精读试题 篇2

近年来, 教育界正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 随着信息产业的强势发展,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 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 进入教育领域也属必然。在此背景下, 翻转课堂日益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翻转课堂的概念最初由Sylvanus Thayer提出, 意指在以师生之间的个性化互动代替以教师授课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Treglia (2000) 等学者提出以小组协作方式共同完成课堂作业, 这是最早的翻转课堂模式。Salman Khan (2007) 创建了以在线学习为主的可汗学院, 该学院通过网络向世界各地的学生分享他们录制的教学视频资源, 这助推了翻转课堂的普及和发展。之后美国两位教师尝试采用这种颠倒式的教学方式。2010年,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被引入我国。同时期, 该理念在其他国家的教育领域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实施, 受到师生广泛好评。

关于如何定义翻转课堂, 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 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 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 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 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钟晓流, 2013) 。Berrett (2012) 指出, 翻转课堂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 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从而提供必要的帮助。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本文在深入研究翻转课堂理念的核心内涵、宗旨、实质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独特优势的基础上, 结合本院非英语专业英语精读教学实践, 提出了英语精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并深刻反思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 翻转课堂理念和教学模式不仅契合我国当前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而且适合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精读教学,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精读教学中, 有助于深化英语教学改革, 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翻转课堂核心内涵、宗旨及其优势

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翻转课堂的宗旨是颠覆传统教学方式 (王海杰, 2014) , 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指导者。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来完成, 知识内化则主要通过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来实现。翻转课堂实质上是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进行了翻转 (王慧君, 2015) , 即课堂知识内化, 课前、课后知识传授, 而课堂上的知识内化是翻转课堂的核心所在。

翻转课堂理念和教学模式符合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整体规划和当前的教育形势。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7) 正式颁布实施, 它在教学上有两个突出的转变:第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转变;第二个是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向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转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界被广泛关注和实践。较之于传统教学模式, 其独特的优势如下。

1. 提倡多元化互动, 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 师生关系是维系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 (吴泽峰, 2012) 。传统课堂上教师是主导, 而学生则处于从属地位, 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进而影响了师生关系。翻转课堂上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走下讲台, 耐心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 细心引导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这种亲密接触显然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从而利于构建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 也最终利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 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学习活动” (庞维国, 2001) 。传统课堂以知识传授为主, 教师“教”学生“学”, 知识内化效果不佳。而翻转课堂借助信息技术, 颠倒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 即将“教”与“学”的地位翻转, 学生不受空间、时间约束, 自主学习,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有利于个性化教学, 实施因材施教

Khan认为翻转课堂的优点之一是使教学更加人性化, 因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可做到因材施教。在教育过程中, 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是教师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 而要让因材施教得以落实, 就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 (王跃华, 2011) 。传统课堂上, 学生不分水平坐在一个教室里听课, 教师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的知识接受需求。在翻转课堂, 教师课前先把授课内容录成视频交给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除了解答学生反馈的共性问题, 教师有一定的时间进行个性化指导, 做到因材施教。

4. 有利于知识内化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的获得与内化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倡互助学习、课前学习、课堂讨论、课后深化,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应用 (Berrett, 2012) 。传统课堂上, 所有学生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教室听同一个教师讲授同样的内容, 学生的个体差异被忽略。翻转课堂的实施弥补了这些缺陷, 它通过颠倒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 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 从而利于学生回到课堂时能更好地实现知识内化, 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必然提高。

英语精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 Talbert教授是最早关注和实践翻转课堂教学的学者之一, 他通过教学实验总结出了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 具体内容如下:课前 (观看教学视频、针对性的课前练习) ;课中 (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及反馈) 。南京大学张金磊等在Robert模型基础上, 细化了课前及课中学习环节和流程, 增强了该模型的可操作性。董黎明等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模型。另外, 美国学者杰姬·格斯丁从学生学习活动出发提出了翻转课堂环形四阶段模型。清华大学钟晓流等从教师教学设计角度提出了翻转课堂太极环式模型。以上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仍不够全面。

依据翻转课堂理论, 结合教学实践, 借鉴前人研究经验, 本文设计了适合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将教学结构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实施环节。

1.课前

⑴课前学习资源的开发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开发课前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音频、文本以及PPT课件等多种形式, 其中教学视频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主要资源之一。为了改善学生的发音和语音语调, 英语教师在制作视频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一方面, 教师尽量将声音、PPT和教师讲解时的活动头像信息全部录入, 学生不仅可以从声音、课件获得教学内容, 而且可以从教师讲解时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声音、情感获得现场感, 尤其适合那些性格内向、不爱在别人面前张口说英语的学生反复模彷教师的发音, 也利于容易走神的学生集中注意力, 学习效果由此提高。另一方面,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英语学习水平设置几个不同层次, 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需要选择, 比如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薄弱, 教师在制作视频时要考虑设计难易结合、题材各异、内容新颖的有关练习。此外, 教师准备的教学视频不易过长, 大约15分钟时长较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否则适得其反。最后, 教师还要设置配套的测试练习供学生自我检验学习效果。

⑵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实现对新知识的感知和初步内化。以英语精读教学中经常进行的“头脑风暴”学习活动为例, 在课堂上进行耗时太多, 而且学生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 效果往往不理想。在翻转课堂上, “头脑风暴”这个活动完全可以由老师先发布在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上, 回到课堂时就能较自如地完成该学习任务。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且也节约了课堂时间, 最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自信心, 教学效果由此提高。自主学习中学生自己控制时间随时播放视频, 之后完成配套测评练习并检验自己的英语语音语调, 并且及时向教师反馈疑难问题, 从而为课堂互动提供问题来源。

⑶教师监控学生课前学习

教师可以监控翻转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选择优良的英语学习软件, 通过软件提供的项目, 如每天学习时间、每周学习时间、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情况等, 教师能更好地检查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情况。教师不仅可以监控他们的学习时间并给予及时的督促, 而且可以获悉他们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化的问题, 教师作记录后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 共性问题留到课堂, 个性化问题找机会, 课堂或课下进行个别辅导。总之, 在课前学习和测评中, 教师要实时监控, 以对学生自主学习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应达到的水平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依据这些诊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为学生课堂上的互动提供教学依据。

2.课中

⑴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将知识传授转移到课前学生自主学习中, 争取更多的课堂时间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由是观之, 在翻转课堂上, 教师需要精心策划课堂的师生互动, 发挥主导作用, 才能帮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知识内化。

在英语精读翻转课堂上, 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学生互动交流。教师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语言技能训练活动, 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课前学习中的新的知识点。比如有些学生英语语法比较差, 有些学生英语发音不标准, 有些学生听力薄弱,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一对一辅导。教师还可以组织多元化的互动活动, 像小组讨论、分组辩论、个人演讲、角色扮演、猜词游戏等, 训练学生听、说等英语基本技能, 使课堂气氛活跃有趣,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⑵师生共同总结课堂, 采取多元化评价

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 多元化的评价也很重要。多元化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如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学生互评。通过这些, 学生可以体验各种评价方法, 使他们自然地学会评价方法和技巧, 从而具备评价能力, 这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很有好处。鉴于此, 每节课结束前10分钟, 教师要让学生以评价的方式总结当天的课, 学生可以毛遂自荐自评, 学生也可以互评, 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互评,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既练习了英语表达能力, 又进一步内化了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作一个简单的总结, 除了鼓励学生的进步, 还可以用summary (小结) 或recitation (复述) 的形式总结课文,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 尤其对于那些英语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这是很必要的。

3.课后

⑴学生巩固知识点并反思

经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交流, 学生仅完成了基本的单元任务, 之后仍需要课后巩固和反思。课后的巩固环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师布置课后学习任务, 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再次自主学习。鉴于此,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设置单元测试题, 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单元知识, 包括英语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等各类技能的测试, 并对学生的检测及时检查、反馈问题。另外,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反思部分, 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 对自己仍然薄弱的英语语言技能有所了解, 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继续努力, 日复一日, 循序渐进, 学期结束时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有个形成性的评价。

⑵教师反思并总结经验

由于翻转课堂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领域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实践过程中难免有很多问题, 需要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同行教师们需要定期见面交流, 互相学习, 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教师需要反思课前、课中和课后实施环节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如对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监督是否有效, 需要作什么调整, 教学视频是否真正符合学生的特点和要求等, 课堂互动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只有不断地反思探索, 才能建立一个高效、合理、高质量的英语精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结语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契合我国当前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而且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更有利于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信息化时代,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作为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教育者, 我们应该积极转变观念, 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从而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 为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作出应有贡献。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文章在深入研究翻转课堂理念的核心内涵、宗旨、翻转的实质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独特优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英语精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文章认为翻转课堂理念和教学模式不仅契合我国当前的教育理念, 而且适合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精读教学,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英语技能, 从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翻转课堂,英语精读课,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习的自主性》,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1年第2期。

[2]王海杰、张黎:《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与管理》2014年。

[3]王慧君、王海丽:《多模态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第12期。

[4]王跃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关于因材施教的评说》,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8期。

[5]吴泽峰:《和谐师生关系促进英语教学》,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英语精读试题 篇3

关键词:精读课堂教学模式《现代大学英语精读》

一、引言

开设于英语专业本科低年级阶段的精读课程作为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想改变上述提及的精读课程中的顽疾,必须以一套科学系统的精读课程教材为载体,这样才能真正改变以往传统的精读教学模式,找到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和当今学生特点的精读教学新路子。由于篇幅限制,笔者仅结合对精读课程的简要分析,并以由杨立民教授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为例,论述如何基于该教材对精读课程进行新的有效探索。

二、精读课程概况

(一)精读课程的基本任务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了英语专业精读课程的基本任务,即:“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精读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段落后陈旧

目前由于许多普通高等学校的精读课程仍然沿用过去的教材,因此教学手段也沿袭着落后的“老师照着书本讲,学生对着黑板或者幻灯片记”的机械模式。在此情况下,学生和老师缺少必要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学生在多数情况下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主动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2、教学内容顾此失彼

顾名思义,精读教学的内容应该在很大程度上围绕英语基本功,即听、说、读、写、译的提高展开。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缺少课程教材有效的引导,教师往往会因为教学内容的包罗万象而顾此失彼。有的老师过于强调课文中词汇、语法的讲解而忽略了对整篇文章结构和内容的分析和鉴赏,因而会给上课的学生造成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

3、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

虽然每位英语专业的同学都已经过高考的检验和选拔,但这仅能说明其在考试中的能力,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其英语水平。相反,仍然有许多英语专业低年级的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都与精读教学要求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也直接导致了精读课程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的提高。

三、《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材分析

(一)《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综述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共分六册,每册共15篇课文,供英语专业本科一至三年级学生使用。该教材在每一单元都确定了一个中心话题(topic),并据此精心设置了两篇文章(Text A和Text B)。其中Text A为重点讲解的课内文章,课文后面配有词汇表和相应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精读学习。而Text B则为自学课文,强调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学习,老师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的特点

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在内容和编排上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笔者在使用该教材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本教材的编者在内容编排上的用心良苦。具体表现在:

1、内容由浅入深

从所选课文内容的难度上讲,呈逐渐上升之趋势。例如,从所选课文的体裁来讲,在该教材的前两册中,故事和非故事体的比例大致为三七开;第三、四册逐步由对半分到倒三七。另外从该教材的课后练习的设计来说,在前两册中,语法和词汇这两大英语基础能力被提到相对重要的地位;而在之后的教材中,阅读、翻译、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方面的练习所占比例有所提高。

2、文章内容教育性强

在本教材所挑选的课文当中,有许多都是从最近英美国家的各种出版物上精挑细选出来的文章,具有极强的教育性,对学生的大学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对其灵魂也是一种洗礼。例如,该教材第一册中的第一篇文章“Half A Day”(半日)教会了刚进大学的新生“时间的重要性”;另一篇文章“My Personal Manager”则通过美国校园故事教会学生“真正美丽的人是自信的人”的道理。

3、课后习题设置丰富,题型多样

与传统的精读教材相比,该系列教材十分重视在英语学习的不同阶段,通过多样化的课后习题检查对课文所涉及的语法、词汇以及文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从总体上说,该教材的练习包括课前预习(pre-class work)和课后练习(more work on the text)两大部分。其中,课前预习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尽可能地熟悉本单元文章中在内容、词汇方面的重难点。例如:通过句型转换(paraphrasing)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以及用英语解释句子的能力;通过问答题(ask and answer)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而课后预习则是着眼于为学生积累总结和查漏补缺提供机会,主要包括了对口语、词汇、语法、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训练。这些练习都较好地体现了精读课程的要求,有利于任课教师全面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教材对口语训练(oral work)的重视。每一单元的课后练习都配有与该单元文章内容和主题相关的问题供学生口头回答或讨论。既有针对文章细节的问答题,也有考查学生批判思维的讨论题(discussion)。这样的题型设置既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也有利于其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可谓是一举两得。

4、全英文编写,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修养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整个教材除极少量必须的中文说明外,包括课文、单词解释、课后注释以及所有习题均用全英文编写,在客观上促进了学生“用英语学英语”的能力,有利于其英语语言修养的培养和英语思维的形成。

四、精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这样紧跟时代步伐、能够很好迎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英语专业精读教材的出现,使精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成为了一种可能。

(一)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交际法逐渐确立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对“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研究也随之在更广阔的范围铺开。美国心理学家Bruner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活动”。英语学习是与学习者个人不懈努力和不断实践分不开的,而且主要依赖予学习者的主观努力。有鉴于此,在精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学生看作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根据他们在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环节,从最大程度上调动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以学生为中心”成为精读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

(二)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往往只能在课堂上才能进行沟通。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这种沟通往往也只停留在表面上。另一方面,一旦学生在平时的自学中遇到任何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不能得到老师及时有效的帮助。显然,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升入,这种模式已经很难满足英语专业精读教学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日益发达的网络通讯资源来作为传统课堂教学一个有力补充,建立起不受教室空间,以及课程时间限制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精读课程教学平台。笔者平时的一个典型做法是利用“移动飞信”这个学生当中很受欢迎的实时沟通工具,建立班级联系网络,通过它在课后与学生保持紧密的双向联系:一方面,笔者每天通过飞信给学生发送与英语相关的各种资讯,比如:时事英语,英语谚语,英语美文等,深受所在班级学生的欢迎。这样一来,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而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该网络也可以随时联系笔者,将不懂的问题以文字的方式很快反馈给笔者,以便得到最为及时的帮助,防止问题的不断累积。

(三)贯彻“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

英语语言学习归根到底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中,精读课程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学生在该课程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技能,培养英语交际,独立工作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应努力贯彻“有声有色”的精读课程教学。所谓“有声有色”,主要是指精读任课教师应该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依托,以科学的精读教材为基础,努力将更多的英语音频(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散文,名人演讲等的MP3等)和视频材料(如:经典美剧的片段等)引入精读课程教学当中,同时开展与之相关的课堂讨论,尽可能从质量和形式上将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引入到更高的层次,并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四)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相关研究表明,英语课堂是师生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最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地方。因此,在精读课堂上,教师应该利用生动的例子,深情并茂的语音语调以及温和友好的表情给学生营造一种友好、平等以及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当某些内向的学生在展开与课文相关内容进行课堂讨论时羞于开口,而更倾向于自言自语时,任课教师便可以附身靠近学生,侧耳倾听其对问题的阐述。这样一来,不仅表达了教师对该学生的关注,同时也从最大程度上传递了师生平等的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创造出学习英语的宽松氛围,很好地缓解学生在精读课堂上的焦虑心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一方面,精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读教材的选用。另一方面,一套编写科学的精读教材也能够为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良提供丰富的语言材素材。因此,在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有效优化的同时,还应该结合课程特点,选用适合的精读教材,以便该课程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精读[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鲁波.英语学习中焦虑症的表现及消除对策[J].考试周刊,2011.66.□

英语精读学习总结和体会 篇4

李玉皇 2016222045150 经过一学期的英语精读课程后,我有了许多的收获和感想。

首先,电影展示以及趣配音给了我许多去张口说英语的、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机会,大大的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能力。也通过交流,学习了许多别的同学在这些工作上面的长处,学习到了更多学习英语的方式。

其次,通过这些环节也增强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摆脱了以前一谈学英语只有背单词的老旧学习方式。尤其是通过讲解电影、给电影配音这种半娱乐的方式轻松的学习了这门语言,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之外,课堂上的构词法讲解、写作的方法等等这些干货也让我受益匪浅。文章的讲解、小说的阅读也大大提高了自己的阅读技巧和能力,对英语文章的解读能力得到增强,也提高了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自信。

浅谈如何改进英语精读教学 篇5

随着我国英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高等英语教学目标越来越明确,本科与专科英语教学区别也越来越大,要求也有所不同,现在对专科学生英语学习也有了级别的要求,那就是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因此专科学生英语教学应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做适当的调整。

因此,针对这一教学要求我们教师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调整教学态度、方法,采取高职高专学生乐于接受的、适合高职高专学生水平的英语教学手段,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教师要改变一贯的教学态度,转变思想观念

在这里,教师的任务不但是传授英语知识,同时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兴趣的培养者、学习的督促者、英语学习的组织者、鼓励者、英语学习方法和资源的建议者和英语学习效果的评估者。

1、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思想,做到“够用”。摈弃原来英语教学越多越好,越全越好,越细越好的教学思路,针对学生英语水平,有重点,有难点,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备课、准备教学内容。

2、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来。目前我国为考察高职高专学生英语水平而开设的《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目的就是考察学生听、读、写、译的综合能力。虽然当中没有设置口语的考试,但根据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趋势——他们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口语也是必须重视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这一点,合理组织安排精读当中不同部分的教学课时。

二、学生要转变观念,提高课堂参与意识,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1.提高课堂参与意识。很多学生上课极少发言或者不发言、不回答问题,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输出,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授课效果大打折扣。要让学生意识到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他们今后毕业必然会用到的一种能力,这样才会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认真抓住课上任何一个机会,回答教师的提问,锻炼自己的口语,阅读等能力。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才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授课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提高自主学习意识。高职高专英语精读课一般是周四课时,教师讲授居多,在这么少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没有课下的自主学习是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况且教师不可能跟中学教师一样时刻告诉学生要做什么准备、催促学生要完成布置的作业。因此,只有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意识,能够自己做好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课后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才有可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才会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通过提高课堂参与意识,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配合教师,充分发挥学习主体这一角色的作用,活跃课堂气氛,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三、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弱、词汇量少、听、说、读、写、译能力较差,自我约束、控制力差。这些特点决定了过分强调和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因此,要切实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水平,必须改进高职高专英语精读教学方法。

1、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为英语精读教师,大多数人对学生上课的不积极态度都有很深的了解和体会。作为 1 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大家都知道兴趣对学习英语是何等重要,只要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哪怕一时半会儿英语水平得不到提高,但最终都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不是和英语教师无关的事。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单元不同的话题,去寻找和课文话题有关的视频资料,小电影,小片段播给学生看,也可以收集一些相关的、有趣的背景资料。除此以外,教师可以在每节课课前给学生看英语动画短片、经典电影,并为其中某些话作解释。找些英语故事、笑话讲给学生听,让学生练习一下英语绕口令,鼓励学生在宿舍设立an English day等。这样每节课一个小花样,学生会觉得学英语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2、课前的准备活动

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的计划性不强,因此,教师在每一节课的课后都要对下一节课预留问题、让学生做课前的准备活动,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如果恰好是一个新单元的开始,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和下节课话题有关的题目,并且在下一节课上课时一定要提问。或者就课文内容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去预习课文,解决问题。

教师方面在这一阶段首先要准备相关背景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与此同时也要与时代、与学生所关心的事紧密相连,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关键步骤。因此,教师一定要多了解社会、多接触社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准备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其次,教师准备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听力,让学生做dictation,锻炼学生的听力。然后就听力内容做 free talk、discussion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来,敢于张口讲英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3、单词的讲解

单词的讲解没有必要像高中那样面面俱到,也没必要每个单词都讲。选出经常用的、考试当中经常会考到的重点讲讲就可以了。但是一定要注意复习,讲完单词可以让学生进行new to old或old to new的训练,这样即学习了新单词也巩固了旧单词。

4、课文的讲解

课文先提问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介绍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整体,然后就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语法进行讲解,然而对比较简单的课文时,可以不用讲解那么细致,只要设置问题,然后提问学生解答这些诸如作者的写作方法,如何提出观点,如何解决之类就可以了。

5、summary 课文学习完毕之后,为了巩固学生对所学文章的内容的掌握,及学习如何归纳文章,教师可以用填空的方式写出整篇文章的summary,重点单词、词汇由学生来填。这样学生及巩固了所学文章内容,也慢慢学会总结归纳,同时还复习了文章中的重点单词,一举多得。

6、口语训练

为了达到大纲所要求的英语实用技能,教师在课上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的练习。课文讲解完毕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还可以就文章中提到的某一个观点或问题进行讨论。

7、写作

教师可按照课文所用写作技巧写出一个段落,然后给出几个题目,让学生一定要用到此种写作技巧进行仿写。虽然这种写作比较局限,但是实实在在练习了写作。

四、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英语教师本身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这里业务水平不但要提高自己的英语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英语实用技能,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深入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多与同事交流研讨。学校方面则可为不同层次的教师制定培养计划,为青年教师安排指导老师,安排老教师短期培训、深造学习等。为每位教师提供适宜的条件,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老教师可以多获取新信息、知识。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也同时会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课后翻译 篇6

P.16 4.Translation.1)She intends to apply for that academic position.2)He is so devoted to his research that the idea that he will soon have to retire never occurs to him.3)Many people have observed that, without effective checks, we have a tendency to abuse our power.4)Students must observe carefully how good writers use words.5)Some countries refuse to get involved in this dispute and they resent any foreign interference.6)How do you think we should handle the drug problem? 7)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all business policies should apply to everybody without any prejudice.8)The control of the sand storms will involve a tremendous amount of work and money.9)You have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local conditions when you apply these technologies.10)All applicants will have to fill out this form and mail in an application fee of 50 dollars.11)Based on his careful observation of children’s behavior he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learning is a natural pleasure.12)In a country of many nationalities, ethnic harmony requires very careful handling.13)The government is determined to punish all the corrupt officials involved.14)Cheating at exams does not occur very often.But when it does, the school takes a very tough potion.Lesson Three

P.77 3.Translation.1)The mission was put off minutes before the rocket was launched.2)Scientists are trying to develop a more effective way of using solar energy.3)Sport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concerns the health of the people of a nation, and not because it is a profitable business.4)The project was launched last year, and when it is completed we can bring the gas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5)The survival of a company depends on how fast it can develop new produc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6)He developed a theory that human progress has been largely due to cooperation rather than competition.7)For many people in China who used to worry every day where their next meal was to come from, today their biggest concern is being overweight.8)It is believed that they will launch an attack sooner or later.It is only a matter of 9)10)11)12)13)14)15)16)17)time.Ok, you make me an offer.How much would you pay? One lesson we have drawn from the 20th century is that human resource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Many teachers are concerned about a lack of communal spirit among some young people.It was a very generous offer.He said that he would pay me $ 100, 000 a year as personnel manager.Today the corruption problem has become a matter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She suddenly walked out of the room without offering any explanation.These tough competitions can drive young people crazy.I’m sorry I can’t let you use my car now.I have to drive my wife to the airport.What he said the other day sounded very vague.I don’t really know what he was driving at.Lesson Seven

P.209 3.Translation.1)Our school sports meet is due to take place next Saturday.2)Due to the repeated floods and droughts, farming has been very unstable in this area.3)She suddenly realized that their rent was due the next day.4)They finally identified the object flying due north as a swan.5)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in due course Chinese farmers will learn to compete successfully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6)With due respect, I don’t think we should adopt a wait-and-see policy.7)According to this agreement, the two countries should inform each other of their major military actions.8)He was criticized because he did not take immediate action when he was informed that the submarine had sunk.9)Although he had lived in this little hut all his life, Zhu Geliang was extremely well-informed.10)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eople were not only encouraged but also forced to inform on each other.11)At that time scholars strongly advised us to preserve the city wall.But we were not far-sighted enough to adopt their proposal.12)To see how he loved his mother, you would never guess that he was adopted.13)This classical novel describes a group of people in the Song dynasty, who, like Robin Hood, robbed the rich to help the poor.14)They robbed her of everything she had and threw her out of the car.15)Don’t ever reach out for things that do not belong to you, because sooner or later you will be caught.16)Our goal is to build a society that is rich, free and just.But we can’t reach that destination without pain and suffering.17)I had a terrible dream.I dreamed that I was running after something I wanted.But it was always beyond my reach.18)At that time, Cao Cao believed that final victory was within his easy reach.He didn’t know that a terrible defeat was waiting for him.Lesson Ten

P.301 3.Translation.1)How do you account for his strange behavior? 2)Let’s form a circle so that we can see each other when we talk.3)He appointed five people to handle the case.4)She claims to possess an unusual ability — the ability to cure disease simply by her magic hand.5)In the story, this evil spirit often appeared in the form of a pretty lady.6)Where can I get a roll of film?

基于英语精读技巧运用的探究 篇7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在自我阅读和深入思考探究的基础上,破解问题和主动运用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运用良好的精读教学模式,能使得学生在有针对性的阅读任务的探究中形成问题导向的学习意识,探寻破解方法。在教学中,从文章题目以及相应的语句信息中找出有效信息,能使得学生积累一定的感知印象,并更好地拓宽认知感悟思维和提升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一、看题眼找主旨,知晓语篇大意

找准语篇表达的主旨是精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有效破解认知难点的途径。利用有效的信息找出文章表达核心,不仅利于学生在明确的理解目标中找准方向,更能够使得他们在查找的过程中有效激活思维情感。以题眼为载体,从文章中筛选出有效的信息点,便于学生在主动理解中形成正确的目标方向。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多引导学生根据题眼来主动猜想,并从中找出有效的理解方向。在指导精读时,一方面,找准题眼中的核心词汇,引导学生针对词汇主动筛选出相应的词汇,帮助他们更好地梳理知识结构;另一方面,结合文章表达内容,要求学生从题目中予以拓展延伸想象,找出相关的语句,帮助他们挖掘富有深度的内涵意义。在阅读中,不放过每个语段的开头和结尾语句,以此为载体从中筛选出更为精准的表达主旨的语句。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查找关键信息和主旨语句,更利于学生有效深化理解感知。例如,在译林版七年级下册Unit 5 Amazing things的“Reading: The ghost in the park”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围绕阅读题目,找出核心词汇ghost,并引导学生进行猜想“Is there ghost in the park?”使他们带着好奇心主动阅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概括Millie和Amy在阳光公园遇到的奇怪现象,建议学生就“What did they meet?”和“What do they feel?”等问题圈出核心的词汇,如whisper、afraid、bushes、cat等,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相应的提示找出有效的理解语句。

二、查信号猜词义,提炼有效信息

在英语表达中,一些信号词往往承担着转呈、连接等功效。学生对信号词的理解过程,也是思维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能够使得学生在主动理解猜想的过程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利用好信号词,能在顺藤摸瓜的理解感知过程中,帮助学生在转变理解感知中提炼更为丰富的信息感知。

在运用的过程中,抓住信号词的变化以及在语句中的具体表达意义,尝试从相应的提示中发现蛛丝马迹,从而使得阅读方向更加明确、理解内容更加具体。在指导运用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找出信号词,特别是在语句中表达转折、承接、递进等意思的词,如but、however、so等,并要求学生能够仔细辩论,更好地准确理解;另一方面,结合语句表达的意境,尝试从一些信号词中主动挖掘表达的语义,从而帮助学生在逆向推理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地理解表达的内涵意义,增强理解感知能力。通过这些信号词的引导来破解阅读难题,更能够使得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

在信号词的运用中,应该突出思维方法的指导。例如,在Unit 5 TV programmes的“Reading: The TV pro-grammes on Saturday?”教学中,不妨要求学生根据一些信号词汇,如if you、yet等提示,鼓励学生思考“What did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和“What do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从而帮助学生结合这些信号词,准确猜词和主动动深深入入感感知知,,提提高高文文章章的的整整体体理理解解感感悟悟能能力力。。

三、改形式拓表达,提高语用技能

将阅读过程通过语言表达的形式来予以呈现,能使得学生对理解有更为敏锐的感悟,更利于学生升华理解感悟。通过改变形式来拓展表达,能使得精读的过程更加具体,更能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在改变形式中,按照形式多样化的要求,多鼓励学生针对表达要点和相关内容,围绕相应的理解思维,作全面的深入剖析。在指导中,一方面,多运用记笔记的形式来针对某个信息点进行综合性的延伸,强化理解过程;另一方面,运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尤其是建议学生根据阅读感知,通过改编、续写、缩写等方式来延伸阅读,跳出单纯依赖理解而致使哑巴英语的尴尬局面,彻底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方法,提升综合语用技能。

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互动探讨 篇8

【关键词】英语精读 课堂 教学互动 策略

传统的大学专业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通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上仅仅是听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底下,知识运用不熟练,而学生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下,逐渐放弃了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从而使课堂教学互动更加艰难,形成恶性循环。而英语精读作为英语学习的核心课程,更应该重视英语作为一门交际工具的作用,要使这门交际工具得到很好的运用,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模拟,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变得尤为重要,师生之间在课堂上运动语言進行信息、思想、感情的交流联系,不仅仅是被动的运用语言符号,更多的是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练习中建立用英语交流的信心、兴趣和主动交流的愿望。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互动策略的研究,探讨如何促进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

一、 课堂互动的理论基础

课堂互动理论的提出,基于两种理论:心理语言互动和社会互动理论。心里语言互动理论是指在新语言习得过程中,要经过对语言的输入,理解,并且对输入的语言进行整合调整,在互动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和过滤,促进语言的内化。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是自身学习的前提条件,发挥注意力的作用,才有学习的结果。

二、 课堂互动的特征

课堂互动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师生互动的主体;师生互动的基础条件;师生互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应牢固树立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为学而教”,实现师生互动,突出学习主体达到教学目标。转变教师的角色。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师往往注重自己的权威性,讲台成为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英语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以及学习过程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师生互动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师生互动的基础条件包括互动具体情境,师生状况等;师生互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课堂互动的具体内容,从而决定师生互动的结果。

三、 课堂互动的策略

1.了解学生心理,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要做好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心理。精读课主要针对大一和大二的学生,这些学生在高中习惯了比较被动的知识接受方法,还正在慢慢从被动或者消极的学习方式中转变过来,特别是不愿积极主动的使用语言。这里面的原因有:①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学习的重视不够;②不能意识到大学期间主动学习的重要性;③还不能摆脱中学时代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④没有确定很好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因此,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建立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并运用课堂上的知识。

2.教师角色的转化

在英语精读课上,教师角色的转化非常重要。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这点在课堂互动中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上应建立和学生平等、和谐、轻松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程度的放松,不至于因情绪紧张而不愿开口交流,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创造能力。

3.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法

要实现精读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运用交际任务法是一种重要途径。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交际目的制定语言学习任务,学生围绕任务制定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已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采用自然、地道的原文作为教材,通常是从书籍与报纸杂志节选文章,或选取电影、电视和电台的报道片段等。教学过程交际化是交际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应尽量组织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教学活动以内容为中心,大量使用模拟情景、角色扮演、信息传递、语言游戏等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对于课堂上学生出现的语言错误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倪佩丽.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的实践[J].计算机教育学2004(12).

上一篇:试用期员工绩效评价表下一篇:主体工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