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作业二(通用8篇)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V 1.利益的差别可以推动()A.竞争 B.管理 C.创新 D.生产
满分:2 分
2.管理者是指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即在()中担负对他人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工作以期实现()目标的人。A.公司、公司 B.组织、组织 C.团队、团队 D.部门、部门
满分:2 分
3.集权是指____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A.所有权 B.经营权 C.决策权 D.参与权
满分:2 分
4.以下哪项不是控制的原则()。A.控制成本原则 B.控制趋势原则 C.控制关键点原则 D.例外原则
满分:2 分
5.创新方法之一的综摄法是谁创造的()。A.戈登
B.A.F.奥斯本 C.普林斯 D.茨维基
满分:2 分
6.组织文化强调的管理方法是()A.科学管理 B.目标管理 C.质量管理 D.人本管理
满分:2 分
7.彼得·德鲁克在他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提出了()条创新原则。A.5 B.6 C.7 D.8
满分:2 分
8.来自下级尊敬的权力是()A.惩罚权 B.奖赏权 C.合法权 D.专长权
满分:2 分 9.激励研究的是()A.领导行为 B.组织行为 C.人的行为 D.人的心理
满分:2 分
10.目标管理的基本概念是由美国企业管理专家____首先提出来的。A.梅约 B.德鲁克 C.康德 D.霍桑
满分:2 分
11.计划管理人员属于()A.决策指挥者 B.决策参谋人员 C.职能管理者 D.基层管理者
满分:2 分
12.分工协作关系是由____限定的。A.组织结构 B.授权与分权 C.组织人员配备 D.组织目标
满分:2 分
13.()诞生了一种进行变革的全新综合方法,称为组织发展(简称OD)。A.20世纪三四十年代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 C.20世纪七八十年代 D.19世纪七八十年代
满分:2 分
1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A.人与物的关系 B.物与物的关系 C.各种人际关系 D.隶属关系
满分:2 分 15.____是战略决策的核心问题。A.战略思想 B.战略目标 C.战略重点 D.战略阶段
满分:2 分
16.创新方法之一的头脑风暴法是谁发明的()。A.戈登
B.A.F.奥斯本 C.普林斯 D.茨维基
满分:2 分
17.()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A.法约尔 B.梅奥
C.麦克雷戈 D.泰罗
满分:2 分
18.5W1H强制联想法中的1H是:()。A.How much B.How many C.How old D.How
满分:2 分
19.管理性质的双重属性是: A.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B.人类属性与历史属性 C.自然属性与人类属性 D.社会属性与历史属性
满分:2 分
20.____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A.统一指挥原则 B.经济原则
C.分工协作原则 D.弹性结构原则
满分:2 分
21.____称规范化决策或重复性决策。A.定性决策 B.静态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程序化决策
满分:2 分
22.不属于现代企业 经营环境的特征的是()A.顾客主导 B.竞争激烈 C.变化迅速 D.生产导向
满分:2 分
23.领导者就是要通过()工作,把人们的精力引向组织的目标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激励
满分:2 分
24.跨文化管理最实用和有效的方法是()A.国土本位主义 B.种族中心主义 C.文化融合法 D.地方狭隘主义
满分:2 分
25.制定生产计划进度图的管理学家是()A.亨利·甘特 B.卡尔·巴思
C.哈林顿·埃默森 D.莫里斯·库克
满分:2 分
26.跨文化研究以世界各种不同()为样本 A.风俗 B.宗教 C.民族 D.文化
满分:2 分
27.进行组织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____ A.业务内容 B.组织目标 C.组织结构 D.组织规模
满分:2 分
28.()也是管理者为职工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必要条件之一。A.职权 B.职位 C.权力 D.职能
满分:2 分
29.行为的直接原因是()A.认识 B.环境 C.计划 D.动机
满分:2 分
30.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作出决策的数目或频度越大,则分权程度____ A.越低 B.不变 C.越高 D.不一定
满分:2 分
31.管理最关键最困难的职能是()A.组织 B.领导 C.计划 D.激励
满分:2 分
32.某跨国公司意图扩大其在国外的市场,在开始行动以前,他运用了一些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其中探索本国和外国企业管理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方法是____ A.地域理论 B.相对论
C.比较管理学 D.都不是
满分:2 分
33.统一指挥原则最早由____提出。A.霍桑 B.泰罗 C.梅约 D.法约尔
满分:2 分
34.信息沟通准确的是()A.双向沟通 B.上行沟通 C.单项沟通 D.下行沟通
满分:2 分
35.任何人力的分工协作都必然发生于____之中。A.社会 B.人群 C.组织 D.生活
满分:2 分
--------------------------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直式结构的特点为____ A.管理严密
B.分工细致明确 C.上下级易于协调 D.管理松散 E.分工不明
满分:2 分
2.组织设计应考虑的因素有()。A.目标明确和任务明确
B.完成任务的方法明确和管理效率高 C.决策合理性和沟通渠道畅通
D.稳定性与适应性和具有自我更新能力
满分:2 分
3.按照决策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决策可分为:()。A.追踪性决策 B.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非确定型决策
满分:2 分
4.一家食品公司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发现儿童营养食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该食品公司又有能力研究开发和生产此类产品,进而进军该市场,这个案例体现了计划工作程序的哪一步____ A.估量机会 B.确定目标 C.选择方案
D.确定前提条件
满分:2 分
5.按控制反馈时间结构的不同,控制可分为以下哪几项()。A.事后控制 B.现时控制 C.前馈控制 D.随时控制
满分:2 分
6.按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可以是()A.目标的提出者 B.计划者
C.指挥者和协调者 D.执行者 E.组织者
满分:2 分
7.以下哪几项是目标管理的过程()。A.初步在最高层设置目标 B.明确组织的作用
C.下属人员目标的设置 D.拟定目标的反复循环过程
满分:2 分
8.管理者的共同点可以从那三方面总结()。A.组织地位 B.工作内容 C.组织责任 D.工作重点
满分:2 分
9.组织工作原则包括____ A.统一指挥原则 B.弹性结构原则
C.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D.权责一致原则 E.经济原则
满分:2 分
10.能力素质包括哪些方面()A.组织指挥能力 B.灵活应变能力 C.改革创新能力 D.筹划和决断能力 E.人际交往能力
满分:2 分
11.霍桑试验包括()A.工场照明试验 B.谈话研究
C.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D.观察研究
满分:2 分
12.沟通在管理上一定要遵守以下哪几项原则()。A.确立问题 B.征求意见 C.双向沟通 D.强调激励
满分:2 分
13.下列哪些属于社会关系____ A.政治关系 B.法律关系 C.文化关系 D.技术关系 E.职业关系
满分:2 分
14.按计划的广度,计划可分为____ A.战略计划 B.作业计划 C.具体计划 D.短期计划 E.长期计划
满分:2 分
15.如何确定目标,除了坚持原则外,还会遇到很多具体问题,比如____ A.目标的约束条件 B.目标的依据 C.目标的冲突
D.目标的衡量标准 E.多目标问题的处理
5.1 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处理
在实际生产中很多影响PAC正常执行的不确定性事件(如表3所示)将使确定的调度方案不能正常执行,此时企业需要重新安排调度。在修改PAC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是否影响用户的服务水平,成本是否增加,PAC的可信度是否严重下降,企业环境和市场变化是否频繁、迅速。车间调度要及时了解这些影响因素,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降低这些不平衡因素的影响,保证PAC安全运行和按要求完成。
5.2 PAC实施的进度控制
车间的生产管理主要集中在计划与控制两个方面。生产控制是对生产的数量和进度的控制,主要包括车间调度、生产作业核算和在制品管理等内容。作业控制的内容很多,可以归纳成三条:进度控制、在制品控制和能力负荷控制[8]。进度控制和在制品控制主要靠计划手段实现,能力负荷控制主要靠调度手段实现。生产控制的步骤主要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三个阶段。生产计划调度与控制的目标是通过对制造过程中物料的合理计划、调度与控制,缩短产品的制造周期,减少在制品,提高生产率,其工作要求具有计划性、统一性、预见性和及时性等特点。生产进度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投入进度控制,出产进度控制和工序进度控制,其中出产进度控制有利于出产进度的顺利进行,追踪投入进度和工序进度,及时掌握出产信息;工序进度控制可以保证生产连续性,适合周期长,工序多的产品。从均衡生产角度出发的基于产出速度的生产思想,可应用于制订作业计划(即投料顺序安排)、进行车间调度及应对不确定因素等方面;从动态思想角度考虑作业计划,解决静态计划与动态调度间的矛盾。目前企业常采用的生产进度控制措施主要有:
(1)保持足够库存量。这种措施简单、有效,但占用大量资金、造成库存损耗,还会掩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异常原因分析、追查。针对异常提出对策、改善重点,设定异常表单,召开异常管理会议检讨异常现象,并通过部门协调方式获得较圆满的处理对策并确保实效;定期分析生产异常所费成本并探讨潜在原因,研订出永久性处理对策并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执行。异常处理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适应持续不断的变化,否则容易出现参数设置不当,造成资源利用不合理,优先级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生产工艺不够合理,无效作业过多,提前期过长等问题。要解决实际生产中因各种影响因素导致订单延期的问题,生产部门可以采取工序重叠或缩小工序间隔时间的方法,其中工序重叠(并行加工)不是等到在一个设备上加工的所有零件都已经完成以后再将它们运到下一台设备进行后续的加工,而是在部分零件的加工以后就将它们运送到下一台设备(有时事先还需要进行检验),并在那里立即开始下一道工序的加工,但采用工序重叠的方法将会增加额外的运输费用,并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生产监控。由于车间调度与管理工作实现了计算机管理,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可减少成品、半成品存量,降低浪费。同时,大量的统计工作和信息传递工作由计算机完成,可节省部分管理费用,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当生产进度落后时,能及时主动地与有关部门商量对策,协商解决办法,并采取行动加以补救。生产过程错综复杂,要使PAC得到贯彻执行,达到预期目的,还需要生产管理人员不断进行综合平衡和调整。
(3)加强工装管理,制订预防性维修计划(PM)。企业应对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非正常停工、影响正常生产秩序的环节制订预防性措施,包括生产流程中工艺路线长、工序复杂的零部件;加工精度高、难度大和废品率高的工序;故障发生频繁或负荷率特别高的设备等,一方面通过建立严格的PM制度,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在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需要对生产流程中的某些关键环节制定预防措施,把可能发生的问题在产生之前解决。将关键设备的计划与基于设备状态的PM进行同步与协调,在制定PAC的同时考虑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达到整体设备效能(OEE)最高的目标。关键工序的监控目的在于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排除干扰因素,保证生产进度严格按照计划进度进行,非关键工序的监控旨在控制作业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避免因非关键工序的延期影响关键工序的作业。另一方面提高抢修技术,缩短抢修时间,通过加班赶工来弥补因各种原因造成损失,保证PAC如期完成。对车间内设备位置进行研究分析,使其与所生产的产品规格相对应,减少物料流动的时间和距离,认真进行工序研究,实现各工序间生产能力的相对平衡。另外,加强工艺技术管理,加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随时纠正、消除不规范操作和工艺缺陷,减少因处理工艺问题造成的时间浪费。
(4)采用技术措施。压缩关键路线工序作业时间,节约成本,如改进工艺方案、合理划分工序组成和改进工艺装备等。在网路计划的优化方面,着重从时间优化和成本优化上下功夫。一方面在人力、材料、设备和资金等资源有保障的前提下,寻求最短生产周期,改变衔接关系,组织平行交叉作业,优先保证关键活动上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找出时间费用较少的方案,达到节约时间,降低成本的目的。企业在调整工序仍未达到客户的交货期要求时,需要与客户协商延长交期,然后采取组织措施,在工艺流程允许的条件下,对关键路线上的各关键工作组织平行作业或交叉作业,合理调配工作人员,利用时差,从非关键路线上,抽调部分人力集中于关键路线。实践证明,抓住关键环节对建立班组生产秩序和加快生产进度有重要作用。
(5)PAC控制方法。生产进度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平衡线法、图表控制法和准时制控制法等,这些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对象。但在制订作业计划时以上方法均没有考虑系统瓶颈,当出现瓶颈发生漂移等异常情况时,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均衡生产。在车间作业控制系统中,需要依靠计算机的快速计算能力,采用一些优化规则来编排合理有效的PAC,作为生产技术准备、任务及作业安排工作依据,使制造企业的各环节有条不紊围绕其运转。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快速换模(SMED),发挥柔性生产系统的作用,对所有设备能生产的产品规格做好规划,及时调整,更换工装,发挥现有设备的能力,减少生产准备时间以缩短生产周期。
(6)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员的充分配置,把人员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达到一人多能,实现岗位间的互换,以应付紧急情况;完善班组间、工序间的绩效考核,结合绩效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岗位调整与补充。
(7)偏差控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需对生产偏差进行管控,当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偏差较大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使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作业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要解决PAC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某些不确定事件破坏PAC中原有平衡的问题,则需对PAC进行全过程控制,监督检查取得实际生产进度与计划偏离的信息,利用偏离的信息进行分析,采取纠正偏差的行动,及时调整、校正生产进度。具体来说,将实时监控的数据与计划数据进行对比,评价执行的偏差,确定是否对PAC进行滚动。具体方法是:设某一天实际加工的工序总数为nR(nR由对监控数据的统计得到),其中与计划吻合的工序数量为nS,则执行的吻合率可表示为[9]:
执行的偏差率表示为:
设定一个偏差率门槛值,记为[σ],当σ>[σ],对PAC进行滚动,否则仍然维持原来的计划。充分利用监控数据,根据执行的偏差率定量地决定是否进行作业计划的滚动,相应地确定日程作业计划的时间长度。由此可见,PAC具有动态性[10,11],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由于车间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如订单改变和下达时间、机床故障等各种扰动和变数,使PAC必须随之实时地滚动才能保证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PAC的制定受产品工艺方案的制约,只有充分考虑产品的多工艺方案,才可能保证制定柔性的PAC。当需求变动时,要分析变动计划的限制条件和难易程度,确认订单和下达订单系统都不能自动修改,保持计划的稳定性。修订计划应该严肃认真,并且按照程序进行,只有生产计划系统才有权利对计划进行修订,未接到正式修订的计划之前,各车间部门无权改变原计划。
6 结语
本文针对当前制造业PAC与调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作业制定思路,使企业制定出合适的PAC。(2)提供了准确、及时的车间作业调度策略,确保企业生产系统的高效运行。(3)应用了先进合理的车间作业调度方法,合理配置各种资源,通过优化作业安排与调度方法的结合,提高制造系统的运行效率,满足客户的要求,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等。未来车间管理将更多地涉及管理与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的综合处置与协调等方面,因此,加强PAC优化车间管理可以使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生产能力,灵活地运用各种优化方法,从而更合理地安排生产,以取得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致谢:感谢厦门理工学院蔡清毅教授、安徽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张鹏飞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王铁山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周蔷博士、河北华北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陈玉杰工程师和卡莱公司计划部团队对本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周红安,田锡天,贾晓亮,等.基于TOC的作业计划方法研究[J].机械制造,2011,(05):76-78.
[2]XIONG Hegen,LI Jianjun,XIAO Xiangzhi.Research on applying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to job—shop scheduling in die andmould corporations[J].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02,13(11):1928-1930.
[3]ZHOU Ling.Study on dispatch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 inworkshop operating[J].New Technology&New Process,2002,(11):19-22.
[4]徐蕾,姚金辉,赵嵩正,等.非标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1,(10):18-22.
[5]饶运清,计春阳.车间作业计划中面向无限能力的排产方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2,(3):74-76.
[6]杜三妹,曾盛绰,陈斌,等.基于车间负荷平衡的生产调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信息系统工程,2009,(11):32-35.
[4]董鹏,于昌利,董银红,等.全球化背景下的制造业生产调度体系探讨[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11,(10):56-63.
[8]牛群,顾幸生.基于启发式规则的新型进化算法在流水车间调度中的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12(6):1472-1477.
[9]熊禾根,李建军,孔建益,等.单件生产系统中动态车间作业计划与监控系统的集成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1):21-23.
[10]SEETHALER R J,YELLOWLEY I.Process control and dynamicprocess plan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Manufacture,2009,40:239-257.
我问卖水果的叔叔:“叔叔,请问苹果多少钱一斤?”叔叔指了指旁边的一块小黑板,说:“那上面写着呢,去看吧。”
我仔细看了看,便对叔叔说:“叔叔,这黑板上有几个错别字呢!”
“错别字?”叔叔走过来,看了看,“哪几个字错了?”
我指着黑板说:“苹果的‘苹’字,您写成平安的‘平’了。”叔叔说:“我写的是简化字嘛。”
我急忙纠正道:“ ‘平’字不是‘苹’字的简化字,您弄错了。”叔叔嗯了一声,问,“还有哪个字错了?”
我说:“叔叔,橙子的‘橙’字您写成登山的‘登’字了,还有猕猴桃的‘猕’字您写成迷路的‘迷’字了。”
“真的错了?”叔叔有些不相信。
“真的错了。”我肯定地说。
“嘿嘿,我小时候没学好语文,这脑瓜不太好使。”叔叔不好意思了,连忙拿出粉笔,说,“谢谢你帮我纠正了几个错别字。”
“叔叔,我还要感谢您呢。在您店里,我不仅买到了好吃的水果,还完成了一项特殊的作业。”
“什么特殊的作业?”叔叔很好奇。
我笑着说:“老师要求我们,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发现了错别字,就要把它们纠正过来。”
“好,这项特殊的作业太好了!”叔叔拣了一个大苹果,硬塞到我的手里,说,“拿着,这是叔叔奖励你的。”
(指导教师 宋玉坤)
“保护生鸡蛋,体会做父母”,这项特殊的作业很有意思。赵玉鹏同学采用了分部分的形式,四个部分清楚地写出了事情经过。结尾画龙点睛,表达出感受,让读者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攻擂方宋雨晴同学的特殊作业是发现错别字并纠正它,习作通过对话的形式布局全篇,很有新意。特殊的作业其实是教会我们成长,教会我们懂得更多,老师可谓是用心良苦呀!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在公共部门或大型企业中,如果岗位差别很明显,适用的岗位评价方法是()
A、岗位排列法 B、岗位分类法C、要素比较法D、要素计点法
知识点:岗位分类法
2、关于人工成本说法错误的是()
A人工成本的增加意味着利润的减少
B社会保险费用应列入企业人工成本
C劳动保护费用不应列入企业人工成本
D人工成本核算可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点
知识点:人工成本
3、当员工的薪酬与其工作价值大体相当,可认为该企业的薪酬管理做到了()。
A.外部公平B.内部公平C.程序公平D.个人公平
知识点:薪酬设计原则
4、薪酬结构的类型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高弹性类、()和折中类。
A.低弹性B.低稳定性C.高稳定性D.市场性
知识点:薪酬结构
5、企业一般给销售人员实行的是()。
A.能力工资制B.绩效工资制C.计件工资制D.职务工资制 知识点:绩效工资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岗位评价的方法主要有()
A、岗位排列法
C、要素比较法
E、随意抽样法
知识点:岗位评价方法
2、制定薪酬计划的方法有两种,它们是()。B、岗位分类法D、要素计点法
A.从内而外法B.从上而下法C.从下而上法D.从外而内法 知识点:薪酬计划
3、通过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可以了解员工()。
A.对企业薪酬管理的评价以及期望B.对薪酬分配公平性的看法
C.是否认为企业做到了外部公平D.是否认为企业做到了内部公平E.是否认为企业做到了个人公平
知识点:薪酬调查
4、关于福利,正确的是()
A补贴是低差异,高刚性的B地区津贴常常是高差异,低刚性的C技术津贴常常是高差异,高刚性的D基本养老保险是低差异,高刚性的E基本医疗保险是高差异,高刚性的知识点:福利
5、关于薪酬等级,表述正确的是()。
A.薪酬等级往往与岗位等级相对应
B.薪酬等级之间的薪酬标准是可以重叠的C.在宽泛式薪酬等级类型中,每等级的薪酬浮动幅度一般要小一些
D.分层式薪酬等级经常出现在不成熟的,业务灵活强的企业中
E.在岗位不变的情况下,薪酬的变动范围一般不超出薪酬等级的上、下限 知识点:薪酬等级
三. 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建立战略性薪酬体系需要遵循哪些步骤?
知识点:薪酬体系
2、影响员工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知识点:薪酬水平
四. 论述题(共20分)
结合实例论述如何确定企业报酬总额。
知识点:企业报酬总额
五. 案例分析题(共30分)
某公司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玻璃生产销售厂商之一。现有员工500余人,在全国有21个办事处。随着销售额的不断上升和人员个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整体管理水平也需要上升。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起步较晚,原有基础比较薄弱,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尤其是薪酬福利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公司成立初期人员较少,单凭领导一双眼、一支笔倒还可以分清楚给谁多少工资,但随着人员的激增,只靠过去的老办法显然不灵,这样做带有很大的个人色彩。
经调查,公司目前存在产品老化、工作流程过于繁杂、市场反应速度慢等不足之处。员工对目前公司的薪酬水平、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也不甚满意。由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不健全,所以目前公司薪酬分配的依据不足,难以反映员工之间真正的能力差别、岗位价值差别和贡献差别。
现在,该公司要重新设计工资方案,你认为怎样才能正确地确定员工薪酬,并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如何衡量薪酬管理制度的合理性?
一、多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共100.0分)
1.影响组织人力资源报酬的内部因素有()
A.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 B.组织的生产经营状况 C.组织的理念与薪酬政策 D.组织的工资管理制度 E.员工的绩效状况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案: [B;C;D;E;] 得分: [5] 提示:
2.薪酬管理的原则主要有(A.薪绩一致 B.业绩优先 C.分享利益 D.目标管理 E.合法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案: [A;B;C;D;E;] 得分: [5] 提示:
3.间接薪酬包括()。A.业绩工资 B.养老保险 C.带薪休假 D.培训教育资助 E.集体旅游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标准答
案: B;C;D;E
试题分
值:
5.0)。
标准答
案: A;B;C;D;E
试题分
值:
5.0
学生答[B;C;D;E;] 案: 得分: [5] 提示:
标准答
B;C;D;E
案: 试题分
5.0
值: 4.影响绩效的因素包括()等。
A.技能 B.激励 C.环境 D.效率 E.机会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A;B;C;E;] 案: 得分: [5] 提示:
5.根据个人在组织中的角色,员工可以分为()等类型。
A.操作工 B.管理者 C.分析师 D.辅助员 E.领导人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A;B;C;D;E;] 案: 得分: [5] 提示:
6.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有()。
A.合法原则 B.公正原则 C.及时原则 D.着重调解原则
标准答
A;B;C;D;E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B;C;E
案: 试题分
5.0
值: E.用人所长原则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A;B;C;D;] 案: 得分: [5] 提示:
7.订立劳动合同的合法性体现在()等方面。
A.目的合法 B.主体合法 C.内容合法 D.程序形式合法 E.行为合法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A;B;C;D;E;] 案: 得分: [5] 提示:
8.职业生涯具有()等性质。
A.独特性 B.发展性 C.阶段性 D.终生性 E.互动性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A;B;C;D;E;] 案: 得分: [5] 提示:
9.保谷六郎认为职业具有()等特点。
A.经济性
标准答
A;B;C;D;E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B;C;D;E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B;C;D
案: 试题分
5.0
值: B.技术性 C.社会性 D.伦理性 E.连续性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标准答案: [A;B;C;D;E;]
案: 得分: [5] 试题分
值: 提示:
培训规划应该包括()等内容。
A.明确培训内容和目标 B.确定培训对象
C.安排培训时间和地点 D.落实师资人选
E.选定培训方法和教材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标准答案: [A;B;C;D;E;]
案: 得分: [5] 试题分
值: 提示:
目标管理法的实施步骤有()。A.确定工作职责范围 B.确定具体的目标值 C.实施目标 D.总结报告
E.考核及后续措施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标准答案: [A;B;C;D;E;]
案: 得分: [5] 试题分
值: 提示:
A;B;C;D;E
5.0
A;B;C;D;E
5.0
A;B;C;D;E
5.0 10.11.12.考核与绩效管理一体化方法有()。
A.简单排序法 B.强制分配法 C.目标管理法 D.关键绩效指标法 E.平衡计分卡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C;D;E;] 案: 得分: [5] 提示:
13.哈克曼、劳勒等提出工作是由()等五个核心因素构成的。
A.技能多样性 B.任务完整性 C.任务重要性 D.工作自主性 E.工作结果反馈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A;B;C;D;E;] 案: 得分: [5] 提示:
14.影响员工组织归属感的因素包括()等。
A.智力性因素 B.组织性因素 C.文化性因素 D.心理性因素 E.个人性因素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B;C;D;E;] 案: 得分: [5]
标准答
B;C;D;E
案: 试题分5.0 标准答
A;B;C;D;E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C;D;E
案: 试题分
5.0
值:
值: 提示:
15.职业安全制度包括()等。
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B.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C.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D.仲裁制度
E.伤亡事故报告制度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A;B;C;E;] 案: 得分: [5] 提示:
1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包括()等。
A.自由就业择业
B.得到适当的劳动条件 C.合理的工资 D.享受社会保险 E.组织和参加工会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A;B;C;D;E;] 案: 得分: [5] 提示:
17.薛恩把麻省理工学院管理系的毕业生的系留点划分为()等类别。
A.技术性能力 B.管理能力 C.创造力 D.安全与稳定 E.自主性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标准答
A;B;C;D;E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B;C;E
案: 试题分
5.0
值: 学生答[A;B;C;D;E;] 案: 得分: [5] 提示:
标准答
A;B;C;D;E
案: 试题分
5.0
值: 18.培训评估的绩效指标包括()等。
A.反应指标 B.学习指标 C.行为指标 D.责任指标 E.成果指标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A;B;C;E;] 案: 得分: [5] 提示:
19.(错误)
组织的培训需求具有()等三个层面。
A.组织分析 B.趋势分析 C.工作分析 D.需求分析 E.个体分析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A;B;C;] 案: 得分: [0] 提示:
20.人力资源培训的具体工作环节包括()等四个方面。
A.准确的培训需求分析
标准答
A;C;E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B;C;E
案: 试题分
5.0
值: B.精细的培训规划方案设计 C.严密的培训组织实施 D.系统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E.全面深入的培训工作评估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案: 得分: 提示: 21.[A;B;C;E;] [5]
标准答
案: 试题分
值:
A;B;C;E
一、单选题(共 36 道试题,共 72 分。)
V
1.对幼儿来说,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中,哪种图形最容易?()
A.圆 B.长方形 C.正方形 D.五边形
满分:2 分
2.一个5岁三个月的女孩说:“我想画小猫咪、小花、还想画人”她基本上按所说的去画了。说明她的想象是()。
A.仍以无意想象为主 B.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C.有计划的、但想象内容零碎、缺乏组织 D.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满分:2 分
3.“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A.独立性的 B.个别方面的 C.多方面的 D.依从性的满分:2 分
4.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
A.婴儿期 B.幼儿前期 C.幼儿期 D.小学生初期
满分:2 分
5.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满分:2 分
6.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学习过程是:
A.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有用的人,整体的人格得到发展 B.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
C.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 D.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
满分:2 分
7.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A.掌握了代名词“我”
B.儿童行为出现了明显的个别差异 C.出现了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 D.能够进行10以内的数的计算
满分:2 分
8.()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A.发展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学前教育学 D.儿童解剖生理学
满分:2 分
9.幼儿再造想像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幼儿的想像常常依赖于自己的语言描述 B.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C.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极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D.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
满分:2 分
10.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A.3个月左右 B.4个月左右 C.5个月左右 D.6个月左右
满分:2 分
11.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 B.幼儿的意志力差
C.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满分:2 分
12.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根据对医院婴儿室内500多名初生婴儿的观察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不包括()。A.怕 B.怒 C.爱 D.哭
满分:2 分
13.()是研究幼小婴儿感知发展的指标。A.情绪 B.情感 C.注意 D.意识
满分:2 分
14.幼儿主要活动方式是()。A.游戏 B.模仿 C.逻辑推理 D.阅读识字
满分:2 分
15.归因理论首先是由()提出的,后来由归因理论心理学学家韦纳作进一步的发展,创立了归因的模式。A.海德 B.邓恩 C.塞利格曼 D.罗斯
满分:2 分
16.以下不属于幼儿期性格典型特点的是()。A.活泼好动 B.独立性强 C.好奇好问 D.模仿性强
满分:2 分
17.能够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的年龄时期是()。A.2~3岁 B.2~4岁 C.3~4岁 D.3~6岁 满分:2 分
18.()是指通过强化每一个小的进步来达到预期行为目标的方法。A.练习律 B.反应律 C.塑造 D.同化律
满分:2 分
19.董奇等将元认知的学习能力划分为三个方面:学习活动前的自我监控、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
A.学习活动开始的自我监控 B.学习活动后的自我监控 C.学习活动完的自我监控 D.学习活动完毕后的自我监控
满分:2 分
20.遗传素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A.物质前提 B.决定 C.主导 D.一般
满分:2 分
21.儿童的视觉发展主要包括颜色视觉和()的发展。A.形状视觉 B.空间视觉 C.大小视觉 D.视觉敏度
满分:2 分
22.中班主要依靠()进行思维。A.逻辑 B.动作 C.行动 D.表象
满分:2 分
23.理智感是由()。A.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引起的 B.是否符合精神方面的需要引起的 C.是否符合成人的要求引起的 D.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引起的满分:2 分
24.实验室试验法的缺点在于()
A.幼儿在实验室环境中会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使得实验结果有局限性 B.实验室内的条件控制得过于严格 C.不能对儿童的行为进行重复观察
D.对影响儿童心理活动的各种因素根本无法控制
满分:2 分
25.()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A.自然实验法 B.教育心理实验法 C.实验室试验法 D.观察法
满分:2 分
26.奥地利生态学家()在研究鸟类自然习性时发现,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A.洛仑兹 B.达尔文 C.劳伦兹 D.马赫
满分:2 分
27.儿童心理发展某种特征的形成,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A.关键期 B.原始期 C.最近发展区 D.最佳期
满分:2 分
28.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可概括为()。A.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B.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C.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D.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
满分:2 分
29.当新生儿被抱起时,他会本能地紧紧靠贴成人。这是新生儿的()。A.吮吸反射 B.眨眼反射 C.怀抱反射 D.抓握反射
满分:2 分
30.具体形象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A.感知 B.动作 C.表象 D.语词 满分:2 分
31.()又称强直性颈部反射。A.击剑反射 B.抓握反射 C.惊跳反射 D.游泳反射
满分:2 分
32.5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够借助一些小木棍进行简单的算术了,到了小学一年级,就可以摆脱小木棍进行口头算术,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A.从简单到复杂 B.从零乱到成体系 C.从被动到主动 D.从具体到抽象
满分:2 分
33.视知觉已经有()参与。A.记忆 B.思维 C.经验 D.想像
满分:2 分
34.注意的()是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A.指向性 B.集中性 C.特质性 D.顺序性
满分:2 分
35.()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从而使学生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知和理解。A.随机通达教学 B.认知学艺模式 C.锚式教学 D.支架式教学
满分:2 分
36.解决问题有两种基本策略:算法式策略与()A.搜索式策略 B.启发式策略 C.探究策略 D.脑图策略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8 分。)
V
1.时间知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
A.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 B.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C.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D.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满分:2 分
2.新生儿和别人的交往,是通过()来实现的。A.动作 B.情绪 C.表情 D.言语
满分:2 分
3.()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味觉
满分:2 分
4.信息化教育下新的学习模式,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相比具有下列变化:()A.在学习目标上,信息素养成为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在学习环境上,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是一种丰富的学习环境 C.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强调学生建构式学习D.在学习速度上,学习得更快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数发生在辅音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认知风格:个体的特征和一贯性的组织和加工信息的方式。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儿童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早于对他人性别的认识。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霍特海墨认为,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的影响。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在整个幼儿期,集中性对引起注意有重要作用。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包括皮亚杰、布鲁纳、乔姆斯基等人的观点;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指信息加工心理学。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幼儿的有意注意离不开成人的引导。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幼儿期是想像最为活跃的时期,想像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儿童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少自由度平面并联机构因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制造成本低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视,但目前国内外对二滑块驱动平面并联机构的研究相对较少,高峰[1]提出了一种二滑块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倒梯形RPRPR机构,王海东[2]对该机构的工作空间进行了分析,刘辛军等[3]分析了其运动学、奇异性及工作空间,张顺心等[4]对其精度进行分析并将其设计为模块化并联机床,王冰等[5]对其进行了尺度综合。高铁红等[6]提出了一种操作点在二平行导轨之间的二自由度平面并联机构,并对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现此机构已用于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并联机床上。本文提出一种二平行导轨二滑块驱动在一侧的可变杆长平面并联机构,二滑块所在的固定导轨的间距始终为二连杆长度之差,二连杆长度均可调节,当二滑块沿导轨分别作往复直线移动时,可使末端执行器操作点P在xoy平面内做任意平面曲线运动,以实现各种产业操作工艺。若在末端执行器上加一个垂直于xoy平面的z方向的运动,就可以实现空间曲面的加工与操作。
本文仅讨论工业上最常用的各类直线轨迹、圆轨迹的位移形状特性和动态特性对二滑块驱动的要求,其他任意的一般平面曲线均可看作是直线轨迹与圆轨迹的组合。
1 机构创新及大范围作业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二滑块位于相距h的二平行固定导轨上,二连杆为可调长结构,其长度之差为h,连杆AB长为L1,连杆BC长为b,且满足b=L1+h,其中,A、B、C分别表示机构中的三个铰链;SA、SC分别表示二滑块A、C在导轨上的x位移;P(xP,yP)表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设θi(i=1,2)分别表示连杆AB、BC与x轴正向的夹角。
当二滑块沿导轨做往复直线移动时,可使末端执行器操作点P在xoy平面内做任意平面曲线运动。
本机构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结构创新,二导轨布置于相互平行的二个导轨上,而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二是功能创新,应用冗余控制或惯性的方法通过二连杆重叠和拉直共线形成的两个奇异位置,可实现大范围工作空间内任意形状平面曲线型操作[7,8]。这里,结构创新是功能创新得以实现的前提,功能创新是这种机构结构创新的体现。
功能创新是通过利用运动奇异位置来实现的。运动位置奇异性是机构的固有特性,处于奇异位置时,机构的运动具有不确定性,因而通常是要避免的,许多学者对如何避免运动奇异位置进行了研究。而本文为扩大机构的工作空间,却需要利用越过奇异位置,使机构在不同的构型中运动,得到更大的工作空间,以实现各种轨迹的需要,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如图2b所示,当θ=0°时,即连杆AB与BC重叠共线时,通过控制二滑块S、T左右交错位置,可使机构从构型A-B-C顺时针布置(图2a)转换为构型A-B-C逆时针布置,如图2c所示,这样该装置能在平行导轨的整个上半部作业区域内完全工作,两个构型的工作空间比一个构型的工作空间扩大了两倍。
如图2d所示,当θ=180°时,即连杆AB与BC拉直共线时,在此位置上(通过丝杠结构的螺旋副)调节二连杆AB、BC的杆长,并使AB杆长增长至A′B′,BC杆长缩短至B′C′,且使A′B′-B′C′=L1,此过程二滑块S、T的位置有所移动,如图2e所示;进一步,在此位置上通过控制设置在关节B′处的冗余电机,使连杆A′B′、B′C′越过其重叠线A′-B′-C′到达下半部,以使该装置能在二平行导轨的下半部作业区域内开始工作,如图2f。
如图2g所示,当θ=360°时,即连杆A′B′与B′C′重叠共线时,通过控制二滑块S、T左右交错位置,可实现从构型A′-B′-C′顺时针布置(图2f)转换为构型A′-B′-C′逆时针布置,如图2h所示,这样该装置能在平行导轨的整个下半部作业区域的另两个构型工作空间中继续工作。
上述过程实现的前提是必须满足尺寸关系:b=L1±h,一旦样机做好,两平行导轨的距离h就确定了,调节杆长L1和b时,在y轴正半平面内须保证b>L1,且b=L1+h;而在y轴负半平面内须保证L1>b,且b=L1-h,这样才能使机构通过3个奇异位置(θ=0°,θ=180°,θ=360°)时,从一种构型变换到另一种构型,依次地在4个不同的构型(图2a、图2c、图2f、图2h)中工作,这样,该装置的工作空间比传统的单一导轨二滑块驱动并联机构(为单个构型)的工作空间扩大了4倍。
2 运动学模型
选取图2a所示构型,并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如图1所示。
2.1运动学正解
已知SA、SC,求P点位置。由矢量法,易有机构运动学矢量方程:
h+SA+L1=SC+b (1)
即
(2)
消去式(2)中θ1,并化简得
Asin θ2+Bcos θ2+C=0
则
A=2h b,B=2b(SA-SC),
C=2SASC+L
同样,由式(2)有
进一步有
OP=SC+L2 (5)
于是末端执行器P的位置正解方程为
(6)
2.2运动学反解
已知P点位置(xP,yP),求SA、SC。由式(6)和式(2)可得末端执行器P的位置反解方程:
由位置反解方程对时间求导,即可得到速度反解方程:
再由速度反解方程对时间求导,即可得到加速度反解方程:
下面运用式(7)~式(9),采用MATLAB仿真技术,即可研究操作曲线的运动特性。
3 实现操作点的运动特性
3.1实现操作点运动的位移特性
下面研究工业操作点P的运动位移特性,即研究当操作点P实现特定运动轨迹时,二滑块位移SA、SC的变化规律。
本文实验装置取AB杆长80mm,PC杆长150mm,BC杆长120mm,二平行导轨之间的距离h=40mm。
分析工业上各种平面操作特点,其最常用的操作曲线一般为图3所示的各类直线轨迹及圆轨迹,其他的一般平面曲线几乎都可以由这些基本曲线组合而成,例如,选择适当的起始、终止点,采用图2a所示的装配构型,就可实现如图4所示的工艺操作曲线。
3.1.1 P点做平行x轴方向运动的轨迹Ⅰ
显然,当二滑块取大小与方向相同的速度,即vA=vC时,P点即沿平行于x轴方向做直线运动,轨迹离开x轴的垂直距离取决于夹角θ(0°≤θ≤180°)的大小,当θ=0°、θ=180°时,对应轨迹所围的面积是其工作空间的宽度,而工作空间的长度取决于二平行导轨的长度,因此,这种情形可实现长距离的狭长矩形工作空间。
3.1.2 P点做平行于y轴方向运动的轨迹Ⅱ
图5所示曲线分别表示要实现P点的运动轨迹Ⅱ(平行y轴,起点为(150mm,0),终点为(150mm,50mm))时,滑块A、C沿x轴的位移变化规律,仿真表明,当曲线Ⅱ的x坐标值不同时,图5中SA、SC位移曲线的位置会上下平移,但形状基本不会改变。
3.1.3 P点做斜率为1的直线运动时的轨迹Ⅲ
图6所示两曲线分别表示实现P点的运动轨迹Ⅲ(斜率为1,起始点为(0,0),终止点为(150mm,150mm))时,二滑块A、C的位移变化规律。当P的运动轨迹Ⅲ向右平移时,图6所示两曲线均会向上平移,但曲线的形状基本不会改变。
3.1.4 P点做斜率为-1的直线运动时的轨迹Ⅳ
图7所示曲线分别表示实现P点的运动轨迹Ⅳ(斜率为-1,起始点为(0,150mm),终止点为(150mm,0))时,二滑块A、C的位移变化规律。当P的运动轨迹Ⅳ向右平移时,图7所示的曲线均会向上平移,但曲线的形状基本不会改变。
3.1.5 P点做圆周运动时的轨迹Ⅴ
图8所示曲线分别表示实现P点的运动轨迹Ⅴ(圆方程为(x-80)2+(y-80)2=900)时,二滑块A、C的位移变化规律。P点运动轨迹的起点为(50mm,80mm),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回到起点(图3)。
3.2实现操作点运动的速度特性
除了实现操作点P不同形状的轨迹外,还需要研究其动态特性,如高速喷涂工艺需要做匀速运动。下面仅讨论研究操作P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特性,即二滑块速度vA、vC的变化规律。
3.2.1 P点做平行于x轴方向的匀速运动
显而易见,当二滑块A、C取大小与方向相同的速度时,P点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即为二滑块A、C的速度的大小与方向。
3.2.2 P点做平行于y轴方向的匀速运动
图9所示曲线表示P点沿平行于y轴方向的轨迹Ⅱ做10mm/s匀速运动时,二滑块A、C的速度变化规律。图9中负值表示滑块沿x轴负方向运动。若P点的运动速度改变,曲线的形状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3.2.3 P点做斜率为1的匀速直线运动
图10所示曲线表示P点沿斜率为1的直线轨迹Ⅲ并以速度10mm/s做匀速运动时,二滑块A、C的速度变化规律。
3.2.4 P点做斜率为-1的匀速直线运动
图11所示曲线表示P点沿斜率为-1的直线Ⅳ并以速度10mm/s做匀速运动时,二滑块A、C的速度变化规律。
3.2.5 P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图12所示曲线表示P点沿(x-80)2+(y-80)2=900的圆周、并以速度为10mm/s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需二滑块A、C的速度变化规律。
3.3实现操作点运动的加速度特性
下面研究操作P点运动时的加速度特性,即二滑块的加速度aA、aC的变化规律。
操作点在启动和换向时存在加速和减速过程,研究二滑块加速度aA、aC的变化规律对实现操作点P的加速度平稳启动和换向有着重要的意义。为节约篇幅,这里仅研究P点以匀加速和匀减速做斜率为k的直线运动时,二滑块加速度aA、aC的变化规律。
图13和图14所示曲线分别表示操作点P沿轨迹Ⅲ且以2mm/s2加速度做匀加速、匀减速运动时,二滑块所需的加速度aA、aC变化规律。
Ⅲ做匀加速运动的aA、aC变化规律
Ⅲ做匀减速运动的aA、aC变化规律
4 工作空间分析
机构工作空间定义为末端执行器上点P在操作平面内所能到达位置的集合,它是衡量并联机构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9,10]。由式(6)可知,点P的轨迹是以(SC,0)为圆心、以L2为半径的圆,由于SC是变化的,故其工作空间是变化圆心的一系列圆的集合,图15描述了该机构的工作空间。
影响工作空间大小和形状的因素主要是杆长,从图16和图17中可以看出:杆长L1变化对工作空间的形状影响比较大,杆长L2的变化对工作空间的大小影响比较大。为分析方便,仅改变L1,讨论以下3种情况,如图18所示。
(1)当b=L1+h时,工作空间的面积S为
(2)当b>L1+h时,工作空间的面积S为
(3)当b<L1+h时,工作空间的面积S为
(L2=150mm,h=40mm,b=L1+h)
(L1=80mm,h=40mm,b=120mm)
其中:
5实验样机研制
实验样机如图19所示,其中,二滑块与导轨采用高精度线性滑轨系统,并由同步带驱动,所有铰链转动副采用进口滚珠轴承,以提高装置的制造精度;连杆杆长的调节是通过丝杠结构的螺旋副来实现的。本文仅讨论图2a所示构型的并联操作手的运动特性,同时用手动的方法验证了利用奇异位置扩大工作空间的可行性,但尚未研究如何用冗余电机实现通过二连杆共线位置达到不同构型区域工作的具体结构及其控制方法,有待另文研究讨论。显然,冗余电机仅在二连杆重叠或拉直共线位置时才参与驱动,此时,二滑块是锁定不运动的,因此,原机构还是二自由度机构。
控制系统采用基于ARM微控制器的步进电机控制,即整个系统的运动轨迹规划、传感器信息的处理和步进电动机的控制,均由ARM微控制器来实现,这种控制方式充分利用了ARM微处理器较大的存储容量和强大的运算能力特性,系统结构紧凑、实用,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开发简易;同时步进电机传动的开环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可靠性高。
限于篇幅,有关该并联操作手力分析的研究待另文讨论。
6 结论
(1)提出了一种二平行导轨二滑块驱动在一侧的、用丝杠结构的螺旋副来实现可调杆长的并联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动态响应性能好、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具有运动学正反解析解,且推导简单、计算容易、易于实现实时控制等。
(2)理论上通过滑块本身的控制或增加一个冗余电机方法,利用3个奇异位置,可实现4个构型分别工作,4倍地增大了操作工作空间;在实验样机上用手动的方法已验证了这种利用奇异位置扩大工作空间的可行性及工作原理。
(3)给出了该机构一个构型的运动学位置正反解,基于运动学反解模型,用MATLAB仿真技术,给出了机构操作点分别沿平行于导轨直线、垂直于导轨直线、斜直线、圆轨迹运动时,二滑块所应具有的位置、速度、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在实验样机上得到上述各种运动特性的验证,为该并联操作手的精确控制及其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4)若在末端执行器加上z方向的直线移动或A、B轴转动,即可构成三轴、四轴、五轴操作手,可实现大范围任意空间加工或操作。因此,本装置可应用于平面或空间大范围金属切削加工、焊接、切割、测量、喷涂、雕刻等工业操作。
参考文献
[1]Gao Feng.New Kinematic Structures for 2-,3-,4-,and 5-DOF Parallel Manipulator Designs[J].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2002,37:1395-1411.
[2]王海东.并联机器人机构构型与性能分析[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1.
[3]Liu Xinjun,Jeong J I.A New Planar-Two-Degreeof Freedom Parallel Mechanism[C]//Proceeding ofthe 11th Word Congress in Mechanism and Machine Science.TianJing:2004,1214-1218.
[4]张顺心,范顺成,肖汾阳,等.并联机床主运动机构工作空间分析[J].机械设计,2003,20(3):39-41.
[5]王冰,高峰,彭斌彬,等.一种二自由度并联平面机构的尺度综合[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5,21(2):21-23.
[6]高铁红,陶媚,孙立新,等.一种两自由度并联机床平台机构及其运动学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22(1):92-93.
[7]沈惠平,丁磊,邓嘉鸣,等.一种平面型数控加工操作装备:中国,200910181312.6[P].2009-07.
[8]沈惠平,刘善淑,邓嘉鸣,等.一种平面型数控并联运动操作装备:中国,200910181313.0[P].2009-07.
[9]何卫锋,刘吉安,阳曼,等.两轴驱动并联机构的运动分析[J].包装工程,2006,27(5):139-141.
【关键词】布置作业 批改作业 有效
在小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课堂上,老师讲的时间少了,那作业的重要性也自然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却存在很多的弊端:学生做作业不认真思考、不认真检查,只为了能交上作业而完成作业;学生写作业和教师批作业终日疲惫不堪,效果甚微。那么该如何布置作业,如何批改作业,怎样才能使作业更科学合理、更有效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作业层次体现个性
学生个体特征不同,基础不一,理解接受能力、自制能力等方面均有差别,教师布置作业就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人而异,因班而异。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有梯度和区分度,要分开层次。比如,将作业分为课堂独立完成作业和课外思考作业;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层次的组,然后分层布置作业,分成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全班同学都要做,提高题则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其他同学可以少做或不做提高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让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同学都得到提高,都感到满意。
二、作业形式体现多样
(一)布置作业的形式多样
1.学生自己布置作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然也是作业的主人,但是我们常听到的却是“你们要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这种做让学生只是机械地服从老师的指挥,使老师的权威不断强化。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主,自己安排作业内容,自己设计作业形式,增强作业的弹性,引进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如释重负,做作业的主动性、创造性大大增强了。
2.学生自主选择作业。老师可以制定丰富、灵活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完成作业的形式多样
作业设计得丰富新颖,形式多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
1.布置实践性作业。学以致用,是教育追求的目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学到的文本知识,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才能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形成能力。如:教学“我爱你,汉字”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板块时,课前可让学生进行社会用字调查,通过调查,学生真切感受到规范汉字的重要性。
2.布置探究性作业。学生对未知的是充满好奇心的,探索未知是最引人入胜、最具诱惑力的学习过程。作业设计要善于挖掘教材,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迷惑、好奇的情境中进行探索,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如: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设计这样作业:“结合生活实际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也来发明一种新型玻璃,为人类做出贡献”。这个作业的设计,既打破教材的局限性,又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在新奇中去探索,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3.布置合作性作业。现今的社会是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对于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应该对他们开始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如:在学习“走进西部”一组课文时,我布置每个小组出一份“我眼中的西部”小报,组长分工,版面设计、资料搜集、美工、誊抄、校正……各个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一份高质量的小报。
如此丰富的作业形式,一定会让各个学生喜欢的,相信学生的解答也会给老师和同学一个惊喜。
三、作业内容体现精当
多数教师认为,只有让学生多做作业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于是大搞“题海战术”。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当前,各类辅导材料铺天盖地且良莠不齐,很多资料又是大同小异。如果教师不加筛选地、随意地、盲目地加大学生的作业量,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可能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和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进行认真地筛选,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感的作业挑选出来,把那些重复性的、机械性的、陈旧过时的作业砍掉,力求少而精。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量。当然,如此一来,教师们的工作量势必加大。但是,一个人的辛劳换来全班学生的快乐和进步,还是非常值得的!
四、批改方法体现互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传统作业评价,全由老师“包办”,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作业应该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作业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作业批改也应该变成学生学习的过程。
改变作业的评价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到作业批改中来。学生在参与中不仅可以学会批改方法,而且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变得自信。
传统的习作批阅是语文教师的个人行为,学生不能参与批阅。习作两星期一次,间隔时间太长,评价往往失去了价值和意义。我在习作批阅中,采取如下步骤:
1.教师览阅,发现问题。教师收上习作本后,快速翻阅,根据此次习作的训练重点,找出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备指导学生批改。
2.教师示批,学生学会批改。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几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和学生当堂批改,渗透批改的方法,为学生互批打下基础。
3.教师巡视,学生互批。教师首先对习作进行整体分析,交待批改要求,然后随机发放习作本,每四人一组,选出组长一人,对组中的四篇习作讨论批改,写出等第、眉批、旁批等。批改后交回教师检查核定。
4.教师检查反馈,全班交流。教师检查批改情况并向学生反馈。推荐优秀习作和批改优秀习作,在全班交流。批改者与作者“面对面”交换意见,检验批改成效。
5.学生根据批改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环——作业,不能,也不应该挤走学生应有的欢乐时光。作为教育者,应从学生的终生发展去着眼,对学生的作业布置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应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只有这样,学生的灵气才能得以展现。
【管理学作业二】推荐阅读:
管理学各章作业06-01
管理学大作业06-17
管理学作业集07-06
现代质量管理学作业07-22
管理学概论第1次作业06-09
问题学生研究班级管理学作业10-23
管理学第三次在线作业11-10
特种作业管理程序06-07
创业管理大作业07-14
高危险作业管理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