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北伐。阅读答案(精选2篇)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群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⑴蹴琨觉 ⑵ 因起舞 (3)纠合骁健 (4)中流击楫
18、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⑵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1、了解作者作品
2、领会文章精髓
3、掌握重点字句
设计意图: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全文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二、课文导入
鸡守信不失时,能催人奋进,故古人以闻鸡而激励自己,有闻鸡起舞枕戈待旦之说。语出《资治通鉴晋纪》和《晋书祖逖传》:晋朝爱国名将刘琨,他和祖逖青年时代同为司州(今河南洛阳一带)主簿,对于当时国家的内忧外患怀有共同的报国之心,为了练就杀敌建功的本领,两人同睡一床,每夜听到鸡啼,便跃然起床习武。后来祖逖果然领兵北伐,收复失地。
设计意图:以典故形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融洽的教学氛围。
三、作品介绍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编年体通史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二百二十二种。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图片)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历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熙宁三年(1070年),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枢密副使,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专事著史15年。哲宗即位,高大后临政,召司马光入主国事,任命为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身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图片)
设计意图:图文并茂,创造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配乐朗诵
配有相应图片
设计意图:从全新的视听角度给学生以震撼,调动起学习热情。
五、整体感知
1、《资治通鉴》是写给皇帝看的,设想一下当时皇帝看到了《祖逖北伐》后,会有什么感受?
2、作为一名中学生,从《祖逖北伐》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使学生对全文有高度的把握。
六、课文赏析
1、赏析重点字。
蹴琨觉曰
睿素无北伐之志
击楫而誓曰
2、分析祖逖之人物形象。(提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角度入手。)
设计意图:结合重点字句的细致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把握人物精神。
七、知识归纳
1、古汉语特殊用法
a.自相鱼肉(名次用作动词)
b.给千人廪,布三千匹(定语后置句)
c.言于睿曰(倒装句)
2、成语归纳
闻鸡起舞
中流击楫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常见的语言想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今后的学习中游刃有余。
八、拓展练习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读岳飞词,对比其与祖逖情感之异同?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比较学习,达到巩固知识,开拓视野的目的。
《祖逖北伐》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的:
1、掌握重点字句,积累相关成语。
2、诵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教育学生胸怀大志,自学锻炼自己的意志,时刻准备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诵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诵读 + 探讨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鸡守信不失时,能催人奋进,故古人以闻鸡而激励自己,有闻鸡起舞枕戈待旦之说,讲的就是东晋范阳祖逖。祖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战火连天的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侵中原、晋王朝的半壁江山丧失,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而祖逖是怎样做的呢?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范读。
2、学生自由诵读。
3、正音。
4、齐读。
5、翻译全文。
重点词句:蹴 琨 觉 曰
睿素无北伐之志
击楫而誓曰
6、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层[从初到因起舞]写祖逖少有大志,闻鸡起舞,自觉培养和锻炼自己,为日后成为一代名将打下基础。
第二层[从及渡江到有如大江]写祖逖大胆进言,力主北伐,在不被朝廷重用的困难情况下仍率部渡江,并立誓收复中原。
第三层[最后一句]写祖逖渡江后,招募军队准备北伐。
三、探讨
1、祖逖是在什么情况下力主北伐的?
〖1北方游牧民族纷纷侵入中原,晋王朝丧失了半壁江山。
〖2皇帝宗室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从而使戎狄乘虚而入,屠戮中原。
〖3沦陷区人民已遭残害,人人想着自己奋起反抗。
2、祖逖力主北伐,这一主张得到了司马睿的支持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
因司马睿素无北伐之志,所以只是敷衍的态度,但祖逖即使不被重用,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倾家资招募兵马,为北伐作准备。
3、祖逖后来带着他的部下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祖逖?
素怀大志、忧国忧民,为收复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
四、知识归纳
1、古汉语特殊用法
a.自相鱼肉(名次用作动词)
b.给千人廪,布三千匹(定语后置句)
c.言于睿曰(倒装句)
2、成语归纳
闻鸡起舞 自相鱼肉 中流击楫 望风响应
五、拓展练习
读岳飞词《满江红》,对比其与祖逖情感之异同?
满江红
岳飞
【祖逖北伐。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祖逖北伐》简案07-13
北伐战争的教案12-25
观《北伐战争》有感02-15
北伐纪念馆观后有感07-03
第11课、北伐战争作业07-13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10-13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