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博物馆参观心得(精选8篇)
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我参观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整个观看过程,让我了解了我们心酸的抗战血泪史,以及斗志向前,蓬勃向上的进步篇章。
进入军事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重型机车、坦克,虽然现在的这些机车已落伍,失去了可利用的价值,但是每一辆机车的背后,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它们大都是由我军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是我们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使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历史。
参观近代战争馆,就在英国人曾为鸦片走私的利益而发动了第一次对华战争,既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始了中国的苦难史,虽然在以后,清政府也对英法等八国联军进行过反抗,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从展厅中清军与英法联军在广州大战的兵力对比中,我看出了我国的落后。与其说清政府是腐朽、落没的,不如说它是落后的,也正是这样的情况,引发了我们无数爱国将士的爱国救国运动。看着义和团的图片展,以及甲午中日战争中以邓世昌为首的运动,我感到了人民为了国家命运可以牺牲一切的决心及斗志。他们以国家的命运为己任,勇敢的同帝国主义做斗争,从中我读懂了什么叫做民族大义高于一切。有这么一批批战士,使我认识到一战我们国家取得胜利的必然。
参观援朝战争馆,首先被眼前的数字震慑,183108,在战争中牺牲的勇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了自己的国家,他们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为了国家他们冲锋陷阵,冒着身死他乡的危险,为了国家利益而战,183108名战士,将鲜血洒在了异乡,浇在了朝鲜的土地上,我体会到我国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的不易,我们国家人民作出了伟大的牺牲。
在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馆参观的过程中,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看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为自己国家而骄傲,我感到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从步枪,破枪,甚至是没抢没炮的年代到现在的航母、火箭等先进的装备,我看到了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和平年代同样存在着灾难,98抗洪,08抗震,看着地震展区,武警战士抢救灾民的画面,不禁又被带回到512的时候,以武文斌为代表的战士,绿色的迷彩倒在了救灾的过程中,但却为灾区人民撑起了一片绿色的天空。看着一位战士写在绿色书包上的遗书,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他写给爸妈的信,可以看出他对爸妈一千个、一万个的不舍,但是为了成千上万个家,成千上万的父母,他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这正体现了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忠臣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也使我了解到为什么人民爱人民军队,因为人民军队爱人民。
1.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情境, 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 自主探索整数除以整数, 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
4.正确掌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整数除以整数, 除到被除数的个位仍有余数时, 在个位后面点上小数点, 添0继续除。
2.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要用0占位。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 愉快的双休日又要到了, 这次的双休日小兵、小红等四位同学准备去博物馆参观, 我们也一起去吧。
生:好呀。
师板书课题:参观博物馆
这节课, 我们来比比谁的收获多, 哪个小组的表现优秀。
二、新课
(一) 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课件演示四个去参观的学生进入博物馆, 出现字幕:门票和车费共花了26元。
师:看到这个情况,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每个人花了多少钱?
师:好, 我们现在就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求平均每人花的钱数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将他们所花的钱数平均分, 看每人应拿多少钱。
生:平均分, 将26元平均分成4份。
生:用算式26÷4来计算。
(二) 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1.探索整数除以整数除到被除数的个位仍有余数时, 在个位后面点上小数点, 添0继续除。
(1) 师:让我们先来估计一下平均每人大约花了多少钱。
生:平均每人大约花了6元。
师:那同学们就用竖式算一下看实际每人花了多少钱。计算时可以直接商6, 看结果怎么样, 独立计算, 遇到问题可以和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商量一下怎样解决。
(2) 教师巡视, 发现有代表性的做法让学生板演于黑板上。
(3) 两种结果对比, 第一种:商6余2;第二种:将26元写成260角除以4得65角, 也就是6元5角。
引导学生讨论哪种结果更能说明问题。
生1:第一种解法不能准确地说明每人花了多少钱。
生2:而第二种又好像太麻烦。
师:那我们就来找一种既能说明问题, 又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师引导学生将改写的过程体现在除法竖式中, 也就是在个位的后面点上小数点, 添0继续除, 在商6的后面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 接着写商。
师生小结: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 可以在个位的后面点上小数点, 添0继续除。
2.探索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 要在个位用0占位。
(1) 师:同学们快来看, 博物馆里有卖纪念品的, 快来帮老师算一算买一个纪念品要用多少钱?
(课件演示:买16个纪念品共需要12元, 每个纪念品多少元?)
(2) 学生讨论。
生1:不到1元。
生2:用算式12÷16来计算。
生3:还是用竖式来算一算吧。
(3) 师引导学生在商的个位不够1时要用0来占位。
(4) 学生用竖式做完后, 交流竖式的写法。
(5) 师生小结。
3.探索列除法算式的方法。
(1) 师:同学们, 现在我们来观察每个算式 (指扳书) 请同学们说一说怎样列除法算式。
学生找出规律:求每份数是多少, 就要用问题中的总数除以份数, 简单地说, 就是要求的每份数中的“每”字后面的量词为份数的单位名称, 用含有这个单位名称的数量作除数, 用另一个数量作被除数, 列出除法算式求商。
(2) 练习验证这一规律。
师:博物馆中的服务员看到我们来了这么多同学, 就想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请同学们看题。
(要求只列算式不计算)
※6个苹果1.26千克, 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千克?
※小红买了5个苹果共用去了3.12元, 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元钱?
※4个袋子共装了78千克的苹果, 平均每个袋子装了多少千克的苹果?
※5个人合买一个蛋糕用了38元, 平均每个人应付多少钱?
师生评价后再总结一次列除法算式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
1.观察算式判断商的最高位是几。
1.26÷6 3.12÷6
78÷4 38÷5
2.判断下列除法算式的商和1的大小关系。
32÷5○1 4÷25○1 435÷12○1
54÷36○1 7079÷95○1 35÷56○1
四、拓展练习
(1) 师:同学们快来看, 看这是什么动物?
生:蓝鲸!
师边介绍蓝鲸边出示数学问题: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体重可达198吨。相当于36头大象的体重。
生:呀!蓝鲸好大呀!
师:那你能算出一头大象的体重吗?
生:用198÷36可算出大象的体重。
(2) 蓝鲸对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满意, 你们看它还会笑呢!屏幕演示蓝鲸的笑, 并演示蓝鲸的话:同学们, 我也有四个数学问题需要同学们帮我解答一下。
※老师今天早晨用2元钱买了8个馒头, 每个馒头多少钱?
※我们班级60个同学, 一天能喝25千克的水, 平均每个人喝了几千克的水?
※3元钱能买6个冰砖, 平均每个冰砖几元钱?
※105千克的饮料可以倒在4个杯子里, 平均每个杯子能装多少千克饮料?
五、总结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的是数学书62页—63页的内容,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一遍数学课文, 看还有什么疑问。
2.师:请小组内四个同学分工合作完成63页第四题, 每组四个人每人做一道, 再互相检查, 没有问题的就把4道题的结果填在书上。
生计算后汇报交流 (哪个小组合作得好, 哪组得红旗) 。
刚进门,就看见两头大象化石,听姑姑说这是死后的大象经过几万年才演变成的化石。
上了二楼,我看见抗战烈士的石像。一个人指着一张地图。另外两个人坐在椅子上。似乎在商量着怎么打败日本鬼子。接着又看見了一个木制的老织布机和老式的自行车.还有一个类似大炮的东西.听姑姑说它叫火炮筒。往前走,看见了两个原始人的造型。他们都坐在石头上,旁边的鸟儿还能飞,看起来像真的一样。继续往前走.我们还看见了陶瓷艺术作品,有陶做的碗、陶做的缸……每一样都精美极了。
在三楼。我看见许多栩栩如生的古代画作。还有许多书法作品。这让我忽然想起了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春树秋霜图》,我问姑姑这里有没有。姑姑说唐伯虎是浙江人。我忽然明白了,刚才进来的牌子上写着《江淮书画》,我真马虎。唐伯虎是浙江人。当然没有了。
在四楼,我看见用投影机播出的人在不停地走动.还有一架高大的古代马车,长长的老式火车烟囱冒着浓烟.展现了蚌埠从原始走向文明的过程。
五楼有十六罗汉铜币.还有玻璃罩上的人类骨骼.我们可以从上面走。从考古的角度.这些都反映了蚌埠历史的久远。
走出博物馆已是中午十二点了.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蚌埠市历史博物馆。回到家.我还在想着博物馆的情景。
今天的第二节课,我们四年级前三个班去文化广场参观了博兴县博物馆。我们参观的博物馆内共有五个展馆,第一个展馆内陈列着线刻菩萨。武定五年碑。大业四年碑。线刻石狮……;第二个展馆内陈列着地藏墓志。门砧。石财神。翁仲……;第三个展馆内有象牙化石。陶马。陶俑。瓦当等等;第四个展馆内有书籍。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一个展馆陈列的是抗日战争以来的用过的武器。穿过的衣物等各种物品。都怕。在我们几个小孩看得兴致勃勃的时候,大人们就一溜烟跑了。幸好,他们没有跑远,要不然我们就找不到他们了。过了一会儿,也就是我们参观完小小的而又十分精致的木头雕塑后,葛敏阿姨又跟我们走散了,我们在吃饭的地方找到了她。午餐过后,我们又去看了很多欧洲的`人像。还看到了很多非洲的衣服——可真漂亮!富有艺术感,花花绿绿的
参观后,我心里忿忿不平,“凭什么其他国家的那么多的好东西都被英国抢去了?”
——山西博物馆参观心得
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教化,而在于启蒙;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他有多宏伟、多现代、有多少古董,而在于他的思想、他的视野、它的价值观、他给观众的启迪和他所传递的精神。
山西博物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有着三晋文化的传承,也有着华夏器物的展示,山西博物馆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同时也是黄河流域著名的历史博物馆,馆内丰富的收藏和陈列,展现了华夏文明祖先开创至今的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诗。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将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的珍贵文物。展出山西最顶级的文物,经常能在历史教科书中见到。
走进山西博物馆,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副战争的场面,是一个雕塑模拟画面,记录这晋楚城濮大战的战争场面,这是山西文明历史上辉煌的一笔,也是山西走向强大一个重要事件。
今天我们参观了闪避博物馆,从远古的西候度走到今天太原城,展示了三家分晋、五胡乱华,盛唐风采宋辽金、元、明、清多个展览区域充分展示了山西各历史时期出土的青铜器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冶炼、制作发展史各阶段及山西历史的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艺术的历史风貌。尤其是塑像部分全面系统展示了我国汉藏佛像艺术的历史风貌及山西地区佛教文化的历史底蕴。还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家具艺术精品展、古代文房四宝艺术精品展等等。而古都山西·历史文化篇分为四个部分:文明摇篮、三家分晋、佛窟艺术、器物中国、该展览以山西文化为视角,表现了山西从原始部落,经过封建王朝,走向民主共和的历程。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文物中,据我估计有些物品运用现今的技术也不一定能制造出来。而有些东西,则体现出了古代人独具匠心。
首先参观的便是文明摇篮主题馆。主题馆通过展出“西候度”大型图片、雕塑,结合声光电,借助珍贵历史文物,向人们阐述了山西在进入文明世界之前的时代变迁,其次又参观了三家分晋的展馆,认真观看每一个阶段的陈列,认真阅读展览中流动的沉重而恢弘的历史。我仔细阅读着每一件珍贵文物背后的含义,仔细聆听着每一个讲解背后的深远意义。从晋楚争霸、三家分晋、简襄之烈,一步一个脚印,筚路蓝缕,终于取得三晋大地快速变迁伟大成就,这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艰苦而又豪迈的过程,更是山西文明进化的一个伟大历史时期。山西的历史象一个幻灯,它在一片黑暗的背景上,放映出明亮的片子,从蒙昧的黄河流域文明到如今的三晋大地,经历了历史的苦难与未来展望,博物馆展示那些造福的善人和天才的勇士们在怎样走着荆棘路。这些闪光的图片把各个时代、各个阶层都展示给我们看。虽然只是山西历史的剪影,但是它却代表中华民族的一段漫长历程——充满了斗争和胜利的历程。中华民族曾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的屈辱和苦难,然而在今天的国家领导下必将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盛。
最后就是我比较喜欢看的中国的瓷器,中国原始的陶器可追溯到距今七千年左右,从商代烧制出所谓的“原始青瓷器”到东汉时期烧制出了成熟的瓷器;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代,出现了“南北白青”的局面;再到宋元明清时期进入了发展兴盛时期。无论是唐三彩还是青花瓷,活着各种颜色的釉,都是中国人的智慧的结晶。
4月4日,笔者走进奇台县老奇台博物馆,虽然没有贵重的文物,但却洋溢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从石器到铁器,从农具到字画,既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生产力,也见证了前人生活的艰辛与时代的变迁,面积虽小却错落有致,每个展品下都有一个标签介绍展品的由来。
老奇台镇退休干部刘忠信说:“虽然这些老物件已经失去了它的使用价植,但是呢它仍然彰显着它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老奇台博物馆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目前馆内的藏品约有1300余件。博物馆由典型的仿清建筑风格的接待大厅、廊庑和6个展厅组成,共设 “文物陈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史展”、“农耕文化”及“民俗风俗”等5大板块共6个展厅,全方位展览老奇台镇静宁历史文化。自去年建成开馆以来,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已先后接待了3000多人。
老奇台镇牛王宫村干部祁成秀说:“这些东西似曾相识,这个小筐小时候就用过,而且这个里面好多东西都也有印象。”
老奇台镇居民郭艳萍哲说:“这些东西都好古老啊,没想到过去的农民都用这些东西来种地,来维持生活,我学到了好多知识。”
一、挖掘建筑设计的最大潜能
建筑本体原有的内部结构对展示设计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展示设计师期望能够克服建筑结构对大型的、无差别的展示空间的限制, 设计出具有震撼力的焦点区域以及清晰的游客动线, 给参观者以方向感。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充分挖掘建筑设计的最大潜能, 通过对建筑内部再设计以及展项内容的权衡, 找到最有效的平面布局以及展览空间设计, 为观众策划清晰的参观流线, 争取最大化地利用建筑空间, 并规划出大小、形状以及位置适宜的展览空间。如在宜兴博物馆大厅处, 设计师为了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层高较高的区域和可用来俯瞰的平台区域, 将关键性的展区设置在这些较高层高的区域;在平台区创造一些令人激动的景象和场景。在大厅巧妙地复制了相国牌坊, 使之成为极具震撼力的视觉中心。拾阶而上, 巨幅山水画卷沿着台阶倾泻而下, 大气磅礴, 台阶两侧浅浮雕描绘龙窑盛景, 成功将龙窑的形态特征与台阶融合, 绘声绘色, 有画有陶, 彰显宜兴特色。同时也将序厅和场馆大厅衔接, 有效地引导了参观者的参观路线 (如图1) 。
二、基于历史形态的空间布局和流线规划
一个展览的平面布局不仅仅是对功能需求的回应, 更应表达出展览的核心意味。宜兴博物馆中展厅空间布局创意都是取自历史的, 每个主要展区都将以历史文化的几何元素应用来反映这个展区的主要创意。同时, 设计师充分运用设计原理, 以保证游客流线在展区之间直接清晰, 每个展区的入口易于辨认, 展区之间方便流动。
三、激励弧线
为了成功地激励参观者获得信息、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 在宜兴博物馆设计中, 设计师通过提供观众一个激起强烈情感的参观过程来引领他们步入“激励弧线”。以下是具体步骤:
1. 首先是吸引观众、抓住观众眼球, 通过令人激动的入口体验, 激发观众对宜兴发展历史典故的好奇心;
2. 然后通过朝代演变, 来帮助观众理顺宜兴历史发展脉络:
3. 随后通过场景的完全还原, 让观众亲身体会重要历史时刻, 激动其心情, 向观众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普及文物考古知识;
4. 最后促使观众行动, 由对宜兴文化知识的了解, 激发观众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通过“激励弧线”的应用将有助于创设展览的戏剧性, 包括真正具有激励性的游客体验所需的感情、节奏和壮观场景。可以提炼的要素如下:
(1) 吸引。这些话题的阐释将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
(2) 知识。这些话题的阐释将提升观众的关注度。
(3) 激励。这些话题的阐释将鼓励观众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普及文物考古知识。
(4) 行动授权。这些话题的阐释将给予观众行为上的选择, 鼓励他们采取行动。
四、基于科学的学习策略
宜兴博物馆的设计方案是围绕教育框架构建的, 此框架将对人的一系列自然反应, 如好奇、批判性思考以及觉悟的建立做出回应。通过开创一次“发现、调查、应用”的旅程, 即“知识的获取路径”, 来规划、拓展观众体验。随着观众的参观, 其体验的每一步都映射着观众脑海中自然浮现的问题。先激发观众头脑中的问题, 然后提供参与机会, 允许观众探索并解答自己的问题, 尤其在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环境下学习, 这个方法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十分成功的策略。
五、借助电子媒介
“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信息的载体, 新的媒介或者媒介的发展可以为传播和沟通创造新的一种方式, 而这种方式很有可能是颠覆的。”[2]可见, 传统展示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关系对定义如今参观者的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宜兴博物馆的设计中, 设计师在展品较少区域通过设置大型媒体秀, 如声光电技术、触摸媒体、信息查询等媒介, 将展厅由三维空间转为四维空间, 打造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独具特色且令人惊叹的展览馆, 让参观者有非常难忘的体验。
如宜兴博物馆序厅——溪山华章的设计 (如图2) 。该厅设置在二楼上楼梯处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其功能主要分两部分:一是重要的交通流线枢纽;二是体现整个博物馆的主题定位。上方柔性灯箱上龛嵌着馆名“溪山华章”, 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由于大纲涉及的面较广、时间跨度也较大, 在设计时以宜兴沙盘模型为主题, 沙盘上方是半透明的沙漠投影幕, 多媒体的包容性和戏剧化的效果把宜兴历史通过精美影片结合沙盘进行生动的演绎, 突出了宜兴历史文明的三大高峰。地面是由石材雕刻而成的宜兴大事记。两侧墙面是极具现代感的投影墙面, 投影文字记录名家在宜兴抑或描写宜兴的华章绝句。正是借助了电子媒介, 结合木结构的使用, 才使序厅的设计兼具醇厚、幽远的特点, 让参观者感受到温和明朗的氛围, 激起其继续参观兴趣, 非常符合文化场所的气氛要求。
因此, 笔者认为, 新媒体和技术是拓展参观者体验的工具, 而不是刻意为了标新立异或吸引注意的摆设。
六、“活态展示”的理念
“运动的物体格外容易吸引人的视觉注意”[3], 借助动态陈列的手段即“活态展示”, 可以实现展品和信息由静止到运动的转变, 能够“使内容免于沦为一堆有文字注释的静态的展品”[4]。时间、空间的变化能够促成观展者体验的完整性, 展厅中的现场演绎使观众在三维空间中充分体验到时空产生的第四维效应。
宜兴博物管民俗非遗厅内容为宜兴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根据展项特征我们采用“活态展示”方式, 就是以现场表演和非遗场景为主体, 图版、实物展示和媒体查询为辅的形式。整体空间复原整条老街的形式, 将分类划分民间曲艺、民间舞蹈、民间文学等版块内容嵌入不同街道店铺或情境中, 图版等信息分布其中, 保证了即使在没有表演的情况下也能完整地展示非遗相关的知识点。在展厅设置表演台, 展示内容不是固定的, 根据时令或者表演者的档期以及馆方的需求可灵活调整, 包括台前的展板、视频, 还有移动式的平柜都是可变的。真正做到了内容的“活态性” (传承人表演) , 功能的“活态性” (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主题) 。
七、注重设计美学的引入
展示空间设计离不开设计美学的应用, 参观者的体验归根到底是美的体验。将美学的核心放到展示设计活动中, 用美的观念指导设计过程, 把一切与人类设计思维相关的造物现象概括于视野之内, 寻求体验与审美之间的内在关系, 表现出现代设计美学在审美环境上的优越性。此外, 设计美学的意义还体现在指导设计活动向审美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之中, 领先对设计活动进行美学意义上的引导与表征。
宜兴博物馆的设计美学方案立足馆方所要求的大气、简洁以及历史氛围, 设计主题主要体现为历史、文化、传承三大方面。三个方面相互关联, 除了在不同展厅处理上有所不同外, 总体上呈同一风格。同时, 随着观众参观过程的推进, 展示设计风格也发生着转变, 以突出特殊区域中展览的重点与主题。这保证了整个项目的风格对观众而言是新鲜、活泼的, 也维持了参观的连续性, 服务于中心主题的游客体验。
总之, 展示设计师只有站在参观者的角度之上, 以参观者的视角, 将参观者体验纳入展示空间设计中, 其设计的展示空间才更具灵动性和生命力, 才能形成展览与参观者之间的共鸣。
参考文献
[1]派恩, 吉尔.体验经济:珍藏版[M].毕崇毅,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13.
[2]赵莉, 钱维多, 崔敬.互动传播的思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65.
[3]柳沙.设计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41.
有家长说:“我带孩子去过自然博物馆,除去一些动物标本,其他图片也没多大意思,孩子兴趣不大。”也有家长说:“博物馆是给大人参观的,幼儿园的孩子看不懂,瞎耽误工夫。”其实,这些家长还是不太了解博物馆的功能,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究竟应该如何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呢?在此,我为大家提供几招:
参观博物馆不同于逛公园
如果你把看展览等同于逛公园,那就错了。家长带孩子逛公园,为的是欣赏自然和人文风景,娱乐放松身心,玩是主要目的。因此可以尽情地蹦跳、叫喊、玩得尽兴。看展览就不同了,它是以一定的展览主题为背景,通过观看和接触展品,对某一个领域的知识作浅显的了解,进而扩大视野增加个人的文化素养。对孩子来说,参观博物馆是一种文化启蒙、一种知识的熏陶和观察自然与社会的窗口。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是激发其探求知识的兴趣,培养博物馆意识,并通过这个窗口渗透进历史、人文、科学启蒙知识的源源活水,从小奠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其日后进入学龄期发奋学习、增长知识才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一点上,贝贝妈做得很好。她为培养孩子厂博的爱好和兴趣,尽量带他多去一些博物场馆走走看看。5岁的贝贝喜欢自然博物馆,贝贝妈就收集了许多与自然界动物、植物有关的资料,分成不同的专题,每次选定一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参观讲解。别看贝贝已经去了好多次自然博物馆,但仍然是百看不厌,问这问那兴趣浓厚,而且酷似一个小小生物学家,说起恐龙为什么灭绝、猿猴是如何变人的头头是道,对动物和植物的常识了解不少。
参观博物馆前要充分准备
俗话讲,不打无准备之仗。带孩子参观博物馆要想有收获,也需事前做充分准备。比如:提前和孩子商量周末去哪儿,开列几个地方供他选择,告诉他那里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引发其渴望探求一睹为快的兴趣。另外,博物馆的展览知识含量较高,对孩子来说有时会觉得深奥枯燥,难以坚持看下去。家长最好提前查阅和温习一下有关的知识,准备几个相关的故事,在参观的途中讲给孩子听,这样孩子边听边看,就会感到妙趣横生,享受到博物馆文化的乐趣。
比如,轩轩妈妈的引导就很有效。周五晚上,4岁的轩轩问:“妈妈,咱们明天去哪儿?”妈妈用商量的语气说:“植物园或者长城博物馆,你挑一个。”“是那个高高的长城吗?”“对呀。”“那咱们去长城博物馆吧。怎么去呢?”“坐火车去。”妈妈的话音没落,轩轩就叫起来:“太好了,我要坐大火车了!”“别激动,我先给你讲个詹天佑修铁路的故事吧。”妈妈打开了故事匣子……轩轩的小脑袋装着对火车、对詹天佑铜像的向往,进入梦乡。
参观博物馆重在过程
有的家长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年龄,一味地灌输知识,回来后还要求孩子复述,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搞得孩子很紧张。这实际上陷入了一种误区。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对大千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很重要,家长不要太功利,做什么事都带着制造神童的期望。参观博物馆不过是个文化启蒙,最重要的是过程:要让孩子身心各个器官都调动起来,全程参与,而不是被动地让家长拽着走。这个过程包括——激发兴趣,调动感官去观察,主动发现问题,进而能提出问题。如若再能初步建构一些知识,也就足够了。
另外,目前有的博物馆专门为孩子开辟了动手区域,孩子们非常喜欢在这里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不要包办干涉,不论他的操作是否准确、是否成功,只要孩子敢于大胆地去动手动脑,这个过程本身对他就是个认识事物、锻炼能力的重要开端。
浩浩去故宫和天坛时,对古色古香的建筑十分好奇,不停地问:“这些大房子是怎么盖起来的?”为了满足她的好奇和兴趣,爸爸带她来到了古代建筑博物馆。一路参观一路不停地讲:天坛祈年殿三重檐和金丝楠木大柱,故宫角楼9梁18柱72条脊,鲁班发明锯子盖宫殿,李春建造赵州桥……一个个有趣的历史故事与建筑常识有机融合,浩浩听得如醉如痴,不住地追问:“还有呢,快讲啊。”
参观博物馆要培养博物馆意识
什么是“博物馆意识”?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认为是:公众了解博物馆的功能和价值,利用博物馆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他曾经提到:外国一些孩子在父母、学校和社会的灌输下,从小就把博物馆看成是神圣的场所,把博物馆当作活的知识的来源地,到博物馆被视为一种享受。他们休息日常去参观博物馆,静静地观看展览,专注地听讲解,就像在上一堂课。相比之下,中国公众的“博物馆意识”极为欠缺,众多博物馆每年参观的人口密度只有百分之几,庞大的人文资源白白浪费了。
看来培养博物馆意识先要从父母做起。父母应该懂得博物馆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对孩子精神成长的催化作用,充分发挥和利用博物馆的价值和教育功能。每次去不同的博物馆之前,告诉孩子我们去博物馆做什么,打算了解一些什么学科门类的浅显知识,并订一些规矩,比如:认真观看展品(非动手区的展品不能动手摸),不要随便乱跑,不能大声喧哗,不要吃零食,更不能随手丢弃果皮和废包装纸,养成文明参观的好习惯。
只要我们的家长持之以恒,坚持利用大大小小博物馆场所的教育资源,相信未来中国小公民的博物馆意识一定会树立起来。
【军事博物馆参观心得】推荐阅读:
参观中国军事博物馆作文700字11-05
华人华侨博物馆参观心得10-06
参观湛江市博物馆社会实践心得12-05
参观军事博物馆观后感800字01-12
博物馆参观感想12-15
参观天津博物馆有感07-24
参观中国文化博物馆10-06
博物馆参观安全预案11-04
参观省博物馆有感12-05
参观丝绸博物馆感想12-15